通玄指要賦

出處
針經指南
底本
知音五版《針灸學》
品質
95%
望聞問切,推明得病之原;補瀉迎隨,揭示用針之要。
予於是學,自古迄今,雖常覃思以研精,竟未鉤玄而索隱。
俄經傳之暇日,承外舅之訓言,云及世紛,續推兵擾。
其人也,神無依而心無定;可病之,精必奪而氣必衰。
兼方國以亂而隔殊,醫物絕商而那得。
設方有效,歷市無求;不若砭功,立排疾勢。
既已受教,遂敏求師,前後僅十七年,無一二真個輩。
後避屯於蔡邑,方獲訣於李君,
斯人以針道救疾也,除疼痛於目前,愈瘵疾於指下。
信所謂伏如橫弩,應若發機,萬舉萬全,百發百中者也。
加以好生之念,素無竊利之心。
嘗謂予曰:天寶不付於非仁,聖道須傳於賢者。
僕不自揆,遂仲有求之懇,獲垂無吝之誠。
授穴之所秘者,四十有三;療疾而弗瘳者,萬千無一。
遂銘諸心,而著之髓,務拯其困,而扶其危。
而後除疼痛迅若手拈,破結聚渙如冰釋。
夫針者也,果神矣哉!然念茲穴俞而或忘,借其聲律則易記。
輒裁八韻,賦就一篇。
詎敢匿於己私,庶共傳於同志。
壬辰重九前二日謹題。
必欲治病,莫如用針,巧運神機之妙,工開聖理之深。
外取砭針,能蠲邪而扶正;中含水火,善回陽而倒陰。
原夫絡別支殊,經交錯綜,或溝池溪谷以岐異,或山海丘陵而隙共。
斯流派以難揆,在條綱而有統。
理繁而昧,縱補瀉以何功;法捷而明,自迎隨而得用。
且如行步難移,太衝最奇;人中除脊膂之強痛,神門去心性之呆癡。
風傷項急,始求於風府;頭暈目眩,要覓於風池。
耳閉須聽會而治也,眼痛則合谷以推之。
胸結身黃,取湧泉而即可;腦昏目赤,瀉攢竹以便宜。
但見苦兩肘之拘攣,仗曲池而平掃。四肢之懈惰,憑照海以消除。
牙齒痛呂細堪治,頭項強承漿可保;太白宣導於氣衝,陰陵開通於水道。
腹膨而脹,奪內庭以休遲;筋轉而疼,瀉承山而在早。
大抵腳腕痛,崑崙解愈;股膝疼,陰市能醫。
癎發癲狂兮,憑後谿而療理;瘧生寒熱兮,仗閒使以扶持。
期門罷胸滿,血臌而可以,勞宮退胃翻、心痛亦何疑。
稽夫大敦去七疝之偏疼,王公謂此;三里卻五勞之羸瘦,華佗言斯。
固知腕骨祛黃,然骨瀉腎;行間治膝腫目疾,尺澤去肘疼筋緊。
目昏不見,二間宜取;鼻室無聞,迎香可引。
肩井除兩髀難任,攢竹療頭疼不忍。
咳嗽寒痰,列缺堪治;眵䁾冷淚,臨泣尤準。
髖骨將腿痛以祛殘,腎俞把腰疼而瀉盡。
以見越人治尸厥於維會,隨手而蘇;文伯瀉死胎於陰交,應針而隕。
聖人於是察麻與痛,分實與虛,實則自外而入也,虛則自內而出歟。
以故濟母而裨其不足,奪子而平其有餘。
觀二十七之經絡,一一明辨;據四百四之疾證,件件皆除。
故得夭枉都無,躋斯民於壽域,幾微已判,彰往古之玄書。
抑又聞心胸病,求掌後之大陵;肩背患,責肘前之三里。
冷痹腎敗,取足陽明之土;連臍腹痛,瀉足少陰之水。
脊間心後者,針中渚而立痊;脇下肋邊者,刺陽陵則即止。
頭項痛,擬後谿以安然;腰腳疼,在委中而已矣。
夫用針之士,於此理苟明者焉,收祛邪之功,而在乎捻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