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條辨

版式
今版
直書
橫書
篇名:原病篇
條文:六元正紀大論曰:
   [1]辰戌之歲,初之氣,民厲溫病。
   [2]卯酉之歲,二之氣,厲大至,民善暴死。終之氣,其病溫。
   [3]寅申之歲,初之氣,溫病乃起。
   [4]丑末之歲,二之氣,溫厲大行,遠近咸若。
   [5]子午之歲,五之氣,其病溫。
   [6]巳亥之歲,終之氣,其病溫厲。
註:[1]敘氣運,原溫病之始也。
  [2]每歲之溫,有早暮微盛不等,司天在泉,主氣客氣相加臨而然也。細考
     素問注自知,茲不多贅。
  [3]按:吳又可謂:「溫病非傷寒,溫病多而傷寒少。」甚通。	謂:「非其
     時而有其氣。」未免有顧此失彼之誚。蓋:<1>時和歲稔,天氣以甯,民
     氣以和,雖當盛之歲亦微。	<2>至於凶荒兵火之後,雖應微之歲亦盛,理
     數自然之道,無足怪	者。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原病篇
條文:陰陽應象大論曰:「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曰:重陰必陽,重
   陽必陰。故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註:[1]上節統言司天之病,此下專言人受病之故。
  [2]<1>細考宋元以來,諸名家,皆不知溫病傷寒之辨。<2>如龐安常之卒病論
     ,朱肱之活人書,韓祗和之微旨,王實之證治,劉守真之傷寒醫鑒、傷
     寒直格,張子和之傷寒心鏡等書。<3>非以治傷寒之法治溫病,即將溫暑
     認作傷寒,而疑麻桂之法,不可用,遂別立防風通聖、雙解通聖、九味
     羌活等湯,甚至於辛溫藥中加苦寒。<4>王安道洄集中辨之最詳,茲不再
     辯。
  [3]論溫病之最詳者,莫過張景岳、吳又可、喻嘉言三家。時醫所宗者三家
     為多,請略陳之:按:<1>張景岳、喻嘉言皆講著「寒」字,並未理會本
     文上有「故曰」	二字,上文有「重陰必陽,重陽必陰」二句。<2>張氏立
     論出方悉與傷寒混,謂溫病即傷寒,襲前人之舊,全無	實得,固無足論
     。<3>喻氏立論雖有分析,中篇亦混入傷寒少陰厥陰證,出方亦不能	外辛
     以發表,辛熱溫裡,為害實甚。以苦心力學之士,尚不免	智者千慮之失
     ,尚無怪後人之無從取法,隋手殺人哉!甚矣,	學問之難也。<5>吳又可
     實能識得「寒」「溫」二字,所見之證,實無取乎辛溫	甘熱甘溫,又不
     明伏氣為病之理,以為何者為即病之傷寒,何	者為不即病,待春而發之
     溫病,遂直斷:「溫熱之原,非風寒	所中」,不責己之不明,反責經言
     之謬。
  [4]瑭推原三家之偏,各自有說:<1>張氏混引經文,將論傷寒之文引證溫熱
     。以傷寒化熱之後,經亦稱熱病故也,張氏不能分析,遂將溫病認作傷
     寒。<2>喻氏立論,開口言春溫。當初春之際,所見之病,多有寒證,遂
     將傷寒認作溫病。<3>吳氏當崇禎凶荒兵火之際,滿眼溫疫,遂直闢經文
     ,「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之文。<5>蓋皆各執己見,不能融會貫通也。
  [5]瑭按:<1>伏氣為病,如春溫、冬咳、溫瘧,內經已明言之矣。<2>亦有不
     因伏氣,乃司天時令現行之氣,如前列大元正紀所云是也。此二者皆理
     數之常者也。<3>更有非其時而有其氣,如又可所云「戾氣」,閒亦有之
     ,乃其變也。惟在司命者,善察其常變,而補救之。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原病篇
條文:金匱真論言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註:[1]<1>易曰:「履霜堅冰至。」聖人恆示戒於早,必謹於微。<2>記曰:「凡
     事豫則立」。<3>經曰:「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聖人不治已亂,治未
     亂」。<5>此一節,當與月令參看,與上條冬傷於寒互看。蓋謂冬傷寒則
     春病溫,惟藏精者足以避之。
  [2]故素問:<1>首章上古天真論,即言男女陰精之所以生,所以長,所以枯
     之理。<2>次章緊接四氣調神大論示人:1.春養生,以為夏奉長之地。2.
     夏養長,以為秋奉收之地。3.秋養收,以為冬奉藏之地。4.冬養藏,以
     為春奉生之地。
  [3]蓋能藏精者,一切病患皆可卻,豈獨溫病為然哉。金匱謂:「五臟元真
     通暢,人即安和。」是也。
  [4]何喻氏不明此理:<1>將「冬傷於寒」,作一大扇文字。<2>將「不藏精」
     ,又作一大扇文字。<3>將「不藏精而傷於寒」,又總作一大扇文字。勉
     強割裂傷寒論原文以實之,未免有過慮則鑿之弊。
  [5]「不藏精」三字須活看:<1>不專主房勞說,一切人事之能搖動其精者皆
     是。<2>即冬日天氣應寒,而陽不潛藏,如春日之發泄,甚至桃李反花之
     類皆是。
  [6]汪按:<1>喻氏天姿超卓,學力精銳,在此道誠為獨闢榛蕪,深窺窔奧	。
     	<2>但帖括結習太重,往往於聞架門面上著力,論傷寒以青龍桂	麻鼎峙
     ,柯氏已正其失矣。	<3>乃論溫病,仍用三扇,甚至方法數目,一一求合
     傷寒論,正	如漢、唐步天,以律呂卦爻為主,牽湊補綴,反使正義不明
     	,讀者當分別觀之也。
  [7]寓意草中金鑑一條,仍屬傷寒,指為溫病者非。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原病篇
條文:熱論篇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暑
   當與汗出勿止。
註:[1]溫者,暑之漸也。
  [2]『先夏至』→春候也。春氣溫,陽氣發越,陰精不足以承之→故為『病
     溫』。
  [3]『後夏至』→溫盛為熱。熱盛則濕動,熱與濕搏→而為『暑』也。
  [4]『勿』者:禁止之詞。勿止暑之汗→即治暑之法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原病篇
條文:刺志論曰: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註:[1]此傷寒暑之辨也。
  [2]經語分明如此,奈何世人悉以治寒法治溫暑哉!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原病篇
條文:生氣通天論曰: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
註:[1]暑中有火,性急而疏泄→故令人自汗。
  [2]火與心同氣相求→故善煩。(『煩』從火、從頁,謂心氣不寧,而面若火
     爍也。)
  [3]煩則喘喝者:<1>火克金→故『喘』。	<2>鬱遏胸中清廓之氣→故欲『喝』
     而呻之。[3]其或邪不外張,而內藏於心→則靜。
  [4]心主言,暑邪在心,雖靜亦欲自言不休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原病篇
條文:論疾診尺篇曰:尺膚熱盛:脈盛躁者,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病且出也。
註:[1]此節以下,診溫病之法。
  [2]經之辨溫病,分明如是,何世人悉為傷寒,而悉以傷寒足三陰經溫法治
     之哉!
  [3]張景岳作『類經』,割裂經文,蒙混成章,由未細心紬繹也。
  [4]<1>尺膚熱甚,火爍精也。<2>脈盛躁,精被火煎沸也。<3>脈盛而滑,邪機
     向外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原病篇
條文:熱病篇曰
   [1]熱病三日,而氣囗靜,人迎躁者。<1>取之諸陽,五十九刺,以瀉其熱,
      而出其汗,實其陰以補其不足者。<2>身熱甚,陰陽皆靜者勿刺也。<3>
      有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則泄。所謂勿刺者有死徵也。
   [2]熱病七日八日動喘而弦者,急剌之,汗且自出,淺刺手大指閒。
   [3]熱病七日八日脈微小,病者溲血囗中乾,一日半而死,脈代者一日死。
   [4]熱病已得汗出,而脈尚躁,喘且復熱,勿刺膚,喘甚者死。
   [5]熱病七日八日,脈不躁,躁不散數,後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
      ,未曾汗者,勿腠刺之。
   [6]熱病不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囗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骨
      髓,死不可治。
   [7]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生。熱
      病者脈尚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脈盛躁,得汗靜者生
      。
   [8]熱病不可刺者有九:<1>一日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2>二日泄而
      腹滿甚者死。<3>三日目不明,熱不已者死。<4>四日老人嬰兒熱而腹滿
      者死。<5>五日汗不出,嘔,下血者死。<6>六日舌本爛,熱不已者死。
      <7>七日欬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8>八曰髓熱者死。<9>九曰熱
      而痙者死,腰折瘛瘲。齒噤?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9]太陽之脈,色榮顴骨,熱病也。與厥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曰。少陽
      之脈,色榮顴前,熱病也。與少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曰。
註:[1]此節歷敘熱病之死證,以禁人之刺,蓋刺則必死也。然刺固不可,亦閒
     有可藥而愈者。<1>蓋刺法能泄能通,開熱邪之閉塞最速。<2>至於益陰以
     留陽,實刺法之所短,而湯藥之所長也。
  [2]<1>1.熱病三日,而氣口靜,人迎躁者,邪機尚淺,在上焦。2.故取之諸
     陽,以泄其陽邪,陽氣通,則汗隨之。<2>實其陰以補其不足者:1.陽盛
     則陰衰,瀉陽則陰得安其位,故曰「實其陰」。2.瀉陽之有餘,即所以
     補陰之不足,故曰「補其不足」也。(實其陰以補其不足,此一句實治溫
     熱之吃緊大綱。蓋熱病未有不耗陰者,其耗之未盡則生,盡則陽無留戀
     ,必脫而死也。真能體味此理,則思過半矣。此論中治法實從此處入手
     。)
  [3]身熱甚而脈之陰陽皆靜,脈證不應,陽證陰脈,故曰「勿刺」。[1]熱病
     七八日,動喘而弦:<1>『喘』為肺氣實。			<2>『弦』為風火鼓蕩。[2]
     <1>故淺刺手大指閒,以泄肺熱,肺之熱痺開則汗出。<2>大指閒,肺之少
     商穴也。[1]熱證七八日,脈微小者。<1>邪氣深入下焦血分,逼血從小便
     出,故溲血。<2>腎精告竭,陰液不得上潮,故口中乾。[2]脈至微小,不
     惟陰精竭,陽氣亦從而竭矣,死象自明。倘脈實者可治,法詳於後。(1
     )熱病已得汗,脈尚躁而喘,故知其復熱也。[2]熱不為汗衰,火熱克金
     故喘。[3]金受火克,肺之化源欲絕故死。間有可治,法詳於後。[1]熱
     病不知所痛,正衰不與邪爭也。[2]耳聾,陰傷,精欲脫也。[3]不能自
     收,真氣憊也。
  [4]口乾熱甚,陽邪獨盛也。
  [5]陰頗有寒,此「寒」字作「虛」字講,謂下焦陰分,頗有虛寒之證。
  [6]以陰精虧損之人,真氣敗散之象已見,而邪熱不退,未有不乘其空虛而
     入者。故曰「熱在骨髓,死不治也。」
篇名:原病篇
條文:熱病篇曰
   [1]熱病三日,而氣囗靜,人迎躁者。<1>取之諸陽,五十九刺,以瀉其熱,
      而出其汗,實其陰以補其不足者。<2>身熱甚,陰陽皆靜者勿刺也。<3>
      有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則泄。所謂勿刺者有死徵也。
   [2]熱病七日八日動喘而弦者,急剌之,汗且自出,淺刺手大指閒。
   [3]熱病七日八日脈微小,病者溲血囗中乾,一日半而死,脈代者一日死。
   [4]熱病已得汗出,而脈尚躁,喘且復熱,勿刺膚,喘甚者死。
   [5]熱病七日八日,脈不躁,躁不散數,後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
      ,未曾汗者,勿腠刺之。
   [6]熱病不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囗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骨
      髓,死不可治。
   [7]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生。熱
      病者脈尚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脈盛躁,得汗靜者生
      。
   [8]熱病不可刺者有九:<1>一日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2>二日泄而
      腹滿甚者死。<3>三日目不明,熱不已者死。<4>四日老人嬰兒熱而腹滿
      者死。<5>五日汗不出,嘔,下血者死。<6>六日舌本爛,熱不已者死。
      <7>七日欬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8>八曰髓熱者死。<9>九曰熱
      而痙者死,腰折瘛瘲。齒噤?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9]太陽之脈,色榮顴骨,熱病也。與厥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曰。少陽
      之脈,色榮顴前,熱病也。與少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曰。
註:(續)
  [7]其有陰虛陽盛,而真氣未至潰敗者,猶有治法,詳見於後。[1]熱病已得
     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虛之極,故曰「死」。然雖不可刺,猶可以藥,
     沃之得法,亦有生者,法詳於後。[2]脈躁盛不得汗,此陽盛之極也。陽
     盛而至於極,陰無容留之地,故亦曰死。然用藥開之得法,猶可生,法
     詳於後。[1]汗不出而顴赤,邪盛不得解也。[2]噦,脾陰病也。[3]陰陽
     齊病,治陽礙陰,治陰礙陽,故曰「死」也。泄而腹滿甚,脾陰病重也
     ,亦係陰陽皆病。[1]目不明,精散而氣脫也。<1>經曰:「精散視歧」。
     <2>又曰:「氣脫者,目不明」。[2]熱猶未已,仍爍其精,而傷其氣,不
     死得乎﹖老人嬰兒,一則孤陽已衰,一則稚陽未足,既得溫熱之陽病,
     又加腹滿之陰病,不必至於滿甚,而已有死道焉。[1]汗不出為邪陽盛。
     [2]嘔為正陽衰。[3]下血者,熱邪深入,不得外出,必逼迫陰絡之血下
     注,亦為陰陽兩傷也。[1]『舌本爛』→腎脈、膽脈、心脈,皆循喉嚨,
     係舌本。[2]陽邪深入,則一陰一陽之火,結於血分,腎水不得上濟。(
     3.熱退猶可生,熱仍不止,故曰死也。欬而衂,邪閉肺絡,上行清道。
     [1]汗出邪泄可生。[2]不然則化源絕矣。髓熱者邪入至深,至於腎部也
     。[1]熱而痙,邪入至深,至於肝部也。[2]以上九條,雖皆不可刺,後
     文亦間立治法,亦有可生者。[1]太陽之脈,色榮顴骨,為熱病者。按:
     <1>手太陽之脈,由目內眥,斜絡於顴,而與足太陽交。	是顴者,兩太陽
     交處也。<2>太陽屬水,水受火沸,故色榮赤,為熱病也。<3>『與厥陰脈
     爭見』:厥陰,木也,水受火之反克,金不來生水	反生火,水無容足之
     地,故死速也。(所謂一水不勝二火也。	)[2]少陽之脈,色榮頰前,為
     熱病者。按:<1>手少陽之脈,出耳前,過客主人前(足少陽穴),交頰,
     至目	銳眥,而交足少陽,是頰前,兩少陽之處也。<2>少陽屬相火,火色
     現於二經交會之處,故為熱病也。<3>與少陰脈爭見,少陰屬君火,二火
     相熾,水難為受,故亦不出	三日而死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原病篇
條文:評熱病論:帝曰:有溫病者,汗出輒復熱,脈躁汗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
   食,病名為何?岐伯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
   ,穀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
   ,而不復熱,復熱者邪氣,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邪氣勝也。不
   能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脈
   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
   志,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註:[1]此節語意自明,經謂必死之證,誰敢謂生﹖
  [2]然藥之得法,有可生之理,前所謂針藥各異用也,詳見後。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原病篇
條文:刺熱篇曰: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腹痛多臥身熱。
   [1]熱爭-則狂言及驚,脅滿痛,手足躁,不得安臥。
   [2]庚辛甚,甲乙大汗,氣逆則庚辛曰死。
   [3]刺足厥陰少陽。
   [4]其逆-則頭痛員員,脈引衝頭也。
註:肝病:
  [1]<1>小便先黃者,肝脈絡陰器。又肝主疏泄,肝病則失其疏泄之職,故小
     便先黃也。<2>腹痛多臥,木病克脾土也。
  [2]熱爭,邪熱甚而與正氣相爭也。<1>狂言及驚,手厥陰心包病也。兩厥陰
     同氣,熱爭則手厥陰亦病也。<2>脅滿痛,肝脈行身之兩旁,脅其要路也
     。<3>手足躁,不得安臥,肝主風,風淫四末。又木病克土,脾主四肢。
     木病熱,必吸少陰,腎中真陰,陰傷故騷擾不得安臥也。
  [3]<1>庚辛金日克木,故甚。<2>甲乙肝木旺時,故汗出而愈。<3>氣逆,謂病
     重而不順其可癒之理,而逢其不勝之日而死也。
  [4]刺足厥陰少陽,厥陰係本臟,少陽厥陰之腑也。並刺之者,在病臟,瀉
     其腑也。
  [5]「逆則頭痛」以下,肝主升,病極而上升之哉!自「庚辛日甚」以下之
     理,餘臟倣此。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原病篇
條文: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
   [1]熱爭-則卒心痛,煩悶善嘔,頭痛面赤無汗。
   [2]壬癸甚,丙丁大汗。
   [3]氣逆-則壬癸死。
   [4]刺手少陰太陽。
註:心病:
  [1]先不樂者,心包名膻中,居心下,代君用事。經謂:「膻中為臣使之官
     ,喜樂出焉。」心病故不樂也。
  [2]<1>卒心痛,凡實痛皆邪正相爭,熱爭故卒然心痛也。<2>煩悶,心主火,
     故煩。膻中氣不舒,故悶。<3>嘔,肝病也。兩厥陰同氣,膻中代心受病
     ,故熱甚而爭之後,肝病亦見也。且邪居膈上,多善嘔也。<4>頭痛,火
     升也。<5>面赤,火色也。<6>無汗,汗為心液,心病故汗不得通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原病篇
條文: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嘔,身熱。
   [1]熱爭則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滿泄,兩頷痛。
   [2]甲乙甚,戊己大汗,氣逆則甲乙死。
   [3]刺足太陰陽明。
註:脾病:
  [1]<1>頭先重者,脾屬濕土,性重。經謂:「濕中之人也,首如裹」,故脾
     病頭先重也。<2>頰,少陽部也。土之與木,此負則彼勝,土病而木病亦
     見也。<3>煩心,脾脈主心也。<5>顏青、欲嘔,亦木病也。
  [2]<1>腰痛不可用俛仰:1.腰為腎之腑,脾主制水,腎為司水之神,脾病不
     能制水,故腰痛。2.再脾病胃不能獨治,陽明主約束而利機關,故痛而
     至於不可用俛仰也。<2>腹滿泄,脾經本病也。<3>頷痛,亦木病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原病篇
條文: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
   [1]熱爭則喘欬,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頭痛不堪,汗出而寒。
   [2]丙丁甚,庚辛大汗,氣逆則丙丁死。
   [3]刺手太陰陽明,出血如大豆立巳。
註:肺病:
  [1]<1>先惡風寒者,肺主氣,又主皮毛。肺病則氣賁鬱,不得捍衞皮毛也。
     <2>舌上黃者,肺氣不化,則濕熱聚而為黃苔也。(按苔字方書悉作胎,胎
     乃胎包之胎,特以苔生舌上,故從肉旁,不知古人借用之字甚多,蓋濕
     熱蒸而生苔,或黃或白或青或黑,皆因病之深淺,或寒或熱或燥或濕而
     然,如春夏間石上土之陰面生苔者然,故本論苔字悉從草,不從肉。)
  [2]<1>喘,氣鬱極也。<2>欬,火克金也。<3>胸膺,背之腑也,皆天氣主之。
     肺主天氣,肺氣鬱極,故痛走胸膺背也。(走者,不定之詞。)<4>不得太
     息,氣鬱之極也。<5>頭痛不堪,亦天氣賁鬱之極也。<6>汗出而寒,毛竅
     開,故汗出。汗出衞虛,故惡寒。又肺本惡寒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原病篇
條文:腎熱病者先腰痛,胻痠若渴數飲,身熱。
   [1]熱爭則項痛而強,胻寒且痠,足下熱,不欲言。
   [2]其逆則項痛,員員澹澹然。
   [3]戊己甚,壬癸大汗,氣逆則戊己死。
   [4]刺足少陰太陽。
註:腎病:
  [1]<1>腰先痛者,腰為腎之腑。又腎脈貫脊,會於督之長強穴。<2>1.胻,腎
     脈入跟中,以上腨內。太陽之脈,亦下貫腨內。「腨」即「胻」也。2.
     痠,熱爍液也。<3>苦渴數飲,腎主五液而惡燥,病熱則液傷而燥,故苦
     渴而飲水求救也。
  [2]<1>項,太陽之脈,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腎病至於熱爭,臟病甚
     而移之腑,故項痛而強也。<2>胻寒且痠,「胻」義見上。寒,熱極為寒
     也。痠,熱燥液也。<3>足下熱,腎脈從小指之下,邪趨足心湧泉穴,病
     甚而熱也。<4>不欲言,心主言,腎病則水克火也。
  [3]員員澹澹,狀其病之甚而無奈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原病篇
條文: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
   ,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註:此節言五臟欲病之先,必各現端緒於其部分,示人早治,以免熱爭,則病重
  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原病篇
條文:熱論篇:
   [1]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
      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薄,兩熱相合
      ,故有所遺也。
   [2]帝曰: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也。
   [3]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
      禁也。
註:[1]此節言熱病之禁也,諸意自明。
  [2]大抵邪之著人也,每借有質以為依附。
  [3]熱時斷不可食。熱退必須少食,如兵家堅壁清野之計。必俟熱邪盡退,
     而後可大食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原病篇
條文:刺法論:帝曰:余聞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不施療救
   ,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註:[1]此言避疫之道。
  [2]按:此下尚有避其毒氣若干言,以其想青氣想白氣等近於祝由家言,恐
     後人附會之詞故節之。
  [3]要亦不能外「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二句之理,語意已盡,不必滋後
     學之惑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原病篇
條文:玉板論要曰:病溫虛甚死。
註:病溫之人,精血虛甚,則無陰以勝溫熱,故死。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原病篇
條文:平人氣象論曰: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脈
   滑曰病風,脈濇曰痺。
註:呼吸俱三動,是六七至脈矣,而氣象又急躁:
  [1]若尺部肌肉熱,則知為病溫。蓋溫病必傷金水二臟之津液,尺之脈屬腎
     ,尺之穴屬肺也。此處肌肉熱,故知為病溫
  [2]其不熱:<1>而脈兼滑者,則為病風。風之傷人也,陽先受之,尺為陰,
     故不熱也。<2>如脈動躁而兼濇,是氣有餘而血不足,病則為痺矣。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溫病者,有風溫、有溫熱、有溫疫、有溫毒、有暑毒、有濕溫、有秋燥、有
   冬溫、有溫瘧。
註:[1]此九條見於王叔和傷寒例中居多,叔和又牽引難經之文,以神其說。按
     時推病,實有是證,叔和治病時,亦實遇是證,但叔和不能別立治法,
     而敘於傷寒例中,實屬蒙混。<1>以傷寒論為治外感之妙法,遂將一切外
     感,悉收入傷寒例中,而悉以治傷寒之法治之,後人亦不能打破此關,
     因仍苟簡,千餘年來,貽患無窮,皆叔和之作俑,無怪見駁於方有執、
     喻嘉言諸公也。<2>然諸公雖駁叔和,亦未曾另立方法,喻氏雖立治法,
     仍不能脫卻傷寒圈子,弊與叔和無二,以致後人無所遵依。
  [2]本論詳加考核,準古酌今,細立治法,除傷寒宗仲景法外,俾四時雜感
     ,朗若列眉,未始非叔和有以肇其端,東垣、河閒、安道、又可、嘉言
     、天士宏其議,而瑭得以善其後。
  [3]<1>風溫者:初春陽氣始開,厥陰行令,風夾溫也。<2>溫熱者:春末夏初
     ,陽氣弛張,溫盛為熱也。<3>溫疫者:厲氣流行,多兼穢濁,家家如是
     ,若役使然也。<4>溫毒者:諸溫夾毒,穢濁太甚也。<5>暑溫者:正夏之
     時,暑病之偏於熱者也。<6>濕溫者:長夏初秋,濕中生熱,即暑病之偏
     於濕者也。<7>秋燥者:秋金燥烈之氣也。<8>冬溫者:冬應寒而反溫,陽
     不潛藏,民病溫也。<9>溫瘧者:陰氣先傷,又因於暑,陽氣獨發也。
按:諸家論溫,有顧此失彼之病,故是編首揭諸溫之大綱,而名其書曰「溫病條
  辨」。
方劑:
方論: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凡溫病者,始於上焦,在手太陰。
註:[1]<1>傷寒由毛竅而入,自下而上,始足太陽。足太陽膀胱屬水,寒即水之
     氣,同類相從,故病始於此。古來但言膀胱主表,殆未盡其義,肺者皮
     毛之合也,獨不主表乎﹖(按:人身一臟一腑主表之理,人皆習焉不察。
     	以三才大道言之,天為萬物之大表天屬金,人之肺亦屬金,	肺主皮毛
     。	經曰:「皮應天,天一生水,地支始於水,而亥為天門,乃	貞元之
     會。」	人之膀胱為寒水之腑,故俱同天氣,而俱主表也。)治法必以仲
     景六經次傳為祖法。<2>溫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於肺,始手太
     陰。太陰金也。溫者,火之氣。風者,火之母。火未有不克金者,故病
     始於此。必從河間三焦定論。
  [2]再:<1>寒為陰邪。雖傷寒論中亦言中風,此風從西北方來,乃觱發之寒
     風也,最善收引。1.陰盛必傷陽,故首鬱遏太陽經中之陽氣,而為頭痛
     身熱等證。2.太陽,陽腑也。傷寒,陰邪也。陰盛傷人之陽也。<2>溫為
     陽邪。此論中亦言傷風,此風從東方來,乃解涷之溫風也,最善發泄。
     1.陽盛必傷陰,故首鬱遏太陰經中之陰氣,而為咳嗽、自汗口渴、頭痛
     、身熱尺熱等證。2.太陰,陰臟也。溫熱,陽邪也。陽盛傷人之陰也。
     陰陽兩大法門之辨,可瞭然於心目間矣。
  [3]<1>夫大明生於東,月生於西。舉凡萬物莫不由此少陽少陰之氣,以為生
     成,故萬物皆可名之曰東西。<2>人乃萬物之統領也,得東西之氣最全,
     乃與天地東西之氣相應。其病也,亦不能不與天地東西之氣相應。<3>東
     西者,陰陽之道路也。1.由東而往,為木、為風、為溫;為火、為熱。
     濕土居中,與火交而成暑。火也者,南也。2.由西而往,為金、為燥;
     為水、為寒。水也者,北也。3.水火者,陰陽之微兆也。4.南北者,陰
     陽之極致也。
  [4]<1>天地運行此陰陽以化生萬物,故曰:「天之無恩,而大恩生」。天地
     運行之陰陽和平,人生之陰陽亦和平,安有所謂病也哉﹖<2>天地與人之
     陰陽,一有所偏,即為病也。1.偏之淺者病淺。2.偏之深者病深。3.偏
     於火者,病溫、病熱。4.偏於水者,病濕、病寒。此水火兩大法門之辨
     ,醫者不可不知。
  [5]<1>燭其為水之病也,而溫之、熱之。<2>燭其為火之病也,而涼之、寒之
     。
  [6]各救其偏,以抵於平和而已,非如鑒之空,一塵不染,如衡之平,毫無
     倚著,不能合乎道妙。豈可各立門戶,專主於寒、熱、溫、涼一家之論
     而已哉。
  [7]瑭因辨寒病之源於水,溫病之源於火也,而並及之。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太陰之為病,脈不緩不緊而動數,或兩寸獨大,尺膚熱,頭痛,微惡風寒,
   身熱自汗囗渴,或不渴而咳,午後熱甚者名曰溫病。
註:[1]<1>『不緩』→則非太陽中風矣。<2>『不緊』→則非太陽傷寒矣。<3>『動
     數』者→風火相煽之象,經謂之「躁」。<4>『兩寸獨大』→火克金也。
  [2]<1>『尺膚熱』,尺部肌膚熱甚→火反克水也。<2>『頭痛』,『惡風寒』
     ,『身熱』,『自汗』,與太陽中風無異,此處最足以相混,於何辨之
     ﹖於脈動數、不緩、不緊,證有或渴、或咳,尺熱、午後熱甚辨之。<3>
     1.太陽之頭痛:風寒之邪,循太陽經,上至頭與項→而『項強』『頭痛
     』也。2.太陰之頭痛:<1>肺主天氣,天氣鬱→則『頭亦痛』也。<2>且春
     氣在頭。<3>又火炎上也。(吳又可謂浮泛太陽經者,臆說也。)<4>1.傷寒
     之惡寒:太陽屬寒水,而主表→故『惡風寒』。2.溫病之惡寒:肺合皮
     毛,而亦主表→故亦『惡風寒』也。<5>1.太陽病,則周身之陽氣鬱→故
     『身熱』。2.肺主化氣,肺病不能化氣,氣鬱→則『身亦熱』也。<6>1.
     太陽『自汗』→風疏衞也。2.太陰『自汗』→<1>皮毛開也。<2>肺亦主衞
     。<7>『渴』→火克金也。<8>『咳』→肺氣鬱也。<9>『午後熱甚』→<1>濁
     邪歸下。<2>又火旺時也。<4>又陰受火克之象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太陰風溫、溫熱、溫疫、冬溫,初起惡風寒者,桂枝湯主之,但熱不惡寒而
   渴者,辛涼平劑,銀翹散主之。溫毒、暑溫、濕溫、溫瘧,不在此例。
註:[1]按:仲景傷寒論原文:「太陽病(謂如太陽證,即上文頭痛身熱惡風自汗
     也)但惡熱不惡寒而渴者,名曰溫病,桂枝湯主之。」
  [2]蓋:溫病忌汗,最喜解肌,桂枝本為解肌,且桂枝芳香化濁,芍藥收陰
     歛液,甘草敗毒和中,姜棗調和榮衞,溫病初起,原可用之。
  [3]此處卻變易前法,惡風寒者,主以桂枝;不惡風寒,主以辛涼者,非敢
     擅違古訓也。
  [4]仲景所云「不惡風寒者」,非全不惡風寒也,其先亦惡風寒,迨既熱之
     後,乃不惡風寒耳。古文簡質,且對太陽中風熱時,亦惡風寒言之,故
     不暇詳耳。
  [5]蓋:<1>寒水之病,冬氣也。非辛溫春夏之氣,不足以解之。雖曰「溫病
     既惡風寒」,明是溫自內發,風寒從外搏,成內熱外寒之證,故仍舊用
     桂枝辛溫解肌法,俾得微汗,而寒熱之邪皆解矣。<2>溫熱之邪,春夏氣
     也。不惡風寒,則不兼寒風可知。此非辛涼秋金之氣,不足以解之,桂
     枝辛溫,以之治溫,是以火濟火也。故改從內經「風淫於內,治之辛涼
     ,佐以苦甘」法。
按:
方劑:【一、桂枝湯方】桂枝六錢芍藥三錢炒炙甘草二錢生薑三片大棗二枚去核必
   如傷寒論原文而後可,不然,不惟失桂枝湯之妙,反生他變,病必不除。【
   二、辛涼平劑銀翹散方】連翹一兩銀花一兩苦桔梗六錢薄荷六錢竹葉四錢生
   甘草五錢芥穗四錢淡豆豉五錢牛蒡子六錢
   [1]杵為散,每服六錢,鮮葦根湯煎,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肺氣取
      輕清,過煮則味厚而入中焦矣。
   [2]<1>病重者約二時一服,日三服,夜一服。<2>輕者三時一服,日二服,夜
      一服。<3>病不解者,作再服。
   [3]蓋肺位最高,藥過重則過病所,少用又有病重藥輕之患,故從普濟消毒
      飲,時時輕揚法。
   [4]今人亦閒有用辛涼法者,多不見效,蓋病大藥輕之故,一不見效,遂改
      絃易轍,轉去轉遠,即不更張,緩緩延至數日後,必成中下焦證矣。
   [5]<1>胸膈悶者,加藿香三錢、鬱金三錢,護膻中。<2>渴甚者,加花粉。<3>
      項腫咽痛者,加馬勃、元參。<4>衂者,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三錢、
      側柏炭三錢、梔子炭三錢。<5>咳者,加杏仁利肺氣。<6>二三日病猶在,
      肺熱漸入裡,加細生地、麥冬保津液。<7>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
      、黃芩、梔子之苦寒,與麥地之甘寒。合化陰氣,而治熱淫所勝。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太陰風溫、溫熱、溫疫、冬溫,初起惡風寒者,桂枝湯主之,但熱不惡寒而
   渴者,辛涼平劑,銀翹散主之。溫毒、暑溫、濕溫、溫瘧,不在此例。
(續)
方論:【一、桂枝湯方】汪按:麻黃桂枝,即係肺藥,故傳足不傅手,前人多不以
   為然。但人之經絡相通,而天之感氣則異,故治法不同也。(全書力闢以溫
   治溫之非,而以桂枝發端,明乎外寒搏內熱或非寒時而感寒氣者,本可用之
   ,而純乎溫病者不可用明矣。又按:外寒搏內熱及非時傷風,春秋皆有之,
   即暑中亦有之,皆可少投辛溫,但須辨之清切耳。)【二、辛涼平劑銀翹散
   方】
   [1]按溫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1>蓋:1.病在手經,徒傷足太
      陽無益也。	2.病自口鼻吸受而生,徒發其表,亦無益也。<2>1.且汗為心
      液,心陽受傷,必有神明內亂,譫語顛狂,內閉外脫之變。2.再誤汗,
      雖曰傷陽,汗乃五液之一,未始不傷陰也<3>傷寒論曰:「尺脈微者為裡
      虛,禁汗。」其義可見。其曰傷陽者,特舉其傷之重者而言之耳。<4>溫
      病最善傷陰,用藥又復傷陰,豈非為賊立幟乎﹖此古來用傷寒法治溫病
      之大錯也。
   [2]<1>至若吳又可開首立一「達原飲」,其意以為直透膜原,使邪速潰。其
      方:1.施於藜藿壯實人之溫疫病,容有愈者,芳香辟穢之功也。2.若施
      於膏梁紈,及不甚壯實人,未有不敗者。<2>蓋其方:1.首用檳榔、草果
      、厚朴為君。<1>夫檳榔子之堅者也,諸子皆降,檳榔苦辛而溫,體重而
      堅,由	中走下,直達肛門中下焦藥也。<2>草果亦子也,其氣臭烈大熱,
      其味苦,太陰脾經之劫藥也。<3>厚朴苦溫,亦中焦藥也。	豈有上焦溫病
      ,首用中下焦苦溫雄烈劫奪之品,先劫少陰津液	之理。2.知母、黃芩亦
      皆中焦苦燥裡藥,豈可用乎﹖3.況又有溫邪游溢三陽之說,而有三陽經
      之羌活、葛根、柴胡,加法是仍以傷寒之法雜之,全不知溫病治法,後
      人止謂其不分三焦猶淺說也。
   [3]其「三消飲」,加入大黃、芒硝:<1>惟邪入陽明,氣體稍壯者,幸得以
      下而解,或戰汗而解,然往往成弱證,虛甚者則死矣。<2>況邪有在衞、
      在胸中者、在營者、入血者,妄用下法,其害可勝言耶﹖豈視人與鐵石
      一般,並非氣血生成者哉﹖<3>究其始意,原以矯世醫以傷寒法治溫病之
      弊,頗能正陶氏之失,奈學未精純,未足為法。
   [4]至喻氏、張氏多以傷寒三陰經法治溫病,其說亦非,以世醫從之者少,
      而宗又可者多,故不深辯耳。
   [5]本方謹遵內經「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熱淫於內,治以鹹寒
      ,佐以甘苦之訓。<1>王安道溯洄集,亦有溫暑當用辛涼不當用辛溫之論
      ,謂仲景之書為即病之傷寒而設,並未嘗為不即病之溫暑而設。<2>張鳳
      逵集治暑方,亦有暑病首用辛涼,繼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歛,不必用下
      之論,皆先得我心者。)
   [6]又宗喻嘉言「芳香逐穢」之說。用東垣「清心涼膈散」辛涼苦甘。<1>病
      初起,且去入裡之黃芩,勿犯中焦。<2>加銀花辛涼,芥穗芳香,散熱解
      毒。<3>牛蒡子辛平,潤肺解熱散結,除風利咽,皆手太陰藥也。
   [7]合而論之,經謂:「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又謂:」藏於精者,春不
      病溫。」又謂:「病溫,虛甚死。」可見病溫者精氣先虛。
   [8]此方之妙,,預護其虛,純然清肅上焦,不犯中下,無開門揖盜之弊,
      有輕以去實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此葉氏立法,所以迥出諸家也
      。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太陰溫病,惡風寒,服桂枝湯已,惡寒解,餘病不解者,銀翹散主之,餘證
   悉減者,減其製。
註:[1]太陰溫病,總上條所舉而言也。
  [2]惡寒已解,是全無風寒,止餘溫病,即禁辛溫法,改從辛涼。
  [3]減其製者,減銀翹散之製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太陰風溫,但咳身不甚熱,微渴者,辛涼輕劑,桑菊飲主之。
註:[1]<1>咳,熱傷肺絡也。<2>身不甚熱,病不重也。<3>渴而微,熱不甚也。
  [2]恐病輕藥重,故另立輕劑方。
按:
方劑:【三、辛涼輕劑桑菊飲方】杏仁二錢連翹一錢五分薄荷八分桑葉二錢五分菊
   花一錢苦梗二錢甘草八分葦根二錢
   [1]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2]<1>二三日不解,氣粗似喘,燥在氣分者,加石膏、知母。<2>舌絳,暮熱
      甚燥,邪初入營,加元參二錢、犀角一錢。<3>在血分者,去薄荷、葦根
      ,加細生地、麥冬、玉竹、丹皮各二錢。<4>肺熱甚,加黃芩。<5>渴者,
      加花粉。
方論:[1]此辛甘化風,辛涼微苦之方也。蓋肺為清虛之臟,微苦則降,辛涼則平
      ,立此方所以避辛溫也。
   [2]今世僉用杏蘇散,通治四時咳嗽。不知杏蘇散辛溫,只宜風寒,不宜風
      溫,且有不分表裡之弊。
   [3]此方獨取桑葉、菊花者:<1>桑得箕星之精,箕好風,風氣通於肝,故桑
      葉善平肝風。春乃肝令,而主風,木旺金衰之候,故抑其有餘。桑葉芳
      香有細毛,橫紋最多,故亦走肺絡,而宣肺氣。<2>菊花晚成,芳香味甘
      ,能補金水二臟,故用之以補其不足。
   [4]風溫咳嗽,雖係小病,常見誤用辛溫重劑,銷爍肺液,致久嗽成勞者,
      不一而足,聖人「不忽於細,必謹於微」,醫者於此等處,尤當加意也
      。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太陰溫病脈浮洪,舌黃,渴甚,大汗,面赤,惡熱者辛涼重劑,白虎湯主之
   。
註:[1]<1>脈浮洪,邪在肺經氣分也。<2>舌黃,熱已深。<3>渴甚,津已傷也。<4>
     大汗,熱逼津液也。<5>面赤,火炎上也。<6>惡熱,邪欲出而未遂也。
  [2]辛涼平劑,焉能勝任﹖非虎嘯風生,金飆退熱,而又能保津液不可;前
     賢多用之。
按:
方劑:【四、辛涼重劑白虎湯方】生石膏一兩研知母五錢生甘草三錢白粳米一合水
   八杯,煎取三杯,分溫三服,病退減後服,不知再作服。
方論:義見法下,不再立論,下倣此。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太陰溫病,脈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脈若散大者急用之,倍人參。
註:[1]浮大而芤,幾於散矣,陰虛而陽不固也。
  [2]汗湧、鼻扇、脈散,皆化源欲絕之徵兆也。
  [3]補陰藥有鞭長莫及之虞,惟:<1>白虎,退邪熱。<2>人參,固正陽。使陽
     能生陰,乃救化源欲絕之妙法也。
按:
方劑:【五、白虎加人參湯方】即於前方內,加人參三錢
方論: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白虎本為達熱出表,若其人脈浮弦而細者,不可與也。脈沉者不可與也。不
   渴者不可與也。汗不出者,不可與也。當須識者,勿令誤也。
註:[1]此白虎之禁也。
  [2]按:白虎慓悍,邪重非其力不舉:<1>用之得當,原有立竿見影之妙。<2>
     若用之不當,禍不旋踵。
  [3]<1>懦者,多不敢用,未免坐誤事機。<2>孟浪者,不問其脈證之若何,一
     概用之,甚至石膏用至觔餘之多,應手而效者固多,應手而斃者亦復不
     少。皆未真知確見其所以然之故,故手下無準的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太陰溫病,氣血兩燔者,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參湯主之。
註:[1]氣血兩燔,不可專治一邊,故選用張景岳氣血兩治之玉女煎。
  [2]<1>去牛膝者,牛膝趨下,不合太陰證之用。<2>改熟地為細生地者,亦取
     其輕而不重,涼而不溫之義。		且細生地能去血中之表也。<3>加元參者
     ,取其壯水制火,預防咽痛、失血等證也。
按:
方劑:【六、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元參細生地方】(辛涼合甘寒法)生石膏一兩知母
   四錢元參四錢細生地六錢麥冬六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次二服,渣再煮一
   鍾服。
方論: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太陰溫病,血從上溢者,犀角地黃湯,加銀翹散主之。
   [1]有中焦病者,以中焦法治之。
   [2]若吐粉紅血水者死不治。
   [3]血從上溢,脈七八至以上,面反黑者死不治。可用清絡育陰法。
註:[1]血從上溢,溫邪逼迫,血液上走清道,循清竅而出。故:<1>以銀翹散,
     敗溫毒。<2>以犀角地黃,清血分之伏熱,而救水即所以救金也。
  [2]至粉紅水,非血非液,實血與液交迫而出,有燎原之勢,化源連絕。
  [3]<1>血從上溢,而脈至七八至,面反黑,火極而似水,反兼勝已之化也,
     亦燎原之勢莫制。<2>下焦津液虧極,不能上濟君火,君火反與溫熱之邪
     合德,肺金其何以堪﹖故皆主死。化源絕,乃「溫病第一死法」也。
  [4]仲子曰:「敢問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瑭以為醫者不知
     死,焉能救生。細按溫病死狀百端,大綱不越五條:<1>在上焦有二:一
     曰肺之化源絕者死。二曰心神內閉,內閉、外脫者死。<2>中焦亦有二:
     一曰陽明大實,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鬱發黃,黃極則諸竅為閉,穢濁塞
     竅者死。<3>在下焦:則無非熱邪深入,銷爍精液,涸盡而死也。
按:
方劑:【△犀角地黃】(見下焦篇)【銀翹散】(方見前)已用過表藥者,去豆鼓、芥
   穗、薄荷。
方論: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太陰溫病,囗渴甚者,雪梨漿沃之,吐白沫黏帶不快者,五汁飲沃之。
註:此皆甘寒救液法也。
按:
方劑:【七、雪梨漿方】(甘冷法)以甜水梨大者一枚,薄切,新汲涼水內浸半日,
   時時頻飲。【八、五汁飲方】(甘寒法)梨汁荸薺汁鮮葦根汁麥冬汁藕汁或用
   蔗汁。臨時斟酌多少,和勻涼服,不甚喜涼者,重湯燉溫服。
方論: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太陰病,得之二三日,舌微黃,寸脈盛,心煩懊?,起臥不安,欲嘔不得嘔
   ,無中焦證,梔子豉湯主之。
註:[1]<1>溫病二三日,或已汗,或未汗,舌微黃→邪已不全在肺中矣。<2>寸脈
     盛,心煩懊,起臥不安,欲嘔不得→邪在上焦膈中也。
  [2]在上者因而越之→故涌之以梔子,開之以香豉。
按:
方劑:【九、梔子豉湯方】(酸苦法)梔子五枚搗碎香豆豉六錢水四杯,先煮梔子數
   沸,後納香豉,煮取二杯,先溫服一杯,得吐止後服。
方論: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太陰病,得之二三曰,心煩不安,痰涎壅盛,胸中痞塞,欲嘔者,無中焦證
   ,瓜蒂散主之。虛者加參蘆。
註:[1]此與上條有輕、重之分,有有痰、無痰之別。重劑不可輕用,病重藥輕
     ,又不能了事。故:<1>上條只用梔子豉湯,快涌膈中之熱。<2>此以痰涎
     壅盛,必用瓜蒂散急吐之,恐邪入包宮而成痙厥也。
  [2]<1>瓜蒂、梔子之苦寒。<2>合赤小豆之甘酸。所謂酸苦涌泄為陰,善吐熱
     痰。亦「在上者,因而越之」之方也。
按:
方劑:【十、瓜蒂散方】(酸苦法)甜瓜蒂一錢赤小豆二錢研山梔子二錢水二杯,煎
   取一杯,先服半杯,得吐止後服,不吐再服。虛者,加入參蘆一錢五分。
方論: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太陰溫病,寸脈大,舌絳而乾,法當渴,今反不渴者,熱在營中也,凊營湯
   去黃連主之。
註:[1]<1>『渴』乃溫之本病,今乃不渴,滋人疑惑。而舌絳且乾,兩寸脈大→
     的係溫病。<2>蓋邪熱入營蒸騰,榮氣上升→故不渴。不可疑不渴非溫病
     也。
  [2]故:<1>以清營湯→清營分之熱。<2>去黃連者→不欲其深入也。
按:
方劑:【清營湯方】(見下)
方論: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太陰溫病,不可發汗,發汗而汗不出者,必發斑疹,汗出過多者,必神昏譫
   語。發斑者,化斑湯主之。發疹者,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地、丹皮、大青
   葉、倍元參主之。禁升麻、柴胡、當歸、防風、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
   。神昏譫語者,清宮湯主之。牛黃丸、紫雪丹、局方至寶丹亦主之。
註:[1]溫病忌汗者,病由口鼻而入,邪不在足太陽之表,故不得傷太陽經也。
  [2]時醫不知,而誤發之:<1>若其人熱盛血燥,不能蒸汗,溫邪鬱於肌表血
     分,故必發斑疹也。<2>若其人表疏一發,而汗出不止:1.汗為心液,誤
     汗亡陽,心陽傷而神明亂,中無所主,故神昏。2.心液傷而心血虛,心
     以陰為體,心陰不能濟陽,則心陽獨亢,心主言,故譫語不休也3.且手
     經逆傳,世罕知之,手太陰病不解,本有必傳手厥陰心包之理,況又傷
     其氣血乎!
按:
方劑:【十一、化斑湯方】石膏一兩知母四錢生甘草三錢元參三錢犀角二錢白粳米
   一合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渣再煮一鍾,夜一服。【十二、銀翹散去豆
   豉加細生地丹皮大青葉倍元參方】即於前銀翹散內去豆豉。加細生地四錢大
   青葉三錢	丹皮三錢元參加至一兩【十三、清宮湯方】元參心三錢蓮子心五
   分竹葉捲心二錢連翹心二錢犀角尖二錢磨沖連心麥冬三錢【加減】<1>熱痰盛
   ,加竹瀝,梨汁各五匙。<2>咳痰不清,加栝蔞皮一錢五分。<3>熱毒盛,加金
   汁、人中黃。<4>漸欲神昏,加銀花三錢、荷葉二錢、石菖蒲一錢。【十四、
   安宮牛黃丸方】牛黃一兩鬱金一兩犀角一兩黃連一兩硃砂一兩梅片二錢五分
   麝香二錢五分真珠五錢山梔一兩雄黃一兩金箔衣黃芩一兩
   [1]右為極細末,煉老蜜為丸,每丸一錢,金箔為衣蠟護。
   [2]脈虛者人參湯下,脈實者銀花薄荷湯下,每服一丸。
   [3]兼治飛尸卒厥,五癎中惡,大人小兒痙厥之因於熱者。
   [4]大人病重體實者,日再服,甚者日三服,小兒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十五、紫雪丹方】滑石一斤石膏一斤寒水石一斤磁石水煮二斤搗煎
      去渣入後藥羚羊角五兩木香五兩犀角五兩沈香五兩丁香一兩升麻一斤元
      參一斤炙甘草半斤[1]以上八味,並搗剉入前藥汁中煎,去渣入後藥。(
      2.朴硝、硝石各二斤,提淨,入前藥汁中,微火煎,不住手將柳木攪,
      候汁欲凝,再加入後二味。[3]辰砂三兩研細,麝香一兩二錢研細,入前
      藥拌勻。[4]右合成,退火氣,冷水調一二錢。【十六、局方至寶丹方】
      犀角一兩鎊硃砂一兩飛琥珀一兩研玳瑁一兩鎊牛黃五錢麝香五錢以安息
      重湯燉化,和諸藥為丸,一百丸,蠟護。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太陰溫病,不可發汗,發汗而汗不出者,必發斑疹,汗出過多者,必神昏譫
   語。發斑者,化斑湯主之。發疹者,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地、丹皮、大青
   葉、倍元參主之。禁升麻、柴胡、當歸、防風、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
   。神昏譫語者,清宮湯主之。牛黃丸、紫雪丹、局方至寶丹亦主之。(續)
方論:【十一、化斑湯方】
   [1]此熱淫於內,治之鹹寒,佐以苦甘法也。
   [2]前人悉用白虎湯作化斑湯者,以其為陽明證也。陽明主肌肉,斑疹遍體
      皆赤,自內而外。故以:<1>石膏,清肺胃之熱。	<2>知母,清金保肺。而
      治陽明獨勝之熱。	<3>甘草,清熱解毒和中。	<4>粳米,清胃熱而保胃液
      ,白粳米陽明燥金之歲穀也。
   [3]本論獨加元參、犀角者,以斑色正赤,本火太過,其變愈速,但用白虎
      燥金之品,清肅上焦,恐不勝任。故加:<1>元參,啟腎經之氣,上交於
      肺,庶水天一氣,上下循環,不	致泉源暴絕也。	<2>犀角,鹹寒,稟水
      木火相生之氣,為靈異之獸,其陽剛之體	,主治百毒,蟲邪鬼瘴氣;取
      其鹹寒,救腎水以濟心火,	托斑外出,而又敗毒避瘟也。	<3>再病至發
      斑,不獨在氣分矣,故加二味涼血之品。【十二、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
      地丹皮大青葉倍元參方】[1]銀翹散義見前。<1>加四物,取其清血熱。<2>
      去豆豉,畏其溫也。[2]按:吳又可有托裏舉斑湯,不言疹者,混斑疹
      為一氣也。考溫病中,發疹者十之七八,發斑者十之二三。蓋:<1>斑乃
      純赤,或大片為肌肉之病,故主以化斑湯,專治肌肉。<2>疹係紅點高起
      ,麻痧皆一類,係血絡中病,故主以芳香透絡	,辛涼解肌,甘寒清血也
      。[3]其托裏舉斑湯:<1>方中用歸、升、柴、芷、穿山甲,皆溫燥之品,
      豈不畏其灼津液乎﹖<2>且前人有痘宜溫、疹宜涼之論,實屬確見,況溫
      疹更甚於小兒之風熱疹乎!<3>其用升柴取其升發之義,不知溫病多見於
      春夏發生之候,天地之氣,有升無降,豈可再以升藥升之乎﹖<4>且經謂
      :「冬藏精者,春不病溫」,是溫病之人,下焦精氣久已不固,安庸再
      升其少陽之氣,使下竭上厥乎!<5>經謂「無實實,無虛虛,必先歲氣,
      無伐天和」,可不知耶﹖後人皆尤而效之,實不讀經文之過也。

   [4]再按:時人發溫熱之表,二三日汗不出者,即云斑疹蔽伏,不惟用升柴
      羌葛,且重以山川柳發之。<1>不知山川柳一歲三花,故得三春之名,俗
      傳音三春為山川,此柳古稱檉木,詩所謂「其檉其椐」者是也。<2>其性
      大辛大溫,生發最速,橫枝極細,善能入絡,專發虛寒白疹,若溫熱氣
      血沸騰之赤疹,豈非見之如讎仇乎﹖
   [5]夫善治溫病者,原可不必出疹。<1>即有邪鬱,二三日或三五日,既不得
      汗,有不得不疹之勢,亦可重者化輕,輕者化無。<2>若一派辛溫剛燥,
      氣受其災,而移熱於血,豈非自造斑疹者乎﹖
   [6]<1>再:時醫每於疹已發出,便稱放心,不知邪熱熾甚之時,正當謹慎,
      一有疏忽,為害不淺。<2>再:疹不忌瀉,若裏結須微通之,不可令大泄
      ,致內虛下陷,法在中焦篇。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太陰溫病,不可發汗,發汗而汗不出者,必發斑疹,汗出過多者,必神昏譫
   語。發斑者,化斑湯主之。發疹者,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地、丹皮、大青
   葉、倍元參主之。禁升麻、柴胡、當歸、防風、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
   。神昏譫語者,清宮湯主之。牛黃丸、紫雪丹、局方至寶丹亦主之。
方論:【十一、化斑湯方】(續)
   [7]汪按:三春柳一名西河柳,又名觀音柳,圖經、別錄未載,自繆希雍廣
      筆記,盛推其治疹之功,而用者遂多。不知寒疹須發,溫疹不須發,可
      用辛涼,不可用辛溫也。木綿紗之類同此。疹以瀉為順,忌升提,忌補
      澀,亦不宜下,以犯中下二焦,其疹痢者,當苦寒堅陰,治屬中下。【
      十三、清宮湯方】[1]此鹹寒甘苦法,清膻中之方也。[2]謂之清宮者,
      以膻中為心之宮城也。[3]俱用心者,凡心有生生不已之意,心能入心,
      即以清穢濁之品,便補心中生生不已之生氣,救性命於微芒也。[4]火能
      令人昏,水能令人清,神昏譫語,水不足而火有餘,又有穢濁也,且離
      以坎為體。<1>元參,味苦屬水補離中之虛。<2>犀角,靈異味鹹,辟穢解
      毒,所謂「靈犀一點通」,善通心氣,色黑補水,亦能補離中之虛,故
      以二物為君。<3>蓮心,甘苦鹹,倒生根,由心走腎,能使心火下通於腎
      ,又回環上升,能使腎水上潮於心,故以為使。<4>連翹,象心能退心熱
      ,竹葉心銳而中空,能通竅清火,故以之為佐。<5>麥冬,之所以用心者
      :1.本經稱其「主腹結氣,傷中傷飽,胃脈絡絕」,試問去心焉能散結
      氣,補傷中,通傷飽,續胃脈,絡絕哉﹖2.蓋麥冬稟少陰癸水之氣,一
      本橫生,根顆連絡,有十二枚者,有十四五枚者,所以然之故,手足三
      陽三陰之絡,共有十二,加任之尾翳,督之長強,共十四又加脾之絡,
      共十五,此物性合人身自然之妙也。3.命名與天冬並稱門冬者,冬主閉
      藏,門主開轉,謂其有開合之功能也。4.其妙處全在一心之用,從古並
      未有去心之明文,張隱庵謂不知始自何人,相沿已外,而不可改。5.瑭
      徧考始知自陶宏景始也,蓋陶氏惑於「諸心入心,能令人煩」之一語,
      不知麥冬無毒載在上品,久服身輕,安能令人煩哉﹖<1>如參朮蓍草,以
      及諸仁諸子,莫不有心,亦皆能令人煩而悉去	之哉﹖<2>陶氏之去麥冬心
      ,智者千慮之失也。此方獨取其心,以散心中穢濁之結氣,故以之為臣
      。【十四、安宮牛黃丸方】[1]此芳香化穢濁而利諸竅,鹹寒保腎水而安
      心體,苦寒通火腑而瀉心用之方也。[2]<1>牛黃,得日月之精,通心主之
      神。<2>犀角,主治百毒,邪鬼瘴氣。<3>真珠,得太陰之精,而通神明,
      合犀角補水救火。<4>1.鬱金,草之香。2.梅片,木之香。(按:冰片洋外
      老杉木浸成,近世以樟腦打成為之,樟腦發水中之火,為害甚大,斷不
      可用。)3.雄黃,石之香。4.麝香乃精血之香。合四香以為用,使閉錮之
      邪熱溫毒,深在厥陰之分者,一齊從內透出,而邪穢自消,神明可復也
      。<5>1.黃連,瀉心火。2.梔子,瀉心與三焦之火。3.瀉膽肺之火。使邪
      火與諸香一齊俱散也。<6>1.硃砂,補心體,瀉心用。2.合金箔,墜痰而
      鎮固。3.再合真珠、犀角,為督戰之主帥也。【十五、紫雪丹方】[1]諸
      石利火水而通下竅。[2]磁石、元參,補肝腎之陰,而濟上君火。[3]犀
      角、羚羊,瀉心膽之火。[4]甘草,和諸藥而敗毒,且緩肝急。[5]諸藥
      皆降,獨用一味升麻,蓋欲降先升也。[6]諸香化穢濁,或開上竅,或開
      下竅,使神明不致坐困於濁邪,而終不克復其明也。[7]丹砂色赤,補心
      而通心火,內含汞而補心體,為坐鎮之用。
   [8]諸藥用氣,硝獨用質者,以其水鹵結成,性峻而易消,瀉火而散結也。
      【十六、局方至寶丹方】[1]此方薈萃各種靈異,皆能補心體,通心用,
      除穢邪,解熱結,共成撥亂反正之功。[2]大抵安宮牛黃丸最涼,紫雪次
      之,至寶又次之,主治略同,而各有所長,臨時對證斟酌可也。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邪入心包,舌蹇肢厥,牛黃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註:[1]厥者,盡也。陰陽極造其偏,皆能致厥。
  [2]<1>1.傷寒之厥,足厥陰病也。2.溫熱之厥,手厥陰病也。<2>舌捲囊縮,
     雖同係厥陰現證,要之舌屬手,囊屬足也。蓋舌為心竅,包絡代心用事
     ,腎囊前後,皆肝經所過,斷不可以陰陽二厥,混而為一。<3>若陶節庵
     所云「冷過肘膝」,便為陰寒,恣用大熱。
  [3]再熱厥之中,亦有三等:<1>有邪在絡居多,而陽明證少者,則從芳香,
     本條所云是也。<2>有邪搏陽明,陽明太實,上沖心包,神迷肢厥,甚至
     通體皆厥,當從下法,本論載入中焦篇。<3>有日久邪殺陰虧而厥者,則
     從育陰潛陽法,本論載入下焦篇。
按:
方劑:【△牛黃丸、紫雪丹方】並見前
方論: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溫毒咽痛喉腫,耳前耳後腫,頰腫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腫,甚則耳聾,
   俗名大頭溫,蝦蟆溫者,普濟消毒散去柴胡,升麻主之。初起一二曰,再去
   芩.連,三四日加之佳。
註:[1]<1>溫毒者,穢濁也。凡地氣之穢,未有不因少陽之氣,而自能上升者。
     1.春夏地氣發泄,故多有是證。2.秋冬地氣間有不藏之時,亦或有是證
     。3.人身之少陰素虛,不能上濟少陽,少陽升騰莫制,亦多成是證。4.
     小兒純陽火多,陰未充長,亦多有是證。<2>咽痛者,經謂「一陰一陽結
     ,謂之喉痺」。蓋少陰少陽之脈,皆循喉嚨,少陰主君火,少陽主相火
     ,相濟為災也。<3>耳前耳後頰前腫者,皆少陽經脈所過之地,頰車不獨
     為陽明經穴也。<4>面赤者,火色也。<5>甚則耳聾者,兩少陽之脈,皆入
     耳中,火有餘則清竅閉也。
  [2]治法總不能出李東垣普濟消毒飲之外。<1>其方之妙,妙在以涼膈散為主
     。<2>而加化清氣之馬勃、殭蠶、銀花,得輕可去實之妙。<3>再加元參、
     牛蒡、板藍根,敗毒而利肺氣,補腎水以上濟邪火。<4>去柴胡、升麻者
     ,以升騰飛越,太過之病,不當再用升也。說者謂其引經,亦甚愚矣。
     凡藥不能直至經者,方用引經藥作引,此方皆係輕藥,總走上焦,開天
     氣,肅肺氣,豈須用升柴直升經氣耶﹖<5>去黃芩、黃連者,芩、連裏藥
     也。病初起,未至中焦,不得先用裏藥,故犯中焦也。
按:
方劑:【十七、普濟消毒飲去升麻柴胡黃芩黃連方】連翹一兩薄荷三錢馬勃四錢牛
   蒡子六錢芥穗三錢殭蠶五錢元參一兩板藍根五錢苦梗一兩甘草五錢右共為粗
   末,每服六錢,重者入錢,鮮葦根湯煎,去渣服。約二時一服,重者一時許
   一服。
方論: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溫毒外腫,水仙膏主之,並主一切癰瘡。
註:[1]按:水仙花,得金水之精,隆冬開花,味苦微辛,寒滑無毒。<1>苦能降
     火敗毒。<2>辛能散邪熱之結。<3>寒能勝熱。<4>滑能利痰。
  [2]其妙用全在汁之膠粘,能拔毒外出,使毒邪不致入臟腑傷人也。(此治溫
     毒第一捷徑法門也。)
按:
方劑:十八、【水仙膏方】水仙花根不拘多少,剝去老赤皮,與根鬚入石臼搗如膏
   。敷腫處,中留一孔出熱氣,乾則易之,以肌膚上生黍米大小黃瘡為度。
方論: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溫毒敷水仙膏後,皮閒有小黃瘡如黍米者,不可再敷水仙膏,過敷則痛甚而
   爛,三黃二香散主之。
註:[1]三黃,取其峻瀉諸火,而不爛皮膚。
  [2]二香,透絡中餘熱而定痛。
按:
方劑:【十九、三黃二香散方】(苦辛芳香法)黃連一兩黃柏一兩生大黃一兩乳香五
   錢沒藥五錢右為極細末,初用細茶汁調敷,乾則易之,繼則用香油調敷。
方論:
篇名:上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溫毒神昏譫語者,先與安宮牛黃丸,紫雪丹之屬,繼以清宮湯。
註:
按:
方劑:【△安宮牛黃丸、紫雪丹、清宮湯】(並見前)
方論:
篇名:上焦篇~暑溫
條文:形似傷寒,但右脈洪大而數,左脈反小於右,囗渴甚,面赤,汗大出者,名
   曰暑溫,在手太陰,白虎湯主之。脈芤甚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註:[1]此標「暑溫」之大綱也。
  [2]<1>按:溫者,熱之漸。熱者,溫之極也。<2>溫盛為熱,木生火也。熱極
     濕動,火生土也。上熱下濕,人居其中,而暑成矣。<3>若純熱不兼濕者
     ,仍歸前條溫熱例,不得混入暑也。
  [3]<1>形似傷寒者,謂頭痛身痛,發熱惡寒也。水火極不同性,各造其偏之
     極,反相同也。故經謂:「水極而似火也,火極而似水也。」1.傷寒傷
     於水氣之寒,故先惡寒而後發熱,寒鬱人身衞陽之氣,而為熱也。故仲
     景傷寒論中,有已發熱或未發之文。2.若傷暑則先發熱,熱極而後惡寒
     ,蓋火盛必克金,肺性本寒,而復惡寒也。然則傷暑之發熱惡寒,雖與
     傷寒相似,其所以然之故,實不同也。學者誠能究心於此,思過半矣。
     <2>1.脈洪大而數,甚則芤,對傷寒之脈浮緊而言也。2.獨見於右手者,
     對傷寒之左脈大而言也。右手主上焦氣分,且火克金也。暑從上而下,
     不比傷寒從下而上。3.左手主下焦血分也,故傷暑之左脈,反小於右。
     <3>口渴甚面赤者,對傷寒太陽證,面不赤口不渴而言也。1.火爍津液,
     故口渴。2.火甚未有不煩者。面赤者,煩也。煩字從火從頁,謂火現於
     面也。<4>汗大出者,對傷寒汗不出而言也。
  [4]<1>首白虎例者,蓋白虎乃秋金之氣,所以退煩暑。<2>白虎乃暑溫之正例
     也,其源出自金匱,守先聖之成法也。(不知守先聖成法者,不可與讀此
     書。)
按:
方劑:【△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方】(並見前)
方論:
篇名:上焦篇~暑溫
條文:金匱謂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然毛
   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囗開前板齒燥。若發其汗,則惡寒甚。加溫
   鍼則發熱甚。數下則淋甚,可與東垣清暑益氣湯。
註:[1]張石頑註謂:<1>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此因暑而傷風露之
     邪,手太陰標證也。<2>手太陽小腸屬火,上應心包,二經皆能制金爍肺
     ,肺受火刑,所以發熱惡寒,似足太陽證。<3>其脈或見弦細,或見芤遲
     ,小便已,洒然毛聳,此熱傷肺胃之氣,陽明本證也。(愚按:小便已,
     洒然毛聳,似乎非陽明證,乃足太陽膀胱證也。蓋膀胱主水,火邪太甚
     而制金,則寒水來為金母復仇也,所謂五行之極反兼勝己之化。)<4>發汗
     則惡寒甚者,氣虛重奪(當作傷)其津(當作陽)也。<5>溫鍼則發熱甚者,
     重傷經中之液,轉助時火肆虐於外也。<6>數下之則淋甚者,劫其在裡之
     陰,熱勢乘機內陷也。<7>此段經文,本無方治,東垣特立清暑益氣湯,
     足補仲景之未逮。
  [2]愚按:<1>此言太過,仲景當日必有不可立方之故,或曾立方,而後世脫
     簡,皆未可知,豈東垣能立,而仲景反不能立乎﹖<2>但細按此證,恰可
     與清暑益氣湯,曰「可」者,僅可而有所未盡之詞,尚望遇是證者,臨
     時斟酌是善。<3>至沈目南金匱要略註,謂「當用辛涼甘寒」,實於此證
     不合。1.蓋身重疼痛,證兼寒濕也。2.即目南自註,謂「發熱惡寒,身
     重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內暑而兼陰濕之變也。」3.豈有陰濕而用甘寒
     ,柔以濟柔之理﹖既曰「陰濕」,豈辛甘所能勝任﹖不待辯而自明。
按:
方劑:【二十、清暑益氣湯方】(辛甘化陽酸甘化陰複法)黃耆一錢黃柏一錢麥冬二
   錢青皮一錢白朮一錢五分升麻三分當歸七分炙草一錢神麯一錢人參一錢澤瀉
   一錢五味子八分陳皮一錢蒼朮一錢五分葛根三分生薑二片大棗二枚
   [1]水五杯,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溫三服。
   [2]虛者得宜,實者禁用。
   [3]汗不出而但熱者禁用。
方論:
篇名:上焦篇~暑溫
條文:手太陰暑溫,如上條證,但汗不出者,新加香薷飲主之。
註:[1]證如上條,指形似傷寒右脈洪大,左手反小,面赤口渴而言。
  [2]但以汗不能自出,表實為異,故用香薷飲發暑邪之表也。
  [3]按:<1>香薷辛溫芳香,能由肺之經,而達其絡。<2>鮮扁豆花,凡花皆散
     ,取其芳香而散,且保肺液。以花易豆者,惡其呆滯也。夏日所生之物
     ,多能解暑,惟扁豆花為最。如無花時,用鮮扁豆皮,若再無此,用生
     扁豆皮。<3>厚朴苦溫,能瀉實滿,厚朴,皮也,雖走中焦,究係肺主皮
     毛	,以皮從皮,不為治上犯中。<4>若黃連、甘草,純然裡藥,暑病初起
     ,且不必用,恐引邪深入	。故易以銀花、連翹,取其辛涼達肺中之表,
     純從外走,不必	走中也。
  [4]溫病最忌辛溫,暑證不忌者,以暑必兼濕,濕為陰邪,非溫不解。故此
     方香薷、厚朴用辛溫,而餘則佐以辛涼云。下文濕溫論中,不惟不忌辛
     溫,且用辛熱也。
按:
方劑:【二十一、新加香薷飲方】(辛溫複辛涼法)香薷二錢銀花三錢鮮扁豆花三錢
   厚朴二錢連翹二錢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後服,不汗再服,
   服盡不汗,再作服。
方論:
篇名:上焦篇~暑溫
條文:手太陰暑溫,服香薷飲,微得汗,不可再服。香薷飲,重傷其表,暑必傷氣
   ,最令表虛,雖有餘證,知在何經,以法治之。
註:按:
  [1]傷寒非汗不解,最喜發汗。
  [2]傷風亦非汗不解,最忌發汗,只宜解肌。此麻桂之異其治,即異其法也
     。
  [3]溫病亦喜汗解,最忌發汗,只許辛涼解肌,辛溫又不可用。妙在導邪外
     出,俾榮衞氣血調和,自然得汗,不必強責其汗也。
  [4]若暑溫、濕溫,則又不然,暑非汗不解,可用香薷發之。<1>發汗之後,
     大汗不止,仍歸白虎法。<2>固不比傷寒、傷風之漏汗不止,而必欲桂附
     謢陽實表。	亦不可屢虛其表,致令厥脫也。觀古人暑門有生脈散法,其
     義	自見。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上焦篇~暑溫
條文:手太陰暑溫,或已經發汗,或未發汗,而汗不止,煩喝而喘。脈洪大有力者
   ,白虎湯主之。脈洪大而芤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身重者濕也,白虎加蒼
   朮湯主之。汗多脈散大,喘喝欲脫者,生脈散主之。
註:此條與上文少異者,只「已經發汗」一句。
  [1]汗多而脈散大,其為陽氣發泄太甚,內虛不相留戀可知。
  [2]<1>生脈散酸甘化陰,守陰所以留陽,陽留汗自止也。<2>以人參為君,所
     以補肺中元氣也。
按:
方劑:【△白虎加蒼朮湯方】即於白虎湯內加蒼朮三錢,方見前。【二十二、牛脈
   散方】(酸甘化陰法)人參三錢麥冬二錢不去心五味子一錢水三杯,煎取八分
   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煎服,脈不歛,再作服,以脈歛為度。
方論:
篇名:上焦篇~暑溫
條文:手太陰暑溫,發汗後暑證悉減,但頭微脹,目不了了,餘邪不解者,清絡飲
   主之,邪不解而入中下焦者,以中下法治之。
註:[1]既曰餘邪,不可用重劑明矣。只以芳香輕藥,清肺絡中餘邪足矣。
  [2]倘病深而入中下焦,又不可以淺藥治深病也。凡暑傷肺經氣分之輕證,
     皆可用之。
按:
方劑:【二十三、清絡飲法】(辛涼芳香法)鮮荷葉邊二錢鮮銀花二錢西瓜翠衣二錢
   鮮扁豆花一錢絲瓜皮二錢鮮竹葉心二錢水二杯煎取一杯,日二服。
方論:
篇名:上焦篇~暑溫
條文:手太陰暑溫,但咳無痰,咳聲清高者,清絡飲加甘草桔梗甜杏仁麥冬知母主
   之。
註:[1]<1>咳而無痰,不嗽可知。<2>咳聲清高,金音清亮,於咳則啞,偏於火而
     不兼濕也。
  [2]即用:<1>清絡飲,清肺絡中無形之熱。	<2>加:1.甘、桔,開提。	2.甜
     杏仁,利肺而不傷氣。	3.麥冬、知母,保肺陰而制火也。
按:
方劑:【二十四、清絡飲加甘桔甜杏仁麥冬湯方】即於清絡飲內加甘草一錢、桔梗
   二錢、甜杏仁二錢、麥冬三錢
方論:
篇名:上焦篇~暑溫
條文:兩太陰暑溫,咳而且嗽,咳聲重濁,痰多不甚渴,渴不多飲者,小半夏加茯
   苓湯,再加厚朴杏仁主之。
註:[1]<1>既咳且嗽,痰涎復多,咳聲重濁,重濁者,土音也,其兼足太陰濕土
     可知。<2>不甚渴,渴不多飲,則其中之有水可知。
  [2]此暑溫而兼水飲者也。故以:<1>小半夏加茯苓湯,蠲飲和中。	<2>再加厚
     朴、杏仁,利肺瀉濕,預奪其喘滿之路。	<3>水用甘瀾,取其走而不守也
     。
  [3]此條應入濕溫,卻列於此處者,以與上條為對待之文,可以互證也。
按:
方劑:【二十五、小半夏加茯苓湯再加厚朴杏仁方】(辛溫淡法)半夏八錢茯苓塊六
   錢厚朴三錢生薑五錢杏仁三錢甘瀾水八杯,煎取三杯,溫服,日三服。
方論:
篇名:上焦篇~暑溫
條文:脈虛夜寐不安,煩渴舌赤,時有譫語,目常開不閉,或喜閉不開,暑入手厥
   陰也,手厥陰暑溫,清榮湯主之,舌白滑者不可與也。
註:[1]<1>夜寐不安,心神虛而陽不得入於陰也。<2>煩渴、舌赤,心用恣而心體
     虧也。<3>時有譫語,神明欲亂也。<4>目常開不閉,目為火戶,火性急,
     常欲開以泄其內火,且陽不下交於陰也。<5>或喜閉不開者,陰為亢陽所
     損,陰損則惡見陽光也。
  [2]故以清榮湯急清榮中之熱,而保離中之虛也。
  [3]若舌白滑,不惟熱重,濕亦重矣。濕重忌柔潤藥,當於濕溫例中求之,
     故曰不可與清榮湯也。
按:
方劑:【二十六、清榮湯方】(鹹寒苦甘法)犀角三錢生地五錢元參三錢竹葉心一錢
   麥冬三錢丹砂二錢黃連二錢五分銀花三錢連翹二錢連心用水八杯,煮取三杯
   ,日三服。
方論:
篇名:上焦篇~暑溫
條文:手厥陰暑溫,身熱不惡寒,精神不了了,時時譫語者,安宮牛黃丸主之,紫
   雪丹亦主之。
註:[1]身熱,不惡寒,已無手太陰證。
  [2]神氣欲昏,而又時時譫語,不比上條時有譫語。謹防內閉,故以芳香開
     竅,苦寒清熱為急。
按:
方劑:【△安宮牛黃丸、紫雪丹】(方義並見前)
方論:
篇名:上焦篇~暑溫
條文:暑溫寒熱舌白不渴,吐血者名曰「暑瘵」,為難治,清絡飲加杏仁薏仁滑石
   湯主之。
註:[1]<1>寒熱,熱傷於表也。<2>舌白不渴,濕傷於裡也。皆在氣分。<3>而又吐
     血,是表裡氣血俱病,豈非暑瘵重證乎﹖
  [2]此證純清則礙虛,純補則礙邪。故以:<1>清絡飲,清血絡中之熱,而不
     犯手。	<2>加杏仁利氣,氣為血帥故也。	<3>薏仁、滑石,利在裡之濕。
     	冀邪退氣寧,而血可止也。
按:
方劑:【二十七、清絡飲加杏仁薏仁滑石湯方】即於清絡飲內加杏仁二錢、滑石末
   三錢、薏仁三錢服法如前。
方論:
篇名:上焦篇~暑溫
條文:小兒暑溫,身熱卒然痙厥,名曰「暑癇」,清榮湯主之,亦可少與紫雪丹。
註:[1]<1>小兒之陰,更虛於大人,況暑月乎﹖一得暑溫,不移時有過衞入榮者
     ,蓋小兒之臟腑薄也。<2>血絡受火邪逼迫,火極而內風生,俗名「急驚
     」。
  [2]<1>混與發散消導,死不旋踵。<2>惟以清榮湯清榮分之熱,而保津液,使
     液充陽和,自然汗出而解,斷斷不可發汗也。<3>可少與紫雪者,清包絡
     之熱,而開內竅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上焦篇~暑溫
條文:大人暑癇,亦同上法,熱初入榮,肝風內動,手足瘛瘲,可以清榮湯中加鉤
   籐丹皮羚羊角。
註:
按:
方劑:【△清榮湯、紫雪丹】(方法並見前)
方論:
篇名:上焦篇~伏暑
條文:暑兼濕熱,偏於暑之熱者為暑溫,多手太陰證而宜清。偏於暑之濕者為濕溫
   ,多足太陰證而宜溫。濕熱平等者兩解之,各宜分曉,不可混也。
註:[1]此承上起下之文。
  [2]按:<1>暑溫、濕溫,古來方法,最多精妙,不比前條溫病毫無尺度,	本
     論原可不必再議。<2>特以內經有「先夏至為病溫,後夏至為病暑」之明
     文,是暑與	溫流雖異而源則同,不得言溫而遺暑,言暑而遺濕。<3>又以
     歷代名家,悉有蒙混之弊。蓋夏日三氣雜感,本難條分縷	析。<4>惟葉氏
     心靈手巧,精思過人,案中治法,絲絲入扣,可謂匯眾	善以為長者。惜
     時人不能知其一二,然其法散見於案中,章程	未定,淺學者讀之,有望
     洋之嘆,無怪乎後人之無階而升也。<5>故本論摭拾其大概,粗定規模,
     俾學者有路可尋,精妙甚多,	不及備錄,學者仍當參考各家細繹葉案,
     而後可以深造。[2]再按:<1>張潔古云:「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
     中熱,中暑者陰	證,中熱者陽證。」嗚呼!潔古筆下如是不了了,後人
     奉以	為規矩準繩,此醫道之所以難言也。	<2>試思中暑竟無動而得之者
     乎﹖中熱竟無靜而得之者乎﹖似難	以動靜二字分暑熱。	<3>又云:「中
     暑者陰證。」暑字從日,日豈陰物乎﹖暑中有火	豈陰邪乎﹖暑中有陰,
     暑濕是也,非純陰邪也。	<4>中熱者陽證。斯語誠然﹖要知熱中亦兼穢濁
     ,穢濁亦陰類也	。是中熱非純無陰也。	<5>蓋潔古所指之中暑,即本論
     後文之濕溫也。且所指之中熱,	即本論前條之溫熱也。
  [3]張景岳又細分陰暑、陽暑:<1>所謂:1.陰暑者,即暑之偏於濕,而成足
     太陰之裡證也。	2.陽暑者,即暑之偏於熱,而成手太陰之表證也。<2>學
     者非目無全牛,不能批隙中,宋、元以來之名醫,多自以為是,而不求
     之自然之法象,無怪乎道之常不明,而時人之隨手殺人也,可勝慨哉!
     <3>汪按:偏濕、偏熱,傷手、傷足,挈領提綱,可謂不易之論,學者	從
     此認清,自不患動手便錯矣。
  [4]又按:<1>潔古:1.所謂「動」者,指奔走勞役之人,觸冒天地之熱氣		
     而病者也。		2.所謂「靜」者,指富貴安逸之人,納涼於高堂大廈		,
     以避熱而中濕者也。	<2>然動者亦有時中濕,靜者亦有時中熱,未可拘執
     。	<3>靜者一種內又有乘涼飲冷,無濕氣但中寒氣,應用桂枝大順	,甚
     則理中四逆者,此即「夏月傷寒」,當一一條分縷晰也	。
  [5]至景岳於六氣治法,全未入門,無足置論。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上焦篇~伏暑
條文:長夏受暑,過夏而發者,名曰伏暑。霜未降而發者少輕,霜既降而發者則重
   ,冬日發者尤重,子午丑未之年為多也。
註:[1]長夏盛暑:<1>氣壯者不受也。<2>稍弱者,但頭暈片刻	,或半日而已。
     <3>次則即病。<4>其不即病而內舍於骨髓,外舍於分肉之間者,氣虛者也。
     1.蓋氣虛不能傳送暑邪外出,必待秋涼,金氣相搏而後出也。金氣本所
     以退煩暑,金欲退之,而暑無所藏,故伏暑病發也。2.其有氣虛甚者,
     雖金風亦不能擊之使出,必待深秋大涼,初冬微寒,相逼而出,故為尤
     重也。
  [2]子午丑未之年為獨多者:<1>子午君火司天,暑本於火也。<2>丑未濕土司
     地,暑得濕則留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上焦篇~伏暑
條文:頭痛微惡寒,面赤煩渴舌白,脈濡而數者,雖在冬月,猶為太陰伏暑也。
註:[1]<1>頭痛惡寒,與傷寒無異。<2>面赤煩渴,則非傷寒矣,然猶似傷寒陽明
     證。<3>若脈濡而數,則斷斷非傷寒矣。
  [2]蓋:<1>寒脈緊,風脈緩。<2>暑脈弱,濡則弱之象,弱即濡之體也。<3>濡
     即離中虛,火之象也。緊即坎中滿,水之象也。<4>火之性熱,水之性寒
     ,象各不同,性則迥異。
  [3]何世人悉以伏暑作傷寒治,而用足六經羌葛柴苓,每每殺人哉﹖象各不
     同,性則迥異。故曰「雖在冬月」,定其非傷寒而為伏暑也。
  [4]冬月猶為伏暑,秋日可知,伏暑之與傷寒,猶男女之別,一則外實中虛
     ,一則外虛中實,豈可混哉!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上焦篇~伏暑
條文:太陰伏暑,舌白囗渴無汗者,銀翹散去牛蒡元參加杏仁滑石主之。
註:此邪在氣分,而表實之證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上焦篇~伏暑
條文:太陰伏暑,舌赤囗渴無汗者,銀翹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麥冬主之。
註:此邪在血分,而表實之證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上焦篇~伏暑
條文:太陰伏暑,舌白囗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銀翹散去牛蒡子元參芥穗,加杏
   仁石膏黃芩主之。脈洪大渴甚汗多者,仍用白虎法。脈虛大而芤者,仍用人
   參白虎法。
註:此邪在氣分而表虛之證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上焦篇~伏暑
條文:太陰伏暑,舌赤囗渴汗多,加減生脈散主之。
註:此邪在血分表虛之證也。
按:
方劑:【二十八、銀翹散去牛蒡子元參加杏仁滑石方】即於銀翹散內去牛蒡子、元
   參,加杏仁六錢、飛滑石一兩。服如銀翹散法。
   [1]小便短,加薏仁八錢、白通草四錢。
   [2]嘔而痰多,加半夏六錢、茯苓六錢。
   [3]胸悶,加鬱金四錢、香豉四錢。【二十九、銀翹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麥冬
      方】即於銀翹散內加生地六錢、丹皮四錢、赤芍四錢、麥冬六錢。服法
      如前。【三十、銀翹散去牛蒡子元參芥穗加杏仁石膏黃芩方】即於銀翹
      散內去牛蒡子、元參、芥穗,加杏仁六錢、生石膏一兩、黃芩五錢,服
      法如前。【△白虎法、白虎加人參法】(俱見前)【三十一、加減生脈散
      方】(酸甘化陰法)沙參三錢麥冬三錢五味子一錢丹皮二錢細生地三錢水
      五杯,煮二杯,分溫再服。
方論:
篇名:上焦篇~伏暑
條文:伏暑暑溫濕溫,證本一源,前後互參,不可偏執。
註: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上焦篇~濕溫、寒濕
條文:頭痛惡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脈弦細而濡,面色淡黃,胸悶不飢,午後
   身熱,狀若陰虛病難速已,名曰濕溫。汗之則神昏耳聾,甚則目瞑不欲言。
   下之則洞泄,潤之則病深不解,長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湯主之。
註:[1]<1>頭痛惡寒,身重疼痛,有似傷寒。<2>脈弦濡則非傷寒矣。<3>舌白不渴
     ,面色淡黃,則非傷寒之偏於火者矣。<4>胸悶不飢,濕閉清陽道路也。
     <5>午後身熱,狀若陰虛者,濕為陰邪,陰邪自旺於陰分,故與陰虛,同
     一午後身熱也。<6>濕為陰邪,自長夏而來,其來有漸,且其性氤氳粘膩
     ,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濕熱之一涼即退,故難速已。
  [2]世醫不知其為濕溫:<1>見其頭痛惡寒身重疼痛也,以為傷寒而汗之,汗
     傷心陽,濕隨辛溫發表之藥,蒸騰上逆。1.內蒙心竅則神昏。2.上蒙清
     竅則耳聾,目瞑不言。<2>見其中滿不飢,以為停滯,而大下之,誤下傷
     陰,而重抑脾陽上升,脾氣轉陷,濕邪乘勢內潰,故洞泄。<3>見其午後
     身熱,以為陰虛,而用柔藥潤之,濕為膠滯陰邪,再加柔藥陰藥,二陰
     相合,同氣相求,遂有錮結而不可解之勢。
  [3]<1>惟以三仁湯輕開上焦肺氣。<2>蓋肺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濕亦化也,濕
     氣彌漫,本無形質,以重濁滋味之藥治之,愈治愈壞。
  [4]伏暑、濕溫,吾鄉俗名秋呆子,悉以陶氏六書法治之,不知從何處學來
     ﹖醫者呆,反名病呆,不亦誣乎﹖
  [5]再按:濕溫較諸病勢雖緩而實重,上焦最少,病勢不甚顯張,中焦病最
     多,詳見中焦篇,以濕為陰邪故也,當於中焦求之。
按:
方劑:【三十二、三仁湯方】杏仁五錢飛滑石六錢白通草二錢白蔻仁二錢竹葉二錢
   厚朴二錢生薏仁六錢半夏五錢甘瀾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方論:
篇名:上焦篇~濕溫、寒濕
條文:濕溫邪入心包,神昏肢逆,清宮湯去蓮心麥冬,加銀花赤小豆皮,煎送至寶
   丹,或紫雪丹亦可。
註:[1]<1>濕溫著於經絡,多身痛身熱之候,醫者誤以為傷寒而汗之,遂成是證
     。<2>仲景謂濕家忌發汗,發汗則病痙。
  [2]濕熱相搏,循經入絡。故:<1>以清宮湯清包中之熱邪。<2>加銀花、赤豆
     ,以清濕中之熱,而又能直入手厥陰也。<3>至寶丹去穢濁,復神明,若
     無至寶,即以紫雪代之。
按:
方劑:【三十三、清宮湯去蓮心麥冬加銀花赤小豆皮方】犀角一錢連翹心三錢元參
   心二錢竹葉心二錢銀花二錢赤小豆皮三錢【△至寶丹、紫雪丹】(並見前)
方論:
篇名:上焦篇~濕溫、寒濕
條文:濕溫喉阻咽痛,銀翹馬勃散主之。
註:[1]肺主氣,濕溫者肺氣不化,鬱極而一陰一陽(謂心與膽也)之火俱結也。
  [2]蓋金病不能平木,木反挾心火來刑肺金。
  [3]喉即肺系,其:<1>閉在氣分者,即阻。<2>閉在血分者,即痛也。
  [4]故以輕藥開之。
按:
方劑:【三十四、銀翹馬勃散方】(辛涼微苦法)連翹一兩牛蒡子六錢銀花五錢射干
   三錢馬勃三錢
   [1]右杵為散,服如銀翹散法。
   [2]不痛但阻,甚者加滑石六錢、桔梗五錢、葦根五錢。
方論:
篇名:上焦篇~濕溫、寒濕
條文:太陰濕溫,氣分痺鬱而穢者(俗名為呃),宣痺湯主之。
註:上焦清陽膹鬱,亦能致噦,治法故以輕宣肺痺為主。
按:
方劑:【三十五、宣痺湯】(苦辛通法)枇杷葉二錢鬱金一錢五分射干一錢白通草一
   錢香豆豉一錢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方論:
篇名:上焦篇~濕溫、寒濕
條文:太陰濕溫喘促者,千金葦莖湯,加杏仁滑石主之。
註:[1]金匱謂:「喘在上焦,其息促。」太陰濕蒸為痰,喘息不寧。
  [2]故:<1>以葦莖湯輕宣肺氣。<2>加杏仁、滑石利竅而逐熱飲。
  [3]若寒飲喘咳者,治屬飲家,不在此例。
按:
方劑:【三十六、千金葦莖湯加滑石古仁湯】(辛淡法)葦莖五錢薏苡仁五錢桃仁二
   錢冬瓜仁二錢滑石三錢杏仁三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方論:
篇名:上焦篇~濕溫、寒濕
條文:金匱謂太陽中暍,身熱疼痛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一物瓜蒂湯主之。
註:[1]此熱少濕多,陽鬱致病之方法也。
  [2]瓜蒂湧吐其邪,暑濕俱解,而清陽復辟矣。
按:
方劑:【三十七、一物瓜蒂湯方】瓜蒂二十個
   [1]右搗碎,以逆流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吐再服,吐停後服。
   [2]虛者,加參蘆三錢。
方論:
篇名:上焦篇~濕溫、寒濕
條文:寒濕傷陽,形寒脈緩,舌淡或白滑,不渴,經絡拘束,桂枝薑附湯主之。
註:[1]載「寒濕」所以互證濕溫也。
  [2]按:寒濕傷表,陽中經絡之證,金匱論之甚詳,茲不備錄,獨採葉案一
     條,以見濕寒濕溫,不可混也。
  [3]形寒脈緩,舌白不渴,而經絡拘束,全係寒證。
  [4]故以:<1>薑附溫中。	<2>白朮燥濕。	<3>桂枝通行表陽也。
按:
方劑:【三十八、桂枝薑附湯】(苦辛熱法)桂枝六錢乾薑三錢白朮三錢生熱附子三
   錢水五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服。
方論:
篇名:上焦篇~溫瘧
條文:骨節疼煩時嘔,其脈和平,但熱不寒,名曰溫瘧,白虎加桂枝湯主之。
註:[1]陰氣先傷,陽氣獨發,故但熱不寒,令人消爍肌肉,與伏暑相似,亦溫
     病之類也。彼此實足以相混,故附於此,可以參觀而並見。
  [2]治以白虎加桂枝湯者:<1>以白虎保肺清金,峻瀉陽明獨勝之熱,使不消
     爍肌肉。<2>單以桂枝一味,領邪外出,作嚮導之官,得熱因熱用之妙。
     <3>經云:「奇治之不治,則偶治之。偶治之不治,則求其屬以衰之」是
     也,又謂之複方。
按:
方劑:【三十九、白虎加桂枝湯方】(辛涼苦甘複辛溫法)知母六錢生石膏一兩六錢
   粳米一合桂枝木三錢炙甘草二錢
   [1]水八碗,煮取三碗,先服一碗,得汗為度。
   [2]不知再服,知後仍服一劑,中病即已。
方論:
篇名:上焦篇~溫瘧
條文:但熱不寒,或微寒多熱,舌乾囗渴,此乃陰氣先傷,陽氣獨發,名曰癉瘧,
   五汁飲主之。
註:[1]仲景於癉瘧條下,謂「以飲食消息之」,並未出方。謂如是重病,而不
     用藥,特出飲食二字,「重胃氣」可知。
  [2]陽明於臟象為陽土,於氣運為燥金,病係陰傷陽獨,法當救陰何疑﹖
  [3]重胃氣,法當救胃陰何疑﹖制陽土燥金之偏勝,配孤陽之獨亢,非甘寒
     柔潤而何﹖
  [4]此喻氏甘寒之論,其超卓無比論也,葉氏宗之,後世學者咸當宗之矣。
按:
方劑:【△五汁飲】(方見前)【加減】
   [1]此甘寒救胃陰之方也。
   [2]<1>欲清表熱,則加竹葉、連翹。<2>欲瀉陽明獨勝之熱,而保肺之化源,
      則加知母。<3>欲救陰血,則加生地、元參。<4>欲宣肺氣,則加杏仁。<5>
      欲行三焦,開邪出路,則加滑石。
方論:
篇名:上焦篇~溫瘧
條文:舌白渴飲,咳嗽頻仍,寒從背起,伏暑所致,名曰肺瘧,杏仁湯主之。
註:[1]肺瘧,瘧之至淺者,肺瘧雖云易解,稍緩則深,最忌用治瘧印板俗例之
     小柴胡湯。
  [2]蓋肺去少陽半表半裡之界尚遠,不得引邪深入也。故以杏仁湯輕宣肺氣
     ,無使邪聚則愈。
按:
方劑:【四十、杏仁湯方】(苦辛寒法)杏仁三錢黃芩一錢五分連翹一錢五分滑石三
   錢桑葉一錢五分茯苓塊三錢白蔻皮八錢梨皮二錢水三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方論:
篇名:上焦篇~溫瘧
條文:熱多昏狂,譫語煩渴,舌赤中黃,脈弱而數,名曰心瘧,加減銀翹散主之。
   兼穢舌濁囗氣重者,安宮牛黃丸主之。
註:[1]心瘧者,心不受邪,受邪則死,瘧邪始受在肺,逆傳心包絡。
  [2]<1>其受之淺者,以加減銀翹散,清肺與膈中之熱,領邪出衞。<2>其受之
     重者,邪閉心包之竅,則有閉脫之危,故以牛黃丸清宮城而安君主也。
按:
方劑:【四十一、加減銀翹散方】(辛涼兼芳香法)連翹十分銀花八分元參五分麥冬
   五分不去心犀角五分竹葉三分共為粗末,每服五錢,煎成去渣,點荷葉汁一
   二茶匙,日三服。【△安宮牛黃丸方】(見前)
方論:
篇名:上焦篇~秋燥
條文:秋感燥氣,右脈數大,傷手太陰氣分者,桑杏湯主之。
註:[1]前人有云:「六氣之中,惟燥不為病。」似不盡然。
  [2]蓋以內經「少秋感于燥」一條,故有此議耳。如陽明司天之年,豈無燥
     金之病乎﹖
  [3]大抵春秋二令,氣候較夏冬之偏寒偏熱為平和。<1>其由于冬夏之伏氣為
     病者多。其由于本氣自病者少。<2>其由于伏氣而病者重。本氣自病者輕
     耳。
  [4]其由于本氣自病之燥證,初起必在肺衞,故以桑杏湯清氣分之燥也。
按:
方劑:【四十二、桑杏湯方】(辛涼法)桑葉一錢杏仁一錢五分沙參二錢象貝一錢香
   豉一錢梔皮一錢梨皮一錢
   [1]水二杯,煮取一杯,頓服之。
   [2]重者再作服。(輕藥不得重用,重用必過病所。再:一次煮成三杯,其二
      三次之氣味必變,藥之氣味俱輕故也。)
方論:
篇名:上焦篇~秋燥
條文:感燥而咳者,桑菊飲主之。
註:亦救肺衞之輕劑也。
按:
方劑:【△桑菊飲方】(方見前)
方論:
篇名:上焦篇~秋燥
條文:燥傷肺胃陰分,或熱或咳者,沙參麥冬湯主之。
註:此條較上二條,則病深一層矣,故以甘寒救其津液。
按:
方劑:【四十三、沙參麥冬湯方】(甘寒法)沙參三錢玉竹二錢生甘草一錢冬桑葉一
   錢五分麥冬三錢生扁豆一錢五分花粉一錢五分
   [1]水五杯,煮二杯,日再服。
   [2]久熱久咳者,加地骨皮三錢。
方論:
篇名:上焦篇~秋燥
條文:燥氣化火,清竅不利者,翹荷湯主之。
註:[1]清竅不利,如耳鳴目赤,齦脹咽痛之類。
  [2]翹荷湯者亦清上焦氣分之燥熱也。
按:
方劑:【四十四、翹荷湯】(辛涼法)薄荷一錢五分連翹一錢五分生甘草一錢黑梔皮
   一錢五分桔梗二錢綠豆皮二錢
   [1]水二杯,煮取一杯,頓服之,日服二劑,甚者日三。
   [2]<1>耳鳴者加羚羊角、苦丁茶。<2>目赤者加鮮菊葉、苦丁茶、夏枯草。<3>
      咽痛者加牛蒂子、黃芩。
方論:
篇名:上焦篇~秋燥
條文:諸氣膹鬱,諸痿喘嘔之因於燥者,喻氏清燥救肺湯主之。
註:喻氏云:
  [1]諸氣膹鬱之屬於肺者,屬於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氣鬱之方,用辛香行氣
     ,絕無一方治肺之燥者。
  [2]諸痿喘嘔之屬於上者,亦屬於肺之燥也。<1>而古今治法,以痿嘔屬陽明
     ,以喘屬肺,是則嘔與痿屬之中下,而惟喘屬之上矣。<2>所以千百方中
     ,亦無一方及於肺之燥也。即喘之屬於肺者,非表即下,非行氣即瀉氣
     ,間有一二用潤劑者,又不得其肯綮。
  [3]總之,內經「六氣」,脫誤「秋傷於燥」一氣,指長夏之濕,為秋之燥
     ,後人不敢更端其說,置此一氣於不理,即或明知理燥,而用藥夾雜,
     如弋獲飛蟲,茫無定法示人也。
  [4]今擬此方,命名清燥救肺湯,大約以胃氣為主,胃土為肺金之母也。<1>
     其天門冬雖能保肺,然味苦而氣滯,恐反傷胃阻痰,故不用也。<2>其知
     母能滋腎水清肺金,亦以苦而不用。<3>至如苦寒降火,正治之藥,尤在
     所忌。蓋肺金自至於燥,所存陰氣,不過一線耳,倘更以苦寒下其氣,
     傷其胃,其人尚有生理乎﹖<4>誠倣此增損以救肺燥,變生諸證,如沃焦
     救焚,不厭其頻,庶克有濟耳。
按:
方劑:【四十五、清燥救肺湯】(辛涼甘潤法)石膏二錢五分甘草一錢霜桑葉三錢人
   參七分杏仁七分泥胡麻仁一錢炒研阿膠八分麥冬二錢不去心枇杷葉六分去淨
   毛炙。
   [1]水一碗,煮六分,頻頻二三次溫服。
   [2]<1>痰多,加貝母、瓜蔞。<2>血枯,加生地黃<3>熱甚,加犀角、羚羊角,
      或加牛黃。
方論:
篇名:上焦篇~補秋燥勝氣論
條文:秋燥之氣,輕則為燥,重則為寒,化氣為濕,復氣為火。
註:[1]揭燥氣之大綱,兼敘其子母之氣,勝復之氣,而燥氣自明。
  [2]<1>重則為寒者,寒水乃燥金之子也。<2>化氣為濕者,土生金,濕土其母
     氣也。
  [3]至真要大論曰:「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又曰:「從本者
     化生於本,從標者有標本之化,從中者以中氣為化也。」
  [4]按: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故本論初未著燥金本氣方論,而
     於瘧疝等證,附見於寒濕條下。
  [5]葉氏醫案,謂伏暑內發,新涼外加,多見於伏暑類中,仲景金匱,多見
     於腹痛瘧疝門中。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上焦篇~補秋燥勝氣論
條文:燥傷本臟,頭微痛惡寒,咳嗽稀痰,鼻塞溢塞,脈弦無汗,杏蘇散主之。
註:[1]<1>本臟者,肺胃也。經有嗌塞而欬之明文,故上焦之病自此始。<2>燥傷
     皮毛,故頭微痛,惡寒也。1.微痛者,不似傷寒之痛甚也。2.陽明之脈
     ,上行頭角,故頭亦痛也。<3>咳嗽稀痰者,肺惡寒,古人謂燥為小寒也
     。肺為燥氣所搏,不能通調水道,故寒飲停而咳也。<4>鼻塞者,鼻為肺
     竅。<5>嗌塞者,嗌為肺系也。<6>脈弦者,寒兼飲也。<7>無汗者,涼搏皮
     毛也。
  [2]<1>按:杏蘇散減小青龍一等,此條當與下焦篇所補之痰飲數條參看。<2>
     再:杏蘇散乃時人統治四時傷風咳嗽通用之方,本論前於風溫門中已駁
     之矣。1.若傷燥涼之咳,治之苦溫,佐以甘辛,正為合拍。2.若受傷寒
     夾飲之咳,則有青龍。3.若傷春風,與燥已化火,無痰之證,則仍從桑
     菊飲、桑杏湯例。
按:
方劑:【四十六、杏蘇散方】蘇葉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殼甘草生薑大棗去核橘皮
   杏仁。【加減】
   [1]無汗,脈弦甚,或緊者,加羌活微透汗。
   [2]汗後,咳不止,去蘇葉、羌活,加蘇梗。
   [3]兼泄瀉,腹滿者,加蒼朮、厚朴。
   [4]頭痛,兼眉稜骨痛者,加白芷。
   [5]熱甚,加黃芩,泄瀉腹滿者不用。
方論:[1]此苦溫甘辛法也。
   [2]<1>1.外感燥涼,故以蘇葉、前胡辛溫之輕者達表。2.無汗脈緊,故加羌
      活辛溫之重者微發其汗。<2>甘桔從上開,枳杏前苓從下降,則嗌塞鼻塞
      宣通,而咳可止。<3>橘半茯苓逐飲,而補肺胃之陽。<4>以白芷易原方之
      白朮者:1.白朮中焦脾藥也。2.白芷肺胃本經之藥也,且能溫肌肉而達
      皮毛。<5>薑棗為調和榮衞之用。<6>若表涼退而裡邪未除,咳不止者,則
      去走表之蘇葉,加降裡之蘇梗。<7>泄瀉腹滿,金氣太實之裡證也,故去
      黃芩之苦寒,加朮朴之苦辛溫也。
篇名:上焦篇~補秋燥勝氣論
條文:傷燥,如傷寒太陽證,有汗不咳不嘔不痛者,桂枝湯小和之。
註:[1]如傷寒太陽證者,指頭痛、身痛、惡風寒而言也。
  [2]有汗不得再發其汗,亦如傷寒例,但燥較寒為輕,故少與桂枝小和之也
     。
按:
方劑:【△桂枝湯方】(見前)
方論:
篇名:上焦篇~補秋燥勝氣論
條文:燥金司令,頭痛身寒熱,胸脅痛,甚則疝瘕痛者,桂枝柴胡各半湯,加吳萸
   楝子茴香水香湯主之。
註:[1]此金勝克木也,木病與金病並見,表裡齊病。<1>故以柴胡達少陽之氣,
     即所以達肝木之氣。<2>合桂枝而外出太陽。<3>加芳香定痛,苦溫通降也
     。
  [2]濕燥寒同為陰邪,故仍從足經例。
按:
方劑:【四十七、桂枝柴胡各半湯加吳萸楝子茴香木香湯方】(治以苦溫佐以甘辛
   法)桂枝吳茱萸黃芩柴胡廣木香人參生薑川楝子小茴香白芍炙甘草大棗去核
   半夏
方論:
篇名:上焦篇~補秋燥勝氣論
條文:燥淫傳入中焦,脈短而濇,無表證,無下證,胸痛腹脅脹痛,或嘔或泄,苦
   溫甘辛以和之。
註:[1]<1>脈短而濇者,長為木,短為金,滑為潤,濇為燥也。<2>胸痛者,肝脈
     絡胸也。腹痛者,金氣克木,木病克土也。脇痛者,肝木之本位也。<3>
     嘔者,亦金剋木病也。<4>泄者,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也。<5>
     或者,不定之辭。1.有痛,而兼嘔與泄者。2.有不嘔,而但泄者。3.有
     不泄,而但嘔者。4.有不兼嘔與泄,而但痛者。<6>病情有定,病勢無定
     ,故但出法而不立方,學者隨證化裁可也。
  [2]<1>燥雖傳入中焦,既無表裡證,不得誤汗誤下,但以苦溫甘辛和之足失
     。<2>藥用苦溫甘辛者,經謂:「燥淫所勝,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
     下之。蓋:1.苦溫:從火化,以克金。	2.甘辛:從陽化,以勝陰也。	
     3.以苦下之者:金性堅剛,介然成塊,病深堅結,非下不可。
  [3]下文即言下之證。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上焦篇~補秋燥勝氣論
條文:陽明燥證,裏實而堅.未從熱化,下之以苦溫,已從熱化,下之以苦寒。
註:[1]燥證,陽明裡實而堅滿,經統言「以苦下之,以苦泄之。」
  [2]今人用下法,多以苦寒。不知此證當別已化未化,用溫下寒下兩法,隨
     證施治,方為的確。
  [3]<1>未從熱化之脈,必仍短濇,濇即兼緊也,面必青黃。苦溫下法,如金
     匱大黃附子細辛湯,新方天台烏藥散,加巴豆霜之類。<2>已從熱化之脈
     ,必數而堅,面必赤,舌必黃,再以他證參之。苦寒下法,如三承氣之
     類。	而小承氣無芒硝,輕用大黃,或酒炒,重用枳朴,則微	兼溫矣。
按:
方劑:【附治驗】
   [1]丙辰年瑭治一山陰幕友車姓,年五十五歲,鬢髮已白大半,臍左堅大如
      盤,隱隱微痛,不大便數十日,先延外科治之,外科以大承氣下之,三
      四次終不通,延余診視,按之堅冷如石,面色青黃,脈短濇而遲,先尚
      能食,屢下之後,糜粥不進,不大便已四十九日,余曰此癥也。金氣之
      所以結也,以肝本抑鬱,又感秋金燥氣,小邪中裡,久而結成,愈久愈
      堅,非下不可,然寒下非其治也。<1>1.以天台烏藥散二錢,加巴豆霜一
      錢,薑湯和服。2.設三伏以待之,如不通第二次加巴豆霜分半。3.再不
      通第三次加巴豆霜二分,服至三次後,始下黑亮球四十九枚,堅莫能破
      。4.繼以苦溫甘辛之法調理,漸次能食。<2>又十五日不大便。1.余如前
      法下之,第二次而通,下黑亮球十五枚,雖亦堅結,然破之能碎,但燥
      極耳。2.外以香油熬川椒熨其堅處。3.內服苦溫芳香透絡,月餘化盡。
      於此證方佑燥金之氣傷人如此,而溫下寒下之法,斷不容紊也。
   [2]乙丑年,治通廷尉久疝不癒,時年六十八歲,先是通廷尉外任	時,每發
      疝,醫者必用人參,故留邪在絡,久不得癒。至乙丑	季夏,受涼復發,
      堅結肛門,坐臥不得,脹痛不可忍,汗如雨	下,七日不大便。	余曰:
      「疝本寒邪,凡堅結牢固,皆屬金象,況現在勢甚危急	,非溫下不可。
      」	<1>亦用天台烏藥散一錢,巴豆霜分許,下至三次始通。	<2>通後痛漸
      定,調以倭硫黃丸,兼以金匱蜘蛛散,漸次化淨。以上治驗二條,俱係
      下焦證,以出陽明堅結下法,連類而及。
方論:
篇名:上焦篇~補秋燥勝氣論
條文:燥氣延入下焦,搏於血分而成癥者,無論男婦,化癥回生丹主之。
註:[1]大邪中表之燥證,感而即發者,誠如目南先生所云與「傷寒同法」,學
     者衡其輕重可耳。
  [2]前所補數條,除減「傷寒法等差」二條,「胸脇腹痛」一條,與傷寒微
     有不同;餘俱兼疝瘕者,以經有「燥淫所勝,男子㿗疝,女子少腹痛」
     之明文。
  [3]<1>「疝瘕」已多見寒濕門中。<2>「瘧證泄瀉嘔吐」,已多見於寒濕、濕
     溫門中。<3>此特補小邪中裡,深入下焦血分,堅結不散之錮疾。
  [4]若不知絡病宜緩通治法,或妄用急攻,必犯瘕散為蠱之戒。此蠱乃血蠱
     也,在婦人更多,為極重難治之證,學者不可不豫防之也。
  [5]化癥回生丹法:<1>1.係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也。
     2.方從金匱虌甲煎丸,與回生丹脫化而出。<2>此方以:1.參、桂、椒、
     薑,通補陽氣。2.白芍、熟地,守補陰液。3.益母膏,通補陰氣,而消
     水氣。4.鱉甲膠,通補肝氣而消癥瘕。5.餘俱芳香入絡而化濁。6.且以
     食血之蟲,飛者走絡中氣分,走者走絡中血分,可謂無微不入,無堅不
     破。7.又以醋熬大黃三次,約入病所,不傷他臟。久病堅結不散者,非
     此不可。<3>或者病其藥味太多,不知用藥之道,少用獨用,則力大而急
     ,多用眾用,則功分而緩。古人緩化之方皆然,所謂有制之師不畏多,
     無制之師少亦亂也。<4>此方合醋與蜜共三十六味,得四九之數,金氣生
     成之數。
按:
方劑:四十八、【化癥回生丹方】人參六兩安南桂二兩兩頭尖二兩麝香二兩片子薑
   黃二兩公丁香三兩川椒炭二兩蝱蟲二兩京三稜二兩蒲黃炭一兩藏紅花二兩蘇
   木三兩蘇子霜二兩五靈脂二兩降真香二兩乾漆二兩當歸尾四兩沒藥二兩白芍
   四兩杏仁三兩香附米二兩吳茱萸二兩元胡索二兩水蛭二兩阿魏二兩小茴香炭
   二兩川芎二兩乳香二兩良薑二兩艾炭二兩益母膏八兩熟地黃四兩鱉甲膠二觔
   桃仁三兩大黃八兩共為細末,以高米醋一觔半熬濃,晒乾為末,再加醋熬,
   如是三次晒乾末之。
   [1]<1>共為細末,以鱉甲益母大黃三膠和勻,再加煉蜜為丸,重一錢五分,
      蠟皮封護。<2>用時溫開水和,空心服。瘀甚之證,黃酒下。
   [2]<1>治癥結不散不痛。<2>治癥發痛甚。<3>治血痺。<4>治婦女乾血癆證之屬
      實者。<5>治瘧母左脇痛而寒熱者。<6>治婦女經前作痛,古謂之痛經者。
      <7>治婦女將欲行經而寒熱者。<8>治婦女將欲行經,誤食生冷腹痛者。<9>
      治婦女經閉。<10>治婦女經來紫黑,甚至成塊者。<11>治腰痛之因於跌撲死
      血者。<12>治產後瘀血少腹痛拒按者。<13>治跌撲昏暈欲死者。<14>治金瘡棒
      瘡之有瘀滯者。
方論:
篇名:上焦篇~補秋燥勝氣論
條文:燥氣久伏下焦,不與血搏,老年八脈空虛,不可與化癥回生丹者,復亨丹生
   主之。
註:[1]金性沈者,久而不散,自非溫通絡脈不可。
  [2]既不與血搏成堅硬之塊,發時痛脹有形,痛止無形,自不得傷無過之榮
     血,而用化癥矣。
  [3]復亨大義謂「剝極而復,復則能亨」也。其方以溫養溫燥兼用,蓋溫燥
     之方,可暫不可久,況久病雖曰陽虛,陰亦不能獨足。至老年八脈空虛
     ,更當豫護其陰。故以:<1>石硫黃補下焦真陽,而不傷陰之品為君。<2>
     佐之以鹿茸、枸杞、人參、茯苓、蓯蓉補正。<3>而但以歸、茴、椒、桂
     、丁香、萆薢,通衝任與肝腎之邪也。
  [4]按:解產難中,已有通補奇經丸方,此方可以不錄,但彼方專以通補八
     脈為主,此則溫養溫燥合法,且與上條為對待之方,故並載之。
  [5]按:難經「任之為病,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瘕聚。」1.七疝者:朱溪謂
     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氣疝、狐疝、㿗疝為七疝。袖珍謂一厥、二
     盤、三寒、四癥、五附、六脈、七氣為七疝。2.瘕者:血病,即婦人之
     疝也。後世謂蛇瘕、脂瘕、青瘕、黃瘕、燥瘕、狐瘕、血瘕、鱉瘕為八
     瘕。蓋任為天癸生氣,故多有形之積。
  [6]大抵有形之實證,宜前方,無形之虛證,宜此方也。
  [7]按:燥金遺病如瘧疝之類,多見下焦篇溫濕濕溫門中。再:載在方書,
     應收入燥門者尚多,以限以邊幅,不及備錄,已示門徑,學者隅反可也
     。【四十九、復亨丹方】(苦溫甘辛法)[1]按前人燥不為病之說,非將寒
     燥混入一門,即混入濕門矣。蓋:<1>以燥為寒之始,與寒相似,故混入
     寒門。<2>又以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而陽明從中,以中氣為
     	化,故又易混入濕門也。[2]但學醫之士,必須眉目清楚,復內經之舊
     ,而後中有定見,方不越乎規矩也。
按:
方劑:【四十九、復亨丹方】(苦溫甘辛法)倭硫黃十分。按:倭硫黃者,石硫黃也
   。水土硫黃斷不可用鹿茸八分酒炙枸杞子六分人參四分雲茯苓八分淡蓯蓉八
   分安南桂四分全當歸六分酒浸小茴香六分酒浸與當歸同炒黑川椒炭三分萆薢
   六分炙龜板四分益母膏。和為丸,小梧桐子大,每服二錢,日再服,冬日漸
   加至三錢,開水下。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面目俱赤,語聲重濁,呼吸俱粗,大便閉,小便濇,舌苔老黃,甚則黑有芒
   刺,但惡熱不惡寒,日哺益甚者,傳至中焦,陽明溫病也。脈浮洪躁甚者,
   白虎湯主之。脈沉數有力,甚則脈體反小而實者,大承氣湯主之。暑溫.濕
   溫.溫瘧,不在此例。
註:[1]<1>陽明之脈榮於面,傷寒論謂陽明病,面緣緣正赤。火盛必克金,故目
     白睛亦赤也。<2>語聲重濁,金受火刑,而音不清也。<3>呼吸俱粗,謂鼻
     息來去俱粗,其粗也平等,方是實證。1.若來粗去不粗,去粗來不粗,
     則非陽明實證,當細辨之。2.粗則喘之漸也。<4>1.大便閉,陽明實也。
     2.小便濇,火腑不通,而陰氣不化也。<6>口燥渴,火爍津也。<7>舌苔老
     黃,肺受胃濁,氣不化津也。(按:靈樞論諸臟溫病,獨肺溫病有舌苔之
     明文,餘則無有可見,舌苔乃胃中濁氣薰蒸肺臟,肺氣不化而然。)1.甚
     則黑者,黑水色也,火極而似水也。又水勝火。2.大凡五行之極盛,必
     兼勝己之形,芒刺苔久不化,熱極而起堅硬之刺也。倘刺軟者,非實證
     也。<6>不惡寒但惡熱者,傳至中焦,已無肺證。陽明者兩陽合明也。溫
     邪之熱與陽明之熱相搏,故但惡熱也。
  [2]或用白虎,或用承氣者,證同而脈異也。<1>浮洪躁甚,邪氣近表,脈浮
     者不可下,凡逐邪者,隨其所在,就近而逐之。脈浮則出表為順,故以
     白虎之金以退煩熱。<2>若沈小有力,病純在裡,則非下奪不可矣,故主
     以大承氣。
  [3]按:吳又可溫疫論中云:「舌苔邊白,但見中微黃者,即加大黃。」甚
     不可從。雖云傷寒重在誤下,溫病重在誤汗,即誤下不似傷寒之逆之甚
     ,究竟承氣非可輕嘗之品,故云舌苔老黃,甚則黑有芒刺,脈體沈實,
     的係燥結痞滿,方可用之。
  [4]或問:「子言溫病以手經主治,力闢用足經藥之非,今亦陽明證者何﹖
     陽明特非足經乎﹖」曰:陽明如市,胃為十二經之海,土者萬物之所歸
     也。諸病未有不過此者,前人云,「傷寒傳足不傳手,」誤也,一人不
     能分為兩截。總之:<1>傷寒:1.由毛竅而谿。谿,肉之分,理之小者。
     	2.由谿而谷。谷,肉之分,理之大者。	3.由谷而孫絡。孫絡,絡之至
     細者。	4.由孫絡而大絡。	5.由大絡而經。此經即太陽經也。	6.始太陽
     ,終厥陰。	7.傷寒以足經為主,未始不關手經也。<2>溫病:1.由口鼻而
     入,鼻氣通於肺,口氣通於胃,肺病逆傳,則為	心包。	2.上焦病不治
     ,則傳中焦,胃與脾也。	3.中焦病不治,則傳下焦,肝與腎也。	4.始
     上焦,終下焦。	5.溫病以手經為主,未始不關足經也。	6.但初受之時
     ,斷不可以辛溫發其陽耳。<3>蓋:					1.傷寒傷人身之陽,故喜辛溫、
     甘溫、苦熱,以救其陽。2.溫病傷人之陰,故喜辛涼、甘寒、苦鹹,以
     救其陰。彼此對勘,自可瞭然於心目中矣。
按:
方劑:【△白虎湯】(方見上焦篇)【五十、大承氣湯方】大黃六錢芒硝三錢厚朴三
   錢枳實三錢水八杯,先煮枳朴,後納大黃芒硝,煮取三杯,先服一杯,約二
   時許,得利止後服,不知,再服一杯,再不知,再服。
方論:[1]此苦辛通降,鹹以入陰法。
   [2]承氣者,承胃氣也。<1>蓋胃之為腑,體陽而用陰。<2>若在無病時,本係
      自然下降,今為邪氣蟠蜛於中,阻其下降之氣,胃雖自欲下降而不能,
      非藥力助之不可。<3>故承氣湯通胃結,救胃陰,乃係承胃腑本來下降之
      氣,非有一毫私智穿鑿於其間也,故湯名承氣。<4>學者若能真透澈此義
      ,則施用承氣,自無弊竇。
   [3]<1>大黃,蕩滌熱結。<2>芒硝,入陰軟堅。<3>枳實,開幽門之不通。<4>厚
      朴,瀉中宮之實滿。(厚朴分量,不似傷寒論中重用者,治溫與治寒不同
      ,畏其燥也。)
   [4]曰大承氣者,合四藥而觀之,可謂無堅不破,無微不入,故曰大也。<1>
      非真正實熱蔽痼,氣血俱結者,不可用也。<2>若去入陰之芒硝,則云小
      矣。<3>去枳朴之攻氣結,加甘草以和中,則云調胃矣。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脈浮而促者,減味竹葉石膏湯主之。
註:[1]脈促,謂數而時止。如趨者過急,忽一蹶然,其勢甚急。
  [2]故以辛涼透表重劑,逐邪外出則愈。
按:
方劑:【五十一、減味竹葉石膏湯方】(辛涼合甘寒法)竹葉五錢石膏八錢麥冬八錢
   甘草三錢水八杯,煮取三杯,一時服一杯,約三時令盡。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諸證悉有,而微,脈不浮者,小承氣湯微和之。
註:[1]以陽明溫病發端者,指首條所列陽明證而言也,後凡言陽明溫病者倣此
     。
  [2]諸證悉有,以非下不可。微則未至十分亢害,但以小承氣通和胃氣則愈
     ,無庸芒硝之軟堅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汗多譫語,舌苔老黃而乾者,宜小承氣湯。
註:[1]汗多,津液散而大便結。
  [2]苔見乾黃,譫語,因結糞而然。故宜承氣。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無汗,小便不利,譫語者,先與牛黃丸:不大便,再與調胃承氣
   湯。
註:[1]<1>無汗而小便不利,則大便未定成鞕,譫語之不因燥屎而知。<2>不因燥
     屎而譫語者,猶係心包絡證也。<3>故先與牛黃丸以開內竅。
  [2]<1>服牛黃丸內竅開,大便當下,蓋牛黃丸亦有下大便之功能。<2>其仍然
     不下者:1.無汗則外不通。2.大小便俱閉,則內不通。3.邪之深結於陰
     可知。故取芒硝之鹹寒,大黃甘草之甘苦寒,不取枳朴之辛燥也。
  [3]<1>傷寒之譫語,舍燥屎無他證。一則寒邪不兼穢濁,二則由太陽而陽明
     。<2>溫病譫語,有因燥屎,有因邪陷心包。一則溫多兼穢,二則自上焦
     心肺而來。<3>學者常須察識,不可歧路亡羊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面目俱赤,肢厥,甚則通體皆厥,不瘛瘲,但神昏,不大便七八
   日以外,小便赤,脈沉伏,或並脈亦厥,胸腹滿堅,甚則拒按,喜涼飲者,
   大承氣湯主之。
註:[1]此一條須細辨其的似火極似水,熱極而厥之證,方可用之。
  [2]全在目赤,小便赤,腹滿堅,喜涼飲定之。
按:
方劑:【△大承氣湯】(方法並見前)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純利稀水,無糞者,謂之熱結旁流,調胃承氣湯主之。
註:[1]熱結旁流:<1>非氣之不通,不用枳朴。<2>獨取芒硝入陰,以解熱結。<3>
     反以甘草緩芒硝急趨之性,使之留中解結。不然,結不下而水獨行,徒
     使藥性傷人也。
  [2]吳又可用大承氣湯者,非是。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實熱壅塞為噦者下之,連聲噦者中焦。聲斷續時微時甚者,屬下
   焦。
註:[1]金匱謂:「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2]陽明實熱之噦,下之裡氣得通則止。但其兼證之輕重,難以預料,故但
     云「下之」而不定方,以俟臨證者自為採取耳。
  [3]再按:<1>中焦實證之噦,噦必連聲緊促者。胃氣大實,逼迫肺氣,不得
     下降,兩相攻擊而然。	<2>若或斷或續,乃下焦衝虛之噦。其噦之來路也
     遠,故其聲斷續也,治屬下焦。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下利譫語,陽明脈實,或滑疾者,小承氣湯主之。脈不實者,牛
   黃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註:[1]下利譫語,柯氏謂腸虛胃實,故取大黃之濡胃,無庸芒硝之潤腸。
  [2]本論有脈實、脈滑疾、脈不實之辨:恐心包絡之譫語,而誤以承氣下之
     也,仍主芳香開竅法。
按:
方劑:【五十二、小承氣湯方】(苦辛通法重劑)大黃五錢厚朴二錢枳實一錢水八杯
   ,煮取三杯,先服一杯,得宿糞,止後服,不知,再服。【五十三、調胃承
   氣湯】(熱淫於內,治以鹼寒,佐以甘苦法)大黃三錢芒硝五錢生甘草二錢【
   △牛黃丸】(方論並見上焦篇)【△紫雪丹】(方論並見上焦篇)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溫病三焦俱急,大熱大渴,舌燥,脈不浮而躁甚,舌色金黃,痰涎壅甚,不
   可單行承氣者,承氣合小陷胸湯主之。
註:[1]三焦俱急,謂:<1>上焦未清,已入中焦。		<2>陽明大熱大渴,脈躁苔焦
     ,陽土燥烈,煎熬腎水。
  [2]<1>不下則陰液立見消亡。下則引上焦餘邪陷入,恐成結胸之證。<2>故以
     小陷胸合承氣湯,滌三焦之邪,一齊俱出。
  [3]此因病急,故方亦急也。然非審定是證,不可用是方也。
按:
方劑:【五十四、承氣合小陷胸湯方】(苦辛寒法)生大黃五錢厚朴二錢枳實三錢半
   夏三錢括蔞三錢黃連二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下,再服一杯,
   得快利,止後服,不便,再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無上焦證,數日不大便,當下之,若其人陰素虛,不可行承氣者
   ,增液湯主之。服增液湯已,周十二時觀之,若大便不下者,合調胃承氣湯
   微和之。
註:[1]此方所以代吳又可承氣養榮湯法也。
  [2]妙在寓瀉於補,以補藥之體,作瀉藥之用,既可攻實,又可防虛。
  [3]余治體虛之溫病,與前醫誤傷津液,不大便,半虛半實之證,專以此法
     救之,無不應手而效。
  [4]徵按:二十年來,予以此法救溫病體虛之當下者,取效屢矣,頗以為	獨
     得之奇,而不知鞠通之有是方也。所見略同。(潤劑即能通	便,此法最
     穩又妙)
按:
方劑:【五十五、增液湯方】(鹹寒苦甘法)元參一兩麥冬八錢連心細生地八錢水八
   杯,煮取三杯,口乾則與飲令盡,不便,再作服。
方論:[1]溫病之不大便,不出熱結、液乾二者之外。<1>其偏於陽邪熾甚熱結之實
      證,則從承氣法矣。<2>其偏於陰虧液涸之半虛半實證,則不可混施承氣
      ,故以此法代之。
   [2]<1>獨取元參為君者:元參味苦鹹微寒,壯水制火,通二便,啟腎水上潮
      於天,其能治液乾,固不待言,本經稱其「主治腹中寒熱積聚」,其並
      能解熱結可知。<2>麥冬「主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絡脈絕,羸瘦短
      氣」,亦係能補、能潤、能通之品,故以為之佐。<3>生地亦「主寒熱積
      聚,逐血痺」,用細者取其補而不膩,兼能走絡也。三者合用,作增水
      行舟之計,故湯名增液,但非重用不為功。
   [3]本論於陽明下證,峙立三法。<1>熱結液乾之大實證,則用大承氣。<2>偏
      於熱結而液不乾者,旁流是也,則用調胃承氣。<3>偏於液乾多而熱結少
      者,則用增液,所以迴護其虛,務存津液之心法也。
   [4]按:吳又可純恃承氣以為攻病之具,用之得當,則效,用之不當,其弊
      有三:<1>一則邪在心包、陽明兩處,不先開心包,徒攻陽明,下後仍然
      昏惑譫語,亦將如之何哉﹖吾知其必不救矣。<2>二則體虧液涸之人,下
      後作戰汗,或隨戰汗而脫,或不蒸汗,徒戰而脫。<3>三者下後雖能戰汗
      ,以陰氣大傷,轉成上嗽下泄,夜熱早涼之怯證,補陽不可,救陰不可
      ,有延至數月而死者,有延至歲餘而死者,其死均也。
   [5]在又可當日溫疫盛行之際,非尋常溫病可比,又初創溫病治法,自有矯
      枉過正,不暇詳審之處,斷不可概施於今日也。(延至數月,延至歲餘,
      僉以為元氣素虛,不復歸咎於作俑之人矣,痛哉!亦實有之理,非薄責
      前人也)。
   [6]本論分別可與不可與,可補不可補之處,以俟明眼裁定,而又為此按語
      於後,奉商天下之欲救是證者。
   [7]至若張氏、喻氏有以甘溫辛熱立法者,濕溫有可用之處,然須兼以苦泄
      淡滲,蓋治外邪宜通不宜守也;若風溫溫熱溫疫溫毒,斷不可從。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下後汗出,當復其陰,益胃湯主之。
註:[1]<1>溫熱本傷陰之病。<2>下後邪解汗出,汗亦津液之化,陰液受傷,不待
     言矣。<3>故云:「當復其陰」。
  [2]<1>此陰指胃陰而言。<2>蓋十二經皆稟氣於胃,胃陰復而氣降得食,則十
     二經之陰,皆可復矣。
  [3]欲復其陰,非甘涼不用。
  [4]湯名「益胃」者,胃體陽而用陰,取益胃用之義也。
  [5]下後急議復陰者,恐將來液虧燥起,而成乾咳、身熱之怯證也。(恐誤認
     腎陰也)
按:
方劑:【五十六、益胃湯方】(甘涼法)沙參三錢麥冬五錢冰糖一錢細生地五錢玉竹
   一錢五分炒香。水五杯,煮取二杯,分兩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下後無汗脈浮者,銀翹湯主之。脈浮洪者,白虎湯主之。脈洪而芤者,白虎
   加人參湯主之。
註:[1]此下邪氣還表之證也。
  [2]溫病之邪上行極而下,下行極而上。
  [3]<1>下後裡氣得通,欲作汗而未能,以脈浮驗之,知不在裡而在表。<2>逐
     邪者,隨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導之。<3>故主以銀翹湯,增液為作
     汗之具。<4>仍以銀花連翹解毒,而輕宣表氣。<5>蓋亦辛涼合甘寒輕劑法
     也。
  [4]若浮而且洪,熱氣熾甚,津液立見銷亡,則非白虎不可。
  [5]若洪而且芤,金受火克,元氣不支,則非加人參不可矣。
按:
方劑:【五十七、銀翹湯方】(辛涼合甘寒法)銀花五錢連翹三錢竹葉二錢生甘草一
   錢麥冬四錢細生地四錢【△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方論並見前)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下後無汗,脈不浮而數,清燥湯主之。
註:[1]無汗而脈數,邪之未解可知。
  [2]但不浮,無領邪外出之路。
  [3]既下之後,又無連下之理。故以清燥法增水敵火,使不致為災,一半日
     後,相機易法。
  [4]<1>即吳又可下後間服緩劑之法也。<2>但又可清燥湯中用陳皮之燥,柴胡
     之升,當歸之辛竄,津液何堪。以燥清燥,有是理乎﹖<3>此條乃用其法
     ,而不用其方。按:吳又可咳嗽膠痰之證,而用蘇子、橘紅、當歸,病
     因於燥而用燥藥,非也;在濕溫門中不禁。
按:
方劑:【五十八、清燥湯方】(甘涼法)麥冬五錢知母二錢人中黃一錢五分細生地五
   錢元參三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加減】咳嗽膠痰:加沙參三錢
   、桑葉一錢五分、梨汁半酒杯、牡蠣三錢、	牛蒡子三錢。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下後數日熱不退,或退不盡,囗燥咽乾,舌苔乾黑,或金黃色。脈沉而有力
   者,護胃承氣湯微和之。脈沉而弱者,增液湯主之。
註:[1]溫病下後:<1>邪氣已淨,必然脈靜身涼。<2>邪氣不淨,有延至數日邪氣
     復聚於胃,須再通其裡者。<3>甚至屢下而後淨者。誠有如吳又可所云:
     「但正氣日虛一日,陰津日耗一日,須加意防護其陰,不可稍有鹵莽,
     是在任其責者,臨時斟酌盡善耳。」
  [2]吳又可於邪氣復聚之證,但主以小承氣,本論於此處分別立法。(吳竹如
     先生云:「服增液不應,若下證仍可據,當從下法,遲疑則亦恐誤事。
     」)
按:
方劑:【五十九、護胃承氣湯方】(苦甘法)生大黃三錢元參三錢細生地三錢丹皮二
   錢知母二錢麥冬三錢連心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結糞,止後服,
   不便,再服。【增液湯】(方見前)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下後二三日,下證復現,脈不甚沉,或沉而無力,止可與增液,
   不可與承氣。
註:[1]此恐犯數下之禁也。
  [2]汪按:邪不傳不化,傳表傳裡,因勢導之。溫熱之證:<1>有解表之後,
     邪復聚表;攻裡之後,邪復聚裡。<2>或解表之後,邪入於裡;攻裡之後
     ,邪還於表。<3>甚至溫疫邪熾,有下至數十次而後愈者。
  [3]誠如吳氏所云:「總要看其邪正虛實,以定清熱養陰之進退。」大抵滋
     陰不厭頻繁,攻下切須慎重。
  [4]蓋下後虛邪與未下實邪不同,攻下稍緩,斷無大害,元氣一敗,無可挽
     回也。<1>邪少正虛,但與滋陰,便可滌邪,增液、益胃之屬酌用。<2>邪
     虛兩停,滋陰之中,略左滌邪,護胃承氣主之。<3>即邪熾正未虛者,亦
     以增液為主。<4>燥結甚者,間服增液承氣,約小其製,方合下後治法。
     (作者於益陰三致意焉,真學者金針也,吃緊。枳樸傷風,劫陰,下後何
     可輕用﹖)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下之不通,其證有五:
   [1]應下失之,正虛不能運藥,不運藥者死-新加黃龍湯主之。
   [2]喘促不寧,痰涎壅滯,右寸實大,肺氣不降者-宣白承氣湯主之。
   [3]左尺牢堅,小便赤痛,時煩渴甚-導赤承氣湯主之。
   [4]邪閉心包,神昏舌短,內竅不通,飲不解渴者-牛黃承氣湯主之。
   [5]津液不足,無水舟停者,間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氣湯主之。
註:[1]經謂「下不通者,死」,蓋下而至於不通,其為危險可知。不忍因其危
     險難治,而遂棄之。
  [2]茲按:溫病中下之不通者,共有五因:<1>1.其因正虛不運藥者,正氣既
     虛,邪氣復實,勉擬黃龍法。<1>以人參補正。<2>以大黃逐邪。<3>以冬地
     增液。<4>邪退正存一線,即可以大隊補陰而生。2.此邪正合治法也。<2>
     1.其因肺氣不降,而裡證又實者,必喘促寸實。2.則以:<1>杏仁、石膏
     宣肺氣之痺。<2>以大黃逐腸胃之結。3.此臟腑合治法也。<3>1.其因火腑
     不通,左尺必現牢堅之脈。(左尺小腸脈也,俗候於左寸者非,細考內經
     知)2.小腸熱盛,下注膀胱,小便必涓滴,赤且痛也。3.則以:<1>導赤去
     淡通之陽藥。<2>加連、柏之苦通火腑。<3>大黃、芒硝承胃氣而通大腸。
     4.此二腸同治法也。<4>其因邪閉心包,內竅不通者。1.前五條已有先與
     牛黃丸,再與承氣之法。2.此條係已下而不通,舌短神昏,閉已甚矣。
     飲不解渴,消亦甚矣。較前條僅僅譫語,則更急而又急,立刻有閉脫之
     虞,陽明大實不通,有消亡腎液之虞,其勢不可稍緩須臾。3.則以:<1>
     牛黃丸開手少陰之閉。<2>以承氣急瀉陽明,救足少陰之消。4.此兩少陰
     合治法也。5.再此條亦係三焦俱急,當與前第十條用承氣陷胸合法者參
     看。<5>其因陽明太熱,津液枯燥,水不足以行舟,而結糞不下者,非增
     液不可服。1.增液兩劑,法當自下。2.其或臟燥太甚之人,竟有不下者
     ,則以增液合調胃承氣湯緩緩與服,約二時服半杯沃之。3.此一腑中氣
     血合治法也。
按:
方劑:【六十、新加黃龍湯】(苦甘鹹法)細生地五錢生甘草二錢人參一錢五分另煎
   生大黃三錢芒硝一錢元參五錢麥冬五錢連心當歸一錢五分海參二條洗薑汁六
   匙
   [1]水八杯,煮取三杯,先用一杯,沖參汁五分,薑汁二匙,頓服之。
   [2]如腹中有響聲,或轉失氣者,為欲便也。
   [3]候一二時不便,再如前法服一杯。
   [4]候二十四刻不便,再服第三杯。
   [5]如服一杯即得便,止後服,酌服益胃湯一劑,餘參或可加入。【六十一
      、宣白承氣湯方】(苦辛淡法)生石膏五錢生大黃三錢杏仁粉二錢栝蔞皮
      一錢五分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六十二、導赤
      承氣湯】赤芍三錢細生地五錢生大黃三錢黃連二錢黃柏二錢芒硝一錢水
      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下,再服。【六十三、牛黃承氣湯】即
      用前安宮牛黃丸二丸化開,調生大黃末三錢,先服一半,不知,再服。
      【六十四、增液承氣湯】即於增液湯內加大黃三錢、芒硝一錢五分,水
      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方論:[1]此處於以無可處之地,勉盡人力,不肯稍有遺憾之法也。
   [2]舊方用大承氣加參、地、當歸,須知正氣久耗,而大便不下者,陰陽俱
      憊,尤重陰液消亡,不得再用枳、朴傷氣而耗液。
   [3]故:<1>改用調胃承氣,取甘草之緩急,合人參補正,微點薑汁,宣通	胃
      氣,代枳、朴之用。合人參液最宣胃氣。<2>加麥、地、元參保津液之難
      保,而又去血結之積聚。<3>薑汁為宣氣分之用。<4>當歸為宣血中氣分之
      用。<5>再加海參者,海參鹹能化堅,甘能補正。按:海參之液,數倍於
      其身,其能補液可知,且蠕動之物,能走	絡中血分,病久者必入絡,故
      以之為使也。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下後虛煩不眠,心中懊?,甚至反覆巔倒,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加甘
   草:若嘔者加薑汁。
註:[1]邪氣半至陽明,半猶在膈。下法能除陽明之邪,不能除膈間之邪,故證
     現懊憹虛煩。
  [2]梔子豉湯,湧越其在上之邪也。
  [3]<1>少氣加甘草者:誤下固能傷陰,此則以誤下而傷胸中陽氣。甘能益氣
     ,故加之。<2>嘔加薑汁者:胃中未至甚熱燥結,誤下傷胃中陽氣,木來
     乘之故嘔		。加薑汁,和肝而降胃氣也,胃氣降則不嘔矣。
按:
方劑:【△梔子豉湯方】(見上焦篇)【六十五、梔子豉加甘草湯】即於梔子豉湯內
   ,加甘草二錢,煎法如前。【六十六、梔子豉加薑汁法【即於梔子豉湯內,
   加薑汁五匙。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乾嘔囗苦而渴,尚未可下者,黃連黃芩湯主之。不渴而舌滑者,
   屬濕溫。
註:[1]溫熱,燥病也,其嘔由於邪熱夾穢,擾亂中宮而然。
  [2]故以黃連黃芩,徹其熱。以芳香蒸變,化其濁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舌黃燥,肉色絳,不渴者邪在血分,清榮湯主之。若滑者不可與
   也,當於濕溫中求之。
註:[1]溫病傳由,理當渴甚。今反不渴者,以邪氣深入血分,格陰於外,上潮
     於口,故反不渴者。
  [2]<1>曾過氣分,故苔黃而燥。<2>邪居血分,故舌之肉色絳也。
  [3]<1>若舌苔白滑、灰滑、淡黃而滑,不渴者,仍濕氣蒸騰之象。<2>不得用
     清榮,柔以濟柔也。
  [4]汪按:此條以舌絳為主。(舌絳不渴,夜甚,乃入榮的候。
  [5]再按:<1>絳而中心黃苔,當氣血兩清。<2>純絳鮮紅,急滌包絡。<3>中心
     絳乾,兩清心胃。<4>尖獨乾絳,專泄火腑。<5>舌絳而光,當濡胃陰。<6>
     絳而枯痿,急用膠黃乾絳無色,宜投復脈。(此二證俱屬下焦)以上俱仍
     合脈證參詳。
  [6]若:<1>舌絳兼有白苔,或黃白相兼,是邪仍在氣分。<2>絳而有滑苔,則
     為濕熱薰蒸,誤用血藥滋膩,邪必難解,不可	不慎也,詳見上下二焦。
按:
方劑:【△清榮湯方】(見上焦篇)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斑者,化斑湯主之。
註:方義並見上焦篇。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下後疹續出者,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地大青葉元參丹皮湯主之
   。
註:方義並見上焦篇。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斑疹,用升提則衄,或厥或滄欬,或昏痙,用壅補則霧亂。
註:[1]此治斑疹之禁也。
  [2]斑疹之邪在血絡,只喜輕宣涼解。<1>1.若用柴胡升麻辛溫之品,直升少
     陽,使熱血上循清道,則衂。2.過升則下竭,下竭者必上厥。(嘗見小兒
     醫有過用升提而死者)3.肺為華蓋,受熱毒之薰蒸則嗆欬。4.心位正陽,
     受升提之摧迫則昏痙。<2>若至壅補,使邪無出路,絡道比經道最細,諸
     瘡痛癢,皆屬於心,既不得外出,其勢必返而歸之於心,不霿亂得乎﹖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斑疹陽明證悉具,外出不快,內壅特甚者,調胃承氣湯微和之,得通則已,
   不可令大泄,大泄則內陷。
註:[1]此斑疹下法,微有不同也。
  [2]<1>斑疹雖宜宣泄,但不可太過,令其內陷。<2>斑疹雖忌升提,亦畏內陷
     。
  [3]方用調胃承氣者,避枳朴之溫燥,取芒硝之入陰,甘草敗毒緩中也。
按:
方劑:【△調胃承氣湯】(方見前)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毒發痘者,如斑疹法,隨其所在而攻之。
註:[1]溫毒發痘,如小兒痘瘡,或多或少,紫黑色,皆穢濁太甚,療治失宜而
     然也。
  [2]雖不多見,間亦有之。
  [3]隨其所在而攻,謂:<1>脈浮→則用銀翹散,加生地、元參。<2>渴:加花
     粉。<3>毒重:加金汁、人中黃。<4>小便短:加芩連之類。<5>脈沈內壅者
     →酌輕重下之。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毒楊梅瘡者,以上法隨其所偏而調之,重加敗毒,兼與利濕。
註:[1]此條當入濕溫,因上條溫痘連類而及,故編於此,可以互證也。
  [2]楊梅瘡者,形似楊梅,輕則紅紫,重則紫黑,多現於背部面部。亦因感
     受穢濁而然。
  [3]如上法者,如上條治溫痘之法,毒甚故重加敗毒。
  [4]此證毒附濕而為災,故兼與利濕,如萆薢、土茯苓之類。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不甚渴,腹不滿,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必發黃。黃者
   ,梔子柏皮湯主之。
註:[1]受邪太重,邪熱與胃陽相搏,不得發越。
  [2]無汗不能自通,熱必發黃矣。
按:
方劑:【六十八、梔子柏皮湯方】梔子五錢生甘草三錢黃柏五錢水五杯,煮取二杯
   ,分二次服。
方論:[1]此濕淫於內,以苦燥之,熱淫於內,佐以甘苦法也。
   [2]<1>梔子,清肌表,解五黃,又治內煩。<2>黃柏,瀉膀胱,療肌膚間熱。
      <3>甘草,協和內外。三者其色皆黃,以黃退黃,同氣相求也。
   [3]按:又可但有茵陳大黃湯,而無梔子柏皮湯,溫熱發黃,豈可皆下者哉
      ﹖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無汗,或但頭汗出,身無汗,渴欲飲水,腹滿,舌燥黃,小便不利
   者,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
註:[1]此與上條異者,在口渴,腹滿耳。
  [2]<1>上條口不甚渴,腹不滿,胃不甚實,故不可下。<2>此則胃已實,而黃
     不得退,熱不得越,無出表之理,故從事於下趨大小便也。
按:
方劑:【六十九、茵陳蒿湯】茵陳蒿六錢梔子三錢生大黃三錢水八杯,先煎茵陳減
   水之半,再入二味,煮成三杯,分三次服,以小便利為度。
方論:[1]此純苦急趨之方也。
   [2]發黃,外閉也。腹滿,內閉也。內外皆閉其勢不可緩。
   [3]苦性最急,故以純苦急趨下焦也。
   [4]黃因熱結,瀉熱者必瀉小腸,小腸丙火,非苦不通。
   [5]<1>勝火者莫如水,茵陳得水之精;開鬱莫如發陳,茵陳生發最速。蒿出
      眾草,主治熱結黃疸,故以之為君。<2>梔子通水源而利三焦。大黃除實
      熱而減腹滿,故以之為佐也。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無汗,實證未劇,不可下,小便不利者,甘苦合化,冬地三黃湯
   主之。
註:[1]大凡小便不通:<1>有責之膀胱不開者。<2>有責之上游結熱者。<3>有責之
     肺氣不化者。
  [2]溫熱之小便不通,無膀胱不開證。		皆上游(指小腸而言)熱結,與肺氣
     不化而然也。
  [3]<1>小腸火腑,故以三黃苦藥通之。<2>熱結則液乾,故以甘寒潤之。<3>金
     受火刑,化氣維艱,故倍用麥冬以化之。
按:
方劑:【七十、冬地三黃湯方】(甘苦合化陰氣法)麥冬八錢黃連一錢葦根汁半杯酒
   沖元參四錢黃柏一錢銀花露半杯酒沖細生地四錢黃芩一錢生甘草三錢水八杯
   ,煮取三杯,分三次服,以小便得利為度。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溫病,小便不利者,淡滲不可與也,忌五苓八正輩。
註:[1]此用淡滲之禁也。
  [2]熱病有餘於火,不足於水,惟以滋水瀉火為急務,豈可再以淡滲動陽而
     爍津乎﹖
  [3]奈何吳又可於小便條下,特立豬苓湯,乃去仲景原方之阿膠,反加木通
     車前,滲而又滲乎﹖其治小便血分之桃仁湯中,仍用滑石,不識何解。
     (申淡滲之禁)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溫病燥熱,欲解燥者,先滋其乾,不可純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
註:[1]此用苦寒之禁也。
  [2]<1>溫病有餘於火,不用淡滲,猶易明,並苦寒亦設禁條,則未易明也。
     <2>舉世皆以苦能降火,寒能瀉熱,坦然用之而無疑,不知苦先入心,其
     化以燥,服之不應,愈化愈燥。1.宋人以目為火戶,設立三黃湯,久服
     竟至於瞎,非化燥之明徵乎﹖2.吾見溫病而恣用苦寒,津液乾涸,不救
     者甚多。
  [3]蓋化氣比本氣更烈:<1>故前條冬地三黃湯,甘寒十之八九,苦寒僅十之
     一二耳。<2>至茵陳蒿湯之純苦,止有一用,或者再用,亦無屢用之理。
  [4]吳又可屢詆用黃連之非,而又恣用大黃,惜乎其未通甘寒一法也。(申苦
     寒之禁)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下後熱退,不可即食,食者必復,周十二時後,緩緩與食,先取
   清者,勿令飽,飽則必復,復必重也。
註:[1]此下後暴食之禁也。
  [2]<1>下後雖然熱退,餘焰尚存,蓋無形質之邪,每借有形質者以為依附。
     必須堅壁清野,勿令即食。<2>一日後稍可食清而又清之物,若稍重濁,
     猶必復也。
  [3]勿者,禁止之詞。必者,斷然之詞也。(申暴食之禁)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下後脈靜身不熱,舌上津回,十數日不大便,可與益胃增液輩,
   斷不可再與承氣也。下後舌苔未盡退,囗微渴,面微赤,脈微數,身微熱,
   日淺者亦與增液輩,日深舌微乾者,屬下焦復脈法也。(方見下焦)。勿輕與
   承氣,輕與者肺燥而咳,脾滑而泄,熱反不除,渴反甚也,百日死。
註:[1]此數下亡陰之大戒也。
  [2]下後不大便十數日,甚至二十日,乃胃陽津液受傷之故。不可強責其便
     ,但與復陰,自能便也。
  [3]<1>此條脈靜身涼,人猶易解,至脈雖不躁而未靜,身雖不壯熱而未涼,
     俗醫必謂邪氣不盡,必當再下。在又可法中,亦必再下。<2>不知大毒治
     病,十衰其六,但與存陰退熱,斷不誤事。(下後邪氣復聚,大熱大渴,
     面正赤,脈躁甚,不在此例)
  [4]<1>若輕與苦燥,頻傷胃陰,肺之母氣受傷,陽明化燥,肺無秉氣,反為
     燥逼,焉得不咳﹖燥咳久者,必身熱而渴也。<2>若脾氣為快利所傷,必
     致滑泄,滑泄則陰傷而熱渴愈加矣。<3>遷延三月,天道小變之期,其勢
     不能再延,故曰百日死也。(申數下之禁)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渴甚者,雪梨漿沃之。
註:
按:
方劑:【△雪梨漿】(方法見前)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下後微熱,舌苔不退者,薄荷未拭之。
註:以新布蘸新汲涼水,再蘸薄荷細末,頻擦舌上。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陽明溫病、斑疹、溫痘、溫瘡、溫毒、發黃,神昏譫語者?安宮牛黃丸主之
   。
註:[1]心居膈上,胃居膈下,雖有膜隔,其濁氣太甚,則亦可上干包絡。
  [2]且病自上焦而來,故必以芳香逐穢開竅為要也。
按:
方劑:【△安宮牛黃丸】(方見上焦篇)
方論:
篇名:中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之在中焦,陽明病居多。濕溫之在中焦,太
   陰病居多,暑溫則各半也。
註:[1]此諸溫不同之大關鍵也。
  [2]<1>溫熱皆因於火,以火從火,陽明陽土,以陽從陽,故陽明病居多。<2>
     濕溫則以從濕,太陰陰土,以陰從陰,則太陰病居多。<3>暑兼濕熱,故
     各半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暑溫、伏暑
條文:脈洪滑,面赤身熱頭暈,不惡寒但惡熱,舌上黃滑苔,渴欲涼飲,飲不解渴
   ,得水則嘔,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閉者,陽明暑溫,水結在胸也,小
   陷胸湯加枳實主之。
註:[1]<1>脈洪面赤,不惡寒,病已不在上焦矣。<2>暑兼濕熱,熱甚則渴,引水
     求救。<3>濕鬱中焦,水不下行,反來上逆則嘔。<4>胃氣不降,則大便閉
     。
  [2]故以<1>黃連、栝蔞,清在裡之熱痰。<2>半夏除水痰而強胃。<3>加枳實者
     ,取其苦辛通降,開幽門而引水下行也。
按:
方劑:【七十一、小陷胸加枳實湯方】(苦辛寒法)黃連二錢栝蔞三錢枳實二錢半夏
   五錢急流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暑溫、伏暑
條文:陽明暑溫,脈滑數,不食不飢不便,濁痰凝聚,心下痞滿,半夏瀉心湯,去
   人參乾薑大棗甘草,加枳實杏仁主之。
註:[1]不飢不便,而有濁痰,心下痞滿,濕熱互結,而阻中焦氣分。
  [2]故以:<1>半夏、枳實,開氣分之濕結。<2>黃連、黃芩,開氣分之熱結。
     <3>杏仁,開肺與大腸之氣痺。
  [3]<1>暑中熱甚,故去乾薑。<2>非傷寒誤下之虛痞,故去人參、甘草、大棗
     。且畏其助濕作滿也。
按:
方劑:【七十二、半夏瀉心湯去甘草乾薑加枳實杏仁湯】(苦辛寒法)半夏一兩黃連
   二錢黃芩三錢枳實二錢杏仁三錢
   [1]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2]虛者復納人參二錢、大棗三枚。
方論:
篇名:中焦篇~暑溫、伏暑
條文:陽明暑溫,濕氣已化,熱結獨存,囗燥咽乾,渴欲飲水,面目俱赤,舌燥黃
   ,脈沉實者,小承氣湯各等分下之。
註:[1]暑兼濕熱,其有體瘦質燥之人,感受熱重濕輕之證。濕先從熱化盡,只
     餘熱結中焦,具諸下證,方可下之。
  [2]汪按:濕熱入胃腑,方可下。雖云化熱,究從濕來,故枳、朴、大黃等
     分用也。
  [3]大抵溫病診舌為要。痞滿之證:<1>見黃燥,方可議下。	<2>黃而不燥,仍
     可宣泄,以驅之入胃。	<3>或苦溫助之化燥,見黃,方可用苦泄。(瀉心
     、陷胸之屬)	<4>黃白相兼,或灰白色,用開提。	(三香杏蔻枳桔之屬)以
     達之於肺,不可誤也。
  [4]又葉天士論<1>傷寒,熱邪劫爍,下之宜猛。溫病多濕邪內搏,下之宜輕
     。<2>傷寒,大便溏,為邪盡,不可下。濕溫病大便溏為邪未盡,便硬方
     為無濕,不可攻也。此皆要論,不可不知。
按:
方劑:【△小承氣湯方】(方義並見前)此處不必以大黃為君,三物各等分可也。
方論:
篇名:中焦篇~暑溫、伏暑
條文:暑溫蔓延三焦,舌滑微黃,邪在氣分者,三石湯主之。邪氣久留,舌絳苔少
   ,熱搏血分者,加味清宮湯主之。神識不清,熱閉內竅者,先與紫雪丹,再
   與清宮湯。
註:[1]蔓延三焦,則邪不在一經一臟矣,故以急清三焦為主。
  [2]然雖云三焦,以手太陰一經為要領。
  [3]蓋:<1>肺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暑濕俱化。<2>且肺臟受生於陽明,肺之臟
     象屬金色白,陽明之氣運,亦屬金	色白。	故肺經之藥,多兼走陽明;
     陽明之藥,多兼走肺也。<3>再肺經通調水道,下達膀胱,肺痺開則膀胱
     亦開。<4>是雖以肺為要領,而胃與膀胱皆在治中,則三焦俱備矣。<5>是
     邪在氣分,而主以三石湯之奧義也。
  [4]若邪氣久羈,必歸血絡,心主血脈,故以加味清宮湯主之。
  [5]內竅欲閉,則熱邪盛矣,紫雪丹開內竅而清熱最速者也。
按:
方劑:【七十三、三石湯方】飛滑石三錢生石膏五錢寒水石三錢杏仁三錢竹茹二錢
   炒銀花二錢花露更妙金汁一酒杯沖白通草三錢【七十四、加味清宮湯方】(
   清宮湯方見上焦篇)即於前清宮湯內加知母三錢、銀花二錢、竹瀝五茶匙沖
   入。
方論:【七十三、三石湯方】
   [1]此微苦辛寒兼芳香法也。
   [2]蓋肺病治法:<1>微苦則降,過苦反過病所。	<2>辛涼所以清熱。	<3>芳香
      所以敗毒而化濁也。
   [3]按:<1>三石,紫雪丹中之君藥,取其得庚金之氣,清熱退暑利	竅,兼走
      肺胃者也。<2>杏仁、通草,為宣氣分之用,且通草直達膀胱,杏仁直達
      大腸	。<3>竹茹以竹之脈絡,而通人之脈絡。<4>金汁、銀花,敗暑中之熱
      毒。【七十四、加味清宮湯方】(清宮湯方見上焦篇)[1]此苦辛寒法也。
      [2]清宮湯前已論之矣。[3]加此三味者:<1>知母,瀉陽明獨勝之熱,而
      保肺清金<2>銀花,敗毒而清絡。<3>竹瀝,除胸中大熱,止煩悶消渴。<4>
      合清宮湯,為暑延三焦血分之治也。
篇名:中焦篇~暑溫、伏暑
條文:暑溫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胸痞悶,潮熱嘔惡,煩渴自利,汗出溺短者
   ,杏仁滑石湯主之。
註:[1]<1>舌白胸痞,自利嘔惡,濕為之也。<2>潮熱煩渴,汗出溺短,熱為之也
     。<3>熱處濕中,濕蘊生熱,濕熱交混,非偏寒偏熱可治。
  [2]故以:<1>杏仁、滑石、通草,先宣肺氣,由肺而達膀胱以利濕。	<2>厚朴
     ,苦溫而瀉濕滿。	<3>芩、連,清裡而止濕熱之利。	<4>鬱金,芳香走竅
     而開閉結。	<5>橘、半,強胃而宣濕化痰,以止嘔惡,俾三焦混處之邪,
     各	得分解矣。	(上二條濕輕熱重,此條濕熱兩停)
按:
方劑:【七十五、杏仁滑石湯方】(苦辛寒法)杏仁三錢滑石三錢黃芩二錢橘紅一錢
   五分黃連一錢鬱金二錢通草一錢厚朴一錢半夏三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分
   三次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寒濕
條文:濕之入中焦,有寒濕,有熱濕,有自表傳來,有水穀內蘊,有內外相合。其
   中傷也,有傷脾陽,有傷脾陰,有傷胃陽,有傷胃陰,有兩傷脾胃。傷脾胃
   之陽者,十常八九,傷脾胃之陰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竅,遺患
   無窮,臨證細推,不可泛論。
註:[1]此統言中焦濕證之總綱也。
  [2]<1>寒濕者,濕與寒水之氣相搏也。蓋濕水同類:1.其在天之陽時為雨露
     ,陰時為霜雪。2.在江河為水。3.在土中為濕。體本一源,易於相合,
     最損人之陽氣。<2>熱濕者:1.在天時長夏之際,盛熱蒸動,濕氣流行也
     。2.在人身,濕鬱本身陽氣,久而生熱也。兼損人之陰液。
  [3]<1>自表傳來,一由經絡而臟腑,一由肺而脾胃。<2>水穀內蘊,肺虛不能
     化氣,脾虛不能散津,或形寒飲冷,或酒客中虛。<3>內外相合,客邪既
     從表入,而伏邪又從內發也。
  [4]<1>1.傷脾陽,在中則不運痞滿,傳下則洞泄腹痛。2.傷胃陽,則嘔逆不
     食,膈脹胸痛。3.兩傷脾胃,既有脾證,又有胃證也。<2>其傷脾胃之陰
     若何﹖濕久生熱,熱必傷陰,古稱濕火者是也。1.傷胃陰,則口渴不飢
     。2.傷脾陰,則舌先灰滑,後反黃燥,大便堅結。
  [5]<1>濕為陰邪,其傷人之陽也,得理之正,故多而常見。<2>其傷人之陰也
     ,乃勢之變,故罕而少見。(南方卑濕,傷陰者十常六七)
  [6]<1>治濕者:必須審在何經何臟,兼寒兼熱,氣分血分。	而出辛涼、辛溫
     、甘溫、苦溫,淡滲、苦滲之治,庶所投	必效。<2>1.若脾病治胃,胃病
     治脾。兼下焦者,單治中焦。或籠統混治,脾胃不分,陰陽寒熱不辨。
     2.將見腫脹、黃疸、洞泄、衂血、便血,諸證蜂起矣。<3>惟在臨證者細
     心推求,下手有準的耳。蓋土為雜氣,兼證甚多,最難分析,豈可泛論
     濕氣而已哉!
  [7]汪按:溫熱、濕溫,為本書兩大綱。<1>溫熱:1.從口鼻吸受→並無寒證
     ,最忌辛溫表散。	2.<1>但當認定門徑,勿與傷寒混雜。	<2>再能按三焦
     投藥,辨清氣血榮衞,不失先後緩急之序,	便不致誤。<2>濕溫:1.為三
     氣雜感,濁陰瀰漫→有寒有熱,傳變不一。	2.全要細察兼證,辨明經絡
     臟腑氣血陰陽,濕熱二氣,偏多	偏少,方可論治。	3.故論濕溫方法,
     較溫熱為多,讀者以此意求之,無餘蘊矣	。
  [8]再按:<1>熱證清之則愈,濕證宣之則愈。	<2>重者往往宣之未愈,待其化
     熱而後清,清而後愈。	<3>一為陽病,一兼陰病,至魯至道,難易較然。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寒濕
條文:足太陰寒濕,痞結胸滿,不飢不食,半苓湯主之。
註:[1]此書以溫病名,並列寒濕者,以濕溫緊與寒濕相對,言寒濕而濕溫更易
     明析。
  [2]痞結胸滿,仲景列於太陰篇中,乃濕鬱脾陽,足太陰之氣,不為鼓動運
     行。臟病而累及腑,痞結於中,故亦不能食也。
  [3]故以:<1>半夏、茯苓培陽土,以吸陰土之濕。	<2>厚朴苦溫以瀉濕滿。	
     <3>黃連苦以滲濕。	<4>重用通草,以利水道,使邪有出路也。
按:
方劑:【七十六、半苓湯方】(此苦辛淡滲法也)半夏五錢茯苓塊五錢川連一錢厚朴
   三錢通草八錢煎湯煮前藥。水十二杯,煮通草成八杯,再入餘藥,煮成三杯
   ,分三次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寒濕
條文:足太陰寒濕腹脹,小便不利,大便溏而不爽,若欲滯下者,四苓加厚朴蓁皮
   湯主之,五苓散亦主之。
註:[1]<1>經謂:「太陰所至,發為䐜脹。」又謂:「厥陰氣至為䐜脹。」蓋木
     克土也。<2>太陰之氣不運,以致膀胱之氣不化,故小便不利。
  [2]<1>1.四苓,辛淡滲濕,使膀胱開而出邪。2.以厚朴瀉脹。3.以秦皮洗肝
     也。<2>其或肝氣不熱,則不用秦皮,仍用五苓中之桂枝以和肝,通利三
     焦,而行太陽之陽氣,故五苓散亦主之。
按:
方劑:【七十七、四苓加厚朴秦皮湯方】(苦溫淡法)茅朮三錢厚朴三錢茯苓塊五錢
   豬苓四錢秦皮二錢澤瀉四錢水八杯,煮成八分,三杯,分三次服。【七十八
   、五苓散】(甘溫淡法)豬苓一兩赤朮一兩茯苓一兩澤瀉一兩六錢桂枝五錢共
   為細末,百沸湯和服三錢,日三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寒濕
條文:足太陰寒濕,四肢乍冷自利,目黃舌白滑,甚則灰,神倦不語,邪阻脾竅,
   舌蹇語重四苓加木瓜草果厚朴湯主之。
註:[1]<1>脾主四肢,脾陽鬱,故四肢乍冷。<2>濕漬脾而脾氣下溜,故自利。<3>
     目白精屬肺,足太陰寒,則手太陰不能獨治,兩太陰同氣也。且脾主地
     氣,肺主天氣,地氣上蒸,天氣不化,故目睛黃也。<4>白滑與灰,寒濕
     苔也。<5>濕困中焦,則中氣虛寒,中氣虛寒,則陽光不治。主正陽者,
     心也,心藏神,故神昏。心主言,心陽虛,故不語。<6>脾竅在舌,濕邪
     阻竅,則舌蹇而語聲遲重。
  [2]濕以下行為順,故以:<1>四苓,散驅濕下行。<2>加木瓜以平木,治其所
     不勝也。<3>厚朴以溫中行滯。<4>草果,溫太陰獨勝之寒,芳香而達竅,
     補火以生土,驅濁以生清也。
按:
方劑:【七十九、四苓加木瓜厚朴草果湯方】(苦熱兼酸淡法)生於白朮三錢豬苓一
   錢五分澤瀉一錢五分赤苓塊五錢木瓜一錢厚朴一錢草果八分半夏三錢水八杯
   ,煮取八分,三杯分三次服,陽素虛者,加附子二錢。
方論:
篇名:中焦篇~寒濕
條文:足太陰寒濕,舌灰滑,中焦滯痞,草果茵陳湯主之。面目俱黃,四肢常厥者
   ,茵陳四逆湯主之。
註:[1]<1>濕滯痞結,非溫通而兼開竅不可,故以草果為君。<2>茵陳,因陳生新
     ,生發陽氣之機最速,故以之為佐。<3>廣皮、大腹、厚朴,共成瀉痞之
     功。<4>豬苓、澤瀉,以導濕外出也。
  [2]若再加面黃肢逆,則非前湯所能濟,故以:<1>四逆,回厥。<2>茵陳,宣
     濕退黃也。
按:
方劑:【八十、草果茵陳湯方】(苦辛溫法)草果一錢茵陳三錢茯苓皮三錢厚朴二錢
   廣皮一錢五分豬苓二錢大腹皮二錢澤瀉一錢五分水五杯,煮取一杯,分二次
   服。【八十一、茵陳四逆湯方】(苦辛甘熱複寒法)附子三錢炮乾薑五錢炙甘
   草二錢茵陳六錢水五杯,煮取二杯,溫服一杯。厥回,止後服,仍厥,再服
   盡劑,厥不回,再作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寒濕
條文:足太陰寒濕,舌白滑,甚則灰,脈遲不食不寐,大便窒塞,濁陰凝棸,陽傷
   腹痛,痛甚則肢逆,椒附白通湯主之。
註:[1]此足太陰寒濕,兼足少陰厥陰證也。
  [2]<1>白滑、灰滑,皆寒濕苔也。<2>脈遲者,陽為寒濕所困,來去俱遲也。
     <3>不食,胃陽痺也。<4>不寐,中焦濕聚,阻遏陽氣,不得下交於陰也。
     <5>大便窒塞,脾與大腸之陽,不能下達也。<6>陽為濕困,反遜位於濁陰
     ,故濁陰得以蟠踞中焦而為痛也。凡痛皆邪正相爭之象,雖曰陽困,究
     竟陽未絕滅,兩不相下,故相爭而痛也。(後凡言痛者倣此)
  [3]椒附白通湯,齊通三焦之陽,而急驅濁陰也。
按:
方劑:【八十二、椒附白通湯方】生附子三錢炒黑川椒二錢炒黑淡乾薑二錢蔥白三
   莖豬膽汁半燒酒杯	去渣後調入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涼服。
方論:[1]此苦辛熱法複方也。
   [2]<1>苦與辛合,能陽之通,非熱不足以勝重寒而回陽。附子益太陽之標陽
      ,補命門之真火,助少陽之火熱。蓋人之命火,與太陽之陽,少陽之陽
      旺,行水自速,三焦通利,濕不得停,焉能聚而為痛,故用附子以為君
      。<2>火旺則土強:1.乾薑,溫中逐濕痺,太陰經之本藥。2.川椒,燥濕
      除脹消食,治心腹冷痛。故以二物為臣。<3>蔥白由內而達外,中空通陽
      最速,亦主腹痛,故以之為使。<4>濁陰凝聚不散,有格陽之勢,故反佐
      以豬膽汁。1.豬,水畜屬腎,以陰求陰也。2.膽乃甲木,從少陽,少陽
      主開泄,生發之機最速。<5>此用仲景白通湯,與許學士椒附湯,合而裁
      製者也。
篇名:中焦篇~寒濕
條文:陽明寒濕,舌白腐,肛墜痛,便不爽,不喜食,附子理中湯,去甘草加廣皮
   厚朴湯主之。
註:[1]<1>九竅不和,皆屬胃病。<2>胃受寒濕而傷,故肛門墜痛,而便不爽。<3>
     陽明失闔,故不喜食。
  [2]<1>理中之人參,補陽明之正。<2>蒼朮,補太陰而滲濕。<3>薑、附,運坤
     陽以劫寒,蓋脾陽轉而後濕行,濕行而後胃陽復。<4>去甘草,畏其滿中
     也。<5>加厚朴、廣皮,取其行氣。合而言之,辛甘為陽,辛苦能通之義
     也。【八十三、附子理中湯去甘草加厚朴廣皮湯方】(辛甘兼苦法)[1]徵
     按:仲景理中湯,原方中用朮,今定以蒼朮者,蒼朮燥濕,而兼解鬱,
     不似白朮之呆滯也。[2]丹溪製越鞠丸,方以蒼朮治濕鬱,以上見證,皆
     鬱證也。故用蒼朮。(古書只有朮名而無蒼白之分,唐本草始分赤白,後
     世又謂赤朮為蒼朮矣)
按:
方劑:【八十三、附子理中湯去甘草加厚朴廣皮湯方】(辛甘兼苦法)生茅朮三錢人
   參一錢五分炮乾薑一錢五分厚朴二錢廣皮一錢五分生附子一錢五分炮黑水五
   杯,煮取八分二杯,分二次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寒濕
條文:寒濕傷脾胃兩陽,寒熱不飢,吞酸形寒,或脘中痞悶,或酒客濕聚,苓薑朮
   桂湯主之。
註:此兼運脾胃,宣通陽氣之輕劑也。(此條有陰陽二證,以欲飲不欲飲辨之,
  欲飲水而不能者仍陰證。)
按:
方劑:【八十四、苓薑朮桂湯方】(苦辛溫法)茯苓塊五錢生薑三錢炒白朮三錢桂枝
   三錢水五杯,煮取八分二杯,分溫再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寒濕
條文:濕傷脾胃兩陽,既吐且利,寒熱身痛,或不寒熱,但腹中痛,名曰霍亂。
   [1]寒多不欲飲水者,理中湯主之。
   [2]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
   [3]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四逆湯主之。
   [4]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宜桂枝湯小和之。
註:[1]按:<1>霍亂一證,長夏最多,本與陽虛,寒濕凝聚,關係非輕,傷人	於
     頃刻之間。<2>奈時醫不讀金匱,不識病源,不問輕重,一概主以藿香正
     氣散	,輕原有可愈之理,重者死不旋踵。<3>更可笑者,正氣散中加黃連
     、麥冬,大用西瓜,治渴欲飲水之	霍亂病者,豈堪命乎﹖<4>瑭見之屢矣
     ,故特採金匱原文,備錄於此。
  [2]胃陽不傷不吐,脾陽不傷不瀉,邪正不爭不痛,榮衞不乖不寒熱。
  [3]以不飲水之故,知其為寒,多主以理中湯,溫中散寒。(原文係「理中丸
     」,方後自注云「然丸不及湯」。蓋丸緩而湯速也,且恐丸藥不精,故
     直改從湯)。<1>人參、甘草,胃之守藥。<2>白朮、甘草,脾之守藥<3>乾薑
     ,能通能守,上下兩泄者,故脾胃兩守之。且守中有通,通中有守,以
     守藥作通用,以通葯作守用。
  [4]<1>若熱欲飲水之證,飲不解渴,而吐泄不止,則主以五苓。<2>邪熱須從
     小便去,膀胱為小腸之下游,小腸火腑也。五苓通前陰,所以守後陰也
     ,太陽不開,則陽明不闔,開太陽正所以守陽明也。此二湯皆有一舉兩
     得之妙。
  [5]<1>1.吐利則脾胃之陽虛。2.汗出則太陽之陽亦虛。3.發熱者,浮陽在外
     也。4.惡寒者,實寒在中也。5.四肢拘急,脾陽不榮四末。6.手足厥冷
     ,中土虛而厥陰肝木來乘病者。<2>四逆湯善救逆,故名四逆湯。1.人參
     、甘草守中陽。2.乾薑、附子通中陽。3.人參、附子護外陽。4.乾薑、
     甘草護中陽。
  [6]<1>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中陽復而表陽不和也。<2>故以桂枝湯,溫經絡
     而微和之。【八十五、理中湯方】汪按:[1]濕溫、濕瘧、寒濕、中寒等
     證,皆有陰盛格陽。[2]若春溫、風溫、暑熱、溫疫、溫毒,非犯逆則絕
     無此證,雖或病前病中,兼犯房勞遺洩,亦斷無陰證,而陽盛格陰者,
     則往往有之。[3]俗醫傳派不清,臨事狐疑,失之毫釐,人命立絕。[4]
     此條與溫熱門中,中下焦陽厥數條參看,庶乎臨證了然,厥功鉅矣。【
     八十六、四逆湯方】(辛甘熱法。分量臨時斟酌。)按:原方無人參,此
     獨加人參者:[1]前條寒多不飲水,較厥逆尚輕,仲景已用人參,此條諸
     陽欲脫,中虛更急,不用人參,何以固內﹖[2]柯韻伯傷寒注云:<1>仲景
     凡治虛證,以裡為重,協熱下利脈微弱者,便用人參,汗後身痛脈沉遲
     者,便加人參。<2>此脈遲而利清穀,且不煩不欬,中氣大虛,元氣已脫
     ,但溫不補,何以救逆乎﹖<3>觀茯苓四逆之煩躁,且以人參,況通脈四
     逆,豈得無參,是必有脫落耳。備錄於此存參。
按:
方劑:【八十五、理中湯方】(甘熱微苦法。此方分量以及後加減法悉照金匱原文
   ,用者臨時斟酌)人參、甘草、白朮、乾薑各三兩。水八杯,煮取三杯,溫
   服一杯,日三服。【加減】
   [1]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
   [2]吐多者,去朮加生薑三兩。
   [3]下多者,還用朮。
   [4]悸者,加茯苓二兩。
   [5]渴欲飲水者,加朮,足前成四兩半。
   [6]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
   [7]寒者,加乾薑,足前成四兩半。
   [8]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一枚。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汗,勿
      發揭衣被。【△五苓散方】(見前)【加減】[1]腹滿者,加厚朴、廣皮各
      一兩。[2]渴甚、面赤、脈大緊而急,搧扇不知涼,飲冰不知冷,腹痛甚
      ,時時躁煩者,格陽也,加乾薑一兩五錢,(此條非仲景原文,余治驗也
      。)[3]百沸湯和,每服五錢,日三服。【八十六、四逆湯方】(辛甘熱法
      。分量臨時斟酌。)炙甘草二兩乾薑一兩半生附子一枚去皮加人參一兩水
      五茶碗,煮取二碗,分二次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寒濕
條文:霍亂兼轉筋者;五苓散加防己桂枝薏仁主之,寒甚脈緊者再加附子。
註:[1]肝臟血,主筋,筋為寒濕搏急而轉。
  [2]故於五苓和霍亂之中。<1>加桂枝溫筋。<2>防己急驅下焦血分之寒濕。<3>
     薏仁主濕痺腳氣,扶土抑木治筋急拘孿。
  [3]甚寒脈緊,則非純陽之附子不可。
按:
方劑:【八十七、五苓散加防己桂枝薏仁方】
   [1]即於前五苓散內加防己一兩,桂枝一兩半,足前成二兩,薏仁二兩。
   [2]寒甚加附子,大者一枚,杵為細末。每服五錢,百沸湯和,日三,劇者
      日三夜一,得臥則勿令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寒濕
條文:卒中寒濕,內挾穢濁,眩冒欲絕,腹中絞痛,脈沉緊而遲,甚則伏,欲吐不
   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則轉筋,四肢欲厥,俗名發沙。又名乾霍亂。轉筋者
   俗名轉筋火。古方書不載(不載者不載上三條之俗名耳,若是證當於金匱腹
   滿腹痛心痛寒疝諸條參看自得)蜀椒救中湯主之。九痛丸亦可服。語亂者先
   服至寶丹,再與湯藥。
註:[1]按:此證夏日濕蒸之時最多,故因霍亂而類記於此。
  [2]<1>中陽本虛,內停寒濕,又為蒸騰穢濁之氣所干,由口鼻而直行中道,
     以致腹中陽氣受逼,所以相爭而為絞痛。<2>胃陽不轉,雖欲吐而不得。
     脾陽困閉,雖欲利而不能。<3>其或經絡亦受寒濕,則筋如轉索,而後者
     向前矣。<4>中陽虛而肝木來乘則厥。[2]<1>俗名發沙者何﹖蓋以此證病來
     迅速,或不及延醫,或醫亦不識(嘗見一人患此病,飲米湯立斃)。相傳
     以錢,或用磁碗口蘸薑湯,或麻油刮其關節,刮則其血皆分,住則復合
     ,數數分合,動則生陽,關節通而氣得轉,往往有隨手而愈者。刮處必
     現血點紅紫如沙,故名沙也。但刮後須十二時不飲水,方不再發,不然
     則留邪在絡,稍受寒發怒,則舉發矣。[2]以其欲吐不吐,欲利不利,而
     腹痛,故又名乾霍亂。<3>其轉筋名轉筋火者,以常發於夏月,夏月火令
     ,又病迅速如火也。其實乃伏陰與濕相搏之故。
  [3]<1>1.以大建中之蜀椒,急驅陰濁下行。2.乾薑溫中。3.去人參、膠飴者
     ,畏其滿而守也。4.加厚朴以瀉濕中濁氣。5.檳榔以散結氣,直達下焦
     。6.廣皮,通行十二經之氣。改名救中湯,急驅濁陰,所以救中焦之真
     陽也。<2>九痛丸一面扶正,一面驅邪,其驅邪之功最速,故亦可服。
  [4]再按:<1>前吐瀉之霍亂,有陰陽二證。	<2>乾霍亂則純有陰而無陽,所謂
     天地不通,閉塞而成冬,有若	否卦之義。
  [5]若語言亂者,邪干心包,故先以至寶丹驅包絡之邪也。
按:
方劑:【八十八、救中湯方】(苦辛通法)蜀椒三錢炒出汗淡乾薑四錢厚朴二錢檳榔
   二錢廣皮二錢
   [1]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2]兼轉筋者,加桂枝三錢,防己五錢,薏仁三錢。
   [3]厥者加附子二錢【八十九、九痛丸方】(治九種心痛。苦辛甘熱法)附子
      三兩生狼牙一兩人參一兩乾薑一兩吳茱萸一兩巴豆一兩去皮心熬碾如膏
      [1]蜜丸梧子大,酒下,強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2]<1>兼治
      卒中惡,腹脹痛,口不能言。<2>又治連年積冷流注,心胸痛,並冷衝上
      氣,落馬墜車,血凌氣逼人等證皆主之。<3>忌口如常法。
方論:[1]內經有五臟胃腑心痛,並痰蟲食積,即為九痛也。
   [2]心痛之因,非風即寒。故以:<1>乾薑,附子,驅寒壯陽。	<2>吳茱萸,能
      降肝臟濁陰下行。	<3>生狼牙,善驅浮風。	<4>以巴豆驅逐痰蟲陳滯之積
      。	<5>人參,養正驅邪。	因其藥品氣血皆入,補瀉攻伐皆備,故治中惡
      腹脹痛	等證。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濕熱上焦未清,裏虛內陷,神識如蒙,舌滑脈緩,人參瀉心湯,加白芍主之
   。
註:[1]<1>濕在上焦,若中陽不虛者,必始終在上焦,斷不內陷。<2>或因中陽本
     虛,或因誤傷於藥,其勢必致內陷。
  [2]<1>濕之中人也,首如裹,目如蒙。<2>熱能令人昏,故神識如蒙。
  [3]<1>此與熱邪直入包絡,譫語神昏,有間裏虛。故用:1.人參以護裏陽。
     	2.白芍以護真陰。<2>濕陷於裏,故用乾薑、枳實之辛通。<3>濕中兼熱,
     故用黃芩、黃連之苦降。
  [4]此邪已內陷,其勢不能還表,法用通降,從裏治也。
按:
方劑:【九十二、人參瀉心湯】(苦辛寒兼甘法)人參二錢乾薑二錢黃連一錢五分黃
   芩一錢五分枳實一錢生白芍二錢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
   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濕熱受自囗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飢不食,機竅不靈,三香湯主之。
註:此邪從上焦來,還使上焦去法也。
按:
方劑:【九十三、三香湯方】(微苦微辛微寒兼芳香法)括蔞皮二錢桔梗三錢黑山梔
   二錢枳殼二錢鬱金二錢香豉一錢降香末三錢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
   。
方論:[1]按:此證由上焦而來,其機尚淺。故用<1>蔞皮、桔梗、枳殼,微苦微辛
      開上。<2>山梔輕浮微苦清熱。<3>香豉、鬱金、降香,化中上之穢濁而開
      鬱。
   [2]<1>上條以下焦為邪之出路,故用重。<2>此條以上焦為邪之出路,故用輕
      。<3>以下三焦均受者則用分消,彼此互參。可以知葉氏之因證製方,心
      靈手巧處矣,惜散見於案中,而人多不察,茲特為拈出,以概其餘。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吸受穢濕,三焦分布,熱蒸頭脹身痛嘔逆,小便不通,神識昏迷,舌白渴不
   多飲,先宜芳香通神利竅,安宮牛黃丸。繼用淡滲,分消濁濕,茯苓皮湯。
註:[1]按:此證表裏經絡臟腑三焦俱為濕熱所困,最畏內閉外脫。
  [2]故急以牛黃丸宣竅清熱,而護神明。
  [3]但牛黃丸不能利濕分消,故繼以茯苓皮湯。
按:
方劑:【△安宮牛黃丸】(方法見上焦篇)【九十四、茯苓皮湯】(淡滲兼微辛微涼
   法)茯苓皮五錢生薏仁五錢豬苓三錢大腹皮三錢白通草三錢淡竹葉三錢水八
   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陽明濕溫,氣壅為噦者,新製橘皮竹茹湯主之。
註:[1]按:金匱橘皮竹茹湯,乃胃虛受邪之治。
  [2]今治濕熱壅遏胃氣致噦,不宜用參甘峻補,故改用柿蒂。<1>按:柿成於
     秋,得陽明燥金之主氣,且其形多方,他果未之有也,故治肺胃之病有
     獨勝。(肺之藏象屬金,胃之氣運屬金)<2>柿蒂乃柿之歸束處,凡花皆散
     ,凡子皆降,凡降先收,從生而散而收而降,皆一蒂為之也,治逆呃之
     能事畢矣。(再按:草木一身蘆與蒂皆升降之門戶,載生氣上升者蘆也,
     受陰精歸藏者蒂也,格物者不可不於此會心焉。)
按:
方劑:【九十五、新製橘皮竹茹湯】(苦辛通降法)橘皮三錢竹茹三錢柿蒂七枚薑汁
   三茶匙沖。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不知,再作服。
   [1]有痰火者加竹瀝、括蔞霜。
   [2]有瘀血者加桃仁。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三焦濕鬱,升降失司,脘連腹脤,大便不爽,一加減正氣散主之。
註:再按:此條與上第三條,同為三焦受邪:
  [1]彼以分消開竅為急務。
  [2]此以升降中焦為定法,各因見證之不同也。
按:
方劑:【九十六、一加減正氣散方】藿香梗二錢厚朴二錢杏仁二錢茯苓皮二錢廣皮
   一錢神曲一錢五分麥芽一錢五分綿茵陳二錢大腹皮一錢水五杯,煮二杯,再
   服。
方論:[1]正氣散本苦辛溫兼甘法,今加減之,乃苦辛微寒法也。
   [2]<1>去原方之紫蘇、白芷,無須發表也。<2>去甘桔,此證以中焦為扼要,
      不必提上焦也。<3>祇以藿香化濁。<4>厚朴、廣皮、茯苓、大腹,瀉濕滿
      。<5>加杏仁利肺與大腸之氣。<6>神曲、麥芽,升降脾胃之氣。<7>茵陳,
      宣濕鬱而動生發之氣。<8>藿香但用梗,取其走中不走外也。<9>茯苓但用
      皮,以諸皮皆涼瀉濕熱獨勝也。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濕鬱三焦,脘悶便溏,身痛舌白,脈象模糊,二加減正氣散主之。
註:[1]上條中焦病重,故以升降中焦為要。
  [2]此條脘悶便溏,中焦證也。身痛舌白,脈象模糊,則經絡證矣。<1>故加
     防已急走經絡中濕鬱。<2>以便溏不比大便不爽,故加通草、薏仁利小便
     ,所以實大便也。<3>大豆黃卷,從濕熱蒸變而成,能化蘊釀之濕熱而蒸
     變脾胃之氣。
按:
方劑:【九十七、二加減正氣散】(苦辛淡法)藿香梗三錢廣皮二錢厚朴二錢茯苓皮
   三錢木防己三錢大豆黃卷二錢川通草一錢五分薏苡仁三錢水八杯,煮三杯,
   三次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穢濕著裏,舌黃脘悶,氣機不宣,久則釀熱,三加減正氣散主之。
註:[1]<1>前兩法一以升降為主,一以急宣經隧為主。<2>此則以舌黃之故,預知
     其內已伏熱,久必化熱,而身亦熱矣。
  [2]<1>故加杏仁利肺氣,氣化則濕熱俱化。<2>滑石,辛淡而涼,清濕中之熱
     。<3>合藿香所以宣氣機之不宣也。
按:
方劑:【九十八、三加減正氣散方】(苦辛寒法)藿香三錢連梗葉茯苓皮三錢厚朴二
   錢廣皮一錢五分杏仁三錢滑石五錢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穢濕著裏,邪阻氣分,舌白滑,脈右緩,四加減正氣散主之。
註:[1]以右脈見緩之故,知氣分之濕阻。
  [2]故加草果、查肉、神曲,急運坤陽,使足太陰之地氣,不上蒸手太陰之
     天氣也。
按:
方劑:【九十九、四加減正氣散方】(苦辛溫法)藿香梗三錢厚朴二錢茯苓三錢廣皮
   一錢五分草果一錢查肉五錢炒神曲二錢水五杯,煮二杯,渣再煮一杯,三次
   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穢濕著裏,脘悶便泄,五加減正氣散主之。
註:[1]穢濕而致脘悶,故用正氣散之香開。
  [2]便泄而知脾胃俱傷。故加:<1>大腹,運脾氣。<2>穀芽,升胃氣也。
  [3]以上二條,應入前寒濕類中。以同為加減正氣散法,欲觀者知化裁古方
     之妙,故列於此。【一00、五加減正氣散方】(苦辛溫法)[1]按:今人
     以藿香正氣散統治四時感冒,試問四時只一氣行令乎﹖抑各司一氣,且
     有兼氣乎﹖況受氣之身軀臟腑,又各有不等乎﹖[2]歷觀前五法,均用正
     氣散,而加法各有不同,亦可知用藥非絲絲入扣,不能中病。[3]彼泛論
     四時不正之氣,與統治一切諸病之方,指未望見軒岐之堂室者也,烏可
     云醫乎!
按:
方劑:【一00、五加減正氣散方】(苦辛溫法)藿柏梗二錢廣皮一錢五分茯苓塊三
   錢厚朴二錢大腹皮一錢五分穀芽二錢蒼朮一錢水五杯,煮二杯,日再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脈緩身痛,舌淡黃而滑,渴不多飲,或竟不渴,汗出熱解,繼而復熱,內不
   能運水穀之濕,外復感時令之濕,發表攻裏,兩不可施。誤認傷寒,必轉壞
   證。徒清熱則濕不退,徒袪濕則熱愈熾,黃芩滑石湯主之。
註:[1]<1>脈緩身痛,有似中風,但不浮,舌滑,不渴飲,則非中風矣。若係中
     風,汗出則身痛解,而熱不作矣。<2>今繼而復熱者,乃濕熱相蒸之汗。
     濕屬陰邪,其氣留連,不能因汗而退,故繼而復熱。<3>1.內不能運水穀
     之濕,脾胃困於濕也。2.外復受時令之濕,經絡亦困於濕矣。<4>倘以傷
     寒發表攻裡之法施之:1.發表則誅伐無過之表,陽傷而成痙。2.攻裡則
     脾胃之陽傷而成洞泄、寒中。故必轉壞證也。
  [2]濕熱兩傷,不可偏治。故以:<1>黃芩、滑石、茯苓皮,清濕中之熱。	<2>
     蔻仁、豬苓,宣濕邪之正。<3>再加腹皮、通草,共成宣氣利小便之功。
     氣化則濕化,小便利則火腑通,而熱自清矣。
按:
方劑:【一0一、黃芩滑石湯方】(苦辛寒法)黃芩三錢滑石三錢茯苓皮三錢大腹皮
   二錢白蔻仁二錢通草一錢豬苓三錢水六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溫三
   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陽明濕溫,嘔而不渴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嘔甚而痞者,半夏瀉心湯去
   人參乾薑大棗甘草,加枳實生薑主之。
註:[1]<1>嘔而不渴者,飲多熱少也。<2>故主以小半夏加茯苓,逐其飲而嘔自止
     。
  [2]<1>嘔而兼痞,熱邪內陷,與飲相搏,有固結不通之患。<2>故以半夏瀉心
     去參、薑、甘、棗之補中。加枳實、生薑之宣胃也。徵按:[1]濕之為病
     ,其來也漸,其去也遲,譬若小人之易進而難退也。[2]濕溫之痞,與濕
     寒異:<1>濕寒之痞,兼有食積。<2>濕熱之痞,熱陷邪留,故嘔而兼痞也
     。
  [3]<1>水氣上逆則嘔。<2>水停膈間,上干於頭則眩。<3>中凌於心則悸。
  [4]方目本文,字字俱有斟酌,難為粗心者道。
按:
方劑:【一0二、小半夏加茯苓湯】半夏六錢茯苓六錢生薑四錢水五杯,煮取二杯
   分二次服。【一0三、半夏瀉心湯去人參乾薑甘草大棗加枳實生薑方】半夏
   六錢黃連二錢黃芩三錢枳實三錢生薑三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虛
   者復納人參大棗。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濕聚熱蒸,蘊於經絡,寒戰熱熾,骨骱煩疼,舌色灰滯,面目痿黃,病名「
   濕痺」,宣痺湯主之。
註:[1]<1>經謂:「風寒濕三者合而為痺。」<2>金匱謂:「經熱則痺。」蓋金匱
     誠補內經之不足。
  [2]痺之因於寒者固多,痺之兼乎熱者亦復不少。合參二經原文,細驗於臨
     證之時,自有權衡。
  [3]本論因載濕溫而類及熱痺,見濕溫門中。原有痺證,不及備載痺證之全
     ,學者欲求全豹,當於內經、金匱、喻氏、葉氏,以及宋、元諸名家,
     合而參之自得。
  [4]大抵不越寒熱兩條,虛實異治。<1>寒痺勢重,而治反易。熱痺勢緩,而
     治反難。<2>實者單病軀殼易治。虛者兼病臟腑夾痰飲腹滿等證,則難治
     矣。猶之傷寒兩感也。
  [5]此條:<1>以舌灰目黃,知其為濕中生熱。<2>寒戰熱熾,知其在經絡。<3>
     骨骱疼痛,知其在痺證。
  [6]<1>苦泛用治濕之藥,而不知循經入絡,則罔效矣。<2>故以:1.防己,急
     走經絡之濕。	2.杏仁,開肺氣之先。	3.連翹,清氣分之濕熱。	4.赤豆
     ,清血分之濕熱。	5.滑石,利竅而清熱中之濕。	6.山梔,肅肺而瀉濕
     中之熱。	7.薏苡,淡滲而主攣痺。	8.半夏,辛平而主寒熱。	9.蠶沙,
     化濁道中清氣。<3>痛甚加片子薑黃、海桐皮者,所以宣絡而止痛也。
按:
方劑:【一0四、宣痺湯方】(苦辛通法)防己五錢杏仁五錢滑石五錢連翹三錢山梔
   三錢薏苡五錢半夏三錢醋炒晚蠶沙三錢赤小豆皮三錢。(赤小豆乃五穀中之
   赤小豆,味酸肉赤,涼水浸取皮用,非藥肆中之赤小豆,藥肆中之赤豆,乃
   廣東野豆,赤皮蒂黑肉黃不入藥者也。)
   [1]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溫三服。
   [2]痛甚加片子薑黃二錢、海桐皮三錢。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濕鬱經脈,身熱身痛,汗多自利,胸腹白疹,內外合邪,純辛走表,純苦清
   熱,皆在所忌,辛涼淡法,薏苡竹葉散主之。
註:[1]<1>上條但痺在經脈,此則臟腑亦有邪矣,故又立一法。<2>1.汗多則表陽
     開。2.身痛則表邪鬱。表陽開而不解表邪,其為風濕無疑。蓋汗之解者
     寒邪也,風為陽邪,尚不能以汗解,況濕為重濁之陰邪,故雖有汗不解
     也。學者於有汗不解之證,當識其非風則濕,或為風濕相搏也。3.自利
     者,小便必短。4.白疹者,風濕鬱於經絡毛竅。
  [2]此濕停熱鬱之證,故主以辛涼解肌表之熱,辛淡滲在裡之濕,俾表邪從
     氣化而散,裡邪從小便而驅,雙解表裡之妙法也。與下條互勘自明。
按:
方劑:【一0五、薏苡竹葉散方】(辛涼淡法,亦輕以去實法)薏苡五錢竹葉三錢飛
   滑石五錢白蔻仁一錢五分連翹三錢茯苓塊五錢白通草一錢五分共為細末,每
   服五錢,日三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風暑寒濕,雜感混淆,氣不主宣,咳嗽頭脹,不飢,舌白,肢體若廢,杏仁
   薏苡湯主之。
註:[1]雜感混淆,病非一端,乃以「氣不主宣」四字為扼要。
  [2]故以宣氣之藥為君。
  [3]既兼兩濕中寒邪,自當變辛涼為辛溫。
  [4]此條應入寒濕類中,列於此者,以其為上條之對待也。(廢,固病也,如
     瘖聾跛,侏儒固有之類。)
按:
方劑:【一0四、杏仁薏苡湯】(苦辛溫法)杏仁三錢薏苡三錢桂枝五分生薑七分厚
   朴一錢半夏一錢五分防己一錢五分白蒺藜二錢水五杯,煮三杯,渣再煮一杯
   ,分溫三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暑濕痺者,加減木防己湯主之。
註:[1]此治痺之祖方也
  [2]<1>風勝則引。引者(吊痛、掣痛之類。或上或下,四肢游走作痛,經謂行
     痺是也)加桂枝、桑葉。<2>濕勝則腫。腫者(土曰敦阜)加滑石、萆薢、蒼
     朮。<3>寒勝則痛。痛者加防己、桂枝、薑黃、海桐皮。<4>面赤,口涎自
     出者(靈樞謂:「胃熱與廉泉開」),重加石膏、知母。<5>絕無汗者,加
     羌活、蒼朮。<6>汗多者,加黃耆、炙甘草。<7>兼痰飲者,加半夏、厚朴
     、廣皮。
  [3]不能備載全文,故以祖方加減如此,聊示門徑而已。(痺證總以宣氣為主
     ,鬱則痺,宣則通也。以此條加減及上數條參之,思過半矣。【一0七
     、加減木防己湯】(苦溫辛涼複法)[1]汪按:<1>痺證,有周、行、著之別
     ,其原有風、寒、濕、熱之異。	<2>奈古方多以寒濕論治,且多雜用風藥
     。	<3>不知濕家忌汗,聖訓昭然,寒濕固有,熱濕尤多,誤用辛溫	,其
     害立見。[2]再:外感初傷氣分,惟貴宣通,誤認虛證,投柔補藥,其禍
     尤酷,學者細考本文,可得治熱痺之梗概矣。
按:
方劑:【一0七、加減木防己湯】(苦溫辛涼複法)防己六錢桂枝三錢石膏六錢杏仁
   四錢滑石四錢白通草二錢薏仁三錢
   [1]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溫三服。
   [2]見小效不即退者,加重服,日三夜一。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濕熱不解,久釀成疸,古有成法,不及備戰,聊列數則,以備規矩。(下瘧
   痢等證倣此)
註:[1]本論之作,原補前人之未備,已有成法可循者,安能盡錄,因橫列四時
     雜感,不能不列濕溫,連類而及,又不能不列黃疸、瘧、痢,不過略標
     法則而已。
  [2]按:濕溫門中,其證最多,其方最夥,蓋土居中位,穢濁所歸,四方皆
     至,悉可兼證,故錯綜參伍,無窮極也。
  [3]即以黃疸一證而言,金匱有辨證三十五條,出治一十二方。<1>先審黃之
     必發不發,在於小便之利與不利。疸之易治難治,在於口之渴與不渴。
     <2>再察瘀熱入胃之因,或因外併,或因內發,或因食穀,或因酣酒,或
     因勞色。1.有隨經蓄血,入水黃汗,上盛著一身盡熱,下鬱者小便為難
     。2.又有表虛裡虛,熱除作噦,火劫致黃。
  [4]知病有不一之因,故治有不紊之法。於是:<1>脈弦脅痛,少陽未罷,仍
     主以和。	<2>渴飲水漿,陽明化燥,急當瀉熱。	<3>濕在上,以辛散,以
     風勝。	<4>濕在下,以苦泄,以淡滲。	<5>如狂蓄血,勢必所攻。	<6>汗後
     溺白,自宜投補。	<7>酒客多蘊熱,先用清中,加之分利,後必顧其脾陽
     。	<8>女勞有穢濁,始以解毒,繼以滑竅,終當峻補真陰。	<9>表虛者實
     衞,裡虛者建中。入水火劫,以及治逆變證,各立	方論,以為後學津梁
     。
  [5]至寒濕在裡之治,陽明篇中,惟見一則,不出方論,指人以寒濕中求之
     。蓋脾本畏木而喜風燥,致水而惡寒濕。今陰黃一證,寒濕相搏,譬如
     卑濫之土,須暴風日之陽,純陰之病,療以辛熱無疑,方雖不出,法已
     顯然。<1>奈丹溪云:「不必分五疸,總是如盦醬相似。」以為得治黃之
     枙要,殊不知以之治陽黃,猶嫌其混,以之治陰黃,惡乎可哉﹖<2>喻嘉
     言於陰黃一證,意謂仲景方論亡失,恍若無所循從。<3>惟羅謙甫具有卓
     識,力辨陰陽,遵仲景寒濕之旨,出茵陳四逆湯之治。<4>瑭於陰黃一證
     ,究心有年,悉用羅氏法化裁之,無不應手取效。<5>間有始即寒濕,從
     太陽寒水之化,繼因其人陽氣尚未十分衰敗,得燥熱藥數帖,陽明轉燥
     金之化,而為陽證者,即從陽黃例治之。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夏秋疸病,濕熱氣蒸,外干時令,內蘊水穀,必以宣通氣分為要,失治則為
   腫脹,由黃疸而腫脹者,苦辛淡法,二金湯主之。
註:此揭疸病之由,與治疸之法,失治之變,又因變製方之法也。
按:
方劑:【一0八、二金湯方】(苦辛淡法)雞內金五錢海金沙五錢厚朴三錢大腹皮三
   錢豬苓三錢白通草二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諸黃疸,小便短者,茵陳五苓散主之。
註:[1]沈氏目南云:「此黃疸氣分實證,通治之方也。」
  [2]<1>胃為水穀之海,榮衞之源,風入胃家氣分,風濕相蒸,是為陽黃。<2>
     濕熱流於膀胱,氣鬱不化,則小便不利。
  [3]<1>當用五苓散,宣通表裡之邪。<2>茵陳,開鬱而清濕熱。金匱方不及備
     載,當於本書研究,獨採此方者,以其為實證通治之方,備外風內濕一
     則也。【一0九、茵陳五苓散】金鐀方不及備載,當於本書研究,獨採
     此方者,以其為實證通治之方,備外風內濕一則也。
按:
方劑:【一0九、茵陳五苓散】(五苓散方見前。五苓散係苦辛溫法,今茵陳倍五
   苓乃苦辛微寒法。)茵陳末一錢五苓散五分共為細末,和勻,每服三錢,日
   三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黃疸脈沉,中痞惡心,便結溺赤,病屬三焦裏證,杏仁石膏湯主之。
註:[1]<1>前條兩解表裡。<2>此條統治三焦,有一縱一橫之義。
  [2]<1>杏仁、石膏,開上焦。<2>薑、半,開中焦。<3>枳實,則由中驅下矣。
     <4>山梔,通行三焦。<5>黃柏,直清下焦。
  [3]凡通宣三焦之方,皆扼重上焦,以上焦為病之始入,且為氣化之先,雖
     通宣三焦之方,而湯則名杏仁石膏也。
按:
方劑:【一一0、杏仁石膏湯方】(苦辛寒法)杏仁五錢石膏八錢半夏五錢山梔三錢
   黃柏三錢枳實汁每次三茶匙沖薑汁每次三茶匙沖。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
   次溫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素積勞倦,再感濕溫,誤用發表,身面俱黃,不飢溺赤;連翹赤豆飲,煎送
   保和丸。
註:[1]<1>前第二條,由黃而變他病。<2>此則由他病而變黃,亦遙相對待。
  [2]證係兩感,故方用:<1>連翹赤豆飲以解其外。<2>保和丸,以和其中。俾
     濕溫勞倦治逆,一齊解散矣。
  [3]<1>保和丸苦溫而運脾陽,行在裡之濕。<2>陳皮連翹,由中達外,其行濕
     固然矣。
  [4]兼治勞倦者何﹖經云:「勞者溫之」,蓋人身之動作行為,皆賴陽氣為
     之主張。<1>積勞傷陽,勞倦者因勞而倦也,倦者四肢倦怠也,脾主四肢
     ,脾陽傷則四肢倦而無力也。<2>再肺屬金,而主氣,氣者陽也,脾屬土
     而生金,陽氣雖分內外,其實特一氣之轉輸耳。<3>勞雖自外而來,外陽
     既傷,則中陽不能獨運,中陽不運,是人之賴食濕以生者,反為食濕所
     困,脾既困於食濕,安能不失牝馬之貞,而上承乾健乎﹖
  [5]古人善治勞者,前則有仲景,後則有東垣,皆從此處得手,奈之何後世
     醫者,但云勞病輒用補陰,非惑於丹溪一家之說哉﹖
  [6]本論原為外感而設,並不及內傷,茲特因兩感而略言之。
按:
方劑:【一一一、連翹赤豆飲方】(苦辛微寒法)連翹二錢山梔一錢通草一錢赤豆二
   錢花粉一錢香豆豉一錢煎送保和丸三錢【一一二、保和丸方】(苦辛溫平法
   )山查神曲茯苓陳皮蔔子連翹半夏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濕甚為熱,瘧邪痞結心下,舌白囗渴,煩躁自利,初身痛,繼則心下亦痛,
   瀉心湯主之。
註:此瘧邪結心下氣分之方也。
按:
方劑:【△瀉心湯】(方法見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瘡家濕瘧,忌用發散,蒼朮白虎湯,加草果主之。
註:[1]<1>金匱謂:「瘡家忌汗,發汗則病痙。」<2>蓋以瘡者血脈間病,心主血
     脈,血脈必虛而熱,熱然後成瘡,既成瘡以後,瘡膿又係血液所化,汗
     為心液,由血脈而達毛竅,再發汗以傷其心液,不痙何待﹖
  [2]故以:<1>白虎,辛涼重劑,清陽明之熱濕由肺衞而出。	<2>加蒼朮、草果
     ,溫散脾中重滯之寒濕,亦由肺衞而出。	<3>陽明陽土,清以石膏、知母
     之辛涼。	<4>太陰陰土,溫以蒼朮、草果之苦溫。	<5>適合其臟腑之宜,
     矯其一偏之性而已。
按:
方劑:【一一三、蒼朮白虎湯加草果方】(辛涼複苦溫法。白虎湯方見上焦篇)即前
   白虎湯內加蒼朮、草果。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背寒,胸中痞結,瘧來日晏,邪漸入陰,草果知母湯主之。
註:[1]此素積煩勞,未病先虛,故伏邪不肯解散。
  [2]正陽餒弱,邪熱固結,是以:<1>草果,溫太陰獨勝之寒。			<2>知母,瀉
     陽明獨勝之熱。			<3>厚朴,佐草果,瀉中焦之濕蘊。			合薑半而開痞
     結。			<4>花粉佐知母,而生津退熱。			<5>脾胃兼病,最畏木克,烏梅
     、黃芩清熱而和肝。
  [3]瘧來日晏,邪欲入陰,其所以升之使出者,全賴草果。(俗以烏梅五味等
     酸歛,是知其一莫知其他也。酸味兼厥陰之氣,居五味之首,與辛味合
     用開發陽氣最速,觀小青龍湯自知)。(今晉人感寒用蒜醋發汗,即此義
     )。【一一四、草果知母湯方】(苦辛寒兼酸法)[1]按:<1>此方即吳又可
     之達原飲去檳榔加半夏、烏梅、薑汁,治中焦熱	結陽陷之證,最為合拍
     。<2>吳氏乃以治不兼濕邪之溫疫初起,其謬甚矣。[2]再按:<1>前賢製方
     ,與集書者選方,不過示學者知法度,為學者立模	範而已,未能預測後
     來之病證,其變幻若何﹖其兼證若何﹖其	年歲又若何﹖	<2>所謂大匠誨
     人,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3>至於奇巧絕倫之處,不能傳,亦不可
     傳,可遇而不可求,可	暫而不可常者也。	<4>學者當心神領會,先務識
     其所以然之故,而後增減古方之藥	品,分兩宜重宜輕,宜多宜寡,自有
     準的,所謂神而明之,	存乎其人。	(舉一反三,全書當如此觀。)
按:
方劑:【一一四、草果知母湯方】(苦辛寒兼酸法)草果一錢五分知母二錢半夏三錢
   厚朴二錢黃芩一錢五分烏梅一錢五分花粉一錢五分薑汁五匙沖水五杯,煮取
   二杯,分二次溫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瘧傷胃陽,氣逆不降,熱劫胃液,不飢不飽,不食不便,渴不欲飲,味變酸
   濁,加減人參瀉心湯主之。
註:按:
  [1]此雖陽氣受傷,陰汁被劫,恰偏於陽傷為多。
  [2]故救陽立胃基之藥四,存陰瀉邪熱之藥二。
  [3]喻氏所謂「變胃而不受胃變」之法也。
按:
方劑:【一一五、加減人參瀉心湯】(若辛溫複鹹寒法)人參二錢黃連一錢五分枳實
   一錢乾薑一錢五分生薑二錢牡蠣二錢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
方論:[1]按:大辛大溫,與大苦大寒合方,乃厥陰證之定例。蓋:<1>別臟之與腑
      ,皆分為二,或上下,或左右,不過經絡貫通,脂	膜相連耳。<2>惟肝之
      與膽,合而為一。膽即居於肝之內,肝動則膽亦動,膽	動而肝即隨。<3>
      肝宜溫,膽宜涼,仲景烏梅圓、瀉心湯,立萬世法程矣,於小	柴胡先
      露其端。
   [2]此證瘧邪擾胃,致令胃氣上逆,而亦用此辛溫寒苦合法者何﹖蓋:<1>胃
      之為腑,體陽而用陰,本係下降,無上升之理。<2>其嘔吐噦痞,有時上
      逆,升者胃氣,所以使胃氣上升者,非胃	氣也,肝與膽也。<3>故古人以
      嘔為肝病,今人則以為胃病已耳。
   [3]汪按:<1>古人云:「肝為剛臟,能受柔藥,胃為柔臟,能受剛藥。故	胃
      陽傷者,可與剛中之柔,不可與柔中之剛。」	<2>又云:「治肝不效,每
      以胃藥收功,蓋土衰木必乘之,扶陽	明所以制厥陰也。」	<3>再考厥陰
      為陰陽交際之處,貞下起元,內藏相火,故用寒必	複熱,用熱必複寒,
      仲景茱萸四逆、不用純陽,烏梅、瀉心	,陰陽並用,為此也。(先賢於
      內傷腎肝陰中之陽者,用羊	肉、鹿茸等血肉之品,不用薑附,及溫腎必
      助涼肝,皆此義	。)	<4>至胃為中土,傷陽則為卑監,當用剛遠柔,傷陰
      則為燥亢,	當用柔遠剛,陽衰者少佐宣暢,權衡在手,斯臨證無差矣。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瘧傷胃陰,不飢不飽,不便,潮熱,得食則煩熱愈加,津液不復者,麥冬麻
   仁湯主之。
註:[1]暑濕傷風,瘧邪傷陰,故見證如是。
  [2]此條與上條:不飽、不飢、不便相同。<1>上條以氣逆,味酸,不食,辨
     陽傷。<2>此條以潮熱,得食則煩熱愈加,定陰傷也。
  [3]陰傷既定,復胃陰者莫若甘寒。複酸味者,酸甘化陰也。
  [4]兩條胃病,皆有不便者何﹖九竅不和,皆屬胃病也。
按:
方劑:【一一六、麥冬麻仁湯方】(酸甘化陰法)麥冬五錢連心火麻仁四錢生白芍四
   錢何首烏三錢烏梅肉二錢知母二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太陰脾瘧,寒起四末,不渴多嘔,熱聚心胸,黃連白芍湯主之。煩躁甚者,
   可另服牛黃丸一丸。
註:[1]脾主四肢,寒起四末而不渴,故知其為脾瘧也。
  [2]熱聚心胸而多嘔,中土病而肝木來乘,故方以兩和肝胃為主。
  [3]此偏於熱甚,故清涼之品重,而以芍藥收脾陰也。
按:
方劑:【一一七、黃連白芍湯方】(苦辛寒法)黃連二錢黃芩二錢半夏三錢枳實一錢
   五分白芍三錢薑汁五匙沖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太陰脾瘧,脈濡,寒熱,瘧來日遲,腹微滿,四肢不暖,露薑飲主之。
註:[1]此偏於太陰虛寒,故以甘溫補正。
  [2]其退邪之妙,全在用露,清肅能清邪熱,甘潤不傷正陰,又得氣化之妙
     諦。
按:
方劑:【一一八、露薑飲方】(甘溫複甘涼法)人參一錢生薑一錢水二杯半,煮取一
   杯,露一宿,重湯溫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太陰脾瘧,脈弦而緩,寒戰,甚則嘔吐噫氣,腹鳴溏泄。苦辛寒法,不中與
   也。苫辛溫法,加味露薑飲主之。
註:[1]上條純是太陰虛寒。
  [2]此條邪氣更甚,脈兼弦則土中有木矣,故加溫燥泄木退邪。
按:
方劑:【一一九、加味露薑飲方】(苦辛溫法)人參一錢半夏二錢草果一錢生薑二錢
   廣皮一錢青皮一錢醋炒水二杯半,煮成一杯,滴荷葉露三匙溫服,渣再煮一
   杯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中焦瘧,寒熱久不止,氣虛留邪,補中益氣湯主之。
註:留邪以氣虛之故,自以升陽益氣立法。
按:
方劑:【一二0、補中益氣湯方】炙黃耆一錢五分人參一錢炙甘草一錢白朮一錢炒
   廣皮五分當歸五分升麻三分炙柴胡三分炙生薑三片大棗二枚去核水五杯,煮
   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溫三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脈左弦,暮熱早涼,汗解渴飲,少陽瘧偏於熱重者,青蒿鱉甲湯主之。
註:[1]少陽切近三陰,立法以一面領邪外出,一面防邪內入為要領。
  [2]小柴胡湯:<1>以柴胡領邪。<2>以人參、大棗、甘草護正。<3>以柴胡清表
     熱。<4>以黃芩、甘草苦甘清裡熱。<5>半夏、生薑兩和肝胃,蠲內飲,宣
     胃陽,降胃陰,疏肝。<6>用生薑、大棗調和榮衞。使表者不爭,裡者內
     安,清者清,補者補,升者升,降者降,平者平,故曰和也。
  [3]<1>青蒿鱉甲湯,用小柴胡法,而小變之。<2>卻不用小柴胡之藥者,小柴
     胡原為傷寒立方,瘧緣於暑濕,其受邪之源,本自不同,故必變通其藥
     味,以同在少陽一經,故不能離其法。<3>青蒿鱉甲湯。1.以青蒿領邪。
     青蒿較柴胡力軟,且芳香逐穢,開絡之功則較柴胡有獨勝。2.<1>寒邪傷
     陽,柴胡湯中之人參、甘草、生薑,皆護陽者也。<2>暑熱傷陰,故改用
     鱉甲護陰,鱉甲乃濡動之物,且能入陰絡搜	邪。3.<1>柴胡湯以脅痛乾嘔
     ,為飲邪所致,故以薑半通陽,降陰而清飲	邪。<2>青蒿鱉甲湯以邪熱傷
     陰,則用知母、花粉以清邪熱而止渴。4.丹皮清少陽血分,桑葉清少陽
     絡中氣分。
  [4]宗古法而變古方者,以邪之偏寒偏熱不同也。此葉氏之讀古書,善用古
     方,豈他人之死於句下者,所可同日語哉﹖
按:
方劑:【一二一、青蒿鱉甲湯方】(苦辛鹹寒法)青蒿三錢知母二錢桑葉二錢鱉甲五
   錢丹皮二錢花粉二錢水五杯,煮取二杯,瘧來前分二次溫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少陽瘧,如傷寒證者,小柴胡湯主之。渴甚者去半夏加栝蔞根。脈弦遲者,
   小柴胡加乾薑陳皮主之。
註:[1]少陽瘧,如傷寒少陽證,乃偏於寒重而熱輕,故仍從小柴胡法。
  [2]若內躁渴甚,則去半夏之燥,加括蔞根生津止渴。
  [3]<1>脈弦遲,則寒更重矣。<2>金匱謂「脈弦遲者,當溫之。」<3>故於小柴
     胡湯內加乾薑、陳皮溫中,且能由中達外,使中陽得伸,逐邪外出也。
按:
方劑:【一二二、小柴胡湯方】(苦辛甘溫法)柴胡三錢黃芩一錢五分半夏二錢人參
   一錢炙甘草一錢五分生薑三片大棗二枚去核
   [1]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
   [2]<1>加減如傷寒論中法。<2>渴甚者去半夏,加括蔞根三錢。【一二三、小
      柴胡加乾薑陳皮湯方】(苦辛溫法)即於小柴胡湯內加乾薑二錢、陳皮二
      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舌白脘悶,寒起四末,渴喜熱飲,濕蘊之故,名曰濕瘧,厚朴草果湯主之。
註:[1]此熱少濕多之證。
  [2]<1>舌白脘悶,皆濕為之也。<2>寒起四末,濕鬱脾陽,脾主四肢,故寒起
     於此。<3>渴,熱也,當喜涼飲,而反喜熱飲者,濕為陰邪,瀰漫於中,
     喜熱以開之也。
  [3]故方法以苦辛通降,純用溫開,而不必苦寒也。【一二四、厚朴草果湯
     方】(苦辛溫法)[1]按:中焦久瘧,脾胃正當其衝。<1>偏於熱者胃受之,
     法則偏於救胃。<2>偏於濕者脾受之,法則偏於救脾。[2]<1>胃,陽腑也,
     救胃必用甘寒苦寒。<2>脾,陰臟也,救脾必用甘溫苦辛。<3>兩平者兩救
     之。[3]本論列瘧證,寥寥數則,略備大綱,不能徧載,然於此數條,反
     復對勘,彼此印證,再從上焦篇究來路,下焦篇閱歸路,其規矩準繩,
     亦可知其大略矣。
按:
方劑:【一二四、厚朴草果湯方】(苦辛溫法)厚朴一錢五分杏仁一錢五分草果一錢
   半夏二錢茯苓塊三錢廣皮一錢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濕溫內蘊,夾雜飲食停滯,氣不得運,血不得行,遂成滯下,俗名痢疾。古
   稱重證,以深入腋腑也。
   [1]<1>初起腹痛脹者易治。<2>日久不痛,並不脹者難治。
   [2]<1>脈小弱者易治。<2>脈實大數者難治。
   [3]老年久衰。<1>實大小弱並難治。<2>脈調和者易治。
   [4]<1>日數十行者易治。<2>一二行,或有或無者難治。
   [5]<1>面色便色鮮明者易治。<2>穢暗者難治。
   [6]噤囗利-屬實者尚可治,屬虛者難治。
   [7]<1>先滯(俗所謂痢疾)後利(俗謂之泄瀉)者易治。<2>先利後滯者難治。
   [8]先滯後瘧者易治。先瘧後滯者難治。
   [9]<1>本年新受者易治。<2>上年伏暑酒客積熱。老年腸虛積濕者難治。
   [10]季脅少腹無動氣疝瘕者易治,有者難治。
註:[1]此痢疾之大綱,雖羅列難治易治十數列,總不出邪機向外者易治,深入
     臟絡者難治也。
  [2]諺云:「餓不死的傷寒,䐜不死的痢疾」。<1>時人解云:1.凡病傷寒者
     ,當禁其食,令病者飢,則不至與外邪相搏而死也。2.痢疾日下數十行
     ,下者既多,腸胃空虛,必令病者多食,則不至腸胃盡空而死也。<2>不
     知此二語乃古之賢醫,金針度人處,後人不審病情,不識句讀,以致妄
     解耳。1.按:內經熱病禁食,在少愈之際,不在受病之初。2.仲景傷寒
     論中現有食粥卻病之條,但不可食重濁肥膩耳。3.痢疾暑濕夾飲食內傷
     ,邪非一端,腸胃均受其殃,古人每云「淡薄滋味」,如何可以恣食,
     與邪氣團成一片,病久不解耶﹖吾見痢疾不戒口腹而死者,不可勝數。
     <3>蓋此二語「餓」字、「䐜」字,皆自為一句。1.謂患傷寒之人,尚知
     餓而思食,是不死之證。其死者醫殺之也。蓋傷寒暴發之病,自外而來
     ,若傷衞而未及於榮,病人如餓,病機尚淺,醫者助胃氣,捍外侮則愈
     ,故云不死。若不餓則重矣。仲景謂風病能食,寒病不能食是也。2.痢
     疾久伏之邪,由內下注,若臟氣有餘,不肯容留邪氣,彼此互爭則䐜,
     邪機向外,醫者順水推舟則愈,故云不死。若臟氣已虛,純遜邪氣,則
     不䐜而寇深矣。
  [3]汪按:瘧痢二證,若不能薄味,藥雖對證,亦不能效,其愈後堅壁清野
     之法,與傷寒溫病相同。但瘧疾至正氣大衰之時,胃虛不能勝邪,俗人
     仍令禁食,亦大謬也。
  [4]丹溪格致餘論,「俗言無飽死痢」一條可參看。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自利不爽,欲作滯下,腹中拘急,小便短者,四苓合芩芍湯主之。
註:[1]<1>既自利(俗謂泄瀉)矣,理當快利,而又不爽者何﹖蓋濕中藏熱,氣為
     濕熱鬱傷,而不得暢遂其本性,故滯。臟腑之中,全賴此一氣之轉輸,
     氣既滯矣,焉有不欲作滯下之理乎﹖<2>曰欲作,作而未遂也。<3>拘急,
     不爽之象,積滯之情狀也。<4>小便短者,濕注大腸,闌門(小腸之末,大
     腸之始)不分水,膀胱不滲濕也。
  [2]故以:<1>四苓散分闌門,通膀胱,開支河,使邪不直注大腸。	<2>合芩芍
     法,宣氣分,清積滯,預奪其滯下之路也。
  [3]此乃初起之方,久痢陰傷,不可分利,故方後云:「久痢不在用之。」
  [4]<1>按:浙人倪涵初作瘧痢三方,於「痢疾」條下,先立禁汗、禁分利、
     禁大下、禁溫補之法,是誠見世之妄醫者,誤汗、誤下、誤分利、誤溫
     補,以致沈疴不起,痛心疾首,而有是作也。<2>然一概禁之,未免因噎
     廢食,且其三方,亦何能包括痢門諸證,是安於小成,而不深究大體也
     。<3>瑭勤求古訓,靜與心謀,以為可汗則汗,可下則下,可清則清,可
     補則補,一視其證之所現,而不可先有成見也。<4>至於誤之一字,醫者
     時刻留心,猶恐思慮不及,學術不到,豈可謬於見聞而不加察哉﹖
按:
方劑:【一二五、四苓合芩芍湯方】(苦辛寒法)蒼朮二錢豬苓二錢茯苓二錢澤瀉二
   錢白芍二錢黃芩二錢廣皮一錢五分厚朴二錢木香一錢水五杯,煮取二杯,分
   二次溫服,久痢不在用之。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暑溫風寒雜感,寒熱迭作,表證正盛,裏證復急,腹不和而滯下者,活人敗
   毒散主之。
註:[1]此證乃內傷水穀之釀濕,外受時令之風濕。中氣本自不足之人,又氣為
     濕傷,內外俱急,立方之法。
  [2]<1>以人參為君,坐鎮中州,為督戰之帥。<2>以二活二胡合芎藭,從半表
     半裡之際,領邪外出。喻氏所謂「逆流挽舟者」此也。<3>以枳殼宣中焦
     之氣。<4>茯苓,滲中焦之濕。<5>以桔梗開肺與大腸之痺。<6>甘草,和合
     諸藥。
  [3]乃陷者舉之之法,不治痢而治致痢之源,痢之初起,憎寒壯熱者,非此
     不可也。
  [4]若云統治傷寒溫疫瘴氣則不可,凡病各有所因,豈一方之所得而統之也
     哉﹖
  [5]此方在風溫門中,用處甚多,若濕不兼風而兼熱者,即不合拍,奚況溫
     熱門乎﹖
  [6]世醫用此方治溫病,已非一日,吾只見其害,未見其利也。【一二六、
     活人敗毒散】(辛甘溫法)[1]汪按:噤口有虛實之分,此方虛者固不可用
     ,即實證亦惟表證重者當用。[2]若中焦濕熱壅滯,當丹溪人參、黃連法
     。[3]虛者當於理中等法求之。
按:
方劑:【一二六、活人敗毒散】(辛甘溫法)羌活獨活茯苓川芎枳殼柴胡人參前胡桔
   梗以上各一兩甘草五錢
   [1]共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杯,生薑三片,煎至七分,頓服之。
   [2]<1>熱毒衝胃,噤口者本方加陳倉米各等分,名倉廩散。服法如前,加一
      倍。<2>噤口屬虛者勿用之。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滯下已成,腹脹痛,加減芩芍湯主之。
註:此滯下初成之實證,一以疏利腸間濕熱為主。
按:
方劑:【一二七、加減芩芍湯方】(苦辛寒法)白芍三錢黃芩二錢黃連一錢五分厚朴
   二錢木香一錢煨廣皮二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忌油膩生冷。【
   加減】
   [1]甘溫法。
   [2]腹痛甚欲便,便後痛減,再痛再便者。<1>白滯:加附子一錢五分、酒炒
      大黃三錢。<2>紅滯:加肉桂一錢五分、酒炒大黃三錢<3>通爽後即止,不
      可頻下。<4>如積未淨,當減其製。<5>紅積:加歸尾一錢五分、紅花一錢
      、桃仁二錢。
   [3]舌濁脈實,有食積者:加查肉一錢五分,神曲二錢,枳殼一錢五分。
   [4]濕重者,目黃,舌白,不渴:加茵陳三錢、白通草一錢、滑石一錢。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滯下濕熱內蘊,中焦痞結,神識昏亂,瀉心湯主之。
註:[1]滯下由於濕熱內蘊,以致中痞。
  [2]但以瀉心治痞結之所由來,而滯自止矣。
按:
方劑:△【瀉心湯】(方法見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滯下紅白,舌色灰黃,渴不多飲,小溲不利,滑石藿香湯主之。
註:[1]此暑濕內伏,三焦氣機阻窒,故不肯見積治積。
  [2]乃以辛淡滲濕宣氣,芳香利竅,治所以致積之因,庶積滯不期愈而自愈
     矣。
按:
方劑:【一二八、滑石藿香湯】(辛淡合芳香法)飛滑石三錢白通草一錢豬苓二錢茯
   苓皮三錢藿香梗二錢厚朴二錢白蔻仁一錢廣皮一錢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
   次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濕溫,下利脫肛,五苓散加寒水石主之。
註:此急開支河,俾濕去而利自止。
按:
方劑:【一二九、五苓散加寒水石方】(辛溫淡複寒法)即於五苓散內加寒水石三錢
   ,如服五苓散法,久痢不在用之。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久痢陽明不閤,人參石脂湯主之。
註:[1]九竅不和,皆屬胃病。
  [2]久痢胃虛,虛則寒,胃氣下溜,故以堵截陽明為法。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自利腹滿,小便清長,脈濡而小,病在太陰,法當溫臟,勿事通腑,加減附
   子理中湯主之。
註:[1]此偏於濕合臟陰,無熱之證。
  [2]故以附子理中湯,去甘守之人參、甘草,加通運之茯苓、厚朴。【一三
     一、加減附子理中湯】(甘辛溫法)[1]汪按:理中不獨濕困太陰宜用,每
     見夏日傷冰水瓜果,立時發痢者,止有寒濕,並無熱證,小兒尤多此證
     ,小便亦或短赤,不行拘泥,宜用理中。[2]<1>甚則加附子。<2>瓜果積加
     丁香、草果。<3>下利滯澀者加當歸。<4>其有誤用剋伐者,則人參又當倍
     用矣。<5>上焦有暑濕,或嘔者,反佐薑、連少許。
按:
方劑:【一三一、加減附子理中湯】(甘辛溫法)白朮三錢附子二錢乾薑二錢茯苓二
   錢厚朴二錢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自利不渴者屬太陰,甚則噦,(俗名呃忒)衝氣逆,急救土敗,附子粳米湯主
   之。
註:[1]此條較上條更危。<1>上條陰濕與臟陰相合,而臟之真陽未敗。<2>此則臟
     陽結,而邪陰與臟陰毫無忌憚。
  [2]故:<1>上條猶係通補。<2>此則純用守補矣,扶陽抑陰之大法如此。
按:
方劑:【一三二、附子粳米湯方】(若辛熱法)人參三錢附子二錢炙甘草二錢粳米一
   合乾薑二錢水五杯,煎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三次溫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瘧邪,熱氣內陷,變痢,久延時曰,脾胃氣衰,面浮腹膨,裏急肛墜,中虛
   伏邪,加減小柴胡湯主之。
註:[1]<1>瘧邪在經者多,較之痢邪在臟腑者淺,痢則深於瘧矣。<2>內陷云者,
     由淺入深也。
  [2]治之之法,不出喻氏「逆流挽舟」之議,蓋陷而入者,仍而提使之出也
     。
  [3]故:<1>以柴胡由下而上,入深出淺。	合黃芩兩和陰陽之邪。<2>以人參合
     穀芽,宣補胃陽。<3>丹皮、歸、芍,內護三陰。<4>1.穀芽,推氣分之滯
     。	2.山查,推血分之滯。<5>1.穀芽,升氣分,故推穀滯。	2.山查,降
     血分,故推肉滯也。
按:
方劑:〔一三三、加減小柴胡湯方】(苦辛溫法)柴胡三錢黃芩二錢人參一錢丹皮一
   錢白芍二錢炒當歸一錢五分土炒穀芽一錢五分山查一錢五分炒水八杯,煮取
   三杯,分三次溫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春溫內陷,下痢最易厥脫,加減黃連阿膠湯主之。
註:[1]春溫內陷,其為熱多濕少明矣。
  [2]<1>熱必傷陰,故立法以救陰為主。<2>救陰之法,豈能出育陰堅陰兩法外
     哉﹖
  [3]此<1>黃連之堅陰。<2>阿膠之育陰,所以合而為名湯也。<3>從黃連者,黃
     芩。<4>從阿膠者,生地、白芍也。<5>炙草則統甘苦而並和之。
  [4]此下三條,應列下焦,以與諸內陷並觀,故列於此。
按:
方劑:【一三四、加減黃連阿膠湯】(甘寒苦寒合化陰氣法)黃連三錢阿膠三錢黃芩
   二錢炒生地四錢生白芍五錢炙甘草一錢五分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氣虛下陷,加減補中益氣湯主之。
註:[1]此邪少虛多,偏於氣分之證。
  [2]故以升補為主。
按:
方劑:【一三五、加減補中益氣湯】(甘溫法)人參二錢黃耆二錢廣皮一錢炙甘草一
   錢歸身二錢炒白芍三錢防風五分升麻三分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濕溫(附瘧痢疸痺)
條文:內虛下陷,熱利下重,腹痛,脈左小右大,加味白頭翁湯主之。
註:[1]<1>此內虛濕熱下陷,將成滯下之方。<2>仲景厥陰篇謂:「熱利下重者,
     白頭翁湯主之。」<3>按熱注下焦,設不差,必圊膿血。
  [2]<1>脈右大者,邪從上中而來。<2>左小者,下焦受邪,堅結不散之象。
  [3]故以:<1>白頭翁:1.無風而搖者,稟甲乙之氣,透發下陷之邪,使之上
     出。2.又能有風而靜,稟庚辛之氣。清能除熱,燥能除濕,濕熱之積滯
     去,而腹痛自止。<2>秦皮,得水木相生之氣,色碧而氣味苦寒,所以能
     清肝熱。<3>黃連,得少陰水精,能清腸澼之熱。<4>黃柏,得水土之精,
     滲濕而清熱。<5>加黃芩、白芍者,內陷之證,由上而中而下。<6>且右手
     脈大,上中尚有餘邪。故以:1.黃芩,清腸胃之熱,兼清肌表之熱。2.
     黃連、黃柏但走中下。3.黃芩則走中上,蓋黃芩手足陽明手太陰藥也。
     4.白芍去惡血,生新血,且能調血中之氣也。[3]按仲景太陽篇,有「表
     證未罷,誤下而成協熱下利」之證。<1>心下痞硬之寒證,則用桂枝人參
     湯。<2>脈促之熱證,則用葛根黃連黃芩湯。與此不同。【一三六、加味
     白頭翁湯】(苦寒法)[1]汪按:治痢之法,非通則澀,扼要在有邪無邪、
     陰陽氣血、淺深久暫、虛實之間,稍誤即危,不可不慎也。[2]又痢俱兼
     濕,例禁柔膩(溫邪下痢者非)。其有久痢陰虛,當攝納陰液,或陰中陽
     虛,應用理陰煎等法者,屬下焦。[3]徵按:滯下自利諸條,俱係下焦篇
     證,似不應列入中焦,要知致病之由,則自中焦而起,所以金匱方中只
     有黃芩湯,以治太陽少陽兩經合病之下利,遂開萬世治利之門。經云:
     「治病必求其本」,此之謂也。
按:
方劑:【一三六、加味白頭翁湯】(苦寒法)白頭翁三錢秦皮二錢黃連二錢黃柏二錢
   白芍二錢黃芩三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秋燥
條文:燥傷胃陰,五汁飲主之,玉竹麥門冬湯亦主之。
註:
按:
方劑:【△五汁飲】(方法並見前)【一三七、玉竹麥門冬湯】(甘寒法)玉竹三錢麥
   冬三錢沙參二錢生甘草一錢
   [1]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2]土氣者加生扁豆。氣虛者加人參。
方論:
篇名:中焦篇~秋燥
條文:胃液乾燥,外感已淨者,牛乳飲主之。
註:此以津血填津血法也。
按:
方劑:【一三八、牛乳飲】(甘寒法)牛乳一杯,重湯燉熱,頓服之,甚者日再服。
方論:
篇名:中焦篇~秋燥
條文:燥證氣血兩燔者,玉女煎主之。
註:[1]汪按:<1>燥證路徑無多,故方法甚簡。	<2>始用辛涼,繼用甘涼,與溫熱
     相似。
  [2]但:<1>溫熱傳至中焦,間有當用寒苦者。<2>燥證則惟喜柔潤,最忌苦燥
     ,斷無用之之理矣。
  [3]其有濕未退而燥已起,及上燥下濕,下燥上濕者,俱見濕門。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邪在陽明久羈,或已下,或未下,身熱面
   赤,囗乾舌燥,甚則齒黑唇裂。脈沉實者,仍可下之。脈虛大,手足心熱,
   甚於手足背者,加減復脈湯主之。
註:[1]溫邪久羈中焦,陽明陽土,未有不克少陰癸水者。或已下而陰傷,或未
     下而陰竭。<1>若實證居多,正氣未至潰敗,脈來沈實有力,尚可假手於
     一下。即傷寒論中急下以存津液之謂。<2>若中無結糞,邪熱少而虛熱多
     。1.其人脈必虛。2.手足心主裡,其熱必甚於手足背之主表也。3.若再
     下其熱,是竭其津而速之死也。
  [2]<1>故以復脈湯復其津液,陰復則陽留,庶可不至於死也。<2>去參桂薑棗
     之補陽,加白芍收三陰之陰,故云「加減復脈湯」。
  [3]<1>在仲景當日,治傷於寒者之結代,自有取於參桂薑棗,復脈中之陽。
     <2>今治傷於溫者之陽亢陰竭,不得再補其陽也。用古法而不拘用古方,
     醫者之化裁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溫病誤表,津液被劫,心中震震,舌強神昏,宜復脈法,復其津液,舌上津
   回則生,汗自出,中無所主者,救逆湯主之。
註:[1]<1>誤表動陽:1.心氣傷則心震。	2.心液傷則舌蹇。<2>故宜復脈復其津液
     也。
  [2]若傷之太甚,陰陽有脫離之象,復脈亦不勝任,則非救逆不可。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溫病耳聾,病係少陰,與柴胡湯者必死,六七日以後,宜復脈輩復其精。
註:[1]溫病無三陽經證,卻有陽明腑證,(中焦篇已申明腑證之由矣)、三陰臟
     證。<1>蓋臟者,藏也,藏精者也。溫病最善傷精,三陰實當其衝。<2>如
     :1.陽明結則脾陰傷而不行,脾胃臟腑,切近相連,夫累及妻,	理固然
     也。有急下以存津液一法。	2.土實則水虛,浸假而累及少陰矣,耳聾不
     臥等證是也。	3.水虛則木強,浸假而累及厥陰矣,目閉痙厥等證是也。
     	此由上及下,由陽入陰之道路,學者不可不知。
  [2]按:溫病耳聾,靈、素稱其必死,豈少陽耳聾,竟至於死耶﹖經謂:「
     腎開竅於耳,脫精者耳聾」。蓋:<1>蓋初則陽火上閉,陰精不得上承,
     清竅不通。<2>繼則陽亢陰竭,若再以小柴胡湯直升少陽,其勢必至下竭
     上厥	,不死何待﹖<3>何時醫悉以陶氏六書統治四時一切病證,而不究心
     於靈、素、	難經也哉﹖
  [3]<1>瑭於溫病六七日以外,壯火少減,陰火內熾,耳聾者悉以復陰得效。
     <2>曰宜復脈輩者,不過立法如此,臨時對證,加減盡善,是所望於當其
     任者。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勞倦內傷,復感溫病,六七日以外不解者,宜復脈法。
註:[1]此兩感治法也。
  [2]<1>甘能益氣,凡甘皆補,故宜復脈。<2>服二三帖後,身不熱而倦甚,仍
     加人參。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溫病已汗而不得汗,已下而熱不退,六七日以外;脈尚躁盛者,重與復脈湯
   。
註:[1]<1>已與發汗而不得汗,已與通裡而熱不除,其為汗下不當可知。<2>脈尚
     躁盛,邪固不為藥衰,正氣亦尚能與邪氣分爭。
  [2]故須重與復脈,扶正以敵邪,正勝則生矣。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溫病誤用升散,脈結代,甚則脈兩至者,重與復脈,雖有他證,後治之。
註:此留人治病法也,即仲景「裡急急當救裡」之義。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汗下後,囗燥咽乾,神倦欲眠,舌赤苔老,與復脈湯。
註:[1]在中焦下後與益胃湯,復胃中津液,以邪氣未曾深入下焦。
  [2]若:<1>口燥咽乾,乃少陰之液,無以上供。<2>神昏欲眠,有少陰但欲寐
     之象故與復脈。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熱邪深入,或在少陰,或在厥陰,均宜復脈。
註:[1]此言復脈為熱邪劫陰之總司也。
  [2]蓋少陰藏精,厥陰必待少陰精足,而後能生,二經均可主以復脈者,乙
     癸同源也。
按:
方劑:【一三九、加減復脈湯方】(甘潤存津法)炙甘草六錢乾地黃六錢(按:地黃
   三種用法:<1>生地者,鮮地黃未晒乾者也,可入藥煮用,可取汁用,其性甘
   涼,上中焦用以退熱存津。<2>乾地黃者,乃生地晒乾,已為丙火煉過,去其
   寒涼之性,本草稱其「甘平」。<3>熟地製以酒,與砂仁九蒸九晒而成,是又
   以丙火丁火合煉之也,故其性甘溫。<4>奈何今人悉以乾地黃為生地,北人並
   不知世有生地,僉謂乾地黃為生地,而曰「寒涼」,指為鹿為馬,不可不辨
   。)生白芍六錢麥冬五錢不去心阿膠三錢麻仁三錢(按:柯韻伯謂:「舊傳麻
   仁者誤,當係棗仁。」彼從「心悸動」三字中看出傳寫之誤,不為無見。今
   治溫熱有取於麻仁,甘益氣,潤去燥,故仍從麻仁。)
   [1]水八杯,煮取八分三杯,分三次服。
   [2]劇者加甘草至一兩、地黃、白芍八錢、麥冬七錢,日三夜一服。【一四
      0、救逆湯方】(鎮攝法)即於加減復脈湯內,去麻仁,加生龍骨四錢、
      生牡蠣八錢[1]煎如復脈法。[2]脈虛大欲散者,加人參二錢。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下後大便溏甚,周十二時,三四行,脈仍數者,未可與復脈湯,一甲煎主之
   。服一二曰,大便不溏者,可與一甲復脈湯。
註:[1]下後:<1>法當數日不便。<2>今反溏而頻數,非其人真陽素虛,即下之不
     得其道,有亡陰之慮。
  [2]<1>若以復脈滑潤,是以存陰之品,反為瀉陰之用。<2>故以牡蠣一味單用
     則力大,既能存陰,又澀大便,且清在裡之餘熱,一物而三用之。
按:
方劑:【一四一、一甲煎】(鹹寒兼澀法)生牡蠣二兩碾細。水八杯,煮取三杯,分
   溫三服。【一四二、一甲復脈湯方】即於加減復脈湯內,去麻仁加牡蠣一兩
   。(加減復脈湯見前)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下焦溫病,但大便溏者,即與一甲復脈湯。
註:[1]溫病深入下焦劫陰,必以救陰為急務。
  [2]然救陰之藥多滑潤,但見大便溏,不必待日三四行,即以一甲復脈法,
     復陰之中,預防泄陰之弊。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少陰溫病,真陰欲竭,壯火復熾,心中煩,不得臥者,黃連阿膠湯主之。
註:[1]按:前復脈法,為邪少虛多之治,其有陰既虧而實邪正盛,甘草即不合
     拍。
  [2]<1>心中煩,陽邪挾心陽獨亢於上,心體之陰,無容留之地,故煩雜無奈
     。<2>不得臥,陽亢不入於陰,陰虛不受陽納,雖欲臥得乎。
  [3]此證陰陽各自為道,不相交互,去死不遠。故<1>以黃芩從黃連,外瀉壯
     火,而內堅真陰。<2>以芍藥從阿膠,內護真陰,而外扞亢陽。<3>名黃連
     阿膠湯者,取一剛以禦外侮,一柔以護內主之義也。<4>其交關變化,神
     明不測之妙,全在一雞子黃。前人訓雞子黃僉謂:「雞為巽木,得心之
     母氣,色赤入心,虛則補母而已。」理雖至當,殆未盡其妙。蓋雞子黃
     :1.有地球之象,為血肉有情,生生不已,乃奠安中焦之聖品,有	甘草
     之功能,而靈於甘草。2.其正中有孔,故能上通心氣,下達腎氣,居中
     以達兩頭,有蓮	子之妙用。3.其性和平,能使亢者不爭,弱者得振。4
     .其氣焦臭,故上補心,其味甘鹹,故下補腎。5.再釋家有地水風火之喻
     ,此證大風一起,蕩然無餘,雞子黃鎮	定中焦,通徹上下,合阿膠能預
     熄內風之震動也。6.然不知人身陰陽相抱之義,必未能識仲景用雞子黃
     之妙,謹將	人身陰陽生死,寤寐圖形,開列於後,以便學者入道有階也
     。	(不知陰陽相抱之理,亦不知傷寒必當救陽,溫病必當救陰之	妙。)
     	陽陰寤陰出於陽則寤				陽入於陰則寐			陽從陰從陰從			上脫下脫交
     脫【一四三、,黃連阿膠湯方】(苦甘鹼寒法)[1]徵按:此金匱治「傷寒
     少陰病,二三日以上,心煩不得臥」之祖方也。[2]二三日以上,寒變熱
     之時也。少陰多寐,以傳經之陽邪灼陰,故不得臥。與少陰溫病確乎相
     合。[3]「陽亢不入於陰,陰虛不受陽納。」二語雖倡自葉氏,然亦自經
     文「衞氣留於陽,則陽氣滿,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而來
     ,可為一切不寐之總綱。
  [4]他如:<1>濕痰留於胃腑不寐,內經則有「半夏湯以通其陽。」其方則以
     千里外之流水,揚萬遍,取五升。炊以葦薪,沸則納秫米一升,半夏五
     合,炊至升半,去渣。飲汁一小杯,日三服,以知為度。<2>虛煩不眠,
     仲祖則有「酸棗仁湯,以和其陰。」方用棗仁二升,知母、茯苓、川芎
     各二兩,甘草一兩。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納諸藥,煮取三升,
     分溫三服。<3>又如膽虛不寐,本事方有鱉甲丸,鱉甲、棗仁、羌活、牛
     膝、五味、參、耆各等分,細末蜜丸桐子大,每用溫酒服三四十丸。<4>
     痰熱不眠,集驗方有溫膽湯,橘紅、半夏、茯神、甘草、枳實、竹茹。
     <5>振悸不眠,半夏、陳皮、甘草、芡實、茯苓、竹茹。<6>虛勞不寐,棗
     仁二兩,碾末,同半夏二合煮糜,入地黃汁一合,再煮,時時與服。<7>
     六一散加牛黃,治煩躁不眠。<8>竹葉湯調服炒棗仁末,治脾虛不眠之類
     。
  [5]條例甚多,總不出乎安胃和中,俾陽明之氣順,則陰陽之道路,可通而
     已矣。
按:
方劑:【一四三、,黃連阿膠湯方】(苦甘鹼寒法)黃連四錢黃芩一錢阿膠三錢白芍
   一錢雞子黃二枚水八杯,先煮三物,取三杯,去滓,納膠烊盡,再納雞子黃
   ,攪令相得日三服。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夜熱早涼,熱退無汗,熱自陰來者,青蒿鱉甲湯主之。
註:[1]<1>夜行陰分而熱,日行陽分而涼,邪氣深伏陰分可知。<2>熱退無汗,邪
     不出表,而仍歸陰分,更可知矣。<3>故曰:「熱自陰分而來」,非上中
     焦之陽熱也。
  [2]<1>邪氣深伏陰分,混處氣血之中,不能純用養陰。<2>又非壯火,更不得
     任用苦燥。
  [3]故:<1>以鱉甲蠕動之物,入肝經至陰之分,既能養陰,又能入絡搜邪。
     <2>以青蒿芳香透絡,從少陽領邪外出。<3>細生地,清陰絡之熱。<4>丹皮
     ,瀉血中之伏火。<5>知母者知病之母也。佐鱉甲青蒿而成搜剔之功焉。
  [4]再:此方有先入後出之妙。<1>青蒿不能直入陰分,有鱉甲領之入也。<2>
     鱉甲不能獨出陽分,有青蒿領之出也。
按:
方劑:【一四四、青蒿鱉甲湯方】(辛涼合甘寒法)青蒿二錢鱉甲五錢細生地四錢知
   母二錢丹皮三錢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熱邪深入下焦,脈沉數,舌乾齒黑,手指但覺蠕動,急防痙厥,二甲復脈湯
   主之。
註:[1]此示人痙厥之漸也。
  [2]溫病七八日以後,熱深不解,口中津液乾涸,但覺手指掣動,即當防其
     痙厥,不必俟其已厥而後治也。
  [3]故以復脈育陰,加入介屬潛陽,使陰陽交紐,庶厥可不作也。
按:
方劑:【一四五、二甲復脈湯方】(鹹寒甘潤法)即於加減復脈湯內,加生牡蠣五錢
   、生鱉甲八錢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下焦溫病,熱深厥甚,脈細促,心中憺憺大動,甚則心中痛者,三甲復脈湯
   主之。
註:[1]前二甲復脈,防痙厥之漸,即痙厥已作,亦可以二甲復脈止厥。
  [2]茲又加龜板,名三甲者,以心中大動,甚則痛而然也。<1>心中動者,火
     以水為體,肝風鴟張,立刻有吸盡西江之勢,腎水本虛,不能濟肝,而
     後發痙,既痙而水難猝補,心之本體欲失,故憺憺然而大動也。<2>甚則
     痛者,陰維為病主心痛,此證熱久傷陰,八脈麗於肝腎,肝腎虛而累及
     陰維,故心痛。<3>非如寒氣客於心胸之心痛,可用溫通。故以鎮腎氣補
     任脈,通陰維之龜板止心痛,合入肝搜邪之二甲,相濟成功也。(此心動
     與水停心下者相反,心為丁火,所以惡者客水,而所喜者真水,故心與
     腎並主少陰也。一則水氣凌心,若薪炭之見水而爆沸也。一則水不濟火
     ,若游急之失水而騰躍也。一則通陽利水,一則潛陽補水,當於脈證辨
     之。)
按:
方劑:【一四六、三甲復脈湯方】(同二甲湯法)即於二甲復脈湯內,加生龜板一兩
   。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既厥且噦,(俗名呃忒)脈細而勁,小定風珠主之。
註:[1]溫邪久踞下焦:<1>爍肝液為厥。<2>擾衝脈為噦。<3>脈陰陽俱減則細。<4>
     肝木橫強則勁
  [2]故:<1>雞子黃,實土而定內風。<2>龜板,補任(謂任脈)而鎮衝脈。<3>阿
     膠,沉降補液而熄肝風。<4>淡菜,生於鹼水之中而能淡,外偶內奇,有
     坎卦之象,能補陰中之真陽,其形翕闔,故又能潛真陽之上動。<5>童便
     ,以濁液仍歸濁道,用以為使也。
  [3]名「定珠風」者。<1>以雞子黃宛如珠形,得巽木之精,而能熄肝風,肝
     為巽木,巽為風也。<2>龜亦有珠,具真武之德,而鎮震木。1.震為雷,
     在人為膽,雷動未有無風者,雷靜而風亦靜矣。2.亢陽直上顛頂,龍上
     於天也。制龍者,龜也。古者豢龍御龍之法,失傳已久,其大要不出乎
     此。
按:
方劑:【一四七、小定風珠方】(甘寒鹹法)雞子黃一枚生用,真阿膠二錢生龜板六
   錢童便一杯淡菜三錢
   [1]水五杯,先煮龜板淡菜得二杯,去滓。
   [2]入阿膠上火烊化,納雞子黃,攪令相得,再沖童便,頓服之。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熱邪久羈,吸爍真陰,或因誤表,或因妄攻,神倦瘛瘲,脈氣虛弱,舌絳苔
   少,時時欲脫者,大定風珠主之。
註:[1]此邪氣已去八九,真陰僅存一二之治也,觀脈虛苔少可知。
  [2]故:<1>以大隊濃濁填陰塞隙,介屬潛陽鎮定。<2>以雞子黃一味,從足太
     陰下安足三陰,上濟手三陰,使上下交合,陰得安其位,斯陽可立根基
     ,俾陰陽有眷屬一家之義,庶可不致絕脫歟!
按:
方劑:【一四八、大定風珠方】(酸甘鹹法)生白芍六錢阿膠三錢生龜板四錢乾地黃
   六錢麻仁二錢五味子二錢生牡蠣四錢麥冬六錢連心炙甘草四錢雞子黃二枚生
   鱉甲四錢生
   [1]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再入雞子黃,攪令相得,分三次服。
   [2]<1>喘:加人參。<2>自汗者:加龍骨、人參、小麥。<3>悸者:加茯神、人
      參、小麥。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壯火尚盛者,不得用定凰珠復脈。邪少虛多者,不得用黃連阿膠湯。陰虛欲
   痙者,不得用青蒿鱉甲湯。
註:[1]此諸方之禁也。
  [2]前數方雖皆為存陰退熱而設,其中有:<1>以補陰之品,為退熱之用者。
     <2>有一面補陰,一面搜邪者。<3>有一面填陰,一面護陽者。各宜心領神
     會,不可混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痙厥神昏,舌短煩躁,手少陰證未罷者。先與牛黃紫雪輩,開竅搜邪。再與
   復脈湯存陰,三甲潛陽,臨證細參,勿致倒亂。
註:[1]痙厥神昏,舌蹇煩躁,統而言之曰「厥陰證」,然有手經足經之分。<1>
     在上焦以清邪為主,清邪之後,必繼以存陰。<2>在下焦以存陰為主,存
     陰之先,若邪尚有餘,必先以搜邪。
  [2]手少陰證未罷,如寸脈大,口氣重,顴赤,白睛赤,熱壯之類。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邪氣久羈,肌膚甲錯,或因下後邪欲潰,或因存陰得液蒸汗,正氣已虛,不
   能即出,陰陽互爭而戰者,欲作戰汗也,復脈湯熱飲之。虛盛者加人參。肌
   肉尚盛者,但令靜,勿妄動也。
註:[1]按:傷寒汗解,必在下前,溫病多在下後,縛解而後得汗。誠有如吳又
     可所云者:「凡欲汗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
  [2]<1>若正虛邪重。<2>或邪已深入下焦,得下後裡通。<3>或因津液枯燥,服
     存陰藥,液增欲汗。邪正努力紛爭,則作戰汗。
  [3]<1>戰之得汗則生。<2>汗不得出則死。此係生死關頭,在頃刻之間。戰者
     ,陽極而似陰也。
  [4]肌膚業已甲錯,其津液之枯燥,固不待言。故以復脈加人參,助其一臂
     之力,送汗出表。
  [5]若其人肌膚尚厚,未至大虛者,無取復脈之助正,但當聽其自然,勿事
     騷擾可耳,次日再議補陰未遲。(以上十九條立法雖多,而一以存陰退熱
     為主。)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時欲漱囗,不欲嚥,大便黑而易者,有瘀血也,犀角地黃湯主之。
註:[1]<1>邪在血分,不欲飲水,熱邪燥液口乾,又欲求救於水,故但欲漱口,
     不欲嚥也。<2>瘀血溢於腸間,血色久瘀則黑,血性柔潤,故大便黑而易
     也。
  [2]<1>犀角,味鹹,入下焦血分,以清熱。<2>地黃,去積聚而補陰。<3>白芍
     ,去惡血生新血。<4>丹皮,瀉血中伏火。
  [3]此蓄血自得下行,故用此輕劑以調之也。
按:
方劑:【一四九、犀角地黃湯】(甘鹹微苦法)乾地黃一兩生白芍三錢丹皮三錢犀角
   三錢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少腹堅滿,小便自利,夜熱晝涼,大便閉,脈沉實者,蓄血也。桃仁承氣湯
   主之,甚則抵當湯。
註:[1]<1>少腹堅滿,法當小便不利,今反自利,則非膀胱氣閉可知。<2>夜熱者
     ,陰熱也;晝涼者,邪氣隱伏陰分也。<3>大便閉者,血分結也。
  [2]<1>故以桃仁承氣,通血分之閉結也。<2>若閉結太甚,桃仁承氣不得行,
     則非抵當不可,然不可輕用,不得不備一法耳。(以上二條,法稍變,一
     則為陰虧蓄血而設,補中有瀉。一則為邪多蓄血而設,重在攻邪,以瀉
     為補。)
按:
方劑:【一五0、桃仁承氣湯法】(苦辛鹹寒法)大黃五錢芒硝二錢桃仁三錢芍錢三
   錢丹皮三錢當歸三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得下止後服,不知,再
   服。【一五一、抵當湯方】(飛走攻絡苦鹹法)大黃五錢蝱蟲二十枚炙乾為末
   桃仁五錢水蛭五分炙乾為末。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得下止後服,
   不知,再服。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溫病脈法當數,今反不數而濡小者,熱撤裏虛也:裏虛下痢稀水,或便膿血
   者,桃花湯主之。
註:[1]溫病之脈本數,因用清熱藥撤其熱,熱撤裡虛,脈見濡小,下焦空虛則
     寒。
  [2]<1>即不下痢,亦當溫補,況又下痢稀水膿血乎﹖<2>故用少陰自痢,關閘
     不藏,堵截陽明法。
按:
方劑:【一五二、桃花湯方】(甘溫兼澀法)赤石脂一兩。半整用煎,半為細末調炮
   薑五錢白粳米二合
   [1]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渣,入石脂末一錢五分,分三次服。若一服愈,
      餘勿服。
   [2]虛甚者加人參。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溫病七八日以後,脈虛數,舌絳苔少,下痢日數十行,完穀不化,身雖熱者
   ,桃花粥主之。
註:[1]<1>上條以脈不數而濡小,下痢稀水,定其為虛寒,而用溫澀。<2>此條脈
     雖數而日下數十行,至於完穀不化,其裡邪已為泄瀉下行殆盡。1.完穀
     不化,脾陽下陷,火滅之象。2.脈雖數而虛,苔化而少,身雖餘熱未退
     ,亦虛熱也。
  [2]純係關閘不藏,見證補之,稍緩則脫,故改桃花湯為粥,取其逗留中焦
     之意。此條認定「完穀不化」四字要緊。(以上二條大略相似,有移步換
     形之妙,學者留心。)【一五三、桃花粥方】(甘溫兼澀法)[1]汪按:<1>
     前一甲煎為下後滑泄者設。<2>此二方為陽虛而關閘撤者設,當審證用之
     。[2]此外有:<1>雖下痢而邪未淨,如熱結旁流之類,仍當下。<2>及熱痢
     下重,當用苦寒堅陰,如白頭翁湯、芩芍湯之類者。各有本條,不在此
     例,不可誤用。<3>其濕溫瘧痢等證,有當兼用升提者,又一例。<4>邪熱
     不殺穀,亦有完穀一證,不可不慎,當於脈之虛實,並兼現之證辨之。
按:
方劑:【一五三、桃花粥方】(甘溫兼澀法)人參三錢炙甘草三錢赤石脂六錢細末白
   粳米二合
   [1]水十杯先煮參草,得六杯,去渣,再入粳米煮,得三杯,納石脂末三錢
      ,頓服之。
   [2]痢不止,再服第二杯,如上法。
   [3]痢止停後服。
   [4]或先因過用寒涼,脈不數,身不熱者,加乾薑三錢。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溫病少陰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
註:[1]此傷寒論原文。按:溫病熱入少陰,逼液下走,自利咽痛,亦復不少,
     故採錄於此。
  [2]柯氏云:<1>少陰下痢,下焦虛矣。<2>1.少陰脈循喉嚨,其支者出絡心,
     注胸中。2.咽痛胸滿心煩者,腎火不藏,循經而上走於陽分也。3.陽併
     於上,陰併於下,火不下交於腎,水不上承於心,此未濟之象。<3>1.豬
     為水畜,而津液在膚,用其膚以除上浮之虛火。2.佐白蜜白粉之甘,脾
     心潤肺而和脾,滋化源,培母氣,水升火降,上熱自除,而下痢自止矣
     。
按:
方劑:【一五四、豬膚湯方】(甘潤法)豬膚一斤。用白皮從內刮去肥,令如紙薄。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米粉五合,熬香,和
   令相得。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溫病少陰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者與桔梗湯。
註:柯氏云:
  [1]但咽痛,而無下痢、胸滿、心煩等證,但甘以緩之足矣。
  [2]不差者,配以桔梗,辛以散之也。其熱微,故用此輕劑耳。
按:
方劑:【一五五、甘草湯方】(甘緩法)甘草二兩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
   去渣,分溫再服。【一五六、桔梗湯】(苦辛甘開提法)甘草二兩桔梗二兩法
   同前。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溫病入少陰,嘔而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註:王氏晉三云:
  [1]苦酒湯治少陰水虧,不能上濟君火,而咽生瘡,聲不出者。(瘡者,疳也
     。)
  [2]半夏之辛滑,佐以雞子清之甘潤,有利竅通聲之功,無燥津涸液之慮。
  [3]然半夏之功能,全賴苦酒,攝入陰分,涎歛瘡,即陰火沸騰,亦可因苦
     酒而降矣,故以為名。(以上三條均係咽痛,其中又有分別。)【一五七
     、苦酒湯方】(酸甘微辛法)徵按:醋能開胃散水,歛熱解毒。局方消暑
     丸嘗以煮半夏,亦此意也。
按:
方劑:【一五七、苦酒湯方】(酸甘微辛法)半夏二錢製雞子一枚。去黃,納上苦酒
   雞子殼中。
   [1]右二味,納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渣
      。
   [2]少少佁嚥之,不差更作三劑。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婦女溫病,經水適來,脈數耳聾,乾嘔煩渴,辛涼退熱,兼清血分,甚至十
   數日不解,邪陷發痙者,竹葉玉女煎主之。
註:[1]此與兩感證同法。
  [2]<1>辛涼解肌,兼清血分者,所以補上中焦之未備。<2>甚至十數日不解,
     邪陷發痙,外熱未除裡熱又急。故以玉女煎加竹葉,兩清表裡之報。
按:
方劑:【一五八、竹葉玉女煎方】(辛涼合甘寒微苦法)生石膏六錢乾地黃四錢麥冬
   四錢知母二錢牛膝二錢竹葉三錢
   [1]水八杯,先煮石膏、地黃得五杯,再入餘四味,煮成二杯。
   [2]先服一杯,候六時覆之,病解停後服,不解再服。(上焦用玉女煎去牛膝
      者,以牛膝為下焦藥,不得引邪深入也,茲在下焦,故仍用之。)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熱入血室,醫與兩清氣血,邪去其半,脈數,餘邪不解者,護陽和陰湯主之
   。
註:[1]此係承上條而言之也。
  [2]<1>大凡體質素虛之人,驅邪及半,必兼護養元氣,仍佐清邪。<2>故以:
     1.參、甘,護元陽。2.而以白芍、麥冬、生地,和陰清邪也。
按:
方劑:【一五九、護陽和陰湯方】(甘涼甘溫複法,偏於甘涼。即復脈湯法也。)白
   芍五錢炙甘草二錢人參二錢麥冬二錢連心炒乾地黃三錢炒水五杯,煮取二杯
   ,分二次溫服。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熱入血室,邪去八九,右脈虛數,暮微寒熱者,加減復脈湯,仍用參主之。
註:[1]此熱入血室之邪少虛多,亦以復脈為主法。
  [2]脈右虛數,是邪不獨在血分,故仍用參以補氣。
  [3]暮微寒熱,不可認作邪實,乃氣血俱虛,榮衞不和之故。
按:
方劑:【一六0、加減復脈湯仍用參方】即於前復脈湯內,加人參三錢。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熱病經水適至,十餘日不解,舌痿飲冷,心煩熱,神氣忽清忽亂,脈右長左
   沉,瘀熱在裏也,加減桃仁承氣湯主之。
註:[1]前條十數日不解,用玉女煎者,以氣分之邪尚多,故用氣血兩解。
  [2]此條以脈左沈,不與右之長同,而神氣忽亂,定其為蓄血。故以逐血分
     瘀熱為急務也。
按:
方劑:【一六一、加減桃仁承氣湯方】(苦辛走絡法)大黃三錢製桃仁三錢炒細生地
   六錢丹皮四錢澤蘭二錢人中白二錢
   [1]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
   [2]候時,得下黑血,下後神清渴減,止後服,不知漸進。
方論:按:邵新甫云:
   [1]考熱入血室,金匱有五法:<1>第一條主小柴胡,因寒熱而用,雖經水適
      斷,急提少陽之邪,勿令下陷為最。<2>第二條傷寒發熱,經水適來,已
      現晝明夜劇,譫語見鬼,恐人認陽明實證,故有無犯胃氣,及上二焦之
      戒。<3>第三條中風寒熱,經水適來,七八日脈遲身涼,胸脇滿,如結胸
      狀,譫語者,顯無表證,全露熱入血室之候,自當急刺期門,使人知針
      力比藥力尤捷。<4>第四條陽明病下血譫語,但頭汗出,亦為熱入血室,
      亦刺期門,汗出而愈。<5>第五條明其一證而有別因為害,如痰潮上脘,
      昏冒不知,當先化其痰,後除其熱。
   [2]仲景教人當知變通,故不厭推廣其義,乃今人一遇是證,不辨熱入之輕
      重,血室之盈虧,遽與小柴胡湯,貽害必多。要之:<1>熱甚而血瘀者,
      與桃仁承氣,及山甲、歸尾之屬。	<2>血舍空而熱者,用犀角地黃湯,加
      丹參、木通之屬。	<3>邪表未盡,而表證仍兼者,不妨借溫通為使。	<4>
      血結胸,有桂枝紅花湯,參入海蛤、桃仁之治。	<5>昏狂甚,進牛黃膏,
      調入清氣化結之煎。
   [3]再觀葉案中有:<1>兩解氣血燔蒸之玉女煎法。<2>熱甚陰傷,有育陰養氣
      之復脈法。<3>又有護陰滌熱之緩攻法。
   [4]先聖後賢,其治條分縷析,學者審證定方,慎毋拘乎柴胡一法也。(即上
      第二十一條方去芒硝歸芍,而易以生地、澤蘭、人中白也。第五條非另
      列一法也,總承上四條而分緩急之治,一證云者,言其或單有表證之寒
      熱,或單有裡證之譫語,結胸等證,而又有別因為害,則當從其急者而
      先治之。)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溫病愈後,嗽稀痰而不咳,徹夜不寐者,半夏湯主之。
註:汪按:不寐之因甚多:
  [1]<1>有陰虛不受陽納者。<2>有陽亢不入陰者。<3>有膽熱者。<4>有肝用不足
     者。<5>有心氣虛者。<6>有心液虛者。<7>有蹻脈不和者。<8>有痰飲擾心者
     。
  [2]溫熱病中,往往有兼不寐者,各察其因而治之,斯不誤矣。
按:
方劑:【一六二、半夏湯方】(辛甘淡法)半夏八錢製秫米二兩(即俗所謂高糧是也
   ,古人謂之稷,今或名為蘆稷,如南方難得則以薏仁代之。)水八杯,煮取
   三杯,分三次溫服。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飲退得寐;舌滑食不進者,半夏桂枝湯主之。
註:[1]此以胃腑雖和,榮衞不和,陽未卒復。
  [2]故以前半夏湯合桂枝湯調其榮衞,和其中陽,自能食也。
按:
方劑:【一六三、半夏桂枝湯方】(辛溫甘淡法)半夏六錢秫米一兩白芍六錢桂枝四
   錢(雖云桂枝湯,卻用小建中湯法,桂枝少於白芍者,表裡異治也。)炙甘草
   一錢生薑三錢大棗二枚去核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溫三服。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溫病解後,脈遲身冷如水,冷汗自出者,桂枝湯主之。
註:此亦陽氣素虛之體質,熱邪甫退,即露陽虛,故以桂枝湯復其陽也。
按:
方劑:【△桂枝湯方】(見上焦篇。但此處用桂枝分量與芍藥等,不必多於芍藥也
   ,亦不必啜粥再令汗出,即仲景以桂枝湯小和之法是也。)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溫病愈後,面色痿黃,舌淡不欲飲水,脈遲而弦,不食者,小建中湯主之。
註:[1]此亦陽虛之質也。
  [2]故以小建中小小建其中焦之陽氣,中陽復則能食,能食則諸陽皆可復也
     。【一六四、小建中湯方】(甘渴法)[1]汪按:<1>溫熱病,慮涸其陰。<2>
     濕溫病,慮虛其陽。[2]病後調理:<1>溫熱當以滋陰為法(甘涼或佐甘酸
     )。<2>濕溫當以扶陽為法(甘溫或佐辛甘),不可錯誤。
  [3]熱病解後,脈靜身涼,然而炎威雖退,餘焰猶存,略予甘溫,燎原復熾
     ,飲食尚能助邪,況參、朮、薑、桂及二陳之類乎﹖<1>但體質不同,或
     平素陽虛,或寒涼過當,邪去正衰,不扶其陽,則氣立孤危,故列益陽
     數法於右,以備采用。所謂有者求之,無者求之,學者固不可不知有此
     法,然非見之真確,斷不可冒昧輕投也。<2>寒濕、濕溫,病後化燥,當
     半涼者,可以隅反。
按:
方劑:【一六四、小建中湯方】(甘渴法)白芍六錢酒炒桂枝四錢甘草三錢炙生薑二
   錢大棗二枚去核膠飴五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渣,入膠飴,上火烊化,分
   溫三服。
方論:
篇名:下焦篇~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
條文:溫病愈後,或一月至一年,面微赤,脈數暮熱,常思飲,不欲食者,五汁飲
   主之,牛乳飲主之。病後肌膚枯燥,小便溺管痛,或微燥咳,或不思食,皆
   胃陰虛也.與益胃五汁輩。
註:[1]<1>前復脈等湯,復下焦之陰。<2>此由中焦胃用之陰不降,胃體之陽獨亢
     。
  [2]<1>故以甘潤法救胃用,配胃體,則自然欲食。<2>斷不可與俗套,開胃健
     食之辛燥藥,致令燥咳成癆也。(以上五條皆溫熱病後之餘證。)【△五
     汁飲、牛乳飲方】(五汁飲方法見上焦篇,牛乳飲方見中焦篇)【△益胃
     湯】(見中焦篇)[1]按:吳又可云:「病後與其調理不善,莫若靜以待動
     」,是不知要領之言也。夫病後調理,較易於治病,豈有能治病,又不
     能調理之理乎﹖[2]但病後調理,不輕於治病。<1>若其治病之初,未曾犯
     逆,處處得法,輕者三五日而解,重者七八日而解,解後無餘邪。病者
     未受大傷,原可不必以藥調理,但以飲食調理足矣。經所謂「食養盡之
     」是也。<2>若病之始受既重,醫者又有誤表、誤攻、誤燥、誤涼之弊,
     遺殃於病者之氣血,將見外感變而為內傷矣。全賴醫者善補其過(謂未犯
     他醫之逆,或其人陽素虛陰素虧,或前因邪氣太盛,攻劑不得不重,或
     本虛邪不能張,須隨清隨補之類),而補人之過(謂已犯前醫之治逆),退
     殺氣(謂餘邪或藥傷),迎生氣(或養胃陰,或護胃陽,或填腎陰,或兼固
     腎陽,以迎其先後天之生氣),活人於萬全,豈得聽之而已哉﹖萬一變生
     不測,推委於病者之家,能不愧於心乎﹖
  [3]至調理大要,溫病後一以養陰為主,飲食之堅硬濃厚者,不可驟進。間
     有陽氣素虛之體質,熱病一退,即露舊虧,又不同固執養陰之說,而滅
     其陽火。故本論:<1>中焦篇,列益胃、增液、清燥等湯。<2>下焦篇,列
     復脈、三甲、五汁等復陰之法。乃熱病調理之常理也。<3>下焦篇,又列
     建中、半夏、桂枝數法,以為陽氣素虛,或誤傷涼藥之用,乃其變也。
  [4]經所謂「有者求之,無者求之,微者責之,盛者責之」,全賴司其任者
     ,心誠求之也。
按:
方劑:【△五汁飲、牛乳飲方】(五汁飲方法見上焦篇,牛乳飲方見中焦篇)【△益
   胃湯】(見中焦篇)
方論:
篇名:下焦篇~暑溫、伏暑
條文:暑邪:
   [1]深入少陰,消渴者,連梅湯主之。
   [2]入厥陰,麻痺者,連梅湯主之。
   [3]心熱煩躁,神迷甚者,先與紫雪丹,再與連梅湯。
註:[1]<1>1.腎主五液而惡燥,暑先入心,助心火獨亢於上,腎液不供,故消渴
     也。2.再心與腎均為少陰主火,暑為火邪,以火從火,二火相搏,水難
     為濟,不消渴得乎﹖<2>1.以黃連瀉壯火,使不爍津。2.以烏梅之酸以生
     津,合黃連酸苦為陰。3.以色黑沈降之阿膠救腎水。4.麥冬、生地,合
     烏梅酸甘化陰,庶消渴可止也。
  [2]<1>1.肝主筋而受液於腎,熱邪傷陰,筋經無所秉受,故麻痺也。2.再包
     絡與肝,均為厥陰,主風木,暑先入心,包絡代受,風火相搏,不麻痺
     得乎﹖<2>1.以黃連瀉克水之火。2.以烏梅得木氣之先,補肝之正。3.阿
     膠,增液而熄肝風。4.冬、地,水以柔木,庶痲痺可止也。
  [3]心熱:煩躁,神迷甚,先與紫雪丹者,開暑邪之出路,俾連梅有入路也
     。(大凡麻痺皆氣不運行之故,暑濕則壯火食氣,壯火散氣,故麻痺也。
     )
按:
方劑:【一六五、連梅湯方】(酸甘化陰酸苦泄熱法)雲連二錢烏梅三錢去核麥冬三
   錢連心生地三錢阿膠二錢
   [1]水五杯,煮去二杯,分二次服。
   [2]脈虛大而芤者加人參。
方論:
篇名:下焦篇~暑溫、伏暑
條文:暑邪深入厥陰,舌灰消渴,心下板實,嘔惡吐蚘,寒熱,下利血水,甚者聲
   音不出,上下格拒者,椒梅湯主之。
註:[1]此土敗木乘,正虛邪熾,最危之候。
  [2]故以酸苦泄熱,輔正驅邪,立法據理製方,冀其轉關耳。
按:
方劑:【一六六、椒梅湯方】(酸甘複辛甘法。即仲景烏梅圓法也。方義已見中焦
   篇。)黃連二錢黃芩二錢乾薑二錢白芍三錢生川椒三錢炒黑烏梅三錢去核人
   參二錢枳實一錢五分半夏二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方論:
篇名:下焦篇~暑溫、伏暑
條文:暑邪誤治,胃囗傷殘,延及中下,氣塞填胸,燥亂囗渴,邪結內踞,清濁交
   混者,來復丹主之。
註:此正氣誤傷於藥,邪氣得以竊據於中,固結而不可解,攻補難施之危證,勉
  力旋轉清濁一法耳。
按:
方劑:【一六七、來復丹湯】(酸溫法)太陰元精石一兩舶上硫黃一兩硝石一兩。同
   硫黃為末,微火炒結砂子大橘紅二錢青皮二錢去白五靈脂二錢。澄去砂,炒
   令煙盡。
方論:[1]晉三王氏云:易言:「一陽來復於下。」在人則為少陽生氣所出之臟,
      病上盛下虛,則陽氣去,生氣竭,此丹能復陽於下,故曰來復。
   [2]<1>元精石乃鹽鹵至陰之精。<2>硫黃乃純陽石火之精。寒熱相配,陰陽互
      濟,有扶危拯逆之功。<3>硝石,化硫為水,亦可佐元硫以降逆。<4>靈脂
      ,引經入肝最速,能引石性內走厥陰,外達少陽,以交陰陽之樞紐。<5>
      使以橘紅青皮者,納氣必先利氣,用以為肝膽之嚮導也。
篇名:下焦篇~暑溫、伏暑
條文:暑邪久熱,寢不安,食不甘,神識不清,陰液元氣兩傷者,三才湯主之。
註:[1]凡熱病久入下焦,消爍真陰,必以復陰為主,其或元氣亦傷,又必兼護
     其陽。
  [2]<1>三才湯兩復陰陽,而偏於復陰為多者也。<2>溫熱溫疫未傳,邪退八九
     之際,亦有用處。<3>暑溫未傳,亦有用復脈三甲、黃連阿膠等湯之處,
     彼此互參,勿得偏執。
  [3]蓋暑溫不列於諸溫之內,而另立一門者,以後夏至為病暑,濕氣大動,
     不兼濕不得名暑溫,仍歸溫熱門矣。
  [4]既兼濕則受病之初,自不得與諸溫同法,若病至未傳,濕邪已化,惟餘
     熱傷之際,其大略多與諸溫同法,其不同者,前後數條,已另立法矣。
按:
方劑:【一六八、三才湯方】(甘涼法)人參三錢天冬二錢乾地黃五錢
   [1]水五杯,濃煎兩杯,分二次溫服。
   [2]<1>欲復陰者,加麥冬、五味子。<2>欲復陽者,加茯苓、炙甘草。
方論:
篇名:下焦篇~暑溫、伏暑
條文:蓄血,熱入血室,與溫熱同法。
註: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下焦篇~暑溫、伏暑
條文:伏暑濕溫脅痛,或咳或不咳,無寒,但潮熱,或竟寒熱如瘧狀,不可誤認柴
   胡證,香附旋覆花湯主之。久不解者,間用控涎丹。
註:[1]按:伏暑濕溫,積留支飲,懸於脇下,而成脇痛之證甚多。即金匱「水
     在肝而用十棗」之證。
  [2]彼因裡水久積,非峻攻不可。此因時令之邪,與裡水新搏,其根不固,
     不必用十棗之太峻。只以:<1>香附、旋覆,善通肝絡,而逐脇下之飲。
     	<2>蘇子、杏仁,降肺氣而化飲,所謂「建金以平木」。	<3>廣皮、半夏
     ,消痰飲之正。	<4>茯苓、薏仁,開太陽而闔陽明,所謂「治水者必實土
     ,中流	漲者開支河」之法也。
  [3]<1>用之得當,不過三五日自愈,其或前醫不識病因,不合治法,致使水
     無出路,久居脇下,恐成懸飲內痛之證,為患非輕。<2>雖不必用十棗之
     峻,然不能出其範圍,故改用陳無擇之控涎丹,緩攻其飲。(此證亦有兼
     眩冒,欲渴欲嘔,或有時煩躁者。)【一七0、控涎丹方】(苦寒從治法
     )[1]痰飲,陰病也,以苦寒治陰病,所謂「求其屬以衰之」是也。[2]按
     腎經:<1>以臟而言屬水,其味鹹,其氣寒。<2>以經而言,屬少陰主火,
     其味苦,其氣化燥熱。腎主水故苦寒為水之屬,不獨鹹寒為水之屬也。
     [3]蓋真陽藏之於腎,故腎與心並稱少陰,而並主火也。知此理則知用苦
     寒,鹹寒之法矣。
  [4]<1>瀉火之有餘,用苦寒,寒能制火,苦從火化,正治之中,亦有從治。
     <2>瀉水之太過,亦用苦寒,寒從水氣,苦從火味,從治之中,亦有正治
     。所謂水火各造其偏之極,皆相似也。<3>苦鹹寒治火之有餘,水之不足
     為正治。<4>亦有治水之有餘,火之不足者,如介屬芒硝並能行水,水行
     則火復,乃從治也。
按:
方劑:【一六九、香附旋覆花湯方】(苦辛淡合芳香開絡法)生香附三錢旋覆花三錢
   絹包蘇子霜三錢廣皮二錢半夏五錢茯苓塊三錢薏仁五錢
   [1]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2]<1>腹滿者加厚朴。<2>甚痛者加降香末。【一七0、控涎丹方】(苦寒從治
      法)甘遂去心製大戟去皮製白芥子[1]右等分為細末,神麯糊為丸,梧子
      大,每服九丸,薑湯下。[2]壯者加之,羸者減之,以知為度。
方論:
篇名:下焦篇~寒濕
條文:濕之為物也。
   [1]在天之陽時為雨露,陰時為霜雪。
   [2]在山為泉,在川為水,包含於土中者為濕。
   [3]其在人身也:上焦與肺合,中焦與脾合,其流於下焦也,與少陰癸水台
      。
註:[1]此統舉濕在天、地、人、身之大綱。異出同源,以明土為雜氣,水為天
     一所生,無處不合者也。<1>1.上焦與肺合者,肺主太陰濕土之氣,肺病
     濕則氣不得化,有霿霧之象。2.向之火制金者,今反水克火矣,故肺病
     而心亦病也。3.觀素問:寒水司天之年,則曰「陽氣不令」。	濕土司天
     之年,則曰「陽光不治」,自知。4.故上焦一以開肺氣,救心陽為治。
     <2>1.中焦與脾合者,脾主濕土之質,為受濕之區,故中焦濕證最多。2.
     脾與胃為夫妻,脾病而胃不能獨治,再胃之臟象為土,土惡濕也。3.故
     開溝渠,運中陽,崇剛土,作堤防之治,悉載中焦。<3>1.上中不治,其
     勢必流於下焦,易曰「水流濕」,素問曰;「濕傷於下」。2.下焦乃少
     陰癸水,濕之質即水也,焉得不與腎水相合﹖3.吾見濕流下焦,邪水旺
     一分,正水反虧一分,正愈虧而邪俞旺,不可為矣。
  [2]<1>夫腎之真水,生於一陽,坎中滿也。故治少陰之濕,一以護腎陽,使
     火能生土為主。<2>腎與膀胱為夫妻,泄膀胱之積,水從下治,亦所以安
     腎中真陽也。<3>脾為腎之上游,升脾陽從上治,亦所以使水不沒腎中真
     陽也。
  [3]<1>其病厥陰也奈何﹖蓋水能生木,水太過木反不生,木無生氣,自失其
     疏泄之任。<2>經有風濕交爭,風不勝濕之文,可知濕土太過,則風木亦
     有不勝之時。<3>故治厥陰之濕,以復其風木之本性,使能疏泄為主也。
  [4]<1>本論原以溫熱為主,而類及於四時雜感。<2>以宋元以來,不明仲景傷
     寒一書,專為傷寒而設,乃以傷寒一書,應四時無窮之變,殊不合拍。
     <3>遂至人著一書,而悉以傷寒名書。<4>陶氏則以一人而屢著傷寒書,且
     多立妄誕不經名色。<5>使後世學者,如行昏霧之中,渺不自覺其身之墜
     於淵也。
  [5]<1>今臚列四時雜感,春溫夏熱,長夏暑濕,秋燥冬寒,得其要領,效如
     反掌。<2>1.夫春溫夏熱秋燥,所傷皆陰液也。2.學者苟能時時預護,處
     處提防,豈復有精竭人亡之慮。<3>1.傷寒所傷者陽氣也。2.學者誠能保
     護得法,自無寒化熱而傷陰,水負火而難救之虞。<4>即使有受傷處,臨
     證者知何者當護陽,何者當救陰,何者當先護陽,何者當先救陰,因端
     竟委,可備知終始,而超道妙之神。
  [6]瑭所以三致意者,乃在濕溫一證。蓋土為雜氣,寄旺四時,藏垢納污,
     無所不受,其間錯綜變化,不可枚舉。<1>1.其在上焦也,如傷寒。2.其
     在下焦也,如內傷。3.其在中焦也,或如外感,或如內傷。4.至人之受
     病也,亦有外感,亦有內傷,使學者心搖目眩,無從捉摸。<2>1.其變證
     也,則有濕痺水氣,咳嗽痰飲,黃汗黃癉,腫脹瘧疾,痢疾淋症帶症,
     便血疝氣痔瘡癰膿等證。2.較之風火燥寒四門之中,倍而又倍,苟非條
     分縷析,體貼入微,未有不張冠李戴者。
  [7]汪按:近代俗醫,皆以傷寒法治溫熱暑燥,入手妄用表散,末後又誤認
     虛勞,妄行補陰補陽,以至生民夭枉。此書所為作也。
  [8]<1>若濕溫之症,則又不然,世有粗工,稍知熱病,一遇濕溫,亦以溫熱
     之法施之,較之誤認溫熱為傷寒者,厥罪惟均。<2>蓋濕溫一症,半陰半
     陽,其反復變遷,不可窮極,而又絪縕粘膩,不以傷寒之一表即解,溫
     熱之一清即愈,施治之法,萬緒千端,無容一毫執者。
  [9]篇中所述,亦祇舉其一隅,學者務宜勤求古訓,精研理氣,而後能貫通
     融會,泛應不窮。經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
     。」是在潛心深造者矣。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下焦篇~寒濕
條文:濕久不治,伏足少陰,舌白身痛,足跗浮腫,鹿附湯主之。
註:濕伏少陰,故以:
  [1]鹿茸,補督脈之陽,督脈根於少陰,所為八脈麗於肝腎也。督脈總督諸
     陽,此陽一升,則諸陽聽令。
  [2]附子,補腎中真陽,通行十二經。
  [3]佐之以菟絲,憑空行氣,而升發少陰,則身痛可休。
  [4]獨以一味草果,溫太陰獨勝之寒,以醒脾陽,則地氣上蒸,天氣之白苔
     可除,且草果子也,凡子皆達下焦。
  [5]以茯苓淡滲,佐附子開膀胱,小便得利,而跗腫可愈矣。(此治濕傷腎陽
     一法)
按:
方劑:【一七一、鹿附湯方】(苦辛鹹法)鹿茸五錢附子三錢草果一錢菟絲子三錢茯
   苓五錢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渣再煮一杯服。
方論:
篇名:下焦篇~寒濕
條文:濕久脾陽消乏,腎陽亦憊者,安腎湯主之。
註:[1]凡腎陽憊者,必補腎脈。
  [2]故以:<1>鹿茸為君,附子、韭子等補腎中真陽。<2>但以苓朮二味,滲濕
     而補脾陽,釜底增薪法也。(其曰「安腎」者,腎以陽為體,體立而用安
     矣。)(此治濕傷脾而並及於腎者又一法。)
按:
方劑:【一七二、安腎湯方】(辛甘溫法)鹿茸三錢胡蘆巴三錢補骨脂三錢韭子一錢
   大茴香二錢附子二錢茅朮二錢茯苓三錢菟絲子三錢
   [1]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2]<1>大便溏者,加赤石脂。<2>久病惡湯者,可用二十分作丸。
方論:
篇名:下焦篇~寒濕
條文:濕久傷陽,痿弱不振,肢醴麻痺,痔瘡下血,朮附薑苓湯主之。
註:[1]按:痔瘡有寒濕、熱濕之分,下血亦有寒濕、熱濕之分。
  [2]本論不及備載,但載寒濕痔瘡下血者,以世醫但知熱濕痔瘡下血,悉以
     槐花、地榆從事,並不知有「寒濕」之因,畏薑附如虎。
  [3]故因下焦寒濕,而類及之,方則兩補脾腎兩陽也。(此治濕傷脾腎兩陽,
     由臟而及於腑者。)
按:
方劑:【一七三、朮附薑苓湯方】(辛溫苦淡法)生白朮二錢附子三錢乾薑三錢茯苓
   五錢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方論:
篇名:下焦篇~寒濕
條文:先便後血,小腸寒濕,黃土湯主之。
註:[1]此因上條而類及,以補偏救弊也,義見前條註下。
  [2]前方純用剛者,此方則以:<1>剛藥健脾而滲濕。<2>柔藥保肝腎之陰,而
     補喪失之血。剛柔相濟,又立一法,以開學者門徑。
  [3]後世黑地黃丸法,蓋倣諸此。(此治濕傷腑陽而並及於臟陰者。)【一七
     四、黃土湯方】(甘苦合用剛柔互濟法)[1]分量服法悉錄古方,未敢增減
     ,用者自行斟酌可也。[2]<1>徵按:李東垣云:古之方劑,分量與今不同
     。1.云「一升」,即今之大白盞也。2.曰「字」,二分半也。3.「銖」
     ,四分也。4.四字曰「錢」,十分也。5.二十四銖為一兩。6.云三兩,
     即今之二兩。7.云一兩,即今之六錢半也。8.云一升,即二合半也。9.
     古之一兩,今用六錢可也。<2>以上所用古方,俱可類推。
按:
方劑:【一七四、黃土湯方】(甘苦合用剛柔互濟法)甘草三兩乾地黃三兩白朮三兩
   附子三兩炮阿膠三兩黃芩三兩灶中黃土半觔水八升,煮取二升,分溫二服。
方論:
篇名:下焦篇~寒濕
條文:秋濕內伏,冬寒外加,脈緊無汗,惡寒身痛,喘欬稀痰,胸滿舌白滑,惡水
   不欲飲;甚則倚息不得臥,腹中微脹,小青龍湯主之。脈數有汗,小青龍去
   麻辛主之。大汗出者,倍桂枝減乾薑加麻黃根。
註:[1]此條以經有「秋傷於濕,冬生咳嗽」之明文,故補三焦飲症數則,略示
     門徑。[1]按:<1>經謂「秋傷於濕者」,以長夏濕土之氣,介在秋夏之間
     ,七月	大火西流,月建申,申者陽氣畢伸也。<2>濕無陽氣不發,陽伸之
     極,濕發亦重,人感此而至冬日寒水司	令,濕水同體,相搏而病矣。
  [2]喻氏擅改經文,謂濕曰燥者,不明六氣運行之道。<1>如大寒,冬令也,
     厥陰氣至,而紙鳶起矣。<2>四月,夏令也,古謂首夏猶清和,俗謂四月
     為麥秀寒,均謂時雖夏令,風木之氣,猶未盡滅也,他令倣此。<3>至於
     濕土寄旺四時,雖在冬令,朱子謂「將大雨雪,必先微溫」。蓋微溫則
     陽氣通,陽通則濕行,濕行而雪勢成矣,況秋日竟無濕氣乎﹖此其間有
     說焉。1.經所言之秋,指中秋以前而言,秋之前半截也。2.喻氏所指之
     秋,指秋分以後而言,秋之後半截也。
  [3]古脫燥論,蓋世遠年湮,殘缺脫簡耳。喻氏補論誠是,但不應擅改經文
     ,竟崇己說,而不體之日月運行,寒暑倚伏之理與氣也,喻氏學問誠高
     ,特霸氣未消,其溫病論,亦犯此病。
  [4]學者遇欬嗽之證,兼合脈色。<1>以詳察其何因,為濕為燥,為風為火,
     為陰虛,為陽弱,為前後伏氣,為現行時令,為外感而發動內傷,為內
     傷而招引外感,歷歷分明。<2>或當用溫用涼,用補用瀉,或寓於瀉於補
     ,擇用先師何法何方,妙手空空,毫無成見,因物付物,自無差忒矣。
  [5]即如此症,以喘欬痰稀,不欲飲水,胸滿腹脹舌白,定其為伏濕痰飲所
     致。<1>以脈緊無汗為遇寒而發,故用仲景先師辛溫甘酸之小青龍,外發
     寒而內蠲飲,龍行而火隨,故寒可去,龍動而水行,故飲可蠲。<2>以自
     汗脈數(此因飲邪上衝肺氣之數,不可認為火數)為遇風而發,不可再行
     誤汗傷陽,使飲無畏忌,故去湯中之麻黃、細辛,發太陽少陰之表者,
     倍桂枝以安其表。<3>汗甚則以麻黃根收表疎之汗,夫根有歸束之義,麻
     黃能行太陽之表,即以其根歸束太陽之氣也。<4>大汗出減乾薑者,畏其
     辛而致汗也。<5>有汗去麻辛,不去乾薑者:1.乾薑根而中實,色黃而圓
     (土象也,土性緩),不比麻黃幹而中空,色青而直(木象也,木性急,乾
     薑豈性緩藥哉﹖較之麻黃為緩耳,且乾薑得丙火煆煉而成能守中陽,麻
     黃則純行衞陽,故其慓急之性遠甚於乾薑也。)2.細辛細而辛竄,走絡最
     急也。(且少陰經之報使,誤發少陰汗者,必伐血。)
按:
方劑:【一七五、小青龍湯方】(辛甘複酸法)麻黃三錢去節甘草三錢炙桂枝五錢去
   皮芍藥三錢五味二錢乾薑三錢半夏五錢細辛二錢
   [1]水八碗,先煮麻黃,減一碗許,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碗,去渣。
   [2]溫服一碗,得效,緩後服,不知,再服。(非真寒傷太陽經者,不可用麻
      黃、細辛。)
方論:
篇名:下焦篇~寒濕
條文:喘咳息促,吐稀涎,脈洪數,右大於左,喉啞,是為熱飲,麻杏石甘湯主之
   。
註:[1]金匱謂:「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蓋飲屬陰邪,非溫不化。故飲
     病當溫者,十有八九,然當清者亦有一二。
  [2]如此證:<1>息促,知在上焦。<2>涎稀,知非勞傷之欬,亦非火邪之但欬
     無痰而喉啞者可比。<3>右大於左,純然肺病。此乃飲邪隔拒,心火壅渴
     ,肺氣不能下達,音出於肺,金實不鳴。
  [3]故以:<1>麻黃,中空而達外。<2>杏仁,中實而降裡。<3>石膏,辛淡性寒
     ,質重而氣清輕,合麻杏而宣氣分之鬱熱。<4>甘草之甘以緩急,補土以
     生金也。
  [4]按:此方即大青龍之去桂枝、薑、棗者也。
按:
方劑:【一七六、麻杏石甘湯方】(辛涼甘淡法)麻黃三錢去節杏仁三錢去皮尖碾細
   石膏三錢碾甘草二錢炙水八杯,先煮麻黃,減二杯,去沫,納諸藥,煮取三
   杯,先服一杯,以喉亮為度。
方論:
篇名:下焦篇~寒濕
條文:支飲不得食,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註:[1]支飲上擁胸膈,直阻肺氣,不令下降,呼息難通,非用急法不可。
  [2]故以:<1>稟金火之氣,破癥瘕積聚,通利水道,性急之葶藶,急瀉肺	中
     之壅塞。	<2>然其性慓悍,藥必入胃過脾,恐傷脾胃中和之氣,故以守中
     	緩中之大棗,護脾胃而監制之,使不旁傷他臟。	<3>一急一緩,一苦一
     甘,相須成功也。
按:
方劑:【一七七、葶藶大棗瀉肺湯】(苦辛甘法)苦葶藶三錢炒香碾細大棗五枚去核
   。
   [1]水五杯,煮成二杯,分二次服,得效減其製。
   [2]不效再作服,衰其大半而止。
方論:
篇名:下焦篇~寒濕
條文:飲家反渴,必重用辛,上焦加乾薑、桂枝,中焦加枳賈、橘皮,下焦加附子
   、生薑。
註:[1]<1>金匱謂:「乾薑、桂枝為熱藥也,服之當遂渴。今反不渴者飲也。」
     是以不渴,定其為飲,人所易知也。<2>又云:「水在肺,其人渴。」是
     飲家亦有渴症,人所不知。
  [2]<1>今人見渴投涼,輕則用花粉、冬地,重則用石膏、知母,全然不識病
     情。<2>蓋火欬無痰,勞欬膠痰,飲欬稀痰,兼風寒則難出,不兼風寒則
     易出,深則難出,淺則易出。
  [3]<1>其在上焦也:1.鬱遏肺氣,不能清肅下降,反挾心火上升爍咽,渴欲
     飲水,愈飲愈渴,飲後水不得行,則愈飲愈欬,愈欬愈渴,明知其飲而
     渴也,用辛何妨,內經所謂「辛能潤」是也。2.以乾薑峻散肺中寒水之
     氣,而補肺金之體,使肺氣得宣,而渴止欬定矣。<2>其在中焦也:1.水
     停心下,鬱遏心氣,不得下降,反來上爍咽喉,又格拒腎中真液,不得
     上潮於喉,故嗌乾而渴也。2.重用枳實,急通幽門,使水得下行,而臟
     氣各安其位,各司其事,不渴不欬矣。<3>其在下焦也:1.水鬱膀胱,格
     拒真水,不得外滋上潮,且邪水旺一分,真水反虧一分,藏真水者腎也
     ,腎惡燥,又腎脈入心,由心入肺,從肺系上循喉嚨,平人之不渴者,
     全賴此脈之通調,開竅於舌下玉英廉泉,今下焦水積而腎脈不得通調,
     故亦渴也。2.附子合生薑為真武法,補北方司水之神,使邪水暢流,而
     真水滋生矣。
  [4]<1>大抵飲家當惡水,不渴者其病猶輕,渴者其病必重。<2>如溫熱應渴,
     渴者猶輕,不渴者甚重,反象也。<3>所謂加者,於應用方中重加之也。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下焦篇~寒濕
條文:飲家陰吹,脈弦而遲,不得固執金匱法,當反用之,橘半桂芩枳薑湯主之。
註:[1]金匱謂:「陰吹正喧,豬膏髮煎主之。」蓋以胃中津液不足,大腸津液
     枯槁,氣不後行,逼走前陰,故重用潤法,俾津液充足流行,濁氣仍歸
     舊路矣。
  [2]若飲家之陰吹,則大不然。<1>蓋痰飲蟠居中焦,必有不寐、不食、不飢
     、不便、惡水等證。<2>脈不數而遲弦,其為非津液之枯槁,乃津液之積
     聚胃口可知。<3>故用九竅不和,皆屬胃病例,峻通胃液下行,使大腸得
     胃中津液滋潤,而病如失矣。
  [3]此證係余治驗,故附錄於此,以開一條門徑。(陰吹亦有受風而作者,然
     必先有畜濕在內。)【一七八、橘半桂苓枳薑湯】(苦辛淡法)[1]按痰飲
     有四,除久留之伏飲,非因暑濕暴得者不議外,懸飲已見於伏暑例中,
     暑飲相搏,見上焦篇第二十九條。[2]茲特補支飲、溢飲之由,及暑濕暴
     得者,望醫者及時去病,以免留伏之患,並補金匱所未及者二條,以開
     後學讀書之法。[3]金匱「溢飲」條下謂:「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
     主之。」註家俱不甚晰,何以同一溢飲,而用寒用熱,兩不相侔哉﹖<1>
     按:大青龍湯有石膏、杏仁、生薑、大棗,而無乾薑、細辛、五味、半
     夏、白芍。<2>蓋:1.大青龍主脈洪數面赤喉啞之熱飲。2.小青龍主脈弦
     緊不渴之寒飲也。
  [4]由此類推:「胸中有微飲,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1>苓桂
     朮甘,外飲治脾也。<2>腎氣丸,內飲治腎也。
  [5]再「胸痺門」中:「胸痺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脇下逆搶心,枳
     實薤白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又何以一通一補,而主一胸痺乎﹖蓋
     胸痺:<1>因寒濕痰飲之實證,則宜通陽,補之不惟不愈,人參增氣,且
     致喘滿。<2>若無風寒痰飲之外因,不內外因,但係胸中清陽之氣,不足
     而痺痛者,如苦讀書而妄想,好歌曲而無度,重傷胸中陽氣者,老人清
     陽日薄者,若再以薤白括蔞枳實,滑之瀉之通之,是速之成勞也,斷非
     人參湯不可。
  [6]學者能從此類推,方不死於句下,方可與言讀書也。
按:
方劑:【一七八、橘半桂苓枳薑湯】(苦辛淡法)半夏二兩小枳實一兩橘皮六錢桂枝
   一兩茯苓塊六錢
   [1]甘瀾水十碗,煮成四碗,分四次,日三夜一服,以愈為度。
   [2]愈後以溫中補脾,使飲不聚為要。
   [3]其下焦虛寒者,溫下焦,肥人用溫燥法,瘦人用溫平法。
方論:
篇名:下焦篇~寒濕
條文:暴感寒濕成疝,寒熱往來,脈弦及數,舌白滑,或無苔不渴,當臍痛,或脅
   下痛,椒桂湯主之。
註:[1]<1>此亦邪中裡證也。<2>疝,氣結如山也。此肝臟本虛,或素有肝鬱,或
     因暴怒,又猝感寒濕,秋月多得之。
  [2]既有寒熱之表證,又有臍痛之裡證,表裡俱急,不得不用兩解方。<1>以
     川椒、吳萸、小茴香,直入肝臟之裡,又芳香化濁流氣。<2>以柴胡從少
     陽領邪出表,病在肝治在膽也。<3>又以桂枝協濟柴胡者,病在少陰,治
     在太陽也。經所謂「病在臟,治其腑」之義也。況又有寒熱之表證乎﹖
     <4>佐以青皮、廣皮,從中達外,峻伐肝邪也。<5>使以良薑,溫下焦之裡
     也。<6>水用急流,驅濁陰使無留滯也。
按:
方劑:【一七九、椒桂湯方】(苦辛通法)川椒六錢炒黑桂枝六錢良薑三錢柴胡六錢
   小茴香四錢廣皮三錢吳茱萸四錢泡淡青皮三錢
   [1]急流水八碗,煮成三碗,溫服一碗,覆被令微汗佳。
   [2]不汗服第二碗,接飲生薑湯促之得汗,次早服第三碗,不必覆被再令汗
      。
方論:
篇名:下焦篇~寒濕
條文:寒疝脈弦緊,脅下偏痛發熱,大黃附子湯主之。
註:[1]此邪居厥陰,表裡俱急,故用溫下法,以兩解之也。
  [2]<1>脈弦為肝鬱;緊,裡寒也。<2>脇下偏痛,肝膽經絡為寒濕所搏,鬱於
     血分而為痛也。<3>發熱者,膽因肝而鬱也。
  [3]故用:<1>附子,溫裡通陽。<2>細辛,暖水臟而散寒濕之邪。<3>肝膽無出
     路,故用大黃借胃腑以為出路也。<4>大黃之苦,合附子、細辛之辛,苦
     與辛合,能降能通,通則不痛也。
按:
方劑:【一八0、大黃附子湯方】(苦辛溫下法)大黃五錢熟附子五錢細辛三錢水五
   杯,煮取兩杯,分溫二服。(原方分量甚重,此則從時改輕,臨時對證斟酌)
方論:
篇名:下焦篇~寒濕
條文:寒疝,少腹或臍旁,下引睪丸,或掣脅下掣腰,痛不能忍者,天台烏藥散主
   之。
註:[1]此寒濕客於肝腎小腸而為病,故方用溫通足厥陰手太陽之藥也。
  [2]<1>烏藥,祛膀胱冷氣,能消腫止痛。<2>木香,透絡定痛。<3>青皮,行氣
     伐肝。<4>良薑,溫臟劫寒。<5>茴香,溫關元,暖腰腎,又能透絡定痛。
     <6>檳榔至堅,直達肛門,散結氣,使堅者潰,聚者散,引諸藥逐濁氣,
     由肛門而出。<7>川楝,導小腸濕熱,由小便下行。1.炒以斬關奪門之巴
     豆,用氣味而不用形質,使巴豆帥氣藥,散無形之寒,隨檳榔下出肛門
     。2.川楝得巴豆迅烈之氣,逐有形之濕,從小便而去,俾有形無形之結
     邪,一齊解散,而病根拔矣。
  [3]按:疝瘕之證尚多,以其因於寒濕,故因下焦寒濕,而類及三條,略示
     門徑,直接中焦篇,腹滿腹痛等證。古人良法甚夥:<1>而張子和專主於
     下,本之金匱「病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當下」之例,而方則從大黃附
     子湯悟入,並將淋帶痔瘡癃閉等證,悉收入疝門,蓋皆下焦寒濕、濕熱
     居多。<2>而葉氏於婦科,久病癥瘕,則以通補奇經,溫養肝腎為主。蓋
     本之內經「任脈為病,男子七疝,子女帶下瘕聚」也。
  [4]此外良法甚多,學者當於各家求之,茲不備載。
按:
方劑:【一八一、天台烏藥散方】(苦辛熱急通法)烏藥五錢木香五錢小茴香五錢炒
   黑良薑五錢炒青皮五錢川楝子十枚巴豆七十二粒檳榔五錢
   [1]先以巴豆微打破,加麩數合炒川楝子,以巴豆黑透為度,去巴豆麩子不
      用。
   [2]但以川楝同前藥為極細末,黃酒和服一錢。
   [3]不能飲者,薑湯代之。
   [4]重者日再服,痛不可忍者日三服。
方論: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濕溫久羈,三焦瀰漫,神昏竅阻,少腹硬滿,大便不下,宣清導濁湯主之。
註:[1]此濕久鬱結於下焦氣分,閉塞不通之象。
  [2]故:<1>用能升能降,苦泄滯淡滲濕之豬苓,合甘少淡多之茯苓,以滲	濕
     利氣。<2>寒水石,色白性寒,由肺直達肛門,宣濕清熱。蓋膀胱主氣化
     	,肺開氣化之源,肺藏魄(肛門曰魄門),肺與大腸相表裡之	義也。<3>
     晚蠶砂,化濁中清氣:	1.大凡肉體未有死而不腐者,蠶則殭而不腐,得
     清氣之純粹者	也,故其糞不臭不變色,得蠶之純清,雖走濁道而清氣獨
     全	,既能下走少腹之濁部,又能化濁濕而使之歸清,以己之正	,正人
     之不正也。	2.用晚者,本年再生之蠶,取其生化最速也。<4>皂莢,辛鹹
     性燥,入肺與大腸,金能退暑,燥能除濕,辛能通	上下關竅。	子,更
     直達下焦,通大便之虛閉,合之前藥,俾鬱結之濕邪,	由大便而一齊解
     散矣。<5>二苓、寒石,化無形之氣;蠶砂、皂子,逐有形之濕也。	(自
     此以後二十三條,補前寒濕第一條之所引而未發者,故另	立一門,以見
     濕有寒熱之分,而濕溫之變化無窮也)
按:
方劑:【一八二、宣清導濁湯】(苦辛淡法)豬苓五錢茯苓五錢寒水石六錢晚蠶砂四
   錢皂莢子三錢去皮水五杯,煮成兩杯,分二次服,以大便通快為度。
方論: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濕凝氣阻,三焦俱閉,二便不通,半硫丸主之。
註:[1]熱傷氣,濕亦傷氣者何﹖<1>熱傷氣者:肺主氣而屬金,火剋金,則肺所
     主之氣傷矣。<2>濕傷氣者:肺主天氣,脾主地氣,俱屬太陰濕土,濕氣
     太過,反傷本臟化氣,濕久濁凝,至於下焦,氣不惟傷而且阻矣。氣為
     濕阻,故二便不通。
  [2]今人之通大便,悉用大黃,不知大黃性寒,主熱結有形之燥糞。若濕阻
     無形之氣,氣既傷而且阻,非溫補真陽不可。
  [3]<1>硫黃,熱而不燥,能疏利大腸。<2>半夏能入陰,燥勝濕,辛下氣,溫
     開鬱,三焦通而二便利矣。
  [4]按<1>上條之便閉,偏於濕重,故以行濕為主。<2>此條之便閉,偏重氣虛
     ,故以補氣為主。
  [5]蓋:<1>腎司二便,腎中真陽為濕所困,久而彌虛,失其本然之職,故	助
     之以硫黃。<2>肝主疏泄,風濕相為勝負,風勝則濕行,濕凝則風息,而
     失其	疏泄之能,故通之以半夏。<3>若濕盡熱結,實有燥糞不下,則又不
     能不用大黃矣,學者詳審	其證可也。【一八三、半硫丸】(酸辛溫法)(
     1.硫黃有三種,土黃、水黃、石黃也,入藥必須用產於石者。<1>土黃土
     紋。<2>水黃直絲,色皆滯暗而臭。<3>惟石硫黃方稜石紋而有寶光,不臭
     ,仙家謂之黃礬,其形大勢如礬。[2]按:硫黃感石之精,聚土之液,相
     結而成。<1>生於艮土者佳,艮土者少土也,其色晶瑩,其氣清而毒小。
     <2>生於坤土者惡,坤土者老土也,穢濁之所歸也,其色板滯,其氣濁而
     毒重,不堪入藥,只可作火藥用。<3>石黃產於外洋,來自舶上,所謂倭
     黃是也。<4>入萊菔內煮六時則毒去。
按:
方劑:【一八三、半硫丸】(酸辛溫法)石硫黃半夏製右二味各等分為細末,蒸餅為
   丸,梧子大,每服一二錢,白開水送下。(按:半硫丸通虛閉,若久久便溏
   ,服半硫丸亦能成條,皆其補腎燥濕之功也。)
方論: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濁濕久留,下注於肛,氣閉肛門墜痛,胃不喜食,舌苔腐白,朮附湯主之。
註:[1]此濁濕久留腸胃,致腎陽亦困,而肛門墜痛也。
  [2]肛門之脈曰尻,腎虛則痛,氣結亦痛,但氣結之痛有二,寒濕、熱濕也
     。<1>熱濕氣實之墜痛,如滯下門中,用黃連、檳榔之證是也。<2>此則氣
     虛而為寒濕所閉。故以:1.參、附,峻補腎中元陽之氣。	2.薑、朮,補
     脾中建運之氣。	3.朴、橘,行濁濕之滯氣,俾虛者充,閉者通,濁者行
     而墜	痛自止,胃開進食矣。
  [3]按:肛痛有得之大恐,或房勞者,治以參鹿之屬,證屬虛勞,與此對勘
     ,故並及之。
  [4]再:此條應入寒濕門,以與上三條有互相發明之妙,故列於此,以便學
     者之觸悟也。
按:
方劑:【一八四、朮附湯方】(苦辛溫法)生茅朮五錢人參二錢厚朴三錢生附子三錢
   炮薑三錢廣皮三錢水五杯,煮成兩杯,先服一杯,約三時,再服一杯,以肛
   痛愈為度。
方論: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瘧邪久羈,因瘧成勞,謂之勞瘧:絡虛而痛,陽虛而脹,脅有瘧母,邪留正
   傷,加味異功湯主之。
註:[1]此證氣血兩傷,經云:「勞者溫之」。故以:<1>異功,溫補中焦之氣。
     	<2>歸、桂,合異功溫養下焦之血。	<3>以薑、棗,調和榮衞,使氣血相
     生,而勞瘧自愈。
  [2]此方補氣,人所易見,補血人所不知。經謂:「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
     赤,是謂血。」凡陰陽兩傷者,必於氣中補血定例也。
按:
方劑:【一八五、加味異功湯方】(辛甘溫陽法)人參三錢當歸一錢五分肉桂一錢五
   分炙甘草二錢茯苓三錢於朮三錢炒焦生薑三錢大棗二枚去核廣皮二錢水五杯
   ,煮成兩杯,渣再煮一杯,分三次服。
方論: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瘧久不解,脅下成塊,謂之瘧母,鱉甲煎丸主之。
註:[1]<1>瘧邪久擾,正氣必虛,清陽失轉運之機,濁陰生竊踞之漸,氣閉則痰
     凝血滯而塊勢成矣。<2>脇下乃少陽厥陰所過之地。按:少陽厥陰為樞,
     瘧不離乎肝膽,久擾則臟腑皆困,轉樞失職,故結成積塊,居於所部之
     分。
  [2]謂之「瘧母」者,以其由瘧而成,且無已時也。<1>按:金匱原文:「病
     瘧以月一日發,當以十五日愈,設不瘥,當月盡解,如其不瘥,當云何
     ﹖此結為癥瘕,名曰瘧母,急治之,宜鱉甲煎丸。」<2>蓋人身之氣血,
     與天地相應。故:1.瘧邪之著於人身也,其盈縮進退,亦必與天地相應
     。	2.如月一日發者,發於黑晝,月廓空時,氣之虛也。	3.當俟十五日
     愈,五者生數之終,十者成數之極,生成之盈數	相會。	4.五日一元,
     十五日三元一周,一氣來復。5.白晝月廓滿之時,天氣實而人氣復,邪
     氣退而病當愈。<3>1.設不瘥,必俟天氣再轉,當於月盡解。2.如其不瘥
     ,又當云何﹖3.然月自虧而滿,陰已盈而陽已縮;自滿而虧,陽已長而
     陰已消,天地陰陽之盈縮消長已周。4.病尚不愈,是本身之氣血,不能
     與天地之化機,相為流轉,日久根深,牢不可破,故宜急治也。
按:
方劑:【一八六、鱉甲煎丸方】鱉甲十二分炙烏扇三分燒黃芩三分柴胡六分鼠婦三
   分熬乾薑三分大黃三分芍藥五分桂枝三分葶藶一分熬石葦三分去毛厚朴三分
   牡丹皮五分瞿麥二分紫葳三分半夏一分人參一分䗪蟲五分熬阿膠三分炒蜂窩
   四分炙赤硝十二分蜣螂六分熟桃仁二分
   [1]右二十三味,為細末。
   [2]取煆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
   [3]俟酒盡一半,煮鱉甲於中,煮令泛爛如膠漆。
   [4]絞取汁納諸藥煎為丸,如梧子大。
   [5]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方論:[1]此辛苦通降,鹹走絡法。
   [2]鱉甲煎丸者,君鱉甲而以煎成丸也。與他丸法迴異,故曰煎丸。
   [3]方:<1>以鱉甲為君者,以鱉甲守神入裡,專入肝經血分,能消癥瘕,	領
      帶四蟲,深入臟絡,飛者升,走者降,飛者兼走絡中氣分,	走者純走絡
      中血分。<2>助以桃仁、丹皮、紫葳之破滿行血。<3>副以葶藶、石韋、瞿
      麥之行氣滲濕。<4>臣以小柴胡、桂枝二湯,總去三陽經未結之邪。<5>大
      承氣,急驅入肺已結之渣滓。<6>佐以人參、乾薑、阿膠,護養鼓盪氣血
      之正,俾邪無容留之地	,而深入臟絡之病根拔矣。
   [4]按小柴胡湯中有甘草,大承氣湯中有枳實。<1>仲景之所以去甘草,畏其
      太緩,凡走絡藥,不須守法。<2>去枳實,畏其太急而直走腸胃,亦非絡
      藥所宜也。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太陰三瘧,腹脹不渴嘔水,溫脾湯主之。
註:[1]三瘧本係深入臟真之痼疾,往往經年不愈,現脾胃症猶屬稍輕。
  [2]腹脹不渴,脾寒也。故以:<1>草果溫太陰獨勝之寒。	<2>輔以厚朴消脹。
  [3]嘔水者,胃寒也。故以:<1>生薑降逆。	<2>輔以茯苓滲濕而養正。
  [4]蜀漆乃常山苗,其性急走瘧邪,導以桂枝,外達太陽也。
按:
方劑:【一八七、溫脾湯方】(苦辛溫裡法)草果二錢桂枝三錢生薑五錢茯苓五錢蜀
   漆三錢炒厚朴三錢水五杯,煮取兩杯,分二次溫服。
方論: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少陰三瘧,久而不愈,形寒嗜臥,舌淡脈微,發時不渴,氣血兩虛,扶陽湯
   主之。
註:[1]<1>瘧論篇:黃帝問曰:「時有間二日,或至數日發,或渴或不渴,其故
     何也﹖」岐伯曰:「其間日者,邪氣客於六腑,而有時與衞氣相失,不
     能相得,故休數日乃作也。瘧者,陰陽更勝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
     不渴。」<2>刺瘧篇曰:「足少陰之瘧,令人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
     ,欲閉		戶牖而處,其病難已。」
  [2]夫少陰瘧,邪入至深,本難速已,三瘧又係積重難反,與衞氣相失之證
     。久不愈,其常也。<1>既已久不愈矣,氣也血也,有不隨時日耗散也哉
     ﹖<2>形寒嗜臥,少陰本證。<3>舌淡脈微不渴,陽微之象。
  [3]故以:<1>鹿茸為君,峻補督脈。	一者八脈麗於肝腎,少陰虛則八脈亦虛
     。一者督脈總督諸陽,為衞氣之根本。	<2>人參、附子、桂枝,隨鹿茸而
     峻補太陽,以實衞氣。	<3>當歸,隨鹿茸以補血中之氣,通陰中之陽。	
     <4>單以蜀漆一味,急提難出之瘧邪,隨諸陽藥努力奮爭,由衞	而出。
  [4]陰臟陰證,故湯以扶陽為名。
按:
方劑:【一八八、扶陽湯】(辛甘溫陽法)鹿茸五錢,生銼末,先用黃酒煎得熟附子
   三錢人參二錢麤桂枝三錢當歸二錢蜀漆三錢炒黑水八杯,加入鹿茸酒,煎成
   三小杯,日三服。
方論: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厥陰三瘧,日久不已,勞則發熱,或有痞結氣逆欲嘔,減味烏梅圓法主之。
註:[1]凡厥陰病甚,未有不犯陽明者,邪不深不成三瘧,三瘧本有難已之勢,
     既久不已,陰陽兩傷。<1>勞則內發熱者,陰氣傷也。<2>痞結者,陰邪也
     。<3>氣逆欲嘔者,厥陰犯陽明,而陽明之陽將憊也。
  [2]故以烏梅圓法之剛柔並用。<1>柔以救陰,而順厥陰剛臟之體。<2>剛以救
     陽,而充陽明陽腑之體也。【一八九、減味烏梅圓法】[1]按:瘧痢兩門
     ,日久不治,暑濕之邪,與下焦氣血混處者,或偏陰偏陽,偏剛偏柔,
     或宜補宜瀉,宜通宜濇,或從太陰,或從少陰,或從厥陰,或護陽明,
     其證至雜至多,不及備載。[2]本論原為溫暑而設,附錄數條於濕溫門中
     者,以見瘧痢之原起於暑濕,俾學者識得源頭,使雜證有所統屬,麤具
     規模而已,欲求美備,勤繹各家。
按:
方劑:【一八九、減味烏梅圓法】(酸苦為陰辛甘為陽複法。以下方中多無分量,
   以分量本難預定,用者臨時斟酌可也。)半夏黃連乾薑吳萸茯苓桂枝白芍川
   椒炒黑烏梅
方論: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酒客久痢,飲食不減,茵陳白芷湯主之。
註:[1]<1>久痢無他證,而且能飲食如故,知其病之未傷臟真胃土,而在腸中也
     。<2>痢久不止者,酒客濕熱下注。
  [2]<1>故以風藥之辛,佐以苦味入腸,芳香涼淡也。<2>蓋:1.辛能勝濕而升
     脾陽。2.苦能滲濕清熱。3.芳香悅脾而燥濕。4.涼能清熱。5.淡能滲濕
     也。俾濕熱去而脾陽升,痢自止矣。
按:
方劑:【一九0、茵陳白芷湯方】(苦辛淡法)綿茵陳白芷北秦皮茯苓皮黃柏藿香
方論: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老年久痢,脾陽受傷,食滑便溏,腎陽亦衰,雙補湯主之。
註:[1]老年:<1>下虛久痢,傷脾而及腎。	<2>食滑便溏,亦係脾腎兩傷。	<3>無
     腹痛肛墜氣脹等證,邪少虛多矣。
  [2]故以:<1>人參、山藥、茯苓、蓮子、芡實,甘溫而淡者,補脾滲濕。	<2>
     .再蓮子、芡實,水中之穀,補土而不克水者也。	<3>以補骨、蓯蓉、巴
     戟、菟絲、覆盆、萸肉、五味,酸甘微辛	者,升補腎臟陰中之陽,而兼
     能益精氣,安五臟者也。
  [3]此條與上條當對看。<1>上條以酒客久痢,臟真未傷,而濕熱尚重,故雖
     日久,仍以清熱滲瀉為主。<2>此條以老年久痢,濕熱無多,而臟真已歉
     ,故雖滯下不淨,一以補臟固正立法。於此亦可以悟治病之必先識證也
     。
按:
方劑:【一九一、雙補湯方】(複方也。法見注中)人參山藥茯苓蓮子芡實補骨脂蓯
   蓉萸肉五味子巴戟天菟絲子覆盆子
方論: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久痢小便不通,厭食欲嘔,加減理陰煎主之。
註:[1]<1>此出陽而傷及陰也。<2>小便不通,陰液涸矣。<3>厭食欲嘔,脾胃兩陽
     敗矣。
  [2]故以:<1>熟地、白芍、五味,收三陰之陰。	<2>附子,通腎陽。	<3>炮薑
     ,理脾陽。	<4>茯苓,理胃陽也。
  [3]<1>按:原方通守兼施,剛柔互用,而名「理陰煎」者,意在偏護陰也。
     <2>1.熟地,守下焦血分。2.甘草,守中焦氣分。3.當歸,通下焦血分。
     4.炮薑,通中焦氣分。<3>蓋氣能統血,由氣分之通,及血分之守,此其
     所以為「理」也。
  [4]<1>此方去甘草、當歸,加白芍、五味、附子、茯苓者,為其厭食欲嘔也
     。<2>若久痢陽不見傷,無食少欲嘔之象,但陰傷甚者,又可以去剛增柔
     矣。用成方總以活潑流動,對證審藥為要。
按:
方劑:【一九二、加減理陰煎方】(辛淡為陽,酸甘化陰複法。凡複法皆久病,未
   可以一法了事者。)熟地白芍附子五味炮薑茯苓
方論: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久痢帶瘀血,肛中氣墜,腹中不痛,斷下滲濕湯主之。
註:[1]此濇血分之法也。
  [2]<1>腹不痛,無積滯可知,無積滯故用濇也。<2>然腹中雖無積滯,而肛門
     下墜,痢帶瘀血,是氣分之濕熱,久而入於血分。
  [3]<1>故重用樗根皮之苦燥濕,寒勝熱,濇以斷下,專入血分而濇血為君。
     <2>地榆,得先春之氣,木火之精,去瘀生新。<3>茅朮、黃柏、赤苓、豬
     苓,開膀胱,使氣分之濕熱,由前陰而去,不致遺留於血分也。<4>查肉
     ,亦為化瘀而設。<5>銀花,為敗毒而然。
按:
方劑:【一九三、斷下滲濕湯方】(苦辛淡法)樗皮根一兩炒黑生茅朮一錢黃柏一錢
   地榆二錢五分炒黑查肉三錢炒黑銀花一錢五分炒黑赤苓三錢豬苓一錢五分水
   八杯,煮成三杯,分三次服。
方論: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下痢無度,脈微細,肢厥,不進食,桃花湯主之。
註:[1]此濇陽明陽分法也。
  [2]<1>下痢無度,關閘不藏。<2>脈微細肢厥,陽欲脫也。[2]故以:<1>赤石脂
     ,急濇下焦。	<2>粳米,合石脂堵截陽明。	<3>乾薑,溫裡而回陽,俾痢
     止則陰留,陰留則陽斯戀矣。
按:
方劑:
方論: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久痢陰陽氣陷,肛墜尻酸,地黃餘糧湯主之。
註:[1]此濇少陰陰分法也。
  [2]肛門墜而尻脈痠,腎虛而津液消亡之象。
  [3]故以:<1>熟地、五味,補腎而酸甘化陰。	<2>餘糧,固澀下焦,而痠可除
     ,墜可止,痢可愈也。	(按:石脂、餘糧皆係石藥而性濇,桃花湯用石
     脂,不用餘	糧,此則用餘糧而不用石脂,蓋石脂甘溫,桃花溫劑也,	
     餘糧甘平,此方救陰劑也,無取乎溫而有取乎平也。)
按:
方劑:【一九四、地黃餘糧湯方】(酸甘兼濇法)熟地黃禹餘糧五味子。
方論: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久痢傷腎,下焦不固,湯膩滑下,納穀運遲.三神丸主之。
註:[1]此濇少陰陰中之陽法也。
  [2]<1>腸膩滑下,知下焦之不固。<2>納穀運遲,在久痢之後,不惟脾陽不運
     ,而腎中真陽亦衰矣。
  [3]故用:<1>三神丸,溫補腎陽。	<2>五味,兼收其陰。	<3>肉果,濇自滑之
     脫也。
按:
方劑:【一九五、三神丸方】(酸甘辛溫兼濇法。亦複方也。)五味子補骨脂肉果去
   淨油
方論: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久痢傷陰,囗渴舌乾,微熱微咳,人參烏梅湯主之。
註:[1]口渴微咳,於久痢之後,無濕熱客邪款證。
  [2]故知其陰液太傷,熱病液涸,急以救陰為務。【一九六、人參烏梅湯】
     (酸甘化陰法)[1]按:此方於救陰之中,仍然兼護脾胃。[2]若液虧甚而
     土無他病者,則去山藥、蓮子,加生地、麥冬。
按:
方劑:【一九六、人參烏梅湯】(酸甘化陰法)人參蓮子炒炙甘草烏梅木瓜山藥。
方論: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痢久陰陽兩傷,少腹肛墜,腰胯脊髀酸痛,由臟腑傷及奇經,參茸湯主之。
註:[1]<1>少腹墜,衝脈虛也。<2>肛墜,下焦之陰虛也。<3>1.腰,腎之腑也。2.
     胯,膽之穴也(謂環跳)3.脊,太陽夾督脈之部。4.髀,陽明部也。俱痠
     痛者,由陰絡而傷及奇經也。
  [2]<1>參,補陽明。<2>鹿,補督脈。<3>歸、茴,補衝脈。<4>菟絲、附子,升
     少陰。<5>杜仲,主腰痛。俾八脈有權,肝腎有養,而痛可止,墜可升提
     也。(按:環跳本穴屬膽,太陽少陰之絡實會於此。)【一九七、參茸湯
     】(辛甘溫法)[1]按:此方雖曰陰陽兩補,而偏於陽。[2]若其人但墜,
     而不腰脊痛,偏於陰傷多者,可於本方去附子,加補骨脂。又一法也。
按:
方劑:【一九七、參茸湯】(辛甘溫法)人參鹿茸附子當歸炒茴香炒菟絲子杜仲
方論: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久痢傷及厥陰,上犯陽明,氣上撞心,飢不欲食,乾嘔腹痛,烏梅圓主之。
註:[1]肝為剛臟,內寄相火,非純剛所能折,陽明腑非剛藥不復其體。
  [2]仲景厥陰篇中列烏梅圓,治木犯陽明之吐蚘。自註曰「又主久痢方」,
     然久痢之症不一,亦非可一概用之者也。
  [3]葉氏於木犯陽明之瘧痢,必用其法而化裁之。大抵:<1>柔則加白芍、木
     瓜之類。	<2>剛則加吳萸、香附之類。	<3>多不用桂枝、細辛、黃柏。	其
     與久痢純然厥陰見證,而無犯陽明之嘔,而不食撞心者,	則又純乎用柔
     。是治厥陰久痢之又一法也。[5]按:<1>瀉心寒熱並用;而烏梅圓則又寒
     熱剛柔並用矣。<2>蓋瀉心治胸隔間病,猶非純在厥陰也,不過肝脈絡胸
     耳。若烏梅圓則治厥陰、防少陽、護陽明之全劑。【一九八、烏梅圓方
     】此烏梅圓本方也。獨無論者,以前賢名註林立,茲不再贅,分量製法
     ,悉載傷寒論中。
按:
方劑:【一九八、烏梅圓方】(酸甘辛苦複法,酸甘化陰,辛苦通降,又辛甘為陽
   ,酸苦為陰。)烏梅細辛乾薑黃連當歸附子蜀椒炒焦去汗桂枝人參黃柏
方論: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休息痢經年不愈,下焦陰陽皆虛,不能收攝,少腹氣結,有似癥瘕,參芍湯
   主之。
註:[1]<1>休息痢者,或作或止,止而復作,故名休息,古稱難治。<2>所以然者
     ,正氣尚旺之人,即受暑濕水穀血食之邪太重,必日數十行,而為脹為
     痛,為裡急後重等證,必不或作或輟也。
  [2]其成休息證者大抵有二,皆以正虛之故。<1>1.一則正虛留邪在絡:至其
     年月日時復發,而見積滯腹痛之實證者。<1>可遵仲景:「凡病至其年月
     日時復發者當下」之例,而用少少	溫下法,兼通絡,以去其隱伏之邪。
     <2>或丸藥緩攻,俟積盡而即補之。<3>或攻補兼施,中下並治。	此虛中之
     實證也。<2>一則純然虛證:1.以痢久,滑泄太過,下焦陰陽兩傷,氣結
     似乎癥瘕,而實非癥瘕。舍溫補其何從﹖2.故以:<1>參、苓、炙草,守
     補中焦。	<2>參、附,固下焦之陽。	<3>白芍、五味,收三陰之陰,而以
     少陰為主,蓋腎司二便	也。	<4>湯名參芍者,取陰陽兼固之義也。
按:
方劑:【一九九、參芍湯方】(辛甘為陽,酸甘化陰複法)人參白芍附子茯苓炙甘草
   五味子
方論: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噤囗痢熱氣上衝,腸中逆阻似閉,腹痛在下尤甚者,白頭翁湯主之。
註:此噤口痢之實證,而偏於熱重之方也。
按:
方劑:【△白頭翁湯】(方註見中焦篇)
方論: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噤囗痢左脈細數,右手脈弦,乾嘔腹痛,裏急後重,積下不爽,加減瀉心湯
   主之。
註:[1]此亦噤口痢之實證,而偏於濕熱太重者也。
  [2]<1>脈細數,濕熱著裡之象。<2>右手弦者,木入土中之象也。
  [3]故以:<1>瀉心去守中之品,而補以運之,辛以開之,苦以降之。	<2>加銀
     花之敗熱毒。	<3>查炭之克血積。	<4>木香之通氣積。	<5>白芍以收陰氣,
     更能於土中拔木也。
按:
方劑:【二00、加減瀉心湯方】(苦辛寒法)川連黃芩乾薑銀花查炭白芍木香汁。
方論: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噤囗痢嘔惡不饑,積少痛緩,形衰脈弦,舌白不渴,加味參苓白朮散主之。
註:[1]此噤口痢,邪少虛多治中焦之法也。
  [2]<1>積少痛緩,則知邪少。<2>舌白者,無熱。<3>形衰不渴,不饑不食,則
     知胃關欲閉矣。<4>脈弦者,金匱謂:「弦則為減」,蓋謂陰精陽氣,俱
     不足也。靈樞謂:「諸小脈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鍼,調以甘藥
     也。」
  [3]<1>仲景實本於此,而作建中湯,治諸虛不足,為一切虛勞之祖方。<2>李
     東垣又從此化出補中益氣、升陽益氣、清暑益氣等湯,皆甘溫除大熱法
     。究不若建中之純,蓋建中以德勝,而補中以才勝者也。<3>調以甘藥者
     ,十二經皆秉氣於胃,胃復則十二經之諸虛不足,皆可復也。<4>葉氏治
     虛多脈弦之噤口痢,倣古之參苓白朮散而加之者,亦同「諸虛不足,調
     以甘藥」之義,又從仲景、東垣兩法化出,而以急復胃氣為要者也。
按:
方劑:【二0一、加味參苓白朮散方】(本方甘淡微苦法,加則辛甘化陽,芳香悅
   脾,微辛以通,微苦以降也。)人參二錢白朮一錢五分炒黑茯苓一錢五分扁
   豆二錢炒薏仁一錢五分桔梗一錢砂仁七分炒炮薑一錢肉豆蔻一錢炙甘草五分
   共為極細末,每服一錢五分,香粳米湯調服,日二次。
方論:[1]<1>參苓白朮散原方,兼治脾胃,而以胃為主者也,其功但止土虛無邪之
      泄瀉而已。<2>此方則通宣三焦,提上焦,濇下焦,而以醒中焦為要者也
      。
   [2]<1>參、苓、白朮加炙草,則成四君矣按:四君以:1.參、苓,為胃中通
      藥,胃者腑也,腑以通為補也。		2.白朮、炙草,為脾經守藥,脾者臟
      也,臟以守為補		也。		3.茯苓淡滲,下達膀胱,為通中之通。		4.人
      參甘苦,益肺胃之氣,為通中之守。		5.白朮,苦能滲濕,為守中之通
      。		6.甘草純甘,不兼他味,又為守中之守也。		合四君為脾胃兩補之
      方。<2>加扁豆、薏仁,以補肺胃之體。<3>炮薑,以補脾腎之用。<4>桔梗
      ,從上焦開提清氣。<5>砂仁、肉蔻,從下焦固澀濁氣,二物皆芳香能濇
      滑脫,而又能通下焦之鬱滯,兼醒脾陽也。<6>為末,取其留中也。<7>引
      以香粳米,亦以其芳香悅土,以胃所喜為補也,上下斡旋,無非冀胃氣
      漸醒,可以轉危為安也。
篇名:下焦篇~濕溫
條文:噤囗痢,胃關不開,由於腎關不開者,肉從蓉湯主之。
註:[1]<1>此噤口痢邪少虛多,治下焦之法也。<2>蓋噤口日久,有責在胃者,上
     條是也。亦有由於腎關不開,而胃關愈閉者,則當以下焦為主。
  [2]<1>方之重用蓯蓉者。1.以蓯蓉感馬精而生,精血所生之草,而有肉者也
     。馬為火畜,精為水陰,稟少陰水火之氣,而歸於太陰坤土之藥,其性
     溫潤平和,有從容之意,故得從容之名。2.補下焦陽中之陰有殊功,本
     經稱其強陰益精,消癥瘕。<1>強陰者,火氣也。<2>益精者,水氣也。<3>
     癥瘕,乃氣血積聚有形之邪。	水火既濟,中土氣盛而積聚自消。3.茲以
     噤口痢陰陽俱損,水土兩傷,而又滯下之積聚未清,蓯蓉乃確當之品也
     。<2>佐以附子,補陰中之陽。<3>人參、乾薑,補土。<4>當歸、白芍,補
     肝腎。芍用桂製者,恐其呆滯,且束入少陰血分也。
按:
方劑:【二0二、肉蓯蓉湯】(辛甘法)肉蓯蓉一兩泡淡附子二錢人參二錢乾薑炭二
   錢當歸二錢白芍三錢,肉桂湯浸炒。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緩緩服,胃
   稍開,再作服。
方論:
篇名:下焦篇~秋燥
條文:燥久傷及肝腎之陰,上盛下虛,晝涼夜熱,或乾咳,或不咳,甚則痙厥者,
   三甲復脈湯主之,定風珠亦主之,專翕大生膏亦主之。
註:[1]<1>腎主五液而惡燥,或由外感邪氣,久羈而傷及腎陰,或不由外感而內
     傷至燥,均以培養津液為主。<2>肝木全賴腎水滋養,腎水枯竭,肝斷不
     能獨治。所謂「乙癸同源」,故肝腎並稱也。
  [2]三方由淺入深。<1>定風濃於復脈,皆用湯從急治。<2>專翕取乾坤之靜,
     多用血肉之品。熬膏為丸,從緩治,蓋下焦深遠,草木無情,故用有情
     緩治。<3>再暴虛易復者,則用二湯;久虛難復者,則用專翕。
  [3]專翕之妙,以下焦喪失,皆腥臭脂膏,即以腥臭脂膏補之,較之丹溪之
     知柏地黃,云:「治雷龍之火,而安腎燥。」明眼自能辨之。<1>蓋凡甘
     能補,凡苦能瀉,獨不知苦先入心其化以燥乎﹖<2>再雷龍不能以剛藥直
     折也。1.腎水足則靜,自能安其專翕之性。2.腎水虧則動而燥,因燥而
     躁也。善安雷龍者,莫如專翕,觀者察之。
  [4]三甲復脈湯,定風珠並見前。(此方不專治前證也。凡上實下虛,腎液不
     足,及婦人血海枯乾,八脈傷損等證,皆可以此治之,其用宏矣。)【二
     0三、專翕大生膏】(酸甘鹹法)徵按:[1]此集始於銀翹散之清芬,終於
     專翕膏之濁臭。[2]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後之
     覽者,亦可以悟三焦大意矣。
按:
方劑:【二0三、專翕大生膏】(酸甘鹹法)人參二觔,無力者以製洋參代之茯苓二
   觔龜板一觔另熬膠烏骨雞一對鱉甲一觔另熬膠牡蠣一觔鮑魚二觔海參二觔白
   芍二觔五味子半觔麥冬二觔不去心羊腰子八對豬脊髓一觔雞子黃二十圓阿膠
   二觔	蓮子二觔芡實三觔熟地黃三觔沙苑蒺藜一觔白蜜一觔枸杞子一觔炒黑
   [1]<1>右藥分四銅鍋(忌用鐵器攪,用銅勺),以有情歸有情者二,無情歸無
      情者二。<2>文火細煉六晝夜,去渣,再熬三晝夜,陸續合為一鍋,煎煉
      成膏。<3>末下三膠,合蜜和勻,以方中有粉無汁之茯苓白芍蓮子芡實為
      細末,合膏為丸。<4>每服二錢,漸加至三錢,日三服,約一日一兩,期
      年為度,每殞胎必三月。
   [2]肝虛而熱者加天冬一斤、桑寄生一斤,同熬膏,再加鹿茸二十四兩為末
      。(本方以陰生於八,成於七,故用三七二十一之奇方,守陰也。加方用
      陽生於七,成於八,三八二十四之偶方,以生胎之陽也。古法通方多用
      偶,守法多用奇,陰陽互也。)
方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