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見能
- 作者
- 唐宗海
- 朝代
- 清
- 年份
- 公元1873年
序
《醫學見能》四卷,蜀、天彭、唐容川著。僕得於江右之笥筐,忽忽十餘載矣,辭簡理周,最有功於濟世。蓋容川原為初學弟子與夫不知醫者說法,故理不求深,而方必錄驗,較之務求艱奧,而無俾實用者,未可同日語也。憶昔家君宦遊豫章,幕府中人有以疾苦告者,即檢方與之,新發者、覆杯即止,久者、三飲而已。因是上下皆謂家君知醫,而不知實得之此書之力,洵可貴焉。容川學通今古,識超凡儔,其所著《中西匯通醫書五種》,不捨近而求遠,不趨新奇而廢正道,早刊行世,已為學者奉若圭臬,惜是書獨付闕如,乃為校閱,並附經驗簡效方於眉上,以備採用,即付手民。嗚呼!古人云:「為人子者,不可不知醫」。僕謂為人父母者,亦不可不知醫。顧醫籍棼如,難以遴擇,聖言悠遠,良匪易悟。世傳《驗方新編》《一盤珠》《珍珠囊》等,本源未澈,瑕瑜互見,殊憾理不足而方難效。然則是書之出,願醫者朝夕展玩,凡為人子父母者,去彼從此,而各手一編,廣醫學之識見,助天地之生成,獲益誠匪淺,而其功又詎在作者下歟。
甲子八月上海秦之濟伯未氏序。
凡例
一、他書皆標證名,是書原為不知醫者而設,標出證名,轉生迷眩,故見某痛苦即收入某門,分部分類,最便查閱。
一、是書雖簡略,然每遇一證,必究其源,審知陰陽,分別臟腑,最為靈驗,雖見病治病,比時書卻高一格。
一、婦人小兒,除胎產、麻痘外,悉如男子治法,且各有專書,閱者能得此書之意,再參各書,自可辨其得失,而取用不窮,是書不多贅也。
一、是書原無歌括,苦於難記,今按各節衍成絕句,以便記誦。
一、瘡傷跌打救絕等法,是備急扶危之要務也,附於卷末,方法經驗,當熟記之,預備藥料,以便濟世。
原敘
備豫不虞,古之善教,而不虞之備,莫要於醫。高堂則風竹瓦霜,膝下則新雛弱筍,外而戚友,中則己身,偶有疾苦,均資乎醫,誠重矣哉。顧醫之難也,非讀書識字則不能醫,非格物窮理則不能醫,非通權達變更不能醫,一旦攖非常之疾,束手無策,只得委任凡醫,聽其措置。為之醫者,又復混亂陰陽,顛倒寒熱,投劑不中,至於垂危。明哲之士,鑑前車,思補救,奮然求濟於方書,而諸書率皆大海茫茫,渺無涯涘,深則摘要鉤元,淺則捕風捉影,倉皇檢閱,兩俱無益。病家既窮於醫,又窮於書,惟撫膺扼腕,白恨其不能醫已耳。噫!醫固若是之難能已乎,抑亦所見之書,有未遽能者乎?夫紀昌之射,六年方工;伯牙之琴,三年未妙;天下事安有一見而能者哉?顧事之在所緩者,不必求諸一見;而事之在所急者,要無取乎難能;況不測之來,危在頃刻,非開卷瞭然之書,何以供家俗急時之用?余因感此,集為是書,即不知醫家,臨證查對,無不了如指掌。且是書也,雖非鉤元摘要之微,亦匪捉影捕風之陋,果能洞書中之言,通言外之意,將淺者見淺,深者見深,而吾一見能之,裨於世用也,詎有涯哉。
卷首
診法
五臟
心火臟。主生血,主藏神,主周身脈絡,主喜,主笑,開竅於舌。
肝木臟。主行血,主藏魂,主周身筋膜,主怒,主驚,開竅於目。
脾土臟。主飲食,主藏意,主周身肌肉,主思,主噫,開竅於口。
肺金臟。主行氣,主藏魄,主周身皮毛,主悲,主咳,開竅於鼻。
腎水臟。主生氣,主藏志,主周身精髓,主恐,主欠,開竅於耳。
外有包絡,即心外衣,為陰血布化之源。
又有命門,即腎中系,為真陽生氣之根。
六腑
小腸者,心之腑,屬火。主化食為液,上奉心血。膽者,肝之腑,屬木。主升清降濁,疏利中土。胃者,脾之腑,屬土。主納受水穀,化氣化血。
大腸者,肺之腑,屬金。主傳送糟粕,消利滯氣。
膀胱者,腎之腑,屬水。主氣衛皮毛,通達小便。
三焦者,胞絡命門之腑,兼屬水火。主行水化氣,通陰達陽。
(伯未按: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腎惡燥,脾惡濕。胃喜涼,腸喜熱,膽喜溫。亦不可不知。)
經氣
(足手)太陽(膀胱小腸)經,司(寒水火化)之氣,手從足化,統稱寒水,經行身之後。
(足手)陽明(胃大腸)經,司(燥土燥金)之氣,足從手化,統稱燥金,經行身之前。
(足手)少陽(膽三焦)經,司(木火相火)之氣,足從手化,統稱相火,經行身之側。
(足手)太陰(脾肺)經,司(濕土清金)之氣,手從足化,統稱濕土,分部於大腹。
(足手)少陰(腎心)經,司(水陰君火)之氣,足從手化,統稱君火,分部於小腹。
(足手)厥陰(肝包絡)經,司(風木相火)之氣,手從足化,統稱風木,分部於軟脅。
(伯未按:十二經之部位,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又有督脈,起於會陰,循背而行身之後,所以督率諸陽。任脈起於會陰,循腹而行身之前,所以擔任諸陰。衝脈亦起於會陰,夾臍而上散胸中,當諸氣之衝要。一源而三岐,統謂之奇經。)
望色
青色屬肝,風邪也,亦主脾寒。
黃色屬脾,濕氣也,亦主食積。
赤色屬心,火熱也,亦主假熱。
白色屬肺,虛寒也,亦主血脫。
黑色屬腎,水氣也,亦主腎虛。
聞聲
肝志怒,其聲呼,其變罵詈。
心志喜,其聲笑,其變譫語。
脾志思,其聲歌,其變鄭聲。
肺志憂,其聲哭,其變失音。
腎志恐,其聲呻,其變氣短。
問證
問病因:七情六慾,風寒暑濕,飲食起居,損傷驚恐之類是。
問病形:痛癢寒熱,喘咳煩渴,吐利脹滿,便閉抽掣之類是。
問病機:朝甚暮愈,暮熱朝寒,進退盛衰,變證兼證之類是。
問病情:惡寒惡熱,苦嘔苦滿,欲食不食,心煩不寐之類是。
切脈
浮脈:輕按即見。主表實,亦主裡氣內虛。
沉脈:重按乃見。主裡實,亦主裡氣內虛。
遲脈:一息三至。主虛寒,亦主在臟之病。
數脈:一息六至。主實熱,亦主真寒假熱。
虛脈:三部無力。主諸虛,亦主素稟不足。
實脈:三部有力。主諸實,亦主素稟有餘。
大脈:應指洪闊。主病進,亦主正氣內虛。
緩脈:應指柔和。主病退,亦主胃氣有餘。
長脈:過於三指。主氣盛,亦主陽盛陰虛。
短脈:不滿三指。主氣損,亦主中有窒塞。
滑脈:往來流利。主血走,亦主痰飲為病。
澀脈:往來艱滯。主血虛,亦主瘀血凝積。
洪脈:湧沸有力。主實熱,亦主內虛不足。
緊脈:勁急無定。主寒實,亦主身體疼痛。
細脈:窄小不粗。主冷氣,亦主血脈不足。
微脈:模糊不顯。主陽虛,亦主元氣敗絕。
芤脈:浮大中空。主血亡,亦主遺精小產。
弦脈:端直中勁。主木旺,亦主痰飲內痛。
革脈:浮極有力。主陰亡,亦主陽不入陰。
牢脈:沉極有力。主寒實,亦主內有積聚。
濡脈:浮細無力。主氣虛,亦主外受濕氣。
弱脈:沉細無力。主血虛,亦主胃氣不盛。
動脈:搖曳在關。主驚氣,亦主陰陽相搏。
伏脈:沉潛著骨。主邪閉,亦主陰寒在內。
促脈:數中時止。主熱鬱,亦主邪氣內陷。
結脈:遲中時止。主寒結,亦主氣血漸衰。
代脈:止有定候。主氣絕,亦主經隧有阻。
散脈:去來繚亂。主氣散,亦主產婦之吉。
浮沉分表裡,遲數定寒熱,虛實分盛衰,大緩辨進退。長有餘而短不足,滑流利而澀艱難。寒熱緊洪俱屬實,細微血氣總為虛。芤中空而血亡故道,弦中勁而木侮脾經。革則陽氣外越,牢則陰邪內固。濡氣虛,弱血虛,虛各有別。動氣搏,伏氣閉,氣總乖和。結陰促陽,辨遲與數。代亡散絕,有去無來。脈法多端,此為總索。
(伯未按:滑伯仁云,脈之綱要,不外浮沉遲數滑澀六者,以其足統乎表裡陰陽虛實冷熱風寒濕燥臟腑氣血之病也。)
(又按:中醫論生理,主重臟腑經絡,論診斷,主重望聞問切,以現代科學視之,目多缺陷。但中醫辨症用藥,全賴於此,越此範疇,便無頭緒,故唐氏此書,本為不知醫者說法,而首先提出,殆有深意。)
卷一
證治
頭骨
[總訣]頭乃三陽所總司,藥分三面按經施。若還眩運分虛實,瀉實滋虛兩路馳。頭痛在後,或兼發熱惡寒者,太陽經傷寒也。宜加味敗毒散。
沙參(二錢) 羌活(二錢) 獨活(二錢) 柴胡(二錢) 前胡(三錢) 川芎(一錢) 桔梗(三錢) 雲苓(三錢) 枳殼(一錢) 甘草(一錢) 葛根(二錢)大棗(二枚) 蔥白(一根)生薑(三片)
歌曰:後面頭疼敗毒湯,柴前芎桔獨參羌。
枳苓蔥葛甘和棗,引用生薑入太陽。
(伯未按:民間用生薑片貼兩太陽,亦有幫助。)
頭痛在側,或兼寒熱往來者,少陽經傷風也。宜加味柴胡湯。
半夏(三錢) 柴胡(三錢) 竹茹(三錢) 玉竹(三錢) 黃芩(三錢) 白芍(三錢) 鉤藤(三錢) 甘草(一錢) 生薑(三片) 大棗(二枚)
歌曰:頭痛在側少陽風,祛邪專賴夏柴功。竹茹玉竹姜和棗,甘草鉤藤芩芍同。
(伯未按:蜀刻本鉤藤作荊芥。)
頭痛在前,或兼發熱口渴者,陽明經傷熱也。宜加味升葛湯。
白芍(三錢) 葛根(三錢) 黃芩(三錢) 白芷(三錢) 花粉(四錢) 升麻(一錢) 甘草(一錢)
歌曰:頭痛在前熱渴加,芍芩葛根暨升麻。草偕花粉能生液,白芷祛邪力最賒。
雷頭風痛,或偏在左在右者,陽虛中風寒也。宜艾灸鹽摩法。
艾茸、麝香作小粒灸痛處,附子末和鹽摩之(再服加味白通湯,方見下節)。
歌曰:雷頭風痛附鹽摩,麝艾同燒不在多。
加味白通姜附術,蔥耆參草與調和。
(伯未按:清震湯亦可服,用升麻八分,蒼朮一錢,荷葉一角。)
頭痛如碎,每遇陰雨更甚者,真陽不上頭也。宜加味白通湯。
白朮(三錢) 黃耆(三錢) 黨參(三錢) 附子(三錢) 乾薑(二錢) 甘草(一錢) 蔥白(三根)
歌曰:每逢陰雨痛無休,只為真陽不上頭。
仍用白通加味服,但須一劑病全瘳。
頭痛如破,兼見嘔吐涎沫者,肝經寒飲逆也。宜加味吳萸湯。
吳萸(二錢) 黨參(三錢) 雲苓(三錢) 桂尖(三錢) 半夏(三錢) 白芍(三錢) 細辛(五分) 甘草(一錢) 大棗(三枚) 生薑(三片)
歌曰:頭痛如破吐痰涎,飲逆肝寒薑棗全。
參草吳萸辛桂用,雲苓夏芍入湯煎。
頭暈鬱冒,其人煩渴悶滿者,火挾痰上泛也。宜加味銀菊湯(頭重加酒軍)。
白菊(一錢) 銀花(三錢) 花粉(三錢) 雲苓(三錢) 甘草(一錢) 枳殼(一錢) 旋覆(炙,三錢) 黃芩(三錢) 柴胡(三錢) 杏仁(三錢) 薄荷(一錢) 竹茹(三錢)
歌曰:頭暈鬱冒銀菊醫,柴苓花粉杏旋施。
竹茹芩枳和甘草,加入薄菏能散之。
(伯未按:蜀刻本無白菊、銀花、花粉、枳殼。)
頭暈飄搖,其人兩顴發赤者,腎經虛火動也。宜加味地黃湯。
熟地(四錢) 山茱萸(三錢) 茯苓(三錢) 丹皮(三錢) 山藥(三錢) 澤瀉(三錢) 安桂(一錢) 牛膝(二錢) 附子(三錢) 川芎(一錢) 細辛(五分) 麥冬(三錢) 元參(三錢) 磁石研,三錢)
歌曰:飄搖頭暈腎經虛,地澤丹元山藥俱。
桂附芎辛磁膝引,冬苓滋養佐茱萸。
(伯未按:倏時頭眩眼花無所見者,用熟地一兩,黨參五錢,煎服。)
兩耳
[總訣]耳雖腎竅辨聲音,繞耳遊行是膽經。時輩不知清木火,漫將滋腎詡高明。耳鳴耳聾,或兼口苦寒熱者,少陽經風熱也。宜仲景柴胡湯。
柴胡(三錢) 人參(二錢) 黃芩(三錢) 半夏(三錢) 甘草(一錢) 生薑(三片) 大棗(二枚)
歌曰:耳鳴寒熱或兼聾,棗草參苓姜夏同。
風中少陽柴作引,方原仲景妙無窮。
(伯未按:耳暴聾,木香研末,酒浸一宿,以酒滴耳中。)
耳鳴耳聾,或兼脅痛善怒者,肝經之火鬱也。宜加味瀉肝湯。
當歸(三錢) 生地(三錢) 柴胡(三錢) 黃芩(三錢) 梔子(三錢) 澤瀉(三錢) 木通(二錢) 膽草(三錢) 車前子(三錢) 牡蠣(三錢) 青皮(一錢) 甘草(一錢)
歌曰:耳鳴脅痛瀉肝湯,龍膽車前牡蠣匡。
通澤梔芩柴地用,青皮歸草合成方。
(伯未按:夏枯花五錢,濃煎服之,極簡效。)
耳鳴耳聾,並無障礙壅閉者,腎虛陰氣逆也。宜加味磁朱丸。
磁石(三錢) 硃砂(一錢) 熟地(四錢) 山藥(三錢) 雲苓(三錢) 澤瀉(三錢) 丹皮(三錢) 山茱萸(三錢) 五味子(五分) 菖蒲(一錢)
歌曰:腎虛亦使耳聾鳴,磁石硃砂研要精。
苓澤山丹蒲味具,山萸熟地使陰生。
眼目
[總訣]眼皮腫痛貴分觀,按經清散自然安。若還雲霧暈花見,補瀉隨宜屬腎肝。
大眼角腫,或兼頭痛惡寒者,太陽經風熱也。宜加減敗毒散。
羌活(一錢) 獨活(一錢) 柴胡(三錢) 前胡(二錢) 赤芍(二錢) 黃芩(三錢) 玉竹(三錢) 歸尾(三錢) 木賊(一錢) 花粉(三錢) 甘草(一錢) 連翹(一錢) 銀花(一錢) 蟬蛻(七個)
歌曰:眼腫兼寒屬太陽,柴前羌獨芍芩詳。
銀蟬木賊天花粉,甘草翹歸玉竹襄。
小眼角腫,或兼口苦耳鳴者,少陽經風火也。宜加減柴胡湯。
沙參(三錢) 白芍(三錢) 柴胡(三錢) 黃芩(三錢) 當歸(三錢) 膽草(三錢) 牡蠣(三錢) 木賊(一錢) 青皮(一錢) 蟬蛻(七個) 銀花(一錢) 菊花(二錢) 甘草(一錢) 生薑(三片)
歌曰:眼傷風火耳兼鳴,木賊柴芩參芍清。
膽草歸蟬銀菊蠣,青皮姜引使肝平。
下眼皮腫,以及繞眼紅鎖者,陽明經風熱也。宜加味銀翹湯。
連翹(一錢) 葛根(二錢) 白芍(三錢) 甘草(一錢) 黃芩(三錢)
生地(三錢) 枳殼(一錢) 銀花(一錢) 白芷(三錢) 花粉(三錢) 蟬蛻(七個) 青葙(三錢) 石膏(三錢) 紅花(一錢)
歌曰:陽明風熱眼皮傷,芩葛銀翹芷芍將。
草地蟬花和枳殼,石膏花粉共青葙。
(伯未按:蜀刻本無連翹、紅花、枳殼、多大力子。)
(又按:赤眼以黃丹、白蜜調貼太陽穴,亦能止痛。)
目內癢痛,以及赤白雲翳者,肝經風濕熱也。宜加減瀉肝湯。
歸尾(三錢) 元參(三錢) 梔子(二錢) 黃芩(二錢) 膽草(二錢) 蟬蛻(七個) 木賊(一錢) 木通(一錢) 銀花(二錢) 赤芍(二錢) 澤瀉(二錢) 柴胡(二錢) 防風(二錢) 車前子(二錢) 荊芥(二錢) 青皮(一錢) 枳殼(一錢) 細辛(五分) 酒軍(五分) 紅花(一錢) 甘草(一錢)
歌曰:目中痛翳芍芩梔,柴澤荊防辛枳皮。
通賊銀蟬歸膽草,花前參草酒軍施。
目光晦澀,恍惚不能近視者,肝腎真陰虛也。宜杞菊地黃湯。
人參(三錢) 白朮(三錢) 遠志(一錢) 黃耆(三錢) 當歸(三錢) 磁石(煅,三錢) 棗仁(三錢) 龍眼(三枚) 益智(一錢) 五味(五分) 甘草(一錢) 硃砂(研,一錢)
歌曰:不能遠視缺真陽,參朮磁朱遠志良。
益智棗仁龍眼並,草歸耆味細推詳。
唇口
[總訣] 口內時含五臟和,偶然變味即為疴。須知脾竅原通胃,胃火為殃病最多。口吐酸水,或兼腹滿頭痛者,肝木侮脾土也。宜加味吳萸湯。
吳萸(二錢) 黨參(三錢) 黃連(三錢) 生薑(三錢) 大棗(三枚)
歌曰:吐酸只為木乘脾,薑棗吳萸治總宜。
再入參連同煮服,頭疼腹滿照方施。
口苦而渴,或兼咽乾目眩者,少陽經相火也。宜加減柴胡湯。
柴胡(三錢) 黃芩(三錢) 黨參(三錢) 花粉(三錢) 生薑(三片) 甘草(一錢)
歌曰:口苦咽乾眩渴連,柴芩參草藥當先。
生津專賴天花粉,發散生薑力量全。
口甜而膩,或兼不思飲食者,脾經傷厚味也。宜加味香砂湯。
神麯(一錢) 半夏(三錢) 砂仁(研,一錢) 雲苓(三錢) 藿香(三錢) 楂肉(一錢)
歌曰:口中甜膩是脾傷,半夏雲苓與藿香。
楂肉砂仁加入曲,六般煎服效堪彰。
(伯未按:蜀刻本多白朮、黨參、甘草、老蓮、生薑、檳榔、白芍。)
(又按:此即《內經》口甘證,可時泡佩蘭湯飲之。)
口淡無味,兼見腹滿多唾者,脾虛中有寒也。宜加味理中湯。
黨參(三錢) 白朮(三錢) 生薑(二錢) 茯苓(四錢) 炙草(二錢) 陳皮(三錢)
歌曰:口中無味唾偏多,參朮姜苓炙草和。
漫道陳皮非補藥,善調胃氣莫嫌他。
(伯未按:可時啖糖姜。)
口中腫痛,兼見發渴飲水者,胃中火上衝也。宜時方甘露飲:
天冬(三錢) 麥冬(三錢) 生地(三錢) 熟地(三錢) 黃芩(三錢) 枳殼(一錢) 茵陳(三錢) 石斛(三錢) 枇杷葉(去毛蜜炙,三錢) 甘草(一錢)
歌曰:口中腫痛渴煩加,二地二冬及枇杷。
芩枳茵陳兼石斛,草梢引服效無瘥。
(伯未按:外用蘆根泡,代茶。)
口燥舌乾,或兼消渴引飲者,胃中陰液枯也。宜加減地黃湯。
熟地(三錢) 山藥(三錢) 黨參(三錢) 麥冬(三錢) 澤瀉(三錢) 五味(一錢) 元參(三錢) 花粉(三錢) 山茱萸(三錢) 葛根(三錢)
歌曰:口乾舌燥胃陰枯,不解滋陰病不除。
萸地參冬山澤味,元參花粉葛根扶。
口中腥臭,或兼吐血衄血者,胃中血燥熱也。宜清陽寧血湯。
當歸(三錢) 白芍(三錢) 黃芩(三錢) 黃連(二錢) 黨參(三錢) 麥冬(三錢) 藕節(三錢) 生地(三錢) 蒲黃(二錢) 酒軍(八分) 枳殼(一錢) 甘草(一錢)
歌曰:口中腥臭血當清,歸芍芩連並黨參。
藕地軍蒲甘草枳,麥冬清熱燥斯平。
鼻孔
[總訣]肺氣通調鼻自安,只宜疏散肺風寒。卻因挾孔陽明脈,惹出干清燥熱端。
鼻流清涕,如有窒塞不通者,肺經受風寒也。宜加味香蘇飲。
香附(二錢) 陳皮(二錢) 紫蘇(三錢) 薄荷(一錢) 甘草(一錢) 杏仁(三錢) 辛夷(二錢) 桔梗(三錢)
歌曰:鼻流清涕窒難通,甘杏香陳蘇薄同。
溫肺辛夷偕桔梗,散寒通竅奏奇功。
(伯未按:可加藁本八分。)
鼻根紅赤,孔內乾燥結煤者,陽明經燥氣也。宜加味升葛湯。
升麻(一錢) 葛根(三錢) 石膏(研,四錢) 黃芩(三錢) 生地(三錢) 白芍(三錢。) 枳殼(一錢) 杏仁(三錢) 甘草(一錢) 花粉(三錢) 白芷(二錢) 銀花(二錢) 連翹(二錢)
歌曰:鼻根紅赤屬陽明,升葛膏芩地芍平。
枳杏草同花粉用,銀翹白芷火能清。
鼻中流血,或兼頭暈口渴者。陽明經血燥也。宜加味甘露飲。
生地(三錢) 熟地(三錢) 黃芩(三錢) 麥冬(三錢) 天冬(三錢) 茵陳(三錢) 石斛(三錢) 枳殼(一錢) 茅根(二錢) 赤芍(二錢) 藕節(三錢) 蒲黃(一錢) 銀花(一錢) 甘草(一錢)
歌曰:鼻因燥熱血長流,二地二冬芩芍優。
石斛茵陳蒲枳共,銀茅藕節草均收。
(伯未按:可先用新絮蘸濃京墨汁,或鮮生地塞鼻中,更以手巾浸冷水掩額上,以暫止之,然後服藥。)
鼻中生瘡,無論腫痛塞癢者,肝肺經痰火也。宜三白注鼻丹(內可服加味升葛湯,見前二節)。
白礬(一錢) 火硝(一錢) 硼砂(一錢)
歌曰:鼻內生瘡痛癢頻,硝礬注鼻法當循。
滌痰除火無餘策,再入硼砂研要勻。
齒牙
[總訣]胃主牙床腎主牙,補虛清熱各專家。倘因風化生蟲䘌,抵穴探巢外治誇。
牙齒疼痛,由於生蟲蝕剝者,風濕熱所化也。宜外用烏梅化蟲散。
烏梅(三枚) 川椒(一錢) 乾薑(一錢) 黃連(二錢) 細辛(五分) 黃柏(一錢) 石膏(三錢) 枯礬(五分) 明雄(一錢) 鉛粉(一錢)
歌曰:蟲蝕牙疼姜與辛,椒連黃柏石膏遵。
烏梅再入枯礬碾,鉛粉雄黃藥要真。
(伯未按:若因風寒而痛者,以細辛嵌齒縫中。)
牙齒腫痛,或兼口舌皆痛者,胃經之風火也。宜清熱去風湯。
枯芩(三錢) 石膏(三錢) 知母(二錢) 枳殼(一錢) 丹皮(三錢) 白芍(三錢) 白芷(二錢) 防風(二錢) 銀花(三錢) 連翹(二錢) 山豆根(二錢) 甘草(一錢) 牛膝(一錢) 牛蒡子(一錢)
歌曰:胃經風火腫傷牙,知芍膏芩牛蒡加。
枳膝丹防甘草引,豆翹白芷與銀花。
(伯未按:可用冰硼搽腫處,或針刺出血少許,勿令化膿。)
牙痛不腫,或腫不利涼藥者,腎中之虛火也。宜加減八味丸。
熟地(三錢) 山藥(三錢) 雲苓(三錢) 澤瀉(三錢) 丹皮(三錢) 山茱萸(三錢) 白芍(三錢) 牛膝(一錢) 麥冬(三錢) 安桂(八分) 骨碎補(三錢) 附子(一錢五分)
歌曰:牙疼不腫腎虛浮,地藥苓丹桂附求。
碎補山萸冬共澤,芍同牛膝降兼收。
(伯未按;外治法用生附子、熟地同搗,敷足底心。)
舌本
[總訣]舌乃心苗胃亦診,赤紅便作火來侵。有胎屬火分真假,枯潤之間仔細詳。
凡舌有胎,或兼口苦溺黃者,三焦經鬱熱也。宜加味柴胡湯。
柴胡(二錢) 黃芩(二錢) 甘草(一錢) 當歸(三錢) 白芍(三錢) 麥冬(三錢) 車前子(三錢) 花粉(三錢) 知母(三錢) 滑石(三錢)
歌曰:舌胎不論白和黃,但有皆為熱內臟。
加味柴胡芩草粉,知冬前滑芍歸良。
舌尖赤痛,或生巨齒紅點者,心經之遊火也。宜加減瀉心湯。
黃芩(三錢) 黃連(二錢) 當歸(三錢) 赤芍(三錢) 丹皮(三錢) 生地(三錢) 花粉(三錢) 連翹(二錢) 車前子(三錢) 木通(一錢) 甘草(一錢) 牛蒡子(三錢)
歌曰:舌尖赤痛用芩連,牛蒡翹歸地芍先。
花粉車前丹草和,木通瀉熱火全捐。
(伯未按:舌脹滿口,生蒲黃末搽舌上,若舌脹出口,冰片一錢研敷。)
舌胎黃燥,兼見消渴引飲者,胃中有熱邪也。宜加味虎湯。
知母(三錢) 石膏(三錢) 花粉(三錢) 酒軍(一錢) 甘草(一錢) 生地(三錢) 枳殼(一錢)
歌曰:舌胎黃燥用知膏,花粉軍甘地枳調。
白虎西方金氣稟,再加清品散涼飈。
舌胎滑潤,兼見二便清利者,真寒而假熱也。宜加味益元湯。
乾薑(二錢) 附片(三錢) 黃連(二錢) 知母(二錢) 黨參(三錢) 白朮(三錢) 五味(八分) 吳萸(二錢) 麥冬(三錢) 艾葉(一錢) 蔥白(三根) 童便(一杯)
歌曰:舌胎滑潤便清和,假熱真寒姜附科。
冬味知連蔥便引,艾萸參朮不嫌多。
舌黑生刺,手足日晡潮熱者,胃中有燥屎也。宜調胃承氣湯。
芒硝(二錢) 大黃(二錢) 枳殼(二錢) 厚朴(二錢) 甘草(五分)
歌曰:燥屎留中舌刺芒,熱潮日晡細端詳。
硝黃枳樸同甘草,調胃長沙有妙方。
舌黑生刺,心煩不得安臥者,心火之亢熱也。宜銀翹瀉心湯。
黃柏(二錢) 炒梔(二錢) 黃連(二錢) 黃芩(三錢) 生地(三錢) 白芍(二錢) 花粉(三錢) 銀花(二錢) 連翹(一錢) 竹茹(二錢) 草梢(一錢) 燈心(一束)
歌曰:舌生黑刺臥難安,梔柏芩連用苦寒。
地芍銀翹花粉共,燈心甘草竹茹餐。
咽喉
[總訣]最重咽喉出納關,那禁邪氣壅其間。清心開肺還平胃,惟望醫師妙轉旋。
咽喉紅腫,其色多帶痰黏者,風火之壅塞也。宜加味甘桔湯。
山豆根(一錢) 連翹(一錢) 炒梔(一錢) 甘草(一錢) 杏仁(三錢) 荊芥(一錢) 薄荷(五分) 桔便(二錢) 枳殼(八分) 花粉(二錢) 枯芩(二錢) 貝母(三錢) 旋覆(二錢) 射干(二錢)
歌曰:咽喉紅腫豆翹梔,甘杏荊荷枳桔宜。
花粉枯芩清火用,射旋貝母滌痰施。
(伯未按:蜀刻本無花粉、旋覆。)
(又按:若大便燥結者,當用涼膈散三錢入煎。)
咽喉白爛,其聲嘶小不出者,火熱乘肺金也。宜滋肺百合湯。
百合(一錢) 知母(一錢) 天冬(二錢) 麥冬(三錢) 花粉(二錢) 杏仁(三錢) 銀花(一錢) 生地(三錢) 紫菀(一錢) 甘草(一錢) 桑葉(一錢) 五倍子(一錢)
歌曰:咽喉白爛總宜滋,杏草銀桑合倍醫。
知母二冬和紫菀,地黃花粉咽徐徐。
(伯未按:須防白喉,切勿大意。)
咽中疼痛,生黃起泡起點者,濕熱之結氣也。宜清散薄荷湯。
薄荷(五分) 荊芥(一錢) 柴胡(一錢) 知母(三錢) 黃芩(三錢) 檳榔(一錢) 草果(一錢) 羌活(五分) 枳殼(一錢) 連翹(一錢) 射干(二錢) 杏仁(三錢) 殭蠶(三錢) 蟬蛻(五個)
歌曰:咽疼起泡薄柴荊,羌枳翹干芩母清。
草果檳榔除濕積,殭蠶蟬杏熱俱平。
咽中生蛾,壅塞關隘不通者,心經火上逆也。宜加減導赤散。
生地(三錢) 知母(二錢) 枳殼(一錢) 甘草(一錢) 薄荷(七分) 羌活(七分) 木通(一錢) 竹葉(三錢) 靈仙(一錢) 皂刺(三錢) 黃連(三錢) 酒軍(一錢) 山甲(炒,二片) 牛蒡子(三錢)
歌曰:靈仙皂刺破喉蛾,山甲知連及薄荷。
牛蒡軍甘羌地枳,木通竹葉與調和。
(伯未按:乳蛾症於結喉兩旁,按之有核,可購貼喉異功散,置太乙膏上,貼之半日,即起泡,用針刺破,易紅膏藥貼之。)
凡紅喉證,無論癰蛾腫起者,總屬血分熱也。宜唫點膽礬丸。
膽礬(三分) 熊膽(一錢) 皂刺(一錢) 硼砂(一錢) 火硝(一錢) 麝香(一分) 蜣螂(二枚) 大黃(五分) 鬱金(一錢) 牛黃(一分)
為末,蜜丸,點唫喉間,有痰則吐去。
歌曰:膽礬熊膽點紅喉,皂刺蜣螂一例收。
硼麝二黃硝合研,鬱金加入症全瘳。
(伯未按:可另購玄參三錢泡,代茶飲。)
凡白喉證,無論癬爛疳蝕者,總屬氣分熱也。宜吹唫珠黃散。
珍珠(一錢) 牛黃(三分) 麝香(一分) 明雄(一錢) 硼砂(一錢) 甘草(一錢)
歌曰:雄麝珠黃點白喉,硼砂甘草一分求。
須知白爛關虛熱,不與紅喉一例投。
胸前
[總訣]上焦心肺屬胸中,空闊無塵比太空。寒熱血痰相阻滯,開提升降具全功。
胸前脹滿,兼見口渴脅痛者,少陽氣不暢也。宜加減柴胡湯。
柴胡(一錢) 半夏(二錢) 人參(二錢) 黃芩(二錢) 杏仁(二錢) 栝蔞(二錢) 枳殼(一錢) 旋覆(二錢) 甘草(一錢) 大棗(二枚) 生薑(三片) 荷梗(三錢)
歌曰:脹痛胸前引脅旁,柴胡栝蔞夏芩姜。
枳甘參棗旋花杏,荷梗兼能達少陽。
(伯未按:蜀刻本無旋覆、荷梗。)
胸前痹痛,兼見痛而徹背者,心肺之陽郁也。宜栝蔞薤白湯。
桂枝(三錢) 生薑(三錢) 枳殼(一錢) 栝蔞(三錢) 薤白(三錢) 清酒(一盞)
歌曰:胸前痹痛勢連綿,徹背疼時更不堪。
蔞桂枳姜添薤白,宣陽還要酒來煎。
胸前脹滿,飯後更覺痞滿者,胃虛而生痰也。宜香砂六君湯。
木香(一錢) 砂仁(二錢) 白朮(三錢) 雲苓(三錢) 黨參(三錢) 陳皮(三錢) 半夏(二錢) 生薑(三片) 大棗(二枚)
歌曰:飯後胸前脹滿增,香砂陳術解痰凝。
參苓姜夏甘和棗,補胃調中效可憑。
胸前結痛,不可觸近按摩者,水火相搏結也。宜消息陷胸湯。
葶藶(一錢) 甘草(五分) 枳殼(一錢) 杏仁(三錢) 黃連(一錢) 大黃(炒,一錢) 栝蔞(整枚搗)
歌曰:陷胸葶藶枳黃攻,甘杏黃連力倍充。
全仗栝蔞除積痛,膈中水火兩消融。
(伯未按:蜀刻本此方作甘遂、大黃、芒硝三味,與消息之義不合。)
胸前脹滿,遊走有聲而嘔者,膈上有水飲也。宜加味二陳湯。
陳皮(二錢) 雲苓(三錢) 法夏(三錢) 貝母(二錢) 桔梗(二錢) 甘草(一錢) 枳殼(一錢) 白芥子(一錢) 苡仁(三錢) 蘇子(二錢) 白朮(三錢) 生薑(三錢)
歌曰:水滿胸前走有聲,二陳加味最詳明。
芥蘇桔貝苓甘夏,苡枳姜陳術用生。
胸前疼痛,徹背徹心不止者,寒氣相攻衝也。宜烏頭赤丸方。
乾薑(三錢) 附子(三錢) 烏頭(三錢) 赤石脂(三錢) 蜀椒(二錢)
歌曰:徹心徹背痛無休,附子姜椒一劑投。
赤石硃砂蜂蜜裹,散寒專取炮烏頭。
胸前煩痛,口酸口苦悶郁者,火氣之結滯也。宜肅清舒氣湯。
柴胡(二錢) 黃芩(二錢) 桔梗(二錢) 枳殼(一錢) 丹參(二錢) 菖蒲(一錢) 當歸(二錢) 旋覆(二錢) 尖貝(二錢) 雲苓(二錢) 車前子(二錢) 甘草(一錢) 炒梔(二錢) 生薑(三片)
歌曰:口苦兼酸病在胸,柴芩桔枳有奇功。
參歸旋貝菖梔炒,前草姜苓一樣同。
(伯未按:蜀刻木無柴胡、黃芩、旋覆、多吳萸、川連、梔子。)
胸前
[總訣]上焦心肺屬胸中,空闊無塵比太空。寒熱血痰相阻滯,開提升降具全功。
胸前脹滿,兼見口渴脅痛者,少陽氣不暢也。宜加減柴胡湯。
柴胡(一錢) 半夏(二錢) 人參(二錢) 黃芩(二錢) 杏仁(二錢) 栝蔞(二錢) 枳殼(一錢) 旋覆(二錢) 甘草(一錢) 大棗(二枚) 生薑(三片) 荷梗(三錢)
歌曰:脹痛胸前引脅旁,柴胡栝蔞夏芩姜。
枳甘參棗旋花杏,荷梗兼能達少陽。
(伯未按:蜀刻本無旋覆、荷梗。)
胸前痹痛,兼見痛而徹背者,心肺之陽郁也。宜栝蔞薤白湯。
桂枝(三錢) 生薑(三錢) 枳殼(一錢) 栝蔞(三錢) 薤白(三錢) 清酒(一盞)
歌曰:胸前痹痛勢連綿,徹背疼時更不堪。
蔞桂枳姜添薤白,宣陽還要酒來煎。
胸前脹滿,飯後更覺痞滿者,胃虛而生痰也。宜香砂六君湯。
木香(一錢) 砂仁(二錢) 白朮(三錢) 雲苓(三錢) 黨參(三錢) 陳皮(三錢) 半夏(二錢) 生薑(三片) 大棗(二枚)
歌曰:飯後胸前脹滿增,香砂陳術解痰凝。
參苓姜夏甘和棗,補胃調中效可憑。
胸前結痛,不可觸近按摩者,水火相搏結也。宜消息陷胸湯。
葶藶(一錢) 甘草(五分) 枳殼(一錢) 杏仁(三錢) 黃連(一錢) 大黃(炒,一錢) 栝蔞(整枚搗)
歌曰:陷胸葶藶枳黃攻,甘杏黃連力倍充。
全仗栝蔞除積痛,膈中水火兩消融。
(伯未按:蜀刻本此方作甘遂、大黃、芒硝三味,與消息之義不合。)
胸前脹滿,遊走有聲而嘔者,膈上有水飲也。宜加味二陳湯。
陳皮(二錢) 雲苓(三錢) 法夏(三錢) 貝母(二錢) 桔梗(二錢) 甘草(一錢) 枳殼(一錢) 白芥子(一錢) 苡仁(三錢) 蘇子(二錢) 白朮(三錢) 生薑(三錢)
歌曰:水滿胸前走有聲,二陳加味最詳明。
芥蘇桔貝苓甘夏,苡枳姜陳術用生。
胸前疼痛,徹背徹心不止者,寒氣相攻衝也。宜烏頭赤丸方。
乾薑(三錢) 附子(三錢) 烏頭(三錢) 赤石脂(三錢) 蜀椒(二錢)
歌曰:徹心徹背痛無休,附子姜椒一劑投。
赤石硃砂蜂蜜裹,散寒專取炮烏頭。
胸前煩痛,口酸口苦悶郁者,火氣之結滯也。宜肅清舒氣湯。
柴胡(二錢) 黃芩(二錢) 桔梗(二錢) 枳殼(一錢) 丹參(二錢) 菖蒲(一錢) 當歸(二錢) 旋覆(二錢) 尖貝(二錢) 雲苓(二錢) 車前子(二錢) 甘草(一錢) 炒梔(二錢) 生薑(三片)
歌曰:口苦兼酸病在胸,柴芩桔枳有奇功。
參歸旋貝菖梔炒,前草姜苓一樣同。
(伯未按:蜀刻木無柴胡、黃芩、旋覆、多吳萸、川連、梔子。)
小腹
[總訣]膀胱胞室與肝經,時輩猶知此數層。獨於瘕氣和寒疝,此意從來少識人。
小腹滿痛,由於小便不通者,膀胱之水結也。宜加味五苓散。
白芍(三錢) 白朮(三錢) 雲苓(三錢) 豬苓(三錢) 澤瀉(三錢) 杏仁(三錢) 桂枝(二錢)
歌曰:小腹疼時便溺窮,膀胱水結二苓攻。
術和桂澤心陽導,芍杏還從肝肺通。
小腹滿痛,小便仍然通利者,胞宮之血結也。宜加減桃仁湯(重者加大黃)。
桃仁(一錢) 蒲黃(三錢) 赤芍(二錢) 白芍(二錢) 靈脂(三錢) 鬱金(一錢) 歸尾(三錢) 木香(一錢) 香附(三錢) 黃芩(二錢) 甘草(一錢) 川芎(八分)
歌曰:疼居少腹便猶通,歸郁靈桃蒲草攻。
二芍木香香附子,芎芩或與大黃同。
小腹絞痛,繞臍上下難忍者,下焦之寒疝也。宜烏頭羊肉湯。
當歸(三錢) 生薑(三錢) 羊肉(四兩) 烏頭(二錢炮)
歌曰:繞臍疼痛下焦寒,羊肉烏頭姜共餐。
更有當歸宜合用,須知四藥總溫肝。
(伯未按:感寒腹痛,用食鹽川椒炒熱,熨臍四周。)
小腹旁痛,以及軟肋俱痛者,厥陰血不和也。宜當歸四逆湯。
當歸(三錢) 桂枝(二錢) 細辛(五分) 白芍(二錢) 木通(一錢) 生地(二錢) 雲苓(二錢) 香附(二錢) 靈脂(二錢) 甘草(一錢) 橘葉(三錢) 艾葉(二錢) 川芎(一錢)臺烏藥(二錢)
歌曰:小腹疼連軟脅旁,歸辛桂芍地通嘗。
芎靈香附臺烏草,橘葉雲苓艾煮湯。
小腹疼痛,得屁腹鳴乃快者,小腸氣不和也,宜普明橘核丸。
楂核(二錢) 荔枝(三錢) 吳萸(一錢) 橘核(三錢) 香附(三錢) 小茴(一錢) 楝子(三錢)
歌曰:腹鳴得屁痛方輕,楂荔吳萸橘核呈。
香附小茴和楝子,小腸疼痛此方平。小腹疼痛,由於淋閟血虛者,胞宮瘀與熱也。宜下瘀清熱湯。
黃柏(二錢) 黃芩(三錢) 白芍(二錢) 赤芍(二錢) 桃仁(三錢) 牛膝(一錢) 丹皮(三錢) 茜草(一錢) 歸尾(三錢) 生地(三錢) 甘草(一錢)
歌曰:小腹疼因血結胞,柏芩二芍並甘梢。
桃仁牛膝丹和茜,歸地濃煎煮作膠。
脅肋
[總訣]側邊肝膽所分司,和暢陰陽兩得宜。若繫結疼宜破利,非痰即血莫遲疑。
兩脅下痛,難於俯仰屈伸者,少陽氣不和也。宜加減柴胡湯。
黨參(三錢) 柴胡(二錢) 黃芩(二錢) 半夏(二錢) 歸尾(三錢) 青皮(一錢) 牡蠣(三錢) 生薑(三片) 甘草(一錢) 竹茹(三錢)
歌曰:脅下疼時礙屈伸,參柴芩草用通神。
竹茹牡蠣姜歸入,半夏青皮總要陳。
(伯未按:兩脅不時作痛者,枳殼二錢為末,鹽酒調服。)
兩脅下痛,穿透遊走有聲者,肝脾之痰飲也。宜加味二陳湯。
陳皮(二錢) 半夏(二錢) 雲苓(三錢) 甘草(一錢) 白朮(二錢) 前胡(二錢) 紫蘇枝(三錢)
歌曰:脅疼串走有聲音,陳夏雲苓甘草斟。
白芥前胡痰飲滌,蘇枝通絡免寒侵。
兩軟脅痛,以及小腹俱痛者,厥陰血不和也。宜血府逐瘀湯。
當歸(三錢) 生地(二錢) 桃仁(三錢) 紅花(一錢) 枳殼(一錢) 赤芍(二錢) 柴胡(一錢) 川芎(一錢) 桔梗(二錢) 牛膝(三錢) 甘草(一錢)
歌曰:脅同小腹痛牽連,四物歸芎地芍全。
桃核紅花牛膝共,枳柴桔草逐瘀先。
脅下偏痛,痞結硬滿不去者,血、氣、痰三積也。宜三消去痞湯。
附子(二錢) 細辛(五分) 大黃(一錢) 白芥子(三錢) 靈脂(三錢) 香附(三錢)
歌曰:脅下緣何痛一偏,氣痰與血積經年。
辛軍附芥同香附,靈脂加來喜破堅。
背上
[總訣]太陽與肺氣如天,統主諸陽背上旋。實證最多虛證少,無分虛實總驅寒。
背惡寒冷,由於外感發熱者,太陽經傷寒也。宜人參敗毒散。
羌活(一錢) 獨活(一錢) 柴胡(二錢) 前胡(二錢) 川芎(八分) 枳殼(一錢) 沙參(二錢) 桔梗(二錢) 杏仁(三錢) 茯苓(三錢) 甘草(一錢) 生薑(三片) 大棗(二枚) 葛根(三錢)
歌曰:背冷多因外感寒,柴前羌獨枳芎攢。
參苓桔杏同甘草,葛棗生薑發表安。
(伯未按:可用刮痧法佐之。)
背惡寒冷,或兼手足清冷者,太陽經陽虛也。宜原方附子湯。
附子(三錢) 白朮(三錢) 人參(三錢) 白芍(三錢) 雲苓(三錢) 生薑(三錢)
歌曰:背兼手足冷悽悽,參朮姜苓芍附齊。
要識陽虛宜補氣,不妨斟酌進刀圭。
背痛連項,或兼發熱惡寒者,太陽經風寒也。宜人參敗毒散。
羌活(一錢) 獨活(一錢) 柴胡(二錢) 前胡(二錢) 川芎(八分) 枳殼(一錢) 沙參(二錢) 桔梗(二錢) 杏仁(三錢) 茯苓(三錢) 甘草(一錢) 生薑(三片) 大棗(二枚) 葛根(三錢)
歌曰:背痛緣何與項連,人參敗毒總當先。
柴前羌獨枳芎草,杏桔芩姜葛棗全。
背痛連肩,或兼吐痰咳嗽者,肺經有痰飲也。宜加味蘇子湯。
羌活(一錢五分) 獨活(一錢) 柴胡(一錢) 前胡(二錢) 枳殼(一錢) 桔梗(三錢) 大棗(二枚) 雲苓(二錢) 杏仁(三錢) 蘇子(二錢) 黃芩(二錢) 生薑(三片) 竹茹(二錢)
歌曰:背痛連肩咳嗽兼,柴前羌獨杏蘇添。
棗茹枳桔姜芩茯,滌盡頑痰唾不黏。
腰中
[總訣]腰為腎竅宜補溫,濕著血瘀皆令疼。亦有痛連肩背者,太陽經病討根源。
腰間沉痛,如帶五千錢重者,腎經受寒濕也。宜時方腎著湯。
乾薑(三錢) 白本(三錢) 雲苓(五錢) 甘草(二錢)
歌曰:腎著腰疼若帶錢,姜苓白朮草梢連。
除寒利濕無他術,漫道時方力不全。
(伯未按:《三因方》原注「如大便泄者,加蒼朮、陳皮、丁香」。)
腰痛難忍,有如刀錐刺割者,瘀血積腰際也。宜鹿角利腰湯。
鹿角(三錢) 歸尾(三錢) 白芍(三錢) 丹皮(三錢) 紅花(一錢) 牛膝(二錢) 續斷(三錢)
歌曰:腰疼難忍似錐刀,歸芍丹皮等分熬。
鹿角紅花同續斷,再加牛膝煮成膏。
腰痛軟弱,或兼小便不利者,虛勞腎氣弱也。宜金匱腎氣丸。
熟地(四錢) 山藥(三錢) 雲苓(三錢) 附子(三錢) 安桂(一錢) 澤瀉(三錢) 丹皮(三錢) 山茱萸(三錢)
歌曰:腰疼軟弱腎元虛,桂附丹萸藥籠儲。
山藥雲苓兼澤瀉,地黃滋補漸寬舒。
(伯未按:可用陳酒煮豬腰子啖之,或加杜仲、續斷亦佳。一方用核桃肉四兩、補骨脂一兩同搗,日食三四錢。)
腰痛連背,或兼寒熱頭痛者,風寒襲太陽也。宜人參敗毒散。
羌活(一錢) 獨活(一錢) 柴胡(二錢) 前胡(二錢) 川芎(八分) 枳殼(一錢) 沙參(二錢) 桔梗(二錢) 杏仁(三錢) 茯苓(三錢) 甘草(一錢) 生薑(三片) 大棗(二枚) 葛根(三錢)
歌曰:頭疼腰痛總因風,藥用人參敗毒攻。
二活柴前芎枳桔,苓甘葛棗杏姜通。
腰痛溺赤,或兼曲而不伸者,陰虛筋骨縮也。宜加味補陰丸。
生地(三錢) 知母(二錢) 黃柏(二錢) 龜板(炙,三錢) 續斷(三錢) 山茱萸(三錢) 丹皮(二錢) 葳蕤(二錢) 竹茹(一錢) 牛膝(一錢) 鹿角屑(一錢)
歌曰:腰痛緣何曲不伸,陰虛筋縮地宜生。
丹皮續斷知萸柏,龜鹿茹蕤牛膝行。
手臂
[總訣]手為四末屬脾經,兩掌中心屬少陰。厥熱兩條須辨治,熱潮時節要分明。
手發厥冷,或兼泄利清穀者,脾腎之虛寒也。宜附子理中湯。
乾薑(三錢) 附子(三錢) 黨參(三錢) 白朮(三錢) 甘草(炙,二錢)
歌曰:脾腎虛寒手冷僵,不離朮附與乾薑。
再加參草調中胃,四末陽回正氣昌。
手發潮熱,兼見譫語舌黑者,胃中有燥屎也。宜調胃承氣湯。
枳殼(二錢) 朴硝(三錢) 大黃(二錢) 厚朴(二錢) 甘草(一錢)
歌曰:手熱還同譫語增,胃中燥屎有明徵。
草梢枳樸能調胃,加入硝黃氣可承。
手心發熱,多在入夜以後者,瘀血在陰分也。宜四物化瘀湯。
生地(三錢) 當歸(三錢) 川芎(一錢) 白芍(三錢) 丹皮(三錢) 桃仁(三錢) 荊芥(炒,二錢) 麥冬(三錢) 桑葉(三錢) 浮麥(三錢) 竹葉(三錢) 燈心(一錢) 蒲黃(二錢) 地骨皮(二錢)
歌曰:手心夜熱地歸芎,化血桃丹芍芥同。
桑竹全蒲燈草心,麥冬浮麥養陰崇。
手腕疼痛,或兼身痛拘急者,風、寒、濕合痹也。宜五物逐瘀湯。
桂枝(二錢) 當歸(三錢) 黃耆(二錢) 苡仁(三錢) 甘草(一錢) 生薑(三片)
歌曰:手及身疼風濕痹,逐瘀湯內用耆歸。
苡能除濕甘能緩,再入生薑與桂枝。
(伯未按:可加薑黃、秦艽各二錢。)
手心發熱,必在午飯以後者,脾胃停飲食也。宜加味平脾湯。
蒼朮(二錢) 厚朴(二錢) 陳皮(二錢) 甘草(一錢) 神麯(二錢) 白芍(二錢) 酒軍(一錢)
歌曰:手心飯後熱脾傷,蒼朮陳皮厚朴良。
再入草梢同建曲,酒軍白芍細推詳。
手腕麻木,通腕皆痛不仁者,血虛生風濕也。宜養血消風湯。
當歸(三錢) 白芍(三錢) 川芎(一錢) 秦艽(二錢) 苡仁(二錢) 桑皮(二錢) 竹茹(二錢) 殭蠶(二錢) 紅花(一錢) 荊芥(一錢) 續斷(二錢) 生地(三錢) 鉤藤(二錢) 清酒(一杯)
歌曰:血虛腕痛總因風,和血艽歸地芍芎。
苡竹桑藤蠶作引,紅花芥續酒煎同。
(伯未按:大活絡丹亦可服。)
腳腿
[總訣]足居下部腎之分,又屬陽明灌大筋。寒熱腫疼依法治,總於胃腎問原因。
腳冷厥逆,或兼下利清穀者,脾腎之虛寒也,宜加味四逆湯。
乾薑(二錢) 附片(三錢) 甘草(二錢) 白朮(三錢) 茯苓(三錢)
歌曰:洞瀉脾虛腎亦虛,陽微足冷厥難舒。
茯苓朮草和中胃,姜附回陽暖氣噓。
腳發熱厥,夜睡不欲被複者,腎中真陰虛也。宜六味地黃丸。
熟地(五錢) 山萸(三錢) 山藥(四錢) 茯苓(三錢) 丹皮(三錢) 澤瀉(三錢)
歌曰:夜中足熱腎陰虧,苓地山萸澤瀉宜。
山藥滋陰當重用,再加涼血牡丹皮。
腳跗腫大,青白如蠶明亮者,寒濕之氣注也。宜神仙雞鳴散。
吳萸(二錢) 蒼朮(二錢) 紫蘇(二錢) 生薑(三錢) 苡仁(三錢) 木瓜(二錢) 陳皮(二錢) 檳榔(一錢) 桔梗(二錢) 雲苓(三錢)
歌曰:腳腫皮光白似蠶,吳萸蒼朮苡瓜探。
檳榔陳桔姜蘇入,除濕雲苓性要參。
(伯未按:當在五更時冷服,故名「雞鳴」。)
腳跗赤腫,以及生瘡潰爛者,濕熱之下注也,宜蒼朮知母湯。
蒼朮(二錢) 知母(三錢) 白朮(二錢) 雲苓(二錢) 黃芩(二錢) 白芍(二錢) 續斷(二錢) 秦皮(二錢) 茵陳(二錢) 桑皮(二錢) 地骨皮(二錢) 甘草(一錢) 防己(一錢五分)
歌曰:足跟赤腫或生瘡,二術三皮知芍匡。
苓續茵陳防己入,枯芩甘草共清涼。
腳痛瘦削,無論乾枯發熱者,肝肺之痿弱也。宜去痿治血湯。
生地(三錢) 當歸(三錢) 元參(二錢) 白芍(二錢) 杏仁(二錢) 丹皮(二錢) 麥冬(三錢) 知母(二錢) 膽草(二錢) 秦艽(二錢)
歌曰:腳疼瘦削屬痿痹,藥用元參歸地施。
杏芍麥冬知共膽,秦艽再入牡丹皮。
婦人腳心疼痛,如刀錐刺者,少陰經瘀血也。宜仲景溫經湯。
當歸(三錢) 白芍(二錢) 阿膠(二錢) 川芎(一錢) 桂枝(二錢) 丹皮(三錢) 麥冬(四錢) 半夏(二錢) 人參(二錢) 吳萸(一錢)
甘草(一錢) 生薑(三片)
歌曰:腳底煩疼痛似錐,婦人瘀血用丹皮。
歸芎膠芍同薑桂,參草吳萸冬夏施。
前陰
[總訣]男女前陰總屬肝,肝經縈繞在其端。氣摶濕熱求真訣,按法施方本已探。
前陰癢濕,以及赤腫生瘡者,肝經之濕熱也。宜龍膽瀉肝湯。
膽草(二錢) 澤瀉(二錢) 車前(二錢) 甘草(一錢) 梔子(二錢) 木通(一錢) 柴胡(一錢) 生地(三錢) 當歸(二錢) 黃芩(三錢)
歌曰:前陰癢濕總醫肝,歸地柴芩梔草攢。
前澤木通和膽草,濕除熱退治何難。
陰囊脹結,痛引小腹以內者,肝經之疝氣也。宜茴香五苓散。
小茴(二錢) 荔核(二錢) 橘核(一錢) 楝核(一錢) 歸尾(三錢) 香附(三錢) 白朮(二錢) 臺烏藥(二錢) 豬苓(二錢) 澤瀉(二錢) 桂尖(一錢) 檳榔(一錢) 雲苓(三錢) 白芍(二錢)
歌曰:陰囊脹結用茴香,歸芍雲苓香附匡。
白朮烏藥豬共澤,荔枝楝橘與檳榔。
(伯未按:方中酌加柴胡錢半。)
前陰暴縮,或兼轉筋入腹者,肝腎之虛寒也。宜加味四逆湯。
乾薑(二錢) 附子(二錢) 烏頭(炮,一錢) 當歸(三錢) 人參(二錢) 雲苓(三錢) 甘草(炙,二錢)
歌曰:前陰暴縮總虛寒,姜附烏頭急與餐。
苓草參歸仍共濟,不難填腎與溫肝。
陰囊縮入,兼見舌捲心熱者,肝經之熱邪也。宜生犀瀉肝湯。
生地(三錢) 犀角(二錢) 白芍(三錢) 大黃(一錢) 當歸(二錢) 知母(三錢) 蓯蓉(三錢)
歌曰:陰囊縮入舌兼收,地芍犀黃要急投。
知母當歸清血熱,蓯蓉加入病能瘳。
陰莖蟲蝕,以及婦人陰蝕者,古之狐惑病也。宜外洗苦參湯。
苦參、雄黃煎洗(亦可內服龍膽瀉肝湯)。
歌曰:陰莖蟲蝕瀉肝湯,龍草柴芩歸地良。
前澤木通和膽草,苦參外洗合雄黃。
後陰
[總訣]後陰肛脫乃為虛,以外俱將實證醫。大抵燥金多燥熱,即從燥氣定權輿。
後陰脫出,屎後良久乃入者,中氣下陷故也。宜補中益氣湯。
黨參(三錢) 白朮(三錢) 黃耆(三錢) 當歸(二錢) 大棗(三枚) 柴胡(一錢) 升麻(二錢) 生薑(三片) 甘草(炙,一錢) 陳皮(一錢)
歌曰:脫肛氣陷用柴升,參朮歸耆姜草增。
大棗陳皮調胃劑,補中益氣服之靈。
(伯未按:升麻宜醋炒,若小兒脫肛,鱉頭燒灰敷之。)
後陰瘡痔,一切腫痛諸苦者,陽明之血燥也。宜麻仁地榆湯。
麻仁(三錢) 地榆(三錢) 當歸(三錢) 白芍(二錢) 杏仁(二錢) 銀花(一錢) 黃芩(三錢) 黃連(一錢) 槐實(二錢) 桔梗(一錢) 生地(三錢) 牛蒡子(二錢)
歌曰:和血能將痔漏除,槐榆歸芍總當儲。
芩連牛蒡同麻杏,地桔銀花燥熱祛。
大便
[總訣]大便無分結與溏,只將寒熱細評章。至於痢證尤難治,還望醫師妙主張。
大腸不通,口渴而小便黃者,陽明之燥結也。宜加味承氣湯。
生地(三錢) 花粉(三錢) 大黃(二錢) 芒硝(一錢) 枳殼(一錢) 厚朴(二錢) 甘草(一錢)
歌曰:陽明燥結便難通,口渴硝黃枳樸攻。
甘草兼能清胃火,生津花粉地黃同。
大便不通,口和而小便清者,脾寒氣凝結也。宜加味理中湯。
當歸(三錢) 白芍(炒,三錢) 人參(二錢) 白朮(二錢) 乾薑(一錢)
甘草(一錢)
歌曰:小便清和大便難,歸參薑朮治脾寒。
再加白芍和甘草,氣順腸通腹自寬。
大便溏泄,其色青白完穀者,脾經寒濕氣也。宜加味胃苓湯。
蒼朮(二錢) 陳皮(二錢) 甘草(炙,一錢) 茯苓(三錢) 桂枝(二錢) 附子(二錢) 大棗(四枚) 白朮(三錢) 黨參(二錢) 豬苓(二錢) 澤瀉(二錢) 肉蔻(一錢) 乾薑(一錢) 白芍(二錢)
歌曰:大便溏時谷尚完,總宜桂附蔻姜攢。
二苓二術和陳樸,棗芍熬同澤草餐。
(伯未按:久瀉不愈,生蔥杵爛,入黃丹為丸如豆大,填臍中。)
大便溏瀉,其色濁垢膠膩者,腸中之濕熱也。宜清熱滌腸湯。
杏仁(三錢) 滑石(二錢) 木通(二錢) 厚朴(二錢) 黃芩(三錢) 車前子(一錢) 梔子(二錢) 綠豆(三錢) 甘草(二錢) 澤瀉(二錢) 生地(三錢) 白芍(三錢) 黃連(二錢) 當歸(二錢)
歌曰:便溏濁垢法當清,杏芍芩連綠豆烹。
歸地黃前同滑澤,甘和梔樸煮湯成。
大便溏瀉,必在五更時分者,腎寒而侮脾也。宜加味四神丸。
附子(二錢) 肉蔻(二錢) 白朮(三錢) 雲苓(三錢) 大棗(四枚) 甘草(炙,一錢) 吳萸(二錢) 乾薑(一錢) 人參(三錢) 五味(一錢)
生薑(三片) 粟殼(一錢)
歌曰:五更瀉泄附姜投,參朮吳萸甘棗收。
肉蔻味苓姜粟殼,腸鳴無覆水幽幽。
大便完穀,食入即刻利出者,肺熱而暴注也。宜瀉肺止利湯。
黃芩(二錢) 知母(三錢) 黃連(二錢) 大黃(一錢) 石膏(三錢) 桔梗(一錢) 葛根(二錢) 桑皮(二錢) 人參(二錢) 生地(三錢) 白芍(二錢) 粟殼(一錢)
歌曰:莫將完穀認虛寒,協熱偏宜知地餐。
參芍芩連桑與葛,大黃粟殼桔膏攢。
便瀉赤白,下部逼脹難通者,濕熱鬱為痢也。宜加減芍藥湯。
柴胡(一錢) 當歸(二錢) 白芍(三錢) 甘草(一錢) 檳榔(二錢) 葛根(三錢) 杏仁(三錢) 桔梗(二錢) 木香(二錢) 黃芩(二錢) 黃連(二錢) 綠豆(三錢) 銀花(一錢) 荷葉(二錢)
歌曰:痢症都緣濕熱侵,兼紅兼白用歸芩。
檳榔銀葛香柴芍,杏草連荷桔豆尋。
(伯未按:用陳紅茶葉、山楂炭、紅白沙糖各三錢,煨姜一錢,極簡效。)
便痢純赤,或見口渴溺赤者,熱結在血分也。宜地榆白頭湯。
黃連(二錢) 黃芩(二錢) 黃柏(二錢) 秦皮(三錢) 地榆(二錢) 白頭翁(三錢) 當歸(二錢) 白芍(三錢) 銀花炭(一錢) 丹皮(二錢)
歌曰:紅痢當從血分醫,丹秦榆柏芍歸隨。
白頭翁與芩連共,再入銀花病自離。
(伯未按:或用一味白頭翁煎服,或用鴉膽子七粒,桂圓肉包,吞服。)
下痢純白,但見裡急下重者,熱鬱在氣分也。宜膏芩清痢散。
黃芩(二錢) 石膏(二錢) 兜鈴(二錢) 防己(二錢) 銀花(二錢) 知母(三錢) 杏仁(三錢) 滑石(二錢) 枳殼(一錢) 荷梗(三錢) 芍藥(三錢) 甘草(一錢)
歌曰:痢如純白治如何,膏杏銀防枳與荷。
滑草兜鈴知共芍,服之病氣漸調和。
下痢禁口,其人飲食不納者,邪熱傷中氣也。宜人參開禁湯。
人參(三錢) 黃連(二錢) 黃芩(三錢) 石膏(三錢) 知母(三錢) 連翹(二錢) 木香(一錢) 花粉(三錢) 麥冬(三錢) 桔梗(一錢) 葛根(二錢) 銀花(一錢) 荷梗(二錢) 甘草(一錢)
歌曰:禁口多緣津液枯,膏冬參粉極滋濡。
銀翹葛根芩連共,知桔香荷甘草俱。
大便久痢,諸藥不能禁止者,寒熱之錯雜也,宜姜連四神丸。
乾薑(二錢) 黃連(二錢) 烏梅(四枚) 白芍(三錢) 甘草(一錢)
歌曰:久痢諸湯治不靈,姜連梅芍草梢增。
症兼寒熱宜斟酌,漫借經方炫己能。
小便
[總訣]三焦決瀆為出路,肺主通調脾轉布。但治小腸與膀胱,世人那得知其故。
小便赤短,別無外證內傷者,小腸經火氣也。宜加味導赤散。
生地(三錢) 木通(二錢) 草梢(一錢) 竹葉(一錢) 滑石(二錢) 山梔(三錢) 黃芩(三錢)
歌曰:小便緣何見赤黃,木通甘草地芩詳。
山梔竹葉同鍋煮,滑石煎湯病即康。
(伯未按:以銀花、生地及通天草代飲,輕者亦能已。)
小便白濁,甚則盡如米飲者:脾經之濕氣也。宜萆薢分清飲。
萆薢(一錢) 菖蒲(二錢) 甘草(一錢) 益智(二錢) 烏藥(三錢) 神麯(一錢) 青鹽(五分)
歌曰:脾經濕氣犯膀胱,小便雖通濁似漿。
萆薢菖蒲鹽曲共,草梢烏藥智仁匡。
(伯未按:宜少食油類。)
小便短澀,每溺則澀而痛者,膀胱之熱淋也。宜車前五淋散。
當歸(三錢) 白芍(三錢) 赤苓(三錢) 梔仁(三錢) 甘草(一錢) 燈心(三分) 車前子(二錢)
歌曰:熱結膀胱用五淋,莖中痛澀芍歸尋。
車前甘草山梔共,赤茯苓加燈草心。
小便不通,點滴俱不能出者,膀胱之熱結也。宜滋腎通關丸。
黃柏(三錢) 知母(三錢) 安桂(三分)
歌曰:膀胱熱結便殊艱,知柏滋陰豈等閒。
安桂少加為反佐,蜜丸湯下號通關。
小便帶血,或兼莖中割痛者,熱動胞中血也。宜加味五苓散。
當歸(三錢) 赤芍(二錢) 甘草(一錢) 牛膝(一錢) 鬱金(一錢) 生地(三錢) 膽草(一錢) 白芍(三錢) 梔仁(二錢) 燈心(五分) 桃仁(三錢) 木通(一錢) 車前子(一錢) 麝香(三釐)
歌曰:小便緣何帶血絲,桃歸二芍鬱金施。
地前通膽梔和麝,牛膝燈心甘草隨。
(伯未按:生地汁、茅根汁和服,亦有效。)
小便不通,諸藥俱不效驗者,氣道迫塞故也。宜通氣麻杏湯。
麻黃(七分) 杏仁(三錢) 甘草(一錢)
歌曰:小便難通治法窮,麻黃甘杏奏奇功。
只緣氣道多堅阻,透達元陽水自融。
(伯未按:當予導尿。)
小便過多,以及遺溺不禁者,膀胱與腎寒也。宜附子溫腎丸。
附子(二錢) 安桂(一錢) 熟地(三錢) 山萸(三錢) 白朮(三錢) 青鹽(五分)
歌曰:小便嫌多腎要溫,山萸桂附術鹽吞。
加來熟地兼滋補,遺溺方須究本原。
(伯未按:初期可買縮泉丸,吞服三錢。)
卷二
證治
寒熱
[總訣]寒熱陰陽朕兆機,互根互換理難知。或虛或實分真假,表裡能明乃可醫。
發熱惡寒,皮毛灑淅無汗者,風寒閉膚表也。宜原方麻黃湯。
麻黃(七分) 桂枝(二錢) 杏仁(三錢) 甘草(一錢)
歌曰:惡寒發熱汗無流,麻桂經方仔細求。
杏助麻黃甘助桂,皮毛灑淅此方投。
(伯未按:余家遇感冒不服藥,購防風五錢,紫蘇五錢,荊芥五錢,薄荷三錢,洗湯蒙首熏,待背上汗出,口流冷涎,即已。)
發熱惡風,翕翕然而自汗者,風寒襲腠里也。宜原方桂枝湯。
桂枝(二錢) 白芍(三錢) 甘草(炙,二錢) 大棗(四枚) 生薑(三片)
歌曰:熱兼汗出忌風吹,湯用生薑及桂枝。
芍棗和甘營氣順,解肌還賴粥漿隨。
但熱不寒,口乾舌燥便黃者,陽明之燥熱也。宜原方白虎湯。
石膏(三錢) 知母(三錢) 甘草(一錢) 粳米(二錢)
歌曰:但熱無寒小便黃,口乾舌燥渴難當。
知膏粳草生津液,白虎原方仔細詳。
但寒不熱,並無燥渴等證者,少陰之陽虛也。宜長沙附子湯。
附子(二錢) 白朮(三錢) 人參(二錢) 雲苓(三錢) 甘草(一錢)
歌曰:但寒無熱少陰虛,朮附回陽體自舒。
甘草參苓俱補氣,氣和身暖病能除。
皮膚髮熱,夜晚潮熱更甚者,陰血不濡陽也。宜當歸補血湯。
當歸(三錢) 生地(三錢) 黃耆(二錢) 人參(二錢) 枯芩(三錢) 合歡皮(二錢) 山萸(三錢) 百合(三錢) 麥冬(三錢) 黃柏(二錢) 龜板(二錢) 慈竹葉(一錢 )
歌曰:皮膚髮熱夜來增,滋補歸萸地合參。
柏龜芩冬合歡竹,黃耆益氣液升騰。
子午發熱,睡後更覺盜汗者,虛勞骨蒸熱也。宜柴胡清蒸湯。
柴胡(一錢) 黃芩(三錢) 當歸(二錢) 白芍(三錢) 生地(三錢) 丹皮(一錢) 桃仁(二錢) 蒲黃(三錢) 膽草(二錢) 雲苓(三錢) 貝母(二錢) 杏仁(三錢) 甘草(一錢) 鱉甲(炙黃,二錢)
歌曰:盜熱常居子午時,夜來更甚用丹皮。
桃蒲歸芍柴芩地,膽鱉甘苓貝杏施。
寒熱往來,發作有定時候者,少陽經瘧疾也。宜獨活黃芩湯。
獨活(五分) 黃芩(三錢) 知母(三錢) 柴胡(三錢) 羌活(五分) 花粉(三錢) 檳榔(一錢) 厚朴(一錢) 枳殼(一錢) 杏仁(三錢) 炒梔(三錢) 石膏(三錢)
歌曰:往來寒熱用柴芩,二活知膏杏枳尋。
花粉檳榔梔樸草,薄荷加入瘧難侵。
(伯未按:若瘧發三四次後,用柴胡、黃芩、常山、草果、生薑、大棗煎服即止。惟服時在瘧發前一小時。又三陰瘧不愈者,以鵝卵於朔望日生者煮熟食,立已。)
朝發寒冷,入夜則又發熱者,陽氣陷入陰也。宜補中益氣湯。
人參(二錢) 白朮(三錢) 甘草(二錢) 陳皮(一錢) 茯苓(三錢) 黃耆(一錢) 升麻(一錢) 當歸(三錢) 柴胡(一錢) 生薑(三片) 大棗(四枚)
歌曰:朝寒夜熱用升麻,再入參歸術草偕。
陳茯黃耆姜共棗,補中能使氣和諧。
身熱面赤,下利清水完穀者,裡寒而外熱也。宜加味白通湯。
乾薑(二錢) 附子(二錢) 蔥白(五根) 甘草(一錢) 豬膽(一個)
歌曰:面紅身熱似陰虧,下利緣何谷未糜。
溫裡急需姜與附,蔥和膽草作湯醫。
身熱面赤,煩躁欲臥泥水者,陰甚而格陽也。宜益元艾附湯。
人參(二錢) 乾薑(二錢) 附子(二錢) 艾葉(一錢) 白朮(二錢) 茯苓(三錢) 黃連(一錢) 甘草(一錢) 知母(三錢) 五味(一錢) 故紙(二錢) 香附(一錢)
歌曰:熱煩欲臥水泥中,陰甚需參姜附攻。
互用知連冬味草,苓蔥紙艾性溫通。
春月發熱,氣喘而口乾渴者,感風熱之氣也。宜加減麻杏湯。
杏仁(三錢) 麻黃(八分) 石膏(三錢) 甘草(一錢) 殭蠶(三錢) 知母(三錢) 花粉(三錢) 連翹(二錢) 銀花(二錢) 白芍(三錢) 蟬蛻(七個) 菊花(一錢) 牛蒡子(一錢)
歌曰:渴兼發熱在春天,麻杏知膏急與煎。
花粉銀翹牛蒡菊,再加芍草共蠶蟬。
夏月發熱,口渴而心煩懊者,傷暑熱之氣也。宜加味六一散。
炒梔(三錢) 麥冬(二錢) 滑石(三錢) 甘草(一錢) 黃芩(二錢) 花粉(三錢) 杏仁(三錢) 香薷(一錢) 厚朴(二錢) 木通(二錢) 石膏(三錢) 荊芥(一錢) 知母(三錢) 銀花(二錢)
歌曰:夏天熱渴暑為殃,滑草梔冬芩粉詳。
通樸杏薷膏合芥,銀花知母性清涼。
嘔吐
[總訣]寒熱陰陽細品詳,總因氣逆嘔斯生。降沖安胃開邪拒,氣不奔騰嘔自平。
嘔吐不食,水飲不得入口者,火熱相拒隔也。宜人參乾薑湯。
人參(三錢) 黃連(三錢) 黃芩(三錢) 乾薑(五分)
歌曰:嘔時拒隔水難嘗,多用芩連少用姜。
惟有人參能養液,主方重使卻無妨。
嘔吐能食,食入即時吐出者,兩熱相爭沖也。宜酒蒸大黃湯。
大黃(三錢) 甘草(一錢)
歌曰:嘔吐雖能納水漿,即時吐出胃脾傷。
只緣兩熱相爭競,酒水同烹草與黃。
食久乃吐,兼見大腹脹滿者,脾經乏火化也。宜姜附六君湯。
人參(二錢) 白朮(三錢) 雲苓(三錢) 甘草(一錢) 半夏(二錢) 陳皮(一錢) 乾薑(一錢) 附子(二錢)
歌曰:食飯經時嘔吐頻,更兼腹滿病原真。
人參附片姜和術,半夏雲苓甘與陳。
食久乃吐,兼見胸前脹滿者,胃府之虛寒也。宜香砂養胃湯。
木香(二錢) 砂仁(二錢) 白朮(二錢) 雲苓(三錢) 陳皮(一錢) 半夏(二錢)人參(二錢) 甘草(一錢) 大棗(四枚) 生薑(三片)
歌曰:食久胸前脹滿增,香砂治嘔有奇能。
參苓棗夏俱同煮,術草姜陳也共蒸。
食久乃吐,吐出多帶水液者,腎部之虛寒也。宜仲景真武湯。
白朮(三錢) 雲苓(三錢) 白芍(三錢) 生薑(三片) 附子(三錢)
歌曰:腎寒嘔吐水津多,術芍雲苓姜附科。
姜附散寒為主藥,術苓平胃共調和。
(伯未按:若嘔吐苦水,或酸水,或綠水,而不能飲食者,吳萸,黃連濃煎,緩咽。)
食久乃吐,吐出多帶酸水者,肝藏有寒熱也。宜仲景烏梅丸。
烏梅(三個) 人參(二錢) 黃柏(二錢) 黃連(二錢) 當歸(三錢) 乾薑(一錢) 細辛(五分) 桂枝(一錢) 附子(二錢) 花椒(一錢)
(伯未按:蜀刻本作「宜吳茱萸原方」,方用吳萸、生薑、人參、大棗。)
歌曰:食已經時吐帶酸,梅連桂附善平肝。
姜辛椒柏當歸研,再入人參裹作丸。
單吐痰涎,或兼咳嗽頭痛者,胃中有痰飲也。宜加味二陳湯。
陳皮(二錢) 半夏(二錢) 雲苓(三錢) 甘草(一錢) 生薑(三片) 竹瀝(一勺) 黃芩(三錢)
(伯未按:蜀刻本無黃芩。)
歌曰:單吐痰涎用二陳,夏陳苓草竹姜勻。
黃芩加入兼清熱,熱淨痰除效若神。
單吐酸水,或兼頭痛如破者,肝寒氣上逆也。宜加味左金丸。
吳萸(二錢) 黃連(一錢) 人參(二錢) 雲苓(三錢) 細辛(五分) 苡仁(三錢)
歌曰:單吐酸宜用左金,參苓細苡共連尋。
辛溫獨取吳萸性,肝氣平時病不侵。
(伯未按:一味吳萸濃煎服亦效,肉桂粉亦佳。)
嘔吐不止,兼見腹痛下利者,脾氣之虛脫也。宜附子理中湯。
附子(二錢) 白朮(三錢) 人參(二錢) 甘草(一錢) 乾薑(一錢)
歌曰:吐兼下利責脾虛,參草和中是急需。
附術乾薑仍合用,理中湯服病當除。
嘔吐發熱,或兼口苦胸滿者,少陽之逆氣也。宜原方柴胡湯。
黃芩(三錢) 柴胡(一錢) 人參(二錢) 生薑(三片) 半夏(三錢) 甘草(一錢) 大棗(四枚)
歌曰:吐兼發熱用柴芩,只為三焦逆氣侵。
夏草姜參同大棗,長沙舊法細推尋。
卒然嘔吐,兼見發悶噁心者,感瘴厲異氣也。宜藿香正氣散。
白朮(三錢) 半夏(三錢) 雲苓(三錢) 白芷(二錢) 腹皮(二錢) 生薑(三片) 砂仁(二錢) 厚朴(一錢) 陳皮(一錢) 桔梗(一錢) 紫蘇(一錢) 藿香(一錢) 甘草(一錢) 大棗(四枚)
歌曰:卒吐還兼發噁心,瘴鄉芷樸急當尋。
術苓夏腹砂陳桔,藿草姜蘇棗共斟。
咳嗽
[總訣]肺氣如鍾撞則鳴,或痰或血治須分。再加和胃疏肝法,咳血之原即此尋。
外感咳嗽,吐痰清白而涎者,傷寒有水氣也。宜小青龍原方。
桂枝(二錢) 半夏(三錢) 麻黃(七分) 甘草(一錢) 乾薑(一錢) 細辛(五分) 白芍(二錢) 五味(一錢)
歌曰:傷寒咳嗽吐痰清,五味姜辛一劑烹。
夏芍麻黃同桂草,長沙遺法貴研精。
外感咳嗽,吐痰黃色而黏者,傷風動火氣也。宜新方麥冬湯。
麥冬(三錢) 黃芩(二錢) 桔梗(一錢) 桑皮(二錢) 栝蔞(三錢) 杏仁(三錢) 貝母(三錢) 柴胡(二錢) 雲苓(三錢) 紫菀(二錢) 薄荷(一錢) 花粉(三錢) 枳殼(一錢) 甘草(一錢)
歌曰:咳嗽痰黏風火傷,冬芩桑桔與瓜霜。
枳荷貝杏同花粉,紫菀柴苓甘草詳。
(伯未按:荸薺、蘿蔔汁二兩燉溫,分二次飲,頗驗。)
久咳上氣,痰涎多而聲易者,肺腎之陽虛也。宜加味真武湯。
白朮(三錢) 雲苓(三錢) 白芍(三錢) 五味(七分) 附子(三分) 乾薑(二分) 細辛(五分)
歌曰:久咳痰多肺腎虧,姜辛五味總當知。
雲苓術芍還加附,真武名湯治法推。
久咳上氣,聲乾澀而痰凝者,肺腎之陰虛也。宜加味豬苓湯。
阿膠(二錢) 百合(三錢) 麥冬(三錢) 貝母(一錢) 澤瀉(二錢) 滑石(二錢) 豬苓(二錢) 五味(七分) 雲苓(三錢) 丹皮(二錢) 海粉(一錢) 生地(三錢)
歌曰:久咳聲干痰亦凝,陰虛膠味二苓增。
澤丹滑地冬和母,海粉還加百合蒸。
(伯未按:咳唾膿血,胸脹滿,此屬肺癰。用葶藶一錢,大棗四枚與服。或陳醃芥滷飲之甚效。)
小兒咳嗽,連嗆數十餘聲者,肝血之不和也。宜加味逍遙散。
當歸(二錢) 白芍(二錢) 雲苓(三錢) 柴胡(二錢) 煨姜(二錢) 薄荷(一錢) 丹參(二錢) 香附(二錢) 半夏(二錢) 黃芩(二錢) 五味(七分) 丹皮(一錢) 白朮(二錢) 甘草(一錢)
歌曰:小兒嗆咳用逍遙,姜薄柴芩味治標。
丹芍參歸香附草,術和苓夏使痰銷。婦人乾咳,由於經水不行者,衝任之氣逆也。宜變化柴胡湯。
柴胡(一錢) 香附(三錢) 元胡(二錢) 當歸(三錢) 丹皮(三錢) 雲苓(三錢) 貝母(三錢) 黃芩(二錢) 麥冬(三錢) 牛膝(一錢) 桃仁(二錢) 法夏(二錢) 白芍(三錢) 甘草(一錢)
歌曰:婦人乾咳不行經,香附元胡芍共苓。
丹夏柴歸甘與貝,芩冬桃膝服之靈。\喘齁
[總訣]喘齁二證本多痰,亦有虛時屬腎關。開口便言中氣弱,那知化氣水須捐。
氣緊喘促,鼻塞聲音不利者,風寒閉肺竅也。宜蘇子降氣湯。
蘇子(二錢) 半夏(一錢) 當歸(二錢) 陳皮(二錢) 生薑(二錢) 厚朴(一錢) 沉香(一錢) 前胡(三錢) 柴胡(二錢) 甘草(一錢)
歌曰:喘促寒凝鼻不通,姜陳蘇子夏歸同。
柴前樸草沉香入,順氣除痰力量洪。
氣喘而促,審系呼出氣短者,內有停水飲也。宜二陳五苓散。
半夏(二錢) 五味(五分) 甘草(一錢) 陳皮(二錢) 白朮(二錢) 豬苓(二錢) 澤瀉(二錢) 雲苓(三錢) 桂尖(二錢) 細辛(五分)
歌曰:喘促多緣水飲停,當從出氣審情形。
甘陳夏味辛兼術,桂澤豬苓與茯苓。
氣喘而促,審系吸入氣短者,腎中之氣虛也。宜八味腎氣丸。
熟地(三錢) 山藥(二錢) 茯苓(三錢) 丹皮(三錢) 肉桂(一錢) 澤瀉(三錢) 山茱萸(二錢) 附子(炮,三錢)
歌曰:吸時氣短喘因虛,桂附丹萸藥籠儲。
山藥雲苓兼澤瀉,地黃滋補氣寬舒。
齁鼾有聲,喉中漉漉不利者,痰氣為寒阻也。宜破痰射干丸。
射干(二錢) 半夏(二錢) 陳皮(二錢) 百部(二錢) 冬花(二錢) 細辛(五分) 五味(五分) 乾薑(一錢) 貝母(二錢) 雲苓(三錢) 郁李(二錢) 枳殼(一錢) 皂角(打,一錢)
歌曰:喘齁痰響總因寒,方用姜辛夏射干。
百部陳皮冬味合,貝苓皂郁枳同攢。
(伯未按:痰哮症可用漂淡陳海蜇及海帶煎湯,以生蘿蔔搗汁和服。)
喘齁氣逆,噫咳痰塞溺黃者,肺胃之火逆也。宜清熱降逆湯。
生地(三錢) 白芍(三錢) 石膏(三錢) 知母(三錢) 花粉(三錢) 射干(二錢) 甘草(一錢) 黃芩(二錢) 枳殼(一錢) 旋覆(二錢) 杏仁(三錢) 赭石(三錢) 硼砂(一錢)
歌曰:喘齁痰塞溺兼黃,地芍知膏花粉詳。
草杏枳芩旋覆赭,硼砂加入射干良。
(伯未按:蜀刻本無黃芩。)
失血
[總訣]血隨氣布要循經,氣上因而血沸騰。降逆消瘀為妙訣,莫施補劑致癆蒸。
驟然吐血,兼見頭痛寒熱者,外感傷經脈也。宜麻黃芍藥湯。
藕節(二錢) 枯芩(一錢) 生地(二錢) 川芎(五分) 白芍(三錢) 當歸(三錢) 麻黃(八分) 丹皮(二錢) 香附(三錢) 麥冬(三錢) 杏仁(三錢) 蒲黃(一錢) 枳殼(一錢) 甘草(一錢)
歌曰:失血頭痛外感傷,藕芩地芍與麻黃。
歸芎香附丹蒲杏,枳草和冬煮與嘗。
吐血口渴,脈洪數而溺赤者,火熱傷陰分也。宜加味四生丸。
生地(三錢) 艾葉(一錢) 柏葉(三錢) 荷葉(三錢) 丹皮(三錢) 枯芩(三錢) 酒軍(七分) 知母(三錢) 花粉(三錢) 牛膝(一錢) 茅根(三錢) 馬通(即白馬屎一兩泡取水)
歌曰:脈洪失血渴難當,知地丹芩與大黃。
牛膝馬通花粉入,茅荷艾柏葉同嘗。
吐血口和,脈弦微而溺清者,陽虛而陰脫也。宜變化理中湯。
黨參(二錢) 黃耆(二錢) 黑姜(八分) 甘草(一錢) 白芍(二錢) 白朮(二錢) 五味(五分) 當歸(三錢) 木香(一錢) 側柏(二錢) 醋艾(一錢) 馬通(即白馬屎一兩泡取水)
歌曰:脈微血脫溺還清,姜草參耆芍共烹。
術味馬通歸柏艾,木香加入病能輕。
吐後口渴,血帶黑而腹痛者,瘀血積腹裡也。宜加味四物湯。
生地(三錢) 當歸(三錢) 川芎(一錢) 桃仁(研,三錢) 白芍(三錢) 大黃(一錢) 丹皮(三錢) 香附(三錢) 枳殼(一錢) 降香(一錢)
歌曰:血方吐過口旋干,腹痛瘀停歸地餐。
芎枳降香香附子,大黃加芍佐桃丹。
吐血之前,必先大發噁心者,血潮而凌心也。宜鬱金丹皮湯。
鬱金(二錢) 生地(三錢) 麥冬(三錢) 牛膝(二錢) 五味(七分) 丹皮(二錢) 炒梔(二錢) 當歸(二錢) 白芍(二錢) 玉竹(二錢) 棗仁(二錢) 知母(一錢) 木香(二錢) 硃砂(研沖服八分)
歌曰:吐血之前發噁心,木香知味芍歸尋。
硃砂牛地冬和棗,玉竹丹梔與鬱金。
(伯未按,鮮蠶豆葉、搗汁和陳皮酒燉溫服。)
先行咳嗽,然後得吐血證者,肺燥傷陰脈也。宜清燥和血湯。
生地(三錢) 麥冬(三錢) 百合(二錢) 五味(五分) 當歸(三錢) 貝母(二錢) 杏仁(三錢) 續斷(二錢) 藕節(二錢) 荊芥(一錢) 竹茹(二錢) 蒲黃(一錢) 紅花(五分) 降香(一錢)
歌曰:先行咳嗽血方來,地合歸冬杏貝裁。
續降芥茹同五味,紅花藕節與蒲灰。
(伯未按:枇杷葉膏可時沖服。)
先行吐血,然後得咳嗽證者,陰陽不相符也。宜調陰和陽湯。
當歸(二錢) 白芍(二錢) 生地(二錢) 阿膠(一錢) 五味(七分) 百合(二錢) 貝母(二錢) 杏仁(二錢) 沉香(五分) 牛膝(一錢) 白薇(二錢) 蒲黃(一錢) 牡蠣(二錢) 降香(一錢)
歌曰:先行吐血咳相隨,藥用阿膠地芍歸。
味合降沉和貝杏,蒲黃牡蠣膝兼薇。
吐血之後,肌肉魚鱗甲錯者,腹中有乾血也。宜大黃䗪蟲丸。
大黃(一錢) 桃仁(一錢) 甘草(一錢) 虻蟲(炒,一錢) 蠐螬(一錢) 阿膠(一錢) 當歸(一錢) 炒荊芥(一錢) 水蛭(炒,二條) 䗪蟲(炒,一錢)
歌曰:血乾肌肉似魚鱗,蛭䗪螬虻效若神。
黃與膠歸分佐使,再加芥草與桃仁。
大便下血,其下在糞之前者,腸風瘡痔類也。宜赤豆加味散。
當歸(三錢) 地榆(三錢) 銀花(一錢) 防己(一錢) 麥冬(三錢) 牛蒡子(三錢) 丹皮(三錢) 白芍(二錢) 槐角(三錢) 棕灰(一錢) 杏仁(三錢) 黃柏(二錢) 甘草(一錢) 赤豆(芽,三錢)
歌曰:痔瘡下血用歸榆,赤豆銀防冬芍俱。
牛蒡棕槐丹杏共,寸冬黃柏草梢須。
大便下血,其下在糞之後者,肝脾不統血也。宜仲景黃土湯。
白朮(三錢) 附子(二錢) 炙草(二錢) 生地(三錢) 黃芩(二錢) 阿膠(二錢) 灶心土(三錢)
歌曰:肝脾失馭血違經,便後長流勢不停。
朮附地芩膠共草,湯煎黃土服之靈。
通身汗血,甚則沾衣盡赤者,火甚而血溢也。宜加味六黃湯。
當歸(三錢) 黃連(二錢) 黃芩(三錢) 黃柏(二錢) 蟬蛻(一錢) 酒軍(一錢) 生地(三錢) 黃耆(二錢) 熟地(三錢) 白芍(三錢) 竹茹(二錢) 杏仁(三錢) 甘草(一錢) 地骨皮(二錢)
歌曰:通身汗出血沾衣,兩地芩連芍與歸。
地骨竹茹蟬杏草,生軍耆柏汗當稀。
鼻中流血,以及齒縫出血者,胃中之燥熱也。宜清涼甘露飲。
生地(三錢) 熟地(三錢) 麥冬(三錢) 天冬(三錢) 黃芩(三錢) 枳殼(一錢) 石斛(三錢) 茵陳(三錢) 藕節(三錢) 蒲黃(一錢) 牛膝(二錢) 甘草(一錢) 枇杷葉(去毛蜜炙,二錢)
歌曰:鼻中流血要清涼,芩枳茵陳兩地黃。
藕斛枇杷牛膝共,二冬和草煮成湯。
遺精
[總訣]夢中所見乃肝魂,魂不清兮夢不寧。若是陰精無夢泄,失於鎖鑰貴司門。
遺精有夢,或兼心煩善怒者,心肝之火邪也。宜龍膽清肝湯。
柴胡(一錢) 木通(一錢) 車前子(二錢) 炒梔(二錢) 當歸(二錢) 牡蠣(二錢) 遠志(一錢) 黃芩(二錢) 澤瀉(二錢) 生地(二錢) 膽草(二錢) 丹皮(一錢) 甘草(一錢) 燈心(一團)
歌曰:遺精有夢火為邪,前澤通柴梔地加。
芩膽蠣丹歸志草,燈心加入效堪誇。
遺精無夢,或兼陰頭寒冷者,腎元之陽虛也。宜加味天雄散。
天雄(三錢) 桂尖(二錢) 牡蠣(四錢) 龍骨(三錢) 白朮(四錢) 甘草(二錢)
歌曰:遺精無夢腎元虧,龍蠣天雄桂術隨。
甘草調和同補益,精神收斂病堪醫。
(伯未按:或就藥店購金櫻子膏,合金匱腎氣丸服之亦效。)
言語
[總訣]言屬心聲出肺關,心經痰火語言愆。若還肺竅嘶兼塞,升散開提病自安。
聲音閉塞,鼻窒而喉中緊者,會厭被寒侵也。宜麻黃杏仁湯。
麻黃(二錢) 杏仁(五錢) 甘草(二錢)
歌曰:寒閉聲音窒不通,只因會厭客邪攻。
須知解表無他法,惟有麻黃杏草雄。
言語不利,喉痹而咽生瘡者,肺經有痰火也。宜尖貝平肺散。
尖貝(二錢) 天冬(一錢) 麥冬(三錢) 百合(二錢) 兒茶(一錢) 牛黃(二釐) 薄荷(五分) 知母(一錢) 石膏(研,二錢) 杏仁(三錢) 冰糖(二錢) 甘草(五分)
歌曰:語言不利是喉痹,百合兒茶糖煮宜。
杏貝牛黃甘草共,二冬加石薄荷知。
聲音嘶小,喉干而舌不潤者,肺金不清利也。宜麥冬旋覆湯。
麥冬(三錢) 杏仁(三錢) 桔梗(二錢) 花粉(二錢) 旋覆(三錢) 知母(三錢) 生地(三錢) 桑葉(二錢) 甘草(一錢)
歌曰:咽喉不潤又聲嘶,旋覆蔞根杏桔齊。
知母寸冬生地草,再加桑葉進刀圭。
語言謇滯,唇緩而流涎沫者,脾經中風證也。宜資壽解語湯。
附子(二錢) 安桂(一錢) 防風(二錢) 羌活(一錢) 天麻(三錢) 棗仁(三錢) 甘草(二錢) 羚羊(一錢) 薑汁(一錢) 竹汁(一錢)
歌曰:語言謇滯口流涎,風中脾經姜竹煎。
桂附羌防同棗草,天麻羚角效如仙。
昏冒不語,遺溺直視足廢者,心腎經中風也。宜地黃飲子湯。
安桂(一錢) 蓯蓉(二錢) 熟地(三錢) 遠志(二錢) 五味(五分) 巴戟(二錢) 薄荷(五分) 附子(二錢) 雲苓(三錢) 麥冬(三錢) 菖蒲(七分) 山萸(二錢) 石斛(二錢) 枸杞(二錢)
歌曰:不語昏迷卒倒逢,溺遺直視用蓯蓉。
地苓桂附菖萸志, 味斛冬荷枸戟從。
狂言見鬼,舌黑而手足熱者,胃中有實熱也。宜三一承氣湯。
大黃(三錢) 芒硝(三錢) 枳殼(二錢) 甘草(一錢 ) 厚朴(二錢)
歌曰:胃中實熱喜狂言,色黑都緣火氣燔。
見鬼休疑邪祟惑,硝黃枳樸草宜吞。
出言漫罵,或兼棄衣登高者,痰火迷心神也。宜礞石滾痰丸。
大黃(三錢) 黃芩(三錢) 沉香(末,一錢) 礞石(火硝炒,一錢)
歌曰:出言漫罵喜登高,礞石除痰力最豪。
芩佐大黃能降熱,沉香理氣未同熬。
出言顛倒,其人癡不識人者,痰入心而癲也。宜硃砂丹礬丸。
黃丹(炒,三錢) 白礬(煅,三錢) 茶葉(二錢) 硃砂(三錢) 豬心血(五錢)
歌曰:出言顛倒系癡呆,礬研硃砂心竅開。
茶葉黃丹豬血裹,心包痰入此方推。
(伯未按:先將石菖蒲搗汁與飲。)
卒倒不言,牙關緊閉不開者,外邪之驟中也。宜吹鼻通關散。
細辛(三錢) 牙皂(三錢)
歌曰:卒倒牙關封閉嚴,語言難出效三緘。
急須牙皂同辛研,吹鼻通關效不凡。
卒倒作聲,有如羊犬等狀者,風痰發癇證也。宜加味二陳湯。
硼砂(一錢) 陳皮(一錢) 半夏(一錢) 雲苓(二錢) 甘草(一錢) 防風(二錢) 麝香(一釐) 竹茹(一錢) 白礬(七分) 枳殼(一錢) 生薑(一錢) 前胡(一錢) 枯芩(一錢) 鬱金(一錢) 當歸(一錢) 牛黃(三釐)
歌曰:卒倒聲如犬共羊,方宜陳夏草苓防。
硼礬芩枳姜前竹,歸郁牛黃與麝香。
心神
[總訣]心主神兮肝主魂,腎藏精氣外遊行。此間治法猶難識,況挾長沙百合名。
心中大煩,舌黑而不得臥者,少陰之陽煩也。宜黃連阿膠湯。
黃連(三錢) 黃芩(三錢) 阿膠(一錢) 白芍(三錢) 雞子黃(調下,一枚)
歌曰:心煩舌黑證為陽,湯用膠連仔細詳。
白芍枯芩同劑煮,再調雞子去清嘗。
心中大躁,手足躁擾不安者,少陰之陰躁也。宜加味白通湯。
乾薑(二錢) 附子(三錢) 蔥白(三錢) 甘草(一錢) 膽汁(七分) 知母(二錢) 麥冬(三錢) 牛膝(一錢)
歌曰:心中大躁卻為陰,用藥還宜姜附斟。
膽草和蔥知膝共,麥冬加入病無侵。
心中怔忡,跳動如舂碓臼者,心脾之血虛也。宜加味歸脾湯。
白朮(二錢) 麥冬(二錢) 茯神(二錢) 黨參(二錢) 遠志(一錢) 棗仁(二錢) 當歸(二錢) 黃耆(二錢) 白芍(二錢) 五味(七分) 龍眼(三枚) 甘草(一錢) 乳香(一錢) 沒藥(一錢)
歌曰:心中跳動用參耆,龍眼歸苓補血宜。
味術棗仁同遠志,冬甘乳沒芍歸脾。
(伯未按:單用棗仁四錢,龍眼肉十枚,亦佳。)
心悸而怯,常欲叉手冒心者,水氣凌心經也。宜桂苓甘棗湯。
桂尖(三錢) 雲苓(三錢) 甘草(一錢) 大棗(三枚)
歌曰:悸怯緣何現此形,總因水氣犯心經。
除寒消水無逾桂,甘棗還加雲茯苓。
心驚而惕,神魂不能自主者,心虛而氣浮也。宜桂枝龍牡湯。
桂枝(三錢) 附子(三錢) 龍骨(三錢) 甘草(炙,二錢) 牡蠣(三錢)
歌曰:心常驚惕擾神魂,虛怯宜將桂附溫。
仍恐元陽難鎮斂,再加龍牡草梢存。
心神慌惚,入夜則多煩夢者,心血虛有火也。宜原方安神丸。
當歸(三錢) 生地(三錢) 黃連(二錢) 硃砂(一錢) 甘草(一錢)
歌曰:心神慌惚夢偏多,虛火常炎奈若何。
歸地硃砂連共草,丸湯服下即調和。
心神恍惚,每事不能記憶者,有火兼有痰也。宜加味安神丸。
龍骨(三錢) 牡蠣(三錢) 茯神(三錢) 菖蒲(一錢) 棗仁(三錢) 生地(三錢) 黃連(一錢) 硃砂(一錢) 遠志(一錢) 五味(一錢) 當歸(三錢) 甘草(一錢) 貝母(二錢) 麥冬(三錢)
歌曰:心神恍惚性多忘,龍牡歸苓棗與菖。
連地硃砂同志味,草和貝母麥冬嘗。
心神不定,起居百般不安者,百脈皆合病也。宜加味百合湯。
黨參(三錢) 白芍(三錢) 百合(三錢) 生地(三錢) 玉竹(三錢) 茯神(三錢) 棗仁(三錢) 麥冬(三錢) 百部(二錢) 五味(一錢) 貝母(三錢) 滑石(三錢)
歌曰:心神不定意憧憧,起坐難安用麥冬。
部合棗仁苓味芍,竹參貝滑地煎濃。
斑黃
[總訣]陽明病氣陷脾鄉,挾濕因而外發黃,若但火邪傷血分,赤斑累累亢於陽。
發斑紅紫,身熱口中乾渴者,陽明經血熱也。宜加減三黃湯。
花粉(三錢) 犀角(一錢) 黃芩(三錢) 黃柏(二錢) 炒梔(三錢) 蟬蛻(七個) 銀花(三錢) 白芍(三錢) 枳殼(二錢) 杏仁(一錢) 歸尾(三錢) 石膏(三錢)
歌曰:發斑紅紫口中乾,梔柏蟬芩歸芍餐。
膏杏銀花同枳殼,蔞根犀角一方攢。
發黃明亮,兼見口渴溺赤者,脾經之濕熱也。宜茵陳梔子湯。
炒梔(三錢) 黃柏(二錢) 茵陳(五錢) 甘草(一錢)
歌曰:發黃口渴尿兼紅,梔柏茵陳甘草同。
四藥總能除濕熱,不煩加減奏奇功。
(伯未按:服藥外,以赤豆時煮食亦佳。)
發黃黑暗,兼見口和不渴者,脾經之寒濕也。宜茵陳五苓散。
桂枝(三錢) 白朮(三錢) 雲苓(三錢) 豬苓(三錢) 澤瀉(三錢) 茵陳(三錢)
歌曰:發黃黑暗口津多,桂術茵陳澤瀉科。
再入二苓同煮服,病因寒濕即調和。
出汗
[總訣]古云盜汗屬陰虛,自汗陽羸衛外疏。識得陰陽相附麗,互根當究五車書。
發熱出汗,時見惡風洒洒者,傷風之外證也。宜防風和營湯。
防風(二錢) 白芍(二錢) 荊芥(一錢) 紫蘇(一錢) 香附(一錢) 杏仁(一錢) 白芷(二錢) 陳皮(一錢) 當歸(二錢) 甘草(二錢) 生薑(一錢) 大棗(二枚)
歌曰:熱汗頻頻輒惡風,荊防蘇芷杏陳攻。
生薑棗芍和甘草,香附當歸一劑同。
睡後出汗,醒時則汗仍收者,陰虛而盜汗也。宜當歸六黃湯。
熟地(三錢) 生地(三錢) 當歸(三錢) 黃芩(二錢) 黃連(一錢) 黃柏(二錢) 黃耆(二錢)
歌曰:眠時出汗醒時收,盜汗陰虛實可憂。
二地歸芩連共柏,黃耆加入病當瘳。
(伯未按:方中可加酸棗仁三錢,甘杞子三錢,尤佳。)
醒時汗出,睡後則汗仍收者,陽虛而自汗也。宜參耆朮附湯。
人參(三錢) 黃耆(三錢) 白朮(三錢) 附子(三錢)
歌曰:醒時出汗睡時收,此是陽虛自汗流。
朮附耆參宜共煮,回陽止汗此方投。
腫脹
[總訣]腫脹原由說的端,總因水氣竄皮間。無分表裡和虛實,泄水扶脾病自安。
先首腫起,以下及於手足者,傷於外之濕也。宜加味五皮湯。
陳皮(二錢) 苓皮(二錢) 腹皮(二錢) 姜皮(二錢) 桑皮(二錢) 麻黃(七分) 桂尖(二錢) 杏仁(三錢) 甘草(一錢) 大棗(二枚)
歌曰:頭腫徐徐及四肢,姜桑苓腹共陳皮。
杏仁甘草同紅棗,再入麻黃及桂枝。
先腳腫起,以上及於腹股者,內之水不行也。宜原方真武湯。
白朮(三錢) 白芍(三錢) 雲苓(三錢) 生薑(二錢) 附子(二錢)
歌曰:水不流行腳腫先,漸看腹股腫相連。
雲苓術芍同姜附,真武原方急與煎。
(伯未按:可兼飲冬瓜汁。)
腫脹溺赤,或兼口渴脈數者,陽鬱而水壅也。宜加味五皮飲。
桑皮(三錢) 茯苓(二錢) 腹皮(二錢) 白芍(二錢) 知母(三錢) 青木香(一錢) 防己(一錢) 滑石(三錢) 黃芩(三錢) 當歸(一錢) 車前(三錢) 杏仁(三錢)
歌曰:口乾腫脹溺兼紅,青木香和芩芍通。
桑腹知苓防己共,歸前滑石杏仁同。
腫脹溺清,其口不渴脈沉者,陰結而水停也。宜原方真武湯。
白朮(三錢) 附片(三錢) 白芍(三錢) 雲苓(三錢) 生薑(三錢)
歌曰:溺清腫脹脈兼沉,真武原方術附尋。
白芍雲苓姜作引,水停陰結煮湯斟。
單腹腫大,其人四肢瘦削者,脾虛而血結也。宜加味逍遙散。
白朮(三錢) 雲苓(三錢) 薄荷(一錢) 煨姜(二錢) 柴胡(一錢) 蚯蚓(一錢) 香附(三錢) 靈脂(三錢) 乳香(一錢) 腹皮(二錢) 防己(一錢) 蘇梗(一錢) 當歸(三錢) 白芍(三錢)
歌曰:脹膨多緣血結成,術苓香附許回生。
乳防蘇腹荷同蚓,靈脂柴歸姜芍行。
飲食
[總訣]胃司飲食命之根,欲惡之間得病情。單指積停一端說,非吾所謂箇中人。
飢而思食,每食又不能多者,脾強而胃弱也。宜重訂助胃丸。
蒼朮(二錢) 甘草(一錢) 砂仁(二錢) 陳皮(二錢) 生薑(一錢) 吳萸(一錢) 半夏(二錢) 白蔻(一錢) 檀香(一錢) 黨參(三錢) 雲苓(二錢) 大棗(二枚)
歌曰:飢思飲食反嫌多,胃弱脾強姜草和。
再入砂陳萸術棗,參苓白蔻夏檀科。
食而善飽,每飽又作反脹者,胃強而脾弱也。宜抑胃扶脾湯。
麥冬(三錢) 黃連(二錢) 黨參(三錢) 白朮(三錢) 山藥(二錢) 木香(一錢) 白芍(二錢) 麥芽(二錢) 黃精(三錢) 甘草(一錢)
歌曰:食而善飽脹翻增,弱在脾經谷不勝。
薯術香連參芍草,黃精冬麥效堪憑。
(伯未按:蜀刻本無山藥、黃精、多幹薑、肉蔻。)
不善於食,而並不思飲食者,脾胃兩皆虛也。宜建中復理湯。)
桂枝(二錢) 白芍(三錢) 飴糖(三錢) 黨參(三錢) 白朮(三錢) 乾薑(一錢) 甘草(一錢) 大棗(三枚)
歌曰:不思飲食土全虛,桂芍飴糖暖氣噓。
參朮乾薑同棗草,建中湯服飯如初。
喜飲冷水,以及消渴不止者,胃中虛熱故也。宜原方甘露飲。
生地(三錢) 熟地(三錢) 天冬(三錢) 麥冬(三錢) 黃芩(三錢) 枳殼(一錢) 石斛(三錢) 茵陳(三錢) 枇杷葉(三錢) 甘草(一錢)
歌曰:喜吞冷水病中消,二地生津力頗饒。
芩枳二冬茵斛草,枇杷加入病和調。
喜飲熱湯,或兼腹痛厥利者,脾部之虛寒也。宜附子理中湯。
附子(三錢) 白朮(三錢) 人參(三錢) 生薑(二錢) 甘草(一錢)
歌曰:脾部虛寒喜熱湯,理中朮附與生薑。
人參補益同甘草,仲景真方請細詳。
傷食腹痛,兼見吐酸噯腐者,宿食停不去也。宜加減平胃散。
蒼朮(二錢) 陳皮(二錢) 厚朴(一錢) 甘草(一錢) 大黃(一錢) 生薑(一錢) 神麯(二錢)
歌曰:食傷腹痛用陳皮,蒼朮生薑樸草隨。
神麯大黃還共煮,胃平食去此方宜。
食入氣嗆,因而哽噎不下者,肺氣不下降也。宜降脾平胃散。
百合(三錢) 阿膠(二錢) 半夏(三錢) 麥冬(三錢) 杏仁(三錢) 枳殼(一錢) 細辛(五分) 五味(七分)
歌曰:食時氣嗆用辛冬,百合阿膠半夏從。
枳味杏仁同理氣,降脾平胃咽方通。
食必飲送,無飲即不下咽者,胃氣不下降也。宜甘蜜半夏湯。
半夏(三錢) 黨參(三錢) 白蜜(一兩) 甘瀾水(一斤)
歌曰:食無飲送即難吞,只取生津不取溫。
半夏人參和白蜜,甘瀾水服胃陰存。
(伯未按:若因老年血槁者,用地黃、麥冬、當歸濃煎,入乳汁、韭汁、桃仁泥和勻呷下。)
飲傷腹滿,兼見小便不利者,膀胱氣不化也。宜原方五苓散。
白朮(三錢) 雲苓(三錢) 豬苓(三錢) 澤瀉(三錢) 桂枝(二錢)
歌曰:飲傷腹滿溺難通,總系膀胱氣不融。
白朮二苓同桂澤,生津利水有奇功。
起居
[總訣]脾主四肢膽主樞,氣機通暢體輕舒。若還運動難為力,按法施方莫舛途。
轉側艱難,以及曲伸不利者,少陽之樞逆也。宜當歸柴胡湯。
當歸(三錢) 白芍(二錢) 柴胡(一錢) 秦艽(二錢) 竹茹(二錢) 甘草(一錢) 丹參(三錢) 玉竹(二錢) 殭蠶(三錢) 銀花(二錢) 黃芩(三錢) 法夏(二錢)
歌曰:少陽樞逆轉身難,歸芍柴芩艽夏攢。
蠶合丹參銀共草,竹茹玉竹作湯餐。
身體沉重,四肢運動艱滯者,脾經有濕氣也。宜和脾利濕湯。
白朮(三錢) 防己(二錢) 木通(二錢) 雲苓(三錢) 蒼朮(二錢) 澤瀉(二錢) 淡竹葉(二錢)
歌曰:身重脾經濕氣侵,通防二術茯苓斟。
淡竹葉加和澤瀉,扶脾去濕理堪尋。
倒僕
[總訣]危急無如猝倒形,驟然跌僕舉家驚。不
須問病從何起,閉脫分醫立起生。
猝倒地下,其證手撒目閉者,中風虛脫證也。宜急救三生飲。
附子(二錢) 川烏(二錢) 南星(三錢) 人參(三錢)
歌曰:猝時倒地目難張,手撒陽虛風暗傷。
附子川烏為主藥,南星加入黨參嘗。
猝倒地下,其象手握口噤者,中風實閉證也。宜吹鼻通關散。
生半夏(三錢) 麝香(一分) 牙皂末(二錢) 白礬(二錢) 細辛(二錢)
為末,吹鼻中。
歌曰:中風猝倒手難開,實閉通關半夏該。
牙皂辛礬同麝末,研來吹鼻莫徘徊。
掣動
[總訣]筋脈從來貴潤柔,那堪風火兩相仇。相仇故爾相牽引,須向肝脾問厥由。
角弓反張,以及向後跌僕者,太陽經痙病也。宜防風竹茹湯。
防風(三錢) 生地(三錢) 白芍(一錢) 葛根(三錢) 荊芥(二錢) 花粉(三錢) 竹茹(三錢) 殭蠶(三錢)
歌曰:太陽痙病角弓張,葛根蔞根用最良。
竹與殭蠶齊入選,再加地芍與荊防。
頭低足縮,以及向前跌僕者,陽明經痙病也。宜清陽已痙湯。
生地(三錢) 麥冬(三錢) 玉竹(三錢) 石膏(三錢) 芒硝(二錢) 酒軍(二錢) 甘草(一錢)
歌曰:陽明痙病向前弓,地草芒硝及麥冬。
更入石膏軍玉竹,清陽養液此為功。
一邊手足,牽引搐搦不用者,少陽經痙病也。宜加味柴胡湯。
柴胡(三錢) 枯芩(二錢) 生薑(二錢) 甘草(一錢) 黨參(二錢) 生地(三錢) 羚羊角(二錢) 花粉(三錢) 白芍(三錢) 當歸(二錢)
歌曰:少陽經脈繞旁邊,痙病筋收自引牽。
姜草參歸柴芍地,羚羊花粉共芩煎。
筋惕肉動,振振然欲擗地者,寒水乾筋肉也。宜苡仁真武湯。
白朮(三錢) 茯苓(三錢) 甘草(一錢) 附子(三錢) 生薑(三錢) 苡仁(三錢) 桂枝(二錢) 白芍(二錢)
歌曰:筋肉寒干振振然,術苓姜附總當先。
苡仁桂芍同甘草,真武湯方妙法傳。
四肢拘急,以及疼痛難忍者,寒甚筋收引也。宜桂枝附子湯。
桂枝(二錢) 白芍(二錢) 甘草(一錢) 生薑(三片) 大棗(二枚) 附子(一錢五分)
歌曰:四肢拘急系寒收,桂附溫經病即瘳。
佐以生薑和大棗,再加芍草力方優。
四肢痠痛,以及焦痿不用者,火甚筋灼枯也。宜大劑補陰丸。
黃柏(三錢) 知母(三錢) 熟地(三錢) 羚羊角(二錢) 龜板(三錢) 牛膝(二錢) 白芍(三錢) 防己(一錢) 當歸(三錢) 玉竹(三錢)
歌曰:四肢痠痛或痿焦,知柏龜羚地芍調。
玉竹當歸防己膝,服湯盡劑病都消。
四肢軟弱,步履疲怠不收者,濕甚筋縱弛也。宜利濕燥筋湯。
苡仁(三錢) 木瓜(一錢) 防己(一錢) 桂枝(二錢) 甘草(一錢)
歌曰:四肢軟弱濕傷筋,利濕防瓜苡草群。
行水總求能化氣,藥分佐使桂為君。
(伯未按:可間吞人參再造丸。)
蟲蠱
[總訣]蟲因風濕變而生,仲景分經屬厥陰。千古醫師工殺毒,只原來歷未分明。
吐蟲蟲痛,或見舌起白花者,腎風木所生也。宜仲景烏梅丸。
當歸(三錢) 黨參(二錢) 花椒(二錢) 黃柏(二錢) 烏梅(三錢) 乾薑(二錢) 附子(二錢) 細辛(二錢) 黃連(三錢) 桂枝(二錢)
歌曰:吐蟲蟲痛用烏梅,桂柏椒姜辛附推。
歸尾黃連參合用,專平風木救蟲災。
口咽生蟲,以及二陰生蟲者,古名狐惑病也。宜新制化蟲丹。
花椒(二錢) 雄黃(二錢) 枯礬(一錢) 鉛粉(一錢) 烏梅(一錢) 黃連(二錢) 甘草(五分)
歌曰:咽蝕蟲生古有方,症名狐惑用椒黃。
枯礬鉛粉烏梅肉,甘草黃連仔細商。
(伯未按:婦人陰內癢,用蛇床子煎湯洗,拭乾,內摻桃仁、雄黃末。)
誤中蟲毒,食白礬而反甜者,邪變入臟氣也。宜經驗吐利湯。
升麻(三錢) 鬱金(三錢)
歌曰:食礬甜是蠱為殃,解毒當知吐利方。
藥用升麻能上達,鬱金加入即安康。
鬼祟
[總訣]脈無定準面無常,夜睡流涎鬼祟傷。喻氏移精變氣說,鑿開荒徑指津梁。
乍醒乍昏,寒熱面色無定者,鬼怪附人身也。宜移精變氣散。
虎骨(三錢) 牡蠣(三錢) 犀角(二錢) 天麻(三錢) 黃耆(三錢) 桂尖(三錢) 龍骨(三錢) 羚羊角(三錢) 麝香(三分) 鹿角(三錢) 人參(三錢) 茯神(三錢)
歌曰:醒昏不定色無常,鬼魅憑時虎骨良。
龍牡犀羚同麝鹿,大麻耆桂茯參嘗。
顛狂如見鬼,以及潮熱譫語者,神魂被火亂也。宜加減龍薈丸。
黃連(五分) 木香(六分) 麝香(五釐) 梔子(一錢五分) 黃柏(二錢) 酒軍(三錢) 生地(四錢) 杏仁(三錢) 厚朴(八分) 甘草(八分) 黃芩(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歌曰:顛狂見鬼擾神魂,膽薈梔連黃柏根。
杏樸地芩軍共草,香丹麝木治狂言。
(伯未按:蜀刻本此條闕。)
(伯未按:捲一捲二皆屬外感內傷雜病,先由形體,漸及內臟,從表入里,層次井然。至於辨症簡要,用藥平正,在繁複之病例中,能作出提綱挈領功夫,極不容易。治病雖不如此簡捷,然略知大法,不致藥石亂投。若拘執不變,則又不免貽誤病機。故一方面當知靈活運用,另方面當求合理診斷,避免自療為是。)
卷三
證治
婦人調經
[總訣]婦人經血屬於肝,肝血調和病自安。熱則先期寒縮後,腹疼瘀血定相干。
經水先期,其血紫黑煩怒者,血分中有熱也。宜加味四物湯。
生地(三錢) 當歸(三錢) 白芍(三錢) 川芎(一錢) 丹皮(三錢) 枯芩(三錢) 香附(三錢) 柴胡(二錢) 全皮(三錢) 竹茹(三錢)
歌曰:經水先期紫色多,地歸芎芍有專科。
丹芩地骨香柴竹,熱退瘀行病即和。
(伯未按:經色不可不辨,大抵色紅為正,色紫有風,色黑熱甚,色淡為虛,色黃濁者濕。)
經水後期,其血淡白疼痛者,血分中有寒也。宜當歸和血湯。
當歸(三錢) 白芍(三錢) 桂尖(三錢) 細辛(五分) 艾葉(三錢) 阿膠(三錢) 甘草(一錢) 生地(三錢) 木通(一錢) 香附(三錢) 大棗(三枚) 法夏(三錢) 雲苓(三錢) 生薑(一錢)
歌曰:經期縮後色微紅,歸芍膠辛桂艾同。
香附生薑添棗草,雲苓法夏地和通。
經水過多,以及漏下不止者,衝任之虛崩也。宜千金膠薑湯。
生地(三錢) 川芎(一錢) 白芍(三錢) 鹿角霜(二錢) 當歸(三錢) 牡蠣(三錢) 艾葉(二錢) 阿膠(二錢) 甘草(一錢) 炮姜(一錢) 附子(二錢) 棕灰(一錢)
歌曰:經水嫌多衝任虛,歸芎地芍藥當儲。
膠姜鹿牡棕和艾,草附溫經暖氣噓。
(伯未按:方中加醋炒烏鰂骨三錢,尤佳。)
經水過少,以及乾枯發熱者,胞宮之血虛也。宜加味四物湯。
麥冬(二錢) 當歸(二錢) 川芎(八分) 白芍(一錢五分) 生地(三錢) 棗仁(三錢) 臺烏藥(一錢) 遠志(一錢) 香附(一錢五分) 茯苓(三錢) 甘草(八分) 阿膠(一錢五分) 人參(一錢五分)
歌曰:經行過少或乾枯,四物歸芎地芍俱。
遠志冬參香附與,臺烏棗草獲苓須。
經前腹痛,以及行經不利者,血分有瘀滯也。宜加味香蘇散。
當歸(三錢) 白芍(三錢) 陳皮(二錢) 元胡索(二錢) 桃仁(三錢) 香附(三錢) 蘇梗(三錢) 柴胡(二錢) 丹皮(三錢) 甘草(一錢)
歌曰:經前腹痛血瘀停,歸芍元胡破血靈。
再入桃丹香附草,柴陳蘇梗善調經。
經後腹痛,以及經水減少者,血虛而不足也。宜加味補血湯。
黃耆(三錢) 當歸(三錢) 白朮(三錢) 人參(二錢) 香附(二錢) 川芎(一錢) 熟地(三錢)
歌曰:血已行時腹痛加,此非瘀痛認休差。
耆歸芎術同香附,地共人參補血誇。
漏下白物,有如米飲不絕者,脾濕因帶下也。宜茵陳四苓湯。
茵陳(三錢) 雲苓(三錢) 豬苓(三錢) 菖蒲(一錢) 澤瀉(三錢) 萆薢(三錢) 甘草(一錢)
有寒加益智、桂技,有熱加黃芩、黃柏。
歌曰:白帶脾傷萆薢宜,二苓菖澤草茵施。
寒加益智還兼桂,熱入黃芩與柏隨。
(伯未按:豆蔻花、巴戟、芡實、赤苓、鹽水炒車前、烏賊骨、山藥、金櫻子、蒼朮、柴胡、澤瀉、鹽水炒黃柏治一切帶下神效。)
婦人安胎
[總訣]安胎脾是大源頭,萬物生成土力優。腎主系胞亦宜固,肝司胞血更當求。
胎中嘔吐,數次發惡不休者,脾胃氣阻滯也。宜香砂六君湯。
木香(一錢) 砂仁(二錢) 白朮(三錢) 雲茯苓(三錢) 當歸(三錢) 陳皮(三錢) 半夏(二錢) 甘草(一錢) 生薑(三片) 大棗(二枚)
歌曰:胎中嘔吐用香附,術草參苓一例加。
脾胃調和陳與夏,方知用藥不相差。
胎中心煩,兼見口渴頭暈者,心胃之虛火也。宜安胎清火湯。
當歸(三錢) 白芍(二錢) 白朮(三錢) 黃芩(一錢五分) 澤瀉(三錢) 知母(三錢) 麥冬(一錢五分) 雲苓(三錢) 沙參(一錢五分) 竹葉(一錢五分)
歌曰:胎里心煩暈渴兼,知芩歸芍術參添。
茯苓竹葉和冬澤,清熱安胎火不災。
(伯未按:經停三月,欲知是胎非胎,可用川芎一錢,空心煎艾湯調下。如腹動者,胎也;臍下動者,瘕也;不動者,血瘀也。)
胎中腰痛過甚,則恐胎墮者,帶脈之懈弛也。宜加味固胎丸。
杜仲(三錢) 熟地(三錢) 故紙(三錢) 淮山藥(三錢) 當歸(三錢) 續斷(三錢) 白朮(三錢) 人參(一錢)
歌曰:胎中腰痛恐傷胎,山藥當歸地紙裁。
杜仲人參同續斷,再加白朮土能培。
胎中腹痛,痛甚亦能墮胎者,胎氣之不和也。宜調氣安胎飲。
當歸(三錢) 木香(一錢) 雲苓(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香附(一錢五分) 紫蘇(一錢五分) 苧麻根(二錢)
歌曰:胎中腹痛氣當調,歸芍雲苓力最饒。
蘇梗木香香附子,麻根加入孕難搖。
(伯未按:胎動欲下者,急以苧麻根三錢,龍眼肉半兩,二味濃煮與服,余已治多人均效。)
胎前屎結,以及口乾惡熱者,血虛而胎燥也。宜麻仁養血湯。
火麻仁(三錢) 杏仁(三錢) 當歸(三錢) 黃芩(一錢五分) 白芍(二錢) 麥冬(二錢) 甘草(八錢)
歌曰:胎前屎結血多虧,杏芍麻仁總潤脾。
加入當歸芩麥草,滋陰補血見功奇。
胎前溺黃,以及黃濁不利者,胞熱而水滯也。宜龍膽清熱湯。
當歸(三錢) 生地(四錢) 澤瀉(三錢) 膽草(一錢五分) 木通(八分) 梔子(一錢五分) 黃芩(一錢五分) 白芍(一錢五分) 甘草(八分) 淡竹葉(一錢五分)
歌曰:胎前細審溺來黃,龍膽梔芩煮作湯。
歸芍地通和澤瀉,甘梢淡竹共匡襄。
胎胞下壓,小便不得下出者,胞系之不舉也。宜八味腎氣丸。
熟地(三錢) 山萸(三錢) 山藥(三錢) 麥冬(一錢五分) 雲苓(三錢) 澤瀉(三錢) 安桂(二分) 丹皮(一錢五分) 附片(五分) 玉竹(一錢五分)
歌曰:轉胞下壓溺難通,澤地丹萸苓藥同。
玉竹麥冬和桂附,休疑毒熱把胎攻。
(伯未按:方中可加升麻八分。)
胎胞上逼,心中煩悶不安者,血虛而火迫也。宜養胃清降湯。
人參(一錢) 白朮(三錢) 淮山藥(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當歸(二錢) 雲苓(三錢) 甘草(八分) 大棗(二枚) 阿膠(一錢五分) 生地(三錢) 棗仁(三錢) 麥冬(一錢五分)
歌曰:胎胞上逼甚煩心,參朮膠歸儘量斟。
芍地苓冬山藥草,棗仁大棗助滋陰。
胎前水腫,以及腹中脹滿者,胞宮水不化也。宜加味防己湯。
防己(二錢) 澤瀉(三錢) 腹皮(二錢) 姜皮(一錢五分) 桔梗(八分) 苓皮(三錢) 杏仁(三錢) 草梢(八分) 桑皮(一錢五分) 當歸(二錢)
歌曰:胎前水腫澤防通,姜腹苓皮桑白同。
杏桔草梢歸尾共,能將水氣化胞宮。
胎前咳嗽,以及嗆嘔不安者,子咳與子嗆也。宜調肺平肝湯。
桔梗(八分) 枳殼(一錢五分) 杏仁(三錢) 雲苓(三錢) 百合(三錢) 生地(三錢) 前胡(一錢五分) 當歸(一錢五分) 麥冬(一錢五分) 紫菀(一錢五分)
歌曰:胎前咳嗽嗆難安,枳桔雲苓百合餐。
前杏地歸冬共菀,不離平肺與平肝。
婦人保產
[總訣]婦人新產莫言虛,恐是瘀停內阻持。若是瘀行商補劑,養陽不若養陰宜。
將產之期,預備滑胎催生者,必調和氣血也。宜保產無憂散。
白芍(二錢) 黃耆(八分) 菟絲(一錢) 當歸(一錢五分) 厚朴(七分) 艾葉(七分) 芥穗(八分) 枳殼(六分) 川芎(一錢五分) 貝母(一錢) 羌活(五分) 甘草(五分) 生薑(一片)
歌曰:預備催生藥餌投,歸芎耆芍保無憂。
再加菟樸同羌枳,姜貝甘草芥艾儔。
(伯未按:此方極輕,功效甚大。)
臨產催生,交骨結而不開者,血氣不活動也。宜加味佛手散。
當歸(五錢) 川芎(三錢) 龜板(八錢) 血餘(三錢)
歌曰:臨產催生不用忙,歸芎龜板血餘良。
方名佛手真奇效,生子無虞母體傷。
(伯未按:若兒下而胞不下者,急用酒洗當歸二兩,川芎五錢,益母草、乳香、沒藥各一兩,黑芥穗三錢,煎服。但有產科醫院者,以送院治療為最妥。)
新產之初,腹痛暈頭等症者,瘀血相攻衝也。宜加味失笑散。
當歸(三錢) 川芎(二錢) 靈脂(二錢) 蒲黃(一錢五分) 童便(一杯)
歌曰:新產之初瘀要行,歸芎靈脂急須烹。
蒲黃童便還加入,痛暈煩迷更莫驚。
產後瘀盡,諸虛百損並見者,氣血大虧損也。宜十全大補湯。
生地(三錢) 白芍(二錢) 川芎(一錢) 黨參(三錢) 白朮(三錢) 雲苓(三錢) 當歸(二錢) 甘草(八分) 安桂(三分) 黃耆(三錢)
歌曰:產後瘀行氣血虧,歸芎地芍術參醫。
雲苓甘草和耆桂,調理精神體不疲。
小兒外證
[總訣]小兒外證求太陽,三字方中明訓彰。究與大人同治法,不須科別擅偏長。
小兒發熱,兼見惡寒頭痛者,太陽經傷寒也。宜人參敗毒散。
人參(二錢) 羌活(二錢) 獨活(二錢) 柴胡(二錢) 前胡(三錢) 川芎(一錢) 桔梗(三錢) 雲苓(三錢) 枳殼(一錢) 甘草(一錢) 葛根(二錢) 大棗(二枚) 蔥白(一根) 生薑(三片)
歌曰:小兒發熱系傷寒,敗毒人參獨與羌。
再用柴前芎枳桔,苓蔥甘棗葛生薑。
(伯未按:用淡豆豉三錢、蔥白五個,煎服亦好。)
小兒口噤,手足抽掣痰潮者,傷風動痰火也。宜羌活息風湯。
羌活(一錢) 竹瀝(二錢) 半夏(二錢) 南星(一錢五分) 生地(三錢) 防風(一錢) 殭蠶(三錢) 薑汁(五滴) 天麻(一錢五分) 甘草(八分) 枯芩(一錢五分) 枳殼(一錢五分) 犀角(二分) 羚羊角(三分)
歌曰:小兒口噤又痰潮,夏瀝羌星風火消。
芩地蠶麻姜枳草,羚防犀角力偏饒。
小兒內證
[總訣]小兒內證求太陰,修園有語特叮嚀。集中所列無他證,他證皆當即此尋。初生小兒,屈腰啼叫不休者,瘀血積腹內也。宜用下瘀湯。
桃仁(三錢) 靈脂(三錢) 木香(一錢) 厚朴(一錢) 枳殼(二錢) 丹皮(一錢五分)
歌曰:初生兒便哭無休,腰屈應知瘀血留。
靈脂桃仁丹枳殼,木香厚朴一方投。
小兒腹痛,以及脹滿吐瀉者,總責太陰經也。宜香砂六君湯。
木香(一錢) 砂仁(二錢) 白朮(三錢) 雲苓(三錢) 黨參(三錢) 陳皮(三錢) 半夏(二錢) 甘草(一錢) 生薑(三片) 大棗(二枚)
歌曰:小兒吐瀉腹疼加,用藥仍宜香與砂。
苓草參甘陳夏共,扶脾理氣效堪誇。
小兒食積,手足熱而腹痛者,脾胃不運化也。宜加減平胃散。
蒼朮(一錢) 厚朴(一錢) 甘草(八分) 陳皮(一錢五分) 神麯(三錢) 麥芽(三錢) 山楂 (二錢) 黃連(三分) 生薑(二片) 白芍(二錢)
歌曰:腹痛知兒飲食停,草姜楂樸效殊靈。
蒼陳麥曲連同芍,脾胃調和病即寧。
(伯未按:飯焦炒透,和砂仁研細,為消食妙品。)
小兒黃瘦,以及腹大潮熱者,脾胃之疳疾也。宜已疳胡連湯。
枳殼(一錢五分) 山楂(一錢五分) 麥芽(三錢) 蕪荑(一錢五分) 胡黃連(二錢) 白芍(一錢五分) 生薑(二片) 甘草(一錢) 腹皮(一錢) 銀柴胡(二錢)
歌曰:小兒疳疾瘦兼黃,楂麥蕪荑枳草詳。
腹共胡連柴共芍,理脾仍要用生薑。
外科瘡證
[總訣]癰疽早治勿延遲,寒熱相蒸已就時。初起急當消散法,成膿托毒是相宜。
瘡癰初起,紅腫而極痛癢者,風火血相結也。宜消散撤癰散。
歸尾(三錢) 紅花(八分) 銀花(三錢) 赤芍(一錢五分) 黃連(二分) 杏仁(三錢) 甘草(一錢) 連翹(三錢) 紫蘇(一錢五分) 花粉(三錢) 黃柏(一錢五分) 荊芥(一錢五分) 乳香(八分) 黃芩(一錢五分) 防己(二錢)
歌曰:瘡癰初起痛兼紅,歸芍銀連杏草攻。
蘇芥紅花翹黃柏,芩防花粉乳香通。
(伯未按:凡毒初起,欲其不大,用蜒蚰灰、生大黃各四兩,五倍子、白芨各二兩,生半夏、白蘞各二兩,百草霜、礬紅、生南星、陳小粉、草烏各一兩,熊膽一錢,共研末,以廣膠化烊,芙蓉葉絞汁,共量和搗成錠,醋磨圍之,有效。)
癰疽初起,白陷而不痛癢者,氣滯寒痰聚也。宜宣陽撤疽湯。
麻黃(八分) 乳香(八分) 沒藥(八分) 桂枝(一錢五分) 大棗(三枚) 黃耆(三錢) 遠志(一錢) 蔻殼(八分) 煨姜(一錢五分) 甘草(一錢)
歌曰:瘡疽色白要宣揚,沒藥麻黃及乳香。
遠志黃耆同蔻草,再加大棗桂枝姜。
凡瘡初起,無論紅白寒熱者,當破血行氣也。宜外敷百效散。
白芷(六分) 細辛(五分) 川烏(八分) 南星(一錢五分) 草烏(一錢) 陳皮(二錢) 薑黃(一錢) 黃連(三分) 大黃(一錢五分) 遠志(一錢) 黃柏(一錢五分) 梔子(一錢五分) 雄黃(一錢) 五穀蟲(三錢) 白礬(一錢) 白芨(一錢)
共為細末,醋酒合調,蒸熱厚敷即散。已成者,留頂即穿。
歌曰:氣血凝時瘡始成,二烏辛芷伴南星。
軍連雄柏薑黃入,梔芨蟲礬敷上精。
凡瘡已成,欲其化膿速潰者,當排膿內托也。宜黃耆托裡湯。
黃耆(三錢) 當歸(三錢) 遠志(一錢) 皂刺(一錢五分) 銀花(三錢)
花粉(三錢) 生薑(三片) 大棗(三枚) 山甲(一錢五分) 甘草(一錢)
歌曰:瘡已成時欲化膿,黃耆托裡志歸功。
銀花皂甲同薑棗,花粉甘梢煮汁濃。
凡瘡已潰,膿腐不能速去者,當化腐去毒也。宜消凝還肌丹。
巴豆(一錢) 雄黃(一錢) 共為末,炒至黑色,研細,納瘡孔中,化腐提膿。再用乳香、沒藥炒過,加麝香少許研末,提膿生肌。再加珍珠更妙、外貼萬應膏。
歌曰:瘡膿已潰腐難消,巴豆雄黃力最饒。
乳沒珍珠同麝研,生肌專賴二方調。
瘡後陽虛,食少體寒便滑者,衛氣不充足也。宜十全大補湯。
茯苓(三錢) 甘草(二錢) 生地(二錢) 人參(一錢五分) 當歸(三錢) 川芎(二錢) 白芍(二錢) 黃耆(三錢) 安桂(四分) 生薑(二片) 大棗(四枚)
歌曰:瘡後陽虛氣不充,參耆苓草四般同。
歸芎術芍和安桂,大補仍資薑棗功。
瘡後陰虛,煩渴便黃髮熱者,營血不滋養也。宜四物養營湯。
生地(三錢) 當歸(三錢) 玉竹(二錢) 茯苓(三錢) 連翹(三錢) 川芎(一錢五分) 白芍(一錢五分) 黨參(二錢五分) 麥冬(一錢五分) 銀花(三錢) 杏仁(三錢 ) 竹茹(一錢五分) 甘草(八分)
歌曰:瘡後陰虛溺便黃,歸芎四物養營湯。
地苓參芍銀翹竹,玉竹甘冬杏子良。
刀傷跌打
[總訣]跌打刀傷須急施,煎湯何似外敷宜。若雲手術須靈捷,險症還延專此醫。
刀傷亡血,口渴心煩氣喘者,陰亡而陽越也。宜滋陰養陽湯。
人參(三錢) 黃耆(三錢) 麥冬(三錢) 五味(一錢) 棗仁(三錢) 熟地(四錢) 白芍(二錢) 當歸(二錢) 川芎(二錢) 茯苓(三錢) 甘草(一錢)
歌曰:刀傷渴喘並心煩,冬味參耆急與吞。
地芍歸芎苓共草,棗仁加入斂真元。
刀傷冒風,發腫發痙發抽者,血虛筋失養也。宜滋血養肝湯。
生地(三錢) 當歸(三錢) 白芍(二錢) 竹茹(一錢五分) 續斷(二錢) 秦艽(一錢五分) 元參(一錢五分) 麥冬(一錢五分) 黃芩(一錢五分) 花粉(三錢) 鉤藤(三錢) 蘇梗(一錢) 殭蠶(三錢) 甘草(一錢)
外用蔥白、蟬蛻末炒熱包傷口。
歌曰:刀傷變症為傷風,艽續參歸地芍通。
冬竹蠶藤芩草梗,內兼花粉外蟬蔥。
刀傷潰爛,成膿流水不止者,血瘀而化膿也。宜提膿化瘀散。
花蕊石(一錢五分) 乳香(一錢五分) 沒藥(一錢五分) 煅龍骨(二錢)
冰片為末納入,外貼感應膏。
歌曰:刀傷潰爛水長流,乳沒還同花蕊投。
冰片再加龍骨煅,五般細研口能收。
四肢頭面,跌打損傷疼痛者,經絡有死血也。宜通瘀達滯湯。
歸尾(三錢) 紅花(一錢) 荊芥(一錢) 桃仁(三錢) 續斷(二錢) 紫蘇(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白芍(一錢五分) 竹茹(一錢五分) 川芎(八分) 乳香(八分) 沒藥(八分)蚯蚓(二條) 甘草(一錢)
如接骨,再加自然銅為末,重煎沖服。
歌曰:跌打傷頭與四肢,紅花歸芍芥芎施。
桃蘇乳沒蚯丹續,童便然銅茹草醫。
腰腹胸背,跌打損傷疼痛者,膜內有死血也。宜化瘀逐血湯。
蒲黃(一錢五分) 丹皮(一錢五分) 靈脂(一錢五分) 赤芍(一錢五分) 桃仁(二錢) 歸尾(二錢) 牛膝(二錢) 續斷(二錢) 白芍(二錢) 荊芥(一錢五分) 甘草(八分) 童便(半杯沖服)
歌曰:損傷腹背與腰胸,蒲炒丹皮歸尾從。
二芍桃牛和續斷,芥靈甘草便煎濃。
跌打損傷,無論何處腫痛者,當散血使消也。宜火煨酒調散。
官桂(四分) 丁香(十隻) 小茴香(八分) 紅米(八分) 火酒(一杯) 八角茴香(八分) 調加水少許,火煨熱敷,用布包裹之。
歌曰:損傷總要血瘀消,官桂丁香外治饒。
八角茴香同米研,還加少許酒來調。
(伯未按:婦科最重胎產,小兒病症易變,外傷尤多危急,宜送當地醫療機構檢查處理。本書所載,雖有可取,幸勿依靠自誤。)
卷四
附錄
救急
[總訣]世人救急最當詳,命在須臾實可傷。因證施方莫疑忌,挽回造化致嘉祥。
誤中菌毒,嘔吐煩亂欲死者,胸傷而氣逆也。宜清胸滌毒飲。
地漿水(一兩) 綠豆(四錢) 甘草(三錢) 銀花(三錢) 滑石(四錢)
歌曰:菌毒須當飲地漿,銀花滑石煮成湯。
再加綠豆和甘草,甘緩調和體即康。
中一切毒,無論藥石蟲蛇者,皆風痰熱毒也。宜解毒萬應丹。
雄黃(一錢) 白礬(一錢) 犀角(四分) 連翹(三錢) 銀花(三錢) 甘草(一錢) 滑石(三錢) 防風(一錢) 綠豆(四錢) 射干(一錢)
水煎,微冷服。
歌曰:百毒都須萬應丹,雄礬犀角草防攢。
銀翹滑石能清熱,綠豆仍宜入射干。
(伯未按:蛇咬傷,搗蒜敷之。蜈蚣咬,蜒蚰搗塗。蜂螫,蚯蚓糞敷之。)
中煤煙毒,昏眩迷悶如死者,炭氣閉肺竅也。宜清涼解熱漿。
萊菔汁冷服,為第一方。又冷水自胸面灌服之,又置冷地風吹則解,後煎黃連石膏芒硝湯服之。
歌曰:煤氣昏迷萊菔吞,風吹身冷即能言。
膏連加入芒硝服,一派清涼體不煩。
跌壓猝死,血氣傷損昏迷者,須曲拳堅抱也。宜熱馬溺灌之(如無馬溺,用童便灌之。再用桃仁、紅花、麝香、酒軍、童便並服)。
歌曰:跌壓昏迷抱要堅,熱餐馬溺治當痊。
桃仁軍麝紅花煮,童便加來效若仙。
夢魘猝死,僵臥呼叫不醒者,痰氣閉竅道也。宜通關開竅丹。
皂角末(一錢) 半夏末(一錢五分)
歌曰:夢魘須將皂夏吹,通關開竅奏奇功。
只緣夢魘因痰閉,取嚏除痰此法宜。
凡湯火傷,不可冷水逼劫者,熱氣恐內攻也。宜黃連白虎湯。
石膏(四錢) 知母(三錢) 黃連(五分) 甘草(一錢五分) 花粉(三錢) 淡竹葉(二錢)
外用大黃末麻油調敷。
歌曰:湯火傷宜用石膏,知連甘草一鍋熬。
蔞根淡竹均清熱,黃共油調外治高。
投水溺死,水不得出,閉氣者,當撬口通竅也。宜吹氣吹藥方。
用竹管吹兩耳,用生半夏末吹鼻中,用皂角末吹下部中,水出則氣回。
歌曰:溺死宜將兩耳吹,復吹鼻內氣能回。
再將牙皂捶成粉,下部吹來有轉機。
救自縊死,恐其頸垂氣泄者,當抵肛提發也。宜推拿按摩方。
不可斷繩,當解下放平,一人提其發,使頸直。一人抵其肛,使氣不泄。再用兩人按摩推拿,曲折手足,復用竹管吹耳中,良久取嚏,進薑湯而活。
歌曰:縊死宜將頂發提,抵肛摩按漫推移。
再將竹管來吹耳,緩進薑湯氣可回。
(伯未按:現在倘遇中毒等事情,宜急送醫院救治,切勿自療,以免耽誤時機,至要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