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囊秘喉書
- 作者
- 楊龍九
- 朝代
- 清
- 年份
- 公元1902年
張序
《囊秘喉書》一書,前年俞金門別駕刊刷送人,蓋欲使窮鄉僻壤之區,無醫可延者,得此書亦可以依症檢方,依方服藥,人人得以自治,其用心可謂至矣。自刊至今,十餘年矣,前印之書,早經送罄,版又遺散無存,諤思推前輩樂善好生之意,欲重行刊刻,以公諸世。無如才識譾陋,有志不逮,屢執筆而屢廢者矣。今逢紹興醫藥學會成立,發行報紙,且有古籍選刊一門,敢不貢獻以效采芹,苟能推此書而普及天下,則凡患喉症者,均可脫至險之途,而登仁壽之域。庶幾不負作者之初心,俞公印刷之本意,及余之推廣之素願也夫,是亦生民之幸福歟。爰述大概而為之序。
中華民國四年歲次乙卯七月常熟張諤汝偉書於壽石居
俞序
吾邑陳巷,有陳任者,少任俠。道光季年,緣事戍潼關,任子薇卿,念父遠戍,比長,習刀槊,二十餘年,獨身赴戍所省父,尋遇赦得歸。任弟坤培,工擊刺,兼擅方伎,尤精於喉科,藥奇效,不輕傳其方。咸豐庚申,粵寇至,坤培率其子芝珊,拒賊於道。步橋旁,有偃柳臥河之半,坤培踞柳巔,賊來自高岸,舉槍仰擊之,輒中其目。賊憤甚,銜碗蔽目,如牆而進。芝珊抱父走,坤培怒,揮芝珊去,獨迎戰,攢刃死,賊覆醢而焚之。芝珊痛父死,誓復仇,在大壩橋殺賊百餘,一日復持刃,乘間連殺十三賊。承平三十年,掛刀於壁,每天陰月黑,刀環瑲然,血斑斑如拭。芝珊老而聾瞽,道當年殺賊事,怒氣猶勃勃。吾鄰嚴春岩子幼岩,婿其家,得書一冊,兒子承萊假以歸,覽之帙如掌,蠶眠細字,紙斷爛,則《囊秘喉書》也。是歲秋冬起喉症,次年春尤盛,間取其一二方,製藥施輒驗。思傳其書,而體例䮞駁,方名詭異,囑新陽王君士翹,吾友蕭君中孚,釐定之。二君參考諸家,存精義而歸於馴雅,胡君鶴年,勸同人醵資付剞劂,至作是書者,為楊龍九氏。近代莫舉其名,若無陳氏珍秘,則山嚴屋壁,淪毀幾何?又非僅楊氏書一端已也。
光緒二十八年十二月海虞俞養浩鍾鑾撰
凡例
— 是書原稿,本無凡例,茲特增入評註圈點,故列凡例。
— 是書雖為喉科而設,實於溫病傷寒,均有關係,能於此書貫通悟徹,不惟可治喉症,一切外瘍虛實標本之意,均可悟出。
— 是書凡著眼處,必加圈點,以使閱者醒目,間有竊附鄙意及治案,必加(諤按)二字,以醒眉目。
— 是書共分兩卷,其體例悉遵其舊,篇末另附治喉秘方,皆系諤蒐羅諸家之精萃,並深心研究而得,幸無以淺近而忽之。
甲寅年原歷八月海虞張諤附識
卷上
診法
診喉症當辨內外二因
喉症切脈,須辨內外二因。內因,系房勞傷腎,鬱怒傷肝,或喜啖煎炒炙爆,熱傷肺胃,熬損陰津,逐漸而起,脈宜細數有力,忌芤澀;外因,感六淫之氣,邪客肺胃,痰火上壅,驟然而發,脈宜浮洪滑數,忌急促無神。結代沉伏者,不治。舌病脈當左寸大於右手,牙病脈當右關大於左手,正者為順,反者為逆,醫者須明辨治之,診脈合症,萬無一失。【諤按:舌為心苗。舌病,脈左寸大於左手者,心火熾而肺氣鬱也。牙為骨余,而齦屬脾胃。牙病,脈右關大於左手者,脾胃之熱戀而肝膽之氣不疏也。】
論脈之部位及其現狀
夫脈有表裡定位。右手寸口,表手陽明大腸(傳道之官),裡手太陰肺(相傅之官),脈浮澀而短。右手關部,表足陽明胃(倉廩之官),里足太陰脾(諫議之官),脈緩而散大。右手尺部,表手少陽三焦(決瀆之官),裡手厥陰心包絡,命門(臣使之官),脈緩而悠洋。左手寸口,表手太陽小腸(受盛之官),裡手少陰心(君主之官),脈悠洋緩散。左手關部,表足少陽膽(中正之官),里足厥陰肝(將軍之官),脈沉而弦長。左手尺部,表足太陽膀胱(州都之官),里足少陰腎(作強之官),脈虛細(女尺宜大),三部之脈,呼吸四至為平,反此則病,遲寒數熱,細緩虛寒,細數虛熱,脈位既定,乃審苗竅。【諤按:此言診脈大端。簡而賅,要而明,若欲窮源溯洄,尤當博考群書,方臻完善。】
論舌之部位及其所屬
舌屬心。舌之中屬心,舌根亦屬心。舌之四圍屬脾。舌邊紅,屬心火。舌苔白寒黃熱,焦黃熱甚,黑者熱極,若黑而潤為假熱。喉之左右通舌根,屬肝。小舌名帝丁。屬胃,又屬腎。右喉屬肺胃,左咽屬肝心。右為喉,左為咽。口上顎屬胃。下顎屬脾。牙上齦屬胃。下齦屬脾。唇之屬與齦同。齒屬腎。上齒為胃脈所經,下齒為大腸脈所經。小腸三焦循心,上入於咽。腎之脈循喉嚨,挾舌本。外兩耳垂下屬肝經,繞咽,並耳後清空之地,亦屬肝經。喉花為帝中(性命所關),舌下紫筋為舌系,下通於腎。【諤按:挾舌本下二句,疑有誤,考《內經》腎之脈,正者,至舌本而盡。汪訒庵注:謂絡於橫骨,終於會厭,未嘗走及兩耳,而肝之脈,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腎肝二經,並非行於兩耳,惟足少陽膽,正者,下耳後,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此是膽脈之誤,茲特訂正之。(是)】
辨症
咽喉症有虛實寒熱之不同及其治法論
夫咽者,水穀之道路,喉者,呼吸之門戶,乃人身要害之地。症雖不一,大要總歸於火,蓋少陰少陽,君相二火。其脈並絡於咽喉,故往往為症之所結敘。經云:一陽一陰,結為喉痹。痹者,閉也。不通其閉,則火鬱痰塞而死。火乃痰之本,痰乃火之標,故言火,則痰在其中,言咽喉,則牙舌亦包羅於內矣。【諤按:濕夾熱而生痰,火載氣而上逆,痰隨氣湧,化痰以降氣為先,氣因火逆,降氣以清火為要,此為治喉症之不二法門,即伏邪之已化熱而挾痰火者,亦當宗之。若表未清而挾飲邪,熱未化而有食滯者,不可輕試。】火有虛實。實火,因過食煎炒炙爆,蘊熱積毒,其症煩渴,二便閉塞,風火生痰上壅,將發喉痹,必先三日,胸膈不利,脈弦而數。治宜先去風痰,後解熱毒。虛火,或飲食太過,或因忿怒,或因色欲,火痰上攻,咽喉乾燥,必二便如常,少陰脈微虛。治宜補虛降火。【諤按:此補字宜看得活。】凡用藥不可純用寒涼,取效目前。【諤按:早用寒涼,爐焰之火雖熄,灰中尚有餘火也。】蓋上熱未除,中寒復起,毒氣乘虛入腹,胸前高起,上喘下泄,手足指甲青黑色,七日以後,全不進食,口如魚口者死。治喉症最忌發汗,誤人不淺,如針出血,即汗之之義。若寒傷於腎,及帝中腫者,尤不宜針,至如內傷虛損,咽喉失音,無法可療。喉症初發,一日即見寒戰,戰後身涼,口不碎,又無重舌,或二便俱利,不可認作熱症,此上盛下虛,其痰不可提盡,此痰即津液所化,只宜消降,亦不可太降,其與熱症乳蛾、䵟舌之痰毒腫一處,以消盡毒痰而愈者不同。若提盡,則津竭神枯,必死。須以吹藥,或用燈草取嚏,使喉一通,即服煎劑。第一劑,發散和解。第二劑,養陰溫補。設三四日後。再發寒戰,或心痛、骨痛、腳痛、等症,皆屬難治。發時牙關緊閉,喉舌俱脹,口碎而臭,或有重舌,及舌有黃屑。發後,下午再發寒熱,二便閉寒,即作熱症。【諤按:天氣瀰漫鬱蒸,地道必不能通,所以果屬熱症,大便必堅。】芩連敗毒散主之,此亦易愈之症。如漸至三四日後,而寒熱者,雖凶亦不為患。惟牙關反不緊閉,唇不腫,口不臭,又無表熱者,難治。舌、以筋押之,其色雪白,起筋即紫紅色,此血肉已死。(原注:舌押之即白,未必為死也。)然口臭者,或有可生。【諤按:胃氣尚存,故得上熏於喉而為臭,其毒有向外出之機也。】若口渴氣急,痰多而稠,如桃膠者,則死期已速。一頸具紅腫者,亦危症也。面帶紫色,面青帶白,神氣虛者,俱難救,不語者死。略能語者,尚有可生之機。面色無神,喜坐低處,難治。喉花為帝中,性命所關,舌下紫筋為舌系,下通於腎,白腫不治,傷之即死。凡治不可不審之。
論纏喉風不宜過用滌痰
凡纏喉風,及一切喉症,去痰太多,則內必虛。如陰症傷寒一般,必用人參,少加肉桂,導火歸元,方可醫治。唇白者,不治。頭面項腫者,無妨。如紅腫至胸前,難治,因毒氣攻心也。(原注:紅腫至胸前,余父曾治謝姓客,前劑中用護心散而愈。若不用此,毒歸於心,笑不休而死。)無痰者不治。痰去太多,則精神已竭,病雖似好,飲食如常,不知者,以為全愈,殊不知少頃即發,脈細即死。如未譫語,急用人參可救。氣急,不治。病久寒戰骨痛,不治。寒戰一日外,即死。唇如胡桃肉色,不治。醬色,亦不治。使病人與好人同坐,衣冠若無病者,【諤按:衣冠二字,不妥,宜易氣色二字。】見其唇上,有如桃膠黏痰,不出一語者,即刻死矣。唇如硃紅漆色,不語者,醫至,終日,即能語。【諤按:此與轉筋同意。】先寒熱而後發症者,極重。如寒熱同喉症齊發者,亦重,然不致死,此驟發而言也。【諤按:凡喉症之屬於陰虛者,皆由相火不潛,而真陰漓散也。治宜用導龍歸海法,據其窟宅而招之,非尋常感受風熱之喉症可比。】
又喉症有漸發驟發二端,漸發者多活,驟發者多死。漸發者輕,驟發者重。然驟發即治,亦不致死。漸發失治,亦多致死。此是喉症總綱吃緊之論。
類證
(一)乳蛾
有單有雙,有連珠,多因酒色過度,鬱結而生。初起,一日疼,二日紅腫,三日有形。如有細白星者,若發寒熱,即飛蛾之凶症也。四日凶勢定,治之,四五日可愈。其症生於喉旁,左屬心,右屬肺。又云:在右者為喉,肺病,因氣而得。在左者為咽,胃病,因食熱毒而生。一邊者單,二邊者雙,二星上下相連,狀如纏袋,又如蠶繭子樣者,為連珠,單者輕雙者重,連珠者更重,發寒熱者凶。若傷寒後,患蛾及閉者,不治。又有急者,旦發暮死。又有慢蛾風,四五日可治。又血蛾,用銀針挑破血泡,即愈。【諤按:甲寅秋,張蘭章夫人,痰凝氣滯,木鬱不達,近感風邪,包裹裡熱,蘊而不化,咽喉偏右白腐頭痛,咳而無痰,單乳蛾之凶症也。脈細弦,苔白,用宣肺疏氣化痰清熱法,炒荊芥、桑葉、杭菊、杏仁、連翹、象貝母、廣鬱金、制香附、黑山梔、朱赤苓、生決明、蛤殼、白蒺藜、薄荷葉、玉桔梗為方,外吹,用師授中白散、柳華散,合冰梅丹,一劑霍然,(中白散諸方,另載於增錄一束內。)】
(二)喉菌
因憂鬱過思,血熱氣滯而生,婦人多患之,狀如浮萍,略高而厚,紫色,生於喉嚨兩旁,難求速愈,輕則半月,重則月餘。治者要得法,患者須守戒,忌口戒欲,並一切毒物。【諤按:此症如四七、烏沉、二陳、半、貝、旋覆花湯,及逍遙丸之類,均可選用。】
(三)蟻毒瘻
項下忽腫一塊,漸延至頸,偶破,出水碗許,爛久不合。此因食中偶食毒蟻所生,故名之。初起者,易治,久者難痊。
(四)喉癬
此虛火上炎,肺受燥熱,致攻喉間,生紅絲,如哥窯紋,又如海棠葉背紋。乾燥妨食,或痛或癢,雖不喪命,亦難速愈,如用藥遲延,不守戒忌,必生重症。久則失音不救,勞症多患之。【諤按:凡患喉症,均當忌口戒欲。前於師處臨診,見有一石姓女者,患咽痛,經師治愈後,忽一日復來診,猝然失音,帝丁紅腫,診脈尺大而浮,知其不戒欲之故。乃用養陰攝納法而愈。又按:今人患溫病或濕溫等症,一見喉中癢痛,即以為喉癬,遂送猴齋猴,無所不至。實非喉癬症,積習之陋,可嗤可嘆。】
(五)塞喉風
喉痹敘毒,痰涎稠實,而發寒熱,關上可治,關下難治。【諤按:塞喉風純系痰氣阻塞,用余自制霹靂針開關,繼用中白烏牛散及柳華秘藥吹之。內服以滌痰通便為要。】
(六)喉癰
因過食辛辣炙爆,厚味醇酒,感熱而發,或七情鬱結而生,皆屬肺病。(景華按:林佩琴云:胃大腸二經,喉間無形,但紅腫而痛,重者亦發寒熱,頭疼四五日可愈。有白星者為蛾。無星者名癰。)
(七)䵟舌喉癰
肥人感熱性躁,多生此症。凡舌下生如小舌樣者,為䵟舌,如連喉腫痛為喉癰,此乃心脾二經之鬱火,上攻使然。䵟舌兼喉癰併發,其勢最重,速治可愈。傷寒後發者,難治。如氣閉不通,無形無聲,多是危症。【諤按:又有一種外喉癰,咽喉不痛,生於頦下,紅腫穿潰,一候即愈。甲寅秋,治一張姓者,暑熱內蘊,透發肌膚,暑癤瘰瘰,頦下結核,紅腫作痛,已成下喉癰,勢難消散。宜清營化毒,速潰速愈,以止其蔓。方用銀花、連翹、大貝母、姜山梔、防風、赤苓、苡米、夏枯草、蟬衣、竹葉、西赤芍。服一劑後,即用刀開,潰後膿泄稀少,腫勢不退,脈弦勁,宜托毒化膿,腫消為要。方用炒牛蒡、炒荊芥、防風、連翹、大貝母、金銀花、黑山梔、蟬衣、鉤鉤、白蒺藜鹽水炒、生甘草、地丁草、薑、竹茹、薄荷葉,外摻自制去解妙丹,一候即愈。(內癰以不潰為妙。)】
(八)纏喉風
因心中燥結而發,先二日,必胸膈氣緊,呼吸氣促,忽然咽喉腫痛,手足厥逆,頸紋如縛,熱結於內,腫繞於外,且麻且癢,喉中紅絲纏緊,指甲或白或青,手心壯熱,喉腫而大,痰聲如鋸。其症最急,初起即治,可救。若過一日夜後,目直視而睛定,聲如雷鳴者,不治。探以燈火近患人口邊,即吹滅者,不治。若見喘急,額汗,危在旦夕矣。腎經有熱致令心火盛也。(原注:吹丹內必加牛黃為妙。)【諤按:纏喉風較塞喉風,勢猛而險,一則開關化痰而愈。一則必須顧及少陰,而初起總以開痰為要。】
(九)喉刺
多因勞病未愈,虛火上炎,營血已竭,其症上顎有紅點,密密如蚊齧痕。此是危篤將殂,慎勿視之,以取謗怨也。
(十)酒毒喉痹
外見赤腫,內形如雞子,其色鮮紅,光亮如鏡,發熱惡寒,目睛上視。此心脾積熱,形象雖凶,速治可愈。【諤按:河間論治喉痹,猶之救火,即《內經》火鬱發之之意,發為發汗,然咽喉中不能發汗,故出血者,乃發汗之一端。】
(十一)喉瘤
生於喉間兩旁,有單有雙,形有圓眼大許,血絲相里似瘤者,故名之。此因肺經受熱,多語損氣,或怒中高喊,或誦讀太急,或多飲燒酒,倘吃炙爆硬物,犯之即痛,不犯不痛。須斂神晏息,以清降之藥治之,便愈。【諤按:此與梅核氣症相似,因於七情鬱結,痰凝氣滯而成。不可妄用刀針,宜吹余冰梅丹,合白金散,內服如四七、越鞠、旋覆、蔥絳之屬,可冀向愈。】
(十二)喉肉球
如圓眼核樣,有根線,長五寸許,吐球出外,方可飲食,以手輕捻,痛徹至心。此球是心肺受熱所生也。
(十三)心出氣
舌上忽有簪孔,出不止者,此屬心經火甚也。(景華按:此症是舌衄之類,治當補心清火。)【諤按:此症用蒲連散摻之,內服如梔、連、翹、芩等,可愈。(出字下,似脫一血字。)】
(十四)喉百葉
咽喉中有生肉,層層相疊,漸腫有孔,出臭氣者,是因肺受熱毒所致也。
(十五)牙槽風
初起,先齒痛不已,復牙根肉即浮腫,紫黑色,或出血,久則腐爛而臭也。
(十六)牙漏
即前症相同,久則不愈,齒縫出白膿,極難調治,甚則齒落。如落上左邊門牙,一概不治。以上二症。俱屬胃腎虛熱也。
(十七)牙䵟
屬胃火,如豆大,或內或外,生無定處。
(十八)牙宣
齒縫出血,上屬脾,下屬胃,實火上攻所致。亦有胃虛火動,腐爛牙根,以致滲漏不已。
(十九)牙癰
初起,生一小塊於牙根肉,或上或下,或內或外,其狀高起而硬,此脾胃火也。【諤按:此症患者極多,大都內蘊熱而外束風邪所致,必牽引頰車,牙咬為之開合不利。宜用大豆卷、桑葉、荊、防、角針、殭蠶、象貝、連翹、薄荷、甘桔、川芎、蟬衣、鉤鉤、蒺藜之屬,一二劑即愈。余治此症,屢試屢驗。昧者用膏藥一貼,悶成壞症,夥矣。】
(二十)牙菌
生於牙根,紫黑色,高起如菌狀。此係火甚血熱,而兼氣滯,或好飲燒酒,酒濕傷脾,濕鬱生火,致有此症。【諤按:此症宜用苦辛溫法,疏氣化痰,兼解毒治之,如銀花、甘草、綠豆衣之屬,均可用。】
(二十一)穿牙疔毒
先三日牙疼,發寒熱,痛不可忍,牙根上發一塊紫色者是,未破者為疔,已破者為毒。其色紅者可治,如青色者不治。
(二十二)走馬疳
或因胎毒,或痘後發毒攻齒,牙根腐爛成疳,殺人最速。鼻梁發紅點如珠者,不治。惟螻蛄散可治。疳如醬色,一日爛一分,二日爛一分,故曰走馬,以喻速也。齒落盡者死。
(二十三)小兒走馬疳
及牙槽風,俱要防齒落,左邊上門牙,為牙中之主,此牙一落,則余牙盡落矣,最重難治。若此牙不落,別牙雖落,治之可生。穿腮不治。有螻蛄散可治。青黑色者,難治。痧後疳,單用梧桐葉煎湯洗腳,即刻痊愈,應驗如神。【諤按:走馬疳之猝起者,宜用涼藥。若系病後而起,宜用附子、半夏加蔥白,搗爛,紮腳底,可愈。相傳單方極多,類皆有效有不效,總之隨起隨治,尚有可愈之理。惟此症之涎唾極毒,一切器具,如押舌等,用後必須揩擦乾淨,免致傳染。】
(二十四)崩砂口疳風
是舌下,牙根上,腫赤,口內作痛,如湯熱,牙根漸爛。亦能脫落牙齒。
(二十五)舌癰
舌赤腫大,屬心經火盛,地角亦紅腫,又舌上腫痛色黃,名舌黃,亦屬心火。【諤按:此與下三症,均宜大清心熱,用犀羚合敗毒散之類,並宜吹秘藥及孟英錫類散等。均妙。】
(二十六)重舌
舌下生小舌樣,其色或紅或紫,又名雀舌。小兒胎毒,亦有患此。
(二十七)蟬舌
亦前症之類,如生舌根,連喉腫者,名為䵟舌,非比重舌易治,治之不明,恐難速愈。此心經受熱,毒氣出於舌下也。
(二十八)連珠口疳風
自舌上起一小泡,發一個,又一個,甚者七八個,連珠而生,舌黃,舌上腫痛,獨生舌中者,名為舌楊梅,俱屬心火。治用口疳藥吹之。
(二十九)木舌
舌腫大如煎熟豬肝,不能轉動,是憂鬱所致。又有一種,生舌根下,狀如白棗,即重舌,有青紫筋者,不能速愈。初起,不疼,不發寒熱,漸漸腫大。初起即治可愈,遲則難痊。【諤按:此屬陰症,治宜大辛溫,蒸動腎陽方可。若用寒涼,便誤。】
(三十)蛾口
一名雪口。初生月內小兒,滿口舌上白屑,如蛾口樣者,故名之。形如腐衣,後變黃色,轉如黑色者,不治。若口如魚口,或作鴉聲者,難治。此心脾積熱,又名迷口。【諤按:此症余用柳華散吹,另以真青布濕薄荷水拭之,極效。】
(三十一)馬牙
初生小兒,胎內已受熱毒,見風而生,但看牙根上有白色,如脆骨者是。此症初發,必打噴嚏,含乳在口,或吞或吐,而不吮,其病已深,若不急治,入腹而死。凡百日後,不患此症。
(三十二)懸癰
生於上顎,形如紫李子樣,墜下抵舌,其人口不能言,舌不能伸,頭不能低,仰面而立,鼻中時出紅涕,若不速治,至毒入腦,即死。又有一種(堅俱蟲毒風),上顎略腫,水食不下,狀如雞子,如破爛穿顎,即名天穿,不治。(景華按:堅俱一二字,文理不通,想傳鈔之誤,姑存之備考。)
(三十三)松子風
口內滿喉,赤如肝脹,口吐物出,氣逆關閉,不能飲食,凶症也。
(三十四)結毒
隨經絡而發,或口,或舌,不拘定處,爛久不愈者是也(認定經絡部分)。【諤按:結毒隨症皆有,不必喉症為然。】
(三十五)紫舌脹
屬心火,內必煩躁悶亂。
(三十六)舌菌
多因氣鬱而生,如菌狀,或如木耳樣,色紅色紫,皆屬心火。治用金丹、碧丹和吹,內服煎劑,同舌癰法。
(三十七)帝中喉風
即喉嚨花腫脹重者,至於發泡,蓋塞咽喉,氣難呼吸。此屬腎虛火旺,並感風熱而生。
(三十八)頰癰
胸前紅腫,形現在外,亦欲內攻,甚則喉腫閉而出膿。
(三十九)蜂子毒
與前症相似,或在臉腮,癢爛,或在喉間舌下,色黃如蜂者,凶症也。
(四十)面癰
與前症相仿,又名爛頰風、腮頰風。毒結盡牙處腫,大抵皆屬鬱火也。
(四十一)托腮癰
生於腮下,因過食厚味,多因醇酒熱毒所結而生也。
治法
(一)治病必須明症,用藥不可閉門捉賊,又不可引賊入門,反增他疾。凡治喉症,皆君相二火,法當清降,表裡同治,驅放賊邪為要。然不可混用石膏妄清肺胃,關門留賊,傷咽而斃。如舌症屬心脾二經之火,又宜表裡兼治。亦不可亂用芩、膏,妄清肺經,引賊入門,致生喉脹痰塞之患。又如牙症屬脾胃二經之火,不可反用芩、連,妄投過經藥味,致有喉舌腫脹之患。他若溫熱病後,腎液乾枯,不能上潤於心,心火發動上衝,咽喉干痛,宜用清心滋腎為主,知柏、川連、麥冬、硃砂等味可愈。不可誤投表味。若用發散,必致精竭神枯而死。學者須審准經絡,方可下手,不得混行施治。【諤按:此段論喉症治法極精,示人以不可妄涼,確有至理,然亦有宜涼者,須合苔脈方可,不得膠柱豉瑟也。】
(二)凡喉症先用吹丹一二管,使其痰出,視其痰濃否緊否,如痰起濃黃緊,扯捺不開,痰黏藥管,難拭去者,危症也。如吹初管藥,其痰多緊而不出,其勢危急,死在須臾。將吹丹用薄荷、竹瀝泡湯,冷透,投入,調勻灌之,自無痰塞之患,此心法也。【諤按:亦有宜針啞門、少商、曲池、廉泉等穴,而後肺氣不致蔽塞,內關得以開轉者,針後,再用霹靂針吹之,痰無有不吐之理。惟服竹瀝一兩者,必滴入生薑汁二三匙,方妥。】
(三)凡喉症頸項赤腫,深受時毒,赤腫不可至胸,至胸必死,謂之毒歸於心,其人必歡笑。與煎劑同服,護住其心,多服解毒之品,使毒漸平為妥,亦心法也。
(四)凡咽喉齒舌症,須辨內外二因,虛實二火。虛者或病後,或酒色,虛火上炎,宜養陰降火,又須守戒耐心,自能漸愈;實者因感時邪,觸動君相二火,重者寒熱頭疼,先宜清泄清散,開結逐毒滌痰之法,並行為妙。清心用犀角,清中有散,不宜黃連、黃芩苦寒,【諤按:如舌尖深絳有刺,亦有可用之處。】恐扼火毒,使痊後復發。泄散宜用葛根、薄荷、防風、青蒿(然葛根最竭胃汁,不宜輕用,青蒿易荊芥為妙),不可用升麻、柴胡、桔梗,【諤按:今之桔梗,率是薺苨,亦有可用處,惟宜輕。】升提其火,然芩、連亦有用之者,齒舌之症,用亦無妨。火邪鬱結於中,而用大黃、芒硝下之,人症俱實,瀉火後,症消而愈,是霸術也。務期認症的確,方可行之,若稍差遲,為禍非淺,愚謂症退而火自泄,津液回而大便解,亦秘法也。
(五)凡陰虛喉痹,口舌生瘡破爛,或聲啞者,皆水虧火旺之症。初起宜加味射干湯,次用滋陰消痹湯。亦有未成勞瘵,遽然音啞,以致嗽唾無休。偶或飲寒,或過用涼劑,郁其火於肺。初宜清肺散火湯,驅寒氣以泄火邪,次用滋陰降火清肺之劑。如喉痹腫痛,甚者加味射干湯,或用熊膽冰黃散吹喉中。如喉痹延及口舌,生瘡破爛者,柳黃散搽之。陰火上炎,未成勞瘵,遽然聲啞,有痰嗽者,清肺散火二三劑後,用滋水開陰湯。
(六)喉症至五日則重,如三日前,症雖重,尚未成膿,藥能消散。若至五六日,患處多成膿矣,縱使穿破,必有爛窠難愈。爛處必用口疳藥,多加龍骨、兒茶,疊吹而愈。凡傷寒後患連珠乳蛾,及喉痹者,不治,惟張氏有治其喉症。頸項強硬,目睛上視,氣絕者不治。喉痛起至一二日,未必發寒熱,病尚輕緩。若至第三日,必發重症,必加寒熱,須問大小便通利否,如二便俱利,其症不過浮游之火,攻於咽喉,宜服清風清熱降火之藥,即愈。若大小便不通,內有實火,若非用降火解毒之劑,兼通二便之藥,火從何而泄,病如何而解乎?故症有輕重,病有緩急,要問其頭痛不痛,如痛,則是傷寒難治之症也。【諤按:多加龍骨、兒茶,亦非所宜,若內蘊之熱毒未清,則江河易於潰決也。】
(七)喉症雖凶,若腫發於外,危症雖見者,治之易愈。
(八)帝中腫脹,雖難吸氣之重症,速治即愈,遲則亦重矣。喉症必大便去後,方可望痊,如大便閉結,不可輕許其愈。【諤按:此即地道通而天氣降,釜底抽薪之意,亦有大便雖通,而虛陽上逆,腫痛極甚者,宜用養陰清化,治白喉法是也。】
(九)喉症初起,大便閉結,宜大黃、元明粉,兼用表裡之品下之,則降火而易痊。若五六日久不食,大便閉塞,此由病久,胃氣已虛,元氣已弱,禁用硝黃,不可妄投霸劑,以致虛脫而死,欲通其便,只宜養陰降火,兼蜜導等潤藥下之,此秘法也。若用硝黃,須診其脈,來有無力,可下則下之。【諤按:右關沉實有力,或滑數鼓指者,均可下。】(景華按:風火喉症,至喉閉時,氣血必滯,脈必沉澀,不可誤認無力,斯時憑症不憑脈,須審其胃氣之有無,如胃氣尚存,宜下之)。
(十)喉症吹藥,必要直對喉中周遍,重吹四五管,方可消降毒痰,三四次後,用煎藥,方可全愈。
(十一)喉症先碎,須長肉藥吹蓋破處,後用諸吹藥頻吹,腫消為妙。
(十二)喉症一二日腫痛,三四日勢定有形,每至三日猶發寒熱,或頭疼,須刻刻吹藥,總不可緩,即知生死在幾日間矣。(景華按:婦人喉症腫痛,經水適止,火不下達者,宜通其經而喉自愈。)【諤按:此即所謂熱入血室也,不獨喉症為然,傷寒溫病,均有此症,宜清營分而愈。】
(十三)凶喉之症,頭面發腫,白亮無光彩,脈來沉細無神,是神氣外泄,無陽之症也,斷不可治。若面發紅腫,脈洪大有力,症雖極重,元氣尚強,毒火雖盛,治之易痊。
(十四)腮易腫爛,用筷縛絲綿,蘸水輕攪患處。痛者,用藥必愈。若不知痛者,是死肉,難愈。
(十五)舌腫脹滿口,吐舌在外,難以納藥者,用開關散吹入鼻中,牙關自開,痰涎自出。然後用筷卷綿,蘸甘草湯,潤其口唇,後送丹散,頻吹而愈。
(十六)吹藥非惟腫破患處要吹,並周圍好肉上,亦須吹之,方免延開,且易於愈也。口舌等症,吹藥後,如舌上無涎,或如干橘囊者,不治。
(十七)口舌腐爛,無血出者,不治。穿腮者,不治。爛至鼻梁,發紅點者,不治。惟張氏有治。如舌腫大,用生黃柏,加冰片敷之。若出血,用炒黃柏、冰片,此妙法也。
(十八)如患䵟舌喉癰,若大便閉結,煎劑內加元明粉、大黃。小便不通,加六一散調服,服之甚效,此心法也。
(十九)如患牙咬癰,則牙齦肉脹突出,牙關緊閉,口不能開。先用甘遂散配製巴豆少許,吹入牙齦內,用押舌器,漸漸擦開牙關,用藥頻吹而愈。
(二十)口疳用絲綿輕攪,切不可用青布,恐患處受傷,難愈。合藥取於辛散,以細為主,收儲不可出氣,須用烏金紙塞緊瓶口為妙。凡不經火之藥味,宜曬脆為末用之。
藥例
總論
喉症用藥,必須認症的確,按脈之虛實,火之盛衰,須要活潑,不可按圖索驥,又不可膠柱豉瑟,乃為善治。若症有寒熱頭疼,六脈弦緊,始發必須表散,須兼清火、開結、滌痰、解毒。表散,葛根、防風、薄荷、青蒿、羌活荊芥散風熱,按經治。清火,犀角、連翹、元參、山豆根,此清心胃腎之火;蘆根亦清胃火三焦火;黑山梔,肝鬱火;青黛,開鬱結:射干、川貝,滌痰;淡竹油、前胡、杏仁、橘紅、大力子、解毒。大貝母、甘草、金銀花,寬癰,天花粉、赤芍。小便赤澀,木通、通草、車前子、鮮荷梗;胸膈飽悶,枳殼;大便閉結,六脈有力,舌苔黃,壯火,大黃、鮮生地、元明粉;腎經虛火,可用知母、黃柏,投之無不驗也。如舌症,舌乃心之苗,宜用清心解毒,前法可用,舌症之毒,可用伏龍肝、燈心為引。牙症,乃脾胃之部,清用石膏、生地、知母、黃柏、黃芩、黃連,或炒黑升麻為佐,解毒用人中黃、人中白、金汁,若穿牙疔與牙咬癰,用紫花地丁草,如素虛與病後,虛火上炎,可用滋陰降火,佐之以補,宜大生地、大熟地、枸杞、玉竹,洋參、人參、西黨參、北沙參、天麥冬、女貞子、黃香梨、甘蔗、首烏,虛熱,地骨皮、丹皮、丹參、鮮沙參、鮮首烏、鮮石斛、川石斛之類是也。略具大綱,以備選用。【諤按:此例可遵用者固多,不適用者亦有,在學者臨證時權衡,不可刻板方以治活病,斯得余重編之心矣。】
(一)治雙單連珠乳蛾
連砂散配製巴豆吹之,倘成膿黃熟者,用代針散吹之,出膿血而愈。重則煎劑中,下加黃連、犀角,上加赤芍、柴胡,雙蛾則兼用之。大便不通,宜加枳殼、元明粉,服下少頃,候大便通利,則症自愈。至三四日,看喉內,但有紅腫而無白星者,即是喉癰也。
(二)治喉癰
八味薄荷散,連砂散加制巴豆吹之。治喉腫甚痛,用七味殭蠶散、甘遂散,入制巴豆頻吹。如重,並服煎劑,用犀角地黃湯加減,並服膏丸。如大便秘結,加大黃、元明粉,如小便不利,加六一散。【諤按:余治喉症,用全栝蔞同元明粉打,生枳殼同風化硝打,輒效。後遇藥肆某君,謂余曰:風化硝與元明粉,即一種,何以本草別為二種?其主治又不同,故志於此,以質世之博雅,究竟同乎異乎?】
(三)治喉癬
用喉癬方頻吹,百草膏,不時頻咽,再服煎劑,內加土貝母。下氣,忌憂思忿怒酒色,並雞蝦蟹羊鵝,豬首肝腸,一切毒物炙爆,及引氣動火之物,守戒一月,可愈。【諤按:土貝母宜慎用。】
(四)治喉菌
用連砂散加重,即用甘遂散吹之,亦須頻咽百草膏,兼用煎劑,不可間斷。又用噙化丸吞化亦妙,或七味殭蠶散,八味薄荷散吹之,先將山慈菇汁搽上,然後吹藥,則效速。【諤按:山慈菇可研末,和入吹藥中吹之,則簡便而取效則一也,惟分兩宜輕。】
(五)治䵟舌喉癰
煎劑中,須加犀角地黃湯,並用甘遂散,吹至舌根,及舌旁,時刻不可間斷,方可速愈。如癰勢重者,再配入制巴豆,兼吞上清丸。
(六)治纏喉風
最為急症,起時立用加味硝黃散,或甘遂散,周圍重吹,並內服煎劑。如便閉,加大黃、芒硝,併吞上清丸。如虛喉用噙化丸化咽,如症候太重,丹中加牛黃少許,吹之,稍遲則難救矣。臭花娘子根,搗汁咽之效。
(七)治酒毒喉
如內外赤腫,閉塞不通,用牙硝、硼砂、食鹽,加入開關散少許吹之,立效。煎劑,加解毒藥治之。
(八)治鏁喉風
如喉及牙關緊閉,難以吹丹,一時無以治療,症又緊急,頃刻之間,用蟾酥磨水,令患人仰面,滴入鼻中,到喉即開,男左女右滴之,治牙關閉者,速吹甘遂散,入開關散亦可,用熏鼻方。【諤按:鏁同鎖。鎖緊之意也。】
(九)治喉瘤
最為難愈。須患者斂神晏息為妙,用麝香散,一日夜連吹五六次,漸愈。並服清肺飲,再加入四物湯治之。
(十)治喉肉球
雖不損人,最難速愈,須令病人耐心為妙,急用麝香散頻吹,並服清肺飲,徐徐灌之。
(十一)治心出氣
急用赤小豆一升,杵碎,將水三碗,和搗取汁,每服一盞,不拘時服。再用槐花末摻之,立效。
(十二)治喉百葉
用臭橘葉煎服而愈,如腫痛,用連砂散頻吹為妙。
(十三)治牙槽風
連砂散配入去腐方頻吹,去其腐。後用口疳藥,倍加珠黃,再配去腐方,吹去紫色,獨用長肉藥,頻吹數日可愈。煎劑,養陰降火。【諤按:高錦庭云:此症患者,有二因,一生於風寒暑熱,陽明濕熱交蒸;一生於陰虧絡空,少陽膽火上逆。其膿結於盤牙盡處者,為牙咬。結於腮邊外,為托腮。結於牙根,為牙癰。如不急治,俱轉變為骨槽。治宜疏肝散郁,育陰為主,佐以解毒泄熱。此症當與下數條參觀自得。】
(十四)治牙漏
此即牙槽風疳疔毒破後結成,齒縫出白膿者,極難調治。槽漏兩症,須戒酒色一切辛爆毒物。調治用琥珀散吹之,如腐,亦同槽藥治之,煎劑用滋陰降火之藥,吹丹務要耐心,頻吹自愈。
(十五)治牙咬癰
先用甘遂散入制巴豆少許,吹入患處,外用押舌器擦開牙口,再吹腫處,自然消退而愈,並服煎藥。
(十六)治牙䵟毒
先用甘遂散,後用連砂散,並服煎劑,內加石膏、連翹治之。
(十七)治牙宣
內服煎劑,宜用扶脾清火之藥。外用珍珠散,將新綿花指大,捏成條,蘸水,再捏扁,蘸藥塞患處,以指抵之,勿動一二次,甚則二三次即止。若並牙疳腐爛者,即用長肉藥吹之,如宣不止,仍用珍珠散吹之,先宜用涼血清胃之劑,此實火而言也。若牙根胃虛火動腐爛者,外吹長肉藥,內服清脾降火之劑。
(十八)治牙癰牙菌
連砂散吹之,兼用煎劑。如腫甚,宜加入甘遂散吹之。如腐爛,用口疳藥,長肉為度。
(十九)治穿牙疔毒
如重甚,用甘遂散吹之,並服涼血降火解毒之劑。如輕者用連砂散。若破黑腐,配合去腐方吹之。如無腐爛,並腐去淨,並用長肉藥,內加牛黃、珍珠,倍加兒茶,並服煎劑,方可用涼血解毒降火之劑。
(二十)治舌癰
連砂散吹舌根上,並用煎劑,內加犀角、川連、山梔。
(二十一)治木舌
陰陽散,先用生薑片擦之,後摻為妙,重用連砂散,並甘遂散吹之。煎劑,加川連、梔仁,灶心土水飛沖服。
(二十二)治重舌
薄荷、冰片摻之,並服燈心湯,加煎藥服。
(二十三)治舌出三寸不收
用熏鼻方,將煙燻舌即收,並服清心煎劑,兼吹連砂散。
(二十四)治舌縮無言
將芥菜子研末,醋拌,敷於頸上。內服清心之劑。
(二十五)治紫舌脹
用柳仙散。內服犀角地黃湯加減。如脹甚,用連砂散吹之。
(二十六)治口舌嘴碎
通用柳仙散。
(二十七)治蟻毒瘻
制穿山甲末,敷之愈。如碎難收口,配入長肉藥吹之,服煎劑解毒。
(二十八)治頭面托腮等癰
恐毒內攻,吹用連砂散,外敷三黃散。
(二十九)治上顎癰
如腫未成膿者,甘遂散。已成膿者,代針散吹之。如破者,用長肉等藥選用,並服百草膏。
(三十)治老幼走馬牙疳
一切惡毒臭爛,連砂散配去腐方,吹去腐肉,後用長肉藥。如腐未盡,去腐方再加長肉藥吹之,再服犀角解毒丸。
(三十一)治穿腮牙落之重疳
連砂散配去腐方,吹去黑腐後,用螻蛄散,合長肉藥吹之。如侵蝕口鼻,將蝕,吹之,並服解毒藥。
(三十二)治舌喉結毒
久破難愈,琥珀散頻吹。
(三十三)治咽喉腫痛
風痰上壅,宜上清噙化二丸,審症虛實,吞化,並吹丹散,隨症選用。
(三十四)治帝丁腫脹
速用煅鹽點之,如有泡者,即將煅鹽,配入冰片少許,指甲末研勻同吹。
(三十五)治小兒螳螂子
連砂散,同桑螵蛸煅末,吹之。
(三十六)治小兒雪口
先將絲綿卷指,蘸水,拭去白翳,用柳仙散。如重換用連砂散吹之,內服犀角解毒湯,加連翹、大力子。如夾驚風,加薄荷、鉤藤。
(三十七)治小兒馬牙
將銀針挑破,出血,青布蘸溫水拭淨,以口疳藥或金墨搽之。
(三十八)治諸骨鯁
連砂散,合甘遂散,加急性子吹之。
(三十九)治唇口破腫而硬
服瀉黃散,吹柳仙散,或用井花水拌散,頻拭唇口。若舌口俱腫,合導赤散服,並吹連砂散。
(四十)治諸癰堅硬不消
連砂散加甘遂散、茜草根末吹之,立軟。
卷下
醫方論上
(一)甘遂散
原名息雷禁,凡仍原名者不注。
甘遂(六分,麵裹煨黑,存性研末,提淨) 牙硝(一錢) 食鹽(炒二錢) 薄荷(二錢) 蒲黃(一錢)硼砂(八分) 冰片(三分)
上七味研末,吹喉中,此咽喉急症之神劑,斬關擒王之大將也。專治九種喉痹,一切喉症,無一不效。如痰甚,本方加蜒蚰梅。如牙關緊閉,痰涎壅塞欲斃者,先吹開關散,加牛黃、肉桂皮末。如死在須臾,加臘月黑魚膽,陰乾研末,各少許。如去膈下痰飲,加玉丹少許,重吹一管,須令病人低頭,流出毒痰為要,然不可過用,過則恐其痰盡津枯,難治。如喉風,本方加臭花娘根末十分之二。如結喉痹,本方加制巴豆少許。如赤甚,本方加川連末十分之一。如腫硬,本方加茜草根末十分之三。如喉癰雙連乳蛾,本方加制巴豆十分之三。如單蛾,只用連砂散加制巴豆,有膿則出,無膿則散。如食物中誤卷飛絲入喉,生瘡,腫痛,將連砂散加山慈菇粉、制巴豆各少許,吹之,獨吹亦妙。如爛喉風赤腫,亦將連砂散加山慈菇粉,配合去腐方,消退其腫,或用鐘乳石散吹之。如濕爛虛腐不收,用制爐甘石,同人參末,入長肉藥吹之而愈。如重舌木舌牙癰牙疔毒,只用牙硝、食鹽、硼砂,再加煅皂礬、皂角刺末,多加冰片滲之,自消。如穿牙疔毒腐爛,將連砂散加去腐方,或口疳藥,治之即愈。
(二)陰陽散
川連 乾薑 生蒲黃(各一錢)
此丹專治婦女陰火舌腫,敷之即消。凡治木舌,先將生薑蘸硼砂擦之,後以此方敷之,亦妙。本方加兒茶、青黛,名加味陰陽散,亦治口舌生瘡,又名赴筵散。【諤按:此方不獨治婦女,凡男子喉症,犯欲,猝然失音,咽腫等症,均可用之。然必審確是陰症,方可施治。】
(三)連砂散
原名散云丹。
薄荷 牙硝(各二錢) 硼砂(一錢) 蒲黃(五分) 川連(四分) 硃砂(二分) 冰片(三分)
此丹專治風熱喉症之聖藥。如治走馬疳,與骨槽風齒落重症者,並用去腐方。如螳螂子,用桑螵蛸煅灰,存性研末,加冰片少許,吹之立消,或用馬勃配合亦妙。如諸骨鯁,加急性子為末即愈。【諤按:治諸骨鯁,用燈心灰,白湯送下即愈;雞骨用苧麻或香油;魚骨用大蒜、白糖或橄欖;竹木鯁用鐵鏽;誤吞針用吸鐵石、朴硝;頭髮繞喉,用自己發燒灰服;螺螄靨卡喉,用鴨涎。一物一制,相反相承,循環至理,各有專方,切勿泥急性子一味也。急性子為鳳仙花子,取其急性速行而已。】
(四)散堅方
茜草根末,此藥專消堅塊,將茜草根末,配入連砂散內,吹之立軟。
原書用䕡茹根,近世無識者,藥肆中亦不備,故以茜根代之。【諤按:《閱微草堂筆記》,載西域有飛蟲,名巴蠟者,人為所齧,必死。惟食茜草根,敷瘡即瘥。按:烏魯木多茜根,其汁可染新絳,則知茜根實出西藏,而市肆者多贗也。經文載四烏鰂一藘茹,藘茹,即茜根也。今見茜根代䕡茹之疑,故特質明於此。】
(五)去腐方
原名下馬仙。
銅綠(一錢二分) 燈草灰(六分) 川連(三分) 冰片(二分)
此方專治黑臭腐爛,如走馬牙疳,將此藥配入連砂散內,吹之,其腐即去。
(六)鐘乳石散
原名珠黃散。
鐘乳石(八分) 飛辰砂(一分五釐) 人中白(六分) 兒茶(一錢二分) 制黃柏(一錢) 龍骨(五分)薄荷(一錢二分) 冰片(四分)
此方專治爛牙疳之聖藥。如症重,加牛黃、琥珀、珍珠。凡遇各色口疳,若初起,內熱甚及腫者,本方多用薄荷、冰片。如不腫,內熱不甚,且由病久所致,宜用長肉藥蓋其破處,後用消腫藥吹之,再吹長肉藥。如走馬疳,穿牙疔毒,及骨槽風,並初生小兒胎毒口疳,本方加牛黃、琥珀、珍珠,合去腐方並吹更妙。如初起,此疳黑腐重症,先用去腐方,合連砂散並吹之,去其黑腐後,吹此方長肉為妙。若黑腐臭爛無血者,不治。以棉攪之,肉有微紅者,可治。如先臭爛,旋不臭,又不知痛者,不治。如小兒黃色胎疳如干橘囊者,不治。如痧痘後口疳,去黃柏、龍骨,加牛黃,倍珍珠。如口疳重症,須加上好鍾乳,及珍珠、硃砂各少許,入兒茶內,同研細末,更妙。
(七)柳仙散
薄荷(一錢) 兒茶(八分) 青黛(五分) 川連(四分) 冰片(二分二釐)
此方專治口舌碎痛,先取野薔薇根煎湯,漱口後,吹此藥效。
(八)螻蛄散
原名金鞭散。
活螻蛄。
上一味,瓦上煅存性研末,此治穿腮牙落仙劑,配入鐘乳石散吹之,以愈為度,或獨吹亦妙。
(九)琥珀散
原名餘珍散。
珍珠(二分) 琥珀(三分) 兒茶(八分) 甘草(一分) 冰片(一分五釐) 乳石(三分)
此治喉舌結毒之要藥。先用絲綿卷筷上,抹患處,後吹此藥,如廣瘡結毒,本方內加輕粉少許。
(十)喉癬方
原名仙鮮散。
煅食鹽(六分) 蒲黃(四分) 燈草灰(三分) 滴乳石(三分) 青黛(二分) 兒茶(五分) 冰片(一分)
此治虛火喉癬之神劑。如碎腐,本方加牛黃、珍珠、琥珀、龍骨。如虛腐,本方加人參末、制爐甘石。如吹藥即痛,去煅食鹽。
(十一)蝕鼻方
乾蟾蜍 川連(各二錢) 青黛(八分) 麝香(少許)
此專治疳爛鼻梁之要藥。須用絲綿拭淨膿穢,吹敷立效。
(十二)代針散
膽星(三分) 人指甲(二三寸) 冰片(五釐) 硃砂(少許)
此治乳蛾成膿不穿,將指甲用雙紅紙卷好,燈上燒炭,存性為末,入辰砂、冰片、膽星,研和,吹入喉中,少頃,即出膿血自愈。
(十三)珍珠散
珍珠(四分) 龍骨(三分) 冰片(一分五釐) 象皮(四分) 兒茶(四分) 烏鰂骨(四分) 乳香 沒藥 硃砂(各三分) 老參 三七(五分) 降香節(三分)
此專治牙宣,如牙縫出血不止,將新棉如指大,捏成條,蘸水,再捏扁,蘸藥,塞患處,以指抵之,勿動,一二次即止。如碎爛,用長肉藥,仍用本方,並用煎劑,看虛實二火用之。
(十四)麝香散
麝香(一錢) 川連(五分) 冰片(一分五釐)
此方治喉瘤之神劑。
(十五)開關散
牙皂(一錢) 殭蠶(八分)
此專治牙喉關閉,吹之神效。
(十六)熏鼻方
原名玉鑰匙。
巴豆不拘多少,將巴豆壓紙上,取油,以紙捻成條,點火,吹滅,以煙燻入鼻中,流出清涕,牙關自開。
(十七)勝煙筒
蓖麻子仁(二粒) 巴豆肉(二粒) 麝香(少許)
將三味同研,火紙卷燒,熏吸鼻中,牙關立開,此治喉閉不通之聖藥。【諤按:此數方,可開後世內症用外治法無數法門,即如溫熱症,痰蒙熱閉等,亦可用醋炭,或麝香、香油捻紙卷,燒煙燻之,亦可開。】
(十八)山甲散
原名天義散。
穿山甲,煅,研末。治誤食毒蟻生瘡之聖藥,獨敷即愈,或加入鐘乳石散,亦可。
(十九)珠黃散
西黃(五釐) 濂珠(四分) 川連(七分) 硃砂(三分) 冰片 當門子(各一分) 西洋參(一錢) 兒茶(八分) 硼砂(七分) 腰黃(八分)
專治爛舌之聖藥,如虛火上炎,吹之立效。
(二十)消標散
牙硝(一分) 硼砂(五分) 蒲黃 蜒蚰梅 腰黃(各三分) 青黛(二分) 冰片 麝香(各五釐)烏梅肉(四分,炙存性)
此方專治喉症過服苦寒,以致喉間結一柱肉,或橫生,或直下,喉中稍疼,名為喉標。此藥漸點,並內服滋陰之劑,靜養自愈。
(二十一)青靈丹
川柏(一錢) 青黛 兒茶(各六分)
此方專治口碎,加入柳仙散內,吹之神效。【諤按:凡用兒茶,不可用火煅,欲使之鬆脆,須日曬即脆。】
(二十二)紫雪丹
石膏 寒水石 滑石(各八兩) 升麻 犀角片 羚羊片(各一兩) 元參(二兩) 甘草(八錢) 沉香屑 木香屑(各五錢)
上藥水煎,取濃汁,去渣,投入提淨朴硝三兩六錢,文火慢煎,俟水氣將盡欲凝結時,納硃砂、冰片各三錢,金箔一百張,研細和勻,收儲聽用。
此方治重舌木舌,乃口舌生瘡,或敷或服,均妙。(景華按:此即《局方》紫雪,惟製法稍異。)【諤按:此方治熱症內陷痙厥,用此可開。若熱症而偏於風者,用至寶。熱蒙心包而見譫語,用牛黃清心。若系痰蒙氣閉,則用蘇合香丸。一症有一方,何今人一遇閉厥,輒手忙腳亂,恐嚇病家,不問其症之為痰、為風、為氣、為熱,亂寫清心、至寶、紫雪,誤人生命,毫釐千里,可不慎哉!】
(二十三)硇砂散
原名清溪秘傳北庭丹。
番硇砂 人中白(各五分) 瓦上青苔 溏雞矢 瓦松(即瓦花,各一錢)
上藥用銀罐子二個,將藥裝在罐內,上以空罐對口合住,鹽泥封固,炭火煅紅,三炷香為度,候冷開罐,將藥取出,入麝香、冰片各一分,研細用之。此方專治舌菌,用磁針刺破,將此藥點上,再以蒲黃蓋之。其症最惡,初起如頭疼痛無皮,朝輕暮重,以此藥點之,自然消縮。若失治,至舌爛穿腮,大凶,百無一生。
(二十四)固齒白玉膏
宮粉(一兩) 珍珠(三錢) 麝香(二錢) 象牙硝(五錢) 以上四味,研末用,陽起石、龍骨各一兩,用殭蠶四十九條,防風、當歸、川芎、牙皂、青鹽、升麻、白芷、地骨皮各五錢,細辛、藁本各三錢,用長流水濃煎汁,去渣,將陽起石、龍骨火煅通紅,入藥汁內七次,焙乾研末,再與宮粉等四味,同研極細再用黃蠟三兩溶化,拌入前藥末,調和成膏。用時,攤油紙上,貼患處,閉口勿語而愈。
此方治牙宣,齒搖不固,將膏貼之,神效。
(二十五)拔疔散
硇砂 白礬 硃砂 食鹽
用鐵鏽刀燒紅,將礬、鹽放於刀上煅,各等分,擇丁日午時研末。專治牙縫生疔,腫起一粒如粟米狀,痛連腮項。若麻癢,破流血水,疼痛異常,即黑疔,屬腎火毒,俱用銀刀挑破見血,搽此藥即痊,內服黃連解毒湯效。
(二十六)小薊散
小薊 百草霜 炒蒲黃 醋香附(各五錢)
四味末之,治牙衄血出不止,即將此藥擦牙,即愈。
(二十七)牢牙散
龍膽草(一兩五錢,酒浸) 羌活 地骨皮(各一兩) 升麻(四分)
四味末之,治牙宣齒動,將此藥擦之,立愈。
(二十八)加味硝黃散
原名禁藥。
牙硝(二錢) 蒲黃(五分) 冰片(一分五釐) 殭蠶(一分,制) 牙皂(一分二釐,制) 白芷(一分)
此方專治一切喉症,如痰甚,加蜒蚰梅。
(二十九)七味殭蠶散
原名金丹。
制殭蠶 白芷(各一分) 牛黃(少許) 牙硝(一錢八分) 生蒲黃(四分) 硼砂(八分) 冰片(二分)加玉丹少許,亦可。
(三十)八味薄荷散
原名碧丹。
薄荷(六分) 玉丹(四分) 甘草 冰片(各一分) 牛黃(多用)
百草霜三分,燈草灰五釐,制牙皂少許。
此二方專治咽喉急症之神劑。若治喉風,宜用前方七分,本方三分,吹之立效。
如痛緩,獨用本方。
(三十一)銅綠散
原名紅袍。
銅綠(五分) 腰黃(一錢) 冰片(七釐五毫)
此方專治腎經黑色鐵皮疳,及牙宣等症。如牙齦與口唇內皮,爛如雲片,或齦中出血,或口碎,吹之立愈。【諤按:此方冰片不妨加重,市肆銅綠罕真,不如代以畫家所用之石綠為妥,青黛、黃柏、均可加入。】
(三十二)加味銅綠散
原名綠袍。
銅綠(一錢) 腰黃(五分) 冰片(一分五釐) 炒食鹽(六分) 炙山甲(一錢)
專治實火走馬牙疳腐爛,臭肉浮起,先吹此藥,候腐臭爛肉脫落後,再用地骨皮散吹之,即愈。
(三十三)紅棗散
原名紫袍。
大紅棗,用竹刀破開,去核,腰黃研末,填入棗內,瓦上炙脆,研末用。
此專治脾經各色口疳,齦腫腐爛,牙疔等症。如齦有毒,必用此丹拔毒,吹之立愈。
(三十四)地骨皮散
原名黃袍。
鮮地骨皮(五分,洗淨,去黑衣,曬乾研末,煅) 中白(一錢) 蠶沙(炙三分) 冰片(二分五釐)杜咸橄欖(一錢五分,瓦上炙) 鳳凰衣(一錢,瓦上炙) 黃狗屎 中元米(一錢,洗淨曬乾)
此方專治各種虛火口疳,腐爛不能飲食。又治初生小兒馬牙雪口二症,吹之立效,亦可長肉。
(三十五)白田螺散
原名白袍。
野荒田中白田螺殼(三錢,洗淨研末,水飛) 兒茶(一錢) 冰片(二分)
此方專治肺疳,光亮而硬,或牙齦腐爛,色白,吹之即愈。
(三十六)人中白散
人中白(一兩,煅) 黃柏(五錢) 川連(三分) 蠶退紙(三錢,煅) 冰片(一錢)
專治痘後口疳要藥。【諤按:余用中白散,有兒茶、青黛、薄荷,無川連、蠶退紙,用之亦效。】
(三十七)抹口方
穀樹汁,抹患處立愈,此治鵝口效方。
(三十八)牛黃益金散
牛黃(三分) 冰片(五釐) 硼砂 制殭蠶(蜜炙) 黃柏(各一錢半)
共研末,用蜜調和,塗患處,或丸如龍眼大,含化,均愈。
專治虛火上炎,咽喉生瘡,破爛者。
(三十九)玉鑰匙
硼砂(五錢) 牙硝(一兩五錢) 制殭蠶(二錢) 冰片(一分)
此方治風熱喉閉,及纏喉風之神劑,再加腰黃二錢,名金鎖匙。
(四十)喉癬神方
西黃 冰片(各一分) 山羊血(二分) 血珀(三分) 川連(五分) 硼砂(一錢) 青果核炭(三分) 燈草灰(五分)
共研末,每一匙藥,用一匙蜜調之,放舌尖上,徐徐嚥下,一日五次。如不見效,將本方加蜒蚰梅即愈,乃治喉癬之聖藥。
(四十一)喉風急救神方
土牛膝根(俗名臭花娘根),洗淨搗汁,灌入口中,如不能咽,即令其人仰,以汁滴入鼻中,流至咽喉下,亦可望開。
專治一切喉風乳蛾等症。草雖輕淺,其功甚大,不可忽視,或秋月採根,陰乾研粉,再用鮮根打汁拌干,以備急用。
(四十二)冰硼散
冰片(一分五釐) 硼砂(三錢五分) 制殭蠶(三分) 牙硝(二錢五分) 蒲黃(七分) 制膽礬(五分)
此方治一切急喉風,雙單乳蛾,喉癰,牙關緊閉等症,吹之愈。
(四十三)爛喉痧方
烏牛糞尖(一個,瓦上煅) 人指甲(一分,男用女,女用男) 西黃(一分) 珍珠(二分) 青黛(一錢) 冰片(二分) 人中黃(一錢)
此方治爛喉痧之神藥,吹入即愈。如咽喉碎腐,用薄蜜調之,含咽亦效。
(四十四)三黃散
生地黃(君)、生蒲黃(臣)、牛黃(佐)、冰片(使)。
上為末,用芭蕉汁調敷患處,或用扁柏葉汁和蜜調塗,或用後方亦可。
(四十五)又方
生大黃(一錢) 生蒲黃(一錢) 冰片(五釐) 麝香(三釐)
上為末,加白蜜,調入薑汁、蔥汁,或芭蕉汁、側柏葉汁,均可。以上二方,專治頸癰面癰,如腫硬未消,氣滯血凝,或痰凝結毒,不散,宜用薑蔥汁調塗。此二方,並治小兒丹毒,神效。切勿入口為要。
(四十六)熊膽冰黃散
胡黃連 兒茶 硼砂(各三錢) 熊膽 牛黃(各七分) 冰片(三分)
共為末,專治喉痹腫痛,吹喉中痛處,立效。
(四十七)柳黃散
黃連 黃柏 蒲黃 青黛 硼砂 胡黃連 芒硝(各等分) 冰片(少許)
此方專治喉痛口舌生瘡,破爛,吹之立效。
醫方論下
(一)上清丸
元明粉(二錢) 川連(一錢) 月石(一錢五分) 枯芩(二錢) 薄荷(三錢) 冰片(四分) 桔梗(一錢五分) 山豆根(一錢五分) 甘草(八分) 大黃(三錢)
上研末蜜丸,芡實大,每吞一丸,重則連吞一丸,將藥含口中化下,其腫漸消而愈。此丸專治實火,喉嚨腫痛之神藥也。
(二)噙化丸
大原地(煮,八錢) 麥冬肉(五錢,烘乾) 山豆根(五錢,煮爛) 川黃柏(三錢,焙) 天花粉(五錢) 煅食鹽(三錢) 真青黛(一錢五分) 元參(四錢,炒) 白柿霜(一兩) 嫩玉竹(二錢) 冰片(一錢五分) 蒲黃(三釐)
上為末,如前和丸,蒲黃為衣,含化下一丸,此丸專治虛火咽喉腫痛者。【諤按:上方著重在心肺胃,故治實火。此方注意在肝脾腎,故治虛火。醫家必備之藥也。】
(三)百草膏
薄荷(八分) 玉丹(五分) 川貝(一錢) 燈草灰(五釐) 柿霜(八分) 甘草(一分五釐) 天花粉(一錢) 冰片(二分) 百草霜(一分)
上藥研勻一處,用白蜜調膏頻咽,噙之即效。此膏專治喉癬及喉菌等症,若症重,兼服煎劑,並用吹丹。如治喉刺,玉丹、薄荷忌用。如見勞病已重,津竭火炎之候,亦不必用。
(四)內托護心散
防毒攻心。
真綠豆粉(一兩) 乳香(去油,五錢) 燈心灰(少許) 【諤按:余治溫邪挾毒,逆陷心包,每用綠豆衣炒銀花、朱燈芯為引方,甚效。可見用藥貴乎靈活,不可拘執一途也。】
(五)又方
硃砂 甘草(各一錢) 乳香(淨末三錢)
上藥共研末,和勻,以生甘草一兩煎濃湯,調一匙,時時呷之。【諤按:此方不如前方清靈,擬加入翹心、山梔仁、綠豆衣等同煎,較妥。如痰涎壅甚,可服控涎丹數分。】
(六)清肺飲
治痰濕氣逆咳嗽。
貝母 天花粉 甘草
上三味,水煎服。
(七)犀角地黃湯
治胃熱火邪吐衄。
犀角、生地、白芍、丹皮。又方,再加解毒藥,名犀角解毒湯。【諤按:解毒,如銀花、生甘草、料豆衣之屬。】
上四味,先用三物水煎去渣,入犀角汁熱服。
(八)導赤散
治口糜淋痛瀉火。
生地 木通 甘草梢
上三味,水煎服。一方再加竹葉。
(九)四物湯
通治血家百病。
當歸 熟地 川芎 白芍
(十)六一散
(一名天水散)治表裡三焦濕熱,瀉火。
滑石(六兩) 甘草(一兩,研末)
新汲水調服,或燈心湯下。
(十一)蜜煎導法
治胃府無熱。便閉者,不宜輕攻,用此法。
白蜜,納銅器中,微火煎如飴,勿令焦,俟可丸,捻作挺,如指許長,如橄欖樣,納入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
(十二)瀉黃散
治胃火口瘡,並治脾火。
防風 甘草 黑山梔 藿香 石膏
上味,炒研末,蜜調服。
(十三)錢乙瀉黃散
治胃熱火鬱,及口瘡。
升麻、防風、白芷、黃芩、枳殼、半夏、石斛、甘草、水煎服。
(十四)清咽太平丸
治膈熱咽痛。
薄荷 川芎 柿霜 甘草 防風 犀角 桔梗
上為末,蜜丸。
(十五)甘露飲
治胃熱口瘡吐衄。
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甘草、石斛、黃芩、茵陳、枳殼、枇杷葉,一方加犀角,水煎服。
(十六)黃連解毒湯
涼血清熱解毒,口瘡可任之。
黃連、黃柏、黃芩,水煎服,此即三黃湯也。
(十七)涼膈散
治膈上實熱。
酒浸大黃、芒硝、甘草、連翹、山梔、薄荷、黃芩、竹葉,開水泡去渣,澄清飲之。
(十八)清胃散
治齒齦出血,口瘡牙宣等症。
升麻、黃連、當歸、生地、丹皮、石膏,水煎服。
(十九)瀉白散
瀉肺火。
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水煎服。
一方加人參、雲茯苓、知母、黃芩,名加減瀉白散。
(二十)涼肺湯
治肺中實熱。
知母、貝母、天冬、麥冬、黃芩、陳皮、甘草、桑皮,水煎服。
(二十一)消毒犀角飲
治咽喉腫痛,毒氣壅甚者。
犀角、牛蒡、荊芥、防風、薄荷、桔梗。如內熱,加黃芩、黃連,水煎服。
(二十二)玉液上清丸
治風熱上壅,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
薄荷(四兩) 柿霜(五兩) 桔梗(四兩五錢) 甘草(三兩五錢) 川芎(一兩八錢) 百藥煎(五錢四分) 砂仁(四錢五分) 青黛(三錢) 冰片(二錢) 硼砂(二錢) 元明粉(三錢)
上十一味,為末,蜜丸,如雞豆大,每服一丸,不拘時噙化。
(二十三)清咽訶子丸
治咽喉煩渴。
訶子肉(四錢,薑汁拌麵煨) 葛根(一兩二錢) 冰片(一分五釐) 柿霜(四錢) 百藥煎(三錢) 甘草(一錢)
上為末,蜜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
(二十四)柏母丸
治痰火鬱結,咽喉不利。
貝母(六錢) 川柏(蜜炙,一兩) 冰片(一錢)
蜜丸,如青豆大,每服一丸。
(二十五)柏花丸
治肺熱咳嗽。
貝母四錢,川柏(蜜炙)一錢,百合二錢,款冬花二錢五分,冰片三分,蜜丸,如青豆大,每服一丸。
(二十六)除瘡落菌膏
(一名犀角膏)余治童子出麻後,舌生瘡,出血如泉,諸藥不效,一旦舌出菌者三,其子如狂,即用此方噙服三五丸,即落。並治咽喉口舌生瘡生菌,噙化即效。
真血珀 生犀角 辰砂 茯神 冰片(各一錢) 人參 酸棗仁(各二錢)
上研末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麥冬湯下。
(二十七)利膈湯
治脾肺火熱,虛煩上壅,咽痛生瘡。
薄荷 荊芥 防風 桔梗 甘草 牛蒡 人參 或加殭蠶
(二十八)玉屑無憂散
治纏喉風痹,咽喉腫痛,咽物有礙,或風涎壅滯,口舌生瘡,及骨鯁屑塵,併除三尸,去八邪,闢瘟疫等症。
元參 荊芥 貫仲 山豆根 茯苓 滑石 甘草 黃連 硼砂(各五錢) 寒水石 砂仁(各三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
(二十九)加味射干湯
治喉痹腫痛。
射干 生地(各一錢) 桔梗 連翹 黃芩 貝母 元參 甘草(各七分) 荊芥(五分) 牛蒡(七分) 水煎服。
(三十)滋陰消痹湯
治腫毒口瘡,兼治咳嗽聲啞。
當歸、生地、沙參、百部各一錢,射干、地骨皮、知母、麥冬、桔梗、炒黃芩各七分,元參、甘草各五分,水煎服。
(三十一)清肺散火湯
治肺中有伏火,因風寒閉郁,或過服寒涼,火不得泄者。
杏仁、紫蘇各一錢,前胡、旋覆花、桑皮、貝母、麻黃、桔梗各七分,甘草五分,蔥一莖,姜一片,水煎服。
(三十二)滋水開陰湯
治未成癆瘵,遽然聲啞,有痰嗽者。
沙參二錢,知母、貝母各一錢,甘草、石菖蒲各三分,蘇子、陳皮、升麻各七分,訶子肉五分,生薑一片,紅棗二枚,水煎服。
製藥
(一)制玉丹法
生明礬打碎如指大,傾入銀罐內,炭火煅,以筷刺入罐底,攪之無塊為度。次將上好牙硝,打碎投下,約十分之三,再將硼砂打碎投下,亦十分之三,再將生礬逐漸投下,候其烊盡,照前投硝硼少許,如是逐層投完,待至鋪起,罐內發高如饅頭樣,止。方架炭火,燒至乾枯,然後用潔淨瓦一大片,覆罐上,一時取去,將牛黃少許為末,用水四五匙,調勻,滴丹上,將罐仍入內,火烘乾,即取起,連罐覆潔淨地上,用紙襯地上,再將碗覆之,過七日,收儲聽用。輕鬆無堅紋者佳,如有堅紋,不堪用,或留作蜜調藥中用。煅時火候,初宜緩火,然亦不可過緩,恐致礬僵,不易溶化,後必堅實,中間及後,須用武火,又如礬未溶化,即投硝硼,必不盡溶,勢必堅實,罐須煨透,不令爆碎,傾過銀者不用,此丹必多制,愈久愈妙,名曰玉丹。
(二)制黑魚膽法
臘月取黑魚膽陰乾。或人身袋盛哺脆。研用。
(三)制燈草灰法
擇白淨燈草,放於金漆桌上,噴清水,燈草上,用筆管一頭草住,將燈草用竹筷築於管中,再用紙塞,一頭放火中,燒竹通紅,收出,放在瓶中,用濕手巾覆之,待冷取出,去竹灰,收儲聽用。必要黑色而成團者佳。
(四)制巴豆法
將巴豆淨肉,去衣用一兩,以麻油七錢,煮,酒七錢同煎,油酒盡為度,取起放於礬中,入銀罐內,炭火煅,以筷刺入罐底,攪之無塊為佳。連罐覆潔淨地上,再用碗覆之,過七日,收儲聽用。
又法,明礬三錢,入銚溶化,投入巴豆肉三粒,待乾,去巴豆,研用,名曰巴礬。
(五)制蜒蚰梅法
四月間買青梅子,搗碎去核,放碗內,投礬一層,捉蜒蚰,不拘多少,待礬、蜒蚰烊盡,再投梅礬一層,再捉蜒蚰投下,烊盡,至百日,傾入銀罐中,炭火煅之,以筷刺入罐底,攪之無塊為度,待如饅頭樣發起者,即取下,連罐覆於地上,以碗蓋之,過七日後,火毒出盡,收儲用之。
又法,將青脆大梅子,去核打碎,鋪在碗底內,再將蜒蚰數條,鋪梅肉上,又將白礬末鋪於蜒蚰上,逐層鋪完,待其礬、蚰化盡,日中曬梅極乾研用,或瓦上炙脆為末,如痰涎壅塞喉風等症,加入各吹藥中,皆效。或蜜湯同藥調和,滲下咽喉,亦可消痰,神效。
(六)制琥珀法
先用側柏子末入瓷鍋中,再入琥珀於末中,用炭火煮,從巳至申,別有異光,即取起,揚如粉重,研細極為度。
(七)制指甲法
用雙紅紙卷好指甲,燒灰存性,研末。
又法,將指甲入無名異中同炒,至指甲鬆脆,去無名異,研用。
(八)制硇砂法
將硇砂研至無聲,水飛過,醋煮乾,如霜用,然硇砂能爛五金,化人心為血,細閱本草,消食破瘀滯癥瘕,不可多服。
(九)制螻蛄法
須五月間,取活螻蛄一個,將抱退雞子軟白皮裹,入大蛤蟆口內,草縛泥固,煅過取出,研末聽用。
又法,將螻蛄置瓦上,煅存性,不用大蛤蟆,亦可。
(十)制煉鹽法
將食鹽入清水中,烊盡去泥腳,取水煎煉,再傾罐內,炭火煅透,白如霜者佳,留久聽用。
附錄驗方
喉風奪命丹
專治急喉風,痰湧氣逆,吹之立效。
真西黃 珍珠 當門子(各一錢) 辰砂(四錢) 槍硝(一兩五錢,即牙硝) 月石(五錢) 殭蠶(一錢) 雄精(二錢) 人中黃(一錢)
九味各研細末,瓷瓶收儲,勿泄氣。如遇急喉風,痰聲轆轆,呼吸氣促者,急吹此丹二三管,痰即隨藥而下,頃刻即愈,奪命神丹也。(景華按:急喉風,乃喉症之最險者。小兒每患之,其症必痰潮上湧,氣短欲絕。有初起寒熱,至三四日後發者,有一二日發者,有朝發夕死,夕發旦死者,總以痰湧氣促為的候。如見此症,急用此丹,景華親試之,果驗。或用臭花娘根,打汁灌之,亦妙。修園附刻急救方,有一方與此相類,其可異處,亦用槍硝一兩五錢也。)
黑吹藥方
專治爛喉痧。
辰砂(二錢) 元寸 西黃 月石(各三分) 琥珀(五分) 珍珠 元明粉(各二分) 冰片(一錢) 皂莢(五莢,煅灰去筋子) 燈草灰(少許,方八三十粒,煅黑存性,即番木鱉也) 制豬膽(六錢) 肉灰(五分,此味肉灰可疑,未知何等肉灰,姑存之)
制豬膽法
川連 殭蠶 月石 青黛 雄黃 牙硝 白礬 薄荷(各五錢)
上八味,研細末,用雄豬膽四個,將膽汗和藥拌勻,仍納豬膽殼內,立冬日放地坑中,春分日取起,再研,如遇爛喉痧,和入前方吹之,神效。輕者,獨吹亦妙。
走馬疳方
元寸 青鹽 雄黃 珍珠 西黃 冰片(各一分) 月石(四分) 人中白(五分) 銅綠(八分)
九味研末,加鱔血少許。
此方與陶廷昭走馬疳方同,如遇牙疳腐爛,吹之立效。
救急破棺丹
老豬婆糞
須於冬天收取,置屋上,日曬夜露,約一月餘取下,放炭火上。煅至煙將絕時,悶息聽用。候四五月間,採臭花娘根打汁,拌入煅過豬糞內曬乾,再拌再曬,如是七次,瓷瓶收儲。凡遇喉蛾喉癰喉痹諸急症,痰涎壅塞,聲不能出,氣息欲絕者,此藥下咽即活。倘牙關緊閉,不能受藥,滴入鼻中,亦效。又治暑天痧脹,腹痛欲絕者,涼水調下。又治下疳腐爛,麻油調敷。(景華按:此即南陽豬膚湯意,蓋豬,水畜也。母豬,陰類也。糞,陰中之至濁者也。喉症半屬陰虛火亢,胃濁上蒸,取母豬糞以入陰降濁,又取杜牛膝根之升中有降,能吐能下,是以奏功甚速。至治痧症,亦以濁攻濁意,然不如用馬糞煅灰為妙,見吳鞠通《溫病條辨》。)【諤按:士翹先生治爛喉痧,每用血清,血清西藥也,據傳繫馬溲所提之精華也。服血清而效者固多,服血清而蒙其害者,亦復不少,余見屢矣,然終不如此方之穩。】
王夢隱青龍白虎湯
橄欖、生蘆菔、水煎服。
自注云:此余自制方,橄欖色青,清足厥陰內寄之火風,而靖其上騰之陷,蘆菔色白,化手太陰外來之燥熱,而肅其下行之氣,合而為劑,消經絡留滯之痰,解膏粱魚面之毒,平時代茶,可內喉症,勿以平淡而忽諸。
王跋
《囊秘喉書》一帙。無卷數,俞養浩先生得之某氏。辛丑冬,喉症盛行,迄於明年之夏,先生施藥之外,謀刊是書,以廣治法。因其文義舛繆,方名怪特,一似鈴醫所為,爰命景華重加釐訂,謹就原文,鉤稽審覈,參以群說,別為八篇,刪取異名,歸諸爾雅,藥味銖兩,悉仍其舊。蕭君冬友,與參訂之役,商榷既定,竟付殺青。
光緒二十八年四月新陽王景華跋
張跋
咽喉一症,其來也速。其勢也猛,其致病之由也雜。醫者審證用藥,寒熱攻補,各有所宜,誠未可偏執一是也。顧自來治喉症者無專書,臨證者卒鮮把握,自洞主仙師《白喉忌表抉微》之書出,治喉症者,遂相率而用寒涼,依方而用,效者害者互見,未可以為盡善之書。曩者友人贈予《囊秘喉書》一冊,反復研究,確有至理,取而用之,復有神效。噫!楊公之作是書也。無陳氏寶之,固已失傳,然無王君為之釐定,俞君為之刊刻,則是書也,亦仍歸於泯滅而已。而諤也,雖有此重訂廣布之願,亦無從著手。今幸編錄已臻完善,不敢忘諸君之德,故復贅數語,以為跋。
民國四年乙卯八月海虞張諤汝偉書於壽石居南窗下
增錄
錄白喉治方二則並題詞
蠹簡蟫編赤綠字,千金龍史索洪蒙,我從氣化求真諦,玉版金題叩素宮。
此症始於北而行於南,從前古法無可遵,不得已而取傷寒中一陰一陽結為喉痹之方,以治,創出養陰清肺一法。近人本此,雖不皆效,然妄汗搜風溫燥之弊可免,玉鑰之喻,可無愧矣。但此書為治喉必守之法,則可,若謂治喉之法已盡於此,則不可。(瑞)愚好自用,將曾治白喉見愈之方抄錄,以免日久忘懷,並以此法示門下及兒輩,補石識。
此余受業師,唐均良先生之作也。偉增錄於此,揚先生六仁風,以拯天下之同胞也。門人張諤拜識。
石龍丹
治陰火上熾,形寒裡熱,大便堅結,咽嗌微痛。
太陰元精石 龍膽草 川柏 知母(鹽水炒) 元參 川貝母 丹皮 金銀花 淡竹葉 朱燈芯 冬瓜子 生苡米
各研細末,吹之,煎服亦可。惟元精石有商酌。分量隨症定。
珠燕南飛散
膏粱蘊熱,痰膠肺胃。
煅石燕 鎊羚羊 天竹黃 川貝母 上濂珠 烏犀尖 生枳殼 生白芍 細菖蒲 生決明 生蛤殼 天花粉 山梔仁 潼木通 滑石(丹皮水炒)
上十五味,各研細末,貯用。
霹靂針
豬牙皂角一味,醋炒枯,研細用,一秒時即得大吐。
牙疳外治二方 症重者,爛口亦可。
大黃(三錢,生研) 綠豆粉(二錢,炒研) 公丁香(十粒,研)
三味和勻,以開水塗兩足心,其患立瘥,效如神。
另用青蔥管,蘇梗煎濃汁,熏洗兩足。
又方
清香餅、生香附、生半夏等分研,雞清調作餅,貼(男左女右)湧泉穴。初生小兒螳螂子雪口鵝口均治,加入蔥白、麝香、更妙。
馬培之先生柳華散
治一切風溫喉症,腫痛紅脹,單雙乳蛾,口疳牙疳等症。
人中白 碎金 蒲黃粉 月石 川柏 青黛
研末,各等分,加冰片用之。
冰梅竹月丹
均良心得方。
天竹黃 月石 綠萼梅 冰片
研細用。
【諤按:以上二方,皆系余家常日用之要藥,百試百驗之秘方,今特登出,以供眾採,庶幾不負救世之婆心也。】
治喉之法,以上所錄,略可稱備。而病家往往於飲食之中,一不留意,以致復發而成壞者,又不少。茲特錄出家常食物數種,以告患喉恙者。(汝偉志)
海蟄 萊菔 西瓜皮 茶腿 醬鴨 淡菜 乾貝 腐衣 洋菜 菜乾 麒麟菜 以上菜品
掛麵 藕粉 山藥 冬瓜 以上點品
鹽水炒杏仁 西瓜子 梨 松子肉 青鹽陳皮 廣橘 以上雜食品
雨前 白殘花 生蛤殼 朱燈芯 以上代茶品
食物之可飲者固多,茲不過擇其食之無害有益者,略舉一二而已,如貧家以菜乾代茶,則尤為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