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證治秘要
第一章 辨證總論
凡外瘍名目雖多,以癰疽為提綱,疽屬陰而癰屬陽也。癰疽之外,有疔有痰。疔與疽同類,疔形小而疽形大;痰與癰有別,痰形小而癰形大也。
凡初起有頭一粒者,為疽。發於項名項疽,發於腦名腦疽,如肩、背、腰、脅、肋、胸、腹及腿、臂、股、臀等處,各隨其部而名之曰「某疽」、「某癰」。
古人雖云疽屬陰,由五臟而生,然陽證居多。總以形色為辨,如色紅高腫者,為陽;色紫暗黑平坦者,為陰。痛者,為陽;不痛者,陰也。《外科正宗》開卷總論幾篇,言之極詳,所當熟讀者也。
如初起一粒發於面部及手足指間者,即名之曰疔。如額疔、眉疔、鼻疔、顴疔、唇疔及手足指蛇頭疔、蛇腹疔、足指之黑疔,皆起一粒椒,即發寒熱。疔腳堅硬,四圍腫大者,其疔必重,防走黃之險。
前言疔疽同類,疔形小而疽形大,然疔之害速而疽之禍慢。疔若走黃,八九日必死。疽毒內陷,早則二十餘日,多至四十餘日而死。又如額疽、鬢疽、手大指之調疽、足大指之敦疽,其實皆疔之類,治亦相同,但形比疔為大耳。
至於癰腫雖屬陽,然陰者極多。初起漫腫無頭,色雖白而身發寒熱,三四日即有塊高腫者,仍屬陽證。惟身不熱,微惡寒,瘍處微微漫腫,色白不紅,無甚痛楚,及至數十日始覺漸大者,乃為陰證耳。
肩癰、臂癰、腿癰、脅癰、腹癰、背癰等,皆因其漫腫無頭而名之耳。其中根盤極大者,惟腿癰為最。嘗見腿癰之大者如斗,小者如升,中等者至如五升斗大小。若臂膊、腹肋等處,從未有如此大者。除腿癰之外,惟流注亦有極大者。曾見揹包流注形大一種,上至肩膊,下至腰間,長大如冬瓜樣者。至如肩髃之部漫腫色微紅,大如茶杯樣者,名肩癰。若大如碗者,如盆者,即名掛肩流注。若腫在胛腋之間,形小如茶杯樣者,名胛癰;大者即名穿胛流注。又因其大小而分別名之也。
再言流注,少者一、二、三處,多者十餘處,或三或五或七,總以仄數(單數)為多。若獨腳流注,只有數處:生於背名揹包流注;生於肩名掛肩流注;生於胛名穿胛流注;生於環跳、腿股等處,名附骨流注。只此四處患流注獨一個。若在別處,或胸、脅、腿、臂、肩、頸,獨生一個者極少。
若夫痰核串癧,多生於頸間,或連及兩腋,其核小者如梅、如李,大者如雞蛋、鴨卵之狀。初起皮膚鬆動,按之其核在內者是也。又有流痰,或生足踝,或生於臂肘,或生於指節,皆為虛證,收功不易。
又男子之囊癰與婦人之乳癰同等,皆消散者多。囊癰初起,挾疝氣者可消。乳癰初起,挾肝氣者亦可消。此二種皆腫而不甚硬,且不甚寒熱,故可見效。若濕火甚,寒熱交作,色紅焮熱者,不易消也。
乳房之證,有肝鬱乳癰,其色白;有火毒乳癰,其色即紅。又有乳癖,在乳旁,或大或小,隨喜怒為消長。又有乳痰,如鵝卵大,在乳房之中,按之則硬,推之則動者是也。若推之不動,釘著於骨,即屬乳岩,難治。又有乳頭碎爛,且癢且痛,名乳頭風,屬濕熱。以上諸證,皆常有之。惟乳頭出血,名乳衄。更有乳懸,乃乳頭長至七八寸及三尺者,此二證罕見。余小時在先生(指其舅父高秉鈞)處,曾見乳懸長一尺余。依古方用川芎末燒煙燻之,內服川芎、當歸、膽草清肝藥效。
再論內癰,生於腹中,如肺癰,胃癰(即䐗癰),肝癰,大、小腸癰,皆以部位而名。肺癰咳唾臭痰膿血,胸前隱隱痛,最為易曉。胃脘癰俗名䐗癰,生於中脘,脘中痛而漸硬不移,久則成膿。又內䐗癰外形不高,但中硬痛,久而不愈,或膿從吐出,或從大便出,食少形瘦者,奄奄而死。若外䐗癰,中脘硬痛,漸漸高腫有頭,其人能食,膿從外出而愈。肝癰由肝鬱氣滯血凝,其證兩脅滿,臥則驚,不得小便,期門穴隱隱痛,肉微起者是也。當臍以下腹板硬,外無形象而痛甚,口渴便秘者,大腸癰也。少腹硬痛,足屈不伸者,小腸癰也。然亦有膿從外出者。曾見一腸癰外潰,其孔在臍下偏右三寸,每日所食粥飯菜蔬之糞,強半皆從膿孔流出。大用補托護膜解毒,喜其人能食,竟得收功。
此外又有癭瘤惡核,治之總不見效。惟瘤中有豆渣瘤一種可醫。潰破後,其膿如粉渣、豆渣一樣,去盡之後,再去包衣,如豆腐衣碎片,亦可收功。
癰疽、疔毒、痰瘤之外,另有奇特名色,今古相傳,亦不可不知。如生於腿灣名曲鰍;生於跨凹名魚口;生於頸間硬而不移,按之尚有情者,名馬刀痰;按之無情如石者,名失榮。此自古相傳,彰彰可考,不可強立名色也。
他如小便下面皮腫如水晶泡,名鵝肫疳;臂腫而塊長大一條者,名黃瓜毒。皆俗名也。又如疽發於背名發背;偏於左右,以手可搭,名搭手。疽發於手足之背,即名手足發背。其實皆俗名也,然無害於事,不妨隨俗稱呼。
至於咽喉、口舌諸證,古人另立一科。然名色亦不可不知:咽喉一邊腫如黃豆大者名單蛾,亦有如蠶豆大者;若兩邊腫者名雙蛾;如豆大腫而碎腐者,名爛頭蛾。若咽喉紅腫而無頭,但漫腫者,名曰喉癰;若初起喉間即碎腐者,名曰喉疳;如喉疳狀而胸前有紅點,或頸或遍身紅者,即名爛喉痧。
喉風一證極速,必喉腫而痰氣聲嘶,最為急證。又有一種馬脾風,小兒患者多,咽喉並不紅腫,但痰氣喘粗,而不能咽物,身雖寒熱,而面無火色,神氣不安,喘呼不止。三四日即死,死者多,活者少。用牛黃奪命散,間有生者。
喉痹一證,陰虛鬱火為多。視其喉不腫,且不甚紅,但覺喉間乾燥,嚥唾不利,食飲又不妨。此名喉痹,慎調即無妨於事。
喉癬如喉痹樣,但喉間有紅絲絆滿,且覺癢者是也。
又有一種結毒爛喉,如喉疳狀,久而不愈,然能咽物。
口中滿口有白屑碎腐者,名口疳。如豆瓣疳,梅花疳,糜口疳,皆隨其形而名之耳。
舌疳生於舌邊者多,四邊中間碎腐,若硬甚者,防舌岩。
牙咬癰生於盤牙盡處,口不能開。牙癰生於盤牙之前,門牙之後。牙疔生於門牙之間。牙疳,牙齦出血腐爛,因於風熱,或瘧後、痧後、痘後所發。若色黑而臭極者,難治。
舌下腫,名曰⿰舌䪞舌。舌下腫而起泡,名涎包。刺之使流出雞蛋清,便愈。
餂唇疳,唇紅碎裂,喜以舌餂唇。繭唇疳,唇腫碎爛硬,突起如繭。以上皆口舌證也。
又有遍身可生無定位,在於皮膚者名瘡、名丹毒,各隨證名之。瘡名雖多,不外乾濕兩種。乾者名疥、名癩;濕者名瘡。又有驟起一二粒小泡,碎癢流水,十日半月之間,即四處俱有者,名遊風毒,其名最通。
又有面遊風,生於小兒面上,或多或少,或滿面,癢而碎爛。大人偶有之。
又鼻生瘜肉名鼻痔。耳生瘜肉名耳菌。眼胞生核名眼胞痰。睛明穴生毒潰後,名眼漏,不易速愈。
又有風熱痰毒,又名火痰,生頸間,小兒患者多。頸癰與火痰同類。耳根癰亦風熱證。土婆風,一名鸕鷀瘟,色白而軟,不成膿。
紅絲疔生於手上,有紅絲一條,延及手臂上是。
又有肛門腫痛,大者名肛門癰,小者名偷糞鼠。若肛門前、腎囊後生癰,名海底懸癰。此數者,皆易成管。
懸癰有二:生於海底名下懸癰;生於牙頦之下名上懸癰。
又有小兒遊火、赤遊丹毒,皆胎火風熱所成。然不能乳者不治。
小兒胎毒,必臀赤無皮。家秘化毒丹,服之極靈。
臁瘡生於脛臁,或大或小,皆不易速效。
毒瘡發於遍身,干而無脂水,形如棉子,故名棉子瘡;大如楊梅,故名楊梅瘡;色紫搔之起皮,皮去一層又生一層,故又名千層衣。手足掌心生者多。又名廣風。
毒生於口角如口丫瘡,名鉗口。毒生於肛旁,如痔而起白腐,名廣菌。毒生小便上,如馬口疳、蠟燭疳,皆隨形色名之也。總名下疳。
以上言其大略,只及三分之一。此外名目甚多,不能詳載。況有奇怪症,終身不能一見者,安能盡識?若欲細細考究,法無窮盡,俗云:做到老時學到老,學到老時學不了。誠哉是言也。
外瘍總在於血分,發於上部,風熱居多;中部濕熱不少;下部寒濕為甚。然不可拘泥,要以見證為憑。
諸瘡痛癢,皆屬心火。故外瘍多火證,然每每兼風、兼濕。若真正陰寒之證,百中僅一二耳。
第二章 施治綱要
外瘍以「寒、熱、虛、實」四字為提綱,治法以「溫、清、攻、補」四字為要領。
濕有陰陽之別,陽濕近於熱,陰濕近於寒。故有濕熱證,有寒濕證。酷暑炎蒸,癰疽、丹毒、瘡癤最多,以濕熱時令也。
《易》曰:「水流濕,火就燥」。惟燥不獨病,多由火證之餘,轉而為燥。燥必傷津,故治燥必以生津。
治火證、陽證、實證之方:腫瘍未潰時,如銀花、丹皮、連翹、黑梔、大貝、花粉皆可用。腫瘍多因血瘀,故當歸、澤蘭、丹參、延胡隨證皆可用。身熱必兼解散,故防風、秦艽、荊芥皆可用。發於上部多兼風,牛蒡、薄荷。發於下部多兼濕,萆薢、苡仁。發於中部多兼氣,蘇梗、枳殼。古法:上部加川芎,下部加牛膝,中部加木香;上焦火用黃芩,中焦火用黃連,下焦火用黃柏。
景岳云:「熱者多實,寒者多虛。」故寒瘍陰證多因氣血兩虛。用藥必兼溫帶補,如十全大補湯,是補其氣血而溫通之也。寒甚者,熱藥要加重,附子、炮姜皆可用。
《外科全生集》陽和湯,治一切陰寒外瘍,真好方也。凡陰寒凝結,自經入骨而發外瘍,皮色不變,漫腫痠痛,身無寒熱,或微有熱,但口不渴,瘍處喜暖惡冷者,服之必效。其方用肉桂暖下焦,去筋骨之沉寒;炮姜暖中焦,去脾胃之寒濕;白芥子通經絡,消皮裡膜外之寒痰;熟地補益精血;鹿角膠溫養精髓;再復麻黃一味,妙不可言!夫麻黃中空外直,氣勝於味,辛溫散寒,無微不入,既能透出肌膚毛竅之外,又能深入積痰凝血之中。凡藥力所不到處,惟此能達之。掣領桂、薑、芥、地、鹿角,溫之、化之、通之。譬若陽春一至,寒威轉為溫和,此和之義也。或云:熟地得麻黃則不膩膈,麻黃得熟地則不發表。不知此方之意,正取其通里發表也。然歟,否歟?
陽和湯歌
陽和熟地與麻黃,肉桂鹿膠芥炮姜。一切陰寒凝結瘍,溫通補化此方良。
濕證宜燥藥,然過燥恐動火而劫津,故濕而兼熱者,如蒼朮與黃柏同用。濕既結毒為瘍,血絡必受其傷,故必佐之以當歸,輔之以獨活。以此四味作骨子,如證重者,加萆薢,苡仁佐蒼朮;加連翹、山梔佐川柏;加丹參、澤蘭佐當歸;加防風、防己佐獨活。此擴而充之之法也。
濕兼寒者,用蒼朮、肉桂或桂枝;亦必用當歸、獨活。若推而廣之,加五加皮佐蒼朮;磨鹿角佐桂枝;加川斷、牛膝佐當歸;加桑枝、桑寄生佐獨活。此治寒濕之法,與上濕火,皆下部足膝之疾。
凡風熱、風火之證,多在於上部,如頭面頸項等處。用牛蒡、薄荷、荊芥、防風辛涼散風;大貝消腫;銀花、甘草解毒;如火重加羚羊角、犀角、鮮地、石斛;如去風痰加姜蠶;通絡加鉤鉤;咽喉證加玄參、桔梗、山豆根;便秘不通加大黃、玄明粉。治疔疽實證,亦不外此。
疽發項背,初起用防風、鮮首烏、皂角刺、羌活、當歸、連翹、銀花、甘草等。十餘日後膿不透,加黃耆。膿潰後去皂角刺、羌活,加廣皮、穀芽等。此疽門之治法也。若陰疽膿不透,宜溫補托毒,如肉桂、鹿角、人參皆可加入。
乳癰必用蒲公英、香附。囊癰必用橘核、山楂。肛門癰必用槐米、黃芩。下疳必用龍膽草、木通。喉證必用桔梗、玄參、山豆根。癰腫堅硬,必用川山甲。魚口必用全蟲。胸腹必用蘇梗、枳殼。手臂痛而不紅必用片薑黃、威靈仙。腳、膝、腿必用牛膝。皆隨證部位而加之。
第三章 腦疽、對口、百會疽、玉枕疽
腦疽、對口 生於腦後髮際,大者為腦疽,小者名對口。初起發於正中者輕,發於偏旁者重。紅腫為陽,七日成形,兩候成膿,三候脫腐,四候生肌;平塌散漫為陰,過十四日無膿,至二十日仍然不腐,飲食不進,神糊氣急者必死。
陽症煎方。五六日至十餘日用此。鮮首烏一兩洗打,防風一錢,羌活一錢,當歸二錢,地丁草三錢,大貝母三錢去心,連翹三錢,金銀花三錢,制姜蠶三錢,黑山梔錢半,丹皮一錢。胸悶食少加陳皮一錢,穀芽三錢,火甚加羚羊角五分、一錢,膿不透加角針二、三錢,生黃耆三、五錢。
又方:十三、四日至腐脫收功用此。生黃耆三、五錢,銀花三錢,當歸二錢,丹皮一錢,廣皮一錢,炒穀芽三錢,赤芍錢半,扁豆三錢,茯苓三錢,甘草五分。
陰證煎方:八九日至十七、八日用此。生黃耆一兩,當歸三錢,防風一錢,羌活一錢,金銀花三錢,制姜蠶三錢,紅花一錢,陳皮一錢,炒穀芽三錢。如過十四、五日無膿不腐,加角刺三錢,肉桂四分。如仍不腐,食少便溏、神糊氣急煩躁者必死。如能脫腐,亦可得生,仍用陽證腐脫後方法。
按:腦疽、發背皆有三陷變局,一曰火陷,二曰干陷,三曰虛陷也。多見於二候以後,三候之間。火陷者,煩躁神昏;干陷者,瘡不化膿,平塌漫腫,而見內閉外脫之象;虛陷者,膿腐雖脫,新肉不生,狀如鏡面,光白板亮,脾敗便泄,奄奄而死,皆不可治。
百會疽 生於頭頂中央,治法同上陰證。
玉枕疽 發於腦後枕骨,陰陽二證治同上。
第四章 夭疽、銳毒、鬢疽、額疽
夭疽、銳毒 發於耳後一寸三分,左名夭疽,右名銳毒,屬少陽經。俗名耳後發。有虛有實,有半虛半實,夾陰夾陽。
實證煎方:與風火痰毒同,根松頂高,初起色白,漸漸紅色成膿,膿潰腫消,即可收功。防風一錢,荊芥錢半,薄荷一錢後下,牛蒡子三錢炒杵,大貝母三錢,連翹三錢,楂炭三錢,丹皮一錢,桑葉一錢,鉤鉤三錢後下。初起服三劑,汗出熱退,即可漸消。若色已紅,身熱不退,必成膿。
半虛半實證煎方:初起根盤散漫,頂平色白,微惡寒,微身熱,漸減食。此肝鬱夾風熱而發,月餘成膿,潰後亦可收功。柴胡三分,荊芥錢半,丹皮一錢,黑山梔錢半,大貝母三錢,刺蒺藜三錢去刺,當歸錢半,甘草四分,鉤鉤三錢後下,陳皮一錢。痛甚者加羚羊角錢半先煎。服此方,寒熱退,其腫略平,停數日寒熱又作,復腫痛者,將成膿也。加制姜蠶一至二錢,俟其潰後,漸漸調治收功。
虛證煎方:陰虧肝陽化風上逆,耳後漫腫,痛連頭腦,不能成膿。但痛甚手足冷,或喘或呃、或痙或厥者必死。羚羊角錢半先煎,煅牡蠣一兩先煎,石決明一兩打先煎,大生地四錢,女貞子三錢,鉤鉤三錢後下,丹皮一錢,煅磁石三錢先煎,玄參二錢。若喘呃痙厥,各隨證加減。
按:耳後發又有一種陰中夾陽證,初起色白,漫腫木硬不痛,身無熱,但惡寒。宜用羌活一錢,防風一錢,柴胡四分,荊芥錢半,制姜蠶三錢,當歸錢半,川芎八分,蔥白頭三個。服此方三五劑,木腫仍然,加入生黃耆三錢,角針三錢,全蟲三隻酒洗,亦有漸漸消者。如不消,亦不作膿,已經月餘,色仍不變,用陽和湯有消者,亦有服陽和湯而大痛,色變紅者,陰轉為陽也,潰後亦可收功。此證甚寒,大風中於項後而發,故宜溫散。若其人內有鬱火,過溫則陰轉為陽,故能速潰而愈。
鬢疽 發於鬢角(耳前發下),屬少陽經相火夾風熱。辨其虛實輕重與對口相同。
煎方:羚羊角錢半先煎,甘菊花一錢,黑山梔錢半,金銀花三錢,甘草四分,大貝母三錢,連翹三錢,牛蒡子三錢炒杵,地丁草三錢。虛者加黃耆三錢,當歸三錢。
額疽 生於前額正中者,屬太陽經;兩旁者,屬陽明經也。煎方與鬢疽大段同。
第五章 眉心疔、龍泉疔、虎鬚疔、顴骨疔
眉心疔 發於印堂,初起有頭一粒者名疔;紅腫無頭者名毒。亦有輕有重,與唇疔同。
煎方:羚羊角、鮮生地、牛蒡子、薄荷、金銀花、甘草、玄參、地丁草、連翹、蘆根。重者加犀角,服珠黃散。
按:疔、疽、發背、對口初起時,用熱水自肘後洗至指端,日洗數十遍,洗至指甲軟,指頭皮皺,以泄熱毒最好。此東垣法,名海馬崩毒散法。
龍泉疔、虎鬚疔、顴骨疔 生於人中之中名龍泉疔;生唇旁名虎鬚疔;生於顴名顴骨疔。多因風火,屬陽明經。根堅者重,根松者輕,不甚腫者輕,腫甚者恐走黃,神昏壯熱者死。
煎方:犀角、羚羊角、地丁草、蘆根、生地、鮮石斛、金銀花、薄荷、連翹。
按:重者再用珠黃散,或紫雪丹。
第六章 抱頭火丹、大頭瘟
抱頭火丹 一名遊火,乃風熱天行時毒。其候發於鼻面,耳項亦暈、略腫無頭。先發於鼻額屬陽明;先發於耳前後上下屬少陽;先發於項屬太陽。其證寒熱、口渴脈數,熱退乃愈,若熱甚神昏屬險證。是證一處漸退,一處漸腫,故又名遊火。
煎方:牛蒡、連翹、銀花、大貝母去心研,各三錢,羚羊角錢半,薄荷、丹皮各一錢、蘆根一兩,山梔、玄參各錢半。重者加犀角、鮮地。
大頭瘟 即抱頭火丹一類,但初起即大熱,神糊煩躁不安。治法亦大略相同,如犀角地黃湯、普濟消毒飲,皆可應用。若神昏者用珠黃散,大便不通用大黃黃連湯。若面目焮腫,神昏氣急者死。
第七章 眼丹、眼漏、眼胞痰核
眼丹 眼胞紅腫,屬風熱。軟者自消,硬者成膿,治以清熱散風可也。
眼漏 生於目內眥睛明穴,成膿者多成漏管。宜用藥線,一日一條,數十日收功。又有爛斷眼邊弦者,不能收口,治以清熱散風而已。
眼胞痰核 結於上下眼胞皮里,如豆一粒,推之移動。用生南星醋磨敷之。有消者,有成膿者,亦無妨。
按:以上三證,大抵不必服藥,惟眼漏當服清解之方,久則亦可補之。
第八章 鼻淵、鼻痔、鼻衄
鼻淵 鼻流濁涕,或黃、或白、或帶血如膿狀。久而不愈,即名腦漏。初起宜清肺宣壅。
煎方:蒼耳子、薄荷、辛夷、淡芩、桑白皮、白芷、山梔。久則宜補腎滋陰,大生地、山藥、麥冬、五味、沙參、丹皮、茯苓。
又方:初起有火者效。藿香末不拘多少,豬膽汁丸,每服三錢。
又方:久虛有效。黃牛腦一個酒煮熟,炒米粉拌搗丸,每服三錢。
鼻痔 鼻內瘜肉,結如榴子,漸大下垂。
煎方:蒼耳子、白芷、辛夷、淡芩、羚羊角、松蘿茶。外以硇砂點之。如無硇砂,用鹼水點之,亦效。
鼻衄 因於火,有虛有實。初起宜清。犀角、羚羊、鮮地、黑梔、川石斛、玄參、丹皮、茅根。日久不愈屢發者,宜滋陰。大生地、龜板、阿膠、天冬、麥冬、玄參、人中白(煅入丸藥用)。
外治法 鼻血不止,以大蒜搗爛塗足心;黑山梔末吹鼻;或以陳酒洗足;以冷水將布浸濕貼頭頂。
新產婦人口鼻有黑色,鼻出血者,不治,血脫而陰陽並亡也。
第九章 木唇、繭唇疳、餂唇疳
木唇 生於上下嘴唇,片刻之間暴腫,不甚痛,又無瘡頭,按之雖腫而不堅硬。不服藥而自愈,但稍清散之可也。
繭唇疳 唇腫起皮如繭,因心火脾濕而成,久而化燥。初起清涼,久則養血。
煎方:犀角、鮮地、麥冬、鮮斛、淡芩、茵陳、甘草。
又方:大生地、麥冬、玄參、天冬、川石斛、玉竹、洋參。外以豬膽汁和麻油敷之。
餂唇疳 發於小兒嘴唇四旁,紅赤無皮,不時燥裂,欲以舌餂之。
治法:清涼潤燥可也。外以五倍子、白芷研細末,和勻摻之。
第十章 口瘡、雪口疳、梅花疳、糜口疳
口瘡 有實火,有虛火。
治實火煎方:口乾滿口色紅而爛。川連、薄荷、連翹、玄參、甘草、桔梗,或犀角,或大黃,皆可酌用。
又方:治虛火。脈虛不渴,口內色淡而起爛斑。大生地、麥冬、五味子、玄參、茯神、遠志。
又方:虛火口瘡,身無熱,不欲食,大便泄,虛寒甚者,可加入附子、黨參、炙草、冬朮、炮薑、川連、白芍。
雪口疳 梅花疳 糜口疳 生於小兒者多,皆胎火風熱所致。雪口疳,滿口舌生白屑,又名鵝口疳。口舌生白斑者,名梅花疳。細小如粟米者,名糜口疳。用月石一錢,泡水洗去白屑甚效。
煎方:川連、甘草、丹皮、連翹、山梔、川斛,或加犀角。
第十一章 牙咬、托腮、骨槽風
牙咬、托腮、骨槽風 有虛有實,一生於風熱;一生於寒痰;一生於陰虛鬱火。
風熱牙咬 有輕有重。輕者寒熱微作,牙關雖緊、原可開合,腮頰略腫。若重者,惡寒發熱,牙關緊緊不開,牙根腫脹,及咽喉頰皆腫。此等重證,最怕變成骨槽風。
煎方:牛蒡子炒研三錢,薄荷後下一錢,秦艽一錢五分,制蠶三錢,荊芥三錢、大貝母去心研三錢、桔梗一錢,玄參三錢,連翹三錢。先服散藥一二劑。如熱重腫痛,加羚羊、鮮地。大便不通,可加大黃。
寒痰牙咬 牙關閉而疼痛,腮頰腫而色白,身無熱,脈弦,口多白沫膩涎。
煎方:麻黃三分,熟地五錢,肉桂三分,炮姜三分,白芥子炒三錢,鹿角膠三錢,全蟲二錢,制姜蠶三錢。外用艾灸頰車穴。又有大便溏而面色青寒者,宜用附子理中湯法。然牙咬用溫藥者,百中僅一二耳。
陰虛鬱火牙咬 牙咬痛而可開合,身無熱,但覺火升、頭眩、心嘈,其人素有肝風。或先牙痛數日,然後牙關不利。視其牙根喉齶,但淡紅色不甚。
煎方:生地、石決明、玄參、阿膠、鉤鉤、刺藜、丹皮、女貞子、甘菊。
牙咬傳變骨槽論
按:牙咬之證,最易變成骨槽。既變骨槽,必生多骨。或半年一載,或經二三年,俟多骨出而後愈,不易見功。大抵初起牙關雖痛腫而不緊閉,飲食雖難嚼,原可吞嚥,腮頰不甚硬腫,寒熱不甚大作,二便自調,神清爽朗。此數者,皆不致變為骨槽風也。若牙關緊閉不開,腮頰腫硬特甚,寒熱不休,穀食難進,只能強進稀糊湯,此種見證,變為骨槽風者多。或十日,或半月後,膿從牙根而出,或在右,延及於左,或在左、延及於右,即名沿牙毒。久則腮邊出血頭,即名穿牙毒。外通里徹,即名骨槽風,久延不愈。總以調和氣血、養陰扶胃為治。
再按:牙咬、骨槽,方書但言收功遲緩,不害性命。然亦有死證,不可不察。如牙關緊閉,腮頰漫腫,腫勢漫延上連頭角、鬢際、太陽等處,下及頸間皆腫。按其腫處,汨汨有聲,似有膿而無頭,或牙根膿出臭穢,飲食難進,神氣模糊,時發昏暈者,十日半月之間必死。蓋正氣內虛,毒氣四攻,神氣失守,雖竭力救援,扶正化毒,終莫能救。惟神不昏,稍能進食者,或挽回一二耳。此種初起之死證也。又有半年一載之後,穿腮落齒,臭膿淋漓,虛熱不已,食少形削,或痰多神疲,終成敗證,不可救藥。
第十二章 牙癰、牙疔、牙漏、牙宣、風熱牙疳、走馬牙疳
牙癰 生於牙齦,或上齦、或下齦。多因風熱胃火。牙齦高腫作痛,身發寒熱,寒熱不退,十餘日必成膿,膿泄乃安。
煎方:薄荷、牛蒡、玄參、川斛、荊芥、桔梗、大貝母、連翹、蘆根。
牙疔 生於門牙之旁,或上或下。外唇亦腫,寒熱成膿者多。治法與牙癰同。
牙漏 多生於牙癰、牙疔成膿,潰後不能收斂,其孔如針之細,但遇操勞、動火,即再發作腫,時出穢膿。
治法:初宜清散,如玄參、石斛、桔梗、蘆根等味。久宜滋陰,宜六味地黃湯加麥冬之屬。
按:牙漏多由腎虛血弱,心胃火亢,故當養陰。然有濕熱者,曾見黃樂亭先生用資生丸加川連、苦參為丸,服之效。
牙宣 有虛火有實火。牙縫漸漸出血者屬虛,驟然出而多者屬實。虛火宜滋腎,實火宜清胃。知柏八味湯加女貞、阿膠、地骨皮,治虛火。清胃散,犀角地黃湯,治實火。玉女煎治腎陰虛而胃火盛者。
風熱牙疳 其來迅速,大人小兒多有之,牙齦出血碎腐,或發寒熱,或不發寒熱。因於胃火濕熱。
風熱牙疳發熱,犀角地黃湯,或黃連解毒湯。胃火濕熱牙疳不發熱,清胃散、瀉黃散皆可選用。
走馬牙疳 痘後、痧後、瘧後、痢後、溫熱病後皆致此患。按走馬牙疳多因病後而發。其外候壯熱肢寒,或面浮便泄。始則口臭,繼遂齦爛,色如乳醬,後則齒黑。有時牙齦出血,或膿臭成蟲,侵蝕口齒,甚至腮頰紅腫,次日其色變紫,隔日即黑,過日即腐爛極臭,齒落氣喘,痰鳴額汗而死。
治法:以桐油搽牙齦腐壞處,再以犀黃吹藥吹之,一日搽十餘次,吹十餘次。再以薄荷湯洗數次。內服犀角地黃湯、黃連解毒湯、玉女煎之類。再服化毒丹。極力挽回,十中愈一。大凡此證臭氣衝人者死,下蝕咽喉,上蝕鼻梁者死,穿腮缺唇鼻梁黑暗者死,齒落無血者死;黑腐不脫,身熱不退者死,便泄不食者死。
殺疳吹藥方:大紅棗一枚去核,入紅砒一分。在炭火上煅,出煙盡存性,研細末,加入冰片少些,吹之效。
第十三章 牙菌、舌菌、牙岩、舌岩
牙菌、舌菌 此二證,一生於舌邊,一生於牙齦。初起如豆大,後如菌,頭大蒂小,因於心脾鬱火。日久防變牙岩、舌岩之類,又名翻花岩。
煎方:川連、細生地、鮮斛、玄參、甘草、丹皮、遠志、竹葉。外以花蜘蛛絲捻成線樣,紮根上,初起者自能脫落。此法頭大蒂小者可用,頭與蒂俱大,難用,頭小蒂大者,更難用。
又方北庭丹:舌菌、牙菌初起,以此點之,自然縮小而愈。人中白五分,硇砂五分,溏鴨糞一錢,瓦上青苔一錢,瓦松一錢,用烊銀罐二個,將藥裝在內,將罐口對合,外以鹽泥封固,炭火煅三炷香,俟冷,取出研。加冰片、麝香各一分,為細末。用針挑破菌頭,以丹少許點於菌上,再以蒲黃末蓋之。
牙岩、舌岩 按牙菌、舌菌失於調治,漸致腫痛,紅爛無皮,突如泛蓮,或如雞冠,舌本短縮,時流臭涎,或崩裂出血,即成岩證矣。甚則頷腫結核,堅硬時痛,皮色如常,頂耎一點,色暗不紅,破後時流臭水,腐如耎綿,頷皮雖破,堅硬仍然,此名綿潰。甚至透舌穿腮,湯水漏出,是以又名翻花岩也。因飲食妨礙,逐漸少納,胃中空虛,怯證悉添,雖用方法,百難救一矣。
煎方:天王補心丹、歸脾湯、養營湯、異功散(便溏者用)。
第十四章 舌疳、木舌、舌衄、⿰舌䪞舌
舌疳 生於舌之根旁。初起如豆一粒,碎爛略痛,四邊起沿,當頭爛黃。因心脾鬱火,日久不愈,亦變舌岩。
煎方:大生地、石斛、玄參、麥冬、川連、甘草、白芍、阿膠。
木舌 舌忽腫脹,甚則塞滿口中,硬如山甲,乃心脾積熱上衝而發。若不能言語,啼叫無聲,面色頻變,神昏氣急者死。死亦甚速,不過一二三日。大抵此證,舌雖脹大,而尚能言者可治;舌脹不能言者不可治。
煎方:荊芥敗毒散多加黑山梔,或大黃黃連瀉心湯。外以刀刺紫黑處出惡血,用冰硼散吹之。
舌衄 舌上出血,不止如線,乃心胃火亢,逼血沸騰。
煎方:六味地黃湯加槐花,或黃連解毒湯、犀角地黃湯。外用槐花炒研細末,摻之效。
⿰舌䪞舌 生舌下,如又生一小舌,故又名重舌。由心火夾風熱而發,宜用銀針刺去血。
煎方:牛蒡解肌湯(先用),犀角地黃湯(後用)。
第十五章 上齶懸癰、外懸癰
上齶懸癰 生於上齶。形如紫李,身發寒熱。成膿後宜刺去惡血。乃三焦積熱所致。又名上齶癰,宜清散兼解毒腫。
煎方:薄荷、甘草、川連、玄參、連翹、石斛、鮮地、犀角、黑山梔、蘆根。
外懸癰 生於結喉之上、頦之下。初起漫腫寒熱,成膿者多。又有與⿰舌䪞舌一時並生者。
煎方:薄荷、牛蒡、大貝母、荊芥、連翹、桔梗、玄參、楂炭。
第十六章 喉蛾、石蛾、喉癰
喉蛾 左為咽屬胃,右為喉屬肺。多因風熱犯肺胃而發。腫如蠶蛾,故名喉蛾。生於一邊為單蛾,生於兩偏為雙蛾。高腫處碎爛,名爛頭蛾。初起寒熱,宜先解散。
煎方:牛蒡、薄荷、玄參、連翹、川斛、桔梗、山豆根、大貝母、荊芥、蘆根,或加犀角、鮮地,便秘加大黃、玄明粉。
按:喉蛾初宜解散,至三四日脹甚痰鳴,湯水難入,宜以刀刺喉間腫處;用皂角燒灰,加膽礬、犀黃、冰片研末吹之,必大吐痰涎而鬆。再服清火化痰等藥,如犀角地黃湯。若大便不通者用涼膈散。過七日後,寒熱自退,腫脹自消。
又有虛火喉蛾,寒熱甚輕,來勢緩慢,口不甚渴,法當滋陰降火,如沙參、麥冬、生地、玄參之類,不可用發散藥。
石蛾 石蛾初起,即虛火喉蛾、不甚寒熱,來勢緩慢,久而不消,即名石蛾。飲食無礙,痛亦不甚。偶感風熱,即作腫痛;風熱退後,腫仍不消,但不作痛耳。
煎方:生地、玄參、川貝、沙參、知母、龜板、黃柏。
又方:用蘿菔菜梗葉七八斤,放於瓦屋上日曬夜露四十九日,取下洗淨,揀去爛壞者,每菜一斤,用鹽二兩,生礬二錢,硝石二錢,醃好收藏封固,每日三餐吃粥飯,作小菜吃,不可間斷,自然不發。此法或加青果幾十個更妙。
喉癰 生於咽喉正中,小舌之前,腫形圓正,治法同喉蛾。
第十七章 喉菌、喉疳、喉痹、喉癬、梅核氣、喉喑
喉菌 生於喉旁,色紫,略高而厚。因鬱火。婦人多患之。
煎方:貝母、丹皮、山梔、玄參、石斛、桔梗、甘草。
喉疳 有時行疫毒,肺經積熱,病後虛火,楊梅結毒之辨。
天行疫毒風火喉疳:其證初起咽痛,微惡寒,即發大熱,明日視之,咽喉紅碎,已起白腐,或如黃豆大,或如蠶豆大者,此證必凶。至三五日,熱不減,神糊氣急,煩躁者,不過六七日死。亦有至八九日仍死者。若初起身微熱,咽喉雖爛,小如粞米,大如綠豆,此有風火,無疫毒也。治法總以清散為要。
初起煎方:一二日用。牛蒡子、薄荷、桔梗、蘆根、山豆根、連翹、玄參、丹參。若一二日神即昏者,即當用犀角、鮮斛等,再用紫雪丹開之。
三四日煎方:犀角、鮮地、鮮斛、玄參、薄荷、制蠶、連翹。若神糊者,用珠黃散。大便不通,可用大黃、玄明粉。若一二日即大便溏泄者,本方去鮮地、加川連、葛根、黃芩。
五六日煎方:上方多加清火解毒,銀花、甘草、人中黃之屬。
肺經積熱喉疳:一名肺毒喉疳,生於咽喉之下,肺管之上,腐色反白,碎爛作痛;亦有看之不見,吹藥不到者,又名過橋疳。初起微微寒熱,飲食妨礙,往往延久不愈。若音啞聲嘶、氣急者不治。若音不啞、聲不嘶、氣急者猶可治,然亦不能速愈。
煎方:射干、犀角、鮮斛、花粉、知母、甘草、桑白皮、金銀花、桔梗、大貝母、綠豆、玄參、馬勃。
病後虛火喉疳:傷寒時疫瘧痢後,又咳嗽虛勞病久,皆能患此。其證上齶色紅,或淡紅,而起細碎白點,漸多漸腐,連及咽喉,亦有咽喉痛者,亦有不痛不癢者。皆陰虛火亢所致。
煎方:沙參、鮮斛、大生地、麥冬、玄參、龜板、女貞、生甘草、知母、川貝母、甘蔗皮。外以月石二、三錢,泡湯,青布醮拭去腐,用珠黃散吹之。腐漸脫,能飲食者生;飲食不進,身時發熱,氣升呃逆死。
楊梅結毒喉疳:其人先患毒瘡,然後喉痛腐爛,鼻必塞,頭頂必痛,是其兆也。亦有父母遺毒於子,至一二十年發者。大抵結毒之證,咽喉雖爛,飲食能進,身不寒熱,鼻塞,頭腦門痛,或鼻梁有摺痕,或發中有瘡,此為辨也。
煎方:銀花、鮮地、玄參、甘草、大貝母、花粉、土茯苓、川連。
體實者加大黃,玄明粉,或十味淡齋藥,一百二十日而全愈。
喉痹 多因虛火鬱火,或有兼風熱痰火者。其證嚥唾妨礙,咽喉不腫不紅,但覺乾燥而痛。及至飲食,卻無妨礙。
陰虛鬱火喉痹:有患之數年,最難速效,惟雪梨最為合宜。
煎方:沙參五錢,大生地六錢,麥冬三錢,玄參三錢,川貝母一錢五分,石斛四錢,知母一錢五分,丹皮一錢五分,石決明八錢,杜蘇子四錢,龜板四錢,阿膠一錢五分,玉竹三錢,蛤黛散、雪梨。
風熱痰火喉痹:其人嗜酒,素有痰火,偶感風熱,咽喉乾燥,略腫不甚紅,而嚥唾覺痛;或初起數日微有寒熱,延至二三十日,咽喉仍痛者是也。
煎方:射干、杏仁、麥冬、連翹、石斛、玄參、桔梗、甘草、羚羊角、川貝母。久不愈仍當滋陰,仿上方意。
喉癬 其始必有陰虛咳嗽,後遂喉中作癢而痛,嚥唾乾燥,必再咽而後快。久則成形,或如哥窯紋樣,又如秋葉背後紅絲,又或紅點密密。良以陰虧火亢,肺燥津枯。久而不愈,必至失音,而成損怯。治法與喉痹大略相同,大補陰丸和知柏八味丸皆可用。
梅核氣 乃痰氣結於喉,如梅核咽之不下,吐之不出。
煎方:半夏、川樸、杏仁、茯苓、橘紅、杜蘇子、竹茹。
喉喑 有言無聲,謂之喉喑,由風熱暴喑輕;由虛勞而久嗽,肺損音啞者,難治。
風熱喉喑方:杜蘇子、前胡、枳殼、桔梗、橘紅、象貝、半夏、甘草。
第十八章 纏喉風、馬脾風、爛喉痧
纏喉風 喉咽腫痛,喉之外面繞頸亦腫,且麻且癢,風痰壅盛,聲如曳鋸,是其候也。多因風熱痰涎,壅塞咽嗌。初起前二日,必胸膈氣逆短促,忽然咽腫痛,痰上湧,甚則頸如蛇掣,水漿不入,手足厥冷,手指甲白,手心壯熱,最為危險。先用鵝翎醮桐油探吐,或以膽礬末一錢,醋半杯,以鵝翎醮之催吐。或以針刺腫處出惡血,或刺手指少商穴。後用滌痰降火之藥,如:犀角、射干、制姜蠶、竹油、鮮斛、連翹、馬勃、玄參、大貝母、鮮薄荷根,或用涼膈散通其腑。
然治法雖多,愈者不過十之一二,大抵面赤氣粗,湯水難進,用過諸法病勢不退者,多死。
馬脾風 小兒患者多,亦由風痰積熱,壅塞肺竅。咽喉雖痛,卻不紅腫,但胸高氣急,痰潮音啞,喉間氣喘如曳鋸。若不急治,死在旦夕。
方用:牛黃奪命散。陳飛霞雲:此方專治馬脾風。黑牽牛半生半熟,白牽牛半生半熟,錦紋大黃切曬,檳榔切曬,各取二錢,研末和勻。每用五分,蜜湯調下,以大便泄出痰濁為度。
爛喉痧 乃天行時疫,多相傳染,邪從口鼻而入,肺胃受之。其始惡寒發熱,脈弦數急,頭脹膚紅,咽喉腫爛,遍體痧疹隱隱者是。至七日後腐脫,熱退瘀回而愈。
治法:一二日宜疏表解肌法。薄荷、牛蒡、荊芥、桔梗、玄參、枳實、淡豉、前胡、川石斛、連翹、茅根。三四日宜清解。鮮石斛、連翹、玄參、黑山梔、薄荷、犀角、羚羊角、牛蒡、大貝母、蘆根。如大便燥者用涼膈散,泄者用葛根黃芩黃連湯。五六日清化之。犀角地黃湯合玉女煎,珠黃散亦可用。
爛喉痧險重逆證治法:若初起一二日脈細弦,皮膚紅而痧不透,神識昏蒙,語言錯亂,氣逆喘急,或上嘔下泄者,此疫毒內閉,十有九死。急急清解,猶恐不及。犀角地黃湯略加牛蒡、天竺黃、蘆根等,衝下紫雪丹五分,或珠黃散。
第十九章 耳癰、耳菌、耳漏、鸕鷀瘟、耳根癰、發頤
耳癰 有虛有實。實者由風熱挾肝陽而成;虛者乃陰虧肝陽亢逆。其痛如針刺,至夜尤甚,成膿者多。
風熱耳癰:風熱耳癰內膿泄後,痛勢不減,繞耳腫脹,亦有發外耳癰者。
煎方:牛蒡子三錢,薄荷一錢,荊芥一錢五分,丹皮一錢,山梔一錢五分,連翹三錢,鉤鉤一錢,夏枯草二錢,大貝母去心二錢。火甚者加羚羊。
虛火耳癰:初起亦必寒熱,耳痛連頭頂。羚羊角、甘菊、女貞子、玄參、鉤鉤、丹皮、石決明、鮮生地、磁石。久而不愈,用六味丸、大補陰丸之類。
耳菌 耳中發一粒如豆,色紅無皮,不作膿,不發熱。此屬肝火濕熱。
治法:用鹼水滴入耳內,漸漸自消。或以干鹼末摻於菌上,內服清肝化濕藥。
耳漏 生於耳根後空處,幼孩穿耳穿傷者多有此證。潰後不易收口,必以升藥條提之,數十日方驗。
鸕鷀瘟 俗名土婆風,又名田雞脹,因風熱。生於耳下,或發於左,或發於右,或左右俱發。微寒熱,色白軟腫,但酸不甚痛,過七日自愈。
煎方:牛蒡、薄荷、荊芥、桔梗、連翹、楂炭、大貝母、防風、鉤鉤、桑葉。身熱重者加羚羊。
耳根癰 生於耳下,初起根盤腫硬而色白,只生一邊。初起宜疏散,如牛蒡、荊芥之類。若過七日,身熱不退,即欲成膿。如羚羊、大貝母、玄參、連翹、制姜蠶之類。
發頤 多生於傷寒、溫病未退之際。兩耳前後硬腫疼痛。癉瘧痧疹,邪熱甚者,亦發此症。
初起煎方:羚羊、牛蒡、川石斛、大貝母、玄參、桔梗、連翹、鉤鉤、丹皮。若神昏者加犀角、石菖蒲、膽星、竺黃、鮮地之類。若便泄噁心,舌紅,如瀉心湯、葛根芩連湯之類。若腫處色紅,勢必潰膿而愈。若神昏不清,飲食不進,腫處不消,又不出膿,每多棘手。
第二十章 頸癰、鎖喉癰、風熱痰、驚痰、瘰癧
頸癰 生於頸旁,與風熱痰毒相似。即成膿,亦易收功。治宜宣風散熱。
煎方:牛蒡二錢、薄荷八分、連翹三錢,大貝母二錢、荊芥一錢五分、楂炭二錢。色紅熱重加羚羊片。
鎖喉癰 生於結喉之外,紅腫繞喉,根松易潰者順,堅硬難潰者逆。治法與頸癰同。
風熱痰 生於頸項,初起色白,形如雞卵。六七日身仍熱,其塊漸紅者,成膿潰後,即易收口。此證幼孩患者多,治法與頸癰同。
驚痰 小兒急驚之後,頸間結核,名驚痰。與上同法治之。
瘰癧 俗名虛痰,屬少陽肝膽等經,多因陰虧肝亢、氣鬱血燥而結。每生於耳前後,連及頸項下至缺盆及胸腋之側。初起如豆粒,漸如梅李核,或一粒、或三五粒,按之則動而微痛,日久益甚。或午後發熱,口乾食少倦怠,或堅而不潰,或潰而不斂。往往變為勞瘵。宜益氣養營之藥調治。
治法:若寒熱而核上痛者,用逍遙散加夏枯草、川貝母、昆布、香附、半夏等。若無寒熱者、六黃湯加玄參、赤芍、當歸、貝母等。若已成膿者,用參耆等托之。若潰而不斂者,宜八珍湯、人參養營湯。又常服六味丸及調補脾胃藥。此證若見潮熱、咳嗽自汗,或吐血、或經閉,必成勞損,不可救者多。
又按:初起體質不甚虛者,稍用攻堅之藥亦可。
單方:有用雞蛋全蟲熬食者,又用元米炒斑蝥,入雞蛋中煮服者,皆可採用。
第二十一章 失營、馬刀、癭瘤
失營 生於耳前後及頸項間。初起形如栗子,頂突根收,按之石硬,推之不動,不寒不熱,不覺痛,漸漸加大後遂隱隱疼痛,漸漸潰破,但流血水無膿,漸漸爛大,凹進凸出,痛甚心煩,血出如噴,不可救矣。此屬絕症,由血虛肝鬱而生。
治法:逍遙散、歸脾湯、益氣養營湯。
馬刀 亦生於頸項間,形長而堅硬。但按之有情,較失營證稍輕,然亦惡證也。
治法:逍遙散加海藻、昆布消堅之類。久不愈,亦用歸脾湯。
癭瘤 乃五臟瘀血濁沫痰滯而成。癭為陽,色紅而高突,或蒂小而下垂;瘤為陰,色白而漫腫,無痛無癢。其名有五:有筋瘤、肉瘤、血瘤、氣瘤、石瘤等名稱。總之一時難愈。癭瘤初起,用生南星,山茨菇,醋磨塗之。若大隻宜和養氣血,兼清火清痰之藥。切不可輕用刀針掘破,出血不止,多致危殆。
第二十二章 缺盆疽、缺盆癰
缺盆疽 生肩前陷中。初起肩背拘急,寒熱大作,即焮紅腫痛,有頭如水泡,後遂旁生數頭,根盤堅硬。此陽明少陽積熱所致。若潰後腐爛,一時難斂。
煎方:羚羊角、銀花、連翹、丹皮、甘草、桔梗、大貝母、防風、花粉。膿腐漸脫,當以補托收功,如黃耆、黨參、當歸、赤芍、陳皮之類。
缺盆癰 初起有頭者名疽,無頭漫腫者名癰,且色不甚紅也。初宜宣通解散,如荊芥、防風、當歸、赤芍、澤蘭、丹參、牛蒡、白芷、炙甲片、制姜蠶。若潰後,亦宜補托。
第二十三章 臑癰、胛癰、穿胛流注、樂疽、肩背臂膊痛
臑癰 在肩下膊上,又名藕包毒。
煎方:防風、當歸、澤蘭、丹皮、秦艽、紅花、荊芥、銀花、連翹、羌活。
胛癰、穿胛流注 生肩膊後下,腋外層岐骨縫間。左右同屬手太陽經。俗名掛肩癰。色白者,名穿胛流注。
煎方:防風、當歸、澤蘭、丹皮、羌活、制姜蠶、秦艽、荊芥、大貝、紅花、銀花、桑枝。
樂疽 在肩前下,脅前外之上,骨縫開合空凹陷中。左右同屬心包絡。乃血熱氣鬱而成。俗名掛肩癰,又名穿胛流注。
煎方:荊芥、防風、貝母、丹參、連翹、丹皮、黃芩、黃連、黑梔。
按:樂疽之名,今人久不知矣,所以名樂疽者,心包絡為臣使之官,喜樂出焉故也。此證余醫高氏子,其痛入骨,微寒壯熱,痛處皮熱,色不紅,脈極洪數。諸醫用荊、防、當歸、丹皮等,不效;又用山甲、威靈仙,其痛更甚。汗多發厥,舌紅口乾。余用羚羊角、鉤鉤、忍冬藤,夜交藤、貝母、丹皮、甘草,痛略停。後用犀角、射干、玄參等加入煎方,其痛漸緩。後用和養氣血藥,共兩月而愈。未曾出膿。此蓋心有所喜樂,而外遭抑鬱所致。
肩背臂膊痛 痛而無形。有風熱、寒濕、氣虛、血虛、痰飲、傷筋種種之別。治法予另有論,茲不贅。
第二十四章 夾癰、夾痰、米疽
夾癰、夾痰 又名腋癰,生肩膊下腋窩中。初起皮色不變,漫腫無頭,日久方痛,乃生寒熱者名夾痰。由肝經氣鬱血滯。若初起皮色雖不變,三四日即發寒熱者名夾癰。由少陽經風熱,其治易。
夾癰方:防風、當歸、赤芍、丹皮、連翹、大貝母、夏枯草、陳皮。潰後兼理脾胃自愈。
夾痰方:未破用柴胡、香附、丹皮、黑山梔、大貝母、當歸、赤芍。已破用參、耆、歸、芍、朮、甘草、茯苓等。
米疽 亦生於肩下腋窩中。初起即赤色堅腫,為核一粒,身發寒熱。由鬱火挾風熱。治法與夾癰大段同。
第二十五章 臂癰、黃瓜毒、骨螻疽、螻瓜串、石榴疽、肘癰、肘後毒
臂癰、黃瓜毒 自肘以下通名臂。生臂外名臂癰;生臂內名黃瓜毒,一名魚肚發。皆形似也。多由氣血不和。
煎方:防風、秦艽、當歸、澤蘭、丹皮、連翹、枳殼、大貝母。
又有秋令伏邪濕熱走絡,臂腫而痛,舌白嘔惡,寒熱胸悶者,當用瀉心溫膽法。
又風溫夾痰走絡,臂腫色白軟痛,兼寒熱,咳嗽者,用牛蒡、射干、杏仁、桔梗、荊芥、橘皮、旋覆等味送下指迷茯苓丸,最效。
骨螻疽 亦生臂外。凡初起無頭漫腫者名癰,起即有頭者名疽。骨螻疽初起一粒如豆,漸漸加大,堅硬痛不可忍。若瘡色紫暈,開大腐爛斑點串通肌肉,遍身拘急發搐,嘔噦不食,冷汗泄瀉,煩燥脈亂者死。
治法:當補元氣、化毒氣,如黨參、黃芩、銀花、甘草之類。
螻瓜串 生於臂內中廉,由心脾氣鬱而成。初起筋骨疼痛,漸增腫硬,不紅不熱,手臂及內關連腫數塊,臂膊難動。日久腫塊漸次潰破,時時流白漿,內孔串通,外腫不消,膿水淋漓如漏串者,面黃食少發熱,變成虛損而死。
治法:初起用逍遙散,次用人參養營湯。
石榴疽 生於肘尖上。初起一粒黃粟小泡,根堅色紅,漸漸腫大痛不可忍,皮破泛出如榴子,令人寒熱。以八九日得膿為吉,反此則凶。
治法:鮮生地、地丁、連翹、丹皮、山梔、歸尾、防風、赤芍、銀花、大貝母、牛蒡子。外以菊花燒灰,加輕粉少許敷之。再用菊花煎湯洗之。
肘癰、肘後毒 俱生於肘尖。小者為癤,大者為癰,最大者為毒。治法皆疏散調營。如防風、當歸、澤蘭、秦艽之類。
第二十六章 手腕癰、手腕疽、兌疽
手腕癰 生於腕外面,屬手少陽經。乃風火溫毒凝結而成。今時名手腕毒。
治法:初起如防風、當歸、銀花、連翹之類。若日久不潰,或漫腫平塌者,用黃耆、當歸、防風、羌活之類。既潰之後,腐爛露骨者難於收功。用藥不外黨參、黃耆、當歸、陳皮之類。
手腕疽 亦生腕外,一名鼓槌風。初起腫硬微疼,以後漸漸紅腫,潰後多生頭孔,膿水清稀者,不易收功,有延至半載一年而後愈。
治法:黨參、黃耆、當歸、丹參、銀花、甘草、陳皮。
兌疽 又名脈疽,生於手腕裡面橫紋動脈處。今人亦名手疽。初起寒熱腫痛,痛徹手膊,舉動不便。此處肺經門戶,若潰深則肺氣大泄,最為危候。
治法:北沙參、桔梗、甘草、玄參、當歸、連翹。潰後亦宜黃耆、當歸、甘草、白芍等味。
第二十七章 手發背、擎珠毒、托盤疔、手丫發、合谷疔疽
手發背 發於手背,屬三陽經絡,而手少陽三焦之經為多。有急慢二種:急者初起一粒,高腫痛癢,隔日即爛,此屬濕火。慢者初起形如芒刺,寒熱昏悶,遂滿手背高腫,後聚毒成瘡,深入至骨。成膿速潰者順,若漫腫堅硬潰遲者,收功必遲。
治法:荊防敗毒散,黃連解毒湯,真人活命飲去山甲,角刺,犀角地黃湯等可選用。
此證有手背盡行爛去者,須摻珍珠散,貼白玉膏收功。切不可貼黑膏藥及用升藥。曾見貼黑膏藥幾許大,即爛幾許大者,不可不知。
擎珠毒 生於手掌心,乃心火所結。堅硬起泡,泡色如血赤,疼痛異常,往往有不能收功,流血死者。治法必用補水清火,佐以解毒。大生地、玄參、當歸、丹皮、貝母、金銀花、生甘草、犀角、麥冬。
托盤疔 生於手掌心,亦心火所結。初起掌心硬,腫痛起泡,泡色明亮。即挑破之,出水及膿。
治法:銀花、甘草、貝母、地丁之屬解毒而已。
手丫發 俗名手丫毒,五指丫處,結毒腫痛,除大指合谷穴名合谷疔,余皆手丫發。由濕火而成。治當清熱解毒。
合谷疔疽 俗名虎口疔,又名虎丫毒,由濕火所結。初起黃粟小泡,熱癢腫痛,有紅絲者名疔。初起如豆,漸至漫腫堅硬,痛不可忍者名疽。治法與手丫發大段相同。
第二十八章 蛇頭疔、蛇眼疔、水蛇頭、⿸疒貢爪、蛀節疔、鰍肚疔
蛇頭疔 生於手大指、次指、中指者多。初起手指頂頭如粟,漸大如豆,堅硬腫痛連心,或青、或黃、或紫、或黑、或癢、或麻木不等。甚則手背手心皆腫,指頭皮硬。
治法:外以豬膽套之;內服蟾酥丸發汗解毒,又服銀花解毒湯。
按:蛇頭疔若四五日後,潰膿者有黃頭可刺者順。如不潰無膿,黑色過節者險。其藥如涼膈散、黃連解毒湯、犀角地黃湯皆可選用。若毒氣攻心,嘔惡不食,神糊,齒縫出血,此屬危候,竟有死者。此證切不可早開刀,若開之早必致胬肉,疼痛倍增,不能速愈。若患久必有多骨,多骨出始能收功。虛而不斂宜補之。更有火毒不化,腐爛其筋,落去一節者。
蛇眼疔 生於指甲旁尖角間,俗名蝦眼疔。有黃頭如眼者,宜即以針挑破之。
水蛇頭 指頭有泡明亮者是,亦宜挑破,去其惡水。以上二證,大抵解毒清火而已。
⿸疒貢爪 生指甲身之內,初起熱腫疼痛,宜用甘草、朴硝各五錢,煎湯浸洗、即瘦。三四日後甲面上透一點黃色,內膿已成,用針挑去膿,以膏貼之。若失治,以致膿毒浸淫好肉,爪甲潰空,必然脫落,日久方愈。
蛀節疔 生於指中節接骨處。繞指俱腫,其色或黃或紫。治同疔疽。
鰍肚疔 生於手指中節裡面,形如魚肚故名。若生於中指,腫連手臂,疔色紫黑,其勢必惡。治同疔疽,若神昏嘔惡者難治。
第二十九章 發背、搭手
發背、搭手 生於背脊名發背,有上發、中發、下發,有陰、有陽。生於背旁左右名搭手,有上中下三部。兩者治法,與腦疽大段相同。
按腦疽、發背、搭手雖有大小之分,其清解托裡之法則一。至於潰膿之後,腐脫新生之際,有忽發流火者,其人忽發寒熱,甚至神昏,瘡口四邊紅赤。此時切勿驚惶,用清涼解毒之法,一二日後,自然汗出身涼熱退,腫消而安。
第三十章 胸發疽、胸發痰、膻中疽、甘疽
胸發疽 生於正胸堂,去結喉三寸,與心窩不遠。初起一粒,四圍紅腫,數日即頭爛者是也。
治法:仙方活命飲。便秘用涼膈散,潰後宜八珍湯。此證若神糊氣急,不食者不治。
胸發痰 亦生於正胸堂,但初起色白,中有一小核,或如豆,或如梅、李核。由氣鬱痰凝而成。延至半年一載,亦有成膿者,收功不易。
治法:初起宜用控涎丹,每日十四粒,體實者二十一粒,薑湯送下。
煎方:桔梗、川貝、半夏、茯苓、橘紅、香附、杏仁等味。潰後宜補脾化痰,如六君子湯之類。
膻中疽 生於心窩上兩乳之間。屬任脈膻中穴。
甘疽 生於乳上肉高處,屬肺經中府穴之下。
按:此二證皆由憂思鬱結而成。
治法:初起皆有頭一粒,色紅高腫屬陽者,宜仙方活命飲。平塌散漫氣逆不食者險,宜扶正化毒舒郁之藥,如黃耆、川貝、遠志、銀花、陳皮、鬱金等。余與治疽諸法同。
第三十一章 乳癖、乳痰、乳岩、乳癰、爛皮乳癰、乳疽、內吹、乳頭風
乳癖 乳頭屬肝,乳房屬胃。乳中結核不痛,無寒熱,皮色不變,其核隨喜怒為消長者,為乳癖。
治法:宜逍遙散去薑、薄,加栝蔞、半夏、陳皮。
乳痰 即乳癖之大者。初起不痛,後漸痛疼發熱,成膿穿破。此名乳痰,即乳岩之根也。治法與上大段相同。
乳岩 初起與乳痰、乳癖大略相同。或半載一年、或兩三載,漸長漸大,始生疼痛。日後腫如堆慄,或如覆杯,色紫氣穢,漸漸潰爛,疼痛連心,出血腥臭,並無膿水。此屬絕證,十中可救一活。
治法:初起逍遙散、歸脾湯、益氣養營湯。
乳癰 屬肝鬱濕熱為多。初起疼痛堅硬,乳房焮腫,寒熱往來,則癰成而膿作矣。
治法:初起當散表疏通,如:柴胡、香附、青皮、大貝母、栝蔞皮、連翹、蘇梗、鬱金、炒楂肉、當歸、蒲公英。若不散成膿,宜托裡如黃耆、銀花、當歸、赤芍之類。若潰久不愈,當補氣血,調脾胃,如黨參、茯苓。
爛皮乳癰 初起乳頭腫硬,乳房焮腫,惡寒發熱。一、二、三日皮即濕爛,再一、二日即焦黑起腐,再數日後熱退腐脫,生新長肌。摻以珍珠散,蓋以白玉膏。治用蒲公英、金銀花、連翹、丹皮、赤芍、夏枯草、廣皮、當歸、生苡米。
乳疽 初起腫硬,即有白頭一粒,後復旁生數頭,頭中有膿不多。此屬肝胃濕火。
治法:蘇梗、荊芥、大貝母、栝蔞皮、夏枯草、連翹、青皮。
內吹 孕婦二三個月或八九個月,乳中有核,成膿穿潰,則必俟分娩後方收口。此由胎氣。
治法:蘇梗、生石膏、當歸、牛蒡子、白薇、竹茹、淡黃芩。
乳頭風 乳頭乾燥裂痛,或出血、或流水。此由鬱怒所致。
治法:內服加味逍遙散:柴胡、白芍、當歸、茯苓、白芷、桔梗、白朮、甘草、黃芩、半夏、陳皮、黃耆、銀花、蟬蛻、蘇梗、蜣螂蟲。甜白酒煎。外用白芷末和乳汁調敷。
按:乳癰、乳疽、乳痰等證,多生於婦人;若男子間或有之,治法大致相同。古謂婦人乳房屬胃,男子乳房屬腎,恐未必然。
第三十二章 肺痿、肺癰
肺痿、肺癰 肺痿屬虛,肺癰屬實。久咳音雌,寒熱盜汗,喘不得臥,口吐濁沫,寸口脈數而虛者為肺痿。先咳嗽,胸中隱隱痛,喘急不臥,喉間聞腥臭氣,隨吐臭痰膿血,脈數有力者,為肺癰。
治肺痿法:宜補宜潤,如北沙參、玉竹、麥冬、川貝、杏仁、阿膠、甘草、生地、苡米、茯苓。
治肺癰法:初宜瀉肺排膿化痰,如冬瓜子、杏仁、生苡仁、桃仁、蘆根、葶藶、桔梗、甘草、紫菀、川貝、野茭白根。膿久不愈宜補,如黃耆、白芨、北沙參、甘草等味。
第三十三章 井疽、穿心漏、捧心癰、幽癰、赫癰、沖疽
井疽 生於心窩,乃任脈鳩尾穴。又名穿心毒。初起一粒,焮紅高腫,發熱煩躁。
治法:宜清涼解毒,如涼膈散,犀角地黃湯。若堅硬紫黑,毒陷神糊,嘔吐不食,腹脹便泄者不治。
穿心漏 亦生於心窩。初起硬腫,皮色不變,積久穿潰,時流血水,不易收功。此由心腎兩虛,多食冷物所致。治宜補氣血藥,又溫腎丸最妙。
溫腎丸方:鹿茸、附子、人參、青鹽、棗肉為丸。每服三十粒,酒下。
捧心癰 生於人字骨下陷中,腫硬色白,腰痛,膚黃,面浮。因脫力勞中,氣血失和而發。若不消而成膿,不易收功,延成損怯為多。
治法:當歸、茯苓、香附、延胡、廣皮、鬱金、砂仁。
幽癰、赫癰、沖疽 幽癰生臍上七寸,赫癰生臍上三寸,沖疽生臍上二寸。以上三證皆屬疽。高腫膿稠者吉,平塌膿清者凶。初起用仙方活命飲。潰後宜補托。
第三十四章 䐗痰、胃脘癰、脅癰、肋癰
䐗痰 生於中脘穴下,或左或右。初起色白,漸漸硬腫。倘若成膿,膿從腫處穿潰者可治;若膿從嘔吐出者,不可治。治法與捧心癰同。
胃脘癰 生於中脘穴,有外癰,有內癰。外癰在皮裡膜外,初起漫腫堅硬,漸漸焮紅成膿。此屬濕熱積聚。若膿從外泄,亦易收功。
治法:半夏、茯苓、橘紅、桔梗、苡仁、當歸、連翹、甘草、赤芍、枳殼。潰後宜補托,黨參、黃耆、歸、朮、陳皮、茯苓之類。
內癰俗名䐗癰,初起中脘穴隱隱疼痛微腫,按之堅硬,寒熱。因鬱火而發。右關脈必沉細,人迎脈必盛大(人迎脈結喉兩旁)。
治法:射干、苡米、赤小豆、當歸、丹皮、桃仁、桔梗、甘草、杏仁。虛者體倦,食少氣促,宜參、耆、麥冬、五味等。若膿從吐出,精神憔悴,必奄奄而死。
脅癰、肋癰 發於脅與肋間,左右同皆肝經鬱火。治亦同。若潰後膿水清稀,氣穢臭,飲食不進者死。
治法:初起宜黑山梔、當歸、丹皮、香附、青皮、柴胡、延胡、澤蘭。潰後宜八珍湯補之。
第三十五章 腹癰、臍癰、臍漏、小兒臍風、少腹癰
腹癰 生於腹皮裡膜外,乃脾經火毒。其初腹皮隱痛,後發癰腫於皮外,無論左右同。
治法:初起宜仙方活命飲。潰後服托裡消毒散。
臍癰 生於臍中,由心熱穢於小腸而成,臍高突如鈴。如不能消,即穿破出膿為吉。
治法:初起蠟礬丸,服黃連、黑梔、赤苓、澤瀉、白朮、歸尾、銀花、赤芍。
臍漏 臍中出水,因腎虛火亢兼郁惱而發。治法內服六味地黃湯,或八珍湯。外以當歸、龍骨,研末摻之。
小兒臍風 凡兒生月內,肚脹腹硬,臍腫,口撮不乳,牙關不開,名曰臍風。口撮為險重,若喉中痰鳴,神氣脫離者,必死。
治法:內服川連,赤芍、山梔、貝母、苡仁、車前、木通,西黃化毒丹。又臍中出水,宜五倍子末摻之。
少腹癰 生於少腹皮裡膜外。初起漫腫堅硬色白,數日有熱漸紅者,屬陽易治。無熱不紅者,屬陰難治。
治法:不論初起未潰已潰,俱宜用四君子湯加芎、歸、白芷、枳殼之類。若純陰無陽者,宜十全大補湯。純陰食減形瘦,日久不潰者難治。又有高腫焮紅作痛者,屬濕火。宜真人活命飲。
第三十六章 大腸癰、小腸癰
大腸癰 由飢飽勞役負重,氣血凝聚,濕熱鬱蒸而發。初起寒熱脈數,腹急漸腫,按之急痛,右足屈而不伸,大便重墜,小溲澀滯如淋。倘若膿成從大便出者,易治。從臍中旁出頭者,以針刺之,若從臍內出膿者不治。亦有臍突腫硬,繞臍生瘡者,名盤腸癰。治同。
治法:未成膿者,大黃、桃仁、歸尾、延胡、紅花、丹皮、炙甲片;如體虛脈細,不敢下者,以歸尾、丹參、延胡、澤蘭、桃仁、苡仁等味。已成膿者,苡仁、當歸、角刺、黃耆、紅花、丹參。潰後宜大補氣血,如十全大補,八珍湯等類。
小腸癰 由瘀凝氣滯而成,亦有寒熱凝結成者。少腹腫硬,按之痛,左足曲而不伸,小便數如淋。膿從外出者為順,若從小便出者,不治。
治法:因寒者,肉桂、吳萸、當歸、延胡、車前、香附、丹參、桃仁。因熱者,大黃、丹皮、桃仁、苡仁。瘀血,旋覆花、新絳、蔥管。氣滯,香附、木香、烏藥。潰後宜十全大補湯。
第三十七章 腎俞發、腎俞虛痰、鸛口疽
腎俞發 即腰疽,生於腰兩旁,或生兩腰中間,最為險候。若高腫紅活可治,潰膿去腐收功。若色紫乾枯,堅硬不作膿者,死在十五日前後。
治法:黨參、黃耆、當歸、白芍、陳皮、角刺(膿已透去之),廣皮、麥冬、五味。
腎俞虛痰 生腰間腎俞穴。初起隱隱痠疼,後漸漸漫腫,色白,微微寒熱,神氣委頓,漸漸微軟,似乎有膿,及至刺破,膿水清稀,或有豆腐花塊隨之而出,腫仍不消,元氣日敗,延至勞怯而死。若初起色白,後漸轉紅,潰出稠膿者可治,名腎俞癰。
治法:黨參、黃耆、熟地、萸肉、茯苓、肉桂、杜仲、歸身、廣皮。大抵此證以補為主,或清或溫,隨證加減。
鸛口疽 生於尾閭穴之高骨尖上,亦名尾閭發。由陰虧濕火而生。初起一粒,四圍漫腫,潰後腐爛孔深。若寒熱不止,血出不停,飲食不進者危。若能食熱退可治。
治法:黨參、茯苓、黃耆、當歸、白芍、知母、黃柏、大生地、廣皮、銀花、苡仁。外用紅玉膏塗之。
紅玉膏方:紫草三錢,細生地三錢,白芷二錢,亂髮一團,麻油一斤,煎枯去渣,入白佔一兩,血竭末二錢,乳香、沒藥各二錢,珍珠二錢,金銀花二錢。共為末,調入油內,連白占烊化,冷定塗之。
第三十八章 腸風、臟毒
腸風、臟毒 大便下血,血色鮮者,謂之腸風。血色汙黯,謂之臟毒。皆濕熱而成。
治法:槐花散、地榆散。虛者補中益氣湯加川芎、地榆、槐花。
第三十九章 脫肛、痔漏、肛門癰、偷糞鼠、臟頭毒
脫肛 臟頭脫垂於肛外,謂之脫肛。有氣虛,有濕熱,有寒,有熱。
治法:氣虛補中益氣湯。濕熱宜川連、淡芩、白芷、赤芍。虛寒滑脫宜牡蠣、餘糧石、五味、粟殼、白朮、黃耆等味。實火宜黃芩、黃連、槐花、川柏及四物、升、柴之類。
痔漏 屬陰虛濕熱。
治法:初宜涼血,如川連、槐花等;久宜補陰,如大生地、五味,兼調脾胃,如黨參、冬朮。
肛門癰、偷糞鼠、臟頭毒 濕熱所結,由於酒色而成。初起寒熱,繞肛紅腫而痛,大便不通,最易成膿。或左或右成膿,小者名偷糞鼠,大者名肛門癰,繞肛成膿者名臟頭毒。
治法:大便秘者宜涼膈散,或鮮首烏、黃芩、槐花、枳殼、蘆根、金銀花等。潰後宜補,兼去濕熱。此三證最易成管,若一月之內,不能收功,必成漏管。
第四十章 臀癰、騎馬癰、胎火、胎毒、⿰犭活猻疳
臀癰 生臀上,或左或右,屬濕熱。形大如盤,寒熱,易成膿者易愈。久而不消者難愈。
治法:歸尾、萆薢、苡仁、澤蘭、獨活、延胡、丹皮。如口渴大熱,可加清藥。如日久微寒微熱,或加黃耆、山甲等味。
騎馬癰 生於臀下大腿根里側,屬濕熱。治法同上。
胎火、胎毒、⿰犭活猻疳 初生小兒,或月內、或月餘,臀腿焮紅,皮膚碎裂,或遍體焮紅,皆屬胎火毒。若臀腫紅碎無皮,名⿰犭活猻疳。
治法:用犀角、大黃磨汁服,或調西黃末與服。余家另有⿰犭活猻疳化毒丹,秘效不傳外人。
第四十一章 囊癰、脫癰、海底懸癰
囊癰 屬肝經濕熱。初起寒熱,囊腫色紅,易於成膿。
治法:歸尾、龍膽草、萆薢、黑山梔、赤苓、橘核、木通。若火重者加羚羊角。如川楝子、楂肉皆可。若潰後宜調補脾胃。
脫癰 初起大作寒熱,囊紅皮濕,明後日即腐爛,其囊皮盡脫。宜貼白玉膏,珍珠散摻之。不可貼黑膏藥。
治法:萆薢、赤苓、苡仁、廣皮、澤瀉、蘇梗、通草。
海底懸癰 生於腎囊之後,穀道之前。成膿後易成漏管,屬虛證。
治法:國老膏專消此證。甘草一味,泉水炙熬膏服。用藥如歸尾、山梔、黃柏、萆薢、苡仁、生地等味。
第四十二章 毒瘡、下疳、魚口、便毒、腎岩
毒瘡 一名廣風,一名棉子瘡,又名楊梅瘡。
治法:防風通聖散或九龍丹瀉之。
下疳 生於小便龜頭,有濕火、有毒。
治法:龍膽瀉肝湯為主。
魚口、便毒 左為魚口,右為便毒。先發下疳,而後胯凹結核者是也。
治法:未潰前宜歸尾、五靈脂、澤蘭、丹參、萆薢、全蟲。另用全蟲四隻,胡桃肉生打為丸,名蠍桃丸。專治魚口可消。潰後宜帶補帶化,如黃耆、銀花、當歸之屬。
腎岩 翻花絕證屬陰虛濕熱鬱火。初起馬口之內,生肉一粒,硬堅而癢。久則作痛,腐爛翻花出血,不可治矣。
治法:鮮首烏、馬料豆、甘草、大補陰丸。或用犀黃、珠粉、血珀常服。
第四十三章 附骨疽、附骨痰、流注、腿癰
附骨疽 俗名貼骨癰,生於大腿外側骨上。此陰寒之證也。凡環跳穴痠痛,久而漫腫,即是此證。成膿後收功不易。
治法:大熟地、肉桂、當歸、丹參、澤蘭、牛膝、川斷、白朮。
附骨痰 亦生大腿外側骨上。小兒三五歲,先天不足,三陰虧損而成,大人亦有之。每日一寒熱,或五日一寒熱,成膿之後,膿水清稀,其中有豆腐花塊流出。漸現雞胸龜背,而成勞損。
治法:八珍湯,十全大補湯。
流注、腿癰 流注與腿癰,名雖不同,治法則一。實者當歸、防風、秦艽、澤蘭、丹參、羌獨活、炙甲片、牛膝、延胡。虛者宜溫宜補,如參、耆、朮、桂、附、熟地,皆可用。
第四十四章 鶴膝風、膝蓋毒、膝眼毒、委中毒
鶴膝風 膝腫而胻腿枯細,有實有虛,有寒濕熱之分別。實症濕熱原可收功,虛寒者收功極難,亦有死者。
治法:以獨活寄生湯為主。熱者加羚羊、蒼朮、黃柏。寒者重用桂、附。虛者六味丸加鹿角,虎潛丸。
膝蓋毒 亦生於膝,初起寒熱,數日即紅。屬濕火。治法同上。
膝眼毒 生於膝蓋骨上兩旁膝眼中,俗名人面瘡。治同上。
委中毒 生於膝彎,俗名曲鰍。潰後防成廢疾。治法同上,熱加清藥,寒加溫藥。
第四十五章 魚肚毒、附陰疽、接骨發、穿拐毒、夾棍瘡
魚肚毒 生於小腿肚上,一名腓腨毒。屬濕熱傷筋。
治法:當歸、萆薢、丹皮、苡仁、防風、大貝、澤蘭、牛膝。有火加清藥,潰後宜補。
附陰疽 生內踝上三寸,初起有頭堅硬而腫痛。屬濕火。
治法:當歸、銀花、赤芍、鮮首烏、連翹、苡仁、萆薢、防風。
接骨發 生小腿肚之下,脛骨與足後跟骨相接處。治法與魚肚毒同。
穿拐毒 生於足之踝骨上,漫腫而痛。有濕熱、有寒濕。潰後不易收功。
治法:濕熱宜通經去濕。如萆薢、苡仁、當歸、防己、丹皮、澤蘭等。寒濕宜獨活、肉桂、牛膝、當歸之類。虛宜帶補。
夾棍瘡 因傷而碎爛,亦在踝骨上。收功不易。
治法:宜貼夾膏。服藥亦化濕通經活血而已。
第四十六章 腳發背、足跟疽、脫骨疽、湧泉疽、足底水疔
腳發背 生於足背,屬濕熱。初起紅腫略碎,漸漸爛大。宜貼白玉膏,宜用摻藥。若色黑者及見敗證,不食便泄,皆難治。
治法:銀花、萆薢、苡仁、當歸、丹皮、連翹、生草。虛者宜補。
足跟疽 生足跟骨上。紅腫易膿者,易治;堅硬黑者,難治。治法與癰疽同。
脫骨疽 或腳指脫落,或手指爛去,皆名脫疽。治法宜補宜化濕。初起宜外用灸法。色黑者不可治。
湧泉疽 生足心,屬腎經濕熱陰虛。若高腫色紅,易膿潰者,易治。若麻癢色黑,不潰者,難治。
治法:陽證宜萆薢、苡仁、銀花、歸尾等。陰證十全大補湯。
足底水疔 足底起黃泡,有硬塊。宜刺出膿水而愈。亦有壯熱煩躁者,則重。
治法:荊防敗毒散,仙方活命飲。
第四十七章 小兒赤遊丹、豌豆瘡、痘毒、一切瘡疥
小兒赤遊丹 皆胎火夾風熱,形如雲片,色紅而腫,或起手足,或起胸背,或起頭面。令兒煩躁發熱,若腹滿不尿不乳者,不治。
治法:金銀花、甘草、連翹、黑山梔、犀角、大黃之類。外以精肉片貼之。
豌豆瘡 生於傷寒溫病之後,如白泡瘡之類,頭面遍身皆發。
煎方:川連、甘草、淡芩、歸尾、防風、連翹、荊芥、白芷。外以玄明粉、赤小豆、青黛、共研末。雞蛋白調敷。
痘毒 痘後餘毒,多發於節骱。色紅者易治,色白者難治。收功不易。
治法:初發即宜內服透膿散,虛者用保元湯。
一切瘡疥 大抵皆血枯濕熱。
治法:不外養血去濕清熱。火甚體實者,防風通聖散。不實不虛者,如鮮首烏、當歸、苡仁、萆薢、銀花等。日久虛者,宜八珍湯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