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驗大成
- 作者
- 秦昌遇
- 朝代
- 明
- 年份
- 公元1641年
衄血章
一人為怒氣、鼻衄、去血過多,覺神思欠爽,頭作眩暈,手足厥冷,脈息左右寸關皆洪數。乃怒則火起於肝,血隨火上溢而出清道也。
方:生地(錢半) 牛膝(一錢) 梔子(二錢) 玄參(一錢) 廣皮(八分) 知母(一錢) 黃連(五分) 麥冬(三錢) 藕節
一人善飲、病衄,嗽喘不能伏枕。余診之:脈大如指。《脈法》云:鼻衄失血,沉細宜是脈,不然亦為可慮。脈大非熱,乃脈氣虛也,肺開竅於鼻,故作衄,此金極似火之病。急宜補肺,火自漸退。若竟用寒涼,殊悖「亢則害、承乃制」之旨矣。
方:人參(一錢) 黃耆(二錢) 歸身(一錢) 甘草(五分) 白朮(八分) 茯苓(一錢) 廣皮(八分) 神麯(八分) 麥冬(一錢)
一人右關脈洪實有力,鼻氣若燔,衄血如注,此足陽明之火。陽明之脈絡鼻,足經氣血俱多,陽熱拂鬱則陽絡傷,陽絡傷則血外溢;火性炎上,故火旺則血湧如潮耳。宜用涼血行血之劑。
方:犀角 生地 白芍 丹皮 鬱金
一人無故鼻出血,滴點不流,其色紫黑,乃陰虛之症,火極而兼水化也,名曰衊血。
方:黃耆(二錢) 茯苓(一錢) 白芍(一錢) 當歸(一錢) 生地(一錢) 阿膠(一錢) 甘草(五分) 側柏葉(二錢、炒黑)
一兒喜啖炙煿,並好飲酒,患衄,此乃胃肺積熱所致。用清胃散加減治之。
方:黃連 生地 丹皮 當歸 山梔 甘草
去升麻,加葛粉以解酒毒。
衄血不止,用新絳花三錢、竹茹三錢煎湯,口中屢漱自止,但切不可嚥下,應驗之極。
咳血章
一人於秋令病咳,疾少聲嘶。間或咯血,右手脈大無倫,時復促而中止,此脾、肺、腎三經之病也。蓋秋陽燥烈,熱則傷肺,加之勞倦傷脾。脾為肺母,母病而子失所養;色欲傷腎,腎為肺子,子傷必盜母氣以自養,而肺愈虛矣。法當從清暑益氣湯例而增減。
方:白芍(一錢) 麥冬(一錢) 茯苓(一錢) 生地(一錢) 歸身(八分) 黃柏(七分) 知母(七分) 廣皮(七分) 神麯(七分) 甘草(三分)
性急多怒患嘔吐,一日左奶下忽一點痛,復又過勞惱怒,腹中覺有穢氣衝上,即嗽極吐,亦復就嘔無痰,甚則吐血,時發如瘧,六脈皆浮細,略弦而馳,此土虛水旺之症。性急多怒,肝火時動,故奶下痛者,肝氣鬱也;穢氣衝者,肝火凌脾而逆上也;嘔血者,肝被火擾,不能藏也;咳嗽者,金失所養,又受火克而然也;嘔吐者,脾虛不能運化,食鬱為痰也;寒熱者,水火交戰也。茲宜補脾土之虛,泄肝木之實,清肺金之燥,庶幾可安。
方:青皮(七分) 山梔(七分) 白芍(一錢) 黃耆(一錢) 麥冬(一錢) 歸身(七分) 阿膠(七分) 甘草(五分) 五味子(五分) 白朮(一錢五分) 人參(一錢)
一人病咳嗽吐痰,或時帶血,飲食無味,易感風寒,行步喘促,夜夢紛壇,又有癲症,脈皆浮濡無力而緩,右手脾部儒弱頗弦,此脾病也。脾屬土,為肺之母,虛則肺子失養,故為咳嗽。又肺主皮毛,失養則皮毛疏豁而風寒易人。又脾為心之子,子虛則竊母氣以自養,而母亦虛,故夜夢不安。脾屬濕,濕喜下流,故入肝為癲疝,且疝氣不痛而屬濕。宜用參、朮、茯苓補脾為君;歸身、麥冬、黃芩清肺養心為臣;川芎、陳皮、山楂散都去濕為佐。
一人因勞咳血,頭眩腳軟,口氣夢遺,時或如冰水滴於身者數點,脈皆濡緩而弱,右關沉微,按之不應,初病傷腎。《經》云:腎乃胃之關也。關既失守,胃亦傷矣,故氣壅逆,血隨氣逆而咳也。又《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男子少精。二陽者,腸胃也,腸胃之病,必延及心脾,故夢遺。亦有胃氣不固而成者。此皆屬陰虛之症,遂用
人參(一錢) 黃耆(二錢) 白朮(一錢) 歸身(一錢) 門冬(一錢) 茯神(一錢) 山梔(一錢) 棗仁(一錢) 陳皮(一錢) 甘草(一錢)
朝服六味地黃丸,加黃柏、椿皮。
一人咳嗽見血,多是肺受熱邪所致。氣得熱而變為火,火盛而陰血不寧,從火滯騰,而越出上竅。治宜瀉火滋陰,忌服人參。
方:阿膠 當歸 白芍 知母 貝母 麥冬 生地 桑皮
吐血中用砂仁末煮生地,去黏滯之氣也。如吐血欲令其從下而來,須用歸尾炒黑大黃,即令血從下部來。
清咳湯:當歸 白芍 桃仁 貝母 丹皮 黃芩 山梔 桔梗 青皮 甘草
丹溪吐血方:青黛(飛) 瓜簍仁(去油) 訶子(去核) 海粉(去沙) 山梔(炒黑)
蜜丸噙化。梔、黛所以降火,瓜、粉所以行痰,訶子所以斂肺。
咯血章
吐血有血屑者,謂之咯血,自腎經來也。氣分有火,則令人咯,久久咯之,則動其血。
一人素多都火,左脈大而馳,右關滑而數。氣都喉間,痰滯不得出,咳出痰中帶血,色如瑪瑙而成塊。愚謂:陰流乎陽,血隨氣使,此緣抑鬱既久,血因氣滯而成瘀,忽復加以憂愁惱怒,擾動君相二火,向所停之瘀挾火勢而上騰矣。此血出自胃經,宜去上中之火,利中宮之氣,氣利火去則不咯,不咯而血自除矣。
方:麥冬 瓜簍仁 阿膠 青黛 杏仁 川貝 桔梗 廣皮 紫菀茸 米仁 甘草 童便
一人多欲,內熱焦煩,脈息濡細而數,咯出痰中帶血。系真陰不足,虛火沸騰,久而咯之則動其血,此血從足少陰經來。宜滋陰降火,尤宜戒色,恬愉養靜,庶乎不復咯矣。
六味地黃湯
一童子御女太早,年甫十六,而形神枯槁。咯出痰血如瑪瑙者盅許,兼小腹作痛,其脈脾肺虛矣,尺脈濡軟。此水衰火旺,金弱脾虛之候。非靜養絕欲,咯之日久,必成勞瘵。
方:麥冬 百合 茯苓 貝母 紫菀 山藥 米仁 白芨 陳皮 阿膠 童便
一童姻後忽吐血盞許,服降火養陰之劑,愈後三月,復因惱怒,每早咯血幾絲。脈息滑數,此因向有痰熱,復因怒動肝火所致。
方:紫菀(一錢五分) 米仁(一錢五分) 百合(一錢) 百部(一錢) 貝母(一錢) 阿膠(一錢五分)
一童時咳,痰中帶血,此脾肺兩家之火,又非本原之病可比。清咳湯主之。
陳皮 半夏 茯苓 知母 生地 桔梗 山梔 杏仁 阿膠 貝母 桑皮 甘草
丸方:陳皮(一兩) 白芍藥(一兩) 黃連(一兩) 知母(四錢,去毛,鹽水炒) 生地(二兩) 萸肉(一兩半) 玄參(一兩) 地骨皮(一兩) 丹皮(一兩) 麥冬(一兩) 貝母(一兩) 山藥(一兩,炒黑) 甘草(三錢)
煉蜜為細丸,每服二錢,白湯空心送下,上下午更服一次,尤妙。
一友積學工苦,素患吐血,至於強力而起,自為霍然矣,欲覓一館地,為終歲讀書之計。余偶往渴之,邀診其脈,余曰:「恙雖小康,慎無勞心。」出謂人曰:「其人外癯中失,其樞遏不自逸,乃師蠹魚,火宮令,無不自斃。」果然入夏疾作,未交秋而身殞矣。所以至期必死者,余診其脈,陽躁而不鼓,陰微而欲絕,四月一陰生,六月三陰長,今虛陽生浮,真陰內爍,故其病必死矣。
一人大醉後,不能動移,令人駝歸,未免胃口停滯,不能運行,以至明日大吐血。延一醫用涼血止血之劑,百劑不愈。獨憑三老至,竟令服健脾等藥而血止。乃知脾統血,脾弱不能運行,遂不循故道,所以吐血過上行也。
飲食即有血水吐出論
巢氏曰:吐血者是有熱。氣盛而血虛,熱乘於血,血性得熱,則流散妄行,氣逆則血隨上,故令吐血也。故飲食大飽之後,脾胃內冷,不能消化,忽所食之物,氣血相沖,因傷脾胃,亦令吐血也。
失血難以補救
一人二十餘歲矣,己丑十月中旬,咳嗽痰中帶血,至月終大吐血鬥余,汗出如雨。王羽律進人參五分,發喘愈甚。余今日進人參五錢、黃耆五錢、甘草一錢、肉桂一錢。一日一夜,進參二兩、肉桂八錢,而汗始有收意。然時而汗仍來,面色如粧,陽氣已脫盡矣,畢竟不能奏效。
溺血章
一人因悲而溺血,兩尺脈沉澀帶數,蓋悲極傷肺,肺失生化之令,金水不清而濁,治當澄其源,則流自清。
方:人參 甘草 升麻 黃耆 當歸 白朮 陳皮 柴胡 白芍 麥冬 丹皮 五味
一人小便出血,不痛,左寸脈洪數。此血從精孔中來。巢氏曰:心主血,與小腸合。血之流行,宣通經絡,循環臟腑,惟心家有熱,則移於小腸,失其常經,溢滲於脬內,故尿血也。小薊散主之。
方:小薊 生地 滑石 通草 蒲黃 淡竹葉 當歸 山梔 生草梢 藕節
一人小溲淋濕,血雜而作痛,左三部弦數。此膀胱經病。《經》曰:胞移熱於膀胱,則陰溺逆血。法當涼以導之,淡以滲之,活血於陰,調氣於陽。
方:生地 當歸 丹皮 車前 山梔 甘草梢 黃柏 地膚子
如痛甚加玄胡索、豆豉。一兒向有疳火,小便尿血。此係積熱內蘊,燔灼膀胱也。宜清下焦之火,則血自止矣。
方:黃柏 山桅 赤苓 木通 生地 麥冬 滑石 甘草
水煎。
一婦尿血,久服寒涼止血藥,面色萎黃,肢體倦怠,飲食不甘,晡熱作渴已三年矣。此藥傷脾胃,元氣下陷,而不能攝血也。蓋病久鬱結傷脾,用補中益氣以補元氣,用歸脾湯以解脾郁,使血得歸經,更用加味逍遙散,以補養肝血,諸症漸愈。
附:溺血總論
心移熱小腸,故有小便出血症,竟以清腸湯主之可也。
方:當歸 生地 山梔(炒) 黃連 白芍 黃柏 瞿麥 茯苓 木通 萹蓄 知母 麥冬 甘草梢 燈芯
若莖中痛,加滑石、枳殼,去芍藥,茯苓。
一方用骨皮煎湯一杯,入酒少許服。
一方用膽草一兩,煎水五升,取二升,分五次服。
又,用車前曬乾為末,每服二錢,車前葉煎湯調下。
又,用玄胡索一兩、朴硝一錢為末,每四錢,水煎服之,驗甚。
水便、尿血者,竟以甘草、升麻煎湯,調益元散服之。
房勞尿血,用自己發一握,洗淨燒灰,作一服,酒下。
附:小便黃濁不當清利論
一發病至漸痊,惟小便出帶黃濁。一醫欲用淡滲之劑清利之。余曰:不聞《靈樞》有云乎:中氣不足,溲溺為變。但當仍守前力,加黃柏一、二分可也。醫曰:黃柏一、二分,自遂足清利小便耶?餘日:不觀漉酒者乎?濁膠數升,投以黃柏少許,旋澄清徹底,豈一溲不足以當之耶?」已而服之,果然矣。
便血章
一人溲而便膿血,乃氣行而血止也。脈息肺、脾部沉澀。又屬憂思所傷,其兼寒熱者,氣虛畏寒,血虛生熱也。宜和血調氣,清利濕熱。
方:當歸(一錢) 白芍(一錢) 茯苓(七分) 澤瀉(一錢) 厚朴(一錢) 山楂(二錢) 黃連 木香(三分) 枳殼(八分) 通草(五分) 砂仁(一錢)
一人便血飽脹,脈息右緊左弦,屬飲食傷脾,脾土不能□□,則脹滿,脾氣不能統血,則下血。治須健運坤元之氣,俟食得運化,庶可希愈耳。
方:茯苓(一錢) 白朮(二錢) 黃連(一錢) 白芍(二錢) 陳皮(一錢) 厚朴(一錢) 澤瀉(一錢)
一人大便下血已久,兼之飲食後腹痛,脈息寸關弦旺而尺軟,乃陰絡受傷也。《素問》云: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是也。其腹痛者,緣脾統血,血虛則脾益虧,而運化稽遲,所以作痛也。治當令血歸經絡,兼調和營衛,健脾助陰之藥主之。
方:陳皮 當歸 白朮 山楂 黃連 山藥 荊芥 生地 白芍 地榆 槐角
一人便血已久,近兩月脾胃不知,竟得體倦,六脈虛濡,是陰血虧而陽無所依,則浮散而為熱,或為耳鳴也。東垣謂:陽旺則能生陰血,陽生陰長。宜用補氣健脾胃,兼佐以生血之劑。
方:人參(一兩) 黃耆(二兩) 白朮(一兩半) 茯苓(一兩) 生地(二兩) 萸肉(二兩) 槐角(二兩) 地榆(二兩)
一兒痘後,時有冷汗身熱之症,忽然大便下血。一醫誤以痢治,余謂:脾統血,此痘後脾土虛弱,土受木製,脾不能統攝故耳。
方:白朮 茯苓 人參 乾薑 黃連 白芍 柴胡 升麻 烏梅
一兒腹微脹實,瀉亦不甚,糞後有血,飲食減少,向服消積止血藥不效。此係久瀉傷脾,脾虛下陷之症也。治宜溫補,兼升提之劑。
方:人參 白朮 乾薑 茯苓 升麻 柴胡 甘草
一老婦性沉多怒,大便下血十餘年,食減形困,心搖動,或如煙燻,早起而微浮,血或暫止,則神思困倦,忤意則復作,脈左浮大虛甚,久取澀滯不勻,右澀沉細弱,寸沉欲絕。此氣鬱生涎,涎郁胸中,心氣不升,經脈壅遏不降,心血絕不能自養也,非開涎不足以行氣,非氣升則血不歸隧道,以壯脾藥為君,諸藥佐之。
二陳湯加:紅花 升麻 歸身 黃連 青皮 貝母 澤瀉 黃耆 芍藥
每貼加附子一片。四貼後血止,去附,加葛根、丹皮、山梔。而煙燻之氣除,乃去所加之藥,再加砂仁、神麯、熟地、木香;倍參、耆、白朮,服之後愈。
一人善飲酒食,便血色清而鮮,六脈浮數。叔和曰:浮則為風。風,陽邪也。血得之則善行,數則為熱。《仁齋》曰:血遇熱則流通,風熱相搏,血不自寧,《經》所謂清色為腸風是也。屬胃與大腸經症。
方:條芩 丹皮 黃連 槐花 秦艽 地榆 生地 當歸 白芍 荊芥
一人臟毒色黯而濁,腹中作痛,右手脈芤濡無力。乃中氣虛寒,不能攝血歸經。宜補脾生陽,以降澀之。
方:人參 白朮 柴胡 升麻 當歸 甘草 炮姜 烏梅 白芍 茯苓 川芎 桂枝
一人四肢沉重,大便滑瀉,後血直來,而血色不鮮,紫黑如豆汁,六脈洪儒,種種皆濕毒所傷。夫濕,陰邪也。血得之則敗壞而色變。宜用升陽之劑。陽氣升騰,則陰火有所依歸,佐以風藥,助風以燥之也。
一人右關脈獨大而芤,先便後血。張三錫云:出自胃經,其來也遠,謂之遠血。胃者,守營之血,守而不走,存於胃中。胃氣既虛,則邪易湊之,率由醉飽房勞積熱所致。治當清胃和中,使胃氣因而自循於經矣。
方: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炙 吳茱萸炒黃連 白芍椿根皮 桔梗
一人少食腹脹,失血後便,雜以糟粕,氣口脈大於人迎一二部,是腸胃過傷酒食,使營血失道,滲入大腸,書謂近血是也。
方:白芍 白朮 厚朴 廣皮 山楂肉 枳殼 黃連 茯苓 澤瀉
一人好飲患便血症,一日如厠二、三次,每次便血碗許,後重腹痛,此濕熱酒毒所傷也。治以苦寒,始能勝熱,佐以苦燥,始能勝濕。果服之而痊。
方:黃連(酒炒) 木香 當歸 白芍 生地 川芎 條芩 防風 荊芥 白芷
煎好入橡斗子灰二錢,調服。
一人便血,其血與水穀另作一派,四散遠射,腰沉沉然,腹中大痛。此因酒色過度,勞動之中,或驟飲大吞,致水穀釀成瘀血,乃陽明少陽經濕熱之毒也。《經》曰:飲食不節,起居不時,則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填滿閉塞,下為饗泄,久易為腸澼也。治直升陽氣,祛濕熱,和血脈。
方:白芍 升麻 黃耆 秦艽 生熟地 丹皮 甘草 柴胡 蒼朮 歸身 葛根 桂少許
一人腸鳴腹痛,泄瀉少食,嘔酸惡冷物,心下痞,手足梢冷,時或煩躁,不得安臥,面色青黃不澤,脈息沉細而遲,此名陰結之症。《經》云:結陰者,便血。蓋邪在五臟,則陰脈不和,而血留之,結陰之病,陰氣內結,不得外行,血無所稟,滲入腸間,故便血也。宜和中散寒,除濕溫胃,開導陰氣,與陽氣相和,則陰血自然歸經,而無滯結之患矣。
方:白朮 茯苓 白芍 歸身 地榆 烏梅 炮姜 山楂 厚朴
三、四劑後去楂、樸,加人參、柴胡、升麻。
便血總論
夫便血者,因臟腑蘊積濕熱所致。清臟湯主之,四物加苓、連、梔、榆、槐角、柏葉、阿膠。如腹脹,加陳皮;傷風,加劑芥;氣陷加升麻;心血不足,加茯神;虛寒,加炒黑乾薑;虛,加參、術。
臟毒糞後來者,名遠血,解毒湯主之。芩、連、梔、柏、翹、槐花各一錢五分,細辛、甘草各四分。遠血自小腸來,姜炒黃連、木通為主。久不止,槐花散即愈。
方:當歸(一錢) 地榆(一錢) 生地(七分) 黃芩(七分) 升麻(七分) 枳殼(八分) 阿膠 槐花(各一分)
亦可以加防風五分、側柏葉五分。
腸風,糞前來者,名近血,柏葉湯主之:側柏葉、歸、地、黃連、枳殼、槐花、地榆、荊芥、甘草、烏梅、生薑。從大腸來,宜槐花、條芩、檳榔為主。久不止,用地榆散。
方:烏梅(一兩、焙乾去核) 五倍(一兩焙乾去核) 枳殼(一錢五分麩炒) 槐花(二錢) 黃連(三分) 白芷(一錢) 荊芥穗(三錢) 地榆(二錢) 白根皮(三錢)
為細末,空心酒調服三錢。
痰症章
一人脈滑而數,乃痰聚於中州,寒凝肺表,以致咳嗽內熱,氣悶胸次不快。洽當清順肺氣為主,導痰藥為臣使。
方:防風 桑皮 前胡 枳殼 廣皮 桔梗 知母 玄參 天麻 燈芯
一人面黃體重,嗜臥腹脹而食不消,痰吐色白,或時帶綠,此痰動於脾濕,脾虛不能運化也。宜益脾以固本,利氣以瀉標。
方:白朮 廣皮 甘草炙 茯苓 半夏 澤瀉 防風
一人多郁,六脈沉滑,噁心飽問,痰涎膠固,咳而難出。
《經》曰:肺氣鬱則生熱,熱盛則生痰,痰之所生者,皆由氣之不清。治當開鬱行氣為主。
方:貝母 香附 桔紅 枳殼 桔梗 花粉
一人尺脈浮大,按之則澀,口渴溺赤,氣短咳嗽,多痰。乃因嗜欲不節,陰虛火動,水沸為痰,如龍火之於海,龍興而水附也。此症忌用寒涼,惟宜甘溫之劑,引火歸源,痰不治而自愈矣。
方:萸肉 山藥 丹皮 澤瀉 生地 茯苓 麥冬 北五味
一人傷風發熱,喘嗽多痰,脈息浮滑帶數。《脈經》云:浮為風,滑為痰數為熱。是肺俞受風,而胃有郁痰也。《素問》謂:喘息有音者,陽明之逆氣,宜清胃保肺。
方:廣皮 麥冬 知母 桑皮 蘇子 玄參 半夏 桔梗 花粉 紫菀
一人惡寒腰痛,夢遺疲倦,時吐清沫,或雜煙煤色點,兩寸關弦緊,尺脈沉微,屬虛寒之症,乃腎虛不能攝水,則水泛溢乎上,理當壯腎氣以收津液,健脾氣以制泛水,益火源以消陰醫。
方:萸肉 山藥 丹皮 澤瀉 生地 茯苓 白朮 肉桂 橘紅 益智仁
一人怯症,脈息虛數,膈上有痰。此係真陰不足,肺受火爍,津液凝滯,而為飲為痰。宜先用潤劑,理肺滋陰,庶俾上逆之火得返其宅,而痰自清也。
方:麥冬 生地 枸杞 骨皮 甘草 知母 貝母 白芍 廣皮 茯苓 紫菀
一人兩手關前脈浮弦而實,口渴不能飲水,氣逆不順,隔有稠痰,周身痠痛,日晡潮熱。吳俛曰:濕挾熱而生痰,火載氣而上逆,濕熱相搏,是以痠痛,此濕為本,熱為標也。治宜燥脾濕、清中氣為主。
方:丹皮 秦艽 半夏 茯苓 廣皮 甘草炙 白朮 厚朴 紫胡 黃芩 白芍
一人脈息細緩,關部尤甚,病在足太陰經。怯者著而為病,所以饗泄倦怠,食少痰多,無不由土虛不能運化,氣滯成積,積敗為痰,近服消痰清氣之藥過多,致脾氣愈虛,舊痰未除,而新痰復結矣。速宜溫補脾胃,令其清者舉於上,濁者抑於下,升降自如,而津液自爾流通矣。
方:人參 白朮 茯苓 炙草 半夏 陳皮
一人胃家有虛火,隔上有停痰,所以勞頓用心後,便有噁心欲嘔之症。
方:陳皮(一錢) 半夏(一錢五分) 茯苓(一錢) 白芥子(一錢炒) 白朮(一錢土炒) 白芍(一錢五分醋炒)
夫上盛者,下必虛。《內經》云:上病療下是也。故丸方以地黃丸和杜仲二兩、牛膝二兩、麥冬二兩、五味二兩、補骨脂二兩。如勞頓後,以人參湯服。
痰飲
一婦稟賦清瘦,素有嘔吐痰涎之患,或一月、半月而發。脈帶沉澀,由於懷抱抑鬱,飲食停滯,不得以消散而成也。此名為飲,洽宜燥濕利水、行痰健脾為主。
方:半夏 茯苓 人參 白朮此四味清脾消痰為君 豬苓 澤瀉此二味滲泄之 白豆蔻 桔皮此二味開散之 蘇子旋覆花此二味通暢之佐使
更能戒思慮,不甚作勞,無有不安矣。
痰核
一兒項上結核,究其因,乃鬱氣之積,五味之厚,曰風曰痰,風火相搏而成結也。
方:半夏 貝母 歸尾 生地 連翹 柴胡 膽草 黃芩 蘆薈 昆布
一人頤間結核,屬心脾火熾,痰凝氣聚而成。病雖微而藥鮮效。宜凝神澄慮,則心火不炎,結核自除矣。
方:茯神 玄參 黃連 銀花 貝母 橘紅 天麻 夏桔草 連翹
麻木章
一人素有痰,兩臂作麻,兩目流淚,服祛風化痰藥愈盛,臂反痛不能伸,手指拘攣,蓋麻屬氣虛,因前藥而復傷肝,火盛而筋攣耳。況風自火出,當補脾肺、滋腎水,則風自熄,熱自退,痰自清。遂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不三月而痊。如臂上痛者,非薑黃不能愈,此引經藥也。
一婦或時遍身麻木,懵不知人,良久則蘇。醫作風治,用烏藥順氣散,又用小續命湯,病益甚。予診之,脈皆浮濡緩弱,此氣虛也。麻者,氣餒行遲,不能接續也。如人久坐屈膝,氣道不行利,故伸足起立而麻者是也。心之所養者,血;所藏者,神。氣運不到,血亦罕來,由心失所養而昏懵也。
方:人參 黃耆 當歸 茯苓 門冬 黃芩 陳皮 甘草
一友時覺腸中作癢,因而右手麻木,不能運動,偶服驅蟲藥,打出蟲如飛蟻者,不計其數。蟲且俱入於地,遂不麻木。則知右手麻木,亦有蟲症者,不可概論血虛與積痰也。
鬱症章
一人胸脅作痛,痞悶噯氣,六脈沉澀。叔和曰:澀為氣滯。《紫虛》亦曰: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此屬氣鬱不舒,心肺之陽不降,腎肝之陰不升,久則為痰為飲,此是神思間病。不可全憑藥餌,惟恬愉自得,乃可卻此鬱結耳。
方:白豆蔻 藿香 香附 撫芎 蘇梗 廣皮 茯苓 貝母
一人脈息沉滑,右寸獨盛,咽酸腹痛,飽脹噁心。東垣所謂食塞太陰,抑遏陽氣,是食鬱症也。治當消食和胃。
方:蒼朮 厚朴 陳皮 甘草 草蔻 神麯 麥芽 山楂
一人內熱外寒,氣稍不順,脈沉而數,此火鬱之症也。火者,手陰經主之,稟炎上之體,喜暢而惡郁,郁遏不揚,則火光無焰,故令身寒,脈沉為在裡,沉而數為裡熱,氣之下順,火之沖逆也。以順氣藥為君,氣順而火降;辛涼藥為佐,正「火鬱發之」之義也。
方:山梔 薄荷 香附 白芍 柴胡 乾葛 當歸 丹皮
一人將六十餘歲,向來多思多慮,曲用心機,左邊有一微塊升上,異常作楚,如是者久矣,每服補元降氣等劑即愈。至六旬外,覺腹中有氣升上,不拘早晚,如驚畏之狀,突然而起,即本身徒然不覺也。舉家憂惶,夜不能睡,凡用一切安神之劑,毫釐不減,此鬱火所致也,竟用當歸六黃湯而愈矣。
脾胃章
病原起於三年前,皆由乎氣,氣則便不食,一、二日有之,二、三日有之,氣後仍如常飲食。斯時尚未覺其病,未幾每夜臥少頃,忽中氣上升而不下,胸前如壓石,喘息難制而覺矣。即披衣起坐,其氣稍平,家庭不能無氣,或食後遇氣,或氣後遇食,又增胸前作痛,漸下至小腹乃瀉,如此者常痛常瀉,珍節調理即愈。獨今年夏月愈加謹慎,腹中更作痛,脾氣更不實,不能轉化者有之。秋來復有氣,但覺病勢尤甚,才進飲食,腹中漉漉有聲,而痛瀉交作矣。瀉中略有積氣,日覺神瘁肉消,總之肝木乘脾,脾氣傷損,名為火不歸元乃子病而母亦病也。法當虛則補母,然肝之賊土,亦由中氣不足,金氣虧損應當扶助元氣,因肺主氣,肺金壯旺,則肝不敢悔脾土耳。煎方補腎抑肝為主。
煎方;白朮(一錢五分) 補骨脂(一錢) 肉豆蔻(一錢煨) 白芍(一錢) 茯苓(一錢) 棗仁(一錢) 炙草(二分) 人參(一錢) 楂肉(一錢) 升麻(五分) 柴胡(七分) 黃耆(一錢炒) 桂(二分)
加煨姜四分。
丸方:腎氣丸加益智一兩。
一婦因脾土虛弱,不能運化,胸膈作脹,已多時矣。且觸之必發。
煎方:香附(一錢醋炒) 廣皮(一錢) 白豆蔻(一錢炒研) 厚朴(一錢薑汁炒) 蘇子(一錢炒研) 楂肉(一錢) 白芥子(一錢炒) 萊菔子(一錢炒) 木香(二分磨沖) 砂仁(一錢炒研) 青皮(一錢麩炒) 加生薑一片。
丸方:熟地(四兩) 白茯苓(三兩) 車前子(一兩) 牛膝(一兩) 萸肉(二兩) 山藥(一兩) 丹皮(一兩) 澤瀉(一兩) 肉桂(一兩) 制熟附子(五錢)
六脈細而少力,以致營衛兩傷、氣血虧損之象。脾土為萬物之母,脾土作瀉,全不能愈,無怪肌肉之漸消,面色之恍白也。
方:白朮 乾薑 肉桂 肉果 茯苓 山藥 人參 苡仁
一方專醫健脾開胃為主,童稚之年,尤其所宜也。
白朮米泔水浸二日,銼片,飯上蒸曬(四兩) 穀芽(二兩麥芽一兩半) 山楂肉(一兩半) 砂仁(一兩)
為末,每服二錢,白湯下。
脾虛誤食巴豆
一友就予診,予告曰:「是脾氣虛也,少年不宜有此,豈攻伐太過乎?」友曰:「然。秋時就試白門,寓僧舍,患食後煩懣,僧教余以棗煨巴豆啖之,每食後輒啖,共計不下百粒許,歸而胸腹飧脹。醫復投以山稜、蓬莪朮等劑,即食不下咽,而腹中作楚,故就如診,幸為療之。」余曰:「巴豆,大毒之藥,其性生溫熟寒,大傷脾胃,非年少元氣強壯,萬無活理矣。今脈再至,臟氣損為寒甚」。用理中數服食始下,用前方隨時加減,更兼服河車八味丸,調理年餘,始得如舊。
泄瀉章
一人泄瀉,右三部脈緊而沉,由脾土不能制濕,濕勝則儒泄也。兼之喉膈稍覺有痰,蓋痰之本源於腎,痰之動主於脾,宜健脾土、和胃氣、利濕邪,則津液流通,陰陽泌別,恙斯安矣。
方:山藥 白扁豆 藿香 茯苓 白朮 木香 白蔻 桔紅 砂仁
一人飲食不調,致傷脾胃,氣口脈弦。濁氣在上,則生腹脹;清氣在下,則生饗泄。蓋飧脹,即是倒飽;饗泄,乃為飲食而瀉也。《素問》云: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則形與神俱可以卻疾矣。
方:米仁 車前子 石斛 茯苓 山藥 澤瀉 扁豆 白豆蔻 白朮 山楂
一兒久瀉不止,肛門脫出,此脾土衰弱,真元下陷也。《經》云,實熱則大便秘結,虛寒則肛門脫出。法當補脾,兼帶升提,則瀉自止矣。
方:山藥 甘草 人參 白朮 茯苓 升麻 廣皮 柴胡 白芍
如小便不利加車前草,虛汗加黃耆。
一兒四歲,瀉久不止,每日夜必數次,間發潮熱,作渴唇紅,而貌羸瘦,其腹如鼓,喜其善飲,故可治耳。若竟投訶果,必致不救。丹溪云:善食而瘦者,此胃中有伏火,易於消化也。此幾平日善飯,且系疳火作瀉,如用木香、肉果等類,反助其火,則清純中和之氣,變為燥熱燔燎之症,火愈甚,則瀉愈迫矣。予先用化食消積藥,次投以平胃散,加黃芩、黃連、白朮、神麯、麥芽,二劑而瀉減,後以五疳丸調理而愈。此乃實症似虛之候,切勿防其慢驚而投溫補之劑也。
一人腹痛腸鳴,煩渴,前溲赤澀,暴注下泄,糞色黃褐,食不及化,肛門焦痛,六脈沉濡,有關帶數。濡者,濕也;數者,脾有伏火也。此太陰經伏火邪,濕熱下流為病。《原病式》曰:熱鬱於內,則腹滿而痛,所以痛一陣、瀉一陣也。叔和云:濕多成五泄,陽走若雷鳴,火擊其水,所以腸鳴一陣而痛一陣也。煩渴者,胃中之津液少也;食不及化音,火性急速,傳失其常。仲景所謂邪熱不殺穀也。前溲赤澀者,濕熱拂鬱而氣不能化也。法當升陽散火,佐以利水道藥。
方:澤瀉 蒼朮 厚朴 廣皮 甘草 白朮 茯苓 豬苓 黃連 乾葛 防風 白芍
一人丁丑年,脈息沉細,濡溺而緩,瀉水腸鳴,虛浮困倦,頭痛腹脹,此濕上太過之年,民病濕瀉,太陽受病也。脾主四末,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末不能稟水穀之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矣。土虛則不能四布津液,水穀常流於胃而生濕,濕勝則儒泄也。《經》云: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脾氣虛而停滯上焦,壅塞而為腫、為脹、為頭痛也。宜用勝濕滲濕之劑,濕去土旺,瀉自止矣。
方:陳皮 防風 澤瀉 白朮 茯苓 白芍 蒼朮 厚朴 肉桂
一人兩尺沉虛,每每五更初曉必洞瀉一次,名日腎泄。腎主二便,開竅於二陰,受時於亥子,命門火衰,而水獨治,故令此時作泄也。《內經》又云:腎為胃之關。關門不利,則聚水而生病也。不可概用參、木補脾胃中陽氣。蓋脾屬土,腎屬水,補脾則土愈勝,而水愈虧。宜補陰藥中稍兼健脾。
方:小茴香 山藥 芡實 茯苓 白朮 甘草 蓮肉 肉果 補骨脂 陳皮 升麻
為末,每服二錢,蓮肉湯下。
一人病泄,脈浮而緩,惡風自汗,痛引腰背,瀉多白沫,有聲,便時又閉而不下,或沫中帶血。此為風泄,乃風邪乘虛入客腸胃。《經》云: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饗泄。郝允治所謂藁本湯症也。藁本是治頭風之藥,以之治泄,何哉?蓋風藥性升,升其陽氣而下泄自止。下者抑之,非此之謂歟?
方:白朮 茯苓 豬苓 澤瀉 肉桂 升麻 防風 藁本 白芍
一人脈沉弦而滑,或瀉或止,或多或少,或下白物,胸中懊憹不舒。此太陰經有積痰,肺氣壅遏,不能下降,臟病則傳腑,是以作瀉,當澄其源而流自清。
方: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白朮 黃芩 蒼朮 厚朴
一人憂思太過,六脈沉結而病泄。蓋憂思過度則傷脾,致氣結而不升舉,陷入下焦也。宜開鬱健脾,使穀氣升發,瀉當自止。
方:柴胡 升麻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黃耆 白芍 廣皮 木香
一人左關沉弦,右關沉儒,脅痛腹瀉,此肝泄也。因暴怒傷肝,甚則乘脾虛下溜之,故宜伐肝和脾之劑主之。
方:白朮 蒼朮 白芍 甘草 茯苓 厚朴 青皮
一人六脈沉遲,水瀉澄澈清冷,糟粕不化,腹痛腸鳴,小便清白。此中氣虛寒,不能防水,瀉則脾虛,痛責肝實,此賊邪之症也。理宜疏泄肝氣,濕補傳化為主,則水穀腐熟,大便如常矣。
方:白朮 茯苓 陳皮 厚朴 豬苓 澤瀉 吳茱萸 肉桂 砂仁
一兒因驚,面帶青色,瀉多青沫。夫青者,肝之色也。肝主驚,故虛風自甚,因乘脾而成泄。法當平木之太過,扶土之不及。
方:青皮 肉桂 白朮 茯苓 豬苓 柴胡 白芍 澤瀉。
一瘦人暑月,右手脈陽虛陰微。《脈經》曰:陽虛為中暑,陰微則下利,所以身熱煩渴,腹痛泄瀉,自汗溲赤,四肢疲睏也。正東垣所謂夏月中暑,飲食勞倦之症。當服清暑益氣之劑。
方:人參 白朮 神麯 廣皮 澤瀉 黃耆 蒼朮 升麻 甘草 乾葛 五味
一人久患泄瀉,以暖藥補脾,及分利小水,升提下陷,俱罔效。予診之,心脈獨弱,正《經》所謂:獨弱者,病也。蓋心火也,脾土也,火生土,脾之旺,賴火燥之。心氣不足,則火不燥,脾土受濕,故令泄瀉。法當益火以消陰醫,比如諸太陽中天而陰濕自干矣。
方: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益智仁 廣皮 山藥 澤瀉 訶子 肉果
一人患瀉,時作時止,面帶紅色,吐痰口乾。診之左關弦緊,腎水不能生肝木也;右關弦大,肝木乘脾土也。此乃脾腎兩虧,不能生剋制化,內真寒而外假熱之症。法當溫補以滋化源。
方;人參 白朮 吳茱萸 山藥 黃耆 肉果 乾薑 補骨脂 五味 茯苓 甘草
一婦長夏患泄瀉,身涼四末厥冷,晝夜數次,皆完穀不化,清水如注,飲食下咽即泄出不變,已經六,七日矣。予診之:六脈沉伏無力而澀,脾虛受濕,為肝木所侮。此五泄之一,非怪症也。宜健脾疏風燥濕,升提下陷之氣。
方:白朮 茯苓 豬苓 澤瀉 肉桂 蒼朮 羌活 防風 炮姜 半夏 厚朴 白芍 砂仁
一人患脾泄數年,每自黎明始,至旁午前,腹痛而瀉七、八度,日以為常,食少倦怠,脈得右關滑數,左關微弦,此腎虛而牌中有積熱也。宜先投黃連枳朮丸以去其積熱,繼以八味丸以滋其化源。
一儒沉湎於酒,便滑溺澀。食減胸滿,腿足漸腫,六脈沉遲。屬脾腎虛寒,少火無焰,中黃不蒸,則陰陽不得分理,清濁安能泌別。惟宜滋坎中之戊,益離中之已,坎離交媾,諸症自退避三舍,服金匱腎氣丸而果愈。
一人時值夏月,過食瓜果,大瀉不止,中脘大痛,煩渴引飲,右寸關俱沉伏。此陽氣下陷,抑鬱之故,宜升陽益胃之劑。
方:半夏 茯苓 甘草 橘紅 白朮 炮姜 厚朴 白芍 防風 柴胡 木香 砂仁
一人右寸脈滑而數,患瀉痛甚欲便,使後痛減,糞如敗卵。此係食積傷脾,濕熱相搏之病也。先宜消其食積,而後補其脾土。
方:蒼朮 厚朴 廣皮 甘草 神麯 麥芽 山楂 草果
後用參苓白朮散調理而愈。
一老宦夏月泄瀉,日數行,口渴便赤,眾以為暑,用香薷飲不效。余曰:「此濕氣也。須用五苓散,行濕利小便。」先生曰:「散中用桂,得無熱乎?」余曰:「非桂不能致津液通氣也。」先生曰:「盍少用之?」余曰:「用一、二分足矣。」先生復減其半,服至三劑而痊。
嘔吐章
一人胸膈飽問,得食即吐,身發寒慄。脈息氣口盛於人迎二倍,乃飲食傷於脾胃,胃損則不能納,脾傷則不能化,所以吐食也。身寒慄者,為沉湎於酒,濕熱痰熱,內鬱而外寒也。宜和脾健胃,上下分消其濕治之。
方:廣皮 半夏 茯苓 藿香 澤瀉 厚朴 山楂 白蔻 豬苓 乾葛
一人朝晨吐涎覺酸,或兼苦沫,間或頭暈耳雞,腸微痛,腸中鳴,已患半年矣。近來每旦作嘔,較前為甚,曾服導痰藥鮮效。今脾胃脈虛,心部、肝部脈弦急者,乃胃氣滯、脾土虛,肝木旺,心火上炎也。蓋胃熱則生嘔,土虛不能制濕則生涎。且火日炎上,炎上作苦;木日曲直,曲直作酸。酸屬肝而苦屬心,治當平肝清心。平肝邪則脾不受侮,清心火則胃不受熱,而能司藏納矣。
方:白芍 黃連 陳皮 藿香 厚朴 山梔 茯苓 吳茱萸 生薑 香椽
一婦嘔吐,粒米不入者五、六日,兼頭眩,胸膈如束不舒,其脈沉弦帶駛而無力。此則中氣虛挾痰鬱為患耳。宜補中清郁為主。
方:人參 廣皮 當歸 烏藥 加人乳、竹瀝薑汁各少許
一人嘔吐痰涎,發熱作渴,胸膈痞滿,用清氣化痰降火之劑,前症益甚,痰涎愈多,六脈浮洪而大,按之不鼓。此係脾胃氣虛,虛陽上越之症,正所謂內真寒而外假熱也。洽當溫補脾胃,升發元陽,則請症自退矣。
方:人參 白朮 茯苓 炙甘草 陳皮 木香 炮姜 半夏
一人胸腹脹痛嘈雜,數日乃吐黑水而作酸,吐後暖氣,飲食少進,前後溲俱不通利,日輕夜重,臥不得瞑,脈俱浮弦細弱,此足太陰經虛,失其運化之常,則濁氣阻塞而為脹痛,而為嘈雜也。吐黑水者,因土虛不能制水,故膀胱之氣,乘虛而侮其脾土,《經》曰:以不勝水,侮其所勝土是也。酸者,木之所司,脾土既虛,水挾木勢而凌之焉。臥不得瞑者,《經》所謂:胃不和則臥不安也。禁服二陳、四物及苦寒香燥之藥,惟宜補中為主,兼以順氣、清氣之劑。
方:人參 黃耆 歸身 香附 廣皮 神麯 黃芩 甘草 吳茱萸
一人素多悒鬱,過於食際著惱,遂致氣窒塞不通,濁氣上攻而作嘔,脈息沉結。洽宜疏郁。
方:半夏 茯苓 廣皮 撫芎 香附 白芍 廣藿香 白豆蔻
一人久病少食,聞穀氣即嘔吐,無氣以動,亦無氣以言,時吐清涎而渴,跌陽脈虛細。此屬陽明大虛之證,其渴者,非火,乃胃之津液干也。宜用甘溫以益胃,辛利以破嘔。
方: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陳皮 藿香 砂仁 神麯 陳米 姜 棗
用順流水煎沸,泡伏龍肝末,攪澄,取其清者煎藥。徐徐溫服,隨與陳米湯更迭而進。
一人傷風嗽吐,六脈浮而有力。因風生熱,熱生痰,痰結胸中,肺氣不順,連嗽不止,和痰吐出,此咳嗽痰壅而然也。
方:陳皮 半夏 甘草 茯苓 黃芩 葛根 前胡 桑皮 紫蘇
一人脈息沉細滑數。叔和曰:氣口數則為熱,滑則為嘔。紫虛曰:沉滑為酒病。此酒毒所傷,所以面赤口渴,頭痛惡心,懊憹煩躁,嘔吐不寧也。宜涼以折之。
方:半夏 茯神 廣皮 甘草 葛根 黃連 薑汁 山梔 蘇葉 藿香
一人上部脈緊,下部脈伏,時覺有氣自下衝上,即作嘔吵、喘嗽。此由陰虛於下,而令孤陽上浮,正合《脈法》無陰則嘔之意,宜滋養腎氣,引火歸元。
方:萸肉 山藥 澤瀉 茯苓 丹皮 熟地 肉桂 五味 砂仁 補骨脂
噁心章
一人六脈弦滑,右關為甚。此脾濕太盛,不能運化清濁,致痰飲凝滯上、中二焦,故時常噁心,氣不順而嘔吐涎沫,即丹溪所謂胃中有熱,隔上有痰也。以清濕理氣益牌為主。
方:半夏 橘紅 茯苓 甘草 山梔 黃連 蒼朮 厚朴 生薑
一人噁心吐蟲數條,服蟲藥幾劑而吐愈多,六脈皆細。非蟲病也,乃臟寒而不安耳。
方: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花椒 廣皮 炮姜
一人脈平,不遲不數,或乍大乍小,時常嘔惡流涎,胃口時痛時止,得食則稍愈,面有白斑,此蟲家症也,乃蟲動則流涎,胃癢則令嘔,宜用利氣酸苦之劑。
方:半夏 茯苓 廣皮 厚朴 苦棟根皮 蔓荊子 花椒 烏梅
宋楚玉向嗜熱物,則火酒不離時刻,又兼好色,於戊子七月中,偶冒風寒,時熱時寒。正值大比之年,扶病而赴秋闈,途中益覺潦倒,不能進場屋,遂狼狽而歸。歸家數日,下瘀血數升,復加寒戰大汗,一日幾次。此際,大劑人參便有生機矣。其如寒像家,庸醫執方,不肯進參,淹滯兩月,骨瘦如柴,語言始而井井,繼而濛濛,絕無頭緒。然飲食大進,尚有生機。不意營血脫盡,雖進人參,而究竟難於挽回。
徐子淵乃堂,年將望五,向有嘔吐症,胸前有一痞塊,時升時下,痛楚異常。至戊子六月,嘔吐復作,米粒不下,所吐者,如綿絮之狀且黑色,其腥臭難聞。愚謂:久而不通,如溝瀆然。穢惡停積,從上而吐出為逆,從下瀉去為順。即用六君子湯,加香附、藿香、木香,嘔吐遂止。但從下所去黑塊甚多,瀉仍不減。於六君子之中,仍加炒黑乾薑,乃進粥五、六碗,如瀉不止,當用升、柴以提之也。
一人小腹有一塊,升上即吐,諸友用六君子不效,更有用黃連者,吐仍不止。競用生脈散,而嘔葉漸愈。
治嘔治未治其風所以滿身疼痛
一富翁進香武林,至中途嘔吐大作,遍身疼痛,不能轉側,歸家就醫。醫療其嘔吐,然眠食猶未安也。召余診治,余曰:風入於經,其脈乃凝,留結不散,寒痰中停,四末不掉,三焦不行。函疏其鳳,函調其經,氣血和平,轉側自能。余先用蘇合丸,以通其氣;隨用導痰湯,加桂枝、芍藥、沉香,一劑而熟睡竟夕,覺轉展自如矣;後用六君子湯加沉香,數劑而安。
久病後氣血大虧不能運行以致腹痛作嘔
一人久患不足症,服寒涼藥便覺安妥,若服溫補之劑,便種種不適。其為人也,且多郁多氣,漸漸調理,已有痊意。一日偶患腹痛,叫號不止,嘔吐盆許,而吐尚未減,如是者五、六日,痛時便有塊許多,升上升下,百般止嘔止痛藥服之下效。大痛之後,大黃又不敢輕用,於劑中加玄明粉幾錢,始下極堅極實者結塊數粒,方痛嘔已也。
脾胃虛弱不可行氣之劑
一友偶患傷寒,將及月餘矣,因食糯糰子,為食所傷,自用自專,竟(服)消食降氣之劑,有傷元氣,此時稍進粥一杯許,則腹左右痛不可忍,必待手按摩之,此痛方止。余到,問目下所服何方?彼云:補中益氣湯。正合愚意,然痛不止者何故?蓋以多用木香之故也。氣多弱而反欲行氣,焉有不痛之理。余即以此方去木香一味,加參一錢,服藥而痛竟立止矣,食飲大進矣,乃知醫之長短,止在藥之一、二味也。
翻胃章
一婦病翻胃,每隔夜食飲,至明日中昃,皆吐出不化,腹痛便秘,脈得之肌肉下,且甚微而弱。東垣云:早食暮吐,暮食早吐,溲則便秘,為下焦吐也。下焦從於寒。寒,地道也。故脈沉而微弱,寒勝格陽,故令吐也。其便秘者,寒凝與氣,謂之陰結也。寒淫所勝,平以辛熱,開其閉塞,服以中焦藥和之,不令大便秘而吐自止矣。
方:人參 白朮 沉香 肉桂 炮姜 炙草 茯苓 陳皮
一人外感後,兩關浮數,餘熱未除,口渴而苦,面赤嘔噦。此熱留於陽明少陽兩經,火氣炎上之象也。東垣所謂上焦吐者是也。當從氣治,氣降而火亦降也。
方:葛根 半夏 竹茹 甘草 廣皮 黃連(薑汁拌焙) 枇杷葉
如不應,加蘆根汁。
《原病式》云:有中焦吐者,皆從乎積。積者,氣與食之相搏也。故右關脈弦滑,帶痰症,則嗌酸飽悶,作痛而吐,吐則有物無聲,病在太陽胃經。理宜消積行氣。
方:半夏 茯苓 陳皮 香附 山楂 枳殼 藿香 神麯 麥芽
大都翻胃、隔症之作,初始必因腹痛,時有一塊升上升下,後來必成隔症也。
傷寒章
奪食
一木匠米某之子,初患外感,服藥以解,他醫為病屬陰分,已在死法中,禁其飲食。至七日後,召予診治,神思困頓,四肢怠惰,予診六脈和平,胸腹按之不堅,急問曰:汝飢否?病者不能言,但默默點頭而已。予曰:身無病者,病在奪食而已。仲景日,人病脈不病,名日內虛,以無穀氣,神雖困無苦。人以胃氣為本,五臟六腑皆稟受於胃。《靈樞》經云:「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水穀津氣、津液皆盡故也。今病氣已除,穀氣不進,胃失所養,五臟六腑俱無所稟,故沉困怠惰。若不急進糜粥,飢殺此子矣。命以粥漿,慢慢飲之,仍進白朮湯以扶胃氣,五日而痊。
傷寒不治症
一友因心事不快,遂冒風寒,用發散等劑,身熱略成,進腐漿一杯。見疹子無數。一醫加升、柴、黃芩、乾葛、甘、梗之類,大汗連出,三日不止,頭上尤甚,胸前煩悶,頗有發狂之意,叫號不止。至十五日,余至,診得六脈時而散大,時而細小,時而雀啄,此不治之脈也。雖大進人參,脈略起現,究竟不治而亡。
因寒下早胸前痞悶叫號不止
一女年已十九,偶遇風寒,服發散之劑,已而全愈,飲食太過,繼而食復,嘔吐不休,勺水不迸,遂發疹痧,且有斑色,唇紅口渴。胸前痛楚,寒逆不舒,連聲叫號,莫可名狀。向胸前按之,痛不可當,此下之太早,已成結胸症。予用黃連五分、瓜蔞一個、橘紅一錢、藿香一錢、枳殼一錢、桔梗一錢、半夏八分,服下嘔止而胸暢矣。
熱症不服石膏湯必要發斑
一人患寒熱,面赤頭痛、齒痛,余診其脈洪而數,此熱症無疑。法當用白虎湯,大劑取效,每劑用石膏一兩,投一劑而頭及齒俱不痛,寒熱亦除。餘日:仍用前劑一服而可,不然,定要發斑矣。主人謀之專科者,曰:如此重劑,豈能再用?逆不我相信,不來召余診視。至二日後,果發斑,十二日不解,解後身熱如灼,余進柴芩湯,一劑而熱退,後參朮調理而痊。
傷寒實症似虛
一友患傷寒,過經不解,召余診,人迎脈浮而緩,其外症惡寒畏風,雖重裘不解,烈火不除,以綿蒙其首而兩耳數天。面赤舌黑,先自曾以丸藥下之,余曰:此表症來解,先攻其里,表症仍在。須桂枝湯解之。主人搖首咋舌,畏不敢用,服以羌活、柴胡等藥發汗,開後亦不解,反大溲溏泄,小便黃赤,醫用清利之劑,症益甚,七日後召余診。脈候同前。予曰:是病非桂枝湯不效。病者故諾。矛急處劑,病者執藥下咽,曰:生死在此一匕乎。先飲三分之一,覺胸次開豁,再飲其一,則背上一脂大有火洛。其熱漸及兩脅,則曰:「誠仙丹也。」覆杯盡劑則欲睡,睡醒耳內癢極,轟然作聲,若還以耳者,而病從此漸減矣。初病時,因醫為虛症,曾用補中益氣湯加鹿角膠,使外邪閉固不出,食後睡臥不安者甘有七日,病者是此畏用人參。矛曰:此誠因噎廢食也。曏者外邪未解,固不可用,今病久氣耗,非參、耆何以復之?
傷寒外邪居胃異常飢餓極易誤人
一人冒風寒,身體發熱三、四日,邀余診視,脈甚洪大而有力,余曰:此屬陽症也,不久當愈,但粒米不可下咽。戒之者至再至三。不意余蹤未旋,覺胸前大餓,索食不已,值不曉事館童,私與米粥二匝,未及半夜,譫語曉曉,人事不省,而昏沉舌橋,且有白苔,更多芒刺,兩臉甚紅,口不能道隻字者二日矣。按其六脈沉伏不見,余進以柴胡、黃芩、厚朴、山楂、麥芽、防風、枳殼、知母,一、二劑而始至,口亦能言,始有生機,調理二月而痊可。
食復
一鄉人姓嚴,余不知其號,但其族嚴瑞之,患熱症,時值六、七月光景,身體壯熱,不覺飢餓,異常作渴,數日不解。邀余診之,急令其下,發躁發熱,仍前不減,進黃連、知母等劑而痊。其嚴姓之人,即居瑞之後,患熱症,亦邀余治。予至,見其面色甚不好看,胸前按之痛極,口不能言,但一氣出入而已,身後事盡備。但診其脈,未為無救者,細詢其妻致病狼狽之由,如二日前進食大飲之故。急令煎大柴胡湯,起口而入之,一劑而口開,再劑而熱退,三劑蹶然而起矣。
一人向尚齊力,初夏患熱症,去血幾盂,舉家驚惶。殊不知此蓄血傷寒也,去則生,而凝則死,遂用清熱涼血之劑,得而痊可。但乃兄愛惜過當,米飲不令入口者二十餘日矣。予至,診之六脈,神氣淹淹待斃。此非邪氣不盡,乃元神萎頓之極。速令進米飲,覺甘甜滿口,遂漸旺,明知過與不及,往往有之,為醫者不可不知。
一人始於感外邪及內傷飲食,雖能痊可,但病後脈微如毛。傷寒有此脈是自內虛症,所以每交日晡寒熱,交於時便覺清爽,為可驗。《經》云:發於午前者為實熱症,交中即作是為內虛。且或寒或熱,有時前後,益見虛象,如按之細小無力,總有外邪,亦當議補。若脈大而鼓指,亦屬大虛,但按之有力無力分虛實耳。
感冒章
一人感冒風邪,咳嗽多痰,右寸關浮滑,《脈法》云:浮則風客於表,滑則痰滯於中。蓋痰之本,水也,原於腎;痰之動,濕也,主於脾。故丹溪謂:濕土生痰,痰生熱。且風客於表,則邪熱奎遏,所以生痰發咳。治宜和利表間之風,兼健脾土以制濕,保肺以寧嗽。
方:前胡 荊芥 陳皮 防風 桔梗 甘草 貝母 茯苓 蘇子 麥冬 半夏
一人大熱惡寒,心煩身痛,發表罔效,治熱無功。此緣質弱,表症失解,傳人臟腑。蓋寒邪人臟,沉滯於陰,陰虛不能越陽,寒蓄內也;熱邪傳腑,浮達於陽,陽虛不能和陰,熱玩內也。故曰:陰陽不和,惡寒發熱;邪正交攻,從勝所化。陽亢則生熱。熱勝則生煩耳。先宜和通表裡,次當和陽挽陰,消煩而已。
方:藿香 柴胡 黃芩 甘草 白芍 陳皮 香附 羌活
一人胃脈緊滑,左脈沉虛。《內經》曰:脈滑主風,脈沉主寒,乃風寒客於皮毛,內舍於肺而為咳、為嗽也。宜和解外邪,清潤肺金。
方:前胡 柴胡 桔梗 天花粉 陳皮 枳殼 桑皮 杏仁 麥冬 甘草
一人肝脈虛軟,胃脈、肺脈皆數而浮,乃肝血不足,肺胃經有火有痰也。今患咳嗽咯痰,由感冒而起,曾服以蔥湯發汗風寒之劑,邪雖散而痰嗽未除。據《明醫論》云:痰之動,濕也,主於脾。咳謂有聲,肺氣傷而不清,外邪雖散,而鬱未清利。所以熏於脾胃則生痰,薰於華蓋則生咳嗽,甚則痰帶血絲也。須清潤肺金,消化濕痰。
方:陳皮 麥冬 玄參 桔梗 甘草 紫菀 知母 花粉
一人風邪傳衛,咳嗽鼻塞,流濁黃涕,牙癢喉痛,發熱,脈息浮澀,雖系傷風,又兼鬱結之火也。宜解風開鬱主之。
方:前胡 防風 川貝 玄參 連翹 陳皮 知母 黃芩 荊芥 香附
一人人迎脈浮,氣口脈盛於人迎一部,此勞碌內傷,兼風邪外襲也,是以痰多咳嗽,而頭痛身熱。宜調五內,略佐以解邪之劑。
方:陳皮 芍藥 茯苓 桑皮 前胡 桔梗 杏仁 紫菀 骨皮
一人感冒夾食,曾服消導發散之劑。汗雖已出,漸及神昏譫語,身發斑疹,汗出過多。手足俱攣,錯語撮口,六脈全無。一友用牛黃二分。此係營弱衛強,陰陽潛伏,關格閉塞之象也。宜用和解表裡之藥。
方:桂枝 芍藥 陳皮 甘草 秦艽 羌活 牛膝 生薑 大棗
一人脈浮而緩,惡風自汗,頭痛鼻塞,發熱咳嗽,流涕。《脈法》云:浮則為風,緩則為弱,風傷於衛,衛氣不能鼓也。衛為陽,風能散之,陽無所附,浮散子外,故令發熱惡風,自汗而流涕。風者,天之陽氣也。人身六陽之氣,皆聚於頭,復感於風,是重陽而實也,故令頭痛;鼻氣通於天,清陽往來之竅,風盛則氣壅,故令鼻塞也。其咳嗽者,以肺主氣,又主皮毛,腠理不密,風邪客之。肺氣傷而不清也。此感冒輕症,但當和里解表。
方:陳皮 蘇葉 川芎 半夏 乾葛 柴胡 黃芩 甘草 桔梗 藿香
一人脈息陽浮陰弱,數數傷風,鼻塞流涕,頭痛噴嚏,是脾肺兩虛,腠理不密也。宜神中益氣,稍加和解之劑。若過於表散則金愈虛,虛則愈感矣。
方:人參 黃耆 白朮 升麻 柴胡 甘草 當歸 陳皮 防風 蔓荊子
一人平素內火熾盛,刑剋肺金,或因重衣厚被,壅熱於上,熱極生風,脈息浮數無力。症見身熱聲重,鼻塞流涕,痰嗽,咽乾音啞。宜以辛涼苦寒,兼升散之劑解之。
方:前胡 薄荷 甘草 桔梗 乾葛 黃芩 杏仁 花粉
一人人迎,氣口脈俱大,頭痛身熱,惡寒拘急,胃口肚腹脹痛。此為挾食感冒,手足太陰兩經受病也。宜先發散以治其本,次消導以治其標。
方:青皮 砂仁 大腹皮 白芷 茯苓 紫蘇 藿香 蒼朮 廣皮 厚朴 桔梗 半夏 炙甘草
一人脈浮有力,為風乾衛也,又為骨間疼痛,氣居於表。今鼻塞,額與眉稜不爽,時或咯疾惡心,喉不清利,如窒塞之狀,此肺感風寒也。或衣少則肌畏風寒,此衛氣為風所傷也。須出入避風,溫寒中節,痰漸去矣。
方:陳皮 防風 枳殼 半夏 荊芥 薄荷 玄參 香附
一人脈息寸浮兼數,此肺感風寒,內火鬱遏,客風傷風池、風府,而為頭痛鼻塞。方書云;咳嗽者,因傷肺氣。又曰:火燃肺金則咳。宜用和解保肺藥。
方:前胡 蘇子 陳皮 花粉 荊芥 桔梗 玄參 黃芩 枳殼 紫菀 防風
一人脈左右俱浮面五至,乃肺中有火,傷風咳嗽,熱則生痰也。宜用清肺平嗽藥。
方:玄參 桔梗 花粉 前胡 陳皮 甘草 知母 薄荷
一人氣口、人迎脈俱緊而盛,此內傷外感之病。宜清胸腹之滯,和解肌表之邪。
方:山楂 麥芽 玄胡索 陳皮 青皮 紫蘇 羌活 柴胡
杜儒仲,壬午夏四月,初染時疫,身熱頭痛不止。第二日,不能耐煩,遂服薑湯幾杯。素因表虛,服薑湯後而汗遂至,熱勢仍不少減。至第六日,又復大解,去宿垢甚多,熱復仍舊,煩燥口乾,不可當,身有細斑如蚊口者。至第八日,汗又不求而自至,熱勢覺少減,至晚又復大熱,語言不論,如發狂狀。此時或疑為越經也,或疑為陽毒也,或疑為蓄血也。予獨謂此屬大虛症。急覓人參,而參不可得,即令濃米湯碗許灌下,少頃,即神氣清爽而熱頓除。蓋因予坐在病人身旁兩日,視其病勢汗而又汗,解而又解,唇無紅色,出言懶怯,不時小便,俱屬大虛症,故敢即與以粥湯,即令其進食,不至後復發熱耳。豈可同傷寒後脾土未堅,一粒未可進等類觀哉。師至於此,以見醫道之不可拘執云。
飲食傷章
一人左脈和,右脈緊。《脈法》謂:氣口緊盛。為食傷脾胃。胃傷則不司納,所以食少;脾傷則不司運,所以難飢,治當健脾和胃為主。
方:藿香 茯苓 白豆仁 神麯 廣皮 厚朴 乾葛 半夏 白朮
一人脈息沉緊,乃食傷太陰,脾失轉輸之令,以致胃有停積,中脘作痛,吞酸暖腐而膨脹。《素問》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方:廣皮 厚朴 半夏 山楂 枳殼 白朮 麥芽 藿香 茯苓 草豆蔻
一人身體不痛,左脈不浮,但右手脈緊盛,頭痛身熱煩懣,胸膈不寬,大便燥結。曾服發散藥而熱益甚,脈不為汗衰,此為陰陽交而魂魄離之脈症,乃病得之內傷,食塞脾太陰,不足中之有餘,泄之可也,引而竭之之兵也。
方:蒼朮 厚朴 枳實 柴胡 茯苓 炙甘草 藿香 白芍 熟大黃
俟更衣後,以白朮易蒼朮、黃連易大黃、陳皮易枳實。
一人因傷食,咽酸飽脹,食少噯氣,大便溏泄,糟粕不化,寒熱如瘧,右關短滑,左關弦大,此足陽明太陰經虛,木虛土位,所以咽酸,轉輸之官失職,不能運化精微。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飧脹。噯氣者,亦清氣下陷,濁氣泛上所致。陽虛則寒,陰虛則熱,陽明太陰兩虛,則寒熱交作而如瘧矣。須疏肝氣,溫脾胃、節飲食為主。
方:柴胡 秦艽 白朮 茯苓 豆蔻 白芍 益智仁 澤瀉 山楂 骨皮
《經》曰:脾胃交通,水穀自化。今脈右寸關弦滑,其尺虛大無力,病見少食,食後痞滿,便溏體倦,此係少火衰微,坎水不溫,不能上蒸脾土,沖和失布耳。宜用六味丸壯火生脾,脾溫則土自治,故曰補脾不如補腎。
一人善飲,近因酒後,覺胸臆頤頷,懊憹難狀,喘息不平,而左肩痠軟。脈息左緩右弦,乃知肺經上焦之分不平。酒之性味溫熱,干乎上焦虛無氤氳之元氣,所以見懊憹氣急也。惟左肢痠軟者,猶樹木一枝不灌注而先枯萎。今須少酒節勞,提防其漸,庶無咎耳。
方:乾葛 茯苓 當歸 綠豆 紅花 蘇子 門冬 五加皮
一人六脈浮洪而數,按之則散,身熱懈惰,汗出如浴,惡風少氣,此為酒風。夫極飲者,陽氣盛而胰理疏、玄府開。陽盛則筋痿,故身體懈惰。腠理疏,則風內攻;玄府開,則氣外泄,故汗出如浴。風氣外薄,膚腠復開,汗多內虛,癉熱熏肺,故惡風少氣。宜用健脾利水之劑。
一人寸口脈大於人迎三倍,尺脈復沉,寒熱惡食,氣急痞塞,噯氣酸臭,胃腹脹痛,手不可按,此係食塞太陰。《經》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危。觀當吐二字,便知胸膈有物,填塞至陰,抑遏肝氣而絕升生之化,故吐之則愈,所謂上者舉之是也。
燒鹽(四兩) 溫湯(二升)
和勻飲之,鵝羽探吐。
大便不通
一友甘餘日大便不通,舉家大駭。一人竟用豬膽二枚,綠礬浸水,去渣不用,將豬牙皂角焙燥為末,用綠礬水偃人豬膽內汁。三味攪和,復人豬膽內,如常導法,盡膽汁為度,用綿絮坐之。腹中時常作殾,未可即欲其去,待三次作響,坐淨桶上,即大去矣。去後要有力之人抱住,不放手,恐其虛脫也。然後即服大補之劑而安。
黃疸章
(同是濕熱,要分濕氣勝熱氣勝而治。)
一人脾部及左寸尺俱沉細而虛。《脈法》曰:黃疸脈多沉細耳。且沉為氣滯,細為濕氣,滯則熱鬱,濕與熱搏則蒸為疸病。《素問》所謂中央黃色,入通於脾。積中形外而溺黃赤,目睛亦黃,為黃疸也。宜順氣和中、清利濕熱之藥主之。
方:豬苓 山楂 茯苓 澤瀉 通草 車前 砂仁 陳皮 白芍 茵陳 秦艽
一人脈息沉細而疾,沉者氣食相凝,細者為濕,疾則為熱。不寐者,乃胃有所積而然。《素問》云:胃不和則臥不安。濕與熱鬱則成疸,所以胸次飽悶作噯,通身黃而晡時寒熱,溺黃赤也。須節飲食,慎風寒。
方:陳皮 厚朴 山楂 澤瀉 麥芽 豬苓 茵陳 枳實 茯苓 秦艽
一人脈息沉細而疾,沉細屬濕屬寒,疾則內熱。《脈法》云:黃疸脈多沉細。且《素問》有云:寒氣入經而稽遲,澀而不行,不行則痛。又諸痛屬熱,此由脾胃蘊熱已久,而肌表受寒,其熱氣鬱而不越,在經絡之間則痛,流於肌肉則發黃也。《內經》云:溺黃目赤者,曰疸。治當疏散肌表之寒邪,滲利臟腑之濕熱。
方:茯苓 豬苓 通草 玄胡索 木香 木瓜 秦艽 香附 乾葛 茵陳 澤瀉
一人脈息沉滑,《脈法》云:沉滑,酒疸。乃沉湎所傷於胃,以致濕熱鬱遏,久久成黃疸也。切須少酒節食。
方:檳榔 枳實 澤瀉 豬苓 茵陳 厚朴 山楂 通草 乾葛
一人脾胃兩部脈沉細而數,叔和云:黃疸,沉紐。數則為熱,此由飲食傷脾,濕熱成疸也。
方:厚朴 花粉 茯苓 茵陳 豬苓 陳皮 麥冬 山楂 澤瀉
一人素多鬱悶,脈沉滑而身痛發黃。胸膈不快,是為谷疸,乃穀氣不能四運,𨠭久脾傷,色見於外也。宜舒郁利膈,兼消導運脾。
方:茯苓 陳皮 蒼朮 香附 撫芎 梔子 茵陳 枳實 豆豉 麥芽
此症如腹痛,可加大黃。
一兒季夏身體蒸熱,胸膈煩滿,膚黃如潰橘,而白睛亦然,筋骨痿弱,不能行立。此由季夏之熱,加以濕令,其蒸熱之氣,薄於經絡,入於骨髓,使臟氣不平,故脾逆乘心,溫熱相合而成此疾也。蓋心火實則身體蒸熱,胸膈煩滿,脾濕勝則膚黃如潰桔。有飲之氣必乘已所勝,而侮不勝,是腎肝受邪,而筋骨痿弱不能行立。《內經》云:脾熱色黃而肉蠕動。又言濕熱成痿,豈乃促哉?所謂子能令母實,實則瀉其子也。蓋脾土退其本位,腎水得復,心火自平矣。又《經》曰:治痿獨取陽明。正謂此也。以瀉黃散加減治之。
方:黃連 茵陳 黃柏 黃芩 茯苓 山梔 澤瀉
一人脈息沉澀,身體疼重發熱,兩脛自冷汗出,皆黃如蘖汁,沾衣有色,此為黃汗,五疽之一也。得之汗出時,入水相浴,水從玄府入,濕鬱於表,故病黃。邪傷於衛,故自汗;濕熱相搏,故身體疼重而發熱。病原寒水所傷,寒氣就屬陰,水性就下,故兩脛自冷。客者除之,宜用桂枝以解肌表之邪;泄者收之,宜用白芍以斂營中之液;虛以受邪,宜用黃耆以固在表之氣;辛甘發散為陽,又以生薑、甘草為桂枝之佐;引以大棗,和脾益胃之物也。
一人小便赤澀,大便秘潔,煩熱而渴,六脈洪數,發黃色亮如橘。凡病熱溲便不利,則濕熱內部,勢必發黃。煩者,熱犯上焦清陽,之分也;渴者,火邪蒸灼不能生液以潤喉也。此熱為本,濕為標,宜推蕩之,熱氣泄而疸自除矣。
方:秦艽 茵陳 豬苓 澤瀉 茯苓 滑石 桂枝 梔子 大黃
或駁予曰:熱症用桂枝,恐不宜。余曰:《經》云:熱淫於內,以辛散之;燥淫於內,以辛潤之。桂枝性辛,能散能潤,正宜假之以引諸藥,直達熱邪鬱結之處。此熱因熱用,從治之例也。
一人脈忽沉數,發黃,身熱不止,大小便利。《脈經》云:疸病,沉數為陽。溲便利而黃不退、熱不止者,陽邪未去也。大便利,不宜用大黃;小便利,不宜用五苓。但以山梔、柏皮之苦,以勝其濕;甘草之甘,以緩其勢,治法畢矣。
一人病黃,六脈沉遲,而肢體逆冷,腰以,上身汗出,此陰症發黃也。陰寒不盛,則逼陽於上,故令上體見陽證之發黃而自汗,下體見陰證之厥逆,兼陰脈之沉遲。《經》曰:上盛下虛。其斯之謂歟。當用熱藥冷服之法。余考李思訓《湯液本草》與奉儀《活人書》,亦論及此。若執丹溪,不必分五,同是濕熱之言,則藥與證不相反耶。
方:茵陳 附子 乾薑 炙甘草
一人六脈洪數,按之無力,發黃,日晡熱惡寒,膀胱急,小腹滿,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其腹脹如水狀,大便黑而時搪,此女勞疸之症也。陽邪入於胃,熱無以越,上色自見而發黃。然日晡所必熱者,土位旺於日晡也。今及惡寒,知其為女勞虛之矣、女勞虛者,責之腎。膀胱者,腎之腑,前陰者,腎之竅。腎虛而陽邪襲之,故令膀胱急,小腹滿。黑者,北方腎水之色。額上黑者,腎病而色自見也。足下熱者,腎脈起於湧泉,腎水一虧,則相火湊之,故足下熱也。因作黑疸者,陽邪陷於腎,而腎色盡顯於外也。腹脹者,腎脈行於腹裡,邪氣居之,故令脹如水狀,實非水也。蓋腎主二便,因病黑溏而失常也,此可辨其為女勞之病,而非水矣。宜進之以腎疸湯。以硝石、礬石皆鹹寒之品,咸能入腎,寒能勝熱。和以麥粥湯者,恐二物之損胃也。如漸至腹滿則難治。蓋腹滿與腹脹不同,腹脹是腎脈行於腹。故令脹於外;腹滿是脾胃受邪,而不能健運,致滿於中也。脾胃屬土,能克腎水,故曰難治。
一人脈息澀而病黃,小腹硬滿,溺利糞黑,腹脅有塊,澹語頭汗而渴,為之濕熱淤而傷血,血熱發黃。法當下之。
方:歸尾 紅花 丹皮 桃仁 枳實 厚朴 茵陳 秦艽 甘草 熟大黃
一兒面目俱黃,小水赤澀,此因濕熱鬱遏,而成。丹溪云:疸雖有五,同是濕熱釀成。治法惟宜利小便,而更佐以解鬱消食,無有不愈。
方:廣皮 厚朴 香附 山楂 黃連 山梔 茵陳 赤芍 木通 澤瀉
一兒十二、三歲,面與眼白俱黃,口中作渴,小水亦黃,此黃疸也。皆由脾胃濕熱所致。
方:山楂 麥芽 陳皮 茵陳 澤瀉 豬苓 蒼朮 厚朴 甘草
黃間疸不與老年人論
疸症有五,俱是濕熱所致,用清熱攻伐之劑,不幾劑而安。但少年元神強壯者,或服苦瓢湯,或用良薑一兩搗汁、砂仁一錢、紅砂糖、老酒同服,非大吐,即大下,自然見效。若老年人,補之不宜,攻之不可,往往不治者有之,不可不知也。
痞滿章
一人三十五歲,數年之前,為食麵傷胃,而兼之使內,遂致胸膈似痛非痛,似脹非脹,而有懊憹不寧情況,必以挖吐稍舒。由此積漸至今,則胃間脹大,捫之實硬,飲食不為肌膚,色萎黃,其痛重於亥時分,一交陽生,條爾舒泰,診脈得脾部獨弦沉。夫脾為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運,能使心肺之陽下降,肝腎之陰上升。今脾既傷,則心肺之陽不下降,腎肝之陰不上升,乖隔成痞。須橫正驅邪,加之不妄作勞,庶可全愈耳。
方:茯苓 陳皮 白豆蔻 小茴香 枳實 大腹皮 厚朴 米仁 橘核
一人左手三部虛弦,右脈脾部浮孺,由積怒傷肝,飲食傷脾,以致肝氣逆滿,胸前室塞,飲食遲遲而少納,氣血漸耗而體弱也。
方:當歸 枳實 白芍 藿香 陳皮 茯苓 厚朴 白蔻 香附 蘇子
一人左關中按無神,右三部緊而疾,是積勞過傷脾胃,以致胸隔氣滯作痛,痞塞不通,由心脾之陽不下降,肝腎之陰不上升,乖格而成痞塞。丹溪云:牌無積血,則心下不痞。須治血理氣,升降清濁為主。
煎方:陳皮 半夏 香附 丹皮 山楂 枳實 茯苓 白豆蔻
九方:陳皮(三兩) 當歸(二兩) 香附(三兩) 貝母(二兩半) 枳實(二兩半) 沉香(六錢) 茯苓(二兩) 白蔻(二兩) 山楂(三兩)
一人右關脈弦,惡食懶倦,心下虛痞。夫《易》日:天地不交而成否。故肺氣不降,脾氣不運,升降不通而名痞也。脾為邪氣乘之,不足以勝谷,故令惡食。脾者,卑臟,役氣於四肢,而後肢體強健:脾氣病,則不能致氣於肢體,故令懶倦。弦,肝脈也。木來乘土,故令右關脈弦。此症虛中有實也,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則實。故治之之法,宜一補一消。
方:麥芽 枳實 黃連 厚朴 半夏面 人參 白朮 乾薑 甘草 茯苓
一人素多憂氣抑鬱,腹皮里微疼,心下痞滿,不思飲食,脈息沉結,此為氣格,即時人謂之氣痞耳。《經》曰:脾主行氣於三陰,三陰之脈皆行腹裡。今憂氣鬱結,營衛之行澀,故令腹皮里微痛,心下痞滿者,升降之道乖也。不思飲食者,憂氣傷脾也。治宜調和營衛,以辛香之劑佐之。
方:木香 陳皮 柴胡 當歸梢 枳實 半夏 紅花 生薑 甘草炙 草蔻
一人病痞滿,右三部脈沉滑,是乃痰為氣所激而上,氣又為痰隔滯,痰與氣搏,不能流通。宜用黃芩、枳實之苦以泄之,陳皮、厚朴、半夏、生薑之辛以散之,白朮之甘以補之,茯苓之淡以滲之,佐以桔梗諸藥舟楫,入以竹瀝消諸虛痰。
一婦向多氣多怒,脾胃欠實,左邊忽患一病,時升上降下,異常作楚,飲食不進,滿身疼痛,經候不調。煎方用補中益氣湯,一月內日服一劑,兩月內間日一劑,三月內三日服一劑。又用膏子藥方。
白朮(一斤) 當歸(一兩二錢) 圓眼肉(三兩)
如痞塊不時升上升下作痛,加桂枝、芍藥、甘草,用糖漿調服。
水腫章
一人心脾兩部俱虛數者,由於勞神傷心,過思傷脾,以致坤元之氣不能資生於四肢百體。方書渭諸濕腫滿,屬脾是也。卻須早為攝養之計,以恬淡虛無為守。戒暴怒,卻思郁,提防涓涓不已之患,庶不至劇甚也。
方:茯苓 澤瀉 白朮 秦艽 通草 山藥 車前 木瓜 米仁
一人脈息六部俱澀,而脾部兼沉。《素問》云:憂則氣沉脈澀。《靈樞》云:脾憂愁而不能解,則傷意,意傷則悗亂。蓋脾藏營,營合意也。今見此脈症,即憂愁氣都,其脾藏之意,而司運遲滯,承宣失令,以致腹滿作腫作脹,漸為臍凸背手,腹滿成臌也。
方:木瓜 砂仁 大腹皮 白蔻 廣皮 厚朴 木香 澤瀉 山楂 茯苓皮
一人八十餘,自十二歲起,戊申年夏令患腫,至秋漸愈,此後每逢歲干值戊,便發腫於夏,今經八度矣。戊午六月,診得六部沉石而數,此必水濕蓄於脾胃,而形軀有漸於濕,逢其火運之年,則濕得火而氣蒸,濕蕪肌表而為腫矣。治當苦味以泄火逆,淡味以滲濕邪,使其火自就燥,濕自流濕,庶不日增腫患耳。
方:乾葛 荊芥 秦艽 山藥 黃連 茯苓 澤瀉 豬苓 米仁 廣皮
一婦素多怒,因食燒肉,面腫不食,身倦脈沉澀,左豁大,此體虛有痰所隔,不得下降。當補虛利痰為主。每日早服二陳湯,加人參、白朮;臥時進滾痰丸五、六十粒。
一人六脈浮遲無力,右手為甚,兩足浮腫,胸膈脹滿,小便短少。用分利之劑,遍身浮腫,兼氣喘。此脾虛下陷,土不能生金,金不能生水也。治宜補中為主,中氣既旺,則精以時服,五陽以布。五陽者,《素問》謂胃院之陽也。如此自能健運,樞機不息,肺氣下降,滲道開通,何腫脹之患耶?用補中益氣湯加熟附子。
一人年三十,病水腫,面光如泡,腹大如箕,腳腫如槌,飲食減少,其脈浮緩而濡,兩尺尤弱,此得酒後使內,宜補腎水。家人駭日:水勢如此,視者不日通利,則日滲泄,先生乃欲補之,水不益深耶?余謂:《經》云:水極似土,正此病也。水極者,本病也;似土者,虛象也。今用通利滲泄而治其虛象,則下多亡陰,滲泄耗腎,是愈傷其本病。而增土濕之勢矣。豈知亢則害,承乃制之旨乎?遂令空腹服六味丸,再以四物加黃柏、木通、厚朴、廣皮、人參、白朮、防風。三十劑而愈。
一人向喘嗽,痰中見血,忽小溲短少,小腹作脹,皮膚浮腫。余憶《經》云:肺朝百脈,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者。又曰:膀胱為州都之官,津液藏也,氣化則能出矣。是小溲之行,由於肺氣之降下而輸化也。今肺受邪而上喘,則失降下之令,故小溲短少,以致水溢皮膚而生腫滿。此則喘為本,而腫為標。洽當清金降氣為主,而行水次之。以白朮、麥冬、陳皮、枳實、蘇子、茯苓、黃芩、桔梗、豬苓、澤瀉、桑皮、蘇梗,出人加減,數服而安。
一人水腫,因起於房勞,汗出於腎,逢於風,內不入臟腑,外不得越皮膚,客玄府,行肌肉,傳跗腫,脈浮,惡風,腎之病也。理宜滋腎散風,用四物湯加荊芥、防風、羌活、柴胡、防己之類。不宜作脾虛濕腫治,用參、術與利水之劑,恐愈使風邪下陷也。
一人六脈沉遲,不渴而瀉,小便清澀,遍身浮腫,胸腹不寬。《經》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臟病久,則傳於腑。夫胃主中焦,為水穀之海,各從其道而輸瀉也。胃氣不和,則出納之間不利,故水穀之津液,皆積聚而變為水,溢於肢則腫,留於中則脹。胸腹、皮膚者,臟腑之郭也,濁氣橫於中,則郭彭然而腫矣。法當補脾土,分清濁,尤宜戒酒色鹽醬,庶不至日甚耳。
方:白朮 茯苓 陳皮 豬苓 澤瀉 肉桂 骨皮 防風 腹皮 生薑皮
一人病腫,上部為甚,少氣時熱,口渴溲黃,身重不能正偃,正偃則咳,脈浮而數。《經》曰:上盛為風,身重為濕。蓋無風則濕不能上於高巔清陽之分也。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風濕相搏,所以時熱;小便黃赤者,小腹中有熱也;不能正偃者,胃氣不和也;正僵則病咳者,肺得水而浮,使氣不宣通也。先用上下分消之法,以治其標,則風從汗散,濕由便滲矣。
方:紫蘇 香附 陳皮 羌活 防風 川芎 黃芩 骨皮 木通 蒼朮 厚朴 甘草 茯苓皮
一人肢體皆腫,小腹不急,初病便覺喘滿,而脈息右手弦滑,此為水出高源,夫肺非無為也,主降下之令焉。凡人飲入於胃,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肺熱,失其降下之令,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潰於高源,淫於皮膚而然也。宜用麥冬清肺,以開其降下之令,用糯米益脾,而培乎金之母氣。不數服而腫喘頓消。
一人腹大臍腫,腰痛,兩足先腫,小水短澀,喘咳有疾,不得臥,甚至頭面皆腫,面赤口渴,便燥,雜用利水之藥而益甚。殊不知此是陰虛,三焦火旺,與衝脈之屬火者,同逆而上。由水從火溢沖積於肺而咳,甚則為喘呼不能臥,散聚於陰絡而為跗腫,隨五臟之虛者,入而聚之為腹脹,皆相火泛溢其水而生病也。宜用六味丸料,加麥冬、五味,大劑服之愈。
一人病後失調理,飲食頓減,元氣浸衰,致遍身浮腫,小水不利,兩足畏冷,六脈微弱,按之不鼓,此屬脾胃大虛,陽氣下陷之故。禁用利水消腫等劑,法當壯火之源,以生脾土。
方:熟地(四兩) 白茯苓(三兩) 萸肉(一兩) 山藥(一兩) 牛膝(一兩酒洗) 丹皮(一兩) 肉桂 車前 澤瀉(各一兩,炒) 川附(五錢) 白朮(一兩炒) 人參(五錢) 制首烏(一兩)
腫脹,用砂仁末浸湯,同白朮炒用。
腫脹亦有用枳殼炒白朮,去枳殼而用白朮也。
臌脹章
《明醫論》云:喘則必生脹,脹則必生喘。但要分標本先後,先喘而後脹者,主於肺;先脹而後喘者,主於脾。今先喘以及於脹,此肺金受病,而傳之脾土也。且小便之源,由於肺氣之降下而輸化,肺氣阻塞,所以溺道澀而為腫矣。庶保肺金以定喘,健脾以寬脹,利水以防腫,卻鹽味以防助邪,斷妄想以保母氣,本而標之之法也。
方:生薑 車前 白蔻 蘇子 貝母 茯苓 澤瀉 米仁 通草 秦艽
一人為臌盆之憂,復多思鬱結所傷,漸漸飲食不下,腹中不寬,不覺飢腹鳴,脈右關部短而沉,乃思傷脾也。《素問》云:思則脈短氣結。蓋由脾不和而食少,且不能統血行氣,所以久脹而鳴,久郁乃久積塊也。
方:陳皮 山楂 貝母 木香 茯苓 枳實 撫芎 蘇梗 厚朴 香附 白蔻
一人脈沉細,脾部則軟,肌色黃,乃脾土之陰不足以制輸運,失其常度,所以腹不覺舒暢,而飲食稍過即為脹也。《內經》曰:脾者,諫議之官,知周出焉。人身知周乎萬物者,惟脾土坤元也。今脾病則胃之納受穀肉菜果等類,皆轉化遲滯,是以食即作脹,不食亦不覺飢。治宜健運坤元,俾能知周,庶水穀易化,美在其中而暢於肢體也。凡七情所傷,惟思為甚,尤宜戒之。
方:茯苓 半夏 米仁 陳皮 秦艽 木瓜 白朮 益智 姜
一人十八歲,脾胃脈滑疾,胃有壅積,兼氣滯,常患腹膨脹、作疼作暖、吞酸之症。大抵物滯氣傷,宜補益並行乎消導,須得推陳致新之法。又當樽節飲食,疾斯不甚耳。
方:山楂 白朮 麥芽 陳皮 枳實 白豆蔻
丸方:神麯(二兩) 香附(一兩) 白朮(一兩炒) 黃連(一兩) 當歸(一兩) 巴戟(二兩) 貝母(二兩) 石菖蒲(一兩)
密丸。
一幼女秋間,向有瘡瘍之楚,至十月初方愈,此時便覺飲食少進,至午後發潮熱,腹脹臍突,到晚則臥不安撫,其身熱、腹脹、喘急疾嗽愈甚。予診之,六脈俱數而洪,此因積熱既久,脾土衰弱,不能生肺金,木寡於畏而來乘土,故飲食不進,腹脹如鼓,兼之睡而氣促,痰火上升也。《經》曰:諸腹脹大,皆屬於熱。又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乃知脾虛為本,濕熱為標。法當降火清金、補脾行濕為主。
方:茯苓 柴胡 澤瀉 大腹皮 麥冬 黃芩 黃連 厚朴 葶藶 蘇子 山藥 桑白皮
一人嗜酒,病瘧半年,患脹滿,脈弦而澀,重取則大,手足瘦,腹大如蜘蛛。以參、術為君,當歸、白芍、川芎為臣,黃連、茯苓、陳皮、厚朴為佐,生甘草為使。日三次飲之,嚴守戒忌。一月後,汗而瘧愈。又半月,小便長而腫退。
一婦腹痛,脹如鼓,四肢骨立。眾或以為娠、為蠱、為瘵也,治之罔效。予診其脈,六部弦滑且數,弦力氣急,滑為血聚,此氣薄血塞。夫氣,道也;血,水也。氣一息不運,則血一息不行。《經》曰:氣血同出而異名。故治血必先順氣,俾經隧得通,而後血可行。乃以順氣活血藥,大劑熱服,三日而腰作痛,血欲行矣。隨進以桃仁承氣湯峻逐之,下汙血累累如瓜者數枚,又以補劑調理而安。
一人飧脹不能食,溲遺血,服大黃苦寒之藥,致神乏氣脫而不能寐。診之脈則主寸沉,右寸過左一倍,兩關弦澀,尺反盛而不絕。此病得之勞傷心血,久則脾胃俱傷,逆郁不通,不能升降而作飧脹,飧脹則不能食,拂而不下閉索,閉而溲且不輸,故遺血。乃和以大補之劑,兼五郁之藥,不數日而即愈。
一女肝脈沉,脾脈弦,乃氣食傷其肝脾,以致氣滯食阻,陰陽關格,而成脹滿之恙也。須養金以制木,健土以運食,庶或可愈耳。
方:厚朴 大腹皮 神麯 香附 枳殼 木香 麥冬 麥芽
一人六脈浮緩無力,臌脹倦怠,短氣溏泄,此屬中氣之虛。《經》曰:脾主行氣干三陰。三陰者,太陰脾,厥陰肝,少陰腎也。其脈皆行於腹裡,脾病,則三陰之氣不行,故令臌脹。手足倦怠者,四肢受氣於脾,脾病則無以受氣,故倦怠;短氣者,腫病而中氣弱也;溏泄者,土弱不能制濕也。治當補脾扶正為主,《經》所謂塞因塞用是也。如數進利藥,以求速效,殊不知寬得一日、半日,腹脹愈甚,真氣已傷,是自求禍耳。
方:白朮 人參 茯苓 半夏 陳皮 甘草 厚朴 木香
一人脈息沉滑,左手獨甚,腹脹有形塊,按之而不痛移,不惡食,溲自利,大便黑色,面黃肌錯,此血症諦也。夫腹脹有形塊,按之而痛移者,氣之與火。今痛不移,則屬有形矣。然食與血皆有形,食而腹脹則惡食,今不惡食,則知其為血矣。小便自利者,血病而氣不病也;大便黑色者,病屬於陰也;面黃肌錯者,血病則不能營養其容,濡澤其膚,故令痿黃甲錯耳。宜先瀉其血絡,後調其真氣,營衛和平,陽布神清,而脹自消矣。用桃仁承氣湯加紅花、蘇木、韭汁。
一人因飲食訖,乘風涼後,卒然脹滿,食飲不下,形瘦腹大,面腫惡風,頭汗,膈塞不通,右關脈浮而緩,此胃風症也。用胃風湯加減治之。
方:白芒 升麻 葛根 蒼朮 柴胡 甘草 藁本 羌活 黃柏 草蔻 歸身 蔓荊 麻黃夏月不用
一人六脈沉結,身腫肢瘦,胸臆痞塞,上不得降,下不得升,晝夜不減,而頻嘆氣。此為氣滯,都因抑鬱而成者也。宜治以解鬱理氣之劑。
方:枳實 紫蘇 半夏 大腹 赤苓 白芍 厚朴 香附 木香 白朮
一人六脈遲弱,腹脹厥逆,嘔吐不食,二便清利,虛氣脹滿,按之軟而不痛,證屬虛寒。《脈經》云:胃中寒則脹滿。《內經》云:腹滿脂脹,支脅結膈,下厥上逆,過在太陽陽明,乃寒濕鬱結也。宜溫散和中藥主之。
方:益智仁 蒼朮 白朮 厚朴 乾薑 陳皮 藿香 茯苓
一人脈息弦數,脹滿身熱,微喘,外堅內痛,按之不陷,口渴身黃,便燥。病起於飲食不節,房勞致虛,脾土之陰受傷,轉輸之官失職,清濁相混,隧道變塞,濕鬱為熱,熱又生濕,濕熱相生,遂成脹滿矣。宜養肺金以制木,使脾無賊邪之害;滋腎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令,而子能令母實。卻鹽味以防助邪;斷妄想以保母氣;遠音樂,戒暴怒,無有不安。
方:枳殼 熟大黃 連翹 白芍 茯苓 麥冬 山梔 柴胡 地骨皮 蘇子 葛根
一人傷食噁心,飽悶而脹,氣口脈緊滑有力。《經》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傷則不能運化,積其穀氣而為脹滿也。宜消導之。
方:連翹 菔子 建蔻 蒼朮 厚朴 藿香 廣皮 半夏 甘草 山楂 神麯 茯苓
一人病脹,起於脾虛浸假而氣喘六脈弦數無倫次,此是肺病傳脾,謂之虛邪,脹為本而喘為標也。當以實脾為主,使土旺生金,不為脹助其喘,而沖逆之氣自下矣。
方:陳皮 蘇子 葶藶 桑皮 米仁 白朮 茯苓 半夏 桔梗 白蔻
氣虛中滿
一人右手脈儒緩,左手肝脈弦。當胸之下,胃口之上,一掌之橫,按之如堅石,有形作痛。由忿怒太甚,不能發越,鬱結中州,痰涎停住,乃成滿也;久而不食,以致氣虛中滿,此土敗木賊之症。治當塞因塞用。
方:白豆蔻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人參 白朮 白芍藥 山楂 厚朴
一人濕氣未除,而又元氣虛弱,致腹脹滿,服後方四劑而愈。
方:茯苓(三錢) 蘇子(一錢五分) 木通(一錢) 豬苓(一錢) 人參(一錢) 厚朴(七分) 桂(一分) 白朮(二錢) 桑皮(一錢)
中風章
一人七旬,語言蹇澀,步履不穩,身體蜅側,如坐舟中。右脈滑,此脾濕動而生痰也;左脈虛澀,此肝心血虧也。痰乘虛而塞心竅,故舌蹇語塞;且痰生熱,熱生風,遂為眩運如坐舟中之狀。身欹側,步不穩者,肝主筋,血虛不能滋養乎筋也。宜寧心益脾、滋血養筋為主。
煎方:棗仁 茯神 花粉 半夏 廣皮 秦艽 當歸 生地 白芍 姜
丸方:茯神(一兩) 棗仁(二兩) 牛膝 膽星 甘菊 木瓜 半夏(各二兩) 鮮紅花 杜仲 枸杞 秦艽(各二兩) 五加皮(三兩) 竹瀝
一人手足振撣已兩年矣,脈澀無神,此血枯風乘,即扁鵲所謂風淫未疾是也。宜養血祛風導痰為主。
丸方:歸身(四兩) 茯苓(二兩) 紅花(一兩) 石斛(三兩) 天麻(五兩) 續斷(三兩) 秦艽(三兩) 虎骨(一對) 橘紅(一兩) 萸肉(四兩)
一人左脈洪大,右脈滑數,《內經》謂:數則煩心,脈滑曰風,大則病進,洪則火邪熾盛。此由七情內擾,風邪乘虛而襲,風煽其火,則痰隨火升,窒塞竅道,阻滯經絡,以致語言蹇澀,右半身不遂,神昏面赤之重症也。須投資壽解語湯,開其痰滯,通其心竅,俾神清痰豁,庶有生機。
方:天麻 貝母 防風 半夏 遠志 石斛 白芍藥 香附 枳殼 秦艽 羌活 茯苓 蘇子 白甘菊 麥冬 橘紅
一少女素病有帶下症,經水愆期,此脾土不足也。秋初,忽患口眼歪斜於左,而深秋來愈此正虧邪熾也。脈左澀右滑,《內經》謂:脈滑曰風,脈澀曰痹。此風痹症也,即麻木肢軟之漸。宜調營衛、舒經絡。俾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庶幾氣血行而風邪自滅。
方:歸身 天麻 橘紅 秦艽 甘菊 白芍 熟地 牛膝 續斷
一人六脈滑數而小,陡然忘記,肢體麻木,胸膈氣塞,耳鳴而聾,肩背痠軟,手足撣搖。此勞神傷心,思慮傷脾,以致心神虛耗,氣血兩亡,正「風淫末疾」之漸也。宜用滋陰之劑以治本,防邪之劑以治標。
九方:歸身(半兩) 防風(一兩) 天麻(二兩半) 茄皮(三兩) 茯神(一兩) 遠志(一兩) 紅花(五錢) 石菖蒲(一兩) 生地(一兩半) 枸杞(二兩) 秦艽(一兩半) 桔紅(二兩)
一人前因涼氣入心,語言蹇澀近因怒氣傷肝,復兼飲食作嗆有痰,肌膚瘦削,脈息右滑左澀,乃肝心血虧,而痰邪滯於經絡也。蓋舌者,心之苗,朔陰之脈循喉嚨,系舌本,兩經血虧而痰乘之,則是症成矣。宜疏痰理氣,兼養血為要。
方:天麻 半夏 蘇子 茯苓 遠志 當歸 秦艽 紅花 石菖蒲 防風 竹瀝
一人年近五旬,前患蹶恙未愈,今復嘔不食,胃脘作疼,心神驚惕,大便日去四、五度而色黑,左右手皆筋惕閃閃,脈息六部俱沉滑,乃痰氣阻逆於中州,以致氣鬱血滯,不能運行於脈絡也。方書謂:脾濕動而生痰,痰生熱,熱生風。又謂:風淫末疾是也,宜投導痰理氣、養血活絡之劑。
方:天麻 貝母 廣皮 歸身 紅花 秦艽 車前子 棗仁 茯苓 澤瀉 枳殼 桔梗 甘草
一人素勤苦,偶惡風寒,鼻流清涕,兼有噴嚏,此脾肺氣虛,不能實腠理也。彼不信,服祛風之藥,肢體麻倦,痰涎自出,殊類中風,此為風劑耗散元氣,陰火乘其上位也。宜以補中益氣湯,加麥冬、五味。
方:人參(一錢) 炙甘草(一錢) 升麻(三分) 黃耆(一錢半) 當歸 白朮 陳皮 柴胡(各五分) 麥冬 五味(生)
一人形體魁偉,中滿吐痰,勞則頭暈,所服皆清痰理氣之劑。不知中滿者,脾氣虧損也;痰盛者,脾氣不運也;頭暈者,脾氣不能升也;指麻者,脾氣不能周也。投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以補脾土,八味地黃丸以補土之母氣,病去十之五。凡患前症者,乃中風之端倪也。預防之理,當養血氣,節飲食,戒七情,遠房事。如不守禁忌,仍服清痰理氣之劑,適所以招風取中耳。
一人遍身風瘰赤色肌肉腫脹,自少年時,每遇飢餓即發,脈洪而浮。乃陽明風熱內熾因飢餓而正氣不足,八風之邪乘虛而襲也。宜卻勞以調其飲食,避風以防其助邪。
方:生地 當歸 白朮 紅花 連翹 銀花 大力子 防風 防己 白芷 薄荷
一婦先胸脅脹痛,後四肢不舉,自汗如水,小便自遺,大便不實,口噤目瞤,飲食少進,發熱嘔吐,月事不正,睡中搐搦,已十餘日矣。或以為中臟,余意不然。若風既中臟,真氣必脫,禍在反掌,惡能久延?乃候其色,面目俱赤,診其脈,右三部洪數,肝脈尤甚,知胸脅脹痛,肝經血虛,不能養筋也。自汗不止,肝經風熱,津液亡泄也;小便自遺,肝經熱甚,陰挺失職也;大便不實,肝木熾盛克脾土也;嘔吐少食,月事不正,睡中搐溺,此木盛剋土而脾不能攝血也。宜調補肝脾之氣,清養肝脾之血。
方:人參 黃耆 棗仁 茯苓 白朮 遠志 木香 炙草 白芍 丹皮 鉤藤 山梔 柴胡 當歸
一人年六十餘素善飲,兩臂作痛,服祛風治痿之藥,更加麻木發熱,體軟痰壅,腿膝俱疼,口噤語澀,頭目暈重,口角流涎,身如蟲行,搔起白屑,右手脈浮大無力。《脈法》云:浮而無力為虛。《發揮》云:氣虛脈大親乎浮。其臂麻體軟者,脾無用也;痰涎自出者,脾不能攝也;口歪語澀者,脾氣傷也;頭目暈重者脾氣不升也;癢起白屑者,脾氣不能榮也。用補中益氣湯,倍參、術,加神麯、半夏、茯苓以健脾氣。脾氣健,則痰涎自化,肢體能運。
一婦懷抱鬱結,筋攣骨痛,喉間似有一核,服烏藥順氣之類,口眼歪斜,臂難伸舉,痰涎愈盛,日晡潮熱,食少體倦。此係鬱火傷脾,血燥生風所致。用加味歸脾湯二十餘劑,形體漸健,飲食漸加。又服加味逍遙散十餘劑,痰熱稍退,喉核稍利。更用升麻益胃湯數劑,諸症漸愈。但臂不能伸,此肝血少也,用六味地黃丸而痊。
一人性多恐遇事矜持,病頭振,六脈沉緩,左關尺散軟無力,此虛風候也。夫矜持太過,則肝腎兩傷。《經》云:諸風撣眩,皆屬於肝。又云:恐傷腎。恐懼不已,則火起於腎,而消爍精血,腎水一虧,則心火暴盛無制。《經》云:諸逆衝上,皆屬於火。風相扇而撣搖矣。治法惟宜養血順氣,氣行而痰自消,血榮而風自滅也。晝服養營膏,夕服定振丸,三月而痊。
養營膏:枸杞(八兩) 人參 黃耆 當歸 白朮(各四兩) 二冬(各二兩)
定振丸:黃連(四兩酒煮) 半夏(四兩姜煮) 川芎 當歸 熟地 白芍(各三兩) 人參 黃耆 白朮(各二兩) 天麻 秦艽 靈仙 防風 荊芥(各一兩半) 全蠍 細辛(各五錢)
為末,密丸。
一兒九歲,忽患手足抽掣動搖,弄舌吐沫,面白唇青。或作風治,或作驚治,或作火治,或作痰治,雜用珠、犀、金、石、牛黃、琥珀、蜈蚣、全蠍等藥幾殆。余診之,右手脈沉弱而無力,左手脈滑大,此脾虛生風之症,理宜大補,用歸脾湯加桂、附一錢。搐定,減去桂、附,大劑參、耆,六服全愈。
一人年過四旬,醉飲青樓,夜臥當風,患頭痛發熱多汗,胸膈痞悶,飲食不進,六脈浮洪,重按豁然。此風人腠理,病在胸臆,即《內經》所謂飲食當風,名曰漏風。投以白朮、澤瀉煎服而熱退,汗仍不止,心口如水,此思慮所傷,與歸脾湯加麻黃根、桂枝,數服而愈。頭痛不已,用白蘿蔔汁滴人鼻中,立安。
一膏梁之人,素不慎起居,忽失音,不能語,神思昏潰,痰涎上壅齧舌齧頰。河間云:夫瑙屬腎經虛寒,氣厥不止。《醫學綱目》云:少陰氣至則齧舌,少陽氣至則齧頰。若失音者,腎氣不能上接清陽也。先用地黃飲子,隨服六味地黃丸而愈。
一人年六十餘,仲冬患中風症,半身不遂,語言蹇澀,心神昏憒,煩燥自汗,表虛惡寒,如灑冰雪,口不知味,鼻不聞香臭,聞木聲則驚怖,小便頻多,大便燥結。用大黃之類下之,便飲食減少,不然則滿悶,晝夜不得寐,約三月餘。凡三易醫,病全不減。至次年三月,又因風邪客之,加以痰嗽,嗌乾燥,疼痛不利,多唾,中脘氣痞似噎。予思《內經》有云:風寒傷形,憂恐忿怒傷氣,氣傷臟乃病,臟病形乃應。又云:人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此風氣下陷入陰中,不能生髮上行,則為病矣。又云:形樂志苦,病生於脈,神先病也。風邪加之,邪入於經,動無常處,前症互相出見,洽病必求其本,邪氣乃伏。論時月,則宜升陽補脾胃,泄風木;論病,則宜實表裡,養營衛。瀉肝木,潤燥,益元氣,慎喜怒,是治其本也。以柴胡、黃耆、升麻、甘草、當歸、半夏、黃柏、黃芩、人參、陳皮、芍藥(此名加減沖和湯)。自汗,倍黃耆,加五味子二十粒。夜不得寐,乃心事煩擾,心火內動,上乘陽分,衛氣不能交於陰分使然也。以豭砂安神九服之,由是晝亦得睡。
方:豭砂水飛(五錢) 炙甘草(五分) 黃連酒洗(六錢) 生地 當歸(各錢半)
飯糊丸,每服十五丸。
一黑瘦人,右手脈滑而近駛,左手脈按之大而無力,痰嗽發熱,左半身不遂。此陰虛陽實,熱氣拂鬱,致營衛失常,津液不能遍達,而痰涎阻滯經絡,邪火燔灼筋骨,故見諸症也。應瀉心火,補賢水。心火瀉,則肺金清而木有制,脾不受邪;腎水補,則心火降而肺不受克。脾肺安,則陽明實;陽明實,則宗筋潤,自然束骨以利關節矣。
方:白朮 茯苓 甘草 廣皮 半夏 川芍 當歸 白芍 熟地 秦艽 加皮
加薑汁竹瀝
一肥白人,兩手脈沉滑而緩,右關獨甚,筋脈坦縱,氣血渙散,而肢體痰墮緩弛,亦惟右為然,且聲瑙不能言。叔和曰:滑為痰。又曰:一手獨滑,半身不遂。東垣曰:足陽明虛,則沉緩無力。愚意手少陰心,天真神機開發之本;足陽明胃,穀氣充大真氣之本,標本相得,則膻中氣海所留宗氣,盈溢四布,五臟三焦,上下內外,無不周遍。若不相得,則不能致其氣於氣海,而宗氣散矣。故分布不周於經絡,則偏枯;不周於五臟,則瑙。須補養。
方:人參 白朮 半夏 廣皮 甘草 桔梗 白茯苓 木通 獨活 石菖蒲
加薑汁竹瀝。
一婦兩尺俱衰,四肢不舉,口不能言,卒倒無知。夫腎為藏精之都會,主上下焦地氣之生育,故衝任二脈系焉。二脈同腎之大絡起於胞中,其衝脈因稱胞絡,為十二經脈之海,遂名海焉。衝脈之上行者,尋三陽,灌諸經;下行者,滲三陰,灌諸絡,而溫肌肉,別絡結於□,因腎虛而胞絡不通於上,則腎脈不上循喉嚨,挾舌本,故不能言。二絡不通於下,故痱厥。須以河間地黃飲子峻補其陰,繼以麥冬、人參、五味之類,滋其化源。
地黃飲子:熟地 巴戟(去心) 茱萸(去核) 附子炮 石斛 五味 肉桂 遠志(甘草制) 麥冬 薄荷 石菖蒲
薑、棗為引
一人六脈沉滑而短疾,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強不語,渾如中風。此中酒毒而然,不可作中風治而汗之也。用甘蔗汁日飲一、二碗,至旬余而瘥。蓋蔗漿能解酒毒耳。唐詩云:飽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酒漿寒。則知能醒酒也。夫清陽在上,濁陰在下,天冠地履,無暴僕也。今六脈沉滑,則濁邪風湧而上,清陽倒置,故令暴僕,痰涎壅盛。此風多氣湧也。《經》曰: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用二陳湯,入牙皂、枯礬末調灌,利竅稀涎,先治其標;隨用疏風補氣,後治其本。
一人口眼喎斜,語言蹇澀,痰涎壅盛,六脈弦滑帶數,此係虛火上炎,虛痰上升,虛風內作,血脈受病,而病根起於手足陽明兩經也。手足陽明之經,筋絡於口,會太陽之筋絡於目,熱則筋弛,縱緩不收,故為喎為僻。三焦之氣通於喉,喉清則聲出,若痰火壅塞上竅。榮衛虛而不能上榮,則舌機不轉,故為蹇為澀。熱則生風,風壅其痰,故痰涎為之壅盛。理宜順氣養血,氣順則風自利,血活則風自滅。佐以一、二味清涼升散之品,此「火鬱發之,木鬱達之」之義也。
方:防風 白附子 木香 廣皮 黃芩 白芍 川芎 甘草 秦艽 天麻 當歸
一人卒中昏憒,口眼歪斜,痰湧口噤,咽喉有聲,六脈浮大,皆真氣虛而風邪乘入脾胃,不能收攝痰飲,激浮而上,塞於咽喉,故漉漉有聲。風氣盛,故耗其津液,不能滋榮筋絡;筋絡燥急,故收斂勁強而口噤也。宜用理氣驅邪之劑。
方:秦艽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烏藥 石菖蒲 前胡 桔梗 香附 薄荷
一人氣稟虛弱,勞役過傷,卒然暈倒,少頃復甦,脈息虛細無力,丹溪所謂氣虛卒倒也。以補氣為主。
方:人參(五錢) 黃耆(一兩)
加薑汁竹瀝。
一婦懷抱鬱結,筋攣骨痛,口眼歪斜,臂難屈伸,痰涎少食,晡熱體倦。此鬱火傷脾,血燥生風也。當以補脾養血為主。
方:人參 白朮 茯苓 棗仁 遠志 歸身 木香 黃耆 丹皮 山梔 圓眼肉 甘草
一人多鬱怒,氣口脈沉結,卒然氣逆上升,口噤直視,身涼無疾涎,須臾即醒,兩脅刺痛,肩臂麻疼,此怒氣傷陰,即中風症也。因年猶少壯,營衛未虛,真水未竭,火畏水,不能上升,故身涼無痰涎;須臾即醒者,水旺足以制火也。先用蘇合丸,以薑汁竹瀝磨灌,後用當歸、白芍、茯苓、甘草、柴胡、丹皮、山梔、青皮等藥。
一人正月初,忽患口角歪斜,右耳及耳根俱痛,右頰浮腫,六脈弦數,此陰分有虧,內熱生風,痰涎為患也。治痰先清火,清火先養陰,最忌風藥燥劑。
方:廣皮 蘇子 天冬 甘菊(各二錢) 貝母(四錢) 連翹(二錢) 花粉 沙參(各三錢) 天麻(一錢) 甘草(一分)
加竹瀝、童便服二劑後,加生地三錢。又隔幾日,加牛膝四錢、黃柏二錢;又隔幾日,去連翹,加石斛二錢半、五味子七分、扁豆二錢、乾葛八分;又隔幾日,去連翹、天麻、葛根、扁豆,加連肉四十粒後,丸方照前出入增減,至五月而全愈。
一宦年近五旬,新得美寵,榮歸祭祖。拜跪間,即仆倒,汗注如雨,渾身壯熱,不省人事。名醫畢集,俱云先用牛黃丸。予後至,診其脈,關尺浮數而空,兩寸透入魚際,此陰虛甚而陽亢極也。因謂病家曰:「毋灌牛黃,灌之立死。」急用生地自然汁一升、人參一兩、麥冬五錢、五味子一百粒,濃煎灌之。至二服後,神氣稍定,汗止。是夜似睡非睡,至五更時,作恐懼狀,如人將捕之;至清晨,又作盛怒狀,罵詈不止;至午間,又大咲一二時;到薄暮,又悲泣。自此夜靜日作,病家以為祟,眾醫束手。予思之,此即。《內經》所謂「五精相併」也。並於腎則恐,並於肝則怒,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河間云:平時將息失宜,腎水虛衰,心火亢極。巧顯此症。夜間陰盛,邪乃暫息;日中陽盛,逐遊行五臟而無寧時也。仍用前方減人參之半,自後日間,或但悲聯,或但罵詈,恐懼,人事時省時昧。飲食與之,盡食方止,不與亦不索,大小便通。至半月後,而譫語不作。用調養氣血之劑,至百劑而始愈。
按:腎水衰極,火無所制,而遊並五臟。五更,腎水用事,火併而作恐懼狀;清晨,肝木用事,火併而作悲泣狀也。
一人年未五旬,患中風,耳聾鼻塞,二便不通四肢不逐而厥,語言不出,一有所言即說已故之人,本家先灌牛黃將一錢矣。因延予未至。眾醫謂病家曰:「《經》云: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今口說亡人,目無所見,是見鬼與目盲也。又潔古曰:中腑者著四肢,中臟者滯九竅。今手足不遂,上下秘塞,是腑臟兼中也。且六脈弦數無倫,《脈訣》云:中風之脈浮遲吉。急實大數三魂孤。脈症俱危。」病家急求用藥,同議人參五錢、熟地、附子、肉桂各二錢半。未服而予至,診脈後,備述諸醫之言,予曰:「尊公之脈急數,誠中風所忌,然中按猶覺和緩,是尚有胃氣,非真臟脈也,恐未必即是危症。但所畏者,兩尺重按覺空耳。」予出,謂眾醫曰:「諸公所處之方,誠治本之法,但當上下秘塞之時,補劑恐不能奏效,愚意先通二便,使濁陰降,則清陽上升,而後徐徐議補。《內經》謂:病發而不足,本而標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眾醫曰:「病勢如此,恐不可迂緩。」予以此症搖頭上竄等惡候尚未見,即遲一、二日未死,俟他藥不效而圖之,末晚也。因不與固爭,即辭歸。是夜連灌數劑,俱停積在胸膈間,揉之作聲,略無下腹之意,復來促予診視,舉家泣拜。予診之,脈仍如前,即於袖中出家制神佑丸數十顆,扶開其口納之,令灌以淡薑湯。若此藥下咽,便有治法矣。進薑湯將二鍾,藥便吞下,即灸百會穴,欲使陽氣上升;又灸關元穴,不使陽氣下陷。灸之一、二壯,目即能開,眉頻蹙,予問其痛否?即能點頭,予謂之曰:「忍至七壯,公可生矣。」亦點頭。灸將畢,腹中如雷鳴,予問欲便否?亦點頭。即扶起至便桶,大小便俱通,且垢穢極多,起至床,因有久陰忽霽之意,言曰:「吾腹中已爽塊矣。」少頃,又瀉一行,予令急以前藥倍人參煎候。及又欲便,予令即在床中便之,覺有暈意,以藥徐徐灌之,少頃亦蘇。自此二目,人事漸省,第手足振撣,左半體不遂,於大補氣血中,稍佐以卻風順氣消瘦之劑,如秦艽、全蠍、殭蠶、烏藥、星、半之類,出人加減,調治年餘而愈。此症初起,氣血不足為本,九竅秘塞為標。先通其秘者,急則治其標也;醒後見風症,亦不足為本,風症為標,然專補氣血,少佐風藥者,緩則治其本也。
一人患口喎不正,四肢拘急,已月餘矣,百藥不愈,延至半年,常自汗惡風。予診之,左手浮緊,右手洪緩,此正風客陽明胃經,留而不去,鬱而為熱也,當解散之。病家曰:「發表藥服多矣,小續命湯是也。」予曰:「小續命湯,多半熱補之藥,服之當劇,何能得愈?」病家曰:「發散藥亦服多矣,如麻黃、桂枝、羌獨二活,藥之重者也;輕如防風、白芷、柴胡、乾葛,以至天麻、秦艽、荊芥、薄荷等,無不盡試。」予曰:「宜其不能愈也,此症邪在一經,諸藥雖多發散,然雜而無主,不能專入一經,而各經之無邪者,誅伐無過,徒足以虛其表,而不足以去其病,故反見惡風自汗,而無救於口之歪也。」《經》曰:胃足陽明之脈,挾口環唇,所生病者,口喎唇斜,是知此症,乃陽明胃經之症也。羌活、麻黃等藥,各有專經,即有一二人陽明,眾咻一傳,何以成功?因用葛根五錢、升麻二錢,重劑以逐陽明固結之邪;白芷三錢、殭蠶錢半,以達頭面不正之氣;黃耆錢半、桂枝五分,以固周身疏泄之表;桔梗一錢、甘草五分,載諸藥上行,本乎天者親上之義也。服二劑奏效,數劑全正,後以養榮血、實腠理藥,少佐清熱去痰,調理如故。
一人忽得暴疾如中風,口不能言,目不識人,四肢不舉,投蘇合丸及牛黃丸,毫不甦醒。一醫投以小續命湯,反增喘急,身體壯熱,手足厥逆,舉家驚惶無措。醫者以六脈沉微,擬用附子理中湯,病家求決於予,予診其脈,兩寸似有若無,兩關尺竟無可尋,乃氣壅逆而然,非不足而沉脫也。因謂病家曰:此脈乃伏而不見,非沉溺也。乃從胸按之,眉即為之皺,按至臍腹,體為之舉,若有不可忍狀。細詢得病之因,曰:「因晏客煩冗,無暇飲食,至晚陪客畢,即發此症。」矛曰;「飢極過飽,此食中也。」口不能言,目不識人,脈伏不見,皆由飲食填塞清道所致,四肢不舉,即《經》所謂土太過令人四肢不舉也。若初起一吐,足了此屬,今遲延一、二日,上中下俱受病,當吐下消導並行,以分治其勢。乃先以生薑淡鹽湯灌而探吐,吐出痰涎酸水數碗。一時頃,神思稍清,診其脈,寸關逼逼而來,謂病家曰:「無憂矣。」又以山稜、蓬朮、檳榔、枳實、白蔻仁、木香、陳皮、神麯、萊菔子水煎,分消中焦之痞滿,又以煎藥送潤字丸五錢,下四、五行,由是始知人事,能言語,手足能運動。再診之,關尺俱見,且沉實有力,胸膈滿悶,按之猶痛。又以前方送潤字丸二錢,每日一服。四日後,按之不痛,方與稀粥。胸膈尚痞,時或吐痰,乃以消導二陳湯中,少佐芎、歸以養榮血,參、術以扶胃氣,木香、白蔻仁以寬未盡之痞,旬日而復。夫脈為氣血之先,中焦為氣血水穀之分,食停中脘,則中焦痞塞,痰涎亦因之而壅滯。升降之機不運,故卒倒類乎中風,脈由之隱伏,他醫設投參、附,其不死者幾稀矣。惟棄脈從症,按其肚腹,知為有餘實邪,吐胸膈之痰,而寸關脈應,行肚腹之積,而尺脈立起,豈可謬為投劑哉!
一婦人年及六旬,身體壯盛。正月間,忽患卒倒,不省人事,口噤不開,喉如拽鋸,手足不遂,投牛黃丸二、三顆不效,急煎小續命湯灌之,亦不應。予診六脈浮洪而滑,右手為甚。蓋因平日奉養過厚,今得此病。《內經》云:「凡消癉、擊僕、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膏梁之病也。又《經》曰:土太過,令人四肢不舉,宜其手足之不遂也。丹溪云:濕土生熱痰,痰生熱,熱生風。即此謂矣。當先用子和法湧泄之,乃以稀涎散薺汁調灌,湧出痰涎數碗,少頃,進以三化湯,至晚瀉二、三行,喉聲頓息,口亦能言,但人事不甚省,知上下之障塞已通,而中宮之積滯未去也。用加減消導二陳湯,半夏、陳皮、茯苓、甘草、枳實、黃連、萊菔子、木香、白蔻仁,每日二服。數日後,人事漸爽,腹中知飢,乃進稀粥。但大便猶結,每日以潤字丸五分,白湯點薑汁送下。自此旬日,手足能運而有時拘攣,大便已通而常燥,此湧泄消導之後,血耗無以養筋,津衰無以潤燥也。用四物加秦艽、黃芩、甘草,數十劑而愈。
一人年逾五旬,中風卒倒,牙關緊閉,戴眼上竄,手握而四肢振撣。醫以稀涎散吹鼻,吐出稠痰數碗,繼投小續命湯二劑,反覺口開手撤,眼合遺尿,四肢厥逆,人事昏沉,身體發熱,痰聲如鋸。延予診視,見六脈洪滑而歇至,予以症候危險,辭而作別,其子再三哀懇。矛用陳皮、半夏、茯苓、南星、枳實以導其痰;當歸、川芎、芍藥、薑汁炒生地以養其血;佐以牙皂、薑汁、竹瀝二劑,而痰喘漸輕,六劑而人事清爽,後用參、朮、芎、歸大補氣血而愈。先正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又曰:凡人年過四旬,氣衰之際,乃有此症。又曰:中風大率主血虛有痰,以治痰為先,次養血行血。前症乃虛而有痰,類乎中風,非真中風也。用稀涎散提痰上升,續命湯重虛其表,故見此危症,藥豈輕試乎?
一人年近六旬,身體肥大,家事殷厚,勞心勞力。一日行至門外,見一人如兩人,視一路如兩路,自己門牆,若有兩邊,遂卒然仆倒,扶掖登床,懶於言語。醫者俱以中風治之,投消痰搜風之劑十餘服,反增冷汗如雨,驚惕振撣,昏不知人。邀予診視,左手浮大,按之無神,餘脈俱遲弱而空,現症神識昏沉,不能言語。予思脈症,俱屬虛脫。宜培正氣為主,用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白芍、熟地、天麻、杜仲、牛膝、棗仁等二劑,冷汗即止。五劑乃能識人,語聲始出,七、八劑,諸病頓減。每劑加人參三錢,二十劑而全愈。
一人勞心之後,復感怒氣,次日清晨,篦頭未畢,忽然昏暈,四肢厥冷,口目不開,喉聲如鋸,二便不利,舉家驚駭。予診得左三部弦滑而數,右三部沉實有力。予曰:「此痰厥也」。先用牛黃丸,薑湯化開,加川牛黃一分灌下,連服四、五丸。繼用陳皮、貝母、花粉、膽星、黃芩、黃連、瓜簍、前胡、桔梗、皂莢、薑汁、竹瀝,頓服,使其痰湧發而出,服下果大吐,去稠痰二、三碗,遂以前方去皂莢、陳皮,加青皮二劑,大解二次,其老痰俱從大便出,諸症頓減。後用健脾養血、清火消痰之藥,調理而安。
一人忽然胸腹脹滿,狀似中風,左脅吊痛,痰涎湧塞不快。診其脈,兩手浮大而帶歇止,煩躁不得臥而面赤,余知其平素畏風,而好近內,乃精氣溢下,邪氣上逆也。逆則陰氣在上,故生飧脹;上焦之陽,因下逆之邪所迫,壅塞於上,故脅痛而煩躁。予以二陳湯四錢、加人參三錢、鉤藤四錢、枳實錢半,又加竹瀝,連服二劑,腹中氣轉如牛吼,下痰涎升許而愈。
瘛瘲章
一富家兒,病手足瘛瘲,延至二十餘日,轉篤,余診之,左脈洪大,右脈沉弱,似有似無。右屬氣,主氣分大虛,《經》所謂土極似木,亢則害,承乃制。正脾虛為肝所侮而生風也。治風不可,治驚與痰亦不可。法當行氣,氣行而痰自消;兼宜養血,血榮而風自滅。肝病已見,將來必傳脾土,又當實脾,否則恐變慢脾而不救也。
方:人參 黃耆 當歸 白朮 芍藥 黃連 半夏 甘草 肉桂 陳皮 鉤藤
一人中年後,宦子嶺南,□任數月,患手足拘攣,屈伸不利,醫以風濕治之,不效,不遠千里而延予。予見肌肉半削,面貌添黯,憂容可掬,診其脈,左手細數,重按則駛;右手稍和,重按亦弱。詢其病由,答曰:「始因不慎冒寒,發寒熱,覺口苦,筋骨疼痛,服發散藥,寒熱已除,而口苦疼痛不減。至月餘,先左足拘攣,難以屈伸,漸至右足亦然,兩手亦然,手更振撣不息。醫者不外疏風順氣、行氣行血而已。數月前,稍能運動,更振撐,痛不可忍,今雖不移動,幸不振撣疼痛。」予曰:「若不疼痛,大事去矣。」答曰:不移動則不痛,若移動則痠疼。」予曰;「幸矣!尚可藥也,此筋痿症也。兄少年房幃間,曾有思幕而不得遂願否?」答曰:「幼年間,拙荊帶來一婢,有殊色,弟私之,拙荊覺而遠黜,極思想,如醉如癡。半年間,與拙荊房事反縱,後患遺精、白濁,幾半年。至中年此病亦常發。」予又問曰:「兄今陽事如何?」答曰:「久不起矣。」予躍然曰:「兄無怪有此症也。」《內經》曰:肝氣熱則膽泄口普、筋膜乾,筋膜乾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帝問:何以得之?伯曰: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經》曰:筋痿者,生於疾使內也,兄之病因病症,已宣之千古前矣。蓋思願不遂、遇陰必恣,風寒乘虛入筋骨而不覺,至中年後,血氣衰,寒變為熱,風變為火,消精爍髓,及病發,醫者不溯病源,而徒以風熱藥進,風藥耗血。夫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血耗無以養筋,筋無所養,又何束骨而利關節。宜其疼痛拘攣屈伸懼廢也。今所幸者,飲食未減,大腸猶實。蓋痰症獨取陽明,陽明則能生氣,此症不難治也。因用當歸、地黃為君;然不補氣無以生血,又用人參、黃耆、自術為臣;丹皮、青蒿、黃柏以清骨髓之熱,山菜、枸杞、牛膝,入肝以為佐;少加羌活、桂枝、秦艽、獨活以為使。又慮非氣血之屬,無以取捷效,乃以紫河車、鹿角、龜板、虎骨,共煎為膏,酒服,每日煎藥二劑,膏藥兩許。數日手足便能運,半月運動不痛,一月而起矣。擇日恭謁方伯,大駭之。
一婦懷妊將七月,忽然兩足痿軟,不能履地,分娩後頓愈,彌月後仍復如是,且胸脅作痛,夜分發熱。醫用四物養血之劑,雜以牛膝、木瓜、虎骨、鹿角膠,出入加減,或愈一日而發,或愈二、三日而發,縱覺全愈,亦無過十日者,因循半年,藥頻投而病仍在。後以脾主四肢,理宜健脾,用人參、白朮等藥,而胸脅脹痛,幾至悶絕。急用調氣之品,脹痛稍寬,而元氣不相接續,懶於言動,自此仍服養血藥品,不進不退,遷延年餘。邀余診治,詢其飲食如常,肌肉如故,足脛浮腫,胸脅揉按則微痛,不揉不按則痞悶,其脈沉緩而滑。予曰:「此濕痰積在胸脅,流入四肢,故病而軟,宜其滋陰不減,補氣更劇矣。」因用二陳湯加蒼朮、威靈仙、黃柏、白芥子,數劑而胸脅痛頓減,夜熱亦除。後去白芥,加薏仁,十劑而步履如故。
按曰:分娩而愈,則非血虛可知,其或愈或不愈者,痰乃流動之物,聚則作痛為痿,行則暫散而愈。第產後補血養血,乃治法之常。由於濕痰流注,乃病情之變,知常知變,方是上工。
眩暈章
一人兩尺脈平,右關部滑而力強,餘部緩。乃由血分不足,脾濕動而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以致頭暈而耳重聽也。患於左者,屬血虛也。《方論》云:「眩暈者,火動其痰;耳鳴者,水虛火實。洽須益陰血、導濕痰為主。
方:橘紅 半夏 貝母 茯苓 歸身 紅花 石斛 天麻 甘菊 秦艽 知母 生薑
一人五脈浮大,獨左關弦數,眩暈不能開,兀兀欲吐,稍食即嘔出,挾食痰涎苦水,此病在足厥陰經。《脈法》曰:浮而為風,弦數者,火起於肝。《原病式》云:諸風撣眩,皆屬肝木。蓋厥陰之絡,上人吭顙,連目系,出額。營衛衰微,風虛內作,致目系急而瞑不能開,開而旋轉欲吐也。肝移熱於膽,則苦汁上溢。治宜滋陰降火,兼帶抑肝之劑。
方:半夏 廣皮 茯苓 白芍 柴胡 天麻 白朮 藿香 石斛 黃芩 山梔
一人乙亥歲,徇蒙招搖,目瞑耳聾,飧泄食減,忽忽善怒,六脈左強右弱,此歲木太過,風氣流行,中土虛衰,不能提防下氣之逆,則龍雷之火得以震於巔,故頭為旋轉而眩暈。治當溫補脾土,疏泄肝木,庶使賊邪不致猖撅耳。
方:人參 白朮 半夏 茯苓 甘草 陳皮 柴胡 白芍 天麻 桂
一婦久患淋帶,頭作眩暈,腰痛如折,尫羸倦怠,六脈虛澀,當作血虛症治,為血少不能榮肝,肝木根虛安得不動搖耶?宜調其淋帶,眩暈自止,所謂培其本也。
方:白芍 川芎 熟地 樗根 白皮 續斷 甘菊花 白朮 茯苓 牛膝 杜仲 當歸
一人六脈大而帶澀,腰痛精滑,五心煩熱,腦轉耳鳴。腦者,地之所生,故藏陰於目為瞳子,系腎水至陰所主,二者喜靜謐而惡動擾,靜謐則清明內持,動擾則撣搖散亂,此厥陰之火,獨光五邪之變,遂勝克之病作,宜用壯水之劑。若拘氣不歸源,而以丹藥鎮墜、沉香降氣之法,則香竄散氣,丹藥助火,其不歸源之氣,豈能因此而復耶?六味地黃加麥冬、五味、炒黃柏。
一人病愈來幾,面色痿黃,精神倦怠,忽有眩暈之症,兩手脈俱沉緩無力,此屬氣虛生痰,濁氣泛上而致也。當以補中湯加味治之。
方:人參 白朮 茯苓 黃耆 天麻 川芎 甘草 升麻 柴胡
一人壯年,不慎酒色,患眩暈症,雖方藥不輟,終鮮一效。余診之,六脈沉滑,乃上實下虛之候。方書謂:下虛,氣與血也;上實,痰與火也。此因房勞致虛,濕痰滯於上,陰火起於下,痰挾虛火上衝頭目,正氣不能勝敵,所謂無痰不作眩是也。治宣清痰降火,兼補虛為主。
方:黃芩 山梔 白朮 茯苓 半夏 天麻 甘菊 黃柏 旋覆花
一人眩暈,脈來弦數相兼,此水虧火旺。洽當補腎益肝,使腎不虛而水自升,肝不實而火自降,水火既濟,陰陽定位,復何眩暈之有?
方:片苓 山梔 甘菊 川芎 當歸 白芍 生地 天麻
一人久衄復眩暈,脈來虛數,此由陰血虧損,肝家不能收攝營氣,孤陽飛越而成此恙也。法當養陰和血為主。
方:川芎 白芍 熟地 人參 當歸 丹皮 荊芥 炮姜 童便
一人色欲太過,旬日內必眩暈幾次,晡熱盜汗,脈來兩尺奔逆而上,所以眩暈不寧也。治當壯水之主,兼補氣藥佐之。六味地黃丸加人參、五味、麥冬。
一人過於勞役,頭眩體痛,腰痠耳嗚,在尺脈獨盛。《經》日:三焦、命門為生化之源。此勞傷元氣,陽邪下陷,三焦、命門火動之候也。法當補中益氣為主。
方:人參 黃耆 白朮 當歸 升麻 柴胡 甘草 蔓荊 黃柏炒 天麻
一人不時眉稜骨痠疼,心嘈怔忡,頭目眩暈,脈來沉滑,此由七情所傷,氣鬱生涎,涎隨氣而上升,即有種種之恙矣。治宜導痰解鬱,更須戒怒節勞,庶或有效於服藥耳。
方:橘紅 撫芎 香附 天麻 蔓荊子 黃芩 半夏 薑製 南星
一人夏月冒暑勞形,煩悶口渴,頭眩不寧,脈息俱虛而細,此屬傷暑症。先進六一散一服,以祛暑氣;人參、麥冬、五味子、黃柏以補虛生津;更佐甘菊以清利頭目。
一人嗜欲無度,年雖未邁,向有耳鳴腰痛、頭重目眩諸症。《靈樞經》云:腦為髓海,髓海有餘,則輕勁有力。欲過不禁,髓海有虧則眩冒脛酸。要之眩暈實由色欲過度,精虛腦空而成也。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宜大補腎元,六昧地黃丸加麥冬、五味。
一人眩暈,右寸關脈大而無力,此乃氣虛挾痰,丹溪云:眩暈為中風之漸。不可不預培氣血。遠色戒酒,以六君子湯加天麻、甘菊、當歸。
一人黑瘦,善食易飢,脈來弦數,患頭眩欲僕,此腎水不足,相火上炎,所謂風勝則地動,火得風則焰炎而上也。
方:甘菊 薄荷 貝母 橘紅 白芍 當歸 生地 黃芩 山梔
一人因冒雨中濕,嘔逆頭暈,脈息沉細。丹溪所謂濕土生痰,壅塞清道,濁氣上升也。宜用二朮、厚朴、半夏、廣皮、藿香、茯苓平胃而燥濕,川芎、藁本、天麻勝濕以祛痰。
一人荒於酒色,復傷勞怒,輒暈倒不知,痰涎上壅,脈息洪而無力。此腎虛不能納氣,陽獨居上。故作頭眩;又不能攝水,飲停於中,故化而為痰。遂用補中益氣湯,倍參、耆以補不足之氣;六味地黃,加五味以收耗散之精,此治本之論也。若不揣病機,慢用清氣化痰,為害甚矣。
一人病已半年,先因房勞汗出,及又傷食,醫用消導藥,後乃夢遺頭暈,自用人參,服後稍安。自此每日五錢,或日過一兩服,至數斤。其病自汗身熱,咳血痰逆,胸膈不舒,心口如物窒礙,手足時厥,頭常眩暈。眼或昏閹,或不見人,大便已六日不行。每頭暈時,以人參湯服之,則稍止,舉家不安。予診其脈,右氣口脈弦,似滑而有力,關亦然;左寸關浮弦似虛,尺濡弱。原因肝有拂鬱,勞思過度,偶以色事致虛,人參已中病,不能節制,以致過服益陽太過,變成熱火,觸動積痰,膠固於脾胃,逐致熱結幽門,火逆上行,而動血動痰,寢臥不安,亦勢使然也。其室中團圍障蔽,務為持靜,重□疊褥,怕帽里頭,厚綿著身,非常惡寒,汗每易泄。先令撤去重圍,漸減綿褥,使習見習聞,皆如平日。即以潤字丸三錢服之,外施蜜導法,去其宿糞盆許,用人參、歸身、遠志、棗仁各一錢,山梔、茯神、芍藥各一錢三分,香附子二錢,生甘草三分,入竹瀝一鍾,一帖即胸次開豁,夜即寐。其病人自言平日服香附燥熱,今服之而但然,豈公之監製合宜耶?自此,每日煎藥一帖,潤字丸數十粒,便潤汗出,咳嗽痰血漸減,十劑而安。
一婦向有頭眩之症,坐月中,更余就寢,因日間作勞煩悶,是晚飲酒數杯,臥時便覺身熱,至清晨櫛沐,忽眼黑頭旋,且微痛,如在風雲中,比平時更劇。延醫診視,不告以日間作勞及生之故,但言平日頭眩,片時即止,不甚為害,今番一日夜矣。且更痛難忍,欲急療之,醫謂脈得浮數,此熱極生風也。遂用芩、連、山梔以清之。二劑,眩暈不減,而頭痛如破,上半體如火之熱,而欲厚復。醫以無痰不作眩,再以清火之藥,合二陳湯,投二劑,亦不效。予診其脈,左手浮弦而緊,右手浮數而弱,且寸強尺微,右脈乃正氣之虛,左脈乃邪氣之實,尺微寸強,邪在上也。此必乘虛感邪,中於上焦所致也。因細詢之,始得所以發病之由。予曰:《靈樞經》云:筋脈血氣之精,而與脈併為目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故邪中於項,因逢其人之虛,其入深則隨眼系已入於腦,入於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今夫人作勞以致煩悶,可不調非虛乎?月下坐至更余,頭項之間能不為霧露之清邪所中乎?法當驅上焦之邪,補中焦之氣,而徐議清痰清火,則自愈矣。先用參蘇飲,加藁本。二劑,頭痛先止,而眩暈亦稍差;再以補中益氣,佐二陳、苓、連,數劑而安。
一兒忽然兩目黑眩,不省人事,少頃如故。此腎水不足,不能納氣歸元,使諸氣逆奔而上。宜益氣補腎,兼消疾火。病退。
方:人參 山茱 山梔 山藥 白朮 茯苓 陳皮 半夏 甘菊 黃連(姜炒) 生薑
一女年十七,心火炎上,因而作咳,四肢倦怠,眼目昏花。宜用陳皮、枳殼、黃芩、前胡、山梔、半夏、黃連、麥冬、花粉。
一兒身軀肥壯,讀書有勞,便見眩暈,噁心作嘔,此火動其痰。因素嗜食肉,今後宜少食豬肉,以清其沖和之氣,而佐以清火消痰之劑。
方:橘紅 山楂 半夏 黃連(薑製) 山梔 茯苓 麥芽
一兒內熱雖減,飲食不進,兩尺脈洪大而虛,乃相火妄動,坎離不交之故。宜降火滋陰,兼扶脾土為主。
方:黃柏 知母 麥芽 地骨皮 生地 白芍 廣皮 黃連 甘草 秦艽 當歸
驚悸補瀉兼施治法
一人患驚悸三月矣,聞響則驚,遇夜則恐,恐甚即上屋逾牆,旋食旋飢,口啖飯十數盂,咸為心偏神失。用補心湯,病滋甚。一日求予診視,其右關脈洪數無倫,兩尺浮大,按之極濡,病得之酒且內,腎水枯竭,客熱犯胃。《內經》曰:腎主恐。又曰:胃熱亦令人恐。又曰:胃熱則消食易機。又曰:陽明病,聞木音則惕。然若驚,病甚則逾牆上屋。汝病在胃與腎。脾合胃,心屬火,是脾之母也。補心則胃益實,火盛則水益涸,無怪乎藥之而病反甚也。但病本在腎,標在胃,當先治其標,用瀉黃湯;後治其本,用腎氣丸。一病而寒熱並用,一人而補瀉兼施,得毋訝我前後之迥別乎?第服瀉黃湯三日,當不飢矣;服腎氣丸十日,當不恐矣。已而果服之,獲痊。
虛損章
一人病發熱,惡風自汗,出言懶怯,服表藥而熱益增,六脈沉細而微數。沉為里病,微數為五志之火內煽,語言輕微,為中氣之虛,種種皆內傷諦也。不可誤汗、宜投補劑。《經》曰:損者溫之。
方:人參(八分) 黃耆(一錢) 炙草(五分) 白朮(七分) 廣皮(五分) 柴胡(三分) 當歸(七分) 白芍(七分)
一人血氣方剛,不慎酒色,復因勞怒。頭暈痰湧,手足麻痹,口乾引飲,六脈洪數而虛。此腎元虧損,不能納氣而頭暈;水冷不能歸源而痰湧。麻痹,乃陽氣虛然;作渴,乃虛火上炎。宜服六味丸補陰,而諸症自愈矣。
一儒素因勞苦,飲食失節,便血赤黯。半載之後,非便血則盜汗,非惡寒則發熱。血汗二藥,用之罔效。六脈浮大,心脾則澀。《經》曰:心之液為汗。又曰:陰絡傷則後血。此心脾受傷,不能統血,汗血更迭而來,火之升降微甚耳。惡寒發熱,氣血俱虛也。法當補生化之源,收耗散之液。
方:麥冬 五味 人參 黃耆 白朮 甘草 茯苓 遠志 棗仁 龍眼肉
一人日晡微熱,至晚身涼,以手捫肌,仍有微熱,更兼汁出咳嗽,已一月矣。脈脾、腎、肝三部弦數。此屬勞傷,損耗脾腎之陰,恚怒擾動厥陰肝之火,以致血虛生火,火生燥而汗出咳嗽、骨蒸潮熱之恙作矣。速宜養陰抑陽,遠房幃,節勞役,床不至日甚耳。
方:柴胡 廣皮 鱉甲 歸身 黃芩 麥冬 紫菀 骨皮 秦艽
一人素稟不足,近為寒熱內熱,飲食減少,四肢乏力,腹中不舒,脈息六部皆小而無神。須懲忿窒欲以修身,勝於藥石多矣。
方:秦艽 人參 陳皮 白豆蔻 白芍 山藥 茯苓 山楂 骨皮
一人吐血鼻衄,咳嗽有痰,脾肺部脈沉數,此思傷脾,憂傷肺,及遇勞傷形,怯弱之徵也。
方:陳皮 生地 杜仲 麥冬 貝母 知母 山藥 黃柏
一人六脈洪數無力,煩熱頭疼,少食勞倦。叔和云:洪數為邪火甚,無力為精氣傷。此症雖為真陰虧損,而陽氣偏盛,故煩熱頭疼,少食勞倦也。不可過用苦寒,當溫中健土,滋養腎陰,調其飲食,適其寒溫。
方:白朮 茯苓 山藥 白芍 陳皮 骨皮 麥冬 石斛 秦艽 知母
一人倦怠氣弱,口乾畏寒,肌肉甲錯,脈來遲緩,右寸尤甚。《脈法》云;遲則為寒,緩則為虛。此憂思過度,肺氣受傷之症也。肺主氣,虛則氣怯;氣為陽,陽虛則惡寒,肺主皮毛,虛則無津液充澤肌膚。氣有餘則物潤澤,氣不足則無以化液,故令口乾;氣壯則強,氣餒則弱,肺氣既虛,則怠倦矣。《經》曰:損其肺者,益其氣。宜健脾以調母,所謂虛則補其母也。
方: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肉桂 黃耆
一人少年醉飽使內,兩尺虛數,右關浮大,中脘作痛,小腹急脹,小便不利。此症在脾腎兩經也。書云:精傷則脈數,血傷則脈虛,脾傷則中脘作痛,腎傷則小腹急脹、小便不利。速當調氣活血,俟其痛止氣和,方可議補。
方:山楂 厚朴 神麯 麥芽 廣皮 白朮 茯苓 通草 白芍 甘草 紅花
一人向多郁,心胸飽悶,手足心熱,小便黃赤。診之脈洪數,更覺倦怠,精神不守,四肢不固。此乃內傷之症,挾熱鬱於內而發者也。當補中益氣,兼清郁之藥。
方:人參 黃耆 白朮 柴胡 升麻 陳皮 乾葛 甘草 當歸 白芍
一人肥白多痰,右寸脈滋弦,氣高而喘,面色焦煩,肢體痠疼,頭運貪臥。此勞傷元氣,上焦有火,膈下有痰,乃痰為本,而內傷為標也。當先治其標,而後治其本。
方:半夏 茯苓 陳皮 甘草 石斛 白朮 黃耆 花粉
一人病餘,遇適口之味,過於饜飫,其脈氣口滑大,其症脹滿肩息,懶於言語惡食溏泄,日漸瘦弱,面色黧黑。此是脾勞肉極之病,種種俱三陰經受傷也。宜補少火之氣以生土,土旺則金盛,水生木得其平,而五臟咸利矣。
方:木香 藿香 益智 白豆蔻 人參 白朮 黃耆 遠志 棗仁 茯苓 炙甘草
愚按:滑為氣壅,右寸氣口大於人迎一倍者,為內傷飲食之脈,脾主行氣於三陰。脾勞,則三陰之氣皆壅塞不通,故令脹滿;三陰之氣,至胸而還,故令肩息;中氣不足,懶於言語;脾主肌肉,虛則尫贏;惡食者,脾虛不足以運化也;搪泄者,脾弱不能以制濕也。陽明脈衰於上,則面始焦。
一少年自恃富厚,耽於酒色,五心煩熱,晡時尤甚,咳嗽多疾,夢泄盜汗,脈來弦數。此為精竭血虛,火盛水虧之症。速宜清心寡慾,庶使水升火降。
方:橘紅 麥冬 棗仁 茯神 知母 貝母 白芍 骨皮 紫菀 甘草
一人陰虛發熱,咳嗽吐痰脈息虛數,屢進四物、知、柏降火滋陰,反致胸膈飽悶,飲食減少。殊不知地黃泥膈,妨礙飲食;川芎上竄,能動火炎;知、柏性寒,大損胃氣。余以百合、麥冬、五味、骨皮、杏仁、貝母、米仁等味煎膏,間飲童便降火,諸症減半。
一人左手虛數,兩尺虛澀、有眩運、夢泄、滑精諸恙,此係腎陰不足。腎臟一虧,氣無所藏,氣不足以攝精,故潤下遺滑;水不足以制火,故炎上而眩暈。此坎離不交之故,宜寡欲以固元精,卻勞以保母氣。若徒事藥石,則末也。
方:當歸 白芍 生地 麥冬 山藥 知母 玄參 甘菊 天麻 茯神 棗仁
一人食冷物作泄一時負重遠行,以致腰痛如折,難以任勞,腹中作響,飲食少進,脈澀而弱。中氣不足也,即勞倦傷,為不足之症。
方:白朮 蒼朮 人參 黃耆 當歸 山藥 澤瀉 加皮 杜仲 米仁
一人性多憂慮,苦驚喜忘,不寐多汗,遺精溲赤,咳嗽吐血,咽痛口瘡,左脈大而芤,左手屬血,《脈訣》云:脈大而芤者,為脫血。《經》云:憂愁思慮,曲運神機,則傷心。此為心血不足,天君不寧之症。天五補心丹主之。
方:人參 白苓 玄參 丹參 遠志 桔梗(各五錢) 五味 當歸 天冬 麥冬 柏子仁 棗仁(各一兩) 生地(四兩)
愚按:心為君火主脈,過勞其心,則火妄動,而脈湧溢。血越竅而出也。火者,金之所畏,心移熱於肺,故令咳嗽;心與小腸為表裡,心移熱於小腸,故令溲赤;心主血,在內為血,發外即為汗,虛則開踖失司,故令溢出。四體,心之脈,繫於舌本,咽痛口瘡,皆虛陽之內灼;心為神室,虛則邪氣襲之,故若驚喜忘;心血不足,則心系急引,神無所依,臥而不得瞑也。道家以精譬汞,神譬火,火發則汞飛,陽動於中,精搖於外,亦就是也。
一人六脈弦而大,左手獨甚,症見面青轉筋,爪甲痛、善恐,精神不守,眩暈目昏,脅痛口苦,不能久立。此為肝傷筋極之候。宜用六味丸,加枸杞、五加皮之類。古人謂:腎肝之病同一治。所謂虛則補其母也。
愚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因謀而不決拂而數怒,久久則傷其肝,東方之色也,病則色徵於面矣。轉筋者,肝主筋,筋竭律液則失其潤養,而作勁急也。爪甲痛者,爪乃筋之餘也。筋屬木,木板而金承之也。不能久立者,筋虛不能束骨也。《經》曰:諸風掉眩,皆屬肝木。又曰:踧蒙招搖,目眩耳聾,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眼為肝之竅,得血而能視,今肝傷少血,故目昏;脅乃肝之區,謀慮不決,則正氣凝結,故脅痛。肝移熱於俯,膽汁上溢而口苦;肝藏魂,肝勞則邪居之,故令精神不守而恐。
一人穉年,天真早虧,兩尺微澀,寸口近駛,背難俯仰,小腹裡急,小便赤澀,溺後餘瀝,囊濕生瘡,腰痛氣短,齒齲下冷。此嗜欲精傷。腎勞之症也。治宜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固精健脾,以滋化源。
愚按:五臟皆有精,惟腎為藏精之都會,靜則精藏,躁則消亡矣。夫精主封填骨髓,精以入房而竭,骨髓空虛是以背難俯仰;腰為腎府,腎傷而腰亦痛也。前陰者,腎之竅,腎氣足則能管攝而溲溺,腎氣怯則欲便而不利,既便而有餘瀝,皆因腎虛而失其開闔之常也。腎者,水臟,傳化失宜,則水氣留之而生濕熱,故令囊濕生瘡;小腹裡急者,乃真水桔而火無制,故灼小腹筋膜而作裡急也。齒乃腎之標,為骨之餘,骨賴髓養,故精固則齒堅,腎衰則齒齲。短氣者,以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腎傷則吸自微。陰並於下,陽格於上,所以下冷也。
一人病怔忡善忘,口淡舌燥,多汗,四肢疲軟,發熱,小便白濁,脈息虛大而數。此由思慮過度,厥陰之火為患,且養心以寧神,和肝以清熱。
方:茯神 棗仁 遠志 熟地 麥冬 黃柏 杜仲 骨皮 甘草
一人咳嗽少痰,脈常微數,陰分有虧之象,用六味丸,加麥冬、五味,治驗。
一人日晡不時熱,陰虛而陽不能制也。耳鳴頭暈,虛火有升無降也。午後飲食作脹,脾虛不能運也。交半夜不能寐,心血大虛也。容易感風,腠理不密也。總之營衛兩不足,況兼脾胃不實,下部作腫。與健脾扶正氣。則氣血自旺,而諸症退舍矣。
方:茯神(一錢) 白朮(一錢二分土炒) 廣皮(八分) 人參(一錢) 砂仁(一錢焙研) 棗仁(一錢炒) 杜仲(一錢四分鹽水炒) 山藥(一錢) 續斷(一錢酒炒) 白芍(一錢醋炒) 丹參(一錢)
一婦外怕寒,內怕熱,整夜不睡,將及四月矣。近來面色浮腫,飲食少進,又且噁心,有作酸意,手足瘦弱,面部及下部俱虛腫,大小便如常,六脈浮數無力。此陰陽兩虛,禁用寒涼等劑。
方:廣皮 半夏 黃連 茯神 棗仁 藿香 木香 白朮 芍藥 人參 益智
調理丸方用腎氣丸。
一婦人病上盛下虛,乃火有餘而經水不足也。火不歸元,則火浮散於上,為咳血,為痰嗽發熱,為眩暈頭痛,而上盛之症日見矣。氣不歸經,則氣無所主,精血不生為腰痛骨疼之弱或冷或腫,或經不調,或精氣滑,而下虛之症日增矣。總屬陽旺陰虛,切不可用寒涼之劑。如刻下身熱咳嗽,頭疼骨痛,俱屬陰虛發熱之症。須究根究本,堅固其精氣,快暢其胸臆,永無上不足之症。
方:萸肉 熟地 乾薑炒黑 甘草炙 人參 黃耆 牛膝 白朮 補骨脂 益智 茯苓 山藥 苡仁
一人潮熱,咳嗽盜汗,左右脈俱帶數而滑,總屬陰分有虧之象。須戒怒塞欲,病源不致日增。先服煎劑以治其標,後服丸方以治其本。
方:麥冬 五味 桑皮 骨皮 知母 銀柴胡 熟地 白芍 貝母 甘草
丸方:六味加麥冬、五味。
一人因糙糧船勞頓,患頭痛身熱,滿身疼痛,惡食,狀似傷寒。至數日後,予診之,右手寸關浮大,重按少力,左脈微弱。此症雖外感而得,實系平日飢飽失時,勞役過度,元氣內傷,而致外邪易於湊之耳。不可誤用汗、下等劑。且見痰氣上升,不省人事,先以活絡丹一丸進之,利其關竅。至晚,痰降安睡,明日身涼,遍體疼痛亦減,遂以六君子湯加減施治。
方: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廣皮 半夏 白芍 藿香 煨姜
一人細診其脈,肺部細小無力,肝部重按少神。肺病,則失降下之令,肺主氣也;肝病,則火無所滋,而心家亦受其損,為其本能生火,母病而子亦病,並其脾上亦傷之極矣。要之一身之中,以氣為主,三部受病,而兼向來腎家不足,自然不能納氣歸元,致有種種異症。曾服煎劑以治其標,今複製七味丸以治其本。
方:熟地(八兩) 萸肉 山藥(各四兩) 丹皮 茯苓 澤瀉(各三兩) 肉桂(一兩)
有升無降者,火也,氣也。六味加桂,未能奏績,還應從腎氣丸治之。但附子未應驟加,只須地黃加桂、牛膝、車前為得。
己卯蹐月底,次兒在東土,發熱不止,不省人事,晝夜不睡,舌如芒刺,兩手撮空,摸床尋衣,譫語不歇,目赤面紅,下部周身按之痛楚難動。如此三、四日,始入城報知,急下鄉看之,病形純似陽症。細診其脈,浮而無力,重按全無,乃陰症似陽病。急以補中益氣,加桂、參、耆,每味止一錢。服之前症更甚,急以歸脾湯,加參六錢、桂五分。半夜照前加參六錢,天明又以補中益氣加參六錢,漸覺安妥,略能睡去,然譫語終未歇。非譫語,乃鄭聲也,譫則屬陽,鄭則屬陰故耳。但遍體筋骨疼痛,急服活絡丹一丸,身上痛止,熱亦漸涼,神氣頓覺清爽矣。三日後,滿身發水泡如珠,從前之風濕,庶幾稍解。而二十餘日大便不利,一解之後,又復大瀉不已。仍朝用補中益氣,而投以八味丸,夜用歸脾,而亦投以八味丸,如此調理兩月餘,始得起身。嗟乎!此等症,若誤認外感,以汗藥發其表,寒藥涼其肌,必殆無疑矣。醒後細審其因,值大寒時,空腹遠行,兼之惱怒,乃因內傷真氣,勞動筋骨,攪亂心胸,陰陽兩傷也。如再遲屬不治矣。
下保金預章病原:夫火有二,有君火,有相火。君火,即五行之火,乃燎原之火也;相火,即龍雷之火,得溫則炳,遇水則燔。若不識其性,而以水折之,以濕攻之,適足以光焰燭天矣。蓋相火寄體於肝腎之間,即小腹下之左,亦旁及於右,乃水中之火,故曰龍雷之火,不可以寒涼治。《內經》所謂君火正治,相火反攻是也。正治而用清火之劑,人人知之;反攻而用溫補,病人不肯用,醫人不能用,即肉桂、附子是也。此二味,原與相火司氣,直入肝腎之中,據其窟宅而引之歸原耳。今尊恙,氣從小腹之下,直奔於上,此腎虛不能納氣歸元也。氣不歸,則精不攝,而夢泄之病屢至矣。氣既不歸元,則脾土無所滋養,而脾胃之氣不生,脾胃之氣不生,則五臟之氣不至,五臟之氣不至,則無根之火浮散無定,所以四肢痠軟,不能履地。虛火攻衝,延及於心包絡,則恍惚飄蕩無主,所以不寐而畏聲響。胃家雖能納食,止助陰質之濁氣,濁氣愈旺,則陽氣愈加浮散而發熱。內外上下飛越無定,元氣反為盜去,所以懶怯而口不能重語。怕寒而身不能出幃鮓,所以日漸痿瘦,久臥床褥,而不能舉步履地矣。《內經》曰:天無此火,不能生萬物;人無此火,不能有生。正指龍雷之火,即水中之火也。今以八味丸,用以補水中之火,(早上用參三錢)正所謂補天真之火;又以六君子湯加桂、附,以補中州之母氣(日間用參三錢),兼以補脾土之困。每日兩劑,則腎自歸經,火自歸元。比之春氣一回,遍地陽和,萬物自能生長。安得復疹頓於床褥間耶?若云桂、附助邪火,參、術滯邪熱。愚不得而知也。在高明者,自能辨之。
一友三十四歲,為七情所傷,遂致脾氣不實。此胃強脾弱,不足之症已成。必須氣血兼補。
方:山藥 杜仲 茯苓 枸杞 甘草 白芍 山茱萸 熟地 五味 白朮 人參 當歸 腹皮 補骨脂
一人小便淋漓,五年餘矣,此平時醉飽房勞之故也。近復感冒傷食,乍寒乍熱,五、六日不止,左右脈浮而帶數,兩尺重按無力,而右尺更甚,《內經》所謂倏忽往來,時作時止,責其無火,晝見夜伏,夜見晝伏,責其無水。又曰:陰虛生熱,陽虛生寒。總屬陰陽兩虛症。又云:膀胱為津液之府,氣化則能出。小水不利,正因精氣虧損,不能運化津液所致耳。水虧,宜壯水之主;陽虛,宜益火之原;陽氣下陷,中氣受損,宜升之補之。空心用補中益氣加減,培其中州;上下午以腎氣丸,調其水火。如小水不利,暫用滋腎丸一、二錢,黃柏、知母各一兩,肉桂五分。
夫腎主二便,開竅於二陰,此腎氣一弱,二便為之不利。治宜滋腎化源為主,法當用六味丸服之,久久自愈。平時用冷水而爽快者,為因自己之真水不足,故藉外水以相濟耳。六味丸加黃柏二兩,敗龜板三兩。
一人心經有火上炎,致兩眥作楚,自覺無光,正《內經》所謂大明勝則小明減,邪害孔竅是也。丸劑須補心丹加減,臨臥時服之,更用地黃丸加味,早上頻復,自然奏效。
天王補心丹加減:茯神 遠志 柏子仁 黃連 甘草 丹參 玄參 生地 芍藥 石菖蒲 麥冬 甘菊 人參
水二鍾,生薑一小片,煎五分,臨睡時服。若欲制丸,即以十帖料為末,煉蜜丸,硃砂為衣,每服二錢,或酒或白湯送下。
六味丸加味:甘菊(二兩) 枸杞(二兩) 五味子(一兩) 麥冬(二兩)
一人虛寒之極,則肛門脫出。應服溫補實脾之劑。
方:人參(一兩) 白朮(二兩) 白芍(一兩半) 五味(一兩) 訶子肉(一兩) 楂肉(一兩) 山藥(一兩半) 升麻(一兩) 茯苓(一兩)
共為細木,米糊為丸,白湯化下,空心服。
一人六脈浮數,按之豁然,此病後脾氣大虛,脾氣一虛則肺金先損,蓋土不能生金也。脾虛則不能攝涎,肺燥則多咳嗽,況脾濕動而生痰,令人亦咳。治須大補中氣,中氣旺則肺自安,不必治咳,而咳自安矣。
方:人參(一錢) 黃耆(一錢蜜炙) 橘紅(一錢) 白朮(一錢半土炒) 當歸(一錢酒炒) 甘草(三分炙) 升麻(五分) 柴胡(六分) 麥冬(一錢去心) 五味(十二粒研) 益智(一錢去殼鹽水炒研)
一人左脈微細,為陰血不足;右脈細數,為陰虛火動。病勢既重,且當君火司天,又值火令,水不能制火,則金被火爍,咳嗽日甚矣。宜生脈散加味。
方:人參(二錢) 五味(十一粒研) 麥冬(二錢去心) 知母(一錢) 白芍(一錢酒炒) 山藥(錢半) 百合(錢半) 橘紅(一錢) 甘草(三分) 粟殼(一錢蜜炙) 當歸(一錢)
一人左手脈帶細小,此真氣有虧;右手弦數,此脾肺二經受損。當壯火爍金之歲,又值心火刑肺之季,若非保肺健脾,何能有濟?急須參、術等煎劑,以治其本,更用地黃丸加味,以滋化源。扶過六、七月,漸入佳境矣。
方:人參 麥冬(一錢去心) 五味(九粒) 白朮(一錢) 橘紅(一錢) 貝母(一錢) 茯苓(一錢) 山藥(一錢) 苡仁(二錢) 款冬(一錢)
噙化丸加減:真柿霜(一兩) 玉露霜(一兩) 薄荷葉(四錢) 烏梅肉(二兩另搗) 硼砂(二錢) 貝母(一兩) 桔梗(三錢) 訶子肉(五錢) 甘草(二錢)
共為細末,先將烏梅蒸熟,搗入藥末內,然後加白糖霜四兩,共搗為丸,不時噙化。
地黃丸加五味子一兩,麥冬二兩。
一友脈數而帶澀,獨肺部無力如絲,數為內熱,澀為血虛,因久熱未已,遂成咳而潮熱。總屬陰分有傷,衛氣無損之恙。先要滋陰清肺,陰得滋養則身熱自愈,肺得清化,則咳嗽自平。
方:橘紅 生地 麥冬 天冬 知母 柴胡 牡丹皮 骨皮 秦艽 丹參 甘草 玄參 貝母 加生薑
柴胡、秦艽,風藥也。熱極生風,骨蒸潮熱,非此不能引邪從毫竅而出。上二味,凡骨蒸潮熱者,必以知母、地骨皮而兼用之。服前方四、五劑,宜服後方數劑。
方:北五味(四分) 廣皮(八分) 知母(八分) 銀柴胡(八分) 當歸(八分) 貝母(一錢) 麥冬(一錢) 熟地(二錢) 白芍(一錢) 紫菀(一錢) 骨皮(一錢) 蘇子(一錢炒) 人參(一錢)
十二月十四日復診之,脈數已減,重按有神,病減去十之六。第脈猶帶澀而微,則血分尚虛,脾氣尚弱,肺部尚有虛痰也。
方:熟地(二錢) 白芍(二錢二分) 人參(一錢) 貝母(一錢半) 陳皮 白朮 茯苓(各八分) 白蔻(一錢研) 北五味(九粒) 麥冬(九分) 甘草(一分)
丸方:當歸(三兩) 知母 丹皮 茯神 棗仁 丹參(各二兩) 杜仲(三兩) 熟地(四兩) 橘紅 半夏(各二兩) 山萸 山藥(各三兩) 續斷(二兩) 為末,密丸,白湯空心送下,如勞倦用人參湯送下。
一人左手關部脈狀如爛綿,重按無力而芤,右手寸部帶數,重按亦少神,脾部則中實。總屬肝血不足,肺金受火,脾有濕痰,所謂陰分有傷,衛氣無損。為今之汁,仍要滋陰清肺,少佐以治痰之藥。滋陰則肝得其養,筋絡舒而血自歸經;清肺則痰嗽平而吐紅自愈。第要戒勞怒,禁用寒涼,及一切乾燥之物。
方:白朮(八分) 歸身(一錢) 茯神(八分) 遠志(一錢) 生地(二錢) 紫菀(一錢二分) 知母(一錢二分) 橘紅(八分) 貝母(一錢) 五味(九粒) 鬱金(八分) 人參(一錢) 加烏梅肉(二個) 柏葉一錢。
因向來不足,兼項下有瘡,環跳作痛,近復咳血,狀如咯血,皆系肝氣受傷也。此血不禁,但日後不可惱怒耳。
方:橘紅 茯神 麥冬 青木香(各一錢,即馬兜鈴根,不可用木香) 丹皮(二錢) 牛膝(一錢半) 生地(二錢) 貝母(一錢半)
正月十一日復診:六脈如前,環跳作痛稍減,咳血已除,今復胸膈不寬,每日晡則熱多寒少,正《內經》所謂陰虛生內熱,陽虛生外寒。大為可慮,第一要戒勞煩惱為吃緊,前方大都近補中益氣湯加減,暫複數劑。
正月甘一日又診,復因胸膈不寬,加芍藥、枳殼。
一人診得六脈雖見微數,但重按少力,此正氣虛而精血少也。目今咳嗽身熱,而脾胃欠實,不能多進飲食,但系肝木乘脾、脾土受制,則肺失所養,所以嗽未止,觸之則發,母病而子亦病矣。肺金既無所滋,則自然虛耗。治法宜保中州之土,滋腎中之陰,土壯則萬物自能生旺,陰長則心火自能下降。痰自然不生,嗽不治而自愈,熱不清而自除矣。
方:人參(二錢) 白朮(錢半土炒) 北五味(四分) 白芍(二錢炒) 山芍(錢半) 茯苓(錢半) 苡仁(二錢炒) 橘紅(一錢) 款花(錢半) 半夏(一錢)
加生薑三片,空心服,如丸方,即以此煎膏可也。
方:杜仲(二兩鹽水炒) 牛膝(二兩) 山萸(四兩) 生地(八兩) 薑汁、砂仁末(各二兩) 拌搗 山藥(四兩) 焙丹皮(三兩) 茯苓(三兩) 澤瀉(二兩) 五味(兩半隔紙焙) 麥冬(二兩去心)
照法煎膏,不必加蜂蜜,煎好收貯磁罐內。每用二、三茶匙,惟飽時不必用,一日之內要服數次。
一人咳嗽不止,脾虛不能生養肺金也;面色浮腫,脾虛不能制其水也;飲食後作悶。脾虛不能運化精微也;大便溏而似覺後重,脾虛而清氣不能升,故濁氣下降也。總之,脾家受病,致變生種種。宜先固脾土,急以白朮膏加減,先照顧脾胃,然後投以丸劑,保肺扶元氣,以善其後。
方:白朮(半斤,米泔水浸一日夜,銼片,飯上蒸一次,土炒焦色) 茯苓(四兩) 山藥(三兩) 苡仁(三兩炒焦) 訶子(三兩去核) 北五味(二兩) 澤瀉(二兩) 補骨脂(二兩)
小水不利,煎車前子湯飲,照法煎成膏,不時服。
丸方:人參(另煎) 陳皮(一兩) 半夏 補骨脂(炒) 益智仁(炒) 茯神棗仁(炒,以上各一兩) 白朮(一兩半土炒) 山藥(一兩)
為末,淡薑湯泛為丸,每服二錢,桂圓十個,人參二錢,同煎湯服。
煎方:山藥 米仁炒 訶子 百合(各二錢) 補骨脂(一錢) 北五味(六分) 白朮(土炒焦) 茯苓 車前(各二錢) 半夏 款冬花(各一錢) 白芍(錢半酒炒) 人參(三錢) 煨姜(四分)
二月初一復診:面色痿黃,久瀉不止,未瀉作痛,瀉後痛愈,六脈數而無力,飲食減少,精神日耗,大解不時流出。此皆氣虛之極,不能收攝,且元氣下陷之故也。恐防氣脫,須當理中湯溫其脾胃,以調中益湯升提下陷之氣,方為正治。
下午,專固脾元:熟附子 炙甘草(三分) 訶子肉(一錢) 煨姜(三分) 人參(三錢,另) 乾薑(一錢四分炒黑) 茯苓(二錢) 白朮(五錢土炒)
早上,應以調中益氣加減:人參(二錢) 升麻(四分) 柴胡(五分) 白朮(三錢) 木香(八分) 黃耆(一錢半) 炙草(二分) 陳皮(八分)
午後,應服理中湯:人參 白木 乾薑 甘草
如脈沉細,腹中痛,故用於姜之辛熱能土中瀉水;若脈弦,是木來剋土,當用芍藥為君,其味酸,能於土中瀉水,故建中湯以此為君。
二月初十又診:六脈細數無力,真陰與真陽俱虛也。身體外邊不熱,而內有虛燥,皆屬虛極之候,目今瀉既稍減,則溫補之劑亦宜稍減,煎方另書於後。
方:人參(二錢) 炙草(四分) 茯苓(一錢) 白朮(一錢二分) 黃耆(一錢) 貝母(一錢半) 五味(三分) 生薑(四分) 烏梅(三分)
如前煎,上下午服。
丸藥每日二錢,以人參一錢煎湯,空心送下。
病原內大便時漏,氣虛不能攝也;咳嗽交加,發火愈甚,浮游之火上升,虛極狀也。一、二日內,大便雖減一次,然不時流出,皆系氣不能攝,且脾氣未能即復也。浮腫、腹響、氣脹,皆可驗矣,且咳嗽多痰,系土虛不能生肺金,即所謂母病而子亦病也。咳嗽中間,或有血珠,似絲非絲,此更人所難知,乃子病而母亦病也,心為脾之母耳。總之心主血,脾統血,一經受病,則子母俱傷,不可不虛心體認也。予行醫四十年,豈不知寒涼能治火熱?以血分治陰虛,但要切脈之虛實、形之虛實,然後用藥,方無差誤。近來四、五日內,應將前方為主,另立加減法於後,以備鮍用。
如口渴甚,禁用天花粉等類,宜加北五味幾粒。如大便仍每日一、二次,則暫加天門冬錢許。如覺氣脹或腹內痛,宜暫用木香(七分) 白豆蔻錢許。如覺元氣下墜而撒屁則稍寬,或不時大便流出,此真元下陷,方中宜加升麻、柴胡二、三劑。如痰中有紅色者,宜加懷生地,因防腸滑,不如以丹參代之;如無等症,不必加。如火氣上升,正是無根之火上炎,應另煎人參五分,麥冬八分,五味九粒,間呷一、二口。如腹中窄狹,或大便漉漉作聲,此水火相傳之聲,方中宜加制好真茅、山蒼朮錢許。如氣打呃,應淡薑湯倍用人參。如小水頻數,加益智仁錢許;如小水不利,加車前子二錢;如覺氣升,宜磨沉香七、八分;如浮腫甚,倍加茯苓、車前。
一人面色痿黃,四肢倦怠,頭眩作渴,手足厥冷而麻;誦讀略勞,則覺喉間作痛,飲食雖能進,而覺心慒,睡臥亦欠安。總之,真元不足,脾氣受損,氣血兩虧,虛火炎上之象也。八月十四日復診,得六脈遲緩,重按無神,益合前症矣。至如頭眩作渴,心嘈內熱,似覺實火,目今大忌寒涼之劑,深恐伐其胃氣,則將來飲食少進,而諸變症出矣。目今丸方以扶養元氣,及固保脾胃之藥為主。煎方另制服,並有加減法附後。
丸方:山藥 山萸 白苓 丹皮 白朮 熟地 澤瀉(各三兩) 枸杞 知母(各兩半) 人參(一兩) 麥冬(兩半去心) 五味(五錢)
煉蜜為細丸,每服二錢,空心白湯送下。
煎方:遇喉痛及內熱,加服三、四劑。
陳皮 山藥 茯苓 白朮(各一錢) 米仁錢(半炒) 蓮肉(一錢) 黃連(薑汁炒八分服三帖後減去) 熟地 山萸(各一錢) 丹皮(八分) 澤瀉(六分)
加圓眼肉四枚,生薑三片,煎五分,空心服。
點心:宜用此糕或粉。
蓮肉(去心炒) 白扁豆(去殼炒) 米仁(炒) 山藥(炒) 芡實(各半斤) 陳米(二升)
宜食:腰子、肚子、肺頭、鰻魚、豬腳、鴨羊肉、煮藕。
忌食:梨、菱、蟹及一切生冷油膩之物。
丸方:人參(一兩) 山藥(兩半) 白朮(一兩土炒) 白芍(一兩) 麥冬(一兩瓦上焙去心) 知母(一兩去毛) 懷熟地(二兩) 半夏曲(五錢) 棗仁(一兩炒) 甘草(三錢) 山萸(一兩)
以後又看,去半夏曲,加黃耆一兩,蜜炙枸杞子一兩半。
煎方:麥冬(一錢去心) 五味(四分) 人參(六分) 桔梗(六分) 甘草(二分) 石菖蒲(八分) 茯神(八分) 棗仁(八分) 當歸(八分) 半夏曲(一錢) 生地(二錢) 橘紅(八分) 加生薑
一貴者,因煩勞忿怒,飲食不思,已二、三月矣。春初患左脅痛極,不能向左眠,三日後,又感暴寒微風,遂加咳嗽、喘急短氣,惡風,喜重衣覆身,汗流不止,不時嘔吐清水及痰。每偏左臥,久則疼而且煩,或飲冷水才覺稍舒,胸膈中脘痞塞,上下氣不相通,日夜煩燥,止飲米湯碗許,耳鳴如風颳樹,手指肉眼,振搖不已。予始至,診得兩寸脈微浮而澀,關尺微虛不固。此日溏泄大便三次,其子問曰:「脈氣如伺?」予曰:「不妨,究方書云:虛勞咳嗽之症,靠左不得眠者,肝脹;靠右不得眠者,肺脹。及咳嗽自汗,喘急下泄,俱在難治例。況澀脈見於春時,金來剋木,亦是可畏,但神氣尚未乏極。雖少春夏之脈,而兩寸帶浮,尚有微陽,小便稠黃而尤長,面色焦黑而微有黃氣,數件或可療耳。」仲景云:脈虛微弱,下無陽。又云:微虛相傳,乃為短氣。又云:微浮,傷客熱。東垣云:陰先亡,陽欲得去,乃是熱壅口臭,謂之假熱之症。各條所云,頗覺相似,此蓋得之七情傷陰,煩勞傷陽,風寒得以乘虛入客,胸膈痞塞。因邪在半表半裡,又為冷水停凝,症似支結,脅側不能,臥寐覺痛作,雖飲留肝實,亦是元氣不調充,參之咳嗽,喘緊短氣,自汗耳鳴,肉瞤振搖不已,嘔吐泄瀉,俱屬正氣已疲,合從為治。雖有表邪,亦惟調其氣,使邪自釋;養其血,使氣自平。用順氣養榮湯,加桂枝、甘草、二劑,諸症頓減。關尺之脈,沉澀可慮,易以補中益氣湯,順春升之令,以補不足之陽,少佐小青龍湯一、二分,以和營衛而撤其未盡之邪。又二劑,自汗喘嗽嘔吐己除,但痞塞脅病未減,更以六君子湯,倍半夏、陳皮,少佐白豆仁、木香。向左右側臥俱不痛,臉上焦黑之色,日漸減去,而脾胃尚不實,再製四神丸以固之。左尺甚弱,知腎為胃之關,腎虛則胃之化機未運,又合腎氣丸投之。腎氣服之空腹,六君服之日中,四神服之臨臥,自此月餘而起。
一人向來脾腎兩虛,少年極失謹慎,三十歲前,忽患脾泄,參苓白朮散常不輟口,病發時,必用桂附方愈。三十歲後,脾胃甚好,善啖,自恃強壯,初患齒痛,口舌痛,以涼膈散數錢服之,即愈。自此常發常服,至半年後,滿口腐爛,飲食不進,涼藥愈服愈劇,予診其脈,兩寸浮數而微,關尺浮弱而澀,因謂乃兄曰:「形雖有餘,精仍不足,當嚴守戒忌,服滋補藥,涼劑不可再投矣。」用八珍湯,倍地黃以峻補腎水,加桂、附各一分,引火歸元,正《內經》所謂折之不去,求其屬以衰之也。煎就涼服,不使與上焦之虛熱爭也。
一宦向來中氣不足,予進診視,常言服得力參、耆。壬戌六月,署歸烏二邑印務,午飯未幾。啖楊梅一大甌,胸中逐覺不爽,至午後,身熱頭眩,吐痰口渴,不思飲食,此三日矣。適延一友,用枳實、山楂,苓、連、厚朴、二陳之類,服三、四劑,大便一次,去燥糞數塊,而前症如舊。又用歸、芍、知母、麥冬、山楂、黃芩等味,反腹滿作嘔。予診得左三部浮微而弱,右三部浮大虛數,則曰:此脾胃虛弱,氣不能運,故胸膈不舒,非關前日之楊梅為祟也。況素日不能用苦寒之劑,豈可再用芩、連?《經》曰:但治其虛,安問其餘?先用六君子湯、加白豆仁、煨薑、大棗,二劑。前症頓減。服補中湯數劑,諸病霍然。
一婦年未四旬,生育已多,且小產數次,以致怯弱,其病不時眩暈,噁心,胸膈痞滿,飲食不進,頭面四肢浮腫,晡時潮熱,大便時瀉時燥,夜間恍忽不眠。醫家調理,已非一人一日。予診之,左寸浮澀,右寸浮滑,兩關俱弦細,兩尺初取覺洪大,重按則少神,知其心脾腎三經受病,而純以清涼為治非也。遂以陳皮、貝母、前胡、蘇子、木通、薏仁、歸身、白芍、天麻為煎劑,在已、午、未三時服;黎明用熟地、人參、附子、杜仲、麥冬、山藥、知母、白木、五味為丸,淡鹽湯送下;黃昏服安神丸。如此分為三治,至滿月而霍然。
按、生育過多,精血自然不足,兼之小產,益徵元氣之虛,現症水衰火盛。他醫昧於虛火宜補之說,概用寒涼,病難去體。予以健脾滋腎清心三項分治,補藥一進,虛回而火自熄。
一人十六歲,患吐血,面色痿黃,形容惟悴,脾虛泄瀉,四肢浮腫。平日原有夢遺,邇來更甚,六脈虛數。他醫投以清涼之劑,吐紅略減,反增發熱作嘔,內瀉外腫,更甚於前,狀勢危迫,皆以為不治之症,誠所謂寒涼為洽,百無一生之光景也。予投以開胃溫中,健脾養血之藥,月餘而大便實,浮腫消,身熱退,飲食進。後用六味丸加知母、黃柏、杜仲、枸杞、牡蠣、門冬,五更吞服,食遠用煎藥,養血健脾為主,五十餘劑。
按:諸逆衝上,皆屬於火。但實火可瀉,虛火宜補。年方垂髫,即患夢遺,其虛可知。雖云是火,忌用寒涼,正所謂從氣血逆順調之,百無一失。只以寒涼為治,百無一生。紅雖止,而瀉、腫益甚,此脾虛不運明驗。況心生血,肝藏血,脾統血,脾胃好溫惡寒,寒涼太過,其症增劇。繼以滋陰補腎,培其本而虛火自熄。
一人少壯時,貿易冗忙,飲食失時,以致脾胃有傷,飲食減少。脾虛而肺臟亦虧,咳嗽痰喘,微寒微熱,如此因循日久,病致劇甚,藥雖不闕,毫不見效。最後一醫,治法甚巧,每日煎藥二劑,一清涼,一滋補,丸藥四服,早晨補腎,辰時補脾,晡時消導,臨臥安神。服之月餘,飲食頓減,精神衰憊,一息奄奄,後事具備。伊兄邀予往視,遍身瘡癬,六脈如絲,呼之勉強答應,音響輕微,甚屬危險。大便向來艱澀,臨圊殊覺苦楚,夜不成眠。予用人參、貝母、白朮、棗仁、麥冬、生地,另以人參、麥冬、五味為丸,五更吞下,每日服參約有四、五錢。三日之後,神精爽快,語聲響亮。外以歸、地、芍、連翹、地榆煎湯,揉洗肚腹,大便通潤,頓有起色。
按:弱症非一朝一夕之故,因循歲月,迨至伏忱而後杜門,此人常情也。延醫療病,不論其學術淺深,概可施乎哉?
參耆未能驟補不可遽用
一友大病後,服參、耆數日,反致晨昏發熱,丙夜盜汗而解。予曰:「此陰虛不勝其陽也」。主人難曰:「始無是症,今服參、耆,亦云多矣,而論反虛乎?」予曰:「唯唯否否,參、耆雖能補陽助陰,何能驟生?」用六味丸料,加當歸、人參、橘皮,一劑而熱退汗止,後每以六味九、參耆白朮散間服而愈。
蓐勞冬旺見春脈決其必死
餘一族弟婦,息小產而致眩暈之症,延予診治。予令揭帳一觀,出謂曰:「今番無事,將來必成弱病矣,奈何奈何?」人多不信矛言。閱歲余,坐胎,大費調攝,勉強育一兒,倩乳撫之。未及兩年,又產一兒,懷孕甚促,舉家忽忽,致參、術藥餌,竟不得預為調攝。產後患早寒暮熱,脾胃欠實,飲食漸減,有時胸前作楚,有時滿身疼痛,咳嗽多痰,睡臥不寧,肌肉消瘦,形容枯槁,雖名醫遍及,參、耆日進,而竟成蓐勞矣。自秋祖冬,亦能強起梳洗,飲食亦能多進。舍弟北來,將謂病勢漸去矣。後令予診之,此際正值一陽冬旺之時,而忽現春脈,予曰:「真元殆盡,內氣耗散極矣。一交立春,便作泉下鬼,宜急備後事可也」。主人怪曰:「起居動靜,無異平日,豈一旦至斯耶?」至立春之第二日,早起浴櫛,進膳如始,至午後一瀉而逝,始信予言之不妄矣。
勞瘵章
一女子病骨蒸勞熱,頭眩作渴,腰痛足軟,脈息細數而虛。此因過勞擾動心火,銷爍真陰,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散於肌表,而成勞熱之症。《經》云:陰虛生內熱是也。宜滋陰養血,血旺而陽光自制耳。
方:川芎 當歸 白芍 生地 香附 秦艽 知母 麥冬 人參 丹皮 銀柴胡
一人心部脈弦多胃少,此係少陰厥陰兩臟血虧而火旺也。今之不寐盜汗,心蘊虛煩而生內熱也。囊濕者,因溲而精滲。一為濕熱下注,一為相火擅權。理宜壯水以制火,養陰以生血。
方:棗仁 茯神 遠志 石菖蒲 熟地 麥冬 黃柏 黃耆 牛膝 杜仲 骨皮
一人以酒為漿,以欲竭精,送至六部弦數,重按無力。枚乘雲:血脈淫濯,筋骨挺解,痰嗽煩熱,形氣不全。此精竭血燥,陰火內燔,為上盛下虛之症。急宜靜養絕欲,以濟其源;清痰和血,以治其流。
方:秦艽 白芍 紫菀 陳皮 玄參 麥冬 骨皮 熟地 米仁 甘草
一孀婦左手肝脈弦長而溢出寸口,餘部俱沉結有力,乃乃氣滯血凝之症。夫氣,陽也,阻而塞之,則積陽為火,故令蒸蒸骨熱;血,陰也,阻而塞之,則積陰為疰,故令四肢痠疼,甚至心下引脅俱痛也。此症補之不可,涼之無益,務宜開關起胃為先,則清陽上升,濁陰下降,自無蒸熱攻疰之患矣。
方:當歸 白芍 川芎 熟地 丹皮 紅花 熟大黃 香附 桔梗 柴胡 秦艽
一人寒熱自汗,口渴咳血,多痰,二便赤燥,脈長而數。此係陽邪外襲,傳入於內,不能發越,為熱勞陽病,屬足陽明經症,以清熱利便為主。
方:桑白皮 柴胡 秦艽 通草 桔梗 當歸 白芍 廣皮 黃芩 紫菀
一人嘔逆吐沫小便頻數,遺精腰痛,飲食不為肌膚,脈左大而右細。東垣曰:脈者,血之所為,屬陰;大者,火之形象,屬陽。陰虛為陽所乘,故有此脈。此症,書所謂虛勞陰病是也。先以理氣清痰為主,不宜多服參、耆補陽之劑,恐陽氣愈盛,而陰氣愈微耳。
方:貝母 廣皮 甘草炙 丹皮 蘇梗 木香 山藥 米仁 骨皮 杜仲
弱症不治論
若乍寒乍熱,腰間痛不能伸者,雖無別樣惡症,已辨其無救矣,不可不知。若弱症冒風寒者,補之不可,散之不宜。未有不壞者也。
遺精章
附:便濁
一人曾患白濁,誤服補熱藥,以致閉塞不通,幸遇草方得蘇。近為煩熱酒多,頃致閉結、溺赤、莖中痛,而大腸亦有濕熱之氣墜於肛,若有塊閉結之狀,脈息左疾右數。乃熱極成淋,氣滯不通。《內經》云:膀胱不利為癃是也。治當清濕利水為主。
方:車前 澤瀉 木通 茯苓 山梔 生地 草梢
一人左寸濡數,兩尺微澀,精滑不固,心勞則甚。蓋因用心過度,君火妄動,相火隨起,鼓其精房,熱則流通矣。治當清心,則神自寧,而精自固矣。
方:山萸 熟地 山藥 遠志 棗仁 茯神 麥冬 五味 圓眼肉 甘草
一人嗜欲無度,六脈洪數,精虛而不能統攝,更兼內熱腰疼,小便作痛。俱系腎元不足,當從腎治,固本滋陰。
方:山藥 萸肉 生地 蓮鬚 芡實 黃柏 五味子 澤瀉 骨皮 茯神 甘草 杜仲
一人善飲食,兩尺虛,脾部數,乃脾胃傷於濃厚,濕熱內郁,使中氣濁而不清,則所輸皆濁氣,邪火擾動,水不得寧,以致髀疼肢軟,白濁經年也。洽宜滋陰折火,清利濕熱。伸清升濁降,脾胃健運,則精濁自止矣。
方:升麻 柴胡 半夏 陳皮 茯苓 甘草 白朮 蒼朮 黃柏 五加皮
一人心腎不交,患白濁症,旋愈旋覆,將一年矣。診之,左右脈虛數,按之則散。服知、柏、車前、梔、芩清利等藥,流泄愈甚;服補中益氣升提諸藥,亦若不知。此精滑日久,玉關不閉之故。理宜升坎水以濟離火,固元陽以滋陰血,卻妄想以澄其神,養胃氣以守其關。溫加止澀,所謂「脫者固之」是也。
方:山萸 生地 山藥 丹皮 澤瀉 茯神 肉桂 五味 椿根皮
一人左關脈弦數有力,莖中作痛,筋脈急縮,或癢或腫,或挺縱不收,白液如精,隨溺而出,此肝經濕熱火旺之症,即筋疵也。以瀉肝清溫為主。
方:柴胡 黃芩 五味 甘草 山梔 知母(二冬) 黃連 人參 膽草
一人脈息左右皆虛,尺脈似數,眼花精濁,夜不得寐,倦怠少氣。乃血不歸肝,水不歸元,火乘虛陰,客入下焦也。宜上補心安神;中調脾胃,升舉其陽;下用益精生陰固陽之劑。使火來坎戶,水到離宮,水火既濟,諸症悉痊矣。
方:當歸 地黃 山藥 棗仁 枸杞 麥冬 杜仲 五味 遠志 山萸
一人六脈微澀,兩尺尤甚,便中時出精液,牽絲黏膩,雖不便溺,亦自有之。病為精濁,即漏精也。乃腎氣不足,淫火易動,精離其位,故令漸漬而出耳。惟宜滋腎清心,健脾固脫之劑。
方:枸杞 金櫻子 山楂 石蓮 蓮鬚 熟地 芡實 茯苓 當歸
一人六脈洪數,便溺渾濁如痰,而不帶牽絲,即尿精之類。此係胃中濕熱之氣下滲膀胱,兼以龍雷之火沸騰海底,比諸夏月火熱,則水渾濁,淋水流津也。以淡滲之,以苦燥之,以澀固之,則關鍵肅清,按便如常矣。
方:蓮鬚 黃連 豬苓 茯苓 砂仁 半夏 黃柏 蒼朮 甘草
一人丁年,病起夢遺,變為白濁者久矣。今脈息友關弦長,溢出於上,而兩尺濡澀。此因思想無窮,志願不遂所致。宜卻去妄想,庶藥易奏效。不然,意淫於外,使內太甚,宗筋馳縱,帶脈不引,發為筋痿,及為白濁,病人膏盲,噬臍無及也。
方:茯神 甘草 澤瀉 萆薢 遠志 生地 麥冬 知母 加皮 杜仲 燈草
一人素有火症,腎脈虛數,肝脈弦長,每夜至子後,便夢交接而遺。余以為晝有所思,夜必人夢。彼曰:「無之」。謹按《靈樞·淫邪發夢》篇云:厥風客於陰器,則夢接內。蓋陰器者,宗筋之所繫也。腎主藏精,肝主疏泄,是以腎之陰虛,則精不藏,肝之陽強,則氣不固。若陰火客於竅,與所強之陽相感,則精液溢出而成夢遺矣。必在子後何居?子後者,一陽始生之時也。此水流濕,火就燥之義。
方:山萸 山藥 丹皮 澤瀉 熟地 茯苓 五味 麥冬
一肥人白濁,兩便大利,右手脈大於左手脈一倍,細按之,累累若貫珠。乃肺與大腸經病,氣虛而有痰有火之脈。法當理中宮之氣,收耗散之陽。用二陳湯,加蒼白朮、升麻、柴胡治之。丹溪曰:此方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良有以也。
一人黑瘦,六脈洪數,五心煩熱,頰赤唇乾,小便赤濁,是症屬心與小腸,熱傷血分。以滋陰降火之劑主之。
方:木通 生地 甘草 黃柏 知母 澤瀉 山梔
一人小便日數十次,如稠米泔色,神思恍惚,疲悴食減,以女勞得之。治須安神魂,定心態。
方:桑螵蛸 遠志 石菖蒲 龍骨 人參 茯神 當歸 龜板
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夜臥時,人參湯調下。
一人右關浮而尺數,小腹熱痛,溲出白液。此脾風傳腎,名曰蠱症。《左傳》云:因以喪志日蠱。便溺精出,乃精元不守也。以建中湯主之。
一人患遺精,聞婦人聲即泄,瘠甚欲死。以遠志為君,蓮鬚、石蓮為臣,龍齒、茯神、沙蒺藜、牡蠣為佐。丸服稍止,然終不斷,於前方加鰾膠味,不終劑即愈。
一人患病,余告曰:是陰虛火動也。使人發熱盜汗,肢節作楚,正合丹溪滋陰降火之劑。服湯二日,服虎潛丸,病全愈。所以知病之源者,切其脈虛而數。《經》曰:脈虛血虛,腎水之真陰不足,而虛火妄動也。余未診時,一醫以為歷節痛風,飲以風劑,即加肢節浮腫,痿弱不能行,汗出如沐。《經》曰:足受血而步。又曰:奪汗無血。蓋風能生火,又能燥血,血虛則內熱益甚,肢熱則腫,肺熱則痿矣。病是以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