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 作者
- 吳澄
- 朝代
- 清
- 年份
- 公元1739年
自序
天地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一物各具一五行。人身亦以陰陽五行盈消長之道,寓生克乘伏之機。病原有運氣情欲、內外變遷之因,藥類有升降浮沉、輕重清濁之質,以配陰陽五行之氣,以別寒熱溫平良毒之性,以應七方十劑之需,總不外河洛八卦。醫之理,即《易》理也。此理浩渺難窮,淵深莫究,惟《易》有以發之,而醫則尤宜明之。時以《內經》一書,繼河洛而起,其義精妙,活活潑潑,莫可端倪。先聖先賢著書立法皆從此出。後有著述,遠不逮前賢,不過改頭換面,抄剿陳言耳。故曰秦火之餘,每恨書少;今時之世,每恨書多。安得一大聖人出,存什百於千萬,余盡付之一炬,以為大快,又曷敢畫蛇添足,以供覆甑乎?雖然余作是集,亦有大不得已也,竊見近日治虛損者少,做虛損者多,死於病者寡,死於藥者眾,目擊心傷,安能默默?蓋緣內外不分,真假莫辨,印定滋陰降火之一法,以治無定萬變之病情,不虛而做成虛,不損而做成損,良可嘆也!因著上下二集,糾謬繩愆,分為內損外損。蓋內損以真陰真陽、五臟內虧立論;外損則創自臆見,皆由六淫外入,由淺及深,條分各門,列為下集,獨開生面,補前賢之未備也。《易》曰: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在乎通,變動不居,周流六虛。吾因名吾書。
乾隆己未仲秋月新安嶺南吳澄書於得一齋
序
嘗思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不外乎陰陽,陰陽一本於太極,兩在互根,範圍曲成,皆於人身備之。故醫雖小道,然五運六氣,上律乎天時,燥濕剛柔,下襲乎水土,醫之道直與造化通矣。師朗余族侄,實余同門友也,少習舉子業,延余族侄隆叔授受於南山別墅。余時枝棲於白雲僧舍,過而問業,殆無虛月。見其文新穎離奇,超超乎有出塵之想,為人亦磊落不羈,師嘗以㟮屼名之。行居長,諸昆季先後雲路,皆為吾邑名生。假令師朗而以功名為念,安知其不為諸生之冠,而鵬程遠大,或更駕仲季而上也。乃以國學自高,而一精專於醫。醫不離乎陰陽,陰陽之理,莫備於《易》,亦莫精於《易》。余家波涵兄以《易》學傳家,為諸生時,以《易》傳經,常遊於江浙之間,訪求名師益友,以研究其理,後就正於家敬庵先生,得闡其微,故方圓卦圖,先後二天之旨,無不洞悉。諸侄悉以《易》名經,而師朗即以是通於醫。棄舉子業後,閉戶研窮者歷有年,臨證體驗者歷有年,所活人幾未可以數計。
余自庚戌捷後,寵蒙聖恩,授職工曹,典試山西,協理寶泉,欽點臺諫。今奉旨焚黃,給假八月。未與師朗相聚者十有餘年,歸即聞其名嘖嘖人口,及晤時,見其仙風道骨,氣足神完,儼然救世一位活菩薩也。出其所著《不居集》示余,余雖不知醫,然按其參酌先賢,獨標己得,以歷代各名家治法,分治內損,析似是而非,辨其外傷,上下二集悉以《易》道參之,名曰《不居》。蓋監前賢之偏而會其全,矯前賢之枉而歸於正,溫涼不必執,清補無容拘,因病施藥,中病乃止。其變動也,亦如六子之流行於天地,豈可執成見以私相揣度者哉?余固向惜其以有為之才,不獲自展,今見其現在之經猷,反得日積德於冥冥之中,較之備位朝端虛言無補者已大有間。況是集行,不特可以活吾鄉,而可以活天下;不特可以活一時,而並可以活萬千世。其設施之廣,其流澤之長,誠有如不願為良相,而願為良醫者。是樂為序。
乾隆七年歲在壬戌日纏降婁之次
協理陝西道事山東道監察御史愚叔煒撰
序
吾友程刺史珊坪,贊府蘿裳,工文章,藏書萬卷,深明《易)理。得歙南吳氏《不居集》抄本,愛其以消息盈虛之機,證嗽熱痰血之疾,校付攻木氏,梓成,索序於余。余受而畢其篇曰:嘗讀《易·繫辭》,變動不居而知陰陽剛柔之道,變焉動焉而不常居其所,當隨時唯變所適。《易》象如是,吳氏取以明醫之義,其能悟變動於不居者矣。蓋人身之要在水火,心主火,腎主水,此對待之體,又具有流行之用,相生相剋,陰虛而陽乘之,陽虛而陰亦從之,未有陰虛則專居於火旺,陽虛則專居於火衰,使陰陽竟無所變動矣乎!水火固心腎居之,實則各臟兼有水火,水虧火衰,則虛而損焉。虛損未始不關於心腎,而傳上傳下在脾胃,實不盡居於心腎。若無所變動,一概責之心腎,非居而不化歟?間考發明虛損治法者,創自秦越人,有論無方。張氏仲景,以行陰固陽,立為二大法,是仲景不居於秦越人也。又有不居於仲景者,葛真人以十方補陰虛脈數之症。然感寒則損陽,感熱則損陰,此劉氏守真不居二仙一聖之法,能補三家之遺者也。河間盡善矣,而內外不分,下陷不舉,東垣又起而明辨之。丹溪乃用滋陰降火,以救東垣之弊。蓋東垣主春夏,丹溪主秋冬,亦兩相變動而不居耳。其實丹溪補陰中之陰,而真陽又虛之,故非不居之。薛氏新甫補陰中之陽以濟之,未能合不居之全也。張景岳出,兼諸氏之長,不居一家之義,以真陰真陽立論,可謂握其樞要矣。其間猶不慊者,又有外感類內傷似損非損一種,漢唐以來,絕少宣發。惟吳氏獨得其秘,詳採諸書,參以己意,以救今時之弊,以補前人之闕,集虛損之大成,治法始為完備,非居於水、居於火、居於陽虛陰虛絕少變動者可比,豈非有功於不居者哉!程君崑玉廣為傳之,因嗽熱痰血之理,明消息盈虛之機。病變無常,不居者貴,知此可以言醫,即可以讀《易》。
道光十五年歲次鶉首日在角十度
休寧萄牖徐卓序於小有書城
吳師朗傳
白岳程芝云撰
君姓吳氏,諱澄,字鑑泉,號師朗,歙嶺南人。幼穎悟,嗜讀《易》。隨父客吳越間,遇瞽者精星命,叩以功名,許為九流魁首。後鬱郁不得志,遂以《易》通醫,取《靈》、《素》、秦越人書精研之,頓有悟入。凡沉疴經手,治無不立愈,於是醫名噪甚。嘗謂百病不出內外二因,疑似之間,最宜辨析。內傷類外感,東垣已發明於前;外感類內傷,自漢迄今無專辨,以致實實虛虛,殺人多矣。爰合越人及宋、元、明諸名家治法,參以心得,補偏救弊,著《不居集》上下共五十卷。又謂仲景《傷寒論》,外感辨證之祖也,必法法參詳,方方悟透,庶六淫外感之症治,觸處洞然。因分條匯諸家精粹,附以驗方,名《傷寒證治明條》,共六卷。又善兒科推拿,著有《推拿神書》、《醫易會參》、《師朗醫案》若干卷外,若六壬太乙擒遁之術,俱有秘授,不輕示人。偶作畫,得梅壑老人意,為醫掩,人弗盡知也。子宏格,又名宏定,字文洲,號靜庵,著《新方論注》四卷,闡發景岳制方之旨頗精核,附註《新方湯頭歌括》一冊,先梓行世,風行一時。孫烜,字賓嵎,亦工醫,克世其業云。
內史氏曰:嶺南去余家十里,吳心蓮師族居於斯,祠面瓠蘆山,應術士醫流,師朗老人,其最著者。又吾師經、史、讖諱、術數之學,靡不淹貫,尤精相墓家言,得李董不傳之秘。山川鍾毓,往往以形相感,代有畸人,異哉!
上集卷之首
例言
—是本書悉本《靈》、《素》、《難經》及歷代名賢,採其精要,辨治內外虛損,分為上下二集,首經旨,次脈法,次病機,次治法,次方藥,次治案。
—是集陰陽寒熱,多從易理體出,集各家之說,以成一家之言,各法咸備,是亦懸象著名之意,及其變動不測,非居於寒、居於熱、居於補、居於散者可療,因病而施治,故曰《不居集》。
—是集有論、有注、有新增、有補遺、有新方、有治法,雖出自管見,然非歷治有效者不敢錄入。上集共三十卷,以治內損,皆立一作意,擒其綱領,扼其樞要。下集共二十卷,以治外損,皆採前賢名論,每條疏釋,發明意義,使人一覽瞭然,庶不致珠玉雜於瓦礫也。
—歷代治法,首宗秦越人,次張仲景,次葛真人,此二聖一仙者,乃治虛損之祖也,後之論治,無能脫此三法者。劉、李、朱、薛四氏,不過補三法之未盡耳。後代諸賢,又不過補四氏之未盡,各執一家之說,三法漸置而不講焉。故各立一法,以補前賢之未備者,共計十種。各宗一派,是彼非此者,另匯一冊,以便採擇。
—虛損分別各門,而其中以嗽、熱、痰、血為四大症。蓋虛損之人,未有不兼此數症者也。故血症於全書之外,又立八法,以扼其要。熱以爻象比擬,痰以三法統要,咳嗽以綱目分治,所以各症中於此四法獨詳,而四症之中又於血之一症為更詳也。其次則七情鬱結、遺精白濁、自汗盜汗、泄瀉,皆令人精血暴損,肌肉頓脫,不可不慎也。其次則怔忡驚悸、喉痛聲啞、嗌乾喉癬、左右不得眠、飲食不甘、諸痛等證,皆虛損之危候,不可不察也。其次則婦人胎產失調、室女經閉、童子疳癆,為內損之上集焉。
—醫書本無外損名目,惟《難經》有曰:至脈從上而下,損脈從下而上。河間曰:虛損之人,寒熱因虛而感也,感寒則傷陽,感熱則傷陰。景岳曰:凡思慮勞倦外感等症則傷陽,傷於陽者,病必自上而下也,雖未明言其症,而其中已隱隱有一外損之症存焉。蓋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氣皆有虛損,推而至於痰積、食鬱種種外症,多有似是而非,匯為下集,以救今時之弊。詳採各家之書,間亦竊附鄙見。第篇中辭理句繁,重疊反復,無非叮嚀告誡之意耳。
—先聖先賢之言,皆至精至微之道。探元闡奧,代不乏人,即有著述,亦不過改頭換面,抄剿陳言耳。唯似損非損一症,殊少專家,如《素》、《難》以及漢唐,間有論及之者,亦多闕略,並無全書。今博採各家,分門揭出,成一家言,以補前賢之未備。
—無徵不信。每門各條下,必採醫案數則,或前賢,或自治驗,亦各註明,不敢相混。
—外損之症,唯風勞最多,或匯論匯方,亦多重疊,觀者慎毋以其繁而厭之。
—選錄之方,皆前賢名方,其問亦有自治效驗者。如師朗治法,有補托、解托、理脾陰之法,並各症中有新增者,不敢私秘,亦詳註明白,並兒宏格疏釋方意,以公同志。
—藥方方論不能備載,選其最要萬不可刪者附各方後,有詳見本門者,有列在別門者,一一詳註見某門,以便考用。
總旨
吳澄曰:嘗稽虛損之法,《內經》曰:陰虛生內熱。又曰:勞則喘且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矣。又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但言虛而無勞怯之名。至秦越人《難經》,始發明虛損之旨,雖無方可考,而其治法,蓋昭昭然也。迨漢張仲景《金匱要略》,始立虛勞一門,以行陽固陰二大法,立為標準。非以仲景生知之聖,其能垂訓若此乎?惜其立法,只治虛勞於將成未成之際,而不及乎陰虛脈數之人。蓋陰虛脈數,是已成也,是壞症也。若症已壞,而復用《金匱》之法,則熱極者不益燥甚乎?至葛真人出,而以《神書十方》普渡世人。虛勞之極,各症迭出,而只十方中出入加減,無不神奇。昧者畏用藥峻猛,品味鹹多,不能悟其幽深元遠之旨,則又棄而不講矣。劉氏守真出,以感寒則損陽,感熱則損陰,自下傳上不過脾,自上傳下不過胃,與《難經》、《金匱》相為表裡也。越人、仲景,發明於前,河間補遺於後,可謂無漏義矣。獨內傷之症,類外感者多不有,東垣老人起而明辨之,則內外不分、下陷不舉,可謂有功於千古矣。若非清陽下陷,而誤用升補之劑,則翻天覆地,為患豈小也哉!丹溪有見於此,而用滋陰降火之法,以救一時之弊,與東垣天生配合。一陰一陽,一升一降,是東垣主以春夏,而丹溪主於秋冬,合而成四時者也。何滋陰之論,獨盛行於世?蓋後人不知而誤學之。惟是虛火上泛,而陰中陽不虛者,賴以澤枯潤燥,其功誠不可泯。若陰虛而腎中其陽又虛者,恣用苦寒,寧不寂滅耶!所以薛氏新甫主以溫補,導龍入海,引火歸原,又與丹溪天生配偶。一補陰中之陰,一補陰中之陽,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然皆一偏之極。合而觀之,則得其全。分而用之,獨得其偏。故張景岳以真陰真陽立論,兼擅諸家之長,而不拘一家之法,盡美矣,又盡善也。然猶有不慊於心者何哉?蓋內傷之類外感者,東垣既以宣發於前,而外感之類內傷者,豈可無法以續其後乎?澄生也晚,不獲親炙於諸賢之門,而數十年曆治甚多,不得不仿東垣之法,撰為外感類內傷之辨,以為虛損門中之大成。至於傳屍癆瘵,為鬼為蟲,別是一種,非為虛癆,即指之為屍疰也。共計十種,庶幾治虛損之法略大備焉。至於歷代名賢,皆有宗派,是彼非此,各有所長,採其精要,另為一冊,以備參考。
十種治法提綱
秦越人治虛損法(有論無方,附增補治方。)
張仲景治虛損法(有方有論,附徐忠可注。)
葛真人治虛損法(有方有法,附周揚俊注。)
劉河間治虛損法(論陰陽寒熱之感,盡上下傳變之情。)
李東垣治虛損法(補升之一法,以佐前人之不及陽中之陰。)
朱丹溪治虛損法(補降之一法,以佐東垣之不及陰中之陰。)
薛新甫治虛損法(補引火歸原一法,以佐丹溪之不及陰中之陽。)
張景岳治虛損法(統諸家之法,辨真陰真陽。)
吳師朗治虛損法(補治外損一法,辨似是而非。)
水丘道人治虛損法(別有一種治法,主開關把胃。)
上集卷之一
統治大法
經旨
《上古天真論》曰:今時之人,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本神》篇曰: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
《調經論》曰: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
《決氣》篇曰: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痠,耳數鳴;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
《通評虛實論》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五禁》篇:帝曰:何謂五奪?岐伯曰:形肉已奪,是一奪也;大奪血之後,是二奪也;大汗出之後,是三奪也;大泄之後,是四奪也;新產及大血之後,是五奪也。
《調經論》曰:氣之所併為血虛,血之所併為氣虛。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並則無血,血並則無氣,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帝曰:陰之生實奈何?岐伯曰: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矣。帝曰:陰之生虛奈何?岐伯曰: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脈虛空,因寒飲食,寒氣熏滿則血泣氣去,故曰虛矣。
《本神》篇曰: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邪僻不至,長生久視。
脈法
虛損之脈,無論浮沉大小,但漸緩者,漸有生意。若弦甚者,病必甚;數甚者,病必危。若以弦細而再加緊數者,則百無一生矣。
《脈經》曰:脈來軟者為虛,緩者為虛,微弱者為虛,弦者為中虛,細而微小者氣血俱虛。
《四言脈訣》曰:骨蒸勞熱,脈數為虛,熱而澀小,必損其軀,勞極諸虛,浮軟微弱,土敗雙弦,火炎急數。
《李氏脈法》曰:虛脈多弦,弦大無力為血虛,弦微無力為氣虛,沉微為氣虛甚,沉澀為血虛甚,寸微尺大為血虛有火,浮急中空為血脫氣孤。
虛勞虛損虛怯癆瘵辨證
吳澄曰:勞者,勞倦內傷,妄勞心力,謂之勞。虛者,精神不足,氣血空虛,謂之虛。怯者,不能任勞。損者,五臟虧損。瘵則久生惡蟲,食人臟腑。大抵皆由五臟之火飛揚,男女聲色之過度,稟先天之不足。先因勞而致虛,由虛而致怯,怯久而致損,故癆瘵自漸而深。虛、勞、怯三者可治,損與癆瘵則難治矣。
虛損內候
由足三陰虛損,當於炎夏金衰水涸,不能嗇養,至冬月火氣潛藏,時親幃幕,或精血未滿而早年斫喪,或氣血方長而勞心虧損皆能致之。
虛損外候
外症:食少體倦,潮熱自汗,身熱咳嗽,腰脅作痛,男子則遺精寢汗,女子必帶漏經枯。《素問》云: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此之謂也。
外邪致損
感寒則損陽,自上而下,一損於肺則皮聚毛落,二損於心則血脈不榮,三損於胃則飲食不為肌膚。感熱則損陰,自下而上,一損於腎則骨痿不起,二損於肝則筋緩不收,三損於脾則飲食不能消化。
按:感寒則損陽,感熱則損陰,此外損入內,乃客邪為害也。此目甚多,故揭出外損一門,分為下集。
久虛成損
積虛成損,積損成癆,經年不愈,謂之久虛。有五勞、六極、七傷之分。
五勞
心勞
曲運神機則心勞。心勞之狀,忽忽喜忘,大便難,或時溏利,口內生瘡。
肝勞
盡力謀慮則肝勞。肝勞之狀,面目乾黑,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獨臥,目視不明。
脾勞
意外過思則脾勞。脾勞之狀,舌根苦直不能咽。
肺勞
遇事而憂則肺勞。肺勞之狀,短氣面腫,不聞香臭。
腎勞
矜持志節則腎勞。腎勞之狀,背難俯仰,小便不利,赤黃有餘瀝,囊濕生瘡,小腹裡急。
澄按:五勞應五臟,治當療子以益母,如肝勞補心氣,心勞補脾氣,脾勞補肺氣,肺勞補腎氣,腎勞補肝氣,使不盜母氣,以培其根本也。
六極
筋極
筋極之狀,令人拘攣轉筋,十指手甲皆痛,苦倦,不能久立。肝之所主,木瓜、杜仲、破故紙、龜板補之。
肉極
肉極之狀,飲食無味,不生肌肉,皮膚枯槁,倦怠嗜臥。脾之所主,山藥、大棗、甘草。
脈極
脈極之狀,忽忽喜忘,面枯咽腫,眉發墮落。心之所主,當歸、地黃、白芍。
骨極
骨極之狀,腰脊酸削,齒痛,手足煩痛,不欲行動。腎之所主,肉蓯蓉、鎖陽、虎骨。
氣極
氣極之狀,正氣少,邪氣多,氣不足,多喘少言,喘嗽,皮毛焦枯。血脈之所主,人參、黃耆、附子。
精極
精極之狀,內虛少氣,鬢髮衰落,目暗耳鳴,遺濁莖弱。臟腑之所主,五味子、地黃、當歸。
澄按:六極應六府,由臟以及腑也,謂之極者,病重於五勞故也。
七傷
肝傷
大怒逆氣傷肝,肝傷則少血。
心傷
憂愁思慮傷心,心傷則苦驚喜忘。
脾傷
飲食大飽傷脾,脾傷則面黃善臥。
肺傷
形寒飲冷傷肺,肺傷則短氣咳嗽。
腎傷
久坐濕地傷腎,腎傷則短氣腰痛,厥逆下冷。
形傷
風寒雨濕傷形,形傷則皮膚枯槁。
志傷
大怒恐懼傷志,志傷則恍惚不樂。
澄按:七傷推原勞極之由,如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房勞、思慮傷心腎亦是也。
上集卷之二
秦越人《難經》治虛損法
吳澄曰:秦越人治虛損之祖也,其發明五臟治法,優入聖域。雖無方可考,而調治之法,已耀然矣。後世諸賢千方百論,有能逃此數語乎?故立為首篇。
損其肺者益其氣
治法,如四君子湯,加黃耆、五味子、麥冬、山藥之類。
肺虛治法
肺虛者,呼吸少氣,鬨然喘乏,咳嗽嗌乾者,宜紫菀散調其氣。若短氣,少氣不足以息者,四君子湯;氣促氣短,上焦虛而熱者,加生脈散;虛而寒者,十全大補湯;表虛不任風寒者,黃耆建中湯;皮膚灼熱,不耐風寒,補中益氣湯;皮膚乾燥,日漸黑瘦,麥門冬飲子,咽喉乾者亦同;津液不到咽者,四君子加五味子、桔梗。
肺經虛分陰陽
肺中先為憂、愁、思、慮所傷,而衛氣不充,腠理不密,時有畏風寒之狀,不咳嗽而咽嗌間頻頻欲咳,面白無神,魄汗不止,體倦懶言,語微自怯,此本經氣虛,謂之陽虛也。六脈微弱,或微細不數,按之無力而空,以參、耆溫補衛氣為主。如至申酉兩顴見紅,唇紅煩咳口乾,不畏風而畏熱,或痰中有紅絲,夢遺精滑,二便燥結,六脈虛數,數而不清,此本經血少,謂之陰虛也。
肺經真火動
肺如華蓋,其位高,其氣清,其體浮,形寒飲冷先傷之。至於邪火剋金,則傷之重也。故醇飲之人,肺先受熱,胃厝火邪,終日熏蒸,咳嗽喘急,或成癰痿,聲啞無音,皮毛乾枯,癯瘦骨立,此真火之動於肺也,不治。
損其心者調其營衛
治法,如八珍湯,加枸杞子、棗仁、石斛、柏子仁之類。
心虛治法
心虛者,恍惚憂煩,少顏色,或驚悸多汗,宜人參養榮湯、歸神丹、養心丸之類。虛而煩熱渴者,十全大補湯。心懸如大飢之狀者,平補鎮心丹主之。
心經虛分陰陽
心經因使心費神,曲運神機,心血必耗,心氣必虧,心包之火逆甚,則心神必不寧而蕩散,心煩壯熱,不寐怔忡,口渴舌乾,盜汗遺精,小便短赤,飲食無味,不食空嘈,神夢飛揚,脈多浮數洪虛,因陰血少而神不安,以滋補之藥調治,此治心經之陰虛也。如脈微弱不數,澀弱少神,因陽氣衰則神自衰,以補益之藥調理,此治心經之陽虛也。
心經真火動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火亢極,形質焦枯,兼相熏蒸,日隆月熾,忽爾大痛,唇青甲黑,朝發夕死,百無救一。此真火之動於心也,不治。
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
治法,如二陳湯,或加白朮、益智、白芍、砂仁、人參之類。
脾虛治法
脾虛者,面黃肌瘦,吐利清冷,腹脹腸鳴,四肢無力,飲食少進,宜益黃散、參苓白朮散,加木香。藿香、香附。食後便臥,精神短少,補中益氣湯,加砂仁。手足痠軟,行步欹側,四君子湯,黃耆湯。手足顫振,筋惕肉瞤似風,十全大補湯。手足痠軟,不耐勞役,一有動作,多汗困熱,十全大補湯。臟腑不調,中氣不運,病久不能食,理中丸,少加附子。
脾經虛分陰陽
脾胃之元氣虛者,多因思慮傷脾,或因勞倦傷脾。脾虛胃弱,中宮營氣不和,肢體困倦,飲食日減,肌肉消瘦而解㑊,中滿噁心,脾泄飧泄,喜熱惡寒,睡臥不安,六脈微弱而緩。此營氣虛消之陽虛也。以溫補為先。如六脈數而不清,滑而無力,大便閉結,嘈雜,中消多食易飢,此脾陰虛,本經血虛胃熱,以清補為主。亦有因別經先病,而傳於脾胃者;有因脾胃先病,而傳於他臟者,當參酌而調補之。
脾經真火動
脾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故飲食入胃,賴以運化。脾火暴盛,血液枯絕,胃雖能納,脾失轉運,泄瀉無度。補則愈甚,清則濡弱。脈細而數,肌瘦骨立,此真火之動於脾也,不治。
損其肝者緩其中
治法如四物湯,倍加白芍、甘草、枸杞、山萸肉之類。
肝虛治法
肝虛者,目眩筋攣,面青恐懼,如人將捕之狀,宜六味地黃丸,加牛膝、肉桂、人參、當歸、木瓜主之。眼昏少精神,無比山藥丸。目中溜火,視物昏花,寢汗憎風,行步不正,臥而多驚,補益腎肝丸。視物不明,筋弱陰痿,陰下濕癢,八味地黃丸。
肝經虛分陰陽
肝膽虛者,多因謀慮太過,所願不遂;或鬱怒不發,怏怏失志;或膽虛不決,多怯多疑;或虛寒假熱而似瘧;或淫夢驚惕而不寐;或目赤眩暈而耳鳴,經脈淋漓而妄溢。脈多虛數弦急者為陰虛,微緩滑者為陽虛。
肝經真火動
肝者,將軍之官,其性暴,其動速,無病藏血,有病則逆血。故經云:大怒令人煎厥暴絕,使血菀於上。蓋大怒之人,先動其肝,肝性猛烈,氣即逆上,血隨氣逆,大吐不止。肝室空虛,虛火愈熾,心雖上血,肝不後納,心血雖臨,不移而輒出矣。此真火之動於肝也,不治。
損其腎者益其精
治法如熟地、牛膝、人參、枸杞子、菟絲子、肉蓯蓉之類。
腎虛治法
腎虛者,背脊腰膝厥逆而痛,耳鳴精滑,小便頻數,宜八味丸去附子,加鹿茸、山藥、五味子,以生其精。若腰背肩胛頭痛,不任房事,十全大補湯。腰胯腿膝痠軟,下元虛冷,八味丸。腳弱脛痠,無比山藥丸。腎冷精虛,陽事不舉,還少丹、離珠丹、金鎖正元丹、三才封髓丹。夢遺白濁,巴戟丸。小便如泔,精寒自出,小菟絲子丸。小便頻而遺,十全大補湯,加益智仁。
腎經虛分陰陽
腎與三焦虛者,多因房勞不節,淫欲過度,夢遺滑精,白淫淋帶,衝任閉絕而不調,腰膝軟弱而乏力,陽虛陰痿而不振,此本經氣血虛乏之證,六脈澀弱弦澀少神。如脈細微不數,陽痿,形神不華彩為陽虛。如脈數有力,三焦火盛者為陰虛。
腎經真火動
人之有腎,猶木之有根,水之有源。制陽光,健筋骨,生精神,其所繫亦重矣。昧者不知,而御內大過,腎室空虛,遂生內熱,挾相火而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系舌本,此咳嗽、吐血、潮熱之所由來也。若傷損之輕,知覺之早,調養之專,猶可冀其生也。若傷損之重,失血之頻,邪火日熾,此真火之動於腎也,不治。
增補《難經》方
肺經虛損主方
麥冬(三錢) 人參 棗仁 萎蕤(各一錢五分) 茯神 黃耆(各一錢) 五味子(六分)
如肺金燥而津液不足,為陰虛火盛,加生地三錢,知母一錢,去黃耆,減人參五分。如肺氣虛寒,喜熱惡冷,元氣不足,加人參二錢五分,黃耆、白朮各一錢,炙甘草二分,去麥冬、五味子。畏寒脈微者,加附子五分,去萎蕤,用河車大造丸,皆可兼服。
心經虛損主方
棗仁(三錢) 當歸(一錢五分) 人參(一錢五分) 龍眼肉 丹參 茯神(各一錢) 生甘草(五分)
如陰血虛,心火盛者,加生地二錢,麥冬一錢五分,五味子五分,服安神丸。如心經陽氣虛,而神無主持者,加黃耆二錢,白朮一錢,人參一錢五分,益智五分,去龍眼肉、丹參,服寧志丸。
脾胃虛損主方
白朮(三錢) 人參(二錢) 黃耆(一錢五分) 茯神(一錢) 當歸(一錢) 陳皮(五分) 炙甘草(二分)
如脾胃之元氣虛乏者,謂之陽虛,加遠志、益智各五分。如脾胃之精血不足者,謂之陰虛,加丹參一錢五分,棗仁二錢,芍藥一錢,當歸五分,去黃耆、白朮、陳皮,減人參五分。
肝膽虛損主方
棗仁(三錢) 生地(二錢) 當歸(一錢五分) 人參(一錢五分) 茯神 枸杞子 丹參(各一錢) 牛膝(五分)
如本經陰虛血少內熱者,加菊花一錢,去人參。如本經陽虛氣弱虛寒者,加人參、黃耆各一錢五分,遠志五分,去生地、丹參、牛膝、枸杞子。虎潛丸、寧志丸可以久服。
腎經虛損主方
熟地(三錢) 人參(一錢五分) 麥冬(一錢五分) 山藥(一錢) 茯神(一錢)山萸肉 丹皮(各五分) 五味子(二分)
如脈細微不數,陽痿形神不華彩,此為陽虛,加人參、黃耆各一錢五分,桂枝、附子各五分,去麥冬、五味子。如脈虛數有力,三焦火盛,加知母一錢五分,黃柏一錢。陽虛服八味丸,陰虛服濟陰丸、天王補心丹、固精丸。
四君子湯 治脾胃虛弱,飲食少思,或大便不實,體瘦面黃,或胸膈虛痞,吞酸痰嗽等症。
人參 白朮 茯苓(各二錢) 甘草(一錢)
加薑、棗水煎服,或加粳米百粒。
張路玉曰:氣虛者補之以甘,參、朮、苓、草,甘溫益胃,有健運之功,沖和之德,故為君子。若合之二陳,則補中微有消導之意。蓋人之一身,以胃氣為本,胃氣旺則五臟受蔭,胃氣傷則百病叢生。故凡病久不愈,諸藥不效者,惟有益胃補腎兩途,隨症加減。無論寒熱補瀉,先培中土,使藥氣四達,則周身機運流通,水穀之精微敷布,何患其藥之不效哉?是知四君、六君為司命之本也。
四物湯 治血虛營弱,一切血病,當以此為主。
熟地黃 當歸(各三錢) 川芎(一錢) 芍藥(三錢)
柯韻伯曰:此方能調有形之血於平時,不能生無形之血於倉促。能補陰中之陽,而不能培真陰之本,為血分立法,不專為女科套劑也。
八珍湯 治氣血兩虛,調和陰陽。
即前四君子、四物湯相合也。
十全大補湯 治氣血俱虛,惡寒發熱,自汗盜汗,肢體困倦,眩暈驚悸,晡熱作渴,遺精白濁,大便見血,小便短少,便泄閉結,喘咳下墜等症。
即前八珍湯加黃耆、肉桂各一錢。
人參養榮湯 治脾肺俱虛,發熱惡寒,肢體瘦倦,食少作瀉等症。若氣血虛而變現諸症,莫能名狀,勿論其病其脈,但用此湯,諸症悉退。
人參 黃耆 白朮 當歸 炙甘草 桂心 陳皮(各一錢) 熟地 五味子 茯苓(各七分) 遠志(五分) 白芍(一錢五分)
加薑、棗,水煎服。
柯韻伯曰:補氣而不用行氣之品,則氣虛之甚者,無氣以受補。補血而仍用行血之味,則血虛之甚者,更無血以流行。故加陳皮以行氣而補氣,悉得其用。去川芎之行血而補血者,因以奏其功。此善治者,只一加一減,便能斡旋造化之機也。
八味地黃丸 治相火不足,虛羸少氣。王冰所謂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也。尺脈弱者宜之。
方見《金匱》治法。
汪訒庵曰:男女媾精,皆稟此命火以結胎。人之窮通壽夭,皆根於此。乃先天無形之火,所以主云為而應萬事,蒸糟粕而化精微者也。無此真陽之火,則神機滅息,生氣消亡矣。惟附子、肉桂能入腎命之間而補之,故加入六味丸中,為補火之劑。
六味地黃丸 治陰真虧損,精血枯竭等證,壯水制火之劑也。
地黃(砂仁酒拌,九蒸九曬,八兩) 山萸肉(酒潤) 山藥(四兩) 茯苓(乳拌) 丹皮 澤瀉(各三兩)
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白滾湯或淡鹽湯任下。(方論見薛新甫治法。)
李士材曰:用此方者有四失,地黃非懷慶,則力薄;蒸曬非九次,則不熟;或疑地黃之滯而減之,則君主弱;或惡澤瀉之瀉而減之,則使力微。顧歸咎於藥之無功,毋乃愚乎?
天王補心丹 治思慮過度,心血不足,怔忡健忘,心口多汗,大便或秘或溏,口舌生瘡等症。
生地(四兩,酒浸洗) 人參 玄參 茯苓(一用茯神) 桔梗 遠志(五錢,炒) 酸棗仁 柏子仁(沙炒,去油) 當歸(酒洗) 天冬 麥冬 五味子(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硃砂為衣。臨臥燈心湯下一丸,或噙含化。一方有石菖蒲四錢,無五味子。一方有甘草。
無比山藥丸 治諸虛損傷,肌肉消瘦,耳聾目暗。常服壯筋骨,益腎水,令人不老。
山藥(二兩) 菟絲子(三兩,酒浸煮) 五味子(六兩,揀淨) 杜仲(三兩,酒炒) 肉蓯蓉(四兩,切片,酒浸,焙) 牛膝(一兩,酒浸,蒸) 熟地 山茱萸 巴戟肉 澤瀉 茯苓 赤石脂(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溫酒或米飲下。
河車大造丸 治虛損勞傷,咳嗽潮熱。
紫河車(一具) 龜板(二兩,童便浸三日,酥炙黃) 黃柏(鹽酒炒) 杜仲(酥炙,一兩五錢) 牛膝(酒浸) 天冬(去心) 麥冬(去心) 人參(各一兩) 地黃(二兩) 茯苓 砂仁(六錢,同煮去之) 夏加五味子。
上為細末,酒米糊丸。鹽湯下,冬酒下。女人去龜板,加當歸,乳煮糊丸。
汪訒庵曰:河車本血氣所生,大補氣血為君。敗龜得陰氣最全,黃柏稟陰氣最厚,滋陰補水為臣。杜仲潤腎補腰,牛膝強筋壯骨,地黃養陰退熱,制以茯苓、砂仁,入少陰而益腎精。二冬降火清金,合之人參、五味,能生脈而補肺氣。大要以金水為生化之源,合補之以成大造之功也。
柏子養心丸 治心勞太過,神不守舍,閤眼則夢遺泄不常。
柏子仁(鮮白不油者,以紙包槌去油) 白茯神 酸棗仁 生地黃 當歸(各二兩) 五味子 辰砂(細研) 犀角(鎊) 甘草(各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芡實大,金箔為衣。午後、臨臥含嚼一丸。
虎潛丸 治精血不足,筋骨痿弱,足不任地,乃骨蒸勞熱。
黃柏(鹽酒炒) 知母(鹽酒炒) 熟地黃(三兩) 虎脛骨(酥炙,一兩) 龜板(酥炙,四兩) 鎖陽(酒潤,一兩五錢) 牛膝(酒潤,二兩) 當歸(酒洗,一兩五錢) 白芍(酒炒) 陳皮(鹽水潤,二兩)
上為末,以羯羊肉煮爛搗丸,鹽湯下。
還少丹 治脾胃虛寒,血氣羸乏,不思飲食,發熱盜汗,遺精白濁,肌體瘦弱,牙齒浮痛等症。
熟地黃(二兩) 山藥 牛膝(酒浸) 枸杞子(酒浸,一兩五錢) 山茱萸 茯苓(乳拌) 杜仲(薑汁炒斷絲) 楮實(酒蒸) 五味子(炒) 小茴香(炒) 巴戟天(酒浸) 肉蓯蓉(酒浸,各一兩) 石菖蒲(五錢)
上為末,加棗肉蜜丸。鹽湯或酒下。
汪訒庵曰:腎為先天之根本,脾為後天之根本,二本有傷,則見諸症,故未老而先衰。二本既固,則老可還少矣。
離珠丹(又名神珠丹) 治下焦元氣虛弱,小腹疼痛,皮膚燥澀,小便不利。
炒杜仲、萆薢、巴戟天(各二兩) 訶子(五個) 龍骨 硃砂(各一兩) 炒補骨脂(三兩) 胡桃肉(一百二十個) 砂仁(半兩)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十丸,空腹溫酒或鹽湯送下。
濟陰丸
黃柏(酒炒,二兩七錢) 龜板(炙,一兩三錢五) 虎骨(酥炙) 陳皮(各七錢) 當歸 知母 鎖陽(各一兩) 牛膝 菟絲子(酒浸,各一兩二錢五分) 山藥 砂仁 杜仲(炒) 黃耆(鹽水炒,各七錢) 破故紙(炒,三錢五分) 枸杞(五錢) 熟地(七錢)
上為末,以地黃膏為丸。每服七十丸。
巴戟丸 治肝腎俱虛,收斂精氣,補戢真陽,充肌膚,進飲食,止汗。
五味子 巴戟天 蓯蓉 人參 菟絲子 熟地 白朮 益智 覆盆子 骨碎補(去毛) 茴香(各一兩) 白龍骨(二錢五分) 牡蠣(煅,二錢)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補益腎肝丸 治目中流火,視物昏花,耳聾耳鳴,困倦乏力,寢汗惡風,行步不正,兩足欹側,臥而多驚,腳膝無力,腰以下消瘦。
柴胡 羌活 生地黃 苦參 防己(各五錢) 肉桂(一錢) 大附子(一錢) 當歸(三錢)
上為細末,熱水為丸,如雞頭仁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溫水下。
方見各門
補中益氣湯 見東垣治法。
黃耆建中湯 見《金匱》治法。
黃耆湯 見汗門。
益黃散 見嘔吐。
參苓白朮散 見飲食不甘。
生脈散 見下集暑門。
麥門冬飲子 見渴門。
紫菀散 見咳嗽門。
二陳湯 見痰門。
歸神丹
平補鎮心丹 見怔忡門。
寧志丸 見怔忡門。
三才封髓丹 見遺精門。
固精丸 見遺精門。
金鎖正元丹 見遺精門。
小菟絲子丸 見遺精門。
附吳師朗增方
參乳丸 大補氣血。
人參末 人乳粉
等份蜜丸。燉乳取粉法:取無病少婦人乳,用銀瓢傾乳少許,浮滾水上燉,再浮冷水上立干,刮取乳粉用,如攤粉皮法。
按:人乳乃陰血所化,服之潤燥降火,益血補陰,所謂以人補人也。然濕脾滑腸膩膈,久服亦有不相宜者,惟製為粉,則有益無損。須用一婦人之乳為佳,乳雜則氣雜。又須旋用,經久則油膻。
補天大造丸 補諸虛百損,五勞七傷,陰精幹涸,陽事痿弱。能生精養血,益氣安神,烏須黑髮,固齒牢牙,潤肌膚,壯筋骨,除腰痛,健步履,卻諸疾,不寒不燥,誠補養之聖藥也。
紫河車(一具,長流水洗淨,用烏鉛匣拌蜂蜜八兩,藏入匣中,仍將匣口烙沒,隔水煮一炷香,候冷開出,石臼中搗爛,拌入諸藥末中,捶千下,烘脆重磨)虎骨脛(酥炙,二兩) 嫩鹿茸(酥炙,二兩) 大龜板(酥炙,二兩) 澤瀉(去毛,三兩) 白茯苓(乳制,三兩) 懷生地(九蒸九曬,八兩) 牡丹皮(酒洗) 山茱萸(酒洗,去核) 天冬(去心) 麥冬(去心) 五味子(各三兩) 枸杞子(四兩) 補骨脂(二兩) 歸身(四兩) 菟絲子(三兩) 懷牛膝(三兩) 川杜仲(三兩) 肉蓯蓉(三兩)
上磨細末,入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溫酒下。加人參尤捷。
斑龍丸 治虛損,理百病,駐顏益壽。
鹿角膠 鹿角霜 菟絲子 柏子仁 熟地 一方加補骨脂。
等份為末,酒化膠為丸。
歌曰:尾閭不禁滄海竭,九轉靈丹都漫說,惟有斑龍頂上珠,能補玉堂關下穴。
按:鹿角膠、霜,菟絲,熟地,皆腎經血分藥也,大補精髓;柏子仁入心而養心氣,又能入腎而潤腎燥,使心腎相交,志旺而神魂安,髓充而筋骨壯,真陰虧者宜之。若陽虛者,當峻補氣血,加鹿茸、肉蓯蓉、陽起石、附子、黃耆、當歸、棗仁、辰砂。
龜鹿二仙膏 治瘦弱少氣,夢遺泄精,目視不明,精極之症。
鹿角(十斤) 龜板(五斤) 人參(一斤) 枸杞(二斤)
先將鹿角、龜板鋸截,刮淨,水浸,桑火熬煉成膠,再將人參、枸杞、熱膠和入。每晨酒服三錢。
李士材曰:人有三奇,精、氣、神,生生之本也。精傷無以生氣,氣傷無以生神。神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鹿得天地之陽氣最全,善通督脈,足於精者,故能多淫而壽。龜得天地之陰氣最厚,善通任脈,足於氣者,故能伏息而壽。二物氣血之屬,又得造化之玄微,異類有情,竹破竹補之法也。人參為陽,補中氣之怯。枸杞為陰,清神中之火。是方也,一陰一陽,無偏勝之憂,入氣入血,有和平之美。由是精生而氣旺,氣旺而神昌,庶幾龜鹿之年矣,故曰二仙。
四精膏 治虛損羸瘦不足等症。
童便 白蜜 人乳 酒釀
上四味熬膏。不拘時挑服。
天真丸 治一切亡血過多,形槁肢羸,飲食不進,腸胃滑泄,津液枯竭。久服生血益氣,暖胃駐顏。
精羊肉(去筋膜脂皮,劈開入末藥) 肉蓯蓉(濕者,十兩) 當歸(十二兩,酒洗) 山藥(濕者,十兩) 天冬(一斤)
上四味為末,用無灰酒四瓶,煮令酒干,入水二斗煮爛,再入後藥末。
黃耆五兩,人參三兩,白朮二兩,為末。
糯米飯作餅,焙乾和丸。溫酒下。用蒸餅杵丸亦可。
喻嘉言曰:此方可謂長於用補矣。人參、羊肉同功,而蓯蓉、山藥為男子之佳珍,合之當歸養榮,黃耆益衛,天冬保肺,白朮健脾,而其製法尤精,允當補方之首。
七寶美髯丹 治氣血不足,羸弱周痹,腎虛無子,消渴淋瀝,遺精崩帶,癰瘡痔腫等症。
何首烏(大者,赤白各一斤,去皮切片,黑豆拌,九蒸九曬) 白茯苓(乳拌)牛膝(酒浸,同首烏蒸三次) 當歸(酒洗) 枸杞(酒浸) 菟絲子(各八兩,酒浸蒸) 破故紙(黑芝麻拌炒,四兩,淨)
蜜丸。鹽湯或酒下。並忌鐵器。
(金液五精丸) 能補虛助陽,壯神氣,暖丹田,增顏色,和五臟,潤六腑,除煩熱,治淋濁,消積塊,暖子宮。
秋石(十兩,金精) 白茯苓(二兩,木精) 蓮肉(八兩,水精) 川椒(二兩,火精) 小茴香(五兩,土精)
上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酒下,或椒鹽湯下,乾物壓之。
鳳髓膏
人參(四兩) 山藥(四兩) 白茯苓(四兩) 胡桃肉(四兩) 杏仁(四兩) 酥油(四兩) 白沙蜜(一斤)
上將人參三味為細末,次將桃、杏仁搗一處,再將油、蜜化開,磁器內攪勻,竹葉封固,大鍋內五七分水煮沸成膏。每服三錢,好酒下。
接命膏
人乳(二盞) 甜梨汁(一盞)
上二味,頃入錫銀鏇中,入湯鍋內燉滾,有黃沫起開青路為度。每日五更後服,能消痰補虛,其功不能盡述。
上集卷之三
張仲景《金匱》治虛損法
吳澄曰:張仲景,醫中之聖也。其治虛損之法,以行陽固陰為主,而補中安腎,分別用之。故特立此二大法,可為萬世之標準。
血痹虛勞病脈症
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脈浮者,裡虛也。男子脈虛沉弦,無寒熱,短氣裡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時目瞑,兼衄,少腹滿,此為勞使之然。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瘥,陰寒精自出,痠削不能行。男子脈浮弱而澀為無子,精氣清冷。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穀、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
徐注曰:此概言虛勞中,虛陽盛真陰虛者,故以脈之浮大邊者為主。而間有沉弦微緊者,證仍露陰虛之象也。謂男子平人無病可責,而脈大或極虛,皆是勞證常脈。
若面色薄,是陽精所降也。陽精所降,則虛燥隨之,故渴甚,則陰虛火動而亡血,加以元氣不繼而喘,心氣不足而悸,脈反不沉而浮。《內經》曰:浮者血虛,故曰裡虛也。
若脈虛沉弦,似非浮大邊之陰虛者矣。然使無寒熱,非風寒之驟感矣。短氣裡急,仍是元氣內虛也。小便不利,腎不能主出也。面色白,血不能榮也。時目瞑,陰火不耐動也。兼衄,陰火迫清道之血也。少腹滿,腎不治也。非下元勞極,何以使然?
若脈大既為勞矣,更加浮,其症則手足煩,蓋陰既不足,而虛陽復熾也。於是春夏助其陽則劇,秋冬助其陰則瘥。陰既虛,則陰寒,無元陽以固之,而精自出。腎主下焦,虛久則痠削不能行矣。
若男子脈浮弱而澀,浮弱主虛陽用事,澀則水虧,可必其無子。為精氣清冷,有浮上之陽,無生陰之陽也。
若慣於失精者,則腎虛。少腹為腎之府,虛則亡陰而弦急。陰頭,肝腎之標,虛則無陽而寒。目為肝木,資於腎水,肝腎同源,虛則失養而眩。發為腎之華,虛則榮脫而落。是使脈得極虛芤遲,則挾虛挾寒,不能固氣而清穀,不能固血而血亡,不能固精而精失。然失精之家,脈復不一。苟得諸芤動微緊,是男子以陰虛而挾火則失精,女子以陰虛而挾火則夢交。主以桂枝龍骨牡蠣湯者,蓋陰虛之人,大概當助腎,故以桂枝、芍藥通陽固陰,甘草、薑、棗和中上焦之榮衛,使陽能生陰。而以安腎寧心之龍骨、牡蠣為補陰之主。若天雄散,恐失精家有中焦陽虛,變上方而加天雄、白朮。後世竟失此意,而竟一味滋陰,真仲景罪人乎!
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喜盜汗也。人年五六十,其病脈大者,痹挾背行,若腸鳴馬刀挾癭者,皆為勞得之。脈沉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喝,手足逆寒,腹滿,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徐注曰:此概言虛勞中虛,陰盛真陽衰者,故以脈之沉小弦細者為主,而間有芤大者,證仍現陽虛之象也。謂男子平人無病可責,而脈虛弱微細,此陰分虛熱,元陽弱也。臥則衛氣入陰,而表復虛,故喜盜汗。
若人年五六十,陽氣衰,脈來宜小弱而反大,則似非細小邊之陽虛者矣。然而痹挾背行,挾背是脊之兩旁,痹屬太陽經,陰不能後通。若腸鳴刀癭,是上焦陽虛,而厥陰之榮熱隨經上乘也。則脈之大非陽有餘可知,故曰皆為勞得之。
若脈沉小遲,其為陽衰無疑。沉小遲三脈相併,是陽氣全虧,故名脫氣。氣脫則軀乃空殼,疾行則氣竭而喘喝,四肢無陽而寒,腹中無陽而滿,甚則胃虛極而溏泄,脾虛極而食不化也。
若脈輕按弦,而重按大,弦者減也寒也,大者芤也虛也,總是內虛外寒,陽分氣結,故曰虛寒相搏,此名為革。革者如鼓之革狀。浮外之邪實也,於是內氣虛,女不能安胎調經,而半產漏下;男不能藏精統血,而亡血失精矣。
虛勞裡急驚悸,腹中痛,夢失精,四肢痠痛,手足煩熱,咽乾口燥,小建中湯主之。
徐注曰:上章所論證,概屬陽虛。陽虛者,氣虛也。氣虛之人,大概當助脾,故以小建中湯主之。謂虛勞者,元陽之氣不能內統精血,則榮枯而虛,裡氣乃急,為悸為衄,為腹中痛,夢失精。元陽之氣,不能外充四肢口咽,則陽虛而燥,為四肢痠痛,為手足煩,為咽乾口燥。假令胸中之大氣一轉,則燥熱之病氣自行,故以桂、芍、甘、薑、棗大和其榮衛,而加飴糖一味,以建立中氣,此後世補中益氣湯之祖也。雖無升、柴,而升清降濁之理,具於此方矣。
虛勞裡急諸不足,黃耆建中湯主之。
徐注曰:小建中湯,本取化脾中之氣,而肌肉乃脾之所生也。黃耆能走肌肉而實胃氣,故加之以補不足。則桂、芍所以補一身之陰陽,而黃耆、飴糖,又所以補脾中之陰陽也。若氣短胸滿,加生薑。謂飲氣滯陽,故生薑以宣之。腹滿去棗加茯苓,蠲飲而正脾氣也。氣不順加半夏,去逆即所以補正也。
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
徐注曰: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皆腎家的症,然非失精等現症,此乃腎虛而痹。故以六味丸補其陰,仍須以桂、附壯其元陽也。
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
徐注曰:此不專言裡急,是內外皆見不足症,非獨裡急諸不足也。然較黃耆建中證,前但云裡急,故主建中。而此多風氣百疾,即以薯蕷丸主之。豈非此丸似專為風氣乎?不知虛勞證,多有兼風氣者,正不可著意治風氣。故仲景以四君、四物養其氣血,麥冬、阿膠、乾薑、大棗補其肺胃,而以桔梗、杏仁開提肺氣,桂枝行陽,防風運脾,神麯開鬱,黃卷宣腎,柴胡升少陽之氣,白蘞化入榮之風。雖有風氣,未嘗專治之。謂正氣運,而風氣自去也。然薯蕷最多,且以此為湯名者,取其不寒不熱,不燥不滑,脾腎兼宜,故以為君,則諸藥皆相助為理耳。
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
徐注曰:虛勞虛矣,兼煩,是挾火;不得眠,是因火而氣亦不順也,其過當責心。然心之火盛,實由肝氣鬱而魂不安,則木能生火。故以酸棗仁之入肝安神,最多為君,川芎以通肝氣之郁為臣,知母涼肺胃之氣,甘草瀉心火之實,茯苓導氣歸下焦為佐。雖治虛煩,實未嘗補心也。
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榮衛氣傷,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䗪蟲丸主之。
徐注曰:五勞者,血、氣、肉、骨、筋,各有虛勞病也。然必主脾胃受傷,而虛乃難復。故虛極則羸瘦,大肉欲脫也;腹滿,脾氣不行也;不能飲食,胃不運化也。其受病之原,則因食、因憂、因飲、因房室、因飢、因勞、因經絡榮衛氣傷不同,皆可以漸而至極。若其人內有血在傷時溢出於回薄之間,干而不去,故使病留連其外,症必肌膚甲錯。甲錯者,如鱗也。肝主血,主目。乾血之氣內乘於肝,則上熏於目而黯黑。是必拔其病根,而外症乃退,故以乾漆、桃仁、四蟲破其血。然瘀久必生熱,氣滯乃不行,故以黃芩清熱,杏仁利氣,大黃以行之,而以甘、芍、地黃救其元陰。則中之因此而裡急者,可以漸緩;虛之因此而勞極者,可以漸補。故曰緩中補虛,大黃䗪蟲丸。
總論
徐忠可曰:人身中不過陰、陽、氣、血四字,氣熱則陽盛,血熱則陰盛,然非真盛也。真盛則為氣血方剛,而壯健無病矣。乃陰不能與陽和,而陽恃其燥,鼓而上乘則亢,為咳,為喘,為煩,為亡血。然而陰實虛寒,故為小便不利,少腹滿急,為陰寒精出,痠削不能行,為精冷無子,為陰頭寒,為目眩發落。陽不能與陰和,而陰挾其火,熱氣內乘則燥,為盜汗,為痹,為刀癭,為喘喝,為亡血失精。然而陽實不足,故為手足寒,為腹滿溏泄,為不能化食,為腹痛,為咽乾口燥。其亡血失精,陰虛陽虛,皆有之者,陰極能生熱也,故見脈在浮大邊,即當知陰不能維陽。腎為陰之主,務交其心腎,而精血自足。見脈在細小邊,即當知陽不能勝陰。脾為陽之主,即補其中氣,而三陽自泰。故仲景特揭此二大扇,以為後人治虛勞之准。至陰熱極而燥,此虛勞之壞症也。故朱奉議以滋陰一法,補前人所不逮,豈治虛勞之正法乎?後人見滋陰亦有愈者,乃用參不用參,聚訟不已。豈知仲景以行陽固陰為主,而補中安腎分別用之,不專恃參,不專滋陰,為恢恢遊刃也哉。
附論
喻嘉言曰:細會其大意,謂精生於穀,谷入少而不生其血,血自不能化精。《內經》於精不足者,必補之以味。味者,五穀之味也。補以味而節其勞,則積貯漸富,大命不傾。設以雞口之人,為牛後之出,欲其不成虛勞,寧可得乎,所以垂訓十則,皆以無病男子,精血兩虛而言,而虛勞之候,煥若指掌矣。夫男子平人,但知縱欲勞精,抑孰知陰精日損,飲食無味,轉勞轉虛,轉虛轉勞。所以諄諄致戒,無非謂榮衛之道,納穀為寶。居常調榮衛以安其谷,壽命之本。積精自剛,居常節嗜欲以生其精。至病之甫成,脈才見端,惟恃建中、復脈為主治。夫建中、復脈,皆稼穡作甘之善藥。一遵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之旨也,豈有泉之竭矣,不云自中之理哉?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治男子失精,女子夢交。
桂枝 芍藥 生薑(三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 龍骨 牡蠣(三兩)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小品》云:虛弱浮熱汗出者,除桂枝,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龍骨湯。
天雄散
天雄 白朮 桂枝 龍骨
上四味,杵為末。酒服五分,七日三服。不知,稍增之。
小建中湯 治虛勞悸衄,裡急腹痛,夢遺失精。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三兩,炙) 大棗(十二枚) 芍藥(六兩) 生薑(三兩) 膠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黃耆建中湯
於小建中湯內加黃耆一兩五錢。氣短胸滯者,加生薑;腹滿者,去棗,加茯苓一兩五錢;及療肺虛不足,補(恐是順字)氣,加半夏三兩。
喻嘉言曰:虛勞而至於亡血失精,津液枯槁,難為力矣。《內經》於針、藥所莫制者,調以甘藥。《金匱》遵之而用黃耆建中湯,急建其中氣,俾飲食增而津液旺,以至充血生精,而復其真陰之不足。但用稼穡作甘之本味,而酸、辛、咸、苦在所不用,蓋舍此別無良法也。然用法貴立於無過之地,寧但嘔家不可用建中之甘。即服甘藥,微覺氣阻氣滯,便當慮甘藥太過,令人中滿,早用陳皮、砂仁以行之可也。不然甘藥又不可恃,更將何所恃哉?後人多用樂令建中湯、十四味建中湯。雖無過甘之弊,然樂令方中,前胡、細辛為君,意在退熱,而陰虛之熱則不可退。十四味方中用附、桂、蓯蓉,意在復陽,而陰虛之陽,未必可復,又在用方之善為裁酌矣。
薯蕷丸
薯蕷(三錢) 人參(七分) 白朮(六分) 茯苓(五分) 甘草(二錢八分) 當歸(一錢) 地黃(一錢) 芍藥(六分) 川芎(六分) 麥冬(六分) 阿膠(七分) 乾薑(三分) 大棗(一百枚,為膏) 桔梗(五分) 杏仁(六分) 桂枝(一錢) 防風(六分) 神麯(一錢) 柴胡(五分) 白蘞(二分) 豆黃卷(一錢)
上二十一味末之,蜜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為劑。
酸棗仁湯
棗仁(二升) 甘草(一兩) 知母(二兩) 茯苓(二兩) 川芎(一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棗仁得六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八味腎氣丸 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虛寒,飲食少思,大便不實,下元衰憊,臍腹疼痛,夜多漩溺等症。
熟地黃(八兩,真生懷慶,洗浸一宿,柳條甑砂鍋上蒸半日,曬乾。如式九次為度。臨用搗膏) 乾山藥(四兩) 山茱萸(四兩) 牡丹(三兩) 白茯苓(三兩) 澤瀉(三兩) 肉桂(一兩) 附子(一兩)
上八味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趙養葵曰:君子觀象於坎,而知腎中具水火之用。今人入房而陽氣易舉,陰虛火動也。陽事先痿,命門火衰也。真水竭則隆冬不寒,真火熄則盛夏不熱。是方也,熟地、山藥、澤瀉、丹皮、茯苓、山萸皆濡腎之品,所以能壯水之主;肉桂、附子辛潤之物,能於水中補火,所以能益水之源。水火得其養,則腎氣復矣。
柯韻伯曰:命門之火,乃水中之陽。夫水體本靜,而川流不息者,氣之動火之用也,非指有形者言也。然火少則生氣,火壯則食氣,故火不可亢,亦不可衰。所云火生土者,即腎家之少火,遊行其間,以息相吹耳。若命門火衰,少火幾於熄矣。欲暖脾胃之陽,必先溫命門之火。此腎氣丸納桂、附於滋陰劑中,是藏心於淵,美厥靈根也。命門有火,則腎有生氣矣。故不曰溫腎,而名腎氣。斯知腎以氣為主,腎得氣而土自生矣。且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則脾胃因虛寒而致病者固痊。即虛火不歸其部,而失血亡陽者,亦納氣而歸封蟄之本矣。
方見各門
大黃䗪蟲丸(見下集積瘀門。)
上集卷之四
葛真人《神書》治虛損法
吳澄曰:葛可久,醫中之仙也。其治虛損之法,有非後人意想所能及者。其立十方也,方方元奧;其用藥味也,味味精奇。曜仙集為《十藥神書》,可為千百世法。後之君子,無有出其範圍者矣。
《十藥神書》
夫人之生也,稟天地氤氳之氣,在乎保養真元,固守根本,則萬病不生,四體康健。若不養真元,不固根本,疾病由是生焉。真元根本,即氣血精液也。葛先生曰:萬病莫若癆證最為難治。蓋癆之起,因人之壯年,氣血充足,精液盈滿之際,不能保養性命,惟以酒色是貪,日夜耽嗜,無有休息。以致耗散真元,虛敗精液,則嘔血吐痰。以致骨蒸體熱,腎虛精竭,面白額紅,口燥咽乾,遺精白濁,盜汗,飲食艱難,氣力全無。謂之火盛金衰,重則半年而斃,輕則一載而亡。醫者不窮其本,或投之以大寒之劑,或療之以大熱之藥。殊不知大寒則愈虛其中,大熱則愈竭其內。所以世之治癆者,萬無一人。葛師用藥治癆,如羿之射,無不中的。十藥次第之法,具後學者詳審之毋惑焉。如嘔吐咯嗽血者,先以十灰散劫住;如甚者,再以花蕊石散主之。大抵血熱則行,血冷則凝,見黑則止,此其理也。止血之後,患人之體必稍疏解,用獨參湯一補。容其熟睡一覺,不令驚醒,睡起元氣復其二三,卻分病用後諸藥:保和湯,止嗽寧肺;保真湯,補虛除熱;太平丸,潤肺扶痿;消化丸,下痰疏氣,隨症加減。服藥之法,每日三食前服保真湯,三食後服保和湯,二藥間而服之。每日又濃煎薄荷湯,灌漱咽口。用太平丸先嚼一丸,徐徐嚥下;次再噙一丸,緩緩溶化,至上床時亦如此用之。蓋夜則肺竅開,藥味必溜入竅中,此決緊要。如痰壅盛,先用飴糖拌消化丸一百丸吞下;次卻依前嚼噙太平丸,令其仰臥而睡。服前七藥後,若肺燥余嗽未除,可煮潤肺膏如常服之,續煮白鳳膏食之,復其真元,完其根本。全愈後合十珍丸服之,乃收功起身之藥也。
甲字十灰散 治癆證嘔血吐血,咯血嗽血,先用此藥止之。
大薊 小薊 荷葉 扁柏葉 茅根 茜根 山梔 大黃 牡丹皮 棕櫚皮(各等份)
上各燒灰存性,研極細末。用紙包,碗蓋於地上一宿,出火毒。用時先將白藕搗汁,或蘿蔔汁,磨京墨半碗,調服五錢。食後服下。如病熱輕用此立效。如出血成升斗者,用後藥止之。
乙字花蕊石散 五臟崩損,湧噴血出成升斗者,用此止之。
花蕊石(火煅存性,研為粉,不拘多少)
上用童便一鍾燉溫,調末三錢,甚者五錢,食後服下。男子用酒一半,女子用醋一半,與童便和藥服,使瘀血化為黃水。服此以後藥補之。
甲乙二方論 周揚俊曰:治吐血者,競推可久。而葛先生首以二方為止血要著,明明劫劑,毫無顧忌。予曲繹之,始知葛先生意之到,理之精也。人生陽根於陰,陰氣虧則陽自勝,上氣為之喘促,咳吐痰沫,發熱面紅,無不相因而致。故留得一分自家之血,即減得一分上升之火,易為收拾。何今日之醫,動以引血歸經為談,不可概用止血之味,甚者有血溢於外,吐出亦美,壅反為害,遂令病者信之,遷延時日,陰虛陽旺,煎熬不止,至於不救,果誰之咎?倘謂引經,可必不妨少俟幾日,後用補陰,元神可復。吾恐有形之血,豈能使之速生;而無偶之陽,何法使之速降?予所以一再思維,而悟先生急於止血之大旨也。
丙字獨參湯 止血後虛弱無動作者,此藥補之。
大揀人參(一兩)
上咀,水二盞,棗五枚,煎一盞。不拘時細細服之。服後宜熟睡一覺,後服藥除根。
丙字人參湯論 周揚俊曰:凡失血後,不免精氣怯弱,神思散亂。前方雖有止血之功,而無補益之力。故有形者之陰不能即復,而幾微之氣不當急固乎?燉服參一兩,不但脫血益氣,亦且陽生陰長。觀先生自注云:宜熟睡一覺,使神安氣和,則煩除而自靜。蓋人之精神由靜而生,亦由靜而復也。奈何今之醫者,遇吐血家,乃視參如毒耶!
丁字保和湯 治癆證久嗽,肺燥成痿者,服之決效。
知母(去毛,酒洗) 貝母(去心)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 款冬花(各一錢) 天花粉 薏苡仁 杏仁(泡,去皮尖) 五味子(研,炒) 甘草(炙) 馬兜鈴 紫菀 百合 桔梗 阿膠(炒) 當歸(酒洗) 生地黃 紫蘇 薄荷(各五分) 一方有百部亦妙。
上以水二盞,生薑三片,煎一盞,入飴糖一匙化服之。每日三食後,各進一服。
加減於後:血盛,加蒲黃、茜根、藕節、大薊、小薊、茅花;痰盛,加南星、半夏、橘紅、茯苓、枳實、瓜蔞仁;喘盛,加桑白皮、陳皮、大腹皮、蘿蔔子、葶藶子、蘇子;熱盛,加炒山梔子、黃連、黃芩、黃柏、連翹;虛極,加鹿茸、鬱金、青蒿;風盛,加荊芥、防風、金沸、甘草、菊花、細辛、香附子;寒盛,加人參、肉桂、桂枝、五味子、蠟片。
戊字保真湯 治癆證虛弱骨蒸,服此最效。
當歸(酒洗) 生地黃 白朮 黃耆 人參(各一錢) 蓮心 赤茯苓(各五分)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 陳皮 白芍藥 知母 黃柏(炒) 五味子 柴胡 地骨皮 熟地黃(各四分) 赤芍藥 甘草(各五分)
上水二盞,姜三片,棗五枚,煎一盞。每日三食前,各進一服。
驚悸,加茯神、遠志、柏子仁、酸棗仁;淋濁,加萆薢、烏藥、豬苓、澤瀉;便澀,加石韋、萹蓄、木通;遺精,加龍骨、牡蠣、蓮鬚、蓮心;燥熱,加石膏、滑石、鱉甲、青蒿;盜汗,加浮小麥、牡蠣、黃耆、麻黃根。
丁戊二湯方論 周揚俊曰:一名保和者,因失血之後,氣血未調,率難把握。然調血者,以氣為主;調氣者,實肺為司。故大旨以瀉肺中之伏熱,益下焦之化源,此其治也。若和而失其所以為和,則保亦失其所以為保矣。至保真則氣血之味俱等,大旨以甘溫為主,甘涼佐之,而苦寒又佐之,未常禁用苦寒也,而與今日之用寒涼者異矣。曰保真者,大輔其正,使生機活潑,油油然而不已也。兩方加法大備,然非盡用,亦姑列之以俟去取耳,學者須知。
己字太平丸 治癆證久嗽,肺痿肺癰,並皆噙服除根。
天門冬(去心) 大麥門冬(去心) 知母(去毛) 貝母(去心) 款冬花 杏仁(各二兩) 當歸 熟地黃 生地黃 黃連 阿膠(各一兩五錢) 蒲黃 京墨 桔梗 薄荷葉(各一兩) 白蜜(四兩) 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和勻。用銀石器,先下白蜜,煉熟後下諸藥末攪勻,再上火,入麝香略熬三二沸,丸如彈子大。每日三食後細嚼一丸,濃煎薄荷湯緩緩送下,次噙一丸。臨臥時,如痰盛,先用飴糖拌消化丸一百丸吞下,卻又噙嚼此丸,仰臥使藥入肺竅,則肺清潤,其嗽退除,七日病痊。凡一切咳嗽,只服此藥立愈。
己字太平丸論 周揚俊曰:太平丸非正方也。先生意計周密,恐人氣血漸復之後,尚留一分未盡,必有一分未妥,特於宴息之時,噙服此丸,使人於靜中不知其所以然,而藥力無不到。此少許麝香之所以為神妙也。
庚字沉香消化丸 治癆瘵熱痰壅盛。
青礞石(煅金色) 明礬(火飛研細) 南星(制) 豬牙皂莢(炙,去皮弦) 半夏 白茯苓 陳皮(各二兩) 枳殼 枳實(各五錢) 薄荷葉 黃芩(各一兩) 沉香(五錢)
上為細末,和勻,薑汁浸神麯攪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臨臥飴糖拌吞,嚼噙太平丸。二藥並服,痰嗽除根。
庚字消化丸論 周揚俊曰:人見此數味,或畏其狠,即余亦嫌其峻。然先生注云:熱痰壅盛,乃以此治。其不致壅盛者,稍稍減服四五十丸可也。況前先服獨參,繼用保真,則神氣亦漸復矣。暫用幾服,胡為不可?若情形消瘦者,未可用也。是又在學者,臨證自明耳。
辛字潤肺膏 治久嗽肺燥肺痿。
羯羊肺(一具) 杏仁(淨研) 柿霜 真酥 真粉(各一兩) 白蜜(二兩)
上先將羊肺洗淨,次將五味入水攪黏,灌入肺中,白水煮熟,如常服食。與前七藥相間服之亦佳。
辛字潤肺膏論 周揚俊曰:血去則燥,燥則火旺,肺必枯。欲從腎源滋水,而不先滋水之母,有是理乎?然肺為多氣少血之臟,故一切血藥,概不欲用。以羊肺為主,諸味之潤者佐之,人所易能也。若以真粉之甘寒,不獨涼金,且以培土,人所未知也。潤肺之中,意則甚美,故曰醫者意也。
壬字白鳳膏 治一切大癆大怯,極虛甚憊,咳嗽吐痰,咯血發熱,火乘金位。此藥固真元,全根本。
黑嘴白鴨(一隻) 參苓平胃散(一升) 大京棗(二升) 陳煮酒(一瓶)
上先將鴨縛定腳掛起,量患人飲酒多少,隨量以酒燙溫,將鴨頂割開,滴血入酒,拌勻飲之,直入肺經,潤補其肺。卻將鴨干撏去毛,就脅邊開一孔,取出腸雜拭乾。次將棗子去核,每個中實納參苓平胃散末,填滿腸肚中,用麻扎定。以砂甕一個,置鴨在內,四圍用火漫煨,將陳煮酒作三次添入,煮乾為度。然後食其棗子,陰乾隨意食用,參湯送下。後服補髓丹,則補髓生精,和血順氣。
癸字十珍丸(一名補髓丹) 治一切大癆大怯,極虛甚憊,髓干精涸,血枯氣竭,火乘金位。服前藥愈後,卻服此丸,以為收功起身之用也。
豬脊膂(一條) 羊脊膂(一條) 鱉(一個) 烏骨雞(一隻)
上四味去骨留肉,用煮酒一大瓶,於壇內煮乾搗爛聽用。
大山藥(五條) 蓮肉(半斤) 京棗(一百個) 霜柿(十個)
上四味用井水一大瓶,於壇內煮熟搗爛,與前肉一處,再慢火熬,卻下後藥:
真阿膠(四兩) 黃蠟(三兩)
上二味逐漸下,與前八味和一處,研成膏子,和平胃散末、四君子湯末,並知母、貝母、黃柏末各一兩,搜和成劑。如十分堅硬,再入白蜜同熬,取起放青石上搗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棗湯送下,不拘時。
總論
周揚俊曰:余讀此十方,俱出人意表。其間次序緩急,可為千百世法,即不必十方並用,要無能出其範圍者矣。一方之中,自得肯綮,即不必全用其藥,亦可以細推其理矣。乃今日之治血證者,輒用六味地黃增減,冀其收功,皆由《醫貫》入手,而未常從《神書》體會者也。彼謂腎水衰,則火炎為患,壯水之主,可鎮陽光也。孰知人之犯此病者,陰虛固多,而他因者亦復不少。假如從勞力而得者,其傷在足太陰矣。從憂思而得者,其傷在手少陰矣。從嗜飲而得者,其傷在手太陰矣。從憤怒而得者,傷又在足厥陰矣。皆足致吐血、咳血、咯血等證,豈一壯水可以勝其任乎?總之,人身之血,附氣而行者也。一臟傷則氣必不調,而血遂溢於外。故逆則上出,墮則不行,滯者陰痛,寒則凝,熱則散,此自然之勢也。後以君於診視之際,間問之餘,斟酌而得其情否乎?果能如此著眼,視其病之所傷在何臟,脈之所傷在何部,時之所值在何季,思過半矣。余曾治一咯血之人,平日極勞,每咯紫黑色,俱成小塊者,然必是飽食則多,少食則少,不食或少或無。余以韭汁、童便、製大黃治之,二服而安。後以補中益氣加血藥而愈。知者以為怪妄,余謂極平常。蓋實從《神書》究心,而置《醫貫》為談料者也。
上集卷之五
劉河間治虛損法
吳澄曰:《河間三書》,多以暑火立論。此治春夏溫熱,補《傷寒》未備之旨也。其治虛損之法,則又不然。深明《難經》之旨,洞悉《金匱》之微,陰陽寒熱,由漸入深,上下傳變,不過脾胃五臟,條分各有主治。世言其偏者,皆非深知河間者也。
《保命集》
河間曰:虛損之人寒熱,因虛而感也。感寒則損陽,陽虛則陰盛,故損自上而下,治之宜以辛甘淡,過於胃則不可治也。感熱則損陰,陰虛則陽盛,故損自下而上,治之宜以甘、苦、酸、咸,過於脾則不可治也。自上而下者,一損損於肺,皮聚而毛落;二損損於心,血脈虛少,不能營於臟腑,婦人月水不通;三損損於胃,飲食不為肌膚。自下而上者,一損損於腎,骨痿不能起於床;二損損於肝,筋緩不能自收持;三損損於脾,飲食不能消克。論曰:心肺損而色敗,肝腎損而形痿,谷不能化而脾損,感此病者,皆損之病也。漸漬之深,皆虛勞之疾也。
脾損
四君子湯 治脾損,而皮聚毛落。益氣可也。
心肺損
八物湯 治心肺虛損,皮聚而毛落;血脈虛損,婦人月水愆期。益氣和血。
心肺胃損
十全大補散 治心肺損及胃,飲食不為肌膚。益氣和血,調飲食。(以上三方,俱見秦越人治法。)
王海藏曰:十全大補散,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不進飲食,久病虛損,時發潮熱;氣攻骨脊,拘急疼痛;夜夢遺精,面色痿黃,腳膝無力;喘嗽中滿,脾腎氣弱,五心煩悶。以十全散等份為粗末。每服二三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二枚,煎至七分,不拘時候溫服。
桂、芍藥、甘草,小建中湯也。黃耆與此三物,即黃耆建中湯也。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四君子湯也。川芎、白芍、當歸、地黃,四物湯也。以其氣血俱衰,陰陽並弱,法天地之成數,故名十全散。
腎損
金剛丸 治腎損骨痿,不能起於床。益精補腎。
萆薢 杜仲(鹽水炒) 肉蓯蓉(酒浸) 菟絲子(酒浸,等份)
上為細末,酒煮豬腰子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酒下。
肝腎損
牛膝丸 治肝腎損,骨痿不能起床,筋緩不收持。宜益精緩中。
牛膝(酒浸) 萆薢 杜仲 肉蓯蓉 防風 菟絲子 白蒺藜(等份) 肉桂(一分)
上為細末,酒煮豬腰子,丸桐子大。空心酒下五七十丸。
肝腎及脾損
煨腎丸 治肝腎損及脾,食穀不化。宜益精緩中消穀。
牛膝 萆薢 杜仲 蓯蓉 菟絲子 胡蘆巴 白蒺藜 破故紙(等份) 桂(一分)
上丸如金剛丸法。治腰痛不起者神效。
澄按:以上治陰陽虛損諸方,蓋謂虛勞而內無熱、外無邪者設也。若虛而有熱,當作虛熱治之。若挾外邪,當於補托、解托二法解之。
脾腎兩傷
黑地黃丸(加五味子為腎氣丸) 治陽盛陰衰,脾胃不足,房室虛損,形瘦無力,面多青黃而無常色。此養血益腎。
蒼朮(一斤,油浸) 熟地(一斤) 五味子(八兩) 乾薑(秋冬一兩,夏五錢,春七錢)
上為細末,棗肉丸梧子大。食前米飲或酒服百丸。
經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此藥開腠理,生津液通氣,又五味子酸以收之。此雖陽盛而不燥熱,乃是五臟虛損於內,故可益血收氣。此藥類象神品方也。
喻嘉言曰:此方以蒼朮為君,地黃為臣,五味為佐,乾薑為使,治脾腎兩臟之虛,而去脾濕除腎燥,兩擅其長,超超玄箸。視後人之脾腎雙補,藥味龐雜者,相去不已遠耶?
治煩熱
防風當歸飲子 治煩熱,皮膚索澤。食後煎服,空心宜以此飲下地黃丸。
柴胡 人參 黃芩 甘草 防風 大黃 當歸 白芍(各五錢) 滑石(二錢)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姜三片,煎七分,溫服。
如痰嗽,加半夏;如大便黃,米穀完出,驚悸,溺血淋閉,咳血衄血,自汗頭痛,積熱肺痿,後服大金花丸。
大金花丸 此藥作散煎服,名解毒湯。
黃柏 黃芩 黃連 山梔(各一兩)
虛損氣逆吐血不止
雞蘇散
雞蘇葉 黃芩 刺薊 生地 黃耆(各一兩) 當歸 赤芍(各五錢) 阿膠 伏龍肝(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姜三片,竹茹彈子大,水同煎。
上集卷之六
李東垣治虛損法
吳澄曰:東垣治虛損之法,專主乎升。蓋為虛損門中氣虛下陷者而立法,非概為治虛勞者設也。蓋陰虛於下,法不宜升,而陽虛於下者,更不宜升。假令勞倦內傷,而不發補中益氣之論,則內傷外感之辨不明,殺人多矣。此亦虛損門中一大闕略事也。惟不當升而升之,則陽氣偏盛,而變為火矣,非東垣之法也。
脾胃論
古之至人,窮陰陽之造化,究乎生死之際,所著《內經》,悉言人以胃氣為本。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所謂元氣、穀氣、營氣、衛氣、清氣、春升生髮之氣,此六者,以穀氣上行,皆胃氣之別稱也。使穀氣不得升浮,是生長之令不行,則無陽以護其營衛,不任風寒,乃生寒熱,皆脾胃之氣不足之所致也。然與外感風寒之證頗同而理異。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外為有餘,有餘者瀉之;傷內為不足,不足者補之。汗之、下之、吐之、克之,皆瀉也。溫之、和之、調之、養之,皆補也。內傷不足之病,苟誤認作外感有餘之病,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難經》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然則奈何?曰:惟當以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內經》曰:勞者溫之,損者溫之。蓋甘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劑瀉胃土耳。今立補中益氣湯。
勞倦所傷論
《調經》篇云:陰虛生內熱。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舉痛論》云:勞則氣耗,勞則喘息,且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矣。夫喜怒不節,起居不時,有所勞傷,皆損其氣。氣衰則火旺,火旺則乘其脾土。脾主四肢,故困熱無氣以動,懶於言語,動作喘乏,表熱自汗,心煩不安。當病之時,宜安心靜坐,以養其氣。以甘寒瀉其熱火,以酸味收其散氣,以甘溫補其中氣。經言勞者溫之,損者溫之者是也。《金匱要略》云:平人脈大為勞,脈極虛亦為勞矣。夫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熱,春夏劇,秋冬瘥,以黃耆建中湯治之。此亦溫之之意也。夫上古聖人,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形與神俱,百歲乃去,此謂治未病也。今時之人,去聖人久遠則不然。飲食失節,起居失宜,妄作勞役,形氣俱傷,而胃氣、元氣散解,不能滋榮百脈,灌溉臟腑,衛護周身之所致也。故蒼天之氣貴清靜,陽氣惡煩勞。噫!飲食喜怒之間,寒暑起居之際,可不慎歟?
飲食所傷論
《陰陽應象論》云: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痹論》云: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脾胃乃傷。此乃混言之也。分之為二,飲也,食也。飲者水也,無形之氣也。因而大飲則氣逆,形寒飲冷則傷肺。病則為喘咳,為腫滿,為水瀉。輕則當發汗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其濕,解酲湯、五苓散、生薑、半夏、枳實、白朮之類是也;如重而蓄積為滿者,芫花、大戟、甘遂、牽牛之屬利下之,此其治也。食者物也,有形之血也。如《生氣通天論》云: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又云:食傷太陰、厥陰,寸口大於人迎兩倍、三倍者,或嘔吐,或痞滿,或下利腸澼,當分寒熱輕重而治之。輕則內消,重則除下。如傷寒物者,半夏、神麯、乾薑、三稜、廣朮、巴豆之類主之。如傷熱物者,枳實、白朮、青皮、麥糵、黃連、大黃之類主之。亦有宜吐者。《陰陽應象論》云:在上者因而越之。瓜蒂散之屬主之。然而不可過劑,過劑則反傷脾胃。蓋先因飲食自傷,又加之以藥過,故腸胃復傷,而氣不能化,食愈難消矣,漸至羸困。故《五常政大論》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小毒治病,十去其七。凡毒治病,不宜過之,此聖人之深戒矣。
脾胃虛弱論
夫脾胃虛弱,必上焦之氣不足。遇夏天氣熱盛,損傷元氣,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精神不足,兩腳痿軟。遇早晚寒厥,日高之後,陽氣將旺,復熱如火,乃陰陽氣血俱不足。故或熱厥而陰虛,或寒而氣虛,口不知味,目中溜火,而視物𥉂𥉂無所見,小便頻數,大便難而結秘。胃脘當心而痛,兩脅痛或急縮,臍下周圍如繩束之,急甚則如刀刺,腹難舒伸;胸中閉塞,時顯嘔噦,或有痰咳,口沃白沫,舌強;腰背髀眼皆痛,頭痛時作,食不下,或食入即飽,全不思食,自汗尤甚,若陰氣覆在皮毛之上。皆天氣之熱助本病也,黃耆人參湯主之。
升陽益胃論
脾胃之虛,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時值秋燥令行,濕熱少退,體重節痛,口苦舌乾,飲食無味,大便不調,小便頻數,不嗜食,食不消。兼見肺病,灑淅惡寒,慘慘不樂,面色惡而不和,乃陽氣不升故也。當升陽益胃,名之曰升陽益胃湯。
內傷外感論
傷於飲食勞役,七情六慾,為內傷。傷於風寒暑濕,為外感。內傷發熱,時熱時止。外感發熱,熱甚不休。內傷惡寒,得暖便解。外感惡寒,雖厚衣烈火不除。內傷惡風,不畏甚風,反畏隙風。外感惡風,見風便惡。內傷頭痛,乍痛乍止。外感頭痛,連痛無休,直待表邪傳裡方罷。內傷有濕,或不作渴,或心火乘肺,亦作燥渴。外感須二三日外,表熱傳裡,口方作渴。內傷則熱傷氣,四肢沉困無力,倦怠嗜臥。外感則風傷筋,寒傷骨,一身筋骨疼痛。內傷則短氣不足以息,外感則喘壅氣盛有餘。內傷則手心熱,外感則手背熱。天氣通於肺,鼻者肺之外候。外感傷寒則鼻塞,傷風則流涕,然能飲食,口知味,腹中和,二便如常。地氣通於脾,口者脾之外候。內傷則懶言惡食,口不知味,小便黃赤,大便或秘或溏。左人迎脈主表,外感則人迎大於氣口。右氣口脈主裡,內傷則氣口大於人迎。內傷證屬不足,宜溫、宜補、宜和。外感證屬有餘,宜汗、宜吐、宜下。若內傷之證誤作外感,妄發其表,重傷元氣,禍如反掌。
補中益氣湯 治陰虛內熱,頭痛口渴,表熱自汗,不任風寒,脈洪大,心煩不安,四肢困倦,懶於言語,無氣以動,動則氣高而喘。
黃耆(蜜炙,一錢五分) 人參(一錢) 甘草(炙,一錢) 白朮(土炒,五分) 陳皮(五分) 當歸(五分)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上加薑、棗,水煎。空心午前服。
趙養葵曰:後天脾土,非得先天之氣不行。此氣因勞而下陷於腎肝,清氣不騰,濁氣不降,故用升、柴以佐參、耆。是方所以補氣,益後天中之先天也。凡脾胃喜甘而惡苦,喜補而惡攻,喜溫而惡寒,喜通而惡滯,喜升而惡降,喜燥而惡濕,此方得之。
升陽益胃湯 治脾胃虛弱,怠惰嗜臥。時值秋燥令行,濕熱方退,體重節痛,口苦舌乾,心不思食,食不知味,大便不調,小便頻數。兼見肺病,灑淅惡寒,慘慘不樂,乃陽氣不升也。
黃耆(二兩) 人參 甘草(炙) 半夏(一兩,脈澀者用) 白芍 羌活 獨活 防風(五錢) 陳皮(四錢) 白朮(土炒) 茯苓(小便利,不渴者勿用) 澤瀉(不淋勿用) 黃連(各二錢)
《集解》曰:六君子助陽益胃,補脾胃之上藥也。加黃耆,以補肺而固衛;芍藥,以斂陰而和營;羌活、獨活、防風、柴胡,以除濕痛而升清陽;茯苓、澤瀉,以瀉濕熱而降濁陰;少佐黃連以退陰火。補中有散,發中有收,使氣足陽升,自正旺而邪服矣。
黃耆人參湯 治脾胃虛弱等症。
黃耆(一錢,如自汗過多,更加倍) 升麻(六分) 人參(去蘆) 橘皮(不去白) 麥門冬(去心) 蒼朮(無汗,更加五分) 白朮(各五分) 黃柏(酒洗,以救水之源) 炒曲(各三分) 當歸(酒洗) 炙甘草(各二錢) 五味子(九個)
上件同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食遠服之。忌酒、濕面、大料之類,及過食冷物。
加味黃耆湯 治陽虛惡寒之症。又名保元湯。
黃耆 人參 甘草 白朮 肉桂 甚者加附子。
上五味,水二盞,煎至一盞服之。
升陽順氣湯 治春月口淡無味,夏月雖熱猶寒,飢飽失常,以致腹脅滿悶,短氣,喜怒不節,以致憂思氣結,恐懼氣下等症。
黃耆(一兩) 人參(三分) 甘草(五分) 當歸(一錢) 陳皮(一錢) 升麻(一錢) 柴胡(一錢) 黃柏(五分) 神麯(一錢五分) 半夏(三錢) 草豆蔻(二錢)
上十一味,以水二盞煎服。
參朮調中湯 瀉熱補氣,止嗽定喘,和脾胃,進飲食。
黃耆(四分) 人參 甘草(各三分) 陳皮(二分) 白朮(五分) 茯苓(三分) 桑白皮(五分) 五味子(二十粒) 地骨皮(二分) 麥門冬(二分) 青皮(一分)
上十一味,以水二盞煎服。
調中益氣湯 治脈弦洪緩而沉,按之中得一澀。其症四肢滿悶,肢節煩痛,難以屈伸,身體沉重,心煩不安,四肢懶倦,口失滋味,大小便清和而數等症。
黃耆(一錢) 人參 甘草(各五分) 升麻 柴胡 陳皮(各二分) 蒼朮(四分)
上七味,以水煎熱服。
雙和散 治心力俱勞,氣血俱傷,或房室之後勞役,或勞役之後犯房,大病後虛勞氣乏等症。
黃耆 川芎 當歸 熟地(各一錢) 官桂 甘草(各七分五) 白芍(二錢五)
上七味,加薑、棗,水煎服。
硃砂安神丸 治勞神過度,心神煩亂,怔忡,兀兀欲吐,氣亂而熱,似懊憹狀。或服升補藥後,氣浮心亂,以此鎮固之則愈。
生地 硃砂(另飛,為衣) 當歸(各一錢) 甘草(五分) 黃連(一錢五分)
湯浸蒸餅為丸,黍米大。每服五十丸,或二十丸,津液咽之,或食後用溫水、涼水送下俱可。
保元湯 治氣血虛弱之總方也。小兒痘家虛者最宜。
黃耆(三錢) 人參(二錢) 甘草(一錢)
柯韻伯曰:人知火能剋金,而不知氣能勝火。人知金能生水,而不知氣即是水。此義唯東垣知之,故曰參、耆、甘草除煩熱之聖藥,要知氣旺則火邪自退。丹溪雲氣有餘便是火,不知氣上騰便是水。
當歸補血湯 治男婦肌熱面赤,煩渴引飲,脈來洪大而虛,重按全無。
當歸(二錢) 黃耆(一兩)
吳鶴皋云:血實則身涼,血虛則身熱,或以肌困勞役虛其陰血,則陽獨治,故諸症生焉。此症純象白虎,但脈大而虛,非大而長為辨耳。《內經》所謂血虛脈虛是也。當歸味厚,為陰中之陰,故能養血。黃耆則味甘,補氣者也。今黃耆多數倍,而云補血者,以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於無形之氣故也。《內經》云:陽生陰長。是之謂耳。
吳澄曰:《蘭室秘藏》、《脾胃論》、《辨惑論》,皆以升發脾胃為主,其論甚詳,茲特摘數條,以見其立法之妙。若欲盡其精微,則當細究《東垣十書》焉。
上集卷之七
朱丹溪治虛損法
吳澄曰:丹溪治虛損之法,專主乎降。蓋為虛損門中陰虛火旺者立法,亦非概治虛損證也。夫有東垣之升,自有丹溪之降。氣下陷而不能升者,當用東垣之法為先;火上升而不能降者,則用丹法之法莫緩。此陰陽對待一定之理,合二公之法而參之,則無一偏之弊耳。
陰虛不足論
天為陽而運於地之外,地為陰而居乎中,天之大氣舉之。日實也屬陽,而運於月之外。月缺也屬陰,稟日之光以為明。人受天地之氣以生,天之陽氣為氣,地之陰氣為血,故氣常有餘,血常不足。有形之後,猶待於乳哺水穀之養,陰氣始成,而可與陽配。男子精通,女子經行,是陰氣之難成也。男子八八而精絕,女子七七而經斷。陰氣之成,止供給得三十年之運用,已先虧矣。諸動屬火,相火易動,而五陽厥陽之火相煽妄動,熬煎燒灼,而難成易虧之陰,幾何其能存也!
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味陰也,補精以生陰,實其本也。然味乃如谷粟菜果出於天,賦自然沖和之味,故有食人補陰之功,非醯醬烹飪偏厚之味,出於人為者也。經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非天賦之味乎?曰:人之五宮,傷在五味,非人為之味乎?故善攝生者,不可謂味以補精,而遂恣於口腹,以自速其禍也。又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溫,養也,溫以存養,使氣自充,氣充則形完矣。曰補曰溫,各有其旨,《局方》悉以溫熱佐補藥,名曰溫補,豈旨也哉!
補陰配陽
人年老成虛損,精血俱耗。陰不足以配陽,孤陽幾於飛越。天生胃氣,尚爾留連,又藉水穀之陰,故羈縻而定耳。《局方》用溫劑劫虛,蓋脾得溫則食進,故亦暫可。質有厚薄,病有淺深,設或失手,何以收救?吾寧稍遲,計出萬全,溫劑決不可用。
老人虛損治法
人年老虛損,但覺小水短少,即是病進。宜以人參、白朮為君,牛膝、芍藥為臣,陳皮、茯苓為佐。春加川芎,夏加黃芩、麥門冬,冬加當歸身,倍生薑。一日或一劑,或二帖,小水之長若舊乃止。此卻病之捷法也。(此丹溪治母之方。)
補天丸 治氣血衰弱,六脈細數,虛勞證。
紫河車(一具) 黃柏(酒炒) 龜板(酥炙,三兩) 杜仲(薑汁炒) 牛膝(酒浸,二兩) 陳皮(一兩)
冬加生薑半兩,夏加炒五味子一兩。
酒糊為丸。
汪訒庵曰:黃柏、龜板滋腎之藥,杜仲、牛膝腰膝之藥,皆以補腎而強陰也。河車名曰渾沌皮,用氣血以補氣血,假後天以濟先天,故曰補天。加陳皮者,於補血之中而兼調其氣也。冬月寒水用事,故加乾薑以助陽。夏月火旺鑠金,故加五味子以保肺。
補腎丸
黃柏(酒炒褐色) 龜板(酥炙,各三兩) 杜仲(薑汁炒,去絲) 牛膝(各二兩) 陳皮(一兩) 乾薑(五錢,冬用) 五味子(一兩,夏用)
粥湯下一百丸。
坎離丸(一名大補陰丸,又名虎潛丸。)
熟地黃(三兩) 人參 天門冬(去心) 川當歸 鎖陽(酒洗) 龜板(炙) 鱉甲(炙,各一兩五錢) 川牛膝 知母(炒,各二兩) 杜仲(薑汁炒,去絲) 黃連 黃柏(酒炒) 黃芩(各一兩) 薄桂 芍藥(各五錢)
冬及春加乾薑一兩,盜汗加黃耆一兩。
共為末,豬脊髓煉為丸。石臼中杵千餘下,丸如梧桐子大。沸湯入鹽少許下一百丸,空心、午前、臨臥各進一服。上地黃、天門冬另研。
大補陰丸 降陰火,補腎水。
黃柏(酒炒) 知母(酒炒,各四兩) 熟地黃 龜板(炙,各六兩)
豬脊髓煉蜜為丸,鹽湯下。
汪訒庵曰:四者皆滋陰補腎之藥。補水即所以降火,所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是也。加脊髓者,取其能通腎命,以骨入骨,以髓補髓也。
虎潛丸 治陰分精血皆損。
黃柏(半斤,酒炒) 知母(酒炒) 熟地黃(各三兩) 陳皮 芍藥 牛膝(各三兩) 龜板(炙,四兩) 鎖陽 當歸(各一兩五錢) 虎骨(酥炙,一兩)
冬加乾薑五錢。
酒煮羊肉為丸,鹽湯下。
吳鶴皋曰:虎,陰也,潛藏也。是方欲封閉精血,故曰虎潛。人之一身,陽常有餘,陰常不足。黃柏、知母所以滋陰;地黃、歸、芍所以養血;牛膝能引諸藥下行;鎖陽能使陰精不泄;龜得天地之陰氣最厚,故用以補陰;虎得天地之陰氣最強,故用以壯骨;陳皮所以行滯;而羊肉之用,取其補也。
補陰丸
龜板(酥炙) 歸身(酒洗) 鎖陽(酒浸,大便秘者為宜) 陳皮 牛膝(各一兩) 生地(一兩五錢) 白朮(二兩) 乾薑(七錢五分) 五味子(三錢) 黃柏(炒) 虎脛骨 茯苓 白芍(各五錢) 甘草(炙,三錢) 菟絲子(四兩,酒蒸另研)
如無紫河車,以豬髓為丸。
小補陰丸
漏天機(炙) 鱉甲(炙) 熟地黃(酒蒸另研,各三兩) 人參 黃柏(炒,各一兩)
蜜丸或粥丸。湯下四十丸。
補氣用人參、然蒼黑人服之,反助火邪而鑠真陰,可以白朮代之。若肥白人多服最好,又必加陳皮同用。肥白人發熱用人參,黃耆。瘦人發熱用四物加地骨皮。久病虛脫,本是陰虛,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補陽,陽生陰長故也。忌附子,可用生耆多服。
竹瀝,本草云大寒,泛觀之,似與石膏、芩、連等同類。而諸方治胎產及金瘡口噤,與血虛自汗,消渴尿多,皆是陰虛之病,無不用之。產後不礙虛,胎前不損子,何世俗因大寒二字棄而不用?經曰:陰虛則發熱。竹瀝味甘性緩,能除陰虛。有大熱者,寒而能補,正與病對。大寒,言其功,非獨言氣也。人終世食筍,未有因其寒而病者。瀝即筍之液也,假於火而成,何寒如此之甚!
大補丸 治腎經火燥,下焦濕。
黃柏(酒炒褐色)
為末,水丸。隨症用藥送下。
吳鶴皋曰:黃柏苦而潤,苦故能瀉火,潤故能就下也。
天一丸 降心火,益腎火。
天冬 麥門 當歸 生地(各一兩) 茯苓 山藥 黃柏 知母 酒連 黃耆(各二兩) 五味子 硃砂(各一兩,另研為衣)
煉蜜為丸,梧桐子大,硃砂為衣。空心鹽湯下。
補心丸
硃砂(二錢五分) 瓜蔞仁(五錢) 歸身尾(四錢)
豬心血丸
諸虛用藥
髓竭不足,生地、當歸。肺氣不足,天冬、麥冬、五味子。心氣不足,上黨參、茯神、菖蒲。肝氣不足,天麻、川芎。脾氣不足,白朮、白芍、益智仁。腎氣不足,地黃、遠志、丹皮。膽氣不足,細辛、棗仁、地榆。神昏不足,硃砂、預知子、茯神。非天雄不能治上焦之陽虛,非附子不能治下焦之陽虛。天真丸、三才丸,皆補陽之劑也;補陰丸、地黃丸、滋腎丸,皆補陰之劑也。八味地黃丸,補陰虛陽竭之劑也。補中益氣湯,調陰陽,升降肝胃之氣,飲食勞倦,內傷之藥也。補元氣,須用人參、黃耆。補胃虛進飲食,須用人參並陳皮、炙甘草。補三焦元氣,調和諸藥,共力成功者,炙甘草。
人參膏
人參(去蘆銼細,用水於銀石器內,煎至一半,取起渣,再煎二度,通前汁,文武熬稠如飴即止,諸膏仿此。)
倒倉法
用肥嫩牡黃牛肉三十斤,切小塊,去筋膜,長流水煮爛。濾去滓,取汁入鍋內,慢火熬至琥珀色則成矣。先令病人斷欲食淡,前一日不食夜飯。設一室明快而不通風,置穢桶瓦盆,貯吐下之物,另一磁盆盛所出之溺。病者入室飲汁,積至一二十杯,寒則重湯溫而飲之。飲急則吐多,飲緩則下多,先急後緩,吐利俱多。因病之上下,而為之活法也,以去盡病根為度。吐下後必渴,不得與湯,以自出之溺飲之,非惟止渴,抑且浣濯余垢。倦睡覺飢,先與稠米湯,次與淡稀粥。二日後方少與菜羹,次與厚粥,調養一月。沉疴悉安以後,忌牛肉數年。積久形成,依附腸胃回薄曲折處,自非刮腸剖骨之神,可以丸散犯其藩牆乎?肉液充滿流行,有如洪水泛漲,浮槎陳朽,皆順流而下,不可停留,凡屬礙滯一洗而空。
附方
四君子湯,治氣虛。四物湯,治血虛。十全大補湯,治氣血俱虛而挾寒者。六味地黃丸,治寢汗發熱,五臟齊損,骨蒸痿弱下血。(並見《難經》治法。)六君子湯,治氣虛挾痰。(見痰門。)八物湯,治氣血兩虛。人參固本丸,凡補命門之藥,須入血藥則能補陽,陽生陰長故也。
上集卷之八
薛新甫治虛損法
吳澄曰:薛氏之治虛損也,仿仲景八味腎氣之法,以六味補其陰,以桂、附壯其陰中之陽,引龍雷上泛之火,此又佐丹溪之不及矣。蓋前有東垣之升,即後有丹溪之降。前有黃柏、知母之補陰,後有桂附八味之補陽,一升一降,一陰一陽,合而用之。法大備矣。
總論
薛立齋曰:癆瘵之證,大抵屬足三陰虧損,虛熱無火之證。故晝發夜止,夜發晝止,不時而作。當用六味地黃丸為主,以補中益氣湯調補脾胃。若脾胃先損者,當以補中益氣湯為主,以六味地黃溫存肝腎,多有得生者。若誤用黃柏、知母之類,則復傷脾胃,飲食日少,諸臟愈虛,元氣下陷,腹痞作瀉,則不可救矣。夫衄血、吐血之類,因虛火妄動,血隨火而泛行,或陽氣虛,不能攝血歸經而妄行。其脈弦洪,乃無根之火浮於外也。大抵此證,多因火土太旺,金水衰涸之際,不行保養,及三冬火氣潛藏,不遠幃幕,戕賊真元。故至春末夏初,患頭痛腳軟,食少體熱,而為疰夏之病。或少有老態,不耐寒暑,不勝勞役,四時迭病。此因氣血方長,而勞心虧損,精神未滿,而早為斫喪,故其見症難以名狀。若左尺脈虛弱或細數,是左腎之真陰不足也,用六味丸。右尺脈遲軟,或沉細而數欲絕,是命門之相火不足也,用八味丸。至於兩尺微弱,是陰陽俱虛也,用十補丸。此皆滋其化源也,仍須參前後發熱咳嗽諸症治之。
附案
立齋治韓州同,色欲過度,煩熱作渴,飲水不絕,小便淋瀝,大便閉結,吐痰如湧,面目俱赤,滿舌生刺,唇裂身熱,或身如芒刺而無定處,兩足心如烙,左三部脈洪而無倫。此腎陰虛,陽無所附而發於外。蓋大熱而甚,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當峻補其陰。遂以加減八味丸料一斤,用肉桂一兩,以水燉煎六碗。冰冷與服,半晌熟睡;至晚又溫飲一碗,諸症悉退。翌日,畏寒足冷諸症仍至,是無火也,當補其陽。急與八味丸,四劑,諸症俱退。
又治府庠王以道,元氣素弱,復以科場歲考,積勞致疾,至十二月病大作,大熱,淚出隨凝,目赤露胸,氣息沉沉欲絕,脈洪大鼓指,按之如無,舌乾如刺。此內真寒而外假熱也,遂先服十全大補湯。余曰:服此藥其脈當收斂為善,少頃熟睡,覺而惡寒增衣,脈頓微細如絲,此虛寒之真象也。余以人參一兩,加熟附三錢,水煎燉服而安。夜間復脈脫,乃以參二兩,熟附五錢仍愈。後以大劑參、朮、歸身、炙甘草等藥調理而愈。
又治一童子,年十四歲,發熱吐血。余謂宜補中益氣,以滋化源。不信,乃用寒涼降火,前症愈甚。或謂曰:童子未室,何腎虛之有?參、術補氣,奚為用之?余述丹溪先生曰:腎主閉藏,肝主疏泄,二臟俱有相火,而其繫上屬於心。心為君火,為物所感,則相火翕然而起,雖不交會而精已暗耗矣。又褚氏《精血篇》曰:男子精未滿,而御女以通其精,則五臟有不滿之處,異日有難狀之疾。正此謂也。遂用補中益氣湯及地黃丸而痊。
吳澄曰:薛氏治虛損之法,總以八味、六味、四君、六君、歸脾、逍遙、補中益氣、十全大補等方,次第選用,朝暮互更,無不大獲奇中。《芷園》有云:世言醫,曰醫道。醫既有道,當從悟以入。如東垣則從「陽生陰長」一句入門,立齋則從「一者因得之」一句入門。蓋其讀書深得古人心法,所以觸處圓通,不泥外症,直究病因,得因施藥,莫不應手。非胸中漫無主見,而只知此數方隨意妄用也。若勞倦傷脾,思結傷脾;命門火衰,不能生髮脾土;腠理不密,易感風寒;腎虛火不歸原;腎虛水泛為痰;肝經鬱怒,心火刑肺。有症有脈,有方有法,皆歷試效驗,名振一時。醫案甚多,不能俱載,即此二三案,亦可窺其全豹矣。
八味地黃丸(方見《金匱》治法)
唐一翥曰:水虧火旺,病之本也;精弱神疲,病之源也。八味者,補元氣之神劑也。左尺水竭,則以地黃、山藥、茱萸、茯苓補之;右尺火衰,則以大附、官桂補之;心腎水火不交,則以丹皮、澤瀉通之。治水火者,治陰陽也。治陰陽者,扶元氣也。五行兼濟,故源頭不可增減也。增減之者,一民而二君,一軍而二帥,攻擊之道也。弱帥而減之兵,驕帥而益之兵,致亂之本也。
六味地黃丸(方見《難經》治法)
柯韻伯曰:腎虛不能藏精,坎宮之火無所附而妄行,下無以奉春生之令,上絕肺金之化源。地黃稟甘寒之性,制熟味更厚,是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也。用以大滋腎陰,填精補髓,壯水之主。以澤瀉為使,世或惡其瀉腎而去之,不知一陰一陽者,天地之道,一開一闔者,動靜之機。精者屬癸,陰水也,靜而不走,為腎之體;溺者屬壬,陽水也,動而不居,為腎之用。是以腎主五液,若陰水不守,則真氣不足;陽水不流,則邪水逆行。故君地黃以護封蟄之本,即佐澤瀉以疏水道之滯也。然腎虛不補其母,不導其上源,亦無以固封蟄之用。山藥涼補以倍癸水之源,茯苓淡滲以導壬水上源。即以茱萸之酸溫,藉以收少陽之火,以滋厥陰之液;丹皮辛寒以清少陰之火,還以奉少陽之氣也。滋化源,奉生氣,天癸居其所矣。壯水制火,特其一端耳。
四君子湯(方見《難經》治法)
程德基曰:人自離母腹之後,便屬後天。後天之本在脾胃,是以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其餘百骸九竅,皆賴以滋培焉。苟得其養,無物不長,康健安寧,百疾不生。苟失其養,又以七情六淫,勞碌飢飽傷之,則後天之氣日消,而面目言微,不思飲食等症出矣。人參甘溫質潤,能補五臟之元氣;白朮甘溫健脾,能補五臟之母氣;茯苓甘淡而潔,能致五臟之清氣;炙甘草甘溫而平,能調五臟愆和之氣。四藥俱得中和之氣味,猶之不偏不倚之君子也,故曰四君子湯。
六君子湯(方見痰門)
楊云鶴曰:濕則氣滯,氣滯則蒸熱,生物之體失矣。補之、和之、滲之、疏之,故名六君子也。若增四物為八珍,不惟混雜,且非陽以生陰之大旨。予以補血者仍主四君,其四物加其二可也。即不然,亦增四君之分數可也。
四物湯(方見《難經》治法)
吳鶴皋曰:氣血,人身之二儀也。天地之道,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人與天地相似,故陰血難成而易虧。是方也,當歸、芍藥、地黃,味厚者也,味厚為陰中之陰,故能生血氣;川芎味薄而氣清,為陰中之陽,故能行血中之氣。然草木無情,何以便能生血?所以謂其生血者,以當歸、芍藥、地黃能養五臟之陰,川芎能調營中之氣,五臟和而血自生耳。若曰四物便能生血,則未也。師云:血不足者,以此方調之則可。若上下失血太多,氣息幾微之際,則四物禁勿與之。所以然者,四物皆陰,陰者天地閉塞之令,非所以生萬物者也,故曰禁勿與之。
八珍湯(方見《難經》治法)
吳鶴皋曰:人之身,氣血而已。氣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養者也。是方也,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甘溫之品也,所以補氣;當歸、川芎、芍藥、地黃質潤之品也,所以補血。氣旺則百骸資之以生,血旺則百骸資之以養,形體既充,則百邪不入,故人樂有藥餌焉。
十全大補湯(見《難經》治法)
程德基曰:實火可瀉,芩、連之屬;虛火可補,參、耆之屬。凡人根本受傷,虛火遊行發越於外。若誤攻其熱,變其危症,多致難救。此方以四君補氣,四物補血,加黃耆充實腠理,肉桂導火歸原。薛立齋云:飲食勞倦,五臟虧損,一切熱證皆是無根虛火,但服此湯固其根本,諸症悉退。《金匱》云:虛者十補勿一瀉之,此方是也。至於肉極肌瘦膚槁,正須此大補氣血之劑,以潤澤之,久服方安。
人參養榮湯(方見《難經》治法)
程德基曰:陽春至而物榮,肅殺行而物槁。脾為坤土,肺屬乾金。經云:脾氣散精,上輸於肺,地氣上升也。肺主治節,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天道下降也。於象為泰,脾肺氣虛,則上下不交,陰陽否隔,故面黃肌瘦,亦猶夫物之槁也。人參、五味溫其肺,耆、朮、苓甘溫其脾,陳皮、芍藥溫其肝,地黃、桂心溫其腎,當歸、遠志溫其心。溫者,陽春之氣也。春氣行,而一身之中有不欣欣向榮者乎?故曰養榮湯。薛立齋云:氣血虛而變現諸症,莫能名狀,勿論其病,勿論其脈,但用此湯,諸症悉退,可謂有回春之識矣。
歸脾湯(方見血門)
汪訒庵曰:血不歸脾則妄行。參、朮、黃耆、甘草之甘溫,所以補脾;茯神、遠志、棗仁、龍眼之甘溫酸苦,所以補心,心者脾之母也;當歸,滋陰養血;木香,行氣而舒脾,既以行血中之滯,又以助參、耆而補氣。氣旺則能攝血,血自歸經而諸症悉除矣。
補中益氣湯(方見東垣治法)
陸麗京曰:此為清陽下陷者言之,非為下虛而清陽不升者言之也。倘人之兩尺虛微者,或是天癸銷竭,或是命門火衰,若再一升提,則如大木將搖,而拔其本矣。
逍遙散 治婦人思慮過度,致傷心脾衝任之源,血氣日枯,漸至經脈不調者。
當歸(二至三錢) 茯神 芍藥(各一錢半) 熟地黃(三至五錢) 炒酸棗仁(二錢) 制遠志(三至五分) 陳皮(八分) 炙甘草(一錢)
水煎。食遠服。
汪訒庵曰:肝虛則血病,當歸、芍藥養血而斂陰;木盛則土衰,甘草、白朮和中而補土;柴胡升陽散熱,合芍藥以平肝,而使木得條達;茯苓清熱利濕,助甘、術以益土,而令心氣安寧;生薑暖胃祛痰,調中解鬱;薄荷搜肝瀉肺,理血消風,疏逆和中,諸症自已,所以有逍遙之名。
上集卷之九
張景岳治虛損法
吳澄曰:歷代名賢,其治虛損也,皆有宗派,各得其偏。景岳之治虛損也,因證制宜,獨得其全。其立論也,以真陰真陽為主。其治療也,以脾胃元氣為先。其用溫補也,而不膠固溫補。其禁寒涼也,而不棄絕寒涼。升堂入室,可為虛損之大成。故是集也,採擇良多,實可宗而可法焉。
論脈
虛損之脈,凡甚急、甚數、甚細、甚弱、甚澀、甚滑、甚短、甚長、甚浮、甚沉、甚弦、甚緊、甚洪、甚實者,皆勞傷之脈。然無論浮沉大小,但漸緩則漸有生意。若弦甚者病必甚,數甚者病必危。若以弦細而再加緊數,則百無一生矣。
辨爪
凡勞損之病,本屬陰虛,陰虛必血少。而指爪為精血之餘,故凡於診候之際,但見其指爪干黃,覺有槁枯之色,則其發、膚、營氣俱在吾目中矣。此於脈色之外,便可知其有虛損之候,而損之微甚,亦可因之以辨也。
噴嚏
—凡陽虛之人,因氣虛也。陽氣既虛,即不能嚏。仲景曰: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故凡以陽虛之證,而忽見嚏者,便有回生之兆。
虛損病源
凡勞傷虛損,五臟各有所主,而惟心臟最多。且心為君主之官,一身生氣所繫,最不可傷。而人多忽而不知也,何也?夫五臟之神,皆稟於心。故憂生於心,肺必應之。憂之不已,而慼慼幽幽,則陽氣日索,營衛日消,勞傷及肺,弗亡弗已。如經曰: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五氣留連,病有所並。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沮。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之類,無非慮竭將來,追窮已往,而二陽並傷。第其潛消暗鑠於冥冥之中,人所不覺而不知。五臟之傷,惟心為本。凡值此者,速宜舒情知命,力挽先天。要知人生在世,喜一日則得一日,憂一日則失一日。但使靈明常醒,尚何塵魔敢犯哉?及其既病,而用參、耆、歸、朮、益氣湯之類,亦不過後天之末著耳。知者當知所先也。
—喜因欲遂而發,若乎無傷。而經曰:喜傷心。又曰:暴喜傷陽。又曰: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又曰: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於夏。蓋心藏神,肺藏氣,二陽藏也。故暴喜過甚則傷陽,而神氣因以耗散。或縱喜無節,則淫蕩流亡,以致精神疲竭,不可救藥;或偶爾得志,則氣盈載滿,每多驕恣傲慢,自取敗亡,而莫知其然者多矣。然則喜為人所忽,而猶有不可忽者如此。
—思本乎心。經曰: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䐃脫肉,毛悴色夭,死於冬。此傷心則然也。然思生於心,脾必應之。故思之不已,則勞傷在脾。經曰:思傷脾。又曰: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凡此為病,脾氣結則為噎膈,為嘔吐,而飲食不能運。食不運則血氣日消,肌肉日削,精神日減,四肢不為用,而生脹滿、泄瀉等症。此傷心脾之陽也。夫人孰無思,而苦思難釋,則勞傷至此。此養生者所當戒也。然思本傷脾,而憂也傷脾。經曰:脾愁憂而不解則傷意,意傷則悗亂,四肢不舉,毛悴色夭,死於春。蓋人之憂思本多兼用,而心、脾、肺所以並傷,故致損上焦陽氣。而二陽之病,發自心脾,以漸成虛勞之證者,斷由乎此。
—淫欲邪思,又與憂思不同,而損惟在腎。蓋心耽欲念,腎必應之。凡君火動於上,則相火應於下。夫相火者,水中之火也。靜而守位,則為陽氣。熾而無制,則為龍雷,而涸澤燎原,無所不至。故其在腎,則為遺淋帶濁,而水液漸以乾枯。炎上入肝,則逼血妄行,而為吐為衄,或為營虛筋骨疼痛。又上入脾,則脾陰受傷,或為發熱,而飲食悉化痰涎。再上至肺,則皮毛無以扃固,而亡陽喘嗽,甚至喑啞聲嘶。是皆無根虛火,陽不守舍,而光焰詣天。自下而上,由腎而肺,本源漸槁,上實下虛,是誠剝極之象也。凡師尼、室女、失偶之輩,雖非房室之勞,而私情繫戀,思想無窮,或對面千里,所願不得,則欲火搖心,真陰日削,遂致虛損不救。凡五勞之中,莫此為甚,苟知重命,慎毋蹈之。
—七情傷腎,恐亦居多。蓋恐畏在心,腎則受之。故經曰恐傷腎。又曰:恐則精卻。又曰: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余嘗診一在官少年,因恐而致病,病稍愈而陽痿,及其病復終不可療。又嘗見猝恐者必陰縮,或遺尿,是皆傷腎之徵也。然恐固傷腎,而怒亦傷腎。經曰: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其前言,腰背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於季夏。是知盛怒不惟傷肝,而腎亦受其害也。
—怒生於心,肝必應之。怒不知節,則勞傷在肝。經曰:怒傷肝。又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蓋肝為陰中之陽臟,故肝之為病,有在陰者,有在陽者。如火因怒動而逼血妄行,以致氣逆於上,而脹痛喘急者,此傷其陰者也。又或氣以怒傷而木鬱無伸,以致侵脾氣陷,而為嘔、為脹、為泄、為痛、為食飲不行者,此傷其陽者也。然隨怒隨消者,未必致病;臟氣堅固者,未必致病。惟先天稟弱,而三陰易損者,使不知節,則東方之實多致西方之敗也。然怒本傷肝,而悲哀亦最傷肝。經曰: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妄不精,不精則不正,當人陰縮而攣筋,兩脅骨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蓋怒盛傷肝,肝氣實也;悲哀傷肝,肝氣虛也。但實不終實,而虛而終虛耳。虛而不顧,則必至勞損,而治當察其邪正也。
—驚氣本以入心,而實通於肝膽。經曰:驚則心無所依,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又曰:東方色青,入通於肝,其病發驚駭。此所以能動心,而尤能傷及肝膽。心為君主,固不可傷。而膽以中正之官,實少陽生氣所居,故十一臟陽剛之氣,皆取決於膽。若或損之,則諸臟生氣,因皆消索致敗,其危立見。嘗見微驚致病者,惟養心安神,神復則病自卻。若驚畏日積,或一時大驚損膽,或致膽汁泄而通身發黃,默默無言者,皆不可救。
—色欲過度者,多成勞損。蓋人自有生以後,惟賴後天精氣以為立命之本。故精強神亦強,神強必多壽;精虛氣亦虛,氣虛必多夭。其有先天所稟原不甚厚者,但知自珍而培以後天,則無不獲壽。設稟賦本薄,而且恣情縱欲,再伐後天,則必成虛損。此而傷生,咎將誰委?又有年將未冠,壬水方生,保養萌芽,正在此日。而無知孺子,遽搖女精,余見包萼未成,而蜉蝣旦暮者多矣,良可悲也。此其責不在孺子,而在父師,使不先有明誨,俾知保生之道,則彼以童心,豈識利害,而徒臨期懇禱,號呼悲慼,將何濟幹事哉?
—勞倦不顧者多成虛損。夫勞之於人,孰能兔之,如奔走食力之夫,終日營營而未聞其勞者,豈非勞乎?但勞有不同耳!蓋貧賤之勞,作息有度,無關榮辱,習以為常,何病之有?惟安閒柔脆之輩,而苦竭心力,斯為害矣。故或勞於名利,而不知寒暑之傷形;或勞於色欲,而不知旦暮之疲睏;或勞於遊蕩,而忍飢竭力於呼盧馳驟之場;或勞於疾病,而剝削傷殘於無術庸醫之手;或為詩書困厄,每緣螢雪成災;或以好勇逞強,遂致絕筋乏力。總之不知自量,而務從勉強則一,應妄作妄為皆能致損。凡勞倦之傷,雖曰在脾,而若此諸勞不同,則凡傷筋、傷骨、傷氣、傷血、傷精、傷神、傷皮毛肌肉,則實兼之五臟矣。嗚呼!嗜欲迷人,其害至此。此其故,則在但知有彼,而忘其有我耳。廣成子曰: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若此二言者,人因其簡,故多易之而不知,養生之道,於此八字而盡之矣,顧可以忽之也耶!
—疾病誤治,及失於調理者,病後多成虛損。蓋病有虛實,治有補瀉,必補瀉得宜,斯為上工。余見世俗之醫,固不知神理為何物,而且並邪正緩急俱不知之,故每致伐人元氣,敗人生機,而隨藥隨斃者,已無從訴。其有幸而得免,而受其殘剝,以致病後多成虛損,而不能復振者,此何以故也?故凡醫有未明,萬毋輕率,是誠仁人積德之一端也。至若失於調治致不能起,則俗云小孔不補,大孔叫冤苦,亦自作之而自受之耳,又何尤焉!
凡虛損之由,具道如前,無非酒色勞倦,七情飲食所致。故或先傷其氣,氣傷必及於精。或先傷其精,精傷必及於氣。但精氣在人,無非謂之陰分。蓋陰為天一之根,形質之祖,故凡損在形質者,總曰陰虛,此大目也。若分而言之,則有陰中之陰虛者,其病為發熱躁煩,頭紅面赤,唇乾舌燥,咽痛口瘡,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大便燥結,小水痛澀等症。有陰中之陽虛者,其病為怯寒憔悴,氣短神疲,頭暈目眩,嘔惡食少,腹痛飧泄,二便不禁等症。甚至咳嗽吐痰,遺精盜汗,氣喘聲喑,筋骨疼痛,心神恍惚,肌肉盡削,夢與鬼交,婦人月閉等症。則無論陰陽,凡病至極皆所必至,總由真陰之敗耳。然真陰所居,惟腎為主,蓋腎為精血之海。而人之生氣,即同天地之陽氣,無非自下而上,所以腎為五臟之本。故腎水虧則肝失所滋而血燥生,腎水虧則水不歸原而脾痰起,腎水虧則心腎不交而神色敗,腎水虧則盜傷肺氣而喘嗽頻,腎水虧則孤陽無主而虛火熾。凡勞傷等症,使非傷入根本,何以危篤至此?故凡病甚於上者,必其竭甚於下也。余故曰:虛邪之至害必歸陰,五臟之傷窮必及腎,窮而至此,吾未如之何也矣。夫所貴乎君子者,亦貴其知微而已。
—凡損傷元氣者,本皆虛證。而古方以虛損癆瘵,各分門類,則病若有異,亦所宜辨。蓋虛損之謂,或有發見於一症,或有困憊於暫時。凡在經在臟,但傷元氣,則無非虛損病也。至若癆瘵之有不同者,則或以骨蒸,或以干嗽,甚至吐血吐痰,營衛俱敗,尪羸日甚。此其積漸有日,本末俱竭而然。但虛損之虛,有在陰分,有在陽分,然病在未深,多宜溫補。若癆瘵之虛,深在陰中之陰分,多有不宜溫補者。然凡治虛證宜溫補者,病多易冶;不宜溫補者,病多難治。此虛勞若乎有異,而不知癆瘵之損,即損之深而虛之甚者耳。凡虛損不愈,則日甚成癆矣,有不可不慎也。
論治
病之虛損變態不同,因有五勞七傷,證有營衛臟腑。然總之則人賴以生者,惟此精氣;而病為虛損者,亦惟此精氣。氣虛者即陽虛也,精虛者即陰虛也。凡病有火盛水虧,而見營衛燥,津液枯者,即陰虛之證也。有水盛火虧,而見臟腑寒,脾腎敗者,即陽虛之證也。此惟陰陽偏困,所以致然。凡治此者,但當培其不足,不可伐其有餘。夫既緣虛損,而再去所餘,則兩敗俱傷矣,豈不殆哉!惟是陰陽之辨猶有不易,謂其陰陽之中復有陰陽,其有似陽非陽,似陰非陰者,使非確有真見,最易惑人,此不可不詳察也。且復有陰陽俱虛者,則陽為有生之本,而所重者又單在陽氣耳。知乎此,則虛損之治如指諸掌矣。
—陽虛者多寒,非謂外來之寒。但陽氣不足,則寒生於中也。若待既寒,則陽已敗矣。而不知病見虛弱,而別無熱症者,便是陽虛之候,即當溫補元氣,使陽氣漸回,則真元自復矣。蓋陽虛之候,多得之愁、憂、思、慮以傷神,或勞役不節以傷力,或色欲過度而氣隨精去,或素稟元陽不足而寒涼致傷等病,皆陽氣受損之所由也。欲補陽氣,惟辛甘溫燥之劑為宜,萬勿兼清涼寒滑之品,以殘此發生之氣。如生地、芍藥、天麥門冬、沙參之屬,皆非所宜。而石斛、玄參、知、柏、芩、連、龜膠之類,則又切不可用。若氣血俱虛者,宜大補元煎,或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五臟俱虛宜平補者,五福飲。命門陰分不足者,左歸飲、左歸丸。命門陽分不足者,右歸飲、右歸丸。氣分虛寒者,六氣煎。脾腎陰分虛寒,諸變不一者,理陰煎。三焦陽氣大虛者,六味回陽飲。氣虛脾寒者,一炁丹。胃氣虛寒者,溫胃飲、理中湯。血虛寒滯者,五物煎。
—陰虛者多熱,以水不濟火,而陰虛生熱也。此病多得於酒色嗜欲,或憤怒邪思,流蕩狂勞,以動五臟之火,而先天元陰不足者尤多。此病凡患虛損,而多熱多燥不宜熱食者,便是陰虛之候。欲滋其陰,惟宜甘涼醇靜之物。凡陰中有火者,大忌辛溫。如乾薑、桂、附、破故紙、白朮、蒼朮、半夏之屬,皆不可輕用。即如人參、黃耆、枸杞、當歸、杜仲之類,皆陰中有陽,亦當酌宜而用之。蓋恐陽旺則陰愈消,熱增則水益涸耳。然陰虛者,因其水虧,而水虧者,又忌寒涼。蓋苦劣之流,斷非資補之物。其有火盛之甚,不得不從清涼者,亦當兼壯水之劑,相機間用,而可止即止,以防其敗,斯得滋補之大法。諸治如下。
—虛損夜熱,或午後發熱,或喜冷便實者,此皆陰虛生熱,水不制火也,宜加減一陰煎。若火在心腎而驚悸失志者,宜二陰煎。若外熱不已,而內不甚熱,則但宜補陰,不可清火,宜一陰煎,或六味地黃湯。其有元氣不足,而虛熱不已者,必用大補元煎,庶乎久之自愈。
—虛損傷陰,本由五臟。雖五臟各有所主,然五臟證治有可分者,有不可分者。如諸氣之損,其治在肺;神明之損,其治在心;飲食肌肉之損,其治在脾;諸血筋膜之損,其治在肝;精髓之損,其治在腎。此其可分者也。然氣主於肺,而化於精;神主於心,而化為氣;肌肉主於脾,而土生於火;諸血藏於肝,而血化於脾胃;精髓主於腎,而受之於五臟。此其不可分者也。及乎既甚,則標本相傳,連及臟腑,此又方之不可執言也。故凡補虛之法,但當明其陰陽升降,寒熱溫涼之性,精中有氣,氣中有精之因。且凡上焦陽氣不足者,必下降於腎也,當取之至陰之下。下焦真陰不足者,多飛越於上也,可不引之歸原乎!
景岳新方
大補元煎 治男婦氣血大壞,精神失守,危劇等症。此迴天贊化,救本培元。
人參(補氣補陽,以此為主,少則用一二錢,多則用一二兩) 山藥(炒,二錢) 熟地(補精補陰,以此為主,少則用二三錢,多則用二三兩) 杜仲(二錢) 當歸(二三錢,若泄瀉者去之) 山茱萸(一錢,如畏酸、吞酸者去之) 枸杞(二三錢) 炙甘草(一二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左歸飲 此壯水之劑也。凡命門之陰衰陽勝者,宜此方主之。
熟地(二三錢,或加至一二兩) 山藥(二錢) 枸杞(二錢) 炙甘草(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山茱萸(一二錢,畏酸者少用之)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右歸飲 此益水之劑也。凡命門之陽衰陰勝者,宜此方主之。
熟地(用如前) 山藥(炒,二錢) 山茱萸(一錢) 枸杞(二錢) 炙甘草(一二錢) 杜仲(薑製,二錢) 肉桂(一錢或二錢) 製附子(一二三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左歸丸 治真陰腎水不足,不能滋養營衛,漸至衰弱。或虛熱往來,自汗盜汗;或神不守舍,血不歸原;或虛損傷陰;或遺淋不禁;或氣虛昏運;或口燥舌乾;或眼花耳聾;或腰痠腳軟。凡精髓內虧,津液枯涸等證,俱宜速壯水之主,以培左腎之元陰,而精血自充矣。宜此方主之。
大懷熟(八兩) 山藥(炒,四兩) 枸杞(四兩) 山茱萸肉(四兩) 川牛膝(酒洗蒸熟,二兩,精滑者不用) 菟絲子(制,四兩) 鹿角膠(敲碎炒珠,四兩) 龜膠(切碎炒珠,四兩,無火者不必用)
上先將熟地蒸爛,杵膏加煉蜜丸桐子大。每食前用滾湯或淡鹽湯送下百餘丸。
右歸丸 治元陽不足,或先天稟衰,或勞傷過度,以致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而為脾胃虛寒,飲食少進,或嘔惡膨脹,或翻胃噎膈,或怯寒畏冷,或臍腹疼痛,或大便不實,瀉痢頻作,或小水自遺,虛淋寒疝,或寒侵溪谷,而肢節痛痹,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腫。總之,真陽不足者,必神疲氣怯,或心跳不寧,或四體不收,或眼見邪祟,或陽衰無子等症。俱速宜益火之原,以培右腎之元陽,而神氣自強矣,此方主之。
大懷熟(八兩) 山藥(炒,四兩) 山萸肉(微炒,三兩) 枸杞(微炒,四兩) 鹿角膠(炒珠,四兩) 菟絲子(制,四兩) 杜仲(薑湯炒,四兩) 當歸(三兩,便溏勿用) 肉桂(二兩,漸可加至四兩) 製附子(自二兩漸可加至五六兩)
上丸法如前,或丸如彈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滾白湯送下,其效尤速。
五福飲 凡五臟氣血虧損者,此能兼治之,足稱王道之最。
人參(隨宜,心) 熟地(隨宜,腎) 當歸(二三錢,肝) 白朮(炒,一錢五分,肺) 炙甘草(一錢,脾)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七福飲 治氣血俱虛而心脾為甚者。
即前方加棗仁二錢,遠志三五分,制用。
一陰煎 此治水虧火勝之劑,故曰一陰。凡腎水真陰虛損,而脈證多陽,虛火發熱,及陰虛動血等症。或瘧疾傷寒,屢散之後,取汗既多,脈虛氣弱,而煩渴不止,潮熱不退者,此以汗多傷陰,水虧而然也。皆宜用此方主之。
生地(二錢) 熟地(三五錢) 芍藥(二錢) 麥冬(二錢) 甘草(一錢) 牛膝(一錢五分) 丹參(二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加減一陰煎 治證如前,而火之甚者,宜用此方。
生地 白芍 麥冬(各二錢) 熟地(三五錢) 炙甘草(五七分) 知母 地骨皮(各一錢)
水二鍾,煎服。
二陰煎 治心經有熱,水不制火之病,故曰二陰。凡驚狂失志,多言多笑,或瘍疹煩熱失血等症,宜此主之。
生地(二三錢) 麥冬(二三錢) 棗仁(二錢) 生甘草(一錢) 玄參(一錢五分) 黃連(一二錢) 茯苓(一錢五分) 木通(一錢五分)
水二鍾,加燈草二十根,或竹葉亦可,煎七分,食遠服。
三陰煎 治肝脾虛損,精血不足,及營虛失血等病,故曰三陰。凡中風血不養筋,及瘧疾汗多,邪散而寒熱猶不能止,是皆少陽、厥陰陰虛血少之病。微有火者,宜一陰煎;無火者,宜此主之。
當歸(二三錢) 熟地(三五錢) 炙甘草(一錢) 芍藥(二錢,酒炒) 棗仁(二錢) 人參(隨宜)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四陰煎 此保肺清金之劑,故曰四陰。治陰虛勞損,相火熾盛,津枯煩渴,咳嗽吐衄,多熱等症。
生地(二三錢) 麥冬(二錢) 白芍藥(二錢) 百合(二錢) 沙參(二錢) 生甘草(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五陰煎 凡真陰虧損,脾虛失血等症,或見溏泄未甚者,所重在脾,故曰五陰,忌用潤滑,宜此主之。
熟地(五七錢或一兩) 山藥(二錢,炒) 扁豆(二三錢,炒) 炙甘草(一二錢) 茯苓(一錢五分) 芍藥(淡黃色,二錢) 五味子(二十粒) 人參(隨宜用) 白朮(炒,一二錢)
水二鍾,加蓮子肉去心,二十粒,煎服。
大營煎 治真陰精血虧損,及婦人經遲血少,腰膝筋骨疼痛,或氣血虛寒,心腹疼痛等症。
當歸(二三錢或五錢) 熟地(三五七錢) 枸杞(二錢) 炙甘草(一二錢) 杜仲(二錢) 牛膝(一錢五分) 肉桂(一二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小營煎 治血少陰虛,此性味平和之方也。
當歸(二錢) 熟地(二三錢) 芍藥(二錢,酒炒) 山藥(二錢,炒) 枸杞(二錢) 炙甘草(一錢)
水二盞,煎七分,食遠溫服。
補陰益氣煎 此補中益氣湯之變方也。治勞倦傷陰,精不化氣,或陰精內乏,以致外感不解,寒熱痎瘧,陰虛便結不通等症。凡屬陰氣不足,而虛邪外侵者,用此升散,無不神效。
人參(一二三錢) 當歸(二三錢) 山藥(酒浸,二三錢) 熟地(三五錢或一二兩) 陳皮(一錢) 炙甘草(一錢) 升麻(三五分,火浮於上者,去此不必用) 柴胡(一二錢,如無外邪者,不必用)
水二鍾,加生薑三五七片,煎八分,食遠溫服。
舉元煎 治氣虛下陷,血崩血脫,亡陽垂危等症,有不利於歸、熟等劑,而但宜補氣者,以此主之。
人參 黃耆(炙,各三五錢) 炙甘草(一二錢) 升麻(五七分,炒用) 白朮(炒,一二錢)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溫服。
兩儀膏 治精氣大虧,諸藥不應,或以克伐太過,耗損真陰。凡虛在陽分而氣不化精者,宜參朮膏。若虛在陰分而精不化氣者,莫妙於此。其有未至大病,而素覺陰虛者,用以調元,尤稱神妙。
人參(半斤或四兩) 大熟地(一斤)
上二味用好甜水或長流水十五碗,浸一宿,以桑柴文武火煎取汁。若味有未盡,再用水數碗,煎渣取汁,並熬稍濃,乃入磁礶,重湯熬成膏,入真白蜜四兩,或半斤收之。每以白湯點服。
貞元飲 治氣短似喘,呼吸促急,提不能升,咽不能降,氣道噎塞,勢劇垂危者。常人但知為氣急,其病在上,而不知元海無根,虧損肝腎。此子午不交,氣脫證也。尤為婦人血海常虧者最多。此證宜急用此飲,以濟之緩之,敢云神劑。凡診此證,脈必微細無神,若微而兼緊,尤為可畏。倘庸眾不知,妄云痰逆氣滯,用牛黃、蘇合,及青、陳、枳殼破氣等劑,則速其危矣。
熟地黃(七八錢,甚者一二兩) 炙甘草(一二三錢) 當歸(二三錢)
水二鍾,煎八分,溫服。
當歸地黃飲 治腎虛腰膝疼痛等症。
當歸(二三錢) 熟地(三五錢) 山藥(二錢) 杜仲(二錢) 牛膝(一錢五分) 山茱萸(一錢) 炙甘草(八分)
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濟川煎 凡病涉虛損,而大便閉結不通,則硝、黃攻擊等劑必不可用,若勢有不得不通者,宜此主之。此用通於補之劑也。
當歸(三五錢) 牛膝(二錢) 肉蓯蓉(酒洗去咸,二三錢) 澤瀉(一錢五分) 升麻(五七分或一錢) 枳殼(一錢,虛甚者不必用)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食前服。
歸腎丸 治腎水真陰不足,精衰血少,腰痠腳軟,形容憔悴,遺泄陽衰等症。
熟地(八兩) 山藥(四兩) 山茱萸肉(四兩) 茯苓(四兩) 當歸(三兩) 枸杞(四兩) 杜仲(鹽水炒,四兩) 菟絲子(制,四兩)
煉蜜同熟地膏為丸,桐子大。每服百餘丸。飢時,或滾水,或淡鹽湯送下。
贊化血餘丹 此藥大補氣血,故能烏鬚髮,壯形體。其於培元贊育之功,有不可盡述者。
血餘(八兩) 熟地(八兩,蒸搗) 枸杞 當歸 鹿角膠(炒,珠) 菟絲子(制) 杜仲(鹽水炒) 巴戟(肉,酒浸,剝,炒乾) 小茴香(略炒) 白茯苓(乳拌蒸熟) 肉蓯蓉(酒洗,去鱗甲) 胡桃肉(各四兩) 何首烏(小黑豆汁拌,蒸七次。如無黑豆,或人乳、牛乳拌蒸,俱妙。四兩)
上煉蜜丸服。每食前,用滾白湯送下二三錢。
上集卷之十
吳師朗治虛損法
吳澄曰:內傷之類外感者,東垣既已發明於前矣。而外感之類內傷者,何自古迄今,竟無有詳辨者焉?此亦虛損門中一大缺略事也。細究經義有曰:風為百病之長。又曰:百病之始生也,生於風寒暑濕。則是虛損一證,不獨內傷,而外感亦有之矣。惟羅謙甫主以秦艽鱉甲散,吳參黃主以柴前梅連散,二公可謂發前人之未發者也。推而廣之,不獨風能成勞,六淫之氣亦皆能成勞。因舉各門辨證,詳著下集,茲略敘大概,以為外損之端緒云。
總論
外損一證,即六淫中之類虛損者也。凡病在人,有不因內傷,而受病於外者,則無非外感之證。若纏綿日久,漸及內傷,變成外損,其故何也?蓋內傷外感多相似,有內傷之類外感,即有外感之類內傷。外感為邪有餘,內傷為正氣不足。然其中之虛虛實實,不可不察。有外感之後而終變虛勞,亦有虛勞而復兼外感。此二者最易淆混,辨別不明,殺人多矣。此其大義,所當先辨。
辨因
—六淫為病,實因於天;外損為言,實因於人。因於天者,如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冽,此四時之正氣也。冬時嚴寒,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其傷於四時之正氣,皆能為病,此名傷寒,不謂之外損也。若體虛之人感之,而妄用汗、吐、下之法,重者當時受傷,變證甚速。輕者元氣暗損,或遷延數月,亦必終歸外損耳。此四時之正氣從表而入。
—春因溫而反寒,夏因熱而反涼,秋因涼而反熱,冬因寒而反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觸冒之者亦能為病,而非外損之證也。若真元不足之人,而或用清、下、攻、消之劑,非曰藥不當病,即使藥對病痊,而其人身中之元氣先已受傷,或有些微感冒,元氣中餒,不能送邪外出,亦必漸成外損之證矣。(從表而入。)
—時行疫癘,穢氣相雜,沿門闔境,老幼相似,最易傳染。其吉凶只在旬日之間,不似外損之經年累月也。然亦有降、有補、有和之法。若治療無法,拖延數月,必致真氣大傷,終成外損之證。(此四時之疫氣從口鼻而入。)
—寒則傷營,由表入里;風則傷衛,由皮毛入肺。外損之證,惟此為甚。蓋其初感之時,不似傷寒之猛烈,人多忽而不在意,及發為寒熱,則又疑為內傷虛勞。昧者辨之不明,而誤用滋補之劑,所以惟此最多。詳見下集風勞門中。(此四時之風氣從皮毛而入。)
—均是人也,均是證也。有即病而無傷,有因循而變外損者,必其人平日不慎,口腹不謹,房勞營衛失守,邪得乘虛而入,伏陷不能外出,入里漸深,變證漸重。此外損之因於病者,不善調攝所致也。(因於病人。)
—外損之名,曾不見於各家之書。蓋先賢深究《素》、《靈》、《難經》之精奧,洞悉內傷外感之情由,辨別明白,藥不妄施,所以無外損之證也。今則不然,庸賤猥鄙之流,字多不識之輩,輒敢廢人試方,大言不慚,盜名欺世,於是以內傷為外感者有之,以外感為內傷者有之。虛虛實實,致人於死,此外損因於醫者之不明所致也。因於醫人。
辨證
—陽虛生外寒,陰虛生內熱;陰陽兩虛,既寒且熱,此虛勞之寒熱也。惟外感之證,邪在少陽者,最易惑人,有時寒熱往來,有時熱多寒少,有時日重夜輕,有時日輕夜重,宛與陰虛發熱相類。但察其有無表證相兼,或移早移晏不同,不似陰虧者印定時刻也。
—營衛本虛,最易感冒。惡寒發熱,頭疼,痰嗽,失血諸症,與內傷相似。苟辨之不明,以為內傷則病。又因六淫之氣而起,若以為外感,則見症又類乎虛勞。而或以滋補,或屢散不休,耗損真元,邪終不解,氣血日虧,變成外損。
—中氣不足,營衛必不充,肌膚腠理必不密,則邪得乘虛而入。所以同一外感之邪,而有變外損,有不變外損者,以稟質之強弱各有不同也。惟是體虛之人,亦似實者,一例用藥,不惟邪不肯外出,倒反隨元氣縮入,發熱無休,瘦骨如柴矣。
—心力俱勞之人,必氣血俱傷,或偶感微邪,潛伏經絡,當其未覺之先,身雖不快,絕不見有外感之表證,及其既覺之後,由其中氣受傷,又純類內傷之形景。前人已揭之症,明載在籍者,時醫尚且茫然不辨,何況此等疑似難明之症乎?所以有因其氣困,而擬之以怯症;有因其神疲,而擬之以勞倦;因其鬱熱,而擬之以陰虛;因其倦怠,而擬之以氣鬱,外邪二字,反置之不講,而或調或補,或滋或降,以致瀕於死而不知也。
—思慮傷神,勞倦傷陰之人,表既不固,里又不充,於是六氣之來,外不能御,內不能拒,表裡俱受其傷。因其陽氣本衰,外邪不能蒸發而為熱,則外邪盤踞於營衛。因其有飲食內滯,又與外邪蒸結而為熱,則陽氣鬱閉於中宮。外感不似外感,內傷不似內傷,舉世模糊,人多不曉。殊不知此本外邪,非滋補所能治也。
—邪在表則有表證可憑,在裡則有里證可察,俱易明辨。惟有一種先因勞倦所傷,外邪乘虛直傷中氣,但覺困憊,飲食無礙,只不知味,面帶陰慘,肌膚蕭索有類乎陰虧;又有類乎氣血兩虛,忽內動蒸熱;又有類乎癆瘵,見其寒熱往來;又有類乎虛瘧,見其骨腔酸痿;又有類乎勞倦,觀其神思不安;又有類乎心血不足,怔忡驚悸等症。醫者不明,或投以補中益氣,或投以六味地黃湯,或投以天王補心,或投以金匱腎氣,或投以當歸六黃,或投以滋陰百補。欲斂汗而汗益多,欲安神而神益躁,欲滋陰則鬱熱愈甚,欲補氣則䐜脹愈加。如此展轉顛倒,錯亂不可殫述,實則邪遏使然,非真虛不足之證。
治法
—勞倦內傷,東垣反復詳辨,恐人之誤散也。今人則外損居多,諄諄告誡,恐人之誤補,其故何哉?蓋先世之民,淳樸謹願,非若今人多色欲傷身也;淡薄自甘,非若今人多五味戕生也。上古之雨不破塊,風不鳴條,非若今時之迅烈暴疾也。所以外感則明現外感之證,而不兼內傷。內傷則明現內傷之證,而不挾外感。更有名醫辨察詳明,藥不妄投,不致成外損之證。今人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欲竭其精,耗散其真。其未病之前,已先有一內傷虛損底子,及其既病,名曰外感,其實內傷,既曰內傷,又實外感。偏於散者,則外邪不出,而元氣反先受傷;偏於補者,則正氣不能遂復;而邪反陷入。攻之不可,補之不可,則難措手矣。
—外感日久,而餘邪仍有未盡者,凡用補藥必兼祛邪,邪去則補亦得力。況餘邪未清,不開一面之網,則賊無可出之路,必反戈相向,傷人多矣。
—外感失血受傷已深,外證雖減,而吐血之根已伏於此,若不及時驅逐餘邪,調補真陰,培其真元,固其血絡,有竟成吐血之症,終身不愈者。
—疫氣時行,有見寒熱,而用大汗、大吐、大消食之劑,見氣血益虛,而危殆甚矣。且有真正時疫,而誤認虛勞,竟用溫補,殺人甚速。辨法全在舌苔為主,舌無苔而紅潤者,為虛勞,舌有苔而黃白者,為時疫。
解托補托二法總論
(自用得效十三方)
吳澄曰:解托、補托二法,此治虛勞而兼外感,或外感而兼虛勞,為有外邪而設,非補虛治損之正方也。蓋柴、葛之性能升能散,走肌達表,雖能托邪,然大泄營氣,走散真陰;雖與參、耆、歸、地同用,而陰虛水虧,孤陽勞熱者,決非所宜。古人禁用,良有以也。雖然此特論於虛勞而無邪熱之人,非所論感外邪而兼有虛勞之證也。苟有外邪,而不兼一二提托之品,則邪何由透達?特揣摩此二法,制一十三方,以杜絕外損之源,殊非補養衰弱之意,此開手之治法也。若真陰真陽之治,則有上集之各法。似是而非之治,則有下集各法,不多贅也。
—虛勞無外邪客熱者,解托、補托之法,萬不可用。惟挾外感不任疏散者,則此二法最妙。若內傷重,而外感輕者,宜用補托之法。內傷輕,而外感重者,宜用解托之法。
—外邪內陷陽虛者,宜助衛內托散;陰虛者,宜益營內托散;陰陽兩虛者,宜雙補內托散。若初起而正氣原不甚虛,邪有內陷者,宜升柴拔陷湯。
—感時行疫癘,而體虛不能清解者,若寒重熱輕,宜柴陳和解湯;若熱重寒輕,宜柴苓和解湯;若日輕夜重,宜用升柴拔陷湯;若表實裡虛,葛根解托湯。若勞心大過,而邪不解者,或病後而餘邪未盡,有不能補者,宜寧神內托散。若勞力太過,而邪有不解者,宜理勞神功散。
—食少事煩不息,勞苦用心太過,傷人最多。而有外邪客入為寒為熱者,宜寧神內托散。若房勞過度,耗散真陰,走傷元氣者,宜補真內托散。若七情內傷,而邪有不解者,宜寧志內托散。
理脾陰總論
(自制得效九方)
吳澄曰:虛勞日久,諸藥不效,而所賴以無恐者,胃氣也。蓋人之一身以胃氣為主,胃氣旺則五臟受蔭,水精四布,機運流通,飲食漸增,津液漸旺,以至充血生精,而復其真陰之不足。古人多以參、苓、朮、草培補中宮,而虛勞脾薄胃弱,力不能勝,即平淡如四君子,皆不能用,舍此別無良法也。然立法貴於無過之地,寧但脾家不用參、耆,即肺腎兩家亦有難用二冬、二地者,所以新定補脾陰一法也。不然,甘溫補土又不可恃,更將何所恃哉?惟選忠厚和平之品,補土生金,燥潤合宜,兩不相礙也。蓋解托、補托二法,寓疏散於補托之中,藉補托於疏散之內。理脾陰一法,扶脾即所以保肺,保肺即所以扶脾。此皆自制經驗之良方,以補前人未盡之餘蘊也。
—中氣虛弱,咳嗽吐痰,食少泄瀉者,中和理陰湯。脾虛不任參、耆,痰嗽失血,泄瀉者,宜理脾陰正方。遺精、盜汗自汗,血不歸經,怔忡驚悸者,宜資成湯。清陽不升,氣虛下陷,而力不勝升、柴者,宜升補中和湯。血虛有火,肝木侮土者,宜暢郁湯。脾虛不統血,而難用四物者,宜理脾益營湯。陰分不足,虛火上泛,食少泄瀉者,宜培土養陰湯。痰嗽喘急者,宜生脈保金湯。
解托之法
凡本體素虛,有仲景正傷寒之法而不能用者,故立解托之法,不專於解,而重於托矣。蓋大汗大下,邪反增劇,一解一託病勢頓減,其中意義,總以培護元氣為主。元氣一旺,則輕輕和解,外邪必漸漸托出,不爭而自退矣。至於虛之甚者,當用補托之法。
攻補托三法論
(見下集屢散)
柴陳解托湯 治外感之證,寒熱往來,寒重熱輕,有似虛勞寒熱者。
柴胡 乾葛 半夏 厚朴 澤瀉(各六分) 甘草(三分) 秦艽 藿香(各六分) 陳皮(五分) 生薑 大棗 山楂(八分)
如外邪盛者,加防風、荊芥七分。營虛者,加當歸八分。氣陷,加升麻五分。脾胃熱或瀉,加白朮八分。腹中痛,加芍藥八分,甘草五分。有汗,加桂枝五分。氣滯,加香附子六分。
宏格曰:此方小柴胡合二陳加減,彷彿乎正瘧之治。以其熱輕於寒,故去黃芩。以其寒重於熱,故加厚朴。有二陳之祛痰,藿香之快氣,山楂之導滯啟胃,澤瀉之分利陰陽。加秦艽以治太陽,葛根以治陽明,倘二經伏有餘邪,而亦無不託出矣。
柴芩解托湯 治外感之證,寒熱往來,熱重寒輕,有似虛勞寒熱者。
柴胡 黃芩 乾葛(各一錢) 陳皮(八分) 山楂 澤瀉(各一錢) 甘草(五分) 赤苓
如內熱甚者,加連翹七分。外邪甚者,加防風一錢。痰甚者,加貝母、橘紅六分。兼風熱者,加玉竹一錢。小便不利者,加車前子一錢。
宏格曰:柴芩解托湯者,治熱勝之證。用黃芩之苦而清,以徹外邪蒸灼之熱。重用柴、葛之升,取其涼潤而解托入內之邪。陳皮利氣,山楂消滯。再加赤苓、澤瀉,與柴、葛一升一降,而邪自解矣。
和中解托湯 治外感之證,手足厥冷,惡寒淅瀝,肢節痠疼,有似陽微者;口渴欲飲,舌上微苔,有似陰弱者,此方主之。
柴胡 乾葛 山楂 澤瀉(各一錢) 陳皮(八分) 甘草(三分) 生薑 大棗
如頭痛者,加川芎八分。如嘔惡者,加半夏五分。如兼寒滯不散者,加桂枝、防風。如胸腹有微滯者,加厚朴八分。
宏格曰:此外邪不解,里郁內熱之方也。若體虛之人,過於清涼,邪愈不解,只用柴胡提清,葛根托裡。此二味者,一則味甘性寒,一則氣清味辛,清辛而不肅殺,甘寒而不壅遏,能使表氣浹洽。陳皮辛以利氣,山楂酸以導滯,澤瀉滲以分消,此三味者,辛而不烈,滲而不燥,導而不峻,虛弱者宜之。更有甘草以調表里之和,薑、棗平營衛之逆也。
清裡解托湯 治外感之邪,蒸蒸煩熱,躁悶喘渴,有似陽虛內熱者。
桔梗 麥冬 乾葛 柴胡 瓜蔞仁 澤瀉 車前(各一錢) 黃芩(一錢五分) 生甘草(三分)
如陰不足,而邪不解者,加生地一錢。如外邪甚者,加防風、秦艽各一錢。熱甚者,加連翹六分。虛熱有痰,加玉竹、貝母各七分。
宏格曰:內邪蒸熱,與陰虛不同,舌苔必有芒刺,不能紅潤。所以用柴、葛一提一托,使客邪之熱迅達肌表,更用車前、澤瀉,使邪從小便出,且與柴、葛並用,上下分消,何熱不除,何邪不解乎?
葛根解托湯 治正氣內虛,客邪外逼,有似虛勞各證。
乾葛 柴胡 前胡(各八分) 防風(六分) 陳皮 半夏 澤瀉(各一錢) 生甘草(三分) 生薑 大棗
如寒氣勝者,加當歸七分,肉桂五分。陰氣不足者,加熟地一錢。若元氣大虛,正不勝邪,兼用補托之法。如頭痛者,加川芎、白芷各七分。氣逆多嗽者,加杏仁一錢。痞滿氣滯者,加白芥子五七分。
宏格曰:此證原非內虛,補之而邪益壅,托之而邪易解。蓋解托之妙,妙用葛根。葛根味辛性涼,諸涼藥皆滯,能遏表寒,惟葛根之涼,涼而能解;諸辛藥皆燥,能發內熱,惟葛根之辛,辛而能潤。其用與柴胡互有短長,柴胡妙於升,能拔陷;前胡妙於降,能平氣;乾葛妙於橫行,能托裡。用二陳、薑、棗之辛甘溫以和營衛。外有柴、前、防風以托出,內有澤瀉以分消解托之妙,盡於此矣。
升柴拔陷湯 治外感客邪,日輕夜重,有似陰虛者。
升麻 柴胡 前胡 葛根 陳皮 半夏 枳殼 山楂 澤瀉 車前子 生薑 大棗
若陽虛內陷者,用補中益氣湯,或舉元煎。若陰虛內陷者,補陰益氣煎、理陰煎。若初起而邪有內陷不出者,照方隨症加減。若虛甚者,宜用補托之法。
宏格曰:升麻、柴胡皆辛清升舉之品,能引陽氣於至陰之下,故邪之未陷,能拔而正之,此升、柴之超於諸藥也。前胡平寒熱,乾葛清肌肉,皆托邪外出之聖藥。陳皮、半夏匡正中氣,使中氣內充,逐邪出外。枳殼、山楂清導中官,使賊邪不得援引,無由內據。至於澤瀉、車前皆導水之品,使邪熱分消而出,有潛移默奪之功。加薑、棗者,取其甘辛相濟,有輔正黜邪之用也。
補托之法
凡邪實則正虛,正旺則邪退,此陰陽勝復,自然之理也。若其人稟受素旺,足以拒邪,故用疏散一汗而解,不必補亦不必托也。若其人稟受雖旺,適足與邪氣相當,即不能任大攻散,然亦不必補托也。惟邪實正虛之人,專事和解,邪不聽命,必兼托兼解,縱有餘邪,亦無停身之處矣。若氣血大虛之輩,邪將陷入者,不惟發表和解無功,即兼解兼托亦無益也。惟是堅我牆垣,固我城郭,戢我人民,攻彼賊寇,或縱或擒,由我操柄,庶乎國泰民安,而邦寧本固矣。孫子曰:知彼知此,百戰百勝。其補托之謂乎。
益營內托散 治陰虛不足,不能托邪外出者,此方主之。
柴胡(七分) 乾葛(一錢) 熟地(一錢) 當歸(八分) 人參(五分) 甘草(三分) 秦艽(八分) 續斷(八分) 生薑 大棗
若陰勝之時,外感寒邪者,去秦艽、續斷,加細辛、附子五六分。若火盛陰虛,而邪有不能解者,加人參五分。若脾腎兩虛而痰多者,加茯苓八分,白芥子五分。若泄瀉者,加山藥、扁豆一錢。若腰腹痛者,加杜仲、枸杞一錢。
宏格曰:營不能營,則虛邪客入,表散不愈,治當補血以托邪。故用人參、熟地補營中之虛,同當歸、秦艽,活營中之血;續斷以理營中之傷;茯苓以解營中之熱。柴胡、乾葛,一提一托,迅達肌表。生薑、大棗,一辛一甘,調和營衛。更有人參、熟地與柴、葛並用,鼓舞諸經之邪。托者自托,提者自提,兩不相礙,使清濁攸分,表裡融洽,何邪不散,何表不解乎?
助衛內托散 治陽虛不足,不能托邪外出者,此方主之。
柴胡(八分) 乾葛(一錢) 黃耆(一錢) 白朮(一錢) 人參(五分) 甘草(三分) 茯神(八分) 當歸(六分) 生薑 大棗
若氣滯者,加藿香、砂仁六分。外邪盛者,加羌活、防風各六七分。咳嗽者,加佛耳草、款冬花八分。兼痰者,貝母、橘紅八分。腹痛或瀉者,加炮薑、木香五分。氣虛甚者,參、耆加至一二錢為主。
宏格曰:衛不能衛,邪乘虛入,欲達外而不能,欲內迫而益熾,表散則不為汗解,清裡則凝滯更深。虛人至此,惟補托一法最善。蓋補則正氣旺,托則邪氣散,人參、黃耆輔正之品也,正旺則邪自出。柴胡、葛根祛邪之品也,邪退則正不傷。當歸氣輕味辛,解營中之表。白朮補土和中,壯脾胃之虛。茯神用以通心。甘草用以托裡。邪將內陷,柴、葛能提。營衛不調,薑、棗可理。
雙補內托散 治陰陽兩虛,不能托邪外出者,此方主之。
人參(五分) 黃耆(一錢) 熟地(一錢) 當歸(八分) 柴胡(八分) 乾葛(八分) 白朮(八分) 秦艽(七分) 川芎(六分) 甘草(三分) 生薑 大棗
若寒盛陽虛者,加製附子七八分。表邪盛者,加羌活、防風七八分。頭痛者,加蔓荊子八分。陽氣虛陷者,加升麻三五分。
宏格曰:陰陽兩虛之人,氣血虧衰,無力以拒邪也。故用人參、黃耆、白朮,以補其氣;熟地、當歸、川芎,以補其血;柴胡、乾葛、秦艽,以托其外邪。如四君而不用茯苓者,恐其滲泄;如四物而不用芍藥者,恐其酸寒。或加肉桂有十全之功,佐以薑、棗有通調營衛之美。虛人服之,邪可立散矣。
寧志內托散 治外感客邪,內傷情志,憂思抑鬱,矜持恐怖,神情不暢,意興不揚,惡寒發熱,身脹頭疼者,此方主之。
柴胡(八分) 茯神(六分) 葛根(一錢) 人參(五分) 當歸(八分) 棗仁(六分) 遠志(六分) 橘紅(六分) 貝母(八分) 益智仁(五分) 加生薑、大棗同煎。
若陽分虛者,加黃耆、白朮各一錢。若陰分虛者,加熟地、白芍一錢。若氣滯者,加木香三五分。若虛火,加丹皮、梔子七分。若肝脾兩虛者,加何首烏、圓眼肉。
宏格曰:人知有七情之內傷,而不知有七情之外感。人知外感之表散,而不知外感之寧神。蓋情志之病,本無用疏散之理。而外邪客之,不得不藉人參之大力,以助柴、葛之託提。茯神、當歸養血寧神,遠志、棗仁交通心腎,益智啟脾,貝母開鬱,橘紅除痰利氣,薑、棗調和營衛,再與人參、柴、葛並用,則邪無不透也。
補真內托散 治房勞過度,耗散真元,外挾客邪者,此方主之。
柴胡(八分) 乾葛(八分) 人參(五分) 黃耆(一錢) 熟地(一錢) 當歸(八分) 茯神(八分) 棗仁(六分) 麥冬(七分)
如虛火上泛,或吐衄血者,加澤瀉六分,茜根八分,丹皮八分。如血不止者,加牛膝、丹參各一錢。如咳嗽痰多,加貝母、阿膠、天冬各七八分。如脾胃弱,加山藥、扁豆一錢。
宏格曰:房勞挾外感,當以培補精神為主。故用參、耆以益元氣,歸、地以補精血,柴、葛以托外邪,茯神、棗仁以安神志,麥冬生津潤燥。以欲竭精枯之軀,而感冒四時不正之邪,以大補氣血之品,而加入柴胡、葛根之內,則補者自補,托者自托,而散者自散矣。
寧神內托散 治食少事煩,勞心過度,兼感外邪,寒熱交作者,此方主之。
丹參(一錢) 茯神(八分) 棗仁(六分) 人參(五分) 甘草(三分) 當歸(八分) 續斷(一錢) 柴胡(八分) 乾葛(八分) 遠志(六分) 生薑 大棗
若用心太過者,加丹參一錢,柏子仁一錢。若兼用力太過者,加秦艽、續斷各一錢。若食少心煩者,加蓮肉、扁豆、穀芽各一錢。若心虛不眠多汗者,加五味子三分。若邪甚不能解散,加秦艽、羌活五七分。
宏格曰:曲運神機,勞傷乎心;多言事冗,勞傷乎肺;謀慮不決,勞傷乎肝;風寒不謹,勞傷乎營衛。故用茯神、丹參以寧神,棗仁、當歸以補肝血,柴胡、葛根以托外邪,遠志交通心腎,續斷專理勞傷,更有人參、甘草駕馭為之主宰,則客邪無容身之地矣。
理勞神功散 治傷筋動骨,勞苦太過,損氣耗血,而邪有不能外出者,此方主之。
秦艽(一錢) 續斷(一錢) 杜仲(一錢) 香附(七分) 當歸(八分) 骨碎補(一錢) 陳皮(七分) 甘草(三分) 五加皮(八分) 金毛脊(八分) 柴胡(八分) 葛根(八分) 生薑 大棗
若發熱,加柴胡七分,乾葛八分。若咳嗽,加白前、桔梗六分。若久嗽,加紫菀、百部八分。若腰痛,加破故紙一錢。若骨蒸夜熱,加地骨皮、青蒿、鱉甲八分。若胸滿,加砂仁、木香六分。
宏格曰:用力太過,則氣血不和而營衛虛;勞傷筋骨,則正氣不充而邪易入。秦艽、續斷,善理勞傷;柴胡、葛根,托邪外出;當歸、杜仲,養血舒筋而宣通脈絡,陳皮、香附、宣郁壅滯而理氣寬中;骨碎補、金毛脊、五加皮,活血榮筋,大能堅腎;生薑、甘草、大棗,調和營衛,且能逐邪。虛人勞力,而所以善理勞傷,功效若神也。
附:總論
宏格曰:虛損非盡因外感而起也,然外感亦有虛損者。凡病之將來,必有其機,今治法不專補而兼主散。思患預防者,為先之已有其機也,虛者損之機也。頻感外邪,消耗氣血,是外損之機也。與其治於已成之後,孰若留意於未成之先。二法十三方治未成之外損,而不治已成之外損也。蓋恐人之將變外損,而使之不致成外損也。所以托邪為主,而不專從事於補也。
理脾陰之法
吳澄曰:脾乃胃之剛,胃乃脾之柔。東垣《脾胃論》謂脾為死陰,受胃之陽氣,方能上升水穀之氣於肺。若脾無所稟,則不能行氣於臟腑,故專重以胃氣為主。又曰:飲食不節則胃先受病,勞倦者則脾先受病,脾受病則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則脾病必及胃,胃病亦必及脾,一腑一臟,恆相因而為表裡也。古方理脾健胃,多偏補胃中之陽,而不及脾中之陰。然虛損之人多為陰火所鑠,津液不足,筋脈皮骨皆無所養,而精神亦漸羸弱,百症叢生矣。今以芬香甘平之品培補中宮,而不燥其津液,雖曰理脾,其實健胃,雖曰補陰,其實扶陽,則乾資大始,坤作成物,中土安和,天地位育矣。
中和理陰湯 治中氣虛弱,脾胃大虧,飲食短少,痰嗽失血,泄瀉腹脹,不任耆、朮、歸、地者,此方主之。
人參(一錢) 燕窩(五錢) 山藥 扁豆(各一錢) 蓮肉(二錢) 老米(三錢)
凡肺有火者,以沙參易人參,或二者並用,後數方准此。陰虛火泛者,加海參三五錢。痰多者,加橘紅、半夏曲五七分。泄瀉者,加臍帶。嗽不止者,加枇杷葉、款冬花八分。失血者,加丹參、荷葉一錢。熱盛者,加丹皮、地骨皮。汗者,加桑葉、荷葉一錢。
宏格曰:萬物皆生於土,脾胃者後天之根本,人之所賴以生者也。脾胃一虧,則氣血不行,五臟六腑無所稟受,而生機漸微矣。古方救脾胃,多用耆、朮、歸、地甘溫益胃之劑,然以補胃陽則有餘,若以補脾陰則不足。蓋虛勞而至於脾胃虧弱,雖有參、耆、桂、附、歸、地等藥,亦難為力矣。於是以人參大補五臟之陽而不燥,以燕窩大補脾胃之陰而不滋,佐以山藥、扁豆健脾,加以蓮肉、老米養胃,以致中土安和,萬物並育而不相害也。
理脾陰正方 治食少泄瀉,痰嗽失血,遺精等症,虛勞不任耆、術者,此方主之。
人參(一錢) 河車(二錢) 白芍 山藥 扁豆 茯苓(各一錢) 橘紅(六分) 甘草(五分) 蓮肉(一錢五分) 荷葉(一錢) 老米(三錢)
食少泄瀉者,加冬瓜仁一二錢。汗多者,浮麥、牡蠣一錢。嗽甚者,加枇杷葉一錢。痰多,加貝母八分。失血者,加血餘一錢,藕節三五個。遺精者,加芡實、魚鰾二三錢。
宏格曰:脾喜溫而惡涼,喜燥而惡濕,故理脾之方多燥濕之品。虛勞日久,胃少脂膏,略兼香燥,便發虛火;少加清潤,泄瀉必增。然食少痰多,遺精失血,皆脾胃虧損也。方以人參、荷葉保其肺氣,以河車大補其真元,佐以扁豆、山藥固守中州,以白芍、甘草緩其肝而不下克脾土,以橘紅、老米醒其脾而不上侵肺金,補脾陰而胃陽亦不相礙也。
資成湯 治虛勞遺精盜汗,食少泄瀉,血不歸經,女子崩漏不止,虛勞不任耆、木、歸、地者,此方主之。
人參 白芍 扁豆 山藥 茯神(各一錢) 丹參(八分) 橘紅(六分) 甘草(五分) 蓮肉(一錢五分) 檀香(三分)
用雄健無病豬肚一具,酒洗磨淨,取清湯煎藥,或為丸亦可。
虛熱者,加丹皮、地骨皮。驚恐怔忡,不眠多汗者,加棗仁。火鑠肺金,乾枯多嗽者,加百合。便血失血者,加地榆、續斷。小水不利者,加車前子。痰多者,加貝母。
宏格曰:心藏神其用為思,脾藏智其用為意,是以神智思意,火土合德者也。用人參大補元氣,以豬肚大健脾胃,茯神、丹參滋養心陰,扁豆、山藥培補脾元,白芍緩肝,甘草補土,佐以蓮肉合丹參而交通心腎,加以檀香佐陳皮而芬香醒脾。合而用之,則脾胃之氣上行心肺,下通肝腎,一滋心陰,一理脾元,壯子益母也。
升補中和湯 治虛勞寒熱,食少泄瀉,不任升、柴者,此方主之。
人參(五分) 穀芽 山藥(各一錢) 茯神(八分) 甘草(三分) 陳皮(七分) 扁豆(一錢) 鉤藤(八分) 荷鼻(一個) 老米(三錢) 紅棗(二個)
氣血弱而似瘧者,加制何首烏三錢。筋骨不利者,加秦艽、續斷一錢。微有火者,加玉竹八分。泄瀉者,冬瓜仁二三錢。大便下血者,地榆八分。食少者,加蓮子肉三錢。失血者,加茅根、藕節三五錢。
宏格曰:升補中和,為清陽下陷者而設也。蓋陰虧火泛,法不宜升,而肝腎空虛,更不直升。惟是泄瀉食少之人,清陽不升則濁陰不降,於法不可以不升,而又非升、柴之輩所能升者,故以人參、鉤藤、荷鼻升胃中之陽,以穀芽、山藥、扁豆、老米補脾中之陰,陳皮快氣,甘草和中,紅棗助脾,雖非升、柴、耆、術之品,而功效實同補中益氣之立法矣。
暢郁湯 治肝脾血少,血虛有火,不能用歸、朮、柴胡者,此方主之。
丹參 穀芽(各一錢) 白芍 茯苓 扁豆 鉤藤 菊花 連翹(各八分) 甘草(五分) 荷葉(一錢)
脅痛者,加女貞子、鱉甲八分。氣逆者,加降香一錢。火盛者,加丹皮、地骨皮八分。咳嗽者,加橘紅、貝母五六分。兼外感者,加蘇梗三五分。痰多眩運者,加天麻八分。泄瀉者,加蓮肉、老米三錢。
宏格曰:古方枳朮丸變為補中益氣湯,越鞠丸變為逍遙散,此皆青出於藍也。如越鞠丸之川芎,即歸、芍也;蒼朮即白朮也;神麯即陳皮也;香附即柴胡也;梔子即逍遙之加味也。然虛勞之人,亦有不宜於柴胡、薄荷、歸、術者,今又變為暢郁湯。如丹參即逍遙之當歸也,鉤藤即柴胡也,扁豆、穀芽即白朮也,菊花即薄荷也,連翹、荷葉即丹皮、梔子也。功能培本以舒中,益營以養木。以越鞠為祖,而逍遙散、暢郁湯、解肝煎、化肝煎、逍遙飲,皆自越鞠支分派衍也。
理脾益營湯 治脾虛血少,陰虛發熱,不任歸、地者,此方主之。
制首烏(三錢) 海參 蓮肉 黑料豆(各二錢) 山藥 扁豆(各一錢)
陰陽兩虛者,加中和理陰湯。血分熱者,加丹皮、地骨皮八分。痰多者,加橘紅、貝母六分。咳嗽者,加紫菀、枇杷葉一錢。汗多者,加浮麥一錢。失血者,加金墨、藕節。食少者,加穀芽、苡仁一二錢。
宏格曰:人身之血,內外流通,水火合德而生,人所賴以相依立命者也。心主之,肝藏之,脾統之,濡潤筋脈,充養百骸者也。今虛勞之人,血少而不能補血,脾虛而不能健脾。故用海參以有氣血之屬,補陰而養血;二豆以五穀之屬,養胃而健脾;用蓮肉補心,則心有所主,而血運化;制首烏補肝,則肝有所藏,而血不妄行;以山藥佐扁豆扶脾,則脾有所統,而為胃行其津液,灌溉四旁,而五臟均受其益矣。
培土養陰湯 治虛勞食少痰多,陰分不足,自汗盜汗,遺精,不任熟地、山萸等藥者,此方主之。
制首烏(三錢) 丹參 扁豆 穀芽(各一錢) 白芍 車前(各八分) 蓮肉(一錢五分) 豬腰(一具)
陽經火甚,痰嗽喘急者,加保金湯。心脾氣虛失血者,加苡仁、藕節二三錢。積瘀胸膈脹滿者,加白茅根一錢。血中氣滯者,加降香八分。氣血大虛弱者,加人參、燕窩三錢。尾閭骨痛者,加鹿角霜一錢。泄瀉不止者,加臍帶。汗多者,加桑葉一錢。嗽不止者,加枇杷葉、佛耳草七八分。遺精者,加芡實、蓮鬚一錢。
宏格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今虛勞之人,溫氣則火生,補精則濡泄,雖六味、四物、生脈皆非所宜也。以制首烏為君,固精養血,有地黃之功,而無地黃之滯;以豬腰為臣,補腎生精,有生血之功,而無敗胃之虞;扁豆、穀芽補脾陰,而不燥肺金;丹參、蓮肉交通心腎,而不耗陰血;白芍酸收以緩肝;車前利小便而不走精氣。扶脾保肺,平補肝腎,食少不礙痰多,亦宜此溫氣補味之變方也。
保金湯 治痰嗽喘急者,虛勞之人,不宜於麥冬、五味,此方主之。
人參 玉竹 百合
豬肺清湯煎服。
咳嗽者,加枇杷葉、款冬花。食少泄瀉者,加苡仁、扁豆。虛汗者,加桑葉、浮麥。見血者,加丹參、紫菀。便血者,加地榆、扁豆、白芍。
宏格曰:肺為嬌臟,而朝百脈,一身之元氣所主者也。今虛勞日久,喘嗽痰多,火盛刑金,而有不利於麥冬、五味者。故以玉竹之清潤,能清權衡治節之司;以人參之補陰,能益後天營衛之本;以百合之酸溫,能收先天癸水之源。加以豬肺載諸藥入肺,而不走他臟,三氣通而三才立,則水升火降,而痰嗽氣喘自定矣。
味補湯 治虛勞日久,脾胃薄弱者,此方主之。
燕窩 海參 淡火肉 鰻魚
上四味煮汁飲,或用鮮河車一具,同入煮極爛,飲其汁更妙。
遺精,加魚鰾。泄瀉,加蓮子肉、山藥。
宏格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此數者皆氣血有情之物,非泛常草木可比。但虛勞日久,脾薄胃弱,不勝肥濃,上易噁心,下易作瀉,況前服補脾陰正方,而繼之以數味,只飲其汁,食其精華而去其渣滓,自有斡旋造化之功,不可因其日食恆常之味而忽之也。蓋病得其養,即飲食亦可以為藥;失其養,即藥亦可以為病。語曰,藥補不如食補,此之謂也。
論變通治法
凡遇病脈症有不可憑,方書有不能盡合,則當參伍比類而揆於理。即於理有不合,則辨微察隱而析其情,庶幾諸視獨見,不惑秋毫,而後可以出入變通施治,會悟於方書脈症也。
珠參辨
吳澄曰:近日新出一種珠參,其形尖圓而微長,其味苦多而甘少,大者數錢,小者僅釐許,人爭售之,以其價廉故也。嘗考珠參之名,不見於本草,不載於古方,不知何物,妄以名參,誤人害世,莫此為甚。按人參之味微苦而甘,能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非他藥所能代也。今珠參小者,苦多而甘少,大者味苦而不甘,若大至數錢,其若竟不能入口。故好事之輩,往往以大者炫奇,無知之人,又以小者味美。於是挾利之徒,用蜜水拌蒸,去其苦味,潤以甘甜。要之總是一物,何分大小,總無補益,蒸浸何為?詳稽各家藥性,未有大苦之味而能補益者也。所以陽虛之人,苦寒傷胃,服之往往不救者,不知凡幾。忽又倡議宜於陰虛有火之證,以其味苦不利於陽虛,而陰虛火動者,服之必獲其益。以致傷脾敗胃,嘔惡不食,瀉泄而斃者,又不知凡幾。又云宜於痘科、外科,以其苦能解毒,參能補托。不知補托全賴甘溫,味苦必寒,而云補托寧無誤耶?又云宜於丸散,惟無病之人,雜入諸補劑中為丸,服之不見其損,亦不見其益也。籲!此物空有參名,並無實效。世人不察,見其取一參字之名,而遂謂是參皆補,紛紛攘攘,交相讚美,甘受其誤而不覺。噫,亦可嘆哉!
人參論
(見下集風寒門)
北沙參、黨參論
(見咳嗽門)
上集卷之十一
水丘道人紫庭治傳屍癆瘵法
吳澄曰:傳屍癆瘵,惡候也。有鬼邪以生災,有怪蟲以為害,日積月深,漸至於死。傳及旁人,連及宗族,甚至滅門,何其慘歟!水丘先生不以尋常藥餌,而以開關把胃二法,分陰分陽,救度世人。其立議也精微,其用藥也玄妙,其辨證也詳明,其建功也速效,以為癆瘵之主治,而他賢方法附焉。
治癆瘵方法
水丘道人年一百,煉得龍精並虎魄,流傳此法在人間,聊向三天助陰德。扶危起死莫蹉跎,此藥於人有效多,不問陰陽與冷熱,先將脾胃與安和。脾經虛冷易生寒,最是難將熱藥攻,閉卻大便並上氣,為多厚朴與蓯蓉。此法精關兩道方,病人入口便知良,但須仔細看形候,莫向陰中錯用陽。涕唾稠黏小便赤,乾枯四體無筋力,烏龍膏子二十圓,便似焦枯得甘滴。遺精夢泄腹膨高,咳嗽陰疼為患勞,此病是陰須識認,便當急下玉龍膏。嗽里痰涎仰臥難,陰陽交併候多端,卻須兼服訶黎散,治取根源病自安。
開關把胃論
人有傳屍、⿰歹厭殜、伏連、五勞、七傷、二十六蒸,其候各異,其源不同。世醫不明根本,妄投藥石,可勝嘆哉!予休心雲水,遠絕人事,遂以所傳《樞要精微》以示世醫,使之明曉。夫傳屍癆者,男子自腎傳心,心而肺,肺而肝,肝而脾;女子自心傳肺,肺而肝,肝而脾,脾而腎,五臟復傳六腑而死矣。或連及親族,至於滅門。其源皆由房室飲食過度,冷熱不時,憂思悲傷,有欲不遂,驚悸喜懼,或大病後行房,或臨屍哭泣,屍氣所感。邪氣一生,流傳五臟,蠹食傷心,雖有諸候,其實不離乎心陽、腎陰也。若明陰陽用藥,可以返魂奪命,起死回生。人知勞之名,未知其理。人生以血為榮,氣為衛,二者運轉而無壅滯。勞何由生?故勞者倦也,血氣倦則不運。凝滯疏漏,邪氣相乘。心受之,為盜汗虛汗,憂悲恐懼,恍惚不安。腎受之,為骨蒸,為鬼交,陽虛好色愈甚。肝受之,為瘰癧,脅滿痞聚,拳攣拘急,風氣乘之,為疼痛。脾受之,為多思慮慕,清涼不食,多食無味。肺受之,為氣喘痰涎,睡臥不安,毛髮焦枯。至於六腑,亦有各證。今人多用涼藥,則損胃氣,雖盧扁亦難矣。予之所論,但在開關把胃,何則勞病者?血氣不運,遂致乾枯,此關脈閉也。故先用開關藥,通其血脈。既開關則須起胃,蓋五臟皆有胃氣,邪氣附之,則五臟衰弱。若不把胃,則他藥何由而行?故開關把胃,乃治勞妙法也。然必須明陰陽,且如起胃,陽病藥不可過暖,陰病藥不可過涼。今人言丁香、厚朴、肉桂、蓯蓉可補五臟,不知用之則喘息閉嗽,如火益熱。或以治鬼為先務,要當法藥相濟,道力資扶,然後鬼屍可逐也。此論上合黃帝、岐、扁,下明臟腑陰陽。非患人有福,亦不遭逢寶之。
總論病證
如夜夢鬼交,遺精自泄,夢魂不安,常見先亡,恐怖鬼神,思量飲食,食至不進,目睛失白,骨節疼痛,五心煩熱,頭髮作滯,面臉時紅,如傅胭脂,唇紅異常,肌膚不潤,言語氣短,大便秘澀,或時溏利,小便黃赤,或時白濁,項生瘰癧,腹中氣塊,鼻口生瘡,口舌乾燥,咽喉不利,仰臥不得,或時氣喘,涕唾稠黏,上氣憤滿,痰吐噁心,腹脅妨悶,陰中冷痛,陰癢生瘡,多濕轉筋拘急,或忿怒悲啼,舌直苦痛,目睛時疼,盜汗,抬肩喘息,陽道虛剛。如手足心煩疼,口乾舌瘡,小便黃赤,大便難,及熱多咽喉痛,涎唾黃黏,及兼前項一二症,即是陽病,當用陽病開關散,為瀉陽而補陰。如大便溏利,小便白濁,飲食不化,胃逆口惡,雖有熱,痰唾白色,及小便多,仍兼前項數症,即是陰病,當用陰病開關藥。凡勞病虛極,亦多令人煩躁,大小便不利,宜兼諸脈證審之。陰陽二證,皆用起胃散。
七寶圓 瀉骨蒸傳屍邪氣,陰病可服。
黃連四兩為細末,用豬肚一個洗淨,入藥末線縫之。用童便五升,文武火煎令爛干為度。以肚細切,同藥爛研,置風中吹乾,丸如桐子大,硃砂、麝香為衣。空心麥門冬水下,或用陽病開關散嚥下。無硃砂亦可。
陽病開關散
北柴胡(去蘆) 桔梗(炒) 秦艽 麥門冬(去心,各五錢) 芍藥 木香 澤瀉(各一兩) 木通(五錢) 甘草(一錢,灸) 當歸 桑白皮(蜜炙) 地骨皮(各一兩)
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煎六分,空心服。小便多,即病去也。
陰病開關散
當歸 赤芍藥 肉桂 白芷 甘草(炙,各五錢) 木香(二錢,制) 枳殼(三錢) 天南星(一錢,去皮,薑汁浸一宿,焙)
㕮咀,每服三錢,姜三片,煎七分,入無灰酒三分盞,童便三分盞,又煎七分,溫服。先服此起胃散一二日後,不問退否,兼玉龍膏服之。
起胃散 陰陽二候皆可服。
黃耆(炙,二兩) 白朮(炒,一兩) 白芷(五錢) 人參(五錢) 山藥(一兩)
㕮咀,每服三錢,加木瓜煎。或加沉香、茯苓、甘草各五錢。
烏龍膏 治涕唾稠黏,小便赤,乾枯,四肢無力。
烏梅(去核) 柴胡 紫菀 生乾地黃 木香(各一兩) 秦艽(實好者) 貝母(麵炒去心) 防風(各三錢) 杏仁(五兩,麵炒,為末) 皂角(六十片,二十片去黑皮醋炙為末,二十片燒灰存性,二十片湯浸去黑皮,用精豬肉剁爛如泥,同皂角一處,入水五升細揉汁,入童便三升,無灰酒一升,並熬如膏)
和前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麥門冬湯下。甚者二十日效。
玉龍膏 治遺精、夢泄、腹膨、咳嗽、陰疼。
青蒿子 柴胡 白檳榔(各二兩) 制鱉甲 白朮 赤茯苓 木香 牡蠣(各五錢) 地骨皮(五錢) 人參(一兩) 生乾地黃(一兩) 當歸(三錢) 硃砂(一錢) 豆豉心(二合) 虎頭骨(斫開,酒炙黃赤色,一兩) 肉蓯蓉(酒浸一宿,炙,一兩) 鱉甲(湯煮去皮裙,酒浸,炙黃赤)
皆為末。又加烏梅肉、枳殼。上前件末成,卻以杏仁五升,壯者以童便浸,春夏七日,秋冬十日,和瓶日中曬,每日一換新者,日數足,以清水淘去皮尖焙乾,別以童便一升,於銀石器內,以文火煎至隨手爛,傾入砂盆,用柳木槌研爛為膏,細布濾過,入酥一兩,薄荷自然汁二合,攪勻和藥,用槌搗五百下,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湯下十五丸,加至三十丸。如覺熱,減丸數服,熱少還添。加減經月日,諸證皆退,進食安臥,面有血色,乃藥行也,當勤服無怠。忌莧菜、白粥、冷水、生血、雀、鴿等物。
訶黎散 治勞嗽上氣,陰陽交併。
赤茯苓(二兩) 訶黎勒皮(二兩) 木香(五錢) 檳榔(一兩) 當歸(一兩炒) 大黃(二兩炒) 吳茱萸(湯泡七次,五錢)
㕮咀,每服三錢,生薑三片,水一盞,煎六分,溫服。
傳屍癆
《本事方》:葛稚川言鬼疰者,是五屍之一疰。又按:諸鬼邪為害,其變動乃有三十六種至九十種,大約使人淋漓,沉沉默默,的不知其所苦,而無處不惡,累年積月,漸就頓滯,以至於死,傳於旁人,乃至滅門。覺知是候者,急治。獺肝一具,陰乾取末,水服方寸匕,日三服效。未知再服。此方神良。
《紫庭方》:傳屍、伏屍皆有蟲,須用乳香薰病人之手。乃仰手掌,以帛覆其上,熏良久,手背出毛長寸許,白而黃者可治,紅者稍難,青黑者即死。若熏之良久,無毛者即非此證,屬尋常虛勞證也。又法:燒安息香令煙出,病人吸之,嗽不止,乃傳屍也,不嗽非傳屍也。
《直指方》:瘵蟲食人骨髓,血枯精竭,不救者多。人能平時愛護元氣,保養精血,瘵不可得而傳。惟夫縱欲多淫,精血內耗,邪氣外乘,是不特男子有傷,婦人亦不免矣。然而氣虛腹餒,最不可入癆瘵之門,弔喪問喪,衣服器用中,皆能乘虛而染觸。間有婦人入其房,睹其人病者,思之癆氣隨入,染患日久,莫不化而為蟲。治療之法,大抵以保養精血為上,去蟲次之。安息、蘇合、阿魏、麝、犀、丹砂、雄黃,固皆驅伐惡氣之藥,亦須以天靈蓋行乎其間。蓋屍疰者鬼氣也,伏而未起,故令淹纏,得枯骸枕骨治之,鬼氣飛越,不復附人,於是乎瘥。外此則虎牙骨、鯉魚頭,皆食人之類也,其亦枕骨之亞乎。要之,發用以前,當以川穹、當歸先立乎根本之地,先用芎歸血餘散吞北斗符,次用鱉甲生犀散取蟲。
芎歸血餘散
室女頂門生髮(一小團。井水洗去油膩法:醋浸一宿,日中曬乾,紙捻火燒存性) 真川芎(五錢) 當歸(三錢) 木香 桃仁(水浸去皮,焙,各二錢) 安息香 雄黃(各一錢) 全蠍(二枚) 江上大鯉魚頭(生截斷,一枚,醋炙酥)
上為末,分作四服。每服井水一大碗,靜室中煎七分,入紅硬真降香末五分,燒北斗符入藥。月初五更,空心向北目天咒曰:瘵神瘵神,害我生人,吾奉帝敕,服藥保身,急急如律令。咒五遍,面北服藥畢,南面吸生氣入口腹中,燒降香置床底下。午時又如前服藥。
鱉甲生犀散 治瘵疾,殺瘵蟲,取出惡物。
天靈蓋一具,男者色不赤可用,女者色赤勿用,以檀香煎湯候冷洗。咒曰:電公靈,雷公聖,逢傳屍即須應,急急如律令。咒七遍訖,次用酥炙黃 生鱉甲(一枚,去裙,醋炙黃) 虎長牙(二枚,醋炙酥,如無則用牙關骨,五錢足) 安息香 桃仁(水浸,去皮,焙) 檳榔(雞心者,各五錢) 生犀角 木香 甘遂 真降香 乾漆(杵碎,炒煙略盡,存性) 阿魏(酒浸研,各三錢) 雷丸(二錢) 全蠍(三個) 蚯蚓(十條,生研,和入藥內) 川山甲(取四趾,醋炙焦)
上件為末,每服五錢。先用豉心四十九粒,東向桃、李、桑、梅小梢各兩莖,長七寸,生藍青七葉,青蒿一小握,蔥白連根洗五莖,石臼內同杵,用井水一碗半,煎取一盞,入童子尿一盞,內藥末煎取七分,入麝一字。月初五更,空心溫服,即以被覆汗。恐汗中有細蟲,軟帛拭之,即焚其帛。少時必瀉蟲,以淨桶盛,急鉗取蟲,付烈火焚之,並收入磁器中,瓦片傅雄黃蓋之,泥和灰扎埋深山絕人行處。
上清紫庭追癆法
三尸九蟲之為害,治者不可不知其詳。九蟲之內,三蟲不傳,蝟、蛔、寸白也。其六蟲者,或臟中毒而生,或親屬習染而傳。疾之初,覺精神恍惚,氣候不調,切在戒忌酒色,調節飲食。如或不然,五心煩熱,寢汗忪悸,如此十日,頓成羸瘦,面黃光潤,此其症也。大抵六蟲,一旬之中,遍行四穴,周而復始。病經遇木氣而生,立春一日後方食起,三日一食,五日一退,方其作苦,百節皆痛,蟲之食也。退即還穴醉睡,一醉五日,其病乍靜。候其退醉之時,乃可投符用藥,不然蟲熟於符藥之後,不能治也。一蟲在身中佔十二穴,六蟲共佔七十二穴。一月之中,上十日蟲頭向上,從心至頭遊四穴;中十日蟲頭向內,從心至臍遊四穴;下十日蟲頭向下,從臍至足遊四穴。陽日長雄,陰日長雌。其食先臟腑脂膏,故其色白。五臟六腑一經食損,即皮聚毛脫,婦人即月信不行,血脈皆損,不能榮五臟六腑也。七十日後,食人血肉盡,故其蟲黃赤。損於肌肉,故亦瘦劣,飲食不為肌膚,筋緩不能收持。一百二十日外,血肉食盡,故其蟲紫,即食精髓。傳於腎中食精,故其蟲色黑,食髓即骨痿,不能起於床。諸蟲久即生毛,毛色雜花,鍾孕五臟五行之氣。傳之三人,即自能飛,其狀如禽,亦多品類。傳入腎經,不可救治。利藥下蟲後,其蟲色白,可三十日服藥補;其蟲黃赤,可六十日服藥補;其蟲紫黑,此病已極,可百二十日服藥補。又云:蟲頭赤者,食患人肉可治;頭口白者,食患人髓,其病難治,只宜斷後。故經曰:六十日者,十得七八;八十日內治者,十得三四。過此以往,未知生全,但可為子孫除害耳。
第一代為初癆病,謂初受其疾,不測病原,酒食加餐,漸覺羸瘦,治療蹉跎,乃成重病。醫人不詳其故,誤藥多死。
此蟲形如嬰兒,背上毛長三寸,在人身中
此蟲形如鬼形,變動在人臟腑中
此蟲形如蝦蟆,變動在人臟腑中
以上諸蟲,在人身中縈著之後,或大或小,令人夢寐顛倒,魂魄飛揚,精神離散,飲食不減,形容漸羸,四肢痠疼,百節勞倦,憎寒壯熱,背膊拘急,頭腦疼痛,口苦舌乾,面無顏色,鼻流清涕,虛汗常多,行步艱難,眼睛多痛。其蟲遇丙丁日食起,醉歸心俞穴中,四穴輪轉,周而復始。候蟲大醉,方可醫灸。取出蟲後,用藥補心。(用守靈散。)
第二代為覺癆病,謂傳受此病已覺病者。患人乃自知夜夢不祥,與亡人為伴侶,醒後全元。情思昏沉似醉,神識不安,所食味輒成患害。或氣痰發動,風毒所加,四體不和,心胸滿悶,日漸羸瘦,骨節乾枯,或嘔酸水,或是醋心,唇焦口苦,鼻塞胸痛,背膊痠疼,虛汗常出,腰膝刺痛。如此疾狀,早須醫治,過時難療,致傷性命。
此蟲形如亂絲,長三寸許,在人臟腑中
此蟲形如蜈蚣,或似守宮,在人臟腑中
此蟲形如蝦蟹,在人臟腑中
以上諸蟲,在人身中,令人氣喘,唇口多幹,咳嗽憎寒,心煩壅滿,毛髮焦落,氣脹吞酸,津液漸衰。次多虛渴,鼻流清水,四肢將虛,臉赤面黃,皮膚枯瘦,腰膝無力,背脊痠痛,吐血唾膿,語言不利,鼻塞頭痛,胸膈多痰。重者心悶吐血,僵仆在地,不能自知。其蟲遇庚辛日食起,醉歸肺俞穴中,四穴輪轉,周而復始。俟蟲大醉,方可治醫。取出其蟲,補肺則瘥。(用虛成散。)
第三代為傳屍癆病,謂傳受病人自尋得知之。日漸消瘦,頓改容顏,密密惚惚不寧,日日恓惶,夜夜憂死,不遇良醫,就死伊邇。
此蟲形如蚊蟣,俱遊人臟腑中
此蟲形如蜣螂,大如碎血片,在人臟中
此蟲形如刺蝟,在人腹中
以上諸蟲,在人身中,令人三焦多昏,日常思睡,嘔吐苦汁,或吐清水,或甜或苦,黏涎常壅,腹脹虛鳴,臥後多驚,口鼻生瘡,唇黑麵青,日漸消瘦,情神恍惚,魂魄飛揚,飲食不消,氣咽聲干,目多昏淚。其蟲遇庚寅日食起,醉歸厥陰穴中,四穴輪轉,周而復始。俟蟲大醉,方可治取。蟲出之後,補氣即瘥。
第四代
此蟲形如亂絲,在人腹腑中
此蟲形如豬肺,在人腹內之中
此蟲形如蛇虺,在人五臟之中
以上諸蟲,在人身中,令人臟腑虛鳴,嘔逆傷中,痃癖氣塊,憎寒壯熱,肚大筋生,腰背疼痛,或虛或瘦,瀉痢無時,行履困重,四肢憔悴,上氣喘急,口苦舌乾,飲食及水過多,要吃酸鹹之物。其蟲遇戊巳日食起,醉歸脾俞穴中,四穴輪轉,周而復始。俟蟲大醉,方可治取。蟲出之後,補脾為瘥。(用魂停散。)
第五代
此蟲形如鼠,似小瓶,渾無表裡背面
此蟲形如有頭無足、有足無頭
此蟲變動形如血片,在於陽宮
以上諸蟲,入肝經而歸腎,得血而變更也。令人多怒氣逆,筋骨拳攣,四肢解散,唇黑麵青,憎寒壯熱,腰背疼痛,起坐無力,頭如斧斫,眼睛時痛,翳膜多淚,背膊刺痛,力乏虛羸,手足乾枯,臥著床枕,不能起止,有似風中,肢體頑麻,腹內多痛,眼見黑花,忽然倒地,不省人事,夢寐不祥,覺來遍體虛汗,或有面色紅潤如平時者,或有通靈而言未來事者。其蟲遇癸未日食起,醉歸肝俞穴中,四穴輪轉,周而復始。俟蟲大醉,方可醫救。取蟲出後,補肝乃瘥。(用金明散。)
第六代蟲有翅足全者,能千里傳疰,所謂飛屍,不以常法治也。
以上諸蟲,在人身中,居於腎臟,透連脊骨,令人思食,百味要吃,身體危羸,腰膝無力,髓寒骨熱,四體乾枯,眼見火生,或多黑暗,耳內虛鳴,陰汗燥癢,冷汗如油,夢多鬼交,小便黃赤,醒後昏沉,臍下結硬,或奔心腹,看物如豔,心腹悶亂,骨節疼痛,食物進退,有時喘嗽。其蟲遇醜亥日食起,醉歸腎俞穴中,四穴輪轉,周而復始。俟蟲大醉,方可醫治。取蟲後,補腎填精瘥。(用育嬰散。)
此蟲形如馬尾,有兩條,一雌一雄
此蟲形如龜鱉,在人五臟中
此蟲形如爛面,或長或短,或如飛禽
天靈蓋散
天靈蓋(兩指大,洗、咒、炙,如前法) 檳榔(如雞心者,五枚,為末) 阿魏(五錢,細研) 辰砂(另研) 麝香(另研,各二錢五) 安息香(銅刀子切,入乳缽內研,同諸藥拌和,七錢五分) 連珠甘遂(五錢,為末。一方不用此味)
上六味,研極細末和令勻,每服三大錢,用後湯使下。
薤白(二七莖) 青蒿(二握) 甘草(二莖,五寸許) 蔥白(二七莖) 桃枝(以下並用向東南嫩者) 柳枝 桑白皮(一云桑枝) 酸石榴根(一云枝,各二握七寸許)
上八味,須選淨潔處,採用童子小便四升,於銀石器內,以文武火煎至一升,濾去滓,分作三盞,將前藥末調下,五更初服。男患女煎,女患男煎。服藥後如覺欲吐,即用白梅肉止之。五更盡覺臟腑鳴,須轉下蟲,及惡物黃水、異糞異物。若一服未下,如人行五七里,又進一服,至天明更進一服,並溫吃。如瀉不止,用龍骨、黃連等份為末,熟水調下五錢,次吃白梅粥補之。
五癆麝香散 治男子、婦人傳屍骨蒸,實熱。
天靈蓋(二錢五分) 柴胡(一兩) 犀角屑(五錢) 青蒿(一握) 甘草(三寸,患人中指長,男左女右) 東引桃枝 東引柳枝 石榴皮(各一握) 阿膠薤白 蔥白(各七寸) 麝香(二錢五分)
上為末,用童便二升半浸藥一宿,明日早晚煎至升半,去滓服之。若男病女煎,女病男煎。忌貓、雞、犬、驢、馬、僧尼、孕婦、生人、孝服見之。煎成分為三服,入檳榔末三分溫服。初服約人行三五里遠,便再進一服,倘噁心以白梅含止之。服三五服,病止即瀉出異物若蟲,如頭髮馬尾,身赤口黑,身上如蟻行,不可名狀。瀉後蔥粥飲補之,同時藥煎補五臟茯神散。
忌風一月,忌食油膩、濕面、鹹味,並牛、豬、雞、鴨、犬等物。服此藥無不當日瘥。凡天下治癆,服之亦須累日及年,猶未全去病原者,不似此方,至年遠重病,不過兩劑。如病未多,即一劑飲子便當服此。
茯神散 不問遠年近日取效,殺蟲紅色便可治,肚下黑次之,肚下白色是食髓也,萬不一瘥,補方服此。
白茯神 茯苓 人參 遠志(去心) 龍骨 肉桂 甘草 陳皮(各一兩) 當歸 五味子(各一兩五) 黃耆(二兩) 大棗(五十六枚)
上為散,分作八服,每服入棗七枚,生薑二錢,用水一升半,煎至一升,趁前藥後吃,亦空心服。神效。
補肝臟勞極金明散
人參 知母 茯苓 秦艽(去蘆) 丁香 甘草(炙) 石膏(煅,各等份)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蔥白三寸,同煎至八分,通口服。
補心臟勞極守靈散
白茯苓 丁香 訶子(各一兩,去核) 桔梗 芍藥 羌活 甘草(炙,各二錢五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入銀耳環一隻,蔥白三寸,同煎至八分,通口服。
補脾臟勞極魂停散
白藥子 桔梗 人參 訶子皮 茯苓 甘草(炙) 丁香(各等份)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蜜一匙,同煎至八分,通口服。
補肺臟勞極虛成散
枳實(去瓤,麩炒) 秦艽(去蘆) 白茯苓 芍藥 麻黃(去節) 當歸(洗淨) 玄胡索 茴香(炒,各五錢) 甘草(炙,二錢五分)
上為極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銀環一對,蜜五點,煎至八分,通口服。
補腎臟虛勞育嬰散
香附子(二錢五分,炒) 黑附子(一枚,炮) 白蒺藜(二錢五分,去角) 木香(一錢) 白茯苓(五錢) 甘草(一錢,炙)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七片,蔥白同煎至七分。空心服。
紫河車丹 治飛蟲鬼疰,虛勞羸瘦,喘嗽氣。
其法取首胎男子者,以皂角水洗淨,次以銚子內用米醋渫洗控干。將一小小焙籠,以紙周圍密糊,不令失火氣。或無小焙籠,只用小籃子去系,密糊,安紫河車於上,用烈火焙,更將蓋子蓋之,焙令極干,約只有十二三文重。候極干,更入後藥。
人參(一兩五錢) 白朮(炒) 白茯苓 茯神 當歸 熟地(各一兩) 木香(五錢) 乳香(另研) 沒藥(各四錢) 硃砂(二錢,另研) 麝香(二分)
上為細末,諸藥和勻,以紅酒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人參湯下,空心服之,日午四服。或煉蜜為丸亦可。
犀角紫河車丸 治傳屍癆,三月必平復。其餘勞證,只消數服神效。
紫河車(一具,用米泔浸一宿,洗淨焙乾) 鱉甲(酥炙) 桔梗(去蘆) 胡黃連 芍藥 大黃 貝母(去心) 龍膽草 黃藥子 敗鼓皮心(醋炙) 知母(各二錢五分) 芒硝 犀角(鎊) 蓬朮(各一錢五分) 硃砂(二錢,研)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硃砂為衣。空心食前溫酒服二十丸。如膈熱,食後服。重病不過一料。
秘方鬼哭飲子 專取傳屍癆蟲。
天靈蓋(酥炙) 鱉甲(醋炙) 軟柴胡(各二錢二分) 木香(一錢二分) 鼓心(醋炙黃) 阿魏 安息香 甘草(各一錢) 桃仁(去皮尖,另研,十一枚) 貫眾(二錢五分) 青蒿(半握)
上十一味,細切杵為粗末,先以童便二升,隔夜浸,露星月下,至四更時煎至八分,去滓,分作三服。每服調蜈蚣散一錢。五更初溫服,穩臥至三點,又進一服,至日出時,覺腹中欲利,如未利再進一服,已利勿服。
蜈蚣散
赤腳蜈蚣(以竹筒盛薑汁浸,焙乾,一條) 檳榔(二錢五分) 辰砂(一錢二分五) 烏雞糞(二錢五分,先將雞於五日前以火麻子餒之,然後取其糞用) 麝香(一錢,另研)
上以五味為細末,和勻入前藥內服,凡合藥宜六甲建除日。忌婦人、孝服、雞、犬見之,亦不可令患者知。如利下惡物並蟲,急用火燒。其病者所穿衣服、被褥盡燒之。食蔥粥將息,以復元氣,務要清心靜養。
芎歸血餘散(方見前篇。)
加甘遂、天靈蓋為末。以東引桃枝湯下,天未明時服。辰巳時下如鼠者二枚,再用人參一兩煎湯服。
太乙明月丹
雄黃(五錢) 木香(五錢) 鱉甲(一兩) 天靈蓋(一兩) 兔屎(一兩) 輕粉(二錢五分)
上為末。好酒一大升,大黃末一錢三分,熬膏入前藥,為丸彈子大,硃砂為衣。更初服勿令人知,以童便和酒化一丸。服後如人行十里許,必吐出蟲,狀如燈心細長,及如爛瓜子,又如蝦蟆狀,各不同。未效,次日再服,以應為度。
傳屍神授丸
天靈蓋(三錢,酥炙,以黃色為度) 虎糞內骨(一錢,人骨為上,獸次之。殺虎大腸內取者可用,同青蛇腦小豆許,酥炙,色轉為度) 九肋鱉甲(一兩,醋酥炙) 安息香(五錢) 桃仁(一枚,去皮尖,以上為末,絹篩) 檳榔(一個,另為末) 麝香(一錢,另研末) 青蒿梢(四寸,細銼) 豉(三百粒) 蔥根(二十一個,拍破) 東引桃、李、柳、桑枝(各七寸,如箸頭大) 楓葉(二十一片,細銼)
以童便半升,先將枝、葉、蔥、豉,以官升量水三升,煎至半升去滓,入骨、蓋、甲、香、桃同煎,取汁去滓,約有四五合。將檳榔、麝香同研勻,調作一服。早晨溫服,以被蓋出汗。恐汗內有細蟲,以帛拭之,即焚此帛。相次須瀉,必有蟲下,以大火焚之,送水內。所用藥勿令病人知,日後亦然。十日充復,再進一服,無蟲為止。
吳澄曰:古人禁用天靈蓋,戒之屢矣。況此種惡候,自古至今,愈者十不一得,而徒害及枯骨,有何益乎?李士材謂其穿鑿附合,不足取信,蓋亦惡其以人食人也。然飛屍蠱疰,與虛損大不相類。虛損為害只及本身,而屍疰則滅門絕戶,交相傳染。若不驅邪伐惡,而徒以脾腎分補氣血,恐終無益也。蓋陰邪屍疰,傷人正氣,為害日深,藥力不易及,所以難愈。故《本事方》中用天靈蓋,取其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以類相召,藉此為引邪之助。初起病淺,自無不愈,久病深重者,亦可杜絕其根,不致傳染他人,此亦仁人君子之心也。若云十無一得,則凡癆瘵者,皆必死之症,此亦言之過也。如神授丸,用川椒吐出蟲如蛇而安。漁人見一女子傳屍癆瘵,多與鰻魚食遂愈,非必不可治也。但非癆瘵之證,而用癆瘵之治不愈,真癆瘵之證,而不用癆瘵之治亦不愈。古方有用貍骨、虎牙、獺爪者,皆陰獸陰類,功用與天靈蓋相等,可以相代。故前各方中,凡有用天靈蓋者,取一味代之,既不失仁人君子之心,又不忍心害理,使有可治之症,皆廢棄而不用也。
附:秘錄方
和平散 治虛勞未成癆瘵之證。
熟地(一兩) 山藥(一兩) 山萸肉 麥冬 沙參 白芍(各三錢) 茯苓(二錢) 棗仁 人參 陳皮 甘草 白芥子 丹皮(各一錢) 芡實(五錢) 遠志(八分)
上藥十五味,水煎服。
朱震宇曰:此通身補其氣血之方也。不寒不熱,不偏不倚,乃至中之方,當以此為主,治初起之癆疫也。
平補理癆煎 治未成癆而將成癆者。
熟地(一兩) 地骨皮 麥冬(各五錢) 人參(五分) 北五味(二十粒) 山藥(三錢) 白朮 白芥子(各一錢)
上藥八味,水煎服。
宏格曰:此方妙在平補而無偏勝之弊,雖熟地多用,然有參、術行氣,自易制其膩滯,故轉能奏功。倘謂參、術助陽,熟地過溫,舉世皆不知其妙也。
補神丹 治癆瘵等證。
熟地 地骨(各五錢) 丹皮 茯苓 沙參(各二錢) 玄參 山萸肉(各一錢) 人參(三錢) 白芥子 白朮(各三分) 棗仁(五分) 芡實(五錢) 北五味(五粒) 桑葉(五片)
上藥十四味,水煎服。
朱震宇曰:此方妙在地骨皮為君,以入陰中,平其虛火,而又不損其脾胃之氣。又加芡實、茯苓以利其濕氣,則熟地專能生陰中之水,少加人參以補微陽而不助火,則肺金有養矣。又益之麥冬、五味補其肺金,則金能生水,水生自能制虛火,而相火下伏,不奪心主之權,一身安寧,此其治也。
殺蟲神丹 治癆蟲屍氣。
鬼箭(三錢) 鱉甲(一兩) 地慄粉 生首烏 熟地(各半斤) 神麯(二兩) 白薇(三兩) 人參(五錢) 柴胡(五錢) 沙參(五兩) 地骨皮(五兩) 鹿角霜(六兩)
上藥十二味,各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日服前湯後,送下五錢,一日二次。
宏格曰:此方善能殺蟲,又不傷耗真陰之氣,真治之巧者,則天下無癆蟲屍氣之憂矣。
鱉甲殺蟲丹
人參 白薇(各三兩) 熟地 生首烏 地慄粉 桑葉(各八兩) 神麯 麥冬(各五兩) 鱉甲(醋炙,一斤)
用山藥一斤為末,打糊為丸。每日白滾湯送下五錢,半年而蟲俱從大便中出矣。
朱震宇曰:癆病已成,人最難治。蓋有蟲生之,以食人之氣血也。若徒補其氣血,而不知殺蟲之品,則飲食入胃,止蔭蟲,不生氣血矣。但止殺蟲而不補氣血,則五臟盡傷,又何有生理哉?方於大補氣血之中加入殺蟲之藥,則元氣既全,真陰未散,蟲死而身安矣。
獺肝殺蟲丸 治癆蟲神效。
榧子(半斤) 鱉甲(一斤) 地慄粉(八兩) 獺肝(一副) 白薇(四兩) 何首烏(一斤)
上藥各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日臨臥空心白滾湯送下五錢。過服半料,腹中似蟲非蟲,盡行便出矣。
救癆殺蟲丸
鱉甲(醋炙) 山藥 熟地 地骨皮 山萸 沙參(各一斤) 白芥子 茯苓 白薇(各五兩) 人參(二兩)
以鰻魚一斤煮熟,先將鰻魚搗爛,各藥研為末,米飯為丸。每日五更送下三錢,服過一斤,蟲即化為水矣。
宏格曰:此方大補真陰,全非殺蟲傷氣之藥,然補中用攻,而蟲又潛消於烏有,真治癆之神方也。
作香鰻 凡有癆蟲盡皆死矣。
肥鰻(二斤) 白薇(一兩) 小茴(三錢) 甘草(一錢) 薏仁(五錢) 榧子(十枚,去殼)
上藥同入砂鍋中,用水煮爛,加五味和之。乘飢飽餐一頓,不可再食飯食,亦不可用茶水。
吳澄曰:心者精之合,神之舍也。心氣不足之人,精神衰弱,邪氣乘虛而感,則為飛屍鬼疰,邪魔魘魅之候。令人喜怒不常,情思淹滯,沉沉寐寐,如醉如癡,或狂言驚怖,或向壁默坐,夢寐多魘,夜與鬼交,乍寒乍熱,背膊一點刺痛,腹滿不食,口吐血水,乏力虛羸。其脈人迎、氣口乍大乍小,左右不齊。如中惡客忤,鬼擊屍疰,鬼魅妖邪,皆其類也。斬鬼丹、八毒赤丸,皆有神效。(方見疑慮門。)
上集卷之十二
各名家治虛損法
吳澄曰:虛損之證,極難治之候也,先聖立法於前,諸賢補遺於後,皆各有主見,以昭來學者,分為各冊。其各有宗派,立論不朽,以成一家之書者,匯為一冊,合而觀之,可為虛損之大成。
精神氣血論
楊士瀛曰:老莊有言,精太用則竭,神太勞則憊,借是可以論病矣。夫人所以根本此性命者,氣血也。若男若女,氣血均有,獨不能保而有之,終日役役,神倦力疲,飢飽越常,喜怒失節,形寒飲冷,縱欲恣情,遂使五臟氣血俱虛,此五勞之所從始也,六極七傷類焉。故心家虛,則便濁汗多;肝家虛,則筋攣目眩;腎家虛,則腰痛泄精;肺家虛,則咳嗽烘熱;脾胃虛,則嘔吐不食,日就羸黃,或乃胃熱消穀,飲食雖多,亦不生肌肉,而轉加瘦悴矣。前此其間,大抵心下引脅俱疼,蓋滯血不消,新血無以養之也。治法大要:潮熱者,不可過用寒涼;秘結者,不可驟與疏泄;咳嗽者,不可施發散;咯血者,不可錯認以為熱,但以滋養榮血為上,調平臟氣次之。某病某藥,又於養血調氣之中而增益也。其或骨間有熱,以至四肢緩弱不舉,此則骨痿,欲斯疾之瘳也,艱哉!雖然當歸、地黃、黃耆、芍藥,固養血之上藥也,亦當以益胃消痰輩佐之。蓋人以穀氣為本,所謂精氣血氣,由穀氣而生。古人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者,不無先後於其間也。當歸、地黃戀膈引痰,黃耆、芍藥多則傷胃,是可膠柱調瑟,而劑量輕重之不審乎?抑余聞諸虛不足皆成勞倦,此可療不可惡之疾也,其視傳疰一種,實霄壤焉。傳疰者,挾邪精鬼怪之氣而作也。經曰:人有逢年月之厄,感鬼物之精,無處不惡,沉默而不能的知所苦,積歲漸至委頓,既往復傳疰於旁人。須用通神明、去惡氣等劑療之。或者刳麝刳犀,驅伐邪惡,飛丹煉石,引納清和,蓋為屍疰設也。
氣血論
楊士瀛曰:勞倦之疾,百脈空虛,非滋潤黏膩之物以養之,不能實也。古方用鹿角膠、牛乳、飴糖、酥酪、煎蜜、人參、杏仁、當歸、熟地黃之類,正此意也。或者妄施伏火金石,附子燥熱等輩,以致氣血乾涸,心腎不交。故火炎於上,為痰嗽,為咯血,為口乾,為五心熱;水走於下,為腳弱,為遺精,為赤白濁,為小便滑數,誤矣哉!虛勞之脈,大抵多弦,或浮大或數,皆虛勞之候也。大者易治,血氣未定,可斂而正也。弦者難治,血氣已耗,未易調補之。若帶雙弦,則為賊邪侵脾,此尤難治。加數脈則殆矣。
附:灸勞法
膏肓二穴,可以回生。或肚臍相對取背脊骨對正,灸亦有驗。艾炷亦不可多。
虛勞癆瘵論
滑伯仁曰:勞患人者,有病機之不同,有形狀之不一,肌膚羸瘦,骨熱如蒸,服藥無效,針灸無功,何也?夫勞者虛勞也,是因體虛之人,房勞過損,酒怒多端,氣虛血耗,諸疾蜂生,致使陰陽失守,寒熱自生。陽虛曰生寒,陰虛曰發熱,久虛久熱變為骨蒸,久則成勞,久勞成疰。疰者住也,有二十四種之名,有三十六種之類,有九十九種之形,種種不同,症症各異。內有勞疰、屍疰、鬼疰、食疰、蟲疰、毒疰,此六者為傳屍之癆患,滅門絕戶,醫難治之。又云:所因少壯之時,醉飽迷房,勞傷心腎。蓋心主血,腎主精,精竭血衰,失於調護,而無滋化之源,致有融融之熱,咳咳之痰,陰虛盜汗,夜夢鬼交,遺精困倦,腰背痠疼,咯痰咯血,頰紅喉痛,飲食減少,骨肉枯羸,是為不治。故曰患此疾者,有氣虛,有血虛。氣虛者易治,血虛者難調故也。又云:治虛勞,世用寒涼之藥治熱證,熱之愈熱;用熱藥治寒證,寒之愈寒,何也?蓋東垣有云:用苦寒之劑,妄治勞傷之熱,大寒則愈虛其中,大熱則愈怯其內,治療無端,致傷脾胃。殊不知甘能緩火,勞者溫之。保全者當求微病之初,莫治已病之後。察氣血之虧盈,審病原之要道,補益溫平,無不效驗。
胃氣元氣不足論
劉忠厚曰:虛損之證,其源雖多,莫不因胃氣、元氣不足,致氣虛血虛,陰陽俱虛。或房勞精竭,營衛弱而臟腑氣痿,不能輸養為疲極,甚至變為癆瘵之疾。但世俗處治,昧此病機原委,例用香燥或金石之劑,往往誤人。惟有宋·錢仲陽,建五臟虛方,迥出前人之論。我丹溪先生髮揮《局方》之失,示用補端緒言。東垣所謂飲食勞倦,內傷元氣,則胃脘之陽不能升舉,並心肺之氣陷入於中焦,而用補中益氣治之,此實前人之所無也。然天不足於西北,地不滿於東南,天陽而地陰。西北之人陽氣易降,東南之人陰氣易升,苟不知此徒取其法,則於氣之降者,固可以獲效,而於氣之升者,亦從而用之,吾恐反增其病矣,意此不可恃為通行之法云。人之虛者,多是陰不足,邵子謂天地自相依附,天依形,地附氣,其形也有涯,其氣也無涯。人之形質,有涯者也。天癸絕後,則形衰矣。苟不益陰以內守,則陽亦無得以發揚為健運之能,是天失所依也,而為飄散飛蕩,如喪家之狗耳。既飄散則地愈失所附也,形氣不相依附則死矣。人其補養殘衰傷朽之質,又何云哉?斯論虛衰,與東垣製法,雖證不同,實本乎《內經》「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之旨。蓋謂人之壽夭,比之經論南北二方,亦自微甚不等。升陽之例,當為活法;滋陰之劑,義亦是焉,必求的在之虛,合病機而行其法。如此與世俗不明造化之理概用溫補者,天地懸隔。故於諸書補劑而不詳錄,學者審是,則思過半矣。
調補心腎論
戴元禮曰:五勞皆因不量才力勉強云為,憂思過度,嗜欲無節,或病失調將,積久成勞。其症頭旋眼暈,身疼腳弱,心怯氣短,自汗盜汗,或發寒熱,或五心常熱,或往來潮熱,或骨蒸作熱,夜多惡夢,晝少精神,耳內蟬鳴,口中無味,飲食減少,此皆勞傷之症也。五臟雖皆有勞,心腎為多。心主血,腎主精,精竭血燥,則勞生焉。治勞之法,當以調心補腎為先,不當用峻烈之劑,惟當溫養滋補,以久取效。天雄、附子之類,投之適足以發其虛陽,緣內無精血,不足當此猛劑。然不可因有熱,純用甜冷之藥,以傷其胃氣。獨用熱藥者,猶釜中無水而進火也;過用冷藥者,猶釜下無火而添水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宜十全大補湯,或雙和散,或養榮湯、七珍散、樂令建中湯,皆可選用,間進雙補丸。
虛勞病證總論
王宇泰曰:《素問》但言虛,而無癆瘵之名,然其因則固屢言之矣。凡外感六淫,內傷七情,其邪輾轉,乘於五臟,遂至大骨枯槁,大肉陷下,各見所合衰憊之症,真臟脈見,則有死期。又如二陽之病,則傳為風消息賁;三陽之病,傳為索澤癉成,為消中。大腸移熱於胃,胃移熱於膽,則皆善食而瘦。嘗先貴後賤,病從內生,名曰脫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暴樂暴喜,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阻。離絕菀結,喜怒憂恐,五臟空虛,血氣難守。《靈樞》曰: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䐃脫肉,毛瘁色夭,死於冬。又諸熱病在膚肉脈筋骨之間者,各客於所合之本臟,不得客於所不勝。及考醫和視晉平公之疾曰:是近女室,晦女陽也,而晦時淫則生內熱,或蠱之疾,非鬼非食,疾不可為也。至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明立虛勞門,於是巢元方撰《諸病源候論》,遂有虛勞、有蒸病、有注病,皆由此而推之者也。虛勞者,五勞、六極、七傷是也。五勞者,志勞、思勞、心勞、憂勞、瘦勞。六極者,氣極、血極、筋極、骨極、肌極、精極。七傷者,曰陰寒,曰陰痿,曰裡急,曰精速,曰精少,陰下濕,曰精滑,曰小便苦數,臨事不舉。又曰:大飽傷脾,大怒氣逆傷肝,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形寒飲冷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雨寒暑傷形,大恐懼不節傷志。蒸有五:骨蒸、脈蒸、皮蒸、肉蒸、內蒸。又有二十三蒸,胞、玉房、腦、髓、骨、血、脈、肝、心、脾、肺、腎、膀胱、膽、胃、三焦、小腸、肉、膚、皮、氣各有一蒸。其狀遍身發熱,多因熱病愈後,食牛肉,或飲酒,或房欲而成注者。注之為言住也,邪氣居人身,生既連滯停住,死又注易旁人也,即所謂傳屍。
虛損論
吳茭山曰:虛損者形精不足,或勞役傷寒,或久瘧產難,病後不能衛生,逆於陰陽,施瀉過度,遂成五勞、六極之病。悉致目視無光,腦枯髓減,精神困憊,盜汗自汗。男則遺精白濁,女則崩漏帶下。陽火愈剛,陰血消鑠,所以潮熱往來,失血咳嗽等症作矣。古方雖有補形溫氣之殊,令人不分峻溫之道。經云:形不足溫之以氣,精不足補之以味。故溫之以氣者,脈沉無力,體冷沉冷,以附子、鹿茸諸香燥熱為君,薑、桂辛溫為佐,此為峻治霸道也。脈微氣短,以參、耆、苓、術甘溫為君,甘草、歸、芍甘辛酸苦為佐,此為溫氣王道也。形弱血虛,腰膝無力,脈澀而微,則當補之以味,以鹿角膠、肉蓯蓉甘溫為君,牛膝、杜仲、黃精甘苦為佐,此為峻治霸道也。潮熱往來,脈弦而弱,以地黃、當歸、門冬、五味甘辛為君,芎、朮、知母、黃柏辛苦為佐,此為緩治王道也。其間形削氣喘,趺腫溏泄,面紅發喘,古今為不治之病也。今人不察血虛氣盛之由,妄施燥熱之劑,殊不知寒極傷氣,熱極傷形,結成歲後之憂。因樂目前之效,良可悲哉!
氣血汗熱分治
又曰:病後氣血兩虛,遂成勞怯。潮熱往來,盜汗自汗,或無汗燥熱。世俗便以柴胡、地骨皮治,往往不效,其病愈劇。故男子血虛有汗潮熱者,以人參養營湯;氣虛有汗潮熱者,以補中益氣湯;血虛無汗潮熱者,以茯苓補心湯;氣虛無汗潮熱者,以人參清肌散。女子血虛有汗潮熱者,以八物湯;氣虛有汗潮熱者,以人參柴胡湯;血虛無汗潮熱者,以茯苓補心湯;氣虛無汗潮熱者,以逍遙散。其咳嗽咯血者,以人參五味子散。骨蒸者,以五蒸湯、清骨散。已上皆治勞熱之聖藥也。
勞極傳屍論
虞天民曰:《內經》云:陰虛生內熱。又曰:陰氣者靜則神藏,躁者消亡,飲食自倍,脾胃乃傷。又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是故欲養陰而延生者,心神宜恬靜而毋躁,飲食宜適中而無過傷,風寒暑濕之謹避,行立坐臥之有常,何勞怯之有哉?今也,嗜欲無節,起居不時,七情六慾之火時動乎中,飲食勞倦之過屢傷乎體,漸而至於腎水枯竭,陰火上炎,而發蒸蒸之燥熱,或寒熱進退,似瘧非瘧,古方名曰蒸病。或二十四種,或三十六種,名雖不同,證亦少異。大抵不過咳嗽發熱,咯血吐痰,白濁白淫,遺精盜汗,或心神恍惚,夢與鬼交。婦人則月閉不通,日漸虧漸羸,成勞極之候。夫病此者,始多求免姑息,日久則發熱不休,形體瘦甚,真元已脫,然後求醫治療,雖倉扁復生,莫能救其萬一,良可嘆哉!雖然一人不足憐也,況其侍奉親密之人,或同氣連枝之屬,薰陶日久,受其惡氣,多遭傳染,名曰傳屍,又曰喪屍,曰飛屍,曰遁屍,曰⿰歹厭殜,曰屍疰,曰鬼疰,蓋表其傳注酷虐而神妙莫能以測之也。雖然未有不由體氣虛弱,勞傷心腎而得之者,初起本一人之不謹,而後傳注數十百人,甚而至於滅族滅門者,誠有之矣。然此病最為可惡,其熱毒鬱積之久,則生異物惡蟲,食人臟腑精華,變生諸般奇狀,誠可驚駭。是以勞傷於肝膽者,則為毛蟲,如刺蝟、瓦蛆之屬,食人筋膜;勞傷於小腸者,則為羽蟲,如燈蛾、蚊蟲、禽鳥之形,食人血脈;勞傷於脾胃者,則為倮蟲,如嬰孩、蚯蚓之類,食人肌肉;勞傷於肺與大腸者,則為介蟲,如龜、鱉、蝦、蟹之類,食人膚膏;勞傷於腎與膀胱者,則為鱗蟲,如魚、龍、鯪、鯉之類,食人骨髓,或挾相火之勢。亦有有蟲之酷者,鴟梟之類,為狀不一,不可勝紀。凡人覺有此症,便宜早治,緩則不及事。治之之法,一則殺其蟲,以絕其根本;一則補其虛,以復其真元。分經用藥,各有調理,務宜庖丁解牛,動中肯綮,無有不安者也。若病勢已極,元氣已脫,雖以古法取蟲滋補,患者無一得生,但亦可絕後人之傳注耳。
虛損真陰虧敗論
汪石山曰:虛損者,元氣真陰虧敗之謂也。原其所由,蓋因飲食起居,情欲勞役失宜,而真元走泄所致。是以經云: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房色勞役,汗出於腎;走疾恐懼,汗出於肝;持重遠行,汗出於脾。此皆汗出走泄真元也。又云:勞則氣耗,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與夫情欲飛越,此皆火動消鑠真陰也。虛損之證,由此基焉,但中有陰陽二者之別。蓋陽者氣也,衛於外;陰者血也,營於內。若攝養失宜,以致元氣虧敗,則不能禦寒,而惡寒之症作矣。經云:陽虛生外寒。寒邪則損陽,肺為氣之本,是以其病發於肺起,漸下而終於腎。故《難經》云:一損損於肺。皮聚而毛落;二損損於心,血脈虛少,不能營於臟腑;三損損於脾,肌肉消鑠,飲食不為肌膚;四損損於肝,筋脈不能自收持;五損損於腎,骨痿不能起於床而終焉。若情欲過度,以致真陰虧敗,陽失其配,亢而為火,則煩躁之症作矣。經云:陰虛生內熱。熱邪則損陰,腎為陰之根,是以其病發於腎起,漸上而終於肺,故《難經》云:一損損於腎,骨痿不能起於床;二損損於肝,筋緩不能自收持;三損損於胃,飲食不能消克;四損損於心,血脈不能榮養臟腑;五損損於肺,皮聚而毛落終焉。治療之法,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益其血;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學者宜各致意,毋執一以夭人無年。大抵此證陰虛者多,蓋人稟天地陰陽之氣以生,形肖天地,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況勞動雖是傷氣,殊不知諸動皆屬於火,火甚則陰愈消,學者不可不識。觀其病久多成勞怯,咳嗽發熱,陰虛火動可見,宜詳辨之。
虛損陰虛咳嗽治法
沈朗仲曰:陰虛多火,偶感客邪,其蒸熱咳嗽,雖異平時,然察其脈,不能便顯浮緊之象,但較平時,必然稍旺。慎忽輕用疏風散表,以風藥性皆上升,嗽喘咸非所宜。亦不可妄與清肺止嗽,轉傷胃氣,為害不淺。蓋陰虛火旺,元氣損傷,雖有客邪,切忌升發散表。誤用風藥,則風乘火勢,火助風威,以煽動陰邪,輕則虛陽擾亂不寧,重則氣隨汗脫而斃。蓋邪氣方張,如日之東昇,雖有合劑,遏之愈逆,不獲已而用藥,只宜小劑蔥白、香豉以解散之。若陰虛原不太盛,小建中、黃耆建中亦無妨礙。誤用保肺藥,則咳嗽益甚,即於建中稍加萎蕤、細辛以搜散之,俟其勢衰脈虛,確遵趙以德甘寒杜風清熱之例,庶無差誤。如六味合生脈,去山萸肉,倍地黃、人參,加萎蕤,大劑作湯,晨夕兼進,合標本而為施治。服後咳嗽稍減,蒸熱未除,此虛陽不能斂制也。如牛膝、鱉甲以滋下元,分先後而為處裁。然鱉甲非九肋者,必不能應手也。
心腎寒熱虛實論
江應宿曰:勞怯乃精竭血虛,火盛無水之證,脈多弦數,潮熱,咳嗽咯血。若肉脫脈細數者不治。經云:心本熱,虛則寒;腎本寒,虛則熱。又曰:心虛則熱,腎虛則寒。當分別陰陽虛實。心腎虛而寒者,是氣血正虛。以其稟賦中和之人,暴傷以致耗散真氣,故必近於寒,宜溫補以復元氣。心腎虛而熱者,是氣血之偏也。以其天稟性熱,血少之人,貪酒好色,腎水不升,心火不降,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故致於熱也。苟非滋陰養血,涼肝補腎,則陽愈亢而成勞極偏虛之證矣,或有挾外感邪熱,致鑠陰血枯涸者,故不可用參、耆甘溫之藥。若產後血虛,乃勞心用力失血,飲食失調,暴傷血虛之證,非血虛本病,亦正虛之類也,又兼溫補其氣。陽虛者挾寒之證,陰虛挾熱之證,內傷者暴損元氣,虛損者累傷氣血,積損成癆,病已極矣,雖良工鮮能善其後矣。
虛損脈證治法
慎柔師訓云:嘗治虛損脈和而五六至,但咳嗽發熱,無惡寒,咽痛,喉哽等症,以為可治,服保元、四君之類十餘劑,咳嗽略可,熱亦微退。至二十劑之外,咳嗽反盛,復如前而身反不能轉側,足漸無力,至不能行而踡。此何也?諒下焦腎氣衰憊,無津液滋百骸,陽氣不能四運,脾肺之氣不能下輸,故足無力而踡。藥雖有效,病雖漸減,終不可治。若初服四君、保元十餘劑,而脈細如絲,其數不改,決不可治。細而不數者,此猶有胃氣,無腹痛作瀉,而飲食如常,可用保元、參、術調理,須二三年方愈。若服藥後,數脈漸減,和緩有神,雖曰可治,亦得三月見功,年半方可痊愈。又須看年力之衰壯,精神脾胃之強弱斷之。若服藥後,脈雖和緩,而腿漸無力,如前所述,且痰嗽不止,脈雖緩,治之無益。又或如前證,足雖無力,而熱退嗽減,飲食如平人,此脾胃強,猶可遷延歲月。又有如前證,六脈俱和緩,服前劑熱退,而脈漸弦,反作瀉下血,此平時火熱煎熬,血留經絡,得補藥氣血流通,邪不能留而下,下後半月十日自愈。下血時,能食者不死;不能飲食,精神倦怠者,死可立待。吐血後,反驟能飲食者,亦不可治。若見腹痛,理中湯;噁心飲食少,六君子湯。無此二證,用四物、保元服之。蓋下血,邪從下竅而出也。又有變作傷風,壯者邪從上竅而散也,當服補肺助脾之藥,亦須半月而愈。
凡病求汗,不得汗者,不治。虛損六脈俱數,服滋陰降火之劑,不及四五十劑者,猶可治之。如服至百劑,真元消耗,脈洪數而無神,雖用補劑,而洪數變為細數,必漸痿困不起而斃矣。又或服寒涼未多,用保元、四君加生薑,一二十劑,求汗不出,而洪數之脈不退,亦難救治。或雖無汗,而洪數之脈漸減,病亦漸退,且能飲食,此為可治。如此之脈,大抵秋冬易治,春夏難療。
凡虛損脈六七至,若逢夏火令,津液枯槁,腎水正行死絕之鄉,肺絕脾燥,無有不死者。若秋冬火令已退,金水正旺,脈雖數可治也。設病者骨立聲啞,喉疼寒熱,腹疼作瀉,而脈細數,亦屬不治。
虛損用扶脾益肝法
張路玉曰:夫嗽雖言肺病,而實本於胃。《內經》云:其本在胃,頗關在肺。其義可見。至於平肝之說,關係匪輕。肝為升發之臟,主藏精血,精血充,證脈俱無由見也。凡虛勞裡急,亡血失精,煩熱脈弦諸症,良由生氣內乏,失其柔和,而見乖戾,邪熱有餘之象。是須甘溫調補,以扶發生之氣。審系陰虧,則壯水以制陽,陽虛則培土以厚載,使之榮茂,而保其真固,詎可復加削伐,而損既病之胃氣乎?
虛損風土不同論
張路玉曰:西北之人,恆食煤火。煤為水土之精英,得水益熾,作食食之,能助真火。真火過極,則為壯火,壯火散氣。是以西北之人,患中風者多,虛羸者少。即或有之,惟以苦寒清火為務,雖虛證無藉辛溫也。東南之人,惟食薪火。薪稟水上之慓悍,得水即滅,作食食之,專助龍火。龍火飛騰,則為邪火。是以東南之人,患中風者少,虛羸者多。縱有肝邪,最忌苦寒傷中之劑,雖有木鬱,難於升發也。然西北之人,豈無真陽虛劇,宜用薑、附者?東南之人,豈無邪熱亢極,宜用芩、連者?當知北人稟賦雖強,以水為事,真陽耗竭,非峻投辛溫,烏能扶元氣於無何有之鄉?南人稟賦雖薄,恣情自恃,邪火暴逆,非暫用苦寒,何以救其真陰於將竭之頃哉?庸師但知辛熱有扶陽之功,曷知有損陰之患?苦寒有傷中之慮,曷知有救陰之力歟?
虛損癆瘵論
(附:夢遺鬼交,盜汗自汗,骨蒸潮熱)
孫對薇曰:癆者勞也,猶妄作勞以成病也。從病從勞,故名曰癆。勞力負重則傷血,而氣亦重傷,然精猶未傷也。勞力行房則傷精,而血氣其能獨不傷乎?或勞力以負重,而復勞力以行房,更失於檢束,而不避風寒。恃其強壯,而縱欲麴櫱,則精神與血俱傷,而真元斫削。風寒麴櫱交攻,而虛火易熾,病根日深,病已不可拔,猶不知戒而肆情逞欲,則心、肝、肺、腎損矣。心損則精神不守,恍惚失志;肝損則失血少睡,面白無色;肺損則聲音低小,言語不續;腎損則腰膝軟弱,小便短數,而虛損之證成矣。虛損者癆瘵之始,癆瘵者虛損之終。由勞傷而成虛損,由虛損而成癆瘵也。癆瘵之為病也,有咽乾喉癢,頻嗽而無痰者;有哮喘滿急,氣壅而不得眠者;有痰中見血,一咳而即出者;有面常頰熱,忽灑淅而似寒者;有胸前無火,而兩足冰冷者;有腰疼背疼,而筋骸無力者,總屬於虛。至於夜夢鬼交,盜汗自汗,骨蒸潮熱,又孰非虛之所致耶?究而言之,夢遺鬼交,虛不暇言矣。然何以有是夢,有是交,而又有是精耶?蓋夢者心之神也,鬼者肝之魂也,精者腎之液也。心之火君火也,肝腎之火相火也,相從君之令者也。君火一動,相火從之,而夢遺鬼交之病起矣。盜汗自汗,虛不暇言矣,然均之為汗也,何為有盜與自之異耶?蓋盜汗者,睡即出,醒來即收,如盜之偷竊,乘其虛隙,而惟恐人知,故有盜汗之名焉。而求其所屬之經,則由於心氣之不足。汗者心之液也,心氣不足,則神不守舍,而液無所攝,故睡中出汗,一驚覺之間,則心神漸定,故汗亦收也。自汗者,無睡無醒,自然濡濕,故有自汗之名焉。較而論之,則自汗為甚,何也?蓋汗本於心虛,而其真元猶未盡虛也。自汗則真元耗散,腠理皆開,肺失統氣之權,不能固表,故毫竅疏豁,汗流不禁,豈不大可畏哉?若汗出如膏,凝而不流者,乃真元盡泄於外,而生氣以絕,死期至矣。骨蒸潮熱,虛不暇言矣。然何以使熱之蒸於骨耶?蓋骨之所屬者腎也,腎實則寒,腎虛則熱。骨熱龍火大旺,煎熬真陰,真陰既竭,熱無所容,流入於骨,故成骨蒸。骨蒸既久,上蒸於顴,顴赤而熱,則不救矣。蓋顴者骨之本也,骨本一枯,則腎經已絕,死期至矣。又有喉啞一症者,百無一生;傳屍一症者,九死一活;相思一症者,無藥可治。或平素有漏瘡,及下部忽生腫毒,與夫脾虛發腫泄瀉者,皆不治之症也。
虛勞論三綱五常治法
張飛疇曰:虛勞之證,必先明受病之三綱,見症之五常,然後參詳脈症以辨之。三綱者,房勞傷、思郁傷、藥傷。五常者,骨蒸、咳嗽吐血、泄瀉、男子失精、女子不月,此皆病本之常也。房勞傷者,斫喪太過,而傷其先天也。世俗謂之陰虛,而實兼陰中陽氣,故曰先天。若云腎水受傷致病,則有質之精,依然後天水穀所化,安得謂之先天乎?惟素稟虛寒,陽氣不振,恣餌金石,熱毒入於腎臟,耗真陰者,乃為陰虛。其症皆從下而上,由腎肝而至於脾,或先失血,或見遺精,次見咳嗽、骨蒸等症。真陽虧者,乏氣少食,後見泄瀉而危。真陰虧者,強中熱中,必發癰腫而斃。故治本病之陽虛,八味腎氣丸、異功、保元等劑;兼外感者,黃耆建中湯。病本之陰虛,六味、都氣、補陰、虎潛之類;兼客邪者,小建中加丹皮。先吐血者,為榮血受傷,黃耆建中加當歸。先遺精者,受封藏不固,桂枝加龍骨牡蠣湯。雖有外邪,無逾上法。但須參邪之盛衰,從多從少,以為活法可也。
思郁傷者,是神氣受困,七情之火,交煎真陰,不久告匱,豈藥石之所能療哉?惟早適其志為第一義。此病起於腎,關於心,而迫傷肝及脾,再交水火,謂之七情。初起骨蒸乾咳,繼則亡血失精,女子不月,至死而面色不衰。以其陰火蒸騰津液於上,所以肢體日削,神采愈鮮,不似房勞之精氣先傷,而形神枯索也。在初起真陰未耗時,急宜調治,如地黃丸、逍遙散、歸脾湯之類。若經閉不行,氣體尚強,可用玉燭散,疏滌其熱;次以《金匱》下瘀血丸,歸脾湯下之。倒經血溢於上者,亦然。男子失血遺精,都氣丸加鰾膠與四烏鰂骨一藘茹丸間服。有外感者,通宜小建中湯加大劑丹皮服。熱不除,合當歸補血湯自止。若誤與羌、防、升、柴等藥,多致昏熱痞悶,變害不測,慎之慎之!
醫藥傷者,表邪發散不清,病留肺絡,而致咳嗽纏綿。醫者不察,誤認陰虛肺熱,而與寒涼清肺,降火滋陰。其邪從皮毛入肺而及心腎,從上而下。亦有因寒涼而傷胃,胃輸寒氣於肺,感必先咳嗽而後寒熱也。復有風熱,認作風寒,誤投辛散而傷少陰之經者,必先咳唾膿血而後泄利。又有汗下太過,失於調養而成此,則榮衛受傷,必先微寒數熱而後咳嗽,凡此皆能致虛。若於本門求治,百不一效,惟用傷寒搜滌之法,庶或可圖。但得形氣未衰,脈證相符,縱加客證,亦有成法。如邪留肺絡,而喘咳不休,脈見浮緊、浮數者,大小青龍、射干麻黃選用。咳嗽有血者,和劑款冬散之類,服二三劑而見鼻塞聲重似傷風之狀者,此邪從上泄也,即以保元、異功少加細辛調理氣,兼六味加桂枝滋其下元。若服二三劑不應,反加喘嗽脈疾,或腹痛聲啞者,難已。如寒涼傷胃,而咳嗽畏寒少食,氣口脈見緊細沉弦,大劑桂枝人參湯。服四五劑而見下血,或有積沫,小腹微痛,喜得溫按者,邪從下泄也。小劑理中湯和之,七日不止者,難治。風熱認用辛溫者,麻黃升麻湯、萎蕤湯、消風散,隨輕重而施。以上等法,皆是因風寒久伏,故與兼客邪者同治。惟汗下太過者,當助正氣,如十全大補湯、大建中、人參養營酌用。倘邪乘虛入,而見表證,新加湯、桂枝加附子湯、柴胡桂枝湯,諒寒熱施治可也。
虛勞致病之因,不過陰陽氣血而已。故凡治療,必察陰陽。如骨蒸勞熱之晡發夜盛,善渴易飢者,陰虛也。晝日煩熱,至夜稍安者,陽虛也。咳嗽咽乾,咳甚略有兼痰者,陰虛也。咳嗽清痰,嗽甚則嘔水者,陽虛也,吐血絲,紫赤膿厚光澤,或有結塊星縷者,陰虛也。血色晦淡無光,吐久不凝,或雖瘀結多帶痰水者,陽虛也。泄瀉臭穢,身熱煩渴,或兼膿血者,陰虛也。瀉下純清水,或白沫者,陽虛也。失精夢寐不寧,二便引急,陰虛。陰頭寒,而精出不知,或溺後常有滑精者,陽虛也。經閉發熱,咳嗽,五心煩熱者,陰虛也。少腹引痛,而背微惡寒者,陰氣有餘,循經不乘陽位,必有乾血。若經雖不行,但少食倦怠,腰腹不痛者,陽虛也。陽虛則氣衰不能生血,經雖不通,必無結血。此病機之最要者也,勿以其繁而忽之。大都陰虛則熱,陽虛則寒,陰陽俱虛則寒熱之症錯雜而見,又當審其偏勝而為處方。設不知此,日以不寒不熱之劑投之,則偏者愈偏,勝者愈勝,永無均適之期矣。故智者臨病,務在調其所偏,察其所變。診察之際,其脈忽然鼓大,證異平時,便當推原飲食起居,以辨有無客邪之應。又有忽然惡寒發熱,脈無常候,乃陰陽倚伏,亢極反害。大虛之證,豈可認風寒而與開泄,不旋踵於告變矣。歷觀此症,但陽虛可服參、耆者,十全五六;陰虛不服參、耆者,十難救一。若年在三十向外者,其人質干已固,尚可斡旋。如在二十上下,非特筋骨柔脆,抑且性情難制,雖極力圖治,終難見效也。
脾腎虛損
李士材曰:夫人之虛,不屬於氣,即屬於血,五臟六腑莫能外焉。而獨舉脾腎者,水為萬物之原,土為萬物之母,二臟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夫脾居土德,脾安則土為金母,金實水源,且土不淩水,水安其位,故脾安而腎愈安也。腎兼水火,腎安則水不挾肝上泛而凌土濕,火能益土運行而化精微,故腎安而脾愈安也。孫思邈云:補脾不如補腎。許學士云:補腎不如補脾。兩先生深知臟為生人之根本,又知二臟有相贊之功能,故其說似背,其旨實同也。救腎者,必本於陰血,血主濡之,血屬陰主下降,虛則上升,當斂而抑,六味丸是也。救脾者,必本於陽氣。氣主煦之,氣為陽,主上升,虛則下陷,當升而舉,補中益氣湯是也。近世治癆,專以四物湯加黃柏、知母,不知四物皆陰,行秋冬之氣,非所以生萬物者也,且血藥常滯,非痰多食少者所宜。血藥常調,久行必致滑腸。黃柏、知母,其性苦寒,能瀉實火,名曰滋陰,其實燥而損血;名曰降火,其實苦先入心,久而增氣,反能助火,至其敗胃,所不待言。丹溪有言:實火可瀉,虛火可補。癆證之火,虛乎實乎,瀉之可乎?矯其偏者,輒以桂、附為家常茶飯,此惟火衰者宜之。若血氣燥熱之人,能無助火為害哉?大抵虛勞之證,疑難不少,如補脾保肺,法當兼行。然脾喜溫燥,肺喜清潤,保肺則礙脾,補脾則礙肺。惟燥熱而甚,能食而不瀉者,潤肺當急,而補脾之藥亦不可缺也。倘虛羸而甚,食少瀉多,雖喘嗽不寧,但以補脾為急,而清潤之品宜戒矣。脾有生肺之能,肺無扶脾之力,故補脾之藥,尤要於保肺也。常見癆證之死,多死於泄瀉。泄瀉之因,多因於清潤,司命者能不為之兢兢耶?又如補腎理脾,法當兼行。然方欲以甘寒補腎,其人食減,又恐不利於脾。方欲以辛溫快脾,其人陰傷,又恐愈耗其水。兩者並衡,而較重脾者,以脾土上交於心,下交於腎故也。若腎大虛而勢困篤者,又不可拘。要知滋腎之中,佐以砂仁、沉香;壯脾之中,參以北味、肉桂,隨時活法可耳。又如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宜不可偏也。然東垣曰:甘溫能除大熱。又曰:血脫補氣。又曰:獨陰不長。春夏之溫可以發育,秋冬之寒不能生長。虛者必補以人參之甘溫,陽生陰長之理也。且虛癆證受補者可治,不受補者不治。故葛可久治癆,神良素著,所垂十方,用參者七。丹溪專主滋陰,所述治癆方案,用參者亦十之七,不用參者,非其新傷,必其輕淺者耳。自好古肺熱傷肺、節齋服參必死之說,印定後人眼目,甘用苦寒,直至上嘔下瀉,猶不悔悟,良可悲已。幸李瀕湖、汪石山詳為之辨,而宿習難返,貽禍未已。不知肺經自有熱者,肺脈按之而實,與參誠不相宜。若火來乘金,肺脈按之而虛,金氣大傷,非參不保。前哲有言,曰土旺而金生,勿拘拘於保肺。水壯而火熄,毋汲汲於清心。可謂洞達《內經》之旨,深窺根本之治者也。
養榮歸脾治虛損變方
馮兆張曰:正氣強旺,則外無感冒之虞。脾胃健行,則內無停食之患。七情無過,則神無損傷之失。如是百病何由而作也?故百病之作,必由正氣之虛。治者求其所因以調之,則百病不攻而自退矣。蓋人之軀殼,猶屋之牆垣也;人之腸胃,猶屋之內房也;人之氣血,猶屋之家人也。牆垣不固,盜賊乘虛而入,自宜謹守房戶,廣集家人,則盜賊焉能為患,自當潛蹤遠遁矣。若不知所重,妄行驅逐,故用大汗以耗其表者,如自破其牆垣者也;用迅下藥以竭其里者,如自毀其房戶者也;用消克藥以傷其氣血者,如自殺其屋中家人者也。況有勞苦內傷中氣而不能納下焦陰火以發熱者,誤用發散之藥以汗之,則益耗其陽,而愈竭其陰。如中氣不健運,而不思飲食者,誤用克伐之藥以消之,則愈傷中氣,而益增痞悶。耗其陰而發熱不已者,再加發散寒涼;中氣虛而痞悶不食者,再加消導克削,則已傷已弱之元氣,何當無憑無據之妄攻?正微不能主宰,必隨藥力而變生他證。名治病而實做病,似救生而實傷生也。張以養榮、歸脾之意,合成一方,名為養榮歸脾湯,滋陰即所以發汗,導火即所以除熱,固正即所以祛邪,補心即所以養胃,益火即所以補土,清肺即所以納氣,降濁即所以升清,五臟既和,百骸俱健,自能神清思食而愈矣。
養勞歸脾湯 生地(八錢) 棗仁(二錢) 白朮(三錢) 白芍(一錢二分) 茯神(一錢五分) 牛膝(二錢) 麥冬(二錢) 五味子(六分) 肉桂(八分) 蓮肉(二錢) 燈心(二十節)
諸病久病不愈成癆
石臨初曰:人之死生壽夭,觀察平日形神性情可知。觀天地之所以生萬物者,必得春生夏長生陽暢達之氣而生。生,申也。若得秋冬肅殺陰凝閉藏之氣而死,死,止也。第草木之死為止,即謂之伏氣,為來春生髮之基。人之性情最喜暢快,形神最宜煥發,如此刻刻有長春之性,時時有生長之情,不惟卻病,可以永年。若人平日無事,而憂思沉想,默默無言,面容黯慘,眉宇不舒,人以為老誠忠厚,不知胸中之殺機日甚,已現於形容矣。即坐臥歡樂之場,反生暴怒;即處於富貴之境,略無喜色。所謂抑鬱成癆、多氣成癆、久嗽成癆、積熱成癆、久瘧成癆、久病日遠成癆、傷風不醒成癆、產怯成癆、傳染習氣成癆、小兒疳瘧成癆、疳嗽成癆、窮思積想成癆、酷飲成癆、過欲成癆、慳吝刻剝成癆、男女過時失配成癆。須知致癆之因不一說,不外性情之執滯,習染而成。多致不治者何也?藥能療病補虛,不能移情易性故也。
上集卷之十三
血證八法扼要
總論
吳澄曰:夫血者,水火合德而生,其形象天一之水,其色法地二之火,取水之精以為體,合火之神以為用,人賴以有生。其出入升降,濡潤宣通者,由氣使然也。故氣即無形之血,血即有形之氣。經曰:血之與氣,異名同類是也。然人之一身氣血,不能相離,氣中有血,血中有氣,氣血相依,循環不息。凡血之越出上竅者,皆氣為之也。先賢立論,治法不一,或主溫補,或主寒涼,或以活血行氣,或以滋陰降火,或以心腎為主,或以脾胃為急,或主潤肺,或主疏肝。有是病用是法,非漫然也。無如時師不察,不明夫寒熱虛實之旨。欲用溫補,畏其助火添邪。欲用寒涼,畏其血凝不散。活血行氣,又恐傷其真元。滋陰降火,又恐傷其脾胃。心陽腎陰不分,脾胃勇怯罔顧。潤肺難痊,疏肝恐誤,藥餌妄投,希圖僥倖,未有能毅然獨斷於中者也。余歷練數十年,見症甚多,務求其要,晝夜苦思,深知根底,立為八法。以氣為主,貫通寒熱虛實,經緯其間,條分縷析,開卷瞭然。以見氣虛者宜補氣,陷者直升氣,逆者宜降氣,滯者宜行,外寒者宜散,內寒者宜溫,虛火者宜滋,實火者宜清。當用寒涼者,竟用寒涼,而無傷脾敗胃之虞。當用溫補者,竟用溫補,而無添邪助火之弊。活血行氣,非活血行氣則血不痊。滋陰降火,非滋陰降火則血不止。以心陽為主者,必當行陽固陰。以脾胃為急者,必當調和中土。當潤肺則潤肺,當疏肝則疏肝。確然可據,不致臨證茫然,妄執臆見,歧中又歧也。
醫易會參
吳澄曰:《易》之為道,至廣至大,其於事事物物之理,大無不包,細無不入。雖非為醫而設,而醫之玄妙精微,實莫能外乎此也。古人有言,不知《易》者,不足以言醫。《易》理明,則可以範圍天地,曲成民物,通乎晝夜。醫理明,則可以宣節化機,調燮陰陽,拯理民瘼。如失血一症,既立八法以扼其要,而又以八卦統之何也?蓋《易》之變化無窮,猶病之變化亦無窮也。《易》無定體,病亦無定體。乾、兌、離、震、巽、坎、艮、坤,此八卦也,其參伍互換,八卦變而為六十四卦矣。氣虛、氣陷、氣逆、氣滯、虛火、實火、內寒、外寒,此扼要八法也。其標本虛實,萬有不齊,或一症而相兼,或數症而合併,則當以主卦為本,變卦為標,再相兼相雜者,為神明變化,亦可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八八而六十四矣。推而廣之,病情變遷,反復難測,亦如三百八十四爻,不外乎此矣。倘氣虛而兼實火,則乾卦而變為天水訟;若兼虛火,則變為天火同人。倘氣逆而兼外寒,則震卦而變為雷風恆;若兼內寒,則震卦而變為雷澤歸妹矣。聖人作《易》,不過模寫象數,順其自然,而非有心要安排如此也。如先賢著書,亦不過標示法則,而非有心執定某症必用某藥也。《易》曰:變而通之,存乎其人。
八卦統八法意義
乾為天為圓,君象也。天包乎地,則陽統乎陰。氣虛不能攝血者,乾卦統之。
坤為地為土,主載萬物者也。中氣有虧,如土德或慚。氣虛下陷失血者,坤卦統之。
震動也,其象為雷。東方屬木,肝氣上逆失血者,震卦統之。
艮止也,其象為山,止而不移。氣滯血凝失血者,艮卦統之。
坎者水也,陽卦也,得乾之正體,中含一點真陽。凡實火失血者,坎卦統之。
離者火也,陰卦也,得坤之正體,中含一點真陰。凡虛火失血者,離卦統之。
巽入也,其象為風。凡屬風寒外入失血者,巽卦統之。
兌西也,其象為澤。凡屬寒從內生失血者,兌卦統之。
凡治血症,不能脫此八法,乃總綱也。臨證施治,察其果屬何證,便知某卦所屬,則用藥不致狐疑,而胸中自有定見矣。
血證八法扼要總綱
氣虛失血(有氣虛,有氣陷。)乾坤二卦
吳澄曰:氣為血母,血為氣軀。今氣虛而不攝,氣下陷而不固,若不以甘溫純補之劑,固而攝之,則氣隨血脫,更虛之甚也。氣愈虛則血愈吐,血愈吐則氣愈虛,何所底止?必先救本培元,乃克有濟。若以為火而止之,鮮有不危者矣。
中氣虛則不能攝血,宜補氣溫氣。乾卦。
中氣陷則自能脫血,宜補氣升氣。坤卦。
氣實失血(有氣逆,有氣滯。)震艮二卦
吳澄曰:實者泄之。氣實者,非正氣實也,乃邪氣、火氣實也。邪氣、火氣實,則血不循經而上逆;邪氣、火氣實,則血凝結而不行。當以苦寒瀉火,辛溫利氣,方能止血。若姑息太過,因循畏攻,則虛者益虛,而實者益實,終無愈時也。
氣逆則血隨氣升,宜降氣活血。震卦。
氣滯則血隨氣積,宜利氣行血。艮卦。
氣寒失血(有內寒,有外寒。)巽兌二卦
吳澄曰:氣虛挾寒者,陽氣虛衰,真火不足也。蓋火旺則能生氣,火衰則中氣虛餒,外來之寒不能拒,虛久之寒從中生。故亦有內外二證,俱失血者焉。
內寒則陽虛而陰必走,宜引火歸原。兌卦。
外寒則邪解而血歸經,宜溫表散寒。巽卦。
氣熱失血(有虛火,有實火。)坎離二卦
吳澄曰:氣有餘即是火,非氣之有餘,實氣之不足也。既變為火,則不得復名為氣矣。宜參虛中之實,實中之虛。實火之血,順氣為先,氣行則血自歸經。虛火之血,扶正為先,氣壯則自能攝血。勿謂均是火也,以虛為實,以實為虛,損不足而益有餘,致犯虛虛實實之戒。
實火則熱甚逼血而妄行,宜苦寒瀉火。坎卦。
虛火則陽亢陰微而上泛,宜滋陰降火。離卦。
以上八法,各有所宜,隨病所因。諸家之法,俱不可廢,則寒熱溫涼,升降補瀉之法,臨證不惑,而諸法皆得為吾用矣。
宏格曰:人身俱賴於氣,氣聚則生,氣散則死,氣和則平,氣鬱則病。故經云:思則氣結,驚則氣亂,悲則氣消,恐則氣下。氣行則行,氣止則止,氣有往必有來,有勝必有復,此一定之理也。氣本於少陽而原於腎,腎藏精,氣旺則精生,所以失血一症,皆統乎氣。而其中經緯,以寒熱虛實一理貫通,條分八法。又以各種血症匯為全書,以備參考。而下集外損門中,又分失血、積瘀二卷,治血之法,可謂詳且盡矣。
血證八法扼要證治
氣虛不能攝血,乾卦統之
吳澄曰:天地之道,無形者依有形,有形者附無形,互相依附。天地之道,亦即氣血之道也。氣之離,未有不由於血之散;而血之脫,未有不由於氣之虛。所以善治者,不治其血,而專治其氣,氣旺則陽能統陰,而血自歸經矣。
—萬物生成之道,惟陰與陽。非陽無以生,生者神其化也。非陰無以成,成者立其形也。人有陰陽,即為氣血。陽主氣,故氣全則神王。陰主血,故血盛則形強。人生所賴,惟斯而已。然人之初生,必從精始。精之與血,似乎非類。而丹家曰:涕、唾、精、津、汗、血、液七般靈物,總屬陰。由此觀之,則凡屬水類,無非六一所化,而血即精之屬也。但精藏於腎,所蘊不多,而血富於沖,所至皆是。蓋其源源而來,生化於脾,總統於心,受藏於肝,宣布於肺,施泄於腎,灌溉於一身,無所不及。故為七竅之靈,為四肢之用。為筋骨之和柔,為肌體之豐盛,以至滋臟腑,安神魂,潤顏色,充營衛,津液得以宣通,二陰得以調暢,凡形質所在,無非血之用也。是以人此形,惟賴此血。故血衰則形萎,血敗則形壞,而百骸表裡之屬,凡血虧之處,則必隨所在而各見其偏廢之病。倘至血脫,則形何以立,氣何所歸?亡陰亡陽,其危一也。然血化於氣,而成於陰。陽虛固不能生血,所以血宜溫而不宜寒。陽亢則最能傷陰,所以血宜靜而不宜動。此盈虛消息之機,苟能察其精義,而得養榮之道,又何血病之足慮者哉?
—陽能統陰,氣能攝血。凡氣虛而不能攝血者,其脈必微弱虛軟,精神疲憊,宜獨參湯,或人參飲子。
—今人凡見吐血,喜用血分之藥,而不敢補氣,恐助火也。人但知火剋金,而不知氣能勝火。人但知金生水,而不知氣即是水。惟東垣有曰:甘溫能除大熱,參、耆、甘草除煩熱之聖藥。要知氣旺自能攝血,陽生陰長,一定之理也。故補氣實有起死回生之功。
—氣虛血弱,當從長沙治法。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生陰血也。
—憂思過度,損傷心脾,以致吐血咯血者,其病多非火症。或常見氣短氣怯,形色憔悴;或胸懷鬱結,飲食無味;或腹雖作飢而不欲食;或神魂驚困而臥不安。是皆中氣虧損,不能收攝所致。速宜救本,不得治標,惟五福飲、五陰煎之類。
—徐東皋論王節齋曰:凡酒色過度,損傷肺腎真陰,咳嗽吐痰,吐衄咳咯血等症,誤服參、耆等甘溫之藥,則病日增。世人不識,往往服之致不救者多矣。噫!此一隅之說,非天下之通論。甫論節齋,議論多長,而獨短於此,何則?凡諸失血症,因火盛妄行,不宜於甘溫者,理固然也。其虛火有體氣弱甚者,寧有不用參、耆者乎?葛可久治大吐血後,獨參湯一味服之,所以治其虛也。經云虛者補之,是以臞仙集之以為《十藥神書》。今之治勞怯吐血,立有起死回生之效。然則彼以獨參湯者,何其神歟!又如丹溪治一人,勞嗽吐血,用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百合、阿膠、白芍、桑白皮、杏仁、貝母、瓜蔞、海石、五味子、天冬而愈。又如局方人參湯,專治胃弱吐血衄血之症,然則彼皆非歟?大抵用藥補瀉宜審人虛實,則無施不當,何甘溫之必不可用哉?
—劉忠厚云:血者神氣也,持之則存,失之則亡。是知血盛則形盛,血衰則神衰。神靜則陰生,形役則陽亢,陽盛則陰必衰。但何以言陽旺而生陰血也?蓋謂氣之常,陰從乎陽,隨氣運行於內。苟無陰以羈束,則氣何以樹立?故其致病也易,其治也難。以其比陽常虧,而又損之,則陽亢陰乏矣。
—凡暴吐暴衄,失血如湧泉,多致血脫氣亦脫,危在頃刻者,此其內傷敗劇而然。當此之際,速宜以氣為主。蓋有形之血不能即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但使氣不盡脫,則命猶可保,血漸可生。宜急用人參一二兩為細末,加飛羅面一錢許,或溫水,或井花水,隨其所好,調和稀糊,徐徐服之。或濃煎獨參湯,徐徐服亦可。此正血脫益氣,陽生陰長之大法也。
—元氣、穀氣、營氣、清氣、胃氣、生髮諸陽上升之氣,此六者皆飲食入胃,穀氣上行之別名,其實一也。百病之源,皆由於此。故經言五臟之氣,已絕於外者,是六腑之元氣也。氣傷臟乃病,臟病則形乃應,是五臟六腑皆不足也。惟陰火獨旺,上乘陽分,故營衛失守,諸病生焉。其中變化,皆由中氣不足乃生髮耳。
—積勞吐血,久病之餘,吐血多而久不止者,並用獨參湯。
—血從九竅齊出,乃血脫也。發灰、大薊汁、人參湯調服止之。血溢或觸傷破出,遂如湧泉不止,惟用十全大補湯,頻頻多服之。
氣下陷則脫血,坤卦統之
吳澄曰:凡血越出上竅,皆陽盛陰虛,有升無降也。何則?血不自行,隨氣而行;血不自止,隨氣而止。今氣下陷,而不能上升,則血亦當下脫,而不應上越。殊不知有勞傷肺氣,鬱結傷脾氣,氣不上升,而血無所統,則亦有上越者。豈可執定下陷,而不上脫之說乎?
—氣為生陽,血為死陰。統運血脈,周流全體者,營氣也。故經曰:營行脈中,血隨氣配。今氣虛則下陷,血無統攝,反上脫溢。若求血屬之藥治血,血終不止。惟以人參養營湯,重用參、耆,升舉脾胃之氣,則血可立止,有旋轉造化之妙。
—素多勞倦思慮,或善嘔吐,或善泄瀉,而忽致吐血下血者,此脾虛氣陷,不能攝血,非火症也。宜六味回陽飲,大加白朮主之,切不可用清涼等藥。
—氣陷而兼氣滯者,宜歸脾湯。
—陽分不足者,宜理中湯,或理陰煎。
—勞傷過度,氣陷於血,食少不眠,發熱體倦,怔忡健忘驚悸,脾虛不統,當以參、耆補氣為主,氣壯則能攝血,血自歸經。所謂歸經者,非謂已離經之死血復還本經。惟調和氣血,使好血有所依歸,不致上溢耳。宜歸脾湯。
—今人見吐血,只知用降藥,而不敢用升提。蓋血已上越,清降猶恐不止,而再提補,不益甚乎?不知有一種勞傷之人,中氣下陷而吐血者,徒用歸脾無益。如薛立齋治星士張東谷,與補中益氣湯。(見血症醫案。)
—薛氏治一童子發熱吐血,用補中益氣湯。(見薛新甫治法。)
—李士材治章魯齋吐血發熱,用補中益氣湯。(見血症醫案)
氣逆則血隨氣升,震卦統之
吳澄曰:血以下行為順,上越為逆,然血逆之,皆由於氣之逆也。氣逆者宜降,降則氣順,而血自寧矣,雖然有說焉,降氣行血,此特八法中之一法耳。人之虛實寒熱,萬有不齊;表裡陰陽,當分類治。雖同一失血症,而治之之法不同,常酌其中有可降不可降之因,不可遂謂失血一症,輒雲氣逆,儘可降而降之也。
—東垣曰:經云:怒則氣逆,甚則嘔血,暴癉內逆,肝肺相搏,血溢口鼻。
—又曰:傷寒家衄血,仲景言不可發汗,蓋為脈微也。若浮緊者麻黃湯,浮緩者桂枝湯,脈已微者二藥俱不可用,宜黃芩芍藥湯主之。雜病見血,多責其熱。如衄血出於肺,以犀角、升麻、梔子、黃芩、白芍、生地、丹參、阿膠之類主之。咯唾血者出於腎,以天門冬、麥門冬、貝母、知母、桔梗、百部、黃柏、遠志、熟地黃之類主之。痰涎血者出於脾,葛根、黃耆、黃連、白芍、當歸、甘草、沉香之類主之。嘔吐血出於胃,實者犀角地黃湯主之,虛者小建中加黃連主之。血症上行,或嘔或吐皆逆也。若變而為下行,為惡痢者順也。血上行為逆,其治難;下行為順,其治易。故仲景云:蓄血症下血者,當自愈也,與此意同。若無病之人,忽然下痢,其病進也。今病血逆上行,而復下行惡痢者,其邪欲去,自知吉也。經曰:諸見血身熱脈大者難治,是火邪勝也。身涼脈靜者易治,是正氣復也。故《脈訣》云:鼻衄吐血沉細宜,忽然浮大即傾危,此之謂也。
—李士材曰:上盛下虛,法當順氣,氣降則血自歸經矣。宜蘇子降氣湯。脈來微軟,精神困倦,是氣虛不能攝血,宜人參飲子,或獨參湯。脈素有力,精神不倦,胸中滯痛,或吐塊血,用生地、赤芍、當歸、丹皮、丹參、桃仁、大黃之屬,從大便導之。血以上出為逆,下出為順,苟非大虛泄,皆當行之,以轉逆為順,此釜底抽薪之妙法。若吐血已多,困倦虛乏者,不可行也。吐多而急欲止之,生地、當歸、丹皮、赤芍煎湯,入藕汁、童便各一鍾,血餘灰二錢,墨汁五分,調均熱服。怒氣傷肝者,丹皮、白芍、木香之屬。勞心者,蓮子、糯米、柏仁、遠志、棗仁、茯神之屬。酒傷者,荊芥、茅花、側柏之屬。飲食傷者,白朮、陳皮、甘草、穀芽、砂仁之屬。吐血色黯,脈遲而寒者,理中湯。勞力者,蘇子降氣湯加阿膠,或以豬肺煮熟,蘸白及末食之。
—氣逆於上,血隨氣亂,吐血不止,宜用降氣不降火之法。氣順而火而自熄,血自寧。
—怒氣傷肝,動肝火則火載血上,動肝氣則氣逆血上奔,所以皆能嘔血。
—肝氣逆者,必有胸脅脹滿痛等症,宜白芍、生地黃、青皮、枳殼、貝母、澤瀉之類,行其氣而血自清。
—氣逆於臟,則血隨氣亂,錯經妄行,然必有氣逆喘滿,或胸脅脹痛,或尺寸弦長等症。此當以順氣為先,宜青皮、陳皮、蘇子、澤瀉之屬。氣逆兼火,佐以平肝,宜梔子、白芍之屬。氣逆無火,當行陰滯,宜香附、烏藥、鬱金、乾薑之屬。然必氣逆多實者,乃堪用此。其或實中有虛,不堪消耗者,或宜暫用,不可不審。
—胃虛不能傳化,其氣逆上,亦能吐衄,木香理中湯,甘草乾薑湯。凡出血諸症,每以胃藥收功。
—上盛下虛,有升無降,血隨氣逆吐衄者,法當順其氣,氣降則血自歸經矣,宜蘇子降氣湯加人參、阿膠各一錢,下養正丹。
—凡怒氣動肝火盛者,必有煩熱脈症,降火而血自清。氣逆者,必兼胸脅痛滿,行氣而血自止。
—有病因怒,而怒氣已散者,不得再加行散,以傷其氣。或肝火已平,不得過用苦寒,再損元陽。且凡肝氣為邪,每多侮土,故常致脾胃受傷,及營血失守等症。若察其無脹無火,脈虛神困,而血有妄行者,此其病傷在脾,治當專理中氣,宜五陰煎、五福飲之類主之。或兼火不生土,則理中湯、理陰煎之屬皆不可少,勿謂始因怒起,而專意伐肝也。
—血從下出者順,上出者逆。一應血上溢之症,苟非脾虛泄瀉,羸瘦不禁者,當以大黃醋製,和生地汁及桃仁泥、丹皮之屬,引入血分,使血下行,轉逆為順,此妙法也。不知此而從事於芩、連、知、柏之屬,輔四物而行,使氣血俱傷,脾胃兩敗,今之醫治血症者,百豈有一生焉?
—氣逆者因怒傷肝木,則氣菀於上,令人薄厥,宜沉香、木香、青皮、白芍、丹皮之屬。
氣滯則血隨氣積,艮卦統之
吳澄曰:氣滯者,血亦滯也。血不自行,隨氣而行。氣滯於中,血因停積,凝而不散,愈滯愈積,愈積愈滯。若非降火以流動乎氣,消瘀以活利乎血,則血終不止。然有因氣而致血滯者,以行氣為先。亦有因瘀而致氣滯者,以活血為主。或兼清火,或兼清火,或兼溫中,隨其變而通之,是在用之者何如耳。
—攖寧生治血溢血泄者諸蓄妄症,其始也,予以桃仁、大黃行血破瘀之劑,折其銳氣,而後區別治之,雖往往獲效,然猶不得其所以然也。後來四明遇故人蘇伊舉,問論諸家之術,伊舉曰:吾鄉有善醫者,每治失血蓄妄,必先以快藥下之。或問:失血復下,虛何以當?則曰:血既妄行,迷失故道,不去蓄利瘀,則以妄為常,曷以御之?且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何虛之有?
又曰:婦人之於血也,經水蓄而為胞胎,則蓄者自蓄,生者自生,及其產育為惡露,則去者自去,生者自生。其醞而為乳,則無復下滿而為月矣。失血為血家妄逆,產婦為婦人常事,其去其生則一也。失血家須用下劑破血,蓋施之於蓄妄之初,亡血虛家,不可不戒之於亡失之後。
—因火鬱不散,致血留滯者,惟於四物湯加炒山梔,大能清胃脘之血。
—諸虛吐衄等血症藥中,每入童便半合,其效甚速。或單用童便,無不應效。蓋溲溺降火滋陰,又能清瘀血,止吐衄諸血。先賢有言,凡諸失血服寒涼藥者,十無一生,服溲溺者,百無一死,其言信矣。一名回輪湯,一名還元湯,但取十二歲以下無欲者,絕其烹炮鹹味,令其潔淨,多與飲米湯水,以助水道。既絕厚味,況吃湯水之多,溺下無力,亦當與以淡肉味,清飲食。凡溺下卻以磁器盛之,少頃每一鍾少入薑汁二三點攪勻,徐徐服之,日進二三次。如天寒卻以重湯溫之服此,但以飲食相遠為妙。
—李時珍曰:小便性溫不寒,飲之入胃,隨脾之氣上歸於肺,下通水道而入膀胱,乃其舊路,故能治肺病,引火下行。其味鹹而走血,故治血病。當熱飲,熱則真氣尚存,其行自速,冷則惟有鹹寒之性而已。若煉成秋石,真元之氣漸失,不及童便多矣。
—凡大吐血不止,以乾薑一味炮為末,吸血歸經,童便調服,從治之法。可見止血之味,乾薑亦為吐血要藥,不專寒冷冰凝也。
—暴吐紫血一碗者無事,吐出反好。此熱傷死血在肝中,宜服四物、解毒之類。
—側柏葉搗爛,以童便二分,酒一分,和而溫服之,大能止血。
—氣有餘便是火,血隨氣上。補水則火自降,順氣則血不升,惟生地、牛膝、丹皮補水之藥也。童便者,濁陰歸下竅,兼有行瘀之能。藕節汁者,達血使無滯,兼有止澀之力。
—脈來沉實,腹中滿痛,為蓄血。當歸、紅花、桃仁、赤芍、降香、玄胡、蓬朮之類。
虛火則陽亢陰微而上泛,離卦統之
吳澄曰:血不自動也,因火而動。火不自生也,因氣而化。氣化為火,氣愈虛矣。火動乎血,則血又更虛矣。虛火宜補不宜泄,宜滋不宜涼。蓋緣病起真陰虧損,虛火上炎,當峻補其陰,使水升火降,兼補其肺,使金水相生,得安其位,則血自寧矣。
—虛火之症,必察其虛中有實者,乃為易治,何則?雖元氣本虛,而或大便不作泄,或脾胃健而多食,或脈有力,精神壯旺,或初起根本未搖,或虛中有實,便可放心清解。若不如是,而又虛中挾火,清之不可,溫補不能,胃氣將敗,生機已窮,極難措手。
—虛中有實,治宜以補為主,而不得不兼乎清。如加減一陰煎、保陰煎、天王補心丹、丹溪補陰丸之類。
—實中有虛,治宜以清為主,而酌兼乎補。如大補陰丸、徙薪飲、清化飲之類。
—虛中之實,實中之虛,本無限則,故不得謂熱者必無虛,虛者必無熱。但微虛者宜從微補,微熱者宜從微清。若熱倍於虛,而清之不及,漸增無害也。若虛倍於熱,而清之太過,則伐及元陽矣。
—口鼻失血,多因二火逼迫而妄行諸竅也,宜以一陰煎加清除等劑為主。蓋血隨氣上,則有升而無降,故惟補陰益陽,則火升氣降,而血自靜矣。
—肝火內盛,或見煩熱,脈弦數者,宜白芍、生地、丹皮、梔子、澤瀉、芩、連之屬,降其火而血自清。
—凡血因火動,根本未虧,則不得不於滋陰降火藥中兼以清之。如黃芩、桑皮清肺火,黃連清心火,石膏清胃火,梔子、龍膽清肝火,黃柏、知母清腎火,貝母、枇杷葉、竹葉、瓜蔞清痰火,惟火之偶甚者宜之。但去其火,自無不愈,而非久用常用之劑也。
—咳嗽見血,多是肺受熱邪。氣得熱而變為火,火盛而陰血不寧,從火上升。故治宜清火滋陰,忌用甘溫之藥。
—吐血咯血,凡因勞損而脈氣靜,或脈微弦無力,既非火症,又非氣逆,而血有妄行者,此真陰內損,絡脈受傷而然。惟用甘醇補陰,培養脈絡,使營氣漸回,而血自安矣。宜一陰煎、左歸飲、六味地黃湯、小營煎之類。若虛在氣分者,宜五福飲,或大補元煎為最佳。此等證候最忌寒涼,亦忌行散,皆非虛損所宜也。
—凡吐血咯血,兼口渴咽痛,躁煩喜冷,脈滑便實,小水赤熱等症,此水不濟火,陰虛陽勝而然。治當滋陰壯水,微佐清涼,宜二陰煎、四陰煎,或加減一陰煎、生地黃飲子、天門冬丸之類。若不甚者,惟一陰煎、左歸飲、六味地黃湯之類。此等證候,大忌辛溫,如芎、歸、耆、朮、杜仲、香附、砂仁、薑、桂之類,皆所當避。
—真陰失守,血隨火沸,則參、附辛溫之藥,最不相宜。當以六味地黃湯加五味子,滋其化源,其血自止。
—胃中實火令人吐血,腎經虛火衝上,亦令人吐血。若錯認治,以虛為實,則胃氣益傷,胃傷則無以輸精於腎,而腎水益虛,腎火益熾,吐血無已時也。治當峻補腎水,水足而火不上沸矣,宜六味加麥冬、五味子,大劑飲之。
實火則熱逼血而妄行,坎卦統之
吳澄曰:火者陽氣也,火得其正則為氣,氣失其正則為火,有虛焉,有實焉,不可不察也。虛火之血,則本無元氣,元氣既虛,而乃攻之瀉之,非挺即刃矣。實火之血,乃病之標,誤以為本,而溫之補之,則燎原莫遏矣。雖然實火失血,必有實火之症,實火之脈,確辨明白,不妨放手。如苦寒,犀角、大黃、芩、連之屬,在所必用,不必畏忌。若因循失時,喜補憚攻,則真陰敗亡,卒難救矣。
—《原病式》曰:血溢者上出也。心養於血,故熱甚則血有餘而妄行。或謂嘔紫凝血為寒者,誤也。此非冷凝,由熱銷鑠以稠濁,而熱甚則水化制之,故赤並黑而為紫也。
澄按:吐血凝紫,有寒有熱。三焦出血,色紫不鮮,不可涼折。凝紫光明,是為火逼,不可溫燥。(陽症血色鮮紅,陰症血色豬肝。)
—王節齋云:大抵咳嗽見血,多是肺經受傷。氣得熱而變為火,火盛而陰血不寧,從火上升。故治宜瀉火滋陰,忌用人參甘溫之藥。然亦有氣虛而失血者,則宜用人參、黃耆、款冬花等藥,但此等症不多耳。
—火暴盛而根本無傷者,宜抽薪飲,徙薪飲,或黃連解毒湯之類主之。
—胃火熱甚,而煩熱作渴,頭痛脈滑,氣壅而吐血不止者,宜白虎湯、抽薪飲之屬。
—胃火熾甚,而兼陰虛水虧者,宜玉女煎。
—陽明實熱之甚,而兼便結腹脹,氣壅不降者,宜《拔萃》犀角地黃湯,或涼膈散,或桃仁承氣湯。
—上膈壅熱吐血,脈洪大弦長,按之有力,精神不倦,或覺胸中滿疼,或血是紫黑塊者,用生地、赤芍、當歸、丹皮、荊芥、阿膠、滑石、大黃、玄明粉、桃仁泥之屬,從大便導之。此釜底抽薪之法也。
—心氣不足,吐血衄血者,《金匱》用瀉心湯主之,大黃二兩,黃連、黃芩各一兩,水三升煮一升,燉服之。此正謂手少陰心經之陰氣不足,本經之陽火亢盛無所輔,肝肺俱受其火而病作,以致陰血妄行而飛越。故用大黃瀉去亢盛之火,黃芩救肺,黃連救肝,使之和平,則陰血自而歸經矣。
—壯火食氣,是邪火燔熾,不獨鑠干腎水,而且渙散元氣也。凡邪火猖厥之時,自非杯水可救,雖用六味地黃湯滋陰之藥,尚恐不足,故加以知、柏純陰之品,逆而折之,庶得其平。水壯而火熄,火熄而金寧,嗽血等症自安矣。今時遵薛氏者,每以知、柏為忌藥。習河間、丹溪者,又以參、附為畏途。二者皆以病合藥,非以藥合病也。蓋有是病,則用是藥,如大黃、巴豆有時建功,參、朮、茯苓有時誤事。是在通圓活法運用之妙,在乎一心,故神無方而《易》無體也。雖然必先小心,然後可以大膽,若粗心浮氣,認症未明,輒敢發藥,是亦妄人也矣。
內寒則陽虛而陰必走,兌卦統之
吳澄曰:氣不足便是寒。內寒者,寒從中生也。營氣虛散,上下隔絕,脈絡不通,陰陽不相為守,而血妄行也。亦有命門虛衰,逼其無根之火上泛,又或素稟薄弱,寒氣滲入中焦。一當溫補命門,導龍入海。一當溫補中宮,吸血歸經。若不知此,而日從事於寒涼,誤矣。
—吐血不已,則氣血皆虛,虛則生寒,故用側柏葉。柏葉生而西向,稟兌金之氣而生,可制肝木。木主升,金主降,取其升降相配,夫婦之道和,則血得以歸藏於肝矣,故用為君。乾薑性熱,炒黑則止而不走,用補虛寒之血;艾葉之溫,能入內而不炎於上,可使陰陽之氣反歸於里,以補其寒,用二味為佐。取馬通者,為生血於心,心屬午,故用午獸之通,主降火,消停血,引領而行為使。此仲景治吐血之準繩,可以觸類而長之也。
—血遇熱則流通,故止血多用涼藥。然亦有氣虛挾寒,陰陽失守,營氣虛散,血亦錯行,所謂陽虛而陰必走耳,外必有寒冷之狀。法當使血自歸於經絡,可用理中湯加南木香,或甘草乾薑湯,其效甚者。
—所吐之血,色黑而黯,必停積失位之血,非由火逼而動也。或面白息微,脈見緩弱,身體清涼者,此必脾胃氣虛,不能攝血而然,皆非火症。若用涼血之劑,必致殆矣。《三因方》中,用理中湯能止傷胃吐血,以其溫中,大能分理陰陽,安和胃氣,故當用也。若察其虛在陰分,則又理陰煎為最。
—陰陽虛實之機,不可不審。如腎真陽不足,陽虛陰必走,以致吐血者,必下寒上熱,當用八味丸,引火歸原。
—陰虛火動者,腎中寒冷,龍宮無可安之穴宅,不得已而流行於上,故血亦隨火而妄行。今用桂、附二味純陽之火,加於六味純陰水中,使腎中溫暖。如冬月一陽來復於水土之中,龍雷之火自然歸就於原宅,不用寒涼而火自降,不必止血而血自歸經矣。若陰中水涸而火炎者,去附、桂而純用六味,以補水配火,血亦自安,亦不必去火,總以保火為主。
—腎經吐血,皆下寒上熱,陰盛逼陽於上,非理中、溫中可治也。趙氏曰:理中者,理中焦也,非下焦也。此係下焦兩腎中先天之真氣,與心、肺、脾、胃後天有形之體,毫不相干。且乾薑、甘草、當歸等藥,俱到不得腎經,惟仲景八味腎氣丸,斯為對症。
—血,陰之位也,靜而定者,其常也。血,水之源也,行而下者,其常也。七情妄動,形體疲勞,陽火相逼,遂致錯行。脈洪口渴便結者,宜行涼藥。若使氣虛挾寒,陰陽不相為守,血亦妄行,必有虛冷之狀,蓋陽虛陰必走是也,宜理中加木香、烏藥。
外寒則邪解而血歸經,巽卦統之
吳澄曰:元氣不充之人,營不能營,衛不能衛,表受重寒,里遏虛熱,則營血為衛氣所迫,中宮失守,脫出於外,當解表溫散,則血自止。然六淫中不獨寒邪也,皆能令人失血。散見下集外損各門中,可備參考。
—傷寒外感無汗之症,多有因衄而邪得解者,即所以代汗也,故謂之紅汗。此傷寒治衄之法,趙氏深知其理,仿此以治吐血之症,用之皆一服而微汗愈。蓋汗與血一物也,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外寒失血者,為邪氣不能發散,壅盛於經絡,逼迫於血,因而吐者,須當發散經中寒邪,或麻黃湯、桂枝湯治之。
—吐衄血者,從下炎上之火。暑熱燥火,固宜有之,何得有風寒之症?曰:此六淫之氣俱能傷人,暑濕者十之一二,火燥者半,風寒者半。風寒內薄,則中亦發燥火,而燥火之後,卒又歸於虛寒矣。
—感寒吐血,宜麻黃桂枝湯。(見下集感寒類虛損門)
—血症,吐血、衄血、便血,其人陰虛陽走,其脈沉而散,其外症虛寒,無熱候,宜烏金丸、散止之,法宜上用散,下用丸。次以木香理中湯,加大七湯,入川芎,調蘇和香丸溫之。
—吐血,外寒雨寒,身受寒氣,口食冷物,宜溫中散寒。
—《統旨》云:吐血,先哲皆以為熱,其因於寒者,理亦有之,何則?寒邪屬陰,人之營血亦屬陰。古人云:風傷衛,寒傷營,各從其類。人果身受寒邪,口受寒氣,邪入血分,得冷而凝,則被寒矣。在上則從口而出,在下則從便而出。若此者,實病機之所有,烏得為盡無也。但其血色之黑,與吐血因熱極而反兼水化者相似,茲則宜於脈症間求之。脈微遲而身清涼者,寒也;脈洪數而身煩熱者,熱也。寒則溫之,熱則清之,治法大不同矣。
—東垣嘗治一貧士,病脾胃虛,與補藥愈後,繼居曠室,臥熱炕,咳而吐血。東垣謂此久虛弱,冬居曠室,衣服單薄,是重虛其陽,表有大寒,壅遏裡熱,火邪不得舒伸,故血出於口。當補表之陽,瀉里之虛熱。因想仲景傷寒脈浮緊,當以麻黃湯發汗,而不與之,遂成衄血,卻與麻黃湯立愈,與此甚同,因作麻黃人參芍藥湯,一服而愈。
血證全書
經旨
帝曰:何謂血?岐伯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
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岐伯曰: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又曰:陽氣者,大怒則神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
卒然多食飲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便血。
陽明厥逆喘咳,身熱善驚,衄吐血。
夫傷肺者,脾氣不守,胃氣不清,經氣不為使,真臟壞決,經脈旁絕,五臟漏泄,不衄則吐。
脈法
脈芤大為失血,清為血少。吐血、唾血,脈弦小弱者生,實大者死。唾血脈緊弦者死,滑者生。脈得諸澀濡弱者,為亡血。
太陽脈大而浮,必衄吐血。
失血諸症,脈必見芤,緩小可喜,實大堪憂。
血症之脈,寸脈盛者,血必上溢。尺脈盛者,血必下陷。兩關盛者,虛火附於血絡,其脈故大。以其失血,經絡已虛,其脈故空。空大者,浮數而無力之象也。凡失血之脈,喜其微弱平緩,如急疾弦數而搏硬者,難治矣。
論血
時珍曰:血猶水也。水穀入於中焦,泌別熏蒸,化其精微,上注於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中焦受汁,變化而赤,行於隧道,以奉生身,是謂之血,命曰營氣。血之與氣,異名同類,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於中,衛行於外。氣主煦之,血主濡之。血體屬水,以火為用,故曰氣者,血之帥也。氣升則升,氣降則降,氣熱則行,氣寒則凝,火活則紅,火死則黑。邪犯陽經則上逆,邪犯陰經則下流。蓋人身之血,皆生於脾,攝於心,藏於肝,布於肺,而施化於腎也。
論精氣神
精者神之本,氣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故神大用則歇,精大用則竭,氣大勞則絕。是以人之生者神也,形之託者氣也。若氣衰則形耗,而欲無病者,未之有也。夫有者因無而生焉,形須神而立焉。有者無之館,形者神之宅也。倘不全宅以安生,修身以養命,則不免於氣散歸空,遊魂為變。方之乎燭,燭盡則火不居。譬之於堤,堤壞則水立涸矣。故神者魂也,魄者陰也。神能服氣,形能食味。氣清則神爽,形勞則氣濁。故服氣者千百不死,身飛於天;食味者千百皆死,形歸於地。人之死也,魂飛於天,魄落於泉,水火分散,各歸本源。生則同體,死則相捐,飛沉各異,稟之自然。譬如一根之木,以火焚之,煙則上升,灰則下沉,自然之理也。夫神明生化之本,精氣者萬物之體,全其形則生,養其精氣則神全,神全則形全而無病,可長生矣。
論血證
失血之症,有因火熱太甚,逼血妄行者;有因風熱拂鬱,血動而溢者;有因氣逆於臟,血隨氣亂者;有因脈絡受損,營氣不守者;有因元氣積傷,血隨氣脫者;有因真陽衰弱,氣血離根者。故失血雖一,其所因各異,不可不詳辨也。火盛者,必有口渴咽痛,煩躁喜冷,脈滑便實,小水赤熱等證。宜察火之微甚,而清之降之,或用釜底抽薪之法,降火最捷。若兼陰虛水虧者,尤宜補益陰氣,使水生則火自熄也。風熱者,必有口乾鼻燥,頭暈,或微惡寒發熱等證。宜以辛涼之劑,清之散之。若陰氣素虛,內熱生風者,必兼以甘寒之劑,滋其燥氣,使熱退風清而已也。氣逆者,必有胸脅脹痛,氣逆喘滿,或尺寸弦長等證。此當以順氣為先,蓋氣順則血自寧也。其有病雖因怒,而或逆氣已散者,不得再加行散,以傷真氣。但宜專理中氣,使土厚則木不搖,且肝木為邪,每多侮土故也。勞損者,必有色弊神枯,氣弱脈靜,或微弦無力等證,大忌妄用寒涼,以伐生氣。又不宜妄用辛燥,以動陽氣。但宜純甘至靜之品,培之養之,使損傷完固,則營氣自然寧諡,不待治血而血自止矣。夫陽虛者,必有脈微厥逆,小水清利,大便不實等證。速宜引火歸原,則血逆自已。若格陽於上,而面赤躁煩者,必用熱因寒用之法,以從治之,不然則格拒不入。切忌寒涼,犯之則死。氣虛者,火必不盛,氣必不逆,但見脈弱倦怠,氣短氣怯,形色憔悴,或神魂不安等證。宜大補中州,使脾氣盛,則自能統血。若兼陽虛者,宜以溫暖之劑補之。若暴吐暴衄,失血如湧泉,血脫氣亦脫者,亦宜以大補元氣為主。蓋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耳,但使氣不盡脫,則命猶可保,血可漸生。此血脫益氣,陽生陰長之道也。以上諸症,所因不同,治法亦異,醫者體認既確,用法各當,何患乎血病之不易治哉?
治血當分輕重
吐血之病,當知輕重。凡偶有所傷,而根本未搖者,輕而易治。但隨其所傷,而宜清則清,宜養則養,隨藥可愈,無足慮也。惟積勞積損,以致元氣大虛,真陰不守者,乃為危症。此惟不慎其初,所以致病於前,倘病已及身,而猶不知慎,則未有能善其終者。凡患此者,非加意慎重,而徒博藥力以求免者,難矣。
治血求其源
失血於口者,有咽、喉之異。蓋上焦出納之門戶,惟咽、喉二竅而已。咽為胃之上竅,故由於咽者,必出於胃。喉為肺之上竅,故由於喉者,必出於肺。然喉連於肺,而實總五臟之清道。咽連於胃,而實總六腑之濁道。此其出於肺者,人知病在五臟,而不知其血出於胃者,亦多有由乎臟者也,何也?觀《內經》曰: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氣也。然則五臟之氣,皆稟於胃,而五臟之病,獨不及於胃乎?今見吐血之症,古人云:嘔血出於胃,而豈知其亦由乎五臟也。蓋凡胃火盛而大吐者,此本家之病,無待言也。至若怒則氣逆,甚則嘔血者,亦必出於胃脘。此氣逆在肝,木邪乘胃而然也。又如欲火上炎,甚則嘔血者,亦出於胃脘。此火發源泉,陰乘胃而然也。由此觀之,則凡五志之火,皆能及胃,而出血於咽者,豈止胃家之病?但咳而出者,必出於喉,出於喉者,當察五臟。嘔咯而出者,必出於咽,出於咽者,則五臟六腑皆能及之。且胃為水穀之海,故為多氣多血之腑,而實為衝任血海之源。故凡血枯經閉者,當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而嘔血吐血者,當求動血之源,源在臟也。於此不明,濟者鮮矣。
治血察虛實
血本陰精,不宜動也,而動則為病。血主營氣,不宜損也,而損則為病。蓋動者多由於火,火逼血而妄行。損者多由於氣,氣傷則無以存。故有以七情而動火者,有以七情而傷氣者;有以勞倦色欲而動火者,有以勞倦色欲而傷陰者;或外邪不解,而熱鬱於經;或縱飲不節,而火動於胃;或中氣虛寒,則不能收攝,而注陷於下;或陰盛格陽,則火不歸原,而泛溢於上,是皆動血之因也。故妄行於上,則見於七竅;流注於下,則出乎二陰;或壅瘀經絡,則發為癰疽膿血;或鬱結於腸臟,則留為血塊血癥;或乘風熱,則為斑為疹;或滯陰寒,則為痛為痹,此皆血病之症也。若七情勞倦不知節,潛消暗鑠,不知養生意,本虧而耗傷弗覺,則營氣之羸,形體之敝,此以真陰不邇,亦無非血病也。故凡治血者,當察虛實,是固然矣。實中有虛,則於疼痛處有不宜攻擊者,此似實非實也。熱中有寒,則於火症中有速宜溫補者,此似熱非熱也。夫正者正治,誰不得而知之?反者反治,則吾未見有知之者。矧反症甚多,不可置之勿略也。
治血當察遠近
凡血一咯一塊,胃口血也,其所從來者近。痰中見血如瑪瑙色而成塊者,亦胃口血也,其所從來者亦近。二者勢若可畏,而猶可調理,法當任其自出。又必看其不鮮者,舊血也,勿以藥止之。其色鮮者,新血也,所積者必不甚多,宜以藥止之。蓋舊血終不歸經,不任其自出,反致增劇。新血終當歸經,若所出者多,則損人矣,故宜藥止之,以引血歸經。此皆可以調理而愈也。若痰中見血,或一點之小,或一線之細,語其勢似不足畏,而病根反深。此血非胃口血也,乃從肺臟出來,為虛所逼,血從痰出故也。其所以少者何也?蓋肺臟以氣為主,本多氣而少血,是以所出者亦少也。肺臟之血本少,又火逼而出之,則肺氣枯而無以領一身之血矣,所害不亦太乎?
治血不可拘泥
世治吐血,用竹茹、地黃汁、童便之類止血,此亦不可拘泥。如陽乘於陰,血得熱則流散,經水沸溢,理宜涼解,以犀角、大黃之類。如陰乘於陽,所謂天寒地凍,水凝成冰,須當溫散,宜乾薑、桂、附、理中之類。
治血分八法
—曰降氣。緣上盛下虛,氣升不降,血隨氣上,越出上竅。法以蘇子、沉香之類順其氣,氣降則血自歸經矣。
—曰導瘀。緣上膈壅熱,積瘀紫黑成塊,胸中滿痛。法以熟地、桃仁、丹皮、枳殼之類,導之使下,則轉逆為順矣。
—曰溫中。緣衣冷食寒,滲入血分,血得寒則凝,不歸經絡而妄行,血出黯黑,色夭身涼。法以炮薑、肉桂之類,溫中和氣,氣溫和則血自歸經矣。
—曰溫散。倘衣冷感寒,色黯發熱,身痛頭痛。法以薑、桂、芎、蘇之類,溫中散寒,寒去則血自歸經矣。
—曰補氣。緣人經氣素虧,精神疲憊,陰陽不相為守,衛氣虛散,營亦妄行。法以大劑參、附之類以補元氣,則氣自能攝血矣。
—曰補益。凡失血人陰分虧損,法於四物湯中,取一二味以為主藥,或人參養榮湯、十全大補湯以培養之,則自陽生陰長矣。
—曰阻遏。血色紅赤,逢黑則止,水剋火之義。久而不止,法以百草霜、京墨、十灰散之類以控抑之,或花蕊石以消化之,庶不令上溢矣。
—曰升陽。緣陽氣不升,血乃下漏。法以升、柴、荊、防之類升之,則血自安於故道矣。
澄按:血循氣行,氣升則升,氣降則降。火氣上升,逼於火則血上溢。濕氣不行,滯於濕則血下滲。故治上溢無如降氣,治下滲無如升陽。若瘀則消之,寒則溫之,虛則補之,熱則清之,大過則阻遏之,而總以甘溫收補,調理脾胃,此大法也。
四證五法
血有四證:曰虛、曰瘀、曰熱、曰寒。治血之法有五:曰補、曰下、曰破、曰涼、曰溫。
血虛者,其症朝涼暮熱,手足心熱,皮膚乾澀甲錯,唇白,或女子月事前後不調,脈細無力,法宜補之。
血瘀者,其症在上則煩躁,嗽水不咽;在下則如狂,譫語發黃,舌黑,小腹滿,小便自長,大便黑而少,法宜下之。在女子則停經腹痛,產後小腹脹痛,手不可按,法宜破之。
血熱者,其症吐、衄、咳、咯、溺血,午後發熱,女子月事先期而來,脈來弦而數,法宜涼之。
血寒者,其症麻木疲軟,皮膚不澤,手足清冷,心腹怕寒,腹有塊痛,得熱則止,在女子則月事後期而痛,脈細而緩,法宜溫之。又有吐、衄、便血,久而不止,因血不能附氣,而失於歸經者,當溫脾、腎二經。脾虛不能攝血,用薑、附以溫中焦。腎虛不能歸經者,用桂、附以溫命門。此皆溫之之法也。
治血三法
降氣不降火;行血不止血;補肝不伐肝。
治法三方
初方釜底抽薪,中方調理脾胃,末方引火歸原。(以上見下集失血類虛損。)
血證用藥
凡治血之藥,為君為臣,或宜專用,或宜相兼,病有淺深,方有輕重,其間參合之妙,固由乎人,而性用之殊,當知其類。
血虛之治有主者,宜熟地、枸杞、當歸、鹿角膠、炙甘草之屬。血虛之治有佐者,宜山藥、山茹、杜仲、棗仁、菟絲子、五味子之屬。
血有虛而微熱者,宜涼補之,以生地、麥冬、白芍、沙參、牛膝、雞子清、阿膠之屬。
血有因於氣虛者,宜補其氣,以人參、白朮、黃耆之屬。
血有因於氣實者,宜行之降之,以青皮、陳皮、枳殼、烏藥、沉香、木香、香附、瓜蔞、杏仁、前胡、白芥子、海石之屬。
血有虛而滯者,宜補之活之,以川芎、牛膝、當歸、熟地、醇酒之屬。
血有寒滯不化,及火不歸原者,宜溫之,以附子、肉桂、乾薑,薑汁之屬。
血有亂動不寧者,宜清之和之,以茜根、山楂、丹皮、丹參、貝母、童便、竹瀝、竹茹、百合、茅根、側柏、藕汁、荷葉、柿霜、桑寄生、韭汁、蘿蔔汁、飛羅面、黑墨之屬。
血有大熱者,宜寒之瀉之,以黃芩、黃連、黃柏、知母、玄參、花粉、石膏、梔子、龍膽草、苦參、桑白皮、香茹、犀角、童便、青黛、槐花之屬。
血有蓄而結者,宜破之逐之,以桃仁、紅花、蘇木、元胡、山稜、莪朮、五靈脂、大黃、芒硝之屬。
血有陷者,宜舉之,以升麻、柴胡、川芎、白芷之屬。
血有燥者,宜潤之,以乳酪、酥油、蜂蜜、天門冬、柏子仁、肉蓯蓉、當歸、百合、胡桃肉之屬。
血有滑者,宜澀之止之,以棕灰、發灰、白及、人中白、蒲黃、松花、百草霜、百藥煎、訶子、五味子、烏梅、文蛤、續斷、椿白皮之屬。
血有澀者,宜利之,以牛膝、車前、茯苓、澤瀉、木通、瞿麥、益母草、滑石之屬。
血有病於風濕者,宜散之燥之,以防風、荊芥、乾葛、秦艽、蒼朮、半夏、白朮之屬。
心經失血
心主血,凡因驚而動血者,屬於心。宜丹參、麥冬、山藥、茯神、當歸、生地主之。資成湯。
心主病者,宜養榮不宜耗散。若胸膈之間覺有牽痛,如縷如絲,或懊憹嘈雜,有不可名狀者,此病在心主包絡。茯苓補心湯、蓮心湯、五神湯、瀉心湯、天門冬湯。
肝經失血
肝藏血,因怒而動血者,屬於肝。宜柴胡、白芍、梔子、丹皮、生地、棗仁、沉香主之。
怒氣傷肝,唇青面青,脈弦,須用柴胡梔子清肝散。
凡肝火盛者,必有煩熱脈症,降火而血自清。氣逆者,必兼胸脅痛滿,行氣而血自止。
凡脅肋牽痛,或躁擾喘急不寧,往來寒熱者,此病在肝。宜疏利甘緩,不宜秘滯。赤茯苓湯、白及、檞葉、暢郁湯。
脾經失血
脾統血,因思慮而動血者,出於脾。宜石斛、乾葛、生地、丹皮、甘草、茯苓、黃耆主之。
凡飲食無味,胸腹膨脹,不知飽餓,多痰涎者,此病在脾。脾為後天之本,三陰之首也,脾氣健則元氣旺,而陰自足。故血症中有脾虛者,當補脾以統其血。歸脾湯,丹溪方。又方:理脾陰正方,柔脾湯,資成湯。
肺經失血
肺主氣,因悲憂而動血者,出於肺。宜二冬、二母、甘、桔、黃芩之屬主之。
傷肺者,脾氣不守,胃氣不清,經氣不為使,真臟壞決,經脈旁絕,五臟泄漏,不衄則嘔。宜理脾陰正方,麥冬飲子,側柏散,綠雲散,大薊飲,人參救肺湯,天冬丸,資成湯。
腎經失血
腎主五液,因房勞而動血者,出於腎。宜生地、遠志、丹皮、茯苓、阿膠、知母、黃柏之屬主之。
凡氣喘聲啞不出,骨蒸盜汗,咽乾喉疼,動氣忡忡者,此病在腎也。
腎為先天之本,二陰之根蒂也。腎水足,則龍火潛而陰亦寧。故血症之中有腎水虛者,當壯水以制其陽;有腎中之陽虛者,當益火以引其歸。地黃煎,壯水丸,培土養陰湯。
胃經失血
胃為多氣多血之腑,生血之鄉。其吐出血色,或赤或紫,或鮮紅,此胃經之血也。
中氣失調,邪熱在中,而嘔血者,宜犀角、地黃、丹皮、甘草、玄明粉主之。
若大嘔大吐,煩躁大熱,頭痛不得臥者,此病在胃。
傷胃吐血,飲食太飽之後,胃中冷不能消化,便煩悶,強嘔吐,使所食之物與氣上衝蹙,因傷裂胃口,吐血色鮮正赤,腹亦絞痛,自汗,其脈緊而數者,為難治也。宜理中加川芎、乾葛,或加川芎、扁豆。
陽盛陰虛失血
口鼻出血,皆系陽盛陰虛,有升無降,血隨氣上,越出上竅。法當補陰益陽,則血自歸經矣。
格陽虛火失血
格陽失血,多因色欲勞傷過度,真陽失守於陰分,則無根虛火浮泛於上,多見上熱下寒,或頭紅面赤,或喘促躁煩,而大吐大衄,失血不止。但其六脈微細,四肢厥逆,或小水清利,大便不實者,此格陽虛火也。速宜引火歸原,用鎮陰煎、八味地黃湯之屬,則火自降而血自安矣。若用寒涼,陽絕則死。
血逆上焦失血
血逆上焦,紫黑成塊,或痛或悶,結聚不散,惟宜行散。大都治血之法,多忌辛散,恐其能動血也。惟此留滯之血,則不妨用之。如四物湯加香附、肉桂、蘇木、紅花之屬,無不可也。或服韭汁,亦善行瘀血。若火鬱不散,致血凝滯者,惟於四物湯加炒梔子,大能清胃脘之血。
火盛逼迫失血
凡火盛逼血妄行者,或上或下,必有火脈火症可據,乃可以清火為先,火清而自安矣,宜芩、連、知、柏、玄參、梔子、童便、犀角、花粉、生地、白芍、龍膽草之屬,擇而用之。如陽明火盛者,須加石膏;三焦熱極,或閉結不通,須加大黃。如熱壅於上,火不能降者,於清火藥中須加澤瀉、木通、梔子之屬,導之泄之,則火可降,血可清也。然火有虛實,或宜兼補,或宜兼清,所當酌也。若假火作真火,則害不旋踵矣。
真陰內損失血
凡吐血咯血,因勞損而氣虛脈靜,或微弦無力,既非火症,又非氣逆,而血有妄行者,此真陰內損,脈絡受傷而然。惟用甘醇補陰,培養脈絡,使營氣漸固,而血自安矣,宜一陰煎、左歸飲、六味地黃湯、小營煎之類,酌而用之。若虛在氣分者,宜五福飲,或大補元煎為最佳。此等證候,最忌寒涼,亦治行散,非虛損所宜也。
陰虛陽勝失血
凡吐血咯血,兼口咽痛,煩躁喜飲冷,脈滑便實,小水赤熱等症,此水不濟火,陰虛陽勝而然。治當滋陰壯水,微佐清涼。宜二陰煎、四陰煎,或加減一陰煎、生地黃飲子、天門冬丸之類,察其臟氣,隨宜用之。若不甚熱者,宜一陰煎、左歸飲,或六味地黃湯之類。凡此等證候,大忌辛溫。如參、耆、歸、朮、杜仲、破故紙、香附、砂仁、薑、桂之屬,皆所當忌。
火熱氣盛失血
凡吐血,全由火盛而逼血上行者,宜察火之微盛。若火微者,宜局方犀角地黃湯,或清化飲。若火暴盛而根本無傷者,宜抽薪飲,或黃連解毒湯、三黃丸之類主之。若胃火熱甚,而煩熱作渴,頭痛脈滑,氣壅而吐血不止者,宜白虎湯,或抽薪飲。若胃火熾盛,而兼陰虛水虧者,宜玉女煎。若陽明實熱之甚,而兼便閉腹脹,氣壅不降者,宜《拔萃》犀角地黃湯,或涼膈散、桃仁承氣之類主之。然此病不多見,必審知的確,乃可用之,毋孟浪也。
真陰真陽失血
五臟之中,惟腎為真,此真水真火,真陰真陽也。人但知血之為血,而不知血之為水也。人身涕、唾、津液、痰、汗、便、溺皆水也,獨血之水隨火而行,故其色獨紅。腎中之真水乾,則真火炎,血亦隨火而沸騰。腎中之真火衰,則真水盛,血亦無附而泛上。惟水火奠其位,而氣血各順布焉,故以真陰真陽為主也。
假寒假熱失血
凡腎經吐血者,俱是下寒上熱,陰盛於下,逼陽於上之假症。世人不識,而為其所誤者多矣。吾獨窺其微,而以假寒治之,所謂假對假也。真陰失守,命門火衰,火不歸原。水盛而逼其浮游之火於上,上焦咳嗽氣喘面紅,嘔吐痰涎失血,此係假陽之症,須用八味地黃引火歸原。用大熱之藥,倘有方無法,則上焦煩熱正甚,復以熱藥投之,入口即吐矣。須以熱藥冷飲,假寒騙之,下嗌後冷性即除,熱性始發,而嘔噦皆除,倘一服寒涼,傾刻危矣。
氣鬱失血
脈大發熱,喉中痛者是氣虛。用參、耆(蜜炙)、黃柏、荊芥、地黃、當歸、韭菜汁、童便磨鬱金飲之,其血自消。
澄按:此補中兼消滯而解鬱之法也。
鬼擊吐血
凡人夢中被刺殺杖打,諸般不祥,卒然吐血、衄血、下血甚多者,九竅皆有。宜用升麻、獨活、續斷、地黃各五錢,官桂一錢,為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日三服。
各種失血
(見下集濕門。)
治案
滑伯仁治一人,病嘔血,或滿杯,或盈盆盎,且二三年。其人平昔嗜市利,不憚作勞,中氣因之侵損。伯仁視之,且先與八寶散,一二日,黃芩芍藥湯。少有動作,即進犀角地黃湯,加桃仁大劑。稍減,服抑氣寧神散。有痰,用礞石丸。其始脈芤大,後脈漸平,三月而愈。屢效。
秀州進士陸迎忽得疾,吐血不止,氣蹶驚顫,狂躁跳躍,雙目直視,至夜深欲拔戶而出。如是兩夕,諸醫盡用古方及單方,極療不瘳,舉家哀禱事。觀音夢授一方,但服一料,當永除根。用益智仁一兩,生硃砂二錢,青皮五錢,麝香一錢,為細末,燈心湯下。陸覺取筆記之,服之乃愈。
—人癆瘵吐血,取翦草一斤,洗淨碎為末,入生蜜一斤,和成膏,以陶器盛之,不得犯鐵器,日一蒸一曝,至九日乃止,名曰神傳膏。令病人五更起,面東坐,不得語言,用匙抄藥如食粥,每服四匙,良久呷稀粟米粥壓之。藥只冷服。粟米飲亦不可太熱。或吐或下皆無害。凡久病肺損,咯血吐血,一服立愈。
翦草狀如茜草,又如細辛。婺、臺二州皆有之,惟婺州可用。
薛立齋治星士張東谷,談命時出庭前,吐血一二口,云久有此症,遇勞即發。余意此勞傷肺氣,其血必散,視之果然。與補中益氣加麥冬、五味、山藥、熟地、茯神、遠志,服之而愈。翌早請見云:服四物、黃連、山梔之屬,而倦更甚,得公一匕,吐血頓止,精神如故,何也?曰:脾統血,肺主氣,此勞傷脾肺,致血妄行,故用前藥健脾肺之氣,而噓血歸原耳。
汪石山治一人,年三十餘時,過於勞,嘔血甚憂。惟診之脈皆緩弱,曰:無慮也,由勞倦傷脾耳。遂用參、耆、朮、歸、陳皮、甘草、麥冬等煎服之,月餘而愈。越十餘年,叫號傷氣,加以過飽,病膈壅悶有痰,間或咯血噎酸,飲食難化,小便短赤,大便或溏,有時滑泄不止,睡醒口苦,夢多或夢遺。醫用胃苓湯病甚。汪診之,或前大後小,或快或緩,或細或大,或弱或弦,並無常度,其細緩弱時常多。曰:五臟皆受氣於脾,脾傷食減,五臟俱無所稟矣,故脈之不常,脾之虛也。藥用補脾,庶知允當。遂以參、術為君,茯苓、白芍為臣,陳皮、神麯、貝母為佐,甘草、黃柏為使,服之瀉止食進。後復傷食,前病又作。曰:再用湯藥,腸胃習熟,而反見化於藥矣,服之何益?令以參苓白朮散加肉豆蔻,棗湯調下。又復傷食,改用參、朮、芍、苓、陳皮、砂仁丸服,大便即瀉。曰:脾虛甚矣,陳皮、砂仁尚不能當,況他消導藥乎?惟節飲食以養之,勿藥可也。
江汝潔治程石峰乃尊吐血,六脈俱浮大而無力則為虛。又經曰:浮而無力則為芤。又曰:大則病進。又曰:血虛脈大如蔥管。據此則知心不主令,相火妄行,以致痰涎上壅,火載而血上行,且歲值厥陰風木司天,土氣上應,眚在於腎,腎水既虛,相火無制,災生無妄。治當滋血則心君得以主令,瀉火則痰涎可以自除。以甘草四分,黃耆三錢,白芍、生地黃各一錢,川歸五分,煎熱服一二劑而愈。
江篁南治黃上舍,春初每日子午二時,吐血一甌,已吐九晝夜矣。醫遍用寒涼止血之劑,皆弗效,且喘而溺。診之告曰:此勞倦傷脾,憂慮損心,脾裹血,心主血,脾失健運,心失司主,故血越出於上竅耳。惟宜補中,心脾得所養,血自循經,而不妄行也。醫投寒涼,所謂虛其虛,誤矣。遂以人參五錢,白芍、茯苓各一錢,陳皮、甘草各七分,紅花少許,煎,加茅根汁服之。至平旦喘定,脈稍緩,更衣只一度,亦稍結。是日血未動,惟嗽未止,前方加紫菀、貝母。又次日五更衄數點,加丹皮。寢不安,加酸棗仁,夜來安靜,血不來,嗽亦止。既而加減調理,兩月而安。
生生子治一婦人,吐紅髮熱,經水二十日一行,或一月行二次,白帶且多,胸膈飽脹,脈洪數。以丹參、生地、山梔子、白芍、小薊、鹿角膠,水煎,臨服加入童便一酒杯,二十劑而愈。
張景岳治倪孝廉者,年逾四旬,素以燈窗思慮之勞,傷及脾氣,時有嘔吐之症,過勞即發。余嘗以理陰煎、溫胃飲之屬,隨飲即愈。一日於暑末時,因連日交際,致勞心脾,遂上為吐血,下為瀉血,俱大如手片,或紫或紅,其多可畏。急以延余,而余適他往,復延一時名者云:此因勞而火起心脾,兼以暑令正王,而二火相濟,所以致此。乃與犀角、地黃、童便、知母之屬,藥及二劑,其吐愈甚,脈益緊數,困憊垂危。彼醫云:此其脈症俱逆,原無生理,不可為也。其子惶懼,復至懇余,因往視之,則形勢俱劇。第以素契不可辭,乃用人參、熟地、乾薑、甘草四味大劑與之,初服毫不為動,次服覺嘔惡稍止,而脈中微有生意,乃復加附子、炮姜各二錢,人參、熟地各一兩,白朮四錢,炙甘草一錢,茯苓二錢,黃昏與服,竟得大睡。至四更復進之而嘔止,血亦止。遂大加溫補,調理旬日而復健如故。
李士材治章魯齋令郎,吐血發熱,遺精盜汗,形肉衰削。先有醫士戒之曰:勿服人參,若誤服之,無藥可救也。兩月弗效,召李診之,此脾肺虛之候,非大劑參、耆不可。魯齋駭然曰:前有醫者戒之嚴甚,而兄用之甚多,何相懸也?曰:此能任決效否?曰:不能也。李曰:請易參五斤,毋掣其肘,期於三月可以服勣。陳論甚力,魯齋信而從之。遂用六君子,間用補中益氣湯,及七味丸治之,日輕一日,果如所約。
咯血
咯血者,喉中常有血腥,一咯即出,其色或紅或紫者是也。又如細屑亦是也。
滑伯仁曰:寒涼之溢水乃瀉火也,溫熱之助火乃折水也。衄血,手陽明循手經上行,入清氣道中;咯血乃入於所合也,所合肺也。
又曰:咯血為病最重,且難治者,以手太陰之經,氣多血少。又肺者金象,為清肅之臟,今為火所制,迫而上行,以為咯血,逆之甚矣。上氣見血,下聞病音,謂喘而咯血,且咳嗽也。
凡血不因咳嗽而咯出者,為咯血。或色不一,或咯一二口,或二三口,卻又不多,或帶絲帶屑,咯出均有之。此乃心包絡受傷,血隨氣逆,火炎而咯出。或亦有時隨痰咯出,乃勞煩思慮過度,非一日之所致。治宜固本養神,清熱和血之劑。非病人堅心惜命,數月調攝,不能愈也。
治法三條
張景岳曰:清晨初起時,每於痰中有淡紫凝血,或塊或片,常見數口者,此多以操心動火,或多思郁,或由過飲。但無咳嗽發熱等症,即不足慮,此不過致動絡血而然。(天王補心丹、二陰煎。)
王宇泰曰:咯血,不嗽而咯出血也。咯與唾少異,唾出於氣,上無所阻;咯出於痰,氣鬱於喉嚨之下,滯不得出,咯而乃出。求其所屬之臟,咯唾同出於腎也。治咯血之方,宜用童便、青黛,以手、足少陽三焦與膽所合之相火,而薑汁為佐,用四物、地黃、牛膝等以補腎陰,安其血也。
《易簡》曰:肺者清肅之職主氣,氣分有火,則令人咯血。以桑皮、杏仁、蘇子、青黛、二冬、枇杷葉之屬,降火下氣,使不咯而血自安。如肺受火傷,久致癆瘵,用七珍散,補土生金,加阿膠、鍾乳粉以和血。
若食少痰多,咯血不止者,宜和中理陰湯,加荷葉、枇杷葉。或脾肺氣虛,而咯血不止者,宜理脾陰正方,則咯血自止。味補飲亦相宜。
治案
汪石山治一人,形實而黑,病咳痰少聲嘶,間或咯血。診之右脈大無倫,時復促而中止,右略少而軟,亦時中止,曰:此脾、肺、腎三經之病也。蓋秋陽燥烈,熱則傷肺,加之以勞倦傷脾,脾為肺母,母病而子失其所養。女色傷腎,腎為肺子,子傷必盜母氣以自奉,而肺愈虛矣。治當從清暑益氣湯例而增減之。以人參二錢或三錢,白朮、白芍、麥冬、茯苓各一錢,生地、當歸身各八分,黃柏、知母、陳皮、神麯各七分,少加生甘草,煎服,月餘而安。
又治一人,形色蒼白,年三十餘,咳嗽咯血聲啞,夜熱自汗,診之脈濡細而近駛,曰:此得之色欲也。遂以四物湯加麥冬、紫菀、阿膠、黃柏、知母三十餘帖,諸症悉減。又覺胸腹痞滿,噁心惡食,或時糞溏,診之脈皆緩弱,無復駛矣。曰:真陰虛之病已退,再用甘溫養其脾胃,則病根去矣。遂以四君子湯加神麯、麥冬、陳皮,服十餘帖而安。
李東垣治鄭仲本,年二十三歲,因心痛服丹、附等藥,得上氣病,胸膈兩脅急迫,脹觸不快,便時嗽咯出血,病形漸瘦,大便燥而難,脈弦數,夜略同,熱食稍減。因與燈籠草和節麻黃細末,以白朮、桔梗、木通、甘草湯,調下十餘服,病減半。又與通聖散去石膏為丸,以桃仁湯下之。
朱丹溪治林德方,年二十餘歲,得嗽而咯血發熱,體漸瘦,諸醫以補榮調治,數年其症愈甚,診其六脈皆澀,曰:此好色而多怒,精血耗少,又因服塞補藥太多,營衛不行,瘀血內積,肺氣壅遏,不能下降。治肺壅非吐不可,精血耗少非補不可,惟倒倉二者俱備,但使之吐多於瀉耳,兼灸肺俞五次而愈。
生生子治一人,辛苦及酒多,則咯血數口,脈兩寸皆短弱,關尺洪數。此胃中有痰火,下焦有陰火,由壯年酒色所傷故耳。以丹參、滑石各三錢,白芍二錢,麥冬、貝母、桃仁、紫菀、牡丹皮各一錢,當歸七分,甘草五分,煎服而安。
唾血
唾血者,鮮血隨吐而出者是也。其源出於腎,亦有瘀血內積,肺氣壅遏,不能下降而唾血也。
唾血責在下焦,陽火煎迫而為之也。腎主唾,為足少陰,少血多氣,故其症亦為難治。
張景岳曰:唾血、咯血,古皆云出於腎;痰涎之血,云出於脾,此亦未必然也。凡咯血、唾血者,於喉中微咯即出,非若咳血、嗽血之費力而甚也。大都咳嗽而出者,出於臟,出於臟者,其來遠。一咯而出者,出於喉,出於喉者,其來近。其來遠者,內傷已甚;其來近者,不過在經絡之間。所以凡見咯血、唾血、痰中帶血者,多無咳嗽發熱,氣喘骨蒸等症,此其輕重可知矣。治此之法,凡因火者,亦不過微清脾肺之火,或因勞倦而致者,但宜養榮補陰,則自無不愈。
治法
《易簡》曰:唾血出於腎與肝。如涎唾中有少血散漫,此腎從相火炎上之血,六味湯加阿膠、童便主之。若氣自兩脅逆上,唾出純血,此肝氣受傷,肝血不藏,可先用杏仁、蘇子、歸、芍、丹皮、熟大黃、枳殼之類,以降其氣火;再用四物湯加牛膝、萸肉等補之。如久咳上氣,吐膿血,背痛面腫,此肺氣虛熱,風邪停滯,久之使然,難治也。
肺熱咳吐血,惟七傷散,用黃藥子、白藥子最效。又脈浮數忌灸法,若誤灸之,必吐血。仲景云:脈浮熱甚,反灸之,必咽燥吐血是也。若肝木旺,怫鬱唾血者,宜暢郁湯。
唾血者,鮮血隨唾而出。雖多出於腎,然亦有瘀內積,肺氣壅遏,不能下降。用天冬、知母、貝母、桔梗、黃柏、熟地、遠志肉,或加炮姜。
生生子曰:唾血症,曾見二人,口中津唾,皆是紫黑血水,如豬血之色,晦而不鮮,形瘦體熱盜汗,為有怫鬱所致,如此者年餘。治以清痰降火開鬱等藥,或止或發。又一婦人,症亦如是,後因注船,大吐痰涎數碗,其症再不復萌。由是觀之,唾血亦有木鬱之症,不可不知。
治案
孫兆治博士王珣,患咽喉噎塞,胸膈不利,時發寒熱,夜多盜汗,忽心胸塞悶,咳唾血三數口即止,晚後脈數,口乾唾涎稠黏,咳一二聲不透,肩背微痛。當於關元、氣海、中脘、三里等穴著艾。不詳得之肺虛,其狀中客熱。症皆因誤灸,服暖藥所致。遂與《外臺》第一廣濟紫菀湯,為丸合服之,立效。
生生子治薇垣內人,喉中掀癢,咳唾紅痰,兩寸關洪大,內熱生瘡。山梔子、小薊、生地、牡丹皮、滑石、青皮、麥冬、甘草、黃連、瓜蔞,水煎服之,而血止嗽除。後遇勞心即咳嗽,喉中血腥,總由上焦熱盛而然。以枇杷葉、山梔子、生地、白芍、甘草、丹皮、地動蜂、天花粉、滑石、紫菀,常服三五劑,兩月而安。(地動蜂,即龍牙根。)
咳血
咳血者,乾咳有聲,而痰內有血是也。
脈經
傷肺者,其人勞倦則咳血,其脈細緊浮數,皆咳吐血。此為躁擾嗔怒得之,脈傷氣壅所致。
褚氏曰:血充目則視明,充耳則聽聰,充四肢則舉動強,充肌膚則身色白。清則黑,去則黃,外熱則赤,內熱則上蒸喉,或下蒸大腸,為小竅。喉有竅則咳血殺人,腸有竅則便血殺人。便血猶可止,咳血不易醫。喉不容物,毫髮必咳,血滲入喉,愈滲愈咳,愈咳愈滲。飲溲溺則百不一死,服寒涼則百不一生。血雖陰類,運之者,其和陽乎。
張景岳曰:咳血、嗽血者,諸家皆言出於肺;咯血、唾血者,皆言其出於腎。是豈足以盡之,而不知咳、嗽、咯、唾等血,無不有關於腎也,何也?蓋腎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此肺腎相聯,而病則俱病矣。且血本精類,而腎主五液,故凡血病者,雖有五臟之辨,然無不由水虧。水虧則火盛,火盛則刑金,金病則肺燥,肺燥則絡傷而嗽血,液涸而成痰,此其病標固在肺,而病本則在腎也。苟欲舍腎而治血,終非治之善者。第腎中有水火,水虛本不能滋養,火虛尤不能化生。有善窺水火之微者,則洞垣之目,無過是矣。
按:咳血者,因咳嗽而見血,或乾咳,或痰中帶血,不過一二口。然總由火克肺金,肺燥血出。若不滋養真氣,補水生金之劑多,何以望痊?若脈弦氣促,聲嘶咽痛者,不治。病者不能養,難望回春。味補飲、資成湯。
治法
丹溪云:乃火升痰盛身熱,多是血虛,四物湯加減用。
張景岳曰:咳血、嗽血,皆從肺竅中出,雖若同類,而實有不同也。蓋咳血少痰,其出較難;嗽血者多痰,其出較易。咳而少痰者,水竭於下,液涸於上也,亦名乾咳嗽。而多痰者,水泛於上,血化為痰也,亦謂之白血。此二者之治,雖皆宜壯水補陰,凡一陰煎、四陰煎、六味地黃湯、麥門冬湯、天門冬丸、貝母丸之類,皆必用之藥也。然乾咳者,宜加滋潤為佐,如天冬、麥冬、百合、柏子仁、茜根之屬,或當歸亦可酌用。多痰者,宜加清降為佐,如貝母、海石、阿膠、竹瀝之屬,而當歸則非所宜也。
若陰中之陽不足而咳血者,宜培土養陰湯。若心氣不足而咳血者,宜資成湯。若脾氣不足者,宜理陰煎正方。若真陰不足而咳血者,味補飲。
治案
朱丹溪治一人,近四十,咳嗽吐血。用四物換生地,加桑白皮、杏仁、款冬花、五味子、天門冬、桔梗、知母、貝母、黃芩。
又治一人,因病憂,咳吐血,面黧黑色,藥之不效,曰必得喜可解。其兄求一足衣食地處之,於是大喜,即時色退,不藥而瘳。經曰:治病必求其本。又曰:無失氣宜。是知藥之治病,必得其病之氣宜,苟不察其得病之情,雖藥亦不愈也。
許先生論梁寬父病:右脅,肺部也。咳而吐血,舉動喘逆者,肺脹也。發熱脈數不能食者,火來刑金,肺與脾俱虛也。脾肺俱虛,而火乘之,其病為逆。如此者,例不可補瀉。若補金則慮金與火持,而喘咳益增;瀉火則慮火不退位,而痃癖反甚。止宜補中益氣湯,先扶元氣,少以治病藥加之。聞已用藥未效,必病勢若逆,而藥力未到也。遠期秋涼,庶可復耳。蓋肺病惡春,夏火氣至,秋冬火退,只宜於益氣湯中,隨四時升降寒熱,及見有證,增損服之。或覺氣壅,間與加減枳朮丸。或有飲,間服局方枳朮丸。數月逆氣少回,逆氣回則可施治法。但恐今日已至,色青色赤,及脈弦脈洪,則無及矣。病後不見色脈,不能懸料,以既愈復發言之,惟宜依准四時用藥,以扶元氣,庶他日既愈,不復發也。其病初感,必深恐當時消導尚未盡,停滯延淹,變生他證,以至於今。宜少加消導藥於益氣湯中,庶可漸取效也。
汪石山治一人,年二十餘,形瘦色脆,病咳血,醫用滋陰降火及清肺之藥,延三年不減。又一年,用茯苓補心湯,及參蘇飲,皆去人參,服之病益劇。診之脈細而數,有五至。汪曰:不可為也。或曰:四五至平和之脈,何為不可為?經云:五臟已衰,六腑已竭,九候雖調,猶是死也。且視形症皆屬死候。經曰:內脫熱甚者死,嗽而加汗者死,嗽而下瀉上喘者死。嗽而左不得眠肝脹,右不得眠肺脹,俱為死證。今皆犯之,雖飲食不為肌膚,去死近矣。越五日果死。凡患虛損,犯前數證,又或嗽而聲啞,喉痛不能藥,或嗽而肛門發瘻,皆在不救,醫者不可不知。
謝大尹年四十,因房勞病咳血,頭眩腳弱,口氣夢遺,時或如冷水滴於身者數點,診之脈皆濡緩而弱,右關沉微,按之不應,曰:此氣虛也。彼謂:房勞咳血、夢遺,皆血病也,右關沉微亦主血病。且肥人白人,病多氣虛。今我色蒼紫,何謂氣虛?曰:初病傷腎。經云:腎乃胃之關也。關既失守,胃亦傷矣。故致氣壅逆,血隨氣逆而咳也。又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男子少精,女子不月。二陽者腸胃也,腸胃之病,必延及心脾,故夢遺亦有由於胃氣之不固也。左手關部細,而分之雖屬肝而主血。概而論之,兩寸主上焦而察心肺,兩關主中焦而察脾胃,兩尺主下焦而察肝腎,是左關亦可以察脾胃之病也。古人治病有憑證者,有憑脈者,有憑形色者,今當憑證憑脈,而作氣虛治焉。遂用參、耆各三錢,白朮、白芍、當歸身各一錢,茯神、麥冬、梔子、酸棗仁各八分,陳皮、甘草各五分,煎服。朝服六味地黃丸加黃柏、椿根皮,夜服安神丸,年餘而安。
生生子治金良美者,年十八,患咳嗽吐紅,下午潮熱,夢遺。市醫進四物湯加天冬、麥冬、黃柏、知母之類,治半年,反左脅脹痛不能側臥,聲音漸啞,飲食輒噁心,肌肉大削,六脈俱數,醫告技窮。因就孫治,觀其面色白,又隱隱有青氣夾之,兩足痿弱無力,曰:此症氣虛血熱,而肝脈弦,弦則木氣太旺,脾土受虧,不能統血。始殆怒氣所觸,繼為寒涼之劑所傷,以至飲食噁心,肌肉瘦削。書云:脾胃一虛,肺氣先絕,以肺金不足,則肝木愈不能制。濁痰瘀血,凝於肺竅,故咳嗽聲啞;滯於肝,故左脅不能貼席,而病勢危矣。喜在青年猶可措手,因急用人參二錢,鱉甲五錢為君,白朮、白芍、陳皮、茯苓、通草、貝母一錢為臣,甘草、牡丹皮各七分為佐,桔梗五分為使。二十帖,咳嗽減大半,潮熱止。三十帖,聲音開亮,左脅亦能貼席而臥。後以大造丸調理,全安矣。
嗽血
嗽血者,有聲而痰易出,痰中有血是也。
治法
《統旨》云:嗽出痰內有血,名血嗽。其因有二:熱壅於肺者易治,不過涼之而已;久嗽損肺者難治,漸以成勞也。然熱嗽有血,宜金沸草散加阿膠一錢,痰盛加瓜蔞、貝母。勞嗽有血,宜補肺湯加阿膠、白及;嗽血而氣急者,加杏仁;痰中帶血絲者,此是陰虛火動,勞傷肺臟,宜滋陰保肺湯。
張景岳曰:王節齋以咳嗽見多,是肺受熱邪,氣得熱而變為火,火盛而陰血不寧,從火上升,故治宜瀉火滋陰,忌用人參等甘溫之藥。然亦有氣虛而咳血者,則宜用人參、黃耆、款冬花等藥,但此症不多耳。愚意王氏之說,乃多以火為言,故凡血因火動而為咳嗽者,則不得不於滋陰藥中,加清火等劑。如黃芩、桑皮清肺火;黃連清心火;石膏清胃火;梔子、龍膽草清肝火;黃柏、知母清腎火;貝母、瓜蔞、竹葉、枇杷葉潤肺化痰。此等治法,非不可用,然惟火之偶盛,而根本未虧者,則但去其火,自無不愈。若用此法概治勞損,總不過暫解燃眉,終非救本之道。蓋凡陰虛生火等症,多以真陰受傷,水虧而然。此其所重在陰,不當在火。若治火太過,則脾胃俱敗,必致不救,此所以虛火宜補也。且常有過服天冬、生地之類,致傷胃氣,不能生金而不愈者;又有妄用黃柏、知母之屬,愈損真陰,遏絕生氣而不復者。此又傷而復傷,則尤為脾、肺、腎三陰虧損之害。故凡欲壯水而補陰者,無如一陰煎、左歸飲,或五陰煎、五福飲、大補元煎、六味丸等方,斯為最妥。其有火本無根,化源失守,或誤用寒涼,而病及脾肺,則有以寒在上焦,而為嘔惡、為短氣、為眩暈者;有以寒在中焦,而為膨滿、為痰涎、為飲食不運者;有以寒在下焦,為腹疼、為溏泄、為小水不化、為足寒膝冷等症,則理中湯、理陰煎,或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皆當隨症隨臟擇而用之。勿謂見血者,多是肺受熱邪,而但知滋陰降火,則必為人害矣。
若土不生金,食少泄瀉而兼嗽血者,宜理脾陰正方。若中氣不能攝血而嗽血者,宜資成湯加乾荷葉、枇杷葉。若腎陰不足而嗽血者,宜味補飲。
治案
汪石山治一人,形瘦而蒼,年逾二十,忽病咳嗽咯血,兼吐黑痰,醫用參、術之劑,病愈甚。診之兩寸關浮軟,兩尺獨洪而滑,此腎虛火旺而然也。遂以四物湯加黃柏、知母、白朮、陳皮、麥冬之類治之,月餘尺脈稍平,腎熱亦減,依前方再加人參一錢,兼服枳朮丸加人參、山梔以助其脾,六味地黃丸加黃柏以滋其腎,半年而愈。
又治一人,年逾三十,形色清癯,病咳嗽吐痰,或時帶紅,飲食無味,易感風寒,行步喘促,夜夢紛紜,又有㿗疝。醫用芩、連、二陳,或用四物降火,或用清肺,初服俱效,久則不應。診之脈皆浮濡無力而緩,右手脾部濡弱頗弦,曰此脾病也。脾屬土,為肺之母,虛則肺子失養,故發為咳嗽。又肺主皮毛,失養則皮毛疏豁,而風寒易入。又脾為心之子,子虛則竊母氣以自養,而母亦虛,故夜夢不安。脾屬濕,濕喜下流,故入脾為㿗疝,且㿗疝不痛而屬濕。宜用參、朮、茯苓補脾為君,歸身、麥冬、黃芩清肺養心為臣,川芎、陳皮、山楂散郁為佐,煎服。後以人參四錢,黃耆三錢,白朮一錢五分,茯苓、桂枝各一錢,煎服而安。
生生子治一人,冬月目病,醫為發散太過,至春間吐血碗余,及夏下午潮熱,咳嗽,胸膈脹痛,早晨冷汗淋漓,大便溏,一日兩行,飲食少,肌肉消十之七,脈數。據症脈,法在不治。乃用瀉白散,五味子、白芍藥、貝母、馬兜鈴加入服下,其夜貼然而臥不嗽,惟大便溏。前藥加白扁豆、茯苓、山藥,汗亦漸止。復與瀉白散加石斛、馬兜鈴、貝母、陳皮、苡仁、白芍藥、五味子、桔梗,調理三月而痊。
又治金文臺,壯年咳嗽吐血,腹中常痛,夜多口渴夢遺,背心作脹,兩手脈短弱,兩關弦大,左尺弱,右尺滑大。心血不足,中焦有痰積,膈間有瘀血,陰分有淫火。乃先為清肅上焦,用山梔子、牡丹皮、丹參、茯苓、甘草、貝母、橘紅、益元散,服十貼。背脹漸消,惟咳不止,改用黃芩、杏仁、半夏曲、益元散、黃連、瓜蔞仁、甘草,十貼而嗽止,惟腹痛不除。再以遇仙丹同丹溪保和丸進之,大便下稠積痰甚多。後用人參、茯苓、白芍、紫菀、知母、麥冬、甘草、當歸、五味子,調理而愈。
江篁南治一人,患嗽血,初一二劑用知貝母、天麥門冬、歸、芍清肺之劑,夜加脅疼,繼用人參錢半,脅疼減。後再參至兩錢,左脈近大而快,右略斂少帶弦而駛,每嗽則有血,大便溏,一日三更衣。以人參三錢,白朮、紫菀各一錢半,茯苓、白芍各一錢,甘草九分,丹皮八分,加茅根,小溲、脈弦快稍減。加黃耆二錢,百部六分,是日嗽止,血漸少。既而嗽亦止,仍便清,乃倍參、耆、朮、山藥、陳皮、甘草、苡仁、白芍等藥,兼與健脾丸而愈。
痰血
咳、咯、唾皆有之,兼帶血屑、血絲、血點是也。
勞損之漸者,必初因酒色勞傷過度,以致痰中或見血絲,此則本於肝、脾、腎經,當於未咳未嗽之先,速為調理,宜生地、熟地、天冬、麥冬、棗仁、茯神、茜根、貝母、甘草之屬主之。或有火者,宜加黃柏、知母,仍須加意謹慎,庶無後患,否則必漸甚也。
清晨初起時,每於痰中有淡紫凝血,或塊或片,常見數口者,此多以操心動火,或多思郁,或由過飲。但無咳嗽發熱等症,即不足慮,此不過致動絡血而然。惟天王補心丹,或二陰煎之屬,最所宜也。
王宇泰曰:肺不獨咳血,而亦唾血。蓋肺主氣為咳,腎主水,水化為液為唾。腎脈上入肺,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故二臟相連,病則俱病,於是皆有咳、唾血也。亦有可分別者,涎唾中有小血散漫者,此腎從相火上炎之血也。若血如紅縷,在痰中咳而出者,此肺絡受熱傷之血也。其病雖已,若咳白血必死。白血淺紅色,似肉似肺也。然肝亦唾血,肝藏血,肺藏氣,肝血不藏,亂氣自兩脅逆上,唾而出之。有血枯症,先唾血,為氣竭傷肝也。
治法
凡未見血,則宜消宜和;既見血,則宜涼宜止。舊血未盡,則化其血;新血未盡,則補其血。因其勢之輕重而為緩急之施,則無不中矣。
丹溪曰:咯血痰帶血絲出者,用薑汁、童便、青黛、竹瀝入血藥中,用如四物湯加地黃膏、牛膝膏之類。
又有痰中咯出如細屑,法用四物湯入薑汁、童便、青黛之類。有咯出痰帶血絲者,同治,但宜加痰火藥。
《準繩》曰:熱嗽咽痛,痰帶血絲,或痰中多血,其色鮮者,並宜金沸草散。若服涼藥不愈,其色瘀者,此非熱症,宜杏子湯。
又治肺痿痰嗽,痰中有血線,盜汗發熱,熱過即冷,食減,劫勞散煎薏苡仁一味方。
嗽痰帶血出於脾,脾濕生痰,故嗽血為痰,病脾虛,宜六君子湯加桑皮、五味,有火加味逍遙散。
肺絡受傷,血如紅縷,二冬、二母、白及、阿膠、苡仁、百合、款冬花、紫菀、甘、桔之類,清而潤之。身熱多是血虛。痰帶紅絲,童便、竹瀝主之。
薛立齋曰:若脾經氣滯而痰中有血者,宜加味歸脾湯。若肝經血熱而痰中有血者,宜加味逍遙散。若肝腎陰虛而痰中有血者,宜六味地黃丸。若過服寒涼而痰中有血者,宜四君子湯之類。
若脾虛食少而痰中有血者,宜中和理陰湯。若肝木侮土而痰中有血者,宜中和理陰湯合暢郁湯。若食少泄瀉而痰中有血者,宜理脾陰正方。若陰分不足者,宜培土養陰湯、味補飲。
白血
虛勞口吐白血者,不治之症也。夫血未有不紅者也,如何吐白?不知病久之人,吐痰皆白沫者,乃白血也。吐白沫,何以名曰白血?以其狀如蟹涎,絕無有白痰存乎其中,實血而非痰也。世人不信,取所吐白沫,露於星光之下一夜,必變紅矣。此沫出於腎,而腎火挾之,沸騰於咽喉,不得不吐者也。雖是白沫,而白沫實腎中之精,豈特血而已哉!苟不速治,則白沫變成線痰,無可如何矣。方用六味地黃湯加麥冬、五味子久服,沫止精生則生矣。
按:白血之狀,似肉似肺,此必死之症也。今以白沫名之,此將變未變時,猶可治也。女子之血,上為乳汁,下為月水。乳汁露一宿則色紅,白沫亦是血變明矣。此乃腎虧水泛,當宜滋陰補腎,若不早圖治,則變線痰,此亦似肉似肺之狀矣。曷能施治?最宜味補飲,或保金湯。
治法
嗽痰帶血出於脾,脾濕生痰,故嗽血為痰,病脾虛。宜六君子湯加桑皮、五味,有火加味逍遙散。
血如紅縷,在痰中咳而出者,此肺絡受傷,內傷之症也,其病難已。若咳白血似肉似肺,如蟹涎者,必死之症也。
按:吐白血,乃肌肉盡化為痰也。其人必形肉衰削,神色頓減,非若肺絡受傷,用二母、二冬、苡仁、百合、阿膠、紫菀款冬清潤之品,可治而愈也。
治案
朱丹溪治一男子,三十歲,因連夜勞倦不得睡,成一痰嗽,出白膿,嗽聲不出。時初春大寒,醫與青龍湯四帖,遂覺咽喉有血絲腥氣逆上,兩日後血腥氣多,遂有血線一條,自口中右邊出直上,如此每晝夜十餘次。診其脈弦大而散弱,左大為甚。人倦而苦於嗽。予作勞倦感寒,強以辛甘燥熱之劑,以動其血,不早急治,恐成肺痿。遂與人參、黃耆、當歸身、白芍、白朮、陳皮、炙甘草、生甘草、不去節麻黃,煎熟入藕汁與之,兩日而病減嗽止。卻於前藥去麻黃,又與四日而血症除。脈之散大者未收斂,人亦倦甚,遂於前藥中去藕汁,加黃芩、縮砂、半夏,至半月而安。
席延賞治虛中有熱,咳嗽膿血,口苦咽乾,又不可服涼藥。好黃耆四兩,甘草一兩,末,每服三錢,如茶點羹粥中亦可服。
生生子治一婦人,在脅痛不能睡,背心疼,下午潮熱,胸膈作梗,痰中有血,大便秘。用大黃以韭菜汁、萊菔汁、苧根各和勻,將大黃拌濕炒乾,再拌再炒,如此三次,以黑為度,用三錢,瓜蔞仁二錢,貝母、當歸、山梔、丹皮各一錢,青皮、前胡、川山甲各六分,甘草三分,水煎飲之。凡三帖而瘳,再亦不發。
衄血
鼻衄者,鼻中出衊血是也。衄血出於肺與胃,鼻為肺竅,陰虛火動,氣逆於肺,元氣勞傷,則血從鼻出。或因積怒傷肝,積憂傷肺,煩思傷脾,失志傷腎,暴喜傷心,皆令人鼻衄。
《統旨》云:風行水動,氣行血流。治衄者,則知血藥以治衄,而不知氣降則血歸經,古人所以血藥中,必加氣藥一二味,如蘇子降氣湯之類是也。前人謂身熱則死,寒則生,是亦大概言之耳。豈無熱生而寒死者乎?必兼詳脈症,而後可也。
治法
鼻通於腦,血上溢於腦,所以從鼻而出,宜茅花湯治之。茅花與白芍相對尤穩。白及末新汲水調下,亦神效。
色白而夭不澤者,血脫也。此大寒之症,宜理中湯冷服之。
心動面赤,善驚上熱,犀角地黃湯主之。如大便閉結,加大黃一二錢妙。
衄血雖多由火,而惟於陰虛者為尤多。正以勞損傷陰,則水不制火,最能動衝任陰分之血。但察其脈之滑實有力,素無傷損者,當作火治。若脈來洪大無力,或弦或芤,或細數無神,而素多酒色內傷者,專以補陰為主。若微有火者,當兼而清之,以治其標。若雖見虛熱,而無真確陽症,則但以甘平之劑,溫養真陰。務令陰氣完固,乃可拔本塞源,永無後患。如一陰煎、三陰煎、左歸飲、六味丸湯之類,皆必用之劑。如兼氣虛者,則五福飲、五陰煎之屬,皆隨宜用之。
有病衄愈後,血因舊路,或一月三四衄,又有洗面而衄者,日日以為常,四物湯加阿膠、蒲黃,仍佐以蘇子降氣湯,使血隨氣下。
治案
—人衄血數斗,昏困欲絕,用生地黃汁煮,服數升而愈。
《蔡子渥傳》云:同官無錫監酒趙無疵,其兄衄血甚,已死入殮,血尚未止。一道人過之,聞其家哭,詢之。道云:是曾服丹或燒煉藥,予藥之當即活。探囊出藥五分七,吹入鼻中,立止得活,乃梔子燒存性末之。
有患衄出血無已,醫以為熱,沈宗常投以參、附,或驚阻之,沈曰:脈小而少衰,非補之不可。遂愈。
項彥章治一婦,患衄三年許,醫以血得熱則淖溢,服瀉心涼血之劑益困,衄才數滴輒昏,六脈微弱,寸為甚。曰:肝藏血而心主之,今寸口脈微,知心虛也。心虛則不能司其血,故逆而妄行。法當養心補脾,實其子,子實則心不虛也。以琥珀諸補心藥遂安。
齒血
血從齒縫中、牙齦中出者,為齒衄。此手、足陽明二經,及足少陰腎家之病。蓋手陽明入齒中,足陽明入上齒中,又腎主骨,齒者骨之所終也。此雖皆能為齒病,然血出於經,則惟陽明為最。故凡陽火盛,則為口臭,為牙根腐爛腫痛;或血出如湧,而齒不動搖,必其人素好肥甘辛熱之物;或善飲胃強者,多有陽明實熱之症。宜內服抽薪飲,清胃飲、散等劑,外以冰玉散敷之。
《統旨》云:齒衄有風壅,有腎虛風壅者。消風散,外以祛風擦牙散。腎虛者,以腎主骨,齒者骨之餘,虛火上炎,服涼藥而愈甚,此腎經下虛而上實。宜鹽湯下安腎丸,間服黑錫丹,仍用青鹽炒香附黑色,為末擦之。亦有胃熱而牙齦出血者,宜清其熱,清胃散主之。
腎水不足,口不臭,牙不痛,但齒搖而不堅,或微痛不甚,而牙縫時多出血者,此腎陰不足,虛火偶動而然。但宜壯腎,以六味地黃丸、左歸丸之類主之。或其陽虛於下,而虛火上浮者,宜八味丸、小安腎丸之類主之。
陰虛有火,而病為齒衄者,其症或多燥渴,或見消瘦,或神氣困倦,或小水短滴而熱,或六脈浮大而豁。此雖陽明有餘,而亦少陰不足,宜玉女煎主之。凡屬陰虛有火者,則惟此煎為最妙。然必大便多實者,乃可用之。若大便滑瀉,或脈細惡寒,下元無火等症,則亦有格陽而然者,當以前吐血條中格陽法治之。
小安腎丸 治腎氣虛乏,下元冷憊,夜多漩溺,體瘦神倦,腰膝沉重,泄瀉腸鳴,眼目昏暗,牙齒蛀痛。
川楝子(一斤,用香附子、川烏各一斤,加鹽四兩,水四升同煮候乾,去香附、川烏不用,取川楝切焙) 小茴(十一兩) 熟地(八兩) 川椒(四兩,去閉口者,微炒出汗)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臨臥鹽湯或酒任下。
方見各門
石刻安腎丸(見膝冷。)
《局方》安腎丸(見喘。)
治案
—女子十歲,因毀牙動搖,以苧麻摘之,血出不止,以酒製大黃末二錢,枳殼湯加童便調下,下黑屎數塊頓止。
又一男子,牙根出血盈盆,一月一發。知其人好飲,投前藥加石膏而安。
澄按:陽明蓄有積熱,多來血來如泉,百藥不止。惟急則治標,用釜底抽薪之法,應手取效,不可誤認為虛,用血脫益氣之法。
余治族侄景良,齒衄血不止,用大鵝梨生啖之,不數枚即止。取其味帶澀,而性又能清六腑之陽熱也。
又治竹林汪秉周翁,六月間齒衄血不止,時無鵝梨,以花下藕令彼生嚼數片,亦即止。蓋藕連皮則散血,而且又能清暑熱也。
舌衄
舌上出血如泉,肝壅也。以槐花研末摻之,麥冬湯調妙香散、香薷汁,日三服。發灰二錢,米醋調服,且敷血出處。
又方用文蛤、白膠香、牡丹皮等份為末,敷患處。
舌上無故出血如縷者,以心、脾、腎之脈,皆及於舌,若此諸經有火,則皆能令舌出血。用蒲黃炒焦為末,或炒槐花為末,或冰玉散敷之亦可。若火甚者,仍須用湯飲,以清三陰之火。
耳衄
腎虛用六味丸,外以龍骨末吹之。肝火,宜逍遙散加龍膽草。
九竅出血
耳、目、口、鼻、大小便皆出血者,是燥火上炎也。丹溪用大薊飲。孫真人用黃荊葉搗汁和酒服之。
按:本草謂發灰消瘀血,通關格,利水道,破癥瘕血衄。有人生血瘤大如慄,常被衣擦破,則出血不止,血餘灰敷之而愈。
又一人刀傷流血不止,用胎髮灰敷之立止。
肌衄血汗
毛孔出血,名曰肌衄。用人中白不拘多少,刮在新瓦上,用火逼乾研末,每服二錢,入麝香少許,溫酒下。外用男胎髮燒灰敷之,未止,以鬱金末水調,鵝翎掃上即止。
河間曰:膽受熱,熱血妄行,鼻中衄衊,並血汗不止,用定命散主之。
肌衄者,血從毛孔而出,前人多主於肺熱。大全竹茹湯、黃耆建中湯、辰砂妙香散、發灰散。
治案
(舌衄、耳衄、肌衄、九竅出血)
—人胃熱牙疼,舌心出血,口臭,出血不可近,內服瀉心湯,並清胃藥,外用大黃、生地為末,敷之。
—人不咳唾,而血見口中,從耳縫、舌下來者,每用益腎水瀉相火治之,旬日愈。
—僧偶搔膕中疥疾,自出血如湧泉,竟日不止。外科不效,因視時已無氣可語,診時惟尺脈如絲,余皆無。即語之曰:夫脈血氣之先也,今血妄溢,則榮氣暴衰,然尺尚可按,惟當益榮以瀉陰火。乃作四神湯加荊芥穗、防風,不間晨夜,明日脈漸出,更服十全大補湯而安。
—人灸火,血出一縷如溺,手冷欲絕,以酒炒黃芩一二錢,酒下即止。
—人指縫中搔癢,遂成瘡,有一小竅,血濺出不止。用止血藥及血竭之類,亦不效,數日遂死。復有一人,於耳後髮際搔癢,亦有小竅出血,與前相似,人無識者,適有道人云:此名發泉,但用多年糞桶箍曬乾,燒灰敷之,立愈。使前指縫血出遇之,亦可以無死矣。
—人毛竅節次出血,少間不出,即皮脹如鼓,口、鼻、眼目俱脹合,名曰脈溢。以生薑汁並水各一二盞,服之愈。
—婦人三陰交無故出血如射,將絕,以手按其竅,縛以布條,昏僕不知人事,以人參一兩煎灌之愈。
溺血(尿血)
勞傷五臟,或五志之火,致令衝任動血者,多從精道而出。若病在小腸者,必從溺道而出。病在命門者,必從精道而出。凡於小腹下精瀉處,覺有痠痛而出者,即是命門之病。而治之之法,亦與水道者不同。蓋水道之血宜利,精道之血不宜利。澀痛不通者,宜利血。滑不痛者,不宜利也。
經曰:悲哀太甚,則包絡絕。包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
凡咳而溲血脫形,其脈小勁是逆。
治法
凡房室太過勞傷,則小便出血。鹿角丸、山藥鹿發丸。
腎陰不足,而精血不固者,宜養陰養血為主。人參固本丸、左歸飲。
心氣不足,精神外馳,以致水火相殘,精血失守者,以養心安神為主。人參丸、天王補心丹、妙香散。
腎虛不禁,或病久精血滑泄者,以固澀為主。秘元煎、金櫻膏。
脾肺氣虛下陷,不能攝血而下者,宜用歸脾湯、舉元煎、八味養榮湯。
淋血
(附方)
凡血從精道出者,即是血淋之屬。多因房勞,以致陰虛火動,營血妄行。而凡血出命而澀痛者,為血淋;不痛者,多為溺血。好色者,必屬虛也。
琥珀、金沙、沒藥、蒲黃,為末,每服三錢。
小薊、琥珀二味為末服。
治案
林回甫小便下血,醫用八正散,服後不勝其苦,小腹、前陰痛益甚。一醫俾服四君子湯送下,稍瘥。後服菟絲子山藥丸,氣血漸充實而愈。
—產婦小便下血,面色青黃,脅脹少食,此肝乘脾土之症。用加味逍遙散、補中益氣湯,數服而愈。後為懷抱不樂,食少體倦,驚悸無寐,血乃作。用加味歸脾湯二十餘劑將愈,惑於眾論,用犀角地黃湯之類,一劑諸症復作,仍服前藥而愈。
薛立齋治一人尿血,久用寒涼止血藥,面色痿黃,肢體倦怠,飲食不甘,晡熱作渴三年矣。此前藥復傷脾胃,元氣下降,而不能攝血也。蓋病久鬱結傷脾,用補中益氣以補元氣,用歸脾湯以解脾郁,使血歸經,更用加味逍遙以調養肝血,不月諸症漸愈,三月而痊。
大便血
仲景云:下血先便後血者,此遠血也,黃土湯主之。先血後便者,此近血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大便前後下血,便前由手陽明隨經下行,滲入大腸,傳於廣腸而下也;便後由足陽明隨經入胃,淫溢而下者也,古人謂遠血、近血者是也。凡腸風、臟毒、血痔、腸癖等症,俱不贅入。惟內傷虛損便血,採取數則,以為全書焉。
—脾胃氣虛,而大便下血者,其血不甚鮮紅,或紫色或黑色,此陽敗而然,故多無熱症,而或見噁心嘔吐。蓋脾統血,脾氣虛則不能收攝;脾化血,脾氣虛則不能運化。是皆血無所主,因而脫陷妄行,速宜溫補脾胃。以壽脾煎、理中湯、養中湯、歸脾湯、十全大補湯之屬主之。
—氣陷不舉而血不止者,宜補中益氣湯、壽脾湯、歸脾湯主之。若氣大陷而大虛者,宜舉元煎主之。
—血滑不止者,或以病久而滑,或因年衰而滑,或因氣虛而滑,或因誤用攻擊,以致氣陷而滑。凡動血之初,多由於火,及火邪既衰,而仍有不能止者,非虛即滑也。凡此之類,皆當以固澀為主,宜勝金丸、香梅丸之類主之。然血滑不止者,多由氣虛,宜以人參湯送之尤妙。或以補中益氣湯、歸脾湯、舉元煎、理中湯,加文蛤、烏梅、五味子之類主之。若滑甚不能止者,惟玉關煎最佳。
—怒氣傷肝,血因氣逆而下者,宜化肝煎、枳殼湯之類主之。若肝邪乘脾,以致脾虛失血者,自無煩熱氣逆等症,宜從脾胃氣虛症治,不得平肝,以再傷肝氣也。
—凡因勞倦七情,內傷不足,而致大便動血者,非傷心脾,即傷肝腎。此其中氣受傷,故有為嘔惡痞滿者,有為疼痛泄瀉者,有為寒熱往來,飲食不進者,時醫不能察本,但見此症,非雲氣滯,即云痰火,而肆用寒涼,妄加攻擊,傷而又傷,必致延綿日困,及其既甚,則多有大便下紫黑敗血者。此胃氣大損,脾元脫絕,血無所統,故注泄下行。陽敗於陰,故色為灰黑。此危劇症也,即速用回陽等劑,猶恐不及,而若輩猶云,今既見血,安可再用溫藥,必致其斃籲!受害者殊為可憫,害人者殊為可恨。
脾統血,脾虛則血無所統,而大便下血者,宜資成湯。飲食短少,中焦氣滯,而大便下血者,宜理脾陰正方。若肝木侮土,而大便下血者,宜暢郁湯。若陰分不足,而大便下血者,宜培土養陰湯。若脾虛血少者,理脾益陰湯。
治案
—人虛損,大便下血,每日二三碗,身黃瘦,以四物湯加藕節一合,紅花、蒲黃一錢,白芷、升麻、槐花各五分,服之愈。
周輝患大便下血,百藥俱嘗,止而復作,循十五年不愈,或以人參平胃散,逐日進一服,至月餘,而十五載之病瘳。
王庭,王府長史也。病大便下血,勢頗危殆,一日昏憒中,聞有人云:服藥誤矣,吃小水好。庭信之,飲小水一碗頓蘇,逐日飲之而愈。
—人患下血,諸治不效。一教以老絲瓜,去向里上筋,烘燥,不犯鐵器,為末,空心酒下二三匙,連服數朝愈。
薛立齋治一男子,每飲食勞倦,便血,飲食無味,口乾,此中氣不足也。用六君子湯加芎、歸而脾胃健,又用補中益氣而便血止。
—婦但怒便血,寒熱口苦,或胸脅脹痛,或小腹痞悶。此怒動肝火而侮土,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梔而愈。用補中益氣、加味逍遙二藥而不復作。
—婦人久下血在糞前,屬脾胃虛寒,元氣下陷。用補中益氣加黃連炒茱萸一錢,數劑稍緩。乃加用生吳茱萸三分,數劑而愈。
江應宿治一人,便血七年,或在糞前,或在糞後,面色萎黃,百藥不效,每服寒涼,其下愈多。診得六脈濡弱無力,乃中氣虛寒,脾不能攝血歸經。用補中益氣湯加燈燒落、荊芥穗一撮,橡斗灰一錢,炮姜五分,二劑而血止。單用補中益氣十餘劑,不復作矣。
上集卷之十四
血證例方
人參湯 治吐血、咯血,並吐血不止。
人參(一兩,為細末)
有火者,用雞蛋清,投新汲水,調如稀糊服。無火者,用人乳調和,溫飲之。
獨參湯 治吐血不止。
方見葛真人治法。
吳鶴皋曰:血者氣之守,氣者血之衛,相偶而不相離者也。一或失血過多則氣為孤,陽亦幾於飛越矣,故令脈微欲絕。斯時也,有形之血不能速生,幾微之氣所宜急固。故用甘溫之參,以固元氣,所以權輕重於緩急之際也,故曰血脫益氣,古聖人之法。或者不達此理,見其失血,而主四物湯,則川芎之香竄,能散幾微之氣,而當歸、芍藥、地黃皆滋陰降下之品,不能生血於一時,反以失救死之權,而遺人夭殃矣。
人參飲子
人參 黃耆(各一錢五分) 麥冬(二錢) 五味子(三分) 當歸 甘草 白芍(各一錢)
六味地黃湯 治吐血、衄血、咯血、唾血。
生地(八錢) 丹皮(三錢) 山藥 山萸肉(各四錢) 茯苓 澤瀉(各三錢)
八味地黃湯
熟地(八錢) 山萸肉 山藥(各四錢) 丹皮 茯苓 澤瀉(各三錢) 附子 桂肉(各一錢)
澄按:古方只有六味丸、八味丸,而無六味湯、八味湯,後人改丸為湯,以應一時之急。今人竟有頻服者,無論其相宜不相宜,凡見血症,一概用之,謬之甚也。
知柏八味湯
即六味加黃柏、知母。
歸脾湯 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脾虛不能攝血,致血妄行等症。
人參 白朮 茯神 棗仁(各二錢) 黃耆(炙,一錢五分) 當歸 遠志(各一錢) 木香 甘草(各五分) 龍眼肉(一錢)
羅東逸曰:方中龍眼、棗仁、當歸,所以補心也;參、耆、朮、苓、草,所以補脾也;立齋加入遠志,又以腎藥之通乎心者補之,是兩經兼腎合治矣。而特名歸脾何也?夫心藏神,其用為思;脾藏智,其出為意,是神智思意,火土合德者也。心以經營之久而傷,脾以意慮之鬱而傷,則母病必傳諸子,子又能令母虛,所必然者也。其症在怔忡怵惕、煩躁之症見於心;飲食倦怠,不能運思,手足無力,耳目昏眊之症見於脾,故脾陽苟不運,心腎必不交。彼黃婆者,若不為之媒合,則己不能攝腎歸心,而心陰何所賴以養?此取坎填離者,所以必歸之脾也。其藥一滋心陰,一養脾陽,取乎健者以壯子益母。然恐脾郁之久,傷之特甚,故有取木香之辛,且散者以闓氣醒脾,使能急通脾氣,以行心陰。脾之所歸,正在斯耳。
《拔萃》犀角地黃湯 治一切血熱失血。
生地(二錢) 黃連 黃芩(各一錢) 大黃(三錢) 犀角(磨汁)
水二鍾,煎一鍾,入犀角汁和勻,溫服。
生地黃飲子 治諸見血屬熱證。
生地 熟地 枸杞 黃耆 甘草 地骨皮 黃芩 白芍 天冬(各等份)
上咀。每服七錢,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如脈微身涼惡風者,加桂五分。吐血者多如此。
天冬飲子 治脾胃虛弱,氣促氣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等症。
五味子(五個) 甘草 白芍 黃耆 人參(各一錢) 當歸 麥冬(各八分) 紫菀(一錢五分)
上作二服,水煎,食前服。
天門冬丸 治吐血衄血,潤肺止嗽。
天冬 甘草 杏仁 貝母 茯苓 阿膠(各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咽津含化。
鎮陰煎(新方) 治陰虛於下,陽格於上,則真陽失守,血隨而溢,以致大吐大衄,六脈沉細,手足厥冷,危在頃刻。而血不能止者,速宜用此,使孤陽有歸,則血自安也。如治格陽喉痹上熱者,當以此湯冷服。
熟地(一二兩) 牛膝(二錢) 炙甘草(一錢) 澤瀉(一錢五分) 肉桂(一二錢) 製附子(五七分或一二錢)
水二鍾,速煎服。如兼嘔惡,加乾薑炒黃,一二錢。如氣倦懶言而脈弱極者,宜速速加人參,隨宜用之。
養正丹 治上盛下虛,升降陰陽。
硫黃 黑錫 水銀 硃砂(各一兩)
熔化,為細末,糯米糊為丸。每空心服三十丸,鹽湯下。
柔脾湯 治虛熱吐血。
甘草(炒) 白芍(炒) 黃耆(炒) 熟地(各五錢)
旋神散 治癆瘵憎寒壯熱,口乾自汗煩躁,咳嗽唾血,瘦劇困倦。
人參 白朮 黃耆 當歸 熟地 麥冬 白芍 茯神 茯苓蓮子肉 桔梗 半夏曲 五味子 炙甘草(各等份)
水一鍾半,紅棗二枚,烏梅一個,煎七分。如嗽,加阿膠。胸滿,加木香,或加沉香。如不思飲食,加炒扁豆。
團參丸 治吐血咳嗽,服涼藥不得者。
人參 黃耆 飛羅面(各一兩)
上為細末,滴水和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茅根湯下。
龍腦雞蘇丸 治上焦之火,除煩解勞,安吐血、衄血,清五臟虛煩,神志不定,上而酒毒膈熱、消渴,下而血滯、五淋、血崩等症。
麥冬(四兩) 甘草(一兩五錢) 龍腦薄荷葉(一斤) 黃耆(一兩) 阿膠(炒) 人參(各二兩) 生地(六兩,另為末) 木通(二兩) 銀柴胡(二兩,湯浸二三日,絞汁) 一方加黃連一兩。
上用好白蜜二斤,先煎一二沸,卻入地黃末不住攪,徐加木通、柴胡汁,慢火熬成膏,然後加前諸藥末和丸,如豌豆大。每服二十丸。
茜根湯 治吐血、咯血、嘔血等症。
四物湯加童便浸香附一錢五分,茜草根二錢五分,忌鐵器。
水煎。三服立愈。
當歸補血湯 治血虛似白虎證。
當歸(二錢,酒洗) 黃耆(一兩,蜜炙)
空心服。方論見東垣治法。
大阿膠丸 治血虛嗽血、吐血。
阿膠(微炒) 生地 熟地 大薊 山藥 雞蘇葉 五味子(各一兩) 柏子仁(另研) 麥冬 茯苓 百部 遠志 人參 防風(各五錢)
上末,煉蜜丸如彈子大。小麥麥冬湯嚼下一丸。
澄按:此羅太無方也。保精養血,血虛有潮熱者,甚相宜,純補劑也。
大補血丸 治陰虛吐血。
當歸(一錢) 生地(一錢五分)
上以杜牛膝汁浸三日,取起酒洗,入臼內杵千杵,為丸桐子大,白湯下。
人參救肺湯 治吐血。
人參 升麻 柴胡 當歸 蒼朮(各一錢) 熟地 白芍 黃耆(各三錢) 陳皮 甘草 蘇木(各五分)
上為粗末,水二盞,煎服。
茯苓補心湯 治心氣為邪所傷吐血。
茯苓 茯神 麥冬 生地 當歸 陳皮 半夏曲(各一錢) 甘草(五分)
加竹葉、燈心同煎。與熱補心湯不同。
綠雲散 治吐血。
側柏葉 人參 阿膠(炒珠) 百合(等份)
為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糯米飲調下。
蓮心散 治思慮傷心,吐血不止。
蓮子心 糯米(各十五粒)
上為末。空心溫酒調服。
雙荷散 治卒暴吐血。
藕節(七節) 荷葉蒂(七個)
上入蜜一匙擂細,水二鍾,煎八分,溫服。或為末,蜜湯下二錢。
藕節散 治吐血、衄血不止。
藕汁 生地黃汁 大薊汁(各三合) 生蜜(五匙)
上和勻。每服一小鐘,不拘時服。
大薊散 治辛熱傷肺,嘔吐血或一碗或半升,名曰肺疽。
大薊根 犀角屑 升麻 桑白皮 蒲黃 杏仁(去皮尖) 桔梗(各二錢) 炙甘草(五分)
加生薑三片,分作二服,水煎。
五神湯 治熱毒上攻,吐血不止。
生藕汁 刺薊汁 生地汁(各二盞) 生薑汁(半盞) 白蜜(一盞)
上和,煎三兩沸,無時,以一小盞調炒麵一錢,食前服。
必勝散 治男婦血妄流溢,或吐、或衄、或咳。
小薊 人參 蒲黃 當歸 熟地 川芎 烏梅(各一兩)
每服六錢,水煎服。
發灰散 治內崩吐血。
亂髮(燒灰,即血餘也)
上每服二錢,醋湯下。
棕灰散 治同前。
亂棕(燒灰存性)
上每服二錢。
二合灰散 因啖辛熱,嘔吐出血。
紅棗(和核燒灰存性) 百藥煎(煅,各等份)
上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
龍膠 治大人小兒吐血。
阿膠(炒) 蛤粉(各一兩) 辰砂(少許)
上為末,藕節搗汁和蜜調下。
龍肝膏 治吐血不止。
伏龍肝(一兩) 生地汁 麥冬汁 小薊汁 藕汁(各三合) 薑汁(一合)
入蜜半匙,慢火熬成膏,每服一匙。
赤茯苓湯 治大怒傷肝,氣逆於胸吐血。
赤茯苓 人參 桔梗 陳皮(各三錢) 麥冬 白芍 檳榔(各一錢五分)
加姜三片,分二服,水煎。
涼血抑火湯 治吐血、衄血,初起氣盛上逆,不能下降歸經。
當歸 赤芍(各二錢) 大黃(三錢) 黃芩 黃連 丹皮 生地 川芎(各一錢五分) 燈心(三十莖)
臨服加藕汁半杯。
茜根散 治吐血、衄血、錯經妄行。
茜根 阿膠(各二錢,蛤粉炒) 側柏葉(一錢) 生地 甘草 黃芩(各一錢五分)
加童便半杯煎,沖服。
保真神應丸 治男婦吐血,咳嗽氣喘,痰涎壅盛,骨蒸潮熱,面色萎黃,日晡面赤,睡臥不寧,服之神效。
遼五味(揀淨,一斤) 杜仲(薑汁炒) 阿膠 白朮(各二兩) 貝母 茯苓 花椒目 荷葉(各四兩) 大生地(四兩,用柏子仁、砂仁三錢入內同煮,去二仁不用)
上為末,以黑棗肉同地黃汁搗為丸。每服三錢,空心白滾湯下。
急濟飲 治吐血如泉之甚,一服立止。
小薊(搗汁) 童便 京墨汁 藕汁 沉香(磨,一錢)
上作二次緩緩呷下。
奇方 治肺損嗽血、吐血。
生地(四兩,取汁) 鹿角膠(一兩,炒,為末)
上以地黃汁拌和,每服三錢,童便加薑汁少許調下。
生韭飲 治諸血上行。
韭菜取汁,用薑汁、童便磨鬱金飲之,其血自清,如無鬱金,以山茶花代之。
澄按:食鬱久則胃脘有瘀血作痛。此方大能開提氣血。
乾薑散 治吐血不止。
薑炭為末,童便調服。
大黃末 治吐血。
大黃末(一錢) 生地黃汁(一合)
水半鍾,煎四五沸服。
陳墨 治吐血。
好京墨(煨,去膠氣)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以白湯化阿膠,清水調下。
四生丸 治吐血、衄血,陽乘於陰,血熱妄行。
生荷葉 生艾葉 生柏葉 生地黃(各等份)
上研爛,丸如雞子大。每服一丸,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九仙驅紅散 治一切血。
連錢草(五錢) 當歸 黃連 條芩 蒲黃 生地 槐花 梔子(以上各一錢,俱酒炒)
上部加藕節一錢五分,下部加地榆一錢五分。
蘿藦散 治吐血虛損。
蘿藦 地骨皮 柏子仁 五味子(各三兩)
上為細末,空心米飲下。
咯血方
七珍散 治久病咯血成勞等症。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山藥 黃粟米 黃耆(各一兩)
論曰:此純是氣藥,今以治血者,以久病傷脾肺,雖用血藥,恐滋潤之品,益足損脾,脾為金母,故只以脾為重也。虛則補其母,且培其土,能不作瀉,縱咯血甚,尚可調治。若滋陰藥多,病雖似減,一旦食少作瀉,則不可知矣。故血症必用脾肺藥收功,亦一定之法也。
聖餅子 治咯血等症。
青黛(一兩) 杏仁(四十九粒,去皮尖)
以黃耆煎湯,炒如褐色,二味研作餅子,入柿餅內,濕紙包煨,連柿餅研細,米湯服下。
荷葉散 治咯血,用此方最良。
荷葉(不拘多少,焙乾為末)
上米飲或白湯送下。
思袍散 治咯血、吐血、唾血,及煩躁咳嗽。
生蒲黃 乾荷葉 茅根(各等份)
上為末,每服三錢,濃煎桑白皮湯,食後溫服。
羅用蒲黃、荷葉二味。
丹溪方 治咯血。
桑白皮(一錢五分) 半夏(炒) 知母 貝母 茯苓 生地 陳皮(各一錢) 阿膠(炒) 甘草 杏仁(炒,各五分) 梔子 桔梗 柳桂(二分,入此以治上焦)
上用薑、蔥、白水煎服。
又方 治咯血、衄血。
白芍藥(一兩) 犀角(二錢五分)
上為末,新汲水調服一錢,血止為限。
白及散 治咯血。
白及(一兩) 藕節(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白湯下。
地黃散 治一切吐血、咯血,能解一切毒,及諸熱煩躁。
茜草根(四錢) 大豆子 黃藥子 甘草(各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新汲水下。加人參二兩,治痰嗽有血。
方見各門
天王補心丹
四物湯
四君子湯 (俱見秦越人治法。)
二陰煎(見張景岳治法。)
桃仁湯(見下集積瘀。)
防風通聖散(見下集風熱。)
唾血方
七傷散 治勞嗽咳唾血。
黃藥子 白藥子(各一兩) 赤芍(七錢五分) 知母 玄胡索(各五錢) 鬱金 當歸 山藥 乳香 血竭(各二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茶湯下。一法,紅花、當歸煎湯下。
澄按:《本草》云:黃、白藥子,治肺熱有功。
千金方 治上氣咳嗽喘息,喉中有物唾血。
生薑汁 杏仁(各二升) 蜜糖 豬膏(二合) 糖
上五味,先以豬膏煎杏仁、色黃出之,以紙拭令淨,搗如膏,和薑汁、蜜糖等合煎,令可丸。每服杏仁一枚,日夜服六七次,漸加。
阿膠散 治肺燥咳嗽不已及唾血。
阿膠(炒) 白及(各二錢) 天冬 北五味 人參 生地 茯苓(各一錢)
上以白及為細末,余藥用水一鍾半,入蜜二匙,秫米百粒,生薑五片同煎,入白及末調,食後溫服。
茅根湯 治唾血。
白茅根一味,服方寸匕,日三服。亦可絞汁飲之。
百部丸 治諸咳不得氣息,唾血。
百部(二兩) 升麻(五錢) 桂心 五味子 甘草 紫菀 乾薑(各一兩)
上七味,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日三次,知為度。忌生蔥、海藻、菘菜。
款冬散 治肺偏損,胸中虛;肺偏痛,唾血氣咳。
款冬花 當歸(各六分) 桂心 川芎 五味子 附子(炮,各七分) 細辛 貝母(各四分) 乾薑 生地(各八分) 白朮 炙甘草 杏仁(去皮,各五分) 紫菀(三分)
上為末,清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忌生蔥、生菜、桃、李、雀肉、海藻、菘菜、豬肉、蕪荑。
澄按:唾血、咳血屬寒者少。今此二方,用薑、桂、附熱劑,蓋為腎足少陰脈是動病咳、唾血者設也。用者審之。
麥門冬湯 治病後火熱乘肺,咳嗽有血,胸膈脹滿,上氣喘急,五心煩熱而渴。
天冬 麥冬 桑白皮(各七分) 紫菀茸 貝母(各六分) 桔梗 甘草(各五分) 淡竹葉 生地(各一錢) 五味子(九粒)
水一鍾半,棗一枚,煎服。
方見各門
六味地黃湯(見前血證。)
四物湯(見秦越人治法。)
四陰煎
一陰煎(見張景岳治法。)
天門冬飲(見前血證。)
貝母丸
紫菀散(見咳嗽。)
補中益氣湯(見李東垣治法。)
六味地黃丸(見秦越人治法。)
枳朮丸(見下集食積。)
黃耆散(見嗽血。)
咳血方
《統旨》方
香附(童便浸) 青黛 梔子(炒) 杏仁(童便浸,去皮尖,炒) 海粉 瓜蔞仁 訶子 馬兜鈴
為細末,入白硼砂少許,煉蜜少加薑汁為丸,噙化一丸,白湯下。
天一丸 此壯水之主以鎮陽光劑也。與前方相兼服,治陰虛火動咳血等症甚效。
生地 丹皮 黃柏(童便浸) 知母(童便浸) 拘杞子 五味子 麥冬 獲苓 牛膝
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空心白湯下八九十丸。
鹿黃丸 治酒色過度,飢飽失時,吐血、咳血、痰血神效。
枇杷葉 款冬花 紫菀 杏仁 木通 鹿茸 桑白皮(各一兩) 大黃(五錢)
為末,煉蜜丸,臨臥含化。
咳血方
青黛 瓜蔞仁 訶子 海石 山梔
上為末,薑汁蜜調為丸。嗽甚加杏仁。
雞子湯 治咳逆唾膿血。
雞子(一個) 甘草(炙) 大黃 黃芩(各二分) 甘遂(一分)
用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內雞子攪令調,盡飲之良。忌海藻、菘菜。
神傳膏 治癆瘵吐血損肺及血妄行。
用翦草一斤。婺、臺二州皆有,惟婺州可用,狀如茜草,又如細辛。每用一斤,淨洗為末,加入生蜜一斤,和為膏,以器盛之,不得犯鐵。九蒸九曝,日一蒸曝。病人五更起,東坐不得語,用匙挑藥如粥服,每服四匙,良久用稀粟米粥壓之。藥冷飲服,粥亦不可太熱。或吐或下皆不妨。如久病損肺咯血,只一服愈。尋常咳嗽血妄行,每服一匙可也,神驗。
醍醐膏 治一切咳血肺疾。
用好牛酥五個,熔三遍,取出醍醐,含服一合即瘥。
方見各門
一陰煎
四陰煎(見張景岳治法。)
六味地黃湯(見前血證。)
麥門冬湯(見唾血)
天門冬丸(見前血證。)
貝母丸(見咳嗽。)
金沸草散(見下集風熱。)
補肺湯(見嗽血。)
滋陰保肺湯(見嗽血。)
補中益氣湯(見李東垣治法。)
《局方》枳朮丸(見下集食積。)
六味地黃丸(見秦越人治法。)
新寧膏(見咳嗽。)
嗽血方
補肺湯 治勞嗽血。
人參 黃耆 五味子 紫菀(各七分) 熟地 桑白皮(各一錢五分)
水二鍾,煎八分,入蜜少許,食遠溫服。
滋陰保肺湯
黃柏 知母 天冬(一錢二分) 當歸(一錢五分) 白芍 生地 橘紅 紫菀 桑白皮(炒,各八分) 大粉草(五分) 五味子(十五粒) 阿膠(一錢二分,蛤粉炒)
水煎,溫服。
人參黃耆散 治虛勞客熱,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咽乾頰赤,心中潮熱,盜汗減食,咳嗽臟血。
人參 秦艽 茯苓(各二兩) 知母(二錢五分) 桔梗(一兩) 桑白皮 半夏(各一兩五錢) 紫菀 柴胡(各二兩五錢) 黃耆(三兩五錢) 鱉甲(去裙,酥炙,二兩)
人參蛤蚧散 治二三年間肺氣上喘,咳嗽咯吐膿血,滿面生瘡,遍身黃腫。
蛤蚧(一對,全者,河水浸五宿,逐日換水,洗去腥氣,酥炙黃色) 杏仁(去皮尖,五兩) 甘草(炙) 人參 茯苓 貝母 知母(各三兩) 桑白皮(二兩)
上為細末,每日如茶點服,神效。
海藏云:蛤蚧補肺勞虛嗽,治久嗽不愈,肺間積虛熱,久則成瘡,故嗽出膿血,曉夕不止,喉中氣塞,胸膈噎痛。用蛤蚧、阿膠、羚羊角各一兩,除膠外皆為屑,次入膠,分四服。每服用河水三升,於銀石器內慢火煮至半升,去渣,臨臥為溫細細呷之。其渣候服盡再槌,都作一服,以水三升,煎至半升,如前服。病人久病不喜水,當減水。
澄按:蛤蚧鳴時,聲聞數里,補中有通,善保肺氣,久嗽不愈者宜之。
續斷散 治骨蒸癆熱,傳屍瘦病,潮熱煩躁,喘嗽氣急,身疼盜汗,咳嗽吐膿血。
續斷 紫菀 桔梗 竹茹 五味子(各三錢) 生地 桑白皮(各五兩) 甘草(二兩,炙) 赤小豆(半升)
每服五七錢,入小麥五十粒,水煎,日三服。
經驗方 治咳嗽甚者,或有吐血。
鮮桑白皮(一斤,米泔浸三宿,淨刮去上黃皮)
上銼細為末,糯米四兩,焙乾同搗末,每服一二錢,米飲下。
款花補肺湯
人參 麥冬(各一錢二分) 五味子(十五粒) 紫菀 款冬花 桑白皮(各一錢,炒) 當歸(一錢五分) 白芍 茯苓 貝母 橘紅(各八分) 甘草(五分)
寧嗽湯
五味子(十五粒) 茯苓(一錢) 桑白皮(一錢二分) 陳皮 知母 川芎(各一錢) 馬兜鈴(一錢五分) 麥冬(一錢二分) 甘草(五分)
黃耆散 治嗽久、勞嗽,唾血。
黃耆(蜜炙) 糯米(炒) 阿膠(等份,炒)
上為末,米飲下。
五味黃耆散 治咳嗽咯血成勞,眼睛疼痛,四肢困倦,腳膝無力。
五味子 人參 白芍 甘草(各五分) 黃耆 桔梗(各一錢五分) 熟地 麥冬(各一錢)
水二鍾,煎八分,食後溫服。
方見各門
金沸草散(見下集風熱。)
六味地黃丸(見秦越人治法。)
一陰煎
左歸飲
五陰煎
五福飲
大補元煎
右歸飲
右歸丸(俱見張景岳治法。)
理中湯(見下集寒門。)
理陰煎(見下集屢散。)
枳朮丸(見下集食積。)
丹溪保和丸(見下集食積。)
六味地黃湯(見前血證。)
益元散(見下集暑門)
八味地黃丸(見秦越人冶法。)
痰血方
丹溪方 治痰中血。
白朮(一錢五分) 貝母 白芍 桑白皮 桃仁(各一錢) 甘草(三分) 梔子(炒,一錢二分) 丹皮(一錢五分)
又方 治痰血。
橘紅 半夏 茯苓 貝母 丹皮 桃仁(各一錢) 黃連 甘草大青(各五分) 生薑(三片)
又方 治痰中血。
橘紅(二錢) 半夏 茯苓 枳殼 黃芩 桑皮(各一錢) 五味子(十五粒) 甘草(三分) 人參(五分)
或加青黛,水煎服。
劫勞散 治肺痿痰嗽,痰中有紅線,盜汗發熱,熱過即冷,飲食減少。
白芍(六兩) 黃耆 甘草 人參 當歸 半夏 茯苓 熟地 阿膠 五味子(各二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盞半,生薑二片,棗三枚,煎九分,無時溫服,日三次。陳日華云,有女及簪,病甚危,一歲之間藥無一效,得此方一服除根。
丹方 治盛夏吐紅痰,有一二聲嗽。
人參 防風(各五分) 白朮(一錢五分) 陳皮 茯苓(各一錢) 甘草(一分) 乾薑(三分) 桔梗(五分)
上煎二之一,入藕汁二大合,再煎,帶熱下三黃丸。
九味二陳湯 治中氣虧敗,動運失常,郁成痰飲,雜血而出。
人參(二錢) 白朮(一錢) 茯苓(八分) 炙甘草(五分) 陳皮 青皮(各一錢) 川芎(七分) 神麯(六分) 半夏(八分)
水煎,溫服。
保命散 治咯痰帶血出。
白朮(二錢) 貝母(一錢五分) 桔梗 青皮 梔子 甘草(各七分) 當歸(一錢二分) 白芍(八分) 丹皮 黃芩(各一錢) 桃仁(七分)
水煎,溫服。
保命人參散 治咯痰帶血而出。
人參 白朮(各三錢) 茯苓(一錢) 炙甘草(五分) 橘紅(八分) 枳殼 桔梗 半夏 五味子 桑皮(各七分) 黃芩(一錢)
方見各門
六君子湯(見痰。)
逍遙散
加味歸脾湯(見郁。)
金沸草散(見下集風熱。)
四物湯
四君子湯
六味地黃丸(見秦越人治法。)
杏仁湯(見咳嗽。)
青龍湯(見下集寒。)
六味地黃湯(見前血證。)
衄血方
犀角地黃湯治吐血、衄血等症。
生地(一兩五錢) 白芍(一兩) 丹皮 犀角(各二錢五分)
上四味,先用三味水煎去渣,入犀角汁熱服。
趙養葵曰:犀角地黃湯,乃衄血之的方。蓋犀水獸也,可以分水,可以通天。鼻衄之血,從任督而至巔頂入鼻,惟犀角能下入腎水,引地黃滋陰之品,由腎脈而上,故為對症。若陰虛火動,吐血與咳咯者,可借用成功。若陽虛勞嗽,及脾胃虛者,皆不宜。
止衄散 治飢困勞役,動其虛火,致衄不止等症。
黃耆(六錢) 阿膠 生地 白芍 赤苓(各三錢) 當歸(三錢)
上每服四錢。
榴花散 治衄不止,以此末吹入鼻即止。
百葉榴花(陰乾為末)
榴花之紅,可使入血;榴花之澀,可能止血。一夫當關,此藥近之。
黃芩芍藥湯 陰火載血上行,衄不止。
黃芩(酒炒) 芍藥 甘草(等份)
羅太無寸金散 治鼻衄不止。
黃藥子 土馬鬃(各五錢。土馬鬃,青苔之類,牆垣之上,背陰古牆上有。有足者) 生甘草(一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未止再服,立瘥。
濟生麥冬飲
麥冬 生地(各等份)
每服一兩,水煎服。
茅花散 治衄。
茅花一大握,銼,水煎,飲之立止。
方見各門
地黃飲子(見前血證。)
蘇子降氣湯(見下集風熱。)
理中湯(見下集寒門。)
一陰煎
二陰煎
左歸飲
五陰煎
五福飲(俱見張景岳治法。)
六味地黃湯(見前血證。)
九竅出血方
黃金散
牛黃 鬱金
上二味等份為末。
血餘散
亂髮 皂角水
水洗淨,燒灰為末,每服二錢,茅根、車前草煎湯下。
大薊飲
大薊一握搗汁,以酒和服之。無生者,以乾者為末,冷水調下三錢。
耳衄方
六味地黃丸(見秦越人治法。)
外用龍骨末吹之。
逍遙散(見郁。)加龍膽草。
舌衄方
冰玉散 治牙疳牙痛,口瘡,齒舌衄。
生石膏(一兩) 月石(七錢) 冰片(三分) 殭蠶(一錢)
上為極細末,小磁瓶盛貯,敷之吹之。
冰白散 口舌糜爛。
人中白(二錢) 冰片(三分) 銅綠 杏仁(各一錢)
為細末,吹敷。
文蛤散 治舌衄。
五倍子 白膠香 牡丹皮(等份)
為末,敷患處。
蒲黃散
蒲黃炒焦為末,敷之。
槐花散
槐花為末,摻之。
發灰散(見前血症。)
發灰散米醋調,且敷患處。
妙香散(見遺精。)
肌衄方
河間定命散 治膽受熱,血妄行肌衄。
硃砂 寒水石 麝香
上為末,用五分,新汲水調下。
方見各門
冰白散
發灰散(俱見前)
大全竹茹湯
黃耆建中湯(見張仲景治法。)
辰砂妙香散(見遺精。)
四神散(見下血。)
十全大補湯(見秦越人治法。)
齒衄方
方見各門
石刻安腎丸(見膝冷。)
《局方》安腎丸(見喘。)
八味丸(見張仲景治法。)
清胃散(見積熱。)
六味地黃湯(見前血證。)
消風散(見下集風熱。)
養正丹(見前血證。)
抽薪飲
清胃飲(俱見下集積熱。)
玉女煎(見下集暑。)
左歸飲(見張景岳治法。)
溺血方
四神湯 治血出不止,更治婦人產後血虛等症。
當歸(三錢) 川芎(一錢) 白芍(二錢) 炮姜(五分)
山鹿丸 治房室勞傷,小便出血。
山藥(一兩) 鹿角(五錢) 發灰(二錢)
上為末,苧根搗汁打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寄奴散 治大小便出血不止。
劉寄奴
上為末,清茶調服,立止。
柿灰散 治尿後有乾血。
乾柿餅(燒灰)三枚,陳米飲調下。
方見各門
人參固本丸 見泄瀉。
左歸飲 見張景岳治法。
人參丸(見怔忡。)
天王補心丹(見秦越人治法。)
妙香散(見遺精。)
秘元煎(見遺精。)
金櫻膏(見遺精。)
歸脾湯(見前血證。)
舉元煎(見張景岳治法。)
八味養榮湯見□□□□□
便血方
黃土湯 治先便後血,名曰遠血。
粉草 熟地 白朮 附子 阿膠 黃芩(各三兩) 灶中土(半升)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作三服。
赤豆當歸散 治先血後便,名曰近血。
赤小豆(五兩,浸令芽出,曬乾) 當歸(一兩)
為末,白湯調下二錢,日三服。
梅師云:治熱毒下血,或因食熱物發動,以赤小豆末,水調下方寸。
壽脾煎 治脾虛不能攝血。凡憂思、鬱怒、積勞及誤用攻伐等藥,犯損脾陰,以致中氣虧陷,神魂不寧,大便脫血不止,及婦人無火崩淋等症。
白朮(二三錢) 當歸 山藥(各二錢) 炙甘草(一錢) 棗仁(一錢五分) 遠志(三五分) 乾薑(一二錢) 蓮肉(二十粒,炒) 人參(隨宜)
—加烏梅,一加醋炒文蛤。
養中湯 治中氣虛寒。
人參(二三錢) 山藥(二錢) 扁豆(三錢) 甘草(一錢) 茯苓(二錢) 乾薑(三錢)
氣滯加陳皮。虛餒加熟地。
玉關丸 治腸風血脫,崩漏帶濁不固。
白麵(炒熟,四兩) 枯礬(二兩) 文蛤(醋炒黑,二兩) 北五味(一兩,炒) 訶子(二兩五錢,生半炒)
上為末,用熟湯和丸梧桐子大。以溫補脾腎等症隨症加減,煎湯送下,或人參湯亦可。如血熱妄行者,以涼藥送下。
勝金丸 治腸風下血,溺血不止,及臟毒便血。
百藥煎(三兩,生用一兩,炒焦一兩,燒存性一兩)
上為末,飯為丸或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米飲或參湯下。
香梅丸 腸風下血,服之立止。
烏梅肉 白芷 百藥煎(燒存性,等份)
上為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
—方用卷柏、棕灰、地榆、黃耆為末,米飲下。
方見各門
理中湯(見下集寒。)
歸脾湯(見前血證。)
十全大補湯(見秦越人治法。)
補中益氣湯(見李東垣治法。)
化肝煎(見郁。)
舉元煎(見張景岳治法。)
上集卷之十五
咳嗽綱目
經旨
黃帝問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對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內外合邪,因而容之則為肺咳。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其時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
《示從容》篇曰:咳嗽煩冤者,腎氣之逆也。
按:腎虛則龍雷之火泛,上乘肺金,煩熱冤苦,虛勞咳嗽。
《陰陽別論》曰:一陽病發,少氣,善咳善泄。
《玉機真臟論》曰:秋脈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咳,上氣見血,下聞病音。
脈法
仲景曰:人嗽十年,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者死。其肺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治屬飲家。
咳嗽脈浮為實邪,宜發散。脈實為內熱,宜清利。脈澀散為肺虛,宜溫外。久嗽曾經外解,以致肺胃俱虛,飲食不進,宜溫中助胃,兼治咳嗽。
咳必先審肺脈虛實。實者浮大有力,若沉而滑則痰氣盛也;虛者弦大無力,若沉細帶數則火鬱極也。久嗽虛羸脈弱者生,實牢大數者死,浮軟者生,沉緊者死。
《脈經》曰:嗽脈多浮,浮濡易治,沉伏而緊,死期將至。
咳而脫形身熱,脈小堅急以疾為逆,不過十五日死。脈出魚際,為氣逆喘急。
咳嗽總論
吳澄曰:咳嗽一症,為治甚難。非吾知之為治之難,能明咳嗽之難也。凡辨咳嗽者,欲知所咳之因,撮其大要而辨之,有三綱領焉,八條目焉。三綱領者:外感咳嗽,內傷咳嗽,虛中挾邪咳嗽也。八條目者:外感病多不離寒熱二症;內傷不一,總屬金水二家;其虛中挾邪,則有輕重虛實之各別也。所見出於外感者,而治之以內傷,則外邪不解,而咳嗽彌深。所見出於內傷者,而治之以外感,則正氣漸耗,而咳嗽愈熾。外感之嗽為邪有餘,若虛中挾邪,難作有餘看。內傷之嗽多屬不足,若虛中挾實,難作不足論。或稟體素虛,而又挾外感,則當分其輕重,或補三而散二。尚賦質原強,而又挾內傷,則當察其虛實,或補少而散多。此其輕重權衡,在人會意,最易差謬,此真為治之難也。
外感條目,分寒熱二證
吳澄曰:外感咳嗽,有兼風寒,有兼火熱。六氣相因,有寒包火,熱裹寒,或乾咳,或有痰,種種各殊,而治療之法,非用辛溫以散寒,即用清涼以除熱二者而已。
—外感咳嗽,無論四時,必皆因於寒邪。蓋寒隨時氣入客肺中,所以治嗽,但以辛溫,其邪自散,六安煎加減。
—寒氣大盛,或中寒肺氣不溫,邪不能解者,六安煎加細辛五七分。若冬月寒盛,氣閉邪不易散,即麻黃、桂枝俱可加入,或大青龍湯。
—冬月風寒外感,形氣病氣俱實者,宜用麻黃湯之類,所謂邪自表而入,仍自表而出也。
—傷風見寒,或傷寒見風,而往來寒熱,咳嗽不止者,宜小柴胡合二陳湯主之。若寒邪不甚,痰氣不多者,但以二陳湯加減主之。
—咳嗽凡遇秋冬即發者,此寒包熱也。但解其寒,其熱自退,宜六安煎、二陳湯、金水六君煎三方主之。
—人知肺主皮毛,外感風寒為寒,殊不知傳裡郁久變為熱也。況肺為華蓋,而五臟六腑火自內起,熏蒸焚灼作嗽者多矣。
—氣動火炎,久嗽無痰,脈數躁煩,稠黏涕唾,此傷熱也,治以清熱潤燥為先。人參、半夏在所禁用,如瓜蔞、海石、二冬、二母、芩、連、山梔之類,可選用也。
—外感咳嗽而兼火者,必有內熱喜冷,脈滑等症。亦但以二陳、六安等湯加涼藥佐之,微熱者可加黃芩,熱甚者宜加梔子、知母之屬。
—夏月火熱炎上,喘急而嗽,面赤潮熱,脈洪大者,用黃連解毒湯主之。熱燥而咳,用梔子仁湯。
—火乘肺金,若上焦實熱,用涼膈散。中焦實熱,用竹葉石膏湯。下焦虛熱,六味丸。
—秋月濕熱傷肺,若咳而身熱自汗,口乾便赤,脈虛而洪者,用白虎湯。身熱而煩,氣高而短,心下痞滿,四肢困倦,精神短少者,用香薷飲。
內傷條目,分金水二臟
吳澄曰:外感以咳嗽為輕,內傷以咳嗽為重,重者精氣受傷也。五臟雖皆有精氣,蓋以肺為元氣之主,故凡氣分之受傷而咳嗽者,皆自肺主之。腎為元精之本,故凡精分之受傷而咳嗽者,皆是腎主之。其曰肝曰脾曰心,則二臟之傳變也。曰痰曰火,則咳嗽之標症抑末矣。
—肺金為清虛之臟,凡金被火刑則為嗽,金寒水冷亦為嗽。此咳嗽所當治肺也。然內傷之嗽,則不獨在肺。蓋五臟之精氣皆藏於腎,而少陰腎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咽喉挾舌本,所以肺金之虛多由腎水之涸,正以子令母虛也。故凡治勞損咳嗽,必當以壯水滋陰為主,庶肺氣得充,嗽可漸愈。宜一陰煎、左歸飲、瓊玉膏、左歸丸、六味丸之類。
—有元陽下虧,主氣不布,以致脾困於中,肺困於上,而為喘促痞滿,為痰涎嘔惡,為泄瀉畏寒。凡脈見細弱,症見虛寒,而咳嗽不已者,此等症候,皆不必治嗽,但補陽而嗽自止。如右歸丸(飲)、八味丸、大補元煎,六味回陽飲、理中劫勞散之類,皆當隨宜速用,不得因循,以致汲深無及也。
—內傷咳嗽,凡水虧於下,火炎於上,以致火鑠肺金,而為乾渴煩熱,喉痛口瘡,潮熱便結喜冷,尺寸滑數等症,則不得不兼清火,以存其水。宜四陰煎、加減一陰煎、人參固本丸主之,此當與咳血參治。
—凡午後嗽者,屬腎氣虧損,火炎水涸,或津液湧而為痰者,乃真臟為患也。須用六味地黃丸,壯腎水滋化源為主;以補中益氣湯,養脾土生肺腎為佐。設用清氣化痰則誤矣。
—虛損咳嗽,多由火克肺金成之者,傷其精則陰虛而火動,耗其血則火亢而金虧。人身之血猶水也,血之英華最厚,厚者精也。不謹養者,縱其欲而快其心,則精血滲涸,故臟腑津液漸燥,則火動熏肺而生痰。因其燥則痰黏於肺管不利出,故嗽而聲干。原乎精乏則陰虛,陰虛則相火沖冒,而變飲為涎也。二火熏膈則痰涎逆上,胃脘不利則多嗽聲。蓋痰因火動,嗽因痰起,色黃為有氣可治,狀如魚涎白沫者,為無元氣,難愈也。宜早服補陰丸以培於下,晚服潤肺湯以和其中,兼以瓊玉膏,或人參潤肺丸,或人參紫菀湯。若能絕欲忘機,庶幾望痊有期。否則藥如杯水而救車薪之火矣,焉能撲滅哉?
—有好色作勞之人,相火熾盛,氣不歸原,騰空而入於肺葉空隙之間,膜原之內,聚痰湊沫,喘咳煩冤,日續一日,久之漸成熟路,只候腎氣一動,咳嗽俱發。外症咸痰稠濁,夜臥不眠,或兩頤紅赤,累累發塊,或胸背有瘡,如粟如米,皆其驗也。治宜清心靜養,保肺滋陰。若暴發而痰出如泉,聲響如鋸,面赤舌脹,喉哽目突者死。瓊玉膏、清寧膏。
喻氏曰:內傷之咳,治各不同。火盛壯水,金虛崇土,郁甚舒肝,氣逆理脾,食積和中,房勞補下,內已先傷,藥不宜峻。
《類經》云:脾為黃婆,交媾水火,會合金木者也。久嗽曾經瀉肺,及房勞飢飽,以致脾肺虛而飲食少者,只宜理脾而咳自止。
虛中挾邪條目,分輕重察虛實
吳澄曰: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其本不同,其治亦異。蓋外感之咳,必由皮毛而入於肺。內傷之咳,必由精氣受傷而關於腎。一內一外,一虛一實,迥然不同,無難治也。惟是外感而兼內傷,內傷而兼外感,則補而兼散,散而兼補,其間之虛實,不可不察也。又有內傷重而外感輕,或內傷輕而外感重,則補多散少,或補少散多,其間之輕重,又不可不辨也。今人但知肺主皮毛,一遇外感風寒,疏散之外又行疏散,牢不可破。殊不知體弱之人,久則傳變為郁咳,遂成癆瘵。人但知腎主精血,一凡內傷不足,滋補之中又加滋補。殊不知外邪未解,愈投愈咳,亦成癆瘵。而究其原因,每由嗽起。因立解托、補托二法,自制得效一十三方,詳見虛損治法。
薛氏曰:肺主皮毛,肺氣虛則腠理不密,風邪易入,治法當解表兼實肺氣。肺有火則腠理不閉,風邪外乘,治宜解表當清肺火,邪退即止。若數行解散,則重亡津液,邪蘊而為肺疽肺痿矣。故凡肺受邪,不能輸化而小便短少,皮虛漸腫,而咳嗽日增者,宜用六君子湯以補脾肺,六味丸以滋腎水。
—凡病邪既去,宜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藥、五味子,以養元氣;柴胡、升麻各二分,以升生氣。
—病久或誤服表散之劑,以致元氣虛而邪氣實者,宜補其元氣而佐以解表之藥。若專於解表,則肺氣益虛,腠理益疏,外邪乘虛直入,病愈難愈矣。
—凡外感之嗽,屬陰虛少血,或脾肺虛寒之輩,則最易感邪。但察其脈體稍弱,胸膈無滯;或腎氣不足,水泛為痰;或心嘈嘔惡,飢不欲食;或年及中衰,血氣漸弱,而咳嗽不能愈者,悉宜金水六君加減主之,足稱神劑。
—外感咳嗽,脾胃土虛,不能生金,而邪不能解,宜六君子湯以補脾肺。或脾虛不能制水,泛而為痰,宜理中湯,或理陰煎、八味丸之類以補土母。皆良法也。
—外感與內傷,寒病與熱病,氣虛與血虛,如冰炭之相反,治之若差,則輕病必重,重病必病。
趙氏云:讀傷寒書,而不讀東垣書,則內傷不明,而殺人多矣。讀東垣書,而不讀丹溪書,則陰虛不明,而殺人多矣。東垣《脾胃論),深明飢飽勞役發熱等症,俱是內傷,悉類傷寒,切戒汗下。以為內傷多而外感少,只須溫補,不必發散。如外感多而內傷少,溫補中稍加發散,以補中益氣為主。如內傷兼寒者加麻黃,兼風者加桂枝,兼暑者加黃連,兼濕者加羌活,實萬世無窮之利。此東垣特發陽虛發熱之一門也。然陰虛發熱者,十之六七,亦類傷寒。今人一見發熱,即曰傷寒,類用發散而斃,則曰傷寒之法已窮。余嘗於陰虛發熱者,見其大熱面赤,口渴煩躁,與六味地黃丸一大劑即愈。如下部惡寒,渴甚燥極,或飲而反吐,即加肉桂、五味,甚則加附子冷飲,活人多矣。此丹溪發明陰虛發熱之旨外,尚還未盡之旨也。
李士材云:虛人感冒,不任發散者,以補中益氣湯代之。
《準繩》治四時傷寒,通宜補散。故丹溪治傷寒,多用補中益氣湯;氣虛者,四君子湯加發散藥;血虛者,四物湯加發散藥。東垣治風濕,用補中益氣湯加羌活、防風、升麻、藁本、蒼朮。海藏治風濕,無汗者用補術散,有汗者用白朮散;治剛痙,神術湯加羌活、麻黃;治柔痙,白朮湯加耆、朮、桂心;治中暍脈弦細芤遲者,用黃耆湯。此皆治虛中挾邪,內傷兼外感之法也。
—逍遙散,能治寒熱往來,惡寒惡熱,嘔吐吞酸嘈雜,胸痛脅痛,小腹膨脹,咳嗽頭暈,盜汗黃疸,溫疫疝氣,飧泄等症,皆對症之方。推而傷風、傷寒、傷濕,除直中外,凡外感者,皆以逍遙散出入加減,無不獲效。如血虛有火而咳嗽者,宜暢郁湯亦妙。若食少食痰多而咳嗽者,用和中理陰湯調之。
—肺家有餘之火,或傷風、傷熱之症,而虛中挾邪,不任發散,或以沙參、秦艽、續斷、人參三五七分,托邪外出。若肺實而有火者,不可用也。若誤用之,是助其邪而重其病也。若本經之氣血有虧,臟腑之精神不足,形枯色萎,氣弱神羸,種種弱症已現,安得不補?蓋實火瀉則清,虛火補則息。精神氣血,由補而足,則氣自歸根,而咳嗽亦自愈。
澄按:沙參形似人參,人參能補五臟之陽,沙參能補五臟之陰,其形類桔梗,其功亦能入陰分,而托邪從外出。若掘新鮮土沙參熬膏,以治虛中挾邪之症,其效甚著。而近日多用北沙參,蓋北沙參只有二種,其餘非佳品也。一種防風沙參,自防風中揀出,其形長而扁,皮粗不好看,與防風相類,而能兼補兼托。此北地來者,真北沙參也。一種出自上黨,其形如參,其色白而微黃,切片有金井玉欄杆,嫩澤而甘平不苦者為最。然雖補陰,其性味平淡,不能捷效。真者竟不可得。一云出自江西,近日肆中所售,皆近山之土桔梗做成也。邇日黨參、北沙參,名目更多,計有數十種。有一種防風黨,名大頭獅子者為最,其皮殼雖粗,亦類人參,其味甘甜,其形長大。有一劈數開者,此平生所用得力有功之品,熬膏入藥最良。惟味甘甜,脾虛氣脹者忌用耳。
—外邪咳嗽,多有誤認為勞傷,而遂成真勞者。此必其人體柔弱,而醫家望之,已有成心。故見其發熱,遂認為火;見其咳嗽,遂認為勞。不明表裡,率用滋陰降火等劑。不知寒邪既已在表,涼藥不宜妄投。若外既有寒,而內又得寒,則表裡合邪,既邪留不解,延綿日甚,俗云傷風不愈變成勞。夫傷風豈能變勞,特以庸醫誤治,而日加清削,則柔弱之人,何能堪此?久而不愈,不至成勞不已也。此實醫之所誤耳。故於此症,最當詳察在表在裡,及新邪久病等,因脈色形氣等辨之。辨得其真,則但用六安煎、金水六君煎,或柴陳煎之類,不數劑而可愈矣。
澄按:外感咳嗽,變為內損,今時極多,當與下集風勞門參看。若初起寒熱往來,宜柴芩解托湯。若郁裡熱者,宜和中解托湯。若見蒸熱者,宜清裡解托湯。若客邪似虛症者,葛根解托湯。若外邪內陷者,升麻解托湯。
各種咳嗽
虛火咳嗽
虛火者,非火不足也,因人元氣虧損,三焦之火乘虛上炎,肺為火灼,則氣逆而嗽,痰涎清薄,嗽時面紅氣喘,咽乾喉癬喉癢,口臭煩渴,飲食減少,其脈虛弱,或浮弦而無力,或微數而不清。是為虛火咳嗽,法宜滋補。
肺實咳嗽
肺脹者,肺統周身之氣,因虛不能宣布於外,而反逆歸本經,諸竅半塞不通而發脹,則中府、雲門兩脅間之經絡,皆不能利,所以氣高而似喘,實非喘症。若邪偏左則左體不能貼席,偏右則右體不能貼席,貼席則喘嗽不止。其脈左則人迎弦急,右則氣口弦緊而滑數。此為氣實咳嗽,宜疏散。
肺虛咳嗽
肺虛者,肺家元氣自虛也。惟其自虛則腠理不密,故外則無風而畏風,外則無寒而怯寒,內則氣怯息短,力弱神虛,面白神羸,情志鬱結,嗜臥懶言,遺精自汗,飲食減少,咳嗽無力,痰涎清薄,六脈虛微而澀弱,按之無神。此為陽虛脈症,宜大補元氣,則嗽不治而自愈。若專於消熱消痰以止嗽,未有不速其死也。
肺燥咳嗽
金性喜清潤,潤則生水,以滋臟腑。若本體一燥,則水源漸竭,火無所制,金受火燥,則氣自亂而咳嗽,嗽則喉干聲啞,煩渴引飲,痰結便閉,肌膚枯燥,形神虛萎,脈必虛數,久則澀數無神,法當滋潤清補。
癆瘵咳嗽
癆瘵咳嗽者,因熱鬱生蟲,蟲生五臟而咳,初起即治易愈。若遲延日久,至聲嘶喉啞,六脈細數而急疾者,不治。如六脈平緩有神,飲食不減,大肉未消,用方調治,或有生機。
久嗽視唇上有白點,蟲在上面;下唇白點,蟲在下面。當用殺蟲之法,與傳屍癆瘵同治。方見水丘治法。
心經咳嗽
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桔梗湯主之。咳而唾血,引手少陰,謂之心咳。
肺經咳嗽
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麻黃湯主之。又咳引頸項而唾血,謂之肺咳。
肝經咳嗽
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脅下滿,小柴胡湯主之。
脾經咳嗽
脾咳之狀,咳則右胠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升麻湯主之。咳而涎出,續續不止,引小腹,謂之脾咳。
腎經咳嗽
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又咳則耳無所聞,引腰並臍中,謂之腎咳。
胃經咳嗽
脾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烏梅丸主之。
膽經咳嗽
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膽咳之狀,咳嘔膽汁,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大腸咳嗽
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咳狀,咳而遺矢,赤石脂禹餘糧湯、桃花湯。不止,用豬苓分水散。
小腸咳嗽
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芍藥甘草湯主之。
膀胱咳嗽
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溺,茯苓甘草湯主之。
三焦咳嗽
久嗽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飲食,錢氏異功散主之。
傷風咳嗽
鼻塞聲重,欲語因咳言不得竟,謂之風嗽,惡風自汗發熱,其脈浮。桂枝湯加防風、杏仁、前胡、細辛。
傷寒咳嗽
悽清怯寒,惡寒發熱,無汗脈緊,鼻流清涕,又憎寒壯熱,無汗惡寒。杏子湯加紫蘇、乾葛,去乾薑、五味,或二陳湯加乾葛、杏仁、桔梗。
傷暑咳嗽
煩熱引飲,口燥齒乾,或吐涎沫,聲嘶咯血。人參白虎湯,黃連解毒湯。
傷濕咳嗽
骨節煩疼,四肢重著,灑淅惡寒。或冒雨露,或浴不解濕衣。白朮酒主之。
房勞咳嗽
咳而發作寒熱,引腰背痛,或喘滿,此因房勞,大菟絲子丸主之。
飢飽咳嗽
胸滿腹脹搶心痛,不欲食,保和丸主之。
疲勞咳嗽
咳而左脅偏痛,引小腹並膝腕疼。
叫傷咳嗽
咳而因呼叫太過,或吐白涎,口燥聲嘶。
勞神咳嗽
咳而因勞神傷心,煩熱自汗,咽乾咯血。
熱嗽
熱嗽者,夏月嗽而發熱者是也。咽喉干痛,鼻出熱氣,其痰嗽而難出,或帶血絲,血腥臭。不若風寒之嗽,痰清而白。小柴胡湯加石膏、知母;或竹葉石膏湯加知母、五味、杏仁、枇杷葉;或金沸草散去麻黃、半夏,加枇杷葉、五味子、杏仁、桑皮、貝母、桔梗、茯苓。
冷嗽
飲冷食寒,因之而嗽。紫菀飲。
暴感咳嗽
暴感風寒,不惡寒發熱,止是咳嗽,鼻塞聲重,此感之輕者,寧嗽化痰湯。
春月咳嗽
春月風寒所傷,咳嗽聲重頭疼,用金沸草散。咳嗽聲重,身熱頭疼,用局方消風散。蓋肺主皮毛,肺氣虛則腠理不密,風邪易入,治法當解表,兼實肺氣。肺有火則腠理不閉,風邪外乘,治宜解表,兼清肺火,火邪退即止。若數行解散,則重亡津液,邪蘊而為肺疽肺痿矣。故凡肺受邪,不能輸化,小便短少,皮膚漸腫,咳嗽日增者,宜用六君子湯以補脾肺,六味丸以滋腎水。
夏月咳嗽
夏月喘急而嗽,面赤潮熱,其脈洪大者,黃連解毒湯。熱燥而咳,梔子湯。咳唾有血,麥門冬湯。俱吞六味丸,壯水之主以制陽光,而保肺金。
秋月咳嗽
秋月咳而身熱自汗,口乾便赤,脈虛而洪者,白虎湯。身熱而煩,氣高而短,心下痞滿,四肢困倦,精神短少,香薷飲。若病邪既去,宜補中益氣湯加山藥、五味,以養元氣;柴胡、升麻各二分,以升生氣。(秋深初冬,天久不雨,燥金用事,則肺燥咳嗽,當清金潤肺,或兼清散。)
冬月咳嗽
冬月風寒外感,形氣俱病俱實者,宜華蓋散,加減麻黃湯。所謂從表而入,自表而出。若形氣病氣虛者,宜補其元氣,而佐以解表之藥。若專於解表,則肺氣益虛,腠理益疏,外邪乘虛易入,其病愈難治矣。
冷熱咳嗽
冷熱嗽,因增減衣裳,寒熱俱感,遇乍寒嗽,乍熱亦嗽,飲熱亦嗽,飲冷亦嗽,宜金沸草散。
七情傷感嗽
七情傷感,無非傷動臟腑正氣,致邪上逆,結成痰涎,肺道不理。宜順氣為先,四七湯加杏仁、五味子、桑白皮、人參、阿膠、麥冬、枇杷葉。
冷水嗽
有飲冷水太過,傷肺至嗽,俗謂之湊肺,宜紫菀飲。
吐嗽
有嗽吐痰與食俱出者,此飲食失節,致肝氣不利,而肺又有客邪。肝濁道,肺清道,清濁相干,故嗽飲食俱吐出。二陳湯加木香、杏仁、細辛、枳殼。
食夾痰嗽
《機要》云:痰而能食者,大承氣湯微下之。痰而不能食者,厚朴湯主之,或二陳湯加瓜蔞、卜子、山楂、枳殼、神麯。
失音嗽
戴云:有熱嗽失音咽疼,多進冷劑而聲愈不出者,宜以生薑汁調消風散,少少進之,或只一味薑汁亦可;冷熱嗽後失音者尤宜。嗽而失音者,非獨熱嗽有之,宜審其症用藥,佐以橄欖丸含化,仍濃煎獨味枇杷葉散熱服,或潤肺丸、清音丸。
聲啞嗽
痰熱壅於肺,金空則鳴,必清金中邪滯,用清咽寧嗽湯。亦有一種寒包熱者,宜細辛、半夏、生薑,辛以散之。
久嗽
經年久嗽,服藥不瘥,余無他症,與勞嗽異,一味百部膏。
暴嗽
暴嗽與暴感風寒不同,有本有標。昔有教之,進生料鹿茸丸、大菟絲子丸方愈。亦覺之早,治之早故也。
暴嗽諸藥不效者,宜大菟絲子丸。不可以其暴嗽,而疑遽補之非法。
肺熱久嗽
肺熱久嗽,身如火炙,肌肉消瘦,將成肺勞。一味黃芩湯。一方用枇杷葉、木通、款冬花、杏仁、桑白皮等份,大黃減半,蜜丸,夜臥含化。
煩冤嗽
《素問》云:咳嗽煩冤,是腎氣之逆也。八味丸,安腎丸主之。
勞嗽
有因久嗽成勞者,有因久勞乃嗽者。其症寒熱往來,或獨熱無寒,咽乾嗌痛,精神疲極,所嗽之痰或濃或淡,或時有血,腥臭異常,語聲不出者。宜用苡仁、桑皮、麥冬、白石英、人參、五味子、款冬花、紫菀、杏仁、貝母、百合、桔梗、秦艽、枇杷葉、薑、棗同煎去渣,調鍾乳粉;咽痛加桔梗。保和湯,紫菀湯,知母茯苓湯,蛤蚧散,寧肺湯。
支嗽
(即支飲)
咳而心下堅滿,咳則支痛,其脈反遲,謂之支咳。支咳者,刺足太衝。
厥陰咳
咳而引舌本,謂之厥陰咳。厥者,刺手大陵。
肺喘咳
仲景云:咳而氣上,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上氣咳
(停水)
又云: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湯主之。
肺脹咳
丹溪云:肺脹而咳者,用訶子、青黛、杏仁。訶子能治肺氣,因火傷極,遂成郁遏脹滿,不能眠一邊,取其味酸苦,有收斂之功。佐以海石、香附、瓜蔞、青黛、半夏曲、姜,蜜丸噙。
痰瘀嗽
肺脹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挾瘀血,礙氣而病。宜養血以流動乎氣,降火疏肝以清痰。四物湯加訶子、青皮、竹瀝。
澄按:以上肺脹四症,治各不同。仲景乃治傷寒之法,主以散邪。丹溪乃治虛損之法,陰虛火動,痰挾瘀血,主以收斂消瘀。
嗽血
(見《本事》方加減)
血嗽則連頓不住,《本事》方加當歸、大棗。
氣嗽
肚痛脹滿,《本事》方加青皮去白,同煎。
脅痛應嗽
肝藏血,咳嗽氣澀不利,咳應兩脅,小柴胡加青皮、蘇子。
損傷咳
男婦因跌打損傷,負重辛苦,勞力傷損,肺臟既損,遇風寒則為咳嗽,或吐咯紫血,宜去心肺瘀血,當歸飲。
怒氣咳
怒則氣上,積血在胸脅,咳嗽年久不愈,每咳則隱隱而痛,活血飲。
時行咳
發熱惡寒,鼻塞頭痛,氣急,狀如傷寒,冷熱連咳不已。初得病即伏枕,一二日即輕。參蘇飲加細辛。
鱢嗽
鱢嗽,乃邪惡鬼注之嗽,乃五嗽中之一嗽也,主以四滿丸。
澄按:鱢者,以臭而名之。亦有屬熱與濕熱者。
面腫咳
宋徽宗寵妃,病痰嗽不寐,李防禦以蛤粉稍加青黛,用淡齏水加麻油數滴,調藥進之,是夕寢安嗽止,面腫亦消。
聚咳
風寒入肺,每一咳則連數百不止,不能轉氣,宜三拗湯。久則杏仁煮豬肺,或薑汁調蜜亦好,參蘇飲加細辛。
食積咳
食積痰嗽,面青白黃色,面上如蟹爪路,一黃一白是也。非青黛、瓜蔞不除。瓜蔞丸。
食飽咳
每一食飽則發咳嗽,此脾胃虛寒也,宜用千金溫脾湯。若咽中痛而聲鳴者,加乾薑一兩。
醋嗆咳
吃醋嗆喉,因成咳嗽不止。用甘草去皮作二寸段,中半劈開,用豬膽汁五枚,浸三日取出,火上炙乾為細末,煉蜜丸,每服四十丸,清茶吞下,臥時服。
咸哮咳
因食鹹物所傷,以致哮嗽不止,用白麵二錢,砂糖二錢,通搜和,用糖餅灰汁捻作餅子,放在爐內炸熱剷出。加輕粉四分另炒略熟。將餅切作四亞,摻輕粉在內。令患人吃盡,吐出病根即愈。
齁嗽
齁者,痰聲,即遠年近日喘哮咳嗽也。用糯米泔水磨茶子滴入鼻中,令病人吸入口內服之;口中橫咬竹管一個,片時間則涎口中流出如綿,當日即愈。二次絕根。
水咻咳
水咻咳者,水停肺而咻喘咳嗽也。用芫花為末,大水上浮浡濾過,拌大米粉搜和為粿,清水煮熟,恣意食之。
痰哮嗽
痰哮咳嗽,痰聲喉中如拽鋸。《本事》方加半夏三枚同煎。
上半日嗽
上半日嗽,多屬胃中有火,宜用貝母、石膏以降胃火。
午後嗽
午後嗽,多屬陰虛,用四物湯加知母、炒黃柏,先降其火。
清晨嗽
清晨嗽,食積也。脾不健運,夜臥不能運化精微,積為痰涎,每起必作咳嗽,吐出痰涎方止。保和丸。
黃昏嗽
黃昏嗽,多因火氣浮於肺,不宜用涼藥,宜五味子、五倍子,斂而降之。
夜嗽
夜間嗽甚,風寒鬱於肺中,宜三拗湯加知母。脈浮大而有熱,加黃芩、生薑。與黃昏嗽相類,一屬風寒,一屬肺火。
早嗽
早起嗽甚,胃中有食積,至此火流入肺中,宜知母、地骨皮,以降肺火。與清晨嗽相類,治法又不同。
喉中水雞聲
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者,射干麻黃湯主之。一味白前亦妙。
聲嘶嗽
咳嗽而聲嘶者,乃血分受熱故也。蛤粉、青黛,蜜調服之。
呷呀嗽
上氣咳嗽,息氣呷呀,喉中作聲,唾黏。以藍實葉水浸良久,搗絞取汁一升,空心燉服,須臾以杏仁研取汁,煮粥食之。
㗇呷嗽
久患咳嗽,喉中作聲㗇呷,不得眠,以白前為末,酒調下二錢。
氣澀嗽
氣澀咳嗽,氣寒喘而咳不起也,用二陳湯加瓜蔞、蘿蔔子、桔梗、枳殼。
礙氣嗽
礙氣嗽者,血礙氣作嗽也,用桃仁去皮尖,大黃酒炒,薑汁服。
傷力嗽
傷力咳嗽,兼有痰涎,用白朮、知母、茯苓、甘草、當歸、白芍、川芎、麥冬、貝母、款冬花、花粉。
積年咳嗽
《食醫心鏡》云:積年上氣咳嗽,多痰喘促,吐膿血,用蘿蔔子一合研,煎湯食上服之。
瘻咳
上咳不止,脈無神氣,糞門生瘻,此陽極而下也,不治之症。瘻,先咳而後發瘻也。肺與大腸相為表裡,久咳則肺傷,氣虛則下陷,生瘻則傷之極矣,故不救。
妊婦子嗽
子嗽由於火邪,當以清火潤肺為務,宜紫菀湯。
酒嗽
飲酒酒熱傷肺咳嗽,瓜蔞、杏仁、竹瀝、薑汁、韭菜汁。
鼾嗽
咳嗽氣急,喉聲如鼾者,大虛之症。獨參湯。
短氣嗽
氣虧於下,元海無根,上浮胸臆,呼不能升,咽不能降,氣短喘咳不相接續者,大虛之症。貞元飲。
乾咳嗽
《原病式》曰:人瘦者,腠理疏通而多汗,泄瀉,血液衰少而為燥熱,故多為勞嗽之疾。
丹溪曰:咳而無痰者,此係火鬱之症。乃痰鬱火邪在中,用桔梗以開之,下用補陰降火,不已則成勞。此證不得志者多有之。
又曰:乾咳嗽極難治,此係火鬱之症。痰鬱火邪,倒倉法好。宜用補陰之方,四物加竹瀝、炒柏之類。又方,用杏仁、貝母、青黛、瓜蔞、枳殼之屬。
劉忠厚曰:咳無痰者,本肺氣傷而不清,咳久則痰鬱於中,而不能上出。故當用藥以開提之,實者宣法亦可施也。凡嗽久亦有痰中見血者,或帶血絲者,燥熱少血者,皆當取其化源。故曰滋陰降火,燥熱勞嗽是宜。
張景岳曰:乾咳嗽者,在丹溪云火鬱之甚,乃痰鬱火邪在肺中,不得志者有之。此說不然,夫既云不得志,則憂思內傷,豈痰火病也,又豈苦梗、倒倉所宜攻也。蓋乾咳嗽者,以肺中津液不足,枯涸而然。此明系內傷虧損,肺腎不交,氣不生精,精不化氣,所以乾澀如此。但其有火無火,亦當辨治。若臟平無火者,止因肺虛,故必先補氣,自能生精,宜五福飲之類主之。若臟氣微寒者,非辛不潤,故必先補陽,自可生陰,宜理陰煎,或六君子湯之類主之。若兼內熱有火者,須保真陰。故必先壯水,自然制火,宜一陰煎,或加減一陰煎,兼貝母丸之類主之。若此症而但知消痰開鬱,將見氣愈耗,水愈虧,未免為涸轍之鮒矣。中和理陰湯、味補飲二方最宜。
澄按:外感以咳嗽為輕,內傷以咳嗽為重,虛損之症未有不咳嗽者也。三綱領、八條目不能盡其概,故又彙集各嗽名目,其間有名同而治異者,亦有名異而治同者,內外並錄,以備採擇云耳。
治案
薛立齋治陳國華,素陰虛,患咳嗽,以自知醫,用發表化痰之藥不應,用清熱化痰等藥,症愈甚。薛曰:此脾肺虛也。不信,用牛黃清心丸,更加胸腹作脹,飲食少思,足三陰虛症悉見。朝用六君加桔梗、升麻、麥冬、五味,補脾土以生肺金;夕用八味丸,補命門火以生脾土,諸症悉愈。經云:不能治其虛,安問其餘?此脾土虛不能生肺金,而金病復作。用前藥而反助其火,吾不得知也。
又治張克明咳嗽,用二陳、芩、連、枳殼。胸滿氣喘,侵晨吐痰,加蘇子、杏仁,口出痰涎,口乾作渴。薛曰:侵晨吐痰,脾虛不能消化飲食;胸滿氣喘,脾虛不能生肺金;涎沫自出,脾虛不能收攝;口乾作渴,脾虛不能生津液。遂用六君加炮薑、肉果溫補脾腎,更用八味丸以補土母而愈。
江應宿治周三者,年近三十,潮熱咳嗽咽啞,診之六脈弦數。周故以酒豪,先年因酒後嘔血,是年又復嘔血數升,遂咳不止,百治不應,飲食遞減,煩躁喘滿,江與四物湯換生地,加貝母、丹皮、阿膠、麥冬、五味煎服,加生蔗汁一小酒杯,薑汁少許,嗽漸止。食少,再加白朮、茯苓、人參,食漸進。夜噙太平丸,晨服六味丸加枸杞、人參、麥冬、五味為丸。兩月咳嗽全止,半年肥白如初。
生生子治閔蜃樓,患虛損咳嗽,晝輕夜重。孫曰:此症咳嗽,由肺火未清,誤服參、術太過而然。但為清肺利肺,咳可立止,止後以補心安神之劑養之,則萬全矣。麥門冬、桑白皮、白藥子、貝母、桔梗、甘草、黃芩、枳殼,十帖,咳嗽全止。惟心血不足,神不固精,以棗仁、遠志、麥冬、蓮花心、丹參調養,百日果能出戶。
李士材治張飲光,虛損發熱,乾咳呼吸喘急。始用蘇子降氣不應,乃服八味丸,喘益急。李視兩頰赤,六脈數大,此肺肝蘊熱也。以逍遙散用牡丹皮一兩,苡仁五錢,蘭葉三錢,連進兩劑,喘吸頓止。以地黃丸一料,用麥冬、五味煎膏,及龜膠為丸,至十斤而康。
咳嗽例方
杏子湯 治咳嗽不問外感風寒,內傷生冷,及虛勞咯血,痰飲停積者,皆治療之。
人參 半夏 茯苓 細辛(一半) 白芍 甘草 乾薑(一半) 五味子 桂枝(一半,等份)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杏仁(去皮尖,銼)五枚,生薑三片,煎服。感冒加麻黃。脾胃實者加御米殼、烏梅一個。嘔逆噁心者不可服。若年久咳嗽,氣虛喘急者去杏仁,人參倍加,麻黃、芍藥、乾薑、五味子各增一半。一名小青龍湯。
六安煎(新方) 治風寒咳嗽,及非風初感,痰滯氣逆等症。
陳皮(一錢五分) 半夏(二三錢) 茯苓(二錢) 甘草(一錢) 杏仁(一錢) 白芥子(五七分) 生薑(三片)
外感風邪,咳嗽而寒氣盛者,多不易散,宜加細辛七分或一錢。若冬月嚴寒邪甚者,加麻黃、桂枝亦可。若風勝而邪不甚者,加防風、蘇葉。若頭痛鼻塞,加川芎、白芷、蔓荊子。若兼寒熱,加柴胡、蘇葉。風邪咳嗽不止,而兼肺胃之火者,加黃芩,甚者加知母、石膏。凡風寒咳嗽,痰不利者,加當歸,老年者尤宜。若氣血不足者,當以金水六君煎。
金水六君煎(新方) 治肺腎虛寒,水泛為痰。或年邁陰虛,血氣不足,外受風寒,咳嗽嘔惡,多痰喘急等症。
當歸(三錢) 熟地(三五錢) 陳皮(一錢五分) 半夏(二錢) 茯苓(二錢) 甘草(一錢) 生薑(三片)
如大便不實而多濕者,去當歸,加山藥。如痰盛氣滯,胸脅不快者,加白芥子七八分。如陰寒甚而嗽不愈者,加細辛五七分。兼表邪寒熱者,加柴胡一錢。
瓊玉膏 治氣虛久嗽,氣散失音,乾咳無痰,或見血線。
地黃(四斤) 茯苓(十二兩) 人參(六兩) 白蜜(二斤)
先將地黃熬汁去渣,入蜜煉稠,再將參、苓為末和入,磁罐封,水煮半日,白湯化服。
汪訒庵曰:有聲無痰,謂之乾咳。脾有濕則生痰,病不由於脾,故無痰。肺中有火則咳,病本於肺,火盛津枯,故乾咳。地黃滋陰生水,水能制火;白蜜甘涼性潤,潤能去燥。氣為水母,土為金母,故用參、苓補土生金。蓋人參益肺氣而瀉火,茯苓清肺熱而生津也。
潤肺湯 治上盛下虛,脾肺濕熱,遠年近日氣喘咳嗽,痰盛,心胸氣悶,不思飲食,或往來寒熱,或感冒風寒,喘嗽氣急,五勞七傷,吐血等症,並皆治。
知母(二錢) 紫菀(五錢五分) 梔子 麻黃 荊芥 馬兜鈴(各五分) 赤芍 甘草(各一錢) 前胡 赤苓 黃芩(各二錢) 桑白皮(二錢五分) 半夏(三錢) 杏仁(五錢)
此藥,如婦人加川芎、生地、丹皮各一錢。
每服一兩四錢五分,用水二鍾,生薑五片。初感風寒,加蔥白三根。久患咳嗽,加大棗二枚,不用蔥白。臨臥將身右臥,用絹帛頂住右軟肚,次用竹筒緩緩吸藥熱,不言語呼喚,切忌房勞。
潤肺丸
訶子 五味子 五倍子 甘草
上為末,蜜丸。噙化。
新寧膏 治咳嗽屬火炎熱鬱,氣衰不足者。
生地 麥冬(各十兩) 龍眼肉 苡仁(各八兩) 橘紅(三兩) 桔梗 甘草 貝母(各三兩) 薄荷葉(五錢)
煎成膏,將苡仁、貝母、薄荷為末調入。
紫菀湯(海藏) 治肺傷氣極,勞熱久嗽,吐痰吐血,肺痿肺癰。
紫菀 阿膠 貝母(各一錢) 五味子(十二粒) 桔梗 甘草 人參 茯苓 知母(各五分) 一方加蓮肉一錢。
《良方》紫菀湯 治子嗽。
紫菀 天冬(各一錢) 桔梗 甘草 桑皮 杏仁(各三分) 竹茹(二分)
入蜜溫服。
桔梗湯 治髒髮咳。
桔梗(三錢) 甘草(六錢)
水煎,溫服。
寧嗽化痰湯 治感冒風寒,咳嗽鼻塞。
桔梗 枳殼 半夏 陳皮 前胡 乾葛 茯苓(各一錢) 紫蘇(一錢二分) 麻黃 杏仁 桑皮(各一錢) 甘草(四分)
人參清肺湯 治肺胃虛熱,咳嗽喘急,坐臥不安,年久勞嗽吐痰。
人參 杏仁 阿膠(各一錢) 粟殼 甘草 桑皮 知母 地骨皮 烏梅肉(各五分) 大棗(一枚)
含化丸 治肺熱久嗽,吐痰內有白泡,當於肺瀉火。
枇杷葉 木通 款冬花 杏仁 桑白皮 紫菀 大黃
蜜丸如櫻桃大,夜臥或食後含化一丸。
枇杷葉散 治勞嗽,降肺氣。
枇杷葉 苡仁 麥冬 橘紅(等份)
一味百部膏 治三十年久嗽。
用百部搗汁,煎如飴糖,服一二匙。一加白蜜,一加飴糖。
清咽寧嗽湯 治熱壅肺氣,聲啞咳嗽。
桔梗(二錢) 梔子 黃芩 桑皮 甘草 前胡 知母 貝母(各一錢)
《本事》方 治十六般咳嗽。
阿膠 馬兜鈴 甘草 半夏 人參 杏仁
上為末。每服一錢,看引下。心嗽面赤,或汗流,加乾葛。肝嗽淚出,加烏梅、大米。脾嗽不思飲食,或噁心,加生薑。膽嗽不睡,加茯神。胃嗽吐逆酸水,加蛤粉。勞嗽,加秦艽。膈嗽出痰如圓塊,加生薑汁調藥下。熱嗽夜甚,加蜜。暴嗽涕唾稠黏,加生薑、烏梅。哮嗽如拽鋸,加半夏。血嗽連頓不住,加當歸、大棗。氣嗽肚痛脹滿,加青皮。腎嗽,加飴糖、黃耆。產嗽背胛痛,加甘草、黃蠟。
姜蜜方 治聚咳不止。
薑汁、白蜜和勻服。
紫菀散 治咳中有血,虛勞肺痿。
人參 紫菀 茯苓 知母 桔梗 阿膠 貝母 五味子 甘草
寧肺湯 治榮衛俱虛,咳嗽,發熱自汗,肺氣喘急,咳嗽痰涎。
人參 當歸 白朮 熟地 川芎 白芍 五味子 麥冬 桑皮 茯苓 甘草(各一錢) 阿膠(蛤粉炒,各一錢半) 生薑(三片)
貝母散 治暴發咳嗽,多日不愈。
貝母 杏仁 桑白皮(各二錢) 五味子 知母 甘草(各一錢) 款冬花(一錢五分) 生薑(三片)
麻黃射干湯 治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
射干 麻黃 生薑 細辛 紫菀 款冬花 五味 半夏
用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二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痰嗽方 治肺胃心胸之間有痰涎壅塞,氣逆而咳嗽。
茯苓(一錢五分) 橘紅 半夏(各一錢) 甘草 桔梗(各五分) 杏仁(七枚) 枳殼(四分) 生薑(一片)
若風熱之痰初起,加前胡、荊芥、蘇葉各一錢。
虛火咳嗽方 元氣虧損,三焦之火炎上,刑剋肺金。
麥冬(三錢) 生地(二錢) 紫菀 茯苓(各一錢) 牛膝 車前(各五分) 知母(一錢) 虛加人參(一錢。)
肺脹咳嗽方 氣虛不能宣布於外,而反逆歸本經,諸竅閉塞不通而發脹,左右不得眠。脹則雲門、中府兩脅之經絡皆不能利,所以氣高,似喘非喘,咳嗽。
紫菀(三錢) 貝母(二錢) 桑皮 蘇子(各一錢五分) 橘紅 車前(各一錢)
虛加人參。有火加麥冬、貝母。
肺虛咳嗽方 肺氣自虛,腠理不密,無風畏風,不寒怯寒,氣怯息短,力弱神虛,咳嗽。
棗仁(三錢) 人參 黃耆(各一錢五分) 白朮 茯苓(各一錢) 桑皮(五分) 炙草(二分) 陳皮(三分)
潤肺止嗽方 喉干聲啞,水虧金燥,火盛刑金。
松子肉(三錢) 貝母 紫菀(各一錢五分) 知母 牛膝(各一錢) 枇杷葉 菊花(各三分)
睡時溫服。
癆嗽方 痰嗽因熱鬱生蟲,初起即治易愈。
百部(一錢五分) 貝母(三錢) 蛤蚧(二錢) 知母(一錢) 薄荷 橘紅(各五分) 地骨皮(一錢) 甘草(三分)
煎服。三更時煎二鍾,於五更時分服,至黎明服青蒿鱉甲丸。
痿嗽方 肺金失潤澤之性,而精津血液耗竭,以致肺葉虛痿咳嗽。
麥冬(三錢) 生地(二錢) 知母 人參(一錢) 貝母 玉竹 紫菀 天冬(各一錢)
或煎膏噙化亦好。
鳳髓湯 治咳嗽,大能潤肺。
牛髓(一斤) 白蜜(十斤) 山藥 杏仁(各四兩) 胡桃肉(四兩)
上將牛髓、白蜜用砂鍋熬沸,以絹濾去渣,盛磁瓶內,將杏仁等三味同入瓶內,以紙密封瓶口,重湯煮一日夜,取出冷定。每空心以白湯服一二匙。
二母散
知母 貝母(等份)
生薑三片煎,溫服。
阿膠散 治一切咳嗽,老人虛人皆可服。
阿膠 馬兜鈴(各一兩) 五靈脂 桑白皮(各一錢) 甘草(二錢五分)
為末,夜臥煎服。
又方 治咳嗽喘急,或咳而哽氣,喉中有聲。
阿膠(一兩) 牛蒡子(二錢五分) 炙甘草(一錢) 馬兜鈴(五錢,炒) 杏仁(七枚) 糯米(一兩)
紫菀茸湯 治飲食過度,或食煎煿,邪熱傷肺,咳嗽咽癢,痰多唾血,喘急脅痛不得臥。
紫菀 款冬花 百合 杏仁 阿膠 桑白皮(經霜) 貝母 蒲黃 半夏(各一兩) 犀角(鎊) 甘草 人參(各五錢)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盞半,姜五片,煎八分。食後溫服。
肺火夜咳方(秘抄)
苡仁(一合) 山藥(二錢) 竹葉(十三片) 雪梨(三片)
水二碗,煎八分,當茶吃。
聲啞咳嗽方
杏仁 桔梗 紫菀 甘草 白前 五味子 瓜蔞仁 生薑 款冬花 半夏曲 通草
乾咳午熱方 自驗得效。
桔梗 青黛(合八分) 枳殼(六分) 瓜蔞仁(一錢) 貝母 杏仁(各八分)
黃柏 膽星(各五分)
加竹瀝半杯。
噙化丸 潤肺止咳。
訶子 五味子 五倍子 粟殼
上藥蜜丸,噙化。
久嗽神膏
蘿蔔(一斤,搗汁) 生薑(五錢) 大貝母(二兩)
三味熬膏,入蜜二兩,飴糖半斤,熬成膏,不時服。
玄霜膏 治吐血虛嗽神效。(祖傳。)
烏梅汁(六兩) 薑汁(一兩) 蘿蔔汁 梨汁(各四兩) 款冬花(二兩) 白蜜 柿霜(各四兩)
紫菀(二兩)
以上藥聽用。另以白茯苓八兩為末,用乳汁三斤,將茯苓末拌勻入內,取出曬乾,又浸又拌,乳盡為度。卻將紫菀、款冬末入蜜四兩,同前柿霜、白糖並各汁作一處,入砂鍋慢火熬膏,如彈子大。臨睡時噙化一丸。
瓊珠散 不問遠年近日咳嗽,其效如神。
桑白皮 五味子 甘草 陳皮 粟殼(一斤,去蒂膜,醋浸三日,曬乾)
上為末,煉蜜丸。
紫菀散
紫菀 款冬花(各二兩)
為末。米飲調服一錢,日三次。一方,加百部,烏梅湯下。喘,加杏仁;渴,加烏梅;氣逆,加橘紅;頭疼,加細辛、甘草;氣脫,加御米殼。
百部飲 治久嗽。
桔梗(八分) 甘草(三分) 茯苓(七分) 大貝母、百部(各一錢) 玉竹(三錢) 沙參 麥冬(各一錢) 蘇梗(三分)
人參應夢散
苦草(六兩) 人參 桔梗 青皮 白芷 甘葛 白朮(各三兩) 乾薑(五錢五分) 生薑(三片) 大棗(二枚)
觀音應夢散
人參(一寸,用官揀者) 胡桃(二枚,去殼不去皮) 生薑(五片) 大棗(二枚)
此方人參定喘,胡桃斂肺也。
安眠散 治喘嗽久而不止。
款冬花 麥冬 烏梅肉 佛耳草(各四分) 橘紅(五分) 甘草(三分) 粟殼(一錢,蜜炙)
上為末,水一鍾,煎八分,入黃蠟如棗核許,煎化,臥服。
三妙湯 治久嗽。
烏梅肉(三個) 北棗(三枚) 粟殼(四兩,蜜炙)
水煎,溫服。
百花膏 治咳嗽不已,或痰中有血。
百合(蒸,焙乾) 款冬花(各等份)
上蜜丸龍眼大,薑湯下。
鹿茸丸 治酒色過度,咳嗽吐血。
枇杷葉 紫菀 款冬花 杏仁 鹿茸 桑皮 木通 大黃
上為末,煉蜜丸,噙化。
止嗽散 諸般咳嗽。
桔梗 荊芥 紫菀 百部 白前(各二斤) 甘草(十二兩) 陳皮(一斤)
上為末,每服三錢。
團魚丸 久嗽不止。
貝母 知母 前胡 柴胡 杏仁(各四錢) 大團魚(一個,重十二兩)
上藥與團魚同煮熟,取肉連汁食之。將藥渣焙乾為末,用魚骨煮汁一盞,和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麥冬煎湯送下。
鱉甲丸 治勞嗽虛症,及鼻流清涕,耳作蟬聲,眼見黑花,一切虛症。
五味子(二兩) 鱉甲 地骨皮(各三兩)
為末蜜丸,空心下。
柴胡散 治虛羸瘦,面黃無力,減食盜汗,咳嗽不止。
柴胡 知母 鱉甲(各一兩) 五味子(五錢) 地骨皮(一兩五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烏梅二個,青蒿五葉,水煎。
九仙散 治一切咳嗽不已。
人參 款冬花 桔梗 桑皮 五味子 阿膠 貝母 烏梅(各五分) 御米殼(二錢,蜜炙) 生薑(一片) 大棗(二枚)
劫嗽丸 治久嗽失氣,失音者,宜此斂之。新咳不宜用。
訶子肉 百藥煎 荊芥穗(等份)
為細末蜜丸,噙化。
官青方 治咳嗽吐血不止,痰黃氣結。
蘇梗(一錢) 杏仁 蘇子 鬱金(各三錢) 前胡(二錢) 薄荷 梔子 連翹(各一錢) 半夏(二錢) 海石(一錢) 瓜蔞(三錢)
貝母丸 消痰熱,潤肺止嗽,乃治標之妙劑。
貝母一兩為末,用砂糖或蜜和丸龍眼大,或噙化,或嚼服之。若欲劫止久嗽,每貝母一兩,宜加百藥煎、蓬砂、天竺黃各一錢,佐之尤妙。如無百藥煎,即醋炒文蛤一錢亦可,或粟殼亦可酌用。
方見各門
六味地黃丸
四君子湯
四物湯(俱見秦越人治法。)
人參固本丸(見泄瀉。)
保和湯(見《十藥神書》。)
八味丸(見《金匱》治法。)
六君子湯(見痰。)
八味地黃湯
六味地黃湯(見血證。)
大補元煎
左歸丸
右歸丸
左歸飲
右歸飲
一陰煎
四陰煎
五福飲(俱見張景岳治法。)
越婢加半夏湯
三拗湯
小青龍湯
桂枝湯
麻黃附子細辛湯(俱見下集寒門。)
神朮散(見濕勞。)
小柴胡湯
涼膈散
柴陳煎
金沸草散
升麻湯(俱見風熱。)
芍藥甘草湯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茯苓甘草湯(俱見痰門。)
竹葉石膏湯
香薷飲
黃連解毒湯
人參白虎湯(俱見下集暑門。)
白朮湯
白朮酒(俱見下集濕門。)
逍遙散
四七湯(俱見郁門。)
梔子仁湯(見下集積熱。)
當歸散
活血飲(俱見下集瘀血。)
厚朴湯(見下集食積。)
理陰煎
參蘇飲(俱見下集屢散。)
烏梅丸
四滿丸(俱見下集外蟲。)
異功散
赤石脂禹餘糧湯
豬苓分水散(俱見泄瀉。)
生料鹿茸丸
安腎丸(俱見喘門。)
清音丸
橄欖丸(俱見聲啞。)
瓜蔞丸(見下集痰積。)
知母茯苓湯(見肺痿。)
蛤蚧散(見嗽血。)
大菟絲子丸(見膝冷)
柴陳解托湯
柴芩解托湯
和中解托湯
清裡解托湯
葛根解托湯
升柴拔陷湯(以上見師朗治法。)
上集卷之十六
熱證全書
經旨
帝曰:陽虛生外寒,奈何?曰: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慓。
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順,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
帝曰:陽盛生外熱,奈何?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榮衛不得瀉越,故外熱。
帝曰:陰盛生內寒,奈何?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泄,則溫氣去,寒氣獨留則血凝,泣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泣,故中寒。
《素問》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又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諸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各求其屬也。
脈法
浮大無力為虛熱;沉實有力為實熱;病熱有火者生,心脈洪大是也;無火者死,心脈沉細是也。
脈虛弦數清弱芤緩皆主熱。
《脈訣》曰:骨蒸勞熱,脈數為虛。弱而澀小,必損其軀。勞極諸虛,浮軟微弱。土敗雙弦,火炎則數。
凡身有熱,脈澀靜者,皆難治。
真寒之脈必遲弱無神,真熱之脈必滑實有力。
陰陽寒熱總論
張景岳曰:寒熱者,陰陽之化也。陰不足則陽乘之,其變為熱;陽不足則陰乘之,其變為寒。故陰勝則陽病,陰勝為寒也;陽勝則陰病,陽勝為熱也。熱極則生寒,熱之甚也;寒極則生熱,寒之甚也。陽虛則外寒,寒必傷陽也;陰虛則內熱,熱必傷陰也。陽盛則外熱,陽歸陽分也;陰盛則內寒,陰歸陰分也。寒則傷形,形言表也;熱則傷氣,氣言里也。故火旺之時,陽有餘而熱病生;水旺之令,陽不足而寒病起。人事之病由於內,氣交之病由於外。欲識寒熱之表裡,當知寒熱之虛實也。
陰陽偏勝
病有寒熱者,由陰陽之有偏勝也。凡陽勝則熱,以陰之衰也;凡陰勝則寒,以陽之衰也。故曰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此寒熱之病有不同,而陰陽之不可不察也。又若外來之寒熱,由風寒外感。內傷之寒熱,由臟氣內傷。此因寒熱之因有不同,而表裡之不可不察也。雖曰陽症多熱,陰症多寒,然極熱者反有寒症,此又真假之不可不察也。雖曰外入之邪多有餘,內出之邪多不足,然陽盛生外熱,陽虛生外寒;陰盛生內寒,陰虛生內熱,此又虛實之不可不察也。諸如此者,有症可據,有脈可診,有因可問,以此參求其理,則可盡悉其要而自無難矣。
華元化論
人之寒熱往來者,其病何也?此乃陰陽相勝也。陽不足則先寒後熱,陰不足則先熱後寒。又上盛則發熱,下盛則發寒。皮寒而燥者陽不足,皮熱而燥者陰不足。皮寒而寒者陰盛也,皮熱而熱者陽盛也。熱發於下,則陰中之陽邪也;熱發於上,則陽中之陽邪也。寒起於上,則陽中之陰邪也;寒起於下,則陰中之陰邪也。頰赤多言而寒者,陽中之陰邪也。面青多言而熱者,陰中之陽邪也;面青多言而寒者,陰中之陰邪也。若不言者,不可治也。陰中之陰中者,一生九死;陽中之陽中者,九生一死。陰病難治,陽病易醫。診其脈候,滑實在上,則陽中之陽也;滑實在下,則陰中之陽也。微弱在上,則陽中之陰也;微弱在下,則陰中之陰也。滑實在中則中熱,微弱在中則中寒。寒因熱取,熱因寒攻,順逆之法,從乎天地,本乎陰陽也。從之者生,逆之者死。《金匱大要論》曰:夜發寒者從,夜發熱者逆;晝發熱者從,晝發寒者逆。逆從之道,亦在乎審明。
熱證
卦象比擬
吳澄曰:發熱一症,幽顯難明,真假莫側,苟不詳辨明析,則生死立判,殺人反掌矣。惟虛損之熱,不似外感,更難詳究。其中陰陽、寒熱、虛實,非參曉《易》義,洞悉卦象,則不能通曉。於是以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卦爻畫,竊為比擬,使人知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太少剛柔,陰陽動靜,可悟而通。故曰:病治脈藥,須識靜中有動;聲色氣味,當明柔里藏剛。《易》曰:知柔知剛,知微知彰,萬病之狀莫逃乎此矣。
乾☰ 純陽
乾為天,陽卦也。《易》曰:乾在人身,則為陽分之熱。陽主外,則為外感之熱;陽主腑,則為六腑之熱;陽主氣,則為氣分之熱;陽主剛,則為翕翕之熱;陽主動,則為陽煩之熱;陽主日,則為晝熱,又為平旦之熱;乾為首,則為頭熱之熱;陽主上,則為上身之熱。
坤☷ 純陰
坤為地,陰卦也。在《易》曰:坤在人身,則為陰分之熱。陰主內,則為內傷之熱;陰主臟,則為五臟之熱;陰主血,則為血分之熱;陰主柔,則為蒸蒸之熱;陰主靜,則為似熱之熱;陰主夜,則為夜熱之熱,又為晡熱之熱;坤為腹,則為腹中之熱;陰主下,則為下身之熱。
坎☵ 陽內陰外
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潤萬物者莫潤乎水,則為水虧之熱。一陽在於二陰之間,則為陽陷陰中之熱。外陰而內陽,則為外寒內熱之熱。水流濕,則為濕蒸之熱,又為心病,則為五心煩熱之熱。坎為血卦,則為失血之熱。勞乎坎,則為勞倦之熱。
離☲ 內陰外陽
離者火也,正南方之卦也。燥萬物者莫熯乎火,則為陽亢之熱。一陰在於二陽之間,則為真寒假熱之熱。外陽而內陰,則為內寒外熱之熱。火就燥,則為燥熱之熱。離為日,則為暑熱之熱。離中虛,則為虛熱之熱。
震☳ 一陽在下
震者動也,動萬物者莫疾乎雷。在人身,則為乍寒乍熱,時熱時寒之熱。又為木,則為肝鬱之熱。為雷又為龍,則為龍雷上泛之熱。震為足,則為足心之熱,又為下焦之熱。
巽☴ 一陰在下
巽者,入也。擾萬物者莫疾乎風。在人身,則為風熱之熱。為進退,則為往來寒熱之熱。為燥卦,則為狂越之熱。為長為高,則為上焦之熱。一陰在二陽之下,則下寒上熱之熱。為長女,則為婦人胎產經閉之熱。
艮☶ 一陽在上
艮者土也,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在人身,則為脾胃之熱。艮為背,則為背心之熱;艮為手,則為掌中之熱。成言乎艮則為出陰入陽之熱。為少男,則為童子驚疳之熱。
兌☱ 一陰在上
兌者金也,說萬物者莫說乎澤。在人身,則為皮毛之熱。兌為口舌,則為口舌燥烈之熱。一柔附於二剛,則為骨髓之熱,又為癆瘵之熱。為少女,為經閉不調之熱。
吳澄曰:發熱多端,頭緒浩繁,竊取八卦爻畫比擬,諸熱豈能盡概其蘊。然其中陰陽動靜剛柔悔吝,藉此類推,不必一一拘泥,是亦不居之意也。
發熱
論治諸熱大法
諸熱分而言之,則有氣血、表裡、上下、五臟之異。合而言之,則氣熱、表熱、上焦熱、心肺熱皆屬陽,而治法相類;血熱、裡熱、下焦熱、肝腎熱皆屬陰,而治法亦相類。至於中焦與脾熱,治亦相同。
辨虛實熱
胸悶而噁心,引飲便實者,實熱也。胸爽而少食,自汗短氣者,虛熱也。
辨表裡熱
有表症而身熱者,外感表熱也。無表症而身熱者,內傷裡熱也。
辨手背熱手心熱
東垣曰:外感手背熱,手心不熱;內心手心熱,手背不熱。其辨大要如此。
澄按:有內傷而無外感者,有外感而無內傷者,以此辨之,則判然矣。若夫內傷外感相兼而發熱者,則其脈症互見,須當輕重權衡。若顯內症多者,則是內傷重而外感輕,宜以補養為先。若現外症多者,則是外感重而內傷輕,宜以發散為急。此東垣未言之意也。
五臟發熱
肺經之熱
肺熱者,輕手乃得,微按全無,瞥瞥然見於皮毛上,為肺主皮毛故也。日西尤甚,乃皮毛之熱也。其症必見喘咳,灑淅寒熱。輕者瀉白散,重者涼膈散之類治之,及地黃地骨皮散,加減一陰煎,《正傳》麥冬湯,一物黃芩湯。
心經之熱
心熱者,心主血脈,微按至皮膚之下,肌肉之上,輕手乃得。微按至皮毛之下則熱少,加力按之則全不熱,是熱在血脈也。日中火甚,乃心之熱也。其症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噦,以黃連瀉心湯、導赤散、硃砂丸、安神丸、清涼散之類治之。二陰煎,天王補心丹,門冬丸。
脾經之熱
脾熱者,輕手捫之不熱,重按至筋骨又不熱,不輕不重在輕手重手之間,乃熱在肌肉,遇夜尤甚。其症心煩,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無氣以動。以瀉黃散、調胃承氣湯治實熱用之,人參黃耆散、補中益氣湯治中虛熱者用之。白虎湯,玉泉散,黃耆芍藥湯,清化飲,大清飲。
肝經之熱
肝熱者,按之肌肉之下,至骨之上,乃肝之熱,寅卯間尤甚。其脈弦,其症四肢滿悶,便難轉筋,多怒多驚,四肢困熱筋痿,不能起於床。瀉青丸、柴胡飲之類主之。兩手脈弦者,或寅中時發者,皆肝熱也。俱宜回金丸、左金丸、化肝煎、保陰煎、芍藥清肝散、七正散、加味龍膽瀉肝湯。
腎經之熱
腎熱者,輕按之不熱,重按之至骨乃熱,其熱蒸手,如火如灸。其人骨酥酥然如蟲食,其骨困熱不任,亦不能起於床。滋腎丸、六味地黃丸主之。一陰煎,正氣湯,大補陰丸。
惡熱非熱
陰虛則發熱。夫陽在外為陰之衛,陰在內為陽之守。精神外馳,嗜欲無節,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數於肌肉之間。而惡熱實非熱也,當作陰虛治之,而用補養之法。
澄按:外感惡熱與此不同,邪自外入,當作傷寒治。
虛熱
王海藏云:凡病人骨痿肉燥,筋緩血枯,皮聚毛落,陰不足而有熱疾,是謂虛熱。
李東垣曰:不能食而熱,自汗氣短者,虛熱也。以甘寒之劑瀉熱補氣。經云:治熱以寒,溫而行之,脈虛弱無力者是也。
婦人肌熱,大渴引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內經》曰:脈虛血虛,脈實血實。又云:血虛發熱是也。症像白虎,惟脈不長,實難辨也。誤服白虎必死,此病得於飢困勞役。
陰分發熱
陰虛者,血虛也。六脈虛數無力,熱在午後子前,飲食有味,不頭疼,不惡寒,神彩煥發,唇紅煩渴。
有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陽氣獨盛,發熱不止,向晚獨盛,或飲食如常,頭脹時作,脈洪數無力,視其舌大而色赤者,陰虛也。當滋陰,宜地黃湯。若久而盜汗遺精,咳嗽毛枯,宜三才丸,補水以配火,是亦壯水之主以鎮陽光之義。若挾外邪,益榮內托散。
陽分發熱
陽虛者,元氣虛也。六脈空大無力,微熱自汗,熱在子午之分,交陰即止;惡風怯寒,神色虛萎,頭不痛,飲食無味。
有腎虛水冷,火不歸經,遊行於外而發熱者,自汗不任風寒,煩渴引飲,不能下咽,面目俱赤,舌生芒刺,兩唇乾燥,喉間如干,足心如烙,痰涎壅盛,喘嗽不寧,脈浮洪大,按之微弱,宜用八味丸導龍入海,所謂踞其窟宅而招之,即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也。若挾外邪,助衛內托散。
陰虛發熱
丹溪云:癆瘵主乎陰虛者,蓋自子至已屬陽,自午至亥屬陰,陰則熱在午後子前也。寤屬陽,寐屬陰,陰虛則汗從寐中盜出也;升屬陽,降屬陰,陰虛則脈浮之洪大,沉之空虛也,此皆陰虛之症。又曰:陰虛發熱者,四物湯加黃柏、知母。兼氣虛者,加參、耆、術。
血虛發熱
—切吐衄、產後崩漏、便血,血虛不能配陽,陽亢發熱者,治宜養血。然亦有陽虛而陰走,不可徒事滋陰,所有血脫益氣,陽生陰長之法,無形生出有形來,此千古心傳之法。嘗見庸流專執四物以爭長,此未明大《易》之義也。
失血大熱
血後大發熱,古方立當歸補血湯,用黃耆一兩,當歸六錢。名曰補血,而以黃耆為君,陽旺能生陰血也。如丹溪治產後發熱,用參、耆、歸、芎、黑姜以佐之。或問曰:乾薑辛熱,何以用之?曰:姜味辛,能引血藥入氣分而生新血,神而明之。若不明此理,見其大熱而用發散,或白虎,立見其殆矣。
外寒內熱
陰虛生外寒,陰虛生內熱。
若手足厥冷,惡寒發熱,肢節痠疼,內則口渴飲水,舌上微苔者,宜和中解托湯。
仲景云: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活人》云:先與白虎加人參湯治熱,次與桂枝加麻黃湯以解其外。
外熱內寒
陽盛生外熱,陰盛生內寒。
若熱重寒輕者,宜柴芩和解湯。
仲景云: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活人》云:先與桂枝湯治寒,次與小柴胡治熱也。
上寒下熱
《脈經》云:熱病所謂陽附陰者,腰以下至足熱,腰以上寒。陰氣下爭,還心腹滿者死。
《靈樞經》曰:上寒下熱,先刺其項太陽,久留之,已刺則熨項與肩背胛,令熱下合乃止。此所謂推而上之也。
上熱下寒
《脈經》云:所謂陰附陽者,腰以上至頭熱,腰以下寒。陰氣上爭,還得汗者生。
《靈樞經》曰:上熱下寒,視其脈虛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氣下乃至,此所謂引而下之也。
治法
李東垣云:陰病在陽,當從陽引陰,必須先由絡脈經隧之血。若陰中火旺,上騰於天,致六陽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臟之血,絡引而下行,天氣降下,則下寒之病自去矣,慎勿獨瀉其六陽。此病陽亢,乃陰火之邪,滋之,只去陰火,只損血絡經隧之邪,勿誤也。聖人以上熱下寒,自有春夏而無秋冬也,當從天外引陽下降入地中。此症乃上天群陰火熾,而反助六陽不能衰退。先於六陽中決血絡出血,使氣不降三陰,雖力微,能逐六陽下行,以陰血自降故也,亦可謂老陽變陰之象也。故經云:上熱下寒,視其虛脈下陷於經絡者取之,此所謂引而下之也。但言絡脈皆是也,病大者,三稜針決血,出陽中之熱。熱者,手太陽小腸中留火熱之邪致此,老陽不肯退化為陰而下,故先決去手太陽之熱血,使三陰得時之用而下降,以行秋令,奉收道下入地中而舉藏也,乃瀉老陽不肯退化行陰道者也。
乍寒乍熱
虛勞乍寒乍熱者,鬱熱於內,而肌表如故,或時有乍寒乍熱之症也。其始必因微邪,熱在經絡血脈之中,日久失調,遂成內熱,銷鑠真陰,與血虛內熱相併,則變為癆瘵。
若寒重熱輕者,柴陳解托湯;若熱重寒輕者,柴苓解托湯;若往來似瘧者,葛根解托湯;若邪陷入不出,致乍寒乍熱者,升柴拔陷湯。
時寒時熱
虛損發熱,多屬陰虛,或因積熱,然必有內症相應,其來也漸。蓋陰虛必傷精,傷精者必連臟。故其在臟而連肺者,必為喘急咳嗽。在中而連脾者,或減飲食,或生懊憹,或為煩躁焦渴。在下而連腎者,或精血遺淋,或二便失調。然必倏然往來,時作時止,或氣怯聲微,是皆陰虛之症也。若兼外邪,宜用解托、補托二法,可選用之。
晝則發熱
晝則發熱,夜則安靜,是陽氣旺於陽分也。
夜則發熱
夜則發熱,晝則安靜,是陽氣陷入陰中也。
晝夜發熱
晝則發熱煩躁,夜亦發熱煩躁,是重陽無陰,亟當瀉其陽,峻補其陰。
平旦發熱
平旦發熱,熱在行陽之分,肺氣主之。
日晡發熱
日晡發熱,熱在行陰之分,腎氣主之。
三焦發熱
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熱在中焦者,為堅痞;熱在下焦者,為尿血,亦令淋閉不通。上焦熱,梔子、黃芩;中焦熱,黃連、芍藥;下焦熱,黃柏、大黃。
兩脅熱
肝膽居脅,肝膽熱則兩脅亦熱。熱在兩脅者,寅卯時甚,多驚多怒,肝經所主。當歸龍薈丸,回金丸,左金丸。
兩腰熱
腎居腰,腎熱則腰亦熱。熱在腰有兼痛者,滋腎丸。
臍上熱
胃居臍上,胃熱則臍以上熱。
胃中熱
胃中熱則消穀,令人懸心善飢,臍上發熱。
臍下熱
腸居臍下,故腸熱則臍以下熱。
腸中熱
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熱。
手掌中熱
掌中勞宮穴也,手厥陰心包所主,是經少氣而多血,是動則病掌中熱。
澄按:胃實膈煩掌心亦熱。四順飲,三承氣湯。
血脈熱
熱在血脈,日午煩甚,手掌中亦熱,屬心所主。宜千金地黃丸。
足心熱
足心如烙者,虛火鑠陰,湧泉涸竭也。
澄按:足少陰,其脈斜從小指趨至足心,出於然谷,循內踝入跟為湧泉穴。此經原多氣而少血。今虛勞之人,真陰不足,則湧泉漸乾涸,故如火之烙,或足跟作痛,此水不制火之故也。然脈之所過,金水二臟,每多相應為病,觀其直脈,從腎貫肝膈入肺,所以見咳嗽。腎主唾,腎損又見失血,腎氣上奔,故作喘,善恐。觀其挾舌本,循喉嚨,故見咽痛口乾,舌瘡喉癬。
膚中熱
熱在皮膚,日西甚,喘咳,屬肺。瀉白散。
手獨熱
大小便閉澀,血滯,屬下熱。石韋散,青金丸。
身前熱
胃足陽明之脈,氣甚則身以前皆熱。
胸背熱
肺居胸背,肺熱則胸背亦熱。
四肢熱
黃帝曰:人有四肢熱,逢風寒如炙如火者,何也?岐伯曰:是人者,陰氣虛,陽氣盛。四肢者陽也,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少水不能滅盛火,而陽獨治。獨治者不能生長也,獨勝而止耳。逢風如炙如火者,是人當肉鑠也。三物黃芩湯。
五心煩熱
火鬱於地中,四肢,土也。心火下陷,在脾土之中。宜升發火鬱,以火鬱治。若四肢煩熱,亦火鬱也。宜六郁湯。
肘前熱
肘前熱者,腰以上熱;手前熱者,腰以下熱;肘前獨熱者,膺前熱;肘後獨熱者,肩背熱;臂中獨熱者,腰腹熱。肘後以下三四寸熱者,腸中有蟲。掌中熱者,腹中亦熱,桔梗湯。
真寒假熱
趙養葵曰:實熱真寒,人所易知。至於煩憂狂越,不欲近衣,欲臥坐於泥水中者,屬假熱之症。甚者煩擾發躁,渴飲不絕,舌如芒刺,口唇燥裂,面若塗朱,身如焚燎,足心如烙,吐痰如湧,大便閉結,小便淋瀝,三部脈洪大而無倫。當是時也,卻似承氣,承氣入口即死;卻似白虎,白虎下咽則亡。急以八味丸料一斤,內用肉桂一兩,作湯冰冷與飲,諸症自退。
陰症似陽熱
脈從病反,陰症似陽者,脈亦從症似陽,而其病反是寒也;症似陰者,脈亦從症似陰,而其病反是熱也,故皆反其脈症施冶。如身熱微熱煩躁面赤,其脈沉而微者,陰症似陽也。身熱者,裡寒故也。煩躁者,陰盛故也。面戴陽者,下虛故也。若醫者不知脈,誤為實熱,反與涼藥,則氣消成大病矣。
《外臺秘要》云:陰盛發躁,名曰陰躁,欲坐井中,宜以熱藥治之。故仲景云:少陰症面赤者,四逆湯加蔥白治之。
東垣云;寒涼之藥入腹,周身之火得水則升走。陰躁之極,故欲坐井中,是陰已先亡。醫尤不悟,復認為熱重,以寒藥投之,其死也,何疑焉?
啟玄子云:熱不得寒是無水也,寒不得熱是無火也。寒之不寒,責其無水;熱之不熱,責其無火。經云:滋其化源,源既已絕,藥之假焉,能滋其真水火也。
陽陷陰中熱
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則脾胃乃傷。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脾胃氣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其繫系於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包絡之火,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脾胃氣虛則下流,肝腎陰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症始得,則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其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蓋陰火上衝則氣高,喘而煩熱,為頭痛為渴而脈洪。脾胃之氣下流,使穀氣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則無陽以護其營衛,不任風寒,乃生寒熱,此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然與外感風寒之症頗同而實異。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其外則有餘,有餘者瀉之。傷其內則不足,不足者補之。汗之、吐之、克之之類皆瀉也。溫之、和之、調之、養之之類皆補也。內傷不足之病,苟誤認作外感之症,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實實虛虛,如此死者,醫殺之耳。治法見李東垣治虛損法。
澄按:陽陷陰中發熱,亦有陰陽二者之分。李垣發補中益氣湯之論,用參、耆之藥大補其氣,而提其下陷,此陽邪陷於陰中之陽也。景岳發補陰益氣煎,用歸、地大補其血,而提其下陷,此治陽邪陷於陰中之陽也。
虛勞厥熱
氣虛則發厥,血虛則發熱,厥者手足冷也。氣屬陽,陽虛則陰湊之,故厥血者陰也。血虛則陽湊之,故發熱也。氣虛發厥者,當用溫藥;血虛發熱者,不宜用涼藥,當用溫養氣血之藥以補之,黃耆建中湯之屬是也。
又有一種病實熱者,熱極而手足厥冷,所謂熱深厥亦深。此當用涼藥,乃實熱症,而非虛損也,須以脈辨之。若差之毫釐,則害人性命。戒之!
水虧夜熱
虛損三陰不足,至午後或晚夜發熱,夜半後即退,或喜冷便實者,此皆陰虛生內熱,水不制火之象,宜養真陰。
盜汗不止,水虧夜熱者,當歸六黃湯。陰虛血熱,崩淋不止而夜熱者,保陰煎。若挾外邪者,益榮內托散。若病久夜熱者,宜理脾益榮湯,或培土養陰湯。
腎水虧竭,夜熱晝寒是也。此等病若認作陽症治之,則口渴而熱益熾,必致削盡陰水,吐痰如絮,咳嗽不止,聲啞聲嘶,變成癆瘵。法當峻補其陰,使陰水足而火陷自消,骨髓清泰,上熱餘火俱歸烏有矣。方用熟地一兩,山萸五錢,麥冬五錢,北五味五錢,元參三錢,地骨皮三錢,丹皮一錢,沙參五錢,白芥子一錢,芡實五錢,車前子一錢,桑葉七片,水煎服。此方妙在全用純陰之品,一直竟進腎宮,滋其匱乏,則焦急之形,不上焰於口舌皮毛之際。又加元參、丹皮、沙參、地骨皮之品,少清其骨髓中之內熱,自然陰長陽消,不治陽而自安也,又何必更加柴胡以散之,而邪始去哉!
陰虛潮熱
陰虛潮熱者,乃陰血自傷,不能制火,以致陽氣升騰而為潮熱也,脈必數而無力。六味地黃湯,培土養陰湯。
陽虛潮熱
陰虛潮熱者,多在子午之時,不爽其期,如潮水之有期也。外感則潮熱無時,內傷則不差時刻。陽虛潮熱,乃陽氣自傷,不能升達降下陰分而潮熱也,脈必大而無力。
澄按:潮熱雖有陰虛、陽虛之分,而總不過七情、飲食、色欲之所致也。治當培其根本,養血健脾,兼以清心降火,不可妄用苦寒,致敗乃事。
陽虛火浮潮熱
凡男婦小兒,脾胃受傷,陰虛火浮,潮熱夜熱者,必用理陰煎,或溫胃飲、大補元煎之類,方可保全。
午前潮熱
午前潮熱,陽虛而陰火乘之也,故見氣虛無汗,火燥熱鬱故也。人參清肌散。
午後潮熱
午後潮熱,熱在陰分,陽陷陰中也。其症見背惡風,四肢沉困,小便色黃。白朮除濕湯。
病後潮熱
凡人大病之後,氣血兩虛,遂成勞怯,潮熱往來,盜汗自汗,或無汗躁熱,世俗便以柴胡、地骨皮治之,往往不效,其病愈劇。故男子血虛,有汗潮熱者,以人參養榮湯;氣虛有汗潮熱者,以茯苓補心湯;氣虛無汗潮熱者,以人參生肌散。女子血虛,有汗潮熱者,以八物湯;氣虛有汗潮熱者,以人參柴胡湯;血虛無汗潮熱者,以茯苓補心湯;氣虛無汗潮熱者,逍遙散。其咳嗽咯血,以人參五味子散;骨蒸者,清骨散。以上皆治勞熱之聖藥也。
若病後挾有外邪,血虛潮熱者,益榮內托散;氣虛潮熱者,益衛內托散;氣血兩虛,雙補內托散。或房勞、七情,則補托之法,皆可選用之。
虛勞煩熱
煩熱者,煩躁不寧也。心不寧為煩,身不寧為躁,良由血少液枯,腎衰水涸。故見內熱口渴,神昏躁妄,皆由勞煩過度,憂思傷神,脈必虛數無力,宜除濕寧燥湯。若有外邪,宜補真內托散。
若心經蘊熱,火在陽分,而煩熱往來者,宜二陰煎。肝火不清,時多鬱怒而煩熱者,宜徙薪飲。三陰虧損,血虛火盛而煩熱者,宜地骨皮膏,三才封髓丹。
往來寒熱
陰虛陽勝,或陰陽俱虛,而為寒熱往來者,此以真陰不足,總屬虛損之病也。然其陰陽微甚,亦所當辨。如晝則熱而夜則靜者,此陽邪王於陽分,陽有餘也。晝則靜而夜則熱者,此陽陷入陰中,陰不足也。其有晝夜俱熱,或兼煩躁多汗,而本非外感者,此症雖曰重陽,而實則陰虛之極也。又有下見溏瀉,或上見嘔惡,而潮熱夜熱者,此元氣無根,陽虛之病也。大都陽實者,宜瀉其陽,瀉陽者宜用苦寒。陰虛者宜補其陰,補陰者宜用甘涼。惟陽虛一症,則身雖有熱,大忌寒涼,此則人多不識也。然陰虛則病熱,而陰氣未竭者,治之猶易。陽虛則病寒,而陽氣未竭者,治之亦易。若孤陽無陰而寒之不可,孤陰無陽而熱之不可,斯所謂兩死之症也,無能為力矣。
若陽氣或陰氣虛而寒熱往來,或夜熱不止者,加減一陰煎,或培土養陰湯。若婦人多郁多怒,而寒熱不止者,宜暢郁湯。
虛勞寒熱
病之有寒也,半成於外來之邪。然亦有無邪而身發寒熱者,不可不知。無邪而身發寒熱,乃肝氣鬱而不得宣,膽氣亦隨之而鬱。木之氣既鬱滯,而心之氣自然不舒。心、肝、膽三經皆郁,則脾胃之氣不化,肺金無養,其金不剛,上少清肅之氣,下行而木寡於畏,土欲發泄而不能,於是作寒作熱,似瘧非瘧而不能止。倘用祛邪之藥,則其勢更甚,惟有舒其木氣,而寒熱自除矣。逍遙散加白芍,暢郁湯。若外邪未清,宜葛根解托湯。
外邪不解寒熱
寒邪鬱伏經絡,而為寒為熱,此似瘧非瘧之類也。治法雖宜表散,然邪氣得以久留者,必其元氣之虛,而正不勝邪也。故凡治此者,皆當以兼補氣血為主。若血分原虛,形氣又不足,而邪者不解者,宜益榮內托散。若外邪里郁,內熱而不解者,宜和中解托湯。若因勞倦,或體氣本弱,或肝脾不足,而邪有不盡者,宜葛根解托湯,升補中和湯。若陽邪陷入陰分,微兼內熱,而邪有不解者,宜補陰益氣煎,或升補中和湯。若脾胃陽氣不健,中氣不暖而邪不解者,溫胃飲。若病久元氣大虛,而寒熱不退者,但當單培元氣,不必兼散,宜五福飲、歸脾湯,或大補元煎、理陰煎之類,察其陰陽,擇而用之。若果陽虛,非用溫補不可。
虛勞客熱
虛勞客熱,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口燥咽乾,頰赤心忪,夜有盜汗,咳唾稠黏,有時膿血,黃耆鱉甲散。
澄按:虛勞客熱,極多方論,俱見下集風勞門。
痰積發熱
瘀血發熱
食積發熱
以上見下集各門。
勞倦發熱
勞倦內傷發熱,六脈微弱,或右手三倍於左手,按之無力,懶言自汗,渾身痠軟,甚至肌膚壯熱,目赤面紅,譫語煩渴,日夜不息,不惡寒。此血虛發熱,症似白虎,誤服白虎必死,但脈不長實為異耳,宜當歸補血湯。
輕者頭眩倦惰,飲食無味,惡寒發熱,時作時止,下午乃發,手心熱而手背不熱,此陽虛下陷發熱也。輕者三發即止,俗稱勞發是也。宜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或升補中和湯加秦艽、續斷亦可。
肺虛勞熱
火旺鑠金,肺虛勞熱,能受溫補者易治,不能受溫補者難治。蓋肺虛挾火,致咳嗽發熱,陰虧已甚,再服補陽之藥,則火益亢而金愈虧,只宜二母散。故雖病虛勞,而勢有不能服補藥者也。
虛中挾邪發熱
陰虛發熱,丹溪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或用六味地黃湯加麥冬、五味子,蓋無外邪也。若兼挾外邪,則榮不能榮之人,虛邪客入,難以疏散,宜益榮內托散。
陽虛挾邪發熱
陽虛發熱,丹溪用四物湯加人參、黃耆、白朮,或用八味、四君,亦無外邪也。若兼挾外邪,則衛不能衛,邪氣乘虛襲入,而不能托出者,宜助衛內托散。
陰陽兩虛挾邪發熱
陰陽兩虛者,氣血俱衰,不能拒邪,邪正相併,合而發熱者,雙補內托散主之。
七情內傷兼挾邪發熱
外感六淫,內傷情志,內外合邪,發熱無休者,寧心內托散主之。
房勞兼挾邪發熱
房勞之後,兼感外邪,令人都以房勞後得病,不分陰陽脈症,輒命曰陰症,可笑之甚。蓋陰經不發熱,惟少陰症有發熱。房勞得病,乃挾虛感,當以培補精神,托邪外出,宜用補真內托散主之。
勞心太過挾邪發熱
食少事煩,勞心太過,風寒不謹,榮衛受傷,寒熱交作者,宜寧神內托散。
勞力太過挾邪發熱
勞傷筋骨,氣損血耗,最易受託,遍身筋骨疼痛而發熱者,理勞神功散主之。
虛勞蒸熱
蒸熱者,血虛勞倦,五心煩熱,兩頰赤,盜汗,榮衛不和,痰嗽,肌體羸瘦。蓋火炎則水乾,真陰銷鑠,故肌肉之間蒸蒸而熱。
凡骨蒸熱,熱深在裡,一切輕揚之藥,真不可用。用之反引熱勢外出,而增其熾,灼干津液,肌肉枯槁,再求其止在內里時蒸時退,且不可得,安望除熱止病乎?
勞熱之病,不盡屬陰虛,亦有陽邪入里,傳為骨蒸者,令人先寒後熱,漸成羸瘦,宜用解托、補托二法。
澄按:骨蒸熱有內外二種。陽邪陷入陰中,必用輕揚之劑而熱方退,若誤滋陰,勢必愈甚。若火炎水涸,必用滋陰之劑而熱方退,若誤輕揚,熱必愈甚。總察其有邪無邪,以分辨耳。骨蒸又與蒸熱不同,蒸熱熱在肌肉,骨蒸熱在骨髓,當分輕重。先蒸熱而後變骨蒸者有之,是骨蒸重而蒸熱輕也,若癆瘵則又更重矣。
骨蒸勞熱
骨蒸者,乃病人自覺骨髓中蒸熱,捫之皮膚肌肉則無熱也。以其火伏於火,燔鑠真陰,煎熬骨髓,是以有此。然病固火之所為,而其治亦不可直折,惟滋陰益陽,補水制火之劑。若用苦寒則傷胃矣。
癆瘵髓熱
骨髓熱者,熱在骨髓,是為癆瘵熱也。本腎經虛損,水竭精枯之候。所以有咳嗽痰紅,肌肉消瘦,色萎,唇紅顴赤,暮熱朝涼,遺精淋滯,夢與鬼交,脈虛弦數,或澀弱芤數。若弱澀細不治。
癆瘵發熱,乘其初起,胃氣尚可勝藥,急以峻劑,加人參導血開囊,退熱行瘀,全生保命,所關甚重。若遲則其人胃虛氣餒,羸瘠不堪,即醫有良法,亦何為哉!補天丸,清神甘露丸。
治案
虞恆德治東陽一人,發大汗戰慄鼓掉,片時許發躁熱,身如火焚,又片時許出大汗如雨,身若冰冷,就發寒戰如前,寒後又熱,熱復汗,三病繼作,晝夜不息。庠生盧明,夫與作瘧治不效。召虞診,右手陽脈數而浮洪無力,陰脈略沉小而虛,左三部比右差小而浮濡。虞曰:此陽氣虛也。用補中益氣湯,倍參、耆,減升、柴一半,加尿浸附子一錢五分,炒黃柏三分,乾薑、薄桂各五分,大棗一枚,同煎服,一服病減三之一,二服減半,四服寒熱止,而身尚微汗,減去桂、附、乾薑一半,服二帖全愈。
薛立齋治王以道元氣素弱,復以科場歲考,積勞致疾,至十二月病大作,大熱,淚出隨凝,目赤露胸,氣息沉沉,脈洪大鼓指,按之如無,舌乾如刺,此內真寒而外假熱也,遂先服十全大補湯。薛曰:服此藥脈當收斂為善。少頃熟睡,覺而惡寒增衣,脈頓微細如絲,此虛寒之真象也。以人參一兩,加熟附子三錢,水煎頓服而安。夜間脈復脫,乃以人參二兩,熟附子五錢,仍愈。後以大劑參、朮、歸身、炙草等藥調理而安。
生生子治合溪年當八十,春初偶為寒襲,發熱咳嗽。醫與芎蘇散,即汗出不止,呃呃連聲,勺粒不入,昏憒經旬,汗日加,呃日甚,診六部浮大無力,重按三五不調,六七至或一至,右關近滑。孫曰:由勞倦表虛感邪,脈故浮大無力,法當從東垣補中益氣湯,一二劑可瘳也。醫乃妄為表散,致汗漏神疲,昏憒發呃,高年值此寧不殆乎?即可僥倖圖安,亦不過千日養耳。即以六君子湯加竹茹、柿蒂以止呃,再酸棗仁、石斛以斂汗。一進熱退呃定,再進汗止食入,三進霈霈然精神長矣。乃減去竹茹、柿蒂,加當歸,半月全愈。
李士材治顧鄰初,丙辰年患發熱困倦,目昏耳鳴,腳軟不能行,大便燥結,手足麻痹,腰胯疼痛。李診曰:腎虛不能上交,心虛不能下濟,且尺脈遲軟,力勉其用八味丸,十全大補湯,加圓眼三十枚,五十餘日,精神漸旺,肌肉漸充。
又治汪望洋之孫,年方舞象,發熱咳嗽,羸弱頭眩。二冬、二母、知、柏、芩、連,不啻百劑,病勢轉增。診其脈,右脈虛軟,乃知脾肺氣虛,火不生土之候也,遂用補中益氣加五味子、薏仁、薑、桂至三錢,十劑而減,兩月乃安。春初又發,令其服補中丸一年,諸症永不再作矣。
薛己治大尹沈用之,不時發熱,日飲冰水數碗,寒藥二劑,熱渴益甚,形體日瘦,尺脈洪大而數,時或無力。王太僕曰:熱之不熱,責無火也;寒之不寒,責其無水。又云:倏熱往來,是無火也;時作時止,是無水也。法當補腎,用加減八味丸,不月而愈。
熱證例方
五蒸湯 各隨經虛實,內外淺深加減。
茯苓(三兩) 甘草(一兩) 人參(二兩) 竹葉(二把) 生地(三兩) 乾葛(三兩) 知母(二兩) 黃芩(二兩) 石膏(五兩) 粳米(一合) 小麥(二合)
忌海藻、白菜、蕪荑、醋。
氣分虛熱,加烏梅、秦艽、柴胡;血分虛熱,加青蒿、鱉甲、小麥、蛤蚧、紫菀;氣血實熱,加黃芩、黃連、黃柏、大黃;肺經蒸熱,鼻乾,加烏梅、天冬、麥冬、紫菀;大腸蒸熱,右鼻孔干痛,加大黃、芒硝;皮上蒸熱,舌白吐血,加石膏、桑皮;膚上蒸熱,昏昧嗜臥,加丹皮;肺氣蒸熱,鼻乾喘促,遍身氣熱,加人參、黃芩、山梔;心經蒸熱,舌乾,加黃連,生地;小腸蒸熱,下唇焦,加赤苓、生地、木通;血中蒸熱,毛髮枯焦,加生地、當歸、肉桂、童便;脈中蒸熱,唾白浪語,脈絡溢,脈緩急不調,加生地、當歸;脾經蒸熱,唇口上焦,加白芍、木瓜、苦參;胃經蒸熱,舌下痛,加石膏、粳米、大黃、芒硝、乾葛;肉分蒸熱,食無味而嘔,煩躁不安,加白芍;肝經蒸熱,眼黑,加川芎、當歸、前胡;膽經蒸熱,眼色白,加柴胡、瓜蔞仁;筋分蒸熱,甲焦,加當歸、川芎;三焦蒸熱,乍寒乍熱,加石膏、竹葉;腎經蒸熱,兩耳焦,加生地、石膏、知母、寒水石;膀胱蒸熱,右耳焦,加澤瀉、茯苓、滑石;腦上蒸熱,頭眩熱悶,加生地、防風、羌活;髓中蒸熱,髓枯骨中熱,加生地、當歸、天門冬;骨中蒸熱,齒黑腰痛,足逆冷,疳蟲食臟,加鱉甲、地骨、丹皮、生地、當歸;臀上蒸熱,肢細鐵腫,臟腑皆熱,加石膏、黃柏;胞中蒸熱,小便黃赤,加澤瀉、茯苓、生地、沉香、滑石。
地骨膏 滋陰降火,養血清熱。
鮮地黃(以十斤為則,搗汁和眾藥汁同煎) 當歸身(一斤) 芍藥(半斤) 枸杞(半斤) 天門冬 麥門冬(各六兩) 川芎 丹皮(各二兩) 蓮肉(四兩) 知母 地骨皮(各三兩) 人參 甘草(各一兩)
上將眾藥用水二斗煎一斗,去渣淨,和生地黃汁同熬成膏,服之。
《正傳》麥門冬湯 治病後火熱乘肺,咳嗽有血,胸脅脹滿,上氣喘息,五心煩熱而渴。
天冬 麥冬 桑白皮 紫菀茸 貝母(各六分) 桔梗 甘草(各五分) 淡竹葉 生地(各一錢) 五味子(九粒)
水一鍾半,棗一枚,煎服。
瀉白散 治肺火,大腸火,喘急等症。
甘草(一錢) 桑白皮 地骨皮(各二錢)
上為末,水調服。
季楚重曰:火熱傷氣,救肺之法有三:傷寒邪熱侮肺,用白虎湯除煩,此治其標;內症虛火鑠陰,用生脈散益陰,此治其本;若夫正氣不傷,鬱火又甚,則瀉白散之清肺調中,標本同冶,其又補二方之不及也。
瀉心湯 治心火退熱。
用川黃連去須,為極細末,每服一錢,或五分,或一字,或湯或散,臨臥服。
清涼飲子
大黃(蒸) 甘草(炙) 當歸(洗) 白芍(各等份)
上㕮咀,每服五錢,薄荷水同煎。
又方
柴胡 白芍 黃芩 半夏 人參 生草 淡竹葉 生薑(二片)
桔梗湯 治身熱脈洪,無汗多渴,熱在上焦。
桔梗 連翹 山梔 薄荷 黃芩 甘草
等份,為粗末,竹葉白水煎,溫服。
清化飲 治陰虧火不清。
白芍 麥冬(各二錢) 丹皮 茯苓 黃芩 生地(各三錢) 石斛(一錢) 一加地骨皮。
兼外邪熱不退,加柴胡一二錢。
大清飲
知母 石斛 木通(各一錢五分) 石膏(生用,五七錢)
—方加麥冬。
黃芩芍藥湯 治陰虛內熱,衄吐血。
黃芩 白芍(各二錢) 甘草(一錢)
水一鍾半煎,溫服。
瀉黃散 治脾火,退熱。
梔子(一兩) 石膏(五錢) 藿香(七錢) 防風(五錢) 甘草
上㕮咀,蜜、酒拌,略炒香為細末,每服二錢。
瀉青丸 治肝膽火,退熱。
龍膽草 當歸 川芎 防風 羌活 梔子 大黃(等份)
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柴胡飲 治外邪兼內火。
柴胡 陳皮 甘草 黃芩 生地 白芍
回金丸 伐肝經火,審虛實用。
黃連(六兩) 吳萸(一兩)
為末,粥丸。
左金丸 佐肺金以伐肝木之邪。
黃芩(六兩) 吳萸(一兩)
為末,蒸餅丸。
芍藥清肝散 藥味與防風通聖散相類,改用梔子清肝飲。
梔子 柴胡 丹皮(各一錢) 當歸 川芎 白芍 牛蒡子(炒) 茯苓 白朮(一方除去) 甘草(各五分)
七正散
車前子 赤茯苓 梔子 木通 龍膽草 萹蓄 生甘草
加燈心、竹葉。
薛氏加味龍膽瀉肝湯 治肝經濕熱。
龍膽草 車前子 歸尾 木通 澤瀉 甘草 黃芩 生地 梔子
正氣飲 治陰分有火,盜汗。
黃柏(炒) 知母(炒,各二錢) 炙甘草(六分)
滋腎丸
黃柏(二兩,洗焙) 知母(二兩,洗焙) 肉桂(二錢)
為末,熟水為丸,如雞頭米大,每服百丸。
柯韻伯曰:水為腎之體,火為腎之用。人知腎中有水始能制火,不知腎中有火始能制水耳。蓋天一生水,一者陽氣也,即火也。氣為水母,陽為陰根,必火有所歸,斯水有所主。故反佐以桂之甘溫,引知、柏入腎而奏其功。此相須之殷,亦承製之理耳。
千金地黃丸 治心熱。
黃連(四兩,為粗末) 生地(半斤,研,取汁,連渣並二味拌勻,曬乾)
上為末,煉蜜丸。
石韋散 治膀胱熱。
石韋 木通 滑石 王不留行 甘草(各一兩) 當歸 白朮 瞿麥 白芍 葵子(各三兩) 黃耆(二兩)
清金丸 伐脾肺火。
黃芩
為末,粥丸。
瀉肺中血分之火,瀉白散瀉肺中氣分之火。
三物黃芩湯 治四肢煩熱。
黃芩(一兩) 苦參(二兩) 地黃(四兩)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二升,溫服一升,多吐下蟲。
茯苓補心湯 治血虛面無顏色,無汗咳嗽潮熱。
人參 茯苓 陳皮 枳殼 前胡 川芎 當歸 白芍 地黃 半夏 紫蘇 葛根 生薑(三片) 大棗(一枚)
地骨皮散 治熱渴。
地骨皮 茯苓 甘草 柴胡 人參 知母 半夏(等份)
水煎服。
清神甘露丸 治男子婦人虛勞不起,大骨枯,大肉陷。
生地汁 白蓮藕汁 生乳汁(生用)
上三味等份,用砂石器內,以文武火熬成膏,用後藥:人參、白朮、黃連、黃耆、五味子、胡黃連。
黃耆膏子
人參 白朮 柴胡 黃芩 白芷 知母 甘草 鱉甲 黃耆(八兩,熬膏)
又加蜜一兩,飴糖一兩,同黃耆膏入藥末為丸。
除煩寧嗽湯
生地(二錢) 麥冬(三錢) 棗仁(二錢) 人參(一錢) 茯神(一錢) 知母(一錢五分) 五味子(三分)
麥冬、五味子、人參,生脈散也,生津液而補接元氣,用知母以清金水之化源。煩熱者則神不寧,心血必虧,以生地、麥冬、棗仁、茯神,補血安神。
方見各門
四物湯
天王補心丹
六味地黃丸
人參養榮湯
八珍湯(見秦越人治法。)
黃耆建中湯
八味腎氣丸(見仲景治法。)
補中益氣湯(見東垣治法。)
大補陰丸(見丹溪治法。)
二陰煎
一陰煎
加減一陰煎
保陰煎
五福飲
大補元煎(見景岳治法。)
二母散
黃耆當歸養血湯
歸脾湯(見血。)
當歸六黃湯(見汗。)
加味逍遙散(見郁。)
三才封髓丹(見夢遺。)
補陰益氣煎
理陰煎(見屢散。)
益榮內托散
和中解托湯
柴芩解托湯
理脾陰正方
培土養陰湯
雙補內托散
助衛內托散(見師朗治法。)
黃耆鱉甲散
一味黃芩湯
白朮除濕湯
人參清肌散
人參柴胡散(見風勞。)
桂枝湯
桂枝麻黃湯
溫胃飲(見寒。)
白虎湯
玉泉散
人參白虎湯(見暑。)
導赤散(見濕。)
當歸蘆薈丸
徙薪飲
三承氣湯
涼膈散
四順清涼飲(見積熱。)
小柴胡湯(見風熱。)
上集卷之十七
痰證扼要
經旨
《內經》數條,司天運氣,太過濕土為害,只有積飲之說,而無痰症之名。
澄按:百病之源,皆生於痰,其源不一,必究其痰之為病。病之為痰,痰從何生,痰從何起?然總不外內傷七情,外感六淫,飲食積瘀所致。《內經》不立痰名目,欲人知所自也。至漢張仲景始立五飲,內有痰飲一條,遂開後世痰症之門,各方雜集,而專以治痰為事矣。殊不知臟腑平和,陰陽不乖,各循常度,則水穀之精微化精化液,以奉生身,何痰之有?惟不善調攝,臟腑不平和,陰陽多乖錯,則氣血凝滯,為痰為飲。百病皆由此而生,氣血皆由此而損,所以虛損一症,未有無痰者也。然虛損之痰,與雜症不同。雜症有陰陽、表裡、虛實、寒熱之分,而虛損之痰,總不離脾、肺、腎三經之不足也。蓋肺主氣,肺金受傷,則氣滯而為痰;脾主濕,脾土不運,則濕動而為痰;腎主水,腎水不足,則水泛而為痰。故痰之來也,無不在於肺,而痰之化也,無不在於脾。若論痰之本,又無不在於腎。故主此三法,以統痰之要也。若因積痰為患,漸變虛損者,則在外損積痰門中,另有治法。
脈法
左右關滑者,膈上有痰。有關脈洪者,痰隨火動。關脈伏者,痰因氣滯。若痰脈澀者,卒難得開,必費調理。肝脈耎而散,色滯者病溢飲。脈偏弦為飲,飲脈皆弦微沉滑。關脈伏者,痰因氣滯;關脈洪者,痰隨火動。病人百藥不效,關上脈伏而大者,痰也。眼皮及眼下如菸灰黑者,痰也。
三法統要
吳澄曰:虛損之人,未有無痰者也。然五痰五飲,症各不同,治亦迥別。至於虛損之痰,有虛無實,有補無攻。論其臟,不出脾、肺、腎三經。論其治,不出理脾、保肺、滋陰三法。故各症雖多,而三法實統其要焉。蓋痰之生也,多由於脾,而虛損之人,未有脾氣不虛者也,脾氣虛則不能致精微於肺,以化其津液也。故宜先健脾,脾健則復其運化之常,而痰自不生矣。痰之來也,多由於肺,而虛損之人,肺氣未有不虛者也。肺氣虛則不能水精四布,而濁瘀凝聚也。故宜先利肺,肺利則氣化,濁行而復為津液也。痰之本也,多在於腎,而虛損之人,腎水未有不虧者也。腎虧則真陽不足而氾濫,真陰不足而沸騰,一則痰色清稀,一則痰色稠濁,而皆本於先天之真陰、真陽不足也。故宜先補腎,腎足則水無泛溢之虞,而端本澄源矣。
治痰三法
肺虛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
肺氣虛弱,不能清化,或失血後,中有鬱熱,陰虛咳嗽者,忌用燥劑,當保肺金,如麥冬、貝母之類。
有陰水不足,陰火上升,肺受火邪,不得清肅之令下行。由於津液凝濁生痰,不生血者,當此以潤劑。如麥冬、生地黃、枸杞之屬滋其陰,使上逆之火得返其宅,則痰自清矣。生脈散,瓊玉膏,鳳髓湯。
痰之外出者,為咳為咯,皆屬於肺。為嗽為吐者,皆屬於脾。從脾來者為濕痰,可溫可燥。從肺來者為燥痰,因肺為燥金,喜清潤而惡溫燥,故二母、二冬、桔梗為要藥。二者易治,鮮不危矣。
吳澄曰:肺者皮毛之合也。風寒外入,肺先受邪。肺氣不清,必兼咳嗽,吊動脾涎,挾火則為燥痰,挾寒則為冷痰。此外感之痰,原非內傷,其本在肺,其末在脾,而與腎絕不相干。如華蓋散,溫肺湯,以散寒利肺,而不及於腎也。若虛損之痰,其本在腎,其次在脾。蓋腎氣一傷,脾濕不化,津液凝聚,積貯為痰。金不生水,不能灌溉五臟,子病及母,金體日枯,喉乾嚥癢,是外感之痰,不關及於腎。而內傷之痰,無不及於肺也。所以今之虛損咳嗽生痰者甚多,考之方書,潤肺化痰者甚少。蓋其痰原非自肺而生,故其治不專責在肺也明矣。如利金湯、潤肺湯,治肺經之邪,而不治肺經之痰。如二母散、阿膠散、天門冬丸,清火止嗽;百合固金湯、寧肺湯,定喘止嗽,而亦不治肺經之痰。其有治痰者,必兼金水二臟,生脈合六味湯;或脾肺兩家,則生脈合異功散者是也。故虛損之痰,初起專在脾、腎二經,而未及於肺者為治易,則祟土壯水,而無反顧之憂。若水涸金傷,喉乾嚥癢者為治難,則畏尾畏首,而難奏十全之效。是故無嗽者治其痰也,治痰而不治其肺也。有嗽者治其嗽也,治嗽而亦不治其痰也。故曰痰之本在腎,其末在肺也。
脾虛有痰者宜培脾以化其痰涎
虛損之人,脾虛不運,清濁停留,津液凝滯,變而為痰為飲。其痰清晨愈多,其色稀白,其味亦淡。宜實脾養胃,使脾胃調和,飲食運化,而痰自不生。故治痰不理脾,失其治也。
—痰之與飲,雖曰同類,而實有不同也,蓋飲為水液之屬。凡嘔吐清水,及胸腹膨滿,吞酸噯腐,渥渥有聲等症,此昏水穀之餘,停積不行,是即所謂飲也。若痰有不同於飲者,飲清徹而痰稠濁,飲惟停積腸胃,而痰則無處不到。水穀不化而停為飲者,其病全由脾胃。無處不到而化為痰者,凡五臟之傷,皆能致之。故治此者,當知其所辨,而不可不察其本也。
—脾胃之痰,有虛有實。凡脾土濕勝,或飲食過度,別無虛症而生痰者,此皆脾家本病。但去其濕滯,而痰自清。
—勞倦本以傷脾,而疲極又傷肝腎。脾氣傷則飲食減少,或見噁心。肝腎傷則水液妄行,或痰飲起自臍下,直衝而上。此脾腎俱傷,命門土母之病也。雖八味丸乃其正治,然無如理陰煎,其效更如神也。或加白朮、陳皮亦可。
王節齋云:津液者血之餘,行乎脈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濁則凝聚而為痰,痰乃津液之變,如天之露也。故遍身上下,無處不到,蓋即津液之在周身者。津生於脾胃,水穀所成。濁即為痰,故痰生於脾土也。
徐東皋曰:脾胃為倉廩,所以納穀,因脾弱不能運行,致血氣失於滋養,故不周流氣道,壅滯中焦,不能腐谷,遂停滯而為痰為飲。其變為寒為熱,為喘為咳,為嘔吐,為反胃,為腫滿,為眩逆,為風癇,為噯氣,為吞酸嘈雜,為噎膈,為怔忡,為頭痛之類,不可盡狀。是皆痰之變病,而其源則出於脾濕不流,水穀津液停滯之所致也。
脾胃不虛,則雖生痰飲,不過微有留滯,亦必不多,且無大害。惟脾虛飲食不能消化,而變作痰者,其痰最多。但當調理脾胃,使其氣強,則自無食積之患。而痰飲皆氣血矣,若脾氣微虛,不能制濕,或不能運而為痰者,其症必食減神倦,或兼痞悶等症。宜六君子湯,或五味異功散,金水六君煎之類。
薛氏曰:凡痰症飲食少思,或胸膈不利者,中氣虛也,宜用補中益氣為主,中氣既健,其痰自運化。亦有因脾胃虧損,中焦氣虛,不能運化而為痰者,亦有因峻厲過度,脾氣愈虛,不能運化津液,凝滯而為痰者。凡此皆當健脾胃為主。
又曰:脾氣虧損,痰客中焦,閉塞清道,以致四肢百骸發為諸病者。理宜壯脾氣為主,兼佐以治痰,則中氣健,而痰涎自化。若倒倉之後,而痰反盛,此脾氣愈虛,則津液反為痰者,理直補中益氣,非參、朮、二陳之類不能治。最忌行氣化痰,及倒倉之法。
又曰:痰者脾胃之津液,或為飲食所傷,或七情、六淫所擾,故氣壅痰聚。蓋脾為統血行氣之經,氣血俱盛,何痰之有?皆由過思與飲食所傷,損其經絡。脾血既虛,胃氣獨盛,是以濕因氣化,故多痰也,遊行周身,無所不至。痰氣既盛,客不勝主,或奪於脾之大絡之氣,則倏然仆地者,此痰厥也。升於肺,則急喘咳嗽。迷於心,則恍惚怔忡。走於肝,則眩暈不仁,脅肋脹痛。關於腎,不咯而多痰。留於胃脘,則嘔瀉而作寒熱。注於胸,則咽膈不利,眉稜骨痛。入於腸,則轆轆有聲。散則有聲,聚則不利。
凡治結痰,有因脾經鬱結,而傷陰血者;有因腎水虧損,而陰火上炎者;有因脾肺火鬱,而生痰者。治法:若因七情鬱結,痰涎滯於喉間者,先用局方四七湯調和滯氣,後用歸脾湯調補脾血;脾火傷血,用加味歸脾湯;腎水虧損,用六味地黃丸;肺經鬱火,用知母茯苓湯;脾氣虛弱,不能消濕,宜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胃氣虛弱,寒痰凝者,宜用人參理中湯;若脾虛不能運化,而痰滯氣逆者,宜用六君子湯加木香;若脾胃虛弱,而肝木乘侮,宜用六君子加柴胡;若中氣虛弱,不能運化而生痰者,宜用六君加柴胡、鉤藤;脾氣虛微,或食少神倦,或兼痞悶,宜用六君、五味異功之類,金水六君亦妙。
吳澄曰:痰之未病,即身中之真陰。火之未病,即身中之真陽。惟虛損之人不能平調,七情六慾交相為害。偏勝浮越,痰得火而沸騰,火得痰而煸熾,咳嗽吐痰,飲食短少。治之之法,欲清其標,必先顧其本,使脾胃不傷,能生氣生血,調和中土之盛衰,而痰火相安於無事矣。
附:火論
火在天地之間,為真陽之氣,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凡熟腐五穀,化精化氣養神,皆賴此真陽之火也。所以虛損之人,雖咳嗽吐痰,全憑中土健運,上保肺金,下安腎水,而猶幸以保無恙者,以真火猶存也。若治痰清肺,只清其標,不顧其本,則真火日亡,是速其死耳。
腎虛有痰者宜補腎以引其歸臟
痰之源出於腎,故勞損之人,腎中火衰,不能收攝,邪水冷痰上泛者,宜益火之源。或腎熱陰虛,不能配製陽火,咸痰上溢者,宜壯水之主。
龐安常云:有陰水不足,陰火上升,肺受火邪,不得清肅下行,由是津液凝濁生痰而不生血者,此當以潤劑。如麥冬、地黃、枸杞、當歸之屬,滋其真陰,使上逆之火得返其宅,則痰自清矣。投以二陳立見其殆。有腎虛不能納氣歸原,原出而不納則積,積不散則痰生焉。八味丸主之。
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腎,其標在脾。在腎者以水不歸原,水泛為痰也。在脾者以飲食不化,土不制水也。不觀強壯之人,任其多飲多食,則隨食隨化,未見其為痰也。唯是不能食者,反能生痰,此以脾虛不能化食,而食即為痰也。故凡病虛勞者,其痰必多,而病至垂危,其痰益甚。正以脾氣愈虛,則全不能化,而水液盡為痰也。然痰之與病,病由痰乎,痰由病乎,豈非痰必由於虛乎?可見天下之實痰無幾,而痰之宜伐者亦無幾。故治痰者,必先溫脾強腎,以治痰之本,使根本漸充,則痰將不治而自去矣。
—腎經之痰,水泛為痰者也。虛損乃水虧金涸,精不化氣,氣不化精而然。使不養陰以濟陽,則水氣不充,痰終不化;水不歸原,痰必不寧。宜以左右二歸、六味、八味等丸,酌其寒熱而用之。若陰火乘肺,津液乾涸,或喉痛,或煩熱,或喜冷,或便實,必察其真有火邪而痰嗽不已者,宜四陰煎、一陰煎之類加減主之。若火本非真,則但宜純補,庶保萬全也。
—有火之痰,陰虛火動,則水沸騰。動於腎者,猶龍火之出於海,龍升而水附。動於肝者,猶雷火之出於地,疾風暴雨,隨波湧而為痰,是有火也,故用六味以配火。
—無火之痰,腎虛不能制水,則水不歸原。如水逆行,洪水氾濫而為痰,是無火也,故用八味以補火。
—脾虛不能制濕,腎虛不能約水,皆能為痰,此即寒痰之屬也。或以脾陰乾燥,而液化為膠;或以金水偏枯,而痰本乎血,此即熱痰之屬也。凡此二者,於痰症中十居八九,是皆虛痰之不可攻者也。又或有過用峻利,以致痰反日甚者,亦皆脾腎受傷之候。治不求本,濟者鮮矣。
若腎氣虧損,津液難降,敗濁為痰者,乃真陰之病,宜用六味地黃丸為主。腎氣既壯,津液清化,而何痰之有哉?
—脾腎虛寒,不能運化而為痰者,不必兼治痰氣,只宜溫補根本。若中氣虛者,理中湯,或溫胃飲。陰不足者,理陰煎之類最妙。
澄按:虛損之人,未有無痰者也。消之不盡,除之又生。病已危劇,而喉中仍轆轆有痰聲者,蓋不知治其本也。虛損之人,素稟先天不足,或酒色過度,元精暗傷。精不化氣,氣不化精,則水穀之精微皆不能化為津液,而盡化為痰涎。計一日飲食之所生,不過一日痰涎之所耗。惟大補真元,察其腎中之陰陽而施治之。若腎中陰虛者,壯水之主;陽虛者,益火之源。如是則陰陽相濟,水充而痰自化,火足而痰自寧,不治痰而痰自不生矣。
附:雜證各種痰
中脘停痰
《活人書》云:中脘有痰,令人憎寒壯熱,惡風自汗,胸膈痞滿,類傷寒,但不頭痛,項強為異。五飲湯。
脾經濕痰
脈緩面黃,肢體沉重,嗜臥不休,腹脹食滯,其痰滑而易出。二陳湯,六君子湯,白朮丸。
肺經燥痰
脈澀面白,上氣喘促,灑淅寒熱,悲愁不樂,其痰澀而難出。利金湯,潤肺飲,人參逍遙散,觀音應夢散。
肝經風痰
脈弦面青,四肢滿悶,便溺閉澀,時有躁怒,其痰清而多泡。水煮金花丸,防風丸,川芎丸。
心經熱痰
脈洪面赤,煩熱心痛,口乾唇燥,時多喜笑,其痰堅而成塊。小黃丸,大黃湯,小柴胡加半夏湯。
腎經寒痰
脈沉面黑,小便急痛,足寒而逆,心多恐怖,其痰有黑點而多稀。薑桂丸,八味丸,胡桃理中湯。
痰飲
痰飲積於腸胃之間,空隙之地,中下二焦。其人素肥今瘦,水走腸間,轆轆有聲,心中極冷,以溫藥和之,宜桂苓甘術湯。
懸飲
懸飲,虛懸流走不定,隨氣上下出入,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十棗湯。
溢飲
飲積胸中,不能久留,滿而必溢,飲水流於四肢,當汗不汗,四肢沉重,身體疼痛。大青龍湯汗之。
支飲
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分干分支,而旁流曲引,別滲腰背胸脅。五苓散,澤瀉湯利之。
伏飲
伏於膜原經絡骨節之地,膈滿嘔吐,喘咳寒熱,腰背痛,目淚出,其人振振惡寒,身瞤惕。倍術丸。
清痰
生於脾,多腹痛,或二便不通。
濕痰
亦脾之所生。四肢倦怠,或久瀉積垢,或淋濁白淫。
食痰
食積之所化,或挾瘀血,內成窠囊痞塊,外為痞滿堅硬。保和丸主之。
郁痰
痰留胃脘,吞酸嘈雜,嘔吐食少,噎膈噯氣。越鞠丸。又方,殭蠶、瓜蔞、訶子、貝母、五倍子。
火痰
上衝頭面烘熱,或眉稜、鼻、額作痛。用茯苓、五味、半夏、甘草、細辛、乾薑 大黃。
酒痰
飲酒太過,乾嘔噯氣,腹痛作瀉。白龍丸。
伏痰
略有感冒,便發哮嗽,呀呷有聲。烏巴丸。
燥痰
咽乾鼻燥,咳嗽喉痛。清化丸,化痰丸。
老痰
凝結胸臆,稠黏難咯。滾痰丸。
氣痰
七情過多,痰滯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膈痞悶。四七湯,六合湯。
驚痰
或迷心竅,心痛驚悸,怔忡恍惚,夢寐奇怪,妄言見鬼,巔狂癇喑。硃砂消痰飲。
風痰
眩暈頭風,眼目瞤動,耳輪騷癢,左癱右瘓,麻木疲倦。用白附、天麻、雄黃、牛黃、殭蠶、皂角。
飲痰
停於膈上,一臂不遂,時復轉移一臂;蓄於脅下,脅痛乾嘔,往來寒熱。指迷茯苓丸。
虛痰
脛膝痠軟,腰背強痛,骨節冷痹,牽連隱痛,又多寒熱。若氣虛寒痰,用人參、茯苓、苡仁、半夏、陳皮、甘草、肉桂。若氣虛熱痰,用麥冬、花粉、甘草、陳皮、白芥子、神麯、白芍、茯苓、當歸。
新痰
新起之痰,其症輕,其形色青白稀薄,其氣味亦淡。初起頭痛發熱,類外感傷寒。半夏、陳皮、花粉、茯苓、甘草、蘇子。
久痰
久遠之痰,其根深,其症重,其形色黃濁稠黏凝結,漸成惡味,甚則潮熱咳嗽,有似內傷陰火。熟地、茯苓、山藥、苡仁、芡實、萸肉、五味、車前、益智。
稠痰
飲食衣褥過厚,火蒸津液,成痰稠濁。又有火鬱於心肺。海石、瓜蔞、半夏、訶子、杏仁、貝母、五倍子。
暑痰
暑熱傷肺,多有痰涎,神志不清。宜清時令之火,則金清而木有制;開鬱結之痰,則神安而氣自寧。
喘痰
虛喘者氣乏身涼,痰冷如冰;實者氣脹胸滿,身熱便硬,喘動有痰而有聲。定喘湯。
虛弱人痰
虛弱人中焦有痰,胃氣亦賴所養,不可盡攻,攻盡則愈虛而愈劇。不可純補脾胃之上,而當補命門之火。火土丹。
沫痰
人有坐處,卒吐痰涎滿地,其痰不甚稠黏,此氣虛不攝而吐沫也。不可用利藥,六君子湯加益智仁以攝之。
陰火痰
面有紅光者,乃陰火上炎。又當用滋陰藥,地黃湯加麥門冬、五味子。
塊痰
凡人身上有塊,不癢不痛,或作麻木,乃敗痰失道,宜隨處用藥消之。
怫鬱痰
痰挾瘀血,結成窠囊,膈間脹悶。又胃脘之血為痰濁所滯,日積月累,漸成噎膈反胃。若用燥劑,其結愈甚。惟竹瀝、韭汁、薑汁可以治之,進三五杯。後用養血健脾一法,神術丸大效。
治案
朱丹溪治一老人,頭目昏眩而重,手足無力,吐痰相續,脈左散大而緩,右緩大不及左,重按皆無力,飲食略減而微渴,大便四日始一行。醫投風藥。朱曰:若是至春必死。此大虛症,宜大補之。以參、耆、歸、芍、白朮、陳皮濃煎,下連柏丸三十粒。服一劑後,而精力如丁年。連柏丸,薑汁炒,姜糊為丸。冬加乾薑少許。
薛立齋治一富商,飲食起居失宜,大便於結。服潤腸等丸後,胸腹不利,飲食不甘,口乾體倦,發熱吐痰。服二陳、黃連之類,前症益甚,小便滴瀝,大便泄瀉,腹脹少食。服五苓、瞿麥之類,小便不通,體腫喘嗽。用金匱腎氣丸,補中益氣湯而愈。
又治一人,咳嗽吐痰。用二陳,芩、連、枳殼,胸滿氣喘,侵晨吐痰。加蘇子、杏仁之類,口渴作熱。薛曰:侵晨吐痰,脾虛不能運化;胸滿氣喘,脾虛不能生金;涎沫自出,脾虛不能收攝;口乾作渴,脾虛不能生津。以六君子湯加炮姜,溫補脾胃。更用八味丸,以補土母而安。
生生子治一人,心血不足,胃中有痰,下元陽氣不充,脈六部皆弱,惟右關滑。以遠志、枸杞子各四兩,巴戟、菟絲子、破故紙、山茱萸各二兩,五味子、白茯神、人參各一兩,煉蜜為丸,空心服,淡鹽湯送下三錢。外以固陽鎖金丹助之,龍齒、益智各一兩,黃柏二兩,辰砂、甘草、蓮花心各五錢,芡實粉打糊為丸,梧桐子大,每夜燈心湯送下一錢五分,極能固精。
痰證例方
二陳湯 治痰飲嘔惡,風寒咳嗽,脾胃不和。
陳皮 半夏(各三錢) 茯苓(二錢) 甘草(一錢)
水二鍾,姜三片。
加丁香,治嘔吐吞酸,胃脘痛。加蒼朮,治嘔吐清水如注。加黃芩,治熱痰。加桂、附,治寒痰、痰瘧、厥冷。
李士材曰:肥人多濕,濕挾熱而生痰,火載氣而逆上。半夏之辛,利二便而去濕;陳皮之辛,通三焦而理氣;茯苓佐半夏,共成燥濕之功;甘草佐陳皮,同致調和之力。
六君子湯 治一切中氣虛弱生痰。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各一錢) 陳皮 半夏(各一錢五分)
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湯。
柯韻伯曰:經曰:壯者氣行則愈,怯者著而為病。蓋人在氣交之中,因氣而生,而生氣總以胃氣為本。食入於陰,長氣於陽,晝夜循環,周於內外。一息不運,便有積聚,或脹滿不食,或生痰飲,因而肌膚消瘦,喘咳嘔噦,諸症蜂起,而神機化絕矣。四君,氣分之總方也,人參致沖和之氣,白朮培中宮,茯苓清治節,甘草調五臟。諸氣既治,病安從來?然撥亂反正,又不能無為而治,必舉夫行氣之品以輔之,則補品不至泥而不行,故加陳皮以利肺金之逆氣,半夏以疏脾土之濕氣,而痰飲可除矣。加木香以行三焦之滯氣,縮砂以通脾腎之元氣,而膹郁可開也。四君得四輔而補力培宣,四輔有四君而元氣大振,相須而益彰者乎。
茯苓湯
茯苓 白朮(各五錢,炒)
—方有白芍,名白朮散。
指迷茯苓丸 治中脘留伏痰飲,臂痛難舉,手足不得轉移
半夏(二兩) 茯苓(一兩) 枳殼(五錢) 風化硝(二錢五分)
上為末,薑汁為丸。每服三十丸,薑湯下。
硃砂消痰丸
膽星(五錢) 硃砂(二錢,另研) 麝香(二分,另研)
上為末。臨臥薑湯調下。
五飲湯 治五飲最效。
旋覆花 人參 橘紅 枳實 白朮 茯苓 厚朴 半夏 澤瀉 豬苓 前胡 桂心 白芍 甘草(各等份)
每兩分二服。姜十片,水二鍾煎服。因酒成飲,加葛花、砂仁。
白朮丸 治濕痰咳嗽。
南星 半夏(各一兩) 白朮(一兩五錢)
蒸餅為丸,薑湯下四錢。
川芎丸 消風化痰,清利上膈。
川芎 薄荷(各七兩) 桔梗(十兩) 甘草(三兩五錢) 防風(二錢五分) 細辛(五錢)
上為細末,蜜丸,每丸重三分。每服一丸,臨臥細茶下。
防風丸 治一切痰。
防風 川芎 天麻 甘草(各二兩) 硃砂(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每丸重一錢,硃砂為衣。每服一丸,荊芥湯下。
利金湯 治氣壅之痰。
桔梗 貝母 陳皮(各三錢) 枳殼(一錢五分) 茯苓(二錢) 甘草(五分)
水二鍾,姜五片,不拘時服。
潤肺湯
貝母(二錢) 桔梗(一錢) 花粉(二錢) 甘草(五分) 麥冬 茯苓 橘紅(各一錢五分) 生地(二錢五分) 知母(七分) 生薑(三片)
桂苓甘術湯 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
茯苓(四兩) 桂枝 白朮 甘草(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趙以德曰:《靈樞》謂心包絡之脈,動則病胸脅之支滿者,謂痰飲積於心包,其病則必若是目眩者,痰飲阻其胸中之陽,不能布水精於上也。茯苓治痰飲,伐腎邪,滲水道,故用以為君。桂枝通陽氣,和營衛,開經絡,痰水得溫則行,故以為臣。白朮治風眩,燥痰水,除脹滿,故以佐茯苓。然中滿者勿食甘,此用甘草何也?蓋桂枝之辛,得甘則佐其發散,復益土以制水,且得茯苓則不資滿,而反泄滿。本草云甘草能下氣,治煩滿,故用之也。夫短氣有微飲,此水飲停蓄,呼吸不利而然也。《金匱》並出二方,妙義益彰。呼氣之短,用桂苓甘術湯之輕清以通其陽,陽氣化則小便能出矣。吸氣之短,用腎氣丸之重降以通其陰,腎氣通,則關門自利矣。
化痰丸
半夏 陳皮 乾薑 白朮(各一兩)
薑汁為丸。薑湯下二十丸。
神術丸
蒼朮(一斤,去皮,切末用之) 白芝麻(五錢,取汁)
水二盞,大棗十五枚,煮爛去皮核,研以麻汁成稀膏,和入搜勻,杵臼熟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白湯吞五七十丸,一日服二三次。忌桃、李、雀、鴿。初服時膈間必微嗽,且以蒼朮制之,覺燥甚再進梔子散一服,久之自不燥也。
六合湯 治七情氣鬱,結成痰涎,狀如破絮,或如梅核,咯不出,咽不下,嘔逆噁心。
陳皮 半夏 茯苓 厚朴 香附 紫蘇(等份)
每服四錢,姜三片煎服。
倍術丸 治五飲。
乾薑 肉桂(各半斤) 白朮(一斤)
上為末,蜜丸小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下。
烏巴丸 治胸膈久為頑痰所害,面色青白浮腫,不思飲食,遍身疼痛,夜間氣壅不得睡,往來寒熱,手足冷痛,不能轉側。屢用痰藥墜之不下,取之不出,此是頑痰堅滯。宜此藥利下之則愈,未利再服。
烏梅肉(二兩) 巴霜(五粒,去油)
上用水二碗,砂鍋內將烏梅肉煮爛,候水少干,入巴豆,將竹片攪如稠糊,取出搗為丸,桐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五丸止,薑湯下,不拘時。
豬肺湯 治肺經燥痰。
豬肺(一個) 卜子(五錢) 白芥子(一兩) 五味
調和,飯後食之。
上焦之痰,湯藥不能愈者,久留於肺,而盡消其膈膜之痰,此亦治之最巧者也。
火土丹 治虛弱人痰。
人參 白朮 茯苓 苡仁 芡實 白芥子 橘紅 熟地 山萸 五味 肉桂 砂仁 益智
上為末,蜜丸。
補陰丸 治陰虛有痰,膈上不清者。
龜板(一兩五錢) 黃柏(一兩五錢) 牛膝(二兩) 乾薑(二錢) 陳皮(五錢)
薑汁糊丸。
消飲丸 治停飲胸滿嘔逆,腹中水聲,不思飲食。
白朮(二兩,炒) 茯苓(五錢) 枳實(炒) 乾薑(炮,各七錢)
上為細末,蜜丸桐子大。溫水下三十丸。
玉壺丸 治風痰頭痛,亦治諸痰。
南星(生) 半夏(生,各一兩) 天麻(五錢) 白麵(三兩)
每服三十丸,薑湯下。
—方,用南星、半夏各二兩俱制,天麻、白礬各五錢,共為末,薑汁丸如胡椒大,每服三十丸。
玉粉丸 治氣痰咳嗽。
南星 半夏 橘紅
蒸餅丸,人參湯下。
玉液丸 治風熱痰涎壅盛,利咽膈,清頭面,止咳嗽,除煩熱。
半夏 枯礬 寒水石
上研勻,麵糊丸,薑湯下三十丸
千緡湯 治痰迷心竅,怔忡不止。
陳皮 半夏 茯苓 茯神 麥冬(各一錢五分) 沉香 甘草(各五分)
導痰湯 治一切痰涎壅盛,或胸膈留飲,痞塞不通。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南星 枳殼
加生薑五片,煎服。
方見各門
八味丸(見仲景治法。)
六味丸(見秦越人治法。)
人參理中湯
胡椒理中湯
薑桂湯
大青龍湯(以上見下集外寒。)
梔子金花丸
大黃湯
小黃丸(以上見下集積熱。)
生脈散(見下集外暑。)
十棗湯
五苓散
澤瀉湯
防己丸(以上見下集濕門。)
保和丸(見下集食積。)
定喘湯(見喘。)
歸脾湯(見血。)
二母散
阿膠散
寧嗽湯
鳳髓湯
觀音應夢散(以上見咳嗽。)
知母茯苓湯(見肺痿。)
補中益氣湯(見東垣治方。)
滾痰丸
小陷胸湯
人參半夏湯(以上見下集外痰。)
左歸飲
右歸飲
四陰煎
越鞠丸
人參逍遙飲
一陰煎(以上見景岳治法。)
四七湯(以上見郁。)
理陰煎(見下焦屢散。)
天冬丸
百合固金湯(以上見血。)
上集卷之十八
七情內郁
經旨
《剛柔》篇曰:憂恐忿怒傷氣,氣傷臟,乃病臟。憂愁思慮即傷心。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即傷肝。愁憂恐懼即傷心。形寒寒飲則傷肺。
《本神》篇曰: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䐃脫肉,毛悴色夭,死於冬。脾憂愁而不解則傷意,意傷則悗亂,四肢不舉,毛悴色夭,死於春。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妄不精,當人陰縮而筋攣,兩脅骨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皮革焦,毛悴色夭,死於夏。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於季夏。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
《疏五過論》曰: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五氣留連,病有所並。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沮。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脈滿去形。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始富後貧,雖不傷邪,皮焦筋屈,痿躄為攣。
脈法
郁脈多沉伏,郁在上則見於寸,郁在中則見於關,郁在下則見於尺,左右皆然。郁脈或促,或結,或澀。
景岳曰:凡郁之脈,在古人皆以結、促、止節為郁脈,使必待結、促、止節而後為郁,則鬱症不多見矣。故凡鬱症,但見氣血不順,而脈不和平者,其中皆有郁也。惟情志之郁,則如弦、緊、沉、澀、遲、細、短、數之類,皆能為之。至若結、促之脈,雖為郁病所常有,然病郁者未必皆促、結也。惟氣血內虧,則脈多間斷,若平素不結,而因病忽結者,此以不相接續,尤屬內虛。故凡辨結、促者,又當以有神無神辨之,其或來去有力,猶可郁論。若以無力之結、促,而悉認為氣逆痰滯,妄行消散,則十誤其九矣。
郁論
吳澄曰:百病皆生於郁。故凡病之屬郁者,十常八九。有本氣自鬱而病者,有別臟所乘而鬱者。《內經》所論,只言五行勝復之理,故有五氣之郁。丹溪推而廣之,則有氣、血、痰、火、濕、食之六郁。趙氏又推而廣之,凡傷風、傷寒、溫暑、時疫外感等症,皆作郁看。余又推而廣之,凡七情五志,勞傷積食,各病皆屬於郁。蓋情志怫抑,無不關於心,郁者心病也。童男、室女、師尼、寡婦,所欲不得,或先富後貧,先貴後賤,名利場中榮辱所關,或衣食牽累,利害切身,因而抑鬱成勞損者,不知凡幾,皆心之郁以致之也。趙氏以木氣一郁,而五氣相因皆郁,主以逍遙散。予謂心氣一郁,而百病相因皆郁,宜用趙敬齋補心丸,並歸脾湯。蓋心藏神而生血,心鬱則不能生血而血少,血少則怔忡健忘,驚悸,盜汗,遺精之虛症生矣。心鬱則不能生脾土,脾傷則不能統血,不能統血則吐衄,不眠食少,腸紅崩漏,體倦神疲之虛症生矣,故主以歸脾湯。歸脾者,治勞傷心脾之聖藥也。心者君主之官,五臟系皆通於心,一有不平,心即應之。補心之方,前哲不少,然未能貫乎五臟。惟趙敬齋補心丸一方,極其縝密,能安養心神,治心氣不足也。經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則女子不月。有不得隱曲者,蓋指憂心悄俏,抑鬱不伸,有無可如何之狀,生氣日削,神氣日喪,而在女子則為不月也。嗚呼!天不滿東南,地缺陷西北,則天地亦無全功,而人生朝露,寄居塵世,氣運不齊,機緣難湊,豈盡十全,從心所欲,惟居命以俟之。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患難行乎患難,故無入而不自得焉。孔聖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顏氏一簟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此皆治郁之真詮,卻病之妙諦。然非有根基上智之人,襟懷曠達之士,終久擺脫不開,必愈病而愈郁,愈鬱而愈病,惟有待斃而已。雖千百劑逍遙、歸脾何益也?
郁證
《內經》曰: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然調其氣,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泄之。
澄按:金木水火土,各有其性,所願不遂,則鬱生焉。達之、發之、奪之、泄之、折之,不過順其自然之性而已。丹溪云: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鬱,百病生焉。是郁之為病,非獨六氣使然。《內經》五法,不得不借五氣以發明其精妙,其中意義無窮,不可執一而論也。古方越鞠丸、四磨湯、四七湯、七氣湯,皆以行氣開鬱化痰為主。若病初起氣滯,鬱結不開,宜順其自然之性而開之則可矣。若久病虛損之人,情志不遂,所願不得,勞心焦思,憂愁百結,神消氣阻,精血暗傷,不知培補真元,而仍日以行氣化痰開鬱為事,其不危者幾希。況今時之人,適意者恆少,怫意者恆多,虛損之因皆從此起。惟能順其自然之性,從其心之所欲,則心境漸開,興趣日起。此即達之、發之、奪之、泄之、折之之法,而非逍遙、鬱金等藥所可療也。
論情志三郁
一曰怒郁
怒郁者,大怒氣逆之時,則實邪在肝,故見氣滿腹脹,所當平也。及其怒後,而逆氣已去,惟中氣受傷矣。既無脹滿疼痛等症,而或為倦怠,或為氣逆,或為少食,此以木邪剋土,損在脾矣。是可不知培養,而仍加消伐,則所伐者其誰乎?此怒郁之有先後、有虛實,所當辨也。
怒郁之治,暴怒傷肝,逆氣未解,而為脹滿,或疼痛者,宜解肝煎、神香散、六郁湯、越鞠丸。若怒氣傷肝,因而動火,以致煩熱脅痛脹滿,或動血者,宜化肝煎。若怒郁不解,或生痰者,宜溫膽湯。若怒後逆氣既散,肝脾受傷,而致倦怠食少者,宜五味異功散,或五君子煎、大營煎、歸脾湯之類。若血虛有火,而兼抑鬱不開者,宜暢郁湯。
一曰思郁
思郁者,惟曠女嫠婦,及燈窗困厄,積疑在怨者皆有之。思則氣結,結於心而傷於脾也,及其既甚,則上連肺胃,而為咳喘,為失血,為噎膈,為嘔吐;下連肝腎,則為帶濁,為崩淋,為不月,為勞損。若初病氣結而為滯者,宜順宜開。久病而損及中氣者,宜修宜補。然以情病者,非情不解。其在女子,必得願遂而後可釋,或以怒勝思,亦可暫解;其在男子,非有能屈能伸,達觀上智者,終不易解也。若病既成,損傷必甚,而再行消伐,其不明亦甚矣。
思郁之治,若初有鬱結,滯逆不開者,宜和胃煎加減治之,或二陳湯,或啟脾丸、沉香降氣散。凡婦人思郁不解,致傷衝任之源,而氣血日虧,漸致經脈不調,或短少漸閉者,宜逍遙飲、大營煎。若思憶不遂,以致遺精,帶濁,病在心脾不攝者,宜秘元煎。若思慮過度,以致遺精滑泄,及經脈錯亂,病在肝腎不固者,宜固陰煎。若思郁動火,以致崩淋失血,赤帶內熱,經脈錯亂者,宜保陰煎。若思郁動火,陰虛肺熱,煩熱咳嗽見血,或骨蒸夜熱者,宜四陰煎,一陰煎。若儒生蹇厄,思結枯腸,及任勞任怨,心脾受傷,以致怔忡健忘,倦怠少食,漸至消瘦,或為膈噎嘔吐者,宜壽脾煎,七福飲。若心膈氣有不順,或微見疼痛者,宜歸脾湯,或加砂仁、白蔻、丁香之類,或微順之。若思慮太過,致傷心脾者,宜資成湯。
一曰憂鬱
憂鬱者,全屬大虛,本無實邪,此多以衣食之累,利害之牽,及悲、憂、驚、恐而致郁者,總皆憂鬱之類。蓋悲則氣消,憂則氣沉,必傷脾肺;驚則氣亂,恐則氣下,必傷肝腎。此其慼慼悒悒,但有消索,神志不振,心脾日以耗傷。凡此之輩,皆陽消症也,尚何實邪?使不知培養真元,而再加解散,其與鸕鷀腳上割股者何異焉?是不可不加審察也。
憂愁之治,若初郁不開,未至內傷而胸膈痞悶者,宜二陳湯、平胃散,或和胃煎、六君子湯之類。若憂鬱傷脾,而吞酸嘔惡者,宜溫胃飲、神香散。若憂鬱傷脾肺,而困倦怔忡,倦怠食少者,宜溫脾湯、壽脾煎。若憂思傷心脾,以致氣血日消,飲食日減,肌肉日削,宜五福飲、七福飲,甚者大補元煎。
澄按:五氣之郁,自外而入,故郁在六經。七情之郁,自內而生,故郁在五臟。五臟之中,又以心經為主,以其有脈絡相通,故郁者實乃心病也。雖曰情志憂思怒三郁,而喜悲驚恐,亦無不在其中,皆可圓活融貫。惟思慮成郁用歸脾湯,恚怒成郁用逍遙散,俱加山梔。蓋鬱則氣滯血耗,故用當歸隨參補血,白芍隨術解鬱,復用炒黑山梔,取其味清氣浮,能升能降,以解五臟熱,益少陰血。若不早治,癆瘵之由也。若肝氣不伸,下侮脾土者,宜升補中和湯。血虛有火者,宜暢郁湯。
失精脫營證
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病從內生。先富後貧,病曰失精。先貴後賤,病曰脫營。外身漸瘦,內無精神,非藥可治。
又有鬱結在脾,不斷飲食,午後發熱,酉戌時退,或煩悶渴嘔,或坐臥如癡,喜向暗處,婦人經少,男子溺澀,皆郁病也。
更有失名利之士,有志恢圖,過於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因而內熱,亦郁病也,宜歸脾湯加梔子,隨症調攝。
諸郁證治
木鬱
胠脅脹滿,目赤暴痛,此木鬱也,治宜達之。達者,通暢之義也。
火鬱
咳嗽痰喘,風疹潮熱,此火鬱也,治宜發之。發者汗之也,升舉之也。
土鬱
食滯中焦,痰凝脾臟,熱壅腸胃,皆土鬱也,治宜奪之。奪者攻下也,劫而衰之也。
金鬱
癃閉氣喘,脹滿不眠,皆金鬱也,治宜泄之。泄者,滲泄而利小便,疏通其氣也。
水鬱
水腫脹滿,二便阻隔,皆水鬱也,治宜折之。折者,制御也,伐而挫之也,漸殺其勢也。
澄按:五郁之治,各存其法,然邪氣之客,正氣必損,故必調平正氣,以復其常。於治郁之後,苟調其氣,而尚未平復,則當益其所不勝以制之。如木鬱不已,當清肺金;火鬱不已,當滋腎水;水鬱不已,當補脾土;金鬱不已,當引火歸原;土鬱不已,當養肝調氣。此皆以其所畏而治之,即過者折之之理也。
心郁
神氣昏昧,心胸微悶,主事健忘。治宜肉桂、黃連、石膏、菖蒲之類。
肝鬱
兩脅膨脹,噯氣連連有聲。治宜青皮、川芎、吳茱之類。
脾郁
中脘微滿,生涎少食,四肢無力。宜陳皮、半夏、蒼朮之類。
肺郁
皮毛燥而不潤,欲嗽而無痰。治宜桔梗、麻黃、豆豉之類。
腎郁
小腹堅硬,精髓乏少,或濁或淋,不能久立。治宜肉桂、茯苓、小茴香之類。
膽郁
口苦,身微潮熱往來,惕惕然如人將捕之狀。治宜柴胡、竹茹、乾薑之類。
氣鬱
胸滿脅痛,脈沉而澀。宜二陳湯加蒼朮、川芎、香附,或分氣飲、四七湯、木香、沉香、砂仁、檳榔之類。
血鬱
四肢無力,能食便血,脈沉澀而芤。宜四物湯加桃仁、紅花、川芎、香附、丹皮,或越鞠丸、肉桂、五靈脂、大黃、朴硝之類。
痰鬱
動則喘,寸口脈沉而滑。宜二陳湯加南星、海石、枳殼、香附、瓜蔞,或化痰丸。
食鬱
噯酸胸滿,腹脹不能食,或嘔酸水,惡聞食氣。宜二陳湯合保和丸、枳實、三稜、山楂、蓬朮、卜子之類。
火鬱
瞀悶,小便赤澀而數,骨髓中熱,肌痹熱,捫之烙手。宜二陳湯加黃連、青黛、貝母、蒼朮、梔子、川芎,或火鬱湯、黃芩、花粉、梔子、石膏、童便、綠豆之類。
濕鬱
周身腫痛,脈沉而細。宜白芷、二朮、茯苓、川芎、香附子,或升陽除濕湯。或濕流關節,遇陰則發疼痛。宜羌活、獨活、二朮、苓、瀉之類。
風鬱
頭目皆痛,項背拘急,鼻嚏聲重,皮膚頑麻,癮疹瘙癢,或惡寒壯熱。宜消風散,或麻黃、桂枝、柴、葛、荊、防、生薑、薄荷之類。
寒鬱
寒多而嘔,腹痛糞溏,脈沉無力,厥冷拘急。宜理中湯、乾薑、桂、附、吳茱、蓽茇、胡椒之類。
熱鬱
大熱乾嘔,錯語不眠,口燥咽乾,狂躁心煩。宜黃連解毒湯、梔子、石膏、龍膽草、知母、連翹、犀角、元參之類。
治案
錢漸川幼攻文勤苦,久之抱郁成疾,上焦苦咽閉,中焦苦膈噎,下焦苦遺濁,極而嘔血幾殆,醫罔效。顧愛杏分治之,上焦用藥,清火解毒,食飽服;中焦用藥,開鬱除煩,食後服;下焦用藥,升降水火,空心服。品不過三四,劑不過五六,病若失。
吳茭山治一女子,瘦弱性急,因思過度,耗傷心血,遂得失志癲疾,或笑或哭,或裸體而走,或閉戶而多言。父母憂疑,諸療罔效。吳認其脈浮而澀,思慮過傷,神不守也。用河車二具,漂洗如法,煮爛,如豬肚切片,任意啖之,二次即愈。後服定志丸一料,日煎補心湯一服,調理一月。日後乃畢婚,次年生一子,身肥壯。
—女許嫁後,夫經商二年不歸,因不食,困臥如癡,無他病,多向里床坐。朱診其肝脈弦,出寸口,曰:此思想氣結也,藥難獨治,得喜可解,不然則傷脾。脾主思,過思則脾氣結而不食。怒屬肝木,木能剋土,怒則氣升發而衝開脾氣矣。今激之大怒,而哭至三時許,令解慰之,與藥一服,即索粥食矣。朱曰:思氣雖解,必得喜則庶不再結,乃詐以夫有書,且夕且歸,後三月夫果歸而愈
外郁
吳澄曰:內郁者,七情之郁也。外郁者,六氣之郁也。六氣傷人,皆有傳變,由輕及重。惟外郁之症,只在本經,聚而不散,有失升降變化之權,鬱結不開,厭厭有似虛損癆瘵之症。
外郁類虛損
素有陰虛火症,外為風寒水濕所感,皮毛閉寒即為郁。鬱則火不得泄,血隨火而妄行。鬱於經絡則從鼻出,鬱於胃脘則從口出。凡系郁,其脈必澀,其人必惡風惡寒。不知者便以為虛,而補之誤矣。視其面色必滯,喜嘔,或口苦,或吐酸,審有如是症,必當舒郁為主。
澄按:此外郁之類損者。蓋氣血充和,脈絡貫通,百病不生。今為六淫所傷,氣血抑窒,則有寒熱吐衄之患。雖年深月久,鬱而不開,不兼舒郁,治必不效。
火鬱類虛損
男婦四肢發熱,肌肉筋痹,骨髓皆熱如火燎,捫之令人亦熱。四肢屬脾,脾者,土也,熱伏地中,此病多因血虛而得。又因胃虛,過食生冷冰水無度,遏陽氣於脾土之中,宜以火鬱發之。
澄按:六郁之症,惟火最多,所以東垣之法,有火鬱湯、升陽益胃湯,升陽散火,補脾胃瀉陰火升陽等湯。
病多兼郁
郁者,結聚而不得發越也。當升不升,當降不降,當變化不變化,失其常度,而鬱病作矣。大抵諸病,多有兼郁者,或久鬱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故凡治病,必以郁法參而治之。
澄按:病生郁,郁生病,內外相因而為郁者也。更有一種湯藥雜亂,滋補妄投,病無增減,心中憒憒無可如何之狀,因藥不合症,郁上加郁,固結彌深,有成藥郁者。
治案
江少微治方信川子,年二十餘,因勞役失飢,漸得熱疾,六脈弦數,宛然類瘵,但日出氣暄則熱,天色陰雨夜涼則否,暄盛則增劇,稍晦則熱減,已逾二年。江曰:內傷脾胃,陰熾而陽郁耳。以補中益氣加丹皮、地骨皮,咳嗽喘急,再加阿膠、麥冬、五味子而愈。
虞恆德治一婦人,年四十餘,夜間發熱早晨退,五心煩熱無休止時。半年後虞診六脈,皆數伏而且牢,浮取全不應。與東垣散火湯四帖,熱減大半,胸中覺清快勝前。再與二帖,熱息悉退。後以四物、知母、黃柏,少佐以炒乾姜,服之而愈。
朱丹溪治一婦,年四十,外則覺冷,內則覺熱,身疼頭痛,倦怠,脈虛微澀。以川芎、白芍、柴胡各五分,羌活、炒柏、炙甘草三分,南星一錢,姜二片。
—室女因事忤意,鬱結在脾,半年不食,但日食菱、棗數枚,遇喜亦食饅頭彈子大,深惡粥飯。予思脾氣實非枳實不能散,以溫膽湯去竹茹與之,數十帖而安。
郁證例方
逍遙散 血虛肝燥,骨蒸勞熱,咳嗽潮熱,往來寒熱,口乾便澀,月經不調。
柴胡 當歸 白芍 白朮 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
加煨薑、薄荷煎。
趙羽皇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蓋肝性急善怒,其氣上行則順,下行則鬱,鬱則火動而諸症生矣。發於上則頭眩耳鳴,而或為目赤;發於中則胸滿脅痛,而或作吞酸;發於下則少腹疼疝,而或溲溺不利;發於外則寒熱往來,似瘧非瘧。凡此諸症,何莫非肝鬱之象乎?而肝木之所以郁者,其說有二,一為血少不能養肝也。蓋肝為木氣,全賴土以滋培,水以灌溉。若中氣虛,則九地不升,而木因之郁;陰血少則木無水潤,而肝遂以枯。方用白朮、茯苓者,助土氣以升木也;當歸、白芍者,益榮血以養肝也;丹皮解熱於中;梔子清火於下;獨柴胡一味,一以厥陰報使,一以升發諸陽。經云木鬱達之,柴胡其要矣。
加味歸脾湯
即歸脾加丹皮、梔子。
補心丸 能養心神,又治心氣不足,可與歸脾、壽脾功用相當。以治七情內傷之郁,不但補心,兼補五臟,無偏勝之弊。
人參 川歸 牛膝 黃耆 木通 麥冬 遠志 石菖蒲 香附 天冬 花粉 白朮 貝母 熟地 茯神 地骨皮
上為細末,大棗肉為丸,酒或圓眼湯送下五七十丸。
分氣飲
木通 青皮 半夏 陳皮 茯苓 甘草 肉桂 桑皮 腹皮 羌活 紫蘇 生薑 燈草 大棗
水煎服。
七情交感丹
香附(童便浸七日,曬乾,醋炒黃,一斤) 茯神(去心、皮,人乳浸,日曬夜露七日夜,四兩)
上為末,煉蜜丸彈子大,空心滾湯細嚼一丸。
越鞠丸 統治諸郁。
香附 蒼朮 川芎 山梔 神麯
為末,水泛成丸,如綠豆大,白湯下百丸。
四磨湯 治七情氣逆,上氣喘急,妨悶不食。
人參 烏藥 沉香 檳榔
等份,濃磨,煎三四沸,溫服。
—方,去人參,加枳實、木香,名五磨飲子,治氣厥。
七氣湯 治七情氣鬱。
半夏 厚朴 茯苓 紫蘇
加薑、棗煎。
四七湯 治七情氣鬱。
人參 官桂 半夏 甘草
加姜煎。
心腹痛,加玄胡索。
化肝煎 治怒氣傷肝,因而氣逆動火,致為煩熱,脅痛脹滿,動血等症。
青皮 陳皮 白芍(各二錢) 丹皮 梔子 澤瀉(各一錢五分) 土貝母(二三錢)
寒熱加柴胡,下血加地榆。
逍遙飲 治思郁過度,致傷心脾衝任之源,氣血日枯。
當歸(二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熟地(三五錢) 棗仁(二錢) 茯神(一錢五分) 遠志(三五分) 陳皮(八分) 炙草(一錢)
氣虛加人參。
解肝煎 治暴怒傷肝,氣逆脹滿,陰滯等症。
陳皮 半夏 厚朴 茯苓(各一錢五分) 蘇葉 白芍(各一錢) 砂仁(七分) 姜(三五片)
沉香降氣散 陰陽壅滯,氣不升降,胸膈痞塞,或吞酸,脅下妨悶。
沉香(二錢二分) 砂仁(七錢五分) 香附子(去毛,鹽水炒,六兩二錢五分) 甘草(一錢五分)
神香散 胸膈胃脘逆氣難解,疼痛,嘔噦,脹滿,痰飲,膈噎。
丁香 白豆蔻(或砂仁亦可)
二味等份,為末。清湯調下五七分,甚者一錢。
火鬱湯 火鬱於中,四肢發熱,五心煩悶,皮膚盡赤。
連翹 薄荷 黃芩 梔子 葛根 白芍 升麻 柴胡
又方 治五心煩熱,升散火鬱,手足心熱。
升麻 乾葛 防風 柴胡根 炙甘草 白芍(各五錢)
柴胡升陽湯
升麻 葛根 獨活 羌活(各五錢) 防風(一錢五分) 甘草(二錢) 柴胡(五錢) 炙甘草(二錢) 人參(五錢) 白芍(五錢)
升陽益胃湯 治脾胃虛弱,怠惰嗜臥,時值秋燥令行,濕熱方退,體重節痛,口苦舌乾,心不思食,食不知味,大便不調,小便頻數,兼見肺病,灑淅惡寒,慘慘不樂,乃陽氣不升也。
黃耆(二兩) 人參 炙甘草 半夏(一兩) 白芍(炒) 羌活 獨活 陳皮 防風(五錢,以其秋旺,故以辛溫防風瀉之) 白朮(土炒) 茯苓(小便利,不渴者勿用) 澤瀉(不淋勿用) 柴胡(三錢) 黃連(二錢)
每服三錢,薑、棗煎。
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 治飲食傷胃,勞倦傷脾,火邪乘之而生大熱,右關脈緩弱,或弦或浮數。
黃耆 蒼朮(泔浸,炒) 甘草(炙) 羌活(一兩) 升麻(八錢) 柴胡(一兩五錢) 黃連(五錢) 黃芩(七錢) 人參(七錢) 石膏(少許,長夏微用,過時去之)
每服三錢或五錢。
四神散
香附(一錢) 烏藥(一錢) 蘇梗(五分) 甘草(三分) 川芎(三分) 白芷(五分)
—方,加當歸二分,白朮三分,神麯三分,水煎服。
梔子湯
山梔仁(薑汁浸一宿,曬乾炒黑色)
研極細末,用人參二分,麥冬一錢,烏梅二個,沖湯調梔仁末二茶匙服。
暢衛舒中湯
香附(醋炒,八分) 蘇梗(五分) 蒼朮(泔浸,八分) 貝母(八分) 連翹(去心,五分) 川芎(六分) 神麯(炒,一錢) 沙參(一錢) 桔梗(四分) 南木香(五釐)
大劑煎,徐徐呷之。
加減補中益氣湯
人參(一錢) 黃耆(八分) 歸身(八分) 陳皮(六分) 白朮(八分) 甘草(五分) 澤瀉(六分) 黃柏(五分) 丹皮(六分)
越鞠湯
香附(醋炒,一錢) 蘇梗(六分) 連翹(六分) 蒼朮(八分) 黃芩(八分) 甘草(三分) 桔梗(四分) 枳殼(五分) 神麯(一錢) 梔子(六分) 川芎(六分)
水煎服。
暢中湯
香附(八分) 蒼朮(一錢) 神麯(三錢五分) 川芎(七分) 黃芩(八分) 枳殼(三分) 蘇梗(五分) 甘草(三分)
姜一片,棗二枚,水煎服。
暢衛豁痰湯
蘇梗(四分) 桔梗(四分) 香附(五分) 連翹(三分) 前胡(六分) 川芎(六分) 赤芍(六分) 貝母(五分) 蒼朮(四分)
水煎服。
和中暢衛湯
蘇梗(五分) 香附(醋炒,一錢) 川芎(八分) 桔梗(六分) 蒼朮 神麯(炒,一錢) 貝母(八分) 連翹(去子尖,六分) 砂仁(研碎,三分)
姜三片,水煎服。
方見各門
五味異功散
五君子湯(見泄瀉。)
四物湯(見秦越人治法。)
大補元煎
大營煎
五福飲
一陰煎
七福飲
四陰煎(以上見景岳治法。)
六君子湯
二陳湯(以上見痰證。)
溫膽湯(見不眠。)
黃連解毒湯(見積熱。)
壽脾煎(見下血。)
秘元煎
固陰煎(以上見遺精。)
保陰煎(見怔忡。)
溫胃飲(見寒。)
保和丸(見食積。)
啟脾丸(見飲食不甘。)
理中湯(見寒。)
消風散(見風熱。)
升陽除濕湯(見濕。)
上集卷之十九
遺精白濁
經旨
《六節藏象論》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
《痿論》曰:思想無窮,所願不遂,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
《經脈》篇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
《本藏》篇曰:人之氣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
脈法
遺精之脈,當驗於尺。結芤動緊,二症之的。微澀陰傷,洪數火迫,弦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曰革,男子亡血失精,女人半產漏下。
遺精白濁
吳澄曰:經言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蓋腎受五臟六腑之精,受而藏之。氣盛之人,輸瀉有常,隨泄隨生。虛勞之人,精不化氣,氣不化精,臟氣已虧,邪氣乘之,則藏不固,或遺精,或赤白濁而漏失無常也。愈虛則精濁愈甚,精濁愈甚則令人愈虛,非比外來之邪,濕熱為患,真元未傷者,同日語也。其症必少腹強急,陰頭寒,目痛發落。其脈數而散,芤動微緊,日漸羸瘁者是也。
夢遺精滑不同
因夢而出精者,謂之夢遺。不因夢而精自出者,謂之精滑。夢遺者,有情有火,有虛有溢,有因情動而夢者,有因精動而夢者。情動者,當清其心;精動者,當固其腎;滑精者無非腎氣不守而然。若暴滑而兼痛者,則當從赤白濁論。
精氣神相因為用
精生氣,氣生神,神又生精,生生不息。若思慮傷神,神耗則氣必先散,氣散則精不能固而日離。若房勞過欲則傷精,精敗則神枯,神枯則氣散。若勞傷竭力則傷氣,氣傷則精絕,精絕則精不能獨藏而自耗也。
神為氣主,神動則氣隨。氣為水母,氣聚則水生。故人之一身,貪心動則津出,哀心動則淚出,愧心動則汗出,欲心動則精出。
五臟遺精
五臟各有精,腎則受而藏之。故遺精之病,五臟皆有,非獨腎也。如心病而遺者,必血脈空虛,本縱不收。肺病而遺者,必皮革毛焦,喘急不利。脾病而遺者,必色黃肉痿,四肢怠惰。肝病而遺者,色青筋痿。腎病而遺者,色黑水枯。更當以六脈參詳,昭然可辨。若腎臟自病,專治其腎。如他臟移病於腎者,則與他臟兩治之。
安心定神固精
凡病精泄不禁,自汗頭眩虛極,或寒或熱,用補澀之藥不效,其脈浮軟而散,蓋非虛也,亦非房室過度。此無他,心有所睹,因有所慕,意有所樂,欲想方興,不遂所欲,而致斯疾。既以藥補,且固不效,將何以治之?緣心有所愛,則神不歸;意有所想,則志不寧。當先和營衛,營衛和則心安;次調其脾,脾氣和則志定。心腎交媾,精神內守,其病自愈。其法用人參三錢,當歸一錢,洗焙為末,作三服,糯米飲調下,服畢自汗出而寒熱退。若頭眩未除,用川芎三錢,人參一錢,焙,為末,作三服,沸湯調下。頭眩瘥而精不禁者,用白芍五錢,丁香三錢,銼散,每服用生薑五片,棗二枚,以水同煎,空心服,即心安神定,精固神悅。
三陰虧損夢遺
腎氣不足,用益志湯,金鎖正元丹。肝腎虛熱者,用六味丸,加味逍遙散。脾虛熱者,用六味丸,補中益氣湯。凡此悉屬不足之症,宜用十全大補湯,或用萆薢分清飲。思慮傷脾者,兼用歸脾湯加山萸、山藥。肝腎虧損者,六味丸。真陽虛敗者,八味丸。心腎不交,萆薢分清飲。心氣虛熱者,清心蓮子飲。
夢遺自遺小便後精出
夢遺因心經有火,神思不寧,所以夢與人交而精泄。治當用清心安神,溫膽等劑,加黃連、生地、人參、遠志、茯神、棗仁、羚羊角之類。
有自遺者,乃氣血虛而下脫。有因熱而流通者,當分虛實。須用八物湯加龍骨、牡蠣、樗根皮之類。
有小便後精出不可禁,或不小便而自出者,或莖中出而癢痛,常欲如小便者。並宜先服辰砂妙香散,或威喜丸,或分清飲。別以綿裹龍骨同煎,或加五倍子、牡蠣、白茯苓、五味子之屬煎服。
夢遺多屬鬱滯
凡夢遺白濁,與澀清藥益甚者,知其鬱滯,改用導赤散大劑服之,遺濁皆止。或用豬苓丸,神芎丸。
白濁有精竅溺竅之不同
白濁症,有濁在溺者,其色白如泔漿。凡肥甘酒醴,辛熱煿炙之物,用之過當,皆能致濁,此濕熱之由內生者也。又有炎熱濕蒸,主客時令之氣侵及臟腑者,亦能致濁,此濕熱之由外入者也。然自外而入者少,自內而生者多。總之,必有熱症熱脈,方是火症。清去其火,則濁無不愈矣。
有濁在精者,必由相火妄動,淫欲逆精,以致精離其位,不能閉藏,則源流相繼,淫溢而下,移熱膀胱,則溺孔澀痛,清濁並至,此皆白濁之熱症也。及其久也,則有脾氣下陷,土不制濕,而水道不清者;有相火已息,心腎不交,精滑不固,而遺濁不止者,此皆白濁之無熱症也。有熱者,當辨心腎之熱而清之。無熱者,當求脾腎而固之舉之。治濁之法,無出此矣。
白濁有血分氣分之不同
血虛而熱甚者,則為赤濁,心與小腸主之。氣虛而熱微者,則為白濁,肺與大腸主之。
白濁有虛有實之不同
大約竅端結蓋者,為多火;不結蓋者,為兼濕。小水赤澀而痛,或濁色帶赤者,為小腸濕熱;小水不澀不痛,而所下白色,或滲利轉甚者,為脾氣下陷。莖中痛癢而發寒熱,或有結痛者,為邪毒所侵。
夢遺屬君相二火
夢遺精滑,總皆失精之病,雖其症有不同,而所致之本則一。蓋遺精之始,無不病由乎心。正以心為君火,腎為相火,心有所動,腎必應之。故凡以少年多欲之人,或心有妄思,或外有妄遇,以致君火搖於上,相火熾於下,則水不能藏,而精隨以泄。初泄者不以為意,至再三漸至不已,及其久而精道滑,則隨觸皆遺,欲遏不能矣。斯時也,精竭則陰虛,陰虛則無氣,以致為勞為損,去死不遠,可無畏乎?蓋精之藏制雖在腎,而精之主宰則在心,故精之蓄泄,無非聽命於心。凡少年初省人事,精道未實者,苟知惜命,先須惜精;苟欲惜精,先宜淨心。但見伶俐乖巧之人,多有此病;而田野愚魯之夫,多無此病,其故何也?亦總由心之動靜而已。此少年未病之前所當知也。及其既病而求治,則尤當以持心為先,然後隨症調理,自無不愈。使不知求本之道,全恃藥餌而欲望成功者,蓋亦幾希矣。
陰虛挾火夢遺
腎虛慣於失精者,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陰虛挾火則失精,女子陰虛挾火則夢交,仲景主以桂枝龍骨牡蠣湯者,蓋陰虛之人,大概當助腎,故以桂枝、芍藥通陽固陰,甘草、薑、棗和中上焦之營衛,使陽能生陰,而以安腎之龍骨、牡蠣為補陰之主。
澄按:夢遺之症,久則玉關不閉,精盡而亡矣。世人往往用澀精之藥,所以不救。宜服保精湯,補氣補精之藥,不必止夢而夢自無,不必止精而精自固,何至於玉關不閉而夭亡哉?
夢遺屬心肝腎三經
晝之所思,夜之所夢。凡男女性淫者,則心、肝與腎之相火,無時不動。故勞怯之症,多夢鬼交。蓋心藏神,肝藏魄,夢中所主之心即心之神,所見之形即肝之魂也,所泄之精即腎中之精也。所以寐則神遊於外,魂化為形,神魂相感,俾君相二火,吸攝三焦之氣,盡趨陰竅而泄出。故治此病,當先求其心。非君不能動其相,非相不能使其精,故寧心益腎為要藥也。若寡欲之人,亦患此者,當作脾濕治。
精神注念
有所繫戀,惓惓在心,以致夜夢者,此精為神動也,其因在心。二陰煎,苓朮菟絲丸,柏子養心丸。
欲事不遂
目之所見,虛擬揣摩,陽事妄舉,精已離宮,或有一點真精滴出,其因在腎。加味逍遙散,豬肚丸,固精丸。
勞倦即遺
有所勞倦,竭力辛苦,夜即夢遺,此筋力有所不勝,肝脾之氣弱也。壽脾煎,歸脾湯,苓朮菟絲丸。
心思過度
用心太過,思索過度,夜睡輒遺者,此中氣不足,心脾之虛陷也。秘元煎,菟絲煎。
濕熱下流
濕熱下流,則相火妄動,多有夢遺者,此肝腎之火不清也。二陳湯,二妙散加升麻、柴胡,四苓散,大分清飲,小分清飲。
無故精滑
命門元氣虛弱,故精自滑出而不能禁者,此先天元氣之單薄也。左歸飲,右歸飲,六味丸,八味丸,五福飲,固精煎,菟絲煎,秘真丹。
冷利藥誤
久服冷利等劑,以致元陽失守,而滑泄者也,此藥誤之所致也。
精滿而溢
壯年氣盛,久節房勞,精滿溢出,有餘之症,去者自去,生者自生,勢出自然,無足為意。
虛熱而遺
稟受偏陽,陰水不足,腎經虛熱,暖則流通。珍珠粉丸。
虛寒而遺
稟受偏陰,真陽不足,腎經虛寒,不能固攝。內補鹿茸丸。
相火妄動
相火妄動,易多煩躁,水不制火。當補真陰,兼水陸二仙丹。
肝火妄動
入房太甚,疏泄太過,而遺精者,加味逍遙散。
脾虛氣陷
精氣不統,脾元失陷,宜補中益氣湯。
腎氣虛脫
腎氣不固,虛滑精脫,腰體痛瘦,目暗耳鳴而遺精者,山藥丸。
子午不交
心虛神弱,不能攝腎,以致夢遺,妙香散。
膏粱太過
膏粱厚味,奉養太過,致生痰熱而遺精者,二陳湯。
欲火太甚
欲火太甚,君火不清,神搖於上,則遺精於下,茯苓湯。
鬼交夢遺
鬼魅相感,不欲見人,獨坐獨語,或哭或笑,脈來乍大乍小,顏色不常。蘇合丸,或硃砂、雄黃、麝香、虎骨之屬。
溺白症
溺白者,溺出如泔如漿,亦多屬膀胱水道之熱,宜導赤散、徙薪飲之類以清之。若無內熱而溺白者,多由飲食濕滯,宜小分清飲,或苓朮二陳湯減乾薑,以燥之利之。大都濕在腸胃,或在膀胱者,宜二陳湯,或半夏丸,或固元丹之類,皆可擇用。若胞氣不固,而液濁不清者,此亦敗精之類也,宜秘元煎,水陸二仙丹以固之。
精濁症
精濁者,因敗精流於溺竅,滯而難出,故注中如刀割火灼,而溺自清,竅端時有穢物,如瘡膿、目眵,淋漓不斷,與便溺絕不相混。此心腎二經火起精溢,故敗精流出而為濁。虛滑者,血不及變而為赤濁,宜滋陰藥中加牛膝、冬葵子、萆薢去其敗精,然後分治。挾寒者,脈遲無力,溺色清白;挾熱者,口渴面黃,脈滑數有力。寒者萆薢分清飲,熱者清心蓮子湯。
治案
(白濁)
丹溪治一婦人,氣血兩虛有痰,痛風時作,陰火間起,小便白濁,或赤帶下。用青黛、蛤粉、樗皮、滑石、乾薑、黃柏,為末,神麯糊丸。仍用燥藥。
南陽太守松江張汝弼,曾患渴疾白濁,久服補腎藥,皆不效。一日遇一道人,俾服酒蒸黃連丸,其疾頓瘳。其製法:以宣黃連一斤,去須,煮,酒浸一宿,置甑上累蒸,至黑取出,曬乾,為細末,蜜丸桐子大,日午、臨臥酒吞三十丸。臟毒下血者亦治。
汪石山治一男子,小便日數十次,如稠米泔,色亦白,神思恍惚,疲瘁食減,以女勞得之。服桑螵蛸散,未終劑尋愈。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數,補心氣。其方:螵蛸、遠志、菖蒲、龍骨、人參、茯神、當歸、龜板,以上各一兩,為末,每服二錢,夜臥人參湯調下。
生生子治一人,患白濁,精淫淫下,醫藥三年不效。癸酉冬,孫診之,其脈兩寸短弱,兩關滑,兩尺洪滑。孫曰:此疾易愈,待來春之仲,一劑可瘳,而今時不可。《素問》有云:升降浮沉必順之。又曰:天時不可伐。其脈為濕痰下流症也。經曰:冶痰必先理氣。而脈書亦謂洪大而見於尺部者,陽乘陰也。法當從陰引陽,今冬令為閉藏之候,冬之閉藏,實為來春發生根本。天人一理,若不顧天時,而強用升提之法,是逆天時而泄元氣,根本既竭,來春何以發生?故《素問》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必養必和,待其來復。公病本小,而歷治三年不效者,良由諸醫不知脈,不識病,不按時也。至春以白螺螄殼火煅四兩為君,牡蠣二兩為臣,半夏、葛根、柴胡、苦參各一兩為佐,黃柏一兩為使,麵糊為丸,名曰端本丸。令早晚服之,不終劑而全愈。
又治周芻玉,豪放不拘,人言有晉人風,酒後益恣,而好男色,因患白濁。醫有以用補中益氣湯升提者,有以用六味地黃丸補陰者,有以用五苓散、六一散滲利者,有為降火者,有為溫補者,皆不效。又以草頭藥亂進之,肌瘦如削,膝軟如痿,患有年所。以診其脈,寸關皆數。皆由酒後不檢所致也。中宮多濕多痰,積而為熱,流於下部,故濁物淫淫而下,久不愈矣。與以加味端本丸,服之而瘥。白螺螄殼四兩,牡蠣、苦參、葛根、黃柏各二兩,陳皮、半夏、茯苓各一兩,甘草五錢,面為丸。令早晚白湯下三錢。
李士材治李易齋患白濁,服五苓散數劑無效。診之兩尺大而澀,是龍火虛炎,精閼竅道。用牛膝、茯苓、黃柏、麥門冬、山藥、遠志、細辛、甘草,十劑而安。
又治吳伯玉閉精,時有文字之勞,患白濁,莖中痛如刀割,自服降火疏利之藥不效,改服補腎之藥又不效。李曰:精敗久蓄,已足為害,況勞心之餘,水火不交,坎離順用也,用萆薢分清飲,加茯苓、遠志、肉桂、黃連,四劑即效。兼服補中益氣,六味地黃丸,半月而安。後因勞復發,但服補中益氣一二劑即愈。
治案
(遺精)
丹溪治一人虛損,盜汗遺精白濁,用四物加參、朮、黃耆、知母、黃柏、牡蠣、牛膝、杜仲、五味,煎服,尋愈。
—人虛損,小便中常出精血,以四物湯加山梔、參、朮、麥冬、黃柏、木通、車前子、茯苓。
東垣治一人,年三十餘,病腳膝痿弱,臍下尻臀皆冷,陰汗臊臭,精滑不固,群醫治以茸熱之藥罔效。李診之,脈沉數有力。曰:此因醇酒膏粱,滋火於內,逼陰於外,復投熱藥,反瀉其陰而補其陽,真所謂實實虛虛也。以滋腎丸,黃柏、知母各一兩,肉桂五錢,丸如桐子大,湯下百丸。大苦寒之劑,制之以急,寒因熱用,引入下焦,適其病所,以瀉命門火。再服而愈。
虞恆德治一人,病遺精潮熱,臥榻三月矣。虞診之,左右寸關皆浮虛無力,兩尺洪大而軟。投補中益氣加熟地、知母、黃柏、地骨皮,煎下珍珠粉。外做小篦籠一個,以籠陰器,勿使搭肉。服藥三十餘帖尋愈。
吳球治一男子,因病後用心過度,遂成夢遺之患,多痰瘦削。群醫以清心蓮子飲,久服無效。吳診其脈緊澀,知冷藥利水之劑太過,致使腎冷精遺,而腎氣獨降,故病益劇。乃以升提之法,升坎水以濟離火,降陽氣而養血滋陰,次用鹿角膠、人乳填補精血,不逾月而愈。
盛啟東永樂戊子夏治郁文質,遺精,形體羸弱,兼痰嗽交作,日夕不能休,群醫視之轉劇。盛視之曰:此陽脫也,急治則生,緩則死,非大料重劑則不能療。於是以附子、天雄,佐以參、苓、白朮,日加數服,夜則減半。自秋至冬,所服附子約百餘枚,厥疾乃瘥。
汪石山治一人,年四十餘,泄精,久之神不守舍,夢亂心躒,用清心蓮子飲罔效。《袖珍方》治小便出髓條藥服之,又服小菟絲丸,又服四物加黃柏,亦罔效。汪診之,一日間其脈或浮濡而快,或沉弱而緩。曰:脈之不常,虛之故也。其症初因腎水有虧,以致心火亢極乘金,木寡於畏,而侮其脾,此心、脾、腎三經之病也。理宜補脾為主,兼之滋腎養心,病可療也。方用人參為君,白朮、茯苓、麥冬、棗仁、山梔子、生甘草為佐,蓮肉、山楂、黃柏、陳皮為使,其他牡蠣、龍骨、川芎、白芍、熟地之類,隨其變症而出入之,且曰必待人參加至五錢病脫,其人未信,服二十餘日,人參每服三錢,溲精減半矣。又月餘,人參加至五錢,尋愈。
江篁南治一壯年患遺精,醫用滋陰降火劑罔效。一醫用龍骨、牡蠣等止澀藥,其精愈泄。又服苓、連、知、柏等藥百五十餘帖,兼服小便二百餘碗。又或作痰火治,或作濕熱治,俱罔效,蓋經年餘矣。二月間請江診視,左脈浮濡無力,右寸浮散近快,兩尺尤弱,不任尋按。其人頭暈,筋骨痠痛,腰痛畏風,小便黃,腹中時鳴。以熟地、遠志為君,當歸身、桑螵蛸、人參為臣,石蓮子肉、白茯苓為佐,石菖蒲、甘草為使,十餘帖。服後精固,惟筋骨猶酸,小便猶黃,腹或至晚猶鳴。煎劑再加黃柏,兼服補陰丸加人參、鹿茸、菟絲子、桑螵蛸、茯神之類,兩月而愈。
生生子治胡少泉令郎,年弱冠患夢遺,百治不應,體倦而氣弱,食少而汗多,四肢痠軟,頭眩肌熱,將成瘵疾。診其脈兩寸短,左寸尤甚,餘部滑數。曰:脈之心氣大弱,蓋心者神之舍,神者精之主,神旺始能固精。今遺不禁,由神弱不能固攝其精,致多妄泄。時近端陽,諸症叢集,乃兼注夏病也。法當養心安神,庶不成瘵。前醫每為滋陰降火,多不見功,徒見損脾減食。今主以養神,乃與人參、黃耆、石蓮子、酸棗仁、蓮花心、石菖蒲、遠志、當歸,補心安神為君,俾精固汗斂。經曰汗者心之液,汗多則心血愈虛,故佐以甘草、黃柏、白朮、麥門冬、五味子。兼治注夏,使飲食加而四肢壯,緩而圖之,可萬全矣。藥進甚妥,竟以此方調理,果精固神全,肌熱盡退。
又治曹宜崗,常多夢遺。孫曰:此神志不足也。又有疝氣,近加嘈雜,食硬物喉中梗作痛。孫曰:病有緩急,則治有先後,咽喉之症,非急先而何?初為清肅上焦,次為補養神志,俾神旺而精有主,可不妄遺,然後以下部之劑治其疝。清肅上焦,用六君子湯加滑石、酒連、枇杷葉、蘆柴根、香附、吳茱萸,四帖嘈雜止,喉中寬舒。再以豬肚丸補其神志。遠志、石菖蒲、石蓮子、韭菜子、黃連、貝母各二兩,白朮五兩,枸杞子、白茯苓各一兩,為末,入雄豬肚內,飯中蒸熟搗為丸,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晚燈心湯送下二錢。治疝丸:橘核、昆布各四兩,川椒、山梔子、山楂核各二兩,柴胡、小茴香各一兩,哺雞子殼煅三兩,麵糊為丸,空心白湯或酒送下三錢,不終劑而瘳。
李士材治顧以功科試勞神,即患精滑,小便後及夢寐間俱有遺失,自服金櫻膏子,經月不驗,問治於李。李曰:氣虛而神動,非遠志丸不可。服十日而減半,一月而愈。
又治錢用賓色欲過度,夢遺精滑。先服清相火之劑不效,繼服固澀之劑又無效。李以玉華白丹,濃煎人參湯送下二錢,兩服後稍固。兼進六味地黃丸加蓮鬚、芡實、五味子、遠志,凡一月而愈。
遺精白濁例方
益智湯 治腎經虧損,遺精白濁,四肢煩倦,時發蒸熱等症。
鹿茸(酥炙) 巴戟肉 枸杞子 熟地 蓯蓉(酒浸) 牛膝(酒浸) 附子(制) 桂心(不見火) 山萸肉 白芍 炙甘草 防風
上姜一片,各等份,水一盞,鹽少許,每服三錢,煎服。
金鎖正元丹 治真氣不足,遺精盜汗,目暗耳鳴,吸吸短氣,四肢酸倦,一切虛損等症。
補骨脂(三兩) 蓯蓉 巴戟 胡蘆巴(炒,各一斤) 文蛤(八兩) 茯苓(去皮,六兩) 龍骨(三兩) 硃砂(三兩,另研)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每服二十丸,酒或鹽湯下。
蓮子清心飲 治熱在氣分,口乾作渴,小便淋濁,口舌生瘡,咽疼煩躁。
黃芩 麥冬 地骨皮 車前子(炒) 甘草(各一錢五分) 人參 黃耆 石蓮子 柴胡 茯苓(各一錢)
上每服五錢,水煎服。
苓朮菟絲丸 治脾腎虛損,不能收攝,以致夢遺精滑,困倦等症。
白茯苓 白朮 蓮肉(去心,四兩) 五味子(二兩) 山藥(炒,二兩) 杜仲(酒炒,三兩) 炙甘草(五錢) 菟絲餅(十兩)
上為末,用山藥末以陳酒煮糊為丸,下百餘丸。
柏子養心丸 治心勞太過,神不守舍,閤眼即夢,遺泄不常。
柏子仁(鮮白不油者,以紙包壓去油) 茯神 棗仁 生地 當歸(各二兩) 五味子 辰砂(研細) 犀角 甘草(各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金箔為衣。午後、臨臥津嚼一丸。
荊公妙香散 安神閉精,定心氣。
人參 龍骨 益智(各一兩) 茯神 茯苓 遠志 炙草(各五錢) 硃砂(飛,二錢五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臨臥服,酒調下。
水陸二仙丹 治精脫腎虛,夢遺白濁等症。與補陰藥同用,甚有奇效。
金櫻膏(一斤)
用金櫻子不拘多少,入粗麻布袋內,擦去毛刺,搗爛入缸,以水沒頭浸一二宿,濾去粗渣,取汁以綿濾二三次,卻入銅鍋,用桑柴文火熬成膏,取起以磁瓶收貯聽用。
芡實(一斤) 一加龍骨、白蓮蕊。
上二味和勻,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百丸。
威喜丸 治元陽虛憊,精滑白濁遺尿,及婦人血海久冷,帶淫夢泄等症。
白茯苓(去皮,四兩)
切塊,同豬苓二錢五分入磁器內,煮二十餘沸,取出曬乾,去豬苓。用黃蠟淨四兩,以茯苓末,熔黃蠟,拌和為丸,如彈子大。每空心細嚼,滿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利為效。思米醋,惟糠醋可用。尤治怒氣動性。
豬肚丸 治小便頻數。
蓮子(一斤)
以豬肚一個,同煮一周日,取出去皮心,焙乾為末。
固精丸 治腎虛有火,精滑,心神不安。
黃柏(酒炒) 知母(酒炒,各二兩) 牡蠣 煅龍骨(煅) 蓮蕊 芡實 山萸 遠志(甘草制) 茯苓(各三錢)
上為末,山藥糊丸。每服五十丸。
豬苓丸 此方以行為止,治濕鬱熱滯,小水頻數,夢遺精滑。
半夏(一兩)
將半夏破如豆粒,用豬苓為末二兩,先將一兩炒半夏色黃,勿令焦,出火毒,取半夏為末,糊丸桐子大,候乾;用前豬苓末一半,又同炒微裂,入磁瓶內養之。空心溫酒下三四十丸。
神芎丸 胸膈不利,二便閉塞,一切風熱。(見下集。)
萆薢分清飲 治真元不足,下焦虛寒,或服寒涼藥過多,小便白濁,頻數無度,澄如膏糊等症。
益智仁 川萆薢 石菖蒲 烏藥(各等份)
上㕮咀,每服五六錢。
秘元煎 治遺精帶濁等症。此方專主心脾。
遠志(八分) 山藥(二錢,炒) 芡實(二錢,炒) 棗仁(搗碎,二錢,炒) 白朮(炒) 茯苓(各一錢五分) 炙甘草(一錢) 人參(一二錢) 五味子(十四粒) 金櫻子(二錢,去核)
鹿茸益精丸 治心腎虛冷,漏精白濁。
鹿茸 桑螵蛸 蓯蓉 巴戟 菟絲子 杜仲 益智仁 禹餘糧 川楝子 當歸 韭子 補骨脂 山萸 赤石脂 龍骨 乳香
上為末,酒煮糯米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
大分清飲 腹痛淋閉等症。
茯苓 澤瀉 木通(各二錢) 豬苓 梔子 枳殼 車前子(各一錢)
小和中飲 治小水不利,濕滯腫脹,不能受補等症。
茯苓 澤瀉 豬苓(各三錢) 苡仁(二錢) 枳殼 厚朴(各一錢)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服。
三才封髓丹 降心火,益腎水,滋陰養血,潤而不燥。
天冬 熟地黃(各二兩) 人參(一兩) 黃柏(三兩,酒炒) 砂仁(五錢) 甘草(炙,七錢五分)
麵糊為丸。
喻嘉言曰:加黃柏以入腎滋陰,砂仁以入脾行滯,甘草以少變天冬、黃柏之苦,俾合人參建立中氣,以伸參兩之權,殊非好為增益成方之比也。
小菟絲子丸 治腎氣虛損,目眩耳鳴,四肢倦怠,夜夢遺精。
菟絲子(五兩) 石蓮肉(二兩) 茯苓(二兩) 山藥(炒,二兩,分一半作糊)
用山藥糊為丸,每服五十丸。
茯苓湯 治欲火甚夢遺。
茯苓 白朮(炒,各五錢)
用水煎服。
—方加白芍等份。
山藥丸 治諸虛百損,夢失精滑。
赤石脂(煅) 茯神(去皮) 山萸(去核) 熟地(酒製) 巴戟(去心) 牛膝(酒浸) 澤瀉(各一兩) 杜仲(去皮,薑汁炒) 菟絲子(酒浸) 山藥(各三兩) 五味子(六兩) 肉蓯蓉(酒浸,四兩)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錢,鹽湯下。
固陰煎 治陰虛滑泄,帶濁淋遺,及經水因虛不固等症。
人參(隨宜) 熟地(三五錢) 山藥(炒,二錢) 山萸(一錢五分) 遠志(七分,炒) 炙甘草(一錢) 五味子(十四粒) 菟絲子(炒,二錢)
秘真丸 治腎虛遺精,夢泄白濁等症。
菟絲子(制) 韭子 破故紙(炒) 杜仲(薑汁炒) 乾薑(各一兩) 龍骨 牡蠣 山萸 赤石脂(各五錢) 遠志 覆盆子 巴戟天 枸杞子 山藥(各七錢五分) 鹿角膠(一兩五錢) 柏子仁(一兩) 金櫻子(取黃者,去刺核,焙,淨肉,二兩)
蜜丸桐子大,空心,姜鹽湯下百丸。
家韭子丸 治少長遺溺,及男子虛劇,陽氣衰敗,小便白濁,夜夢遺精。此藥補養元氣,進美飲食。此方除去石斛,倍用菟絲子尤效。
家韭子(炒,六兩) 鹿茸(酥炙,一對) 肉蓯蓉(酒浸) 牛膝(酒浸) 熟地 當歸(各二兩) 菟絲餅 巴戟(一兩五錢) 杜仲(炒) 石斛 桂心 乾薑(炮,各一兩)
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加至百餘丸,食前酒下。
赤腳道人龍骨丸 治白濁。
龍骨 牡蠣(各五錢)
上研為末,入鯽魚腹內,濕紙裹,入火內炮熟,取出去紙,將藥同魚肉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方加茯苓、遠志尤佳。
保精湯 夢遺精滑。
芡實 山藥(各一兩) 蓮肉 茯神(各五錢) 棗仁(二錢) 人參(一錢)
瑞蓮丸 治思慮傷心,赤白二濁。
茯苓(去皮) 石蓮肉(去心,炒) 龍骨(生用) 天冬(去皮) 麥冬(去心) 柏子仁(炒,研用) 紫石英(火煅,研細) 棗仁(炒) 遠志(甘草水泡,去心) 當歸(酒洗) 龍齒(各一兩) 乳香(五錢,另研)
上為細末,蜜丸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七十丸。
遺精方
棗仁 人參 黃耆 茯神 山藥 遠志 五味子
吞送固精丸尤妙。
珍珠母丸 治虛熱遺精。
黃柏(瓦上炒) 真蛤粉(各一兩)
為末,滴水丸,溫酒下。
金鎖玉關丸 治遺精白濁,心虛不寧。
芡實 蓮肉 蓮鬚 藕節 茯苓 茯神 山藥
等份為末,金櫻子煎膏為丸,桐子大,每服三錢。
白華玉丹 清上實下,助養本元。
鍾乳粉(一兩,煉) 白石脂(五錢,煅紅水飛) 陽起石(五錢,煅,酒淬,干) 左顧牡蠣(七錢,韭汁、鹽泥固濟,火燒取白)
上四味,各研令極細,拌和作一處,研一二日,以糯米粉煮粥為丸,芡實大,入地坑出火毒一宿。每服一粒,空心人參湯下。
方見各門
八味丸
桂枝龍骨牡蠣湯(以上見仲景治法。)
六味丸
八物湯
十全大補湯(以上見秦越人治法。)
左歸飲
右歸飲
二陰煎
五福飲(以上見景岳治法。)
補中益氣湯(見東垣治法。)
六味湯
八味丸
歸脾湯(以上見血。)
壽脾煎(見便血。)
溫膽湯(見不眠。)
逍遙散(見郁。)
二陳湯(見痰。)
導赤散
四苓湯(見下集濕。)
上集卷之二十
自汗盜汗
經旨
《陰陽別論》曰:陽加於陰,謂之汗。
《評熱病論》曰: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
《決氣》篇曰: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
《榮衛生會》篇曰: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舉痛論》曰:勞則喘息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矣。
脈法
尺澀脈滑,謂之多汗。尺膚澀而脈滑,主陰傷也。
肺脈軟而散者,當病灌汗;脈緩甚,為多汗。
脈浮而濡者為汗,在寸為自汗,在尺為盜汗。自汗之脈,微而弱,為陽衰。盜汗之脈,細而澀,為陰弱。
自汗盜汗
自汗者,濈濈然無時而自出,動作則益甚。盜汗者,寐中通身汗出,覺來即收。古法云:自汗者屬陽虛,腠理不固,衛氣之所司也。人以衛氣固其表,衛氣不固,則表虛自汗,而津液為之發泄也。治宜實表補陽。盜汗者屬陰虛,陰虛者陽必湊之,故陽蒸陰分則血熱,血熱則液泄,而為盜汗也。治宜清火補陰。此其大法,不可不知也。然自汗亦有陰虛,盜汗亦有陽虛,何也?如遇煩勞大熱之類,最多自汗,或以飲食之火起於胃,勞倦之火起於脾,色酒之火起於腎,皆能令人自汗。若此者,謂非陽盛陰衰而何?又若人之寤寐,總由衛氣之出入。衛氣者,陽氣也。人於寐時,則衛氣入於陰分,此其時,非陽虛於表者而何?所以自汗盜汗,亦各有陰陽之症,不得謂自汗必屬陽虛,盜汗必屬陰虛也。然則陰陽有異,何以辨之?曰:但察其有火無火,則或陰或陽,自可見矣。蓋火盛而汗出者,以火鑠陰,陰虛可知也。無火而汗出者,以表氣不固,陽虛可知也。知斯二者,則汗出之要無餘義,而治之之法,亦可得其綱領矣。
吳澄曰:汗者,人身之血液也。經言:奪汗者無血,奪血者無汗。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虛勞之人,陽氣外虧,陰氣內竭,腠理空疏,皮毛不固,心氣虧虛,榮衛不調,故多自汗、盜汗之症。蓋本真氣不攝,津液外亡,日久不止,則精神頓損,肌肉消瘁,而變為羸瘠勞怯矣。
五臟出汗
自汗者,衛氣不固,榮血滲泄。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精奪,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倦,汗出於脾。
榮衛氣血
汗由血液,本乎陰也。經曰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其義可知矣。然汗發於陰,而出於陽。此其根本則由陰中之營氣,而啟閉則由陽中之衛氣。故凡欲疏汗,而不知營衛之盛衰;欲禁汗,而不知橐龠之牝牡,吾知其不敗不已也。
冷汗熱汗
汗症有陰陽,陽汗者,熱汗也;陰汗者,冷汗也。人但知熱能致汗,而不知寒亦致汗。所謂寒者,非曰外寒,正以陽氣內虛,則寒生於中,而陰中無陽。陰中無陽,則陰無所主,而汗隨氣泄。故凡大驚大恐大懼,皆能令人汗出,是皆陽氣頓消,真元失守之兆。至其甚者,則如病後、產後,或大吐大瀉,失血吐瀉之後,必多有汗出者,是豈非氣去而然乎?故經曰: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仲景曰:寒極反汗出,身必冷如冰,是皆陰汗之謂也。故凡治陰汗者,但當察氣虛之微甚。微虛者,略扶正氣,其汗自收。甚虛者,非速救元氣不可,即桂、附、乾薑之屬,必所當用。
治法
肺虛者護其皮毛
陽虛自汗,宜補肺。然有扶陽而不愈者,乃表虛而汗無以外衛也,當養血以調之。
脾虛者壯其中氣
汗出於脾,濕氣勝也,當燥之。然有補脾勝濕而不愈者,乃火氣蒸騰也,當先清其熱。
腎虛者固其封藏
汗出於腎,陽加陰也,當清之。然有養血涼血而不愈者,乃相火作汗也,當滋其陰。
肝虛者禁其疏泄
肝主疏泄,而自汗者,當調血清火。
澄按:虛勞盜汗,與傷寒盜汗不同。傷寒盜汗,邪在半表半裡,故以和表為主。虛勞屬陰虛不足,當以補陰為主。心脾不足,思慮太過,而自汗、盜汗者,宜資成湯。若脾陰血少發熱,自汗、盜汗者,宜理脾益榮湯。若脾虛不攝,汗多者,宜理脾陰正方。若兼外邪者,宜寧神內托散。
肝血不足肝氣有餘盜汗
汗本心之液,其出入關乎肝、肺。營分開合,肝司之;衛分開合,肺司之。顧營衛各有所虛,則各有所汗。陽虛汗責於營,然必相須為用,衛氣不固於外,由陰氣之不藏;營氣失守於中,由陽氣之不密。故治盜汗之法有二:一由肝血不足,木不生火,而心亦虛,酸棗仁湯,補肝即以補心也;一以肝氣有餘,木反侮金,而肺亦虛,當歸六黃湯,治肝即以治肺也。更有陰虛無氣者,津脫液亡,又當以生脈、六味,固陰陽之根為主。若用連、芩、知、柏,若寒傷胃,使金水益虛,木火益旺,則有措手不及之虞矣。
陽證自汗盜汗
脈症有火,或夜熱煩渴,或便熱喜冷之屬,皆陽盛陰虛也。宜當歸六黃湯、保陰煎。
陰分微有火而不甚者,宜一陰煎、加減一陰煎。
心火不寧,煩躁出汗,宜硃砂安神丸、天王補心丹、生脈散之類主之。
有本非陰虛,止因內火熏蒸,血熱而多汗者,宜正氣湯,或黃芩芍藥湯之類。
陰證自汗盜汗
症無火邪,內無火脈,便是氣虛陰證,不可妄用涼藥,以敗陽氣。若只因氣虛,而火未衰者,宜三陰煎、參歸湯、人參建中湯、味補飲。
若睡中盜汗,而無火者,宜參苓散、獨參湯。
陽氣俱虛者,宜參附湯、大建中湯。
氣虛火衰之甚者,宜大補元煎、六味回陽飲。
吐血衄血汗
虛勞吐衄,氣血已傷,復又自汗、盜汗,血液益竭,不可專治其血,而不斂其汗。宜麥門冬飲子、柔脾湯。
陰虛潮熱汗
陰虛陽必湊之,故陽蒸陰分則血熱,血熱則液泄,而為盜汗也。宜益陰腎氣丸、味補飲。
陽虛厥熱汗
陽虛陰必走,氣不固,宜補氣以固陽。且陽能統陰,氣為水母,甘溫化氣,陰液漸斂。宜大補黃耆湯。
遺精盜汗
腎水不交心火,怔忡恍惚,夜多盜汗,便赤遺精。心腎丸、資成湯。
食少發熱盜汗
脾腎虛寒,飲食少思,發熱盜汗,真氣虧損,肌體瘦弱,宜還少丹。
虛風多汗
飲食則汗出如洗,少氣痿弱,不治必成消渴,宜牡蠣白朮散。
食少作瀉自汗
脾肺俱虛,惡寒發熱,肢體瘦倦,食少作瀉,口乾,心悸自汗,宜人參養榮湯。
漏風多汗
飲酒中風汗多,食則汗出如洗,久而不治,必成消渴,宜牡蠣白朮湯。
心忡氣短盜汗
腎氣虛損,真陰中陽氣不足,不能固攝,小便頻多,水不濟火,心忡氣短,故多盜汗。大菟絲子丸。
目暗耳鳴盜汗
—切虛損,既有遺精,又兼盜汗,走散真氣,倦怠日甚,宜金鎖正元丹。
心氣虛而汗
汗為血液,五臟六腑之陽皆心主之,以行其變化,以隨其陽氣之所在而生津,亦隨其氣之所在而固攝。若氣虛不能固攝,泄而為汗,急宜止之。養心湯、神效麥麩湯。
咳嗽自汗
咳而加汗,不治之症也。若肺氣不通,新久咳嗽自汗,此肺氣虛而不能收攝也。寧肺湯、保金湯。
小便不禁自汗
內虛里寒,自汗時出,小便不禁。秘元丹。
治案
虞恆德治一人,得內傷虛症,發熱自汗,如雨不止,服補中益氣湯十數帖不效。虞以前方加減,每帖用蜜制黃耆一錢五分,人參一錢,白朮、甘草、陳皮各七分,當歸、白芍各一錢,升麻、柴胡各三分,加桂枝三分,麻黃根七分,浮小麥一撮,炮附子三分。三帖而汗止,熱亦退尋安。
生生子治祝宏吾,素有陰陽之患,子午潮熱,咳嗽痰多,汗流不止,胸膈不暢,大便燥結,動作喘乏口渴。以貝母、知母、瓜蔞仁、桑白皮各一錢,枳殼、黃連、麥門冬各八分,桔梗、柴胡、前胡各五分,甘草三分,五味子十一粒。服下五更微汗,熱退十之七,惟痰嗽喘乏,改用瓜蔞仁二錢,余如前外,以七制化痰丸夜服,熱盡退。據脈弦數不減,恐防作瘧。半月後,果報瘧作,咳嗽轉加,所出皆黃黏老痰。曰:書云無痰不作瘧。仍用前方,倍用柴胡、貝母為君,烏梅一個,四劑而愈。
江篁南治一婦人,以惱怒患痰嗽,潮熱自汗,肌體瘦損,屢藥罔效,脈渾渾如泉湧,右寸散亂,數而且緊。以參、耆、歸、朮、茯苓、陳皮、甘草、白芍、半、曲、香附、圓眼肉,四帖,自汗十愈八九,起立覺有力,痰嗽減半。惟口內乾熱,前方半夏換貝母,出入調理尋愈。
江應宿治一婦人,年四十三歲,寡居。惡寒頭痛,噁心嘔吐,多汗,易感風寒。診其脈,兩尺沉細無力。乃命門火衰,人肥而多郁,脾肺虛寒。以人參、白朮、柴胡、半夏、陳皮、香附、青皮、枳實、乾薑、紫蘇。二劑痰清,寒熱少止。繼以八味丸愈。
—人患盜汗,每夜濕被數重,開帳時如霧上蒸。以當歸六黃湯加減,數十劑略減二三分,未全愈。診六脈沉伏,乃虛之極也。加人參七分,黃耆加至三倍,復以童便煮附子三分。一服熱退,汗止一半,再服全愈。
汗證例方
當歸六黃湯 治盜汗之聖藥。
當歸 黃耆(蜜炙,各一錢二分) 生地 熟地 黃連 黃芩 黃柏(各一錢)
水二鍾,煎服。
正氣湯 治陰分有火,盜汗。
黃柏 知母(炒,各二錢) 炙甘草(六分)
秘傳酸棗仁湯 治心腎水火不交,精血虛耗,痰飲內蓄,怔忡恍惚,夜臥不安。
棗仁(炒) 遠志 黃耆 白茯苓 蓮肉 當歸 人參 茯神(各一錢) 陳皮 炙甘草(各五錢)
水一鍾,加姜三片,棗一枚,煎七分。日一服,臨臥一服。
大補黃耆湯 治虛弱自汗。
人參 白茯苓 肉蓯蓉 熟地(各一錢) 黃耆 白朮 當歸 山萸 防風(各八分) 炙甘草 肉桂(各四分) 五味子(十一粒)
水一鍾半,加姜三片,棗一枚。
參歸湯 治心虛盜汗。
人參 當歸(等份)
上先用豬心一枚,破作數片,煎湯,澄取清汁,煎藥服。
三附湯 治陽虛自汗,寒濕沉痼,陽虛陰虛。
黃耆(一兩) 附子(五錢) 名耆附湯。
白朮(一兩) 附子(五錢) 名朮附湯。
人參(一兩) 附子(五錢) 名參附湯。
喻嘉言曰:衛外之陽不固而自汗,則用耆附。膻中之陽遏鬱而自汗,則用朮附。腎中之陽浮游而自汗,則用參附。凡屬陽虛自汗,不能捨三方為治。然三方之用大矣,耆附可以治虛風,朮附可以治寒濕,參附可以壯元神,三者亦交相為用。若用其所當用,功效若神,誠足貴也。以黃耆、人參為君,其長駕遠馭,附子固不足以自恣。術雖不足以制附,然遇陽虛陰盛,寒濕成痼,即生附在所必用,何取制伏為耶?《金匱》白朮附子湯中,加甘草一味,以治痹症,豈非節制之師乎?急症用其全力,即不可制。緩症用其半力,即不可不制。至於急中之緩,緩中之急,不制而制,制而不制,妙不能言。
六味回陽飲 治陰陽將脫等症。
人參(一二兩或數錢) 製附子(二三錢) 炮姜(二三錢) 炙甘草(一錢) 熟地(五錢或一兩) 當歸身(三錢,如泄瀉或血動者,以冬朮代之,多多益善)
水二鍾,煎七八分,溫服。
神效麥麩湯 治心虛盜汗。
麥麩(炒黃色,一錢) 防風 白朮(炒) 牡蠣(煅,醋淬) 黃耆(炙,一錢五分)
水一鍾半,棗二枚,煎八分,調辰砂妙香散極妙。
秘元丹 治內虛里寒,自汗時出,小便不禁。
白龍骨(三兩) 訶子肉 砂仁(各一兩) 靈砂(二兩)
—為末,煮糯米粥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大菟絲子丸 治腎氣虛損,五勞七傷,腳膝痠疼,面色痿黃黧黑,目眩耳鳴,心忡氣短,時有盜汗,小便滑數等症。
菟絲子(酒製) 鹿茸(酥炙) 肉桂 石龍肉(去土) 附子(炮) 澤瀉(各一兩) 熟地 牛膝(酒浸一宿,焙乾) 山萸肉 杜仲 茯苓 肉蓯蓉(酒浸,切焙) 續斷 石斛 防風 補骨脂(酒炒) 川芎 五味子 桑螵蛸 覆盆子(各五錢)
上為末,酒煮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鹽湯、溫酒任下。
牡蠣散 治諸虛不足,及大病後,體虛津液不固,常常自汗。
黃耆(蜜炙) 麻黃根 牡蠣(煅,淬醋中,各二錢五分)
水一鍾,加小麥百粒,煎八分,食遠溫服。
牡蠣白朮散 治漏風症,以飲酒中風汗多,食則汗出如洗,久而不治,必成消渴。
牡蠣(煅,一錢) 白朮(炒) 防風(各二錢)
方見各門
六味地黃丸
天王補心丹
還少丹
人參養榮湯(以上見秦越人治法。)
獨參湯
麥門冬飲
柔脾湯(以上見血。)
人參建中湯(見仲景治法。)
參苓白朮散(見飲食不甘。)
寧肺湯(見嗽。)
硃砂安神丸
六味回陽飲(見下集寒。)
生脈散(見下集暑。)
保陰煎
一陰煎
加減一陰煎
三陰煎
大補元煎(以上見景岳治法。)
味補飲
資成湯
保金湯(以上見師朗治法。)
上集卷之二十一
泄瀉
經旨
經曰:脾病者,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
《陰陽應象大論》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
《太陰陽明論》曰: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填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
《標本病傳論》曰:先病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標。
《脈要精微論》曰: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經脈》篇曰:脾所生病,心下急痛,溏瘕泄。
脈法
尺脈寒細,謂之後泄。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
瀉脈自沉,沉遲寒侵,沉數火熱,沉緩濕邪,沉虛滑脫。凡泄瀉脈,沉緩弱小者生,浮大弦數者死。
泄瀉
吳澄曰:虛勞而至於泄瀉,則難為力矣。蓋脾與胃合主腐熟水穀,外營肌肉,此後天之根本也。而其源,未有不由於先天,何也?經曰:腎主二便,腎開竅於二陰。命門火衰,則陰寒獨盛,丹田不暖,則尾閭不固。二便之開合,惟腎是司。虛勞泄瀉,多由脾腎兩虧,真陰真陽不足所致也。其症多見咳嗽吐痰,潮熱失血,而治者不察,或滋陰以損其脾,或寒涼以傷其胃,則腎中之真陽益弱,本不泄瀉者,亦多泄瀉矣。既泄瀉,則難為力矣。
論脾胃為泄瀉之本
泄瀉之本,無不由於脾胃。蓋胃為水穀之海,而脾主健運。使脾健胃和,則水穀腐熟,而化氣化血,以行榮衛。若飲食失節,起居不時,以致脾胃受傷,則水反為濕,谷反為滯,清華之氣不能輸化,乃致含汙下降,而泄瀉矣。脾強者,滯去則愈,此強者之宜清宜利、可逐可攻也。脾弱者,因虛所以易瀉,因瀉所以愈虛。蓋關門不固,則氣隨瀉去,氣去則陽衰,陽衰則寒從中生,故不必外受風寒,而始謂之寒也。且陰寒性降,下必及腎,故瀉多必亡陰,謂亡其陰中之陽耳。所以泄瀉不愈,必自太陰傳於少陰,而為腸澼。腸澼者,豈非降泄之甚,而陽氣不升,臟氣不固之病乎?凡脾胃氣虛,而有不升不固者,若復以寒之逐之,無有不致敗者。
真陰不足泄瀉
真陰不足而泄瀉者,則或多臍下之痛,或於寅卯時為甚,或食入已久,反多不化,而為嘔惡溏泄,或瀉不甚臭,而多見完穀等症。蓋因丹田不暖,所以尾閭不固;陰中少火,所以中焦易寒。此其咎在下焦,故曰真陰不足也。本與中焦無涉,故非利所及也,惟胃關煎一劑,乃為最上之乘。且人之患此者最多,勿謂其新病,而不可用也;勿謂其年少,而未宜用也。覺有是症,即宜是藥,劑少功多,攸利非小。但知者見其先,昧者見其後,見其後,恐見其遲矣。
真陽不足泄瀉
腎乃胃之關,開竅於二陰,所以二便之開閉,皆腎臟之所主。今腎中陽氣不足,則命門火衰,而陰寒獨盛。故於子醜五更之後,當陽氣未復,陰氣極盛之時,令人泄瀉不止也。椒附丸、五味子散、四神丸,皆治此之良方。若必陽生於陰,而腎氣充足,則又惟八味丸為宜。新方特製胃關煎、一炁丹、九炁丹、復陽丹之屬,斯得其濟者,多矣。
陽虛泄瀉
陽虛之人,脾虛不能勝濕,而濕勝則能生寒,陽氣因寒所以日敗,胃氣因濕所以日虛。其症則形容日羸,飲食漸減,或脈忽見弦細,或日體常怯寒,或臍腹常有隱痛,或眩暈常多困倦,或不安於五鼓,或加甚於秋冬。但無熱症可據,而常多飧泄者,則總屬虛寒也。凡若此者,不速培陽氣,必致漸衰而日危矣。
清氣在下則生飧泄
脾虛下陷,胃氣不能上騰,則注下泄瀉。宜升舉脾胃之氣,而瀉自止。
脾濕泄瀉
土德無漸,水邪不濫。故瀉多成於土濕,濕皆本於脾虛。倉廩得職,水穀善分。虛而不培,濕淫轉甚。經云虛者補之是也。
鬱結泄瀉
憂思太過,脾氣結而不開,肝氣不舒,下凌脾土,虛損症多有之,宜開鬱舒結。
鬱熱泄瀉
虛損有種肺氣閉錮,肺金不清,咳嗽胸滿,肺中鬱熱,回奔大腸而瀉者,當先清肺金,然後和脾。
鬱怒泄瀉
虛損之人,每多善怒。怒氣未除,便進飲食,怒氣挾食,致傷脾胃。脾胃一傷,即發泄瀉,不可消食,致脾氣益弱。亦不可利氣疏解,使肝益虛。大法,補脾之虛,而利肝之氣。故患此必須切戒惱怒為主。
脾腎兩虛泄瀉
虛損泄瀉,由多脾腎兩虛,何也?蓋腎氣不能攝,脾弱不能運。脾氣虛則闌門之氣亦虛,是以不能泌別清濁,致水液渣滓混入大腸,或溏而或瀉也。當補土實水清金。金實則脾氣實,而自能健運;水壯則腎氣實,而自能收攝。清金則清濁分,而自能施化矣。
藥誤泄瀉
虛損之人,多有陰虧火泛,而治之之法,首以保護脾胃為主。昧者不察,專以滋陰降火,甚則芩、連、知、柏,損傷脾胃,而泄瀉由是作矣。
食忌泄瀉
虛損之人,津液不足,口內無味,思鹽想淡。蓋其虛火內灼,又喜食水果清潤之物,或油膩生冷,並食雜進,脾不能勝,由此而泄瀉者甚者。故凡患虛症,脾胃不可不慎。
澄按:虛損泄瀉一症,最不可忽略,何也?蓋亡陰脫液之肇端,實勞怯之大忌,如經霜之敗葉,鮮有不凋者也。既虛火動,而復又下,多亡陰,則清陽之氣益陷,相火之焰益炎,下而窘迫,上而咽疼。當此之際,欲實脾土,則防肺金;欲清肺金,則防脾土,惟補脾陰正方最宜。或虛損未甚,偶因他因,而暫時一瀉者,此屬標症,猶可圖治。若脾腎之氣,俱已損傷,而泄瀉不止者,此症已極,仙丹何益?所以明者見機未萌,略見便溏,預先提防著意,不使後天脾氣損壞,致先天之真元難復也。
治法
薛氏曰:凡傷食瀉黃,若飲食已消,而泄瀉未止,此脾胃之氣傷也,宜用五味異攻散。若泄瀉而腹中重墜者,此脾氣下陷也,宜補中益氣湯。若服克伐之劑,而腹中窄狹,此脾氣虛也,宜六君子湯。
張景岳曰:脾虛者,四君子湯、參朮湯。參苓白朮散為宜。若病在下焦,腎氣虛而為熱者,六味地黃湯。微寒者,八味地黃湯,或胃關煎。若久瀉元氣下陷,大腸虛滑不收者,須於補劑中加烏梅、五味子、粟殼之屬以固之。
吳澄曰:若中氣虛陷者,升補中和湯。中氣不足者,中和理陰湯。脾陰不足者,理脾陰正方。心脾兩虛者,資成湯。
泄瀉總錄
寒瀉
小便清白,不渴,腹中冷,完穀不化,亦不變,變亦白色,身懶動作,飲食不下,手足清冷。
熱瀉
小便赤澀,煩渴,肛門熱,穀食腐化,或雖不化而色焦黃,身能動作,手足溫暖。
暴瀉之瀉
暴注下迫,是無水也。溏泄日久,止發無恆,是無火也。
胃瀉
飲食不化,色黃。
脾瀉
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建中湯、理中湯。
大腸泄
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乾薑附子湯。
小腸泄
溲而便膿血,小腹痛。承氣湯。
大瘕泄
大瘕泄,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承氣湯。
五更溏泄
有腎虛失閉藏之職,五味子丸。亦有食積,香砂枳朮丸。寒積,理中湯。酒積,葛花解酲湯。
鶩泄
中寒糟粕不化,如鴨溏,澄徹清冷,小便清白。附子理中湯。
飧泄
水穀不化而完出也,風邪干胃,木來賊土,清氣在下。升陽除濕湯。
洞泄
泄下多清水,腸鳴身重,胃苓湯。水液去多,甚而轉筋,血傷故筋急也。升陽除濕湯。
腸垢泄
濕兼暑也,稠黏垢穢,小水赤澀。
滑泄
氣虛濕勝也,故所下不禁,大孔如竹筒,直出不止。
食積泄
泄下腐臭,噫氣作醋。
痰泄
或多或少,胸悶瀉沫。
虛泄
困倦無力,食減微溏,必兼體瘦。
火泄
暴注下迫,焦黃穢臭。
氣泄
腹常滿悶,去不通泰。
瀼泄
停蓄飲食,數日一泄,必兼腹脹。
腎泄
五更腹痛,微響乃泄,必兼足冷。
肝泄
忿怒所傷,厥而面青,必兼脅滿。
交腸泄
大小便易位而出。
直腸泄
飲食入口,少頃即出。
霍亂泄
腹中絞痛,暴泄煩渴。
氣食泄
腹痛,下無休時,去如蟹渤者,氣食交併而作泄也。
酒積泄
飲酒太多,清晨作泄,或五更腹痛,泄下黃赤,此酒濕入臟所致,非腎虛者比也。
積瘀泄
內有積瘀,胸脅腹痛,泄下光亮,如黑漆退光色者是也。
暑泄
夏月暴注水泄,宜香薷飲、益元散。
相應泄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以致泄瀉,人所易知也。其有飲食之後,偶有所感觸,或內傷七情,外感六淫,跌打損墜,忽爾作瀉。此亦食滯與病相因而為泄瀉,實與本症絕無相干。當調和脾土,再治本症。
澄按:以上各種泄瀉,雖非虛損之比,然亦有因泄瀉日久,而泛用消食利水之劑,損其真陰,元氣不能主持,致脾胃日虧,飲食日減,真氣日消,而成虛損者有之,故並錄此。
治案
東垣治一人,大便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時作瀉,腹中鳴,小便黃。以黃耆、柴胡、歸身、益智、陳皮各三分,升麻六分,炙甘草二錢,紅花少許作服,名曰黃耆補胃湯。水二盞,煎一盞,稍熱服,食前服之。
薛立齋治一人,患肝木克脾土,面赤生風,大臟燥結,炎火衝上,久之遂致臟毒下血,腸鳴溏瀉,腹脹喘息,馴至絕谷瀕殆。諸送方以枳實、黃連之劑投之,輾轉增劇。薛診曰:此脾腎兩虛,內真寒而外虛熱,法當溫補。遂以人參、白朮為君,山藥、黃耆、肉果、薑、附為臣,茱萸、骨脂、五味、歸、苓為佐,十劑,俾以次服。諸醫皆曰:此火病也,以火濟火,可乎?服之浹旬,盡劑而自止。
江應宿治一人,患脾腎泄十餘年,五鼓初必腹痛,數如厠,至辰刻共四度,巳午腹微痛而泄,凡七八度,日以為常,食少倦怠,嗜臥。診得右關滑數,左尺微弦無力。此腎虛而脾中有積熱病也。投黃連枳朮丸,腹痛除,漸至天明而起,更與四神丸、八味丸,滋其化源,半年飲食倍進,而泄愈矣。
李士材治姚岱芝,吐痰泄瀉,見食則惡,面色萎黃,精神困倦,自秋及春,無劑弗投,經久不愈。診之口不能言,亟以補中益氣去當歸,加肉果二錢,熟附一錢,炮姜一錢半,半夏二錢,人參四錢,日進二劑,四日而瀉止,但痰不減耳。李曰:腎虛水泛為痰,非八味丸不可,應與補中湯並進。凡四十日,服人參一斤,飲食大進,痰亦不吐。又半月而酬對如常矣。
生生子治張懷赤,每早晨腸鳴,瀉一二度,晚間一度,尺寸短弱,右關滑大。此中焦有濕痰,君相二火皆不足,故有此症。以六君子湯加補骨脂、桂心、益智仁、肉豆蔻,煎服,瀉遂減半。又以煎藥加杜仲為丸,服之而愈。
又治吳仲峰,仲秋六部皆沉微,而左猶甚,隱隱如蛛絲之細,原以腸風去血,過服寒涼,致傷脾胃。自春至秋,脾瀉不愈,日夜十二三行,色黃白帶青,兩頤浮腫,四肢亦浮,小水不能獨利,利必與大便並行,腸鳴,四肢冷,口不渴,飲食大減,口唇齦肉皆白。其為人也多憂思。夫四肢者,脾之所主,清冷則陽氣不充。兩頤乃腎經部位,浮腫益見腎氣之虛也。脈沉微與面色黃腫,皆屬於濕。經云: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土。合脈症觀之,由脾虛不運,積濕而然,虛寒明矣。病至此勢亦甚危,第形症相符,色脈相應,又能受補,庶幾可生也。法當大溫補升提,以東垣益胃升陽滲濕湯加減調理。人參三錢,白朮五錢,黃耆二錢,茯苓、益智、蒼朮各一錢,大附子五分,澤瀉、炮薑、炙甘草、升麻、防風各五分。連服八帖,諸症悉減。病雖暫愈,宜戒生冷、憂思,庶服藥有效,切勿輕犯,犯之非藥石可生也。
泄瀉例方
五味異功散 治脾胃虛寒,飲食少思,嘔吐泄瀉,久患咳嗽,面浮氣逆,腹滿等症。
人參 白朮(炒) 茯苓 炙甘草 陳皮(各一錢)
乾薑附子湯 治自利嘔吐,煩躁,手足冷,鼻尖冷,身體重痛,舌上生苔。
大附子(一枚,制,分四服)
上每服加炮姜二錢同煎,溫服。熱甚者冷服。
椒附丸 治小腸虛冷,小腹痛,小便頻而清白。
椒紅(炒) 附子(炮) 龍骨 桑螵蛸 山萸肉 鹿茸(酒黃,焙,各等份)
上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用六十丸,空心鹽湯下。
人參固本丸 治脾虛煩熱,金水不足,及肺虛煩熱,作渴作嗽,或小便短少赤色,澀滯如淋,大便燥結。此陰虛有火之聖藥也。
人參 天冬 麥冬 生地 熟地
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溫酒或鹽湯下。中寒之人不可服。
附子理中湯 治中氣虛寒,腹痛泄瀉。
人參 白朮 炮姜 炙甘草(各三錢) 製附子(三錢)
四神丸(薛氏) 治脾腎瀉,清晨瀉。
補骨脂(炒,四兩) 肉豆蔻(煨) 五味子(各二兩) 吳茱萸(湯浸,一兩)
上為末,用大棗百枚,同姜八兩煮爛取肉,搗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淡鹽湯下。
程郊倩曰:命門無火,不能為中宮腐熟水穀,藏寒在腎,誰復司其閉藏?故水氣才萌,不疏泄而亦疏泄,雖是木邪乾土,實腎之脾胃虛也。此際補脾不如補腎。補骨脂有溫中暖下之能,五味子有酸收固澀之性,吳茱萸散邪補土,肉豆蔻澀滑益脾。暖腎而使氣蒸,破滯而使氣壯,補腎仍是補脾矣。
五味子散 治腎泄在清晨,及五更作瀉,飲食不進,不時去後。
五味子(炒,二兩) 吳茱萸(炒,一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為丸尤妙。
五味子丸 治下元虛寒,火不生土,以致命門不暖,關門不閉,名曰腎泄。亦治脾腎泄。
人參 白朮(炒) 五味子(炒) 破故紙(炒,各三兩) 山藥(炒) 茯苓(各一兩五錢) 吳茱萸(湯泡,炒) 川巴戟(去心,炒) 肉果(麵煨) 龍骨(各一兩)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百餘丸,食前白湯下。
香砂枳朮丸 破滯氣,開胃進食。
木香 砂仁(各五錢) 枳實(麩炒) 白朮(米泔浸,炒,二兩)
胃關煎 治脾腎虛寒作瀉,或甚至久泄,腹痛不止,冷痢等症。
熟地(三五錢) 山藥(炒) 扁豆(炒,各二錢) 炙甘草(一二錢) 炮姜(二三錢) 吳茱萸(制,五七分) 白朮(炒,二三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甚者,加肉果一二錢。
胃苓湯 治脾濕太過,泄瀉不止。
陳皮 白朮 甘草 蒼朮 厚朴 茯苓 澤瀉 豬苓 肉桂(各等份)
姜五片,棗三枚,煎服。
一炁丹 治脾腎虛,不時易瀉,腹痛陽痿,怯寒等症。此即參附之變方也。
人參 製附子(各等份)
煉白蜜丸如綠豆大,每服滾水送下三五分。
九炁丹 治脾腎虛寒。
熟地(八兩) 製附子(四兩) 肉豆蔻(麵煨,二兩) 炮姜 吳茱萸 補骨脂(酒炒) 蓽茇(炒) 五味子(炒,各二兩) 粉甘草(一兩)
煉蜜丸,或山藥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
方見各門
承氣湯(見下集積熱。)
升陽除濕湯
升陽滲濕湯
豬苓分水散(以上見下集濕。)
補中益氣湯(見東垣治法。)
六君子湯(見痰。)
六味丸
四君子湯(以上見秦越人治法。)
八味丸
建中湯(以上見仲景治法。)
參苓白朮散(見飲食不甘。)
理中湯(見下集寒。)
升補中和湯
中和理陰湯
理脾陰正方
資成湯(以上見吳師朗治法。)
上集卷之二十二
怔忡驚悸健忘善怒善恐不眠
經旨
《陰陽應象大論》曰: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
《脈解》篇曰:陽明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陽氣與陰氣相薄,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也。
《本神》篇曰:恐懼者,神蕩憚而不收。
《五臟生成》篇曰:肝氣虛則熱,實則怒。
《調經論》曰: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
脈法
寸口脈動而弱,動為驚,弱為悸。驚者,其脈止而復來,其人目睛不轉,不能呼氣。
怔忡驚悸等症
吳澄曰:心者,身之主,神之舍也。心血不足,多為痰火擾動,心神不寧,多有驚悸怔忡諸症。惟虛損之人,陰虧於下,元海無根,氣浮於上,撼振胸臆,是心不能下交於腎,腎不能上交於心,則築築心動,惕惕恐畏,為怔忡驚悸者有之;心為事擾,神動不安,精氣耗散,而不寐者有之;子午不交,神明濁亂,精氣伏而健忘者有之;心動神搖,志歉精卻,神無所依,善於驚恐者有之;木本水源,子病及母,水不養木,而善怒者有之。蓋神之不安其舍者,多由於心血之不足,而心血之不足,多由於腎之虛衰,不能上下交通,而成水火既濟也。
怔忡驚悸恐
心為一身之主,人身之血,生於心,藏於肝,統於脾,布於脾,而施化於腎者也。苟心血一虛,神氣耗散,則宅舍空虛,痰因以客之,此怔忡之所由作也。驚者,因有所觸,而畏怖不安也。悸者,心中惕惕然跳,築築然動,不能自安,如人捕獲之狀,本無所恐,而心自不寧也。驚則安其神,悸則定其志。心主神,腎主志,水火既濟,須在陰精上奉,則其神安;陽氣下藏,則其志定。但其中有氣虛、血虛、停飲之不同,須分治之。
虛損怔忡
怔忡之病,心胸築築振動,惶惶惕惕,無時得寧者是也。此症惟陰虛勞損之症恆有之。蓋陰虛於下,則宗氣無根,而氣不歸原,所以在上則浮撼於胸臆,在下則振動於臍旁。虛微者,動亦微;虛甚者,動亦甚。凡患此者,速宜節欲節勞,切戒酒色。凡治此者,速宜養氣養精,滋培根本。若或誤認為痰火,而妄施清利,則速其危矣。
氣虛驚悸
陽氣內虛,心下空豁,狀若驚悸,右脈大而無力者是也。
血虛心悸
陰氣內虛,虛火妄動,體瘦心悸,五心煩熱,面赤唇燥,左脈微弱,或大而無力者是也。
肝膽心虛
或思怒傷肝,或因驚入膽,母令子虛,而心血為之不足;或富貴汲汲,貧賤慼慼,憂思過度,或遇事煩冗,則心君亦為之不寧,皆致驚悸怔忡之症,其脈弦者是也。
陰火怔忡
有陰火上衝,頭暈眼花,耳鳴齒落,或腹中作聲,怔忡。不宜滋陰抑火,及養心之劑。久服不愈,為無根失守之火,脈必空虛。
氣鬱怔忡
失意之人,懷抱抑鬱,氣生痰涎,涎與氣搏,心神不寧,脈必沉結,或弦者是也。
痰鬱心悸
或耳聞大聲,目見異物,遇險臨危,觸事喪心,大驚大恐,以致心為之忤,停積痰涎,使人有惕惕不寧之狀,甚則心跳欲厥,其脈滑大者是也。
怔忡治法
心脾血氣虛而怔忡,宜七福飲、大補元煎。命門水虧,真陰不足,而怔忡不已者,左歸飲。命門火虧,真陽不足,而怔忡不已者,右歸飲。三陰精血虧損,陰中之陽不足而怔忡,大營煎、理陰煎。水虧火盛,煩躁熱渴而怔忡者,二陰煎、加減一陰煎。思郁過度,耗傷心血則怔忡者,逍遙飲、益營煎、暢郁湯。寒痰停蓄心下而怔忡者,保陰煎、薑朮湯、資成湯、平補鎮心丹、寧志丸。
驚悸治法
心虛血少,神志不寧而驚悸者,養心湯、寧志丸、十四友丸。因驚失志,而神不寧者,寧志膏、遠志丸。心血不足,肝火不清,血熱多驚者,硃砂安神丸。心神虛怯,微兼痰火而驚悸者,八物定志丸。心氣鬱滯,多痰而驚者,加味四七湯。痰迷心竅悸者,溫膽湯、茯苓飲子、硃砂消痰飲。風熱生痰,上乘心膈而驚悸者,簡要濟眾方。若大恐大懼,以致損傷心脾腎氣,而神消精卻,飲食日減者,必用七福飲、理陰煎、大營煎、大補元煎之類,酌宜治之。然必洗心滌慮,盡釋病根,庶可保全。
若勞心過度,兼有外邪者,宜寧神內托散。心脾兩虛而驚悸者,宜資成湯。
健忘
《靈樞經》曰:人之善忘者,何氣使然?岐伯曰:上氣不足,下氣有餘,腸胃實而心肺虛,虛則榮衛留於下,久之不以時上,故善忘也。精神短少,神氣不交,為事而有始無終,言談不知首尾。心不下交於腎,濁火亂其神明;腎不上交於心,精氣伏而不用。火居上則搏而為痰,水居下則,因而生躁,故補腎而使之時上,養心而使之時下。治之之法,當養心血,調脾土,佐以寧神定志。如思慮過度,病在心脾者,歸脾湯。精神短少者,人參養榮湯。痰迷心竅者,導痰湯送壽星丸。心神不交,神志不寧者,朱雀丸。稟賦不足,神志虛擾者,孔聖枕中丹。
虛勞𢛞惵
胸中痞塞,不欲飲食,心中常有所慊,愛居暗室,或倚門見人即驚避無地,似失志狀,此為𢛞惵之病。由心血不足者,人參養榮湯。脾胃不和者,六君子湯加益智仁、遠志肉。
失志
有所求不遂,或過縱自悔,噓嗟夜語,若有所失,宜溫膽湯加人參、柏子仁為丸。辰砂為衣,日進三次。
善怒
怒者,陽為陰遏,不得伸也。經云:陰出之陽則怒。又云: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冤善怒。
肝病善怒
肝病者,兩脅下痛,令人善怒,虛則目慌慌無所見,善恐,如人將捕之狀。
面青善怒
青者,肝之色。面青善怒,肝膽之氣大過。治法益金制木,此五行勝復之理,用藥亦當識此意。
澄按:虛損之人,未有不善怒者也。蓋五志怒本屬肝,而他臟亦多兼之,何也?如怒盛傷肝,令人嘔血,此本臟自病也。如怒氣填胸,不惜身命,此土木相干,侮所不勝也。怒則氣上,氣粗喘急,畏其所勝也。怒動於心,肝從而熾,此木火相生也。腎盛則怒不止,此木本水源,子病及母也。雖各症亦多兼怒為患,而未有若虛勞之甚者也。蓋緣真陰不足,虛火易炎,肝木失其所養;真陰不足,水不制火,上刑肺金,木寡於畏,而肝膽益熾,或稍有不如意,則怫然見於其面矣。經言善怒者,蓋本無可怒之事,而輒生嗅怒,火退之時,亦自知懊悔謹戒,未幾復又怒忿如前,有不知其然而然也。由是而咳嗽不止,由是而嘔血成盆,由是而氣脹填胸,由是而脅痛,左右不得眠,由是而飲食漸減,或由是而食滯難消,總之,皆怒氣之為害也。故曰:怒是爾猛虎,欲是爾深坑,爾若不謹焉,能爾免病者?其戒諸。
善恐
驚因內傷其心,心動則神搖。恐因內歉其志,志歉則精卻。驚則心無所依,神無所歸,慮無所定,則氣亂矣。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不還,則下焦脹,則氣不行矣。治之之法,驚則安其神,恐則定其志。心以神為主,陽為用。腎以志為主,陰為用。陽則氣也,火也;陰則精也,水也。及乎水火既濟,全在陰精上奉,以安其神;陽氣下藏,以定其志。
不得眠
《靈樞經》曰:病而不得眠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衛氣不得入於胸,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
帝曰:人有臥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曰:臟有所傷,及心有所之寄則安,故人不能懸其病也。
論不得眠
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肝生於左,肺藏於右,所以左屬肝,肝藏血,肝陽也,血陰也,乃外陽而內陰也;右屬肺,肺主氣,肺陰也,氣陽也,外陰而內陽也。由陰陽互藏,左脅多兼留血,右脅多兼積痰。虛損多由積痰、留血之病。左不能貼席眠者,肝也,血也。右不能貼席眠者,肺也,氣也。此痰挾瘀血凝滯,阻塞道路。宜養血以流動乎氣,降火以清乎痰,四物加桃仁、訶子、青皮、竹瀝之類,此治虛損未成之左右不得眠也。若病久形脫,左不眠為肝脹,右不眠為肺脹,不治之症。
有種金被火傷,遂成郁遏不得眠之症,宜以訶子、青黛、桃仁,取其味酸苦,有收斂之功,加以海石、瓜蔞、香附、半、曲、姜,蜜丸,噙化。
房勞過多,腎虛羸怯之人,胸膈之間,多有積痰、留瘀,礙滯道路,皆由腎虛不能約氣,氣虛不能生血之故。氣猶水也,盛則流暢,少則壅滯。虛損之人,不眠之時,則左右之陰陽氣血道路相通,眠則道路阻塞,是以不得眠也。宜補腎和血,地黃、牛膝、石斛、木瓜、苡仁、桃仁、芎、歸、參、耆之屬。
《難經》曰:老人寤而不寐,少壯寐而不寤。少壯者,血氣盛,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日精,夜不寤。老人血氣衰,肌肉不滑,營衛之道澀,故晝日不能精,夜不寐也。宜用八珍加棗仁、遠志。
不寐
驚悸健忘,怔忡失志,心風不寐,皆是痰涎沃心,以致心氣不足。若涼心太過,則心火愈微,痰涎愈盛,惟以理痰順氣為第一義,宜導痰湯、溫膽湯。
陰虛目不瞑,補其不足,益其有餘,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臥立至。
凡無外邪而不寐者,必營氣之不足也,營主血,血虛無以養心,心虛則神不守舍。故或為驚惕,或為恐畏,或若有所繫戀,或無因而偏多妄想,以致終夜不寐,及忽寐忽醒,而為神魂不安者,皆以養營氣為主。
凡精血虛耗,思慮太過,神魂無主,所以不寐,即有微痰微火,皆不必顧,只宜培養氣血,血氣復,諸症自退。若兼顧而雜治之,病必難愈,漸至元神俱竭,不可救矣。
忡悸不寐
勞傷心脾,思慮太過,則驚悸怔忡,氣虛精陷,而不成寐者,宜資成湯。
恐怖不寐
血氣耗損,驚懼恐畏,精虧氣弱,神無所依,而不寐者,宜中和理陰湯,或培土養陰湯。
晝夜不寐
榮衛不足,氣血大壞,精神失守,神魂無主,而晝夜不寐者,宜十全大補湯,或理脾益榮湯閤中和理陰湯。
夾邪不寐
勞傷心脾,中氣不足,升陽不升,兼夾外邪,而為寒為熱不寐者,宜升補中和湯。
煩熱不寐
思慮太盛,心血漸虧,或兼煩熱不寐者,宜資成湯,或培土養陰湯。
熱渴不寐
勞心焦思,耗血損氣,致動心火,而為煩熱不寐乾渴者,宜天王補心丹,或資成湯。
怔忡不寐
心虛火盛,煩熱內熱,怔忡不寐者,宜理脾益營湯,或古方安神丸。
痰涎不寐
精血虛耗,痰涎內蓄,而為怔忡、夜臥不安者,宜資成湯閤中和理陰湯。
忿怒不寐
忿怒太過,肝氣上逆,內邪留滯,煩擾不寐者,宜暢郁湯,或逍遙散、解肝煎、化肝煎俱可。
飲濃茶不寐
茶性陰寒,心氣被伐,元氣受傷,神志消索而不寐者,宜養陰中之陽,宜理脾益榮湯、理脾陰正方。
心事煩擾不寐
心為事擾,神動不安,精氣耗散而不寐者,人參養榮湯,或培土養陰湯。
產後不寐
凡病後及婦人產後不得眠者,皆氣血虛,而心脾二臟不足也。雖有痰火,不宜過於攻治,仍當以補養為君,佐以清痰降火之藥。其不因病後而不寐者,雖以痰火處治,亦必佐以養血補虛之藥,方為當也。
澄按:虛損多由失血太多,或自汗、盜汗、遺精之後,多有怔忡驚悸,健忘恍惚不寐之症,皆因心氣不足,心神不安,殊非氣鬱痰涎為患。速宜養其氣血,救其根本,此脫運之機也,宜養心湯、酸棗仁湯、加減茯苓補心湯。
治案
滑伯仁治一人,病怔忡善忘,口淡舌燥,多汗,四肢疲軟,發熱,小便白而濁。眾醫以內傷不足,擬進茸、附等藥未決。脈之虛大而數,曰:是由思慮過度,厥陰之火為害耳。夫君火以名,相火以位,相火代君火行事者也,相火一擾,能為百病,百端之起,皆由心生。越人云:憂愁思慮則傷心。其人平生志大火高,所謀不遂,抑鬱積久,久則內傷也。服補中益氣湯、硃砂安神丸,空心進小坎離丸,月餘而安。
汪石山治一女子,年十五病悸,如常有人捕之,欲避而無所,其母抱之於懷,數婢護之於外,猶恐然不能安寐。醫以為心病,用安神丸、鎮心丸,俱不效。汪診之,脈細弱而緩,以溫膽湯服之而安。
羅謙甫治一人,患神氣不寧,臥則夢飛揚,身雖在床而神魂離休,驚悸多魘,通宵不寐,諸醫不效。羅診視之,問曰:醫作何病治之?曰:眾皆以為心病。羅曰:以脈言之,肝經受邪,非心病也。以珍珠母為君,龍齒佐之,使以他藥,治之而愈。
—人忽覺自形作兩人並臥,不別真假,乃離魂也。用硃砂、人參、茯苓,煎服而愈。
錢少卿夜多惡夢,就枕便成,通夕不寐,後因赴官,經漢上與胡推官同宿,因言近多夢,慮非吉。胡曰:昔常如此懼甚,有道士教戴丹砂。初任辰州,推官得此戴之,不涉旬驗,四五年不復有,至今秘惜。因解髻中一絳紗囊遺之,即夕無夢,神魂安矣。丹砂辟惡果然。
張景岳治省中周公者,山左人也,年逾四旬,因案牘勞神,致成羸疾,神困食減,時多恐懼,自冬春達夏,通宵不寐者,凡半年有餘,而上焦無渴,不嗜湯水,或有少飲,則沃而不行,然每夜必去溺二三升,莫知所從來,且半皆如膏濁,尫羸日甚,自分必死。張診之,喜其脈猶帶緩,肉亦未脫,知其胃氣尚存,慰以無慮。乃用歸脾湯去木香,及大補元煎之類,一以養陽,一以養陰,出入間用,至三百餘劑,計人參二十斤,乃得全愈。此神消於上,精消於下之症也。
怔忡驚悸健忘善怒善恐不眠例方
平補鎮心丹 治心血不足,時或怔忡,夜多亂夢,如墮岸谷。常服安心腎,益榮血。
人參 龍齒(各二兩五錢) 白茯苓 茯神 麥冬 五味子(各一兩二錢五分) 車前子 遠志(制) 天冬 山藥(薑汁炒) 熟地(酒蒸,各一兩五錢) 棗仁(炒、三錢) 硃砂(一兩五錢)
煉蜜丸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八九十丸,早晚米飲或溫酒下。
—方,加肉桂一兩二錢五分。一方,加當歸、柏子仁、石菖蒲。
寧志丸 治怔忡驚悸,癲癇。
人參 棗仁(酒浸) 茯苓 柏子仁 當歸 遠志(酒浸) 茯神 石菖蒲 琥珀(各五錢) 乳香 硃砂(各三錢)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後,棗湯下。
寧志膏 治因驚失志。
人參 棗仁(泡,去皮,炒) 硃砂(各五錢) 滴乳香(一錢,另研)
上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湯下。
人參丸 寧心益智,安神固精。
人參 茯神 茯苓 棗仁(炒) 遠志 益智 牡蠣(各五錢)
硃砂(二錢五分)
上為末,棗肉丸。
琥珀多寐丸 治健忘恍惚,神虛不寐。
真琥珀 羚羊角(細鎊) 人參 白茯神 遠志 甘草(等份)
上為末,用豬心血和蜜為丸,如芡實大,金箔為衣。每服一丸,燈心湯嚼。
十四友丸 治驚悸怔忡。
人參 黃耆 當歸 生地 遠志 茯神 棗仁(炒) 茯苓 阿膠 龍腦 紫石英 薄荷 硃砂(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
八物定志丸 補心神,安魂魄,去熱除痰。
人參(五錢) 石菖蒲 茯神 遠志(制,各一兩) 麥冬 白朮(各五錢) 硃砂(一錢) 牛黃(二錢,另研)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五十丸,米飲下。
溫膽湯 治氣鬱生涎,夢寐不寧,怔忡驚悸,心虛膽怯,變生諸症。
半夏(湯泡) 枳實 竹茹(各一兩) 陳皮(一兩五錢) 茯苓(七錢) 炙甘草(四錢)
每服五錢,生薑七片,棗一枚,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溫服。
—方加人參、柏子仁為丸,硃砂為衣。
羅東逸曰:膽為中正之官,清靜之府,喜寧謐,惡煩擾,喜柔和,不喜壅鬱。蓋東方木德,少陽之溫和氣也。若大病後,或久病,或寒熱甫退,胸膈之餘熱未盡,必致傷少陽之和氣。故虛煩驚悸者,中正之官以熇蒸而不寧也;熱嘔吐苦者,清靜之府以郁炙而不謐也;痰氣上逆者,土家濕熱反乘,而木不得升也。如是者,首當清熱,及解利三焦。方中以竹茹清胃脘之陽;而臣以甘草、生薑,調胃以安其正;佐以二陳,下以枳實,除三焦之痰壅;以茯苓淡滲,致中焦之清氣,且以祛邪,且以養正。三焦平而少陽平,三焦正而少陽正,膽家有不清寧而和者乎?和即溫也,溫之者,實涼之也。若膽家真畏寒而怯,屬命門火衰,當與乙癸同源而治矣。
茯苓飲子 治痰迷心竅,怔忡不止。
陳皮 半夏 茯苓 茯神 麥冬(各一錢五分) 沉香 甘草(各五分)
加姜五片,煎七分服。
硃砂安神丸 治夢中驚悸,心神不安,怔忡等症。
硃砂(五錢,水飛,另研) 黃連(六錢) 生地(一錢五分) 甘草 當歸(各三錢)
吳鶴皋曰:夢中驚悸者,心血虛而火襲之也。是方也,硃砂之重,可以安神;黃連之苦,可以瀉火;生地之涼,可使清熱;當歸之辛,可使養血;乃甘草者,一可以緩其炎炎之焰,一可以養氣而生神也。
朱雀丸 治驚氣怔忡,並治以心腎不交,健忘。
白茯神(二兩) 沉香(五錢)
上為末,蜜丸,硃砂為衣,每服三錢。
大聖枕中丹
敗龜甲(酥炙) 龍骨(研末,入雞腹中煮一宿) 遠志(去心苗) 九節菖蒲(去毛)
各等份,為末,每服一錢,酒調下,日三服。
宏格曰:是方出於孫真人之《千金方》,其來必有所自。但曰孔子大聖之方,則未敢是非也。
壽星丸 治怔忡健忘。
南星(一斤,掘坑深二尺,炭五斤,坑內燒,掃淨,酒澆,南星下坑,急蓋密一宿,焙) 琥珀(四兩,另研) 硃砂(一兩,水飛,一半為衣)
豬心血三個,生薑汁打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人參湯送下三錢,日三服。
簡要濟眾方 治心氣不寧,怔忡驚悸,清上膈風熱痰飲。
白石英 硃砂(各等份)
上為細末,每服五分,金銀湯調下。
遠志丸 治心神恍惚不寧,夢泄遺精。
人參 茯神 白茯苓 龍齒 遠志(薑汁浸,炒) 石菖蒲(各二兩)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七八十丸。
益榮湯 治思慮過度,心血耗傷,怔忡恍惚,不寐。
人參 白芍 當歸 棗仁 柏子仁(各五分) 黃耆 茯神(各一錢) 紫石英(五分) 遠志 木香 甘草(各三分)
水一鍾,姜三片,棗一枚。
薑朮湯 治心下停飲怔忡。
白朮 白姜 茯苓 半夏曲(各一錢) 官桂(三分) 甘草(五分)
棗三枚,煎服。
方見各門
柏子養心湯(見秦越人治法。)
酸棗仁湯(見張仲景治法。)
歸脾湯(見血。)
半夏湯
六君子湯
導痰湯
硃砂消痰飲(以上見痰。)
加味四七湯
逍遙散(以上見郁。)
柏子養心丸(見夢遺。)
七福飲
大補元煎
左歸飲
右歸飲
大營煎
理陰煎
二陰煎
加減一陰煎(以上見景岳治法。)
中和理陰湯
理脾陰正方
資成湯
暢郁湯
升補中和湯
理脾益營湯
培土養陰湯(以上見師朗治法。)
上集卷之二十三
咽喉症
經旨
經曰:咽喉者,水穀之道路也。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也。會厭者,聲音之門戶也。口鼻者,聲音之扇也。懸雍垂者,聲音之關也。頏顙者,分氣之所泄也。橫骨者,神氣所使,主發舌者也。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頏顙不開,分氣泄也。是故厭小而疾薄,則發氣疾,其開合利,其出氣易。其厭大而厚,則開合難,其出氣遲,故重言也。
脈法
或弦或大,大而無力,為陽虛,甚則脈細。弦而無力,為陰虛,甚則脈數。又大者易治,氣血未衰,可斂而止。弦則難治,氣血已耗,滋補珠難也。若弦細數三脈悉具,則不治矣。
尺脈洪大,陰衰火旺,左脈微細,右脈勁緊,為正虛邪甚,必死。兩寸浮洪而溢者,喉痹也;兩尺微細無力者,虛炎也。若微甚而伏者,死;浮大而澀者,死。
咽喉諸症
吳澄曰:咽喉諸症,人皆以為其病在上,而不知其根則在下也。人皆以為多實火,而不知虛勞則虛火也。蓋少陰之脈,循喉嚨,絡舌本,腎中之真水不足,則腎中之真火上炎,剋制肺金,上衝關隘,不得直泄,而乃為喉瘡,喉癬,乳蛾,喉干疼痛聲啞,不能飲食等症矣。蓋真陰失守,孤陽無根,浮游於上。虛勞至此,初起而形色未憊者,猶可按法引之歸原。若累久而有此,則非藥餌所能療也。
聲啞
喑啞聲不出者,由腎氣之竭。蓋聲出於喉,而根於腎。經曰:內奪而厥,則為喑俳,此腎虛也。
聲啞,糞門生痿者,不治之症也。肺與大腸相為表裡,虛勞久咳,肺氣受傷,火盛金衰,漸變聲啞;肺氣受傷,陽氣下陷,陰火下乘,則糞門生瘻。虛而至於生瘻,則傷之極矣,所以不治也。
失音一症非一,宜從其類而治之。惟虛損聲嘶,則與各症異,何也?以水涸火炎,蒸鑠肺竅,金被火傷而損,由是聲啞聲嘶見焉。治法非苦寒降火,溫燥消痰可復,惟益水清金,則善矣。
澄按:言者,心之聲;聲者,肺之韻。肺體清虛,以氣之鼓迫,則鳴猶鐘磬之懸架,其內空虛,擊之則鳴。若汙濁壅窒其中,擊之則聲啞,此乃痰邪實在。去其填塞之汙濁,何患其聲之不響亮哉?若夫水虧火炎,金傷聲啐者,則猶鐘磬之破損,此乃肺經之枯竭。雖日從事於順氣消痰,止嗽清火,徒傷元氣,有何益乎?欲其如故,須復鑄之可也。所以虛損至於音啞聲嘶,喉癬喉痹,則症之外現者也。病至於此,非有虛凝靜定之功,煉息歸根之法,而惟責成於草木湯液之味,不亦難乎?
聲啞治法
金實不鳴,初起即聲啞。金虛不鳴,久病方聲啞。
凡病人久嗽聲啞者,必由元氣大傷,肺腎俱敗,但宜補肺氣,滋腎水,養金潤燥,其聲自出。或略加訶子、百藥煎之類,兼收斂以治其標,務宜先本後末,庶可保全。若見其假熱,而過用寒涼,或見其痰甚,而妄行消耗,則未有能免者矣。通聲煎。癆瘵痰嗽挾火者,竹衣麥冬湯。肺氣虛者,保金湯。津液竭者,味補飲。虛損色欲傷陰,病在腎者,六味丸、八味丸、左歸丸、右歸飲、人參平肺湯、大補元煎、一陰煎、四陰煎、人參固本丸。酒色過度,欲火燔鑠,以致陰虧而盜氣於陽,精竭而移槁於肺,肺燥而嗽,嗽久而喑者,此枯涸之病也。味補飲。
喉乾嚥痛
喉乾嚥痛者,真水下虧,虛火上炎也。
咽之所以咽物,喉之所以候氣,雖居上焦陽分,而有太陰、少陰之脈終焉。夫人之一身,水升火降,無壅無滯,則咽自利,而喉自暢也。若夫土衰水涸,則相火蒸炎,致津液枯竭,由是而咽喉乾燥疼痛等症作矣。虛損至此,不亦危乎?蓋真陰失守,孤陽無根,沖浮於上,而乃至此。所謂龍雷之火,不可水伏,惟滋水降火,抑陽扶陰,使水升火降,津液復回,而後可止。若以苦寒正治,則陰火愈熾,而脾土敗矣。
澄按:咽喉各症,除少陰伏邪一症外,屬風熱者十居八九,誤治即能殺人。然當危急,亦有刺少商、拔頂發、吹鼻、攪吐、煙燻各法,以治其外;服清涼散火之劑,以治其內。雖當危急,挽回者亦多。惟虛損之咽乾喉痛,決非初起即甚,必漸漸日深,各症悉具,至於極處,乃有此症,何也?必臟腑先敗,及於脈絡,是根本枯,而後槁及於枝葉,可能復茂如前乎?蓋陰火浮游,進退莫測,或痛或止,殊非苦寒之品可遏。近世不明其理,見初醫有用冰、硼、朱、麝辛香走竄之吹藥,並進以苦寒直折之藥味,則陰火益熾,有不立見其傾危者乎?
咽痛治法
丹溪云:咽痛必用荊芥。陰虛火炎上者,必用玄參。氣虛,人參加竹瀝。血虛,四物加竹瀝。陰氣大虛,陽氣飛越,痰結在上,遂成咽痛,脈必浮大,重取必澀,去死為近。宜補陰斂陽,人參一味濃煎,細細飲之。
有熱嗽咽痛失聲,服冷藥而聲愈啞者,宜以生薑汁調消風散,少少進之,或止一味薑汁亦好,冷熱嗽後失音尤宜。咳嗽失聲,非獨熱症有之,宜審其虛實用藥,佐以橄欖丸含化,仍濃煎獨味枇杷葉湯,熱服,或紫菀湯、味補飲亦可。海藏云:甘桔湯。
喉癬口瘡
虛損咳嗽,若因六淫之邪,以致纏綿不止,而漸成虛損者,是類虛損之症。若本水虧火熾,金臟被傷,上息生化之源,下絕淵注之液,則相火日旺,肺金日燥,金水二臟俱傷,鮮不危殆,故見咳嗽聲啞,咽喉疼痛,喉癬之症。治當益腎水,以保肺金,而肝脾二臟,又不可不急為調理。斯時也,五臟已病其二,所可望惟肝脾二經而已。然金既受火傷,則木必寡畏,若不制肝健脾,寧無木賊土敗之慮乎?
—喉癬口瘡,乃真陰虧竭,虛陽上泛所致。勞症至此,多屬難起。當以六味滋腎為主,或以味補飲飲之。
—口瘡服涼藥不愈者,乃中氣不足,虛火泛上無制,用理中湯反治之。
—喉癬症,凡陰虛勞損之人,多有此病。其症則滿喉生瘡紅痛,久不能愈,此實水虧虛火症也。滋陰八味煎、加減一陰煎、六味地黃湯、一陰煎。思慮焦勞,兼動心火者,二陰煎。若多咳嗽,肺熱者,四陰煎。滿口生瘡,破爛而痛者,牛黃益金散吹之,內服滋補真陰之劑,或味補飲最妙。
—單方有用石絡和醋漱喉,則癬一層脫出而愈。又有用桑根白皮為小圓球,帶線入喉,抽出而愈。皆非治虛損之喉癬,故不錄。
乳蛾
乳蛾之症,乃腎水虧乏,火不能藏於下,乃飛越於上,而喉中關隘,火不得直泄,乃結而成,似蛾非蛾也。早晨痛輕,下午痛重,至黃昏而痛更甚。得熱則快,得寒則加。其症之重者,滴水不能不喉。若作外感治之,鮮不危殆。惟有壯水,或用引火歸原之法,則痛頓釋矣。熟地、附子、車前、麥冬、五味、山萸。
凡人咽喉重痛,或生單蛾、雙蛾,實火可治,虛火難醫。蓋虛火乃腎火不藏於命門,浮游於咽喉之間,其症亦類實火。但實火口燥,舌乾而開裂;虛火口不甚渴,舌滑而不開裂也。不但不可以寒涼,亦並不可以發散。宜於水中補火,八味湯冷飲。
—法先用附子片含之,覺稍寬者,即是虛寒之症。或用附子一個,破故紙五錢,各研末,調如糊,用布攤如茶鐘口大,貼腳心中央,以火烘之一時辰,喉即覺寬而開一線路,可以服藥。此治虛火之法。
治案
羅謙甫治梁濟民,因膏粱而飲,又勞心過度,肺氣有傷,以致氣腥臭,唾涕稠黏,口舌乾燥,以加減瀉白散主之。《難經》云:心主五臭,入肺為腥臭,此其一也。方以桑白皮、桔梗各二錢,地骨皮、甘草各一錢五分,知母七分,麥門冬、黃芩各五分,五味子二十粒,煎,食後溫服。忌酒、面、辛熱之物,日進二服。
丹溪治一人,遺精,誤服參、耆及升浮之劑,遂氣壅於上焦,而喑聲不出。乃用童便浸香附為末調服,而疏通上焦以治喑;又用蛤粉、青黛為君,黃柏、知母、香附佐之為丸,而填補下焦以治遺精,十餘日良愈。
又治一人,患乾咳嗽聲啞,用人參、橘紅各一錢五分,白朮二錢五分,夏曲一錢,桑白皮、天冬各七分,甘草、青皮各三分。五帖後,去青皮,加五味二十粒,知母、地骨皮、瓜蔞仁、桔梗各五分,作一帖,入姜煎。再加黃芩五分,仍與四物,入童便,竹瀝、薑汁,並炒黃柏。二藥晝夜間服,兩月聲出而愈。
汪石山治一婦,年五十,病舌尖痛三年,才勞喉中熱痛,或額前一掌痛,早起頭暈,飲食無味,胸膈痞悶,醫用消導清熱之藥不效。汪診右脈濡散無力而緩,左脈比右頗勝,亦近無力。十五年前哭子過甚遂作。憂思傷脾,哭泣傷氣,從東垣勞倦傷脾之例,用人參、黃耆各一錢五分,白朮、芍藥、天麻各一錢,川芎、元參各七分,甘草、枳實各五分,黃柏、陳皮各六分,煎服愈。
張景岳治一女人,年近三旬,因患虛損,更兼喉癬疼痛,多醫罔效。張診其脈,則數而無力;察其症,則大便溏泄;問其治,則皆退熱清火之劑。然愈清火,而喉愈痛。察之既確,知其本非實火,而且多用寒涼,以致肚腹不實,總亦格陽之類也。遂專用理陰煎,及大補元煎之類出入加減,不半月而喉痛減,不半年而病全愈。
吳澄治休邑低山一人,虛損聲啞,醫皆云不治。余診其右脈,洪而有力,且咽未痛,遂以天冬、麥冬、沙參、橘紅、貝母玄參、花粉、桔梗、薄荷、甘草、細辛、海粉、竹茹,十餘劑而愈。間以蜜拌槐花,九蒸九曬,睡時細嚼一片,隨津液嚥下。以味補飲不時服之而痊。
咽喉例方
金竹衣麥門冬湯 治一切癆瘵痰飲,聲啞不出難治者,服之神效。
金竹衣(取竹內衣膜,鮮者,一錢) 竹茹(彈子大一丸,即金竹青皮也,割取之) 竹瀝(即取金竹者) 麥冬(二錢) 甘草 橘紅(各五分) 茯苓 桔梗(各一錢) 杏仁(七粒,去皮尖,研)
上用水一鍾半,加竹葉十四片,煎七分,入竹瀝一杯,和勻服。
通聲膏 治咳嗽失音。
五味子 款冬花 通草(各三分) 人參 石菖蒲 細辛 桂心 竹茹 杏仁 白蜜 薑汁 酥 棗膏
水五升,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渣,納薑汁一升,棗膏、酥五升,蜜。煎令調和,酒服如棗大二丸。
百合丸 治肺燥失音不語。
百合 百藥煎 杏仁(去皮尖) 訶子 苡仁(各等份)
上為末,雞子清和丸彈子大,臥噙化。
人參平補湯 治腎虛聲啞不出。
人參 當歸 熟地 白芍 茯苓 菟絲子(制) 杜仲(炒) 五味子 白朮 巴戟(去心) 半夏曲 橘紅(各五錢) 牛膝 破故紙 益智仁 胡蘆巴(炒) 甘草(各二錢五分) 石菖蒲(一錢五分)
上咀,每服五錢,姜五片,棗二枚,煎七分,吞山藥丸百粒。凡五更後腎氣開時,不得咳唾言語,服之則功效倍常。
濟世方 治失音及咯血。
槐花瓦上炒香,出火毒,三更後床上仰臥,隨意吞之。
蛤蚧丸 治久咳失音,並肺間邪氣,胸中積瘀作痛。
蛤蚧(一對,去嘴足,溫水浸去膜,刮去血脈,用酥炙) 訶子(煨) 阿膠(炒) 生地 麥冬 細辛 甘草
為末,蜜丸棗子大,每食後噙化一丸。
出聲音方
訶子(炮,去核) 木通(各一兩) 甘草(五錢)
用水三升,煎一升半,生薑、地黃汁一合,再煎數沸,放溫,分六服。
澄按:訶子治逆氣,破結氣;木通利九竅,故能聲音。借用治肺癰,亦甚妙。
牛黃益金散 治虛火炎上傷肺,喉癬,咽瘡破爛。
黃柏(為末,蜜炙數次,以熟為度,另研為極細末) 殭蠶(淨,一錢五分) 白硼砂(一錢五分) 牛黃(三分) 一加冰片半分。
上用蜜調如稀糊,塗敷患處;或如龍眼大,含化咽之。
蜜附子 治格陽咽閉,吞吐不通,及臟寒閉塞等症。
大附子(一枚,去皮臍,切作大片,用蜜塗炙令黃,含口中咽津,甘味盡再塗蜜炙用,或易之)
—方用桂含之。
方見各門
紫菀湯
甘桔湯(以上見咳嗽。)
六味地黃湯(見血。)
滋陰八味丸(見丹溪治法。)
理中湯(見下集寒。)
一陰煎
二陰煎
四陰煎
五陰煎
左歸飲
右歸飲
大補元煎(以上見景岳治法。)
味補飲(見師朗治法。)
上集卷之二十四
脅痛
經旨
經曰:肝病令人脅痛。肝有邪,其氣流於兩脅。
《臟氣法時論》曰: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
《脈經》曰:膽足少陽也,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
脈法
脈澀或芤。弦,為痛,為食。澀、短、數,俱為痛。大為久痛。
脅痛
內傷虛損,脅肋疼痛者,凡房勞過度,腎虛羸弱之人,多有胸脅間隱隱作痛。此肝腎精虛,不能化氣,氣虛不能生血而然。凡人之氣血,猶源泉也,盛則流暢,少則壅滯,故氣血不虛則不滯,虛則無有不滯者。倘於此症,而不知培氣血,而但知行滯通經,則愈行愈虛,鮮不殆矣。宜右歸飲、小營煎、大補元煎。
—虛勞之症,大抵多心下引脅俱痛。蓋滯血不消,新血無以養之,尤宜用膏子加韭汁、桃仁泥。
—憂思過度,耗傷心脾氣血,病有如前者,宜逍遙飲、三陰煎、七福飲、歸脾湯。
—勞倦過傷肝脾氣血,病如前者,大營煎、大補元煎。若肝脾血虛,或鬱怒傷肝,寒熱脅痛者,逍遙散。或肝腎虧損,脅肋作痛,頭眩心跳,身痛;或婦人經水不調,經後作痛者,宜補肝煎主之。
澄按:脅者,足少陽膽經所絡之地,左統於肝,右屬於脾,上與肺相近,下與腎相通。雖有食積痰火,血滯氣鬱之殊,而虛損之因,每多肝虛血少,燥暴善怒所致。蓋本體既虛,水不養木,易於動怒,血菀於胸;又或逢不適意事,頓足捶胸,振動血絡;又有讀書作文,用心太過,以胸伏桌弦,盡力倚貼;又或少年子弟,遊戲賭場,呼紅喝綠,胸脅靠桌,暫不見傷,漸漸脅痛;或偶爾失紅,急欲遏止,誤服涼藥,死血冰凝。此虛損中所以多見脅痛之症,其因氣鬱血瘀,多與雜症相同,而一虛一實之分,又與雜症絕不相類。蓋雜症可消、可破、可溫燥,而虛損惟有平肝養血,兼補兼活血而已。
治案
朱丹溪治一人,年三十六,虛損瘦甚,右脅下痛,四肢軟弱,用二陳湯加白芥子、枳實、薑汁、炒黃連、竹瀝,八十帖安。
汪石山治一人,年五十,兩脅肋痛,醫用小柴胡湯痛止,續後作,前方不效。汪診之,脈皆弦細而弱,按之不足。曰:此心脾為酒所傷,肝腎為色所損,兩脅脹痛,相火亢極,肝亦自焚。經曰:五臟已虛,六腑已極,九候雖調者,死。此病之謂歟。尋卒。
薛立齋治一男子,房勞兼怒,風府脹悶,兩脅脹痛。薛作色欲損腎,怒氣傷肝,用六味地黃丸料加柴胡、當歸,一劑而愈。
生生子治汪松崗令眷,左脅疼痛,咳嗽內熱,每咳則脅下吊痛,寢食大減,與青皮、香附、甘草、芍藥、訶子、山梔、貝母、茯苓、柴胡、桃仁、滑石、人參,水煎飲之,熱除痛減。
又治萬履庵夫人,右脅下疼,咳嗽喉干,間亦吐紅,或一碗,或半碗,腸鳴泄瀉,年六十外。原因頭風壞目,性急躁,左脈弦數,右滑數。以瓜蔞仁二錢,黃連、前胡、桔梗、枳殼、橘紅、貝母、白茯苓各八分,甘草五分,服之。次日紅仍不止,惟脅疼減半,改用山梔子、牡丹皮、香附、貝母、甘草、瓜蔞、紫菀、滑石,水煎服。又方,覓真鬱金,磨取三分,用煎藥飲之,兩帖而紅止痛瘳。
又治蔣近思令郎,脅痛氣促,胸滿喉疼,痰中有血屑,下午潮熱,口渴頭重,指梢冷。服滋陰降火之劑不效,且紅愈多,痰咳不出。孫診之,右寸關滑大,左尺亦大。此肺經有瘀血濁痰,壅而為熱也。治當先清化源,不當先滋補。以瓜蔞仁三錢,紅花、紫菀、丹皮、枳殼各一錢,滑石二錢,甘草五分,前胡、青蒿,水煎。臨服加童便一小酒杯。兩服而熱退血止,惟咳嗽未除,胸不寬。再以瓜蔞、陳皮、貝母、蘿蔔子、馬兜鈴、白茯苓、甘草、紫菀、滑石、杏仁,調理而愈。
江南仲治徐丹成,發熱,四肢熱如火,脅左一點疼痛難當,五日不更衣,小便赤澀。醫作傷寒治,服發散藥不效。易醫作疝治,投青皮、枳殼、茴香等藥,病增劇。江診左脈弦數,重按無力,右脈弦滑,氣口緊實,倍於人迎。此非傷寒症,乃內傷,必醉飽強力,氣竭肝傷病也。經云:損其肝者,緩其中。問其由,乃中途覆舟,盡力救貨,時冬寒,忍飢行五十里,遇族人,縱飲青樓,遂得此症。正合經云:此人必數醉,若飽以入房,氣聚於脾中不得散,酒氣與穀氣相薄,熱盛於中,故熱遍於身,內熱而溺赤也。酒氣盛而慓悍,腎氣日衰,陽氣獨勝,故手足為之熱也。用參、朮、枸杞、炙甘草,甘溫緩中;神麯、枳殼、朮、蜜、白芥子,化食行滯。一服病減,再服熱退。用六味丸以補肝腎之虧損而愈。
吳澄治一人,失紅,脾虛泄瀉,胸脅作痛。此肝脾兩虛,木來侮土。仿薛氏用加味歸脾,應手取效。
腰痛
經旨
《脈要精微論》曰: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
《五癃津液別》篇曰:五穀之精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酸。
脈法
腰痛之脈必沉,沉弦而緊者為寒,沉弦而浮者風,沉弦而濡細者濕,沉弦而急實為閃肭。濡澀者瘀血,滑伏者痰氣,虛豁者腎虛。
腰痛
徐東皋云:腰者,腎之外候,一身所持,以轉移、開合者也。蓋諸脈皆貫於腎,而絡於腰脊,腎氣一虛,腰必痛矣。除墜之外,不涉於虛,其於風寒濕熱,雖有外邪,多有乘虛相犯,而祛邪之中,又當有以究其本也。舉世之人,每每醉以入房,欲竭其精,耗散其真,務快心意,恬不知養,其不虛者幾希。予見房室勞傷腎氣,腰脊兼痛,久則髓減骨枯,發為骨痿者有矣。甫年少時常有腰痛,及閃挫之病,每服補腎湯、丸,僅得不甚而易愈,尚不知房室之害也。予稟性淡於欲事,自壬子來多遊江湖間,欲漸稀而腰痛亦稀。至辛酉之後,集此書兼視病家,無暇而欲益寡,腰覺強健而絕無痛作之因。可見寡欲之功,優於補劑。
—腰為腎之府,腎與膀胱相表裡,故在經而屬太陽,在臟則屬腎氣,而又為沖、任、督、帶之要會。所以凡病腰痛者,多由真陰之不足,最宜培補腎氣為主。
—腰痛之症,虛者十居八九。但察其既無表邪,又無濕熱,而或以年衰,或以勞苦,或以酒色所喪,或以七情憂鬱所致者,則悉屬真陰虛症。凡虛症之候,形色必清白,而或見黧黑,脈息必和緩,而或見細微,或以行立不支,而臥急少可,或以疲倦無力,而勞動益甚。凡積而漸至者皆不足,暴而痛甚者多有餘;內傷稟賦者多不足,外感邪實者多有餘。
—凡水虧真陰虛損,精血衰少而痛者,宜地黃飲子、左右二歸丸為最。
—凡腰痛,或不甚虛者,如青娥丸、煨腎散、補髓丹、二至丸之類。
—凡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皆腎家的病。然非失精等現症,此乃腎虛而痹,故以六味補其陰,以桂、附壯其元陽。
吳澄曰:諸般腰痛,皆屬腎虛。有外邪,須除其外邪;如無他邪,一於補腎而已。腰肢痿弱,身體疲倦,腳膝痠軟,脈或大或細,痛亦隱隱而不甚,是其候也。須分寒熱二症:脈細而無力,短氣,溺清,是為陽虛,宜八味、鹿茸、蓯蓉、補骨脂、巴戟天、川椒、茴香、肉桂、附子之屬;脈大無力,火炎便赤,是為陰虛,宜六味丸加知母、黃柏、龜板、白芍、當歸、川芎、杜仲、丹參、續斷之屬。又有憂鬱、怒傷肝而腰痛,宜沉香、菖蒲、木瓜、棗仁、桂枝、當歸、牛膝、薑、桂之類。
治案
韓𢘅治一人,患腰痛,以胡桃仁佐破故紙,用鹽水糊丸,服之而愈。
淳于意治濟北王侍者韓女,病腰背痛,寒熱,眾醫皆以為寒熱也。臣意診脈曰:內寒,月事不下也,即竄以旋下病已,病得之欲男子,而不可得也。所以知韓女之病者,診其時切之腎脈也,澀而不屬。澀而不屬者,其來難堅,故曰月事不下;肝脈弦出左口,故曰欲男子,而不可得也。
戊戌年八月,淮南大水,城下浸灌者連月。樓自得臟腑不調,腹中如水吼,數日調治得愈。自此腰痛不可屈伸,雖洗面亦相妨,服遍藥不效,如是凡三月。予後思之,此必水氣陰盛,腎經感此而得,乃灸腎俞三七壯,服麋茸丸而瘥。
張子和治趙進道,病腰痛,一年不愈。診其兩手,脈沉重有力。以通經散下五七行;次以杜仲去粗皮,細切,炒斷絲為末,每服三錢,豬腰子一枚,薄劈五七片,先以椒鹽淹去腥水,摻藥在內,裹以荷葉,濕紙數重,文武火燒熟,臨臥細嚼,溫酒送下。每早以無比山藥丸服,數日而愈。
骨痛
腎主骨,骨痛如折者,真陰敗竭也。
澄按:房勞傷腎,真陰虧損,骨髓空虛,氣血將絕,晝夜哀叫,遍身苦楚,骨痛如折,非藥餌所能治也。
頸項痛
頸項強疼,邪客三陽居多外,有腎氣上攻,背不能轉側。又有肝無血養,舟車之路不通,以致機關不利。宜六味加歸、芍。
脊背痛
脊背乃督脈所貫,項連風府,俱太陽經也。其虛損伴痛者,乃房欲過度,骨髓空虛所致,宜補髓丹、人參固本丸。
腿痛
腿居一身之下,眾陰之所歸,而其所以作痛者,足三陰經也。足太陰脾主肉,足厥陰肝主筋,足少陰腎主骨,三陰氣血不足者,骨髓空虛,愈虛愈痛,必投以大補氣血之劑,則氣血充而無所苦矣。若兼風寒濕痹痛者,不在虛損之例,又當按病另治。
腿痛多屬濕熱,然亦有足三陰虧損,經絡血脈空虛而痠痛者。藥宜峻補真陰,不可趕風逐濕,致虛虛實實之戒。宜六味地黃湯、十全大補湯。
諸痛
吳澄曰:虛勞之人,精不化氣,氣不化精。先天之真元不足,則周身之道路不通,阻礙氣血,不能榮養經絡而為痛也。是故水不養木而脅痛,精血衰少而腰痛,真陰竭絕而骨痛,機關不利而頸痛,骨髓空虛而脊背痛,三陰虧損而腿膝痛。此皆非外邪有餘,實由肝腎不足所致也。
脅痛例方
補肝煎 治肝腎二經氣血虧損,脅脹作痛,或脅脹頭暈,發寒發熱,或遍身作痛。
熟地 白朮(炒,各一兩) 棗仁(炒) 獨活(各四兩) 當歸 川芎 黃耆(炒) 山藥 五味子 山萸肉 木瓜(五錢)
上咀,每服五錢,棗湯煎服。
方見各門
逍遙飲
逍遙散(以上見郁。)
歸脾湯(見血。)
大營煎
小營煎
大補元煎
七福飲
三陰煎(以上見景岳治法。)
腰痛例方
青娥丸 治腎虛腰痛,益精助陽,烏須壯腳力,婦人隨症用引,吞送極效。
破故紙(四兩,炒) 杜仲(淨,八兩,薑汁炒) 胡桃肉(十兩)
上為末,用蒜四兩搗膏和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法不用蒜,以酒糊為丸,或蜜為丸更佳。一方加巴戟肉、大茴香四兩。
《良方》加味青娥丸 治諸虛不足,滋益陰陽,美容顏,健腰膝,止腰痛尤效。
破故紙(炒) 小茴香(鹽水炒) 胡蘆巴(炒,各四兩) 杜仲(三兩,薑汁炒) 胡桃肉(二十五個) 蓮蕊(一兩) 青鹽(煅,五錢) 穿山甲(酥炙,三錢五分)
上為末,將胡桃搗爛加酒煮,麵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九,溫酒下。
補髓丹 治腎傷腰痛,不可屈伸,亦治老人腰痛。
杜仲(十兩) 鹿茸(四兩,浸去皮,酒炙) 補骨脂(十兩,用芝麻五兩同炒透,去芝麻不用)
上為末,用胡桃肉三個,浸去皮,搗為膏,入面少許,煮爛為丸桐子大,每服百丸,溫酒,鹽湯下。
二至丸 治虛損腰痛,不可屈伸。
附子(炮,去皮尖) 肉桂 杜仲 補骨脂(一兩,炒) 鹿角霜 鹿角屑 鹿茸 青鹽(另研,各五錢)
上為末,酒煮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用胡桃肉細嚼,鹽酒湯送下。畏服熱藥者,去附子,加肉蓯蓉。
通經散
陳皮 當歸 甘遂
上為末,每服三錢,溫酒下。
方見各門
六味地黃丸
無比山藥丸(以上見秦越人治法。)
八味地黃丸(見仲景治法。)
地黃飲子(見血。)
煨腎丸(見河間治法。)
左歸飲
右歸飲(以上見景岳治法。)
《局方》安腎丸(見喘)
脊背痛方見各門
補髓丹(見腰痛。)
人參固本丸(見血。)
腿痛方見各門
六味地黃湯(見血。)
十全大補湯(見秦越人治法。)
上集卷之二十五
喘急
經旨
《舉痛論》曰:勞則喘息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矣。
《經脈》篇曰:肺手太陰也,是動則病肺脹,膨膨而喘咳。腎足少陰也,是動則病飢不欲食,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
脈法
脈滑,手足溫者,生;脈澀,四肢寒者,死。脈宜浮遲,不宜急數。上氣脈數,身熱不得臥者,死;上氣面浮,脈浮大者,死。
喘症
肺主氣也,一呼一吸,上升下降,榮衛息數,往來流通,安有所謂喘?惟夫邪氣伏藏,痰涎浮湧,呼不得呼,吸不得吸,於是上氣促急,填塞肺脘,激亂爭鳴,如鼎之沸,而喘之形狀具矣。
虛損有陰虛,有陽虛。陽虛之症,雖類陰虛,而行動則氣喘,治宜參、耆之屬。陰虛或熱或嗽,或痰多,飲食漸減,或失紅,日漸羸瘦,而獨不氣喘。
氣虛喘者,呼吸急促,不能接續。陰虛喘者,氣從臍下直衝精道。
脾肺氣虛而喘者,不過在上中二焦,化源未虧,其病猶淺。若肝腎氣虛,則病出下焦,而本末俱病,其病則深。此當速救其根,以接助真氣,庶可回生。其有久病而加以喘者,或久服消痰散氣等劑,而反加喘者;或上為喘咳,而下為泄瀉者;或婦人產後,亡血過多,則榮氣暴絕,孤陽無依,而為喘者,此名孤陽絕陰,剝極之候,已為難治,更無蹈剝廬之戒也。
澄按:雜症之喘,有虛有實,而惟虛損之喘,則有虛無實也。若兼外邪,是為虛中挾實,亦不能作實症治。蓋其本臟氣虛,或陰虛火動,為孤陽飛越之狀。虛勞至此,亦危甚矣。若初起而元氣未虧,兼挾痰火者,猶可施治。若病久者,甚屬可憂。
脾肺氣虛,上焦微熱微渴,而作喘者,宜生脈散、保金湯。或但以氣虛而無熱者,惟獨參湯。若火鑠肺金,上焦熱甚,煩渴多汗,而作喘者,宜人參白虎湯主之。若火在陰分,宜玉女煎,然惟夏月有此症。若陰虛,自小腹火氣上衝而喘者,宜補陰降火,以六味地黃湯加黃柏、知母之類,或培土養陰湯。
治案
羅兼甫治一人,六旬余,素有喘症,或唾血痰,平居時則不喘,稍行動則喘促。急以黃柏、知母、滋腎丸,空心服七八十丸,其症減。此坎離丸能泄衝脈之火者,故如此效。
汪石山治一婦人,年五十餘,素有嗽病,忽一日大喘,痰出如泉,身汗如油,脈浮而洪,全似命絕之狀。令速用麥冬四錢,人參二錢,五味子一錢五分,煎服。一帖喘定汗止,三帖後痰亦漸少。再於前方加瓜蔞實一錢五分,白朮、當歸、白芍、黃芩各一錢五分,服二十餘帖而安。此生脈散之功也。
生生子治一婦人,患喘嗽,夜分氣壅不能臥,本體素弱,脈右滑大,左細弱,每咳嗽必連連數十聲,痰不易出,甚至作吐。以東垣人參平肺散加減治之,四日而愈。人參、桑白皮、地骨皮、青皮、茯苓、五味子、知母、滑石、麥芽、天麻、粳米、甘草,水煎服。夜與白丸子。
口渴
虛損多渴。內熱陰虛,引水自救,非真渴也,宜六味地黃湯。
真水不足
水之本在腎,真水不渴,何渴之有?火炎上蒸,津液乾枯,而渴病生焉。治宜補腎水,濟身中津液,使道路散而不結,津液生而不枯,氣血利而不漓。宜味補飲、六味地黃湯。
血渴
內傷勞役,精神耗散,胃氣不升,或血後亡津,名曰血渴。當與甘溫酸劑,以滋其陰,陰生渴止。宜理脾益榮湯、味補飲、當歸養血湯。
治法
初病宜養肺清心,久病宜滋腎養脾。蓋五臟津液,皆本乎腎,故腎暖則氣上升而肺潤,腎冷則氣不升而肺枯。又五臟之精華,悉運乎脾,脾旺則心腎相交,脾健則津液自化。宜麥冬飲子、地骨皮散、理脾益榮湯。
治案
薛立齋治一男子,遇勞役食少胸痞,發熱頭痛,吐痰作渴,脈浮大。薛曰:此脾胃血虛病也。脾為土,為至陰而生血,故曰陰虛。彼不信,服二陳、黃連、枳實、厚朴之類,諸症益甚。又服四物、黃柏、知母、麥冬,更腹痛作嘔,脈洪數而無倫次。薛曰:先用六君加炮姜,痛嘔漸愈,又用補中益氣乃痊。
又治廷平張海言,胸膈作痞,飲食難化,服枳朮丸,久而形體消瘦,發熱口乾,脈浮大而微。用補中益氣加生薑,諸症悉退。惟見脾胃虛寒,遂用八味丸補命門火,一月而飲食進,三月而形充。此症若不用前丸,多變腹脹喘促,腿足浮腫,小便淋瀝等症,急用濟生加減腎氣丸,亦有得生者。
又治一男子,發熱煩渴,或時頭痛,服發散藥,反加喘急腹痛,其汗如水,晝夜譫語。此勞傷元氣,誤汗所致。其腹必喜手按,詢之果然。遂與十全大補加附子一錢,服之熟睡而不醒,舉家驚惶,及覺諸症悉退。屬內真寒而外假熱,故肚腹喜暖畏冷物。此乃形氣病氣俱不足,法當純補元氣為善。
煩躁
心中煩躁,津液不生,不思飲食,真陰不足也。
心腎不交
煩屬乎心,躁屬乎腎,心腎不交,則津液不生,而易於煩躁。宜培土養陰湯。
陰陽不和
虛損時多煩躁者,陽中無陰,柔不濟剛也,味補飲主之。
澄按:云騰則雨施,故欲天氣下降,必先地氣上升。若水中無氣,即坎中無陽,而云中之澤不騰,天地之氣不交矣。虛損者,陰虧也,人皆知之,而陰中之陽,人多不講。蓋陰中無陽,則為死陰,雖有肺金,而不能生水。有腎精而不能生五液,有血而不能生津,有水而不能生水。下無上達之陽氣,則絕竭生化之源源。因此痰多血少,蒸熱咳嗽,吐血,五臟枯涸,事無頭緒,鬱鬱不樂,自生煩躁,甚則動怒,有不知其然而然者。腎中陰虛,而陽不虛者,宜滋腎生津之法。腎中陰虛,而陽又虛者,徒然滋腎,則五液不生;徒然生津,則津液不至。宜補腎中之陽,則陽生而陰長矣,宜茯苓補心湯。
治案
薛立齋治高光祿,脾胃素弱,因飲食勞倦,腹痛胸痞,誤用大黃等藥下之,譫語煩躁,頭痛喘汗,吐瀉頻頻,時或昏憒,脈大無倫。用六君加炮姜,四劑而安。但倦怠少食,口乾發熱,六脈浮數,欲用泄火之藥。薛曰:不時發熱,是無火也;脈浮大,是血虛也;脈浮虛,是氣虛也。此因胃虛,五臟虧損,虛症發見。服補胃之劑,諸症悉退。
汪石山治一人,年五十,過勞倦怠,煩悶惡食不爽。汪診之,脈浮小濡緩。曰:此勞倦傷脾也,冬春宜仿補中益氣湯例,夏秋宜仿清暑益氣湯例。依法受方,服之良愈。
江篁南治一人,症患耳聾煩躁,身熱譫語。醫曰此傷寒少陽症也,服小柴胡不效。更醫投白虎湯,亦不減,又兼唇乾齒躁,舌乾倦甚,神思憒憒,且備後事矣。江曰:此內傷症也。以生脈散加陳皮、甘草,一服舌稍津潤,耳稍聞,神思略回。繼加白朮、柴胡等藥出入而愈。
兩頰赤
腎虛兩顴紅赤,或唇紅者,陰虛於下,逼陽於上也。仲景曰:其面戴陽者,下虛故也。
真陰虧竭
腎者主骨,骨之所屬者,腎也。腎實則寒,腎虛則熱。凡骨蒸潮熱,最忌兩顴發赤。此乃龍火太旺,煎熬真陰,真陰虧竭,熱無所容,流入於骨,故成骨蒸。骨蒸既久,上蒸於顴,顴赤面熱,則不救矣。蓋顴者,骨之本也,骨本一枯,則腎已竭。
論部位
看病必須察色。如兩眉心,肺也。兩眼之中,為明堂,心也。明堂之下,在鼻之中,乃肝之位。肝之兩旁,膽也。鼻尖之上以候脾,鼻尖兩旁以候胃。兩顴之上以候腎,腎位之上以候大腸。鼻之兩旁以候小腸。肺位之上為額,以候咽喉。額之上,以候頭面。心位之旁,以候膻中。人中、承漿,以候膀胱。三焦無部位,上焦寄於肺,中焦寄於肝,下焦寄於腎、膀胱。其兩顴者,腎之部位也。兩顴紅赤,腎水虛而真陽上泛也。若右顴紅塊大如拇指者,不治。
治案
李士材治張飲光,發熱乾咳,呼吸喘促,始為蘇子降氣湯,繼投八味、理中,均無當也。後視其兩頰俱赤,六脈數而有力,金木兩家,蘊熱不得越也。用逍遙散,以秋石地黃丸濟以龜膠,歷歲不怠,乃克全功。
足膝冷
虛人膝以下冷者,命門衰絕,火不歸原也。
澄按:病人不能節欲,以至命門火衰,腎中陰盛,龍火無藏身之位,故遊於上而不歸,是以上焦煩熱咳嗽等症。善治者,以溫腎之藥,從其性而引之歸原,使行秋冬陽伏之令,而龍歸大海也。宜八味丸。
治案
—人年逾三十,神色清減,初以傷寒過汗,嗣後兩膝冷,身則惡寒,食則易飢,日見消瘦,頻頻夢遺,筋骨疼痛,久伏枕榻,醫用滋陰降火罔效。汪視左脈浮虛而緩,右則浮弦而緩,此陽虛耳。病者曰:易飢善食,夢遺,似屬陰虛,若作陽虛,而用參、耆,恐益余病。汪曰:古人謂脈數而無力者,陰虛也;脈緩而無力者,陽虛也。今脈虛浮弦緩,則為陽虛可知。以症論之,病屬陰虛,陰虛則熱發午後。午後屬陰,則午後當遍身發熱惡熱,揭胸露肘,蒸蒸熱悶煩躁矣。茲患是症俱無,何以認為陰虛?夫陽虛則惡寒惡風,雖天暖日和,猶畏出門庭。今患兩足膝冷,身多畏寒,皆陽虛之驗。又汗多亡陽,非陽虛而何?食則易飢者,非陰虛火動也。蓋脾胃以氣為主,氣屬陽,脾胃之陽已虛,又瀉以苦寒屬陰之藥,故陽愈虛,而內空竭,須假穀氣以扶助之,是以易飢而欲食,雖食亦不生肌肉也。經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又曰飲食不為肌膚,其此之謂歟?夢遺亦非特陰虛。經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今陽既虛,則陽之精氣,不能養神。心以藏神,神失所養,則渾身筋骨因以疼痛。魂亦不藏,故夢寐不寧,安得而不遺乎?經曰:氣固精實。陽虛則不能固,而精門失守,此遺之所以頻而不禁也。經曰:腎者,胃之關也。今若助陽以使其固,養胃以守其關,何慮遺之不止。乃以參、耆各二錢,白朮一錢,甘草五分,枳實、香附、山楂、韭子各五分,煎服半載,隨時令寒暄升降,而易其佐使,療理乃安。
—婦人年逾三十,形色脆白,久病虛弱。汪診治十餘年,不能盡去其疾。一日復診之,左則似有似無,右則浮濡無力。汪曰:疇昔左脈不若是,今倏反常,深為可慮。越三日診之,兩手脈皆浮濡,惟右則略近於快而已。乃知脈之昨今異狀者,由虛然也。近患頭眩目昏,四肢無力,兩膝冷弱,或時氣上衝胸,梗於喉中不得轉動,則昏憒口噤,不省人事,內熱口渴,鼻塞食減,經水漸少。汪用參三錢,歸身、白朮、麥冬各一錢,黃耆一錢五分,黃柏七分,枳實五分,甘草四分,煎服。若缺藥日久,則病復作,服之仍安。
喘急渴煩等症
吳澄曰: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腎主精,施而在下焦。真陰虧損,精不化氣,則上下不交,而為喘促。火炎上蒸而乾渴,津液不足而煩躁,逼陽於上而面赤,火不歸原而膝冷。此金水二臟俱傷,而上下皆受其病矣。豈同雜證中為痰為火,以有餘實證概治乎?
喘急例方
百合固金湯 治肺傷咽痛,喘咳痰血。
生地(二錢) 熟地(三錢) 麥冬(一錢五分) 白芍(炒) 當歸 貝母 甘草(各一錢) 元參(八分) 百合(一錢) 桔梗(八分)
人參胡桃湯 治喘急不得臥。
人參(一錢五分) 胡桃(五枚)
用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定喘湯 治諸喘久不愈。
白果(三七枚、去殼,研) 款冬花 桑白皮 麻黃 半夏(各三錢) 蘇子(二錢) 黃芩(炒) 杏仁(各一錢五分)
貞元飲 治氣短似喘,呼吸急促,提不能升,咽不能降,氣道噎塞,勢劇垂危者。常人但知其為氣急,其病在上,而不知元海無根,虧損肝腎,此子午不交,氣脫症也。凡診此症,脈必微細無神,若微而兼緊,尤為可畏。倘庸醫不知,妄云痰逆氣滯,用牛黃、蘇合,乃青皮、枳殼破氣等劑,則速其危矣。
熟地(七八錢或一二兩) 炙甘草(一二三錢) 當歸(二三錢)
氣虛者加人參。肝腎陰虛,手足厥冷,加肉桂。
兩儀膏 治精氣大虧,百藥不應,或以克伐太過,耗損真陰。凡虛在陽分,而氣不化精者,宜參朮膏。若虛在陰分,而精不化者,莫妙於此。其未有至大病,而素覺陰虛者,用以調元,尤稱神奇。
人參(八兩或四兩) 大熟地(一斤)
上二味,用好甜水十五碗浸一宿,以桑柴文武火煎取濃汁。若味有未盡,再用水數碗,煎柤取汁,稍濃乃入磁罐,重湯熬成膏,入真白蜜四兩或半斤收之,每以白湯和服。
若勞損咳嗽多痰,加貝母四兩。
《局方》安腎丸 治腎經積冷,下元衰憊,目暗耳鳴,四肢無力,夜夢遺精,小便頻數,臍腹撮痛,食少體瘦,神困健忘。常服壯元陽,益腎水。
肉桂(去粗皮,不見火) 川烏(焙,去皮臍,各一斤) 白朮 山藥 茯苓 肉蓯蓉(酒浸,炙) 巴戟(去心) 破故紙(炒) 萆薢 桃仁(麵炒) 石斛(炙) 白蒺藜(炒,去臍,各三斤)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酒或鹽湯下,空心,食前服。疝氣,茴香湯下。《三因》安腎丸,無茯苓、肉桂二味。
方見各門
生脈散
人參白虎湯
玉女煎(以上見暑。)
六味地黃湯(見血。)
觀音應夢散
寧肺湯(以上見嗽。)
保金湯
味補飲(以上見師朗治法。)
石刻安腎丸(見膝冷。)
小安腎丸見齒衄。
口渴例方
麥冬飲子 生津止渴。
麥冬 黃耆(各一錢) 人參 當歸 生地(各五分) 五味子(十粒)
《拔萃》方,加紫菀、五味子。五味子湯無當歸、熟地,多甘草。
麥門冬飲子 治膈消,胸滿心煩,氣多血少,津液不足,為消渴。
麥冬 生地 人參 五味子 甘草 茯神 花粉 知母 葛根(等份) 竹葉(十四片)
地骨皮散
地骨皮 茯苓 甘草 柴胡 人參 知母 半夏
玉泉丸 治煩熱口渴。
人參 麥冬 黃耆 茯苓 烏梅肉 甘草 花粉 葛根
為末,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溫湯嚼下。
方見各門
六味地黃湯
八味地黃湯(見血。)
當歸養血湯(見東垣治法。)
味補飲
培土養陰湯
理脾益榮湯(以上見師朗治法。)
煩躁方見各門
茯苓補心湯(見血。)
當歸補血湯(見東垣治法。)
培土養陰湯
味補飲(以上見師朗治法。)
足膝冷例方
石刻安腎丸 治腳膝軟弱,夜夢遺精,小便滑數。
附子 肉桂 川烏 川椒 菟絲子 巴戟 破故紙 遠志 茯神 茯苓 蒼朮 山萸 杜仲 赤石脂 石斛 柏子仁 韭子 小茴 川楝 鹿茸(各一兩) 肉蓯蓉 青鹽(各四錢) 山藥(四兩) 胡蘆巴(二兩)
酒煮山藥糊丸。
方見各門
八味丸(見仲景治法。)
大菟絲子丸(見汗)
《局方》安腎丸(見喘)
小安腎丸(見齒衄。)
上集卷之二十六
嘔吐噁心吞酸嘈雜
嘔吐
經曰:少陰所謂嘔咳上氣喘者,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諸陽氣浮,無所依從,故嘔咳上氣喘也。
虛中有實
凡虛損之人,胃氣本虛,而或飲食停滯不行者,是又虛中有實也,不得不暫從清理,後再用培補。
無陰則嘔
諸陽氣浮,無所依從,嘔咳上氣,此陰虛成嘔,不獨胃氣為病,所謂無陰則嘔是也,宜地黃湯加石斛、沉香之屬治之。
清濁相干
有虛勞之人,每咳嗽而痰與食俱嗆出者,何也?蓋飲食致肝氣不利,而肺又有客邪。肺清道,肝濁道,清濁相干,以致嗆出。宜二陳湯加木香、杏仁、細辛、枳殼。
噁心
—見飲食,便發畏惡,謂之噁心。
澄按:噁心實非心病,乃因胃口虛,而兼有熱有寒有痰故也。
陰火噁心
胃口泛逆,兀兀不寧,欲吐不吐,如畏舟車之狀,此陰虛血少,陽氣下陷,陰火上騰也。或虛而兼痰兼火者,亦有之。
吐酸吞酸
酸者木之味,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肝火日盛,故為酸也。脾胃虛弱生痰,或兼吞酸噯腐,咳嗽噁心者,宜六君子湯隨病加減。若肝木乘脾,脾土不舒,而吞酸吐酸者,宜逍遙散、暢郁湯。
治案
汪石山治一人,年三十,形瘦淡紫,每覺氣壅,腹痛背脹則吐,腹中氣塊翻動,嘈雜數日,乃吐黑水一盥盆,而作酸氣,吐後噯氣,飲食不進,過一二日方食,大便二三日不通,小便一日一次,常時難向右臥,午後怕食,食則反飽脹痛,行立坐臥不安,日輕夜重。二年後汪診之,脈皆浮弦細弱,此脾虛也。脾失健運,故氣鬱而為脹痛;吐黑水者,蓋因土虛不能制水,故膀胱之邪,乘虛而侮其脾土。經曰:以不勝侮其所勝是也。酸者,木之所司,脾土既虛,水挾木邪而凌之焉。醫作痰治,而用二陳剛劑,則脾血愈虛;又作血治,而用四物柔劑,則是以滯益滯;又作熱治,而用黃連解毒,則過於苦寒;又作氣治,而用丁香、藿香,則過於香燥,俱不中病。遂以人參三錢,黃耆一錢五分,歸身一錢,香附、陳皮、神麯各七分,黃芩、甘草各五分,吳萸三分,煎服。旬余又犯油膩,病作如前而尤重,仍以前方加減,或湯或丸散,服至半年而愈。
又治陽山之內,素善怒,胸膈不利,吐痰甚多,吞酸噯腐,飲食少思,手足發熱,十餘年矣。所服非芩、連、枳實,即檳榔、厚朴。左關弦洪,右關弦數,此屬肝火血燥,木乘土位。朝用六味丸,以滋養肝木;夕用六君加當歸、白芍,以補脾土,不月而愈。
薛立齋治一婦人,飲食少,非大便不實,必吞酸噯腐,或用二陳、黃連,更加內熱作嘔。薛曰:東垣有云:邪熱不殺穀,此脾胃虛弱,未傳寒中。以六君加炮薑、木香,數劑,胃氣漸復,飲食漸進。又以補中益氣加炮薑、木香、茯苓,數劑全愈。後怒,飲食頓少,元氣頓怯,更加發熱,脈洪大而虛,兩尺如無,用益氣湯、八味丸,諸症悉退而愈。
古有一人患噁心,凡噁心則吐蟲數條,後乃頻作,累治不效。每用殺蟲藥,則吐蟲愈多。招孫尚先生診之,曰:六脈皆細,非蟲也。今雖吐蟲,乃臟寒蟲不能安,失居膈上,因而吐出。復用殺蟲藥,蟲為藥所苦,不能自安,所以蟲吐愈多也。硫黃、附子一兩為末,粳米糊丸,每服三十丸下之,五服後再不吐蟲,而噁心痛止。
嘈雜
嘈雜一症,或作或止,腹中空空,若無一物,似飢非飢,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而胸膈懊憹,莫可名狀。
脾胃虧損,血少中虛,則煩雜不飢,脾弱則食不運化。
澄按:嘈雜之症,多屬痰火。而虛損嘈雜,多由中虛,脾氣不和,或服克伐太過,傷損脾元,致有此症。宜專養脾胃為主,或理脾陰正方、培土養陰湯,俱可選用之。
五更嘈雜
思慮傷血,血分受傷,宜補接真陰,不可純用辛香燥烈之劑。
病後嘈雜
大病後,每於夜分心嘈如飢,殊難容忍。此陰虛血少,或陽氣下陷,陰火沸騰,乃氣血虛而兼有火之症。
治案
李士材治蘇松道尊程九屏,嘈雜不寧者,五越月矣。曾進痰劑、涼劑,卒無裨也。余往診之,陽強而陰弱,病得之酒且內。以連理湯與加減八味丸並投,三月而胸中之楚盡釋。
嘔惡吞酸等症
吳澄曰:嘔惡吞酸,皆由肝木乘脾,土氣不舒,肝火日盛,痰與氣逆而為患也。經曰:少陰所至為嘔。蓋無陰則嘔,諸陽氣浮,無所依歸,則嘔惡,不獨胃氣為病,而亦由於腎虛也。吞酸非獨金不平木,而亦由於水不養木也。嘈雜不獨痰火,而亦由於真陰不接也。虛勞有此,無不關於腎,而不可專責之脾與肺也。
嘔吐例方
益黃散 治脾土虛寒,寒水侮土,而嘔吐不食,或肚腹作痛,或大便不實,手足逆冷等症。
陳皮(一兩) 青皮 訶子肉(炮,去皮) 炙甘草(各五錢) 丁香(二錢)
檳半丸 治兀兀欲吐,噁心欲倒。
半夏(一兩) 檳榔 雄黃(各三錢)
薑汁丸。
方見各門
二陳湯(見痰。)
六味地黃湯(見血。)
六君子湯(見秦越人治法。)
逍遙散(見郁。)
暢郁湯(見師朗治法。)
上集卷之二十七
飲食不甘
經旨
《靈蘭秘典》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刺志論》曰:谷盛氣盛,谷虛氣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谷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谷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谷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
《本病論》曰:飲食勞倦則傷脾。
《玉版》篇曰: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
脈法
脾氣受傷,脈浮大而無力;胃氣受傷,脈沉弱而難尋,此皆不足之脈,易於尋按者。更有脈大飽悶,有似食滯,誤用克伐疏利,而鬱悶轉甚者。此乃脾虛而現假象,即洪大之脈,陰必傷;堅強之脈,胃必損也。
脈弱以滑,是有胃氣。脈實以堅,謂之益甚。脈逆四時,為不可治。故無論浮、沉、遲、數,皆宜兼見緩滑,方是脈中之胃氣。若見但弦、但鉤、但毛、但石、但代,或強搏之極,而全無和氣,或微渺之極,而全無神氣,總云真臟脈見,無胃氣也。
脾胃虛實論
徐東皋曰:百凡治病,胃氣實者,攻之則疾去,而恆易愈;胃氣虛者,攻之不去。蓋以本虛攻之,則胃氣益弱,反不能行其藥力故也。若峻攻之,則元氣傷而病益甚。若不見機,攻盡元氣則死矣。如虛熱者,服寒涼之藥,而熱反甚,何也?經曰:服寒而反熱者,奈何?岐伯曰:治其王氣,是以反也。若胃氣不虛,雖有病者,不攻自愈。故中醫用藥,亦常效焉。觀夫藜藿野人之病,嘗不藥自愈可知矣。故曰治病不察脾胃之虛實,不足以為大醫。
虛損以調理脾胃為主
人之一身,脾胃為主。胃陽主氣,脾陰主血。胃司受納,脾司運化。一納一運,化生精氣,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無病也。人惟飲食不節,起居不時,損傷脾胃。胃損則不能納,脾損則不能化,脾胃俱損,納化皆難。元氣斯弱,百邪易侵,而飽悶痞積,關格吐逆,腹痛瀉利等症作矣。故潔古制枳朮丸,東垣發《脾胃論》,使人知以調理脾胃為主。後人稱為醫中王道,厥有旨哉。
脾胃補瀉
脾附於胃之外,形如馬刀,聞聲則動,動則磨食,以健運為體,喜燥而惡濕。其味甘,其臭香,其色黃,其聲歌,其液涎。脾之合肉也。損於脾,則肌肉消瘦,飲食不甘,不能為肌膚。故宜調其飲食,適其寒溫。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補之,以苦瀉之。
脾虛升陽
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奉者,脾胃和,穀氣升,行春夏之令,故人壽。降者,脾胃不和,穀氣下流,行秋冬之令,故人夭。升降之理,所關甚巨,所以脾虛久病宜升陽,扶胃藥中,每寓升發之品。
脾虛補腎
脾腎交通,則水穀自化。若房勞過度,下焦陽虛,不能上蒸脾土,熟腐水穀,故飲食少進,胸膈痞塞,或不食而脹,或食而嘔吐,或食而不化,大便溏泄。用補脾不效者,當責之少火不足,以火能生土也,其症必兼腎泄、遺精。宜八味丸、四神丸治之。
胃虛補心
有前富後貧,身心悲苦,或銳志功名,或勞神會計,氣散血耗,皆令心主不足,無以生長胃氣。由是飲食減少,肌肉瘦削,宜補養心臟。蓋脾為己土,以坎中之水為母;胃為戊土,以離宮之火為母。所以補胃必先補心。甚則每多驚悸怔忡,健忘不寐。宜歸脾湯加益智仁。
胃氣為本
經曰:人以胃氣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也。
真陽不足
房勞過度,真陽衰弱,不能上蒸脾土,中州不運,以致飲食不甘,或脹悶痞塞,或痛滯不消,須知補腎。腎氣若壯,丹田火盛,上蒸脾土,土氣溫和,中焦自治,膈能食矣。
胃氣為行藥之主
凡治病,必先藉胃氣為行藥之主。若胃氣實者,攻之則去而疾常易愈,此以胃氣強而藥力易行也。胃氣虛者,攻亦不去,此非藥不去病也,以胃虛本弱,攻之則益弱,而藥力愈不能行也。若久攻之,非藥力不能行,必致元氣敗亡而已。
脾胃強弱
東垣云:脾胃之氣壯,則多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若脾氣虛弱,不能腐化者,宜培補之。若脾胃虛寒者,宜溫養之。若命門火衰者,宜溫補之。大凡食積痞塊,證為有形。所謂邪氣盛則實,真氣奪則虛,惟當養正,則積自除矣。雖云堅者削之,客者除之,若胃氣未虛,元氣尚實,乃可用也。或病久虛羸,或元氣素弱者,亦當固本為主,而佐以消導。不然,反致痞滿不食,而益其病矣。
食後反飽
人有能食難化,而食後反飽才是,乃脾氣虛弱,不能腐化水穀也。若服清胃、平胃等劑,或加熱渴嘔吐,或腹脹泄瀉等症者,乃是脾胃復傷,急用六君加白芍、木香、炮姜補之。亦有脾氣鬱結者,當解鬱健脾。若用清涼降火,以致中氣虛痞而不食,或食入而反出,又以為膈噎,用行氣化痰者,必不救也。
飲食不甘論
吳澄曰:脾胃為後天之根本,飲食為萬化之源頭。蓋人之所賴以生者,脾胃氣;虛損之賴以可治者,亦脾胃也。脾胃旺則飲食自甘,脾胃虧則飲食無味。故凡察病者,必先察脾胃強弱;治病者,必先顧脾胃勇怯。脾胃無損,諸可無慮。若見飲食不甘,此必脾胃漸敗,此將不食之機,豈但不甘而已哉。
吳又曰:飲食不甘,多因脾胃有虧,有藥誤傷,有生冷傷,有停滯傷,有惱怒傷,有火內格,有津液不足。藥誤傷者,脾胃喜溫而惡涼,喜燥而惡濕。虛損之人,陰虛多熱,喜服滋陰降火之劑,病未降而脾胃先受其傷也。生冷傷者,素稟陰虧,內多虛熱,喜食生冷瓜果,致傷胃氣,此虛損之通弊,人多不察也。有停滯傷者,虛損之人,脾陰不足,胃陽又虧,多食肥濃凝滯之物,以為補益,孰知停駐難消,飲食漸減,而傷食惡食也。有怒氣傷肝,木旺乘土,脾胃受傷,致飲食不甘,此因善怒所致。一中氣薄弱,腎水不足,虛火上泛,內格嘔逆,食不得入,是為虛火。若嘔而吐,食入反出,是為無火也。一胃中元氣盛,津液足,則能食不傷,過時而不飢。無別故而飲食不甘者,乃胃弱津液少也。況今時之人,所願不遂,稟氣益薄,先天不足,日從事於勞役名利之場,甚至蹈水赴火,而不自知;耽於菸酒色欲之樂,甚至離魂喪魄,而不自惜,廢寢忘食,靡有虛日,遂致脾氣日傷,元氣日削,絕谷而斃,終莫之救,悲哉!
治案
薛立齋治一婦人,年逾二十,不進飲食者二年矣。日飲清茶果品之類,面部微黃浮腫,形體如常,仍能履步,但體倦怠,肝脾之脈弦浮,按之微而結滯。薛用六君子加木香、吳萸,下痰積甚多,飲食頓進,形體始瘦,臥床月餘,仍服六君之劑而安。
李士材治張七澤夫人,穀食不安,小便不禁。李曰:六脈沉遲,兩尺益甚,水泉不藏,轉輸違度,是衰火不生弱土也。投以理中湯,與八味丸互進,再劑而驗,十劑而瘥。
又治宋敬夫令愛,中氣素虛,食少神倦,忽然喘急厥逆,不知人事,咸為立斃矣。李曰:氣虛之極,土府違轉輸之職,金空失治節之權,非大溫大補,奚以拯其積虛?人參一兩,熟附子三錢,煎成加醇酒進之,一劑即蘇,十劑愈。
飲食不甘例方
資生丸 治婦人男子,調中養胃,飢能使飽,飽能使飢。
人參 白朮(各三兩) 茯苓 山藥 陳皮 麥芽 神麯 蓮肉(各二兩) 苡仁 芡實 扁豆 山楂(各一兩五錢) 甘草 桔梗 藿香(各一兩) 白豆蔻(八錢) 川連(四錢)
上十七味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二丸,米湯下。
羅東逸曰:是方以參、朮、苓、草、蓮、芡、山藥、扁豆、苡仁之甘平,以補脾元;陳皮、曲、麥、豆蔻、藿、桔之辛香,以調胃氣;其有濕熱,以黃連清之燥之。既無參苓白朮散之滯,又無香砂六君之燥,能補能運,臻於至和,名之資生,信不誣矣。
養胃進食丸 治脾胃虛弱,心腹脹滿,面色萎黃,肌肉消瘦,怠惰嗜臥,或不思食。常服滋養脾胃,進飲食,消痰涎,闢風寒濕冷邪氣。
人參 茯苓 白朮 厚朴(姜炒,各二兩) 神麯(二兩五錢) 麥芽 橘紅(各五錢) 甘草(一兩,炒) 蒼朮(米泔水浸,去皮,五兩,炒)
上為末,麵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飲下。
大健脾丸 一名百穀丸。
人參 茯苓 陳皮(各二兩) 枳實 青皮 半夏曲 山楂 白朮(各三兩) 穀芽 白豆蔻(各五錢)
川黃連(一兩六錢,同吳萸五錢浸,炒) 木香(五錢)
上為末,用長流水煮荷葉老米粥,搗丸綠豆大,每服百丸。
徐東皋曰:此方健脾養胃,滋穀氣,除濕熱,寬胸膈,去痞滿,強中益氣,百病不生。
張景岳曰:此方雖佳,但脾多畏寒,若非有火,當去黃連,加炮姜二兩為妙。
和中丸 治久病厭厭不能食,而大便或閉或溏,此皆胃虛所致。常服之和中理氣,消痰積,去積滯,厚腸胃,進飲食。
白朮(二兩五錢) 厚朴(二兩) 陳皮(一兩六錢) 半夏(一兩) 檳榔 枳實(各五錢) 甘草(四錢) 木香(二錢)
用生薑自然汁為丸,每服三十丸。
東垣和中丸,用四君、乾薑、木瓜、陳皮。
參苓白朮散 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嘔吐泄瀉,或久瀉,或大病後調助脾胃。
人參 山藥 扁豆(去皮,薑汁炒) 蓮肉(去心,各一斤半) 白朮(二斤,米泔浸,炒) 桔梗 砂仁 苡仁(炒) 茯苓(去皮) 甘草(各一斤)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米湯調下,或加薑、棗,水煎服。
吳鶴皋曰:土為萬物之母,諸臟腑百骸,受氣於脾胃而後強。若脾胃一虧,則眾體皆無以受氣,故見羸弱矣。宜以脾胃為主,然脾胃喜甘而惡苦,喜香而惡穢,喜燥而惡濕,喜利而惡滯。是方也,人參、扁豆、甘草,味之甘者也;白朮、茯苓、山藥、蓮肉、苡仁,甘而微燥者也;砂仁辛香而燥,可以開胃醒脾;桔梗甘而微苦,甘則性緩,故為諸藥之舟楫,苦則喜降,則能通天氣於地道矣。
方見各門
八味丸(見仲景治法。)
四神丸(見泄瀉。)
歸脾湯(見血。)
六君子湯(見痰。)
益黃散(見嘔吐。)
虛損禁忌
吳澄曰:虛損之人,有治而可愈者,有愈而且老且壽者,有纏綿數紀而終不可療者,有一病即治竟不愈者,何也?蓋人之既虛,如器物之損壞,它珍重愛惜,加意護持,乃能長久而不敝。若不愛惜而顛擊之,寧有不壞乎?所以虛損之症,能守戒忌,則功過藥之半矣。蓋祛邪去病,固藉藥餌之能,而燮理調元,又非禁忌不可,何也?夫所謂禁忌者,欲患虛損之人,形如朽木,心如死灰。凡酒色財氣,飲食起居,多言厚味,實病人生死關頭。遵之則不藥自愈,違之則終日服藥無益也,惟病者自裁耳。
學山曰:飲食有節,脾土不泄。調息寡言,肺金自全。動靜以敬,心火自定。寵辱不驚,肝木以寧。恬然無欲,腎水自足。
又曰:心牽於事,火動於中,有動於心,必採其精。心調則息自調,心靜久則息自定,息機以養心,死心以養氣,此調病之無上一乘也。
高子曰:人生孰不欲倚翠偎紅,沉酣曲糵,明眸皓齒,溺快衾裘。何知快樂之悅吾心,而禍害因之接踵矣。故莊生曰:人之大可畏者,衽席之間,不知戒者,過也。故養生之方,先節欲。欲且當節,況欲其欲而不知所以壯吾欲也,寧無損哉?夫腎為命門,為坎水,水熱火寒,則靈臺之焰,藉此以滅也。使水先枯竭,則木無以生,而肝病矣。木病則火無所制,而心困矣。火焰則土燥,而脾敗矣,脾敗則肺金無所資。五行受傷,而大本以去,欲求長生,其可得乎?嗟夫!元氣有限,人慾無窮,欲念一起,熾若炎火,人能於欲念初萌,即便咬釘嚼鐵,強制未然。思淫逸之所,虎豹之墟也,幽冥之徑也。身投爪牙,而形甘嚅齒,無雲智者勿為,雖愚者亦知畏懼。故人於欲起心熱之際,當思冰山在前,深淵將溺,即使他思他涉以遏其心,或行走治事以避其險,庶忍能戒心,則欲亦可免,此為達者言也。平居當熟究養生之理,守靜之方,秉慧劍截斷塵緣,舉法眼看破幻影,無為死可以奪吾生。清靜恬淡,悉屏俗好,無令生反速就其死,定性存誠,務歸正道。俾仙不誤我,而我不誤身,久往長年,不為妄誕。然余之論人,孰不曰嚼過飯也。余亦知為熟談,但人知為嚼過飯,而不知飯所當食,知此談為熟奈何?熟此談而不行,所以百日沉疴,經年枕蓆,芳華凋謝,早歲泉扄,皆由厭常談而希平地可仙,薄淺近而務談高遠,於爾身心果何益哉?採錄法言,覺彼色欲,死生關頭,惟人自受,病知警戒,反得延壽。
《仙經》曰:無搖爾神,無勞爾精,毋使爾思慮營營。寡思慮以養神,寡嗜欲以養精,寡言語以養氣。
人身元神,出入目中,五臟精華,上注於目.故機在目。經曰:不見可欲,而心不亂。是以內養之法,常要兩目垂簾,返觀內照,降心火于丹田,使神氣相抱。故太玄養一曰:藏心於淵,美厥靈根。測曰:藏心於淵,神不外也。
上士異床,中士異被,服藥千朝,不如獨宿。
凡人慾念一起,熾若火炎,水火相剋,而水熱火寒,則靈臺之焰,藉此以滅矣。使水先枯竭,木則無養而肝病,火炎則土燥而脾敗,脾敗則肺金無資,而五行受傷,大本已去,欲求其生,豈可得乎?養生之家,首先節欲。嗟乎!元氣有限,情欲無窮。《內經》曰: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竭其精。此當戒也。然人之有欲,如樹之有蠹,蠹甚則木折,欲熾則身亡。《仙經》曰:無勞爾形,無搖爾精,歸心寂靜,可以長生。識者鑑諸。
遠行疲乏之人,入房為五勞虛損。
忿怒中盡力房事,精虛氣怯,發為癰疽。
飽食過度,房室勞損。
恐懼中入房,陰陽偏虛發厥,自汗盜汗,積而成勞。
虛損戒忌
吳澄曰:近日虛損之症,百無一活,其故何也?蓋由色欲勞倦之傷,七情五味之過,遂致腎元失守,精血日虧,虛陽上泛。初起之時,飲食如常,肌肉未槁,無難調治,而病者每多諱疾忌醫,自謂無恙。及蔓延日久,真元耗散,氣血敗壞,呼天求救,不亦晚乎?此時必先救本培元,健脾養胃,緩緩投劑,或可少劑。而無如病者求治太急,取效太速,朝暮更醫,或遇庸賤之流,不顧人命,動用清火滋補之劑,暫舒目前之危,而罔識食少泄瀉之弊。細思此等症候,惟病人堅心惜命,肯遵禁戒,或可挽回。漫述六條,因歷治諸人,有遵禁忌而愈者,有不遵而致敗者,可為明鑑。
戒房室
房室之戒多矣,而惟虛損為尤甚。蓋腎水不足之人,相火易動,易犯房室,不必交接,或思想太過,或眼去眉來,亦能損人。縱朝夕服藥,百般調理,何益於事。凡無病之人,貪欲無厭,尚且精竭髓枯,氣匱力乏,而況於虛損之人乎?當此之時,宜保精以制火,益水以勝火,則服藥有益,而病亦易痊。若心神浮越,虛陽妄勸,自不能控制,復泄其精,只圖一時之快意,惟有待死而已,復何藥乎?曾見有失血者,自外路抬歸,病非不治,而調補無功,察其形情,知犯房事之戒。勸之淳淳,彼云知命,及其既敗,詎知抵家半月,房事十有八次,臨死遺腹生一女。如此等人,想亦不少。此欺人乎?自欺乎?可為虛損者戒之!
戒利慾
虛損之中,因財利損人者居多。蓋人非財則無以治其生,而際遇之苦,錢財之艱,豈能皆如所願也。諺云:財與命相連。即無病者,終日圖謀不休,亦能致病,而況有病乎?但以輕重較之,則財又輕於命也。何則人病既久,勢如累卵,善調則生,失調則死。必須清心寡慾,凝神定息,萬累盡蠲。況錢財自有分定,難以強求,豈可因病身閒,千思百想,計日食之艱,又添藥餌之費,輾轉於懷,孜孜汲汲,猶恐不及,而能當此病乎?此皆不知命者也。
戒惱怒
凡氣之中,惟怒為最,虛損之症,最易生嗔。況腎水一虧,肝火易熾,怫然見於其面,有不知其然而然者矣。蓋勞傷神志,心血虧乏,腎水枯竭,君火失令,相火司權,熏煉肺金,痰嗽失血,日甚一日。噫!一星之火,而能致燎原之禍。知命者,寧不自省乎?諸論詳鬱症中。
戒多言
氣鼓喉而為聲,情發心而為言。聲音肺之韻,言者心之聲。虛損之人,水虧火熾,肺易受傷,急宜省言語,寡思慮,戒應酬,凝神靜坐,養氣調息,則金旺水生,氣不耗散矣。曾有友人虛怯羸弱不堪,參、附服過數十斤,終無益處,後靜坐調息不語,如是三年,精神倍加,體氣健旺勝前。此寡言語之驗也。
戒肥濃
虛損之症,百脈空虛,非肥濃黏膩之物,不能填補。以多方設計,強食肥甘滋潤之品,借飲食之味,以補真陰。但脾元未損,能勝肥濃者,固自有益。若脾土有虧,一見肥濃,便發畏惡,其敢食之乎?有種將虧未虧之輩,貪其補益,強食肥濃,寧無傷乎?上必吐而下必瀉矣。蓋土弱金傷,咳嗽多痰,再以黏膩之物滯脾,則痰必增而嗽益甚,食必減而熱益加。惟甘淡爽脾之物,不妨脾土者,方合調理之法。曾治一友人虛損,咳嗽痰多,不食肥濃,甘於淡薄,惟淡食白豆腐一年而愈。
戒風寒
肺主皮毛,專司腠理。虛損之人,肺金易傷,治節失權,六淫易襲,輕則入於皮毛,噴嚏涕咳,重則散於經絡,傳變不測。虛勞之人,何能堪此?特立外損風勞各門,專為此種而設,惟願病者,起居當慎,勿犯風寒,自殞身命也。
以上六條,首須痛戒,然猶不能盡其詳。復採十六條,言近旨遠,有仙人點化之妙。病者當抄一紙,置之座右,心體力行,觸目警心,勝於僧道之流,誦經做佛事多多矣。
虛損調攝
吳澄曰:虛損一症,酷厲可畏。溯所自來,多因自致。不惜身命,奪精耗氣,不遵禁忌,死期將至。爰採數條,以醒當世。病者能之,不須刀圭,小心翼翼,重可轉輕。確守調攝,起死回生,危可立安,寒谷回春。勝於藥石,過於金針。勸彼病人,自惜自珍,置之座右,永保遐齡。
卻妄
彼妄想者,名為客塵。而我真神,原不妄行。倏忽入極,神飛杳冥。真元幾何,堪此淫騁?
遠色
脂干燈盡,汲頻水竭,物理固然,匪云妄說。皓齒娥眉,是吾勾牒,伐性斧斤,永宜簡節。
貴達
靜坐觀空,皆為幻景。死生大事,蝶夢泡影。達者視之,千古一瞬。何與天真,日用凜凜。
調息
身中坎離,即在土釜。不拘天邊,別尋子午。取彼鉛龍,益我汞虎。練氣歸神,還吾真府。
除煩
無明為障,莫大煩惱。種種多礙,自性明瞭。肝木上炎,如焚如燎。矧此沉疴,識之宜早。
節食
五經環列,土位中都。病從口入,昔有良謨。過飽脾怯,食多胃浮。不節則嗟,是則淮辜。
酌飲
曲臺糟丘,濫腸狂藥。無量不亂,至人斯樂。溺則精撓,湎則神索。知止弗殆,是在自酌。
慎勞
乾靜則專,坤靜故翕。人身二氣,惟休乃逸。如彼勞薪,燃之猶急。筋骨日瘁,安有餘息。
懲忿
怒氣屬肝,過並傷肺。衝冠裂眥,忽發難制。炎炎隆隆,肆口狂吠。克之弗力,胡以息氣。
守口
古人有訓,守口如瓶。匪第蓄德,亦以尊生。多言耗氣,漫語搖心。淵然靜默,抱寂凝真。
防感
邪氣乘虛,風寒襲逆,榮衛稍疏,感輒易入。譬猶勁敵,有間則變。慎之慎之,宜固吾鏑。
去疑
弓影非蛇,蕉夢豈鹿。境因疑生,致此成郁。忽二忽三,茫無定局。渙然冰消,乃慊幽獨。
破拘
神圓則融,脈膠則括。抱此沉憂,天機宜活。瀟然散步,灑然獨樂。解攣釋拘,生意灼灼。
寡交
伐木丁丁,友生是求。值此煩疴,艱厥應酬。靜處一室,可以優遊。何用往還,頻如馬牛。
自貴
吾性吾命,吾愛吾真。彼蒼畀我,肩荷匪輕。百爾調攝,衛生有經。藐然桎梏,胡不自尊?
能斷
我有慧劍,倚天耀雪。水可斷蛟,陸可剸革。況此情緣,何難斬絕。一揮立碎,乃為俊傑。
上集卷之二十八
蓐勞
婦人產後虛損
吳澄曰:婦人之虛損多矣,而惟產後為猶甚。蓋產後氣血虧虛,無論分娩難易,總皆不足。若不慎起居,謹房室,節飲食,戒惱怒,調養得宜,氣血平復,方保無虞。不然則傷後加傷,虛羸蓐勞之症作矣。古人以婦人病比男子十倍難治,不亦言之深乎。但各症虛損多與丈夫相同,惟產後蓐勞,男子無之,依原治療,可得而知已。
蓐勞
夫產後蓐勞者,此由生產日淺,血氣虛弱,飲食未平復,不滿日月,血氣虛羸,將養失所,而風冷客之。風冷搏於氣血,則不能溫於肌膚,使人虛乏勞倦,乍臥乍起,顏容憔悴,飲食不消,風冷邪氣而感於肺,肺受微寒,故咳嗽口乾,遂覺頭昏,百節疼痛。榮衛受於風邪,流注臟腑,須臾頻發,時有盜汗,寒熱如瘧,背膊煩悶,四肢不舉,沉重著床,此則蓐勞之候也。
婦人因產,將理不順,疲極筋力,憂勞心慮,致令虛羸喘乏,寒熱如瘧,頭痛自汗,肢體倦怠,咳嗽痰逆,腹中絞刺。
薛立齋曰:前症當扶養正氣為主,用六君子湯加當歸。若脾肺氣虛,而咳嗽口乾,用補中益氣加麥冬、五味。若因中氣虛,而口乾頭暈,用補中益氣加蔓荊子。若肝經血虛,而肢體作痛,用四物、參、術。若因肝腎虛弱,而自汗盜汗,寒熱往來者,用六味丸加五味子。若因脾虛血弱,肚腹作痛,月經不調,用八珍湯倍加白朮。若因脾虛血燥,皮膚瘙癢,用加味逍遙散。大抵此症,多因脾胃虛弱,飲食減少,以致諸經疲憊而作,當補脾胃。飲食一進,清氣生化,諸臟有所倚賴,其病自愈矣。
產後蓐勞
產後將理失宜,或七情四氣所侵,或日內房室所致,令人寒熱頭眩,身痛,痰嗽潮熱,乍臥乍起,飲食少進,漸致虛羸,名曰蓐勞。人參鱉甲散主之。
產後虛損
產後未滿百日,體中虛損,血氣尚弱,失於將理,或勞動損傷,致成蓐勞。其狀虛羸,乍起乍臥,飲食不消,時有咳嗽,頭目昏痛,發熱無常,夜有盜汗,寒熱如瘧,背膊拘急,沉困在床。人參鱉甲散主之。
蓐勞寒熱
產後蓐勞,緣生產日淺,久坐多語,運動用力,頭目四肢疼痛,寒熱如瘧,白茯苓散主之。
蓐勞羸瘦
產後虛羸,發熱自汗,欲變蓐勞,或血氣所搏,經候不調,或寒熱羸瘦。胡氏牡丹皮散主之。
蓐勞憎寒壯熱
產後蓐勞,肌膚黃瘦,面無顏色,或憎寒壯熱,四肢痠疼,心煩頭痛。宜黃耆煮散。
蓐勞飲食不下
云岐治產後虛損,飲食不下,用四物湯加人參、白朮、茯苓主之。
產後勞倦
蓐,草荐也。產後坐草艱難,以致過勞心力,故曰蓐勞。此即產後勞倦也。其症或為寒熱如瘧,或頭疼自汗,或眩暈昏沉,或百節疼痛,或倦怠喘促,或飲食不甘,形體虛羸,皆其症也。悉當培補元氣為主。
氣血空虛
產後氣血空虛,真元未復,有所作勞,則寒熱食少,頭目四肢脹痛,名曰蓐勞,最為難治。大法陽虛則惡寒,陰虛則發熱,清氣不升則頭痛,血氣不充則四肢痛。宜用大劑八珍以補之。若脾虛食少,即用六君子加炮姜溫補之,諸症自退。凡產後調治之法,或補養氣血,或溫補脾土,雖有他症,以末治之,此一定之法也。
產後虛羸
產後虛羸者,由產後虧損氣血所致。須當慎起居,節飲食、六淫、七情,調養百日,庶可無病。若中年及難產者,毋論日期,必須調養平復,方可視事。否則氣血復傷,虛羸之症作矣。
治法
若初產蓐勞困倦者,豬腰湯、黃雌雞湯、白茯苓散。若虛汗不止者,母雞湯。若兼臟寒者,羊肉湯。若氣血俱虛者,十全大補湯、五福飲。若挾外邪者,升補中和湯、補中益氣湯、補陰益氣湯。兼惡寒者,理陰煎。若兼陽虛者,五君子煎。若陽盛陰虛,兼內熱者,五福飲、增損柴胡湯、味補飲、豬腰粥、黃耆建中湯、六君子湯、四物湯、補中益氣湯、六味丸、八珍湯、加味逍遙散、理脾益榮湯。
虛冷勞
產後血氣勞傷,臟腑虛弱,而風冷客之,冷搏於氣血,氣血不能溫於皮膚,使人虛乏疲頓,致成羸損,不能平復。若久不平復,風冷入於子臟,則胞臟冷,使人無子。
薛立齋曰:血氣虛弱,用八珍湯。血氣虛寒,用十全大補湯。胃氣虛弱,用補中益氣湯。脾氣虛弱,用六君子湯。命門火衰,用八味。肝脾血虛,用加味逍遙散。肝脾鬱怒,用加味歸脾湯。
血風勞
婦人血風勞症,因氣血素虛,經候不調,或外傷風邪,內挾宿冷,致使陰陽不和,經絡痞澀,腹中堅痛,四肢痠疼,月水或斷或來,面色萎黃羸瘦。又有因產未滿百日,不謹將護,臟腑虛損,百脈枯竭,遂致勞損。久不瘥則變寒熱,休作有時,飲食減少,肌膚瘦瘁;遇經水當至,即頭目昏眩,胸背拘急,四肢疼痛,身體煩熱,足重面浮,或經水不通,故謂之血風勞氣也。
血風勞者,血脈空虛,感受風邪,寒熱盜汗,輾轉不已,乃成勞也。宜人參荊芥散。
蓐風
《千金》論曰:凡婦人非止臨產須憂,至於產後,大須將慎,危篤之至,其在於斯。勿以產時無他,乃縱心恣意,無所不犯。犯時微若秋毫,感病廣於嵩岱,何時產後之病,難治於余病也?婦人產訖,五臟虛羸,惟得將補,不可轉瀉。若其有病,不須快藥。若行快藥,轉更增虛,就中更虛,向生路遠。所以產後百日以來,極須殷勤憂畏,勿縱心犯觸,及即便行房。若有所犯,必身反強直,猶角弓反張,名曰蓐風,則是其犯候也。
附:產後發熱
產後有陰虛發熱者,必素稟脾腎不足,及產後氣血俱虛,故多有之。其症則倏忽往來,時作時止,或晝或夜,進退不常,或精神困倦,怔忡恍惚。但察其外無表症,而脈見弦數,或浮弦豁大,或細微無力,其來也漸,非若他症之暴至者,即是陰虛之候。治當專補真陰,大、小營煎,三陰煎,五陰煎,理陰煎,理脾益榮湯,培土養陰湯。
大凡產後發熱,皆因元氣虛弱,內真寒而外假熱也。但用六君子、補中益氣加炮姜,溫補肝氣,諸症自退。若四肢厥冷,加附子。
治案
汪石山治一婦人,產後未滿月,因怒氣血流如水,三日方止。遂又勞苦,四肢無力,睡而汗出,日晡潮熱,口乾,五心如炙。諸醫皆用柴、芩、薄荷之類,其熱愈熾。診其脈,弦大無力,此蓐勞也。以四物一兩,入胡連、秦艽、青蒿各五分,數服,熱退身涼。後以黃連八珍丸,一料而安。
又治王僉憲宜人,產後因沐浴發熱嘔惡,渴欲飲冷水瓜果,譫語若狂,飲食不進,體素豐厚不受補。醫用清涼,熱增劇。診得六脈浮大洪數,汪曰:產後暴損氣血,孤陽外浮,內真寒而外假熱,宜大補氣血。與八珍湯加炮姜八分,熱減大半。病人以素大宜於參、耆,不肯再服。一日復大熱如火,復與前劑,潛加參、耆、炮姜,連進二三服,熱退身涼而愈。
薛立齋治婦女癆瘵,十中二三。沖為血海,瘀積不行,及至血乾經斷,骨蒸潮熱,夜夢鬼交。宜急導其血,加人參以行之,收功旦夕可也。若以丸藥緩治,王道緩圖,坐以待斃。
又治一產婦,朝吐痰,暮發熱,無寐,宜用清痰降火之藥,肌體日瘦,飲食日少。診曰:早間吐痰,脾氣虛也;夜間發熱,肝血虛也;晝夜不寐,脾血耗氣。通用六君加逍遙、歸脾,以次調理而全愈。
李士材治一產婦,略聞聲響,其汗如水而昏憒,諸藥到口即嘔。李以為脾氣虛敗,用參、時為細丸,時含三五粒,隨液嚥下,乃漸加至錢許,卻服參湯而痊。
又治一產婦,盜汗不止,遂致廢寐,神思疲甚,口乾引飲。李謂血虛有熱,當用當歸補血湯以代茶,又以當歸六黃湯內黃芩、連、柏炒黑,倍加人參,二劑而愈。
又治一產婦,朝寒暮熱,或不時寒熱,久不愈,用六君、補中益氣,百餘劑而愈。
產後例方
人參荊芥散 治產後蓐勞虛羸,咳嗽,頭目昏痛,發渴盜汗,寒熱如瘧,臂膊拘急。
人參 肉桂 桑寄生 當歸 茯苓 白芍 桃仁 熟地 麥冬 甘草(各五錢) 續斷(二錢五分) 牛膝(七錢五分) 鱉甲 黃耆(各一兩)
上為細末,豬腎一對,去膜脂,用水二鍾,姜三片,棗三枚,煎一盞,入末藥二錢,蔥三寸,烏梅半個,荊芥五穗,水煎,空心服。
增損柴胡湯
柴胡 陳皮 人參 當歸 白芍(各一錢) 山楂(二錢) 甘草(四分)
生薑(三片) 大棗(一枚)
豬腰湯 治產後蓐勞,寒熱如瘧,自汗無力,咳嗽頭痛,腹痛,俱效。
豬腰(一對) 當歸 白芍(酒炒,各一兩)
用水三碗,煎至二碗,去滓,將腰切如骰子塊,同晚米一合,香豉一錢,加蔥、椒、鹽煮粥。空心,日服一次,神效。一方加人參更妙。
胡氏丹皮散 治產後蓐勞羸瘦。
白芍 當歸 五加皮 地骨皮 人參(各五錢) 沒藥 桂心(各二錢) 牡丹皮(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酒各半煎。如不飲酒,只用水一盞,開元錢一枚,麻油蘸之,同煎七分,去渣,通口服。煎不得攪,吃不得吹。
黃耆煮散 蓐勞憎寒壯熱。
鱉甲 黃耆 桂心 當歸 桑寄生 茯苓 白芍 人參 熟地 麥冬 甘草(各五錢) 牛膝(七錢五分)
上為末,每服用豬腎子一對,去脂膜切破,先以水一盞,入姜半分,棗三枚,煎至七分,去腎子、薑、棗,卻下藥五錢,更煎四分服。
《產寶》方 治產後風虛羸瘦弱,不生肌肉。
黃耆 當歸 白芍 人參(各三分) 桂心 甘草 川芎 生薑(各四分) 大棗(十二個)
又方 治產後虛勞,骨節疼痛,頭痛,汗出不止。
當歸 人參 生薑(各二兩) 黃耆(三兩) 淡豆豉(三合) 豬腰(一對) 粳米(三合) 薤白(三合)
煎服如前法。
白茯苓散 治產後蓐勞,頭目肢體疼痛,寒熱如瘧。
茯苓(一兩) 人參 當歸 黃耆 川芎 白芍 熟地 桂心(各五錢) 豬腰(一對)
上以水三盞,入豬腰並薑、棗各三事,煎二盞,去渣,入前藥五錢,煎一盞服。
黃雌雞湯 治產後虛羸腹痛。
當歸 白朮 熟地 黃耆 桂心 小黃雌雞(一隻,去頭、足、腸、翅,細切)
用水七碗,先煎雞至二三碗。每用汁一碗,入藥末四錢,煎服。
母雞湯 治產後蓐勞,虛汗不止。
人參 黃耆 白朮 茯苓 麻黃根 牡蠣(各三錢)
上用母雞一隻,去毛雜,淨水六七碗,同藥煮至三碗,任意服之。
當歸生薑羊肉湯 治產後腹中㽲痛寒痛,氣血不足,虛弱甚者,及寒月生產,寒氣入於子門,手不可犯,臍下切痛,此產後之寒症也。並治寒疝腹中痛,乃脅痛裡急。
精羯羊肉(一斤) 當歸(三兩) 生薑(五兩)
上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加蔥、椒、鹽湯,溫服七合。若痛而嘔者,加橘皮、白朮各一兩。一方加川芎。
人參荊芥散 治婦人血虛,風勞發熱,身體疼痛,頭昏目澀,心鬆煩倦,寒熱盜汗,頰赤口乾,痰嗽胸滿,精神不爽;或月水不調,臍腹瘀痛,痃癖塊痛;或時嘔逆,飲食不進;或因產時將理失節,淹延瘦瘁,乍起乍臥,甚即著床。
人參 荊芥穗 生地 柴胡 鱉甲 棗仁 枳殼 羚羊角 白朮(各七錢五分) 桂心 甘草 防風 川芎 當歸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姜三片。
地黃煎 治婦人血風勞,心鬆發熱不退。
生地黃 熟地黃
上等份為末,用生薑自然汁和水打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大概陰虛發熱,地黃大能補陰。若服之臟腑覺虛冷,早間先服八味丸一服,不可謂地黃性冷沮洳壞脾也。
鹿肉湯 治產後虛羸,勞損補乏方。
鹿肉(四斤) 地黃 甘草 川芎 黃耆 白芍 麥冬 茯苓(各二兩) 人參 當歸 生薑(各一兩) 半夏(一升) 大棗(二十枚)
以水二斗五升,煮肉取一斗三升,去肉內藥,煎取五升,去滓,分四服,日三夜一。
獐骨湯 治產後虛乏,五勞七傷,虛損不足,臟腑冷熱不調。
獐骨(一具) 遠志 黃耆 白芍 乾薑 防風 茯苓 厚朴(各三兩) 橘皮 當歸 甘草 獨活 川芎(各二兩) 桂心 生薑(各四兩)
上十五味㕮咀,以水三斗,煮獐骨取二斗,去骨內藥,煎取五升,去滓,分五服。
血風勞方
丹皮 地骨皮 防風 甘草 黑豆 白芷 白芍(各一兩) 荊芥穗(二兩) 川芎(二錢五分) 生薑(三片) 蔥白(一寸) 大棗(一枚)
琥珀散 治婦人血風勞氣,臍腹疼痛,經脈不調,漸加羸瘦。
琥珀(細研) 白朮 當歸 桃仁(去皮尖) 赤芍(各七錢) 柴胡 鱉甲 元胡索 紅花子 丹皮 桂心
上為散,姜一片,每服四錢,水煎服。
牡丹丸 治婦人血風勞氣,氣塊攻心,日漸黃瘦,經脈不行。
丹皮 郁李仁(各二兩) 白芍 當歸 川芎 桂心 苦參 大黃(醋炒,各一兩) 貝母(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
人參湯 治產後諸虛不足,發熱盜汗,內熱,晡熱等症。
人參 當歸(等份)
上為末,先將豬腰子一枚切片,糯米半合,蔥白二根,入水二鍾,煎汁八分,再入藥三錢,煎服。
方見各門
十全大補湯
八珍湯
四物湯(見秦越人治法。)
六味地黃湯
八味地黃湯
歸脾湯(以上見血。)
六君子湯(見痰。)
補中益氣湯(見東垣治法。)
黃耆建中湯(見仲景治法。)
加味逍遙散(見郁。)
五福飲
補陰益氣湯
理陰煎
五君子煎
大營煎
小營煎
三陰煎
五陰煎(以上見景岳治法。)
理脾益營湯
升補和中湯
味補飲
培土養陰湯(以上見師朗治法。)
上集卷之二十九
室女經閉成虛損
經旨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
脈法
尺脈常盛,右手脈大,皆其常也。若腎脈微澀與浮,或肝脈沉急,或尺脈滑而斷絕不勻,皆經閉不調之候。
室女之脈,六部和平,獨左關細數。尺脈虛沉細而結,則經閉。兩尺滑大而浮洪,則為居經。六脈細數澀結,則為經閉。
室女經閉成虛損論
吳澄曰:女子月事,始於太衝,起於胞中,出於氣街,前行於胸,伏行於背,上出頏顙,滲灌諸陽,下入於足,注諸路,為十二經之海。其出入皆少陰經以行,故為血海,此經水之源也。若稟受素薄,先天不足,血氣未滿,即思男合,所願不遂,或憂思傷脾,鬱怒傷肝,則多氣血錯亂,經脈不行,變為癆瘵,不可不慎也。
月候
婦人以血為本,以氣為用,在上為乳漿,在下為月水。養之得道,則榮衛流行而不乖,調之失理,則氣血愆期而不應也。
室女經閉成勞
寇宗奭曰:夫人之生,以氣血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傷其氣血者。若室女童男,積想在心,思慮過度,多致勞損。男子則神色消散,女子則月水先閉。蓋憂愁思慮則傷心,而血逆竭,神色先散,月水先閉。且心病則不能養脾,故不嗜食;脾虛則金虧,故發嗽;腎水絕則木氣不榮,而四肢干痿,故多怒,髮鬢焦,筋骨痿。若五臟傳變則死。自能改易心志,用藥扶持,庶時保生。切不可用青蒿、虻蟲,涼血行血。宜用柏子仁丸、澤蘭湯,益陰血,制虛火。
室女月水不通
論曰:夫衝任之脈,起於胞內,為經脈之海。手太陽小腸,手少陰心,二經為表裡。女子十四而天癸至,腎氣全盛,衝任流通,經血既盈,應時而下,否則不通也。
褚氏精血論
男子精未滿而御女,以通其精,則五臟有不滿之處,異日有難狀之疾。陰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則精不出內敗,小便道澀而為淋。精已耗而復竭之,則大小便牽疼,愈疼即愈便,愈便即愈疼。女子天癸既至,逾十年無男子合,則不調;未逾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調。不調則舊血不出,新血不生,或漬而入骨,或變而為腫,或雖合而難子。合男子多則瀝枯,虛人產乳眾,則血枯殺人。觀其精血,思過半矣。
《聖濟總錄》
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月事以時而下。若稟受不足,或任脈為風寒所搏,致令風氣凝結,不能應時而下,經久不治,則致癆疾。不可行血破血猛性之藥,宜通心氣,行榮衛,滑經絡。
婦人將理失宜
婦人將攝順理,則氣血調和,六淫不能為害。若勞傷血氣,則風冷乘之。脾胃一傷,飲食漸少,榮衛日衰,肌膚黃瘦,面無光澤。若入大腸則下利,若入關元則絕嗣。故婦人病有三十六種,皆由衝任勞損而致。蓋衝任之脈,為十二經之會海,其病皆見於少陰、太陽之經,當於此候之。
經脈不通
經脈不通,日久非細事,實為重病。若是室女初經,因食鹹酸之物,遂致血乾涸,亦成勞疾。
經閉為死候
危氏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七七而天癸竭。行早性機巧,行遲性魯鈍,通行則陰陽和合,始能有子。若年十四至二十歲不行,命如風燭,朝不保暮,有病發則死;間有不死,百無一二,亦一生多病,或一生不循經度而行者,晚年有癖疾,則難治。
澄按:室女經閉成勞者,多由積想思慮在心。心主血脈,心傷則血逆竭,而月水先閉。心屬火,火既受病,不能生脾土,以榮養其子,故不嗜食。脾既虛,則土不能生金,而肺氣虧,故發熱咳嗽。金既虧,則不能生水,而水氣絕,故四肢干。水氣不充,不能養木,故多怒發焦。傳變五臟,比至成勞亦難治矣。或有以為血熱,用清涼等藥。殊不知血熱則行,血冷則凝。凡經水少,漸至不通,手足骨肉煩疼,漸至羸瘦潮熱,脈來細數,此陰虛血熱,陽往乘之,水不制火,火灼液干。當養陰血,宜培土養陰湯、資成湯、理脾陰正方,選而用之。保其津液,益其血脈,調其榮衛,氣血自通,非攻積、耗氣、破堅之藥所可治也。
月水不通
月水不通者,所致不一。有食味不化,血微不通;有前期太過,後期不通;有大病後,熱燥不通;有寒凝結滯不通;有積聚氣結不通;有心氣抑滯不通。凡此所受不同,治之亦異。蓋婦人假血為本,以氣為用,血氣稽留,則澀而不行。其為病或寒或熱,臍腹堅痛,肌肉消瘦,久則為癆瘵之症。
室女經閉與婦人不同
室女經閉,非本先天元氣虛弱,血氣未充,即是欲男子而不可得,所願不遂。思慮傷心,抑鬱傷肝,以致月水閉而成病。故凡寡婦、師尼犯經閉者,當同此法。
室女師尼寡婦論
昔宋褚澄療師尼、寡婦各制方,蓋有謂也。此種人鰥居獨陰,欲心萌而多不遂,是以陰陽交爭,乍寒乍熱,全類溫瘧,久則為勞。嘗讀《史記·倉公傳》載濟北王侍人韓女,病腰背痛寒熱,眾皆以為寒熱也。倉公曰:病得之欲男子不可得也。何以知欲男子而不得?診其脈,肝脈弦出,是以知也。蓋男子以精為主,婦人本經,故血結在內不通也。或曾經吐血致血枯,或醉以入房,勞傷肝臟,血竭於內,俱令月水不通。久則胃氣虛,不能消化水穀,使津液不生血氣,亦令月水不通。其候腸中鳴是也。但益津液,則經血自下。久不通者,血竭為塊。若脾胃虛弱,則變為水腫,土不勝水故也。其月水來而不斷者,由勞傷經脈,衝任氣虛,不能制經血也。
婦人經閉
婦人經閉,屬於心事不足,思慮傷脾。蓋心屬陽而主血,脾裹血以行氣。若有月水不通,未必不由心事不足,思慮傷脾。有所勞倦,穀氣不輸,肺金失養,胃水無滋,經血枯涸,以致三五不調,漸至閉絕,虛損內熱,骨蒸癆瘵之作,而率難以治。惟養心則血生,脾健則氣布,二者和則氣暢血行,而調經之要至矣。
血枯經閉
經云:有病胸脅滿,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吐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曰血枯、此年少時,因大脫血,或醉而入房,虧損肝腎。蓋肝藏血,受天一之氣,以為滋榮。而胸膈滿,妨於食,則肝病傳脾,而聞腥臊臭,出清液。若以肝病而肺乘之,則吐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後血出,皆肝血傷之症也。
二陽之病發心脾
婦人百病,皆自心生。如五志之火一起,則心火亦從而燔灼。經閉不通之症,先因心事不足,心血虧耗,故乏血以歸肝,而出納之用已竭。經曰子能令母虛,是以脾不磨而食少,所謂二陽之病發心脾者此也。因食少,故肺氣亦失所養,而氣滯不行,則無以滋腎陰。況月水全賴腎水施化,腎水既竭,則經水易以乾涸,或先或後,淋瀝無時。若不早治,漸至閉塞不通,而成為勞極之症,不易治也。
澄按:經閉之症,所關甚重,殊非輕候,然亦有血枯。血滯二者之分。滯者,衝任未虧,偶因氣滯血凝,為病輕,可以活血行氣。枯者,衝任內匱,不因氣滯,本無血凝,但當助胃壯氣,則榮自生而經自行。所以婦人室女,一病而經斷絕不至者,極重之候也。若女子崩漏潮熱,經閉不通者,資成湯。食少脾虛,經不至者,理脾陰正方。若兼腹痛泄瀉氣滯者,歸脾湯。血虛有火,肝氣上逆者,理脾益營湯,或暢郁湯。若陰分不足,脾土又虧者,培土養陰湯。若食少痰多者,中和理陰湯。潮熱氣鬱者,加味逍遙散。血虛兼發熱者,益榮內托散。氣虛兼外感發熱者,寧志內托散。若勞傷兼外感發熱,而月事不至者,理勞神功散。
治案
東垣治一夫人,病寒熱,月事不至者數年矣,又加喘嗽,醫者悉以蛤蚧、桂、附等藥投之。李曰:不然。夫人病陰,為陽所搏,大忌溫劑,以涼血和血之藥,服自愈。已而果然。
滑伯仁治一婦,暑月中病經事沉滯,寒熱自汗,咳嗽有痰,體瘦悴,腹臍刺痛。診其脈弦數,六至有餘。曰:此二陽病也。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女子得之則不月。二陽,陽明也,陽明為金,為燥化。今所以不月者,因其所遭也。陽明本為燥金,適遭於暑。暑,火也,以火鑠金,則愈燥矣。血者,水類,金為化源,宜月事沉滯不來也。他醫用燥熱藥,滑曰:夫血得寒則止,得溫則行,得熱則搏,搏則燥,復加燥劑,血益干而病必甚。以柴胡飲子,清陽瀉水,流濕潤燥,三五進而經通,余病亦除。
汪石山治一婦,右脈緩濡而弱,左手無脈,再三尋之,動於腕臂外廉陽谿、偏歷之分。乃語之曰:左脈離其部位,其病難以脈知。以右脈言之,仍屬於脾胃不足也,尚當言其病焉。告曰:每遇經未行前,咯血數口,心嘈不安,食少懶倦。汪以四君子加山梔、陳皮、麥冬、牡丹皮,煎服,數帖而安。
薛立齋治一室女,年十六,癧久不愈,天癸未通,發熱咳嗽,飲食少思,欲用通經丸。薛曰:此蓋因稟氣不足,陰血未充故耳。但養氣血,益津液,其經自行。彼惑於速效,仍用之。薛曰:非其治也。此乃慓悍之劑,大助陽火,陰血得之則妄行,脾胃得之則愈虛。後經血妄行,飲食愈少,遂致不救。
楊元鼎女,及笄勞嗽,發熱體瘦,唾中有紅,病甚危,百藥不效。偶遇一名醫,用劫勞散三十餘劑,遂愈不發。
呂滄州治一室女,經閉五月,腹大如有孕。公診之,面色乍白乍赤者,鬼也。非有異夢,則鬼祟所憑耳。乃以桃仁煎,下血如豬肝五七枚而愈。
經閉例方
柏子仁丸
柏子仁(炒,研) 牛膝 卷柏(各五錢) 澤蘭(一兩)
上為末,蜜丸,米飲下三十丸。
澤蘭湯
澤蘭葉(二錢) 當歸 白芍(各一錢) 甘草(五分)
劫勞散 治勞嗽發熱,盜汗體瘦,唾中有紅,或成肺痿。
白芍(二錢) 黃耆 甘草 人參 五味 當歸 半夏 阿膠 茯苓 熟地(各五分)
上加薑、棗,水煎,日三服。
加減大建中湯 治一切虛損,月水不調,腹臍疼痛,往來寒熱,自汗口乾煩渴。
白芍(二兩) 當歸 川芎 黃耆 肉桂(各一兩) 甘草 白朮(各七錢五分) 生薑 大棗
人參鱉甲丸 治一切虛損,肌肉瘦瘁,盜汗心忪,咳嗽上氣,經脈不調,或作寒熱,不思飲食。
杏仁(去皮尖) 人參 當歸 赤芍 甘草 柴胡 桔梗(各一兩) 地骨皮 宣黃連 胡黃連(各五七分) 肉桂 木香(各五錢) 麝香(五分,另研) 鱉甲(一枚,重二兩,醋炙黃)
上為末,用青蒿一斤,研爛絞汁,童子小便五升,酒五升,同熬至二升,入真酥三兩,白沙蜜三兩,再熬成膏,冷方下眾藥末,搜和勻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人參丸 養陰生血補虛。
人參 鹿角膠(炒) 熟地 白芍 當歸 白朮 川芎(各等份)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如聖散 治稟受氣血不足,不耐寒暑,易冒疾傷,月水不調,久而心虛,狀若心勞,四肢倦怠,筋骨少力,盜汗易驚,或時不寧,五心煩熱,肌膚不長,間作頭昏,飲食無味,胸膈不利。並婦人胎前產後,並可服之。
北柴胡 茯苓 甘草 熟地 人參 當歸(各一兩) 鱉甲 胡黃連 沉香 知母(各五錢) 桑寄生 乾葛(各七錢五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烏梅一個,棗二枚,麥冬煎至八分,服無時。
筒骨煎 治諸虛疾,羸瘦乏力,腰背引痛,心煩喘嗽,唾膿嘔血,頑涎壅盛,睡臥有妨,胸膈氣促,夜多盜汗,發焦耳鳴,皮寒骨熱,一切五勞七傷,骨蒸等症。
地皮骨 粉草 柴胡 前胡 烏藥 麻黃(不去節) 葛根 青蒿 桔梗 知母 天仙藤 條芩(各一兩) 人參 生地 秦艽 鱉甲 黃耆(各五錢)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酒一分,豬骨筒一莖炙焦,分為四服。桃、柳枝各七寸,杏仁五粒,去皮尖,捶碎,煎至七分,去渣溫服。加烏梅半個尤妙。一方加當歸、白芍。
豬肚丸 治勞熱羸瘦。
北柴胡 赤茯苓 人參 黃耆(各一兩) 黃連 地骨皮 木香(各五錢) 桃仁 鱉甲(各一兩五錢)
上為細末,用好嫩豬肚一枚淨洗,將藥末入豬肚內,以線縫合,蒸令爛熟,於砂盆內研如膏,丸如梧桐子大。食前、食後米飲下三十丸。
河車丸 治勞嗽,一切癆瘵虛損,骨蒸得效方。
河車(一具,初生男子者尤佳,於長流水中蕩洗血淨,入磁器內,重湯煮爛入藥) 白茯苓(五錢) 人參(一兩) 山藥(二兩)
上為末,入河車汁,加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以少麝香末為衣。每服三十丸,米飲下。嗽甚者,五味子湯下。
麥煎散 治少男室女骨蒸,婦人血風,攻注四肢,心胸煩壅等症。
赤茯苓 當歸 乾漆 鱉甲 常山 大黃 北柴胡 白朮 石膏 生地 甘草 小麥(五十粒)
上煎,食後服。有虛汗,加麻黃根一兩。
方見各門
歸脾湯(見血。)
逍遙散(見郁。)
補中益氣湯(見東垣治法。)
四物湯
十全大補湯(以上見秦越人治法。)
資成湯
理脾陰正方
理脾益榮湯
暢郁湯
培土養陰湯
中和理陰湯
益榮內托散
助衛內托散
寧志內托散
理勞神功散(以上見師朗治法。)
上集卷之三十
童子疳勞
經旨
孫思邈曰:小兒六歲以下,黃帝無說。中古巫妨始撰《顱囟經》,以占壽夭。自茲始有此方,則小兒方藥,始於巫妨也。
脈法
小兒之脈,非比大人之多端,但察其強、弱、緩、急四者之脈,即是小兒之肯綮。蓋強弱可以見虛實,緩急可以見邪正。四者既明,則無論諸症,皆可類推。
童子疳勞論
吳澄曰:童子疳勞,即小兒疳積也,初起於脾,後傳於腎。脾土一虛,不能攝五臟之氣而成耳。蓋小兒好食甘甜,膠滯膩積,脾胃受傷,不能消化,變而為疳,即大人之五勞也。幼科徒知用消積清熱化疳,大苦大寒之劑,而不知五勞曲折,疳症虛實,脾胃強弱,一概施之。稟氣實者,可以獲效。若腎氣不足,脾元素虧者,惟有待死而已,其能愈乎?即大方中亦然,不獨童子也。
疳勞
疳者,干也,因脾胃津液乾涸,而患在小兒為五疳,在大人為五勞,終宜以調補胃氣。
澄按:疳積一症,在小兒則為五疳,在大人又為五勞。又二十以下曰疳,二十以上曰勞。總由脾胃虛弱,津液枯涸。幼科治療,多用清涼,不審虛實,致令胃虛而亡其津液,內則發熱,外則肌肉削瘦。一臟虛而髒髒皆虛,漸加瘠瘦,久不能痊。必須大補氣血,兼消疳、清熱、殺蟲之藥,疊相間服。又有陰虛假熱,脾敗腎虧,又非溫補不可。總以察其虛實為要。如氣弱者,必須兼四君、異功、益氣湯之類;血虛者,必兼四物、六味、培土養陰、理脾益榮湯之類,隨症酌宜,勿執偏治。
五疳
二十歲以下曰疳,二十歲以上曰癆。皆由脾胃虛弱,血氣枯滯,生積、生熱、生痰,乘臟氣之虛傳入為疳。間有熱者,亦虛熱耳。故治表不可妄表過涼,治虛不可峻溫驟補。
心疳
心疳,虛熱面黃,頰赤壯熱,驚啼,神志恍惚不寧,宜田氏安神丸。面黃頰赤,身壯熱,當用錢氏補心安神丸主之。
肝疳
肝疳,白膜遮睛;筋疳,瀉血而瘦。當補肝地黃丸主之。
脾疳胃疳
脾疳,面黃腹大,喜食泥土,當補脾,益黃散主之。胃疳,飲食不消,多吐。
肺疳
肺疳,氣喘,口鼻生瘡,當補脾肺,益黃散主之。
腎疳
腎疳,羸弱極瘦,身有瘡疥,當補腎,地黃丸主之。
疳勞
疳勞,骨蒸,五心潮熱,盜汗,咳嗽,泄瀉,腹硬如石,面色如銀,斷不可治。古方八物湯去白朮,加黃耆、柴胡、陳皮、半夏、使君子、蝦蟆灰、鱉甲各等份,薑、棗煎服。或連膽丸、豬肚丸,加蝦蟆灰救之。氣促者即死。
小兒屍疰
小兒屍疰,勞瘦,或時寒熱。方用鱉頭一個,燒灰杵末,新汲水下五分匕,立效。
小兒癖積
小兒病癖,由乳食不化,伏在腹中,乍涼乍熱,飲水不止,或喘而嗽,與潮熱相類。若不早治,必成勞疳。
無知斫喪
凡人色欲過度者,多成勞損,況童子乎?蓋人自生以後,惟賴後天精氣,以為立命之本。故精強神亦強,神強必多壽;精虛氣亦虛,氣虛必多夭。其有先天所稟,原不甚弱者,但知自診,而培以後天,則必獲壽。設稟賦本薄,而恣情縱欲,再伐後天,必成虛損。
保養萌芽
有年將未冠,壬水方生,保養萌芽,正在此日。而無知孺子,遽搖女精,或伴非人,多端斫喪,苞萼未成,而蜉蝣旦暮者多矣,良可悲也。此其責者,不在孺子,而在父師,使不先有明海,俾知保身之道,則彼童心,豈識利害。而徒臨期懇禱,呼號悲慼,何濟於事哉。
脾胃弱易成疳
脾胃不和,用四君子加白朮一倍,薑、棗煎。脾困,用四君加木香、砂仁、人參各五錢。脾胃弱,生氣多困,四君子加炒半夏曲、沒食子,等份為末,入冬瓜子少許。
疳勞潮熱
疳勞者,潮熱往來,五心煩熱,盜汗骨蒸,嗽喘枯悴,渴瀉飲水,肚硬如石,面色如銀。
錢氏治法
錢氏曰:疳者,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因大病或吐瀉後,醫又以藥吐下,致脾胃虛弱,亡失津液。且小兒病疳,皆愚醫之所壞病。假如潮熱,是一臟虛一臟實,而內發虛熱也,法當補母而瀉本臟則愈。假令日中發潮熱,是虛熱也。肝為心母,宜先補肝母,肝實而後瀉心,心得母氣,則內病而潮熱自愈。醫見潮熱,妄謂其實,乃以大黃、芒硝輩諸冷藥利之,利既多而不能禁,則津液內亡,漸成疳也。又如癖病發作,寒熱飲水,脅下有形硬痛,法當用藥漸消磨之,醫反以巴豆、硇砂輩快藥。小兒易虛易實,下之既過,胃中津液耗損,漸成疳勞瘦。又有病傷寒,五六日間有下症,以冷藥下之太過,致脾胃津液少,即便引飲不止,而生熱也,熱氣內耗,肌肉外消,他邪相干,變症多端,亦成疳病。又有吐瀉久病,或醫妄下之,其虛益甚,津液煩躁,亦成疳也。
夫婦亦貴有節
夫婦正也,然亦貴有節。若云正欲非淫,則家釀獨不醉乎?且人終身疾病癆怯,從初婚時起者多。少年興高力旺,往往恣情無度,多成癆怯,甚者夭亡,累婦孀苦。不思百年姻春,終身相偶,何苦從一月內,種卻一生疾病禍根。前輩每遇子孫將婚,必諄諄告誡者以此。
治案
錢氏治馮承務子,五歲,吐瀉壯熱,不思乳食,見兒目中黑睛少而白睛多,面色㿠白,此子必多病。面色㿠白者,神怯也;黑睛少者,腎虛也。黑睛屬腎水,本怯而虛,故多病也。縱長成肌膚不壯,不奈寒暑,易虛易實,脾胃亦怯,更不可縱恣酒欲。若不保養,不過壯年也。面上常精神光澤者,如婦人之失血也。今吐利不食,壯熱傷食也。又虛怯不可下,下之愈虛。入肺則嗽,入心則驚,入脾則瀉,入腎則益虛。但宜以消積丸磨化之,為微有食也。如傷甚則可下,不下則成癖也。若食在內,亦可下也,下畢補脾必愈,隨其虛實無不效。宜白附丸。
又治一小兒疳積,其狀漸黃瘦,拍背如鼓鳴,脊骨如鋸,乃積而生熱成疳也。宜服蘆薈丸、露星膏。
汪石山治一小兒病多,因缺乳食太早所致,或因久患臟腑胃虛蟲動,日漸羸瘦,腹大不能行,發豎發熱無精神,用大無肥兒丸,一料而愈。
又治小兒冷疳多渴,好臥冷地,煩躁啼叫,飲食不進,漸成羸瘦。其候難明,有若熱症,但大便滑泄,百藥不效是也。因女子百藥俱試,而俟偶中者,竟與錢氏木香丸,不數服而愈。
吳茭山治一童子,年十三歲,患咳嗽盜汗,遂請幼科治之。乃曰:小兒汗不必服藥。一月後兩目頓赤,食少,痰中帶血絲。吳診其脈,左手微而無力,右手大而洪數,此怯症也。想已有外務,其父母力為分解,再三私詢,乃曰前學堂中隔壁窺見一女子,覺慕之不遂,後得此疾。遂以當歸、地黃、茯神、遠志、丹皮、棗仁、白朮、甘草、桔梗,數十劑全愈。
李士材治陳邃玄令郎,年十六歲,發盡脫落,無一莖存者,其脈數而大。李曰: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內經》之言也。揣其股髀間骨,果覺大痛。遂以還少丹加生地、當歸作丸,日服一兩,兼進清胃湯,半載之間,發盡出矣。
疳勞例方
六神散 治氣不歸原,發熱不退。
人參 茯苓 山藥 白朮 扁豆 甘草(各等份)
上為末,每服一錢,薑、棗煎。此藥用處甚多,治胃冷加附子,風症加天麻、防風,泄痢加粟殼。
脾風方
人參 冬瓜仁(各五錢) 南星(切片,薑汁煮,存性,用一兩)
上為細末,用一錢,水煎服。
露星膏
黃耆 胡連 地骨皮 柴胡(各等份)
上為末,蜜丸芡實大,隔宿酒浸一宿,次日澄去酒,薄荷湯浸服之。
白附丸 治小兒咳嗽有痰,感冒發熱,吐瀉,心神不安。
南星 半夏 白附子 白礬(各一兩)
上為末,薑汁丸,如桐子大,薄荷湯下。
木香丸 治疳痢。
黃連(三錢) 木香 厚朴 夜明砂(紙炒各二錢) 訶子肉(炒一錢)
上為末,飯丸麻子大,干艾、生薑湯下。
錢氏安神丸 治心疳,除火邪熱渴,清心化痰。
麥冬 牙硝 茯苓 山藥 寒水石 甘草(各五錢) 硃砂(一兩研) 龍腦(一字)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雞頭大,每服半丸,砂糖水下。
《秘旨》安神丸 治心疳,睡中驚悸,或受驚嚇而作。
人參 棗仁 茯神 半夏(各一錢) 當歸 白芍 橘紅(各七分) 五味子(五粒) 炙甘草(三分)
上為末,薑汁糊為丸,芡實大,每服一丸。
人參安神丸
黃耆(二錢) 人參 陳皮(各一錢) 甘草 炙甘草(五錢) 白芍(七分) 黃連(少許) 茯苓(四分)
上為粗末,每服水二盞,煎五沸服。
補脾湯 治小兒久病,面黃肌瘦,咬牙目劄,頭髮稀少,誤藥所致。
人參 白朮(各一錢) 白芍 茯苓(各八分) 川芎 陳皮(各六分) 炙甘草 黃耆 當歸(各四分) 生薑(一片)
惺惺散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北細辛 川芎 蘇梗(各等份)
—方加防風、花粉、薄荷。
銀白散 治胃虛吐瀉。
糯米(炒二兩) 扁豆(蒸二兩) 白朮(炒一兩) 甘草(炙,三錢) 丁香 藿香(各二錢)
上為末,紫蘇米飲下。
《直指方》加炮薑、白附子、全蠍、木香、石蓮子,姜水煎。
附:疳方
鱉甲散 治疳勞骨蒸。
鱉甲(一兩,九肋者佳,用童便炙) 熟地(五錢) 黃耆 白芍(各一兩) 地骨皮 當歸 人參(各半兩)
豬肚丸 治骨蒸疳勞,肢體黃瘦。
木香 黃連 生地 青皮 銀柴胡 鱉甲(各一兩)
上為末,豬肚一個,入藥於內,以線纏之,於砂罐內懸肚煮熟取出,細研豬肚為丸,如麻子大,米飲下。
大胡連丸 治一切驚疳,腹脹蟲動,好吃泥土、生米,不思飲食,多睡吼啀,臟腑或瀉或秘,肌膚黃瘦,飲水,五心煩熱。能殺蟲,進飲食,兼治瘡癬。常服瀉痢。
胡連 黃連 苦楝子(各一兩) 蕪荑(五錢) 乾蟾頭(研,一分) 麝香(一錢) 青黛(一錢五分) 蘆薈(一分)
上先用前四味,豬膽汁和為劑,每一丸如胡桃大,入巴豆仁一枚置其中,用油單紙一重裹之,同米一升許蒸,米熟為度,入後四味,少入麵糊,丸如麻子大。每服與十丸,或十五丸,清米飲下。
五疳保童丸 治小兒乳食擇冷熱,好食肥膩,恣食甘鹹,臟不和生疳。
青黛 苦楝樹根 夜明砂 五倍子 蘆薈 黃連 龍膽草 白蕪荑(各一分) 麝香(少許) 蟬蛻(去爪,一分) 豬膽汁(大者五個,拌諸藥,焙乾)
上粟米煮糊為丸,如麻子大。一歲兒三丸,不拘時,米飲下,日三服。忌食豬肉。
太無肥兒丸
黃連 神麯(各一兩) 麥芽(五錢) 木香(二錢) 檳榔(三個) 使君子 肉果(麵煨,各五錢)
上為末,糊丸,每服五十丸。
方見各門
四君子湯
四物湯
八物湯
六味地黃丸(以上見秦越人治法。)
五味異功散(見泄瀉。)
益黃散(見嘔吐。)
補中益氣湯(見東垣治法。)
培土養陰湯
理脾益營湯(以上見師朗治法。)
下集卷之首
外損
外損總旨
吳澄曰:元氣不足者,謂之虛;不能任勞者,謂之怯;由是而五臟內傷,謂之損;傳屍蠱疰謂之瘵。虛與怯非一因,損與瘵亦各別。故病有真有假,而用藥有補有散。世之專用滋陰降火者,非故欲殺人也,其所見者偏也。所見偏則其所謂虛,虛其所虛,非吾所謂虛也。其所謂損,損其所損,非吾所謂損也。凡吾之所謂虛損者,合內外真假而言之也,不居之論也。世之所謂虛損者,去其外症而言之也,膠柱鼓瑟也。近日醫不師古,相習成風,流毒斯世。其治虛損之法,不主於滋則主於補,不主於補則主於滋,出於彼必入於此。前醫者倡之,後醫者和之,病者喜之,旁人附之。噫!其欲持內外真假之說,其孰從而聽之?老醫者曰:丹溪諸公,云云若此也。新醫者亦曰:丹溪諸公,云云若此也。病者習聞其說,樂其誕而不察也,亦曰:各名家諸公,俱云云若此。不惟舉之於口,而又證之於書。雖有內外真假之說,其孰從而求之且甚矣?人之不智也,不求其端,不訊其末,惟滋補之是務。古之死於虛損者寡,今之死於虛損者多。古之治虛損也得宜,今之治虛損也非法。病無一定,而概以補之;治非一法,而概以滋之,奈之何其病不危且殆也?且治之之法,其端亦甚多矣。陰虛者補陰,陽虛者補陽,有外邪焉而為之疏,有風邪焉而為之解,有寒邪焉而為之溫,有暑邪焉而為之清,有濕邪焉而為之利,有火邪焉而為之涼,濁痰積瘀為之消,勞傷積損為之理,脾胃薄弱也而兼補之,龍雷上泛也而兼導之,將欲傳經也而為之備,將欲變症也而為之防。今時之法,病者不死,滋降不止,食少泄瀉猶不關心,嗚呼!其亦不思而已矣。蓋滋降之劑,久必傷脾。人之所賴以生者,脾胃也。脾胃虛衰,不能以升發藥餌也,不能以飲食生氣血也,不能溫皮膚、充腠理以御外邪也,何也?心者君主之官也,肺者相傅之臣也,脾者輸納之職也。飲食入胃,流溢精氣,上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生氣生血,貫五臟,充百骸,調六臟,皆脾胃為之也。今用滋降者曰:咳嗽可除也,喉癢可止也,蒸熱可退也,痰可逐也,瘀可消也,火可降也,虛可補也。求其脾胃之氣相生相養之道,則有清淨寂滅者矣。嗚呼!其幸而遇陽有餘陰不足者,則滋陰也,降火也,皆藥症相合也。其不幸而遇脾薄胃弱者,則滋陰也,降火也,適足以益其病也。非予之專以滋陰為仇也。內傷者補之,外感者散之,其治雖不同,其理則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飲而飲食,其事雖殊,其智則一也。今之醫者,一見咳嗽失血、吐痰潮熱等症,即曰曷不用滋陰降火之法。是亦責身之寒者,曰曷不為葛之之易也。責飢之食者,曷不為飲之之易也。《靈樞經》曰: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又曰:病之始期也,生於風寒暑濕,實發其端。故治之之法,欲補其虛,必先去其外邪;欲治其真,必先求其假;欲治其內,必先察其外;凡用疏用散者,將欲為補計也。今則不然,不辨其外,不辨其內,不辨其風,不辨其寒,不辨其暑,不辨其濕,不辨其燥,不辨其火,不辨其痰,不辨其積。此吾所以著《不居集》之意也。遇內傷則內傷治之,遇外感則外感治之,遇滋則滋之,遇降則降之,溫則溫之,補則補之,消則消之,散則散之。斯法也,何法也?此吾所治虛怯癆瘵也,不敢以滋降之法,而加於外損之上也。
風勞論
吳澄曰:風勞一症,求之《靈樞》,並未詳明;求之《素問》,惟《評熱論》得風勞一節,隱隱若有相合,亦未究其根底。竊不自安,意均是人也,何以致傷風,何以不傷風?均是症也,何以致成勞,何以不成勞?均是治也,何以易治?何以難治?何以不治自愈?何以治之不愈?漫然渺然,茫無確據。於是再取《內經》讀之,譬如嚼蠟,毫無一得。終日不輟,後始恍然,列之篇者,用質同志,或有以教我也。
論傷風不傷風
經曰:有人於此,並行並立,其年之少長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風暴雨,或病或不病,皆病皆不病,其故何也?少俞曰:春青風,夏陽風,秋涼風,冬寒風,凡此四時之風,其所病各不同。黃色薄皮弱肉者,不勝春之虛風。白色薄皮弱肉者,不勝夏之虛風。青色薄皮弱肉者,不勝秋之虛風。赤色薄皮弱肉者,不勝冬之虛風。黑色而皮厚肉堅者,不傷於四時之風。其皮薄而肉不堅色不一者,長夏至而有虛風者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堅者,必重感於寒,外內皆然乃病。據此觀之,人稟受各有一偏,皮肉厚薄各有不同,有能勝四時之虛風者,有不能勝四時之虛風者,則有傷風不傷風之別矣。
論傷風有成勞有不成勞
經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凡風邪之傷人也,太陽必先受之。邪入太陽,傳入於裡,善行數變,或為寒熱,或為寒中,或為熱中,或為偏枯,或中五臟六腑,變化無方,乃為他病而不成風勞,其變風勞何也?經曰:肺者,皮毛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故不循他經而傳變別症,則見氣喘咳嗽,寒熱痰壅,有似虛勞之症。蓋風為陽邪,從太陽一路而來,則當仍從太陽舊路表散而出;從太陰皮毛一路而來,則當仍從皮毛舊路解托而出。昧者誤用滋陰斂肺,降火清痰,止嗽退熱,寒涼之品,阻其風邪外出之路,則必由淺及深,痰血泄瀉,其不成虛損者幾希矣。
論風勞有易治有難治有不治自愈有治之不愈
經曰: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經言清淨者,謂因循四時之序,養生調節之宜,不妄作勞,則起居有度,生氣不竭,則永保康寧。風之初入則在太陽,皮毛所傷則在太陰,究其根本,則無不在腎也。腎者,藏精之處也。人能清淨,則腎能取五臟六腑之精,受而藏之也。精生氣,氣旺則能肉腠閉,皮膚密,真正內拒,虛邪不侵。惟不慎起居,不節飲食,外勞其形,內搖其精,腎原受傷,氣因中餒,邪得以乘虛而入也。然金水二臟,子母恆相通,而腎與膀胱,又表裡相為配合,故少壯之人,精旺氣足,虛風不能侵。即偶感之,不必用解散之藥,而邪自無容身之地,故不治而自愈也。若精氣虛衰,內不能振,即用表散之藥,提者自提,表者自表,正氣愈虛,邪反陷入,終無出期,所以治之亦不愈也。若精氣稍弱,邪亦留連,外有表藥以挈提,內有精氣以托送,則邪不敢羈遲而遽出,所以治之易愈也。若風邪未感之初,精氣先已受傷,及風邪既感之後,邪必乘虛而內陷,內乏托送之能,外鮮提挈之力,所以治亦難愈也。然不獨風勞一症惟然,即如傷寒、瘧、痢、時行瘟疫等症,有可治有不可治,有難治有易治,皆是此理。所以脈與症相合,而用藥多有不能奏功者,不知其元氣之盛衰故也。古人立方,六氣門中,如風症之小續命湯、侯氏黑散,寒症之參附湯、四逆加人參湯,暑症之生脈散、清暑益氣湯,濕症之《活人》防己湯、中滿分消湯,燥症之炙甘草湯、麥門冬湯,火症之人參白虎湯、半夏瀉心湯、升陽散火湯。即如消劑中,亦有山楂、麥芽與參同用者。枳實丸、消痞丸,俱皆御參於其中,亦此意也。
傷風論
傷風,表症也,其原則屬於腎。經曰:皮薄肉弱者,不勝四時之虛風。此論先天稟質之偏,五行剋制之理,而非概所論於傷風之症也。若乃腎精不足之人,無論四時風之虛實,最易感冒,皆曰表虛不固。而其所以不固者,不全責之表也。蓋腎主精,精生氣。腎不足之人,氣不生血,則營不能營;精不化氣,則衛不能衛。不必大風苛毒,乃能為害,即些小微風,而內亦不能拒,外亦不能御矣。《素問》曰:巨陽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不出者則傷肺,傷肺則死矣。可見腎與膀胱相為表裡,精盛者邪易引出,明徵也。《難經》曰:腎中一點動氣,名為導邪之神。可見腎精一足,而外邪不敢內侵。凡病皆然,非獨傷風一症如是也。人但知肺主皮毛,太陽為周身之表,以表症而用表藥,於理似乎不悖。殊不知人身有一日之虛實,亦有一時之虛實。實者用外感之法治之,自無不愈。惟房勞病後,遺精胎產,老人嬰兒,此數種輩,精恆不足,氣血內虧,營衛空虛,最易感冒,邪陷難出,人多輕忽,不肯遄治,纏綿日久,終變虛勞。初以為小疾,而不知遺害之大有如此也。雍正丙午,傷風大盛,時行咳嗽,自湖廣傳染江浙,治之不得其法,後變虛勞,死者甚眾。今乾隆甲子,春王正月不見和暖,遲遲之春日,而頻遭凜凜苦雨之悽風,又復如前,傷風更甚,沿門闔境,交相傳染,長幼相似,有類時行。按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初之氣,寒水加風木,陽氣為寒淫所折,少陽生髮之氣不宣,正所謂非其時而有其氣。症雖相類傷風,又有似乎傷寒,而其實則疫癘之屬耳。詳稽各家治法,無非芎蘇飲、羌活湯、十神湯、敗毒散等劑。感之輕者,勿藥自愈,重者無不應手取效。若腎氣不足之人,當寓歸、地於羌、葛、柴、前之中,駕參、耆於芎、半、枳、桔之內,汗和同行,托補兼施,庶邪易出。倘執呆法,專用辛溫開發腠理,治非不善,而無如體弱遇之,邪不惟不肯外出,反隨元氣縮入,發熱咳嗽,纏綿不休,經年屢月,終變虛損。故筆之以為前車之戒。
風勞初起原因
風勞初起,咳嗽鼻塞,久則風邪傳裡,耗氣損血,漸變成勞。在表令人自汗,在裡令人內熱,在肺令人咳嗽,在肝令人吐血,在腎令人遺精,此症載在《靈樞》。漢唐以來,俱未論及。後世醫工,認為內傷積損,輒投峻劑,閉住風邪,內熱愈熾,以致不治。惟羅謙甫主以秦艽鱉甲散,吳參黃集柴前梅連散,二公可謂發前人之未發矣。
澄按:風勞一症,自古及今,未有全書,世之不明亦已久矣。其間或有一二高賢立論,列於各症之中,譬如珠玉雜瓦礫之間,令人眼光不及採擇。予故條分各門,細按條辨,簡而出之。
論虛損傳變
勞者勞於形氣,傷者傷於形容。飢飽過度則傷脾,思慮過度則傷心,色欲過度則傷腎,起居過度則傷肝,喜怒憂愁過度則傷肺。又風寒暑濕則傷於外,飢飽勞役則傷於內。晝感之則病營,夜感之則病衛。營衛經行,內外交運,而各從其晝夜。始勞於一,一起於二,二傳於三,三通乎四,四干其五,五復犯一。一至於五,邪氣乃深,其氣自失,使人肌肉消,神氣弱,飲食減。行步難。及其如此,雖有命不能生也。
澄按:古時虛損,或三年,或五載,或數十年。何今人之虛損,輕則一年,重則不過數十日而殞,其故何耶?蓋古時之症,真虛損也;今人之病,假虛損也。真則難醫,而藥餌猶可調攝。假則易治,而藥多誤施。譬諸梨、棗水果之類,欲漬則自內達外,一層一層漸漸爛出,方及於皮,有似內損之症。若鬱閉器中,或感冰麝酒器,則自外及內,不過一宿,而皮肉俱腐矣。有似外損之症,所以為日無多。不似內損,尚可遷延歲月也。而前賢立論,又皆以五勞、六極、七傷、真陰、真陽之說著書行世,而並無外損之名。時醫不明,而又專以滋陰降火治之,是何異於梨果而鬱閉於器中耶?病者甚多,愈者甚少,死者甚眾,今日之大弊也,不得不辨。
下集卷之一
風勞
經旨
經曰: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大驚卒恐,則血氣分離,陰陽破散,經絡厥絕,脈道不通。陰陽相逆,衛氣稽留,經脈空虛,氣血不次,乃失其常。
百病之始期也,必生於風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復還,或留止。
東方曰明庶風,東南曰清明風,南方曰景風,西南曰涼風,西方曰閶闔風,西北曰不周風,北方曰庶莫風,東北曰融風。
人之常有病也,亦因其骨節、皮膚、腠理不堅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為病。
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
勞風法在肺下,其為病使人強上瞑視,唾出若涕,惡風而振寒,此為勞風之病。巨陽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黃涕,其狀如膿,大如彈丸,從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則傷肺,傷肺則死矣。
吳澄曰:風勞與傷寒不同,傷寒由表傳裡,而勞風法是肺下,在第五、六椎之間也。風為陽邪,善行數變,熏蒸肺絡,使人強上而不能俯仰。風熱內盛,使人瞑視而羞明。津液暗灼,使人唾出稠黏而若涕。風客皮毛,使人惡風而振寒。所見在此,所因在彼,果在腎非由肺也。少壯之人,水足以制火,則巨陽能引精,三日可愈。中年者,精雖未匱,比少壯者不無精弱,故必五日。老年之人,天癸將竭,真陰衰敗,不能制火,故曰不精者七日。跡此觀之,不必論人之少壯,為病之重輕,而審其精之盛衰,以察邪氣之出入。旺者出速,弱者稍遲,衰者日久,精虧氣弱之人,內無托送,則終不出也。咳出青黃若涕,是邪出之色也;如膿,邪出之狀也;大如彈丸,邪出之徵也;從口若鼻,邪出之路也。出則愈也,不出則傷肺,傷肺則死矣。
脈法
大凡無邪無熱無積之症,其脈舉按無力而弱。若脈細而弦,似數非數,硬小而礙指,即有夾雜,不可作虛損治。
澄按:平人脈大為虛,浮大表虛,虛細微弱者盜汗。大而無力陽虛,數而無力陰虛。寸弱而軟上虛,尺弱而澀下虛,尺澀而疾血虛,兩關沉細為虛。此皆內損之脈也,並不見有弦急礙指緊數之象。蓋元氣既虛,脈安能實?凡見實脈,必挾外邪,切不可從內損治。
《難經》曰:至脈從下而上,損脈從上而下也。一損損於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損損於血脈,血脈虛少,不能榮養五臟六腑。三損損於肌膚,肌肉消瘦,飲食不為肌膚。四損損於筋,筋緩不能自收持。五損損於骨,骨痿不能起於床。反此者,至脈之病也。從上下者,骨痿不能起於床死。從下上者,皮聚而毛落死。然治損之法: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榮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此治損之法也。不能治其虛,安問其餘?故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此中工之所害也。
景岳先生曰:上損下之說,其義極精,然有未盡者,猶宜悉也。蓋凡思慮、勞倦、外感等症則傷陽,傷於陽者,病必自上而下也。色欲、醉飽、內傷等症則傷陰,傷於陰者,病必自下而上也。如經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願曲,女子不月之類,此即上而下者也。又曰: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此即自下而上也。蓋自上而下者,先傷乎氣。故一損損於肺,則病在聲息、膚腠。二損損於心,則病在血脈、顏色。三損損於胃,則病在飲食不調。四損損於肝,病在瘛瘲、疼痛。五損損於腎,則病為骨痿、二便不禁。此先傷於陽,而後及乎陰,陽竭於下,則孤陰無以獨存,不可為也。自下而上者,先傷乎精。故一損損於腎,則病為泉源乾涸。二損損於肝,則病為血動筋枯。三損損於脾,則病痰涎湧盛。四損損於心,則病為神魂失守。五損損於肺,則病為喘急短氣。此先傷乎陰,而後及乎陽,陰竭於上,則孤陽無以獨生,不可為也。故曰心肺損而神衰,肝腎損而形敝,脾胃損而飲食不歸氣血。
澄按:外感之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總不能過於脾胃。虛勞之損,自一至五,五復犯一,日久乃深。所以外損與內損,所傷不同,所傳亦異。故內損有三年五載,而外損不過數十日,究其傳變,亦有三經,何如是之速?蓋時醫不察,識症不明,妄以內損之法治之,如油入面,如閉賊在家,如落井下石,雖欲不速,其可得乎?
總論
吳澄曰:風、寒、暑、濕、燥、火六氣,百病莫不由茲而生。惟風獨為百病長,故首重風勞,立此以為外損之樞紐。原考上古《素問》、《靈樞》,每言風之所生病者多,而不及於勞。惟《評熱論篇》有勞風之症,與後世之勞損乾咳相類,亦未明言。詳取各家之書讀之,其端緒或有或無,亦多缺略。故每於外損風勞一症,混入內傷虛損門中,相沿訛謬,已非一日矣。因不揣鄙陋,上集撰有外感類內傷之辨,而又將類虛損各症,細辨條分,各門暢發其旨,使千載闇昧,一旦昭然,其於虛損之症,不無小補云。
百病皆足以致虛損
百病皆足以致虛損癆瘵,治之者必究其因。是疾也,自古神良之醫每難措手。所謂病已成而後藥之,譬如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以故歷朝醫哲,往往狃於隅見,大都未純求。其發理精確,可以為來學之準則者,蓋無全書焉。
澄按:虛損之症,初病之時,未曾傳變,臟腑未傷,元氣未憊,治之不難。往往醫家、病家都不在意,忽略輕視,日久月深,肌肉削瘦,元氣大殘,真病已成,呼天求救,不亦晚乎?《易》曰:損其疾,使遄有喜,無咎。遄,速也,能遄治之,則有平復之喜也。
風為百病之長
風為陽邪,百病之長,主疏泄萬物。在表則表熱,令人汗出;在裡則裡熱,令人骨蒸;在肺令人咳嗽;在肝令人吐血;在腎令人遺精;附骨令人蒸熱盜汗,蒸久令人肌肉消瘦。古人云無風不作蒸,此至論也。自漢、唐及宋、元、明諸家,皆未竟其說。
澄按:風邪所在,傳變髒腑經絡,無一症不與虛損相同。但蒸時灑淅寒熱,微汗則熱退,退後不復熱,不印定時候,與陽虛生外寒,陰虛生內熱,印定時刻,一日一發者迥別。
風邪變虛損之由
風陽邪也,在表則表熱,在裡則裡熱,附骨則骨蒸。風火相搏則咳嗽,蒸久血枯則肌瘦,虛火上炎則兩頰赤,睡而汗出。
澄按:肺主氣也。風傷衛,太陽為周身之表,先受之,令人表熱。里太陰也,與皮毛相合,若受之則入於肺,入於肺則氣道不清,氣道不清則鬱熱。又風陽邪也,肺陰臟也。以陽邪而入陰經,故竟傳五臟,不幹六腑。究其極,不至骨髓不止也。雖與傷寒傳入三陰不同,然自外傳內,由淺入深則一也。
宏格曰:以上論風邪傳變,其所見症,大都相類。而初起之原因,與致病之根由,適足以相發明,開後學之聾聵也。
勞熱不盡屬陰虛
勞熱之症,不盡屬陰虛,亦有陽邪入里,傳為骨蒸,令人先寒後熱,漸成羸瘦。若不審的,不獨用熱藥,是釜中無水,而益進火也。過用寒涼,是釜下無火,而又添水也。
澄按:勞熱之症,世人盡以為陰虛,而不知有陽邪傳裡之變。河間云:虛損之人,寒熱因虛而感也。感寒則損陽,陽損則陰盛,是猶釜下無火之症,而誤施寒涼之藥,是添水也,治之宜以辛甘淡。感熱則損陰,陰損則陽盛,是猶釜中無水之症,而誤施燥熱之品,是益火也,治之宜以甘苦酸鹹。然總以脾胃為主,過脾胃不治也。
膚腠不密易感風邪
肺主皮毛,形寒飲冷則傷肺。體既虛弱,膚腠不密,風邪易入,由此咳嗽潮熱。若以輕涼之劑投之,其熱頓釋。而無如時師,皆以收斂肺氣,助濕滯痰損脾之劑,不知風邪火熱,皆莫能散,所以愈投愈咳,愈進愈熱也。
澄按:上古不言風勞者,無其症也。今何有之?藥誤耳。何誤乎爾?清滋也。其清滋若何?蓋風本不成勞,清滋則閉邪入里,鬱蒸不散,不散則傳入經絡,而咳嗽、失血、潮熱見矣,見則成勞矣。欲其不損,其可得乎?
體虛感邪易成外損
近世虛勞之症少,而風勞之症多。究其故,體虛之人,易感風邪,或先微解,或微下,隨其症而治之,則無此症。醫者不察,見其咳嗽吐痰,潮熱失血,遂誤用滋補之劑。不知邪氣未除,便行滋補,邪氣得補,遂入經絡,以致不治。如此死者,何啻千萬?不知皆系客邪,非真虧損也。
澄按:外邪所入,傳變經絡,不止風勞一症,暑、濕、燥、火、寒、熱,皆能為患。而近世之疾,惟風勞最多。蓋風之傷人也,其始甚微,體旺者感之,即不服藥,亦自解散;體虛之輩,元氣不充,邪每留連,散亦不出。昧者不察,便行滋補,閉拒不出。諺云:傷風不愈變成勞。若非藥誤,決變不出。
感冒宛類虛損
肺主皮毛腠理,凡感冒風寒,肺為邪氣所鼓,其氣不能四布,亦因之沖逆於腦,金津與腦液同降於下,則鼻流清涕。咽喉為肺之門戶,肺竅為邪氣所閉,則為音啞聲重。風寒內鬱而化熱,熱極生痰,則氣火壅遏,閉塞氣道,則口燥咽乾,喉癢欲咳而痰嗽不清。肺氣凝滯,則清肅之令不行,津液結為痰涎。故冒風之症,宛類虛損,若治之不善,則成虛損。
澄按:外感雖類虛損,而其實不類也。一自內生,一自外入,其症相似,其因不同。如聲啞潮熱,咳嗽喉癢同也。外感必兼聲重,鼻流清涕,內損則無之,此同之中而又不同也。豈可一見發熱,遂認為火;一見咳嗽,遂認為勞。不明表裡,妄用滋降,內外合邪,留而不解,延綿日甚。虛弱之人,何能堪此,不至成勞不已也。此實為庸醫所誤,不可不詳審。
似損非損
凡似損非損之症,惟外感客邪者有之。蓋以外邪初感,不為解表散,而誤作內傷,或用清涼,或用消導,以致寒邪鬱伏,久留不散,或為寒熱往來,或為潮熱咳嗽,其症全似勞損。若用治損之法治之此症,滋陰等劑愈以留邪,熱蒸既久,不損成損矣。欲辨此症,當詳察表裡,而審其致病之由。蓋虛損之症,必有所因,而外感之邪,其來必驟。若或身有疼痛,而微汗則熱退,無汗又復發熱,或見大聲咳嗽,脈雖弦緊而不甚數,或兼和緩等症,雖病至一二月,而邪有不解,病終不退者,本非勞損,毋誤治之。
澄按:風邪初感,藥用解疏則邪散,補托則易出;清涼則冰伏,滋降則入內,誤治則變風勞。但虛勞咳嗽,輕微不出也,而此則聲重;虛勞之蒸,熱漸漸而甚也,而此則驟盛;虛勞之脈,弦細數也,而此則弦緊。求其故而治之,思過半矣。
風寒久郁嗽熱不止
凡人外感風寒,發熱咳嗽者,時醫不輕易表散,每用潤肺退熱藥,間附秦艽、蘇梗、柴、前一二味,而羌、獨、柴、前、防風等味,絕不敢用。不知秦艽陽明藥,柴胡少陰藥,於太陽何涉乎?以致風寒久郁,嗽熱不止,變成虛損,殺人多矣。
澄按:初感外邪,不行解散,則邪留而不散,漸變風勞之症。徒知解散,而解散之中不得其法,則邪亦留而不去,亦成風勞之症。蓋肺主皮毛,傳裡郁之,變而為熱;又為華蓋,五臟六腑,火自內起,熏蒸焚灼,變為難治之症。此皆初起治之誤也。及病既成,邪深入內,如油入面,又豈羌活、麻黃開發腠理之猛劑所能出耶?倘粗工不知而妄用之,是亦徒虛真元之氣而已,於邪何與乎?
虛勞挾外感邪熱
仲景云:虛勞挾外感,邪熱致鑠,陰血枯涸者,不可用參、耆甘溫之藥。
澄按:此虛勞而挾外感邪熱,非因外感邪熱而致虛勞也。此論為虛中挾邪之祖。蓋仲景治虛勞之法,總以行陽固陰、補中安腎二大法,並不用滋陰之藥。蓋以腎為陰中之主,務交其心腎,而精血自足;脾為陽中之主,補其中氣,而三陽自泰。立一建中湯,以為萬世法,恐有挾外感邪熱者,而亦誤用之,則陰血益枯涸矣。故叮嚀告誡,何其慎歟!後人不知此法,而妄滋降,有不枉人生命乎?
虛勞當保護脾胃為主
治虛損吃緊工夫處,只在保護脾胃為上。如和解、攻裡二法,法所當用,雖老弱久病,亦所不避,乃撥亂反正之意,惟要用捨得宜。有先攻而後補者,有先補而後攻者,有攻補並行者,毅然獨斷。於裡當補則補,當瀉則瀉。幸無曰虛弱者何敢弄險?須知有故無殞,設務姑息,而一惟調補是務,豈知邪正不兩立也耶?
澄按:治虛損,雖以脾胃為主,猶必以祛邪為先。苟邪未去而徒滋之補之,非徒無益,而又害之。雖然亦有說焉,脾為萬物之母。若脾胃充盛,飲食如常,固當以祛邪為急。倘脾胃有傷,恐元氣下陷,不能鼓舞諸經,何能托邪外出?則又當以脾胃為急,候元氣稍復,再議托邪,或以補益收功也。
論風勞用藥
體虛最易感於邪,當先和解,或微利、微下之,從其緩而治之,次則調之。醫者不知邪氣加之於身而未除,便行補劑,邪氣得補,遂入經絡,致死不治。如此誤者,何啻千萬,良可悲哉!《內經》中本無風勞之說,而有曰勞者溫之。此乃虛勞之勞,溫者溫存之義。不足者補之以味,穀肉果菜,百味珍饈,無非補也。今之醫者,不通其法,惟知大補之道,輕則當歸、鹿茸、雄、附,重則乳石、丹砂,加之以灼艾。補燥其水,水得熱愈涸,生火轉甚,輕則痰嗽失血,潮熱煩渴喜冷,重則失音,斷不可救。猶且峻補不已,如此死者,醫殺之耳。及遇良工治驗,而以清涼之劑,不合病人之情,反行責怪。及聞發表攻裡之說,畏而不從,甘死於庸醫之手,雖死不悔,深可憫也。
澄按:稟賦各有不同,臟腑陰陽亦多偏勝。此條所論與前數條大都相似,但虛勞之勞與風勞之勞,病因不同,藥亦各別。風勞之勞,當以祛邪為急;而虛勞之勞,必以補養為先。偏執溫補,偏執清涼,皆非法也。凡人氣血壯旺,則外邪不侵;脾胃健運,則飲食不滯;七情無過,則氣足神旺,百病從何而生?惟根本一虛,各症迭出。風勞一症,其中虛虛實實,疑似難明。初起原在皮毛,疏之散之,解之託之,邪自無容身之地。而昧者不察,誤用溫補、寒涼、酸斂、滋陰、降火之劑,妄為施治。酸斂則收束,寒涼則冰伏,溫補則燥熱,滋陰則入內,降火則閉塞,不虛而虛,不損而損矣。皮薄肉弱之人,不勝四方之虛風。當其初入,淺在經絡時,祛之甚易。上集治法立有解托六方,以治不能大表大散者。如寒重熱輕,則柴陳解托湯;熱重寒輕,則用柴芩解托湯;邪郁內熱,則用和中解托湯;內邪蒸熱。則用清裡解托湯;客邪寒熱,則用葛根解托湯;外邪內陷,則用升柴拔陷湯。而猶有不能應手者,必其人平日勞傷太過,腎精不充,以致外邪內伏,而不肯外出。又立補托七方,以治正虛之人,徒然解表無益者。如血分不足,益榮內托散;氣分不足,助衛內托散;氣血俱虛者,雙補內托散;七情過傷者,寧志內托散;房勞太甚者,補真內托散;勞心太過,寧神內托散;勞力太過,理勞神功散。
論風勞所致之由
吳澄曰:寒傷營,風傷衛,六經傳變,仲景《傷寒論》極詳。惜乎!冒風不醒,日久成勞,未之及也。蓋感冒初起,原非重症,延綿日久,殺人實多。約舉數條,以告當世,俾養生者,知徹土綢繆,防微杜漸也。
輕易視病 凡有感冒,視為輕易之症,每出己見,率意用藥,不按其法,湯藥妄施,以致困憊日甚,而成風勞之症。
不知天時 凡感冒不知天時,不顧元氣,不肯服藥,自用蘇、薑、蔥、艾,大碗煎服,以致大汗淋漓,元氣先傷,邪仍不解,而成風勞之症。(洋糖胡桃湯同此。)
自恃體旺 凡感冒自持體旺,不肯服藥,每用酸醋作湯,葷腥麵食,恣其飽啖。不知體氣厚者,邪在皮膚,藉此湧解,固亦甚多。但人身有一日之強弱,豈可據此為常法乎?倘弱者效尤,則蔥、姜之辛不能逐去其邪,而葷腥之味,適足以益其滯,加之酸醋斂其出路,而成風勞之症。(俗云豬頭有發散之功同此。)
邪出復入 凡感冒服疏散藥,邪已外出,膚腠必開,不慎起居,邪出復入,延綿不休,或舊邪未盡,新邪旋入,病上加病,而成風勞之症。
虛中挾邪 凡未感冒之先,本體素虛,既冒之後,邪氣乘虛內陷,醫者不知解托、補托之法,誤投湯藥,而成風勞之症。
勞倦內傷 凡勞倦內傷,中氣必虛,當風露臥,以致風邪侵入,非托補不出。或誤用表散及用滋補,而成風勞之症。
素稟質弱 凡稟質薄弱,先天不足,性情多郁,又時有蒸熱之急,或冒風邪,閉塞不散,以致內外相合,邪正並作,咳嗽吐痰,咯血潮熱,而成風勞之症。
房事不謹 凡少年輕浮淺躁,行房不謹,汗出當風,罔知護惜,感冒風邪,直入三陰,傳變經絡,散之不出,不知補托,以致失血、痰嗽、蒸熱,而成風勞之症。
勞心感冒 勞心之輩,心血不足,中多火炎。或因渴而飲冷,或因燥而浴寒,或當風取涼,或露天久坐,以致風寒感入,內外相兼,咳嗽、失血、蒸熱,而成風勞之症。
勞力受邪 勞力之人,負重疾走,損傷血絡,胸膈脹痛,已非一日,又感風邪,閉火內逼,以致咳嗽、失血,而成風勞之症。
性急躁暴 有素性躁暴,稟賦偏執,見理不明,無名妄動,或有感冒,不耐病苦,朝暮更醫,急欲取效,以致痰嗽失血,聲啞潮熱,肌肉盡脫,而成風勞之症。
心思過度 有讀書之士,思索太過,勞心太甚,血不榮華於肌膚,面黃削瘦,或冒風邪,妄行消散,以致吐血發熱,而成風勞之症。
童男室女 有童男室女,嫁娶愆期,每多抑鬱,所欲不遂,天癸不通,形神羸弱,偶冒風邪,內熱合並,痰嗽蒸熱,而成風勞之症。
寡婦師尼 有寡婦師尼,積忿憂思,心相二火,熾然日甚,偶冒風寒,內外蒸郁,而成咳嗽、吐血、蒸熱風勞之症。
辛熱煿炙 有好食熱辛煿炙,椒、薑、蔥、蒜,平日血分久為動搖,但未發出,偶有感冒,誤用升提燥烈之劑,必大失血,而成咳嗽、喉痹、聲啞風勞之症。
好習拳棒 有子弟愛習拳棒,賭力好勝,欺瞞父兄,暗中習學,勞傷筋骨,驚動臟腑,振動經絡,久有積損,猶不自惜。或天寒霜雪,裸體脫衣,或神廟冷屋,不時習演,以致風寒侵入,又不明言病因,醫者不察,以為虛勞,誤行滋補,而成風勞之症。
沉湎酒色 風流子弟,花酒為緣,終日昏昏,罔知自惜。濕熱內蒸,脾腎日憊,未冒之先,已有虛損之根,既冒之後,不知補托兼理勞傷之法,而成風勞之症。
遊戲賭博 有種好賭之輩,不惜身命,不知飽餓,不顧寒暑,貪癡成性,心力兩勞,氣血俱傷,一有感冒,猶不介意,而成風勞之症。
經期產後 凡遇經期產後,氣血俱虧,失於謹慎,為風所襲,邪入至陰,煩渴內熱。醫者不察,或經未盡而寒涼,或瘀未清而補斂,虛熱邪熱相併,而成風勞之症。
窮思妄想 凡窮思妄想,心志不寧,名利場中,忘飧廢寢,抑鬱不舒,心中如結,又或感冒風邪,最難外出。醫者不知舒郁解托,而誤用清涼滋降之劑,內外並郁,而成風勞之症。
慳吝刻苦 凡慳吝之士,儉不中禮,愛惜銀錢,艱刻自苦,眉頭不舒,常常凍餒。內既先傷,感冒極易,不知自惜,而成風勞之症。
以上數條,皆因傷風初起,不知解托補托,細究病因,而例用發散,誤行滋補,變成勞症。予歷練有年,見其神色未枯,氣血未憊,肌肉未脫,飲食未減,自能堅心惜命者,亦能十起七八。至於泄瀉聲啞,口吐白痰不休,身蒸寒熱不止,喉疼咽瘡,不能飲食,煩躁汗出,咳嗽痰血,氣高息喘者,縱有神丹,亦難治療。
治案
生生子治一人,上年十月因傷風咳嗽,即時聲啞,繼聞父喪過憂,右邊不能貼席而睡。醫以滋陰降火之劑,治之半年,肌肉大消,大便溏泄,飲食減少,咳嗽聲啞有加,喉且疼痛。迎孫診治,六脈俱弦數,此憂傷肺、思傷脾症也,危急甚矣。以白朮、茯苓、陳皮、甘草、苡仁、柴胡、桑皮、酒炒白芍、澤瀉、麥芽、山楂,煎服,二日。再以荊芥、桔梗、元參、甘草、茯苓、白芍、酒連、扁豆、山藥、山楂、木通,服此而右邊可睡矣。改用參苓白朮散加白芍、烏梅、訶子、酒連,調理而愈。
予治休邑雁塘吳奕繩翁內侄媳,溪邊村女也。感冒風寒,潮熱咳嗽,吐痰咯血。諸醫皆以滋陰降火、童便等劑調理,半年不瘳。後迎予治,按其脈弦急且數;據其症,憎寒壯熱,乾咳不起。此風邪不清,類虛損症也。因初起失於清解,以致熱鬱不徹,誤用滋陰降火之劑,又加童便,收斂降下之品太過,以致風寒鬱而不解,故熱而乾咳無痰也。先用地仙散除烏梅,加桑葉,二劑,以退其熱。再以竹瀝、膽星開痰利氣之味,以止其嗽。後以理脾藥收功,改煎劑為丸,調治而痊。(止嗽方見上集咳嗽門。)
李士材治吳門孝廉王徵明,喘咳吐血,十餘年弗已,問治於李。李曰:脈浮而濡,是金臟既薄,而風邪客之。為之處方,兩劑便效,三月而撥其根矣。(方見後例方。)
予治房侄,感冒風邪,未經解散,名醫遍治之不愈,遂變勞損,咳嗽吐紅,下午潮熱,痰涎壅甚,咽喉痛癢,夢遺泄瀉,肌肉盡消。名家或滋或補,或寒或熱,反加左脅脹痛,不能側臥,聲音漸啞,飲食漸微。余歸診視,六脈弦細而數。檢其所服之方,有用麻黃峻散者,有用桂、附溫補者,有用滋陰降火者,有用理脾保肺者,種種不效,哀哀求救。先以柴前梅連散不應,急以蒸臍之法,溫補下元,透邪外出。然後用藥餌調治,再以雙補內托散止汗退熱,用鰻魚霜清痰止嗽,甘露丸起其大肉,山藥丸理脾,益營煎收其全功。是疾也,人皆以為必死,而余幸治偶中,此亦百中之一也。
椒沖鮑三兄,偶冒風寒,不忌葷酒,咳嗽失紅,痰涎不止,下午潮熱,誤服滋補。余曰:午後發熱,邪陷於陰也。先用葛根解托湯,退其寒熱;後以雙荷散,止其血;再以補真內托散調理而痊。
奕翁宗兄乃郎,向在漢口,感冒風邪,遂致咳嗽潮熱,每早吐紅一二口,諸醫以滋補斂邪之劑不效。後歸家,飲食漸減,顏色漸悴,潮熱不止,每早吐紅如舊,委命待盡。奕翁憂之,徵治於余。余曰:此風寒未清,誤投滋補,以致此也。宜先用葛根解托湯,退其邪熱;後用枇杷葉、木通、款冬花、杏仁、桑皮、紫菀、大黃,蜜丸如櫻桃大,夜臥噙化。血止,再用保真湯、補髓丹,調治如初。
竹林汪又鴻兄,喜食葷酒,又感風邪,咳嗽音啞。素有痰火,又外為風邪所乘,不得發越。其性躁急,見聲啞咳嗽喉痛,諸醫皆以為勞損,欲用滋降。余急止之曰:當潤肺清熱,化痰調氣,以治其本;兼用解散外邪,以治其標,庶乎喉痛可除,聲音可開。若滋補則外邪愈束,而成風勞之症矣。先用暢郁湯,再以桔梗、甘草、瓜蔞霜、橘紅、貝母、桑皮、地骨皮、葛根、山楂、前胡,四帖;復以紫菀、款冬花、杏仁、桑皮、貝母、半夏、甘草,兩帖,而諸症頓除,聲且嘵嘵矣。
風勞例方
清健方 治風勞咳嗽,失血痰黃,氣結神驗方。
桔梗(三錢) 杏仁(三錢) 蘇子(三錢或蘇梗) 鬱金(三錢) 前胡(二錢) 薄荷(一錢) 梔子(一錢) 海石(一錢) 半夏(一錢) 瓜蔞霜(三錢)
一味黃芩散 風勞膚如火燎,重按不熱,日西更甚,喘嗽,灑淅寒熱,目赤心煩。
黃芩一兩濃煎服下。
李士材治驗方 治驗見前醫案。
薄荷(二錢五分) 桔梗(一錢) 蘇子(一錢) 甘草(一錢) 人參(八分) 橘紅(八分) 茯苓(八分) 麥冬(二錢)
秦艽鱉甲散 治風勞骨蒸,午後壯熱,肌肉消瘦,咳嗽,舌紅頰赤,盜汗目倦,脈來細數。
柴胡(一兩) 秦艽(五錢) 鱉甲(一兩) 當歸(五錢) 青蒿(五葉) 知母(五錢) 烏梅(一個) 地骨皮(一兩) 汗多加黃。
柴前梅連散 治風勞骨蒸,久而不愈,咳嗽吐血,盜汗遺精,脈來弦數,此方主之。
柴胡 前胡 胡黃連(各一錢) 豬脊髓(一條) 烏梅(一個) 韭白(五分) 豬膽汁(一個) 童便(二盞)
按:烏梅酸斂,似非所宜,然引諸藥入骨除蒸,加韭白以嚮導,此亦補中有發,散中有收之意。
人參柴胡散 治邪客經絡,午前發熱,痰嗽,五心煩躁,頭目昏痛,夜有盜汗,及婦人虛勞骨蒸尤宜。(即人參清肌散。)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炙) 當歸 柴胡 乾葛 赤芍藥(各等份)
每服五錢,生薑三片,棗三枚,水煎,乘熱服。
許學士云:但有勞症,皆可服,熱退即止。大抵透骨,葛根第一,柴胡次之。一方有黃芩五錢。
白朮除濕湯 治午後發熱,背惡風,四肢沉困,小便色黃。又治汗後發熱。
人參 赤芩 甘草 柴胡(一錢) 白朮(一兩) 生地 地骨皮 知母 澤瀉(七錢)
每服五錢。如有刺痛,加當歸七錢;小便利,苓、瀉減半。
人參地骨皮散 治午後發熱惡風,四肢沉困,小便色黃。又治汗後發熱。
地骨皮 人參 柴胡 生地(各一兩五錢) 茯苓(五錢) 知母 石膏(各一兩) 生薑(三片)
臟中積冷,營中熱,按之不足,舉之有餘,陰不足而陽有餘也。
人參散 治邪熱客於經絡,痰嗽煩熱,頭痛目昏,盜汗倦怠,一切血熱虛勞。
即人參柴胡散,每藥一兩,加黃芩五錢。每服三錢,加薑、棗煎服。
按:喻嘉言云:此邪淺在經絡,未深入臟腑,雖用柴、葛之輕,全藉耆、參之力,以達其邪。又恐邪入痰隊,用茯苓、半夏,兼動其痰;合之歸、芍、黃芩,並治其血中之熱。止用三錢為劑,蓋方成知約,庶敢用柴、葛耳。此叔微一種苦心,特為發之。
參歸散 治風勞骨蒸。
人參 秦艽 柴胡 北細辛 鱉甲(各五錢) 前胡 當歸 川常山 茯苓 甘草(各七錢五分) 烏梅(二個) 地骨皮(五錢)
參耆散 治勞嗽氣喘,咯血聲啞,潮熱盜汗。
柴胡 阿膠 黃耆 茯苓 紫菀 當歸 川芎 半夏 貝母 枳殼 桔梗 秦艽 甘草(各五錢) 羌活 防風 五味子 人參 鱉甲(各二錢五分) 桑皮 款冬花(各二錢五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五分,薑、棗煎,食後服。
人參荊芥散 治血風勞。
人參 白朮 熟地黃 酸棗仁(炒) 鱉甲(童便炙) 羚羊角 枳殼 柴胡 荊芥(各五分) 防風 甘草(炙) 川芎 當歸 桂心(三分)
加姜煎。
加味十全大補湯 治體虛挾外感發熱,漸成癆瘵。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當歸 熟地 川芎 白芍 黃耆 肉桂 柴胡 鱉甲 青蒿 胡連
地仙散 凡患勞怯,且不必補,只先退潮熱,調理可愈。此方退熱如神。
地骨皮(二錢) 薄荷葉 北防風(各一錢五分) 甘草梢 烏梅肉(七分五釐)
水煎,午後燉服。
按:前方皆用輕清和解,如柴胡、乾葛、防風、秦艽、薄荷之品,用之無不效驗,但熱退則止。若無邪熱,服之熱必愈甚,亦宜急止。
清骨散 治骨蒸勞熱。
銀柴胡(一錢五分) 胡黃連 秦艽 鱉甲 青蒿 地骨皮 知母(各一錢) 甘草(五分)
枳殼地骨皮散 治風勞骨蒸壯熱,肌肉消瘦,少力多困,盜汗。
地骨皮 秦艽 柴胡 枳殼 知母 當歸 鱉甲 烏梅(一個) 桃柳頭(七個) 生薑(三片)
按:今時之弊,皆喜滋補,如此等方,置之不用,以致不起者甚眾。若有一二明達者用之,不惟病家不合其意,即旁人亦多謗議,畏治不服,及行怨責,甘死不悔,良可悲哉!
黃耆鱉甲散 治男女客熱,五心煩熱,四肢怠惰,咳嗽咽乾,自汗食少,或日晡發熱。
黃耆 鱉甲 天冬(五錢) 秦艽 柴胡 茯苓 地骨皮(三錢) 知母 生地 甘草 桑白皮(三錢五分) 人參 桔梗 肉桂(一錢五分)
按:此方黃龍湯、紫菀湯、建中湯、地骨皮散四方合而為一,補虛兼止嗽止汗,退熱退蒸之劑也。
秦艽扶羸湯 治肺痿骨蒸,或寒或熱,或勞嗽聲啞不出,體虛自汗,四肢怠惰。
秦艽(一兩半) 柴胡(二兩) 鱉甲 人參(各一兩半) 當歸(一兩一分) 紫菀 半夏 甘草(各一兩) 地骨皮(一兩半)
加薑、棗、烏梅煎。
按:昔人云:熱在骨髓,非柴胡不除,取其升清宣暢之氣,用之累效。今人概棄不用,嫌其升散,非虛家所宜。不知風邪誤用滋補,侵入骨髓,蒸熱不退,非此輕清之品,何能透出?況又有扶羸之藥,何害乎?
太無柴胡散 治虛勞羸瘦,面黃無力,食減盜汗,咳嗽不止。
柴胡 知母 鱉甲 地骨皮 五味子
上為末,每服三錢,烏梅二個,青蒿五葉,水煎調下。
神驗柴胡散 治大人小兒,骨蒸夜熱,如蒸甚者,不過十數日見效。
土柴胡(不拘多少,去蘆洗淨,炙黃色,不令太焦,亦不須用銀州者)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地骨皮指面大二片,同煎至七分,食後溫服。如虛損,但空心服補藥後,再食後煎下數服,時時呷之。
薄荷(二錢五分) 人參(三錢) 麥冬(三錢) 桔梗(一錢) 蘇子(一錢) 甘草(一錢) 橘紅(八分) 茯苓(八分)
李士材治吳孝廉,喘咳吐血,十餘年弗已,脈浮而濡,風邪客肺,兩劑效,三月而拔其根。
肺熱久嗽 痰內吐出有小白泡,當於肺中泄火。
枇杷葉 木通 紫菀 杏仁 款冬花 大黃(減半) 桑白皮(等份)
蜜丸如櫻桃大,夜臥時或食後,噙化一丸。
風勞咳嗽 風勞日久,咳嗽吐痰,潮熱,此方主之。
荊芥 秦艽 白前 桔梗 甘草 紫菀 百部 橘紅 當歸 赤芍 桑葉
風火刑肺 風邪久郁,火克肺金,咳嗽不止。
桔梗 蘇梗 半夏 麥冬 紫菀 橘紅 茯苓 甘草
乾咳無痰 脈浮弦而數,乾咳無痰,午後潮熱,飲食減少,四肢倦怠,痰鬱火邪之症。
桔梗 枳殼 貝母 杏仁 黃柏(酒炒) 青黛 瓜蔞仁 膽星 竹瀝
以上三方,自驗得效。
河車如聖丹
紫河車(一具,酒洗淨) 青蒿(一斗五升,入童便熬) 童便(三斗)
熬童便減至二斗,去青蒿,再熬至一斗,再入紫河車煮爛,蓮粉收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按:杏仁翁云:凡虛損中諸症,務要得紫河車,取效甚速。入血藥中則補血,入氣藥中則補氣,入去熱藥中則退藥。又治癲癇健忘,怔忡失志之症,及恍惚驚怖,神不守舍,多言不定,此藥大能安心養血定神。又治骨蒸傳屍,數種虛勞邪熱,滋陰補陽,乃養壽之聖藥也。予用此屢驗。
地黃煎丸 透邪解勞,生肌活血。
生地汁 杏仁汁 藕汁 鵝梨汁 生薑汁 薄荷汁(各一升) 法酒 沙蜜(四兩)
以上慢火熬膏,入後藥:
柴胡 秦艽 桂枝(二兩) 熟地(四兩) 木香 枳殼 山藥 茯苓 遠志 人參 白朮 柏子仁(一兩) 麝香
上為末,丸如梧桐子大,甘草湯下。
百勞豬肚丸 治諸虛百損、風勞極效。發熱咳嗽吐痰,或飲食日減,或吐紅,或肌肉化為痰,大肉消瘦。投以涼藥,每至脾胃受傷,而成泄瀉不救之症;投以溫劑,每至咳嗽不止,而失音莫逭。清之不可,補之不能,良醫束手。此方不熱不寒,調和五臟,輔正祛邪,使水火各安其位。如初起病時,屢奏神效,服者稱為靈丹。
真茅山蒼朮(二十四兩,米泔水浸七日夜,每夜換水一次。去皮切,或二三分厚,曬乾,四兩。取肥大者用) 真廣陳皮(四兩,去筋膜、蒂,切成片,烘乾,四兩) 紫肥厚朴(十二兩,去粗皮,薑汁拌炒) 真鮮肥仙茅(四兩,清水浸,用竹刀刮去皮,銅刀切二分厚,米泔水浸去赤汁,烘乾,二兩) 不油杏仁(三兩,去皮尖,淨干,二兩) 新鮮骨碎補(三斤,用竹刀割去黃黑毛,銅刀切成二分厚,烘乾,二兩)
以上六味,分為四制:一用人乳,一用薑汁,一用童便,一用陳酒,拌過一宿,烘曬乾,為末,同入後藥:
北五味(二兩) 枸杞子(八兩) 川貝母(二兩,去心) 白果肉(四兩,煮熟去心) 百勞花(二兩,水拌蒸搗)
以上六味,乾濕同搗為泥,烘曬,同前藥為末,聽用。
原枝大淮地(四兩,酒煮爛,搗如泥) 紅棗肉(一斤,臨用煮熟,去皮核搗) 核桃肉(四兩,臨用搗極細末) 蓮子肉(一斤,打碎去心,微炒為末)
用雄豬肚一具,不見水,以刀刮一小孔,傾去穢物,用酒洗淨,不聞穢氣為度。將蓮肉粉入內二三兩,陳酒一斤入內,將線縫好,再酒煮極爛為度,將前藥共搗干槌如泥。若干,加豬肚湯及棗肉。丸如梧桐子大,每早晚服三錢。
全鱉丸 治勞熱吐血喘嗽。
柴胡(二錢) 川芎(一兩) 當歸 阿膠(五錢) 杏仁 知母 貝母(三兩)
上為粗末。用活鱉一個,生宰去頭,用酒五升,並藥與血同浸一宿,厚紙密封,次早慢火同煮極爛,候香熟,取鱉肉,令病者隨意食之。只留鱉甲,併骨並藥,焙乾為末,以浸藥酒汁調米粉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不時米飲下。
團魚丸 治久嗽不止,漸成癆瘵。
貝母(去心) 知母 前胡 柴胡 杏仁(去皮尖及雙仁者,四兩) 大團魚(一個,重十二兩以上者,去腸)
上藥與魚同煮熟,取肉連汁食之。將藥渣焙乾為末,用魚骨煮汁一盞,和藥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麥冬湯下,日三服。
全鴨丸 治男婦外邪不清,內傷積瘀,咳嗽蒸熱失血。
十大功勞(十兩) 川地骨皮(十兩) 六月雪根(六兩) 白色白勞花(六兩)
竹刀切碎,焙乾為末,入鴨搗為丸。
老鴨(一隻,七八九十年者佳,一二三四年者無用。認法:掌厚,嘴多黑點,上齶層多,口邊鋸齒,平眼陷進)
不用銅鐵器殺,干鉗毛不見水,酒洗,挖去肚內等物,再以無油新砂鍋,酒、水煨極爛,取骨打碎,同藥肉炙乾,搗為丸。
烏雞丸 治風勞骨蒸勞熱如神。
地骨皮 小青草(珍珠草也) 六月雪根 柴胡 胡黃連 苡仁米
上用烏骨雞一隻,撏毛,酒洗淨,將藥塞肚內,線縫,酒與水各半煮熟,任病者啖肉。其骨炒燥,和藥磨細,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未申時白水下三錢。
仙傳神秘藥肚子 治養胃清熱,補虛透骨祛風,並脾胃不足者。其效甚神,其功甚大。
用雄豬肚一個,不見水,酒洗淨,用白馬骨粗大根不見水洗,以布拭淨,大槌敲碎,裝入肚內令滿,密縫,以淡砂鍋盛之,病人吃酒三碗,水五碗,置水鍋內,隔水煮之,罐口用厚綿紙三層封固,於紙上置黏米一撮,米爛肚亦熟矣。令病人坐於旁,以聞其香氣。若病人慾思食,除肚內藥,以銅刀切碎,乘熱帶湯與食之。不喜食湯,聽其所好。或一二次食完亦可。隨魆地叫人將白馬骨悄悄埋土內,勿令人知之。埋後病人即思睡,任其自然。半年者食半個即愈,一年者食一個,二三年照數食之。倘半年喜食一個者,聽其所愛,不必執泥。如不能食者,胃氣已損,並漏底之症,皆不治也。患人醒時要大便,另以淨桶,解下如泥非泥,似血非血,穢惡異常,當以深坑埋之,勿令人感此惡毒。
忌椒,蒜,煎炒,鮮發,生冷等物。
以上數方,皆取有氣血之屬,以培補吾身之真元,非純靠草根樹皮之比,況又兼以透邪退熱,去瘀續勞。正所謂祛邪而不傷脾肺,補養而不致留邪,斯為兩得之矣。
下集卷之二
風熱
經旨
經曰:虛風賊邪,陽先受之。傷於風者,上先受之。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
吳澄曰:天地之間,惟風無所不入。人受之者,輕則為感冒,重則為傷,直入則為中,挾寒則寒,挾熱則熱,兼暑則為暑風,兼濕則為風濕,兼時令之暖氣則為風熱。然必其人真氣先虛,營衛空疏,然後外邪乘虛而入。風能煽火,兼熱則令人津液頓消,肌肉暴脫,有似虛勞之症。
《風論》曰:風氣藏於皮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其寒也,則衰飲食;其熱也,則消肌肉,故使人怢慄而不能食,名曰寒熱。
按:風在皮膚之間,令人寒熱,衰飲食,肌肉消。若入於肺,則咳嗽失血,痰涎潮熱,有似虛勞之症矣。
脈法
左寸關脈浮弦有力者,傷風也。右寸關脈洪滑有力者,風熱也。右寸關脈濡弱無力者,兼虛也。浮數風熱。
按:浮脈主表,數則為熱,浮數相兼,則為風熱。
陽浮而陰弱,大概肺部見浮者多,以此為辨。
按:傷寒脈緊,傷風脈浮,兼熱必數。
《平人氣象論》曰:脈滑曰風。
總論
吳澄曰:風之傷人也,多在肩後頸根,大杼、風門、肺俞之穴,由茲達肺,最近最捷。初起必兼咳嗽清痰,舌無苔膜,鼻流清涕。若挾風熱,則咳嗽稠痰,舌有紅點,鼻流濁涕。故凡體薄氣弱,血氣虧虛,素有痰熱者,最易犯之。內外合邪,二火相煽,治之不得其法,則津液頓亡,肌肉銷鑠,痰嗽失血,有不成虛勞者乎?
風熱成虛損
凡受風熱必氣壅,則咳嗽而吐血者,皆風熱使之然也。當用清涼輕揚發散之劑,以治風熱。風熱清而咳嗽自止,何必印定咳血門中藥餌,做成虛損。
澄按:春溫風,夏熱風,秋涼風,冬寒風,此四時之風也。東邊來者其風溫,南方來者其風熱,西方來者其風涼,北方來者其風冷,此四方之風也。有風送熱來,熱從風至,開發腠理,竭人津液,涸人精血,使人咳嗽痰涎,音啞失紅,而成虛勞之症者,皆風熱誤治之所致也。
內外虛實
風熱論
羅太無曰:風、寒、熱,諸病之始也。人之臟腑,皆風之所起。火熱,陽之本也。曲直動搖,風之關也。眩暈嘔吐,風之甚也。夫風熱本於郁,風生於熱,以熱為本,而以風為標。此言風者,即風熱病也。謂火熱甚則制金,金衰則木旺,木旺則生風。或熱微風甚,則當治風;或風微熱甚,但治其熱,則風自消矣。河間本《內經》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之旨,立防風通聖散,能治一切諸風,以其主消風解熱,散鬱閉,開結滯,而使氣血宣通,怫熱除而自愈矣。設使勢甚者,非調養緩劑可治。
又曰:河間以此方加天水對停,名雙解散。煎蔥須、薑、豉,普解風熱寒暑,飢飽勞逸,內外諸邪所傷,無問自汗無汗,汗後勞復,但覺不快,便可通解得愈。或婦人產後諸疾,小兒驚風、積熱、瘡疹諸症,不論日數遠近,但服之,周身血氣宣通,百病皆除。治瘧,則加柴胡、桂枝。凡人衰老,腎水不足,真陰虧損,風熱燥郁,積血涸竭,宜常用此藥扶補滋潤。惟產後月水過多,及泄瀉者不宜。如治雜病無不可。
澄按:風熱燥郁,以致真元虧損,若不以辛涼解散之劑,而惟以滋潤補陰是務,則風必入內,而躁益甚。雙解散,治風熱之聖藥也。但云老人腎水不足,婦人產後,並雜病無不可,此亦言之過也。方中大黃、芒硝、麻黃、石膏,若稟受素弱,無實症者,當斟酌加減用。
風熱似虛損
三四月間,天氣暴熱,或因飲食過酣,或遠行疾走,重衣厚被,脫著不常,以致冒風者,症多咽乾鼻塞,痰嗽氣阻,先宜清涼發散。倘不知而誤用寒涼之劑,則邪愈閉,肺竅阻塞,遂成音啞聲嘶,痰紅咳血之症。
澄按:人之氣與天地之氣相通,天時之氣熱,則吾身之氣亦熱矣。熱則宣通,毫毛不閉,膚腠齊開,最易感冒。素有痰火,易引外邪,內外交併,則音啞聲嘶,痰嗽失血。症似虛損,實由風邪外束,火鬱內炎。治用辛涼外發,甘苦內和,則風散而火熄。若以苦寒施之,恐邪正不得伸,而邪郁愈不解矣。
內邪招引
其人素有熱痰,壅遏於太陰、陽明之經,內有窠囊,則風邪易於外束,若為之招引者。然所謂風乘火勢,火借風盛,互相鼓煽也。治實之法,秋冬與之辛溫,春夏與之辛涼,解其肌表,從汗而散。治虛之法,固其衛氣,兼解其邪。若專與發散,或汗多亡陽,或屢痊屢發。若兼風熱,當以辛涼解表,甘苦除熱,不得誤用辛熱,過於苦寒也。
澄按:有天稟性熱,陰虛血少之人,貪酒好色,腎水不升,心火不降,外邪乘之,復壅虛熱。新邪引出舊邪,內火相併,外火熏鑠肺金,故見咳嗽,有似勞損。風能煽火,故見煩熱,有似陰虛。傷風畏風,有似陽微。熱逼血絡,有似內傷不足。嘔吐稠痰,有似腎虛水泛。雖極相類,而實則風熱使之然也。由其血分不足,元氣不充,則托送無力,邪不易解,必兼清補解托,乃見神功。
熱傷風
熱傷風之症,咳嗽、喉疼、面熱。此素有痰火,鬱熱在內,熱極生風。或為風寒所束,不得發越。此熱為本,寒為標,治宜清熱散寒。經曰:火鬱發之。又曰:風寒外束者可發。
澄按:傷風,小疾也。日久不治,則入於肺,必成咳嗽,壅滯經絡,發為蒸熱。裡氣不清,則吐稠痰,風鬱為熱,則動血絡,風熱內熾,消人肌肉,宛若虛損,即費調理矣。一云初起時忌服茯苓,以其味淡,善於滲泄,有表症服之,則引邪入於陰經也。如當用清、用補、用托,或消食,各隨其症而施之,但忌辛溫燥烈之劑。
餘論
吳澄曰:傷風,細小之疾,似乎無恙,而其中竟有成虛勞不治者,是豈一朝一夕之故哉?雖云治之不善而亦病者,有以自致之也。蓋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土必先漬也,而後水決之;木必先枯也,而後風摧之。夫物且然,而況於人乎?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傷風小疾,豈能成虛損?亦人之自有虛損,而借風熱以成之耳。使其真元充足,精神完固,營衛調和,膚腠縝密,雖有微邪,將安入乎?惟其不戒暴怒,不節房勞,飢不輒食,寒不輒衣,嗜酒而好色,勤勞而忘身,爭名奪利,罔惜性命,以致真元耗亡,氣血消盡,大經細絡,積虛已久。遇風則成風勞,遇寒則成寒勞,遇暑則成暑勞,遇濕則成濕勞,如此之類,難以枚舉。皆因外邪陷入,元氣不能托送,故成外損之症也。其有不被六淫所傷,而亦氣血漸弱,非遇他症暴亡,亦必漸至虛損耳。
風熱上壅與肺損皆令人嗽血
熱壅於肺能嗽血,久嗽肺損,亦能嗽血。壅於肺者易治,不過涼之而已。損於肺難治,漸以成勞也。熱嗽有血,宜金沸草散加阿膠一錢,痰甚加瓜蔞仁、貝母。勞嗽有血,宜補肺湯加阿膠、白及一錢。嗽血而氣急者,補肺湯加阿膠、杏仁、桑白皮各一錢,吞養正丹或三妙丹,間進百花膏,亦可用七傷散、大阿膠丸。
治案
生生子治侄女,腹高於胸,發熱面紅,咳嗽嘔吐,甚則連血噴出,右關脈滑大有力。此風熱羈絆於脾肺之間而然。以滑石三錢,枇杷葉一錢,麥芽、天麻、半夏曲各八分,枳實、枳殼、防風、青皮各五分,熱退嗽定血止。
予治休邑霞瀛朱文載兄,內為勞倦所傷,外為風熱所束,飲食減少,咳嗽吐痰,聲音不亮,下午潮熱,神色羸瘦。里醫以羌活大劑散之,又以虛症治之,病益甚。予至以清輕和解之劑,用自制風熱咳嗽之方治之,熱退嗽止。惟飲食短少,後進以百勞豬肚丸,而飲食加精神旺矣。
隆阜戴約文兄,風熱壅塞,鬱結不通,咳嗽吐痰,發熱面赤聲啞,昏不知人。諸醫有認為中風者、中痰者、中氣者,有認為時行者、癆瘵者,攻之補之,消之散之,病日轉增,諸云不治。後迎予治,診其脈浮之若無,重按搏指;察其症口燥舌焦,聲啞昏厥,壯熱不休,大便不行有七八日。余曰:此風熱鬱閉,壅塞三焦,津液凝聚為痰,氣道不通,殊是實症,非虛候也。有老醫黃松麓者曰:病已羸悴,至此補之不逮,何敢弄險?予曰:無傷也。脈實症實,看予治之。先以雙解散,一進熱退神清,大便解下結黑糞數枚,人事清,始能言。繼以連翹飲子,去大黃、芒硝,加麥冬、瓜蔞、貝母、生地,諸症悉解,後以調理之劑遂痊。
風熱例方
消風之劑
消風散 治風熱上攻,頭目昏痛,項背拘急,鼻嚏聲重。
荊芥 陳皮(去白) 厚朴(薑汁炒) 甘草(五錢) 防風 藿香 殭蠶(洗) 蟬蛻 川芎 茯苓 人參(二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茶湯下。
川芎茶調飲 治諸風上攻,升散風熱。
薄荷(八錢) 川芎 荊芥(四錢) 羌活 甘草(二錢) 白芷 防風 細辛(一錢五分)
每服三錢,食後茶調服。
輕揚徹表之劑
防風通聖散 治一切風熱,以其主消風退熱,散鬱閉,開結滯,使氣血宣通,怫熱除而諸病自愈矣。
防風 川芎 當歸 芍藥 薄荷 連翹(五錢) 黃芩 桔梗(一兩) 滑石(三兩) 甘草(二兩) 荊芥 白朮(一錢) 梔子(一錢) 麻黃(五錢) 石膏(一兩) 大黃(一錢) 芒硝(五錢)
按:此方疏風解熱,利水瀉火,扶脾燥濕,上下分消,表裡交治,而於散瀉之中,猶寓溫養之意。汗不傷表,下不傷里,最妙之方也。若症不甚實,則除後四味,隨其症而加減之,亦可統治百病。
雙解散除去大黃、芒硝,予欲再除麻黃、石膏,不失立方之意乎?但南方腠理虛弱,不任麻黃,另擬四味代之,此亦一隅之見耳。
麻黃(輕者蔥、蘇,重者羌活代之) 石膏(花粉代之) 大黃(生地黃。便結,瓜蔞仁代之) 芒硝(食鹽代之)
天水散 又名雙解散。普解風熱一切之症。即益元散對停防風通聖散。
滑石(六兩) 甘草(一兩)
辛涼解表之劑
連翹飲子 治一切風熱壅滯,變生諸症。
連翹 大黃 薄荷 黃芩 甘草(一兩五錢) 芒硝(二錢五分) 梔子(一兩五錢)
㕮咀,隨病加減。
防風羌活湯 太陽風熱上壅。
防風 羌活 秦艽 荊芥 薄荷 赤芍 連翹 梔子 滑石 甘草 玉竹
防風葛根湯 兼陽明風熱上壅。
防風 葛根 白芷 花粉 薄荷 貝母 玉竹 知母 甘草 石膏
防風柴胡湯 兼少陽風熱上壅。
柴胡 防風 玉竹 黃芩 梔子 薄荷 赤芍 連翹 荊芥 甘草 滑石
以上三方,自驗增入。
辛平解表之劑
荊防敗毒散 治風熱時行感冒。
人參 羌活 獨活 荊芥 防風 甘草 茯苓 枳殼 柴胡 前胡 川芎 薄荷
—加黃芩,一加連翹、銀花。
菊花茶調飲 治風熱上攻。
菊花(一錢) 殭蠶(三分)
加入川芎茶調飲合服。
辛平發散之劑,總以消風敗毒為主,再隨其症而清之涼之,或二方並用。
金沸草散 治風熱上壅痰嗽。
旋覆花 前胡 細辛 荊芥 半夏 甘草
薑、棗煎。一加柴胡、黃芩。
風熱咳嗽方 治風熱內郁,生痰咳嗽,吐血潮熱,有似虛損。
荊芥 防風 白前 百部 紫菀 橘紅 薄荷 桔梗 甘草
加陳茶、姜。
熱壅於肺,吐痰咳嗽,熱甚則又嗽血矣。不宜十分清散,故自制此方。
補中佐以解托
補中益氣湯 遵東垣法,加以和解之藥,托邪外出。
黃耆(一錢五分) 白朮(五分) 陳皮(五分) 當歸(五分) 甘草(一錢) 人參(一錢)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薑、棗煎。
芎歸湯 遵丹溪法,加以和解之藥,托邪外出。
川芎(一錢) 當歸(一錢)
加薑、棗。
逍遙散
柴胡 白芍 當歸 白朮 茯苓(一錢) 甘草(五分) 薄荷(少許)
薑、棗煎。
加味,丹皮、梔子。
以上三方,隨症加解散之藥,即為補托之法。如氣分用補中益氣,血分用芎歸湯,兼郁者用逍遙散。
樂令建中湯 治臟腑虛損,身體消瘦,自汗潮熱,將成癆瘵。此藥大能退虛熱,生氣血。
前胡 細辛 黃耆 人參 桂枝 陳皮 當歸 白芍 茯苓 麥冬 甘草 半夏
薑、棗煎。
大青龍湯 治太陽中風,脈浮緊,身疼痛,發熱惡寒,不汗出而煩躁。
麻黃 桂枝 甘草 杏仁 石膏 生薑 大棗
先煮麻黃去沫,內諸藥煎。
柴陳煎 治傷風咳嗽,發熱痞滿多痰等症。
柴胡(二三錢) 陳皮(一錢五分) 半夏(二錢) 茯苓(二錢) 甘草(一錢) 生薑(三五七片)
水一鍾半,煎七分服。
瀉白散 治肺火,皮膚蒸熱,灑淅寒熱,日晡尤甚,喘急。
桑白皮(一錢) 地骨皮(一錢) 甘草(五分) 粳米(百粒)
易老加黃連。
涼膈散 治心火上盛,中焦燥實,煩躁口渴,目赤頭眩,口瘡唇裂,吐血衄血,大小便秘,諸風瘈瘲,胃熱發斑發狂,及小兒驚急,痘瘡黑陷。
連翹(四兩) 大黃(酒浸) 芒硝 甘草(二兩) 梔子 黃芩 薄荷(一兩)
每服三錢,加竹葉、生蜜煎。
小柴胡湯 治傷寒中風,少陽症,往來寒熱,嘔,口苦脅痛,耳聾,及春月時嗽。
柴胡(八兩) 半夏 人參 甘草 黃芩(三兩) 生薑 大棗
蘇子降氣湯 治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痰涎壅盛,喘嗽嘔血,大便不利。
蘇子 半夏 前胡 厚朴 甘草 當歸 橘紅 肉桂
加薑、棗煎服。
芎蘇飲 治傷風咳嗽,吐痰氣壅。
紫蘇 葛根 半夏 茯苓 陳皮 甘草 枳殼 桔梗
—加杏仁、桑皮,治肺中有火。一加川芎、柴胡,治肺實有熱。一加人參、前胡、木香,治外感風寒,名為參蘇飲。
升麻湯
升麻(三錢) 茯神 人參 防風 羌活 犀角 羚羊角(各一錢) 官桂(三分)
柴胡飲子 解表裡陰陽交錯。
柴胡 人參 黃芩 甘草 大黃 當歸 白芍(各五錢)
用水煎,溫服。
方見各門
金水六君煎(見景岳治法。)
百勞丸(見風勞。)
益營內托散
補真內托散
清裡內托散(見師朗治法。)
下集卷之三
風寒
經旨
經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
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
人之病,或同時而傷,或易已,或難已,其故何如?少俞曰:同時而傷,其身多熱者易已,多寒者難已。
寒則真氣去,去則虛,虛則寒搏於皮膚之間。
邪之所入,其氣必虛。陰虛者,陽必湊之。
澄按:《內經》之旨,因本元虛而傷於寒者有之,未有因感寒而變虛損者,然百病皆足以致虛損。今時之人,勞倦七情,色欲過度,一旦感冒虛風賊邪,其重者則為傷寒,輕者鬱閉於經絡,不能發越。見其惡寒,疑為陽虛;見其發熱,疑為骨蒸;見其寒滯肺氣而咳嗽,則疑為火灼肺金;見其邪壅經絡而失血,則疑為火炎上元,此皆似虛損之症也。或見不明而用滋補,或屢散不休,耗損真元,氣血日虧,竟有變為外損者。
脈法
《傷寒論》曰:脈有陰陽,何謂也?曰:凡脈浮、大、數、動、滑,皆陽也;沉、微、澀、弦、弱,皆陰也。
陽脈浮,陰脈弱者,為血虛。脈微弱,惡寒者,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吐、更下也。
景岳曰:傷寒之邪,實無定體,或入陽經氣分,則太陽為首;或入陰經精分,則少陰為先。其脈以浮緊而有力無力,可知表裡之虛實;沉緊而有力無力,可知里之虛實;中而有力無力,可知陰陽之吉凶。診之之法,當問症以知其外,察脈以知其內。先病為本,後病為標。能參合脈症,而知緩急先後者,乃為上工。
總論
吳澄曰:虛勞之症,人皆以陰虧火泛,喜用滋陰降火之劑。而不知六氣之中,亦有寒邪外束,壅遏裡熱,以致寒熱咳嗽失血,有似虛勞內損。古人用麻黃桂枝湯、人參芍藥湯,皆治傷寒失血之症,有類乎虛損也。
感寒成勞
六淫中皆能致病,而惟風寒致者居多,何也?蓋寒傷榮,風傷衛,自然之理。又太陽寒水,太陰腎水,俱易以感邪。一有所受,先入於肺。肺主皮毛,水冷金寒,肺經先受。血亦水也,故經中之水與血一得寒氣,皆凝滯而不行,咳嗽帶痰而出。問其人,必惡寒;切其脈,必緊澀;視其血,中間必有或紫或黑數點,此皆寒淫之驗也。醫家不詳審其症,便以為陰虛火動,而概用滋陰降火之劑,病日深而死日迫矣。宜麻黃桂枝湯。
澄按:感寒吐血,外邪束火也。外束愈甚,則內火愈熾,內火愈熾,則吐血愈甚。用滋陰降火者,惟恐其外束之不力,而又更加束之也。辛溫發表,解其外束,而內火頓熄矣,血安有不止乎?
—辛溫發表,用之最難,辨證不的,為患最大。故辨之之法,其症必惡寒,脈必緊澀,面色必慘黯,其吐出血中,必有紫黑點,聲如甕中出,兩手必冷,腰背必曲。
又如要用桂、附辛溫之藥,亦必察其血色帶黑黯,面色必夭白,身必清涼。若上實下虛,陰盛格陽失血者,真陽失守,血隨溢出,以致大吐大衄,六脈細脫,手足厥冷者,別有辨法,與辛溫發表、寒邪外束者迥別。
陽虛傷寒
陽虛者,氣虛也。氣虛於中,安能達表?非補其氣,肌能解乎?凡脈之微弱無力,兩寸短小,而多寒者,即其症也。
陰虛傷寒
陰虛者,血虛也。血虛於裡,安能化液?非補其精,汗能生乎?凡脈之浮芤不實,或兩尺無根,而多熱者,即其症也。
澄按:今時之人,稟賦益薄,勞心勞力,名利場中,踏水赴火,而不知自惜,沉溺酒色,以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其元久已內傷。一旦感冒風寒,而以猛勇攻擊之劑,以逐其邪,甚者當時立斃,輕則氣血消磨,日久變為虛損之證。
寒勞與虛損上焦燥熱則一
虛損之證,皆下寒上熱,所謂水火不交者也。其重感於寒者,則下焦作痛,不感則不痛,至於上焦燥熱則一也。上焦方若熱,初得寒涼則暫快,遂以為藥之功,故喜服之。久而下注,則下元愈寒,火熱為寒逼而上行,使上焦復熱愈甚,輾轉反復,遂致沉痼而不可救,蓋暗受其害而不覺也。然則治之奈何?曰:補之以寒涼,佐之以溫熱,補三佐二,空心涼服,所謂熱因寒用者也。久則精生熱退而病愈矣。雖然虛損之疾,起於過用,必慎房勞,簡思慮,節飲食,服藥有功,毋獨恃藥餌也。
澄按:真元不足之人,或因房勞之後,或因夢遺之中,過傷腎中之陽,則外邪乘虛陷入,又或虛火上炎,喜食生冷,或服涼藥太過,或飲冷不謹,多有此症。
寒邪傷肺類虛損
經曰:人感於寒,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凡咳嗽,五臟六腑皆有之,惟肺先受邪。蓋肺主氣,合於皮毛。邪之初傷,先客皮毛,故咳為肺病。五臟則各以其時受邪,六腑則又為五臟所移。古人言肺病難愈而喜辛者,蓋肺為嬌臟,怕寒而惡熱,故邪氣易傷而難治。
澄按:傷寒傳變,始於太陽,終於胃腑。或間經,或越經,或本經自傳,或三陽傳入三陰,三陰傳入胃腑,團聚一處,雖無外出之路,而通其大便,自有內出之門。惟風寒入肺,始於皮毛,傳於五臟,所入愈深,為患愈重,欲外出而無路,欲內出而無門,不能過脾胃一關,何也?蓋膀胱者,足太陽也;胃者,足陽明也。陽經有出邪之路,故從陽經入者,復從陽經出。肺者,手太陰也;脾者,足太陰也。陰經無出邪之路,故從陰經入者,不能復從陰經出,所以不能過於脾而殞矣。當初起之時,傳變未深,兼解兼托,仍從原路拔出。此予之創論也,請質同志。
感寒嘔吐膿血
孫真人治吐膿血,用麻黃、升麻之類,及青龍湯,亦從傷寒而得也。內多用五味子,皆祖仲景法。無論傷寒傷風,皆可加五味子。
澄按:傷寒傷風,古劑中多加五味子,此乃補中有散,發中有收,立方之意也。世人不明其理,而嫌其酸斂,此謹慎之過似也。以升發劑之酸斂,尚不敢用,惡其閉邪,而忽又恣用滋補,毫不顧忌,是何故也?
峻補托散
凡陽虛之人,患傷寒及一切四時勞倦,寒疫陰暑之氣,身雖躁熱,時猶畏寒,即在夏月,亦欲衣被覆蓋,或喜熱飲,或兼嘔惡泄瀉,但六脈無力,肩背怯寒,邪氣不能外達等症。此元陽大虛,乃正不勝邪之候。若非峻補托散,則寒邪入深,必致不救。
溫中自可散寒 大溫中飲
澄按:傷寒之症,有氣虛不能托邪外出者,宜再造散;有血虛不能托邪外出者,宜大溫中飲。一用參、耆,一用歸、地,其中深意,有非淺見所能識者。人但知參、耆斂汗,而不知參、耆能發表。蓋邪甚陽虛,有參、耆在表藥隊中,則不固肌表,而反托邪外出。人但知歸、地養血,而不知歸、地能發汗。蓋陽根於陰,汗出於液,有歸、地在表藥隊中,則不滋補,而反托邪外出。此托補之大法,萬世不易之理也。凡稟質薄弱者,速用此法,自有云騰致雨之妙。
勞力感寒
凡勞力感寒,人皆以為服役辛苦之人為言。而不知凡為名利所牽,有不自揣,以致竭盡心力而患傷寒者,皆其類也。故凡有形勞而神不勞者,勞之輕者也。若既勞其神,又勞其形,則神形俱困,斯為甚矣。今之病傷寒者,率多此類。輕者和解,治宜如常法;重者速宜救本,庶乎有濟。倘不知其所致之由,而概施混治,但知攻邪,則未有不誤人者矣。
漢·張仲景著《傷寒論》,專以外傷為法,其中顧盼脾胃元氣之秘,世醫鮮有知之者。觀其少陽症,小柴胡湯用人參,則防邪氣之入三陰,或恐脾胃稍虛,邪乘而入,必用人參、甘草固脾胃,以充中氣,是外傷未嘗不內因也。即如理中湯、附子湯、黃連湯、炙甘草湯、吳茱萸湯、茯苓四逆湯、桂枝人參湯、人參敗毒散、人參白虎湯、陽毒升麻湯、大建中等湯,未嘗不用參、術,以治外感。可見仲景公立方之神化莫測。或者謂外傷是其所長,而內傷非其所始,此誠不知公者也。
論人參
傷寒宜用人參,其辨不可不明。蓋人受外感之邪,必先汗以驅之。惟元氣旺者,外邪始乘勢以出。若素弱之人,藥雖外行,氣從中餒,輕者半出不出,重者反隨元氣縮入,發熱無休矣。所以虛弱之體,用人參三五七分,入表藥中,少助元氣,以為驅邪之主,使邪氣得藥,一湧而出,全非補養衰弱之意也。即和解藥中,有人參之大力者居間,外邪自不爭而退舍,否則邪氣之縱悍,安肯聽命和解耶?不知者謂傷寒無補法,邪得補而彌熾。即痘疹瘧痢,以及中風中痰,中寒中暑,癰疽產後,初時概不敢用,而虛人之遇重病,可生之機,悉置不理矣。古方表汗,用五積散、參蘇飲、敗毒散,和解小柴胡湯、白虎湯、竹葉石膏湯,皆用人參領內邪外出,乃得速愈,奈何不察耶?外感體虛之人,汗之熱不退,下之、和之熱亦不退,大熱呻吟,津液鑠盡,身如枯柴,醫者技窮。正為元氣已漓,藥不應手耳。倘元氣未漓,先用人參三五七分,領藥深入驅邪,何至汗和不應耶?東垣治內傷外感,用補中益氣湯加表藥一二味,熱服而散外邪,有功千古。傷寒專科,從仲景至今,明賢方書,無不用參,何為今日醫家,單除不用,全失相傳宗旨。使體虛之人,百無一治,曾不悟其害之也。蓋不當用參而殺人者,是與耆、歸、朮、薑、桂、附子等藥,同行溫補之誤。不謂羌、獨、柴、前、芎、半、枳、桔、苓、膏等藥,同行汗和之法所致也,安得視等砒毒耶?嘉靖己未,江淮大疫,用敗毒散倍人參,去前胡、獨活,服者盡效。萬曆己卯大疫,用此方復效。崇禎辛己、壬午,大飢大疫,道饉相望,汗和藥中,惟加人參者多活。更有發斑一症最毒,惟加參於消斑藥中,用之全活甚眾。凡饑饉兵荒之餘,飲食起居不節,致患時氣者,宜用此法。
澄按:人參,生甘苦微寒,熟甘溫,大補肺中元氣,其藥性功用如此。然用之之法,亦無一定。得氣藥則補氣,得血藥則補血,消藥則消,散藥則散,行藥則行,止藥則止,用得其宜,無不應手。雖有肺熱還傷肺之說,但肺中實熱者不宜,虛熱者何害?又云痛無補法,禁用參、耆。久病虛痛,何曾拘此?由醫家不分虛實脈症,誤用害人,以致紛議不息。然究其弊,大都有三:一則參價騰貴,比先年高加十數倍,寒素之家,日給尚且不敷,安想食此?聽命於天,坐以待斃,一也;一則遲疑之輩,信之不深,見之不確,恐病難痊,用之無濟,藉端推卻,意在惜費,二也;又有相習成風,牢不可破,不管何症,視為砒毒,入口殺人,寧死不悟,三也。醫家乘此三弊,於中賣弄他人,毀謗邪說,申明服參不救,先發此言,後好泄禍。籲!豈其真有卓見如是耶?亦不過藉此以誑惑愚人耳。然間有服之甚多而無功者,此乃死中求生之症,本來真氣無存,故不應手,非謂人人症症皆如是也。然亦往往亦多有重用參而起死者,其亦曾知之耶?(沙參、黨參論,見咳嗽門。珠參辨,見師朗治法。)
三時感寒
凡人初感寒邪,便腰痛色黯,淅淅惡寒,未即發熱。自疑腎虛,不用發表,表邪內乘,內氣不宣,激血上行,色必黑黯。此症必得大汗方解。蓋汗亦血也,傷寒得衄血,其病即解,正同此例。若服滋陰之劑,病必日增,久久不解,便成虛損。
治案
陶尚文治一人,傷寒四五日,吐血不止,醫以犀角地黃湯等劑治之,反劇。陶切其脈,浮緊而數。若不汗出,邪何由解?遂用麻黃湯一服,汗出而愈。
李士材治太學史明經,經年咳嗽,更醫數十人,藥不絕口,而病反增劇,自謂必成虛勞。李曰:不然。脈不數不弦,惟右寸浮大而滑,是風寒未解,必多服酸收,故久而彌甚。用麻黃、杏仁、半夏、前胡、桔梗、甘草、橘紅、蘇子,五劑知,十劑已。
丹溪治一男子,年十七,家貧而多勞。十一月得寒病,時吐三兩口血,六脈緊澀。一日食減中痞,醫投溫膽湯、枳桔湯,三日後發微熱,口乾不渴,口中有痰,此感寒也。詢知云十日前霜中,曾渡三四次溪水,心下有悲泣事,腹亦飢。遂以小建中湯去芍藥,加桔梗、陳皮、半夏,四帖而安。
—男子三十歲,因連夜勞倦不得睡,成一痰嗽,出白黃膿,嗽聲不出。時初春大寒,醫與青龍湯四帖,遂覺咽喉有血絲腥氣逆上。兩日後血腥氣多,遂有血線一條,自口中右邊出直上,如此每晝夜十餘次。診其脈弦大而散弱,左大為甚。人倦而苦於嗽,予作勞倦感寒治之。若強以甘草燥熱之劑,以動其血,恐成肺痿。遂與人參、黃耆、當歸、白朮、白芍、陳皮、炙生甘草、不去節麻黃,煎熟入藕汁與之,兩日而痛減嗽止。卻於前藥去麻黃又與之,四日而血亦除。脈之散大者未收斂,人亦倦甚,遂於前藥中除藕汁,加黃芩、砂仁、半夏,至半月而安。
予治厚村一婦人,病咳嗽吐痰,或時帶紅,惡寒發熱,月事不至。諸醫皆認為瘵,投以滋阻止嗽之劑,其病益甚。予細察其脈,浮弦而緊。究其因,乃因夢泄之後而起。予曰:此寒勞症也。先以建中湯去飴糖,加阿膠、附子,數劑小腹痛減,寒熱亦除,月事亦至。再以神珠丹,調治而痊。
予治萬安鎮胡思齊者,年三十二歲,患咳嗽吐痰,潮熱,面色慘暗,脈弦緊,失血。予曰:此感寒症也。投以桂枝湯二劑,其患頓減,後以脾胃收功而痊。
予一友人,咳嗽失血,潮熱,自汗痰涎,醫以六味加減治之益劇,自以為癆瘵,甚憂之。予曰:此非虛勞,乃外感未清,所以致此。但日久難以疏表,用丹參二錢,茯神一錢,桂枝三分,當歸八分,甘草五分,二劑而血止嗽減。再以助衛內托散、資成湯,調補而痊。
又方,用茯神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二分,桂枝三分,甘草三分,橘紅一錢,四劑後用六味。
風寒例方
麻黃湯 治寒傷營,發汗。
麻黃(三兩) 桂枝(二兩) 杏仁(七十枚) 甘草(一兩)
麻黃桂枝湯 治虛勞惡寒,脈浮緊,血中有紫黑點。
人參(三分) 麥冬(三分) 五味子(五粒) 當歸(五分) 甘草(一錢) 麻黃(一錢) 桂枝(五分) 白芍(一錢) 黃耆(五分)
桂枝湯 治傷風吐血,惡寒咳嗽,潮熱吐痰,面色慘黯。
桂枝 白芍(各三兩) 甘草(二兩) 姜(三兩) 棗(十二枚)
—加茯苓。
麻黃附子細辛湯 治發表攻裡。
麻黃(三兩) 細辛(三兩) 附子(一枚)
先煮麻黃,去沫。
理中湯 治感寒吐血。內有炮姜,最能清胃脘之血。
白朮 炮姜 人參 甘草
理陰煎 溫補陰分,托散表邪,使陰氣漸充,則汗從陰達。邪不攻而自散。
熟地(三五錢,一二兩) 當歸(三五七錢) 甘草(一二錢) 乾薑(一二三錢)
或加肉桂,亦可加桂枝。
潤肺湯 治上盛下虛,脾肺濕熱,遠年近日,氣喘咳嗽,痰盛,心胸氣悶,不思飲食,或寒熱往來,或感冒風寒,喘嗽氣急,五勞七傷,吐血等症。
麻黃 荊芥 知母 貝母 紫菀 梔子 甘草 前胡 赤芍 桑皮 半夏 赤苓 杏仁 黃芩 馬兜鈴
感寒加蔥白,久嗽加大棗二枚。
藥煎好,用絹縛住軟肚,次用竹管緩緩吸藥熱服。不言語呼喚,忌房勞。
胡椒理中湯 治肺胃虛寒,氣不宣通,咳喘逆氣,虛痞噎悶,脅腹滿痛,短氣不能飲食,嘔吐痰水不止。
白朮(五兩) 乾薑 炙甘草 胡椒 良薑 蓽茇 陳皮 細辛 款冬花(各四兩) 或蜜丸。
神珠丸 治下焦陽氣虛乏,臍下冷痛,足胻冷。
杜仲(三兩) 萆薢(二兩) 訶子(五個) 龍骨(一兩) 破故紙(二兩) 巴戟(三兩) 胡桃(一百個) 硃砂(一兩五錢) 砂仁(五錢)
上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下。
再造散 陽虛不能作汗。
人參 黃耆 桂枝 甘草 附子 細辛 羌活 防風 川芎 姜 棗
加炒白芍一撮。夏加黃芩、石膏。
大溫中飲 陰虛不能作汗。
熟地(三至七錢) 白朮 當歸(各三至五錢) 人參(二錢至一兩) 甘草(一錢) 柴胡(二至四錢) 麻黃(一至二錢) 肉桂 乾薑(各一至三錢)
水二鍾,煎七分,去浮沫,溫服。
補陰益氣煎 陰氣不足,虛邪外侵。與補中益氣相為表裡,一升提陽分之邪,一升提陰分之邪。(方見屢散門。)
歸柴飲 真陰不足,外感寒邪。
當歸(一兩) 柴胡(五錢) 甘草(八分) 姜 棗
—加陳皮,一加人參。
六味回陽飲 陰陽將脫等症。
人參(一二兩) 附子(二三錢) 炮姜(二三錢) 甘草(一錢,此四味回陽飲) 熟地(七八錢) 歸身(二三錢,如泄瀉或動血者,以冬朮易之,多多益善)
如肉振汗多,加耆、術;泄瀉,加烏梅、五味;鬱滯,加肉桂;虛陽上浮,加茯苓二錢。
溫胃飲 中寒嘔吐吞酸,泄瀉,不思飲食,及婦人臟寒嘔惡,胎氣不安等症。
人參(二三錢或一兩) 白朮(一二錢或一兩) 扁豆(二錢) 陳皮(一錢) 炮姜(三錢) 炙甘草(一錢) 當歸(二錢,滑泄者不用)
如下寒,加破故紙;氣滯或兼胸腹痛者,加藿香、丁香、木香、白豆蔻、砂仁、白芥子之類;如兼外邪及肝腎之病者,加桂枝、柴胡之類;脾氣陷而身熱者,加升麻五七分;水泛為痰而胸腹痞滿者,加茯苓;脾胃虛極,大嘔大吐而不能止者,倍用參、術,仍加胡椒二三分。
薑桂丸 治寒痰咳嗽。
南星(洗) 半夏 官桂(去粗皮,各一兩)
上為末,蒸餅丸桐子大,食後薑湯送下五十丸。
厚朴湯
厚朴(薑汁炒) 枳殼(去心,麩炒) 良薑 檳榔 朴硝(各七錢五分) 大黃(二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
三拗湯 感冒風寒,咳嗽鼻塞。
麻黃(不去節,發中有收) 杏仁(不去尖,取其發速;不去皮,取其澀) 甘草(生用,補中有發)
甘草乾薑湯 脈浮自汗,惡寒,小便數,心煩。
甘草(四兩) 乾薑(二兩)
加附子、蔥根,名四逆湯。
越婢加半夏湯 脹脹喘咳,鼻煽肩抬。
麻黃(六兩) 石膏(八兩) 生薑(三兩) 甘草 半夏(半升) 大棗(十個)
華蓋散 肺風痰喘。
麻黃(去根節) 蘇子(炒) 杏仁(炒,去皮尖) 桑白皮 橘紅(各一錢) 甘草(五分) 姜 棗
小青龍湯 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
麻黃 桂枝 白芍 細辛 甘草(各三兩)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乾薑(三兩)
渴去半夏,加花粉;喘去麻黃,加杏仁。
下集卷之四
暑證
經旨
經曰: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澄按:夏月陽浮於外,陰伏於內。四月純乾,五月為姤,六月為遁,七月為否。人身之陰陽,與天地相通。若飲食勞倦,多內傷中氣;酷暑勞役,外傷陽氣。氣分受傷,故無氣以動,無氣以言,身倦神疲,脈虛身熱,或兼失血,痰嗽潮熱,有似虛損之症。
脈法
經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
《脈訣》曰:浮虛傷暑。
浮大而散,或弦細芤遲。
澄按:暑之與熱,多生夏月,症每相類。暑病脈浮虛,熱病脈浮洪;暑病多無力,熱病弦長,重按亦有力。脈形有似虛損之症,而與虛損之弦細數者不同。
總論
吳澄曰:炎氛扇夏,暑熱鬱蒸。肝腎素虧之人,當鑠石流金之際,無論動暑靜暑,而虛人遇之,無隙可避。蓋其始也,令人不識不知,外之流火,與內之陽氣,驟遇而交爭,感之重者當時即發,輕者潛伏經絡,暗鑠真陰。人身之陽,以汗而外泄;人身之陰,以熱而內消。陰陽兩虧,變幻不測,或乍或久,似勞非勞,似損非損。咳嗽潮熱,吐血衄血,盜汗自汗,神氣倦怠,飲食減少,嘔吐痰涎,令人肌肉漸消,有不識為何症者。
暑勞
盛暑之月,火能鑠金,不禁辛酒,勞熱燥攘,火動心脾,令人咳嗽氣喘,驟然吐血衄血,頭目不清,胸膈脹悶,煩渴不寧。即童稚老夫,亦有此病。昧者以為癆瘵,不知火載血而上升,非真陰虧損而為虛勞者比也。宜四物湯去川芎,黃連解毒湯去黃柏,二陳以貝母易半夏,加苦梗以抑之,薄荷以散之,麥冬、五味以斂之,或黃連香薷飲亦可。
澄按:暑邪內伏,銷鑠真陰,肌肉盡脫,咳嗽吐痰失血,宛類虛損。夏秋之間,人有驟然暴瘦不堪者,多有暑邪內伏之症。
傷暑吐衄
傷暑吐衄者,暑傷心,心虛不能生血,不宜過用寒涼以瀉心,宜清暑益氣加丹皮、生地、犀角之類。蓋暑傷心,亦傷氣,其脈必虛,以參、耆補氣,斯無弊也。
暑熱鬱閉於經絡
暑熱之症,必面垢口渴喜飲,乾嘔腹痛,或不痛,其脈必虛。若鬱閉於經絡而不解,隨氣湧泄為衄血,或清道閉塞,流入胃脘,則為吐出清血。吐之不盡,余血停留,致面色萎黃。宜犀角地黃湯。若暑毒攻心,嘔吐鮮血,宜枇杷葉散。
澄按:以上二條,乃時令之火,鬱閉於內,心包之陽,不行於外,則榮衛之開闔不調,腠理閉塞,暑火內逼,而吐衄見矣。若傷之甚者,則非點滴可止,必大吐大衄,頃刻盈盆。治之之法,雖曰清暑涼血為主,然必以益氣為先。蓋暑熱傷氣,血脫益氣,徒用清涼無濟也。
暑證類虛損
暑濕蒸人,脾土受傷,故肌倦便溏。暑熱傷氣,故氣促心煩,口渴便赤。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故胸滿惡食。暑先入心,汗為心液,故自汗。濕甚則身熱身重,暑傷氣則脈虛而不足,有類乎虛損之症。
澄按:炎暑酷熱,稟質瘦弱之人,不任外邪,故偶感而即病,致傷心脾,宛與虛勞相類。如脈虛不足,脈類虛損也;無氣以動,無氣以言,狀類虛損也;身熱咳嗽,吐痰失血,症類虛損也;肌肉消瘦,形枯骨槁,形類虛損也。雖曰相類,而於相類之中,要求其所以不類焉。如面垢不澤,與兩顴發赤,不相類也;寒熱不定,體若燔炭,與骨蒸潮熱,不相類也;暑熱失血,神氣倦怠,虛火失血,人反精神,又不相類也。能於不類之中,而察其所以類焉,又能於類之中,而察其所以不類焉,則思過半矣。
暑瘵
暑熱每多傷氣,氣虛身熱,脈弱,汗出口渴,有似虛損,其甚變為瘧痢,或為熱症。調治失宜,元氣內虧,日久累成不足之症。有暑邪內伏,銷鑠真陰,肌肉盡脫,大骨枯陷,吐痰失血,蒸熱,全類虛損,而實為暑邪所傷,謂之暑瘵。
澄按:暑本不成瘵,日久調治失宜,真陰銷鑠,則變成瘵矣,成瘵則難治矣。雖似虛損,實因於暑。故欲治其瘵者,必先治其暑,如青蒿煎之類。
傷暑咳嗽
《三因》論傷暑咳嗽,燔熱引飲口燥,或吐涎沫,聲嘶咯血,用人參白虎湯。
澄按:暑毒傷人,多令人吐衄。蓋暑熱通心,火毒刑肺也。然暑既傷心,熱又傷氣,其人必脈虛氣怯,體倦息微,皆本真元不足。若但知為熱,而過用寒涼,則氣必愈傷,而害斯大矣。惟生脈散、人參湯之屬最宜。若氣虛之甚者,以人參、黃耆並用。火甚而熱,煩渴悶者,宜人參白虎湯、竹葉石膏湯。若氣不甚虛者,宜犀角地黃湯,或枇杷葉散。
疰夏證
天地五行,更迭衰旺,人之臟氣亦應之。四月屬己,五月屬午,午為火,火太旺則金衰;六月屬未,未為土,土火交旺,則金水俱衰。金水兩衰,不能滋生,所以童男少女,虛弱之人,每遇春夏之交,日長暴暖,患頭眩眼黑,或頭脹痛,身倦腳軟,身熱食少,心煩躁擾,自汗盜汗,名曰疰夏。此皆時令之火為患。宜滋化源,使脾土轉生肺金,肺金轉生腎水,乃為根本之計。久而不治,乃為癆瘵之根。
澄按:疰夏屬陰虛,元氣不足。夏初春末,頭痛腳軟,食少體熱者是。宜補中益氣湯去柴胡、升麻,加炒柏、白芍。挾痰者,加南星、半夏、陳皮,煎服之。又或用生脈散。
煎厥
人身腎與膀胱竭絕於己午之月,故倦怠欲睡,痿弱無力,爾時則宜補益。若或勞役,犯房欲,精血內耗,陰火沸騰,致目昏耳閉,舉動懶倦,失其常度,五心煩熱,如炎燔灼,名曰煎厥。此亦虛損之類。所以古人夏月必獨宿,遠酒色者,良有意也。
澄按:真元不足之人,當鑠石流金之際,煎熬真陰,以致軟倦無力,飲食減少,內熱心煩,此為內損之根。若受暑邪,潛伏經絡,消耗津液者,則為外損之根。同一暑為患也,而有因內因外之不同,有邪無邪之各別,不可不察也。
假火證
肚熱口渴,脈虛無力,或重按全無,及神困氣促者,此脾胃氣虛,元陽不足,假火之症。若誤用白虎等劑,其危立至。
澄按:因夏暑而致病者有之,有不因暑而症似白虎者。如元陽不足之人,脾胃氣虛之輩,或大失血後,或婦人產後,壯熱喘促,面赤引飲,脈虛弱,此乃血虛發熱不足之症。症似白虎,誤服白虎必死,須用當歸補血湯則安。
暑有八症
脈虛,自汗,身熱,背寒,面垢,煩渴,手足微冷,體重,俱宜調理元氣為主,清利次之。
治案
項彥章治一人病甚,諸醫皆以為瘵,盡愕束手。項診之,脈細數而且實。細數者,暑也。暑傷氣宜虛,今不虛而反實,乃熱傷血,藥為之也。其家問死期,項曰:何得死?為作白虎湯,飲之即瘥。
生生子治侄明之,以作文過勞,痰火上逆,大吐痰沫,因而嘔血,一湧數碗,昏暈汗出,奄奄而臥,略不敢動,稍動則嘔吐而血隨出,色鮮紅,飲食湯水皆不敢入,入即吐而眩暈,血即隨之。里醫不效,乃速孫治。診畢語其乃兄曰:經云:脈虛身熱,得之傷暑。今右脈虛大,左脈弦大,不獨作文勞心動火,且亦被怒傷肝,抑又為暑所逼,以致木火上升,眩暈作吐。經曰:諸風掉眩,皆屬肝木;諸嘔吐逆,皆屬於火;又諸動屬火。內為木火上衝,外為暑氣所迫,故吐而汗多,血隨吐出也。持以白丸子三錢,解其暑氣,清其痰飲,抑其沖逆,則吐可止。吐止氣平,則血自能歸經。服後果哈然而睡,醒則吐止食進,眩暈尋已。繼用滑石、香薷各三錢,甘草五分,黃連、扁豆各一錢五分,竹茹一錢,四帖而愈。
吳球治一人,冬月偶得一症,洒洒惡寒,翕翕發熱,惡食乾嘔,大便欲去不去。諸醫皆以為虛弱痰飲,治之以滌痰湯、補心湯等藥,服之愈不安,以延至半月間。吳診之,其脈虛而無力。球曰:類乎傷暑。眾以為不然。吳究之其婦,此患因何而起?其婦曰:昨因天寒,換著棉衣,令婢取棉套一床蓋之,須臾煩渴寒熱,嘔吐時作,延至今日。球曰:誠哉!傷暑也。汝之棉套,曬之盛暑,夾熱收入箱中,必有暑氣尚未開泄。今人體虛,遇之易入,故病如是。婦曰:然。遂合黃連香薷飲,進二服而愈。
呂滄州治一人,病衄,浹旬不止。時天暑,脈弱,眾醫以氣虛不統血,日進參、耆、茸、附,滋甚。求治,呂至,食未頃,其所衄血已三覆器矣。及切其脈,兩手皆虛芤,右上部滑數而浮躁,其鼻赤,查而色白。即告之曰:此得之湎酒,酒毒暴悍,而風暑乘之,熱蓄上焦,故血妄行而淖溢。彼曰:某嘗飢走赤日,已而醉酒向風臥,公所診誠是。為制地黃汁三升許,兼用防風湯,飲之即效。
—人乘盛暑往途中,吐血數口,亟還則吐甚,胸拒痛,體熱頭眩,病且殆。或以為虛勞所致,與茯苓補心湯。滑伯仁至,診其脈洪而滑,曰:是大醉飽,胃血壅遏,為暑逼上行。先與犀角地黃湯,繼以桃仁承氣湯,去瘀血宿積,後治暑即安。
予在梅林時,余家橋有一婦人,暑月患咳嗽,身熱痰血,眾醫皆以為瘵。予診其脈浮弦,重按而虛,見其每咳嗽必連數十聲,痰不易出,甚至作吐。先以香薷飲加乾葛一劑,再以人參平肺散加減,後以嗽門風火刑肺方,服之而痊。
暑證例方
香薷飲 治感冒暑氣,皮膚蒸熱。
香薷(一斤) 扁豆 厚朴(各半斤)
四物加黃連;五物加赤苓、甘草,除黃連;六物加木瓜;四物除扁豆,即黃連香薷飲。
論曰:香薷飲,乃夏月通用之藥餌,常見富貴之家,多有備此,令老少時常服之,用以防暑。而不知人之宜此者少,不宜此者多也。若誤用之,必反致疾,何也?蓋香薷一物,氣香竄而性沉寒。惟其氣竄,所以能通達上下,而去菀蒸之濕熱;惟其性寒,所以能解渴除煩,而清搏結之火邪。然必果屬陽臟,果有火邪,果脾胃氣強,肥甘過度,而宜寒畏熱者,乃足以當之,且賴其清涼,未必無益。若氣本不充,則服之最能損氣;火本非實,而服之乃以敗陽。凡素稟陰柔,及年質將半,飲食不健,軀體素弱之輩,不知利害,而效尤妄用者,未有不反助伏陰,損傷胃氣,而致為吐瀉腹痛,及陰寒危敗等症。若加黃連,其寒尤甚;厚朴破氣,均非所宜。
生脈散 治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渴多汗,肺虛而咳。
人參(五錢) 麥冬 五味子(各三錢)
—加竹葉,一去五味子換梔子,一加黃耆、甘草,服之令人氣力湧出。
犀角地黃湯 治吐血、衄血、便血、嗽血、蓄血,胃火熱甚,逼血妄行。
生地(一兩五錢) 白芍(一兩) 犀角 丹皮(二錢五分)
—加黃芩、梔子、柴胡。(因怒吐血。)
人參白虎湯 治渴欲飲水,口燥心煩,背惡寒。
石膏(一斤) 人參(三兩) 知母(六兩)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竹葉石膏湯 治傷暑發渴脈虛。
石膏(一斤) 人參(三兩) 麥冬(一升) 甘草(二兩) 半夏(八兩) 竹葉(二把)
加姜煎。
人參平肺湯
人參 青皮 茯苓 知母 桑白皮 麥冬 天麻 甘草 粳米 五味子 地骨皮 滑石粉
清暑益氣湯 治長夏濕熱炎蒸,四肢困倦,精神減少,胸滿氣促,身熱心煩,口渴惡食,自汗身重,肢體疼痛,小便赤澀,大便溏,脈虛。
黃耆(一錢) 人參(五分) 蒼朮(一錢) 神麯(五分) 五味子(九枚) 白朮(五分) 青皮(二分半) 陳皮(五分) 甘草 麥冬 當歸(各三分) 黃柏(二分) 澤瀉(五錢) 升麻(一錢) 葛根(二分)
薑、棗煎。
清燥湯 治暑傷元氣,疰夏倦怠,濕熱乘之。
黃耆 神麯 黃連 豬苓 柴胡 甘草 蒼朮 白朮 麥冬 五味子 生地 陳皮 澤瀉 茯苓 黃柏 人參 當歸 升麻
薑、棗煎。
枇杷葉散 治暑毒攻心,嘔吐鮮血。
香薷(三分) 厚朴(四兩) 甘草 麥冬 白茅根(各一兩) 陳皮 丁香 枇杷葉(各半兩) 木瓜(一兩)
暑瘵方 治見暑瘵論。
生地 當歸 黃連 黃芩 梔子 陳皮 貝母 茯苓 甘草 桔梗 薄荷 麥冬 五味子
暑咳方 治肺火夜咳。
苡仁 山藥 竹葉 雪梨
水二碗,煎八分服。
六一散 一名天水散,見熱門。
玉泉散 治內熱煩渴,頭痛,二便閉結,溫疫斑黃,及熱痰喘嗽等症。
石膏(六兩,生用) 粉甘草(一兩)
—加硃砂三錢。
上為極細末,每服二三錢,新汲水,或熱湯,或人參湯調下。
草還丹(又名青蒿丸。)
青蒿一斗五升,童便三斗,文武火熬,約童便減至二斗,去青蒿,再熬至一斗,入豬膽七個,再熬數沸,用甘草末收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三黃丸 治丈夫婦人,三焦積熱。上焦有熱攻衝,眼目赤腫,頭項腫痛,口舌生瘡。中焦有熱,心膈煩躁,飲食不美。下焦有熱,小便赤澀,大便閉結。五臟俱熱,即生癰癤瘡痍。及治五般痔疾,糞門腫痛,或下鮮血。
黃連(淨) 黃芩 大黃(各十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熱水吞下。視臟腑虛實,加減服之,積熱亦宜。
三黃湯 通治熱氣。
黃連(七錢五分) 黃柏(五錢) 黃芩(一兩) 梔子(五錢)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煎去渣,熱服。如未效再服。
綠豆飲 凡熱毒勞熱,諸火熱極,不能退者,用此最妙。
用綠豆不拘多寡,寬湯煮糜爛,入鹽少許,或蜜亦可,待冰冷,或厚或稀或湯,任意飲食之,日或三四次不拘。此物性非苦寒,不傷脾氣,且善於解毒,除煩,退熱止渴,大利小水,乃淺易中之最佳最捷者也。若火盛口甘,不宜厚味,但略煮半熟,清湯冷飲之尤善,除煩清火。
雪梨漿 解煩熱,退陰火,此生津止渴之妙劑也。
用清香甘美大梨削去皮,別用大碗盛清冷甘泉,將梨薄切,浸於水中,少頃,水必甘美,但頻飲其水,勿食其梨,退陰火極速也。
大生湯 治疰夏。
人參 天冬 麥冬 五味子 黃柏 當歸 牛膝 紅花 枸杞 生地
下集卷之五
濕勞
經旨
經曰:濕氣大來,土之勝也,寒水受邪,腎病生焉。風氣大來,木之勝也,土濕受邪,脾病生焉。
脾惡濕。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禁濕地濡衣。
谷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
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流於膀胱,則為溺與氣。
濕則濡泄。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陽受風氣,陰受濕氣。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脈法
浮緩而濡而小者,外濕。
沉緩而細而微者,內濕。
遲緩為寒濕。
洪緩為濕熱。
弦緩為風濕。
脈緊為寒,脈長為濕。
總論
吳澄曰:虛勞失血之症,暑熱燥火,固應有之,而濕亦何有類虛損也?蓋六氣之中,皆能傷人,皆有相似,而惟濕之一症,令人難測。如陰邪小,人感之,不知不覺,及其既也,或兼風,或挾寒挾暑,兼之長夏濕熱用事,損傷元氣,倦怠嗜臥,精神不足,煩熱咳嗽,有似虛損之症。夫濕能傷脾,脾土一虧,百病根源發軔於此,豈獨外損乎?
濕勞
諸濕為土,火熱能生濕土,故夏熱則萬物潤,秋涼則復乾燥。濕本不自生,因乎火熱怫鬱,水液不能宣通,停滯而生水濕也。凡病多自熱生,而熱氣尚多,以為兼症。經云:明知標本,正行無間是也。世俗不詳《內經》之旨,但執滋補之說,怫鬱轉加,而病愈甚。當求病之所在,以平為期而已。戴人有言曰:養生與攻病不同。近世人以補劑治病,宜乎難望其效。
澄按:濕多生水腫脹滿,泄瀉濕痹,脾胃之症。今類虛損者,以其火熱怫鬱,精液不能宣通,脾虛受濕,氣血凝泫水穀道路,生痰上湧,不生肌肉,而為失血潮熱自汗之症。
濕鬱吐血
外感雨濕,鬱於經絡,血溢作衄,及血溢流入於胃,胃滿亦吐血,宜服除濕湯。
澄按:除濕湯治冒雨吐血,理中湯治傷胃吐血,皆用乾薑為君。丹溪治大吐血不止,亦用乾薑一味為末,童便調服,從治之法。可見乾薑亦為治吐血要藥也。
挾濕吐血
《卮言》云:古人言諸見血非寒症,皆以血為熱迫,遂至妄行,然皆復有所挾也,或挾風,或挾濕,或挾氣,又有藥石而發者,其本皆熱。上中下治,各有所宜。在上則梔子、黃芩、黃連、白芍、犀角、蒲黃,而濟以生地、丹皮之類。胃血古人有胃風湯,正是以陽明火邪為風所煽,而血為之動,中間有桂,取其能伐木也。若蒼朮、地榆、白芍之類,而濟以火劑。大腸血,以手陽明火邪,為風為濕也。治以火劑風劑,風能勝濕也,如黃芩、黃連、白芍、柏皮、荊芥、防風、羌活之類,兼用雞冠花,則又從類之義也。
濕必相兼
濕陰邪也,如柔媚小人,善於逢迎,使人家國已移,而人莫覺其非。其傷於人也,日積月累,不輕發動,必兼風兼暑,兼寒兼熱,引而後發,洋溢上下中外,無處不到。
澄按:濕之潛伏於人身也,多在於已午之月,其變動而出也,多在於夏秋之間。是以一歲之中,每當收肅之令,其兼風者,則為風濕;其兼熱者,則為濕熱;其兼寒者,則為寒濕;有兼暑,則暑濕。傷於外者,坐臥卑地,冒雨著濕。傷於內者,生冷酒面,恣縱無度,則脾胃受傷,不能制濕。蓋濕必兼熱,熱多兼濕,如長夏暑熱,萬物潤溽,非必大雨時行,而後生濕也。是以秋病多於四時,皆外邪勾引,相兼而出,或變時行,或為瘧痢,種種之症,令人難測。其初仍外感也,治之不善,累久神疲,留而不去,則痰血咳嗽,潮熱泄瀉,則又有濕勞之症矣。
濕痰類虛損
脾具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運,故能使心肺之陽降,而肝腎之陰升,而成天地之泰,是為平人。今也七情內傷,六淫外感,飲食失節,房勞致虛,脾土之陰受傷,轉輸之官失職,而成天地不交之否。清濁相混,隧道壅塞,鬱而為熱,熱留為濕,變症不測,有類虛損。
澄按:虛損未有無痰者也,痰皆由於脾之不健運所生。脾皆由於濕之所浸淫而致,故津液既凝聚為痰,不復周潤三焦,而成咳嗽潮熱泄瀉,飲食減少,毛髮焦,精神倦,四肢軟,全似虛損,而不知濕痰之為害也。
脾胃論
東垣曰:夫脾胃虛弱,遇六七月間,河漲霖雨,諸物皆潤,人汗沾衣,身重短氣,甚則四肢痿軟,行步不正,腳欹眼黑欲倒,此腎水與膀胱俱竭之狀也,當急救之。滋肺氣以補水之上源,又使庚大腸不受邪熱,不令汗大泄也。汗泄甚則亡津液,亡津液則七神無所依。經云: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者,庚大腸所主,三伏之義,為庚金受困也。若亡津液,汗大泄,濕令亢盛,則清肅之氣亡,燥金受囚,風木無可以制,故風濕相搏,骨節煩疼,一身盡痛。亢則害,承乃制是也。孫思邈云:五月常服五味子,是瀉丙火,補庚大腸,益五臟之元氣。壬膀胱之寒,已絕於已,癸腎水已絕於午,今更逢濕旺,助熱為邪,西方北方之寒清絕矣。聖人立法:夏月宜補者,補天元之真氣,非補熱火也,令人夏食寒是也。為熱傷元氣,以人參、麥冬、五味子生脈。脈者,元氣也。人參之甘,補元氣,瀉熱火也。麥門冬之苦寒,補水之源,而清肅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瀉火,補庚大腸與肺金也。
陽明病濕勝自汗論
或曰:濕之與汗,陰乎陽乎?曰:西南坤土也,脾胃也。人之汗,猶天地之雨也。陰滋其濕,則為霧露為雨也。陰濕寒下,行之地氣也。汗多則亡陽,陽去則陰勝也,甚則為寒中;濕勝則音聲如從甕中出雲云。濕居中,水也,相家亦有說土音如居深甕中,言其壅也、遠也、不出也,其為審矣。又知此二者,一為陰寒也。《內經》云:氣虛則外寒。雖見熱中,蒸蒸為汗,終傳大寒。知始為熱中,表虛亡陽,不任外寒,終傳寒中,多成痹寒矣。色以候天,脈以候地,形者乃候地之陰陽也。故以脈氣候之,皆有形無形可見者也,宜調衛湯。
濕熱成痿肺金受邪論
六七月間,濕令大行。子能令母實而熱旺,濕熱相合,而刑庚大腸,故寒涼救之。燥金受濕熱之邪,絕寒水生化之源,源絕則腎虧,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軟癱瘓,不能動,行走不正,兩足欹側,以清燥湯主之。
澄按:長夏蒸熱,濕土司令,火熾之極,金伏之際,而寒水絕體,為病最多。惟東垣《脾胃論》所著極詳,但未言其為虛損,而其症則皆似虛損也。況真元不足之人,不自保養,快情恣欲,飲酒無度,或食煎炒煿炙之物,辛熱猛烈之劑,腎水愈虧,心火益熾,暑熱交蒸,內外合邪,因而失血者有之;金受火傷,因而咳嗽者有之;腎絕生化之源,因而煩熱者有之;脾為暑濕所侵,因而痰起者有之;熱則傷氣,因而倦怠無力者有之。有因暑濕,而漸至內傷;有原內傷,而再受暑濕者。虛人至此之際,亦生死之一大關頭也,不可不慎。
神芎導水丸論
太無言:河間訂此方,治一切熱症,其功不可縷述。設或久病鬱熱,無問瘦悴老弱,並一切症者,始自十丸,每服再加十丸,可下者以利為度,常服此,但除腸垢積滯,不傷和氣,推陳致新,得利便快,並無藥燥騷擾,亦不困倦虛損,頗遂病人心意。或熱甚必須急下者,便服四五十丸,未知再服,以意消息之。常服二三十丸,不利動臟腑,但有益而無損。或婦人血下惡物,加桂枝五錢,病微者常服,病重者亦取利,因而經滯通惡物下也。凡老弱虛人,脾胃經虛,風熱燥郁,色黑齒槁,身瘦焦痿,或服辛熱藥過度,變三消等症,或熱甚於外,則肢體燥攪,盛於內則神志躁動,怫鬱不開,變生諸症,皆宜令服。惟臟腑滑泄,裡寒脈遲,或婦人產後下血不止,及孕婦等,則不宜服。除此,一切風熱雜病,勞倦傷,昏悶壅塞,神氣不和,平人保養,常服自顯其功。故戴人治法,必以此為先驅,勢甚者,須行舟車、禹功、浚川也。
澄按:世人治虛損,專尚滋補,一見神芎、禹功、舟車之論,必大駭驚呆。醫家病家,不能悟其玄妙,以為此種峻厲猛悍之劑,決非病症相宜,寧死不悟。豈知前賢著方立言,必不杜撰好奇而為此也。河間、戴人主此以治濕勞,蓋病根不除,病必不去,宣通氣血,非此不能。藥雖峻猛,似非虛者所宜,然火熱怫鬱,津液凝滯,大便燥結,經絡閉塞,非此不通。而用之之法,亦有斟酌,看人虛實強弱,於丸數增減,或初服三五丸,再服加二三丸,是急藥緩攻,病久亦不礙。經曰有故無殞,此之謂也。
吐血治法
冒雨著濕吐血,以除濕湯。傷胃吐血,以理中湯。因啖辛熱吐血,以二合灰散。血熱妄行,四生丸。熱毒上攻吐血,以五神散。錯經逆行吐血,以四物加梔子、童便、薑汁。
治案
李東垣治樞判白文舉,年六十二,素有脾胃虛損病,目疾時作,身面目睛俱黃,小便或黃或白,大便不調,飲食減少,氣短上氣,怠惰嗜臥,四肢不收。至六月中,目疾復作,醫以瀉肝散,下數行而前疾增劇。李謂大黃、牽牛雖除濕熱而不能走經絡,下咽不入肝經,先入胃中;大黃苦寒,重虛其胃;牽牛其味至辛,能瀉氣,重虛肺本,嗽大作。蓋標實不去,本虛愈加,適當暑雨之際,素有黃症之人,所以增劇也。此當於脾胃肺之本臟,瀉外經中之濕熱,制清神益氣湯主之而愈。
虞恆德治一人,年三十二歲,三月間房事後乘馬渡河,遇深淵沉沒,幸馬健無事,連濕衣行十五里許抵家,次日憎寒壯熱,肢節煩疼,似瘧非瘧。醫作虛治,用補氣血藥,服月餘不效。更醫作瘵治,用四物加黃柏、知母、地骨皮之類,及大補陰丸倍加紫河車。服至九月,反加滿悶不食,雇乳嫗,日止飲乳汁四五杯,米粒不入。虞診視六脈皆洪緩,重按若牢,右手為甚,作濕鬱治。用平胃散倍加蒼朮、白朮、茯苓、川芎、香附、砂仁、防風、羌活,加姜煎。黃昏服一帖,一更時服一帖,至半夜遍身發紅丹似癮疹,片時遂沒而大汗,索粥吃,與粥一碗,由是諸症皆減能食。與前方三帖後,以茯苓滲濕湯倍加白朮,二十帖而安。
羅謙甫治一人,年三十餘,形色黑瘦,飲食倍進,食後吐酸,食飯干惡難吞,常有結痰注於胸中,不上下下,稍勞則頭眩眼花,或時鼻衄,糞後去紅或黑。午後至晚,胸膈煩熱,眉心時痛,好睡,醒來口苦舌乾,盜汗夢遺,腳冷,手及臂尖生膿疱瘡。醫以四物涼血湯,投之不效。羅診之,左脈小弱而數,右脈散柔而數,俱近六至,曰:脈症皆屬陰虛,作陰虛治之不效,何也?此必脾虛濕鬱為熱而然也。今用滋陰降火,反滋濕而生熱,病何由安?宜用參、耆甘溫之劑,補脾去濕可也。問曰:丹溪論黑瘦者、鼻衄者、脈數者,參、耆當禁。羅曰:醫貴知變,不可執泥。《脈經》云:數脈所主,其邪為熱,其病為虛。遂以人參二錢,黃耆一錢五分,白朮、麻黃根、生地、茯苓、麥冬各一錢,當歸、川芎各八分,黃芩七分,麥芽、厚朴、黃柏各五分,五味子、柴胡、澤瀉、梔子各七分,甘草五分,服十餘帖而安。
丹溪治一女子,十七八歲,發盡脫,飲食起居如常,脈弦而澀,輕重皆同。此厚味成熱,濕痰在膈間,復因多食酸梅,以致濕熱之痰、上升之氣至於頭,重蒸發根之血,漸成枯槁,遂一時脫落。乃用補血升散之藥,以防風通聖散去硝,惟大黃三度酒製炒,兼以四物酒製,合作小劑,煎以灰湯,入水頻與之。兩月餘,診其脈,濕熱漸解,乃停藥,淡味調養,二年髮長如初。
予治一人,五月間濕令大行,因食過宿之飲食,腹脹痛。醫以平胃、保和、香砂治之益甚,夜不能臥。一醫以為虛損,用桂、附溫補下元之藥,腰痛更劇,小便短澀,淋濁不清,食減,七晝夜不合眼。予診之,左脈浮而虛,右寸濡細,右關滑,兩尺微弱。天時悶熱,連旬晴雨,濕邪直入太陰,合谷飪之邪,從口而入,久則中土重困,腹痛轉劇,食減淋濁,脾腎失職,而又頻用削伐中氣之劑,不益困乎?因制佩蘭散與服,不二劑痛頓止,人稱神奇。(方見後。)
濕勞例方
神芎導水丸 治癆瘵停濕,二陽病鬱熱。
黃芩(二兩) 黃連(五錢) 川芎(五錢) 滑石(四兩) 薄荷(五錢) 黑牽牛(四兩) 大黃(二兩)
戴人每言導水丸,必用禹功散繼之,舟車丸隨後。
禹功散 一名大聖浚川散。
大黃(一兩) 甘遂(半錢) 牽牛(一兩) 木香(三錢) 芒硝(二錢五分) 郁李仁(一兩) 薑湯下。
舟車神佑丸
甘遂(一兩,醋炒) 大黃(二兩) 芫花(一兩,醋炒) 汞粉(一錢) 大戟(一兩,醋炒) 青皮(一兩) 木香 檳榔 陳皮(各五錢) 取蠱,加蕪荑五錢。
為末,水丸,空心服。
木香檳榔丸 流濕潤燥,推陳致新。
木香 檳榔 青皮 陳皮 廣茂 枳殼(各一兩) 川連(一兩) 黃柏 大黃(各三兩) 黑牽牛 炒香附(各四兩)
此戴人經驗四方也,善治下虛上實,抑火升水,流濕潤燥,推陳致新,資陰伐陽,散郁破結,活血通經,及治肺痿喘嗽,胸膈不利,脾濕黃疸,宿食不消,一切雜症。
平胃散 停濕痰飲痞膈,宿食不消,山嵐瘴氣。
蒼朮(二錢) 厚朴 陳皮 甘草(一錢)
五苓散 通利諸濕。
豬苓 白朮 澤瀉(十八銖) 茯苓(一兩六錢五分) 桂(五錢,或用桂枝)
上為末,每服三錢,暑加硃砂、燈心煎。
除濕湯 治冒雨著濕,鬱於經絡,血溢作衄,及血溢流入於胃,胃滿吐血。
茯苓 乾薑(各四錢) 甘草(炙) 白朮(各二錢)
上銼,每服四錢。頭疼加川芎二錢,亦最止浴堂中發衄。
清神益氣湯
茯苓 升麻(各二分) 澤瀉 蒼朮 防風(以上各二分) 生薑(以上六味,能走經除濕而不守,故不瀉本臟,補肺與脾胃,本中氣之虛弱) 青皮 橘皮 生甘草 白芍 白朮 人參(以上六味,皆能守本而不走經者,不滋經絡中邪,守者,能補臟中之元氣) 黃柏 麥冬 人參 五味子(以上四味,去時令浮熱濕蒸)
上拌,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
佩蘭散 濕邪直入太陰,腹痛淋濁。
茯苓 半夏 白蔻仁 杜仲 鮮蓮子 鮮荷葉 鮮稻葉 鮮佩蘭葉(《騷》云紉秋蘭以為佩,能闢穢惡之氣,即避汗,醒頭草是也)
上以佩蘭葉為君,余藥各等份。
白朮散 虛熱而渴。
人參 白朮 木香 茯苓 藿香 甘草(各一兩) 乾葛(二兩)
不能食而渴,倍加葛根。能食而渴,白虎加人參服之。
升陽除濕湯 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腸鳴腹痛,泄瀉無度,小便黃,四肢困弱。
甘草 麥芽 陳皮 豬苓(各三分) 澤瀉 益智仁 半夏 防風 神麯 升麻 柴胡 羌活 蒼朮(各一錢)
上㕮咀,作一服,姜三片,棗二枚。
導赤散
生地 木通 甘草梢 淡竹葉
等份煎。
胃苓湯 五苓散合平胃散。
豬苓 茯苓 白朮 澤瀉 桂(一方用掛枝。以上五苓散) 蒼朮 厚朴 陳皮 甘草(以上平胃散)
白朮酒 感濕咳嗽,身體重痛。
白朮(一兩,泔浸一宿,土蒸切片,炒黃色)
酒二鍾,煎八分,服。
神朮散 祛各經風濕。
川芎 白芷 羌活 藁本 細辛 甘草(各一兩) 蒼朮(米泔浸,五兩)
大無神朮散
用平胃散加石菖蒲、藿香。
十棗湯
芫花 甘遂 大戟 大棗(有用棗肉為丸)
先煮棗去核,內前藥。強人服一錢,虛服五分。
澤瀉湯
澤瀉(五兩) 白朮(二兩)
羌活勝濕湯
羌活 獨活 藁本 防風(各一錢) 甘草(五分) 川芎(二分) 蔓荊子(三分)
防己黃耆湯 風濕自汗,身重脈浮。
防己 白朮 黃耆 甘草
清熱滲濕湯 濕病兼熱。
黃連 赤苓 澤瀉 黃柏(各一錢) 蒼朮(一錢五分) 白朮(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
方見各門
防己丸(見痰。)
豬苓分水散(見泄。)
下集卷之六
積熱
經旨
經曰:壯火食氣,少火生氣。
澄按:凡屬熱者,皆壯火之病。少火之火,無物不生;壯火之火,無物不耗。
又曰: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外溢則衄血,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
澄按:寒則凝聚,熱則流通,故五臟之積,皆由寒而起也。然有稟質之偏,日食辛熱煿炙之物,常服溫烈金石丹藥,損鑠真液,有積熱成虛損之症者。
陽絡陰絡,內溢外溢,論見失血門中,腸胃本無血辨。
脈法
脈浮虛數為虛熱,沉實數為實熱。各隨其部位,以斷何經積熱。
沉數里熱,沉實而數曰積熱。
脈浮大而長,脾有大積。
脈大而數,腹痛嘔涎,為蟲積。
總論
吳澄曰:世之治虛損者,不曰滋陰降火,則曰溫補脾腎,所以有偏於黃柏、知母者,有偏於桂、附、河車者,是皆以彼之病,合我之藥,而不知察病立方之法也。其次則平平淡淡,不寒不熱,不補不消,與症絕不相干,以為神奇穩妥。若犀角、黃連、石膏之屬,守真、戴人之法,則皆搖首驚畏,駭異非常,反云弄險,不敢不敢。殊不知有種積熱類虛損之症,非此不除,病終不愈,有病則病當之,須知有故無殞也。蓋藥與病當,則巴霜、砒石,亦能奏功;藥不當病,則生薑、甘草,亦能殺人,是在用者之何如耳。故立積熱類虛損之一症。
積熱成勞
丹溪曰:蒸蒸發熱,積病最多。嗜欲者,心中實怯,故每迎師用藥,喜補而憚攻,抑知積之不去,熱亦不去也。多補是重閉其氣,是資其邪而益其病也。初起未久,胃氣尚強,急當推之,而後議補,則無反復之憂。若失機遷延,日遠莫能為計,欲補則無成功,欲攻則胃氣已壞,畏首畏尾,待死而已。
澄按:今時虛損之症,可保全者,百無二三,非盡不可治也,皆人自誤死耳。如東垣云:病不早治,日數久淹,或困乃求醫,法不及用,病勢已盈,豈為天命?今時則不然,死於病者半,死於醫者半。死於病者,輕忽自視,因循觀望,苟且延挨,及病已成,而後藥之,是猶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也。死於醫者,病可圖為,彼罔知治,藥餌妄投,朝更暮易,將病人之真元,消磨殆盡,而云難治,是何異於落井下石也耶。今時之弊,莫此為甚,欲望保全,其可得乎?
虛勞皆積熱做成
虛勞皆積熱做成,始健時,可用子和法;日後羸敗,四物加減,送消積丸,使熱不再作也。
澄按:子和法,即舟車、禹功、神芎導水之類,去積宣熱,疏通氣血。始健時,元氣未傷,不須畏忌,可攻可導也。倘日久羸敗,則前法又不可用,而改以四物送消積丸,使熱不再作,此亦不得已之法也。
又按:病有生成者,有變成者,有做成者。初起一症謂之生,再轉一症謂之變,藥餌妄施謂之做。生者不假人力,原自生成。變者調攝失宜,隨病所化。做者純是人力,並非本來。如丹溪云積熱做成者,此病做病耳。今時皆以藥做之,如米之做飯、做粥、做酒之類,隨人做之,無不成也。如偶感外邪未清,本非勞嗽也,而以天冬、百合、紫菀、兜鈴之類做之,則勞嗽成矣。本無蒸熱也,而以二地、二冬、丹皮、地骨皮之類做之,則蒸熱成矣。本不失血也,而以龜板、元參、牛膝、童便、地黃、麥冬之類做之,則失血見矣。本不泄瀉也,而以玉竹、當歸、黃柏、知母之類做之,則泄瀉成矣。推而廣之,豈獨虛勞一症哉?如妊娠分娩,本不難產也,而人皆做之。蓋天生天化,順成其道,不假施為,瓜熟蒂落,此自然之理也。醫家惟恐其產之不難,而以催生藥做之;產家惟恐其不難,而以驚慌恐懼做之;收生穩婆惟恐其不難,而以探胎試水勒出做之,則難產成矣。至若鳥獸,苦無人做,則亦無難產之症矣。又如小兒急慢驚風,類多假搐,醫者惟恐其不成,而以牛黃、紫雪、冰、麝之類做之。外科癰疽,本不內陷也,醫者惟恐其不成,而以攻毒清涼之藥做之。又如眼科,未必遂瞎也,醫者惟恐其不瞽,而以辛竄燥烈之劑、冰伏點眼之藥做之。至於膨脹膈噎,何症不然,而豈獨虛勞乎?姑錄一二,以為當世戒。
積熱論
酒麴煎煿,雄附峻補,皆能生熱,謂之積者何哉?朝斯夕斯,其所由來尚矣。夫人偏陰不可無陽,偏陽不可無陰,惟在冷暖得中而已。矯枉過正,識者憂之。
澄按:積熱之症,惟嗜酒者最甚。煎炒煿炙,辛熱峻藥,雖能生積生熱,而朝斯夕斯者,不能如酒之多,亦不能如酒之頻,況燒酒酷烈猛悍,飲之無度,或酒後之面,或飯後之酒,日積月深,消耗津液,有似虛勞之症。
暴熱積熱
暴熱者,病在心肺。積熱者,病在肝腎。暴熱者,宜《局方》雄黃解毒丸。積熱者,宜《局方》妙香散。
澄按:積熱為害,在肌肉、經絡,則為癰腫;在腸胃,則為消渴;在五臟,則消津液;在筋骨,則骨蒸勞熱。
肺熱證
王海藏治皮膚如火燎,而以手重取之不甚熱,肺熱也,目白睛赤,煩躁引飲,單與黃芩一物湯。
積聚成勞用藥
夫眾疾皆起於虛,虛生百病。積者五臟之所積,聚者六腑之所聚,如斯等疾,多從舊方,不假增損。虛而勞,其弊萬端,宜隨病加減,聊復審其冷熱,記其增損之主耳。虛勞而頭痛後熱,加枸杞、玉竹。虛而欲吐,加人參。虛而不安,亦加人參。虛而多夢紛紜,加龍骨。虛而多熱,加生地、牡蠣、地膚子、甘草。虛而冷,加當歸、川芎、乾薑。虛而損,加鍾棘刺、肉蓯蓉、巴戟天。虛而大熱,加黃芩、天冬。虛而多忘,加茯神、遠志。虛而驚悸不安,加龍齒、沙參、石英、小草。若冷則紫石英、小草。若熱則用沙參、龍齒。不冷不熱,亦用之。虛而口乾,加麥冬。虛而吸吸,加胡麻、柏子仁、覆盆子。虛而多氣兼微咳,加五味子、大棗。虛而身強,腰脊不利,加磁石、杜仲。虛而客熱,加地骨皮、黃耆。虛而痰後有氣,加生薑、半夏、枳實。虛而小腸利,加桑螵蛸、龍骨、雞肫皮。聊記增減之一隅,處方准此。
治案
丹溪治一人,體長筋露,體虛而勞,頭痛苦,自意不療,脈弦大兼數。尋以人參、白朮為君,川芎、陳皮為佐,服至五日余未瘳,以藥力未至耳,自欲加黃耆,朱弗許。翌日,頭痛頓愈,但脈微盛,又膈滿不飢而腹脹,審知其背加黃耆也。遂以二陳加厚朴、枳殼、黃連,以瀉其衛,三帖乃安。
睦州楊寺丞女事鄭迪功,有骨蒸內熱之症,時發外寒,寒過內熱附骨,蒸盛之時,四肢微瘦,足趺踵。其病在五臟六腑之中,眾醫不瘥。因遇徽州吳醫看曰:請為治之。只單用石膏散,服後體微涼,遂如故。其方出《外臺秘要》,只用石膏研細,十分似面,以新汲水和服方寸,取身無熱為度。余按:此必有積熱,故用之應手取效。
李時珍少時,因感冒咳嗽既久且犯戒,遂病骨蒸發熱,膚如火燎,每日吐痰碗許,暑月煩渴,寢食俱廢。偶思東垣治肺熱如火燎,煩渴引飲而盡盛者,氣分熱也,用一味黃芩湯,瀉肺經之火,遂按方用黃芩一兩,水二鍾,煎一鍾,燉服。次日身熱盡退,而痰嗽皆愈。藥中肯綮,如應桴鼓,醫之妙有如此哉。
予治休邑孟街富來橋吳左之女,年二十七歲,偶因感冒發熱,諸醫作骨蒸治,不瘥。予診之,見其痰嗽,身如火燎,而以重手取之則不熱,知其熱在皮膚也。先以清骨散與之,熱稍減。憶時珍先生有此一案吻合,照法用之,次日盡減。因嘆如應桴鼓之語,非謬欺人也。
積熱例方
三黃湯 積熱蘊隆,三焦皆熱,大小便閉。
黃連 黃芩 大黃(濕紙煨,等份)
加姜三片,煎服。
洗心散 壯熱煩躁,風熱壅甚,大小便閉澀。
大黃 甘草 當歸 白芍 麻黃(各三兩) 白朮(七錢五分) 荊芥穗(三兩) 加薄荷、生薑。
四順清涼飲 治血熱蘊結壅滯。
大黃 赤芍 當歸 甘草(等份)
消積丸 一切積熱瘀血,堅積石瘕。
海粉 石鹼 三稜 莪朮 五靈脂 紅花 香附
治虛勞日久,不任舟車、禹功等丸者,宜四物湯送下。
芎黃湯 肺經實邪,風熱相合,性急火搖動焰而旋轉,其脈弦而緊洪。
羌活 川芎 大黃 甘草
上㕮阻為末,每服五錢。
黃連解毒湯 一切火熱,表裡俱盛,吐血衄血。
黃連 黃芩 黃柏(等份)
劉河間曰:傷寒表熱極甚,身疼頭痛不可忍,或眩或嘔,里有微熱,不可發汗吐下,擬以小柴胡、天水、涼膈之類和解,恐不能退其熱勢之甚;或大下後,再三下後,勢熱尚甚,本氣損虛,而脈不能實,擬更下之恐脫而立死,不下亦熱極而死;或濕熱內余,小便赤澀,大便溏泄頻並少而急痛者,必欲作痢也,宜黃連解毒湯。
瀉心湯 心氣不足,吐血衄血。
黃芩 黃連 大黃(酒浸,九蒸九曬,等份)
三黃丸
即前方蜜丸,開水下三四十丸。
清胃散 胃有積熱。
生地 丹皮 黃連 當歸 升麻
—方加石膏。
三承氣湯
大黃(四兩) 芒硝 厚朴(二兩) 枳實(三枚)
小承氣:去芒硝。(不宜急下,以去芒硝。)
調胃承氣:去厚朴、枳實,加甘草(恐傷上焦,故去樸、實,恐傷胃氣,故加甘草。)
梔子金花丸
即黃連解毒湯為丸,治中外諸熱。
當歸龍薈丸 治一切肝膽之火,亦治盜汗,肝移熱於肺而咳嗽。
當歸(酒洗) 龍膽草(酒洗) 梔子(炒黑) 黃連(炒) 黃柏(炒) 黃芩(炒,各一兩) 大黃(酒浸,二錢) 青黛(水飛,二錢) 蘆薈(五錢) 木香(二錢) 麝香(五分)
蜜丸,薑湯下。
抽薪飲 諸凡火熾盛而不宜補者。
黃芩 石斛 梔子 木通 黃柏(各三錢) 枳殼 澤瀉(一錢五分) 甘草(三分)
徙薪飲 三焦一切火熱。
陳皮(八分) 黃芩(二錢) 麥冬 白芍 黃柏 茯苓 丹皮(各一錢五分)
安胃飲 胃火上衝,呃逆不止。
陳皮 山楂 麥芽 木通 澤瀉 黃芩 石斛
柴胡清肝散 肺膽三焦風熱。
柴胡 黃芩 梔子 川芎 人參(各一錢) 甘草(五分) 連翹 桔梗(各八分)
梔子清肝散
柴胡 梔子 丹皮(各一錢) 當歸 川芎 白芍 茯苓(各七分) 牛蒡子 甘草 白朮(各五分)
清胃飲 一切風熱濕痰。
石膏 梔子 黃連 黃芩 當歸 生地 白芍 蒼朮(各一錢) 青皮(八分) 細辛 藿香 荊芥(各六分) 升麻 丹皮 甘草(各四分)
梔子仁湯 發熱潮熱,狂躁面赤咽痛。
梔子 赤芍 大青 知母(各一錢) 升麻 柴胡 黃芩 石膏 杏仁 甘草(各二錢) 豆豉(百粒)
—方無豆豉。
小黃丸 熱痰咳嗽。
黃芩 半夏(湯洗) 南星(湯洗,各一兩)
上為細末,薑汁浸蒸餅為丸。
又方 化痰止涎,除濕和胃,胸膈不利。
黃芩 乾薑 白朮 半夏 澤瀉 黃耆
蒸餅為丸。亦名小黃丸。
大黃湯
大黃(酒浸) 梔子(一錢二分) 黃芩(一錢) 升麻(二錢) 芒硝(一錢二分)
下集卷之七
屢散
總論
吳澄曰:外損之症,皆由客邪所傷,不行解散,偏用滋補,畏忌發表,致成虛損。今屢散不休,不知解托、補托之法,走泄真元,亦成虛損。此皆一偏之見也。夫有虛當補,有邪當散,此一定之理,良工亦不能廢其繩墨也。然醫貴權衡,過猶不及。倘拘泥之士,偏執不可滋補之法,而專從事於發表散邪,寧無犯實實虛虛之戒乎?愈表愈虧,邪終不出,則又有屢散成勞者。
屢散成勞
新咳有痰者,屬外感,宜隨時解散;無痰者,是火熱,只宜清之。久嗽有痰者,燥脾化濕;無痰者,清金降火。蓋外感久則鬱熱,內傷久則火炎,俱宜開鬱行氣,潤燥化痰。今人但知肺主皮毛,一遇外感風寒,疏散之外,又行疏散,別無他法,牢不可破,總以散邪為主。殊不知邪已傳裡,屢散走失正氣,不虛而虛,不損而損,遂成勞症而病成矣。又有一種形寒飲冷,新咳稠痰,固宜濕中散濕。若夫動氣火炎,久咳無痰,當清潤治之。治者不究其原,印定傷風,屢用辛溫之劑,遂致發熱自汗,食少,咳嗽不止,而成癆瘵不救之症。
澄按:肺為嬌臟,所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則邪留而不去。若以輕揚之劑投之,則腠理疏通,無復有變虛損之患矣。醫者不察,誤用滋陰降火之劑,未免閉門留寇,在內興災,以致咳嗽失血吐痰之症見矣,此誤補之為患也。若邪已入里,與表何干?而猶然疏之散之,寧不走泄正氣,耗喪真元乎?是又誤散之為患也。雖然猶有說焉,予下集中總以祛邪為急,治法中總以托散為先,至於滋陰降火之法,明辨與有外邪者不合,得無有偏於是,而蹈屢散之弊乎!不知其非也。醫貴中和,不宜偏倚,無使有太過不及之虞。用藥之法,如將大兵,相時度勢,運用一心,或散或補,各適其宜。余非不知滋陰降火之法而故違之,見今時之醫,用之者甚多,今時之病,死之者甚眾,亟而辨之,抑亦不得已耳。概見外損之症,十皆八九;而真陰真陽虧損者,十中二三,皆外邪未清做成者多。故分門別出,補散兼施,皆古人之陳法,非獨創之新奇,與外邪入內,印定傷風,屢散不休者不同。噫!後之學者,得是書而變通焉,勿執一途,以蹈斯弊,則幸甚矣。
論散法
凡一切陽虛者,皆宜補中發散;一切陰虛者,皆宜補陰發散;挾熱者,皆宜清涼發散;挾寒者,皆宜溫經發散;傷食者,則宜消導發散。感重而體實者,散之當重,宜麻黃湯之屬;感輕而體虛者,散之當輕,宜參蘇飲之屬。又東南之地,不比西北,地土不同,用藥迥別。其有陰虛陽虛,挾寒挾熱,兼食而為病者,即按法治之。但師古人之意,不可盡泥古人之方,隨時隨症,酌量處治可耳。
澄按:散方之制,散表邪也。風寒在表不散,邪何以出?然散之之法,亦難言矣。當散而不散者,謂之失汗;不當散而散者,謂之誤汗;當散而屢散不休者,謂之過汗;當散而散之太峻者,謂之亡陽。如元氣虛弱之體,感冒風寒,雖有表症,亦不可屢散、峻散,以傷其元,只宜和解,或兼補兼托,達邪外出。若概以表散治之,一表不已則再表,再表不已,則屢屢表之,汗出淋漓,邪終不解,而津液為之虧竭,真元為之重傷矣。
柯韻伯論散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治風者,不患無以祛之,而患無以御之;不畏風之不去,而畏風之復來。何則?發散太過,玄府不閉故也。昧者不知托表固里之法,遍試風藥以祛之,去者自去,來者自來,邪氣留連,終無解期矣。
澄按:人但知補之為補,而不知補之為散。人但知風邪之不去,而不知風邪之復來。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古人之方,但師其意。或不得其法,不以其方,不知其經,不達其變,以致邪漸入深,乘虛內陷。將欲補之,邪仍未盡,將欲散之,體弱難勝,畏首畏尾,則難兩顧矣。
屢散榮衛俱傷
人之一身,惟陰陽二氣,而陽氣猶為綱領。若體氣虛弱,屢散無休,必傷榮衛,則榮者不能榮於中,衛者不能衛於外,舊感之邪未出,新感之邪復入。況且汗多亡陽,陽去而陰不能獨留,則汗液既竭於外,心氣必慊於內,以致陰陽兩虛,而成虛勞不治之症。
澄按: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人必先虛也,而後邪入之。虛而冒邪,是虛中夾邪也,不知解托、補托,而惟散邪是務,則過散液竭,榮衛俱傷。再誤滋補,邪潛內伏,變為風勞,呼天求救,亦已晚矣。
內傷兼外感
東垣《脾胃論·內傷外感辨》深明飢飽勞逸發熱等症,俱是內傷,悉類外感,切戒汗下。以為內傷多外感少,只須溫補,不必發散。外感多而內傷少者,溫補中而少加發散,以補中益氣湯為主,加減出入。如內傷兼傷寒者,以本方加麻黃;兼傷風者,加桂枝;兼傷暑者,本方加黃連;兼傷濕者,本方加羌活,實萬世無窮之利。東垣實發明陽虛發熱之一門也。然世間真陰虛而發熱者,十之六七,亦與傷寒無異,反不論及,何哉?今之人,一見發熱,則曰傷寒,須用發散,發散而斃,則曰《傷寒》之書,治法已窮,奈何?豈知丹溪發明之外,尚有不盡之旨。趙氏嘗於陰虛發熱者,見其大熱面赤,口渴煩躁,與六味地黃湯,大劑一服即愈。
澄按:潔古枳朮丸,東垣改為補中益氣湯,以治陽氣不足,虛邪外侵。加減主治,啟後世無窮之悟端。趙氏改用六味地黃湯,而不用白虎、承氣,以治陰虛之裡熱,而不治陰虛之外邪。張景岳又制補陰益氣煎,以治陰氣不足,虛邪外侵。一以治陰,一以治陽,一治陰虛邪熱,一治陰虛內熱,皆以迴護內傷元氣為主也。
補虛法
傷寒、瘟疫,俱外侮之症,惟內實者能拒之,即有所感,而邪不勝正,雖病無害。最畏者,惟內虛之人,正不勝邪,邪必乘虛深入,害莫大矣,故曰傷寒偏打下虛人。且今人虛弱者多,強實者少,設遇挾虛傷寒,而不知速救根本,則百無一生。故《傷寒》曰:陽證得陰脈者死。正以陰脈即虛證也。此欲辨之,惟脈為主,而參以形證,自無失矣。蓋凡遇傷寒外熱等症,而脈見微弱浮空,舉按無力者,即是虛證,最不易解,最不宜攻。雖欲發汗,汗亦難出,即有微汗,亦不過強逼膚腠之汗,而必非榮衛通達之所化。若不顧虛實,而逼之太甚,則中氣竭,而危亡立至矣。然治虛之法,須察虛實之微甚。若半虛者,必用補為主,而兼散其邪。若大虛者,則全然不可治邪,而單顧其本,顧本則專以保命,命得不死,則元氣必漸復,或於七日之後,或十四日,甚者二十日之後,元氣一勝,邪將不攻自潰,大汗至而解矣。欲知其兆,亦察其脈,但得弱者漸強,小者漸大,弦者漸滑,緊者漸緩,則大汗將通,吉期近矣。凡用補之法,但當察其胸膈何如,若胸膈多滯者,未可補;年壯氣實者,未可補。若氣本不實,而胸腹無滯,則放膽用之。又若內無熱邪,而素宜用溫,其或氣有難行者,則必兼暖胃而後可。蓋補得暖而愈行,邪得暖而速散,切不可雜用消耗寒涼,以分溫補之力。其或初感寒邪,但見脈症真虛,邪不易散等症,則人參、熟地之類,開手便當速用,愈早愈妙。若或遲疑,則縱寇深入,反成難制矣。此治虛邪最善之法也。余用此法,活人多矣。常聞昧者有傷寒忌補之說,不知補者,所以補中,是即托裡之意。亦以寒邪如盜,其來在外,元氣如民,其守在中,足民即所以強中,強中正所以御外,保命玄機,惟此一著。何為補住邪氣,庸妄誤人,莫此為甚。因悉於此,用補《傷寒》治法之未備,漸用漸熟,方知其妙。自今而後,知必有不惑余言,而受生將無窮矣。
攻補托論
吳澄曰:古今言治外感者,不出汗、吐、下三法,三者之中,總為攻之一法,曰補、曰和,共為五法矣。余於五法之中,改和為托,則又約為攻、補、托三法矣。蓋邪氣熾盛,非攻不除,在表宜汗,在上宜吐,在下宜下,隨其所在而攻之,此攻之妙也。然稟質素弱,元氣不充,不能攻者而攻之則殆矣。邪退宜補,補者補其不足也。陽虛者補陽,陰虛者補陰,氣虛者補氣,血虛者補血,此治邪於未萌,或治邪於將退,此補之善也。然倘外邪未清,而概補之,寧不助紂為虐乎?邪居半表半裡宜和,和者,和其半表裡也。邪在表則汗,邪在裡則下,半表半裡不可汗、下,宜從中治,法當和之。然和之而有不能和者,則惟托之一法為最。凡邪在表,表可托也;凡邪在裡,里可托也;邪在中焦,中可托也;邪在三陰,陰可托也;邪在三陽,陽可托也。托者,迴護元氣也,必不以病之強弱為強弱,而總視人身之元氣強弱為強弱也。故攻補之中,總寓托之一法焉。人身元氣之盛衰異質,邪正之強弱異勢,病機之寒熱異情,臟腑之虛實異症,豈可執一?故體強利用攻,體虛利用補,虛中挾實利用托。斯法也,雖盧扁復起,不易吾言矣。蓋病有病之虛實,元氣亦有元氣之虛實。能知元氣之虛實,足以制病之虛實,則料病觀變,操縱由我。且六淫之氣,何地不有,四時更變,何歲不然,只顧沖和之元氣以為主宰,不必以外邪之所感為重輕。苟吾身之壯旺,即所感雖重,重亦輕也;苟吾身之衰弱,即所感雖輕,輕亦重也。氣煦血濡,精神完固,隨其所感而應之,則用攻,攻可也;用補,補亦可也;用托,托亦可也。不然,倘元氣空虛,氣血虧竭,而欲用攻,攻可克乎?精神不足,真元無存,而欲用補,補可起乎?邪實正虛,真元枯槁,而欲用托,托可出乎?大抵攻、補、托三法,而托常居攻、補之中,能托則可以補,可以無補;能托則可以攻,可以無攻,權衡在我,是三法總歸之於托之一法也。而托之一法,亦兼二法焉,兼攻而托,是為解托;兼補而托,是為補托,是二法仍歸之一法也。此所謂審元氣之盛衰,察病情之虛實,而施攻、補、托之三法也。其二法十三方,見上集治法。
形氣俱病
虛人傷風,屢散屢發,形氣俱病,虛者當用補中益氣湯,佐以和解。倘專泥發散,恐脾氣益疏,邪乘虛入,病反增劇也。
治法
陽虛者,助衛內托散。陰虛者,益營內托散。陰陽兩虛者,雙補內托散。用心太過,寧神內托散。房勞太過,補真內托散。七情內傷,寧志內托散。勞力太過,理勞神功散。
以上補托之法。
寒重熱輕,柴陳和解湯。熱重寒輕,柴芩和解湯。日輕夜重,升柴拔陷湯。表實裡虛,葛根解托湯。餘邪不盡,寧神內托散。
以上解托之法。
治案
予在武林江干,陳爾迪因病目,醫為發散太過,至春末吐血碗余,咳嗽潮熱,脅痛,飲食減,肌肉消。武林諸醫盡以為瘵,俱辭不治。予診之,見其氣倦神疲,脈浮弦而不細,微帶數,知其表邪未清,乃以理陰煎,間以益營內托散,數劑服之,貼焉而臥。飲食仍未進,以資成湯加減,又以參苓白朮散,調理而痊。
休邑申明亭謝氏媳,患瘧不止,眾醫屢散不休,食少肌瘦,汗多咳嗽,大便不結,脈弦數無力,將成虛怯。予在椒沖,迎請診之,知其瘧邪未清,與以補中益氣湯加秦艽、鱉甲、制首烏、白芍。二劑瘧止汗少,大便仍瀉,再以升補中和湯,加補骨脂、何首烏、白芍,大便瀉止。後以十全大補加減為丸,遂不復發。
予治虞山顏三舍,春初偶感風寒,發熱咳嗽。醫家以九味羌活湯、芎蘇飲,屢散不休,即汗出不止,昏憒發呃,氣促,脈三五不調,浮大無力。予知其人素有勞倦內傷也,偶感表邪,故脈大無力,初起用托散之法,可微汗而解。醫乃以大劑妄汗過表,而不顧其元氣之虛弱,致汗漏神昏,亡陽不足之症。予以朮附湯加五味子、黃耆、棗仁,汗斂熱退。後以八珍、十全、理脾益營煎,調補而痊。
屢散例方
補中益氣湯 虛人感冒,不任發散。
人參(三分) 白朮(五分) 黃耆(一錢五分) 當歸 甘草 陳皮 升麻 柴胡(各五分)
薑、棗煎服。
張景岳曰:補中益氣,允為東垣獨得之心法。本方以升、柴助升氣,以參、朮、歸、耆助陽氣,此意誠善矣。然補陽之義。亦有宜否。如治勞倦內傷發熱,為助陽也,非發汗也,然亦有不散而散之意,故於勞倦感寒,或陽虛痎瘧,及脾氣下陷等症最宜。若全無表邪寒熱,而中氣虧甚者,則升、柴大非所宜。蓋升、柴之味兼苦寒,升、柴之性兼疏散,惟有邪者,可因升而散之。若無邪大虛者,即純用培補,猶恐不及,再兼疏散,安望成功?凡補陽之劑,無不能升,以陽主升也。寇宗奭極言五勞七傷大忌柴胡,而李時珍以為不然。要之能散者,斷不能聚;能泄者,斷不能補。性味苦寒者,斷非扶陽之物。故表不固,面汗不斂者,不可用;外無表邪,而陰虛發熱者,不可用;陽氣無根,而格陽戴陽者,不可用;脾肺虛甚,而氣促以喘者,不可用;命門火衰,而虛寒泄瀉者,不可用;水虧火降,而吐血衄血者,不可用;四肢厥而陽欲脫者,不可用。總之,元氣虛極者,不可泄;陰陽下竭者,不可升。人但知補中益氣,可以補虛,不知機微關係,判於舉指之間,纖微不可紊誤者,正此類也。
附:東垣加減法
腹中痛者,加白芍五分,炙甘草三分。惡寒冷痛者,加桂心二三分。惡熱喜寒而腹痛者,加白芍、甘草、生黃芩各三分。如夏月腹痛而不惡熱者亦然,治時熱也。如天涼時惡熱而痛者,更加桂。如天寒時腹痛,去白芍,味酸而寒故也,加益智仁、半夏、生薑。如頭痛,加蔓荊子;頂痛、腦痛,加藁本;如苦痛行,加細辛;諸頭痛者,並用此四味足矣。如頭上有熱,則此不能治,別以清空膏主之。
如臍下痛者,加大熟地五分,其痛立止。如不已者,乃大寒也,更加肉桂二三分。《內經》所云少腹痛皆寒症,從復法相報中來也。經云:火勝必大復,從熱病中變而作也。若傷寒厥陰之症也,用仲景抵當湯丸主之,血結下焦膀胱也。
如胸中氣壅滯,加青皮,氣促少氣者主之。如身有疼痛者濕,若身重者亦濕,加去桂五苓散一錢。如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加羌活、防風、藁本、升麻、蒼朮,勿用五苓。所以然者,為風藥已能勝濕,故別作一服與之,病去勿再服,以諸風之藥,損人元氣,而益其病也。
如大便閉澀,加當歸尾一錢。閉澀不行者,煎成正藥,先用一口,玄明粉五分或一錢,得行則止。此病不宜下,下之恐變凶症也。
如久病痰嗽者,去人參,初病者,勿去之。冬月或春寒,或秋涼時,各宜加下去根節麻黃。
如春令大溫,只加佛耳草、款冬花。夏月嗽,加五味子、麥門冬。如舌上白滑胎者,是胸中有寒,勿用之。如夏月不嗽,亦加人參,並五味子、麥冬各等份,救肺受火邪也。
如病人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不能食者勿加之。
如脅下痛,脅下急縮,俱加柴胡。
上一方加減,是飲食勞倦,喜怒不節,始病熱中,則可用之。若未傳寒中,則不可用也,蓋甘酸通,足以益其病爾。
玉屏風散 風邪久留不散,或自汗不止。
防風 黃耆 白朮(等份)
柯韻伯曰:防風遍行周身,稱治風之仙藥,上清頭面七竅,內除骨節疼痹,四肢攣急,為風藥中之潤劑,治風獨取此味,任重功專矣。然衛氣者,所以溫分肉而棄皮膚,肥腠理而司開闔。惟黃耆能補三焦而實衛,為玄府御風之關鍵,且無汗能發,有汗能止,功同桂枝,故又能治頭目風熱,大風癩疾,腸風下血,婦人子臟風,是補劑中之風藥也。所以防風得黃耆,其功愈大耳。白朮健脾胃,溫分肉,培土即以寧風也。夫以防風之善祛風,得黃耆以固表,則外有所衛;得白朮以固里,則內有所據。風邪去而不復來,當倚如屏,珍如玉也。
補陰益氣煎 陰氣不足,虛邪外侵。
人參(一錢) 當歸(一錢) 熟地(一錢五分) 山藥(一錢) 甘草(五分) 陳皮(五分)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薑、棗煎服。
此補中益氣之變方也。勞倦傷陰,精不化氣,或陰虛內乏,以致外感下解,寒熱痎瘧,陰虛便結不通等症。凡屬陰氣不足,而虛邪外侵者,用此升散,無不神效。
金水六君煎 肺腎虛寒,水泛為痰,或年邁陰虛,血氣不足,外受風寒,咳嗽嘔惡多痰等症。
當歸(二錢) 熟地(三錢) 陳皮(一錢五分) 半夏(二錢) 茯苓(二錢) 炙甘草(一錢) 姜(三片)
大便不實,去當歸,加山藥。痰盛氣滯,胸膈不快者,加白芥子。陰寒而嗽不愈,加細辛。表邪寒熱者,加柴胡。
參蘇飲 內傷外感,發熱頭痛,嘔逆咳嗽,痰塞中焦,眩暈嘈煩,傷風泄瀉,及傷寒已汗,發熱不止。
人參 紫蘇 葛根 前胡 半夏 茯苓(各三分) 陳皮 甘草 枳殼 桔梗 木香(各半兩) 姜 棗
肺中有火,加杏仁、桑皮。泄瀉,加白朮、扁豆、蓮肉。
理陰煎 真陰不足,素多勞倦之輩,因而忽感風寒,不能解散,此方主之。(見寒。)
再造散 真陽虛,不能作汗出邪。(見寒。)
大溫中飲 營虛不能作汗,及真陰不足,外感寒邪難解。
當歸 柴胡 甘草 加姜三片。
—加陳皮,一加人參。
一柴胡飲 一為水數,從寒散也。
柴胡(二錢) 黃芩(一錢五分) 白芍(二錢) 生地(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二分) 甘草
如內熱加連翹。外邪加防風。結胸痞滿,去生地,加枳實。陽明熱渴,加花粉、葛根,甚者加石膏、知母。
凡感四時不正之氣,或為發熱,或為寒熱,或因勞因怒,或婦人熱入血室,或產後、經後,因冒風寒,以致寒熱如瘧等症,但有外邪,而內兼有火者,須從涼散,以此方為主也。
二柴胡飲 二為火數,從溫散也。
陳皮(一錢五分) 半夏(二錢) 細辛(一錢) 厚朴(一錢五分) 生薑(三五片) 柴胡(二三錢) 甘草(八分)
如邪盛者,加羌活、白芷、防風、紫蘇之屬。頭痛加川芎。陰寒勝,必加麻黃,或兼桂枝。
四時外感,或其人元氣充實,臟氣素平無火,或時逢寒勝之令,本無內熱者,不宜妄用涼藥,以致寒滯不散,為害非淺。
三柴胡飲 三為木數,從肝經血分也。
柴胡(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生薑(三片) 當歸(二錢,溏泄者易以熟地) 炙甘草(一錢)
微寒咳嘔者,加半夏。
素稟陰分不足,或肝經血少,而偶感風寒者,或感邪不深,可兼補而散者,或病後、產後感冒,有不得不從解散,而血氣虛弱,不能外達者,以此方為主也。
四柴胡飲 四為金數,從氣分也。
柴胡(二錢) 人參(二三錢) 當歸(二錢) 生薑(三五片) 炙甘草(一錢)
胸膈滯悶者,加柴胡。
元氣不足,或忍飢勞倦,而外感風寒,或六脈緊數細微,正不勝邪,必須培助元氣,兼之解散,庶可保全。若但知散邪,不顧根本,未有不元氣先敗者,當以此方為主也。
五柴胡飲 五為土數,從脾胃也。
柴胡(二錢) 當歸(二錢) 熟地(三五錢) 白朮(二錢) 白芍(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炙甘草(酌用)
寒勝無火者,減白芍,加生薑或炮姜,或再加桂枝。脾滯者,減白朮。氣虛者,加人參。腰痛者,加杜仲。頭痛者,加川芎。勞倦傷脾,陽虛者,加升麻。
脾土為五臟之本,凡中氣不足,而外邪有不散者,非此不可。此與四柴胡飲相表裡,但四柴胡飲止調氣分,此則善培氣血,以逐寒邪,尤切於時用也。
下集卷之八
積痰
總論
吳澄曰:痰之為病,病之為痰,痰從何生?病從何起?有因病而生痰者,有因痰而致病者。若積痰為患,阻塞中州,飲食精華不生氣血,脾胃為積痰盤踞隔住,藥餌無功。若不驅逐積痰,何以為治?上集三法統要,此因病生痰者也。積痰,此因痰而致病者也。因痰而致病,則津液凝聚,三焦閉塞隧道,氣血日敗,則又有積痰類虛損者。
積痰成勞
勞兼痰積,其症腹脅常熱,手足頭面則於寅卯時分乍有涼時是也。若頑痰膠固,難治者,必用吐法,或沉香滾痰丸、透膈丹之類下之;又甚者,或倒倉法。若濕痰閉塞經脈,則太衝與衝陽、寸口脈數而不相應者,極為難治。
澄按,腹脅常熱,積痰盤踞中宮也。脾主四肢,頭為諸陽之會,寅卯二時,氣血注於肺與大腸,肺與大腸金也,金能生水,肺氣暫通,大腸能致其津液,故於頭面手足乍有涼時。頑痰膠固,積聚胸中,故腹脅常熱也。非吐非下,不能去其病根。時醫以滋陰降火之劑退其熱,是以滯益滯而痰益積也,有不成勞者乎?太衝、衝陽、寸口脈數而不相應者,經脈閉塞,因結而難解也。然痰之積,多本脾腎俱傷。丹溪云可吐可下,去其病根,必其初起之時,元氣未憊,胃氣尚存,則可措手也。
積痰
痰乃敗津結實之形,窒礙朝會隧道,氣不流暢,在方則有七十二般氣,故不言痰也。津既為痰,不復合氣,氤氳停留肺胃之間,自為惡物,其冷如冰。積之日久,或咳或不咳,或喘或不喘,或嘔噦涎沫,或不吐痰,或面青唇黑,四肢厥逆,或惡風,或惡寒,或頭疼身痛,或多汗如雨,或無汗,本因痰病,狀若癆瘵。
澄按:咳嗽寒熱,吐痰汗出,身痛喘嘔,皆類虛損之症也。痰積日久,則發為熱,熱涸其液,則結為痰,壅塞三焦,回薄腸胃曲折之處,閉塞經脈,津液乾枯,漸變癆瘵,皆積痰之為患也。然有二種:有積痰日久,漸變虛勞者;有先患虛勞,復兼痰積者。總之,虛損之痰,補之不逮,何敢妄攻?所可攻者,惟胃氣尚強之積痰耳。積痰不攻,根何以除,病何以瘳?丹溪曰:胃氣亦賴痰養,攻盡則虛而愈劇。此指濕痰、痰飲者而言也,非所論於積痰也。
病有百端皆痰所致
痰證古今未詳,方書雖有五飲,諸飲之異,而莫知其為病之源。或頭風作眩,目暈耳鳴;或口眼蠕動,眉輪耳輪痛,牙齒浮而痛癢;或噯氣吞酸,心下嘈雜;或痛或噦;或咽嗌不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其痰似墨,有如破絮、桃膠、蜆肉之狀;或心下如停冰鐵,心氣冷痛;或夢寐奇怪之狀;或足腕痠軟,腰背骨節卒痛;或四肢筋骨疼痛,難以名狀,並無常處,以致手臂麻痛,狀若風濕;或脊上一條如線之寒起者,或渾身習習,如臥芒刺者;或眼枯濕癢,口糜舌爛,喉痹等症;或繞項結核,狀若瘰癧;或胸腹間如有二氣交紐,噎息煩悶,有如煙火上衝,頭烘熱;或為失志癲癇,或中風瘓癰,或癆瘵荏苒之痰,或風毒腳氣,或心下怔忡如畏捕;或喘嗽嘔吐,或嘔冰冷涎、綠水墨汁;甚為肺癰腸毒,便膿攣跛,內外為病。百端皆痰所致,其狀不同,難以盡述。蓋津液既凝為痰,不復周運三焦,故口燥咽乾,大便閉結,面如枯骨,毛髮焦槁,婦人則因此月水不通。若能逐去敗痰,自然服餌有效。王隱君礞石滾痰丸以愈諸痰,不可勝數。
柯韻伯曰: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此無稽之談也。夫脾為胃行其津液,以灌四旁,而水精又上輸於肺,焉得凝結而為痰?惟腎為胃關,關門不利,故水聚而泛為痰也,則當曰腎為生痰之源。經云:受谷者濁,受氣者清。清陽走五臟,濁陰歸六腑。肺為手太陰,獨受諸氣之清,而不受有形之濁,則何可貯痰?惟胃為水穀之海,萬物所歸,稍失轉味之職,則濕熱凝結為痰,依附胃中而不降,當曰胃為貯痰之器。斯義也,惟王隱君知之,故制老痰之方,不涉脾肺,而責之胃腎。二黃、礞石,稟中央之黃色,入通中宮者也,黃芩能理胃中無形之氣,大黃能滌盪胃中有形之質。然痰之為質,雖滑而黏,善棲泊於腸胃曲折之處而為巢穴,不肯流而順下,仍得緣涯而升,故曰老痰,二黃以滋潤之品,只能直行而泄,欲使委曲而導之,非其所長也,故選金石以佐之。礞石之燥,可以除其濕之本,而其性之悍,可以迅掃其曲折依附之處,使穢濁不得膩滯而少留,此滾痰之妙用乎。又慮夫關門不開,仍得為老痰之窠臼。沉香稟北方之色,能納氣歸腎,又能疏通腸胃之滯,腎氣流通,則水垢不留,而痰不再作,且使礞石不黏著於腸,二黃不傷及於胃,一舉而三善備,所以功若神也。
積痰吐血
丹溪云:勞損痰積吐血者,若以血藥治之,則泥膈而不行,只宜治其火,其血自止。山梔最能清胃脘之血。
澄按:太無以炮姜一味,最能清胃脘之血。丹溪又以山梔一味,能清胃脘之血。師弟二人,一用寒,一用熱,何其相反如此?但胃脘之血,亦各有因,求其故而施之,二者均有神效。
禁用滋降
痰之為病最多,諸書所載不盡。有等發熱晝輕夜重,或為內傷,類乎虛勞,潮熱往來,咳嗽吐痰。醫以參、耆、柴胡、五味、鱉甲、黃柏滋陰退熱之品,殊不知寒補之藥,極滯痰氣,反延綿而劇也。
澄按:葛真人治癆瘵積痰,不用滋陰降火,反以峻悍之劑,祛痰如神。書治痰熱壅甚,用沉香消化丸,內有礞石、明礬、南星、枳實、豬牙皂角,何其峻猛,毫不顧忌。真人有見於此而然也,以為積痰不去,壅嗽不除,除得十分之痰,便可望生十分之氣血。何則?痰與氣血不兩立。如民之順則為民,逆則為寇。今氣血盡化為痰,是負固也。負固不服,可不平乎?果能平之,則向之為寇者,今皆轉為良民矣。積痰一去,則飲食之精華,盡皆生為氣血矣。氣血一復,則虛者可不虛,損者可不損矣。
停痰伏飲
痰之本水也。水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此自陽入陰也。脾氣散精,上歸於肺,此地氣上升也。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此天氣下降也。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是入於經而血已成也。若陰陽不和,清濁相於,胃氣亂於中,脾氣艱於升,肺氣滯於降,而痰飲隨作矣。痰與飲同源而陰陽之別,陽盛陰虛,則水氣凝而為痰;陰盛陽虛,則水氣溢而為飲。除痰者,降氣清火是治其標,補陰利水是治其本也。滌飲者,降氣燥濕是治其標,溫腎利水是治其本也。惟指迷茯苓丸,欲兼兩者而合治,半夏燥濕,茯苓滲濕,風硝軟堅,枳殼利氣,別於二陳之甘緩,遠於礞石之峻悍,亦平胃之劑耳。
澄按:醇酒厚味,漸漬凝結,阻塞中焦,變為頑痰。體氣素實者,可用峻悍之劑,稍疏壅滯,續進他藥,不可多用,以傷元氣。若素虛弱者,又當攻補兼施,或駕六君於攻打之劑,則善治矣。若概以為可攻而攻之,則去生便遠。
陰虛有痰(此內損之痰)
有種陰水不足,陰火上升,肺受火邪,不得清肅下行,由是津液凝濁,生痰而不生血,此當以潤劑為主。如二冬、二地、枸杞、當歸之屬,滋其真陰,使上逆之火,得返其宅,則痰自清矣。投以二陳,立見其殆。(補陰丸。)
治案
吳球治一女子,瘦弱,日晡潮熱,飲食全不進,大便七日一去,服清熱等藥不效。如此一月,人皆以為勞怯呼之。延球診視,其脈弦而滑,右關脈伏不勻,知彼胃內有伏痰。以滾痰丸四十丸,服之如常。再加至六十丸,瀉出濕痰升許,飲食漸進。後服枳朮丸升許,倍術二陳湯等藥,調理一月,其患遂安。
朱丹溪治李慶二官,年三十二歲,患虛勞咳嗽,吐痰不絕。以竹瀝煎紫蘇,入韭汁、瓜蔞、杏仁、黃連,丸如梧桐子大,服四十丸,白湯送下。積痰非瓜蔞、青黛不除。有痰積人,面青白黃色不常。食積人,面上有蟹爪絡,一黃一白者是。
柳海信官,年三十六歲,患虛損,身體瘦甚,右脅下痛,四肢軟弱。二陳加白芥子、枳實、黃連、竹瀝,八十帖而安。
張大平患虛損,一身俱是塊,乃一身俱是痰。後以二陳湯,加芥子研碎在藥內,並薑汁炒黃連同煎服。
忽能年二十五歲,患虛損,身如鬼形,骨瘦如柴。用補中益氣湯,加白芥子一錢四分。
鄧高哥患虛損,痰血凝滯不行,胸次有飲。服韭菜自然汁,冷吃三四碗,必胸中煩躁不寧,無妨,服後即愈,再服抑痰丸。
張子和治㶏陽劉氏一男子,年二十餘歲,病勞嗽咯血,吐唾黏臭,近不可聞,秋令少緩,春夏則甚,寒熱往來,日晡發作,狀如痰瘧,寢汗如水。累服麻黃根、敗蒲扇止汗,汗自若也。又服寧神散、寧肺湯上嗽,嗽自若也。戴人先以獨聖散湧其痰,痰狀如雞黃,汁隨湧出,昏憒三日不省,時時飲以涼水,精神稍開,飲食加進,又與人參半夏丸、桂苓甘露散,服之不數日而愈。
劉誠庵乃郎,十八歲,患虛勞熱嗽,痰喘而赤,自汗,晝夜不得倒臥,吐痰不絕口,如此旬日,命在須臾,諸醫不能措手。診之六脈微數,乃似虛火動之症。令其五更服壯盛婦人乳汁一鍾,重湯煮溫服之;天明服河車地黃丸,少頃,用山藥、蓮子、紅棗、胡桃肉煮粥,間進滋陰降火湯,又進前粥,加白雪糕食之;又服前藥,睡則止藥。如此三日,夜方得倒臥。半月病減,數月調理乃痊。
積痰例方
沉香消化丸 治癆瘵痰熱壅甚。
青礞石(金色) 南星 茯苓 枳殼(二兩) 枳實(五錢) 明礬(火煅煉,飛細) 半夏 陳皮(二兩) 薄荷(一兩) 黃芩(一兩) 豬牙皂角(炙,去皮弦,二兩) 沉香(五錢)
上為細末,和勻,薑汁浸,神麯攪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臨臥飴糖拌吞嚼。噙太平丸。二藥並服,痰嗽除根。
太平丸 治癆瘵久嗽,肺痿肺癰,並皆噙服除根。
天冬(二兩) 知母(二兩) 生地(五錢) 當歸(五錢) 阿膠(五錢) 麥冬(二兩) 貝母(二兩) 熟地(五錢) 杏仁(二兩) 款冬花(二兩) 蒲黃(一兩) 京墨(一兩) 白蜜(四兩) 薄荷(一兩) 桔梗(一兩) 黃連(五錢) 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和勻,用銀石器,先下白蜜煉熟,後下諸藥末攪勻,再上火,入麝香,二三沸,丸如彈子大。每日三食後,細嚼一丸,濃煎薄荷湯,緩緩送下,次噙一丸。臥時如痰盛,先服消化丸,再服此丸。
茯苓丸 治痰停中脘。
半夏曲(二兩) 茯苓(一兩,乳拌) 枳殼(五錢,麩炒) 風化硝(二錢五分,如一時未易成,用硝撒竹盤中,置當風處即干,如芷硝利用)
薑汁糊丸,薑湯下。
沉香礞石滾痰丸 治一切老痰積痰。
青礞石(一兩) 大黃 黃芩 沉香(各五錢)
上四味為細末,水丸川椒大。量人大小用之,用溫水一口送,下咽即便仰臥,令藥徐徐而下。半日不可飲食,勿起身、言語行動,待藥氣自胃口漸下二腸,然後再動飲食。服後喉間稠黏,壅塞不行者,乃藥力相攻,痰氣泛上也,少頃藥力到,自然寧貼。服之得法,效如影響。
予六弟思泉,在山東夏津時,有癆瘵吐痰不止,苦無藥餌,帶有滾痰丸,嫌其太猛,令彼每早以牛肉湯吞之,其痰漸少,其嗽漸止,其症漸平,歸與予言,予曰:此亦攻補相兼之法也。
抑痰丸
瓜蔞仁(一兩) 半夏(二錢) 貝母(三錢)
為細末,炊餅為丸,薑湯下。
炊餅丸 退實熱虛勞濕痰。
鱉甲 龜板 側柏葉 半夏 瓜蔞仁 黃連 黃柏
炊餅為丸。
四珍丸 治濕痰發熱。
黃芩 黃連 香附 蒼朮(各等份)
上為末,瓜蔞瓤為丸。
三聖丸 治虛勞兀兀,噁心欲吐並喘。
半夏(一兩) 檳榔 雄黃(各二錢)
薑湯下。
小陷胸丸 治癆瘵濕痰發熱。
黃連 半夏 瓜蔞仁
人參半夏丸 此太無專治虛損,一切痰症。
人參 茯苓 南星 半夏 乾薑 蛤粉 白礬 藿香 薄荷 寒水石
水丸。
補陰丸 陰虛有痰,膈上不清。
龜板(一兩五錢) 黃柏(一兩五錢) 乾薑(二錢) 陳皮(五錢) 牛膝(二兩)
《外臺》仙方 虛損痰多,咳嗽不止。
芫花(二兩) 乾薑(二兩)
共為末。
五味子(三兩) 紫菀(三兩) 款冬花(三兩)
三味熬膏,入前末,加蜜三升。
下集卷之九
食積
經旨
經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
飲食勞倦即傷脾。
形寒寒飲則傷肺。
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
脈法
氣口緊盛,傷於食。
《脈經》曰:有關浮滑或沉滑,按之有力者,宿食不消。
脈沉滑,傷冷硬物,宜溫以克之。
脈洪數,傷辛熱物,宜苦以勝之。
脈緩滑,傷腥咸物,宜甘以勝之。
脈弦緊,傷酸硬物,宜辛以勝之。
脈洪滑,傷甜爛物,宜酸以勝之。
脈遲微,傷冷物,且有積聚痰涎,宜溫劑和之。
脈單伏者,主食不化,且有外寒凝滯,宜辛溫發之。
總論
吳澄曰:日用飲食,出納自如,轉輸不息者,火土合德也。故土強則易食而易飢,火旺則隨消而隨化,安有所謂積滯哉?惟元氣稍弱,食入難消,又與頑痰膠固,盤結中州,經年累月,氣血漸衰,精枯形槁,與陰虛癆瘵無異。先聖前賢雖未明言,而歷考治案,則又有食積類虛損之症者。
食積變虛損
五臟屬陰,陰主閉藏之氣。其積之始生,本無形之氣,其氣應五臟。情志有所抑鬱,而生氣日閉,積之既久,方始有形,有形則現病。其形一定不易,只在本位,故名曰積。此症極多,初起尚屬無形之氣,雖積而易散。若日久成形,根深蒂固,因積而為害,而精神亦漸減,變為虛損,或形枯氣脫,而成不起之症。
澄按:飲食減少,則元氣漸衰;飲食自倍,則腸胃乃傷。一有所傷,則脾胃便損,脾胃一損,則肺氣先絕,肺氣一絕,則各症迭出,而有類虛勞之症。
傷食
平素中氣虛,虛則不易納,納則不易消,所以三脘痞結,不思飲食,食亦無味,肢體困倦,乍寒乍熱;或泄瀉腹痛,即些須之物,亦不能消。六脈微弱,舉按無神,有類虛損。以溫補兼消之劑和之。
澄按:飲食日用,養生之所必需,何遂至於傷食?即曰傷食,亦何遂至於成勞?必其平素勞傷中氣,飢飽過度,脾胃之元氣先弱,若難消化,停滯於中。若以平和消導之劑疏之,其氣一伸,其食即轉傳送小腸,病勢即減。或不知此,而妄用峻攻猛劑,則在大小腸之舊食,推蕩先行,而在胃脘之新食,不能消化。因下後受傷,反停滯中脘,為害不淺,所以日盛月深,痰涎固結,損傷中氣,咳嗽吐痰,潮熱,而成虛勞之症作矣。
胃氣為行藥之主
凡治病者,必先藉胃氣,以為行藥之主。若胃氣實者,攻之則去,而疾常易愈,此以胃氣強而藥力易行也。胃氣虛者,攻亦不去,此非藥不去病也,以胃虛本弱,攻之則益弱,而藥力愈不能行也。若久攻之,非惟藥不能行,必致元氣愈傷,病必愈甚,盡去其能,必於死矣。矧體質貴賤,尤有不同。凡藜藿壯夫,及新暴之病,自宜消伐,惟速去為善。若以弱質弱病,而不顧虛實概施,欲速攻之,則無不危矣。
澄按:飲食入胃,全賴脾土健旺,消磨水穀。脾土旺則能旋食旋化,消磨水穀而強健。脾弱則隨食隨停,不能運化精微,水穀反消磨脾土,而脾益弱矣。然脾之所以能健能運,變化精微者,全賴命火上蒸,方能熟腐。所以中年之後,大病之餘,積勞積損,稟受不足之輩,命火虛衰,譬如鍋底無火,若不加薪,何能熟腐水穀也?
忌用消克
大凡元氣完固之人,多食不傷,過時不飢。若夫先天因本氣不足,致令飲食有傷矣,消克之藥一用,飲食雖消,但脾既已受傷,而復經此一翻消耗,愈虛其虛。明後日食復不化,猶謂前藥已效,藥力欠多,湯丸並進,輾轉相害,羸瘦日增,良可悲哉!
澄按:脾腎交通,則水穀自化。若稟受素弱,飢飽過度,脾元受傷,當預防調理,復其健運之常,則無停積之食矣。蓋大飢之後,則用大飽,不知已損之脾,焉能消化?又挾痰涎,裹結成形,經年累月,或現或隱,消磨真元,損耗津液,輾轉相害,羸瘦日增,極似虛損。始因傷食,繼用消食以傷脾,後因脾傷而食積,食積則各症百出,如丹溪辨之面有蟹爪紋路是也。
過啖煿炙
有過啖煿炙辛熱等物者,上焦壅熱,胸腹脹滿,血出紫黑成塊。用桃仁承氣湯,從大便導之。此釜底抽薪之法。
又有嗜食煎傷肺,咳嗽咽癢,多吐血,喘急,胸滿脅痛,宜用紫菀湯。
澄按:煎、炒、煿、炙、燒酒、椒、薑、蔥、蒜,皆辛熱動血之品。若喉癢咳嗽喘急者,是火熱在上焦,而不在腸胃也,二便必如常,內無燥結,所以用紫菀湯。若積熱在腸胃,而血吐出紫黑成塊者,其腸中必有黑結糞數枚。若不下之,血必不止,當與積熱門參看。
飲食過度,或負重急走,傷胃吐血,宜用白朮散,或理中湯加葛根治之。
有痰積人,面上有黃白色不常。有食積人,面上如蟹爪紋路,一黃一白是也。
治案
黃師文治一婦人,臥病三年,狀若癆瘵,諸醫以虛損治之不瘥。黃視之,此食陰物時或遭驚也。問之婦,方自省悟曰:曩日食米團時,忽人報其夫墜水,由此一驚,病延至今不愈。黃以青木香丸藥,兼以利藥一帖與之,須臾下一塊,抉之乃痰裹米團耳。當時被驚,怏怏在下,而不自覺也。自後安康無恙。
小兒陳日新,形體尫瘦,嘗日病熱,至暮猶甚,醫以陰虛治,或癆瘵治,荏苒半載,病勢轉危。日新謂其父曰:欲得大便通利,為之一快,雖死無恨。其父從之,遂以導痰湯入硝、黃煎服。自辰至申,下結糞一塊,如核桃許,抉開視之,乃上元看燈時所食米粉耳也。因痰在外,不能消化,由是致熱,日漸銷鑠耳。向使日新不自知醫,則終為泉下人矣。誰謂劉、張之法,無補於世哉?
丹溪治一人,咳嗽惡寒,胸痞口乾,心微痛,脈緊數,左大於右,蓋表盛裡虛。聞其素嗜酒肉有積,因行房涉寒,冒雨忍飢,繼以飽食。先以人參四錢,麻黃根節一錢五分,與二三帖,嗽止寒除。改用厚朴、青皮、瓜蔞、半夏為丸,參湯送下而痞除。
後周姚僧垣,名醫也。帝因發熱,欲服大黃藥,僧垣曰:大黃乃急快藥,至尊年高,不宜輕用。帝不從,服之遂至不起。及元帝有疾,皆謂至尊至貴,不可輕服大黃,宜用平藥。僧垣曰:脈洪而實,必有宿食,不用大黃,必無瘥理。元帝從之,果下宿食乃愈。合用不合用,必心下明得諦當,然後可。
予治江陰塘市一婦人,體弱血虛,咳嗽潮熱,近又為飲食所傷,不知飢餓,市醫皆作陰虛治,而胸膈作脹。迎予診治,右滑大,左軟弱,先以一消一補之劑治之,然後治嗽。若為滋陰降火,不獨咳嗽無功,恐脾胃轉傷,變或不測。蓋脾胃喜溫而惡涼,喜燥而惡濕。以二陳湯加白朮、山楂、麥芽與之,一劑而胸膈寬,再劑而飲食進。繼用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陳皮、貝母、瓜蔞、馬兜鈴、桔梗、紫菀,十帖而咳嗽脫然矣。
丹溪治一婦人,死血、食積、痰飲成塊,在脅動作雷鳴,嘈雜,眩暈,身熱時作時止。以臺芎、梔子、三稜、莪朮,並醋煮桃仁(去皮尖),麥皮曲各五錢,黃連一兩,以吳萸(炒)五錢,以益智仁、炒山楂、木香各一兩,蘿蔔子一兩五錢,炊餅丸服。
又一人年近三十,因飽食牛肉、豆腐,患嘔吐,即次飲食不節,在脅下生塊,漸大如掌,痛發則見,痛止則伏。其人性急,脈弦數,塊上不可按,按之愈痛,時吐酸苦水。或作腎氣治,朱曰:非也。乃足太陰過食,積與濕耳。遂投燒荔枝核二枚,炒山梔五枚(去皮),炒枳實十五枚(去殼),山楂九枚,炒吳茱萸九枚,人參一錢,細研,急流水一盞,煎沸,入生薑汁令辣,食前通酒熱服。與六帖,吐二帖,服四帖。與此藥且止其痛,卻與消塊藥。用半夏末六錢,皂角六個,黃連五錢,炒石鹼二錢(另研),上以皂角水煮取汁,拌半夏末曬乾同為末,以糖球膏為丸胡椒大,每服百丸,薑湯下,數日愈。
張景岳治一上舍及三旬,因午刻食水煮麵角,將至初更,及小腹下至右角間,遂停積不行,而堅突如拳,大如鵝卵,其痛之劇,莫可名狀。張為之治,察其明系面積,顯而無疑,然計其已入大腸,此症通則不痛之症也。乃與木香檳榔丸,連下二三次,其痛如故。因疑藥之緩,猶未及病,及更投神佑丸以瀉之,又不效。余謂此必藥性皆寒,故滯有不行也。因再投備急丸,雖連得大泄,而堅痛毫不為減。斯時也,余計窮矣。因潛測其由不過因面,豈無所以制之?今既逐之不及,使非借氣以行之不可也。且計面毒非大蒜不殺,氣滯非木香不行,又其滯深道遠,非精銳之嚮導不能達。乃用火酒磨木香,令其嚼生蒜一瓣,而以香酒送之。一服後覺痛稍減,三四服後痛漸止,而食漸進,方得全愈。雖然痛止食進,而小腹之塊仍在,後至半年許,始得消盡。由是知欲消食滯,即大黃、巴豆,猶有所不能及,而惟宜行氣為先也。且又知飲食下行之道,乃必由小腹下右角間,而後出於廣腸。此自古無人言及者,故並筆之,以廣人之聞見。
食積例方
大和中飲 飲食留滯,積聚等症。
陳皮(一錢) 枳實(五分) 砂仁(五分) 山楂(一錢) 麥芽(一錢) 厚朴(一錢) 澤瀉(一錢)
脹甚者,加白芥子。胃寒無火,或噁心者,加炮姜。疼痛者,加木香、烏藥、香附之類。痰多者,加半夏。
小和中飲 胸膈脹悶,食滯不消。
陳皮(一錢五分) 山楂(二錢) 茯苓(五分) 厚朴(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 扁豆(一錢) 姜
如嘔者,加半夏。脹滿氣不順者,加砂仁。火鬱者,加梔子。寒滯者,加炮姜,肉桂。
紫菀湯 治辛熱煿炙傷肺,肺熱咳嗽吐血。
紫菀 款冬花 杏仁 百部 貝母 蒲黃 半夏 甘草 人參 阿膠 犀角 經霜老桑葉
保和丸 治食積、酒積。
山楂(二兩) 半夏 橘紅 神麯 麥芽 茯苓(各二兩) 黃連 連翹 蘿菔子(各五錢)
水滴丸,白湯下。加白朮,名大安丸。
和中丸 治胃虛食滯,厭厭不食,大便或閉或溏。
厚朴(一兩) 白朮(一兩二錢) 半夏(一兩) 陳皮(八錢) 木香 甘草 枳實(各三錢)
薑汁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
枳朮丸 消食強胃,治痞寬胸。
枳實(一兩) 白朮(二兩)
為末,荷葉裹飯為丸,陳茶、薑湯下。
大健脾丸
白朮(三兩) 陳皮(一兩) 黃連(八錢) 木香(七錢五分) 山藥(一兩) 人參(一兩五錢) 肉果(一兩) 山楂(一兩) 神麯(一兩) 甘草(七錢) 砂仁(一兩) 穀芽(一兩) 茯苓(二兩)
蒸餅丸如綠豆大,陳皮湯下五十丸。
白朮散 治飲食過度,負重傷胃吐血。
白朮 人參 黃耆 茯苓(各二錢) 炙甘草(一錢) 山藥 百合 柴胡 前胡(各六錢)
分三帖,每服加薑、棗。
吐法
用蘿蔔子搗碎,以溫湯和攪,取淡湯徐徐飲之,少頃即當吐出。即出不盡,亦必從下行矣。
下集卷之十
失血
總論
吳澄曰:今人一見失血,便自認為虛損。醫家一見失血,亦便認為虛損。印定滋陰降火一法,以為不傳之秘,此日吾徽俗之大弊也。殊不知失血之候,此虛損諸症中之一症也。滋降之法,此諸治法中之一法也。虛損亦有不失血,非謂失血必虛損也。失血亦有宜於滋降,非謂滋降專止失血也。人之稟受,各有不同,臟腑陰陽,亦多偏勝。古人著書立言,原為補偏救弊而作。丹溪之法,為陽亢陰微,陰虛火泛者而設,蓋亦補當時之偏,救當時之弊,立此一法。非謂虛損門中,人人症症盡皆如是,而舍此別無他法。非謂丹溪之主治,不論何症何因,而只此一法,余不他及也。後人師之,而不善學之,遂致誤人。非丹溪立法之不善,乃學丹溪者之不善也。天地有陰陽四時,發育萬物,收養生息,不可缺一。若以滋降之法為可廢,是有秋冬而無春夏也。嗚乎!可予之與滋陰嘵嘵者,為學丹溪而不善學丹溪者發也,非與丹溪為仇也。果使陰虧內熱,虛火上泛,脈數失血等症,則滋降之法,萬不可廢,其可訾乎?
失血類虛損
今人偶爾失血,便作虛勞醫治,不知其中有傷寒、傷暑,有勞力,有跌僕損傷,有過服補藥,有嘔吐損破胃脘,有惱怒傷肝,有混塘洗浴過暖而成,有受熱逼,有受損傷太過,皆非房勞腎虛吐血之比。若誤用癆瘵寒涼之藥,明非虛勞,而逼為虛勞,以致損脾敗胃,多不可救。
澄按:今時之人,每遇失血之症,醫家病家,不究原因,不辨脈症,眾口一辭,群為勞怯,開手便用二地、二冬、黃柏、知母、沙參、貝母之類,受逼而成。在醫者猶自喜有先見之明,能預料病;病者甘受滋陰降火之害,寧死無怨。不知皆是藥餌做成,本非廬山面目也。古人云:不藥得中醫。信哉!
嘔吐純血
嘔吐純血,自胃而出,亦要分陰陽虛實寒熱,勞心勞力,酒色過度,怒氣傷肝,三時感冒,夏月受暑,冒雨著濕等症。症雖相同,治法不一,必察其所兼何症而辨別之。若初劑一誤,貽害匪輕,不可不慎也。
澄按:血有咳血、嗽血、咯血、吐血、嗆血、嘔血、唾血,有痰涎帶血,有噴成升斗,有帶血絲、血點、血塊、血條之不同。又有五運六氣,司天在泉;飲食煎炒,椒、薑、蔥、蒜;或誤食辛竄煿炙動血之品,菸酒太過;又有好食滾熱之湯飲,跌打之損傷;或食急哽破咽喉、胃脘,或誤服草藥食毒傷;或衣衾太過,壅熱咽道;或飛絲蟲魚,誤入口中,如此等因,曷能枚舉,皆能令人失血。豈必印定內傷虛損,而後失血,一切雜症,則無此患乎?倘內絡不傷,即真虛損,亦有不失血者矣。
腸胃本無血
《臟腑性鑑》云,孫思邈曰:腸胃本無血。此一句可作失血病的極妙供案。予初閱方書,失血分五臟,驗症治病,井然有理。及深究內景臟腑,方書之言,亦是隔靴抓癢。凡人自喉至胃,及大小腸而抵直腸,何曾有血?然血周流於皮裡膜外經脈間,故云腸胃本無血也。殊不知吐血等病,血從何來?予悟得有一吸一滲之道,質諸高明。一吸一滲,昭然可據。偶見一戲術,空壇中用火焚片紙在內,遠覆水上,如龍之取水,其水即時吸進。可知腸胃本無血,內之火一盛,血即吸入,是從內吸而有血也,血雖多易治。此吸之道理,以證思邈之言信乎。格物致知,身心性命之學,醫儒共貫也。又悟得一滲之說,於臘月舟次用火爐,舟人再三求免,何也?恐隔沙朽木,而又水因火引,易滲於內。凡人色欲憂煎,經脈血熱,滲入腸胃,是從外慘而有血也,血雖少而難治。吸與滲者,在上則從口出,在下則從便出。吸則降火,滲則滋陰。降火易,滋陰難,一悟瞭然矣。
澄按:腸胃本無血。陽絡傷則血外溢,陰絡傷則血內溢。傷者,內因、外因、不內外因,總能傷之,非皆因火也。信如所喻,空壇覆火,爐在舟中,以明一吸一滲之理,則凡吐血者,非因於火,則不吸不滲也。信如所言,一用滋陰,一用降火,則凡吐血者,舍滋陰降火之外,別無他法也。此亦一偏之見,適足以滋時人之弊耳。如專指內傷吐血而言,則古人有用血脫益氣之法,炮姜吸血歸經之法。理中湯最能清胃脘之血,八味丸引火歸原之法,是何說也?要之,主張滋降,則此喻似明,若概以失血之原推之,則拘泥而不能貫通矣。
腸胃本無血辨
吳澄曰:腸胃多氣多血之經也。孫真人云本無血者,蓋自咽喉至胃,及大小腸而抵直腸,其中細膩光滑,總無半點血也。其有血者何?陰陽二絡溢出也。其陰陽二絡若何?蓋經脈十有二,絡脈十有五,凡共二十七,氣相隨上下。經者,徑也,經脈流行,氣血疏通,徑路往來,以榮華一身者也。絡者,血絡也,經之支派旁出者也。人有十二經,以拘制十二絡,餘三絡者,陰絡、陽絡、脾之大絡也。陰絡者,陰蹻之路也。陽絡者,陽蹻之路也。此三絡者,在奇經八脈之中,不伏十二經拘束也。其不伏拘束若何?聖人計設溝渠,通利水道,以防不測。忽然天降猛雨,溝渠滿溢,聖人不能復設計,仍從滂沛橫流。譬絡脈滿溢,諸經不能復拘也,其溢出若何?蓋邪之傷人也,因其陰傷則入陰,因其陽傷則入陽,先舍於絡脈,留而不去,乃入於經。陽絡者,主血脈之陽;陰絡者,主血脈之陰。陽主上則吐衄,陰主下則便血。陽主腑,則凡血之出於六腑者,陽主之。陰主臟,則凡血之出於五臟者,陰主之。是陰亦吐衄,而陽亦便血也。絡通乎經,經通乎臟腑。是以五臟六腑之中,腸胃四圍,皮裡膜外之處,有經有絡,條理貫通,中含氣血,循環不息,而並無血溢出者,何也?其絡在三焦之中,於膈膜脂膏之內,五臟六腑之隙,水穀流化之關,同氣融會於其間,熏蒸膈膜,發達皮膚肉分,運行上下四旁,各隨其所屬部分,而注其中。膈膜細衣,如紙之薄,間隔腸胃之中,只通其氣,而運行其血,不可損傷也。一有所傷,則震動其衣,而鼓破其紙,中無間隔,氣不運行,血無所附,而洋溢乎腸胃矣。既溢於腸胃,若有窠臼焉,盈滿而後出,出而又溢,溢而又出,撮一身之血,皆聚於此,如水之泛漲,朝宗於大海也。其吐有甚不甚者,由絡之傷有多有寡也。其色之有鮮黯者,由血之出有寒有熱,有新有瘀也。其有噴成升斗者,此乃血隨氣出,無有統攝也。然此數者,皆出於腸胃,傷在六腑,猶易治也。若夫咯血、唾血、咳血、嗆血,痰涎帶血絲、血點者,所吐雖不多,而傷則在臟也,在五臟則難治矣。其外損吐血者,邪氣深入,攻通血絡也。其內損吐血者,經脈空虛,絡血透進也。惟血脫者,非益氣不救。其餘各症,不補塞其攻通之竅不止也。其補塞之法若何?血溢出膜外,在腸胃之間,得溫則平,宜甘溫補塞之劑,非寒涼收澀之謂也。雖然亦不可執焉,寒則溫之,熱則清之,瘀則消之,堅則削之,有外邪則去之,有壅滯則開之,虛則補之,實則泄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益之。如此則調和其氣血,氣煦血濡,腸胃完固,二絡不傷,則光滑細膩,周密如故,自無失血之症矣。
或問胃中之血,溢出主吐衄,則腸中當主便血,豈亦溢出上竅乎?此說亦近似有理。若如此分辨,則陽絡專主胃,陰絡專主腸矣。殊不知陰蹻之脈,起於然骨,至內踝直上陰股,入陰間,上循胸,入缺盆,過出人迎,入頄眥,合於太陽。陽蹻如此,《靈樞·脈度》如此也。觀其上循胸,出人迎,與胃經相會。惟脈絡有以相通,故血得從斯而至。
掙破胃系失血
勞力太過,喘且汗出,忽心口痛,口鼻出血,此傷及內膜,並肺胃系傷損掙破也。倘用涼藥、黑藥,愈止愈出,卒至胃損咳嗽而死。急用人參末、飛羅面,童便調下最佳。或用調理脾肺藥,加人參、阿膠,以豬肝煮熟,蘸白及末食之;或白及末,童便調下亦可。蓋白及能填注損處故也。
飲食傷胃吐血
楊仁齋云:飲食傷胃,胃虛不能傳化,其氣上逆,亦能吐衄。宜木香理中湯、甘草乾薑湯通用。
御製《金鑑》治失血法
失血證治
傷於腑者,則血滲入腸胃濁道,在上從咽出,在下從二便出。
傷於臟者,則血溢出胸中清道,在上從喉出,在下從精竅出。
夫血藏於臟內,行於脈中,軀殼之中,並不可得而見也。非有損傷,不能為病。而損之道有三:一曰熱傷,熱則逼血而妄行,犀角地黃湯。二曰勞傷,勞則氣耗而不攝,救肺飲、養榮湯。三曰努傷,努則擊破血絡,芎歸飲。
熱傷主方
犀角地黃湯
犀角(一兩) 地黃(八兩) 白芍(三兩) 甘草
熱甚,加黃芩、黃連。因怒嘔吐,加柴胡、梔子。唾血,加元參、黃柏、知母。咯血,加天冬、麥冬。嗽血,加知母、貝母。痰涎壅上氣促,陣陣急嗽,鬱金丸。
勞傷主方
救肺飲
人參(七分) 胡麻仁(一錢,研) 真阿膠(八分) 桑葉(三錢) 麥冬(一錢二分) 杏仁(七分) 枇杷葉 甘草(一錢) 石膏(一錢五分) 加鬱金末。
氣虛不見火象,人參養榮加麥冬。痰多,加貝母、瓜蔞仁。血枯,加生地。熱甚,加犀角、羚羊角。
努傷主方
芎歸飲 努傷脈絡,持重傷力,及嘔血,跌打損傷,令人大吐者主之。
當歸 川芎
有積瘀,加大黃,或桃仁、紅花、鬱金、黃酒。
熱傷吐血不已,則熱已隨血減,然氣亦隨血亡,當益氣攝血。氣虛當倍用人參,血虛當倍用熟地。
精竅出血
精竅出血,因忍精不泄,提氣採戰;或年老竭欲,諸藥不效;或溺之後,血成塊塞竅,莖中塞痛欲死。用木通濃煎湯服珀珠丸。
珀珠丸
琥珀(一錢) 硃砂(五分) 真珠(五分) 滑石面(六錢) 甘草(一錢)
溺竅出血
小便熱,用導赤散,生地、木通、甘草、竹葉,加牛膝、鬱金。便結,用八正散,木通、車前子、萹蓄、大黃、滑石、梔子、瞿麥、甘草梢,加牛膝、鬱金。
三種吐血
孫真人:《千金》云:吐血有三種:有內衄、有肺疽、有傷胃。
—內衄者,出血如鼻衄,但不從鼻孔出,是近從心肺間津液出,還流入胃中,或如羹汁,或如切𧗐,血凝停胃中,因即滿悶便吐,或至數斗至一石者是也。得之於勞倦飲食過常也。
—肺疽者,或飲酒之後,毒滿悶吐之時,血從吐後出,或一合一升半升是也。
—傷胃者,因飲食大飽之後,胃中冷,不能消化,便煩悶強嘔吐,使所食之物,與氣共上衝蹙,因傷裂胃口。胃口吐血,色鮮正赤,腹亦絞痛,自汗出。其脈緊而數者,為難治也。
或問胃中三種內衄,皆從胃中而出,與經絡無涉也。予曰:若不損破血絡膈膜,則血何由至胃中?三種內衄,皆從陰陽二絡而來也。
論治吐血三要
宜降氣不宜降火。
氣有餘便是火。氣降則火降,火降則氣不上升,血隨氣行,無溢出上竅之患矣。降火必用寒涼之劑,反傷胃氣,胃氣傷則脾不能統血,血愈不歸經矣。今之療吐血者,大患有二:一則專用寒涼之味,如芩、連、梔子、青黛、柿餅灰、四物湯、黃柏、知母之類,往往傷脾作瀉,以致不救。一則專用人參,肺熱還傷肺,咳逆愈甚。亦有用參而愈者,此是氣虛喘嗽。氣屬陽,不由陰虛火熾所致,然亦百不一二也。宜用:
白芍 炙甘草(以上制肝) 苡仁 山藥(以上養脾) 麥冬 薄荷 橘紅 枇杷葉 貝母(以上清肺) 蘇子 降香 韭菜汁(以上下氣) 棗仁 茯神(以上養心) 青蒿 鱉甲 銀柴胡 地骨皮 丹皮(以上補陰清熱) 山萸肉 牛膝 枸杞子(以上補腎)
宜行血不宜止血。
血不循經絡者,氣上逆也。夫血得熱則行,得寒則凝,故降氣行血,則血循經絡,不求其止,而自止矣。止之則血凝,血凝必發熱惡食,胸脅痛,病日沉痼矣。
宜補肝不宜伐肝。
經曰: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者也。肝為將軍之官,主藏血,吐血,肝失其職也。養肝則腎氣平,而有所歸,伐之則肝不能藏,血愈不止矣。
以上累試輒效之方,然陰無驟補之功,非服久不效。病家欲速其功,醫者張惶無主,百藥難試,以致殞命,覆轍相尋而不悟,悲夫!
治吐血三方
初方 視病強弱,遞為加減,不可輕用十灰散止血等藥。蓋血猶水也,水不宜阻遏,若早阻之,是防川也,邪火內鑠,必致更甚,切宜禁戒。(有用釜底抽薪之法。)
玉竹(一兩) 牛膝(五錢) 白芍(三錢) 丹皮(一錢) 蘇子(一錢) 大黃(一錢五分,九制) 玄明粉(一錢) 藕汁(一鍾) 桃仁(一錢) 生地汁(一鍾)
次方 理脾保肺,以固本元。
山藥 百合 苡仁 茯苓 枇杷葉 白芍 丹參 扁豆
四君子湯、補中益氣參用。
三方 溫補腎元,引火歸原。血得溫和,則知所歸矣。
地黃 山藥 山萸肉 澤瀉 丹皮 茯苓 附子 肉桂
論治吐血三法用藥
血虛宜補之。補血藥選用:熟地、白芍、牛膝、甘草、棗仁、龍眼肉、肉蓯蓉、枸杞子、甘菊花、人乳等類。
血熱宜清之。涼血藥選用:童便、丹皮、赤芍、生地、黃芩、犀角、地榆、大薊、小薊、茜草、黃連、梔子、青黛、天冬、玄參、荊芥。
血瘀宜通之。通瘀藥選用:
歸尾、桃仁、紅花、蘇木、鬱金、肉桂、元胡索、五靈脂、花蕊石、韭汁、童便、牡蠣、芒硝、蒲黃。
附:統止諸血方
桃梟(燒存性) 蒲黃 棕灰 硃砂 京墨
上為末,童便調下。冶吐血如神,以小便解下漸白為度。諸方見上集《血症全書)。
治案
李士材治上海邑尊高道泉,大醉大飽,吐血二十餘碗,服滋陰止血等劑不應,徵治於李。見其兩頰俱赤,六脈洪大,按之有力,時當仲春,尚衣重裘,且登火坑。李曰:此因形體過暖,為有餘之症,法當涼之。以生地、白芍、梔子、川連、蔻仁、橘紅、甘草,十劑而血止。更以清胃湯料為丸,服之而安。
吳茭山治一人,初冬天冷,又適新婚,飲酒勞碌,忽病腰痛,淅淅惡寒,數日作微咳,又數日大吐紅。其父時醫也,以初婚疑之,命其各居,即用地黃湯加杜仲、牛膝,服之轉甚。調治月餘,漸冷危篤,因邀吳診治。見其色黯傴僂,背曲腰彎,咳聲如從甕中出,兩手如冰。因謂其父曰:此陰寒症也,必得汗出乃解。值此隆冬大寒之劑,非麻黃湯不足以發其汗。其父大駭,猶疑不決,復調補數日,則更危篤,不得已再邀吳視之,持論如前,且曰遲則不救矣。其父技窮,勉強用之,果得汗而安。其父問曰:感寒惡寒似矣,何不見頭疼發熱等症?吳曰:寒氣初入,未得發出,因滋陰藥愈不能出,故不發熱耳。頭為諸陽之會,今寒聚陰分,故不作痛。此症緣初婚腰痛,令人可疑,況咳嗽吐血,原宜滋補,但少年陰虛火動,吐紅面必頰赤,或乍紅乍白,兼挾陽症。今色黯手冷,皆屬陰分,故決其為陰寒也。又當冬令,天正嚴寒,寒傷可知。正所謂疑難之症,最宜辨別,毫釐千里,可不慎歟!
陳鬥嵓治薛上舍高沙人,素無恙,驟血半缶。陳診之曰:脈弦急,此薄厥也。病得之大怒氣逆,陰陽奔並。群醫不然,檢《素問·通天論》篇示之乃服。飲六郁湯而愈。
予治百家沖陳嘉生者,其人冒暑,中途勞力太過,血如湧泉,二便俱流血不止。里醫以清涼止血之劑投之,弗應,求救於予。俾至未及其門,聞哭聲甚哀,亟問其故,其母抆淚出而答曰:我兒無福,不能待救矣。問死去幾時?曰片刻。予細思之,此必失血太多,氣隨血脫,非真死耳,盍往視之?其母曰:紙已蓋面,欲掀之耶?人已無氣,將就木,即活佛活神仙亦難救療,視之何益?不過好索藥金耳。旁人叱其母退,引入視之。予以手探其胸,乳下微動;再折其紙視其面,見口鼻血水似有流動之狀;再診其脈,兩尺若有若無;診其足脈,太衝、衝陽仍可按。乃啟其牙關,挑以茶水,視之緩緩能嚥下。予饋以人參數錢,乃令為末,用飛羅面、陳京墨調童便灌下。至子時始知人事,能翻身索粥飲。次日予往視之,其母捧香一把,迎跪道旁,叩頭謝罪,曰:此真活佛活神仙下降也,吾兒已死而活之,吾家無人參而送之,吾何以報?惟唸佛頌長生功德耳。乃改用六味加生脈數劑,再以理脾和平之藥,調理而痊。後嘉生起,感激倍加,恆德於予,予亦為之喜。
吳球治一少年,患吐血,來如湧泉,諸藥不效,虛羸瘦削,病危急。脈之沉弦細濡,其脈為順。血積而又來,寒而又積,疑血不歸原故也。嘗聞血導血歸,未試也。遂用病者吐出之血,瓦器盛之,俟凝入銅鍋炒血黑色,以紙盛放地上,出火毒,細研為末,每服五分,麥門冬湯下。進二三服,其血自止。後頻服茯苓補心湯數十帖,以杜將來,保養復歸。
下集卷之十一
積瘀
總論
吳澄曰:今人一見失血,遽求劫藥,止之為快。醫家不察,便以寒涼阻之為奇。雖然暫快於一時,久必為患於異日。內損既立有《血症全書》,又有八法扼要,下集既立有失血類虛損一門,而又有積瘀,非重疊也。欲人知此中真諦,詳審精密,據脈以求因,不隨症轉,因循以治療。徹見理原,則綱維在手,超乎世法矣。
積瘀類虛損
血妄行上,出於口鼻,皆氣逆也。況血得寒則凝,得熱則行。跡此觀之,治血不先之調氣,而純以寒涼是施,則血不歸經,而為寒涼所凝滯,血雖暫止而復來也。且脾統血,而涼寒傷脾,脾虛猶不能約束,諸血變症,其可勝言哉?
澄按:瘀血內凝,多因初起寒涼所至,日久結積,又非溫藥可行。蓋由病家求效態急,醫家遽用劫止,以解目前之圍,而不顧貽害於異日也。然血以下行者為順,初起之時,苟非脾虛泄瀉,羸瘦不禁者,皆當以大黃(醋製)和生地黃汁,及桃仁泥、丹皮之屬,引入血分,使血下行,以轉逆為順,此妙法也。不知而日從事於芩、連、知、柏之屬,輔四物而行之,使氣血俱傷,脾胃而敗。今醫治血症,百豈有一生者耶?
虛勞積瘀
仲景云:五勞羸瘦,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飢傷、勞力傷、經絡榮衛氣傷,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䗪蟲丸主之。
注曰:五勞,氣、血、肉、骨、筋,各有虛勞病也。然必至脾胃受傷,而虛乃難復,故虛極而羸瘦,大肉欲脫也。腹滿脾氣不行,不能飲食,胃氣不運化。其受病之原,則因食、因憂、因房室、因飢、因勞傷、因經絡榮衛之氣不同,皆可以漸而至極。若其人內有血,在傷時溢出於回薄之間,干而不去,故使病留連,其外症必肌膚甲錯。甲錯者,如鱗也。肝主血主目,乾血之氣,內乘於肝,故上熏於目而黑黯。是必拔其病根,而外症乃退。
勞傷之症,未有無瘀血者也。瘀之日久,則發為熱,熱涸其液,則乾枯於經絡之間,愈干愈熱,愈熱愈干,而新血皆枯。人之充養百骸,光華潤澤者,藉此血耳。血傷則無以浹其肌膚,故甲錯也。目得血而能視,榮氣不貫於空竅,故黑黯也。仲景洞見此症,補之不可,涼之不可,而立大黃䗪蟲丸。經曰血主濡之,故以地黃為君;堅者削之,故以大黃為臣。統血者,脾也。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又酸苦湧泄為陰,故以甘草、桃仁為佐。咸走血,苦勝血,故以乾漆之苦、四蟲之咸為使。
吳氏臼:濁陰不降,則清陽不升;瘀血不去,則新血不生。今人一遇癆症,便用滋補,服之不效,坐以待斃,豈知術只此耶?
血忌涼折
三焦出血,色紫不鮮,此重沓寒濕化毒,凝泣水穀道路,浸積而成。若見血症,不詳本源,便用涼折,變乃生矣。
澄按:積瘀之症,近日用苦寒涼折者甚多,以致瘀血積於胸中,凝泣水穀道路。初時不覺,日久熱鬱,胸脅刺痛,或吐酸水,氣脹應背,夜不能臥,乾燒,吐痰不止,肌肉盡脫,與虛損無二。予治一族弟,用復元活血湯,應手取效。
瘀血咳嗽
咳嗽痰多,脅下一點刺痛,或吐酸水,氣脹應背,乾燒,太衝與衝陽脈不應。
澄按:積瘀痰血漸成癆瘵者,其咳嗽必連頓不住。若太衝與衝陽脈不應者,宜以補陰藥,吞當歸龍薈丸。
瘀血挾痰
肺脹痰多,脅下一點刺痛,或吐酸水,氣脹應背,乾燒,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挾瘀血,凝氣而病。宜養血以流動乎氣,降火以清乎痰。
澄按:左不得眠,肝脹;右不得眠,肺脹。此內損之候,不治之症也。惟是痰挾瘀血,壅塞氣道,肝木不疏,多有此症。用舒肝理氣,消痰逐瘀,往往取效。若以滋補治之,凝結益甚,木氣不升,而愈不得眠矣。
瘀血
凡有瘀血,不先消散,而加補劑,則成實實之禍。設無瘀血,而妄行攻利,則致虛虛之禍。故凡治此症,須察所患輕重,有無瘀血,及元氣虛買,不可概行攻下,致成敗症。
跌打損傷
—凡損傷,不問老弱,及有無瘀血停積,俱宜服熱童便,以酒佐之,推陳致新,其功甚大。
澄按:積瘀凝滯,不問何經,總屬於肝,蓋肝主血也。故凡敗血積聚,從其所屬,必歸於肝。故見脅肋小腹脹痛者,皆肝經之道也。內有積瘀,停久不行,必痰涎壅塞,凝泣水穀道路,故見咳嗽喘不能臥也。瘀之日久,津液漸枯,與痰涎交結為患,故見吐痰發熱,有似虛勞外損也,但脈牢大有形。實症猶可措手,倘見沉澀,既不能自行其血,又難施峻猛之劑,安望其速愈邪?
證治要法
上盛下虛,血隨氣上,法當順氣,氣降則血歸經矣。
脈來微軟,精神困倦,是氣虛不能攝血。
脈洪有力,精神不倦,胸中滿痛,或吐血塊,用生地、赤芍、當歸、丹皮、丹參、桃仁、大黃之屬,從大便導之。血以上出為逆,下出為順,苟非大虛,此釜底抽薪之妙。
若吐血已多,困倦虛乏者,不可行也。吐多而急欲止之,生地、當歸、丹皮、赤芍煎湯,入藕汁、童便各一鍾,血餘灰三錢,墨灰五分,調均熱服。
怒氣傷肝者,丹皮、芍藥、木通之屬。
勞心者,蓮肉、糯米、柏子仁、遠志、棗仁、茯神之屬。
傷酒者,乾葛、茅花、側柏、荊芥之屬。
飲食傷胃者,白朮、陳皮、甘草、穀芽之屬。
吐血色黯,脈遲而寒者,理中湯。勞力者,蘇子降氣湯。
治案
葛可久善武藝,一日見莫徭桑弓,可久挽之而彀,歸而下血。亟命其子煎大黃四兩飲之,其子惡多,減其半,不下。問其故,子以實對,可久曰:少耳,亦無傷也。來年當死,今則未也。再服二兩愈,明年果卒。
李士材治張鳴之吐血兩載,面色萎黃,潮熱咳嗽,膈有微痛。或與滋腎,或與補中,靡藥弗嘗,而病苦轉甚。後徵治於李,診其脈沉而數,且搏指,其痛不可按,而甚於夜分,是有堅血積蓄,非大下不能已也。鳴之以久病,未敢峻攻,乃與鬱金、降香、歸、地、山甲、蓬朮、人參,投之半劑,有血如漆者下數次,而痛遂減。至冬稍痛復作,又來求治。李曰:病重藥輕,但得小效,而無全功也。乃以大黃、乾漆、蓬朮、鬱金、山甲、桃仁、歸尾、肉桂、虻蟲,為丸與之。每日必服參、耆之劑,午後方進丸藥錢許,不十日而積血大下者數次,其痛全除,神氣頓旺,失血與煩熱頓減。
生生子治茅鹿門公女,病便血,日二三下,腹不疼。諸醫診治者三年不效。孫診之,左脈沉澀,漏出關外,診不應病。竊謂血既久下,且當益其氣而升提之,以探其症。乃用補中益氣湯,加阿膠、地榆、側柏葉,服八劑。血不下者半月,彼自喜病愈矣。偶因勞而血下復,因索前藥,孫曰:夫人之病,必有瘀血積於經隧,前藥因右脈漏關難憑,故以升提兼補兼澀者,以探虛實耳。今得病情,法當下而除其根也。龍山公曰:三年間便血,雖一日二三下,而月汛之期不爽,每行且五日,如此尚有瘀血停蓄耶?孫曰:此予因其日下月至,而知其必有瘀血停蓄也。經云:不塞不流,不行不止。今之瘀實由塞之行也,不可再塞。古人治痢,必先下之,亦此義。公曰:明日試卜之。曰:卜以決疑,不疑何卜?公隨以語夫人,夫人曰:孫先生非誤人者,識見往往出尋常,宜惟命。蓋夫人讀書能文,聰明謀斷,不啻丈夫,故言下便能了悟。即用桃仁承氣湯,加丹參、五靈脂、荷葉蒂,水煎,夜服之,五更下黑瘀血半桶,其日血竟不來,令人索下藥。孫曰:姑以理脾藥養之,病根已動,俟五日而再下未晚也。至期復用下劑,又下瘀如前者半。繼以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調理全愈。
予治族弟九堯,勞力吐血,誤服梔子、黃芩、知、柏寒涼之劑,咳嗽吐痰,發熱,兩脅脹痛,不能貼席而眠,夜則咳嗽不止,每晚吐白稠痰一銅盆,肌肉消瘦,厭厭待弊。予甚憫之,乃自造其門,請以診之。見其發熱雖類外感,而不頭疼口渴,天明少間,日午復劇,頭汗至頸而還。與以復元活血湯二劑,解下積瘀甚多,痰嗽減半。再以參苓白朮散,迭為加減而痊。
又治淳安進賢埠方天祺兄,吐血頭眩,咳嗽,腰膝乏力。諸醫皆用滋降之劑,服數十帖,飲食減少,精神漸疲。予適至,懇而治之。按其脈,乃上部有餘,下部虛弱;據其症,乃痰挾瘀血也。宜仿生生之法治之,當先清上焦,化去瘀血宿痰,再以補陰藥收功。以貝母、枳殼、桑皮,以清肺化痰;再以滑石、桃仁、丹皮、小薊,消除瘀血;梔子、甘草、白芍,養血以除餘熱。三帖紅漸止,前後心痛漸除,仍痰嗽不止,大便燥結,去滑石、桃仁,加瓜蔞、黃芩、紫菀,調理而安。
李士材治大宗伯董玄宰少妾,吐血蒸嗽,先用清火,繼用補中,俱不見效。李診兩尺沉實,少腹按之必痛,詢之果然。此怒後蓄血,經年弗效,乃為蒸熱,熱甚而吐血,陰傷之甚也。乃與四物湯,加鬱金、桃仁、穿山甲、大黃少許,下黑血升余,少腹痛仍在。更以前藥加大黃三錢煎服,又下黑血塊及如桃膠、蜆肉者三四升,腹痛乃止。虛倦異常,與獨參飲之,三日而熱減六七。服十全大補湯,百餘日而康復如常。
積瘀例方
大黃䗪蟲丸
大黃(十兩) 黃芩(一兩) 甘草(三兩)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白芍(四兩) 地黃(一兩) 乾漆(一兩) 虻蟲(一升) 水蛭(一百個) 蠐螬(一升) 䗪蟲(一升半)
蜜丸小豆大,每服五丸,日三服。
代抵當丸
大黃(四兩) 芒硝(一兩,玄明粉亦可) 桃仁(六十粒,去皮尖) 生地 歸尾(各一兩) 肉桂(三五錢) 穿山甲(一兩,蛤粉炒)
蜜丸梧桐子大。
—蓄血在上焦,丸如芥子大,臨臥去枕仰臥,以津液咽之,令停留喉下,搜逐上膈。
—中焦,食遠;下焦,空心,百勞水遂下。
—用歸、地者,欲下血而不損血耳,且引諸藥至血分,諸藥皆獷悍而欲和之也。如血老成積,此藥攻之不動,宜去歸、地,加莪朮一兩(醋浸透焙乾),肉桂一兩。
古人治血積,每用虻蟲、水蛭,以其善吮血耳。然其性毒,人多患之。改用夜明砂者,以其食墳而化者也。蟻之吮血,不減蛭、虻,《本草》稱其能下死胎,則其能攻蓄血矣。前用四蟲之方,可以此代之。
黑神散 治損傷吐血,或有時吐二三口,隨即無事,過數日又發,經年累月不愈者。
熟地 當歸 肉桂 白芍 甘草 炮姜 蒲黃(各四兩) 黑料豆
童便、酒煎。
復元活血湯 虛勞積瘀,咳嗽痰多,夜不能臥。
柴胡(五錢) 花粉(二錢) 當歸(二錢) 桃仁(五十粒) 穿山甲(二錢) 紅花(二錢) 大黃(一兩) 甘草(二錢)
酒前服。
七傷散 肺熱甚效。
黃藥子 赤芍 鬱金 乳香 玄胡 白藥子 知母 當歸 沒藥 血竭
茶湯下。
通真丸 血實之症。
大黃 桃仁 乾漆 天水散 杜牛膝(各等份)
醋丸梧桐子大,每下六七十丸
百勞丸 治一切癆瘵積滯,疾不經藥壞症者,宜服此陳大夫傳張仲景方。
當歸 乳香 沒藥 人參(各一錢) 大黃(四錢) 虻蟲(十四枚,去頭足) 水蛭(十四枚,制)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都作一服,可百丸。五更百勞水下,取惡物為度。服白粥十日。百勞水用勺揚湯百遍,仲景甘瀾水是也。
活血飲 治怒氣積血在胸脅,咳嗽年久不愈,每咳則隱隱而痛。
滑石 桃仁 桔梗 甘草 丹皮 茜根 貝母 柴胡 香附曲 瓜蔞仁
水煎。體厚者,加大黃、穿山甲。或作末,韭菜汁拌為丸服。
清肅湯 老痰積瘀在上焦,法當先使清肅上宮,俾新痰不生,宿瘀易去,可獲萬全。若誤用滋陰降火,則以滯益滯,而熱無由去,瘀無由消,而痰日益增矣。
青皮 枳殼 陳皮(三味快氣疏滯) 貝母 桑皮(消痰止嗽) 丹皮 滑石 桃仁(消瘀) 山梔(開鬱清熱) 白芍(平肝) 甘草(調中)
桃仁滑石湯 去痰消瘀。
梔子 丹皮 歸尾 赤芍 五靈脂 滑石 桃仁
薊菀湯 治咳嗽吐紅,痰挾瘀血,上盛下虛,法當先清上,化痰去瘀,然後用養陰藥收功。
小薊 紫菀 丹皮 桃仁 滑石(消瘀) 貝母 桑皮 枳殼(清肺化痰) 甘草 梔子 白芍(養陰除熱)
茜薊湯 治胸背作脹,咳嗽吐紅,如爛豬肺狀。血隨氣逆,上積胸臆,必吐出而脹斯寬,法當消瘀行氣化痰。氣調瘀消,則新血始得歸經,大本端而病根可除矣。
茜根 小薊 滑石 甘草 桃仁 貝母 歸尾 香附 梔子 枳殼 桑皮
丹參滑石湯 咳嗽吐紅,胃中有痰火,下焦有陰火。
丹參 滑石 白芍 桃仁 貝母 紫菀 丹皮 當歸 甘草
瓜貝去瘀湯 咳嗽吐紅,痰挾瘀血。
瓜蔞 貝母 當歸 紫菀 梔子 丹皮 青皮 穿山甲 前胡 甘草
梔子鬱金湯 虛損積痰積瘀。
梔子 鬱金 貝母 丹皮 蘇子 黃連 橘紅 茯苓 紅曲 茜根 香附
益元散沖服。
加味歸芎湯 打僕損傷,敗血流入胃脘,嘔吐黑血如豆汁。
川芎 當歸 白芍 百合 荊芥(各等份)
銼散,每服四錢,酒煎服。
心胃積血,用千葉藕粉酒服寸匕,日三服。
下集卷之十二
酒傷
總論
吳澄曰:曲糵之戒多矣,而人終日飲酒,腸胃熏蒸,真元暗損,人習以為常,而不察耳。蓋人之所賴以生者,氣血也,氣血有真元以統御之。真元者,人性命之根本也。人之云性命則知重,而不知縱飲則暗損真元,損真元一分,即暗損性命一分,不可輕視也。余少年時,亦喜豪飲,後究岐軒之書,猛加警戒,先少飲節飲,漸至不飲,而今已數十年於茲矣。追思曩日暢飲諸友,同席歡娛,厭厭夜飲,不醉無休,曾幾何時,而今十無一二人矣。雖曰人之壽命修短自有定數,而未必非狂藥之為害也。
縱酒成勞
少年縱酒,多成勞損。夫酒本狂藥,大損真陰。惟少飲之,未必無益;多飲之,難免無傷;而耽飲之,則受其害者十之八九矣。且凡人之稟賦,臟有陰陽,而酒之性質,亦有陰陽。蓋酒成於釀,其性則熱,汁化為水,其質則寒。人縱飲之,為患匪淺也。
—陰虛者縱飲之,則質不足以滋陰,而性偏動火,故熱者愈熱,而病為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喘嗽、煩躁狂悖等症,此酒性傷陰而然也。
—陽虛者縱飲之,則性不足以扶陽,而質留為水,故寒者愈寒,而病為臌脹、泄瀉、腹痛、吞酸食少、亡陽暴脫等症,此酒質傷陽而然也。
凡縱酒者,既能傷陰,尤能損陽,害有如此,人果知否?矧酒能亂性,每致因酒妄為,則凡傷精竭力,動氣失機,及遇病不勝等事,無所不至,而陰受其損多罔覺也。夫縱酒之時,固不慮其害之若此,及病至沉危,猶不知為酒困之若此。故詳明於此,以為縱酒者之先覺云。
澄按:人之稟受,臟腑陰陽,各有偏勝。有能大飲者,有不能飲者,有涓滴不入口者,各有其量,不能勉強。究其為物,米汁化成,原不害人。但釀法多有曲料酷頭,做成毒烈峻猛之藥,化米成漿,服之頃刻能通十二經絡,移情易性。少飲之,則宣和氣血,壯神禦寒;多飲之,則損神耗血,腐胃鑠精;沉湎不歇,毒流腸胃,暗損天年,潛消元氣,多變虛損。
酒困成百病
有困於酒者,但知米汁之味甘,安知曲糵之性烈,能潛移禍福,而令人難避也,能大損壽元,而人不知也。及其為病也,或血敗為水,而肌肉為其浸潰,則膨脹是也;或濕邪侵土,而清濁苦於不分,則泄痢是也;或濕邪入血,不能養筋,而弛縱拘攣,甚至眩暈卒倒,則中風是也;或水泛為涎,而滿悶不食,甚至脾敗嘔喘,則痰飲是也。耽而不節,則精髓枯,久醉陰血日以散亡,未及中年,多見病變百出。而危於此者,不知其幾何人矣。
澄按:物糟既久,色變為赤,味亦變,便是糟物色。人飲不節,便終日醺醺,淪膚漬髓,則成糟人矣。人糟既久,惟曲糵用事,並非本來面目,神昏形倦,大則蕩家殞命,小則多病生非。嗜飲者雖云陶情遣興,知己 合歡,而不知其失時誤事,皆酒之為害也。
縱酒泄瀉
飲酒泄瀉之症,人多有之。但酒有陰陽二性,人有陰陽二臟,而人多不能辨也。夫酒性本熱,酒質則寒,人但知酒有濕熱,而不知酒有寒濕也。故凡因酒而生濕熱者,因其性也,以糵汁不滋陰,而悍氣生熱也。因酒而寒濕者,因其質也,以性去質不去,而水留為寒也。何以辨之?常見人陽強氣充而善飲者,亦每多泄瀉,若一日不瀉,反云熱悶。蓋其隨飲隨泄,則雖泄不致傷氣,而得泄反以去濕。此其先天稟厚,胃氣過人。如此治宜去濕清利,四苓散、酒蒸黃連丸之類,去其濕熱病自愈。
陽虛之人,脾虛不能勝濕,而濕勝則能生寒,陽氣因寒所以日敗,胃氣因濕所以日虛。其症則形容漸羸,飲食漸減,或脈見弦細,或口體常怯寒,或臍腹常有隱痛,或眩暈常多困倦,或不安於五鼓,或加甚於秋冬,但無熱症可據,而常多飧泄者,總屬虛寒也。若不速培陽氣,必致漸衰,而日以危矣。
酒臌
少年縱酒無節,多成酒臌。蓋酒為水穀之液,血亦水穀之液,酒入中焦,必求同類,故直走血分。經曰:飲酒者,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此之謂也。然血者,神氣也。血屬陰而性和。酒者,淫氣也。酒屬陽而性悍。凡酒入血分,血欲靜而酒動之,血欲藏而酒逐之,故飲酒者,身面皆赤,此入血之徵,亦散血之徵也。擾亂一番,而血氣能無耗損者,未之有也。第年當少壯,則旋耗旋生,固無所覺,及乎血氣漸衰,則所生不償所耗,而且積傷並至,病斯見矣。或致敗血不養筋,則為中風。或致傷脾,則為痰飲瀉痢。或濕熱上浮,則為喘汗鼻淵。或流於筋骨,則為瘈瘲疼痛。或致動血傷精,則為勞損吐衄。或致傷肌腐肉,則為爛瘡痔漏。其有積漸日久,而成酒臌者,則尤多也。蓋酒性本濕,壯者氣行則已,酒即血也;怯者著而成病,酒即水也。不惟以酒為水,而血氣既衰,亦皆隨酒悉化為水矣。所以凡治水臌者,必當以血氣為主,而養陰利濕,是誠善矣。然無知少年,初不知畏,而惟酒是耽,此其浸漬,已非一日,致令血氣天真敗極至此,又豈能以旦夕挽回者哉!
酒傷各經
酒循經絡,留著為病,入肺則多嚏多痰,入心則多笑多言,入肝則喜怒有力,入脾則思睡,入腎則思淫。及其日久傷肺,則咳嗽消渴,傷心則變怔忡不寐,傷脾則變痞滿疸脹,傷肝則變脅痛吐血,傷腎則變腰軟黃痿,此五臟之受病也,又酒後汗多者,胃受之;酒後面青者,脾受之;酒後多溺者,膀胱受之;溺赤者,小腸受之;酒後積利者,大腸受之。此數者皆能成病,惟胃與膀胱受酒者,汗多從表而瀉,溺多從小便而解,所以善飲不醉,變病亦少也。
酒傷肺經
肺如華蓋,其氣輕清,既不受寒,又不受熱。然酒性本熱,多飲則肺受火邪,熏蒸日久,以致郁遏不清,脹大不斂,或喘或咳,漸至聲啞,骨蒸寒熱,皮毛枯槁,如之何其可救也?
酒性移人
大醉酒脈必洪而數,氣高身熱,面目俱赤,此其常也。及言其變,各有不同。有醉後妄言妄動,醒後全然不知;有雖沉醉,而神思終不亂者;有醉後應面赤,而反刮白者,應痿弱而反剛強者,應壯熱而反惡戰慄者;有易醉而易醒者;有發呵欠及噴嚏者;有頭旋眼花及頭疼者;有喜笑歌唱,痛哭不休者;有持刀殺人,不畏尊長王法者;有自言自語,發泄心中隱情而不自知者。此皆氣血虛實之不同,臟腑稟賦之各異,更兼酒之濃淡,飲之多寡,雖各各不同,而沉湎無度,傷人則一也。
酒毒傷肺成癰有類虛損
酒毒留於肺者,緣肺為清虛之臟,酒多則損其清虛之體。由是稠痰濁火,熏灼其間,肺葉受傷,發為咳嗽、潮熱、失血之症,極有似乎虛損。惟雲門、中府二穴吊痛,咳唾膿血,痰出腥穢,肺癰潰爛,與此不同。好酒之人,多有此症矣。
酒毒傷膽有類虛損
膽府號曰清淨,緣酒性清冽,不隨濁穢下行,惟喜滲入,從胃至膽。膽為清淨之府,故同氣相求也。其次雖入小腸、膀胱,化溺而出。然酷烈之性,一入膽經,面青氣壯,不避凶險。內火燔灼,煎熬真陰,少陽之生氣日竭,而酒濕之邪熱鬱經隧,則為痰、為嗽、為失血,而似虛勞之症。
酒濕類虛勞
好酒之人,濕熱內積,生痰動火,損傷肺氣,發為咳嗽稠痰,潮熱氣喘,泄瀉,有似陰虧不足之症。
酒風
有病身熱解墮,汗出如浴,惡風少氣,此為何病?岐伯曰:病名酒風。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澤瀉、術各十分,麋銜五分,合以三指撮為後飯。
澄按:沉湎者,陽氣必盛,腠理易開,風邪易入,汗多內虛,熱熏於肺,而咳嗽潮熱,甚則失血惡風少氣也。蓋酒之濕熱,鬱蒸於脾,上攻於肺。而藥用蒼朮、澤瀉、麋銜,健脾利濕,專治脾而不治肺,此治本之要也。
飲酒太過成肺疽吐血
飲酒太過之後,悶吐之時,血從吐後出,或因啖辛熱,而得吐血之症,名曰肺疽,宜大薊散。古方用紅棗燒存性,百藥煎煅,等份為末,米飲調服一錢。
戴元禮云:飲酒太過,傷胃吐血,用理中湯加青皮、梔子、乾葛、川芎;有加金鉤子、乾葛、茅花。
飲酒過多而吐血者,宜徙薪飲,清化飲、葛花解酲湯加黃連、丹皮主之。
酒癆
余歷治見虛勞之症,咳嗽失血,潮熱吐痰,有種酒癆者,其人沉湎無度,飯食不思,以為可有可無,惟酒則一時難缺,以致脾胃為濕所浸淫,失其健運之常,積聚痰涎,咳嗽發熱,失血,氣喘乏力,面黃肌瘦,口吐痰涎不休,形枯骨立,行動艱難,猶然自朝至暮,仍喜頻飲數口,卻又不多,終日酒氣熏蒸,至死不歇,此真酒癆。
燒酒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朝始創其法,猛烈純陽,與火無異。更有好事之人,又以辛熱香竄之藥,浸成藥燒,其消冷積,去寒濕氣,止心腹冷痛,其功誠不可泯。然其灼肺動火,開通經絡,損血耗氣,更有甚於他酒。今人喜飲之,真陰不足之人,而五臟六腑之中,又加以猛火鍛鍊煎熬,能不焦枯乎?
夜飲
人知戒早飲,而不知夜飲更甚。醉飽就床,熱壅三焦,傷心損目。夜氣收斂,酒以發之,亂其清明,勞其脾胃,停濕動火,因而致病者多矣。
飲酒易成風勞
過飲則相火昌熾,肺金受鑠,易生痰嗽,善變風勞。
澄按:好飲者,陽氣盛而腠理疏,腠理疏則風邪易入,陽氣盛則玄府易開,玄府開則氣易外泄,風邪乘虛而入,與酒之濕熱內外相因而為病。故見蒸熱咳嗽,聲啞失血之症,而為風勞之疾。
新增數門,有酒傷而無色傷者,何也?蓋酒、色、財、氣,四者皆致病之大端,而惟色為尤甚。人之所賴以生者,惟精、氣、神耳。嗜色之人,精去則氣消,氣去則神亡,無論內損外損,即百病皆從而起,為疾患之根。全書上下二集,皆以此為主,詳著風勞門中,故不復他及也。
治法
丹溪曰:因傷於酒,每晨起必瀉者,宜理中湯加乾葛,或吞酒蒸黃連丸。
王節齋曰:飲酒便瀉者,此酒積熱瀉也。宜加茵陳、乾薑、黃連、木香之屬。
薛立齋曰:若酒濕未散,脾氣未虛,宜用此藥,分利濕熱。若濕熱已去,中氣被傷,宜六君調補中氣。又曰:酒性大熱,乃無形之物。無形元氣受傷,當用葛花解酲湯,分消其濕。
景岳曰:凡服前法不效,或再用理中、八味不效,非峻補命門,終無益也。
澄按:各家治法,俱見酒傷未變虛勞,而將變虛勞,治其標也。若已變虛勞,則又當從本治,仍當痛戒不飲,以杜其源,緩調理,方可得痊。
餘論
吳澄曰:五穀者,種之美者也,最能養人。惟糯米性黏,滯氣生痰,壅閉經絡,又難消化,則是未經醞釀之先,已不能如五穀之充和,而又加以曲糵之藥,豈甘與日用常行之粥飯同論乎?況曲糵之料,是郁遏所造,酒又為郁遏所成,是鬱而又郁也。夫人之氣,鬱而不伸者必病。物之氣,鬱而不伸者必毒。況酒為重郁之下,更兼糯米黏滯之性,本不善乎。諸家言其能變虛勞各病,蓋有自也。然今時之人,喜飲者極多,宴嘉賓,娛親友,冠婚喜慶,無不以酒為先,而未見其為害若是之甚也。又有以酒為生,自朝至暮,而起居如常,至老不衰者,亦不乏人也。又有喜飲之人,未至日暮,心中思索,如有所失,食不甘,寢不安,必欲覓而飲之,則心中頓釋,就枕易睡者,比比皆是也。所以杜康之流,忽爾不飲,可預知其病之將至;忽爾思飲,可預知其病之將痊。此亦如嗜煙之人,朝夕熏蒸,脾胃習之,日久與此相投相合,胃氣不能自主,反為菸酒所化,如痰之在胃中,人賴此以養胃而不可盡攻者,即此也。故不得志之人,心中忿悶,抑鬱不舒,消愁遣興,解惱除煩,藉此陶情,萬不可缺,家無隔宿,而猶必以此為先務也。信如所言,則此輩皆為酒困,何無病苦,而強健自如,何也?稽之於古則無徵,考之於人則不驗,豪飲者,必以為大謬不然,妄生謗議?云盡信書不如無書也。雖然有說焉,蓋酒之性大熱,天寒凝凍,惟酒不冰。然能和血行氣,壯神禦寒,避邪逐穢,人間之美祿,原不可少。惟節飲之,未必無益。而無如今時之人則不然,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於是胃因酒而嘔吐,脾因酒而困怠,心因酒而昏狂,肝因酒而善怒,膽因酒而忘懼,腎因酒而精枯,以致變病不測,或虛勞吐血之症,豈有窮乎!但不可一概論耳。天之生人,臟腑陰陽各有不同,虛實寒熱各有偏勝,定有限量,無者不可使而有,少者不可使而多也,故有能勝酒者,有不能勝酒者。能飲者,量能受納,元氣足以勝之也。不能飲者,濕熱太甚,不能相容,酒反足以勝元氣也。俗云:酒不醉人,人儘自醉也。孟子曰:惡醉而強酒,病之端也。孔聖惟酒無量不及亂,飲之節也。人能恆存十分之限量,而只飲其六七,斯飲之善者也。然多飲不如少飲,少飲不如不飲,此更善之善者也。而舉世之人,果能如是乎?然量之淺深,臟腑之寒熱,稟受之偏勝,則多飲少飲,能飲不飲,亦惟人之自揣何如耳,余又何嘵嘵焉。
張本斯《五湖漫聞》云:余嘗於太僕坐,上見張翁一百十三歲,普福寺見王瀛州一百三十歲,毛閒翁一百三歲,楊南峰八十九歲,沈石田八十四歲,吳白樓八十五歲,毛礪庵八十二歲,諸公至老精敏不衰,升降如儀,問之皆不飲酒。若文衡翁、施東岡、葉如岩,耄耄動靜,與壯年不異,亦不飲酒。此見酒之不可以沉湎也。
附:煙論
吳澄曰:今時之煙,為患更甚於酒。酒雖沉湎,不能攜瓶隨身,啜飲不歇。而煙則終日熏灼,無分晝夜,無論富貴貧賤,男婦老幼,皆有煙具隨身,頻頻噴吸,一口吸入,頃刻周身通體暢快,習以消閒。故客至用以代茶代酒,獨坐則解悶解愁。雖赤貧之輩,困苦之時,日給猶可暫缺,而惟煙之一事,不可須臾離也。按煙之性,辛溫有毒,其治風寒濕痹,冷積寒痰,山嵐瘴氣,其功誠不泯。蓋有病則病當之,若無病之人,亦頻頻熏灼,津涸液枯,暗損天年。亦相習成風,舉世皆然,殊不之覺耳。所以虛損之人,最宜戒此。然其性與燒酒相類。古時之人,無此二物,皆度上壽;今時之人,度百歲者少,未必非此二物之為暗害也。燒酒創自元朝,煙則盛行於今日,二物並行,貪嗜無厭,臟腑不為之焦壞乎?養生者當細思之。今日奸徒,煙中則用信石拌制,燒酒則用信石燒煙燻缸,所以一口入口,鎖喉難吞,以為菸酒力猛,而不知其藥之毒也。
服之頭疼心煩,眩暈口渴難禁,是有信石之菸酒也,有病者不可不慎。
近日聞有桐樹葉雜入菸葉做成,服之頂喉發呃,損人更甚,嗜煙者不可不牢。
治案
江應宿治周三者,祁門人也,年近三十,潮熱咳嗽,聲啞,診之六脈弦數,問其故,以酒豪。先年因醉後嘔血,是年又復嘔血數斗,遂咳不止,百藥不應,肌肉消瘦,飲食遞減。予與以四物湯換生地,加貝母、丹皮、麥冬、阿膠、五味,煎服,加甘蔗汁一小杯,薑汁少許。嗽漸止,食少,再加白朮、人參,食漸進。夜噙太平丸,晨服六味丸,加枸杞、人參、麥冬、五味子而愈。
生生子治汪松崗,原傷於酒,夜分有熱,咳嗽咯血,不思飲食,左脅氣不調,左寸脈芤,關澀尺弱,右寸短,關滑。此胃痰火正旺,氣血俱虛,宜先清胃保肺,然後大補。以麥冬、知母、寒水石、甘草、紫菀、人參、丹皮、白芍、當歸、貝母、桑皮,煎服。一帖,紅仍未止,加側柏葉、茅根,四帖而紅止。過後四月,又為怒氣所傷,血又動,左不能睡,桃仁、滑石、紅花、當歸、人參、貝母、梔子、甘草、香附、丹皮、青皮,煎服而安。
又治孫顯兄,每辛苦及酒多,則咯血數口,脈兩手皆短弱,關尺洪數。此胃中有痰火,而下焦有陰火,由壯年酒色所傷故耳,以丹參、滑石各三錢,白芍、麥冬、貝母、桃仁、紫菀、丹皮、當歸、甘草,煎服而安。
予治竹林汪云衢兄,飲酒過度,致傷脾肺,咳嗽不止,吐痰不休,或時帶血。予戒以少飲,彼云:若要我戒,死而後已。予先以白龍丸早服,降其痰;以白礬、杏仁二味,止其嗽。或飲酒太多,不時仍吐痰咯血,乃以葛花解酲湯加丹皮,倍加黃連,使之上下分消。後酒少痰血亦少,咳嗽亦減矣。
又治孫惟功,飲酒太過,傷胃吐血。予思理中湯最能清胃脘之血,加以青皮、梔子、川芎、乾葛,數劑而痊。
趙以德治酒病房勞病熱者,加葛根於補氣血藥中,一帖微汗,反懈怠,熱如故。知氣血虛,不禁葛根之散也,必得枳椇方可,偶得乾者加入,即愈。
《東坡集》云:揭穎臣病消渴,日飲水數斗,飯亦倍進,小便頻數,服消渴藥日甚。張肱診之,笑曰:君幾誤死。取麝香當門子,以酒濡作十許丸,棘枸子煎湯吞之,遂愈。問其故,肱曰:消渴消中,皆脾弱腎敗,土不制水而成。今穎臣脾脈極熱,腎脈不衰,當由酒果過度,積熱在脾,所以多食多飲,飲多溲不得不多也,非消渴症。麝香、壞果棘枸能勝酒,故假二物以去其酒果之毒也。
《名醫錄》云:一人自幼好酒,片時無酒,叫呼不絕,全不進食,日漸羸瘦如瘵。或執其手縛柱上,將酒與看而不與飲,即吐出一物如豬肝,入酒內即消,其人遂惡酒。
有一士人嗜酒,日嘗數斗,至午夜飲興一發,則不可遏。一夕大醉,吐出一物如舌,視無痕竅,至欲飲時,眼偏其上,矗然而起,家人沃之以酒立盡,至常日所飲之數而止,遂投之猛火,急爆烈為十數片,士人由是惡酒。
子和云:一人素好飲酒成病,一醫用酒癥丸熱服,後目睹天地,但見紅色,遂成龍火不救。
予曾見數人大病,眼光出火如金龍,自言見龍,乃垂危之象,不得其解。復讀此案,乃知龍火脫離,將絕之徵,故不救。
齊州士曹席進孺,招所親張彬秀才館舍。彬嗜酒,每夜必數升於床偶,一夕忘設焉,夜半大渴,求之不可得,忿悶呼躁,俄頃嘔吐一物於地。旦起視之,見床下塊肉如肝而黃,上蜂窠,猶微動,取酒沃之,唧唧有聲,始悟平生酒病根本,亟投諸火中,後遂不飲。
汪石山治一人,年四十餘,患咳嗽咯血,而不能伏枕。醫用參蘇飲、清肺飲治之,俱不效。診之脈浮而近快,曰:此酒熱傷肺也。令嚼太平丸六七粒而安。
酒傷例方
葛花解酲湯 飲酒過多,傷胃吐血,用從汗解。
葛花 砂仁 豆蔻仁(各五錢) 木香(五分) 茯苓(一錢五分) 白朮(二錢) 人參(一錢五分) 神麯(二錢) 青皮(三錢) 乾薑(二錢) 豬苓(一錢五分) 澤瀉(二錢)
四苓散加滑石 傷酒既酲,熱去濕留,宜利小便。
白朮 澤瀉 豬苓 赤苓 滑石
益元散沖服。
白龍丸 酒積吐痰咳嗽。
半夏 滑石 茯苓 枯礬
神麯糊為丸。
飲酒過多,蘊熱胸膈,以致吐血。
黃連(二兩) 葛花(二兩)
上為末,以大黃末熬膏為丸,每服百丸。
酒嗽方 治傷酒咳嗽不止。
杏仁 白礬
二味等份為丸服。
傷酒吐痰失血方
當歸 人參 黃耆 白芍 白朮 川芎 木通 黃芩 厚朴 甘草
煎好吞礞石丸。方補大薊散。(《準繩》。)
礞石丸(見痰門。)
益脾丸 服之飲酒不醉。
葛花 綠豆花 木香 草豆蔻 赤小豆花
蜜丸,津嚥下五粒。
獨參湯 脾氣虛衰,色欲傷腎,飲酒不消,精神潦倒,嘔泄不食。以人參濃煎呷之。
雞距子湯 治飲酒發熱。
屋外枳椇樹,屋內釀酒多不佳,其解酒之功可見矣。葛根解酒兼散,故不如雞距子妙。(其葉入酒,酒化為水。)
檳榔丸 治酒食過度,胸膈臌脹,口吐清水,一切積聚。
檳榔(一兩,切小塊) 砂仁 白蔻仁 丁香(各一兩) 橘皮 生薑(各半斤) 鹽(一兩)
上用河水二碗,浸一宿,次日用慢火焙乾,為末收貯。每服用一撮,細嚼酒下,或開水調下亦可。
下集卷之十三
肺癰肺痿
總論
吳澄曰:肺者,五臟之華蓋也。凡人外感風寒,內傷思慮,形寒飲冷,變為癰痿,何也?蓋金性本清潤,潤則生水,以滋臟腑。若本體一燥,則水源先竭,火無所制,金被火傷,則喉干聲啞,咳吐稠痰,膿血腥臭,肌膚枯索,形神虛萎,有似虛勞之症。
肺癰類虛損
久咳不已,濁吐腥臭,咳則胸中隱隱吊痛,口中辟辟燥咳,脈實滑數,大小便澀數,振寒吐沫,胸脅拒按,為肺癰之病。因風寒內郁,痰火上湊,邪氣結聚,蓄蘊成癰。
澄按:肺主皮毛。風寒傷人,先客皮毛,故肺先受之,則為咳嗽,久咳不已,則成肺癰。雖五臟六腑皆有咳嗽,不獨肺也,而風所入,必先皮毛,留而不去,蘊毒成癰,與本臟自虧,津液枯槁,致成肺癰者不同。
肺痿類虛損
久嗽肺虛,往來寒熱,皮毛枯鑠,聲音不清,或嗽血線,口中有濁唾涎沫。因津液重亡,火炎金燥,如草木亢旱,而枝葉萎落也。脈數而虛,為肺痿之症。
澄按:肺痿之症,有先病肺癰,而後變肺痿者;有津液重亡,火鑠金傷,而成肺痿者。凡人肢體五臟,虛則皆可稱痿,不獨肺也。若金失潤澤之性,而精津血液,一概消耗竭絕,則肺葉虛痿,聲嘶聲啞,乾咳氣粗,面白神衰,內熱自汗,肌膚燥裂,而成肺痿不足之症。
論咳為肺痿
《金匱方論》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得之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者,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唾膿血,脈虛數者為肺痿,數實者為肺癰。
《玉機微義》云:此言肺痿屬熱。如咳久肺癟,聲啞聲嘶,咯血,此屬陰虛火熱甚是也。本論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用炙甘草、乾薑,此屬寒也。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液者,用炙甘草湯,此補虛勞也,亦與補陰虛火熱不同,是皆宜分治。故肺痿亦有寒熱之異也。
肺痿肺癰辨
肺者,五臟之華蓋也,處於胸中,主於氣,候於皮毛。勞傷血氣,腠理虛而風邪乘之,內感於肺也。故汗出惡風,咳嗽短氣,鼻塞項強,胸脅脹滿,久久不瘥,已成肺痿也。
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至於營,則吸而不出,所以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熱相搏,氣血稽留,蘊結於肺,變為瘡疽。
脈法
診其脈,候寸口。脈數而虛者,肺痿也;數而實者,肺癰也。若欲知其有膿,但脈見微緊而數者,未有膿也;緊甚而數者,已有膿也。
六脈沉澀而數,或虛弦而急疾,或細數不清,肺痿者死。
六脈空大急數,或弦急無倫,肺癰者死。
六脈平滑,性情恬靜,痰色清而潔,飲食照常者,可治。
薛氏曰:凡勞傷血氣,腠理不密,外邪所乘,內感於肺;或入房過度,腎水虧損,虛火上炎;或醇酒炙搏,辛辣厚味,熏蒸於肺;或咳唾痰涎,汗下過度,重亡津液,皆能致之。其候惡風咳嗽,鼻塞項強,胸脅脹滿,呼吸不利,咽燥作渴,甚則四肢微腫,咳吐膿血。若吐痰臭濁,膿血腥穢,胸中隱隱微痛,右手寸口脈數而實者,為肺疽。若唾涎沫而無膿,脈數而虛者,為肺痿也。
大抵勞傷氣血,則腠理不密,風邪乘肺,風熱相搏,蘊結不散,必致咳嗽。若誤用汗下過度,則津液重亡,遂成斯症。
此證有因脾土虧損,不能生肺金,肺金不能生腎水,故始成則可救,膿成則多死。苟能補脾肺,滋腎水,庶有生者。若專用攻其瘡,則脾胃益虛,鮮有不誤者矣。
肺痿之症
其候久嗽不已,汗出過度,重亡津液,便如爛瓜,下如豕膏,小便數而不得,得者自愈,欲飲者將瘥。此由肺多唾涎,而無膿血者,肺痿也。
肺癰之症
其候口乾喘滿,咽燥而渴,甚則四肢微腫,咳唾膿血,或腥臭濁沫,隱隱微痛者,肺癰也。候始萌則可救,膿成則多死。
治法大要
肺癰者,先因感風寒,未經發越,停留肺中。其候初則毛聳惡寒,咳嗽聲重,膈臆隱痛,項強不能轉側,是其真候也。久則鼻流清涕,咳吐膿痰,黃色腥穢,甚則胸膈脹滿,呼吸不利,飲食減少,脈洪自汗,當以清金甘桔湯主之,麥冬清肺飲調之。又久勞傷,吐痰血,寒熱往來,形體清削,咯吐瘀膿,聲啞咽痛,其候轉為肺痿,如此者,百死一生之病也。宜知母茯苓湯主之,人參五味子湯調之。又有七情飢飽勞役,傷損脾肺者,麥冬平肺湯主之,紫菀湯調之。又有房欲勞傷,丹石補藥銷鑠腎水者,宜腎氣丸主之,金液戊土丹調之。又有勞倦內傷,迎風叫喊,外寒侵入,未經解散,致生肺癰者,初起脈浮微數,胸熱氣粗,寒熱往來,咳嗽生痰者,當以小青龍湯主之,麥冬清肺飲調之。通用金鯉湯、蠟礬丸、太乙膏,相間服之,亦效如反掌。皮粗六脈洪數,氣急頰紅,汙膿白血,嘔噦⿰享軍水,鼻煽,不餐飲食者,俱為不治。此症以身涼,膿血交黏,痰色鮮明,飲食知味,膿血漸止者,俱為無妨,反此者死。
肺癰治法
治法要略,先以小青龍湯一帖,以解其風寒邪氣,然後以葶藶大棗瀉肺湯、葦莖湯隨症用之,以取膿,此治腫瘍之例也。終以內補黃耆湯,以托裡之陰氣,此治潰瘍之例也。
肺癰已破,入風者不治,或用太乙膏丸服,以搜風湯吐之。若吐膿血,狀如肺癰,口臭,他方不應者,宜消風散入男子發灰,清米飲調下,兩服可除。
薛氏治法
喘嗽氣急胸滿者,表散之;咳嗽發熱者,和解之;咳而胸膈隱痛,吐痰腥臭者,宜排膿散;喘急恍惚,痰甚者,宜平肺;唾膿脈,短澀者,宜補之。
咳吐膿腥者,桔梗湯;咳喘短氣,或小便短少者,佐以參耆補肺湯;體倦食少者,佐以參朮補脾湯;咳吐痰壅者,腎虛水泛也,六味地黃丸;口乾咽燥者,虛火上炎也,加減八味丸。
風邪內結者,小青龍湯;火邪內灼者,二冬湯;痰火鬱結者,葶藶大棗湯;潰後收斂瘡口,用團參飲子;若覺胸膺有竅,口中所咳膿血與竅相應而出者,當大補氣血,佐以排膿之品。
餘論
吳澄曰:肺癰、肺痿,皆因久咳乃成也。其久咳若何?蓋風寒停留肺中,不得發越,未經傳變,肺葉遏塞而成也。其不傳變若何?蓋外邪直入於內,傳變各經,則為風勞;不傳變,只留滯本經,發為肺癰、肺痿,則癰、痿亦不過風勞中之一症耳。所以氣血未虧,元氣未憊者,嘔吐膿血,膿儘自愈。其自愈者,風寒從肺而入,嘔吐膿血,則亦從肺而出,是有出路而無侵入之患也。若日久月深,氣血已虛,元氣已憊,不能化毒成膿,邪將陷入,亦與風勞同耳,故亦不治。
大抵此症脾腎虧虛,金不生水,以致肺金自燥而成者,此亦虛勞之類耳。雖有補土生金,滋腎生水,以保肺金之法,恐亦難痊。惟風寒蘊結,致肺枯爆,不能生津潤液,此屬外因。元氣未衰者,則循法可法。
治案
武陽仇天祥之子,病發寒熱,諸醫作骨蒸勞治之,半年病甚。戴人曰:肺癰也。問其乳媼曾有痛處否?乳媼曰無。戴人令兒去衣,舉其兩手,觀其兩脅下,右脅稍高,戴人以手側按之,兒移身避之,按其左側則不避。戴人曰:此肺部有癰,已吐膿矣。所以知者,脈尺寸皆潮於關,關脈獨大也。
薛氏治一男子,患肺痿咳嗽喘急,吐痰腥臭,胸滿咽乾,脈洪數。用人參平肺散六劑,及飲童便,諸症即退,更以紫菀茸湯而愈。童便雖云專治虛火,常治瘡瘍焮腫疼痛,發熱作渴,及肺痿、肺癰,發熱口渴者尤效。
—儒者患肺癰,鼻流清涕,咳吐膿血,胸膈作痛,此風邪外傷也。先用消風散加發灰,二服而鼻利;又用四君加芎、歸,及桔梗湯而愈。後勞役咳嗽吐膿,小便滴瀝,面色黃白,此脾土不生金,金不生水,用補中益氣、六味地黃丸而愈。
—男子咳嗽喘急,發熱煩躁,面赤咽痛,脈洪大。用黃連解毒湯,二劑少退;更以梔子湯,四劑而安。
—男子生平好飲,口乾作渴,致肺壅成癰,咳嗽吐膿血,喘滿難臥。以葶藶散,二服而喘定;又易以紫菀茸湯加乾葛、花粉,十餘服而膿痰漸少。早以加減八味丸,午用清金寧肺丸,間服,兩月而愈。
項彥章治一人,病膈胸壅滿,昏不知人。項以杏仁、薏苡之劑,灌之立蘇。繼以升麻、黃耆、桔梗服之,逾月而瘳。項所以知其病者,以陽明脈浮滑,陰脈不足也。浮為風,而滑為血聚,始由風傷肺,故結聚客於肺,陰脈之不足,則過於宣逐也。諸氣本乎肺,肺氣治則易菀陳除,故行其肺氣而病自已。
汪石山治一儒者,素善飲,咳痰項強,皮膚不澤。先用桔梗湯以治肺,後用八珍湯、補肺湯,以補脾土生肺金而痊。
生生子治一人,年近五十,患咳嗽,吐臭痰膿血,一日夜一碗余,發熱晝輕夜重,肌肉大瘦,六脈浮而洪滑且數。人皆謂吐血,身熱脈大,法在不治。予曰:此非吐血比也,此係釀酒傷肺,又為怒氣所觸,瘀血濁痰,滯於肺之氣竅,無從而出,久之化為膿,成肺癰也。治宜開肺竅,化痰活血,使膿盡,當自愈也。諸人治之,二年不效。予教以白及、苡仁各三錢,丹皮、桔梗、茜根、梔子、貝母、白芍各一錢,甘草、葶藶子各五分,三十帖全愈。
羅謙甫治華嚴寺何上座,年未四十,四月間因澡浴大汗出,還寺剃頭傷風寒,四肢困倦,就市中贖取通聖散服之,不發汗,頭痛少減。再日復作,又以前藥發之,汗數次,四肢添勞,重喘自汗,惡風,咳而有血,懶於言語,飲食減少。求醫治之,與藥又多以生薑為引。至五六月間,精神愈困,飲食減少,形體羸瘦,或咳或吐紅血極多,請予治之,具說前由。診其脈浮數七八至,按之無力,予曰:不救矣。或曰:何為不救?予曰:血之與汗,異名同類,奪汗者無血,奪血者無汗。《金匱要略》云:肺痿之病,從何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今肺氣已虛,又以辛藥瀉之,重虛其肺,不死何待?《臟氣法時論》云: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補之。以辛瀉之,蓋不知《內經》之旨。仲景云:醫術淺狹,懵然不知病原為治,乃誤發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世人但務彼翕習之榮,而莫見此傾危之習。惟明者居然能護其本,近取諸身,夫何遠之有焉!其僧不數日果亡。
肺癰肺痿例方
二冬湯 咳嗽,火盛水虧,痰涎腥穢,將成癰痿。
天冬 麥冬 生地 熟地 款冬花 桔梗 貝母 紫菀 茯苓 甘草 沙參 瓜蔞仁
團參飲子 久嗽肺虛成癰痿。
紫團參 紫菀茸 款冬花 烏梅
參朮補脾湯 治肺疽,脾氣虧損,久咳膿血,或中滿不食,必服此藥,補脾土以生肺金,否則不治。
人參 白朮(各二兩) 黃耆(二錢五分) 茯苓 當歸 陳皮(各一錢) 北五味(四分) 桔梗(六分) 炙甘草(五分) 麥冬(七分)
薑、棗煎服。
參耆補肺湯 治肺腎不足,虛火上炎,痰壅,或吐膿血。
人參 黃耆 白朮 當歸 陳皮 茯苓(各一錢) 山藥 山萸(各二錢) 五味子 炙甘草 熟地(各一錢五分) 麥冬 丹皮(各八分)
薑、棗煎。
麥冬平肺飲 治肺癰初起,咳嗽氣急,胸中隱痛,嘔吐膿痰。
人參 麥冬 赤芍 檳榔 赤苓 陳皮 桔梗(各一錢) 甘草(五分)
人參五味子湯 治氣血勞傷,咳膿咯血,寒熱往來,夜出盜汗,羸瘦困乏,一切虛損之症。
人參 五味子 前胡 陳皮 白朮 桔梗 當歸 茯苓 熟地 甘草(各一錢) 黃耆 地骨皮 枳殼 柴胡 桑白皮(各五分)
紫菀茸湯 治膏粱厚味,飲食過度,或煎炒法酒,致傷肺氣,咳嗽咽乾,吐痰唾血,喘急脅痛,不得安臥。
紫菀茸 犀角 炙甘草 人參(各五分) 桑葉(用經霜者佳) 款冬花 百合 杏仁 阿膠 貝母 半夏 蒲黃(生,各八分)
清金寧肺丸 治肺癰,咳嗽日久,濃痰不盡,身熱虛羸,漸成癆瘵。
陳皮 茯苓 桔梗 貝母 人參 黃芩(各五錢) 麥冬 川芎 地骨皮 銀柴胡 胡連(各六錢) 當歸 五味子 天冬 生地(酒浸,搗膏) 熟地(搗膏) 白朮(各一兩) 甘草(三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
肺癰方 治肺癰未成即消,已成即潰,已潰即愈。
桔梗 金銀花 黃耆 白及(各一錢) 陳皮 甘草(各一錢二分) 苡仁(五錢) 貝母 甜葶藶(各八分)
姜煎服。
初起加防風,去黃耆;潰後加人參;久不斂,加合歡皮。
金鯉湯 治肺癰已成未成,胸中隱痛,咯吐膿血。
金色活鯉魚(一尾,約四兩重) 貝母(一錢)
先將鯉魚連鱗割去肚腸,勿經水氣,用貝母細末摻在魚肚內,線扎之。用上白童子小便半大碗,將魚浸童便內,重湯燉煮,魚眼突出為度,浸入童便內燉熱,肉與童便作二三次,一日食盡一服,其功甚捷。
內補黃耆湯 治癰毒內虛,毒不起化,及潰後諸虛迭見。
黃耆 麥冬(各一兩) 人參 熟地 茯苓 甘草(各七分) 白芍 當歸 川芎 遠志 官桂(各五分)
薑、棗煎。
知母茯苓湯 治肺痿喘嗽,吐痰涎,或自汗盜汗,往來寒熱。
茯苓 黃芩(各一錢) 知母 甘草 桔梗 薄荷 人參 五味子 柴胡 半夏 川芎 款冬花 白朮 阿膠 麥冬(各六分)
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加童便一杯,食後溫服。
桔梗湯 治咳唾膿痰中有血,胸膈兩脅作痛,煩悶作渴,或出臭濁,已成肺癰。
桔梗 貝母 當歸 瓜蔞仁 枳殼 苡仁 桑皮(各一兩) 百合(五錢) 五味子 知母 地骨皮 甜葶藶(炒) 甘草節(五錢) 防己(一兩) 黃耆(一兩半) 杏仁(五錢)
合歡飲 治肺癰久不斂口。
合歡皮 白蘞
二味同煎服。
合歡皮,即夜合樹皮也,開花如蒲公英、小薊之類。
葶藶散 治過食炙煿,或飲酒過度,致肺熱氣壅,喘急不臥,及肺癰濁膿吐臭,胸膈脹滿不食者,並服之。
甜葶藶 桔梗 瓜蔞仁 升麻 苡仁 桑白皮 葛根(各一錢) 炙甘草(五分) 姜(五片)
方見各門
黃連解毒湯
梔子湯(以上見積熱。)
補中益氣湯(見東垣治法。)
六味丸
八味丸
八珍湯(以上見秦越人治法)
腎氣丸(見張仲景治法。)
麥冬清肺飲
紫菀湯
桔梗湯(以上見嗽)
消風散
大小青龍湯(以上見風熱。)
金液戊土丹
蠟礬丸
太乙膏(以上見外科書,未錄。)
下集卷之十四
瘰癧
總論
吳澄曰:瘰癧,虛損之外候也。凡人肝腎虧損,則水不能養木,木氣不舒,筋無血養,則枯燥急結,而發為瘰癧。其在頸項胸側者,由厥陰脈屬肝絡膽,上貫膈,布於脅肋,循喉嚨故也。壯實之輩,或感外因而起,故易治之。惟體虛之人,原非膏粱之變,不可與外科同治,當益氣養營,緩調自復。若以暴悍之劑、誤用刀針藥線、潰爛取子等法劫之,鮮有能生者矣。
瘰癧變癆瘵
瘰癧之病,屬三焦肝膽等經。風熱血燥,或肝腎二經精血虧損,虛火內動,或恚怒憂思,氣逆於肝膽二經。二經常多氣少血,故怒傷肝,則木火動而血燥;腎陰虛,則水不生木而血燥,血燥則筋病。肝主筋也,故累累然結若貫珠。其候多生於耳前後,連及頤頷,下至缺盆,及胸腋之側,又謂之馬刀。其初起如豆粒,漸如梅李核,或一粒,或三五粒,按之則動而微痛,不甚熱。久之則日以益盛,或頸項強痛,或午後微熱,或夜間口乾,飲食少思,四肢倦怠,或堅而不潰,或潰而不合。皆由氣血不足,故往往變為癆瘵。
澄按:瘰癧者,虛損之徵兆也。腎水先虧,相火內熾,熏迫津液,凝聚於皮膚之下,肌肉之上,似癧非癧,不紅不腫,不甚痛苦,日久乃潰,人多忽之。不知此等證候,緣因肝腎虛熱則生,不繫膏粱丹毒火熱之變。故其為症,寒熱似瘧,形容漸悴,肌肉漸消,咳嗽失血,潮熱盜汗,遺精,諸症蜂集。宜以益氣養榮之法,調治自消。若不問虛實,概以劫藥追蝕攻下,流氣治癧之法治之,致氣血愈虧,禍不旋踵。
氣鬱成瘰癧
有種不繫膏粱之變、丹石之毒,因虛勞氣鬱所致者,宜補形氣,調經脈,則未成者自消,已成者自潰。若不詳審經絡氣血多少,脈症受病之源,卒用牽牛、斑蝥,及流氣飲、十宣散之屬,則氣血已損而復壞之,能無實實虛虛之患乎?
澄按:虛勞瘰癧,初起原因,迥與瘡瘍癰毒不同,倘誤治之,必犯實實虛虛之戒矣。蓋其症始於真陰之虧竭,相火之炎灼,銷鑠津液,怫結凝聚,日積月累乃成,非暴起紅腫,痛苦難熬者之比,久而不潰,此虛症也。初時氣血未乏,形體如故,調氣開結,降火消痰核,散結聚則已,再以益氣養榮調補自愈。若猶豫忽怠,致諸核遍潰,形體消瘦,潮汗蒸熱,咳嗽失血,諸症蜂起之時,此陰虛之極,相火益炎。所以孤陽愈急,即微亦自難逐,故氣散血聚,以致結核遍潰,或無完膚者有之。當以清金益水為君,益陽斂陰為佐,開結降火為使,必使水升火降,津液流通,潰者斂而結者散,庶亢則害,承乃制,五臟氣平,是猶寒谷一枝,而回春有日矣。若以峻猛之劑攻之,是猶渴飲鴆毒,寧不斃乎?
瘰癧皆毒風熱變成
丹溪曰:瘰癧必起於足少陽一經,不守禁忌,延及足陽明經。食味之厚,鬱氣之久,曰毒、曰風、曰熱,皆此三端。拓引變換,須分虛實,實者易治,虛者可慮。此經主決斷,有相火,且氣多血少。婦人見此,若月水不調,寒熱變生,稍久轉為潮熱,自非斷欲食淡,神醫不能療也。
瘰癧必癆瘵
有寡婦、尼僧、鰥夫、庶妾,志不得發,思不得遂,積想在心,過傷精力,此勞中所得者,往往有之,最為難治。宜先養心血,次開鬱結,益智安神,疏肝快膈,如歸脾湯、益氣養營湯、暢郁湯之類,或加香附、青皮、貝母、木香、梔子。
又男人不宜有青筋,潮熱咳嗽,自汗盜汗;女人不宜眼內有紅絲,經閉骨蒸,五心煩熱。男婦有此,必變癆瘵。
澄按:男子多因恚怒,虧損肝經之血,陰火內作,或不慎起居,耗損腎水,不能生肝木。女子多因恚怒傷肝,火動血燥,或鬱結傷脾,火動血耗,或患於胸乳之間。總之,水不養木,肝無血養,遒勁急結,致生此患。情傷志郁,治宜培本。時發寒熱,眼內有赤脈貫瞳仁者,不治。
婦人瘰癧
婦人瘰癧,多因憂思鬱怒,胎產經行,肝、膽、脾、腎受傷所致。蓋肝傷則血燥,血燥則筋攣,累累如貫珠,多生耳前後、胸脅間。
又結核,皆因鬱怒傷肝,或胎產經行,失於調養,或因暴怒觸動膽火,結於項側耳前後,或胸脅肋痛。
澄按:瘰癧多生於少陽部分,七情所傷,抑鬱不伸,日積月累,漸變虛損。外因六氣所傷,自有外科治法;內因七情鬱結所致者,宜遵薛氏治法。
薛氏治法
脈澀者,補血為主。脈弱者,補氣為主。腫硬不潰者,補氣血為主。抑鬱所致者,解鬱結,調氣血。潰後不斂者,屬氣血俱虛,宜大補。虛勞所致者,補之。因有核而不斂者,腐而補之。脈實而不斂,或不消者,攻之。焮腫,脈沉數者,邪氣實也,宜泄之。腫痛,憎寒發熱,或拘急者,邪在表也,宜用發散。因怒結核,或腫痛,或發熱者,宜疏肝行氣。腫痛,脈浮數者,祛風清熱。
寒熱焮痛,此肝火風熱而致病也。用小柴胡湯以清肺火,並服四物湯以養肝血。
若寒熱既止,而核不消散者,此肝經火燥而血病也。用加味逍遙散以清肺火,六味地黃丸以生腎水。
腫高而稍軟,面色萎黃,皮膚壯熱,膿已成也。可用針以決之,及服托裡之劑。
經久不愈,或愈後復發,膿水淋漓,肌肉羸瘦者,必純補之劑,庶可收斂,否則變成九瘻。《內經》曰:陷脈為瘻,留連肉腠,即此病也。外用豆豉餅、琥珀膏,以祛散寒邪,補接陽氣;內服補中益氣湯、六味丸,以滋腎水,培肝木,健脾土,亦有可愈者。
大抵此症原屬虛損,若不審虛實,而犯經禁、病禁,則鮮有不誤者矣。
此症以氣血為主。氣血俱虛,又不慎起居,不節飲食,不謹七情者,不治。若氣血壯實者,不用追蝕之劑,彼亦能自腐,但取去之,亦使易於收斂。若氣血俱虛者,不先用補劑,而數用追蝕之藥,適足以敗之矣。
又治法
初起腫痛,憎寒壯熱,四肢拘急,項強頭眩者,表散之。腫硬發熱,便秘口乾,胸膈不利,噁心,脈實者,宜利之。膏粱厚味,醇酒積熱,濕痰凝結者,化痰降火清中。憂思過度,鬱怒傷肝,筋縮結核者,宜養血開鬱疏肝。房欲勞傷,陰虛晡熱,自汗咳嗽,形消瘦者,滋腎健脾。失利忘名,懷抱鬱結,積想在心,所願不得,乖隔陰陽,虛敖歲月,所得此者,精血俱傷。先養正氣,次治標病。堅而不潰,腐而潰之;潰而不斂,補而斂之。
治案
—男子患面腫硬,久不消,亦不作脹,服散堅敗毒藥不應。令灸肩尖、肘尖二穴,更服益氣養榮湯,月餘而愈。
—婦人久潰發熱,月經每過期且少,用逍遙散兼前胡,兩月餘,氣血復而瘡亦愈,但一口不收,敷針頭散,更灸前穴而痊。常治二三年不愈者,連灸三次,兼用托裡藥必愈。
—婦人因怒結核腫痛,察其氣血俱實,先以必效散下之,更以益氣養榮湯,待其氣血稍充,乃用必效散,取去其毒,仍進前藥,無不效者。
田氏婦,年逾三十,瘰癧已潰不愈,與八珍湯加柴胡、地骨皮、夏枯草、香附、貝母,五十餘劑,形氣漸轉。更與必效散,二服,瘡口遂合。惟氣血未平,再與前藥三十餘帖而愈。後田生執此方,不問虛實,概以治人,殊不知散中斑蝥性毒,雖治瘰癧,多服則損元氣。若氣血實者,先用此下之,而投補劑或可愈。若虛而用下藥,或用追蝕藥,瘀肉雖去,而瘡口不合,反致難治。
以上薛氏治案。今人執一單方,以自負治瘰癧神奇,而或奏功,或致敗者,不解其故。同是一樣病,藥是一樣用,而人之虛實,各有不同。觀田氏之案,亦大概可知矣。
—婦人孀居六載,子幼未立,憂鬱成核半年,又兼經水不調,寒熱交作,形體消瘦,脈亦弦數。此勞傷氣血,肝火妄動,而成斯疾也。所謂損者益之,不可用追蝕之藥,損而復損。先用逍遙散加香附、丹皮、貝母,和其血脈,平其肝氣,使寒熱盡退。次用益氣養榮湯,服至月餘,氣血漸復,經事漸調,元氣漸醒。外用火針核上點破四孔,用黃線藥插入五六次,候至孔大,換用冰螄散,搽於核上封之,至十三日外,其核自落。外搽紅膏,生肌收斂;內換人參養榮湯加香附、木香,三十餘服,其口自完。
—室女年十七,因父擇婿不遂,耽至二旬,懷抱日久,項生數核,堅硬如石。此肝經凝結,筋縮之病也。又兼經水斷絕,寒熱如瘧,咳嗽脈數,惟不顴紅,此陰虛火動,已成癆瘵症也,非藥能愈。視其形狀,喜無敗色。予曰:欲治此病,先治其心猶可。父問曰:何藥治心?予曰:非藥也。《易》云,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媾精,萬物化生。天地男女,生成化育之道也。斯病獨起於孤陰寡陽,不生不化,所謂逆理之病。此女大失配,謂當至而不至,漸成失度之疾,其病不生而自生,非已作也,由時變也。故藥不能挽回,必得陰陽和而雨澤降,夫婦和而家道成,斯時之後,用藥方可。彼父始悟,隨即擇嫁。三月後復請視之,前症稍定。先用逍遙散加香附、青皮、梔子、丹皮、貝母,十餘劑,開鬱疏肝,寒熱漸止,次以人參養榮湯加丹皮、紅花,通其血脈,使心血易生,容顏稍澤。又用益氣養榮湯倍參、術,培助脾胃,增進飲食;間用歸脾湯加麥冬、五味子、遠志、沙參,收斂神氣,寬慰性情。又制參朮地黃膏,服至半年,精神頓復,經事亦通。惟核不能全退,用火針點破一大核,琥珀膏貼之,漸腐為膿,又兩月而得收斂。余腫三核,漸針漸潰漸斂,首尾純用補脾開鬱藥,調理一年,始得全愈。
瘰癧例方
益氣養榮湯 治抑鬱或勞傷氣血,或四肢頸項筋縮,結成累累如貫珠者,謂之筋癧。此患皆由思慮太過,神氣受傷,乃勞中所得也。不問軟硬,赤白腫痛,或日晡發熱,或潰而不斂。
人參 茯苓 陳皮 貝母 香附 當歸 川芎 黃耆 熟地 白芍(各一錢) 甘草 桔梗(各五分) 白朮(二錢)
姜三片,棗二枚,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如胸膈痞悶,加枳殼、木香。飲食不甘,暫加厚朴、蒼朮。往來寒熱,加柴胡、地骨皮。膿潰作渴,倍參、耆、歸、術。口乾,加五味子、麥門冬。膿清加人參、黃耆。膿多倍當歸、川芎。膿不止,加參、耆、當歸。肌肉生遲,加白蘞、肉桂。脅痛或痞,加青皮、木香。痰多,加半夏、橘紅。發熱,加柴胡、黃芩。渴不止,加知母、赤小豆。潰後反痛,加熟附子、沉香。虛煩不睡者,倍人參、熟地、遠志、棗仁。
必效散 治久患瘰癧不效,服此藥取效如神。
南硼砂(二錢五分) 輕粉(一錢) 麝香(五分) 斑蝥(四十個,去頭尾) 巴豆(五個,去皮、心、膜) 白檳榔(一個)
上同勻極細末,取雞子二個去黃,調藥勻,卻傾在雞子殼內,濕紙數重糊定,無令透氣,坐飯甑內,與飯一處蒸,飯熟取藥,曝乾,研極細末。用時相度虛實,虛人每服五分,實人每服一錢,並用炒生薑酒下。五更初服藥,至天明取下惡物。如覺小腹內疼痛,便用檾麻子燒灰,入沒藥等份,同研細,用茶調下一錢,便入大腸。其取下惡物如爛肉老鼠,及新成卵內雀兒是效。婦人有胎,不可服。
紫參丸 治熱毒瘰癧,腫毒未成者內消,已潰者行膿止痛,散腫毒。
麝香(另研) 膩粉(各三錢) 紫參 苦參(各一兩) 丹參(一兩五錢) 連翹(二兩) 滑石(二兩五錢)
上為末,別用玄參一斤搗碎,以酒三碗,浸三日,揉取汁去柤 用皂角子三百個,煨熟為末,用玄參酒熬皂角子末成膏,和前藥,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以黃耆湯下。一日加一丸,至患人歲數即住,如四十則二十,每日減一丸,其瘡自干。已結者,內消也。服此藥大有神效。
補陰八珍湯 治瘰癧等瘡,足三陰虛者。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當歸 川芎 熟地 白芍 黃柏(酒炒) 知母(酒炒,各七分)
清肝益營湯 治肝、膽、小腸經風熱,血燥筋攣結核,或耳項胸乳脅肋作痛,並一切肝火之症。
梔子 當歸 木瓜 茯苓(各一錢) 柴胡 白芍 川芎(各七分) 白朮(二錢) 熟地(一錢五分) 炙甘草(五分) 龍膽草(八分)
方見各門
六味丸
四物湯
八珍湯
人參養榮湯(以上見秦越人治法。)
補中益氣湯(見東垣治法。)
小柴胡湯(見風熱。)
逍遙散(見郁。)
歸脾湯(見血。)
暢郁湯(見師朗治法。)
下集卷之十五
賭勞
總論
吳澄曰:賭者,貪妄之心勝也。凡人貪得無厭,則日從事於賭,妄心一起,罔惜身命。既起妄心,則驚其神;既驚其神,則著萬物;既著萬物,則生貪求;既生貪求,只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由斯言之,豈但成勞而已哉?傾家喪命,人命盜賊,皆由斯起也。所以律令嚴禁,首重賭錢。而貪癡不改,妄作依然,假云藉此陶情,而實則欲遂其貪妄之心也。
好賭成虛勞
凡虛損之候,非七情內傷,即六淫外感。竊見近日多有好賭成勞者,諸書俱未明言,先賢亦未論及。為患最深,為禍最速,其故何也?蓋其精神眷注,惟利是貪,撮一身之精華,而施於一擲之中,則其勞心之極,更有甚於酒色之徒。竭一己之心思,貫注數十張之內,則其勞力之苦,又更甚於農夫之輩。終朝不食不飢,徹夜不眠不倦,煙則頻熏,茶常時飲,以致腎水不能上升,一心燥熱如火,心火不能下降,兩腳濕冷如冰,此子午不交之明徵也。論四時則寒暑不知,論飲食則酸苦莫辨,蚊蠅縱其飽啖,蚤蝨任其恣可,君主之官,神明不出,方寸之內,暗傷暗損,不問而可知也。嘆反本之維艱,錢財不再,欲思歸之無策,道路徘徊,輾轉焦思,愁腸莫解,脾肺受傷,肌肉削瘦,病有必致,理固然也。又或虛火上炎,肝無血養,喜於動怒,場中廝打,忿不顧身,此其肝腎之損,又不待言而可知也。予以坎離丸、養心湯、八味丸,交通心腎;以逍遙散、六郁湯,舒其肝鬱;以壽脾湯、歸脾湯、參苓白朮散,補土生金,安脾保肺;以滋腎生肝飲、六味丸,補其肝腎;勞心者,以節齋補氣湯;勞力者,以節齋補血湯;心力俱勞,氣血俱傷,則用雙和散。予不覺喟然嘆曰:此皆無情之草木,何能治此貪嗔之真病乎!增此一門,以為好賭不惜身命者戒。
外因
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外因也。而好賭者,終朝廢食,徹夜忘眠,夏日炎炎,罔知其暑,嚴風凜凜,莫覺其寒。坐場不擇地之卑汙,倦臥不顧地之穢惡,一心從事於賭,而甘受六淫之感冒者,此兼外因而成虛勞也。
內因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內因也。而好賭者,一時得勝,如遊仙島,喜從心生;偶爾失利,如墜地獄,怒從肝起。賭債日深,恐索逋之追迫;官司緊急,畏捕捉之難逃。晝則神魂之飄蕩,夜則夢寐之倒顛,恐則傷腎,此虛損之根源也。
不內外因
跌僕閃肭,傷重蓄瘀者,不內外因也。而好賭者,凶暴性成,肝火易熾,或數目之爭差,遂成反面;或分文之計較,動手揮拳,重傷積瘀而莫覺,跌僕閃肭而罔知。此不內外因,而成虛勞者更多也。
脅痛吐血
竊見賭錢成勞者,多胸脅脹痛,吐出瘀血者。此皆因臨場角賭,偶有不合,暴怒傷肝,以致肝葉脹大,肝氣上逆,令人嘔血,胸脅脹痛也。
咳嗽失血
好賭之人,多易咳嗽。形寒飲冷,甘受飢寒,內易動火,故多見咳嗽也。其失血者,一點精神,皆上提升起。腎水不足,虛火亦從而上升,最易失血也。
靠勒損傷
有日夜將胸脅靠勒桌弦,一心嬉戲,自夜待旦,旦復至夜,盡力倚靠,罔知痛苦。當時不覺,日久則痛,此乃桌弦靠傷,死血作痛也。不去其瘀,痛必不止,瓜貝去瘀湯、丹參滑石湯、清肅湯、茜薊飲,選而用之,或以當歸龍薈丸加穿山甲、紅花、川芎、桃仁之屬,煎服吞之,或加童便、韭汁,和勻溫服更妙。
上餓下脹
凡人飲食多寡,脾胃所容,多有限量。嬉戲之輩,寸陰是惜,惟恐飢時不能就食,飲食不辨精粗美惡,勉力加餐。殊不知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脾胃一傷,肺氣先敗,日久月深,安有不成虛勞者乎?及其臨場,焚膏繼晷,不忍釋手,受飢受餓,面赤頭懸,茶水頻飲,小解必多,膀胱急脹,坐立不寧,猶欲苟延片刻,方勉起溺,急不待完,又復如是,以致上焦餓,下焦脹,中則火炎,攪亂氣血,水火不交。體實者或可無虞,弱者必成虛損。
治案
予治休邑四都鮑子掄三,嬉戲太過,吐血盈盆,胸脅脹痛,飲食減少,神疲氣餒,咳嗽吐痰。予知其嬉戲太過,胸靠桌弦,勒傷積瘀,以致積血。清元散服之,再以白芍、枳殼、前胡、桃仁、紅花、丹皮、梔子、貝母、蘿蔔汁,調益元散,脹痛頓除,痰血頓止,後亦不復發。
程惟上,歙東常鎮人也,好事嬉戲,上焦潮熱咳嗽,有時失血,下焦尿管脹痛,小便不通。余察其故,知其忍飢不食,虛火上炎,以致面赤發熱,失血;一心嬉戲,溺急不溲,以致氣道不通,淋滴脹痛。喜其年壯,先以薊菀湯去其瘀,後以滑石桃仁湯,四劑嗽止血除熱退,再以調理而痊。
余侄理存,向在六安州,客中嬉戲,徹夜不眠,如是者數次。胸脅脹痛,痰涎上壅,每日吐血三四次,每吐大碗許,心慌眩暈,汗出不止。諸醫皆滋陰降火止血之劑,其吐益甚,後舁歸。予察其胸脅痛,乃賭傷積有宿瘀也,宿瘀不去,新血不生,以致血不歸經,越出不止。先以清化散,童便調服,再薊菀湯,消瘀除痰止嗽,後以調理氣血,出入加減,病除十之六七。彼見病轉,肆欲不謹,以致殞命,後生一遺腹女。書此以為縱欲不惜身命者戒。
予在虞山,有張聖先者,大東門外人也,以賭為事,咳嗽吐痰,脅痛不可忍。予知其有積瘀也,乃以丹參滑石湯加韭汁調,加大黃三錢,服之下黑色血甚多,脅痛遂減;再以桃仁滑石湯,嗽止痰除;後以調理胃之劑,緩治之獲痊。
賭勞例方
節齋補氣方 治勞倦辛苦,用力過多。
人參(一錢) 五味子(二十粒) 麥冬(一錢) 黃耆(一錢五分) 白朮(一錢) 陳皮(一錢) 茯神(八分) 甘草(七分)
薑、棗煎服。勞倦甚者,加熟附子四分。
節齋補血方 治勞傷思慮,傷損精神。
人參(一錢) 五味子(十二粒) 麥冬(一錢) 當歸(一錢) 白芍(一錢) 陳皮(五分) 茯神(一錢) 棗仁(一錢) 生地(一錢) 川芎(四分) 甘草(五分) 梔子(五分)
節齋雙和散 治心力俱勞,氣血俱傷。
熟地(一錢) 白芍(一錢五分) 當歸(一錢) 川芎(一錢) 黃耆(一錢) 甘草(七分) 肉桂(七分)
方見各門
坎離丸(見朱丹溪治法。)
八味丸
六味丸
養心湯(以上見秦越人治法。)
歸脾湯(見血。)
當歸龍薈丸(見積熱。)
逍遙散(見郁。)
壽脾煎(見下血。)
益元散
六郁湯
參苓白朮散(見飲食不甘。)
薊菀湯
丹參滑石湯
桃仁滑石湯(以上見積瘀。)
下集卷之十六
疑慮
總論
吳澄曰:過慮成虛勞者,病人心志不定,疑盧交加,擇醫靡所適從,服藥每多疑忌,畏首畏尾,朝暮紛更,其故何也?蓋未病之先,素性豈無嗜欲;既病之後,耿耿實怯於衷。故每喜補而憚攻,又諱人言虛勞二字,性情偏拗,喜用降火而滋陰,此病人之疑慮也。醫家見無一定,真偽不分,滿口胡猜,意隨病轉,或云虛而未損,或云恐變成勞,每順病者之情,藥多迎合其意,以致因循不救,病日益深,朝暮更醫,主持不定,此皆疑慮之過也。蓋偶爾感冒,亦屬尋常,痰嗽失血,亦非奇病,何以遂至於成勞?亦何以遂至於不起?蓋緣醫家多疑,所見不確,湯藥亂施;病家多疑,擇醫不明,將症試藥,胃氣日傷,真元日損,以假病做成真病,不變虛勞不已也。
疑生百病
疑病不獨虛勞也。經云:心亂則百病生,心寧則萬邦息。百病之中,多有疑結而成者。
疑生暗鬼
疑生暗鬼之症者,亦因群疑滿腹,變幻百失,病本無祟,心實疑之,或見其形,或聞其聲,憂慮焦思,百計莫解,倘病家之前有患勞怯者,後非此症,與前者絕無干涉,亦必多疑多慮。或以為有蟲傳染,而遂以為傳染之症;或以為鬼作祟,而遂以為神鬼之害。疑甚生慮,慮甚生疑,凝結意想,不慮成癆瘵不止。
無中生有
疑症往往多於無中生有,氣結以成。或遇原有可疑之境,而心不之覺,則亦安然無事。如買衣服、器皿,或住房、幃帳、被褥之類,皆不祥不潔之物甚多,眼不見心不知者,衣之服之,居之用之,不見其傳染,無疑之故也。一或知覺,想見其當日形容,思其死時慘景,心驚膽怯,疑慮即生,病即成矣。有曰:疑從境生,疑從境滅。不信然乎!
疑與病相因
有因病而致疑者,亦有因疑而致病者。因病致疑,病痊疑釋。因疑致病,必先釋其疑,然後可以治病。
多痰多疑
凡多痰之人,必多疑惑。蓋痰涎壅塞,氣道不清,神明之府,為痰固蔽,上不能通,下不能達,別有意想,疑病乃生。
心小易疑
經云:心小則安,邪不能傷,易傷於憂;心大則憂弗能傷,易傷於邪。蓋心者,君之主,神明之舍也。心多憂慮,則所見不明,所見不明,則疑症百出。
疑病難治
經曰: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脈,觀其志意,與其病也。夫脾藏意,腎藏志。意者,心之所發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兩精相搏謂之神。神之所藏在心,心病則多疑,疑境從心生。意之所藏在脾,脾主思慮,思慮太過,則私意起而反惑矣。志之所藏在腎,志者,專意而不移者也,受五臟六腑之精,元氣之本,生成之根。故察其下,而知其腎中之盛衰;適其脈,而知其神氣之虛實;觀其志意,則知神明不亂,根本未搖。子午相通,天地交泰,必無所謂疑惑,而動於其中也。故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皆疑之為患也。
疑慮由於心主不明
經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據經文所言,十二臟相使之貴賤,而其貴則重歸於心者,蓋心為神明之主。疑慮,心主不明也。雖云肝主謀慮,而其所以謀慮者,不在肝也;膽主決斷,而其所以決斷者,不在膽也。故主明則心無疑貳,無疑貳則察安危,察安危則病無夭死。以之養生則壽,歿世不殆,施之君主,天下大昌,而況疾病乎!若主不明,則群疑起,群疑起,則損益不分,損益不分,則動之凶咎,陷身於羸瘠。以之養生則殃,形乃大傷;施之於邦國,則宗廟傾危,而況於一身之疾病乎!所以疑病多由於主不明,而為虛損之惡候也。
附:非食疑食論
凡人偶病,多有非食而疑食者,曰:某日曾食某物,或肉或面,其日即病。醫者不論虛實,但聞此言,且見胃口不開,必先治食。夫未病之人,誰有不食者?豈必預為停食,而待病至者,斯信其無食乎?及其病也,則或勞倦,或因風寒,或因七情,病發不測,而且無脹無滯,與食何干?藥不對病,而妄行剝削,必反增病,此斯道中之莫須有也。由此推之,則凡無據無證,而妄指胡猜者,皆其類也,良可慨矣!
治案
何解元,陳留人也,一日會飲於趙修武宅。酒至數杯,忽見盞底有似一小蛇,咽入口亦不覺有物,但每每思而疑之,日久覺心痛,自思小蛇長大,食其五臟。明年又因舊會趙宅,恰才執杯,又見小蛇,乃放下盞細看,時趙宅屋梁上掛一張弓,卻是弓梢影在盞中,因此解疑,其心疾遂無。乃是致疑而成病也。
王中陽治一婦,疑其夫有外好,因病失心狂惑,晝夜言語,相續不絕,舉家圍繞,捉拿不定。王投滾痰丸八十丸,即便佯睡,是夜不語。次夜再進一服,前後兩次,遂下惡物,患人覺知羞赧,遂飲食起坐如常,五七日能針指,終是意不快。王慮其復作,陰令一人於其前,對旁人曰:可憐某婦人中暑暴死。患者忻然問曰:汝何以知之?說者曰:我適見其夫備後事也。患者有喜色,由是遂痊。
吳球治一士人,因親賀壽,過飲甚歡,送宿花軒,半夜酒歇欲茶,門戶深閉,無可奈何,遂將口哺石槽中吃水碗許。天明起視槽中俱是小紅蟲蛆,心陡然驚,鬱郁不散,心中如有蛆物,胃脘便覺閉塞。日想月疑,漸成痿膈,遍請諸醫,調治不愈。一日延吳診治。聞病者備告,吳悟彼是疑心,遂生意用紅絨線分開,碎煎如紅蛆形狀,用巴豆三粒,同飯搗爛,入線丸十數粒,令病人暗室服之,置宿桶內放水,須臾欲便,令病者坐桶上,瀉出物盪漾如蛆,然後開窗,使病者觀視,其疑從此而解,調理半月全安矣。
予文公舍內侄媳,江氏元配也,張氏續絃也。先江氏以癆瘵死,未滿百日,即娶張氏。張氏至未彌月而病生,食減肌瘦,有時發熱,有時吐血,宛類癆瘵。迎予診之,知其病生於疑也。蓋江死未逾百日,眾口嘵嘵,張氏聞之,不啻親睹其狀,弓杯蛇影,頓起疑團,若江氏為祟,神昏氣餒,如見鬼形,凜凜可畏,旁人見之,咸以為奇。予曰:欲治其疾,必先去其疑,釋疑之法,非藥可除。因出定心丸一粒,號為斬鬼丹,對張氏曰:此丹一服,百祟潛形,妖魔盡滅。張氏喜,欣然服之。先茶水俱不能過膈,此丸豁然吞下,神清氣爽,未幾飲食如常,諸病頓減,不日而痊。
桂溪項非石世叔乃媳黃備張氏,三續絃也。前二媳夭皆亡,張氏新婚未及兩月,若見前二者為祟,醫藥無功,敬神不減,乍沉乍愈,商治於予。予曰:此病與文公舍吾內侄媳相類也,因疑而致,蓋不仿前法以治之乎?世叔聽信吾言,亦遂愈。
疑慮例方
定心丸 出《登壇必究》。
人參(一兩) 麥冬(一兩) 茯神(三兩) 石菖蒲(五錢) 甘草(五錢) 辰砂(五錢) 麝香(一錢)
上為末,和勻,麝香為丸,辰砂為衣。黃連燈心湯吞下三五丸。
斬鬼丹 李子豫八毒赤丸。(又名殺鬼杖子。)
雄黃 礬石 附子(炮) 藜蘆 丹皮 巴豆(各一兩) 蜈蚣(一條) 硃砂(一兩)
上八味為末,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七丸,冷水送下,無時。
此藥合時,必齋戒沐浴,淨室澄心修合,實有神驗。
千金斬鬼丹
雄黃(一兩) 巴豆(一兩) 甘草 麥冬 細辛(一作藁本) 桔梗 皂角 附子 蜀椒 人參(五錢)
蜜丸。每服五丸,如前法。
下集卷之十七
外蟲
總論
吳澄曰:人言癆瘵,有蟲傳染,旁人畏之如虎,此乃傳屍癆瘵之症,而非謂虛損之人盡皆如是也。詳論見上集十法中。若乃一種奇蟲症,原非因病而生蟲,實乃因蟲而致病。此外入之蟲,與虛損毫不相關係,而外症形狀,宛與虛損無二,故新增外蟲一門,使人易曉也。
論蟲
關尹子曰:人之一身,內包蟯蛔,外蒸蟣蝨,萬物有依人身以為生者,是吾身一小天地也。蟯蛔為人身所常有之蟲,倘寒侵火迫,則不能安其位,亦能為病。若飲食不慎,氣血虛衰,又能變生諸蟲,不可名狀,如發癥、鱉瘕、癆瘵、傳屍之類。至於殺身滅門,蟲之為患,若斯其酷也,是以先賢以法殺之。苟人不能殺蟲,則蟲必且殺人矣。
澄按:人之一身,三尸九蟲,蟯蛔蟣蝨,種類極多,皆由臟腑虛衰,飲食不節,起居不時,氣蒸血鬱,變化而成,在人身中,自生自育,並非外至也。不謂壯盛之人,無病之輩,不由內主,蟲自外入,禍及生民,狀類癆瘵者,不可不辨。
腹中生蛇
凡人飲食菜果,或炎天口渴,飲山澤中冷水,多誤感蛇毒,腹中變生小蛇,害人最毒。有此症者,以身上辨之,必乾涸如柴,似有鱗甲之狀者是也。用白芷一味為丸,每日米飲下即愈,每服五錢。
腹生蜈蚣
人食生菜,有小蜈蚣在葉上,不知而誤食之,乃生蜈蚣於胃口之中,上下不定,入胃則胃痛,入喉則喉痛,飢則痛甚。用雞一隻煮熟,五香調治,芬馥之氣逼人,乘其熟睡,將雞列在病人口邊,則蜈蚣自然外走。倘有蜈蚣走出之時拿住,不許其仍進口中,或一條,或數條,出盡自愈。
辨症之法:腹有蜈蚣,喉中似有物行動,身上皮膚開裂,有水流出,目紅腫而不痛,足如斗大,而又可行,此皆毒氣熏蒸,盤踞之驗也。
腹中生小雞
李道念以公事至郡,褚澄遙見謂曰:汝有奇疾。道唸曰:某得冷疾五年矣。澄診其脈曰:非冷也,由多食雞子所致,可煮蘇一斗。服之,即吐物如升許,涎裹之動、抉涎出視,乃一雞雛,翅距已具而能走。澄曰:未也,盍服其餘藥?從之,凡吐十三枚,疾乃瘳。
按:史蘇作蒜,鬥作升,為是。
腹中生蛟龍
有黃門奉使交廣回,周顧謂曰:此人腹中有蚊龍。上驚問黃門曰:卿有疾病否?曰:臣馳馬大瘐嶺,時當大熱,困且渴,遂飲水,覺腹中堅痞如石。周遂以硝石及雄黃煮服之,立吐一物,長數寸,大如指,視之鱗甲具,投之水中,俄頃長數尺,復以苦酒沃之如故,以器覆之,明日已生一龍矣。上甚訝之。
腹中蟯瘕
臨蓄女子薄吾甚病,眾醫皆以為寒熱篤,當死。臣意診其脈曰:蟯瘕為病,腹大,上膚粗黃,循之慼慼焉。臣意飲以芫花一撮,即出蟯可數升,病已,三十日如故。病蟯得之於寒濕,寒濕氣鬱篤不發化為蟲。臣意所以知薄吾病者,切其脈,循其尺,其尺索刺粗,而毛美奉發,是蟲氣也。其色澤者,中臟無邪氣及重病。
腹中生鱉
腹中生鱉,有因食鱉,觸冷不消而生者,亦有食諸物肉,得冷變化而成者,皆由脾胃氣虛弱,而遇食不能克消,所以生瘕。瘕言假也,謂有其形而推移也。昔曾有主人共奴俱患鱉瘕,奴在前死,破其腹,得一白鱉,鱉仍活。有人乘白馬來看視,白馬遂尿,隨落鱉上即縮頭,乃遂以白馬尿灌之,即化為水。其主曰:吾將瘥矣。即服之,果如其言得瘥。
腹生髮蟲
《唐書》曰:甄權弟立言善醫。時有尼明律,年六十餘,患心腹膨脹,身體羸瘦,已經二年,診其脈曰:腹內有蟲,當是誤食發為之耳。因令服雄黃,須臾吐一蛇,如人手指小,燒之猶有發氣,其疾乃愈。
腹生米蟲類虛損
乾隆中江浙間,有慎道恭者,肌瘦如癆,好食米,到口中清水出,情似憂思,食米頓便如常。眾醫不辨,後遇蜀僧道廣處方,以雞屎及白米各半臺,共炒如米,以水一鍾盞調頓服。良久,病者吐出蟲如米形,遂瘥。
腹生水蛭類虛損
吳少師在關外常得疾,數月肌肉消瘦,每日飲食下咽少時,腹如萬蟲攢攻,且癢且痛,眾皆以為瘵也。張銳是時在成都,吳遣驛騎招至,到元興即切脈誡云:明日早且忍飢,勿啖一物,候銳來為之計。旦而往,天方明劇,署曰:請選一健卒,趨往十里外,取行路黃土一銀盂。即令廚人旋治面,將午乃得食,才放箸,取土適至,於是用溫酒二升投土攪其內,出藥百粒,進於吳飲之。覺心胃掣痛,幾不能堪,急登溷。銳密遣使別坎一穴,便掖吳以行,須臾暴下如傾,穢惡鬥許,有螞蟥千餘,宛轉盤結,其半已困死。吳亦憊甚,扶憩竹榻上,移時方食粥一次,三日而平。始言去年正以夏夜出師,中途燥渴,命步卒持馬盂挹澗水,甫入口似有物焉,未暇吐之,徑入喉矣,自此遂得病。張曰:蟲入人肝脾里,勢須滋生,常日遇食時,則聚丹田,吮咂精血,飽則散處四肢,苟能知殺之,而不能盡掃,故無益也。銳是以清公枵腹以誘之,此蟲喜酒,又久不得土味,乘飢畢集,故一藥能洗空之耳。吳大喜,厚以金帛送之歸。
腹生水蛭羸瘦如瘵
寧國衛承務者,惟一子,忽得疾,羸瘦如瘵,醫以為瘵疾,治療無益。劉大用問其因故,曰:嘗以六月飲娼家,醉臥桌上,醒渴飲之,自是疾作。劉密喜,遣僕掘田間淤泥,以水灌取清汁兩碗,置几上,令隨意飲。衛子素厭穢,若不以為嫌,一飲而盡,俄腸間覺轉攪痛癢,久之始定。續投以丸藥百粒,隨即洞下水蛭約六十餘條,便覺襟抱豁然。劉曰:此水蛭盆中所集,誤吞之也。蛭入人腹,常藉膏血滋養,蓄育種類,每黏貼五臟,牢不可脫,然久去汙渠思其所嗜,非以物致之不能盡也。然尫羸別以補藥調理乃痊。
飲蛇交水
陳齋郎,湖州吉安人,因步春渴,掬澗水兩勺飲之,數日覺心腹微痛,日久痛甚,藥罔效。醫診之云:心脾受毒,令心脈損甚。齋郎曰:去年春間,渴飲澗水得此。醫云:齋郎飲卻蛇交水,蛇在澗邊,遺下不淨在澗水內。蛇已成形,在齋郎腹中,齧其心而痛也。遂以水調雄黃服,果下赤蛇數條能走矣。
腹生蝦蟆
汾州王氏,得病右脅有聲如蝦蟆,常欲手按之,不則有聲聲相接,群醫莫能辨。聞留陽山人趙巒善診,趙曰:此因驚氣入於臟腑,不治而成疾,故常作聲。王氏曰:因邊水行次,有大蝦蟆躍高數尺,驀作一聲,忽驚叫,便覺右脅牽痛,自後作聲,尚似蝦蟆也,久未瘥。巒乃診王氏脈,有關伏結,積病也。故正作積治,用六神丹,泄下青涎蝦蟆衣之類遂瘥。
蛟龍病
昔有患者,飲食如故,發則如癲,面色青黃,小腹脹滿,狀如孕娠。醫診其脈與症皆異,而難明主療。忽有一山叟曰:聞開皇六年,灞橋有患此病,蓋因三月八日水邊食芹菜得之。有識者曰:此蛟龍病。遂以寒食餳,每劑五臺,服之數劑,吐出一物,形雖小而狀似蚊龍,且有兩頭,獲愈。
附:骨鯁類虛損
張擴,歙具人,治當塗郭詳正子,患咳嗽,眾醫不效,肌肉消瘦,皆以為瘵。擴曰:不足憂。就坐飲以藥,忽大吐,使視涎沫中,得魚骨宿痰包裹,遂愈。
好飲油
—人飲油五升方快意,此乃發入胃,裹血化為蟲也。用雄黃五錢,水調服。
應聲蟲
—人腹中有物,作聲隨人言語,名應聲蟲。服雷丸而愈。
頭面發光
—人頭面發熱,有光色,他人手近如火炙。用蒜汁五錢,酒調下,吐出一物如蛇,遂安。
吞水蛭
—人夜醉,誤吞水蛭,腹痛黃瘦,不進飲食。用小死魚三四個,豬脂煎熔攪勻,入巴豆十粒,研爛,和田中干泥,丸如綠豆大,以田中冷水吞下一丸,泄下為度。
蟲咬心
—婦六十餘歲,得飢疾,每作時如蟲咬,得食方解,如是三四年來。夏熱納涼,有一貓甚愛,適貓繞叫,取鹿脯自嚼啖貓,至於再嚼,覺一物上觸喉間,引手探得之,如母指大墜地,以火照之,其物頭尖而扁,類塌沙魚,形身如蝦,破腹有八子,其病即愈。
蛇瘕治法
—人患蛇瘕,乃蛇精及液沾菜上,人誤食之,腹內成蛇,或食蛇,人常飢,食之即吐。用赤頭蜈蚣一條,炙末,分二服,酒下。
蛟龍瘕治法
—人患蛟龍瘕,用寒水石飯三升,每食五合,日三服,吐出蛟龍而愈。
鱉瘕治法
鱉瘕,痛有來止,或食鱉即痛。用雞屎一升,炒黃,投酒中浸一宿,焙為末,仍用原浸酒下。
血鱉氣鱉酒鱉
平時酷酒,血入於酒,則為酒鱉。平時任氣,血凝於氣,則為氣鱉。虛勞痼冷,敗血化生,則為血鱉。搖頭掉尾,如蟲之行,上侵人之喉,下蝕人之肛,或附於背脅,或隱於胸腹,其大則如鱉,其小則如錢,良可怪也。治法用蕪荑炒焦為妙,或生硫黃為末,老酒調下,二者可以殺其毒嗣,此則以理中湯、沉香降氣湯各半,溫胃益血,常常服餌,以消勝之。
下集卷之十八
諸漏
總論
吳澄曰:人身之氣血,循環不息,內外相通。有內之症,而或及乎外者;有外之症,而連及乎內者,總以氣血之強弱為虛實也。嘗見瘡瘍門中,不顧根本,而以追蝕攻毒為事,以致潰膿不止,日久成漏,變為虛勞者有之。夫勞損,內症也;瘡瘍,外症也,日久成瘻,是外之症而連及乎內矣。經曰:陷脈為瘻,留連肉腠是也。夫毒氣流注經絡,或誤為刀針所傷,艾火所灸,故陷脈而氣血漏泄,或生於頸項四肢,及腰背胸脅之處。其本體實而素強,為外因所得者,治之易愈。若本體素弱,精血不足之人,纏綿日久,淹滯歲月,膿水無休,最為可慮。蓋榮衛循環,周流無間,脈有所陷不行,必侵入內,極至骨髓,滲泄人之精血,走漏人之真氣,雖曰外疾,其實癆瘵之候也。
九漏
—曰狼漏。始發於頸,腫,無頭有根,起於缺盆之上,延連耳根腫大。此得之憂患,氣上不得下,其根在肝。(一作肺。) 空青主之,商陸為之佐。
二曰鼠漏。始發於頸,無頭尾,如鼷鼠,使人寒熱脫肉。此得之食,有鼠毒不去,其根在胃。貍骨主之,知母為之佐。
三曰螻蛄漏。始發於頸項,狀如腫。此得之食瓜果,實毒不去,其根在大腸。荏子主之,桔梗為之佐。
四曰蠱漏,始發於頸,瘰癧三四處俱相連,已潰,此得之飲流水中,有風毒不去,其根在脾。雄黃主之,黃芩為之佐。又名蜂漏。
五曰蚍蜉漏。始發於頸,初得如傷寒。此得之食中有蚍蜉毒下去,其根在腎。礬石主之,防風為之使。
六曰蠐螬漏。始發於項下,無頭尾,如棗核塊,累累生皮中,使人寒熱心滿。此得之因喜怒哭泣,其根在心。礬石主之,白朮為之佐。
七曰浮沮漏。始發於頸,如兩指,使人寒熱欲臥。此得之因思慮憂愁,其根在膽。地膽主之,甘草為之佐。
八曰瘰癧漏。始發頸,有根,初痛苦,令人寒熱。此得之因新沐濕結,發汗流於頸所致,其根在腎。雌黃主之,芍藥為之佐。
九曰轉脈漏。始發於頸,濯濯脈轉,若驚惕,身振寒熱。此得之因驚臥失枕,其根在小腸。(一作心。) 斑蝥主之,白芷為之佐。
論曰:夫九漏之為病者,寒熱瘰癧在於頸腋者,何氣使生?此皆鼠瘻寒熱之毒氣也,堤留於脈而不去者也。鼠瘻之本,根皆在臟,其末上出於頸腋之下。其浮於脈中,而未著於肌膚,而外為膿血者易去。去之奈何?曰:請從其末,引其本,可使衰去,而絕其寒熱,審按其道以予之,徐往來以去之。其小如麥者,一刺知,三刺已。決其死生奈何?曰:及其目,視其中有赤脈從上下貫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死。赤脈不下貫瞳子,可治也。
附骨疽漏變成虛損
有因勞傷筋骨,而殘損其脈者;有恃酒力入房,而困鑠其陰者;有憂思鬱怒,而留結其氣者;有風邪寒濕,而腠滯其經者。凡人於環跳穴處,無故痠痛,久而不愈者,便恐附骨生疽,速當因症調治,不可遲也。蓋其初起,不過少陽經一點逆滯,遏而不散,則以漸而壅,壅則腫,腫則潰,至其延漫,則三陰三陽,無不連及,而全腿俱潰。然此症無非元氣大虧,不能運行,故致留滯而不散,而後至決裂,誠危症也。若潰後脈和,雖見困弱之甚,只以大補氣血為主,皆可保全。若潰後脈反洪芤,而煩躁不寧,發熱口渴,則必不可治。
薛氏云:大抵此症,雖腫有淺深,感有輕重,其所受皆因真氣虛弱,邪氣得以深襲。若真氣壯實,邪氣焉能為患也?故附骨疽及鶴膝風症,惟腎虛者多患之。前人用附子以溫補腎氣,而又能行藥勢散寒邪也。
澄按:凡病皆以真氣為主。素稟強壯,身體健旺,偶有所感,元氣足以勝邪,自無容身之地,無論內外各症,藥易奏效,治易收功也。惟腎虛之人,真氣不足,每遇一症纏綿,藥難奏功,日久月深,膿水清稀,而內則咳嗽吐痰,潮熱,食少泄瀉,終歸虛勞之癥結局矣。
鶴膝風變漏
鶴膝風,乃調攝失宜,虧損足三陰經,風邪乘虛而入,以致肌肉日瘦,內熱減食,膝大腿細,經久不消,則極陰生陽,潰而出水,或為漏證。宜服內塞散,及附子餅灸之。或脈大,或發渴者,俱不治,以其真氣虛而邪氣實也。
多骨疽
多骨疽者,由瘡瘍久潰,氣血不能營於患處,邪氣陷襲,久則爛筋腐骨而脫出,屬足三陰經虧損之症也。用補中益氣湯,以固根本。若陰火發熱者,佐以六味,壯水之主,以鎮陽光。陽氣虛寒者,佐以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外以附子餅、蔥熨法,祛散寒邪,補接陽氣,則骨自脫,瘡自斂也。若腎氣虧損,其骨漸腫,荏苒歲月,潰而出骨,亦用前法。若投以克伐之劑,復傷真氣,鮮有不誤者矣。
廣瘡
此症必由淫毒傳染而生。蓋此淫穢之毒,由精泄之後,氣以精道乘虛直透命門,以灌衝脈,所以外而皮毛,內而骨髓,凡衝脈所到之處,則無處不到,此其為害最深最惡。設初起時,去毒不淨,或治失其宜,而遂致敗爛殞命者,蓋不少矣。或至二三十年之後,猶然發為瘋毒;或至爛頭,或至爛鼻;或四肢幽隱之處,臭爛不可收拾;或遺毒兒女,致患終身,其惡如此。靜而思之,則有見此惡道,而不為害心知避者,其愚亦甚矣。
今人每遭此患,或畏人知,或畏毒甚,而大用攻擊峻利等藥,多致毒邪未除,而元氣先敗,或成癆瘵,或即殞命,或愈久愈甚,以致敗壞不能收斂,皆元氣先敗之故也。故凡被此病者,切不可驚慌,亦不可專肆攻擊,但按法漸解其毒,使元氣毫無損傷,則正能勝邪,雖毒無害。若正不勝邪,則微毒亦能殺人。此其要也,不可不察。
—毒久蓄,發為癰漏,潰爛不收,最為惡候。
痔漏
薛氏云:痔屬肝、脾、腎三經,凡陰經虧損者,難治,多成漏症。若肺與大腸二經風熱濕熱者,熱退自愈,若不守禁忌者,亦成漏症。此因醉飽入房,筋脈橫解,精氣脫泄,熱邪乘虛流注,或淫極強固其精,以致木乘火勢而侮金,或炙煿厚味過多,或勞傷元氣,陰虛火熾,皆成斯疾。若破而不愈,即成漏。
經云: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其屬肝、脾、腎也明矣。若有患痔而兼疝,患疝而兼下疳,皆屬肝腎不足之變症。但用地黃丸、益氣湯,以滋化源為善。若專用寒涼治火者,無不致禍。
治法
氣血虛而為寒涼傷損者,宜調養脾胃,滋補陰精。痔漏下血,服涼血藥不應者,必因中氣虛,不能攝血,非補中升陽之藥不能愈。凡成漏者,養元氣,補陰精力主。
澄按:痔瘡之患病者,亦甚多矣。凡感風寒暑濕火熱之氣,痔瘡一發,外邪小此而解。亦有痔久成漏,竟有數十年而無他故者,此皆有餘之痔也。若不足之人,而再兼痔漏之症,為禍甚速。蓋痔不能泄其陰火,而反走失其真元。蓋肺與大腸相為表裡,虛勞久嗽,火盛刑金,勢必下陷,陰火乘之,則糞門生漏,漸變聲啞,此不治之候也。
懸癰
立齋曰:懸癰,謂瘡生於玉根之後,穀道之前,屬足三陰虧損之症,輕則為漏,瀝盡氣血而亡,重則內潰而即殞。大抵此症原屬陰虛,肝腎不足之人,故多患之。雖一於補,猶恐不治,況膿成而又克伐,不死何俟?即寒涼之劑,亦不可過用,恐傷胃氣。惟炙甘草一藥,不損血氣,不動臟腑,其功甚捷,最宜用之,不可忽也。
陳良甫曰:治穀道前後生癰,用粉草一兩截斷,以澗水浸潤,炙令透內,細銼,用無灰酒煎服。有人患此已破,服二劑,瘡口即合。
澄按:懸癰,一名海底漏,其症甚惡,然亦有二種。如發熱焮腫作痛,小便赤澀,暴起即甚者,此不過肝經濕熱下墜,可用外科治法,如龍膽瀉肝湯,消腫解毒之法俱可。若肝腎不足,三陰虧損,初起不覺,日久漸甚,或已潰而膿清不斂者,必須大補氣血,如八珍、十全、六味、四物、四君、補中益氣之類,並用炙甘草法。若用寒涼解毒外科之法,則誤矣。
心漏
時康祖大夫患心漏二十年,當胸數竅血液長流,醫皆莫能治,或云竅多則愈損,閉則慮穴他歧,當存其一二,猶為上策。此形神困瘁,又積苦腰痛,行則傴僂。不飲酒,雞、魚、蝦、蟹之屬,皆不入口。淳熙間通判溫州郡守韓子溫見而憐之,為檢《聖惠方》,載腰痛一門冷熱二症,視之使自擇。康祖曰:某年老久羸,安敢以為熱。始作寒症治療,取一方用鹿茸者,服之逾旬痛減,更覺氣字和暢,遂一意專服,悉屏他藥。泊月餘,腰屈復伸,無復呼痛,心漏亦愈。以告醫者,皆莫能測其所以然。後九年,康祖自鎮江通判滿秩,造朝訪子溫,則精力倍昔,飲啖無所忌,云漏愈之後,日勝一日。子溫書吏吳弼,亦苦是疾,照方服之,浹旬而愈。其方本治腰痛,用鹿茸去毛,酥炙微黃,附子炮去皮臍,皆二兩,鹽花三分,為末,棗肉丸,三十丸,空心酒下。
鱔漏
有一人腳肚上生一瘡,久遂成漏,經二年,百藥不效,自度必死。一村人見之云:此鱔漏耳。但以石灰二三升,白沸湯泡熏洗,如覺瘡癢即是也。如其言,用灰湯淋洗,果癢,三兩次遂干。
蟻漏
—婦項下忽生一塊,腫漸緣至奶上腫起,莫知何病。偶用刀刺破,出清水一碗,日久瘡不合。有道人見之曰:此蟻漏耳,緣用飯誤食蟻得此耳。詢之果然。道人云:此易治,但用穿山甲數片,燒灰存性,灰為末,敷瘡上遂愈。蓋穿山甲,蟻畏之也。
流注
流注之症,所因不一,皆因真氣不足,邪得乘之,故氣血凝聚為患也。然此症或生於四肢關節,或生於胸腹腰臀,或結塊或漫腫,或痛或不痛。急宜用蔥熨法,及益氣養營湯,固其元氣,則未成者自消,已成者自潰,可全愈也。若不補氣血,及節飲食,慎起居,戒七情,而專用寒涼克伐者,俱不治。
若久而不斂瘡口,無陽者,宜豆豉餅或附子餅灸之,以祛散寒邪,接補陽氣,或外用琥珀膏貼之。
若內有膿管,或生瘀肉而不斂者,用針頭散腐之自愈,錠子尤效。
澄按:流注變虛勞者多矣。瘡潰不斂,起管生瘀,膿水淋漓,走泄津液,消耗真元,一人之氣血能幾何,而堪此頻頻之耗散?急宜培補,否則黃河穿於蟻穴,而況於人乎?
餘論
吳澄曰:瘡瘍變漏而成虛勞者,皆真元不足之人也。倘本體充實,元氣壯健,諸邪何由侵入?即偶有所襲,雖癰疽發背大毒,元氣足以拒之,亦易化膿成膿,長肉生肌,無大害也。惟真元不足,氣血虛餒,三陰虧損,一有所患,淹滯難痊,起管生瘀,清膿黃水,淋瀝無休,真精元氣日漸消磨,不至成虛勞不止。蓋江河日下,久漏枯髓。瘡瘍門中,自有全書,曷能盡錄?略摘數條,以為外損者知所自云耳。故薛氏論瘡瘍等症,若腎經火氣亢盛,致陰水不能生化,而患陰虛發熱者,宜用坎離丸,取其苦寒能化水中之火,令火氣衰而水自生。若陽氣衰弱,致陰水不能生化,而患陰虛發熱者,宜用六味丸,取其酸溫能生火中之水,使陽氣旺而陰自化。況此症屬腎經精氣虧損者,十有八九;屬腎經陽氣亢盛者,十無二三。然江南之人,患此者多屬脾經陰血虧損,元氣下陷,須用補中益氣湯,以培脾肺之氣,使陽生而陰長。若嗜欲過多,虧損真陰者,宜用六味丸,補腎經元氣,以生精血;仍用補中益氣湯,以培脾肺之生氣,而滋腎水。經云:陰虛者,脾虛也。但多誤認為腎經火症,用黃柏、知母之類,復傷脾肺,絕其化源,及致不起。惜哉!
治案
附骨疽治案
—男子腿根近環跳穴患痛徹骨,外皮如故,脈數而帶滑,此附骨疽也,膿將成,用托裡六劑。腫起作痛,脈滑數,其膿已成,針之出碗許,更加補劑,月餘而瘳。
—男子陳姓者,年近三旬,素不節欲,忽見環跳痠痛,月餘不愈。予曰:此最可畏,恐生癰毒之患。彼不信,又謀之一庸醫,僅被其詬曰:此等胡說,真可笑也。筋骨之痛,亦常事耳,不過風熱使然,何言癰毒?遂用散風清火等劑,藥至半年後,果見微腫,復來求治。予曰:速用托裡補劑,以救根本,尚不遲也。彼又不信,而謀之瘍醫,曰:豈有腫瘍未潰,而遽可溫補耶?復用清火清毒之劑,及其大潰,危而再延余視,則脈症俱敗,方信余言,而痛悔前失,已無及矣。
鶴膝風治案
張上舍患鶴膝風症,伏枕半載,流膿三月。彼云:初服大防風湯去附子,將潰服十宣散,今用十全大補湯而去肉桂,俱不應。視其脈症甚弱,余以十全大補湯,每貼加熟附子一錢,服三十餘劑少愈;乃去附子五分,又服三十餘劑將愈;卻全去附子,更三十餘劑而痊。
多骨疽治案
—男子自十四歲閃足腫痛,服流氣飲,外敷寒涼腐潰而至十六,瘡口開張,足背漫腫黯,骨黑露出,形體消瘦,盜汗不止,發熱口渴,天真已喪。用十全大補湯、六味地黃丸,各五十餘劑,元氣漸復,患處漸赤,脫落骨一塊,又各五十餘劑服愈。
廣瘡治案
—男子患楊梅瘡,後兩腿一臂各潰二寸許,一穴膿水淋漓,少食無睡,久而不愈。以八珍湯加茯神、棗仁炒服。每日以蒜搗爛,塗患處,灸良久,隨貼膏藥。數日少可,卻用豆豉餅灸之,更服十全大補湯而愈。
陳螢窗患黴漏,用爐甘石煅(以黃連水淬七日) 、水銀各三錢,大風子油三錢,(肉須用六錢) ,蓖麻子油二錢,肉三錢,二物各研如泥,用白桕油四兩,入銅鍋熬化,先入爐甘石、水銀,煎數沸;再大風、蓖麻,煎數沸,以真韶粉六錢收之,油紙攤貼患處。先以蔥、椒水洗淨,貼藥再不可洗,任其臭穢,三日一換,以好為度。
江會川云:家僮患楊梅瘡,結毒屢年,塊腫遍體,得方土煮酒藥服之愈。當歸、牛膝各一錢,杜仲、川芎各二錢,真桑寄生、地蕨、金銀花各一兩,土茯苓四兩,取頭生酒十五斤,入藥懸胎煮三炷香,置泥上,三日後任服。
痔漏治案
—儒者膿血淋漓,口乾作渴,晡熱便血,自汗盜汗。余謂此肝腎陰虛也。不信,仍服四物、芩、連、知、柏之類,食少瀉嘔。余先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炮姜,脾胃漸醒;後用六味丸,朝夕服,兩月餘諸症悉愈。
—男子患此,服寒涼之劑,侵晨去後不實,食少體倦,口乾作渴,小腹重墜。余用補中益氣湯,而下墜頓止;用四神丸而食進,更用地黃丸而瘡尋愈。
懸癰治案
—儒者患懸癰,服坎離丸,及四物湯、黃柏、知母之類不應,脈浮洪,按之微細。余以為足三陰之虛,用托裡散及補陰八珍湯漸愈;又用六味丸、補中益氣湯,調補化源,半載而痊。
流注治案
—男子肩胛患流注,微腫,形勞氣弱。以益氣養榮湯服黑丸子;及木香、生地黃作餅,覆患處熨之,月餘膿成針之,仍服前藥而愈。
—男子臂腫,筋攣骨痛,年餘方潰,不斂,診其脈更虛。以內塞散一料,少愈;以十全大補湯,及附子餅灸之而愈。《精要》云:留積經久,極陰生陽,寒化為熱。以此潰多成瘻,宜早服內塞散排之。
—男子臂患出腐骨三塊,尚不斂,發熱作渴,脈浮大而澀。乃氣血俱損,須多服生氣血之藥,庶可保全。彼惑於火尚未盡,仍用涼藥,內服外敷,幾危始求治。其形甚瘁,其脈愈虛。先以六君子湯加芎、歸,月餘飲食漸進;以八珍湯加肉桂三十餘劑,瘡色乃赤;更以十全大補湯,外以附子餅灸之,僅年而瘥。
諸漏例方
空青散 治狼漏。
空青 蝟腦(各二分) 蝟肝(一具,軋) 川芎(半分) 獨活 黃芩 鱉甲 婦人蓐草 商陸 斑蝥 乾薑 地膽 當歸 茴香 礬石(各二兩) 蜀椒(三十粒)
上十六味治,下篩,酒下方寸,日三服,十五日服之。
貍骨散 治鼠漏。
貍骨 知母 桂心 穿山甲 龜板 甘草 雄黃(各等份) 乾薑
上八味治,下篩,酒飲服方寸匕,日三。仍以蜜和,內瘡中,無不瘥。先灸作瘡,後以藥敷之,已作瘡不用灸。
荏子桔梗丸 治螻蛄漏。
荏子(蘇子) 龍骨(各五錢) 川附(一兩) 蜀椒(一百粒) 桂心 桔梗 乾薑 礬石 獨活 川芎(各一分)
上十味為末,以棗二十枚合搗,醋漿和丸如大豆。溫漿下五丸,加至十丸。
雄黃黃芩散 治蠱漏,即蜂漏。
雄黃 黃芩(各一兩) 蜂房(一具) 茴香 吳茱萸 乾薑(各五錢) 蜀椒(二百粒) 鱉甲(五錢)
上八味治,下篩,敷瘡口上,日一度,十日止。
礬石防風散 治蚍蜉漏。
礬石 防風 知母 雌黃 桃白皮 地黃 獨活 青黛 斑蝥 白芷 松脂 白芍 海藻 當歸(各三分) 白朮 蝟皮(各四分) 蜀椒(一百粒)
上十七味治,下篩,飲服一錢匕,日三。
礬石白朮散 治蠐螬漏。
礬石 白朮 空青 當歸(各二分) 細辛(一兩) 蝟皮 斑蝥 枸杞 地膽(各一分) 干烏腦(二匕,豆許)
上十味治,下篩,以醋漿服方寸匕,日三。病在上側輪臥,在下高枕臥,使藥流下。
地膽甘草散 治浮沮漏。
地膽 雄黃 乾薑 續斷 石決明 庵䕡根 龍膽(各三分) 細辛(二分) 大黃(半分) 甘草(一分)
上十味治下篩,傅瘡口四五度。
雌黃芍藥丸 治瘰癧漏。
雌黃 白芍 茯苓 續斷 地黃 空青 礬石 乾薑 桔梗 蜀椒 恆山 虎腎 貍肉 烏腦 斑蝥 礬石(各一分) 附子(一兩)
上十七味為末,蜜丸如豆大。酒服十丸,日二。
斑蝥白芷丸 治轉脈漏。
斑貓 白芷 綠青 大黃(各一分) 升麻 鍾乳 甘草 防風 地膽 續斷 麝香 礬石(各□分) 人參、當歸、桂心各二分 白朮、麥冬(各□兩)
上十七味為末,蜜丸如大豆。酒服十丸,日二。勿食菜,慎房室。
楊梅癰漏方 不問年深者並效。
土茯苓(五兩) 金銀花 皂角刺 花椒 牛蒡子 鬱金 當歸(各五分)
黑鉛二兩熔化,入水銀五錢,乘熱擂為粉,分五份,聽臨後另入煎藥用。
上咀,分作五帖。用水二鍾,入蔥一根,煎至一鍾,去粗,再入鉛粉一分,煎至八分,食遠服。
上鉛粉煎後,仍可取起,蓋楊梅癰漏,多因服輕粉積毒而成,此以水銀、花椒、黑鉛,仍收引輕粉之毒,從類而出也。
此藥每以五帖為一料。初服一帖,要取微汗。取汗法:先以金銀花一兩,(或忍冬藤葉尤妙,) 防風、荊芥、花椒各五錢,煎湯二斗,於不透風處先熏後洗,自然汗出。即患二三十年者,只用此四料四汗之,無不全愈。忌牛肉、燒酒。真妙方也。世人珍秘不傳,徐春甫得之,用以治人,一一獲效,故詳載之,以濟世人也。
內消痔漏丸
魚鰾(四兩) 黃蠟(四兩) 明礬(二兩,研末) 硃砂(五錢,飛) 珍珠(五錢,研末) 象牙(五錢,研)
先將魚鰾煮極爛,杵如膏,入蠟化盡,離火,入礬並硃砂、牙末,和勻,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酒下。
土萆薢湯 治楊梅及瘰癧,咽喉惡瘡,癰漏潰爛,筋骨拘攣疼痛皆效。
即土茯苓二三兩,以水三鍾,煎二鍾,不拘時,徐服之。
若患之,或服攻擊之劑,致傷脾胃氣血等症,以此一味為主,外加對症之藥,無不神效。
內塞散 治陰虛陽邪湊襲,患腫或潰而不斂,或風寒襲於患處,血氣皆不能運行,久不能愈,遂成漏症。
附子(炮) 肉桂(去皮) 赤小豆 炙甘草 黃耆(鹽水炒) 當歸(酒拌) 茯苓 防風 白芷 桔梗 川芎 人參 遠志(去心) 厚朴(制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下。或糊丸鹽湯下,或煉蜜為丸亦可。
濕痰流注 並治浮腫。
乳香 兒茶 當歸 甘草(各五分) 瓜蔞(半個) 陳黏米(一撮)
水二碗,煎至一碗;二次酒半碗,水半碗;三次酒一碗,煎半碗;四次湯碗一碗,煎半碗。少要說話,出汗為度。倘腫不消,白松香二兩,蔥半斤,搗碎,何處疼敷何處。如破頭收口,用牛牙齒,陰陽瓦炙,碾成末,吹上即愈。
澄按:以上數方,皆外科之治法,非欲成虛勞者可用之藥也。既欲成勞,豈可仍攻毒追蝕取管之法乎?故另選備用方,以便採擇。
備用方見各門
補中益氣湯(見東垣治法。)
右歸丸飲
左歸丸飲
大營煎(以上見景岳治法。)
十全大補湯
六味湯丸
八味湯丸
四君子湯
四物湯
八珍湯(以上見秦越人治法。)
益氣養榮湯(見瘰癧。)
四神丸(見泄。)
坎離丸(見丹溪治法。)
六君子湯(見上集痰證。)
下集卷之十九
病後調治
總論
吳澄曰:百病皆能變虛損,非初起之時即變也。多因病後失調,不守禁忌,縱肆口欲,斫喪真元,纏綿日久,有以致之耳。蓋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人必先虛也,而後病隨之。大病之後,是虛而又虛者也。氣血未充,真元未復,而不遵禁戒,能無變虛損之患乎?
原病
人不幸而有病,猶之乎不幸而有訟也,當局善於解紛,化大事為小事,小事為無事,則渙然冰釋矣。倘當局者迷,操必勝之癖,每每小事釀成大事,便不可解耳。古云: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信不誣也。又曰:與其病後能服藥,不如病前能自防。凡事豫則立,則又何病之有哉?若能保養於平日,自然獲勿藥之喜矣。夫治未病者上也,治已病者次也。若既已病而不能治,縱偏僻之情,任旁人之意,而不於病上加病也難矣。
偏僻之情
五臟各有所偏,七情各有所勝,陽臟者宜涼,陰臟者宜熱,耐毒者緩劑無功,不耐毒者峻劑有害,此臟氣之偏也。動靜各有欣厭,飲食各有愛憎。性好吉者,危言見非;意多憂者,慰安云偽;未信者,忠告難行;善疑者,深言則忌,此好惡之偏也。富者多任性,而禁戒不遵;貴者多自尊,而驕肆悖理;貧者衣食不周,況乎藥餌;賤者焦勞不適,懷抱可知,此境遇之偏也。有良言甫信,謬說更新,多歧亡羊,終成畫餅,此無主之偏也。有最畏出奇,惟求穩當,車薪杯水,難免敗亡,此過慎之偏也。有境緣不偶,營求未遂,深情牽掛,良藥難醫,此得失之偏也。有急性遭遲病,更醫而致雜投;有性緩者遭急病,濡滯而成難挽,此緩急之偏也。有參、術沾唇,懼補心先痞塞;硝、黃入口,畏攻神即飄蕩,此成心之偏也。有諱疾不言,有隱情難告,甚而故隱病狀,試醫以脈,不知自古神聖,未有舍望、聞、問,而獨憑切脈者,且如氣口脈盛,則知傷食,至於何日受傷,所傷何物,豈能以脈知哉?此知詐之偏也。病人若不知偏僻之情而改之,則安能免於病上加病乎?
旁人之情
自無主持,專聽旁人之意;或執有據之論,而病情未必相符;或興無本之言,而醫理何曾夢見;或操是非之柄,同我者是之,異我者非之,而真是真非莫辨;或執膚淺之見,頭痛者救頭,腳痛者救腳,而孰標孰本誰知;或尊貴執言難抗,或密戚偏見難回。又若薦醫,動關生死,有意氣之私厚而薦者,有庸淺之偶效而薦者,有貪其酬報而薦者,甚至薰蕕不辨,妄肆品題,譽之則蹠可為舜,毀之則鳳可作鴞,使懷奇之士拂衣而去,致深危之疾坐以待亡。此旁人之意見,不可不察也。倘偏任之,誤事不淺,病中加病,又不可勝言矣。
明者察之,昧者迷之。苟能調理於平時,靜養於病時,居恆相與高明之醫,臨病勿信旁人之言,返觀內照,自知病因於七情,則須察其由而消釋之。若執偏僻之情而不解,雖日進盧扁在堂,無有裨也。外感六淫者,不知禁忌,傷寒重冒於寒,傷食重傷於食,徒怨草木無靈,朝錢暮李,非徒無益也。如此者,必病上加病,胡不自省也?
病有十失
病在驕恣背理,不遵醫戒,一失也。輕身重財,治療不早,診視不勤,二失也。聽從師巫,廣行殺戮,不信醫藥,三失也。憂思想慕,怨天尤人,廣生懊惱,四失也。忌醫諱疾,言不由衷,藥不合症,五失也。不能擇醫,或信佞言,或憑龜卜,六失也。室家不和,處事乖戾,盡成荊棘,七失也。不明藥理,旦暮更醫,雜劑妄投,八失也。但索速寫方,藥材惡濫,妄為加減,九失也。奉侍匪人,煎丸失法,怠不精詳,十失也。
病中十則
心如木石,觀四大假合,一也。煩惱現前,以死譬之,二也。常將不如我者比,巧自寬慰,三也。造物勞我以生,遇病卻閒,反生慶幸,四也。痛苦不通,宿業難逃,惟歡喜領受,五也。室家和睦,無交謫之言,六也。眾生各有病根,常自觀克治,七也。風露嚴防,嗜欲淡薄,八也。飲食寧少毋多,起居務適毋強,九也。與良朋講開懷出世之談,十也。
病家十要
—擇明醫,於病有裨,不可不慎,生死相隨。二肯服藥,諸病可卻。有等愚人,自家擔擱。三宜早治,始則容易。履霜不謹,堅冰即至。四絕房室,自然無疾。倘若犯之,神醫無術。五戒惱怒,必須省悟,怒則火起,難以救護。六息妄想,必須靜養,念慮一除,精神自爽。七節飲食,調理有則,過則傷神,太飽難克。八慎起居,交際當祛,稍若勞役,元氣愈虛。九莫信邪,信之則差,異端訛誘,惑亂人家。十匆惜費,惜之何謂?請問君家,命財孰貴?
以上病者當作座右銘。
失於調理多成虛損
疾病誤治,及病後失於調理者,多成虛損。蓋病有虛實,治何補瀉,必補瀉得宜,斯為上工。世俗之醫,固不知神理為何物,而且並邪正緩急,俱不知之。故每致伐人元氣,敗人生機,而隨藥隨斃者,已無從訴。其有幸而得免,而受其殘剝,以致病後多成虛損,而不能復振者,此何以故也?故凡醫有未明,萬無輕率,是誠仁人積德之一端也。至若失於調治,致不能起,則俗云:小孔不補,大孔叫冤苦,亦自作之而自受之耳,又何尤焉?
病後變虛損
凡大病之後,或傷寒時疫,或瘧痢癰疽,並婦人產後,多有變虛損之症者,細究其因有三:蓋病後氣血俱虛,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調理失宜,真元未復,漸成虛損者,此乃病久必虛,虛久乃損也;又有病氣血俱虛,不慎房勞,榮衛空疏,腠理不密,外邪乘之,漸變虛損者,此乃邪之所入,其氣必虛,虛中夾邪之症也;又有病後氣血俱虛,湯藥妄投,前入之邪,未經祛盡,後入之邪,又夾雜不清,以致真元耗散,肌肉焦枯,而成虛勞之症者,此餘邪未清,纏綿不已之故也。三者皆因病後而成,不可不慎。
病後調理
凡一切病後將愈,表裡氣血耗於外,臟腑精神損於內,氣血虛弱,倦怠無力,是其常也,最宜安心靜養,調和脾胃為要。毋妄想,毋起居,慎風寒,戒惱怒,節飲食,慎房勞,是為切要。若再犯之,即成虛損,雖有良藥,亦難十全矣。勿以身命若浮蝣,如燈蛾之撲焰,自損其身哉,戒諸謹諸!
—凡大病初愈,宜適寒溫。大熱則生虛熱,心煩燥渴,大寒則風邪乘空易襲。
—凡傷寒時疫,身涼脈緩,宜進青菜湯,疏通餘邪。如覺腹中寬爽,再進陳倉米清飲,以開胃中谷氣;一二日許進糜粥鍾許,日三四次,或五六次為度,慎毋太過;或用陳豆豉,或清爽之物過口,或清水煮淡白鯗,醋點極妙;再漸進活鯽魚湯,調理百日,方無食復、勞復等症。
—食後復發熱,宜斷谷即愈。服調脾胃之劑,忌用驟補大熱等藥。從復醫治,能收全功。
—凡病症忌食豬油、濕面、雞、羊、膩滯、煎炒、燒煿等物。犯之復發難治。
—凡病後,切忌房勞。犯之舌出數寸,死。
—凡中風後,忌服辛散香燥等藥,及豬、羊、鵝、魚、腥、蕎麵、蛋、芋滯氣發病等物。
—凡勞嗽發熱,水腫喘急,宜淡食,忌咸物。
—凡瘧痢後,忌飽食、諸血、香甜等物,及滑利之物,梨瓜生冷,切禁勿用。
—癰疽發背,忌同傷寒。
—虛損喘嗽,骨蒸,忌用大熱溫補等藥。宜服補陰藥,養益真元,庶幾可也。
—產後切禁寒涼藥物,雖在酷暑之日,亦不宜施。世多誤用,以致傷生,特為拈出。
—痘疹後,不善調攝,多致危殆,因其忽略保護故也。
—凡大病之後,如水浸泥牆,已干之後,最怕重複衝擊,再犯之不救。(以上出《壽世青編》。)
—凡大病之後,宜慎口腹。口腹不謹,腸胃生災,最難復原,恐成弱症。
—凡大病之後,切戒豪飲。火熱上蒸,脾肺傷損,咳嗽吐痰,潮熱失血,未病之先,尚宜節飲,何況病後,不自猛省?
—凡大病之後,最戒嗔怒。氣血未平,肝火易動,忿不顧身,病為之助,最易失血,漸成不足。
—凡大病之後,宜惜精神,勿多言以耗氣,勿嬉戲以勞心,勿經營以汲汲,勿名利以關心,勿窮思以鬱郁,勿極視以傷神,勿縱欲以快樂,勿暴躁以不寧。至於親族交接,朋友應酬,真元未復,豈能周旋?一概絕謝,返觀靜養,自愛其身。不遵禁戒,虛勞易成。
—凡大病之後,最戒勞力,豈必貧人?肩挑步役,行動太早,起居用力,或御或沐,所勞甚微,為患極大,夜必發熱,精神疲敗。不知節愛,必成癆瘵。(以上五條自增。)
飲食宜忌
飲食者,口腹之慾,神明之累也。嘗有藥已中病,而病不應,有病已應,而又難收功,此皆飲食有相宜不相宜故也。經云:谷、菜、果、獸,為充養助益,飲食之有功於人,亦甚大矣。但得其養,飲食即可以為藥;失其養,飲食即所以為病。苟非斟酌盡善,則因病成病更多。茲擇其飲食之與病宜忌者,概錄於後,俾病者知所選擇,不致以口腹之慾,貽身命之憂也。幸甚!
五臟病
肝病,宜食小豆、犬肉、李、韭。心病,宜食小麥、羊肉、杏、薤。脾病,宜食粳米、葵、棗。肺病,宜食黃黍米、雞肉、桃、蔥。腎病,宜食大豆、豕肉、粟、藿、胡桃。
有風病者,勿食胡桃。有暗風者,勿食櫻桃。
時行病後,勿食魚膾、蟶、鱔並鯉魚,再發必死。
傷寒、時氣病後,百日之內,忌食豬、羊肉,並腸血肥膩、魚腥、諸糟物。犯者必再發,痢疾猶甚。
下痢後,五十日內,忌炙面,及胡荽、蒜、韭、薤、生蝦、蟹等物,多致內傷,後發難治。
瘧疾,勿食羊肉,恐發熱致重。愈後勿食諸魚,恐復發。
眼疾,忌胡椒、蒜、犬肉,禁冷水、冷物。不遵禁忌,必害不已。
齒病,勿食棗並糖。
心痛及心恙,忌食獐。
腳氣,忌甜瓜、瓠子、鯽魚,食之永不愈。
黃疸,忌濕面、魚、鵝、羊、胡椒、韭、蒜、炙煿、糟醋,犯之不愈。
咯血吐血,忌炙面、蒜、燒酒、煎煿醃糟、海味、硬冷難化之物。
痼疾,忌王瓜,麵筋,驢、馬、麂、雉肉,犯者必發。
癰癤,忌雞、姜。
癩風,忌鯉魚,犯之不愈。
瘦弱人,勿食生棗。
病新瘥,忌薄菏。誤食虛汗不止。
傷寒汗後,不可飲酒,恐復引邪入經絡。
凡久病,勿食杏、李,加重不愈。
胎前,忌食蟹、兔肉。
產後,忌食一切生冷、肥濃、滯硬難化之物。惟藕不忌,以其能破血也。
病後進食
大人小兒,諸病瘥後,飲食且須旋進,常若不足,毋使食氣傷胃,其病復來。大熱方退,尤不可飽食。小兒傷乳,熱復則同。
勿藥須知
《大藏經》曰:救災解難,不如防之為易;療疾治病,不如避之為吉。今人見左,不務防之,而務救之;不務避之,而務藥之。譬之有國者,不能勵治以求安;有身者,不能保養以全壽。是以聖人求福於未兆,絕禍於未萌。人能靜坐持照,察病有無,心病心醫,治以心藥,奚俟盧扁,以瘳厥疾?若使病積於中,傾潰莫遏,蕭牆禍起,恐非金石草木可攻也。
服藥須知
夫病之所由來,因放逸其心,逆於生樂。以精神徇智巧,以憂慮徇得失,以勞苦徇禮節,以身世徇財利,四徇不置,心為之病矣。極力勞神,強暴氣逆,當風飲酒,食嗜辛鹹,肝為之病矣。飲食失節,溫涼失度,久坐久臥,大飽大飢,脾為之病矣。呼叫過常,辯爭陪答,冒犯寒暄,恣食酸鹹,肺為之病矣。久坐濕地,強力遠陟,縱欲勞神,三田漏溢,腎為之病矣。五病既作,故未老而羸,未羸而病,病至則重,重則必斃,是皆弗思,而自取之也。今既病矣,而後藥之,得非臨渴掘井乎?然必以慎起居,戒暴怒,簡言語,清心寡慾,輕得失,收視聽,節飲食,忌肥濃炙煿生冷。凡食不欲頓而多,任可少而數食,不欲急,急則傷脾。法當熟嚼令細,勿太熱,勿太冷,又不欲雜,雜則物性不相侔合,而又傷脾胃。能如是,庶使藥力運行臟腑,損其有餘,補其不足,宣通氣血,病斯謝矣。仍或率性任情,罔守戒治,不惟藥之功未彰,其疾反劇矣。豈可不慎?
凡病之初生,未必死於必死之病,多死於必死之人耳,何也?若人有病,無論新久,視為必死之症,早訪明醫,究問病症的確,然後自家靜養調攝,志誠服藥,不為庸醫所誤,可獲全生。但今之病者,不惟輕忽不肯調攝,妄投醫藥,以病試藥,即輕病之變重,重者必死,臨危求生晚矣。醫治之法,先宜潛心靜養,謝絕世情,順其性而調和飲食,以後方從容調理,如是百日,未有不生者也。
治案
《推蓬寤語》云:人生類以眠臥為晏息,飲食為頤養。不知睡臥,最不可嗜,禪家以為六慾之首,嗜臥則損神氣。飲食不可過多,多能抑塞,陽氣不能上升,將以養生,實以殘生也。君子夙興夜寐,常使清明在躬,淡餐少食,常使腸胃清虛,則神氣周流,陰陽得位,此最養生之大要。
《家語》曰: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己自取也。夫寢處不時,飲食不節,逸勞過度者,疾苦殺之。
《莊子》云:夫畏途者。十殺一人,則父子兄弟相戒,必盛卒徒而後敢出焉,不亦智乎?故人之所畏者,衽席之上,飲食之間,而不知戒者,過也。
柳公權度年八十九,或問之,曰:吾不以脾胃暖冷物、熟生物,不以元氣佐喜怒,氣常溫耳。
薛氏治一男子,素不善調攝,吐痰口乾,飲食不美,服化痰行氣之劑,胸滿腹脹,痰涎愈甚;服導痰理脾之劑,肚腹膨脹,二便不便;服分氣利水之劑,腹大腳痛,不能睡臥;服破血消導之劑,兩足皆腫,脈浮大不及於寸口。朝用《金匱》加減腎氣丸,夕用補中益氣湯煎送前丸,月餘諸症漸退,飲食漸進。再用八味丸、補中益氣湯,月餘能轉側,又兩月而能步履。卻服大補湯、還少丹,又半載而康。後若稍失調,其症如前,仍用前藥治之,亦即愈。
下集卷之二十
丸藥誤治
總論
吳澄曰:今人好餌丸藥,以為補益根本,調和氣血,百病不生,此最善之策也。而不知病多生於丸藥之中,其間虛實失宜,陰陽誤治,寒熱誤施,病不合症者,固無論矣。即藥與症合,日服相宜者,猶有議焉。蓋丸藥治疾,非一朝一夕之間,必經年累月,乃奏厥功,其間難免風寒之侵,暑濕之感,或冒外邪,便當暫止,抑又何害?昧者不知,日服如故,風寒得補,閉邪在內,漸入漸深,如油入面,遏之既久,潮熱咳嗽,吐痰失血,而成風勞之症,如是死者,丸藥誤害之耳。雖然丸藥非不可服也,貴見機耳,有外感而停之,外感清而又服,知其變,識其宜,則盡善矣。
衛生種子
好服溫熱之人,多講採補之說。近見時下名醫,專講此術,以媚富貴,美其名曰衛生,曰種子,不過為淫穢之方技,結歡於內外,以售其不通之醫。醫雖不善,亦見親狎,乃出耀於閭里,則必盛行矣。而害道戕生,可勝誅耶。
服藥長生
世人服丸藥,以圖長生,固已惑矣,甚者恃服補藥,以縱其欲,則惑之甚者也。真人曰:可惜可惜真可惜,世間有寶人不識,真精噴與粉骷髏,卻在街頭買秋石。
寶換草
精是寶,藥是草,恃服丸藥而縱欲者,是以寶換草也。蓋數錢之丸,所補能有幾何,而肆其無厭之欲?故真人名之曰寶換草,以警醒世人耳。
壁里安鼠
近世謂無病服藥,為壁里安柱。《寶鑑》云:世俗謂壁里安柱為安鼠,安鼠則必致穿壞牆壁矣。此無病服藥,致無事生事,斯為近理,然亦必古人之深誡也。後世俗因為柱字之語訛耳,不然則固有所化之矣。
偏寒偏熱
凡偏寒偏熱之藥,不可久服,中病即止,不可太過。太熱則銷鑠真陰,元陽上亢;太寒則傷脾敗胃,胃少泄瀉,皆能致虛勞之症。
峻厲猛藥
方士慣用峻厲丸藥,或草頭藥,不顧人之體質,能任不能任,總以霸劑取效於目前,圖一時之快,不知剝削真元,損傷根本,氣血日壞,漸變虛勞之症。
病輕藥重
丸者,緩也,難奏赫赫之功。或病輕而藥重,攻之太急,補之太驟,初服一月半月,精神倍加,飲食倍進,痛苦頓減,累奏奇功,人以為喜。吾恐其進銳者其退速,不克終劑,而有他變也,何則?人之有疾,譬如屋歪斜,將欲牮之,必須緩緩用力,中立牮止,不可太過。若急欲正之,只知一面用力猛勇,一往無前,屋東坍亦必西塌矣。服丸藥者,何以異於是?
意貴圓通
丸者,緩也,圓也。丸方之制,意要圓通,不可執滯。視其臟腑,調其陰陽,圓會變通,自有一定不易之理。若心無主宰,雜亂繁多,補瀉兼施,寒熱互用,自以為處方得宜,用意周密,殊不知不揣其本,見症醫症,誠恐誅無過,伐有功,不虛而虛,不損而損矣。
藥當退火
凡修合丸藥,必須炮製精工,退火之後,方可服餌。倘火氣未退,急欲服之,或面赤發火,或耳腫齒痛,口舌生瘡,或咳嗽帶紅,口乾咽燥,必疑丸藥之不合症,而不知其火氣之未退也。當識此意,勿更棄之。
古方無妄用
鄱陽周順,醫有十全之功,云:古方不可妄用。如《聖惠》、《千金》、《外臺秘要》,所論病原脈症,及針灸法,皆不可廢。然處方分劑,與今大異,不深究其旨者,謹勿妄用。有人得目疾,用古方治之,目遂突出。又有婦人產病,用《外臺秘要》坐導方,其後反得惡露之疾,終身不瘥。曾有一士人,得腳弱病,方書羅列,積藥如山,而疾益甚。余令屏去,但用杉木為桶濯足,及令排樟腦於兩股間,以腳棚定,月餘而安健如故。南方多有此疾,不可不知。順固名醫,語必不妄,故書以為誡。
草藥不可妄用
紹興十九年三月,英州僧希賜,往州南三十里洸口掃塔,有客船自番禺至,舟中士人攜一僕,僕病腳弱不能行。舟師憫之。曰:吾有一藥,治此病如神,餌之而瘥者,不可勝計,當以相與。既賽廟畢,飲胙頗醉,乃入山求得藥漬酒,授病者,令天未明服之。如其言,藥入口即呻吟云:腸胃極痛,如刀割截。遲明而死,士人以咎舟師。舟師恚曰:何有此?即取昨夕所餘藥,自漬酒服之,不逾時亦死。蓋山多斷腸草,人食之輒死。而舟師所取藥,為根蔓所纏結,醉不暇擇,徑投酒中,是以反為禍,則知草藥不可妄服也。
病生於和氣不須深治
凡人三部脈大小浮沉遲疾,三部同等不越,至數均和者,雖病有寒熱不解,此為陰陽和平之脈,縱病必愈。此乃感小邪之氣,不可深治。大攻吐瀉發汗,若藥勢過多,反致危損,切禁之。脈應四時氣候平均者,雖有小邪寒熱,此乃無妄之疾,勿藥有喜,不可拘以日數次第,強為攻發,必別緻大患。
治案
東垣治鄭仲本年二十三歲,因心痛誤服丹、附等藥,得上氣病,膈、兩脅迫脹觸不快,便時咳嗽咯出血,病形漸瘦,大便燥難,脈弦數,夜略熱,食減。因與燈籠草和節麻黃細末,以白朮、桔梗、木通、甘草湯調下,十餘服病減半。又與通聖散去石膏為丸,以桃仁湯下之。
吳球治一人,少年時患虛損,素好服補劑,一日事不遂意,頭目眩暈,精神短少。諸醫調治,遂以前症告之,謂常服人參養榮、補中益氣等湯,每帖用人參三五錢,其效甚速,若少可服之茶湯耳。醫者不察,遂用前方,人參、熟地弗效,都以為年高氣血兩虛,當合固本丸,與湯丸並進,可以速效。服之數劑,反加氣急。吳診其脈大力薄,問有病情,因得之曰:先生休歸意切,當道欲留,豈無抑鬱而致者乎?況公有年,氣之所郁,醫者不審,同病異名,同脈異經之說,概行補藥,所以病日加也。病者嘆曰:斯言深中余病,遂用四七湯數服稍寬,氣血和平,浹旬而愈。
後序
俊讀越人書,而知治損之責重脾胃也;讀仲景書,而知治損之責重陰陽也;讀漢以後諸賢書,而知治損之責重氣血也。經曰勞者溫之,損者益之,其諸君之所本乎。今時則不然,專尚滋陰,務求降火。夫滋陰,則少陽生髮之氣滯而不升,太陰運化之機泥而中止;降火,則炎上之性不遂而海水沸騰,重離之曜無權而陰霾日甚。是以愈滋愈咳,愈降愈熱,不極之斃不已。且滋降之法,創自丹溪,當時以治燎原,乃救偏之劑。後人不察,以為常用之方,貽害靡已,適為丹溪之罪人矣。蓋取法乎上,僅得其中。丹溪治雜證尤入聖域,而治損則未盡其長。故其論治諸書,猶是六淫外干,自外損內之旨,與全屬虛損者,亦微有別。乃一生精力,有所獨注,非今人之涉躐者比也。漢以後治損,首推東垣。東垣之學,沉潛於《靈》、《素》、《難經》、《傷寒》、《金匱》,而從悟入者也。培補後天脾胃,乃千古不易之定法。蓋以胃為十二經之海,而脾為之行津液,心、肝、肺、腎諸經,資其榮養。經曰安穀者昌,又曰納穀為寶,正謂此也。有生而後,先天強弱已定,無從補助,聽恃者,後天脾胃而已。越人治損,雖有論無方,而調飲食,適寒溫,乃益精氣,調營衛,緩中之本。故自上損下者,不得過胃;自下損上者,不得過脾,誠鄭重乎其言之也。仲景有論有方,其要在行陽固陰。陽者胃也,陰者脾也。如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皆脾胃之劑。至薯蕷丸、酸棗仁湯;亦皆彙集甘溫、甘平之品,以顧脾胃。即大黃䗪蟲丸,而猶冠以緩中補虛,從可識矣。俊生也輓,日從事故紙堆中,搜求義蘊,覺與時賢之道,每有扞不相入之處,又不敢恃一隙之明,以貽誤斯世。至虛損一症,膈噎於胸中者,歷有年所矣,欲崇秦、張、東垣之學,而群叱為奇;欲從滋陰降火之說,而適深入病。今讀吳子《不居》二集,竊喜有先得我心者,一再尋繹,義味盎然。其源清,其派的,其切摘時弊也,闡道而不顧人之驚疑;其反復推求也,明道而不厭辭之繁瑣。是書一出,而虛損無壞證矣。吳子歙之嶺南人,其書湮沒將數十載,程子昆季校而刊之,而囑俊為之序,俊何敢序昔賢之書,唯於斯道有蓄疑未析者,得是書而渙然冰釋也,不誠大快事哉!因綴數言,以附卷末,志私淑云。
道光十六年歲次丙申仲夏月休陽汪俊瑞臣甫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