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謝方一卷

作者
陸懋修
朝代

世補齋不謝方小引

疾病二字世每連稱然今人之所謂病於古但稱為疾必其疾之加甚始謂之病病可通言疾疾不可遽言病也子之所慎者疾疾者未至於病及子路請禱又欲使門人為臣則日子疾病。《左傳於魏顆輔氏之役述其父武子疾既而曰疾病又陳文子召無宇於萊亦曰無宇之母疾病此皆以病字別為一句病之為言困也謂疾至此困甚也內經·四氣調神論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病已成而後藥之譬猶渴而掘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經蓋謂人於已疾之後未病之先即當早為之藥乃後人以疾為病認作服藥於未疾時反謂藥以治病未病何以藥為不知經言未病正言已疾疾而不治日以加甚。《儀禮·既夕記》:疾病外內皆埽鄭注疾甚曰病鄭於喪大記首句義同並足取以證。《說文》:病也疾加也兩義再證以周禮》:疾醫賈疏引漢書·藝文志》:有病不治恆得中醫則謂藥不中病不如勿藥非謂既病而可弗藥也匯而觀之可見病甚而藥藥已無及未至於病即宜藥之此則內經未病之旨豈謂投藥於無疾之人哉夫病必使之去不可使之留。《內經最惡留病故曰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留而不去傳入於府廩於腸胃又曰風寒客於人病入舍於肺弗治病即傳而行之肝弗治肝傳之脾脾傳之腎腎傳之心滿十日法當死故又謂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治筋骨治六腑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然則如經所云邪之新客未有定處推之則前引之則止時顧可留其病而弗使去乎醫以能治大病為上醫正以不使病大為能人之言曰不使病大則病家並不信。《內經十日以後事即此十日內不速去之病為之故病愈而不謝病愈之速而更不謝曲突徙薪者必無恩澤也雖然病而不愈必大惟其愈之能速而凡後此傳變皆消弭於無形所以有此人不及知而己獨知之之妙餘隻問其病之愈不愈遑計人之知不知哉今錄諸方存之即名之曰不謝方

不謝方一卷

風寒溫散 此即俗所稱小傷風也其冬月正傷寒須用桂青龍者不在此例切忌早用寒涼
防風 荊芥穗 紫蘇葉 姜半夏 廣陳皮 枳殼 苦桔梗 炙甘草 加生薑(去皮)
頭痛甚加藁本蔓荊子
風熱涼散 此即風溫之輕者凡羌隨證可加病與風寒無大異獨不得用桂
防風 荊芥 蘇薄荷 霜桑葉 淡竹葉 連翹 生山梔 廣橘紅 枳殼 桔梗 炙草 加連須蔥白頭
風寒挾食 甚者須用硝不在此例凡有感冒胃腸即不健運非必傷於食也
防風 荊芥 建神麯 焦穀麥芽 萊菔子 南楂炭 桔梗 蘇梗
或加雞內金或加檳榔枳實酒客加葛花枳椇子
風寒挾痰 寒水為病水即痰也故有感冒每涉於痰甚則須用膽星竹瀝葶藶之屬
防風 荊芥 半夏 陳皮 萊菔子 白芥子 蘇子 江枳實 竹茹 雲茯苓 炙草
便溏蘇子易蘇梗
風寒挾濕 寒濕之病上甚為熱以上三證亦有因於風熱者無論何病有此三挾皆可檢用三方之藥
羌活 獨活 防風 蒼朮 藿香 廣木香 川厚朴 豬苓 赤茯苓 建澤瀉
或加漢防己
傷寒成溫 寒一化熱便忌桂甚則須用膏大忌滋膩等藥及珠凡在溫熱病皆然
葛根 黃芩 川黃連 生山梔 淡豆豉 牛蒡子 連翹 赤勺 丹皮 桔梗 生草
或加蔥白頭
冬溫 冬月病熱即是冬溫不可用正傷寒之桂甚則亦有須用膏連者
玉竹 白薇 生山梔 赤芍 丹皮 桑白皮 知母 白杏仁 桔梗 生草
用臘雪水煎
春溫 春月病熱即是春溫宜忌與冬溫同以上二證即傷寒論中之溫病也
柴胡 葛根 黃芩 黃連 薄荷 桑葉 連翹 生山梔 赤芍 丹皮 生草
腎熱加羚羊角龍膽草黃柏知母
風溫 春為風風溫在春為多凡目赤頤腫牙痛喉痧皆是其微者但為風熱
防風 川芎 左秦艽 薄荷 桑葉 淡竹葉 連翹 金銀花 射干 馬勃 桔梗 生草
咳加杏仁橘紅
濕溫 此證多見於首夏初秋甚者用蒼朮白虎湯凡一人獨病之溫通不得謂為瘟疫
白芷 製蒼朮 厚朴 薏仁 川黃柏 川楝子 豬苓 赤苓 澤瀉
或用茵陳蒿或加牛膝車前川萆薢
夏暑 暑即熱也亦曰中暍其別有乘涼飲冷而病者為寒霍亂須用理中四逆及諸辛熱方者不在此例
香薷 扁豆衣 厚朴 黃連 蘇葉 藿香 青蒿 宣木瓜 赤苓 澤瀉
酌加諸六一散熱甚不禁西瓜
秋燥 此證最多咳逆不用桂甚者須用石膏其陽明燥金重侯不在此例
薄荷 桑葉 杏仁 川貝母 牛蒡子 栝樓根實 桔梗 生草
加枇杷葉喉痛加射干馬勃
濕痰 隨證可加膽星枳實竹瀝之屬其土弱木強可用香砂六君歸芍六君者不在此例
半夏 陳皮 茯苓 枳殼 竹茹 萊菔子 白芥子 厚朴 蘇梗 藿梗
或加砂仁豆蔻嘔加生薑
燥痰 痰在脾為濕在肺為燥治脾宜燥治肺宜潤其痰一也而經病不同
旋覆花 杏仁 橘紅 知母 貝母 栝蔞根 紫菀 款冬花 枇杷葉 冬瓜子
或加馬兜鈴海蛤殼青黛海浮石
寒飲 此為寒水之病,《金匱洋言之法宜溫中甚者須用小青龍理中四逆真武諸方
半夏 陳皮 茯苓 乾薑 製附子 枳實 白朮 炙草
氣滯甚加厚朴胃寒甚加公丁香吳茱萸草果益智仁
結胸 此證詳見傷寒論》,與痞相似不痛為痞痛者結胸有大小之別治不外和胃解結開通上下
栝蔞實 枳實 厚朴 黃芩 黃連 乾薑 半夏 陳皮 茯苓 炙草
寒實去芩加薤白水結胸加附子
痧疹 二證升散清涼宜合用之不可偏廢甚者須用石膏切忌犀角
升麻 葛根 柴胡 黃芩 赤芍 元參 金銀花 連翹 牛蒡子 生山梔 生草
或加殭蠶蟬蛻西河柳
瘧 此證往來寒熱發作有時得汗解而復作因於暑者必用香薷其久瘧涉虛須用何人飲者不在此例
柴胡 羌活 防風 半夏 黃芩 厚朴 枳殼 制香附 蘇梗 炙草
寒多加桂枝搜根鬚用檳榔
痢 此證以裡急後重得除為驗涉暑亦須香薷其五更泄瀉須用四神丸者與此相反並忌桂枝
厚朴 檳榔 枳實 神麯 楂炭 黃連 木香 赤芍 丹皮 黑山梔 赤苓 澤瀉
甚者須用大黃
淋濁 由心經蘊熱及濕熱下注者多其虛勞失精之宜補澀者不在此例自遺夢遺亦有不盡屬虛者
瞿麥 扁蓄 黃柏 川楝子 海金沙 豬苓 赤苓 澤瀉 滑石
莖中痛加甘草梢甚者須青麟丸
失血 血證多矣初起必有所因凡理氣達郁清熱降火之法俱不可廢不即是虛勞也
赤芍 丹皮 當歸身 延胡索 川鬱金 臺烏藥 黃芩 黑山桅
有瘀加參三七火熱甚用犀角地黃湯
腰痛 此證諸經皆有之而在太陽者最輕經云腰為腎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者不在此例
獨活 防風 青皮 枳殼 蘇梗 烏藥 延胡索 白朮 赤芍 茯苓 炙草
連脅痛加柴胡兼脹加木香
耳聾 此證每屬少陽而瘧後尤多其為腎虛之宜磁朱丸者不在此例耳鳴亦然
柴胡 川芎 黃芩 赤芍 半夏 陳皮 厚朴 枳殼 竹茹 茯苓 炙草
風熱加牛蒡濕熱加蒼朮
陽為陰遏 此證陽氣為陰寒所抑非陽之虛乃陽之郁也故貴升陽散火以達火鬱與宜補之陽相反
升麻 柴胡 羌活 獨活 黃芩 半夏 陳皮 青皮 白朮 白茯苓 生炙甘草
涉虛者補中益氣湯
肝陽不升 木火宜升暢遂條達則無病俗有所謂肝陽升者其實肝鬱不伸也故宜暢達
柴胡 當歸身 赤芍 川芎 香附 木香 鬱金 丹皮 川楝子
有火者加羚羊角達郁用越鞠逍遙丸
女科調經 經阻之甚者須用桃仁紅花其作痛經者須蒲黃靈脂有帶宜先治帶
川芎 柴胡 當歸身尾 赤白芍 丹皮 香附 延胡索 石決明 鬱金 澤蘭葉
寒加炮薑炭
止帶 止者以通為止也甚者須蒼朮厚朴有寒宜炮薑附子並須茵陳此證寒濕濕熱皆有之
茵陳蒿 黃柏 黑山梔 赤芍 丹皮 牛膝 車前 豬苓 茯苓 澤瀉
或加二三妙丸
胎前 芩術為安胎聖藥凡疰夏諸方皆可移治惡阻其保產無憂散亦必用之藥不見虛證切忌滋補
黃芩 白朮 砂仁 蘇梗 當歸身赤白芍 丹皮 炙草
氣滯之甚少加羌活厚朴枳殼
產後 臨產不外開骨散產後不外生化湯皆主佛手散一法並須連服方效若見他病須照病治
川芎 當歸身 炮薑炭 單桃仁 炙草
瘀阻加蒲黃延胡索甚者加五靈脂
兒科 兒病都從食上起故以消導為主凡急驚用清法慢驚用溫法並忌冰金石及滋補藥
建神麯 焦谷麥芽 半夏 陳皮 藿 木香 枳殼 山藥 炙草
和中加薑熱加黃連寒加乾薑有蟲加使君子木榧子
從來選方成書者大都在已成名醫之後不勘輕淺之病故凡有病即治不使病大之方皆不傳於世此頗不利於初病且無益於初學亦以病家未及大病凡所服方病愈而即棄之絕不知病之得此方而始不大故惟此不使病大之方更不傳於世也孫蘊苓中瀚謂常見有病之家必俟病大而後問藥然病之既大即難保其必愈固不若治之於早不使病大之為得矣今夏在都會檢此冊一二方用之無不應手而愈以是信其能不使病大也將出都就聚珍版印千帙攜歸里門茲復有所補綴並刪改原文處非孫君於排印時有增損也
癸未冬月九芝並識
是冊錄成客多以不載分兩為嫌無已約略言之凡方中荊半之屬通用錢半不注外其他可用三錢者如蘇葉連翹山梔神麯楂炭茯苓豬苓澤瀉淡豆豉杏仁薏仁川楝子車前子扁豆衣木瓜貝母海蛤殼海浮石香附大黃海金沙滑石歸身延胡索石決明桃仁山藥使君子木榧子六一散青麟丸越鞠丸逍遙丸二妙丸三妙丸
然錢半之藥亦有時用至三錢退至一錢者三錢之藥亦有可用至五錢一兩者其他用三五七分多至錢許甘草薄荷葶藶黃連柴胡川芎香薷青黛馬勃砂仁豆蔻乾薑附子丁香吳茱萸草果仁益智仁升麻殭蠶蟬蛻桂枝參三七犀角紅花炮薑炭
然錢許之藥用以為君亦有升至錢半者此外如生薑一片蔥白頭二個雞內金一具竹瀝一杯黑棗二枚則大小且無定矣
總之醫家用藥隨證重輕臨時酌量豈有一定如上云云不過使病家略有端倪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