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總病論
- 作者
- 龐安石
- 朝代
- 宋
- 年份
- 公元1084年
- 底本
- 《叢書集成初編·傷寒總病論》,王雲五主編,商務印書館發行,民國26年6月初版。《欽定四庫全書·子部五·醫家類·傷寒總病論》,文淵閣本(漢リポ掃描及文字化本)
卷第一
敘論
龐曰:《素問》云:冬三月是謂閉藏,水冰地裂,無擾乎陽。又云: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是以嚴寒冬令,為殺厲之氣也。故君子善知攝生,當嚴寒之時,周密居室而不犯寒毒,其有奔馳荷重,勞房之人,皆辛苦之徒也。當陽氣閉藏,反擾動之,令郁發腠理,津液強漬,為寒所搏,膚腠反密,寒毒與榮衛相渾。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成病矣。其即時成病者,頭痛身疼,肌膚熱而惡寒,名曰傷寒。其不即時成病,則寒毒藏於肌膚之間,至春夏陽氣發生,則寒毒與陽氣相搏於榮衛之間,其患與冬時即病候無異。因春溫氣而變,名曰溫病也。因夏暑氣而變,名曰熱病也。因八節虛風而變,名曰中風也。因暑濕而變,名曰濕病也。因氣運風熱相搏而變,名曰風溫也。其病本因冬時中寒,隨時有變病之形態爾,故大醫通謂之傷寒焉。其暑病、濕溫、風溫死生不同,形狀各異,治別有法。
龐曰:天寒之所折,則折陽氣。足太陽為諸陽主氣,其經夾脊膂,貫五臟六腑之腧,上入腦,故始則太陽受病也。以其經貫五臟六腑之腧,故病有臟腑傳變之候。以其陽經先受病,故次第傳入陰經。以陽主生,故足太陽水傳足陽明土,土傳足少陽木,為微邪。以陰主殺,故木傳足太陰土,土傳足少陰水,水傳足厥陰木。至第六七日,當傳足厥陰肝,木必移氣克於脾土,脾再受賊邪,則五臟六腑皆危殆矣。榮衛不通,耳聾囊縮,不知人則死,速用承氣湯下之,(方在可下證中。)則可保五死一生。勿從容拯溺,病人水漿不入,湯液不下,無可奈何也。《素問》云:脾熱病則五臟危。又云:土敗木賊則死。若第六七日傳厥陰,脈得微緩、微浮,其證寒熱似瘧,此為必愈,宜桂枝麻黃各半湯和之。(方在可汗證中。)微緩、微浮為脾胃脈也,故知脾氣全不再受克,邪無所容,否極泰來,榮衛將復,水升火降,則寒熱作而大汗解矣。人將大汗必冒昧者,若久旱天將時雨,六合皆至昏昧。雨降之後,草木皆蘇,庶物明淨,《玉冊》所謂換陽之吉證也。
王叔和云:土地溫涼,高下不同,物性剛柔,餐居亦異。是以黃帝興四方之問,歧伯立四治之能,以訓後賢,開其未悟。臨病之工,宜兩審之。
龐曰:叔和非醫之圓機,孰能臻此也。如桂枝湯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時行之,無不應驗。自江淮間地偏暖處,唯冬及春可行之。自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麻黃、青龍內宜黃芩也。自夏至以後,桂枝內又須隨證增知母、大青、石膏、升麻輩取汗也。若時行寒疫及病人素虛寒者,正用古方,不在加減矣。夏至以後,雖宜白虎,詳白虎湯自非新中暍而變暑病所宜,乃汗後解表藥耳,以白虎未能驅逐表邪故也。或有冬及始春寒甚之時,人患斯疾,因汗下偶變狂躁不解,須當作內熱治之,不拘於時令也。南方無霜雪之地,不因寒氣中人,地氣不藏,蟲類泄毒,嵐瘴間作,不在此法,治別有方也。又一州之內,有山居者為居積陰之所,盛夏冰雪,其氣寒,腠理閉,難傷於邪,其人壽,其有病者多中風中寒之疾也。有平居者為居積陽之所,嚴冬生草,其氣溫,腠理疏,易傷於邪,其人夭,其有病者多中濕中暑之疾也。凡人稟氣各有盛衰,宿病各有寒熱。因傷寒蒸起宿疾,更不在感異氣而變者。假令素有寒者,多變陽虛陰盛之疾,或變陰毒也。素有熱者,多變陽盛陰虛之疾,或變陽毒也。
龐曰:四時之中,有寒暑燥濕風火相搏,喜變諸疾,須預察之。其飲食五味禽魚蟲菜果實之屬,性偏有嗜者;或金石草木藥素嘗有餌者;人五臟有大小、高下、堅脆、端正偏傾,六腑亦有大小、長短、厚薄、緩急,令人終身長有一病者。貴者後賤,富者乍貧,有常貴,有常富,有暴富,有暴貧,有暴樂,有暴苦,有始樂後苦,有離絕蘊結,憂恐喜怒者。夫常貴後賤,名曰脫營;常富後貧,名曰失精。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精竭體沮,脫勢侯王,精神內傷,情慕尊貴,妄為喪志。始富後貧,焦皮攣筋,常富惡勞,驕墮精消。離間親愛者魂遊絕,所懷者意喪,所慮者神勞,結怨恨者志苦,憂愁者閉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蕩憚而不收,喜樂者撣散而不藏,此皆非外邪所中而得之於內也。良工必預審問其由,先知臟腑經絡受病之所,可舉萬全。粗工不思曉,令五臟六腑血氣離守,迨至不救,又何言哉。
龐曰:陰陽虛盛者,非謂分尺寸也。榮衛者,表陽也。腸胃者,里陰也。寒毒爭於榮衛之中,必發熱惡寒,尺寸俱浮大,內必不甚躁。設有微煩,其人飲食欲溫而惡冷,謂陽虛陰盛也,可汗之則愈,若誤下則死也。若寒毒相搏於榮衛之內,而陽盛陰衰,極陰變陽,寒盛生熱,熱氣盛而入里,熱毒居腸胃之中,水液為之乾涸,燥糞結聚。其人外不惡寒,必蒸蒸發熱而躁,甚則譫語。其脈浮滑而數,或洪實,或汗後脈雖遲,按之有力,外證已不惡寒,腹滿而喘,此皆為陽盛陰虛,當下之則愈,若誤汗則死也。仲景載三等陽明,是陽盛陰虛證矣。調經論云: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以此別之。若陰獨盛而陽氣暴絕,必四肢逆冷,臍築腠痛,身疼如被杖,面青,或吐,或利,脈細欲絕,名曰陰毒也。須急灸臍下,服以辛熱之藥,令陽氣復生,濈然汗出而解。若陽獨盛而陰氣暴絕,必發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身斑斑如錦文。或下利赤黃,脈洪實或滑促,名曰陽毒也。宜用針泄熱,服以苦酢之藥,令陰氣復生,濈然汗出而解也。
龐曰:夫邪逆陰陽之氣,非汗不能全其天真。《素問》云:辛甘發散為陽,謂桂枝、甘草、細辛、薑棗、附子之類,能復陽氣也。酸苦湧泄為陰,謂苦參、大青、葶藶、苦酒、艾之類,能復陰氣也。酸苦之藥,既折熱復陰亦當小汗而後利者。經云:身汗得而後利,則實者可活是也。
華佗治法云:傷寒病起自風寒入於腠理,與精氣分爭,榮衛痞膈,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氣在孔竅皮膚之間,故病者頭痛惡寒,身熱,腰背強重,此邪氣在表,隨證發汗則愈。
龐曰:凡發汗,須如常覆腰以上,厚衣覆腰以下,以腰足難取汗故也。半身無汗,病終不解。凡發汗後,病證仍存,於三日內,可二三發汗,令腰腳周遍為度。若病不解,便可下之。設令下後不解,表裡邪亦衰矣,足觀脈證調治,七日內可期正汗為善也。發汗後不可再行汗者,始發熱惡寒,今不惡寒,但倍發熱而躁;始脈浮大,今洪實,或沉細數;始惺靜,今狂語;此胃實陽盛,再行汗藥即死,須當下之。有人始得病變陽盛之證,須便下之,不可拘日子深淺次第也。病三日以上,氣浮上部,填塞胸膈,故頭痛胸中滿,或多痰涎,當吐之則愈。
龐曰:若虛損及新產人不能吐者,可服枳實散。(枳實細末,米飲調二錢,日可三四服。)若有虛寒,手足冷及脈微弱者,枳實二兩加桂枝一兩,同末之,如前服。
病五六日以上,氣結在臟腑,故腹滿身重,骨節煩疼,當下則愈。若小便少,手足心並腋下不滋潤,尚未可攻之,當消息其候,不可亂投湯藥,虛其胃氣也。(以上解華佗治法。)
太陽證
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而腰脊強。(此是太陽膀胱經,屬水,《病源》云:小腸者,非也。)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其脈緩者,名為中風。太陽病,或已發熱,未發熱,必惡寒,體痛,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煩躁,脈數急者,為傳也。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病發熱而惡寒,邪發於陽也;不熱而惡寒者,邪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陽數七,陰數六故也。(發於陽者,隨證用汗藥攻其外;發於陰者,用四逆輩溫其內。)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其經竟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補足陽明土,三里穴也。)
風者,解表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方言》曰:南楚疾愈或謂之瘥,或謂之了。)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太陽病,自汗,四肢難以屈伸,若小便難者,可與陽旦湯內加附子一枚,炮,去皮尖,八破,同煎服之。(陽旦即桂枝湯異名。)若小便數者,慎不可行此湯,宜用芍藥甘草湯。若誤行桂枝附子湯攻表,則咽乾、煩躁、厥逆、嘔吐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陽氣;若厥愈足溫,更與芍藥甘草湯,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微溏則譫語止。
芍藥甘草湯 主脈浮而自汗,小便數,寸口脈浮大。浮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小便數,仍汗出,為津液少,不可誤用桂枝湯,宜補虛退熱,通治誤服湯後病證仍存者。(按古之三兩,准今之一兩。古之三升,今之一升。若以古方裁剪,以合今升秤,則銖兩升合之分毫難以從俗。莫若以古今升秤均等,而減半為一劑,稍增其枚粒,乃便於俗爾。且仲景方云,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減半之劑,此古方一劑又加其半,庶可防病未盡而服之也。有不禁大湯劑者,再減半亦得。《肘後》所謂或以一分為兩,或以二銖為兩,以盞當升可也。貧家難辦,或臨時抄撮皆可。粗末每抄五錢,水二平盞,煎八分服之。有薑棗者,每服入姜三片,棗三枚,一日三服,未中病可六七服也。有不可作煮散者,是病勢大,宜依古方行之。凡湯一劑,有附子一枚,增半之劑,合用附子一枚半。古方不析枚者,是枚力要完也。半兩以上大附子,可當一枚半;四錢以上者,可用一枚為準。枚傷多不妨,仲景云強人可加附子成一枚是也。)
芍藥 甘草(各一兩半)
細銼,水一升半,煎七合半,去滓,溫溫分再服。
甘草乾薑湯
甘草(二兩) 乾薑(一兩)
煎如前方。
調胃承氣湯
大黃(一兩) 甘草(半兩) 芒硝(一大合)
細銼,水一升,煎上二味至五合,去滓,下芒硝烊化,暖服一盞,微溏為度。如難利者,再與一劑。
太陽病汗證,反下之,遂利不止,脈促,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 葛根黃芩湯 主之。
黃芩(三錢) 黃連(三兩) 甘草(半兩) 乾葛(二兩)
細銼,水一升半,煎七合半,去滓,溫飲一盞,日三服。
陽明證
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鼻乾,不得臥。(此證惡寒可發汗,若惡寒罷,反自汗惡熱者,為胃家實,屬正陽明,宜調胃承氣湯,方在太陽證下。)
龐曰:有三陽陽明者,其太陽陽明,本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也;少陽陽明者,本傳到少陽,因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大便難也;正陽陽明者,病人本風盛氣實,津液消鑠,或始惡寒,汗出多,寒罷而反發熱,或始得病便發熱狂言也。
凡陽明證俱宜下,唯中寒惡寒為病在經,與太陽合病屬表,可發其汗。
二陽合病,脈必浮大而長,外證必頭痛腰疼,肌熱目疼鼻乾也。浮大者,太陽受病也;長者,陽明也。頭腰太陽也,肌目鼻陽明也。
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大承氣湯下之則愈。(方在可下證中。)
二陽並病,太陽初得時,發其汗,汗先出復不徹,因轉屬陽明,自微汗不惡寒。若太陽證不罷,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者可小發其汗。設面色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蒸之。若汗出不徹,當短息,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出而不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宜麻黃湯更發其汗即愈。何以知其汗不徹,其脈澀故知也。(方在可汗證中。古本字多差誤,以從來所見病人證候中,符合如此,故改正。)陽明病,能食為中風,不能食為中寒。
陽明病中寒,脈浮無汗,其人必喘,發汗則愈,宜麻黃湯。(方在可汗證中。)
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發汗則愈,宜桂枝湯。(方在可汗證中。)若不惡寒,為外欲解,手足濈然汗出者,大便已硬,宜大承氣湯。(方在可下證中。)
陽明病有不可攻者,謂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攻之利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陽明病,或發汗,或自汗,大便雖硬,小便少者,未可攻,津液恐還入胃,必先硬後溏也。小便自如,乃可攻之。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其脈浮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此證必無汗,與後證相似,且惡寒無汗為異,以咽乾腹滿,亦不宜正與汗藥,別與消詳也。)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乾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而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煩躁憒憒,反譫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苔生舌上者, 梔子香豉湯 主之。
肥梔子(十枚) 香豉(二合)
水二升,煮梔子減半,下豉再煮八合,去滓,溫服一盞。得快吐者,止後服。
脈浮緊,必無汗,而反有汗,咽燥,腹滿,惡熱,法當下之;而又脈浮緊,不當下,此恐變風溫,宜細詳。
陽明病,口鼻燥,但漱水而不欲咽者,必衄。
少陽證
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上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足少陽膽屬木,弦者,細長如琴絃狀。仲景云:脈浮而緊曰弦。非謂此弦脈也,凡傷寒脈浮緊相載,皆屬弦之類也。有屬太陽,有屬陽明者。少陽正得弦脈,體是小弦長大脈也,多宜和表,鮮有汗證。)
少陽之證,口苦,咽乾,目眩也。
此三陽經皆病,未入於臟,可汗而解。(仲景少陽證,唯小柴胡乃和表藥耳。)
弦細,頭痛發熱,屬少陽,宜小柴胡湯。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不和則煩而躁,宜調胃承氣湯。此屬少陽、陽明證也。(方在太陽證中。)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可吐下,脈緊者,小柴胡湯主之。(少加牡蠣。)
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譫語,小柴胡湯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知犯何逆者,犯四種溫病,壞候也。)
少陽中風,兩耳微聞,目赤,胸中滿而煩,不可吐下,吐下則驚悸,小柴胡湯主之。(方在和表證中。)
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合目則汗。(不言弦者,隱於長大也。)
三陽合病,面垢譫語,腹滿身重,不能轉側,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者,宜白虎湯。(方在厥陰證中。)
傷寒四五日,或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悶,此為陽去入陰也。
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病到陰必吐利。)
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愈也。(小而平勻者也。)
太陰證
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其經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宜大承氣湯下之。(方在可下證中。)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自利不渴者,屬太陰,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以四逆輩。)
傷寒三日,太陽脈弱,至四日,太陰脈大。(脈大而胸滿多痰者,宜吐之;無此證者,宜汗之。)傷寒脈浮緩,(亦大之類。)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小便不利者,必發黃;(五苓散加茵陳主之。)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橘皮湯主之。
五苓茵陳湯
以茵陳濃煎,湯調五苓散二錢服之,日三四,黃從小便下,以小便清為度。
橘皮湯
橘皮(一兩) 生薑(二兩)
細銼,水一升半,煎七合去滓,分二服,稍熱呷,未瘥再作服。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 桂枝芍藥湯 主之。
桂枝(一兩半) 芍藥(三兩) 甘草(一兩) 大棗(六枚) 生薑(一兩半)
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每溫一盞,日三服。(注云:小建中湯不用飴糖,故芍藥為君,止痛複利邪故也。)
少陰證
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以其經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大承氣湯下之。(方在可下證中。)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欲寐也。
少陰中風,陽微陰浮,為欲愈也。
凡少陰病四逆者,宜溫之。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 麻黃細辛附子湯 主之。
麻黃(二兩) 細辛(二兩) 附子(一枚)
㕮咀,以水三升,先煮麻黃十數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去滓。每溫一盞,日三服。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 麻黃附子甘草湯 微汗,以二三日無陽證,故微發汗也。(謂初得病二三日,常見少陰證,無陽者,鬚髮小汗也。)
麻黃(二兩) 甘草(二兩) 附子(一枚)
㕮咀,以水三升,先煮麻黃十數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半,去滓,每溫一盞,日三服。
龐曰:少陰病脈沉,不知何沉也,且沉緊發汗則動經,沉數為病在裡,不可發汗。詳此脈或沉而濡,或沉而微,是表中寒而里不消,脈應里而發熱在表,故以小辛之藥,溫散而微微取汗也。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太谿穴在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言發熱者,謂其身發熱也。)
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煩躁者,內煩躁也。與茱萸湯證,宜細審其生死也。)
少陰病,惡寒而倦(居員切。)時時自煩,不欲厚衣,宜大柴胡湯。(方在可下證中。)
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自倦,脈不至而吐利,煩躁者,死。(重詳定此。)
少陰病下利,利止而眩,時自冒者,死。(此合是少陽冒昧汗濈出,脈勻小浮者生。少陰無眩冒之證。)
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者, 黃連阿膠湯 主之。
黃連(一兩) 黃芩(一分) 芍藥(一分) 雞子黃(半枚) 阿膠(炙,三分,為末)
以水二升,先煮三物,取一升,去滓,內阿膠烊盡,小冷,內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溫一盞,日三四服。
少陰病,下利清水,色純清,心下必痛,口乾燥者,大承氣湯下之。(方在可下證中。)
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 茱萸湯 主之。
茱萸(一兩半,湯洗三遍) 人參(三分) 生薑(一兩半) 大棗(三個)
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每溫一盞,日三服。
少陰病,咽痛者, 桔梗甘草湯 主之。
桔梗(半兩) 甘草(一兩)
細銼,水一升,煎半升,去滓,作三服,細呷之。
又 半夏散 亦主之。
半夏(湯洗七遍)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各等分,各別搗篩已,合治之。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溫冷少少咽之。
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 通脈四逆湯 主之。
甘草(一兩) 附子(大者半個,強人加半個。) 乾薑(三分,強人加一兩半)
細銼,水三升,煎至一升,去滓,每溫服一盞,日三四服。未瘥,急更作一劑,不可作煮散。其脈續續出者愈,暴出者死。面赤者,加連須蔥四莖,去青;腹痛,去蔥加芍藥一兩;嘔者加生薑一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半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半兩。病與方皆相應者,乃與服之。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宜 豬苓湯 。
豬苓 茯苓 澤瀉 滑石 阿膠(各半兩)
㕮咀,以水二升,先煮四物取一升,去滓,內阿膠末烊盡,每溫一盞服。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 豬膚湯 主之。
豬膚(半斤)
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加白蜜半升,白粉二合半,熬香和令相得,每溫服一盞,日三四服。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 四逆散 主之。
甘草 枳實 柴胡 芍藥(各五分)
搗篩為細末,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乾薑(炮),各二分半,並主下利;悸者,加桂二分半;小便不利者,加赤茯苓二分半;腹痛者,加附子一個,炮,去皮臍;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三升,薤白一升半,煮取二升,去滓,以散方寸匕,用薤白湯一盞,煎八分,日三四服。
厥陰證
尺寸俱微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以其脈循陰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微緩者,囊必不縮。若外證發熱,惡寒似瘧,為欲愈候,宜桂枝麻黃各半湯也。若尺寸俱沉短者,囊必縮,宜承氣湯下之,方在可下證中。)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痛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烏梅丸主之。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者,此臟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令病者靜而復煩也,此臟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即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 烏梅丸 主之。又治久痢。(臟厥宜四逆輩,極冷服之。)
烏梅(一百五十個) 乾薑(五兩) 黃連(八兩) 當歸(二兩) 川椒 桂枝 附子 人參 黃柏 細辛(各三兩)
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浸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二斗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再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食物等。
厥陰中風,脈微浮者為欲愈,不浮者為未愈。
脈遲,反以黃芩湯得徹其熱,腹中應冷,當不得食,今反能食,此為除中,必死。
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其利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龐曰:熱少厥微,指頭寒,嘿嘿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自如,此熱除也。宜乾薑甘草湯。(方在太陽證中。)
龐曰:手足逆冷,皆屬厥陰,不可下,亦不可汗。有須下證者,謂手足雖逆冷,或有溫時,手足雖逆冷而手足掌心必暖,非正厥也,故可消息汗下也。
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發厥者,後必發熱,厥甚熱亦甚,厥微熱亦微。厥不過五日,六日不厥者必愈。若六日厥者,必發熱愈甚,仍下利也。
龐曰:寒熱而厥,面色不澤,冒昧者,當用綿衣包手足,令溫暖,必大汗而解也。有不因大汗下,而兩手忽無脈,謂之雙伏;或一手無脈,謂之單伏。或利止,如此必有正汗,急用四逆輩溫之,時有汗便安。脈終不出者,死。
下利,先厥後發熱,利必自止。不爾,咽中痛,或喉痹;若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厥而下利者,當不能食;反能食者,為除中,必死。能食反發熱,脈數者,必發癰膿;厥而嘔,胸脅煩滿,後必便膿血。
病者手足冷,小腹按之痛,此結冷在膀胱關元也。(當關元灸之。)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胃中,心下滿而煩,不能飲食者,病在胸中,當吐之,宜 瓜蒂散 。凡病可吐者皆宜此方。
瓜蒂 赤小豆(等分)
細末,別以香豉一合,熱湯三盞,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一錢,溫溫頓服。不吐者,少少加藥再服,得吐快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服。(有用丁香者吐之,多霍燥人。)
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次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茯苓甘草湯
茯苓 桂(各一兩) 生薑(一兩半) 甘草(半兩)
細銼,水二升,煎一升,溫飲一盞,悸止為度。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宜 麻黃升麻湯 。(有不因下而自利加衄血者,亦宜此方。)
麻黃(一兩) 升麻 當歸(各半兩) 知母 黃芩 葳蕤(各三錢) 芍藥 天門冬 桂枝 茯苓 甘草 石膏 白朮 乾薑(各一錢半)
細銼,水二升半,先煮麻黃一二沸,去沫,內諸藥,煮一升二合,去滓,溫服一盞,如人行七八里久,進一服,以汗出即住服。
本自寒,醫復吐下之,寒格愈逆,食入口即吐,宜 乾薑黃芩湯 。
乾薑 黃芩 黃連 人參(各一兩半)
細銼,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一盞。
下利,微熱而渴,脈弱者自愈。脈數汗出亦然,緊為未解,發熱而厥,七日下利,為難治。
凡厥,通用四逆湯,方在四逆證中。謂其脈浮遲,或微,或細,或沉,皆屬裡有寒也。
厥而脈滑者,為里有熱, 白虎湯 主之。
知母 石膏(八兩) 甘草(半兩) 粳米(三合)
以水五升,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盞,日三服,有渴加人參半兩。
龐曰:三陽皆有合病。凡合病者,有十四證,唯三陰無合病。
兩感證
龐曰:《素問》載兩感於寒,其脈應與其病形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頭痛,口乾而煩滿;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口,不知人,六日死。言其六日死者,是臟腑榮衛或有所通行,故四日少陰與太陽俱病,五日太陰與陽明俱病,六日厥陰與少陽俱病,是重傳得六日死矣。其有三日死者,《素問》謂陽明為五臟十二經脈之長,其邪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絕,故死矣。夫邪氣盛則實,表裡邪實,並領血氣入胃,不通於榮衛氣血,故氣血隨邪而盡,則三日死矣。其脈候《素問》已脫,今詳之。凡沉者,皆屬陰也。一日脈當沉而大,沉者,少陰也,大者,太陽也;二日脈當沉而長;三日脈當沉而弦,乃以合表裡之脈也。沉長、沉弦皆隱於沉大。凡陰不當合病,唯三陽可以合病,今三陰與三陽合病,故其脈似沉緊而大,似沉實而長,亦類革至之死脈也。
三陰三陽傳病證
龐曰:傷寒一日,巨陽受病,前所說膀胱詳矣。《病源》云小腸,雖則誤其標本,其手足陰陽自有並病者。故《素問》云:六日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是表裡次第傳,不必兩感,亦有至六日傳遍五臟六腑而死者也。《素問》云:諸浮不躁者,皆在陽則為熱,其有躁者在手。假令第一日脈不躁,是足太陽膀胱脈先病;脈加躁者,又兼手太陽小腸也。又云:諸細而沉者,皆在陰,則為骨痛,其有靜者在足。假令第四日脈靜者,足太陰始傳病也。脈加數,又兼手太陰病也。故六日亦能傳遍臟腑也。躁謂脈數,靜謂脈不數,用藥則同,若用針,須取足與手之經也。
卷第二
可發汗證
大法春宜發汗。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自發熱,陰弱者自汗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 桂枝湯 主之。
桂枝 芍藥 生薑(各一兩半) 甘草(一兩) 大棗(六個)
㕮咀,水三升半,微火煎取一升七合半,生布絞去滓,溫服一盞。須臾,啜熱粥一碗,令助藥力。周覆一時,遍身濈濈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止後服,不必盡劑也。若不汗,如前法更服,半日許令三服。若病重者,一日一夜可盡一劑。病證猶存者,更作服。若汗未出,乃至二三劑。忌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按風池是少陽之經,陽維之會,不針天柱而取風池者,陽維維諸陽,巨陽與諸陽主氣故也。
龐曰:凡桂枝湯證,病者常自汗出,小便不數,手足溫和,或手足指稍露之,則微冷,覆之,則溫渾身熱,微煩而又憎寒,始可行之。若病者身無汗,小便數,或手足逆冷,不惡寒,反惡熱,或飲酒後,慎不可行桂枝湯也。(脈緊必無汗,設有汗,不可誤作桂枝證。)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桂枝湯內,加附子一枚,炮,去皮尖,切片同煎,如前。小便難,為有津液,可作汗;若小便數,不可誤認陽旦證也,陽旦即桂枝湯異名也。)
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桂枝湯內去芍藥,只用四味也。芍藥味酸,脈促胸滿,恐成結胸,故去芍藥之佐,全用辛甘,發散其毒氣也。)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白朮茯苓各一兩半主之。(不用桂,加水成四升,煎取二升。)
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二兩,添水成四升,煎取二升。通治柔痓。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桂枝加杏仁厚朴湯主之。(桂枝內加厚朴一兩,杏仁四十枚。)此則中風自汗,用桂枝湯證也。
龐曰:惡寒者,不當風而憎寒,惡風者,當風而憎寒,皆屬表證。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痛,骨節煩疼,惡風,無汗而喘者, 麻黃湯 主之。
麻黃(一兩半) 桂枝(一兩) 甘草(半兩) 杏仁(三十五個)
㕮咀,水二升半,煮麻黃數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二合半,去滓,每飲一盞,續次服盡,不用粥投。溫覆,如桂枝法將息,未汗,可再作二三劑。
龐曰:傷寒之脈,緊盛而按之澀是也。脈浮而緊,浮為風,緊為寒,風傷衛,寒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外證必發熱,無汗,或喘,其人但憎寒,手足指末必微厥,久而復溫,掌心不厥,此傷寒無汗,用麻黃證。
凡脈浮數,或浮緊,無汗,小便不數,病雖十餘日,尚宜麻黃湯也。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自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大青龍湯
麻黃(三兩) 桂枝 甘草 石膏(各一兩) 杏仁(二十個) 棗(五枚) 生薑(一兩半)
㕮咀,水五升,煮麻黃數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每溫飲一盞,微汗為度。若汗周身潤則止服;未周身潤,可停待少時服盡。不欲汗多,亡陽故也。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主之。(少陰當言太陰。按太陰證內有脈浮緩,手足溫者,系太陰。太陰當發汗,證屬青龍湯;似桂枝證,反無汗而脈緊;似麻黃證,反身不疼而脈浮緩。)
太陽病,項背𠘧𠘧,無汗惡風, 葛根湯 主之。
葛根(二兩) 麻黃(一兩半) 桂枝(一兩) 甘草(一兩) 芍藥(一兩) 大棗(六枚) 生薑(一兩半)
㕮咀,水四升,先煮麻黃、葛根數沸,去沫,下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每溫飲一盞,日三服,如桂枝湯將息。
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者,葛根湯主之。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用前葛根湯內加半夏一兩一分,湯洗十遍,每個作四破。
龐曰:脈浮緊,無汗,服湯未中病。其人發煩,目瞑,極者必衄。小衄而脈尚浮者,宜麻黃湯;衄後脈已微者,不可再行也。凡脈浮自汗,服湯不中病,桂枝證尚在,必頭痛甚而致衄。小衄而脈尚浮者,再與桂枝湯;衄後脈已微者,不可再行也。
傷寒三日後,與諸湯不差,脈勢如數,陽氣猶在經絡,未入臟腑,宜 桂枝石膏湯 。此方可夏至後代桂枝證用之;若加麻黃一兩,可代麻黃、青龍湯用之。
石膏(三兩) 梔子(二十四個) 生薑(一兩半) 桂枝 黃芩 甘草(各一兩) 升麻 葛根(各一兩半)
㕮咀,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飲一盞,食頃再服。若得汗,即止後服。
龐曰:凡發汗,以辛甘為主,復用此苦藥者,何也?然辛甘者,折陰氣而助陽氣也。今熱盛於表,故加苦以發之。《素問》云:熱淫於內,以苦發之故也。
葛根龍膽湯 療病四五日不瘥,身體毒熱,面赤,兼治陽毒風溫。
葛根(生者四兩,乾者二兩代) 生薑 升麻 大青 龍膽 桂枝 甘草 麻黃 芍藥(各半兩) 葳蕤(一兩) 石膏(一兩半)
㕮咀,水四升半,下麻黃,煮數沸,去上沫,內諸藥,煎二升,去滓。溫飲一湯盞,日三夜二。(凡葛根,須用家園味甘多白粉者為佳,若誤用味苦野葛多吐,人轉增病。)
時行熱病,六七日未得汗,脈洪大或數,面目赤,身體大熱,煩躁狂語欲走,大渴甚。又五六日以上不解,熱在胃中,口噤不能言,為壞傷寒,醫所不能治。如死人,或精魂已竭,心下才暖,發開其口,灌藥下咽即活,兼治陽毒, 麥奴丸 。
麻黃(三分) 釜底煤 黃芩 灶底墨 梁上塵 小麥奴 灶中黃土(各一分) 芒硝 大黃(各半兩)
細末,蜜丸彈子大,新汲水三合,和一丸研服之。渴者但令冷水足意飲之,須臾當寒竟,汗出便瘥。若日移五尺不汗,依前法再服一丸。瘥即止,須微利。小麥奴乃小麥未熟時叢中黑麥捻之成黑勃者是也,無,即以小麥炒黑焦,地上出火毒用之亦得。此藥須是病人大渴,倍常躁盛,若小渴者強與之為禍耳,強人每服半雞子大。(亦治溫瘧。)
傷寒,連服發汗湯七八劑,汗不出者,死。如中風法蒸之,使溫熱之氣外迎,無不得汗也,古今用效。薪火燒地,良久去火,掃地以水灑之。取蠶沙、桃柏、荊葉、糠及麥麩皆可。同和鋪燒地上,可側手厚,上鋪席,令病人臥席上,溫覆之。熱月只可夾被覆,其汗立出。後周身至腳心皆汗濈濈,乃用溫粉撲止,移之上床即愈。無蠶沙即用麩糠之類,鋪燒地上亦得。(溫粉法,白朮、藁本、白芷各二兩,末之,入英粉十二兩,和勻用之。無英粉以蜯粉代之。)
傷寒瘥後,有不了了證者,謂至十日或半月二十日,終不惺惺,常昏沉以失精神,言語錯謬,或無寒熱,有似鬼祟,或朝夕潮熱頰赤,或有寒熱如瘧狀,此乃發汗不盡,餘毒氣在心胞絡間所致也,宜 知母麻黃湯 。
知母(一兩半) 麻黃(一兩) 芍藥 黃芩 甘草 桂枝(各半兩)
㕮咀,水二升半,煮麻黃數沸,去上沫,內諸藥,取一升三合,去滓。每溫飲一大盞,半日可相次三服,溫覆令微汗。若心煩欲水,當稍與之,令胃中和則愈。未汗盡劑。
太陽病,下之後,氣上衝,其脈必浮,可依證發汗,不與汗則成結胸也。凡發汗,脈浮大,雖大便秘,小便少者,可發汗而解也。合汗不汗,諸毛孔閉塞,悶絕而死。
不可發汗證
脈浮緊,法當身痛,當以汗解。假令尺中脈遲,為榮氣不足,血少故也。(前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宜桂枝湯,不責榮不足,蓋尺脈長大而遲也。此若軟緊而遲,不可汗,宜小建中湯。)
小建中湯
桂枝(三分) 生薑(三分) 芍藥(一兩半) 甘草(半兩) 棗(六枚) 飴糖(二合半)
㕮咀,水二升半,煮取九合,去滓,方下飴糖,煎令化。每溫飲一湯盞,日進二三服。尺尚遲,再作一劑,入人參加半兩同煎最良。舊有微溏或嘔者,不用飴糖也。兼治傷寒一二日,胸中悸而煩,及汗後身疼,脈沉遲。又治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小建中湯;不瘥,與柴胡湯。(方在和表證中。)
龐曰:凡脈緊,病必無汗,唯濡而緊,病必自汗。勿誤行桂枝,宜建中湯也。
脈濡弱,不可發汗,汗則厥而煩躁,不得眠。
諸動氣在心腹上下左右,不可發汗。
龐曰:諸脈動數微弱,不可發汗。(以上並宜建中湯。若煩躁者,宜竹葉湯。)
竹葉湯 治虛煩,病似傷寒,身亦熱而煩躁,頭不痛,身不疼,脈不數者。兼治中暍,渴吐逆而脈滑數者,及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並宜服之。
淡竹葉(半把) 石膏(四兩) 半夏(三分) 人參(半兩) 甘草(半兩) 麥門冬(二兩) 粳米(一合,淘過)
細銼,以水五升,煎二升半,米熟去滓。溫飲一盞,日進三服,夜二服。嘔者,加生薑一兩半,不嘔不用。
虛煩或嘔吐,脈弦細芤遲,手足微寒,胸滿者,橘皮湯主之,兼治暴煩下利。(方在太陰證中。)
四逆不可發汗,發汗則聲嘶,舌萎不得前,言亂睛眩者,命將難全。
咽中閉塞,不可發汗,發汗則吐。血氣微絕,手足不能自溫者,乾薑甘草湯主之。(方在太陰證中。)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瘡家,雖身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痓。(以癰瘡家膿血過多。)
動氣在右,不可發汗,汗出則衄而渴,心苦煩,飲則吐水。(動者,謂心腹中虛氣動,若誤汗有此證,先宜五苓散三服,方在可水證中。次服竹葉湯,方在前。)
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出則筋惕肉瞤,此為逆,難治。(但先服防風白朮散,次服建中湯,方在前。) 防風白朮散
防風(一兩) 牡蠣粉(半兩) 白朮(三分)
細末,溫米飲調下二錢,日二三服,汗出續與建中湯。
動氣在上,不可發汗,發汗則氣上衝,正在心端,李根湯主之。
半夏(半兩) 桂枝 當歸 芍藥 黃芩 甘草 人參(各一分) 茯苓(三分)
粗末,每五錢水二盞,姜三片,甘李根白皮一團,如雞子黃大,煎八分,通口,日三五服。
動氣在下,不可發汗,發汗則心中大煩,骨節苦痛,目運惡寒,食則反吐,谷不得前,先服大橘皮湯;得吐止,後服建中湯。
大橘皮湯(亦主手足冷嘔噦。)
橘皮(一兩半) 生薑(二兩) 棗(二十四個) 甘草(半兩) 人參(一分) 竹茹(半兩)
㕮咀,水三升,煎一升半,去滓。溫服一盞,食頃再服。不當汗而強汗之,則津液枯槁而死。
四逆證
四逆湯治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者;脈浮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汗出熱不去,內拘急,支節疼,四逆者;下利厥逆,惡寒者;下利腹脹滿,身疼脈浮者。先用四逆溫里,得利止,乃可隨證用藥攻表也。
甘草(一兩) 附子(半個) 乾薑(三分)
㕮咀,以水一升半,煮取六合,去滓,溫分作二服。
手足厥,脈微欲絕者, 當歸四逆湯 主之。
當歸 桂枝 芍藥 細辛(各一兩半) 棗(三十六個) 甘草 木通(各一兩)
㕮咀,以水四升半,煮二升二合,去滓,每溫一盞服。
和表證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難、腹滿而喘者, 小青龍湯 主之。
麻黃 芍藥 細辛 乾薑 甘草 桂枝(各一兩半) 半夏(三分) 五味子(半兩)
㕮咀,以水六升,先煮麻黃數沸,去上沫,內諸藥,煮一升,去滓,每溫服一盞。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一兩半;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一雞子大,炒赤;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小便不利、小腹滿者,去麻黃,加赤茯苓二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一兩一分。無蕘花,以桃花一鴨子大,不炒代之。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吐下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其身必癢,宜 桂枝麻黃各半湯 。
桂枝湯末 麻黃湯末(各三分)
以水一升半,棗三個,生薑三片,煎減半,去滓,溫飲一盞。未有小汗,再服之。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證候不改者,服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狀,日再發者,宜 桂枝二麻黃一湯 。
桂枝湯末(一兩) 麻黃湯末(半兩)
以水一升半,姜三片,棗三個,煎減半,去滓,溫飲一盞。未有小汗,再服之。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脈洪大者,白虎湯加人參主之。(方在厥陰證中。)
龐曰:傷寒,已得汗,身和脈弦細,譫語妄見,此為津液不和,與小柴胡去人參加桂枝湯服之,津液和自愈;未瘥,與調胃承氣湯下之。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 柴胡桂枝湯 主之,兼治寒疝腹痛。
柴胡(一兩) 桂枝 黃芩 人參(各半兩) 半夏(四錢一字) 芍藥(半兩) 甘草(一錢一字) 大棗(九枚) 生薑(半兩)
㕮咀,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七合半,去滓,溫飲一盞。
小柴胡湯 治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滿,嘿嘿不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微熱,或咳者。
柴胡(二兩) 甘草 黃芩 人參(各三分) 半夏(六錢一字) 生薑(三分) 大棗(三枚)
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再煎取一升半,溫作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半個。若渴,去半夏,加人參成二兩二錢半、栝蔞根二兩。若腹中痛,去黃芩,加芍藥一兩半。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二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黃芩,加茯苓二兩。若不渴、外有微熱,去人參,加桂枝一兩半,溫覆微汗愈。若咳,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一兩一分,乾薑一兩。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不必悉具。凡以柴胡證而下之,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復發熱汗出而解也。
病十日以上,脈浮細嗜臥者,為已安候,小柴胡和之,細而遲者勿與。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自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必自愈。(先宜小柴胡湯,不愈,可刺期門。)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取之。
陽明病,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如,胸脅滿不去者,小柴胡湯主之。又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亦宜服之。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陽明中風,脈浮弦大而短氣,腹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
可下證(血證附)
大法秋宜下。
陽明病,發熱不惡寒,汗多者,急下之。
凡脈沉細數,為熱在裡。又兼腹滿咽乾,或口燥舌乾而渴者,或六七日不大便,小便自如,或目中瞳子不明,無外證者,或汗後脈沉實者,或下利,三部脈皆平,心下堅者,或連發汗,已不惡寒者,或已經下,其脈浮沉按之有力者,宜 大承氣湯 。
大黃(半兩) 厚朴(一兩) 枳實(一枚) 朴硝(半兩)
㕮咀,以水四升,先煮厚朴、枳實至三升,下大黃,煮取一升半,去滓,下朴硝烊化。每溫一盞服,利即止。後服如作煮散煎,每服厚朴、枳實末共三錢,水二盞,煎一盞半,下大黃末一錢,煎一盞,絞去滓,下朴硝末一錢,烊化服之。
陽明與少陽合病而利,脈不負者,為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剋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陽明土,其脈大,少陽木,其脈弦,若合病,土被木賊克,更利,為胃已困。若脈不弦,為土不負。弦者,為土負,必死。)
脈雙弦而遲,心下堅,或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可下之。病者煩熱汗出,如瘧狀,日晡則發潮熱者,屬陽明,其脈必實,當下之而愈。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宜下之。
傷寒,若吐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以上,至十餘日,日晡則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妄撮,(常見有此撮空候,故改之。)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脈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可下之。一服利,止後服。
過經譫語者,可下之。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此有燥屎,故不大便,可下之。(以上並宜大承氣湯。)
太陽病未解,其脈陰陽俱停者,必先振慄汗出而解。陽微者,先汗之而解;陰實者,先下之而解。下之,宜 大柴胡湯 。
柴胡(四兩) 黃芩 芍藥(各一兩半) 枳實(二枚) 生薑(二兩半) 半夏(一兩一分) 大棗(六個) 大黃(一兩)
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再煎,每溫一盞服。
因下之後,潮熱而微利者,此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而有表證,仍胸膈滿而嘔者,先服小柴胡湯,後服大柴胡湯。(小柴胡湯在和表證中。)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傷寒十餘日,結熱在裡,往來寒熱者,宜大柴胡湯。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疾者, 小承氣湯 主之。
大黃(二兩) 厚朴(一兩) 枳實(二枚)
㕮咀,水二升半,煎至八合,去滓,放溫時飲一盞,以利為度。凡大便秘悶,恐有表證者,但少少飲之,微下為度,不可飲多,恐大泄利也。虛弱人可作煮散煎服。
太陽病,若吐下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難者,與小承氣湯利之則愈。(此太陽陽明證也。)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初一服,譫語止;若更衣者,停後服,不爾,盡與之。(更衣即登厠也,非顏師古注《漢書》更衣之義。《集驗方》痔有更衣挺出,頗妨於更衣,更衣出清血,故以知之。)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方在太陽證中。)
發汗後,惡寒者,虛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宜調胃承氣湯。
傷寒十三日,過經譫語者,此有熱,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反下利而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為內實也,宜調胃承氣湯。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郁微煩。此時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不爾,可與之。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屬調胃承氣湯。
傷寒吐後,腹脹滿者,屬調胃承氣湯。
茵陳湯 治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其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而飲水者,以瘀熱在裡,身必發黃。
茵陳蒿(三兩) 大黃(一兩半) 梔子(二十個,大者七枚)
㕮咀,水二升半,先煮茵陳至一升,內二味,煮取一升二合半,去滓。溫飲一盞,日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沫,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出。
十棗湯 治太陽病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和里未和也。
芫花 甘遂 大戟(等分,異杵篩,秤末合之,入臼再杵二三百下。)
先以水一升,煮肥棗十枚,擘碎,煮取半升,去棗,用煎湯少半,調末一錢匕,羸人半錢,再單飲棗湯送之,平旦服。若下少而病不除,明旦加藥一錢半,如前服之。服之必利,利後糜粥自養。
咳而脅下痛,此為有飲,宜十棗湯。
調中湯 治夏月及秋初,忽有暴寒,折於盛熱,熱結四肢,則壯熱頭痛,寒傷於胃,下利或血或水,或赤帶下,壯熱且悶,脈數宜下之。久年腸風,下之亦瘥。
大黃(三分) 葛根 黃芩 芍藥 桔梗 茯苓 藁本 白朮 甘草(各半兩)
㕮咀,水三升,煎至二升,下大黃,取一升二合,去滓。溫溫飲一盞,移時勿膈食再服之,得快下,壯熱便歇,其下利亦止。凡秋夏早熱積日,或有暴寒折之,熱無可散,喜搏著肌中,作壯熱氣也。胃為六腑之表,最易為暴寒所折故也,虛人亦不發壯熱,但下利或霍亂,不宜用此。實人有服五石人,喜壯熱,
與別藥下則加熱,喜悶而死矣。是以宜以此下,和其胃氣。(調中湯又治陽病因下,遂協熱利不止,及傷寒不因下而自利,表不解,脈浮數者,皆可去大黃,加葛根成一兩煎服之,殊驗也。)
茵陳丸 療瘴氣及黃病㾬瘧。
茵陳 梔子 鱉甲 芒硝(各一兩) 大黃(二兩半) 豉(二合半) 常山 杏仁(各一兩半) 巴豆(半兩)
細末,蜜丸梧桐子大。初得時氣,三日內平旦米飲服二丸,如人行十里久,或吐或利,或汗出,不爾,更服一丸,以熱粥投之,老少以意加減丸數服。若黃病痰癖,時氣傷食㾬瘧,小兒驚熱欲發癇,服之無不瘥者。療瘴神驗,赤白痢服之亦效。春初有宿熱,依上法服之,取吐利,當年不憂熱病。(有性殺藥者,每服七丸、五丸。)
抵黨湯 治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乃熱在下焦,小腹當硬滿;小便反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血在裡故也。(小腹滿而小便不利者,非血證。)
水蛭 虻蟲(各十枚) 桃仁(七枚) 大黃(一兩)
㕮咀,以水二升半,煮至一升二合半,去滓,溫溫分四服。未下,再服。虛人只可作半料服之,如作煮散,每五錢水一盞半,煎一盞,去滓服之。
桃仁承氣湯 治太陽病不解,熱結在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乃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隨證行湯解外。外已解,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不惡寒為外解。)
桃仁(二十四個) 大黃(二兩) 甘草 桂枝 芒硝(各一兩)
㕮咀,以水三升半,煎取一升半,去滓,內芒硝烊化,溫服一盞。虛人減作半料,亦可作煮散。每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下芒硝一錢半,烊化服之。
桃仁承氣湯又治產後惡露不下,喘脹欲死,服之十瘥十。
龐曰:脈朝夕快者,實癖也,可下之。朝平夕快者,非癖也,不可下。快謂數脈,六七至者也。若脈數一息八九至,慎不可下,若下之則煩躁,下利不止而死。凡數脈與皮毛相得,亦不可下也。合下不下,令病人腹脹滿,通身浮腫而死。
不可下證
脈軟而弱,弱反在關,(關下三分也。)濡反在巔,(關上三分也。)微反在上,(寸口也。)澀反在下。(尺部也。)微則陽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煩躁,澀則無血,厥而且寒,宜建中湯。(方在不可汗證中。)
陽微不可下,下之則心下痞。
諸動氣在心腹上下左右,俱不可下。
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則津液內竭,咽燥鼻乾,頭眩心悸。(宜竹葉湯,方在不可汗證中。)
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裡拘急不止,動氣反劇,身雖有熱反欲倦。(先服乾薑甘草湯,方在太陽證中,後服建中湯,方在不可汗證中。)
動氣在上,不可下,下之則掌握熱煩,身冷,熱汗自泄,欲水自灌,竹葉湯主之。(方在不可汗證中。)
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穀,心下痞堅,半夏瀉心湯主之。(方在痞證中。)
咽中閉塞,不可下。
龐曰:諸脈濡弱微虛細相搏,俱不可下。
諸四逆,不可下,虛家亦然。
龐曰:若下證悉具而見四逆者,是失下後氣血不通使然,但手足微厥,掌心常溫,時復指稍溫便下之,不可拘忌也。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也。
龐曰:凡下證,小便不利或尚少,未可攻之也。
不當下而強下之,令病人腸胃洞泄不禁而死。
可水不可水證
龐曰:凡病非大渴,不可與冷水。若小渴口咽乾,小小呷滋潤之;若大渴煩躁甚,能飲一斗者與五升,能飲一升者與半升,若乃不與,則乾燥無由作汗,煩喘而死者多矣,但勿令足意飲也;若大汗將來,躁渴甚者,但足意飲之勿疑。常人見因渴飲水而得汗,見小渴遂強與之致停飲,心下滿結喘而死者亦多矣。其有熱脈數,尚可作汗而解者,出於天幸也。
五苓散 治病人水藥入口則吐,或渴而嘔者,或汗後脈尚浮而煩渴者,或下利渴而小便不利者,或因渴停水心下,短息者,難治。嘔而小便不利者,皆主之。
豬苓 白朮 茯苓 桂枝 澤瀉(各半兩)
細末,白飲調下二錢,日三服,數飲暖水,汗出效。
陽明病,小便數者,大便即堅,不更衣十日無所苦。欲得水,但與之,當以法救;渴者,五苓散主之。
霍亂,頭痛發熱,身體疼,熱多欲飲水,五苓散主之。若得病無熱,但狂言煩躁不安,精采不與人相當,勿以火導之,但以豬苓散方寸匕服之。當逼飲新汲井水一升,即令指刺喉中吐去之,病隨手愈。若不能吐者,勿強與水,水停則結心下也,當以藥吐之,不爾,更致危病。若當吐不吐時,以豬苓散吐之,其死迨速矣,亦可針之尤佳。夫飲膈實難治,此皆三死一生也。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躁煩不得眠,其人慾飲水者,但與之,當稍稍飲之,令胃和則愈。
可吐不可吐證
龐曰:胸膈痞悶,痰壅塞礙,脈得浮或滑,並宜瓜蒂散吐之。(方在厥陰證中。)產後六七日內下瀉,諸藥不效,得此脈與吐之,瀉立止。
下利日數十行,其脈反遲,寸口微滑,吐之則止。
龐曰:虛家當吐而不敢吐之,宜以枳實散壓氣毒痰水,過日毒入胃,乃可微下之也。
諸四逆脈微弱虛細,或弦遲,雖中滿悶,不可吐,宜橘皮湯、枳實散之類。(橘皮湯在和表證中,枳實散在敘論中。)
不可吐而強吐之,氣築心即死矣。
可灸不可灸證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賁豚,氣從少腹上撞者,灸其核上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桂枝湯內加桂枝足成一兩一分,如前法煎之。)
少陰病,其人吐利,手足不逆,反發熱,不死,灸少陰七壯。
下利,手足厥無脈,灸之不暖,反微喘者死。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合灸不灸,令病人冷結,久而彌固,氣衝心而死。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
脈浮,當以汗解,而反灸之,邪無從去,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當重而痹,此為火逆。若欲自解,當先煩,煩乃有汗,隨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以知汗出而解。
脈浮熱甚而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咽燥必唾血。
不當灸而誤灸,令火邪入腹,干錯五臟,重加煩而死。
可火不可火證
下利,穀道中痛,當以熬鹽末熨之,或炒枳實末溫熨,二味相兼益佳。若臍下冷結,不可便熨,冷氣攻心腹必死。須先用藥溫之,久而可熨。凡臍下冷結成關陰,大小便不通,服藥雖多,不見效,以炒鹽熨臍下,須臾即通。然關陰已,服巴豆、甘遂、大黃、輕粉之類太多,即暴通利而損人,尤宜詳之也。
可溫證
大法冬宜溫熱藥。
少陰病,其人飲食入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宜四逆湯溫之。(方在四逆證中。)
下利,其脈浮大,此為虛,以強下之故也。設脈浮大,因爾腹鳴,宜當歸四逆湯溫之。(方在四逆證中。)
火邪證
(醫以火臥床下,或周身用火迫劫汗,或熨、或誤灸,皆屬火邪也。)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驚或狂,起臥不安者,宜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
桂枝(一兩半) 蜀漆(一兩半) 甘草(一兩) 龍骨(二兩) 牡蠣(二兩半) 生薑(一兩半) 大棗(六枚)
以水六升,先煮蜀漆減一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盞。無蜀漆以恆山代之。火劫後脈浮,當汗出而愈。
火邪下之,因燒針煩躁者, 桂枝甘草湯 主之。
桂枝(半兩) 甘草 牡蠣 龍骨(各一兩)
以水二升,煮一升,去滓,溫取一盞,可代救逆湯使之。
龐曰:灸及燒針後,證似火劫者,並宜火劫治之。煩躁驚及狂,用六石風引湯尤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亦通用。
病人因火劫,至十五六日,身黃下利,狂欲走。師脈之,言當下清血如豚肝乃愈,後如師言。何以知之?師曰:寸口脈陽浮而陰濡弱,陽浮為風,濡弱為虛,浮虛受風少血,發熱惡寒,灑淅項強頭眩。醫以火熏郁令汗出,惡寒遂甚,客熱因火而發,怫鬱蒸於肌膚,自為黃,小便微難,短氣,鼻中出血。而復下之,胃無津液,利遂不止,熱瘀在膀胱,蓄結成積,狀如豚肝。當下不下,心亂迷憒,狂走赴水,必不能自制。蓄血若去,目明心了,此皆醫所為,輕者得愈,極者不治。
卷第三
結胸證
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內作結胸。其病心下堅滿,按之如石,硬而痛,項強如柔痓狀,其脈寸口浮,關上尺中皆沉,或沉緊,名曰結胸也。下之則和,宜 大陷胸湯 。(今作煮散煎之。)
大黃(一兩半) 芒硝(一兩八錢半) 甘遂(末,一字)
異末,先以水一升半,煎大黃半升,絞去大黃滓,下硝末,更煮一二沸,內甘遂末,和勻,溫分二服。一服快利,止後服。如作煮散,即先以水一盞,煎大黃末四錢匕,至八分,下硝末二錢匕,候化勻,下甘遂末半錢匕,沸勻,溫服之。移時未利,再煎一服,快利為度。
臟結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口脈浮,關上脈小細沉緊,名曰臟結,舌上白苔生者,難治。臟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不可攻也。
結胸證,其脈尺寸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復宜發汗也。)
結胸證悉具,煩躁甚者死。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宿熱動膈,短氣煩躁,心下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固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
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宜大陷胸湯。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燥而渴,日晡則少有潮熱,從心下至小腹滿而痛不可近者,宜大陷胸湯。
虛弱家不耐大陷胸湯,即以大陷胸丸下之。
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痓狀,下之則和,宜 大陷胸丸 。
大黃(四兩) 葶藶子(一兩半) 朴硝(一兩八錢) 杏仁(二合)
杵二味,內杏仁、朴硝,合研如脂,丸如彈子大,抄甘遂末一錢,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不下更服。
小結胸,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宜 小陷胸湯 。
半夏(六錢半) 黃連(一分) 栝蔞(一枚,用四錢)
㕮咀,水三升,煮栝蔞至二升,下諸藥,煮取一升,去滓。溫溫服一盞,食頃再服,一日盡劑,微解下黃涎即愈。
太陽病下之,脈促者不結胸,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欲嘔;脈沉滑者協熱而利;脈浮滑者必下血。
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 三物白散方 。(小陷胸者非也。)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 貝母(三分)
細末,內巴豆研勻,白飲調下一錢,羸人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未利啜熱粥投之;利過不止,飲冷粥止之。
龐曰:近世治結胸,多行針頭丸,用硫黃,陽起石者,若病熱毒甚者,必死,唯治冷結寒實耳。
心下痞證
病發於陰而反下之,為痞。(發熱惡寒,為發於陽,誤下則為結胸;無熱惡寒,為發於陰,誤下則為痞氣。)
傷寒下之後,若發熱汗出者,為欲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但滿而不痛,此為痞氣,宜 半夏瀉心湯 。
甘草 黃芩 乾薑 人參(各一兩半) 黃連(半兩) 大棗(六枚) 半夏(一兩一分)
㕮咀,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再煎一升半,溫溫飲一盞,日三夜二。(設下後津液入里,胃虛上逆,寒結在心下,故宜辛甘發散。半夏下氣,苦能去濕,兼通心氣;又甘草力大,故乾薑黃連不能相惡也。)
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宜 大黃黃連瀉心湯 。
大黃(一兩) 黃連 黃芩(各半兩)
㕮咀,以蝦眼沸湯一升漬之,須臾絞去滓,溫溫分四服,得利止後服。(寒濕迫心氣不行,欲作熱也。)
心下痞悶,而復惡寒汗出者, 大黃黃連瀉心湯內加附子 主之。
附子(一枚,炮去皮尖,四破,以水三合,煎一合。去附子,以附子汁內湯中,和勻服之。)
與瀉心湯而痞不解,其人渴而口乾燥,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方在可水證中。)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宜 生薑瀉心湯 。
生薑(二兩) 人參 甘草 黃芩(各一兩半) 半夏(一兩一分) 大棗(六枚) 黃連 乾薑(各半兩)
㕮咀,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再煎取一升半,溫作四服。(胃中不和,為少陽木氣所制,故用二姜之辛味。)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 甘草瀉心湯 主之。
甘草(二兩) 黃芩 乾薑 人參(各半兩) 半夏(一兩一分) 大棗(六枚) 黃連(半兩)
㕮咀,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滓,再煎取一升半,溫作四服。(胃虛故加甘味。)
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前加附子,是汗出多而惡寒,表將解而里結未除故也;此證是發汗後無汗惡寒,故先須解表也。)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汗出,嘔吐下利,是胃中津液燥,里有結實,非胃虛也,故以大柴胡湯下之。)
病人脅下素有痞,連臍旁,痛引小腹入陰筋者,此為臟結,死。
陽毒證
初得病一二日,便成陽毒;或服藥吐下後,變成陽毒。其病腰背痛,煩悶不安,狂言欲走,或見鬼,或下利,其脈浮大而數,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吐下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 升麻湯 主之。(不可作煮散。)
升麻 當歸 甘草(各二分) 雄黃(研,一分) 桂枝(一分) 鱉甲(半兩) 蜀椒(半分)
㕮咀,水二升,煎一升,去滓,溫服一盞,食頃再服。溫覆手足出汗,汗出則解,未解重作之,得吐尤佳。
陽毒宜葛根龍膽湯。(方在可發汗證中。)
陰毒證
初得病一二日,便成陰毒;或服藥六七日以上至十日,變成陰毒。其病身重背強,腹中絞痛,咽喉不利,毒氣攻心,心堅強,氣不得息,嘔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脈沉細而緊。仲景云:陰毒之候,身痛如被杖,喉咽痛。五六日可治,七日不可治, 甘草湯 主之。(不可作煮散。)
甘草 鱉甲 升麻 當歸 桂枝(各二分) 蜀椒(一分) 雄黃(一分)
㕮咀,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溫溫每飲一盞,食頃再服,溫覆。中毒當汗吐之,汗吐則愈,不吐再服之。
治陰毒 反陰丹 。
硫黃(五兩,研末) 太陰玄精石(味鹹者,研末) 硝石(研末,各二兩)
用鐵銚子先鋪玄精石一半,次鋪硝石一半,中間下硫黃,又以硝石蓋硫黃,都以玄精石蓋之,用盞子合定,令三斤炭火燒令得所,勿以煙出多,急取出,以瓦盆合定地下,四面灰擁,勿令煙出。直候冷,取細研,蒸餅心,丸豌豆大,艾湯下十五丸,病重加至二三十丸,此法甚驗。喘促吐逆者,入口便安;服此藥三五服,覺不退,便於臍下一寸半灸之,須是大炷百壯,未愈可至二百壯;若手足極冷,小便澀,小腹硬,㽲痛囊縮,即須更於臍下四寸,如前灸之,乃與當歸四逆並反陰丹頻頻與服,內外通逐方可解,若稍緩即死矣。當歸四逆乃加吳茱萸生薑者是,慎勿與尋常利小便藥。此是陰毒,氣結在小腹所致也。有見小便不通,便用炒鹽及裹熱藥熨臍下,欲望小便通利,其冷氣在小腹之間,被熱物所熨,無處通出,即奔上衝心,其死速矣。
又治 陰毒硫黃丸 。
硫黃(二兩) 水銀(一兩)
同研入銚,灑少醋,慢火炒,欲似煙出,再出火,灑醋,如此三四遍,地上放冷研之,蒸餅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三十丸,艾湯吞下,日三服,食前。
陰毒,脈沉微欲絕,四肢逆冷,大躁而渴不止, 附子飲子 。
附子(一枚,半兩以上者,炮,去皮尖,四破。)
以水九升,煎至三升,去附子,入瓶,油單緊封沉井底,候極冷,取飲之。仍下硫黃丸甚妙。
陰毒之為病,因汗下藥性冷所變,多在四五日也;或素來陽氣虛冷,始得病便成陰毒;或始因傷風傷冷物,便成陰毒。其病六日內可治,過六日不可治。
狐惑證
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或因傷寒變成斯疾。其候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嗄,甘草瀉心湯主之。(方在痞證中。)蝕於下部則咽乾, 苦參湯 洗之。
苦參(半斤) 槐白皮(四兩) 狼牙根(四兩)
上銼,以水五升,煎三升半,洗之。
蝕於肛門者,燒雄黃薰之。(雄黃一味,燒薰下部。)病者脈數則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則兩目四眥周皆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 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赤小豆(一升,浸生芽曝乾) 當歸(一兩)
細末,漿水調下二錢,日三服。
百合證
龐曰: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默,欲臥復不能臥,欲出行復不能行,或有美食時,或惡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藥不能治,得藥則增劇吐利者,如有神祟者,身形如和,其脈微數。毒溺時頭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頭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頭眩者,二十日愈。其證或未病而預見,或病四五日而出,或二十日或一月後見者,隨證治之。
治汗後百合病, 百合知母湯 。
百合(十枚) 知母(一兩半)
百合先洗,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漬水,別以清泉水一升半,煮百合,取一升,去滓;又別以泉水一升煮知母,取半升,去滓;同百合湯煎至一升,溫分三服。
治下後百合病, 滑石代赭湯 。
百合(十枚) 滑石(一兩半) 代赭(半兩)
先以水漬百合一宿,當白沫出,則去其水,更以泉水一升半,煮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一升煮滑石、代赭,取半升,去滓,合和重煎至一升,分溫三四服。
治吐後百合病, 百合雞子湯 。
百合(十枚) 雞子黃(二枚)
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下雞子黃,攪勻,分溫三服。
治不經吐、下、發汗,百合病形如初者, 百合地黃湯 。
百合(十枚) 地黃汁(半升)
先以百合水漬一宿,有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一升半,煮取一升,去滓,內地黃汁,再煮取一升二合,溫溫分三服,中病勿更服。
治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 百合湯 洗之。
百合(一升,如前洗。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
更以水一斗,煎數沸,洗周身,慎風,仍食白湯餅,但勿與鹽豉也。煮餅是切面條湯煮水淘過,熱湯漬食之。
渴不瘥, 栝蔞牡蠣散 主之。
栝蔞(無黃脈者) 牡蠣粉(等分)
細末,水調方寸匕,日三服。
治百合病變發熱, 百合滑石散 。
百合(一兩) 滑石(三兩)
細末,清飲調方寸匕,日三服。當微利,熱則除;已利,勿服之。
百合病見於陰者,以陽法救之;見於陽者,以陰法救之。見陽攻陰,復發其汗,此為逆;見陰攻陽,乃復下之,此亦為逆。
痓濕暍證
傷寒所至,太陽病痓濕暍,此三種宜應別論,以為傷寒相似,故此見之。
痓證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不惡寒,名曰剛痓。
太陽病,微熱汗出,不惡寒,名曰柔痓。(《病源》云惡寒。)
其證身熱足寒,頭強項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痓病。
太陽病,發汗太過,因致痓。(《素問》曰:太陽所至,為寢汗痓。又云:肺熱移於腎,傳為柔痓。始太陽中風,發熱而過迫肺金,金投子而避害,故移熱於腎水,水為火迫則上升,復凌心位,水入火鄉而為汗,若汗太多,因而熟寐,汗反為冷濕之氣復著太陽經,故發痓也。)
痓病臥不著席,小兒腰背去席二指,大人側掌,為難治。痓病脈弦,直上下行。
仲景云:太陽病證,其身體𠘧𠘧然,脈反沉遲者,為欲作痓,宜桂枝加栝蔞湯。(栝蔞不主中風,項強𠘧𠘧,其意治肺熱,令不能移於腎也,桂枝湯內當加栝蔞四兩。)
痓病不宜大發汗及針灸,宜小汗之。
柔痓宜桂枝加葛根湯。(桂枝湯內加葛根四兩。)
剛痓宜 葛根麻黃湯 。(方在解表證中。)
剛柔痓加減葛根麻黃湯。
葛根 麻黃 生薑(各一兩) 防風 芍藥 白朮 人參 芎藭 黃芩 防己 桂枝 甘草(各半兩) 附子(一枚)
㕮咀,水六升,先煮麻黃、葛根數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飲服一盞,食頃再服,日四五,夜二三。柔痓自汗者,去麻黃加葛根成一兩半。
剛痓,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其人必齘齒,宜大承氣湯下之。(方在可下證中。)
濕證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緩,濕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只當利其小便,宜五苓散。(方在可水證中。)
濕家之為病,一身疼,發熱,身如熏黃,仍治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宜 黃耆湯 。
黃耆(二兩半) 防己(二兩) 甘草(一兩) 白朮 生薑(各一兩半) 棗(十六個)
㕮咀,水四升,煎至二升,去滓,溫飲一盞,食久再服。喘者,加麻黃一兩;胃中不和者,加芍藥一兩半;氣上衝者,加桂枝一兩半;下有陳寒者,加細辛一兩,服後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下如冰,坐厚被上,又以一被繞腰以下,令微汗出。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此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口燥故也。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不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
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汗出已解,身復痛,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續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
濕家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細末瓜蒂,含水搐少許鼻中則愈。
濕家身煩痛,可與麻黃湯內加白朮二兩。(麻黃湯在可汗證中。)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則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因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於冷所致也,可與 杏仁薏苡湯 。
麻黃(一兩半) 杏仁(四拾五枚) 薏苡仁 甘草(半兩)
㕮咀,以水二升,先煮麻黃一二十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去滓,溫二三服。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煩痛,不能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宜 桂枝附子湯 。此治大便自利,小便不利者。
桂枝(二兩) 附子(二枚) 生薑(一兩半) 大棗(十二枚) 甘草(一兩)
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四服。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二兩,煎如前法。初一二服,身如痹,半日許服之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乃朮、附並走皮膚,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耳。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極,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被,或有微腫者, 甘草附子湯 主之。
附子(二枚) 白朮(二兩) 桂枝(三兩) 甘草(二兩)
㕮咀,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三服。身腫者加防己二兩;悸氣、小便不利加茯苓一兩半,溢水成四升,煎一升三合。
暍證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湯加人參主之。(方在厥陰證中。)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此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瓜蒂湯 主之。
瓜蒂(二十七枚)
水半升,煮取二合半,去滓,溫服。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而細,芤而遲,小便已,灑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前開,板齒燥,若發其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反熱甚;下之,則淋甚,宜大小橘皮湯。(大橘皮湯在不可汗證中。)
小橘皮湯(主手足冷嘔噦。)
橘皮(二兩) 生薑(四兩)
㕮咀,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作四服,稍熱呷之。
發汗吐下後雜病證
病人脈微而澀,此乃醫所病,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後乃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熱,欲著覆衣;冬月盛寒,欲裸其體,所以然者,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此醫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氣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覆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裡,胃中燥熱,以陰氣內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又陰脈遲澀,故知亡血也。(此皆可治。陽微惡寒四逆,陰弱發熱為內熱病,宜苦酒、艾之類。)
大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 茯苓桂枝湯 主之。
茯苓(四兩) 桂枝(二兩) 甘草(一兩) 大棗(八個)
㕮咀,以甘爛水五升,先煮茯苓減一升,內下諸藥,煮取一升半,溫溫作三服。作甘瀾水法
取水二斗,置大盆中,以楊柏枝擊水,上有珠子五六千個相逐,取用之。
發汗或下後,痞滿,或成寒實結胸,氣塞不通,宜 檳榔散 。
檳榔(二個,一生一煨。)
細末,酒二盞,煎一盞四分,作兩服,溫飲之。兼治蛔厥,心腹刺痛。《南海本草》治膀胱氣佳。
龐曰:因發汗時,汗出如水漏下,還復汗少,喘促不止。脈促而按之濡者,合當汗而解;脈促而按之實者,死。若脈浮,手足微厥,面垢唇青,昏憒而喘者,陰陽未和,尚阻升降,宜服順陰陽
五味子湯 。
麻黃(半兩) 人參 五味子 麥門冬 杏仁 橘皮 生薑(各一分) 棗(七枚)
㕮咀,水二升,煮七合,去滓,通口服一盞,未瘥,再作二三服。手足厥甚者,厚衣護其厥。
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宜 乾薑附子湯 。(不可作煮散。)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
㕮咀,水一升半,煎至半升時,飲一小盞,食久再服。
傷寒,若吐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宜 茯苓白朮湯 。
茯苓(二兩) 桂枝(一兩半) 白朮 甘草(各一兩)
㕮咀,水三升,煮至一升半,去滓,分溫四服。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香豉梔子湯主之;少氣者,加甘草;嘔者,加生薑。
梔子香豉湯
肥梔子(二十枚) 香豉(兩合,綿裹)
水二升,煎梔子至一升三合,下豉,取七合半,去滓,每進一盞。得吐,止後服。
梔子甘草湯 ,前湯內加甘草一兩,同梔子煮,後下豉,如前法,加水半升。
梔子生薑湯 ,前方內加生薑二兩半,同梔子煮,後下豉,同前法,加水一升。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屬梔子香豉湯主之。(用前方。)
下後,腹煩滿,起臥不安者, 梔子厚朴湯 主之。
梔子(八個,大者) 厚朴(二兩) 枳實(二枚)
㕮咀,水二升,煮一升,去滓,溫飲一盞。
傷寒,醫以丸藥下之,身熱不去,微煩, 梔子乾薑湯 主之。
肥梔子(八個) 乾薑(一兩)
以水一升七合,煮取八合,去滓,分溫三服。
凡用梔子湯得效,即止後服,病人舊有微溏,不可與之。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塞者,梔子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表未解, 柴胡桂枝幹薑湯 主之。
桂枝 黃芩(各一兩半) 柴胡(四兩) 栝蔞根(二兩) 乾薑 甘草 牡蠣(各一兩)
㕮咀,水六升,煎至三升,去滓,再煎一升半,溫溫時飲一盞,食頃再服。
傷寒發汗,若吐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 旋覆花代赭湯 主之。
旋覆花 甘草(各一兩半) 人參(一兩) 生薑(二兩半) 代赭(末,半兩) 棗(三枚) 半夏(一兩半)
㕮咀,水五升,煎三升,去滓,再煎取一升半,溫分四服。
傷寒,若吐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飲水至數升者,白虎加人參主之。(方在厥陰證中。)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身重,不可轉側者, 柴胡龍骨牡蠣湯 主之。
柴胡(二兩) 龍骨 黃芩 生薑 鉛丹 人參 桂枝 茯苓 牡蠣(各三分) 半夏(一合) 大黃(一兩) 棗(六個)
㕮咀,水六升,煎取三升,下大黃,切如棋子塊,更煎取二升,去滓,溫飲一盞。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治中焦,此利在下焦,以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復不止,當以五苓散利小便。(五苓散方在可水證中。)
赤石脂禹餘糧湯
赤石脂 禹餘糧(各八兩)
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溫飲一盞。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 桂枝人參湯主之。
桂枝 甘草(各二兩) 白朮 人參 乾薑(各一兩半)
㕮咀,水五升,先煮四味,取三升,內桂,更煮取一升,去滓,溫分三服。
發汗後,腹脹滿者, 厚朴人參湯 主之。
厚朴(四兩) 甘草(一兩) 生薑(四兩) 半夏(一兩一分) 人參(半兩)
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分三服。
治頭痛壯熱,心中煩, 黃芩梔子湯 。
黃芩 梔子(各一兩半) 石膏 乾葛(各二兩) 豉(半兩) 蔥白(寸切,半斤)
㕮咀,水四升,煮取一升半,溫溫作三四服。始得病便如前證,亦可服。治夏月傷暑毒,殊驗。
傷寒發汗後,或未發汗,頭痛如破,宜 蔥白湯 。
連須蔥白(寸切,半斤) 生薑(二兩)
水二升,煮一升,去滓,溫溫作二三服。
服前湯,頭痛未解,宜 葛根蔥白湯 。
葛根(一兩) 芍藥 芎藭 知母(各半兩) 蔥白(一握,寸切) 生薑(一兩)
㕮咀,水二升半,煮取一升,去滓,溫溫分減服。
傷寒頭痛立效, 荊芥散 。
天南星 草烏頭(肉白者,生用) 荊芥穗(各半兩) 石膏(一兩)
細末,每服二錢半,陳茶一錢,薑汁半呷,薄荷三葉,水兩盞,煎至八分,溫溫相次三服。
傷寒嘔吐不止,惡寒,脈細或浮遲,宜 理中丸 ,兼治霍亂吐利,及傷寒後發熱,水停喜唾者。
人參 乾薑 甘草 白朮(各一兩)
細末,蜜丸雞子黃大,每服一丸,百沸湯一盞,化令細,煎三五沸,溫服之。
霍亂臍上築者,不宜術,可作湯去朮,加桂一兩半,水三升,煎取八合,稍熱服之。吐甚,去朮加生薑一兩半,作湯煎,如前法,飲熱粥一碗,微溫覆之,勿發揭衣被。有寒腹滿痛,或四肢拘急,或下利轉筋,加生附子二枚,作湯服之。
治傷寒嘔吐欲死, 生薑半夏湯 。
半夏(一兩半) 生薑(三兩)
水三升半,煮一升,去滓,溫溫分四服。
治嘔吐發熱,脈滑數或洪者, 茅根湯 。
茅根(半升) 麥門冬(二合半) 半夏(一兩) 人參(半兩) 茯苓(半兩) 生薑(二兩)
㕮咀,水五升,煎一升半,去滓,溫溫分減服。
霍亂,頭痛發熱,身疼,多飲水者,宜五苓散。(方在水證中。)
傷寒發熱自利,脈浮大數,及鼻衄或嘔者,宜 黃芩芍藥湯 。
黃芩(一兩半) 芍藥 甘草(各一兩)
㕮咀,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四服。嘔者,加半夏一兩一分,生薑一兩半,煎服。
治傷寒熱痢,或兼腹痛, 黃連當歸丸 。
黃連 當歸(各三兩) 乾薑 赤石脂(各一兩)
細末,蜜丸梧桐子大,米飲吞下二三十丸,日三夜二服。
傷寒,下利如爛肉汁,赤帶下,伏氣腹痛,諸熱毒悉主之, 薤白梔子湯 。
豉(半升,綿裹) 薤白(一握) 肥梔子(大者七個)
水三升半,先煮梔子十沸,下薤白,煎至二升,去滓,下豉煮一升半,溫溫分減服,必解下惡積。
傷寒汗解,因飲酒復劇,苦煩悶,乾嘔口燥,呻吟錯語,不得臥。此藥解熱毒,除酷熱。不必飲酒劇者,療五日中神效, 黃連黃柏湯 。
黃連(一兩半) 黃芩 黃柏(各一兩) 肥梔子(十二個)
㕮咀,水三升,煎一升二合,去滓,溫溫分減服,未瘥更作。
傷寒四日而大下,熱利時作,白通諸藥多不得止,四順湯熱,白通湯苦溫,除熱止利,莫若 黃連熟艾湯 。
黃連 黃柏(各一兩半) 龍骨(一兩) 熟艾(兩雞子大)
㕮咀,水四升,煮一升二合,去滓,分減溫服。
龐曰:凡冷利皆宜四逆。冷利臍下必寒,水穀黃白色或青黑也;熱利臍下必熱,利黃赤色也;天行熱毒,下利赤白,久下膿血;及下部毒氣,當下細蟲如布絲縷大,或長四五寸,黑頭銳尾,宜 麝香丸 。
麝香(一錢) 附子 雄黃 丹砂 乾薑 巴豆(各二錢)
搗下篩訖,煉蜜和丸小豆大,米飲下二丸。未知增之。(此方本無巴豆,是古方脫去,服之不效。今增巴豆,試之甚驗。)
傷寒後咳噫, 肉豆蔻湯 。
肉豆蔻(一個) 石蓮肉(炒) 茴香(各一分) 丁香(半分) 生薑 人參(各二分) 枇杷葉(五片,拭去毛,炙。)
㕮咀,水三升,煎至一升半,分四服,空心暖飲之。
龐曰:傷寒汗後,咳噫不止,是陰陽氣升降欲作汗,升之不上,降之不下,故胃氣上逆而咳噫無休止者,宜 良薑湯 。
橘皮 良薑 桂枝 當歸(各一分) 麻黃(半兩) 檳榔(三個) 杏仁(二十個) 甘草(一分) 生薑(一分) 大棗(十枚)
㕮咀,水二升半,煎至一升,去滓,下檳榔末,又煎三沸,去滓,通口服一盞,未已再一劑。
時行頭痛,心如醉狀,面愛向黑處,不欲見人,此為壞熱不散,速行大青湯與服;不爾,狂走趕人。 大青湯
大青葉 秦艽 吳藍 升麻 薺苨 栝蔞根(各二分) 甘菊(一分) 石膏(三分) 竹瀝(二合) 朴硝(三分)
㕮咀,分二帖,每服一帖。水二升半,煎至一升二合,去滓,下竹瀝、朴硝,分溫四服。肉色黃加茵陳六分;面似火加梔子十四枚,加水成三升,煮取一升半,溫飲一盞。
七八日熱盛不解, 苦葶藶湯 。
苦酒(一升半) 苦葶藶(一合) 生艾汁(半升)
同煎至七合,作二服,此療內熱病,有牛黃一刀圭尤良。阮河南曰:今諸療疾,多用辛甜薑桂人參之屬,此皆貴价難得,常有必欲求之,轉以失時。而苦參、青葙、葶藶子、艾之屬,所在盡有之,除熱解毒,最勝向貴价藥也,前後數參並用之。得病內熱者,不必按常藥次也,便以青葙、苦參、艾、苦酒療之,但少促其間耳,無不解者。(苦酒即米醋也。)
龐曰:辛甜薑桂人參之屬,是發散寒氣之藥,其病未傳成內熱者,為調治之大要藥也。決不可慮其酸苦之藥,正治內熱病急要之藥也。設當行辛甘而用酸苦,設當行酸苦而用辛甘,是昧於陰陽之用,如此醫殺之耳。其辛甘酸苦,自是調治通行之要藥,若論苦則忌甘,論甘則忌苦,雖有屢中,誠為粗工矣。
傷寒發黃者,先用瓜蒂末內鼻中,口含水搐鼻中,去黃水,用五苓茵陳散最良。
時行一切,不知身上疼痛,不寒亦不熱,沉沉似有所思,順事多語,此臟正傳熱, 麻仁龍膽丸 ,服此藥不死。
大麻仁 大黃(各一兩) 柴胡 黃芩 白鮮皮 秦艽 赤芍藥 龍膽草(各二分) 黃連(一分) 梔子(二十四個)
細末,蜜丸如梧桐子大。食後煎淡竹葉湯,下三十丸,日與三服,以大利為度。
十日小瘥,一月平復。
地黃湯 療傷寒及溫病,應發汗而不與發汗之,內有瘀血者;及鼻衄吐血不盡,內熱瘀血,面黃大便黑者,此方主之,消化瘀血甚良。
生濕地黃(四兩) 牡丹皮 芍藥 犀角屑(無以升麻代,各半兩)
㕮咀,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溫溫飲一盞。喜忘如狂者,加地黃、黃芩各三分,加水一升;脈大來遲,腹不滿自言滿者,為無熱,不用黃芩也。
鼻衄或吐血下血, 黃芩湯 。
黃芩(四兩)
㕮咀,水三升,煮一升半,溫飲一盞,兼治婦人漏下血不止。(黃柏更佳。)
吐血百治不瘥,此方療十瘥十, 大黃散 。
地黃汁(半升) 生大黃末(一方寸匕)
煎地黃汁三沸,下大黃末,調勻,空腹服之,每溫飲一小盞,日三服,血即止。
熱病毒氣入眼,赤痛生翳,不見光明者, 大黃梔子湯 。
生大黃(一兩) 升麻(半兩) 瞿麥 甘草(各一分) 梔子(七個)
㕮咀,水二升,煎至一升,去滓,溫作四服,以利為度。難利者,煎藥畢,下朴硝二分和服。先煮諸藥至一升半,乃下大黃,大黃先以水漬,和水下之,則折熱易利。
治毒病入眼,忽生赤翳,或白,或腫膚起,或赤痛,不得視光明,入心肝。或眼浮腫,如吹汁出,生膜覆珠子,或內障不見物。良由病後不慎,酒面炙煿五辛所致,宜服此頻利之, 秦皮大黃湯 。
秦皮 柴胡 常山 黃芩 升麻 芍藥 白蘞 枳實 甘草(各半兩) 大黃(三分)
㕮咀,水三升,煮二升,下大黃,再煎一升半,去滓,食後溫飲一盞。熱盛者加焰硝半兩,湯成後下,化勻服。未瘥更作,可至五七劑。
又方 滴眼湯(斑豆瘡不宜用。)
秦皮 升麻 黃連(各半兩)
細銼,水二升,煎至一升,綿包箸頭搵湯,滴入眼中,頻頻用之。
下部䘌瘡, 雄黃散 。
雄黃 青葙子 苦參 黃連(各三分) 桃仁(一分)
為散,以艾汁和丸,棗核大,綿包內下部,萹蓄汁更佳。冬月無艾,濃煎艾汁,和為丸,更以米飲調下二錢,溫飲之,日二服。
治䘌瘡, 青黛丸 。
青黛 丁香 黃連(等分)
細末,甘澱和丸,棗核大,口中有瘡,含之咽汁;若下部有瘡,綿裹內下部,日含化五六十丸瘥。
牽馬丸 治天行四五日,下部生瘡,醫所不能治,此方主之。
附子(一分) 藜蘆 桂枝 巴豆(各半兩,去皮心,炒黑)
細末,別研巴豆,加蜜杵丸,梧桐子大。空心熱水下二丸,未知加三丸。熱在膈上不下,飲熱湯半升,投吐之,下部䘌自瘥,神良。
天行口瘡, 黃柏升麻湯 。
黃柏 升麻 甘草(生,各半兩)
㕮咀,水一升半,煮半升,入地黃汁一合,煎半升,分二服,細呷之。
又方 薔薇飲子 。
薔薇莖葉切一升(冬用根皮)
水三升,煮半升,溫溫漬之,去涎。喉咽有瘡者,咽汁少許為佳。
又方, 黃柏飲子 。
黃柏,薄切小片,蜜漬一宿,嚼柏汁漬瘡。
又方, 五倍子散 。
五倍子炒為末敷之,涎出吐去,以瘥為度。
傷寒喉中痛,閉塞不通, 射干煎 。
生射干 豬脂(各半斤)
合煎,令射干色微焦,去滓,取一棗大,綿裹,含稍稍咽之。
治喉咽痛塞, 硼砂散 。
硼砂 殭蠶 牙硝 白礬 甘草 雄黃(各一分) 硇砂(半分) 草烏頭尖(四個)
細末,米飲調一錢,細細呷之。
古方 黑龍煎 ,治咽喉腫痛九種疾。
人參(半兩) 甘草(一兩) 無灰酒(一升) 不蚛皂角(四十條)
水三斗,浸皂角一宿,淨鐺內煎,令水減半,次下人參、甘草,細切,又同煎三分耗二,布絞去滓,下酒更入釜煤一匕半,攪煎如餳稀,入瓷合內,埋地中一宿。若用時,取一丸如雞頭大,盞中以溫酒一呷化之,先以水漱口,以鵝毛點藥入喉中掃之,有惡涎或自出,或下腹,可兩三度。引藥方歇,良久令吐。候惡物出盡了,令吃少許水浸蒸餅,及軟飯粥壓之,次含甘草一寸咽汁,忌炙煿胡餅、
豬肉淹藏等物。如木舌難下藥,以匙按舌,用藥掃喉中。
九般名:急喉閉、纏喉風、結喉、爛喉、重舌、木舌、遁蟲、蚛喋、飛糸入喉。
元祐五年,自春至夏秋,蘄黃二郡人患急喉閉,十死八九,速者半日、一日而死。黃州潘推官昌言親族中亦死數口,後得黑龍膏,救活者數十人。
龐曰:急切亦不候合此膏,用古方以意處之。但得不蚛皂角一兩條,槌碎,水三升半,浸少時,揉汁去滓,甘草一分,人參一分,同煎作稀膏,勿令太稠,乃下後藥。
霜梅上白鹽 硇砂 焰硝(各等分)
三味生研,用前膏斟酌和勻,可以掃得為度。每以鵝毛搵少許,如前法掃喉中甚效,其將息次第,亦如前法,此膏得力尤速。若日久膏干,以甘草水化之。病瘥後,胸喉外生瘡勿疑,無鹽梅以白鹽代。
天行手足腫,疼痛欲脫者,濃煎虎杖汁漬之。
天行後毒氣,手足腫痛欲脫,必作癰膿, 升麻大黃湯 。
升麻 木通 白蘞(各三分) 黃芩 芍藥(各一兩) 甘草(半兩) 大黃(一兩半)
㕮咀,水三升,煮二升半,下大黃煮一升半,溫溫飲一盞,利下為度。
傷寒勞復證
病新瘥後,氣血津液衰耗,慎勿為諸勞動事。凡言語思慮,勞神梳沐,澡頮勞力,則生熱而復病如初也。又新瘥後,精髓枯燥,切不可為房事,犯房事勞復必死。魏督郵顧子獻病瘥後,華旉囑之,慎勿為勞事,余勞尚可,女勞即死。此是女勞復,非陰陽易也。《素問》云:病熱而有所遺者,是新瘥後腸胃尚弱,若多食則難消化,而復病如初也,此是食復新瘥,強人足兩月,虛弱人足百日,則無復病矣。
天行勞復,頭痛,四肢疼, 蔥豉湯 。
蔥白豉(半升)
水二升半,煎蔥爛,去滓,入雄鼠屎三七枚,末之和勻,分再服,未瘥更作。
天行勞復作熱,且至晚則腰背痛,頭項強重, 葛根姜豉湯 。
芍藥 生薑(各一兩半) 豉 蔥白(各二合半) 葛根(二兩)
㕮咀,水三升,煎二升,下豉煎一升半,去滓,溫飲一盞。
大病瘥後勞復, 枳實梔子湯 。
枳實(一分) 肥梔子(十二個) 香豉(半升)
漿水三升,煮枳實、梔子至二升,下豉煮一升半,去滓,溫飲一盞,溫覆微汗。食復者加大黃棋子大七枚,同煎服之愈。
療傷寒已瘥,勞復如初,脈浮無汗者, 桂枝梔子湯 。(自汗者去麻黃。)
梔子(十二個) 豉(半升) 桂枝 麻黃(各一兩)
㕮咀,水三升,煎至二升,下豉取一升半,去滓,溫飲一盞,溫覆取小汗瘥。
療傷寒勞復如初,自汗出者,脈浮滑,煩躁甚,宜此方。
梔子石膏香豉湯
梔子(十六個) 石膏(四兩) 香豉(一兩,綿裹)
水三升,先煮二味至二升半,下豉,煮取一升半,去滓,溫飲一盞。(一法湯成入雄鼠矢二七枚,末良。)
病未平復,後勞動致熱氣攻胸,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風狀, 栝蔞湯 。
栝蔞根(四兩,無黃脈者) 淡竹茹(半斤)
水三升,煮一升二合,去滓,日二三服,溫與之。
婦人病未平復,因夫所動,小腹篡中急痛,腰胯疼,四肢不任舉動,無熱證者, 附子黃耆湯 。
白朮 當歸 桂枝 附子 甘草 芍藥 人參(各半兩) 黃耆(三分) 生薑(一兩半)
㕮咀,水四升,煮至一升半,去滓,通口服一盞,食久再服,溫覆取小汗。
男子勞房成復病, 鼠屎湯 。
薤根(一升) 豭鼠屎(二十一個,為末。矢頭尖硬者,即是牡鼠也。)
水三升半,煮薤根至一升半,去滓,下鼠矢末,再煎三沸,溫飲一盞,相次三服。衣覆必有黏汗為效,未汗再作一劑,兼治陰陽易神驗。
男子房勞復發熱,口噤,臨死舌出數寸。又始得病,百節痛如被打,渾身沉重,恍惚失措,脈促而絕不可治;或有吐涎不止,或有譫妄煩亂者,皆不可治。
天行瘥後,勞復發熱,嘔吐食不下, 蘆根湯 。
蘆根(半升) 生薑(二兩) 橘皮 枇杷葉(各一兩)
㕮咀,水三升,煮一升半,去滓,溫飲一盞,大效。心煩躁加石膏二兩,加水一升,煮二升。
陰陽易證
陰陽易病者,陰陽相感動,其毒氣著人,如換易也。男子病新瘥,女子與之交,女子得病,名曰陽易;女子病新瘥,男子與之交,男子得病,名曰陰易。若二男二女則不相易。然女犯男得病,鮮有死者;男犯女得病,救稍緩則十無一人得生者。若女犯男,男自發勞復,則女不病;男犯女,女自發勞復,則男得病亦輕。富貴之家,雖知其事,後生輕於自恣,犯之多致不救;田野之人,濛濛昧昧,只知傷寒能死人,因此病死者十有三四矣,皆不知其所犯之由,深可傷也。男子女人陰陽易病,其狀身體疼痛,熱上衝胸,頭重不能舉,眼內生眵,四肢拘急,小腹絞痛,手足拳則暴死,其亦有不即死者。若小腹裡急,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百節解離,經脈緩弱,血氣虛,骨髓竭,便吸吸氣力轉少,著床不得動,起止仰人引,歲月死,宜此方, 足甲裩灰散 。
取交接婦人手足甲二十枚,裩近隱處一尺,同燒灰,或米飲調下二錢,日三服。陰頭微腫,小便利為愈;若未愈,灸陰頭一百壯便瘥。陰頭在毛際間,提陰向上,當頭是穴。
女子陽易則取男子手足爪甲,裩近隱處,如前燒服之。可灸毛際橫空上,中央曲骨,一穴百壯。
男子陰易如前法灸,若陰卵縮未下,灸足大拇指旋毛上,小炷七壯,是大敦二穴。男女初得陰陽易病,便服薤根鼠矢湯,出汗有驗。
傷寒口乾喜唾方。
大棗(四十枚,煮,去皮核) 烏梅(肥者十個,去核,為末)
上以棗肉和為丸,含化自然汁。
卷第四
暑病論
龐曰:冬傷於寒,夏至後至三伏中,變為暑病,其熱重於溫也。有如傷寒而三陰三陽傳者,有不依次第傳,如見五臟熱證者,各隨證治之。
暑病表證
暑病 代桂枝並葛根證 。
桂枝 芍藥 知母 生薑(各一兩半) 甘草(一兩) 黃芩(一兩半) 葛根(二兩) 棗(十六枚)
㕮咀,水六升,煮取三升,通口服一盞,相次取汗。
暑病 代麻黃證
桂枝 杏仁 知母(各一兩) 麻黃(三兩) 甘草 黃芩(各一兩)
煎如前法。
暑病 代青龍湯證 。
麻黃(二兩) 石膏(三兩) 知母 桂枝 甘草(各一兩) 杏仁(三十枚) 生薑(一兩半) 棗(十六個)
如前煎服。
暑病 代葛根麻黃證 。
葛根(二兩) 麻黃(一兩半) 桂枝 甘草 知母 黃芩 芍藥(各一兩) 生薑(一兩半) 棗(十六枚)
如前煎服。
暑病三日外至七日,不歇內熱,令人更相染, 大青消毒湯 。
大青 芒硝(各二兩) 山梔子(一兩) 石膏(四兩) 豉(半升) 濕地黃(半升)
㕮咀,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化之,溫服一盞,以熱除為度。
暑病通用白虎,一如傷寒與暍證用之。(方在厥陰證中。)
暑病通用麥奴丸。(方在雜汗證中。)
暑病若吐下後,別見形證,一如傷寒門治之。
暑病噦逆、發斑、瘡豆壞候,一如溫病門治之。(以上四條,先生所論。)
預防熱病急黃賊風, 葛粉散 。
葛粉(二升) 生乾地黃(一升) 香豉(半升)
細末,食後服方寸匕,牛乳蜜湯、竹瀝米飲、烏梅湯任性調下,日三服,有病者日五服。
《素問》載五種暑病
肝熱病者先左頰赤,肺熱病者先右頰赤,心熱病者顏先赤,(顏,額也。)腎熱病者頤先赤,(頤,頰也。)脾熱病者鼻先赤。(土主中央。)病雖未發,見赤色刺之,名曰治未病。
肝熱病者,先小便黃,腹痛多臥身熱。熱爭則狂言及驚,脅滿痛,手足躁,不得安臥,庚辛甚,甲乙大汗,氣逆則庚辛死。刺足厥陰、少陽。其逆則頭痛貟貟,脈引沖頭也。
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熱爭則卒心痛,煩悶喜嘔,頭痛面赤無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氣逆則壬癸死。刺手少陰、太陽。
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心煩顏青,欲嘔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俯仰,腹滿泄,兩頷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氣逆則甲乙死。刺足太陰、陽明。
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熱爭則喘咳,痛起走胸膺背,不得太息,頭痛不任,汗出而惡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氣逆則丙丁死。刺手太陰、陽明,出血如豆大,立已。
腎熱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數飲水身熱。熱爭則項痛貟貟澹澹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氣逆則戊己死。刺足少陰、太陽。諸汗者,至其所勝日汗出也。
龐曰:五種熱病,肝腎二臟有逆證,心脾肺三臟亡逆證。凡五種熱病,二三日逢克未為逆,忌在五六日也。
時行寒疫論
《病源》載從立春節後,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人有壯熱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於冬時,伏寒變為溫病也。從春分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有暴寒,皆為時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其病與溫病、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其治法初用摩膏火灸,唯二日法針,用崔文行解散,汗出愈。不解,三日復發汗,若大汗而愈,不解者,勿復發汗也。四日服藜蘆丸,微吐愈;若病固,藜蘆丸不吐者,服赤小豆瓜蒂散吐之,已解,視病尚未了了者,復一法針之當解。不解者,六日熱已入胃,乃與雞子湯下之愈。無不如意,但當諦視節度與病耳。食不消,病亦如時行,俱發熱頭痛,食病,當速下之;時病當待六七日。時病始得,一日在皮,二日在膚,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熱在胃外而下之,熱乘虛入胃,然要當復下之。不得下,多致胃爛發斑。微者赤斑出,五死一生;劇者黑斑出,十死一生。人有強弱相倍也。病者過日不以時下之,熱不得泄,亦胃爛斑出矣。若得病無熱,但狂言煩躁不安,精神言語不與人相主當者,治法在可水五苓散證中。(此巢氏載治時行寒疫之法焉。溫病、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者。據溫病無摩膏火灸,又有冬溫、瘡豆,更有四時臟腑陰陽毒,又夏至後有五種熱病,時令盛暑,用藥稍寒,故治有殊也。)
時行寒疫治法
初得時行赤色,頭痛項強,兼治賊風走疰寒痹, 趙泉黃膏 。
大黃 附子 細辛 川椒 乾薑 桂枝(各一兩) 巴豆(五十粒)
㕮咀,苦酒漬一宿,以臘月豬膋一斤,煎調火三上三下,去滓收之。傷寒赤色,熱酒調服梧桐子大一枚,又以火摩身數百遍,兼治賊風最良。風走肌膚,追風所在摩之,神效,千金不傳。
崔文行解散 ,時氣不和,傷寒發熱。
桔梗(炒) 細辛(各四兩) 白朮(八兩) 烏頭(炮,一斤)
細末,傷寒服一錢五銖匕,不覺復小增之,以知為度;若時氣不和,旦服一錢五銖匕,辟惡欲省病,一服了去,此時行寒疫通用之。無病者預服,以闢寒為佳,皆酒調下。
藜蘆散 ,闢溫疫傷寒。
藜蘆 躑躅 乾薑(各四分) 牡丹皮 皂角(各五分) 細辛 附子(各三分) 桂枝 硃砂(各一分)
末之,絳囊帶一方寸匕,男左女右,臂上著之。覺有病之時,更以粟米大內鼻中,酒服一錢匕,覆取汗,日再當取一汗耳。
赤小豆瓜蒂散,在厥陰證中。
雞子湯 治熱盛,狂語欲走。
生雞子(七枚) 芒硝(一兩)
井花水一大升,同攪千遍,去沫,頻服之,快利為度。
豬苓散即傷寒門五苓散也,在可水證中。(以上五方,載巢氏治時行寒疫合用之方。)
龐曰:摩膏火灸,可行於西北二方,余處難施,莫若初服解散、赤散之類,如轉發熱而表不解,乃行後四方為佳。天行壯熱,煩悶無汗者, 麻黃葛根湯 。
麻黃(五兩) 葛根(四兩)
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梔子二個,蔥白五寸,豉一撮,煎八分,去滓沫,溫溫相次四五服。取汗,止後服。
天行一二日, 麻黃湯 。(自汗者去麻黃加葛根二兩。)
麻黃(二兩) 石膏(一兩半) 貝齒(五個,無亦得) 升麻 甘草 芍藥(各一兩) 杏仁(四十個)
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八分,溫服。取汗,止後服。
葛根解肌湯 ,汗後表不解,宜服此。(自汗者去麻黃。)
葛根(四兩) 麻黃 芍藥 大青 甘草 黃芩 桂枝(各二兩) 石膏(三兩)
煎如前法。
詔書發汗 白薇散 ,治時氣二三日不解。
白薇(二分) 杏仁(三分) 貝母(三分) 麻黃(七分)
細末,酒調下方寸匕,相次二三服,溫覆汗出愈。湯調亦得。
聖散子方 。(此方蘇子瞻《尚書》所傳,有序文。)
昔嘗覽《千金方》,三建散於病無所不治,而孫思邈特為著論,以謂此方用藥節度,不近人情。至於救急,其驗特異,乃知神物效靈,不拘常制,至理開感,智不能知,今予所得聖散子,殆此類也歟。自古論病,唯傷寒至危急,表裡虛實,日數證候,應汗應下之法,差之毫釐,輒至不救。而用聖散子者,一切不問陰陽二感,或男女相易,狀至危篤者,連飲數劑,則汗出氣通,飲食漸進,神宇完復,更不用諸藥連服取瘥,其餘輕者心額微汗,正爾無恙。藥性小熱,而陽毒發狂之類,入口即覺清涼,此殆不可以常理詰也。時疫流行,平旦輒煮一釜,不問老少良賤,各飲一大盞,則時氣不入其門。平居無病,能空腹一服,則飲食快美,百疾不生,真濟世衛家之寶也。其方不知所從來,而故人巢君谷世寶之,以治此疾,百不失一二。余既得之,謫居黃州,連歲大疫,所全活至不可數。巢君初甚惜此方,指江水為盟,約不傳人,余竊隘之,乃以傳蘄水人龐君安常。龐以醫聞於世,又善著書,故以授之,且使巢君之名與此方同不朽也。其用藥如下。
肉豆蔻(十個) 木豬苓 石菖蒲 茯苓 高良薑 獨活 柴胡 吳茱萸 附子(炮) 麻黃 厚朴(姜炙) 藁本 芍藥 枳殼(麩炒) 白朮 澤瀉 藿香 吳術(蜀人謂蒼朮之白者為白朮,蓋茅朮也,而謂今之白朮為吳術) 防風 細辛 半夏(各半兩,薑汁製) 甘草(一兩)
銼焙作煮散,每服七銖,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熱服。余滓兩服合為一服,重煎,皆空心服。
治時氣傷寒,頭痛身熱,腰背強引頸,及中風口噤;治瘧不絕,婦人產中風寒,經氣腹大, 華佗赤散方 。
丹砂(二分) 蜀椒 蜀漆 乾薑 細辛 黃芩 防己 桂枝 茯苓 人參 沙參 桔梗 女萎 烏頭 常山(各三分) 雄黃 吳茱萸(各五分) 麻黃 代赭(各十分)
除細辛、丹砂、乾薑、雄黃、桂外,皆熬治作散,酒服方寸匕,日二;耐藥者二匕,覆令汗出。治瘧先發一時服藥二匕半,以意消息之。
烏頭赤散 ,治天行疫氣病。
烏頭(六分) 皂角 雄黃 細辛 桔梗 大黃(各一兩)
細末,清酒或井花水服一刀圭,日二,不知稍增,以知為度。除時氣不和,一日進一服。牛馬六畜中天行瘴疫,亦以方寸匕。人始得病,一日時服一刀圭,取兩豆許,內鼻孔中。
斑豆瘡論
龐曰:天行豌豆瘡,自漢魏以前,經方家不載,或云建武中南陽徵虜所得,仍呼為虜瘡。其後名醫雖載發斑候,是發汗吐下後,熱毒不散,表虛里實,熱氣燥於外,故身體發斑。又說豌豆疱瘡,表虛里實,一如發斑之理。別云熱毒內盛,攻於臟腑,餘氣流於肌肉,遂於皮膚毛孔中,結成此瘡。既是裡實,熱毒內盛,則未發及欲發,瘡斑未見,皆宜下之也;瘡已瘥,則再下之。此病有兩種。一則發斑,俗謂之麻子,其毒稍輕;二則豌豆,其毒最重,多是冬溫所變。凡覺冬間有非節之暖,瘡毒未發,即如法下之,次第服預防之藥,則毒氣內消,不復作矣;有不因冬暖,四時自行者,亦如法下之。古方雖有治法,而不詳備,疑當時毒熱未甚,鮮有死者耶。近世此疾,歲歲未嘗無也,甚者夭枉十有五六,雖則毒氣內壞不治,因醫為咎,又大半矣。若身疼壯熱頭痛,不與小汗,何由衰散?大腑久秘,毒攻腰脅,或心腹脹滿,不與微利,何由釋去?故當消息汗下。然則寒藥固不當行,溫藥反增熱毒,若熱勢大盛,脈候洪數,涼性之藥,不阻表裡氣,亦可通用;若寒氣阻礙,脈候浮遲,則溫性之藥,不阻表裡氣者,可冀冰釋。云不可汗下寒熱之藥,只可紫草一味者,乃滯隅之流,只是遭逢輕疾,以自瘥為功,若值重病,則拱手待斃矣。世有權貴,自信不任人拘忌,冷熱汗下,病或不救,則責醫謬誤,斯又可為傷嘆。夫調瑟者必當移柱,故用古方,附以愚見,為斑豆方,以小兒多染此患,故專用小湯劑,大人可倍用之。
溫病發斑治法(小兒證附)
冬月觸冒寒毒者,至春始發病。病初至表,或已發汗吐下,而表證未罷,毒氣不散,故發斑瘡。又冬月天氣溫暖,人感乖候之氣,未即發病,至春又被積寒所折,毒氣不得泄,至夏遇熱,其春寒已解,冬溫毒始發,出於肌膚,斑爛隱𤺋如錦文也。
治溫毒發斑,大疫難救,兼治豌豆瘡不出, 地黃膏 。
濕地黃(四兩) 好豉(半升)
以豬膏一斤和勻,露一宿,煎五七沸,令三分去一,絞去滓,下雄黃末一錢匕,麝香末半錢匕,攪勻,稍稍盡飲之,毒從皮中出則愈。小兒斟酌服。
冬溫未即發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得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於肌中,斑爛隱𤺋如錦紋,而咳悶嘔吐清水,宜服 黃芩麻黃湯 。
葛根 橘皮 杏仁(生) 麻黃 知母 黃芩 甘草(各半兩)
㕮咀,水二升,煮八合,去滓,溫溫分減服之。嘔吐先定,便宜消息;不嘔者去橘皮。
肺腑臟熱,暴發氣斑,(不可作煮散。) 香豉石膏湯 。
香豉(二合) 蔥須(一兩) 石膏(二兩) 梔子(三分) 生薑(二兩) 大青 升麻 芒硝(各三分)
㕮咀,水三升,煮取一升三合,去滓,下芒硝,溫溫分減服。
溫病發斑,赤斑者五死一生,黑斑者十死一生,大疫難救,黑奴丸主之。(方在雜汗證中。)
冬溫至夏發斑,咳而心悶,嘔清汁,眼赤口瘡,下部亦生瘡,或自下利, 黃連湯 。
黃連(一兩) 橘皮 杏仁(麩炒) 枳實 麻黃 葛根 厚朴 甘草(各一分)
㕮咀,水三升,煮一升二合,去滓,溫溫分減服。下利先止,別當消息。小兒斟酌。
天行發斑瘡,須臾遍身,皆戴白漿,此惡毒之氣。世人云永徽四年,此瘡自西域東流於海內,但煮葵菜蒜齏啖之則止,鮮羊血入口即定。初患急食之,作菜下飯亦得。
小兒時行瘡豆,恐相傳染,先服 漏蘆湯 下之。本治熱毒癰疽,赤白諸丹,熱毒瘡癤。(以下皆是小兒湯劑。)
漏蘆葉(無,以山梔子代之) 連翹 白蘞 甘草 芒硝(各一分) 升麻 枳實 麻黃 黃芩(各一分半) 大黃(四分)
㕮咀,水二升,煮一升半,下大黃,煮一升,去滓,下芒硝,分減服,以利為度。大人服可倍作。(大黃水浸,少時和水下之。)
龐曰:凡覺冬溫,至春夏必發斑豆,小兒輩須服漏蘆湯下之,得下後,逐日空心飲甘草汁。三歲以上一盞,兒小減之,直候腹疼乃止;未疼可飲至十日,則永不發。或下後飲羊血一盞,則不發。
治時行豌豆瘡, 樺皮飲子 。
樺皮二兩,細切,水一升,煮至半升,去滓飲汁,分減服。
龐曰:初得病,便驚狂不眠,渾身漐然汗出,問之身不憎寒,亦不惡風,其脈如數,以漏蘆湯下之;不甚數者,以大承氣湯下之。非但瘡豆,傷寒亦然。
治豆瘡毒氣不出,煩悶,熱毒氣攻腰,或腹脅痛不可忍,大便不通, 五香湯 主之。
麝香(半分) 木香 丁香 沉香 乳香(各一分) 芍藥 枳實 射干 連翹 黃芩 麻黃 升麻 甘草(各半兩) 大黃(一兩)
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竹瀝半盞,煎八分,去滓,下朴硝一錢匕和服,以利為度。
天行熱氣生瘡疱,身痛壯熱, 水解散 。
麻黃(一兩) 黃芩 桂枝 甘草(各半兩)
細末,暖水調下二錢匕,小兒一錢,覆令小汗。熱氣在表,已發汗未解,或吐下後,熱毒不散,煩躁謬語,此為表虛里實,熱氣躁於外,故身體發斑如錦紋;或不因汗下,始得病一二日便發,皆由溫疫熱毒氣使然也。甚則發豌豆瘡,其色白或赤,發於皮膚,頭作漿戴白膿者,其毒則輕;有紫黑色作根隱隱在肌肉裡,其毒則重,十死一生,甚者五內七竅皆有瘡形如豌豆,故以名焉。脈洪數者,是其候也。
天行熱毒未解,欲生豌豆,發熱疼痛,宜服解肌出汗 葛根石膏湯 。
葛根 麻黃(各一兩) 石膏(二兩) 黃芩 芍藥 桂枝 甘草(各半兩)
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八分,溫服,取小汗。(自汗者去麻黃。)
斑豆始有白疱,忽搐入腹,漸作紫黑色,無膿,日夜叫煩亂者, 鬱金散 。
鬱金一枚(甘草一分,水半碗,煮乾,去甘草,片切,焙乾為細末) 真腦子(炒,半錢)
同研,每一錢匕,以生豬血五七滴,新汲水調下,不過二服。甚者毒氣從手足心出,如癰狀乃瘥,此是五死一生候也。
此患小便澀,有血者中壞也。瘡黑黶無膿,十死不治;斑豆煩喘,小便不利, 鱉甲湯 。
燈心(一把) 鱉甲(二兩)
水一升半,煎六合,去滓,溫分作二服。
斑豆定煩喘, 淡竹瀝飲子 。
淡竹瀝
暖飲之,煩喘自汗,瘡不作黑厭,可治。
定煩喘, 麻黃甘草湯 。
麻黃 杏仁 桑白皮 甘草(各一分)
㕮咀,水一升,煎四合,放溫分減服。若脈數有熱,以竹瀝代水一半煎之,嗽或喉痛加射干一分。
斑豆瘡出不快, 紅花湯 。
紅花子(一合,槌碎)
水半升,煎百沸,去滓,分減服之。
斑豆服涼藥太過,咳嗽,手足冷,脈遲, 甘草乾薑湯 。
乾薑(半兩) 甘草(一兩)
㕮咀,水一升半,煎六合,分作二服。
常行瘡豆, 紫草湯 最良。患其服之太少不能中病,但多槌切好紫草。(以湯沃之,用物合定,候溫去滓,分減服。每紫草半升,用湯一升為准也。)
斑豆已出,不可止爾,發表更增斑爛,以表虛故也。
豌豆瘡欲出, 甘草湯 。
甘草(四兩)
細銼,水二升,煎一升,去滓,分減溫服。覺腹中微利即止。
油飲子 飲清油一升即不生。
豌豆斑瘡不快,表裡不解,煩喘,大便秘氣攻腹滿, 犀角升麻湯 。
麻黃(一分半) 木香 犀角 升麻 芍藥 甘草 杏仁 枳實 雄黃(各一分) 大黃(半兩) 麝香(一錢)
㕮咀,水二升,煎一升半,下大黃,再煎一升,去滓,下雄麝末沸勻,分作三服,以大便通為度。
瘡已出定方 。
芒硝 豬膽
和研勻塗之,勿動痂落無瘢,仍臥黃土末上良。
天行瘡豆,預服此則不發, 三豆飲子 。
赤小豆 黑豆 綠豆(各一升) 甘草(一兩)
淨淘水八升,煮熟,逐日空心任性食豆飲汁七日,永不發。
瘡豆發斑,下利赤黃或膿血,遍身發熱, 梔子薤豉湯 。
好豉(半升) 薤白(二兩) 肥梔子(十六枚)
水二升半,煮梔子、薤白將爛,下豉再煮十數沸,去滓,分減服。解下惡物瘥。
卷第五
天行溫病論
龐曰: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者,皆由冬時觸冒寒毒所致。自春及夏至前為溫病者,《素問》、仲景所謂傷寒也。有冬時傷非節之暖,名曰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即時發病溫者,乃天行之病耳。其冬月溫暖之時,人感乖候之氣,未即發病,至春或被積寒所折,毒氣不得泄,至天氣暄熱,溫毒乃發,則肌肉斑爛也。又四時自受乖氣,而成腑臟陰陽溫毒者,則春有青筋牽,夏有赤脈㩌,秋有白氣貍,冬有黑骨溫,四季有黃肉隨,治亦別有法。《難經》載五種傷寒,言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隨經所在而取之。中風木,傷寒金,熱病火,濕溫水,溫病土,治之者各取其所屬。據《難經》溫病,本是四種傷寒,感異氣而變成溫病也。土無正形,因火而名,故以溫次熱也。土寄在四維,故附金木水火而變病,所以王叔和云: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更遇於風熱,變成風溫;陽脈洪數,陰脈實大,更遇其熱,變成溫毒,溫毒為病最重也;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更遇濕氣,變為濕溫;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變成溫瘧,斯乃同病異名,同脈異經者也。故風溫取足厥陰木、手少陰火,溫毒專取手少陰火,溫瘧取手太陰金,濕溫取足少陰水、手少陰火,故云隨經所在而取之也。天行之病,大則流毒天下,次則一方,次則一鄉,次則偏著一家,悉由氣運郁發,有勝有伏,遷正退位,或有先後。天地九室相形,故令升之不前,降之不下,則天地不交,萬化不安,必偏有宮分,受斯害氣,莊子所謂運動之泄者也。且人命有遭逢,時有否泰,故能偏著一家。天地有斯害氣,還以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備之,命曰賢人知方矣。
闢溫疫論
療疫氣令人不相染,及闢溫病傷寒 屠蘇酒 。(通俗文曰:屋平曰屠蘇。《廣雅》云:屠蘇,庵也。然屠蘇平而庵圓,所以不相同,今人寒月廳事下作版閣是也。尊貴之家,閣中施羽帳錦幃,聚會以禦寒,故正旦會飲闢溫酒,而以屠蘇為名也。)
大黃 桂枝 桔梗 川椒(各十五銖) 白朮(十銖) 烏頭 菝葜 防風(各六銖)
㕮咀,縫囊盛,以十二月晦日早,懸沉井中至泥,正旦平曉,出藥置酒中,屠蘇之東,向戶飲之。屠蘇之飲,先從小起,多少自任。一人飲一家無病,一家飲一里無恙。飲藥酒三朝,還置井中。若能歲歲飲,可代代無病,當家內外井皆悉著藥,闢溫氣也。忌豬肉、生蔥、桃李、雀肉等。
闢溫粉
芎 術 白芷 藁本 苓陵香(等分)
為末,每一兩半入英粉四兩,和勻,常撲身上,無英粉蚌粉亦可。凡出汗大多,欲止汗,宜此法。
入溫家令不相染, 研雄黃並嚏法 。
水研光明雄黃,以筆濃蘸塗鼻竅中,則疫氣不能入,與病人同床亦不相染。五更初洗面後及臨時點之。凡溫疫之家,自生臭穢之氣,人聞其氣即時以紙筋探鼻中,嚏之為佳。不爾,邪氣入上元宮,遂散百脈而成斯病也。以雄黃點之,則自不聞其氣,並闢諸惡怪夢神良。
常以雞鳴時,存心念 四海神名 三七遍,闢百邪惡鬼,令人不病溫。
東海神阿明 南海神祝融 西海神巨乘 北海神禺強
每入病人室,存心念三遍,口勿誦。
古今名賢傳,許季山所撰 千敷散 ,闢溫疫惡疾,不相染著。
附子(一個,一分者) 細辛 乾薑 麻子 柏實(各一分)
細末,和入柏實、麻子令勻,酒服方寸匕。服藥一日,十年不病;二日二十年不病;三日三十年不病,受師法保應。三日服之,歲多疫則預服之。不飲酒,井花水服亦得。忌豬肉、生菜。
闢溫 殺鬼丸 ,薰百鬼惡氣。
雄黃 雌黃(各二兩) 羖羊角 虎頭骨(各七兩) 龍骨 鱉甲 陵鯉甲 蝟皮(各三兩) 樗雞(十五枚,無,以芫青五枚代) 空青(一兩,無,以石綠代) 川芎 真硃砂(各五兩) 東門上雞頭(一枚)
細末,以臘二十兩並丸,雞頭大,正旦門前燒一丸,男左女右,臂上帶一丸,闢百惡;獨弔喪問死,吞下一丸,小豆大;天陰大霧,燒一丸於門牖前,極佳。
務成子 螢火丸 ,主闢疾病惡氣,百鬼虎狼,蛇虺蜂蠆諸毒,五兵白刃,盜賊凶害。
昔冠軍將軍武威太守劉子南從尹公受得此方,永平十二年於虜界交戰敗績,士卒掠盡,子南被圍,矢如雨,未至子南馬數尺,矢輒墮地,虜以為神人,各解圍而去。子南以方教子及諸兄弟為將者,皆未嘗被傷,累世秘之。漢末青牛道士得之,以傳安定皇甫隆,隆傳魏武帝,乃有人得之,故一名冠軍丸,一名武威丸。(曾試此法,一家五十餘口俱染病,唯四人帶者不染。)
螢火 鬼箭(削取皮羽) 蒺藜(各一兩) 雄黃 雌黃 礬石(各二兩) 羖羊角 鍛灶灰 鐵錘柄(入鐵處燒焦,各一兩半)
為末,以雞子黃、丹雄雞冠一具和之,如杏子大,作三角絳囊盛五丸,帶左臂,若從軍,繫腰下勿離身,若在家,掛戶之上,闢絕賊盜溫疫,神良。
劉根別傳曰:潁川太守到官,民大疫,掾吏死者過半,夫人、郎君悉病。府君從根求消除疫氣之術,根曰:寅歲泄氣在亥,今年太歲在寅,於聽事之亥地,穿地深三尺,廣與深同,取沙三斛著中,以淳酒三升沃其上。府君從之,病者即愈,疫氣遂絕。(於聽事取太歲六合之地也。)
青筋牽證
春三月青筋牽證,其源自少陰、少陽。從少陰而涉足少陽,少陽之氣始發,少陰之氣始衰,陰陽怫鬱於腠理皮毛之間,因生表裡之痾。因從足少陽發動及少陰,則臟腑受癘而生其病。
肝腑臟陰陽毒氣病,頸背雙筋牽急,先寒後熱,其病相反。若腑虛為陰邪所傷者,則腰強急,腳縮不伸,腑中欲折,眼中生花,此法主之。(不可作煮散。)
柴胡地黃湯
柴胡(二兩半) 生地黃(五合半) 香豉(五合) 生薑 石膏(各四兩) 桂枝(半兩) 大青 白朮 芒硝 梔子仁(各一兩半)
㕮咀,水七升,煎三升,去滓,下芒硝,溫飲一盞,日三四服,未瘥再作。
肝腑臟陰陽溫毒病,頸背牽急,先寒後熱,其病相反。若臟實則為陽毒所損,眼黃,頸背強直,若欲轉動,即合身回側。(不可作煮散。)
石膏竹葉湯
淡竹葉(二升) 梔子仁 黃芩 升麻 芒硝(各一兩半) 細辛 玄參(各半兩) 石膏(四兩) 車前草(一升,葉)
㕮咀,水六升,先下竹葉、車前草,煮四升,去滓,下諸藥,煮二升,去滓,
下芒硝化勻,溫飲一盞。
赤脈㩌證
夏三月,行赤脈㩌病,其源自少陰、太陽。
心腑臟陰陽溫毒氣,身熱,皮肉痛起,其病相反。若臟實則為陽毒所侵,口乾舌破而咽塞;若腑虛則為陰邪所傷,戰掉不定而驚動。(不可作煮散。) 石膏地黃湯
石膏 生葛根(各四兩) 麻黃(二兩) 玄參(三兩) 知母(半兩) 梔子仁 大青 黃芩 芒硝(各一兩半) 濕地黃(半升)
㕮咀,水九升,取四升,去滓,下芒硝烊化勻,溫飲一盞,日三四服。
黃肉隨證
四季月終,餘十八日行黃肉隨病。其源從太陰、陽明相格,節氣相移,三焦寒濕不調,四時關格而起,則臟腑之痾隨時而受癘,陽氣外泄,陰氣內伏。
脾腑臟溫毒病,陰陽毒氣,頭重項直,皮肉強,其病相反。臟實則陽疫所傷,蘊而結核,起於頸下,布熱毒於分肉之中,上散入髮際,下貫顳顬,隱隱而熱,不相斷離,(不可作煮散。)
玄參寒水石湯 。
羚羊角屑 大青(各一兩) 升麻 射干 芒硝(各一兩半) 玄參(四兩) 寒水石(二兩半) 梔子仁(二兩)
㕮咀,水七升,煎至三升,去滓,下芒硝烊化勻,溫飲一盞,日三四服。
扁鵲云:灸肝脾二俞,主治四時隨病。
白氣貍證
秋三月行白氣貍病,其源從太陽系於太陰。太陰受淫邪之氣,則經絡壅滯,毛皮堅豎,發泄邪氣,則臟腑傷溫,隨狀受癘。
肺腑臟溫病,陰陽毒氣,其病相反。若腑虛則陰邪所傷,乍寒乍熱,損肺傷氣,暴嗽嘔逆,(不可作煮散。)宜 石膏杏仁湯 。
石膏(四兩) 杏仁 前胡(各二兩) 甘草(一兩) 梔子仁 麻黃 紫菀 桂枝 大青 玄參 葛根(各一兩半)
㕮咀,水九升,煎四升,溫飲一盞,日三四服。
肺腑臟溫病,陰陽毒氣,其病相反。若臟實則為陽毒所損,體熱生斑,氣喘引飲,(不可作煮散。)宜 石膏蔥白湯 。
豉(半升) 蔥白連須(二兩) 石膏 生薑(各四兩) 梔子仁 升麻 大青 芒硝(各一兩半)
㕮咀,水八升,煎三升半,去滓,下芒硝烊化勻,溫飲一盞,日三四服。
黑骨溫證
冬三月行黑骨溫病,其源從太陽、少陰,相搏蘊積,三焦上下壅塞,陰毒內行,臟腑受客邪之氣,則病生矣。
腎腑臟溫病,陰陽毒氣,其病相反。若腑虛則為陰毒所傷,裡熱外寒,意欲守火而引飲,或腰痛欲折。腎腑臟溫病,陰陽毒氣,其病相反。若臟實則為陽毒所損,胸脅切痛,類如刀刺,心腹膨脹,服冷藥瘥過而便洞泄,(不可作煮散。) 苦參石膏湯 。
苦參 生葛(各二兩) 石膏 濕地黃(各四兩) 梔子仁 茵陳 芒硝(各一兩半) 香豉 蔥白(各半升)
㕮咀,水八升,煎三升半,去滓,下芒硝烊化勻,溫飲一盞,日三四服。
扁鵲云:灸脾肝腎三腧,治丹毒、黑骨溫之病。
知母解肌湯 療溫熱病,頭痛,骨肉煩疼,口燥心悶;或是夏月天行毒,外寒內熱者;或已下之,餘熱未盡者;或熱病自得利,有虛熱煩渴者。
麻黃 甘草(各一兩) 知母 葛根(各一兩半) 石膏(三兩)
㕮咀,水三升,煎一升,去滓,溫飲一盞。若已下及自得利下,虛熱未除者,除麻黃加葛根成三兩,病常自汗者,亦如此法加葛根。無汗而難得汗者,加麻黃成一兩半;因變泄者,除麻黃加白薇、人參各一兩,加水四升,煎至一升半。
溫病噦方論
伏熱在胃,令人胸滿氣逆,逆則噦;若大下後,胃中虛冷,亦致噦也。
溫病有熱,飲水暴冷啘, 茅根葛根湯 。
茅根 葛根(各半升)
水四升,煮二升,去滓,溫飲一盞。
溫病熱未除,重被暴寒,寒毒入胃,蘊結不散變啘, 梓皮飲子 。
單煮梓皮汁,稍稍飲之佳。
溫病積飲冷,冷結胃中,熱入腎中,變壯熱大啘者,服梓皮湯。夫腎中有熱者,病瘥後,足心皮喜剝脫去,頭髮禿落,是其證也。
溫病胃冷變啘, 茅根橘皮湯 。
白茅根(半升) 橘皮(一兩半) 桂枝 葛根(各一兩)
㕮咀,水三升,煎去半,去滓,溫飲一盞,啘止停後服。微有熱,減桂半兩。(微有熱,宜去桂,加生薑二兩。)
溫病有熱,飲水暴冷啘, 枇杷茅根湯 。
枇杷葉 茅根(各半升)
水四升,煮去半,去滓,稍熱飲之一二盞。(以上四方,皆不可作煮散。)
溫病者,此熱入腎,腎臟惡燥,熱盛則腎燥,腎燥故渴,引飲而自救也。
葳蕤湯 療冬溫,及春月中風傷寒,發熱,頭眩痛,咽乾舌強,胸中痛,心胸痞滿,腰背強。
葳蕤 白薇 麻黃 獨活 大杏仁(生) 芎藭 甘草 青木香 葛根(各一兩) 石膏(一兩半)
㕮咀,水五升,煎二升半,去滓,飲一盞,通口服之,取汗。若一寒一熱者,加朴硝半兩,大黃一兩半,朴硝末後下。
黃病證
黃病者,一身盡痛,發熱,面色洞黃。七八日後,結熱里有血,當下之如㹠肝狀。(有血必狂,宜抵黨湯;如黃病自下血,亦有自愈者。)其人小腹滿急,若眼睛澀痛,鼻骨疼,兩膊及項強,腰背急,則是黃候。大便澀,但得小便利,則不慮死矣。不用大便多,多則心腹脹,為不佳。此由寒濕在表,則熱蓄於脾胃,腠理不開,瘀熱與宿谷相搏,鬱蒸不得消散,則大小便不通,故身體面目皆變黃色。黃候其寸口近掌無脈,口鼻氣冷者死。
療諸黃 膏發煎 。
亂髮(兩雞子大) 豬膋(八兩)
二味煎令發消盡,研絞去滓,分二服,病從小便去。有人再病,胃中干糞下便瘥。
又方
瓜蒂二十七個,水一升,煎去半,頓服之。
黃疸目黃不除, 瓜丁散 。
瓜丁細末。
含水畜豆許,深入鼻中,黃水出盡為度。
孫真人曰:凡遇天行熱病,多內熱著黃,但用瓜丁散內鼻中,黃水出乃愈,即於後不復患病黃矣。常須用心警候病人四肢身面,微似有黃氣,即速行瓜丁散,不可令散漫,失候必大危矣。特忌酒面、色欲,犯者死。
黃家日晡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膀胱急,小腹滿,身體盡黃,額上反黑,足下熱。因作黑癉,大便必黑,腹臚脹滿如水狀,大便黑溏者,此女勞之病,非水也。腹滿者難療。 硝石礬石散。
硝石 礬石
等分搗篩,以大麥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重衣覆取汗,病隨大小便去,小便正黃,大便正黑也。大麥則須是無皮麥者。《千金方》云:硝石二分,熬令燥;礬石一分,熬令燥,故注之。
傷寒感異氣成溫病壞候並瘧證
病人素傷於風,因復傷於熱,風熱相搏,則發風溫。四肢不收,頭痛身熱,常自汗出不解,治在少陰、厥陰。(少陰火,厥陰木。)不可發汗,汗出則譫語,內煩擾不得臥,善驚,目光無精。治之復發其汗,如此者醫殺之耳。
風溫之為病,脈陰陽俱浮,汗出體重,其息必喘,嘿嘿但欲眠。下之則小便難,發汗則譫語,加溫針則耳聾難言,但吐下之則遺尿,宜葳蕤湯。(方在溫病噦方論中。)因發汗後,身體不惡寒,而反惡熱,無下證者,名曰風溫, 知母石膏湯 。
知母(一兩) 石膏(一兩半) 葛根 葳蕤(各三分) 甘草 黃芩 升麻 人參 杏仁 羌活 防風(各半兩)
㕮咀,水三升,煎一升半,去滓,溫飲一盞,通口與之取汗。
病人素傷於寒,因復傷於寒,變成溫瘧,寒多熱少者,華佗赤散主之。(在寒疫治法中。)
寒熱相半者, 丹砂丸 。(兼治間日瘧子。)
丹砂 人參(各一錢) 附子(一個,半兩者)
細末,蜜丸梧桐子大,煎竹葉湯,吞下二三十丸,發前三服。中病則吐,或身習習麻木,未中病加至四十丸。間日發前如法服,中病即止。
溫瘧內熱甚,昏昏嘿嘿者,麥奴丸主之。(方在可汗門中。)
溫瘧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煩疼,時嘔, 白虎加桂枝湯 。
石膏(四兩) 知母(一兩半) 甘草(半兩) 粳米(一合半) 桂枝(三分)
㕮咀,水三升半,煮米熟,去米下藥,取一升半,溫飲一盞。
溫瘧之為病,先熱後寒。
病人嘗傷於濕,因而中暍,濕熱相搏,則發濕溫。病苦兩脛逆冷,腹滿,又胸頭目痛苦妄言,治在少陰,不可發汗。汗出則不能言,耳聾,不知痛所在,身青而色變,名曰重暍,如此者醫殺之耳。
治濕溫如前證者,白虎湯主之。(方在傷寒厥陰門中。)
濕溫多汗,妄言煩渴, 石膏甘草散 。
石膏 甘草(等分)
細末,漿水調下二錢匕,日三服。
龐曰:愚醫昧於冷熱之脈,見足脛冷,多行四逆輩,如此醫殺者不可勝計。濕溫脈小緊,有如傷寒脈,但證候有異,數進白虎,則脛自溫而瘥也。
病人素傷於熱,因復傷於熱,變為溫毒。溫毒為病最重也。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小柴胡證罷,此為壞證,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寸口脈洪而大,數而滑,洪大榮氣長,數滑胃氣實,榮長即陽盛,怫鬱不得出,胃實即牢難,大便苦幹燥,三焦閉塞,津液不通。醫復發汗,令陽氣盛不周;復重下之,大便遂秘,小便不利。榮衛相搏,五心煩熱,兩目如火,鼻乾面赤,舌燥齒黃而大渴,過經成壞病。(巢氏亦載此一候,今列入證中,經手神效方附。)治如前證。
三黃石膏湯
石膏(一兩,研) 黃連 黃柏 黃芩(各半兩) 香豉(二合半) 梔子(五個) 麻黃(三分)
㕮咀,水三升,煎取一升,分三服。未中病,再一劑,其效如神。
《深師方》曰:傷寒已八九日,三焦生熱,其脈滑數,昏憒,身熱沉重拘急,或時呻吟。欲攻內則沉重拘急,由表未解,直用汗藥則毒因加劇。古方無表裡兼療者,思以三黃湯解其內,有所增加,以解其外,故用三黃石膏湯。
論曰:傷寒發汗,或下或誤,後三焦熱,脈候洪數,譫語不休,晝夜喘息,鼻中屢衄血,而疾勢不解,身目如發黃,狂躁欲走,宜三黃石膏湯。
以上四種溫病,王叔和所謂同病異名,同脈異經者也。風溫與中風脈同,溫瘧與傷寒脈同,濕溫與中濕脈同,溫毒與熱病脈同,唯證候異而用藥有殊耳,誤作傷寒發汗者,十死無一生。
敗壞別行方
天行病經七日以上,熱勢彌固,大便秘澀,心腹痞滿,食飲不下,精神昏亂恍惚,狂言譫語,其脈沉細,眾狀之中,無一可救,決計 附子鱉甲湯 。(不可作煮散。)
鱉甲 白蘚皮 茵陳(各半兩) 細辛 桂枝 白朮 吳茱萸 附子 枳實(各一分) 大黃(三分) 生薑(一兩)
㕮咀,水三升,煮一升,溫作三服。
傷寒將理失節,服冷藥太多,伏熱在臟,手足厥逆,爪甲稍青,恐陽氣漸衰成陰毒氣,踟躕之間,變入狐惑,面色斑斑如錦紋, 木通桂枝湯 。
木通 桂(各一兩) 吳茱萸 細辛(各一分) 甘草(半兩) 蔥白(六莖) 棗(九個)
㕮咀,水二升半,煎一升二合,去滓,溫作四服。
傷寒三七日至四七日,勞痟不歇,熱毒不止,乍熱乍寒,乍瘥乍發,動作如瘧, 鱉甲恆山湯 。
鱉甲 恆山 牛膝(各三分) 大青 牡丹(各半兩) 石膏(二兩) 烏梅肉 甘草(各一分) 淡竹葉 豉 生麥門冬 生地黃(各二合半)
㕮咀,水五升,煎二升半,溫飲一盞。
傷寒八九日不瘥,名曰敗傷寒,諸藥不能治者, 鱉甲犀角湯 。
鱉甲 升麻 柴胡 烏梅肉 枳實 犀角屑 黃芩(各半兩) 甘草(一分) 生地黃(二合半)
㕮咀,水三升,煎一升半,分五服,日三夜二。
敗傷寒,頭痛骨肉痛,荒言妄語,醫所不能療者,用前黑奴丸主之。(方在雜汗證中。)
龐曰:有人患時氣,經六七日,因發狂,遂眼瞪不瞬,手攣膕曲,口噤或有張口者,冥冥不知人事,口鼻氣絕,但心頭溫,面色和,六脈皆動,一如屍厥,如此不省五六日。因作成敗計,救用風引湯加附子,灌下兩服遂省。
風引加附子湯
寒水石 石膏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滑石(各六錢) 附子(一個) 龍骨 大黃 乾薑(各四錢) 甘草 牡蠣粉(各二錢) 桂枝(三錢)
粗末,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飲之。
小兒傷寒證
小兒傷寒發熱,自汗多啼, 葛根芍藥湯 。
葛根(三分) 芍藥 甘草 黃芩 桂枝(各半兩)
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六分,去滓,溫溫作二服,相次與之。熱盛者,去桂,加升麻半兩。無汗者,加麻黃一兩。喘者,加杏子半兩。
龐曰:小兒傷寒,始因壯熱不除,被湯丸下後,其項強眼翻,弄舌搐搦,如發癇狀,久則哽氣,啼聲不出。醫以為驚風,屢服硃砂、水銀、牛黃、錄粉、巴豆、竹瀝之類,藥皆無驗。此由誤下後,毒氣結在心胸,內熱生涎,涎裹諸藥,不能宣行所致也, 蕩涎散 。
粉霜(一錢) 膩粉(二匣) 芫花(一分)
細末,暖漿水調下,一歲半錢,病勢大者再服。白色著底者,粉霜也,宜盡嚾之。良久得睡,取下黑黃涎裹包丹砂之類,皆成顆塊,啼聲便出,立安。
龐曰:小兒結胸,亦如前狀,但啼聲出,醫亦多作驚風治之。其脈浮滑,試以指按心下,則痛而啼,宜半夏黃連栝蔞湯斟酌服,當下黃涎便瘥。(方在結胸門中。)
小兒傷寒,蒸起風熱,發癇,手足搐掣不省, 蛇皮湯 。
麻黃 大黃 牡蠣 黃芩(各四錢) 寒水石 白石脂 赤石脂 石膏 紫石英 滑石(各八錢) 人參 桂枝 龍齒(各二錢) 甘草(三錢) 蛇蛻皮(一錢)
粗末,每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溫分二服,熱多者進三服,以水並竹瀝中半煎,尤佳。
小兒傷寒後,胃中有熱,煩悶不食,至日晚潮熱頰赤,躁亂嘔吐, 蘆根湯 。
生蘆根 生茅根 赤茯苓 子芩 麥門冬 甘草 生薑(各一分) 小麥 糯米(各二百粒)
細銼,水一升二合,煎六合,去滓,分三服,立效。
小兒傷寒,咳嗽,胸膈痰壅,喉中呀呷聲, 射干湯 。
射干 麻黃 紫菀 桂心 半夏(各半兩) 甘草(一分)
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汁少許,煎六分,去滓,入蜜半匕烊化勻,溫作二服。
又方, 甜葶藶湯 。
甜葶藶(炒) 杏仁(炒) 麻黃(各等分)
粗末,每二錢水一盞,煎五分,溫溫分減服。
小兒傷寒後,盜汗,體熱咽乾, 犀角黃耆湯 。
犀角屑 茯神 麥門冬 黃耆 人參(各半兩) 甘草(一分)
粗末,每三錢水一盞,煎五分,溫溫服。
小兒傷寒里不解,發驚妄語,狂躁潮熱, 鉤藤大黃湯 。
鉤藤皮 當歸 甘草(炙) 芍藥(各半兩) 大黃(三分)
粗末,每三錢水一盞,煎六分,溫溫服,以利為度。難利者,間茵陳丸服。(方在傷寒門中。)此方不唯治傷寒,常時小兒傷食,作驚發癇,不乳,溫壯⿰口孜啀,皆可斟酌與服,以利為度。
卷第六
傷寒雜方
冬夏傷寒,發汗極效, 時雨散 。(冬春及夏初行之大驗。)
蒼朮(四兩) 甘草 麻黃(各二兩) 豬牙皂角(四挺)
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三兩沸,和滓溫服,蓋覆取汗出,立效。但是時行寒疫,皆宜服此,可多合以拯貧民。
傷寒頭痛, 玄精石方 。
石膏 太陰玄精石(各一兩) 麻黃(二兩) 甘草(半兩)
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竹葉二七片,煎七分,去滓,溫飲,不計時候。
傷寒頭痛不止, 瓜蒂牙硝散 。
藜蘆(一錢) 瓜蒂(三錢) 牙硝(二錢) 腦麝(各少許)
細末,吹少許入鼻,得嚏則愈。
時氣八九日,喘悶煩躁, 麻黃杏子湯 。
桔梗 麥門冬(各一兩) 麻黃(一兩半) 杏仁 黃芩 甘草(各三分)
粗末,每五錢,水一盞半,煎八分,溫溫日可四五服。
時氣腦熱,頭疼不止, 朴硝散 。
川朴硝,研,生油調塗頂上。
時氣豌豆瘡出不快,心神煩悶, 犀角五香湯 。
犀角屑 丁香 乳香 木香(各半兩) 玄參 升麻(各一兩) 麝香(一分)
粗末,每五錢水一盞,竹瀝半盞,煎八分,溫溫日三四服。
妊娠雜方
妊娠時氣,令子不落, 伏龍肝散 。
伏龍肝為末,水調塗臍下,干時易之,疾瘥乃止。
妊娠傷寒,內熱極甚,令不傷胎, 吞雞子法 。
取雞子,以絹袋貯投井底,浸令極冷,旋破吞六七枚,佳。
妊娠傷寒,腹脹,大便不通,喘急, 牽牛散 。
大黃 鬱金 青橘皮(各一兩) 甘草(三分) 牽牛子(取末,二兩)
細末,不計時,薑湯調下二錢,以利為度。
妊娠傷寒,服汗下諸藥,熱已退,覺氣虛不和,宜與此藥安胎, 黃耆人參湯 。
黃耆 人參 半夏 陳橘皮 麥門冬 當歸 赤茯苓(各半兩)
粗末,每服四錢,水二盞,姜三片,煎七分,去滓,下阿膠末一小匕,烊化,溫與之,日可三四服。
大熱甚胎不安者,不宜前藥,宜用 阿膠散 。阿膠末一錢半,竹瀝調下,無竹瀝,用小麥、竹葉煎湯調下。
妊娠傷寒四五日以上,心腹脹,渴不止,腰痛重, 橘皮枳實湯 。
枳實 麥門冬(各三分) 陳橘皮(一兩)
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四片,煎八分,去滓,溫服。
妊娠熱病,胎死腹中, 鹿角屑湯 。
鹿角屑(一兩)
水一碗,蔥白五莖,豉半合,煎六分,去滓,溫作二服。
又方, 益母草飲子 。益母草絞汁,飲半升,即出。
治傷寒小產,惡露不行,腹脹煩悶欲死, 大黃桃仁湯 。
朴硝 大黃
二味等分末之,每一錢或二錢,桃仁去雙仁皮尖,碎之,濃煎湯調下,以通為度,日三服。
小產後,其惡露被熱蒸斷不行, 地黃飲子 。
地黃汁 藕汁(各一碗) 生薑汁(一盞)
令和暖,溫分三四服,微有寒,煎二十沸服之,亦下死胎。
傷寒產後,血運欲絕, 紅花散 。
紅花 荷葉 薑黃(等分)末之,炒生薑,小便調下二錢。
凡傷寒小產,夏月宜少用醋炭,多有煩悶運死者。
傷寒產後,惡血衝心,悶亂口乾, 生薑小便飲子 。
生地黃汁 藕汁 小便(各一盞) 和勻,煎三兩沸,溫熱分作三服。
傷寒產後,惡露為熱搏不下,煩悶脹喘狂言者,抵黨湯及桃仁承氣湯主之。(二方在可下門中。)
傷寒小產後,煩悶,大躁渴, 石膏栝蔞湯 。
黃連 黃芩 甘草 栝蔞根(各一兩) 石膏(一兩半)
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八分,溫服一盞。
傷寒暑病通用刺法
龐曰:凡過經不解譫語者,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刺期門之法,須待脈弦或浮緊,刺之必愈;余刺之不瘥,以正取肝之邪故也。期門穴直乳下,當腹旁近脅骨,是穴針入一寸。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其人大渴飲水者,其腹必滿,小便不利而自汗出,其病欲解,此為肝乘肺,名曰縱,當刺期門。
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為肝乘脾,名曰橫,當刺期門。
下血而譫語,此為熱入血室,但額上汗出者,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者愈。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其經水適來,得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而譫語,此為熱入血室,當刺期門,隨其實者而取之。
太陽與少陽並病,頭痛或眩,時如結胸,心下必堅,當刺瀉肺俞、大杼,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譫語則脈弦,五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
傷寒喉痹,刺手少陰,腕骨小指後動脈是也,刺入三分補之。(佳通里二穴,去腕後一寸,是手少陰之經,主熱病喉痹,針入三分,可灸三壯。)
傷寒妊娠腹滿,不得小便,腰以下腫如水氣狀,懷孕七月,太陰當養,此心氣實,當刺瀉勞宮及關元,小便利即愈。(勞宮手掌中央,屈無名指取之,關元在臍下三寸。)
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刺中脘。(鳩尾下三寸。)
傷寒汗不出,脊強,喉閉煩滿,針大杼。(大杼穴在第一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針入一寸瀉之。)
傷寒餘熱不盡,皮膚乾燥,針曲池。(在曲肘橫紋頭,針可透下,瀉之。)
熱病汗出,脈反順,可汗者,取之魚際、太淵、大都、太白,瀉之則熱去,補之則汗出。太甚者取踝上橫紋以止之。(魚際在大指本節後內側散脈中;太淵在掌後陷中;大都在足大指本節後陷中;太白在足內側核骨下陷中;踝上橫紋不說穴名,當是足內踝上二寸,名曰復溜,主骨寒熱汗注不休故也。)
熱病七八日,脈口動,喘而眩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淺刺手大指間。(合谷穴是也。)
熱病先胸脅痛,手足躁,刺足少陽,補足太陰。(據傷寒皆忌土敗木賊證,是足少陽木受邪,當傳克脾土,故宜瀉足少陽之丘墟,而補足太陰之太白。《素問》云:補足太陰者是也。其全元起《太素》作手太陰而以肺經,從肺出腋下,故胸脅滿痛。又有引虛則索筋於肝,不得索之於金,而以手太陰為是。既言不得索之於金矣,而復求於金乎,是必不然也。既瀉於木,理不合更補於金,若補於金,則木反受克矣,故當補脾土無疑。)
熱病先手臂痛,刺手陽明、太陰,汗出止。(太陰絡列缺穴,在腕上二寸半,刺七分;陽明商陽穴在手大指次指端,去甲如薤葉,刺三分。)
熱病始於頭首者,刺項太陽而汗出止。(天柱穴在項後髮際,大筋外廉陷中,可刺五分,瀉之。)
熱病先眩冒而熱,胸脅滿,刺足少陰、少陽。(足少陰湧泉穴,在兩腳心陷,屈足卷指宛宛中,刺入七分,瀉之,無令血出。足少陽俠谿穴,在小指歧骨間,本節前陷中。)
熱病始足脛痛者,先取足陽明而汗出。(陷谷穴在足大指次指之間,本節後陷中,針入五分,瀉之。)
熱病三日汗不出,怵惕胸脅痛,不可轉側,大小便血及衄不止,氣逆嘔噦,煩渴,食飲不下,針勞宮。(在手掌心,針入五分,瀉之。)
傷寒死生候
傷寒下利,厥逆煩躁,不得臥者死。
傷寒厥逆六七日,發熱而利者生,汗出利不止者死,但有陰無陽故也。
傷寒咳逆上氣,其脈散者死,謂形損故也。
夫病者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重語是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
傷寒脈陰陽俱緊,口中氣出,唇口乾燥,踡臥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
傷寒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靜乍亂,此為命絕也。又未知何臟先受其災。若汗出發潤,喘而不休,此為肺先絕也;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燻,直視搖頭,此為心先絕也;唇吻反青,四肢漐習者,此為肝先絕也;環口黧黑,柔汗發黃,此為脾先絕也;溲便遺失,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為腎先絕也。
傷寒脈順四時,夜半得病日中解,日中得病夜半解,更不傳也。
熱病死生候
熱病陰陽交者,熱煩身燥,太陰寸口脈兩沖尚躁盛,是陰陽交,死;得脈靜者生。
熱病得汗,身冷脈欲絕,其人已安靜,但昏沉喜睡,急與四逆輩,令手足溫,不爾,熟寐而卒。
熱病陽進陰退,頭獨汗出,死;陰進陽退,腰以下至足有汗出,亦死;陰陽俱進,汗出已,熱如故,亦死;陰陽俱退,汗出已,寒慄不止,口鼻氣冷,亦死。
熱病所謂並陰者,熱病已得汗,因得泄,是謂並陰,故治;熱病所謂並陽者,熱病已得汗,脈尚躁盛,大熱汗出,雖不汗,身和而衄,是謂並陽。故治。
熱病不知痛所在,不能自收,口乾渴熱甚,陰頭有寒者,熱在骨髓,死,不治。
病若譫語妄言,身當有熱,而反四逆,脈沉細者,死。
熱病在腎,令人渴口乾,舌焦黃赤,晝夜引飲不止,腹大而脹,尚不厭飲,目無精光,死,不治。
熱病所謂陽附陰者,腰以下至足熱,腰以上寒,陰氣下爭而還,心腹滿者,死。
熱病所謂陰附陽者,腰以上至頭熱,腰以下寒,陽氣上爭而還,得汗者,生。
熱病得汗,脈減躁,身和麵赤,此為榮未交,待時自已,肝病待甲乙之列。(《素問》云:榮未交日,今且得汗,待時而已。)
熱病七八日,脈微小病者,溲血口中乾,一日半死;代脈一日死。
熱病七八日,脈不躁不數而喘,後三日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勿庸刺。
熱病身面發黃,面腫,心熱口乾,舌卷焦黃黑,身麻而臭,伏毒傷肺,中脾者死。
熱病瘛瘲狂言,不得汗,瘛瘲不止,伏毒傷肝,中膽者死。
熱病汗不出,出不至足,嘔膽吐血,善驚不得臥,伏毒在膽足少陽者死。
溫病死生候
有病溫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曰陰陽交,見三死而未見一生。(寅申巳亥辰戌丑未年有此證。)溫病得病,便短息微悶,神識惺惺,脈尺寸反者死。(子午卯酉年有此證。)
凡溫病人三二日,身熱脈疾,頭痛,食飲如故,脈直疾,八日死;四五日頭痛脈疾,喜吐,脈來細,十二日死,此病不療;八九日脈不疾,身不痛,目不赤,色不變,而反利,脈來牒牒,按不彈手指,時時大,心下硬,十七日死。(心下不硬者生。)
天行瘥後禁忌
飲酒合陰陽復病必死,生鱠煮麵酒,韭、蕈、鱔、蓴、豆粉,犬羊肉腸血、生果、油肥之類,食之皆發熱黃,下利不救。諸勞動皆致復,尚可治,女勞多死。
解仲景脈說
龐曰:動脈見於關上下,無頭尾,厥厥動搖,名曰動也。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關位佔六分,前三分為陽,後三分為陰。若當陽連寸動而陰靜,法當有汗而解。《素問》云:陽加於陰謂之汗。當陰連尺動而陽靜,則發熱,《素問》云:尺粗為熱中。若大汗後,形冷惡寒者,三焦傷也,此是死證。脈按之虛軟,戰汗而解;脈按之有力,躁汗而解;脈虛微,必經汗吐下,無津液作汗,陰陽自和愈。
趺陽在足大指次指間,上行五寸,是足陽明胃脈也。(名曰衝陽穴也。)
少陰脈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是足少陰腎脈也。(名太谿穴。)
仲景云: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謂醫者只憑尺寸,不診衝陽、太谿也。
龐曰:寸口脈浮大,浮為虛,醫反下之,為責虛取實;大為無血,反飲冷水,令汗大出,為守空迫血。致趺陽脈亦浮虛,虛寒相搏,則噎也;若趺陽脈不浮而但滑者,則胃寒而噦矣。
龐曰:伏氣之病,謂非時有暴寒而中人,伏毒氣於少陰經,始雖不病,旬月乃發,便脈微弱,法先喉痛似傷,次則下利。喉痛 半夏桂枝甘草湯 主之;下利有諸證,用通脈四逆湯主之。(方在少陰證中。)此病三二日便瘥,古方謂腎傷寒是也。
半夏 桂枝 甘草 生薑(各一兩)
㕮咀,以水三升,煮一升,每一盞,細呷之。
龐曰:君子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天地之剛柔也。謂時當溫,必將理以涼;時當暑,必將理以冷,涼冷合宜,不可太過,故能扶陰氣以養陽氣也。時當涼,必將理以溫;時當寒,必將理以熱,溫熱合宜,不可太過,故能扶陽氣以養陰氣也。陰陽相養,則人氣和平。有人好攝生者,盛暑亦復衣避風,飲食必熱,而成發黃脫血者多矣。盛寒之時,方宜暖,當服以涼藥而成吐利腹痛者多矣。此皆憑庸人妄傳,以為實理,往往橫夭而尚不覺知,深可傷也。此是平人將理之法,其有夙熱痼冷者,須當順其性爾。
解華佗內外實說
《魏志·華佗傳》有府吏兒尋、李延共止,俱頭痛身熱,所苦正同。佗曰:尋當下之,延當發汗。或難其異,佗曰:尋外實,延內實,故治之宜殊。即各與藥,明早並起。某深疑陳壽誤用內外字,非華佗本意也。病者頭痛身熱,惡寒,為陰邪外實,法當發汗;病者頭疼身熱,但蒸蒸發熱,不惡寒,為陽邪內實也,法當下之。所謂外實者,外為陽為表也。陽氣為寒所折,爭於表間,陽衰而陰勝,故發熱復有惡寒之證,可以汗而發之,以復陽氣也。所謂內實者,內為陰為里也,極陰變陽,寒甚生熱,陽氣反勝而入里,故胃腑內實,蒸蒸作熱,不惡寒,可以泄利,以復陰氣。言實者,非正實,乃邪實也。《素問》云:邪氣盛則實。所以知佗傳內外二字差謬矣。
辨論
近世常行煮散,古方湯液存而不用。蓋古方升兩大多,或水少湯濁,藥味至厚。殊不知聖人專攻一病,決一兩劑以取驗,其水少者,自是傳寫有舛,非古人本意也。唐自安史之亂,藩鎮跋扈,至於五代,天下兵戈,道路艱難,四方草石,鮮有交通,故醫家省約,以湯為煮散。至有未能中病,疑混而數更方法者多矣。沿習至今,未曾革弊,古方湯液,實於今世為無用之書。唐徐氏《大和濟要方》減其升兩,雖則從俗,患其太省,故病未半而湯劑已竭,鄙心患之。自顧抄撮斟酌,積三十餘年,稍習其事,故敢裁減升兩,庶從俗而便於行用。或一方而取半劑,或三分取一,或四分取一,或五分取一,或增其水有可以作煮散者,有病勢重專用湯攻者。或云:古升秤省三升准今之一升,三兩准今之一兩,斯又不然。且晉葛氏云:附子一枚准半兩。又云:以盞當升,以分當兩。是古之升秤與今相同,許人減用爾。今之為醫者,多是愚俗,苟且衣食,貪冒貨賄,大方廣論,何以該通?唯密窖鄙淺方技,使人不窺其隙,以自矜大,乘便為神工緻遠,恐泥其夭枉,固已多矣。鮮有多聞博識者。雖時有之士大夫,咸鄙其為術。自非不顧流俗,以拯濟為心,則不能留神焉。今解釋前言,詳正脫誤,擇其篤論,刪其繁方,仍增入新意,不敢穿鑿,冀新學易見,覽斯文已得其七八矣。此方皆古聖賢撰用,其效如神,更不一一具姓名,載其所出。其間自有所見,經手得驗者,具緝成卷,在識者覽而知焉。
上蘇子瞻端明辨傷寒論書
安時所撰傷寒解,實用心三十餘年。廣尋諸家,反覆參合,決其可行者始敢編次;從來評脈辨證,處對湯液,頗知實效,不敢輕易謬妄,誤人性命。四種溫病、敗壞之候,自王叔和後,鮮有明然詳辨者,故醫家一例作傷寒行汗下。傷寒有金、木、水、火四種,有可汗、可下之理。感異氣復變四種溫病,溫病若作傷寒行汗下必死,傷寒汗下尚或錯謬,又況昧於溫病乎?天下枉死者過半,信不虛矣。國家考正醫書,無不詳備,惟此異氣敗壞之證,未暇廣其治法。安時所以區區略意,欲使家家戶戶閱方易為行用,自可隨證調治,脈息自然詳明,不假謁庸粗,甘就橫夭者也。設有問孫真人云:今時日月短促,藥力輕虛,人多巧詐,感病厚重,用藥即多。又云:加意重複用藥乃有力。自孫真人至今,相去逾遠,藥反太輕省,何也?安時妄意,唐遭安史之亂,藩鎮跋扈,迨至五代,四方藥石,鮮有交通,故醫家少用湯液,多行煮散。又近世之人,嗜欲益深,天行災多,用藥極費。日月愈促,地脈愈薄,產藥至少。何以知之,安時常於民家,見其遠祖所錄方冊,上記昔事蹟,其間有廣順年,巴豆每兩千二足,故以知藥石不交通也。且溫疫之病,周官不載;斑瘡豌豆,始自魏晉;腳氣肇於晉末,故以知年代近季,天災愈多,用藥極費也。礜石、曾青之類,古人治眾病痼瘕大要之藥,今王公大人家尚或缺用,民間可知矣。人參當皇祐年,每兩千四五,白朮自來每兩十數文,今增至四五百,所出州土,不絕如帶,民家苗種,以獲厚利,足以知地脈愈薄,產藥至少矣。湯液之制,遭值天下禍亂之久,地脈薄產之時,天災眾多之世,安得不悋惜而為煮散乎。故今世上工治病,比之古人及中工者幸矣。設有問今之升秤,與古不同。其要以古之三升,准今之一升;古之三兩,准今之一兩。雖然如此,民間未嘗依此法,而用古方者,不能自解裁減。又如,附子一枚准半兩,是用一錢三字為一枚,使人疑混,如何得從俗乎?安時言唐大和年,徐氏撰《濟要方》,其引云:秤兩與前代不同,升合與當時稍異。近者重新纂集,約舊刪修,不惟加減得中,實亦分兩不廣。又云:今所刪定六十三篇,六百六首,勒成六卷,於所在郡邑,標建碑牌,明錄諸方,以備眾要。又云:時逢聖歷,年屬大和,便以《大和濟要方》為名。備錄如下,已具奏過,准敕頒行。此方已遭兵火煙滅。安時家收得唐人以朱墨書者,紙籍腐爛,首尾不完,難辨徐氏官與名。即不知本朝崇文諸庫,有此本否。安時謂裁減古方,宜依徐氏,以合今之升秤;庶通俗用,但增其藥之枚粒耳。是以仲景諸古方次第,復許減半,芍藥湯中載之詳矣。陶隱居云:古今人體,大小或異;臟腑血氣,亦有差焉,請以意酌量藥品分兩,引古以明,取所服多少配之。或一分為兩,或二銖為兩,以盞當升可也。若一一分星較合,如古方承氣湯,水少藥多,何以裁之?所以《聖惠方》煮散,盡是古湯液,豈一一計較多少。治病皆有據,驗在調習多者,乃敢自斟酌耳。設有問暑熱重於溫病者,宜行重複方,卻多行煮散者何?安時謂夏月多自汗,腠理易開,經云:天暑地熱,經水沸溢,故用煮散。或有病勢重者,即於湯證之下注云:不可作煮散也。如此之類者頗多,聊引梗概。俗云:耕當問奴,織當訪婢。士大夫雖好此道,未必深造,宮妒朝嫉者眾,吹毛求瑕,安不爍金,更望省察狂瞽之言。千浼臺聽,悚息無地。
傷寒論音訓
敘論 漬(疾賜切,浸也。)搏(補洛切,手擊也。)瘴(之亮切,瘴癘。)脆(青噦切,《說文》曰:小而易斷也。)脫(吐活切。)間(音澗。)撣(徒安切,觸也。)涸(平洛切,水竭也。)讝(之廉切,疾而寐語也。)泄(思列切,漏也。)濈(壯立切,和也,汗出也。)填(徒堅切,賈逵曰:塞也,滿也。)
太陽證 腰脊強(下,居亮切,屍勁硬也。)
陽明證 漐(醜入切,汗出貌。)怫(扶物切,意不舒治也。)憒(公對切,亂也。)怵惕(上,恥律切,悚懼悽愴也。下,他的切,憂也,疾也。)懊憹(上,於報切,悔也。)
少陰證 沫(亡活切,水浮沫也。)踝(胡瓦切,足踝也。)跟(柯恩切。)悸(其季切,心動也。)
厥陰證 蛔(胡恢切,腹中長蟲也。)
可發汗證 淅(桑激切,洗也。)翕(許及切,炙也。)
不可發汗證 芤(苦侯切,兩邊實中央空者,名曰芤。)瞤(如倫切,動也。)
可下證 曈(徒東切,曈曈,日欲明貌。)晡(布胡切,申時也。)妄撮(士活切,三指取也。)慄(力質切,懼也。)黨(底朗切。)瘀(於豫切,積血也。)駛(山吏切,疾也。)
不可下證 倦(居員切。)
結胸證 痓(充至切,惡也。)
痓濕暍證 齘(音械,齒相切也。)
濕證 噦(於月切,逆氣也。)掣(尺折切,牽也。)
雜病證 甘爛水(即肝切,熟也。不擊則生,擊之則熟,水之味本咸,擊熟之則歸土性矣。然土之味本甘故也。崖暴之水,擊之而成沫,干而成土,水歸土性,故謂之甘瀾水。)澱(徒練切,淺水也。水淺則近土,「甘」與甘瀾之「甘」同。)
傷寒勞復證 頮(呼內切,滌面也。)豭(古瑕切,牡豕也。謂之豭鼠矢者,得非牡鼠乎。)篹(先管切,器也。)
暑病表證 暍(於歇切,中熱也,溫也。)
五種暑病 胻酸(上,戶當切。)《說文》云:脛耑也。下,光丸切,疼酸。員澹(上,胡拳切。下,達濫切。)
闢溫疫論 蠆(醜介切,螫蟲。)掠(力酌切。)
青筋牽證 牽(輕煙切,引前也。青東方之色,筋主肝,肝屬木,謂之牽,有筋牽相連之意。)
赤脈㩌證 㩌(芳末切,擊化也。赤,南方之色,脈主心,心屬火,火性炎上,故好爭㩌者,相擊化也,故有好爭之意。)
黃肉隨證 隨(旬為切。黃者中央之色,肉屬脾,脾屬土,土無正形,從在四季,正王在長夏。謂之隨者,有若從木火金水之意,火生土,故黃肉隨所次列之於赤脈㩌之後。)顳(仁涉切,在耳前曰顳。)顬(仁於切,)顬(顬耳前動。)輸(式朱切。)
白氣貍證 貍(陵之切。白,西方之色,氣主肺,肺屬金,貍善捕物而有殺心,亦若金類。)
黑骨溫證 溫(烏昆切。黑,北方之色,骨主腎,腎屬水,謂之溫者,亦自水而已。故溫居末,以總其名焉。)
溫噦方證 啘(之月切。)
黃病方證 癉(丁寒切,火癉也。)臚(力居切。)
敗壞別行 瞪(直耕切,怒目直視。)瞬(式閏切,目動也。莊子曰:終日視而目不瞚。)膕(弋陵切,曲略也。)
小兒傷寒呀呷(上,虛牙切,唅呀張目貌。下,呼甲切。《說文》云:吸呷也。)
傷寒暑病(通用刺法。)諴(胡讒切,和也。)
熱病死生候 瘛瘲(上,胡計切。下,子用切。)
修治藥法(方中有不修治者,今不載。)
芍藥(赤白利,補。)
甘草(炙,或炒。)
乾薑(炮。)
大黃(或生,或煨。)
芒硝(生。)
黃芩(不枯者,即子芩是也。)
黃連(洗,去須土。)
乾葛(須家葛,乾者。)
梔子(去殼。)
橘皮(陳者去白。)
生薑(薄切。)
桂枝(刮去粗皮。)
大棗(去核。)
麻黃(去根節。)
細辛(去苗,洗。)
附子(去皮尖,丸散炮,惟湯生用。)
雞子黃(藥熟方下。)
阿膠(同上。)
吳茱萸(湯洗。)
人參(去蘆。)
桔梗(微炒。)
豬苓(去黑皮。)
茯苓(赤利,白補。)
澤瀉(去苗。)
滑石(研。)
豬膚(去膜,切。)
枳實(去穰,麩炒。)
柴胡(去蘆。)
烏梅(去核,取肉。)
當歸(去蘆,洗。)
川椒(去目,並閉口者。)
黃柏(刮去粗皮,或酥,或蜜炙,黃紫色。)
赤小豆(浸牙生,暴乾,惟狐惑證如此。)
天門冬(去心皮。)
石膏(研。)
白朮(去蒂。)
粳米(淘。)
杏仁(去皮尖,麩炒黃。為湯劑不炒。)
瓜丁(即瓜蒂也,末之。)
龍膽(去蘆。)
梁上塵(篩過。)
小麥奴(即小麥秀出黑者。如無,炒小麥焦黑。)
飴糖(藥熟方下。)
淡竹葉(銼。)
半夏(湯洗七遍。)
牡蠣粉(炒。)
防風(去蘆。)
蕘花(炒。如無,以桃花不炒代之。)
竹茹(刮淡竹。)
李根(甜李根,入土者刮去粗皮,取白皮,細銼。)
五味子(去梗。)
厚朴(姜炒。)
茵陳蒿(去梗。)
芫花(醋拌,新瓦上熳火炒焦紫色。)
甘遂(濕紙裹,煨用,赤皮連珠者。)
大戟(炒。)
藁本(去苗,洗。)
木通(刮去粗皮。)
鱉甲(去裙肉,醋炙焦黃色。)
豉(惟湯中以絹袋煮之。)
水蛭(水浸,去血子,米炒。)
虻蟲(去翅足,糯米炒。)
桃仁(去皮尖,麩炒研,惟入湯生用。)
蜀漆(洗去腥。)
龍骨(研。)
朴硝(生。)
葶藶子(隔紙炒研,甜者用。)
栝蔞(焙,無黃脈者。)
貝母(去心,麩炒。)
雄黃(研。)
硫黃(研。)
太陰玄精石(味鹹者。)
硝石(研。)
代赭(杵碎細,如入湯用則綿裹。)
地黃汁(取自然汁,若用濕地黃則切。)
芎藭(即川芎。)
漢防己(紋如車輪氣連者。)
黃耆(去蘆。)
薏苡仁(去殼。)
檳榔(半生半煨。)
旋覆花(去梗。)
赤石脂(塊銼。)
禹餘糧(槌碎。)
連須蔥白(寸切。)
荊芥穗(去梗。)
茅根(洗銼。)
薤白(切。)
熟艾(炒焦碾末,以竹篩篩過。)
麝香(研。)
丹砂(研。)
肉豆蔻(煨。)
石蓮肉(炒。)
茴香(炒。)
丁香(不焙。)
枇杷葉(炙,刷去毛。)
大青葉(去根莖。)
秦艽(去蘆。)
吳藍(用葉。)
甘菊(須家園單葉者,或鄧州白菊亦佳。)
竹瀝(淡竹二尺長,截兩頭,以磚閣起,中間火燒,兩頭即竹瀝滴處,以碗盛之。)
生艾汁(如無,以水濃研熟艾亦得。)
牡丹皮(去心。)
大麻仁(炒鳴取出,冷地上攤以新磚,磨破,簸去皮,以密篩篩過,擇去殼。)
秦皮(銼,以湯浸,傾硯中碧色者真。)
犀角屑(懷中令暖,即杵碎,如無,以升麻代之。)
苦參(取皮。)
青黛(研。)
藜蘆(去蘆,炙。)
薔薇莖葉(切。)
五倍子(去內中蟲,炒。)
生射干(去須。)
豬脂(切。)
硼砂(研。)
殭蠶(炒,須白直者,而不濕黑者。)
草烏頭尖(去黑皮用之。若用烏頭,則皮並尖亦去之。炒焦紫色,惟荊芥散生用。)
硇砂(研。)
白礬(枯,與礬石同,惟硼砂散生用之。)
牙硝(生。)
霜梅上白鹽(無,以白鹽代之。)
焰硝(生。)
薤根(切。)
猳鼠矢(頭尖硬者。)
蘆根(去須,切。)
葛取粉(搗篩取之。)
生乾地黃(生乾者。)
躑躅(醋炒。)
貝齒(燒研。)
石菖蒲(去毛。)
獨活(去蘆。)
苦酒(米醋是也。)
手足指甲(裩隱處燒。)
沙參(去蘆。)
吳術(去皮。)
漏蘆葉(無以山梔子代之。)
樺皮(細切。)
沉香(不焙。)
乳香(研。)
真腦子(研。)
燈心(切。)
桑白皮(切。)
紅花子(槌碎。)
豬膽(用汁。)
菝葜(去須。)
零陵香(去梗。)
柏實(去殼,研。)
虎頭骨(鎊。)
陵鯉甲蝟皮(殺鬼丸內生用,余皆炙焦。)
羖羊角(鎊。)
樗雞(去翅足,無即以芫青代之,芫青一枚,可准樗雞三枚。)
空青(或無,以石碌代。)
螢火(焙。)
鬼箭(取羽,去木。)
東門上雞頭(焙。)
蒺藜(炒,以新磚磨去刺。)
鐵錘柄(入鐵槌燒焦者。)
車前草(切。)
生葛根(切。)
□參(去蘆。)
羚羊角(鎊,杵。)
寒水石(洗。)
前胡(去蘆。)
紫菀(去蘆。)
白茅根(去須,洗。)
白薇(去苗。)
亂髮(皂角水洗,以清水洗之。)
羌活(去蘆。)
白鮮皮(去心。)
生麥門冬(去心。)
牛膝(去蘆,酒浸三宿,夏間一宿。)
白石脂(燒。)
紫石英(光明者,研。)
粉霜(研。)
龍齒(研,須極大者。)
蛇蛻皮(纏竹柱上,慢火炙。)
小麥(淘。)
糯米(淘。)
茯神(去皮木。)
鉤藤皮(刮皮鉤用。)
蒼朮(去粗皮。)
青橘皮(去白。)
豬牙皂角(刮去黑皮,或酥,或蜜炙。)
牽牛子(半生半炒,一兩取末半兩,入一下。)
枳殼(麩炒,去穰。)
鹿角屑(杵。)
藕汁(切,研汁。)
生薑汁(用自然汁,惟不用滓。)
荷葉(焙。)
天南星(炮,惟荊芥散生用。)
不蚛皂角(去兩頭及皮子。)
巴豆(去皮心膜,或炒焦紫色,或用湯煮,研細,壓去油皆可,惟茵陳丸生用。趙泉黃膏去皮,槌碎。)
百合(去心。如入湯用,則水浸一宿,拍碎,去白沫。惟百合滑石散□□□□。)
麻黃湯末
桂枝□□(□□□藥方皆在可發汗證。□□□皆秤一半,和勻煎服。)
不可作煮散方
陽毒升麻湯
陰毒甘草湯
熱病乾薑附子湯
青筋牽柴胡地黃湯
赤脈㩌石膏地黃湯
黃肉隨玄參寒水石湯
白氣貍石膏杏仁湯
黑骨溫苦參石膏湯
溫噦茅根葛根湯
梓皮飲子
茅根橘皮湯
枇杷茅根湯
溫病壞後三黃石膏湯
敗壞別行附子鱉甲湯
以上除不可作煮散方外,凡湯劑言㕮咀者,如㕮咀菱藕之滓狀,今之粗末是也。凡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煮八分,濾去滓,得七分為準。內有半夏、附子為毒藥之類,每四錢,水二盞,入生薑三片,煎七分。內有或用朴硝,或用阿膠,或用飴糖,或用焰硝,或用雞子清,皆煎成湯後,去滓下之。內或用竹瀝煎者,每四錢,水一盞二分,煎至七分,下竹瀝三分,煎至七分。內或用大黃者,虛人入大黃同煎之;如難得通利人,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別入大黃半錢,同煎至七分;又難得利者,以湯浸濃大黃汁三二分同煎之,以取利為度。
政和歲次癸巳門人布衣魏炳編
龐先生傷寒論序
龐安常自少時喜醫方,為人治病,處其死生,多驗,名傾淮南諸醫。然為氣任俠,鬥雞走狗,蹴鞠擊球,少年豪縱事,無所不為。愽弈音技,一工所難而兼能之。家富多後房,不出戶而所欲得。人之以醫聘之也,皆多陳其所好,以順適其意。其來也,病家如市;其疾已也,君脫然不受謝而去。中年,乃屏絕戲弄,閉門讀書。自神農黃帝經方,扁鵲《八十一難經》,皇甫謐《甲乙》,無不貫穿。其簡策紛錯,黃素朽蠹,先師或失其意;學術淺薄,私智穿鑿,曲士或竄其文,安常悉能辯論發揮。每用以治病,幾乎十全矣。然人疾詣門,不問貧富,為便房曲齋,調護寒暑所宜,珍膳美蔬,時節其飢飽之度。愛老而慈幼,不以人之疾嘗試其方,如疾痛在己也。蓋其輕財如糞土,耐事如慈母而有常,似秦漢間任俠而不害人,似戰國四公子而不爭利。所以能動而得意。起人之疾,不可為數。他日過之,未嘗有德色也。其所總輯《傷寒論》,皆其日用書也。欲掇其大要,論其精妙,使士大夫稍知之。然未嘗遊其庭者,雖得吾說而不解;若有意於斯者,讀其書自足以攪其精微,故不著。著其行事,以為後序云。前序海上人諾為之,故虛其右以待。
元符三年三月,豫章黃庭堅序
重雕宋刻傷寒總病論札記
此書摘取張長沙之大要,辯論精妙。其有證而無方者,上溯《內經》,旁及他書,參以己見,為增損進退之法,實能發仲景未盡之意,而補其未備之方。是為龐氏之撰著,非僅述而不作也。故所引原文,每有刪削。觀諸家抄本,多有異同,或未見宋刻,傳寫互異;或依據張書,增補失真。故今將宋刻龐論翻雕,未敢輒改原文,即有抄本,義長者亦第摘取備考。別疏為札記附於後。丕烈又識。
序文:啟(薛本、顧本此上俱有「軾」字,居右。)再拜(薛本、顧本此上亦有「軾」字,略小。)
後序
二行:自少時(顧本無「時」字。)八行:皇甫諡(「諡」當作「謐」。)十行:悉能辯論發揮,每用以治病(薛本作「悉能辯明考正,用以治病。」)後一行:不問貧富,為便房曲齋,調護寒暑(薛本作「不問貧賤富貴,均為調護寒暑。」)後二行:時節其飢飽之度(薛本無「之度」二字。)後三行:耐事(薛本作「耐子」。)後四行:他日過之(薛本「過」作「見」。)後九行:故不著著其行事(顧本不重「著」字。)
目錄第四葉前半頁宋刻原缺,各本亦無,按目錄計缺一葉有半,而此葉板心刻四葉,不知目錄前尚有文字否。今因無從補刊,故仍其缺,不敢妄作也。
卷第一
一葉,十行:冰也(案「也」字衍,薛本、顧本俱無。)後三行:其有(顧本「有」作「人」,非。)又勞房(薛本「房」作「力」。)
三葉,十行:故須(薛本作「又須」,按「又」字是。)後三行:而變暑病(顧本「病」下有「所宜」二字。)後十行:有平居者(薛本作「有卑濕居者」。)
四葉,後八行:揮散(薛本、顧本「揮」俱作「憚」。)後十行:工(薛本此上有「粗」字。)
五葉,三行:欲溫(原本「欲」字破損,今照顧本補。薛本、張本皆作「飲」,非。)
六葉,後一行:足(薛本作「更」,按「更」字是。)後十行:虛寒(顧本作「虛汗」,非。)
七葉,六行:一二日發,以上連風府(薛本上有「當」字,「以」下有「其脈」二字。)
八葉,後四行:大湯劑(原本「大」作「人」,今依薛本改。)
十葉,九行:自微汗(薛本「自」作「身」,非。)後十行:大便已鞭(薛本「鞭」作「硬」。按原本「硬」作「鞭」者甚多,不能悉正,皆當從「硬」為是,後仿此。)
十一葉,後五行:而又脈(顧本「又」作「反」。)後八行:當二三日發(原本作「二二日」,誤,今依薛本、顧本改。張本作「三四日」是。)後九行:而聾(薛本作「而耳聾」,顧本作「耳聾」。)後十行:相載(薛本作「相搏」。)
十二葉,後九行:傷寒三四日,陽為盡(薛本作「傷寒三日,三陽為盡」,顧本作「傷寒三四日,三陽為盡」。按當依薛本是。)
十四葉,五行注:故芍藥(薛本作「但以芍藥」。)十行:於寐也(宋本有脫誤。按仲景原文當作「但欲寐」也。)
十五葉,四行:故以小辛之藥溫散(顧本作「故以溫散之藥」。)
十六葉,後五行:已合治之(薛本作「已即合消之合治之」。顧本「已」作「匕」。按當作「各別搗篩已,合治之。」薛、顧本皆誤。)
十七葉,後四行:熬香(薛本「香」作「干」,非。)
十八葉,八行:氣上衝,心中痛熱(顧本重一「心」字,是。)
十九葉,二行:當不得食(薛本、顧本「得」俱作「能」。按「能」字是。)
二十葉,後二行:次治其厥(顧本「次」作「須」。)後八行:永宜此方(薛本、張本「永」俱作「亦」。)
廿一葉,五行:醫(顧本作「逆」。)
廿二葉,四行:與太陰(顧本無「與」字。按原本「與」字疑衍。)
卷第二
二葉,七行:指梢(薛本「梢」作「稍」。)八行:增寒(顧本作「憎」,是。)後六行:翕翕熱(薛本「熱」上有「發」字。)
三葉,三行:憎寒(原本作「增」,誤。今依薛本改。以下「憎寒」及後三行皆仿此。)
四葉,六行注:當發證(顧本「發」下有「汗」字。)又注:青龍湯似桂枝證(薛本「湯」下有「者」字,「似」作「以」,按「似」字不誤。)
五葉,一行:勢如(薛本「如」作「加」。按當作「加」是。)
六葉,八行:黑夌(薛本「夌」作「麥」。)後四行:及(顧本作「皮」。)後九行注:蜯粉(薛本「蜯」作「拌」,非。)
七葉,一行:以失(薛本「以」作「似」。)後四行注:此若軟緊而遲(原本「若」字破損,照薛本補。張本同顧本作「此浮緊而遲」,並無「若」字,誤甚。)
八葉,後一行:少氣逆(薛本「氣」字下重一「氣」字,按「氣」字當重為是。)後十行:氣微絕(顧本「微」作「欲」,是。)
九葉,後七行:谷不得前(薛本「前」作「消」,非。)
十葉,一行:三勝(薛本「勝」作「升」,顧本同。按當作「升」為是。)後八行:五倍子(薛本作「五味子」,顧本同。案小青龍湯本方有五味子,無五倍子,當作「五味子」為是。)
十二葉,一行:去仁參(薛本「仁」作「人」,顧本同。按當作「人」為是。)三行:攴結(薛本「攴」作「支」。)
十四葉,後七行:互(原本作「玄」,誤。顧本作「弦」,薛本、張本均作「互」。按「互」字是,今改。)
十五葉,後十行:大柴胡胡湯(薛本不重「胡」字,顧本同。按重者乃衍字也。)
十八葉,後一行:在壯熱,但主利(薛本「在」作「發」,「主」作「下」。按當從「發」從「下」為是。)
十九葉,四行:表證在(薛本「在」上有「仍」字。)
二十葉,六行注:閞上閞下(薛本、顧本皆作「關上關下」。)後二行:咽躁(薛本同。顧本「躁」作「燥」,按當作「燥」為是。)後三行:方有(薛本同,顧本「有」作「在」。按當作「在」為是。)
二十一葉,五行:拘忌(顧本「忌」作「忽」。)後二行:煩喘(顧本「喘」作「渴」。)
二十三葉,八行:微喘(顧本「喘」作「熱」。)
二十四葉,二行:閞陰(顧本作「關」。)四行同。
二十五葉,一行:桂枝甘草湯主之(薛本作「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四行:並宜火劫治之(薛本「宜」下有「依」字。)後一行:自為黃(薛本「自」上有「身」字,「自」作「目」。)後四行:蓄血若去(原本「若」作「君」,誤。今照各本改。)
卷第三
三葉,後八行注:為陽(薛本「為」下有「發於」二字,張本同。)
五葉,十行:發後無汗(薛本「發」下有「汗」字,顧本同。)後三行:引小腹入陰筋者(各本同。按此乃仲景《傷寒論》原文,但原文引上有「痛」字,此「痛」字似不可少。)
六葉,三行注:雜發汗(薛本同,張本「雜」作「可」按當作「可」為是。)八行:如被杖(薛本,張本「如」字上俱有「身痛」二字。按此亦仲景原文本有此二字。)
後八行:勿以煙出(薛本「以」作「使」。)
七葉,五行:通逐(薛本、張本「逐」俱作「達」。)八行:裡熱藥(薛本、顧本「里」俱作「裹」,按當作「裹」為是。)
八葉,四行:為狀(薛本「為」下有「病」字。)六行:其面乍黑乍白(薛本、張本「面」字下皆多「乍赤」二字,「乍白」下皆多「蝕於」二字。)七行:咽乾(薛本、張本「咽乾」下皆多「苦參湯洗之」五字。)八行注:雄黃云云止(張本另提行起,有「苦參半斤,槐白皮四兩,狼牙根四兩。上銼,以水五升,煎三升半,洗之」云云。二行方另提行起,接「病者脈數」云云。薛本此方附註於上。)又則熱(薛本、張本「則」俱作「無」。按《金匱》本文作「無」。)後二行,細末一行後(張本多「通治狐惑,黃連一兩,藎草二兩」。上為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溫服之,云云。三行薛本亦多此方,附註於上。)後五行:美(薛本、顧本俱作「美」。)後九行:浙然(各本俱作「淅」。)
九葉,四行:兩漬字(原本均作「潰」,誤。今照各本改正。)
十葉,二行:如煎洗(薛本、張本「煎洗」俱作「前浸」。按下有「漬」字,若用「浸」字則重意,當作「如前洗」為是。)後五行:所至(薛本「至」作「致」。)後八行:反不惡寒(按仲景原文無「不」字。)
十一葉(按此葉非宋刻原刊。)三行:而故(薛本、張本「故」俱作「熱」。)又:而避害(原本「避」字模糊,今依薛本、張本補。)又;而為郡,若汗太多(原本模糊。薛本、張本「郡」俱作「汗」,「大」俱作「太」。顧本「郡」作「□」,「大」亦作「太」。)八行:強項(薛本、張本俱作「項強」。按「項」字原本系壞字,作「⿱曰八」,而抄本誤作「曰」。今依薛本、張本改作「項」字。顧本亦誤作「曰」。)又:熱令(薛本、張本俱作「令熱」。)後九行:齗齒(各本俱作「齘齒」。案「齗」字誤,當作「齘」為是。)後十行注:方在可下門中(薛本同,張本顧本,「門」俱作「證」。)
十二葉,一行:濕證(張本「證」作「候」。)三行注:水證(張本「水」上有「可」字。按「可」字當有。)五行:身汗出(薛本、張本「身」下俱有「重」字。)後六行: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不利者,死。(按此乃仲景原文也,但原文乃「小便利者,死。」以額汗微喘,為孤陽無根而上脫,加以小便利,為陰氣不藏而下泄,故主死也。若小便不利,乃濕家本症,何云死耶?薛本、張本並同。又案:尤在涇《金匱心典》曰一作「小便不利者,死。」謂陽上游而陰不下濟也,亦通。)
十三葉,三行:含水畜(薛本「畜」作「搐」。)六行:可與杏仁薏苡湯(薛本作「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後七行:故使之耳(薛本、張本「之」俱作「然」。)後八行:則極(薛本作「痛劇」。)
十四葉,三行:溢水(薛本「溢」作「添」,顧本作「溫」。)五行:暍證(張本「證」作「候」。)後二行:弦而細,芤而遲(薛本無兩「而」字。)後三行:口前開(薛本作「口開前」。)後四行:反熱甚(薛本「反」作「發」。)
十五葉,六行:宜苦酒、艾(原本「苦」作「若」,誤。今照薛本、顧本改。按苦酒即醋也。)九行:茯苓桂枝湯主之(薛本作「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後八行:酒二盞,煎二盞四分,薛本同。張本作「酒二盞,煎一盞四分。」顧本作「酒二盞四分,煎二盞。」後九行:膀胱(薛本作「臍旁」。)
十八葉,後九行:理中治中焦(薛本「治」上有「者」字。)
二十一葉,後八行:伸吟(薛本、張本「伸」俱作「呻」。按當作「呻」為是。)
二十二葉,後四行:肉豆⿱艹𰍈(薛本「⿱艹𰍈」作「蔻」,顧本作「穀」,誤。)
二十五葉,六行:血不止(原本作「上」,今依薛本改正。)
二十六葉,九行:𧏾瘡(薛本作「䘌」。按此誤,當作「𧏾」,後四行同。)
二十九葉,一行:草一分(薛本、張本「草」上皆有「甘」。按原本脫去。)
三十葉,六行:且至晚(薛本「且」作「旦」。)
三十三葉,二行:灰燒(薛本無「燒」字。)三行:陰頭(薛本「陰頭」下俱有「穴」字。)七行:陰卯(薛本「卯」作「卵」,是。)後一行:去皮尖(薛本「去皮核」。按當以「去皮核」為是,蓋大棗亦無尖可去也。)
卷第四
一葉,八行:為暑病其熱(此五字原本破去,系描寫出者。)九行(此行內除「傷」字、「而」字、「三陽傳」三字,余皆描寫者。)十行:如見(按「如」字原本破去,描作「如」字。薛本「如」作「而」。)
二葉,十行:豉(半此二字原本破去,今依薛本、張本補。)後五行:見形(薛本「形」下有「證」字。)後六行:豆壞一如(薛本「如」下有「候」字,張本在「壞」字下。)
三葉,三行:腎熱病者(按《內經》下有「頤先赤」三字。)後五行:洗淅(薛本同,張本、顧本俱作「先淅」。按此亦《內經·刺熱》文本作「先淅」,似當從「先」為是。)後六行:頭痛不任(各本皆同。按《內經》作「頭痛不堪」。)後九行:胻酸(薛本「胻」作「腳」,非。按《內經》作「䯒酸」。)
四葉,二行:亡逆(薛本、顧本「亡」俱作「無」。)後四行:苽蒂(薛本、顧本「苽」俱作「瓜」。按當作「瓜」為是。)
五葉,五行注:焉(薛本、張本俱作「云」,顧本作「也」。)八行:走疰(薛本「疰」作「注」。)後一行:五拾粒(薛本、張本下皆有「去皮」二字。)
七葉,五行:甘草(薛本無此味。)
八葉,五行:謫居(薛本「謫」作「調」,非。)十行:肉豆⿱艹𭁿(薛本同前。)後五行:七銖(薛本作「三錢」,又注於上方曰:「二十四銖為一兩,合今之三錢,是古之七銖也。」)
十葉,二行:每(各本皆作「毒」。按「毒」字是。)七行:何由衰散,大腑久秘(薛本「大」作「六」,顧本「衰」作「表」。按當作「衰」為是。)
十一葉,三行:隱𤺋(薛本「𤺋」作「疹」。)
十二葉,四行:杏仁(麩炒原本「炒」字破去,今依薛本、顧本補。)後八行:一盞(薛本「盞」下有「小」字。)後九行:永不發(薛本「發」下尚有一「發」字。)後十行:或下後(薛本同。顧本「下」字下有「利」字。)
十三葉,四行:憎寒(原本作「增」誤。今依各本改。)後十行:白濃(薛本同,顧本作「膿」。按當作「膿」為是。)
十四葉,後十行:自汗(薛本、張本同,顧本作「自安」。)又:黑厭(薛本「厭」作「靨」。)
十五葉,四行:嗽或喉痛(薛本「或」作「而」。)
卷第五
二葉,八行:手太陰水(薛本、顧本「水」俱作「金」。按當從「金」為是。)後二行:相形(薛本「形」作「刑」。)後九行注:庵園(薛本「園」作「圓」。)
三葉,後四行:鼻竅中(薛本「竅」下有「內兩陷」三字,「中」下有「旁」字。)後七行:以紙筋探鼻中,嚏之(薛本作「以紙筋紉鼻中,嚏出之。)
四葉,七行:柏實(薛本此下尚有「射干、枳實」二味。)十行:三日服之(薛本、張本同。顧本「之」作「遇」,疑誤。)後四行:蝟(按原本作「螺」,誤。以後修治藥法內所引證之當作「蝟」,今改正。薛本亦作「蝟」。顧本作「騾」,亦誤。)
五葉,二行:五兵白刃,盜賊凶害(薛本此八字接連上行「諸毒」下,而「者冠軍」云云另提行起。「者」又作「昔」。)後三行:住丸(薛本「住」作「五」。)又:左闢(各本俱作「臂」。)後八行:地深三尺,與深同(張本「地深」之「深」作「闊」。薛本「尺」下有「廣」字,顧本「與」作「余」。)
六葉,四行:反(張本、顧本俱作「及」。)又,其病(薛本「病」下有「相反」二字。)七行:府(薛本作「胻」。)後五行:合自(薛本「自」作「身」。)
七葉,四行:所侵(薛本「侵」下有「內熱」二字。)又:咽塞(薛本「塞」下有「聲嘶」二字。)後三行:閞格(薛本「閞」作「開」。顧本作「關」,是。)後五行:毒氣(薛本「氣」字逕接「其病相反」四字,而下又多「若腑虛則陰邪所加」八字,方接「頭重頸直,皮肉強痹」八字。「頸」字原本作「項」,「痹」字原本所無。)後六行:頸下(薛本「下」作「側」。)
八葉,三行:腧(原本作「踰」,誤。今依各本改。)七行:狀(薛本作「秋」。)後五行:生班(張本、顧本皆作「斑」。)
九葉,五行:陽毒(薛本「陽」字上有「則為」二字。)六行:彭(薛本、顧本皆作「膨」。)
十葉,後六行:煎去(薛本「去」作「取」。)
十一葉,八行:汗(原本誤作「汁」,今依薛本、張本改。)後一行:洞(薛本、張本同,顧本作「□」。)
十三葉,後五行:素傷於寒,因復傷於寒(薛本上「寒」字作「風」。張本下「寒」字作「熱」。)後十行:米中病(薛本「米」作「未」,「未」字下又多「來」字,疑衍。張本、顧本皆作「未」。)
十四葉,九行:病苦(薛本「苦」作「若」。)十行:又(顧本作「及」。)後十行:素傷於熱(薛本「熱」作「寒」。)
十五葉(按此葉宋本原缺,張本、顧本亦皆無,今照薛本補全。又以顧抱沖所抄王宇泰活字本校其異同,亦載於此。)二行:本太云云(顧抄本連上。)四行:寸口云云(顧抄本亦連上。)又:數滑(顧抄本作「滑數」。)五行:陽盛怫鬱(顧抄本「陽」作「熱」,「怫」作「沸」。)七行:如搏(顧抄本「如」作「相」。)八行注:亦(薛本原作「六」,疑誤。今照顧抄本改。)十行:湯字下(顧抄本有「不可作煮散」五字。)又:治如前證(顧抄本此四字在前一行下。)後一行:麻黃(顧抄本此下有「去節」二字。)後二行:㕮咀(此二字顧抄本缺。)後三行:深師方曰(此四字顧抄本無。)後四行:呻吟(顧抄本此下有「而已」二字。)後五行:未解(此下顧抄本有「今且用解毒湯則拘索不瘥」十一字。)又:古方「古」字(顧抄本作「而」。)又:思「思」字上(顧抄本有「意」字。)後六行:解字(顧抄本作「救」。)又:故用三黃石膏湯(顧抄本「故」字上有「是」字。「三黃」兩字無,「湯」字下空一格,有「前用三黃石膏湯」一句。)後七行:論曰(顧抄本作「龐曰」。)後八行:身目(顧抄本作「身眼」。)後九行:湯字下(顧抄本空一格有「前方」二字。)
十六葉,六行:異語(薛本「異」作「譫」。)後三行:蜘蟵(薛本、顧本俱作「踟躕」。)
十七葉,九行:荒言(薛本「荒」作「譫」。)後四行:加附子嚾下(薛本「嚾」作「灌」。)
十八葉,六行:畜搦(薛本「畜」作「搐」。)後一行:芫花(薛本下有「米醋浸搦,干瓦上炒」八字。)
卷第六
四葉,後六行:大躁渴,石膏(薛本「渴」原作「湯」,刪去。「石膏」下原有「飲子」二字,又塗去旁改「栝蔞湯」。顧本作「大躁石膏湯」。)
五葉,後八行:喉痹(原本誤作「候」,今改。)後九行:腹潢(薛本「潢」作「滿」。)
六葉,一行:中央(顧本「央」作「先」。)九行:腹溜(薛本「腹」作「復」。)後十行:足□指(原本此字破損。薛本作「中」,張本作「捲」,顧本亦作□。)
七葉,二行:節後(原本此二字破損,照張本補。薛本作「火」,誤。)又:十五(原本此二字亦破損,照薛本、張本補。)後二行:足𪞘(薛本、顧本皆作「冷」。)後八行:利里黑(薛本「里」作「黧」。張本作「黧黑」,無利字,顧本同。按當從「黧黑」為是。)
八葉,五行:得脈(薛本「得」字下有「汁」。按「汁」字當是「汗」字之誤。)七行:熟寐而卒(原本無「卒」字,今依薛本、張本補,顧本亦無。)
九葉,二行:得汗者(薛本、張本「者」下俱有「生」字。)六行:代脈日死(薛本、張本「日」上俱有「一」字。)後五行:汗汗(薛本原作「汗汗」,抹去一字。張本、顧本俱不重)。
十葉,後五行:沖愈(薛本、張本「沖」俱作「和」。)後九行注:太谿(原本誤作「大絡」,今照各本改。)
十一葉,一行:太谿(原本「溪」誤作「貉」,今改。)八行:吹則(薛本「吹」作「次」,顧本作「久」。)九行:通氣(薛本「氣」作「脈」,按當從「脈」是。)
十二葉,一行:覺(此字原本「半」字破去,描寫作「學」,各本亦作「學」。按文義似當作「覺」,不當作「學」,故以意改之。)七行:華佗本意也(薛本、張本句上皆有「非」字。按此處文義似當有「非」字。)後四行:複陰(薛本、顧本「複」俱作「復」,按當從「復」為是。)
十三葉,六行:故敢(原本作「故敗」,誤,依薛本改。)九行:淮(薛本、顧本俱作「准」,張本作「准」。)後三行:密窖(薛本、張本「窖」俱作「守」。)又:方枝(薛本「枝」作「技」,顧本作「板」。)後十行:其緝(張本「其」作「具」。)
十四葉,五行:頗知(薛本「知」作「著」。)六行:明然(薛本、張本「明」俱作「炯」。)十行:雖(薛本作「惟」。)後二行:略意(薛本、張本「意」俱作「述」。)
十五葉,五行:令王公(張本、顧本「令」俱作「今」。)又:今增至四五百(薛本、張本此六字俱在上「每兩千四五」句下。)
十六葉,七行:古引(薛本作「引古」。)後七行:安不(薛本、張本「安」俱作「寧」。)又:千凂(各本「千」俱作「干」。)
傷寒論音訓
十七葉,後三行:苦侯切(原本作「若使切」,誤,各本亦誤,今依原本校字作「苦侯切」改。按查《玉篇》「芤」字本音「苦侯切」,知前人所改非妄,故從之。)
十八葉,二行:牡豕、牡鼠(原本「牡」皆誤作「壯」,今改正。)十行:金貍□捕物(按原本□系破損,下半字略有痕跡,似「善」字。薛本、張本俱作「之」,疑非。)
修治藥法
二十葉,後十行注:取自然汗(「汗」當作「汁」。)
二十三葉,一行:□參(原本破損,以藥味次第考之,當是「玄參」。)後九行:□□□□(原本破損,不可考,薛本、顧本亦無。張本作「研細用」。)後十行:□□(□□□□□□原本破損,薛本、張本「□□」作「湯末」,「□□□」作「同上二」,「□□□」作「中立練」。按「立練」二字有誤。)
二十四葉,五行:黑膏溫(「膏」當作「骨」。)
另修治藥法第二十葉至二十三葉止,此四葉宋刻上排藥味上俱空一字,今刻誤作頂格並證。
道光癸未歲吳門黃氏士禮㞐開雕同邑施南金書
題宋刻龐安常傷寒總病論後
郡中藏書家,所謂朱奐文遊者,余猶及見其人,家多書。以老故,大半散去,最後一單中有龐安常《傷寒總病論》,亦第與群籍並出。主人不以為宋刻,估人之買者,亦未知為宋刻也。雜置坊間,有識者過而識之,以青蚨五星易歸。自是我輩之好言收藏者,皆爭相購矣。是書先至小讀書堆顧抱沖家,既而五硯樓袁壽階知之,余亦知之。因壽階先與議易,故歸之。抱沖先見是書,遂先錄其副。抱沖所錄,余未之見,見其友人施君少谷手錄本。少谷時在抱沖家教其子弟習書法,故見而借抄,抄畢,原書歸壽階,余從之倩工影鈔一本。統而計之,宋刻一,影宋刻者,抱沖、少谷與余有三矣。厥後余與壽階以影鈔易宋刻,是書遂為百宋一廛中物。年來力絀,舉而贈諸藝芸書舍,不意壽階之影鈔者,亦於其身後展轉歸藝芸,於是刻與鈔盡為他人所有,余則一無所有矣。刻洪氏《集驗方》之冬,余忽得一夢,有人謂余:何不再刻龐《傷寒》?醒而異之,遂商諸藝芸,思借鈔入刻,奈藝芸不允讓影鈔付梓,而允借宋刻備校。適少谷哲嗣稻香,欣然掇贈其先人手澤付諸剞劂,於是復以宋刻較影鈔,而知少谷之影鈔為功不小也。三卷三十三葉,唯少谷影鈔本有之,餘本都缺。想少谷鈔後,抱沖始鈔,鈔時偶失之。自是宋刻缺此葉,已後影鈔本皆失之。非余之重刻,不知宋刻缺此葉;非少谷之影鈔,不知宋刻之原未缺此葉也。書之經人拆散傳錄,其弊有如此者,不可不警也。其中五卷十五葉,宋本缺,惟薛性天家鈔本有之,字跡行款與原本殊,未知何據。後見抱沖所鈔者中亦有此葉,謂是從王宇泰活字本補入。今余復刻,據薛本補,據顧本校,存其異同可耳。宋刻不無誤處,余復借張蒔塘家藏鈔本,薛性天家藏鈔本、顧容安家藏鈔本,雖未知其同出一源與否,而字有異同,悉為標出。可從者,或改正文以就之;未敢信者,或存校語以參之。余友張君訒庵,素諳醫理,共相參訂,以定校勘數十條。其任檢閱而草創者,余長孫美鏐之力也。是書自王宇泰活字印行之後,未見重梓,即王本相傳,止有二百部,故行世絕少。余侄曾有之,為友人借去被焚,故未及一校為憾。朋好中皆想望是書,渴欲一見,故命工梓行。至於是書之深奧,昔安常友人蘇、黃兩公已詳言之,不復丐當代名流之儒醫兼通者贅一言已。
道光癸未仲春黃丕烈識
附錄
跋龐安常傷寒論
古之良醫,皆不預為方,何也?病之來無窮,而方不能盡,使不工者惑其疑似而用之,則害大矣。惟仲景《傷寒論》論病處方,纖悉必具,又為之增損進退之法,以豫告人。嗟夫!仁人之用心,且非通神造妙者不能為也。龐安常又竊憂其有病證而無方者,續著為論數卷,其用心為術,非儷古人,何以及茲。淮南人謂龐安常能與傷寒說話,豈不信然哉。予將去黃,欒仲實以黃別駕後序求予書,而仲實之父為醫,得龐君之妙,謂予言何如也。(見張耒《柯山集·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