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本康平傷寒論
- 作者
- 張機著,大塚敬節校正
- 朝代
- 東漢
- 年份
- 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
- 底本
- 《古本康平傷寒論重排本》,一〇四年四月二十六日版,葉橘泉重校,王孝義重排,中醫書局出版發行。
- 品質
- 80%
傷寒卒病論
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臟。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農。黃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彷彿。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能視死別生。實為難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素尚方術。請事斯語。
漢長沙守南陽張機著
晉太醫令王叔和撰次
傷寒例
中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 注〗 (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
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復大寒。夏時應大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 此非其時。而有其氣〙 〖 注〗 ( 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也。) □此則時行之氣也。
夫欲候知四時正氣為病。及時行疫氣之法。皆當按斗曆占之。九月霜降節後。宜漸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節後。宜解也。所以謂之雨水者。以冰解而為雨水故也。至驚蟄二月節後。氣漸和暖。向夏大熱。至秋便涼。從霜降以後。至春分以前寒冽。凡有觸冒霜露。體中寒即病者。謂之傷寒也。九月十月。寒氣尚微。為病則輕。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嚴。為病則重。正月二月。寒漸將解。為病亦輕。此以冬時不調。適有傷寒之人。即為病也。冬有非節之暖者。名曰冬溫。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冬溫復有先後。更相重沓。亦有輕重。為治不同。證如後章。從立春節後。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壯熱為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於冬時伏寒。變為溫病。從春分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有暴寒者。皆為時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
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輕。
病與溫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十五日得一氣。於四時之中。一時有六氣。四六名為二十四氣也。然氣候亦有應至而不至。或有未應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過者。皆成病氣也。
但天地動靜。陰陽鼓擊者。各正一氣耳。
是以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之秋之忿。為冬之怒。是故冬至後。一陽爻升。一陰爻降也。夏至之後。一陽氣下。一陰氣上也。斯則冬夏二至。陰陽合也。春秋二分。陰陽離也。陰陽交易。人變病焉。此君子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天地之剛柔也。小人觸冒。必嬰暴疹。須知毒烈之氣。留在何經。而發何病。詳而取之。是以春傷於風。夏必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病□。秋傷於濕。冬必欬嗽。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此必然之道。可不審明之。
傷寒之病。逐日淺深。以施方治。今世人傷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對病。或日數久淹。困乃告醫。醫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則不中病。皆宜臨時消息製方。無不效也。今搜採仲景舊論。錄其證候。診脈。聲色。對病□方。有神驗者。擬防世急也。
凡土地溫涼。高下不同。物性剛柔。餐居亦異。是黃帝興四方之問。岐伯舉四治之能。以訓後賢。開其未悟者。臨病之工。宜須兩審也。
凡傷於寒。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若兩感寒。而病者必死。若更感異氣。變為他病者。當依後壞病證。而治之。
尺寸俱浮者。大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
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
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脇。絡於耳。故胸脇痛而耳聾。
此三經皆受病。未入於府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沈細者。大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
尺寸俱沈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貫腎。絡於肺。繫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此三經皆受病。已入於府。可下而已。
若兩感於寒者。一日大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煩滿而渴。二日陽明受之。即與大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陽受之。即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陰三陽。五藏六府皆受病。則榮衛不行。府藏不通。則死矣。其兩感於寒。更不傳經。不加異氣者。至七日大陽病衰。頭痛少愈也。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歇也。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也。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乾。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若過十三日以上不間。寸尺陷者大危。若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者。變為溫瘧。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者。更遇於風。變為風溫。陽脈洪數。陰脈實大者。更遇溫熱。變為溫毒。溫毒為病最重也。陽脈濡弱。陰脈弦堅者。更遇溫氣。變為溫疫。以此冬傷於寒。發為溫病。脈之變證。方治如說。
凡人有疾。不時即治。隱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兒女子。益以滋甚。時氣不和。便當早言。尋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時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數日乃說。邪氣入藏。則難可制。此為家有患。備慮之要。
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若或差遲。病即傳變。雖欲除治。必難為力。服藥不如方法。縱意違師。不須治之。
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始表中風寒。入裏則不消。然未有溫覆而當不消散者。擬欲攻之〘 不在證治〙 。猶當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內不消。雖非大滿。猶生寒熱。□□□□□。則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內不消。大滿〘 大實堅〙 有燥屎。自可除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為禍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內虛熱入。協熱遂利。煩燥諸變。不可勝數。輕者困篤。重者必死矣。
凡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後。發表攻裏。本自不同。而執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飲之。且解其表。又除其裏。言巧似是。其理實違。夫智者之舉錯也。常審以慎。愚者之動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變。豈可詭哉。世上之士。但務彼翕習之榮。而莫見此傾危之敗。惟明者。居然能護其本。近取諸身。夫何遠之有焉。
夫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矣。夫如是。則神丹安可以誤發。甘遂何可以妄攻。虛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機。應若影響。豈容易哉。況桂枝下咽。陽盛即斃。承氣入胃。陰盛以凶。死生之要。在乎須臾。視身之盡。不暇計日。此陰陽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而醫術淺狹。懵然不知病源。為治乃誤。使病者殞沒。自謂其分。至今冤魂塞于冥路。死屍盈於曠野。仁者鑒此。豈不痛歟。
凡發汗。溫服湯藥。其方雖言日三服。若病劇不解。當促其間。若與病相阻〘 可半日中盡三服。〙 。即便有所覺。重病者。一日一夜。當晬時觀之。如服一劑。病證猶在。故當復作本湯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劑乃解。〖 注〗 ( 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凡得時氣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飲水。飲不能多。不當與也。何者。以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 注〗 ( 便更與人作病也) 【 例】 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者。猶當依證與之。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若飲而腹滿〘 言能飲一斗與五升。〙 。小便不利。若喘若噦。不可與之也。若飲水。忽然大汗出。是為自愈也。
凡得病。反能飲水。此為欲愈之病。其不曉病者。但聞病飲水自愈。小渴者。乃強與飲之。因成其禍。不可復數也。
凡得病厥。脈動數。服湯藥更遲。脈浮大減小。初躁後靜。此皆愈證也。
凡治溫病。可刺五十九穴。
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為災。並中髓也。
又脈四損。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脈一至。名曰四損。脈五損。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脈一至。名曰五損。脈六損。一時死。平人六息。病人脈一至。名曰六損。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脈陰陽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脈至乍疏乍數者。死。脈至如轉索者。其日死。譫言妄語。身微熱。脈浮大。手足溫者。生。逆冷。脈沈細者。不過一日。死矣。此以前是傷寒熱病證候也。
辨太陽病〘 傷寒所致〙 痙濕暍〖 注〗 ( 此三種。宜應別論。以為與傷寒相似。故此見之)
大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痓。
大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名曰柔痓。
大陽病。發熱。脈沈而細者。名曰痓。
大陽病。發汗太多。致痓。
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痓病也。
大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沈而細者。名中濕。
濕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痛。發熱。身色如熏黃。
濕家。其人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 丹田有熱。胃中有寒〙 。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口燥渴也。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問曰。風濕相摶。一身盡疼痛〘 值天陰雨不止。〙 。法當汗出而解。醫曰。此可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
若治風濕者。發其汗。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濕家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 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 。內藥鼻中則愈。
病者一身盡痛。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 注〗 ( 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
大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大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 注〗 ( 此亦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大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寒痛。其脈弦細。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
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下之則淋甚。
辨大陽病
大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大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大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傷寒一日。大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此為傳也。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大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
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瘈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發于陽者七日愈。發于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大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大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大陽中風。陽浮而陰弱〘 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 。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桂枝〘 去皮〙 ( 三兩) 芍藥( 三兩) 甘草〘 炙〙 ( 二兩) 生姜〘 切〙 ( 三兩) 大棗〘 擘〙 ( 十二枚)
右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歠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
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麵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大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
大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葛根( 四兩) 芍藥( 二兩) 生姜〘 切〙 ( 三兩) 甘草〘 炙〙 ( 二兩) 大棗〘 擘〙 ( 十二枚) 桂枝( 二兩)
右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減二升。去白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大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 方用前法〙 。可與桂枝湯〖 注〗 ( 若不上衝者。不得與之。)
大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 注〗 ( 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又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大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 去皮〙 ( 三兩) 芍藥( 二兩) 甘草〘 炙〙 ( 三兩) 生姜〘 切〙 ( 三兩) 大棗〘 擘〙 ( 十二枚) 附子〘 炮去皮破八片〙 ( 一枚)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注〗 ( 本云桂枝湯。今加附子。) 【 例】 將息如前法。
大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惡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湯方
桂枝〘 去皮〙 ( 二兩) 甘草〘 炙〙 ( 二兩) 生姜〘 切〙 ( 三兩) 大棗〘 擘〙 ( 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注〗 ( 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 【 例】 將息如前法。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桂枝〘 去皮〙 ( 二兩) 甘草〘 炙〙 ( 二兩) 生姜〘 切〙 ( 三兩) 大棗〘 擘〙 ( 十二枚) 附子〘 炮去皮破八片〙 ( 一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注〗 ( 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 【 例】 將息如前法。
大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 注〗 ( 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 【 經】 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 去皮〙 ( 一兩十六銖) 芍藥 生姜〘 切〙 甘草〘 炙〙 。麻黃〘 去節〙 ( 各一兩) 大棗〘 擘〙 ( 四枚) 杏仁〘 湯積去皮尖及兩仁者〙 ( 二十四枚)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 注〗 ( 本云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併為六合。頓服。) 【 例】 將息如上法。
大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 去皮〙 ( 一兩十七銖) 芍藥( 一兩六銖) 麻黃〘 去節〙 ( 十六銖) 生姜〘 切〙 ( 一兩六銖) 杏仁〘 去皮尖〙 ( 十六個) 甘草〘 炙〙 ( 一兩二銖) 大棗〘 擘〙 ( 五枚)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 注〗 ( 本云桂枝湯二分。麻黃湯一分。合為二升。分再服。今合為方。) 【 例】 。將息如上法。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大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大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 去皮) 芍藥 麻黃 甘草〘 炙〙 ( 各十八銖) 大棗〘 擘〙 ( 四枚) 生姜〘 切〙 ( 一兩二銖) 石膏〘 擘綿裹〙 ( 二十四銖)
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注〗 ( 本云。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之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湯二分。越婢湯一分。)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
芍藥( 三兩) 甘草〘 炙〙 ( 二兩) 生姜〘 切〙 ( 三兩) 白朮 茯苓( 各三兩) 大棗〘 擘〙 ( 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小便利則愈。〖 注〗 ( 本云桂枝湯。今去桂枝加茯白朮。)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 注〗 ( 欲攻其表此誤也) 【 經】 得之便厥。咽中乾。躁。吐逆者。作甘草乾姜湯與之〘 以復其陽〙 。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若胃氣不和。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得之者。囘逆湯主之。
甘草乾姜湯方
甘草〘 炙〙 ( 四兩) 乾姜( 二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乾燥。兩脛拘急。而讝語。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乾。煩躁。陽明內結。讝語煩亂。更飲甘草乾姜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讝語。故知病可愈。
辨大陽病
大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葛根( 四兩) 麻黃〘 去節〙 ( 三兩) 桂枝〘 去皮〙 ( 二兩) 生姜〘 切〙 ( 三兩) 甘草〘 炙〙 ( 二兩) 芍藥( 二兩) 大棗〘 擘〙 ( 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似汗。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注〗 ( 諸湯藥皆倣之。)
大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大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葛根〘 四兩〙 麻黃〘 去節〙 ( 三兩) 甘草〘 炙〙 ( 二兩) 芍藥( 二兩) 桂枝〘 去皮〙 ( 二兩) 生姜〘 切〙 ( 二兩) 半夏〘 洗〙 ( 半升) 大棗〘 擘〙 ( 十二枚)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大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 脈促者。表不解也〙 。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葛根( 半斤) 甘草〘 炙〙 ( 二兩) 黃芩( 三兩) 黃連( 三兩)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大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麻黃〘 去節〙 ( 三兩) 桂枝〘 去皮〙 ( 二兩) 甘草〘 炙〙 ( 一兩) 杏仁〘 去皮尖〙 ( 七十箇)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將息。
大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大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脇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大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燥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
大青龍湯方
麻黃〘 去節〙 ( 六兩) 桂枝〘 去皮〙 ( 二兩) 甘草〘 炙〙 ( 二兩) 杏仁〘 去皮尖〙 ( 四十枚) 生姜〘 切〙 ( 三兩) 大棗〘 擘〙 ( 十枚) 石膏〘 碎〙 ( 雞子大)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 注〗 ( 汗出多者。溫粉撲之。) □一服汗者。停後服〖 注〗 ( 若復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症者。大青龍湯主之。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欬。或渴。或利。或噎。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小青龍湯方
麻黃〘 去節〙 芍藥 細辛 乾姜 甘草〘 炙〙 桂枝〘 去皮〙 ( 各三兩) 五味子( 半升) 半夏〘 洗〙 ( 半升)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樓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一雞子〘 熬令赤色〙 。若嘻者。去麻黃。加附子〘 炮〙 一枚。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半升〖 注〗 ( 且蕘花不治利。麻黃主喘。今此語反之。疑非仲景意。)
傷寒心下有水氣。欬而微喘〘 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發熱不渴。小青龍湯主之。
大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大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
桂枝〘 去皮〙 ( 三兩) 甘草〘 炙〙 ( 二兩) 生姜〘 切〙 ( 三兩) 芍藥( 三兩) 大棗〘 擘〙 ( 十二枚) 厚朴〘 炙去皮〙 ( 二兩) 杏仁〘 去皮尖〙 ( 五十枚)
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大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 下之為逆〙 。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大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大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 注〗 ( 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也。) 【 經】 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 衄乃愈〙 。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大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二陽併病。大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 注〗 ( 大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之為逆) 【 經】 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 在表。當解之。熏之。〙 〖 注〗 ( 若發汗不徹。不足。陽氣拂鬱) 【 經】 不得越註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四肢按之不可得經其人短氣。但坐〘 以汗出不徹故也〙 。更發汗則愈。〖 注〗 ( 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濇故知也。) 【 經】 若( 厥文)
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解。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裏虛。須表裏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
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脈浮而數。可發汗。宜麻黃湯。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到衄者。麻黃湯主之。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在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亡津液。如此者。陰陽自和則必自愈。
發汗後。身疼痛。脈沈遲者。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
發汗後。喘家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 去節〙 ( 四兩) 杏仁〘 去皮尖〙 ( 五十個) 甘草〘 炙〙 ( 二兩 ) 石膏〘 碎綿裹〙 ( 半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桂枝〘 去皮〙 ( 四兩) 甘草〘 炙〙 ( 二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茯苓( 半斤) 桂枝〘 去皮〙 ( 四兩) 甘草〘 炙〙 ( 二兩) 大棗〘 擘〙 ( 十五枚)
右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方
厚朴〘 去皮〙 ( 半斤) 生姜〘 切〙 ( 半斤) 半夏〘 洗〙 ( 半斤) 甘草( 二兩) 人參( 一兩)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沈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 虛故也〙 。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燥者。茯苓囘逆湯主之。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方
茯苓( 四兩) 桂枝〘 去皮〙 ( 三兩) 白朮 甘草〘 炙〙 ( 各二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芍藥 甘草〘 炙〙 ( 各三兩) 附子〘 炮去皮破八片〙 ( 一枚)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
茯苓囘逆湯方
茯苓四兩 人參一兩 附子〘 生用去皮破八片〙 ( 一枚) 甘草〘 炙〙 ( 二兩) 乾姜( 一兩)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調胃承氣湯方
芒硝( 半升) 甘草〘 炙〙 大黃〘 去皮清酒洗〙 ( 四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日三服。更煮一兩沸。頓服。〖 注〗 ( 加減方非疑仲景方)
大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燥煩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豬苓〘 去皮〙 ( 十八銖) 澤瀉( 一兩六銖) 白朮( 十八銖) 茯苓( 十八銖) 桂枝〘 去皮〙 ( 半兩)
右五味。擣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小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茯苓( 二兩) 桂枝〘 去皮〙 ( 二兩) 甘草〘 炙〙 ( 一兩) 生姜〘 切〙 ( 三兩)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 有表裏證〙 。渴欲飲水。水入口吐者。五苓散〘 名曰水逆〙 主之。
未持脈時。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教試令欬。而不欬者。此必兩□聾無聞也。所以然者。重以發汗虛故也。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 為逆〙 。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姜豉湯主之。
梔子豉湯方
梔子〘 擘〙 ( 十四個) 香豉〘 綿裹〙 ( 四合)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甘草豉湯方
梔子〘 擘〙 ( 十四個) 甘草〘 炙〙 ( 二兩) 香豉〘 綿裹〙 ( 四合)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生姜豉湯方
梔子〘 擘〙 ( 十四個) 生姜( 五兩) 香豉〘 綿裹〙 ( 四合)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姜。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梔子〘 擘〙 ( 十四箇) 厚朴〘 去皮〙 ( 四兩) 枳實〘 浸水炙令黃〙 ( 四枚)
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姜湯主之。大下之後。復發汗〘 亡津〙 。小便不利者。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脈微細。〖 注〗 ( 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 【 經】 下之後。發汗。晝日煩燥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沈微。身無大熱者。乾姜附子湯主之。
梔子乾姜湯方
梔子〘 擘〙 ( 十四箇) 乾姜( 一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乾姜附子湯方
乾姜( 一兩) 附子〘 生去皮切八片〙 ( 一枚)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大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玄武湯主之。
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痓。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則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目眴。不得眠。
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
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吐蚘。
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裏宜囘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病發熱頭痛。脈反沈者□□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裏。宜囘逆湯。
大陽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後發汗。其人因致冒。
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裡未和。然後復下之。
大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下之必先振慄。汗出而解。〖 注〗 ( 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 【 經】 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
大陽病。發熱汗出者。此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傷寒五六日〘 中風〙 往來寒熱。胸脇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脇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欬者。小柴胡湯主之。
柴胡( 半斤) 黃芩( 三兩) 人參( 三兩) 半夏〘 洗〙 ( 半升) 甘草( 炙) 生姜〘 切〙 ( 各三兩) 大棗〘 擘〙 ( 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樓實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樓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脇下痞鞕。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微汗愈。若欬者。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半斤。乾姜二兩。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摶。結於脇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藏府相違。其病必下。邪高病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
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脇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
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穀者噦。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脇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陽脈濇陰脈弦。□□〘 法當腹中急痛〙 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小建中湯方
桂枝〘 去皮〙 ( 三兩) 甘草〘 炙〙 ( 三兩) 大棗〘 擘〙 ( 十二枚) 芍藥( 六兩) 生姜〘 切〙 ( 三兩) 膠飴( 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復發熱汗出而解。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大陽病〘 過經〙 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柴胡( 半斤) 黃芩( 三兩) 芍藥( 三兩) 半夏〘 洗〙 ( 半升) 生姜〘 切〙 ( 五兩) 枳實〘 炙〙 ( 四枚) 大棗〘 擘〙 ( 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注〗 ( 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為大柴胡湯。)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脇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 潮熱者實也〙 。已而微利〖 注〗 ( 此本柴胡證。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 【 經】 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柴胡( 二兩十六銖) 黃芩( 一兩) 人參( 一兩) 甘草〘 炙〙 ( 一兩) 生姜〘 切〙 ( 一兩) 半夏〘 洗本云五枚〙 ( 二十銖) 大棗〘 擘〙 ( 四枚) 芒硝( 二兩)
右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煮微沸。分溫再服〖 注〗 ( 不解更作。)
傷寒十三日。不解。時讝語者〘 過經〙 。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鞕。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大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 血自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桃核承氣湯
桃仁〘 去皮尖〙 ( 五十個) 大黃( 四兩) 桂枝〘 去皮〙 ( 二兩) 甘草〘 炙〙 ( 二兩) 芒硝( 二兩)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 注〗 ( 當微利。)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讝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注〗 ( 本云柴胡湯。今加龍骨等。)
又方
柴胡四兩 龍骨 黃芩 生姜( 切) 鉛丹 人參 桂枝 茯苓( 各一兩半) 半夏〘 洗〙 ( 二合半) 大黃( 二兩) 牡蠣( 一兩半) 大棗〘 擘〙 ( 六枚)
右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碁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溫服一升。
傷寒。腹滿讝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
大陽病二日反躁。反熨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讝語。〖 注〗 ( 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此為欲解。) 【 經】 故其發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鞕。〖 注〗 ( 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不多。) 【 經】 大便已。頭卓然而痛〘 氣下流故也〙 。其人足心必熱。
大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 失其常度兩相熏灼〙 。血氣流溢。其身必發黃。〖 注〗 ( 陽盛則欲衄。陰虛則大便鞕。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 【 經】 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讝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 注〗 ( 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 亡陽〙 。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桂枝〘 去皮〙 ( 三兩) 甘草〘 炙〙 ( 二兩) 生姜〘 切〙 ( 三兩) 大棗〘 擘〙 ( 十二枚) 牡蠣〘 熬〙 ( 五兩) 蜀漆〘 洗去醒〙 ( 三兩) 龍骨( 四兩)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注〗 ( 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
形作傷寒。其脈不弦堅而弱。〘 弱者發熱〙 弱者必渴。被火必讝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
大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 到經不解〙 。必清血。名為火邪。
火邪。脈浮熱甚。而反炙之〘 此為實。實以虛治。〙 。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
微數之脈。慎不可炙。因火為邪〘 追虛追實〙 。則為煩逆。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 焦骨傷筋〙 。血難復也。
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炙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欲自解者〘 火逆之也〙 。必當先煩。煩乃有汗而解。〖 注〗 ( 何以知之。脈浮。知汗出解。)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 氣從少腹上衝心者。〙 。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 注〗 ( 更加桂枝二兩也。本云桂枝湯。今加桂五兩。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氣也。)
大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不發熱。〘 關上〙 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 此為小逆〙 。
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饑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
大陽病吐之。但大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煩也。
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大陽病。〘 過經〙 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 注〗 ( 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湯證。以嘔故知極吐也。)
大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沈。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小腹當鞕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注〗 ( 所以然者。以大陽隨經。瘀熱在裏故也。) 【 經】 抵當湯主之。
水蛭〘 熬〙 蝱蟲〘 去翅足熬〙 ( 各三十箇) 桃仁〘 去皮尖〙 ( 二十個) 大黃〘 酒洗〙 ( 二兩)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
大陽病身黃。脈沈結。小腹鞕〘 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 。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 血證諦也〙 。抵當湯主之。
傷寒有熱。小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 為有血也〙 。當可下之。宜抵當丸〘 不可餘藥〙 。
水蛭〘 熬〙 ( 二十箇) 蝱蟲〘 去翅足熬〙 ( 二十箇) 桃仁〘 去皮尖〙 ( 二十五箇) 大黃( 三兩)
右四味。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當下血〘 若不下者更服〙 。
大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裏急也。
辨大陽病 結胸
問曰。病在結胸。有藏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沈。名曰結胸也。何謂藏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沈緊。名曰藏結。舌上白胎滑者難治。
藏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病發于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
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痓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
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
大陽病脈浮而動數〖 注〗 ( 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 【 經】 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 胃中空虛客氣動膈〙 。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鞕。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大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宜大陷胸丸。
大陷胸湯方
大黃〘 去皮〙 ( 六兩) 芒硝( 一升) 甘遂( 一錢匕)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芒硝。煮一兩沸。內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大陷胸丸方
大黃( 半斤) 葶藶子〘 熬〙 ( 半升) 芒硝( 半升) 杏仁〘 去皮尖熬黑〙 ( 半升)
右四味。擣篩二味。內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擣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沈而緊。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湯主之。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 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脇也。〙 。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大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發心胸大煩。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少結胸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黃連( 一兩) 半夏〘 洗〙 ( 半升) 括蔞實〘 大者〙 ( 一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括蔞實取三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大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 此本有寒飲也〙 。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五日復下之。此作協熱利也。
大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 此為欲解也〙 。□□□□□□。
脈浮者。必結胸。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脇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沈緊者。必欲嘔。脈沈滑者。協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少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 注〗 ( 白散亦可服。)
文蛤散
文蛤( 五兩)
右一味。為散。以沸湯。和一方寸匕服。湯用五合。
白散
桔更( 三分) 巴豆〘 去皮去熬黑研如脂〙 ( 一分) 貝母( 三分)
右三味為散。內巴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
五苓散
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以水潠之洗之。益令熱劫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 與) 芍藥三兩如上法。
太陽與少陽併病。頸項強痛。或弦冒。時如結胸。心下痞鞕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日讝語不止。當刺期門。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脇下滿。如結胸狀。讝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 此為熱入血室〙 。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讝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柴胡桂枝湯方
桂枝〘 去皮〙 黃芩( 一兩半) 人參( 一兩半) 甘草〘 炙〙 ( 一兩) 半夏〘 洗〙 ( 二合半) 芍藥( 一兩半) 大棗〘 擘〙 ( 六枚) 生姜〘 切〙 ( 一兩半) 柴胡( 四兩)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注〗 ( 本云人參湯。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黃芩。復如柴胡法。今用人參作各半劑。)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脇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 此為未解也〙 。柴胡桂枝乾姜湯主之。
柴胡桂枝乾姜湯方
柴胡( 半斤) 桂枝〘 去皮〙 ( 三兩) 乾姜( 二兩) 括樓根( 四兩) 黃芩( 三兩) 牡蠣〘 熬〙 ( 二兩) 甘草〘 炙〙 ( 二兩)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 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裏也。脈沈亦有裏也。〙 大便鞕。脈細者。〖 注〗 ( 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裏。此為半在裏半在外也。脈雖沈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 【 經】 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 此雖已下之不為逆也〙 。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鞕痛者〘 此為結〙 。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 此為痞〙 。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半夏( 半升) 黃芩 乾姜 人參 甘草〘 炙〙 ( 各三兩) 黃連( 一兩) 大棗〘 擘〙 ( 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大陽中風。下利嘔逆。〖 注〗 ( 表解者。乃可攻之。) 【 經】 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鞕滿。引脇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 此表解裏未和也〙 。十棗湯主之。
芫花〘 熬〙 甘遂 大戟
右三味等分。各別擣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 注〗 ( 強人服一錢匕。羸人者服半錢。) 【 經】 溫服之〘 平旦服〙 。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 加半錢〙 。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
大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復下之。心下痞〘 無陽則陰獨〙 〖 注〗 ( 表裏但虛。陰陽氣並竭。) 【 經】 復加燒針。因胸煩〖 注〗 ( 面色青黃。膚瞤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 【 經】 心下痞。按之濡。其脈〘 關上〙 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心下痞〘 本以下之故〙 。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者。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注〗 ( 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大黃( 二兩) 黃連 黃芩( 各一兩)
右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附子瀉心湯方
大黃( 二兩) 黃連( 一兩) 黃芩( 一兩) 附子〘 炮去皮破別煮取汁〙 ( 二枚)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鞕。乾噫食臭。脇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
生姜〘 切〙 ( 四兩) 甘草〘 炙〙 ( 三兩) 人參( 三兩) 乾姜( 一兩) 黃芩( 三兩) 半夏〘 洗〙 ( 半升) 黃連( 一兩) 大棗〘 擘〙 ( 十二枚)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鞕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 此非結熱〙 〖 注〗 ( 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鞕也。) 【 經】 甘草瀉心湯主之。
甘草〘 炙〙 ( 四兩) 黃芩( 三兩) 乾姜( 三兩) 半夏〘 洗〙 ( 半升) 大棗( 十二枚) 黃連( 一兩)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注〗 ( 附子瀉心湯。本云。加附子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同體別名耳。生姜瀉心湯。本云理中人參黃芩湯。去桂枝朮。加黃連。并瀉肝法。)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 注〗 ( 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 【 經】 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 注〗 ( 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赤石脂〘 碎〙 ( 一斤) 太一禹餘糧〘 碎〙 ( 一斤)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脇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鞕。噫氣不除者。旋復代赭湯主之。
旋復花( 三兩) 人參( 二兩) 生姜( 五兩) 代赭( 一兩) 甘草〘 炙〙 ( 三兩) 半夏〘 洗〙 ( 半升) 大棗〘 擘〙 ( 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喘家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大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裏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
桂枝〘 別切〙 ( 四兩) 甘草〘 炙〙 ( 四兩) 白朮( 三兩) 人參( 三兩) 乾姜( 三兩)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注〗 ( 日再夜一服。)
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 表未解也〙 。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注〗 ( 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嘔吐而下利者。□□□□之。
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鞕。氣上衝喉咽。不得息者。當吐之〘 此為胸中有寒飲也〙 。宜瓜蒂散。
瓜蒂〘 熬黃〙 ( 一分) 赤小豆( 一分)
右二味。各別擣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 注〗 ( 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爪蒂散。)
病脇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藏結。死
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 注〗 ( 熱結在裏) 【 經】 表裏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知母( 六兩) 石膏〘 碎〙 ( 一斤) 甘草〘 炙〙 ( 二兩) 人參( 二兩) 粳米( 六合)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注〗 ( 此方。立夏後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後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凜冷。亦不可與服之。與之則嘔利而腹痛。。諸亡血虛家。亦不可與。得之則腹痛下利者。但可溫之。當愈)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 注〗 ( 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 【 經】 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大陽少陽併病。心下鞕。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大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
黃芩湯方
黃芩( 三兩) 芍藥( 二兩) 甘草〘 炙〙 ( 二兩) 大棗〘 擘〙 ( 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注〗 ( 日再。夜一服。)
黃芩加半夏生姜湯方
黃芩( 三兩) 芍藥( 二兩) 甘草〘 炙〙 ( 二兩) 大棗〘 擘〙 ( 十二枚) 半夏〘 洗〙 ( 半升) 生姜〘 切〙 ( 一兩半)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注〗 ( 日再。夜一服。)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黃連( 三兩) 甘草〘 炙〙 ( 三兩) 乾姜( 三兩) 桂枝〘 去皮〙 ( 三兩) 人參( 二兩) 半夏〘 洗〙 ( 半升) 大棗〘 擘〙 ( 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 注〗 ( 晝三夜二) 〘 晝三夜二疑非仲景法〙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摶。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濇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鞕。小便不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
桂枝附子湯
桂枝〘 去皮〙 ( 四兩) 附子〘 炮去皮破〙 ( 三枚) 生姜〘 切〙 ( 三兩) 大棗〘 擘〙 ( 十二枚) 甘草〘 炙〙 ( 二兩)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去桂加白朮湯
附子〘 炮去皮破〙 ( 三枚) 白朮( 四兩) 生姜〘 切〙 ( 三兩) 甘草〘 炙〙 ( 二兩) 大棗〘 擘〙 ( 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復服之。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朮。併走皮內。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耳。□法當加桂四兩。〖 注〗 ( 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鞕。小便不利去桂也。以大便不鞕。小便不利。當加桂。附子三枚〘 恐多也〙 。虛弱家及產婦。宜減服之。)
風濕相摶。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甘草〘 炙〙 ( 二兩) 附子〘 炮去皮破〙 ( 二枚) 白朮( 二兩) 桂枝〘 去皮〙 ( 四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注〗 ( 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止。復煩者。將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妙。)
傷寒脈浮滑。白虎湯主之。
知母( 六兩) 石膏〘 碎〙 ( 一斤) 甘草〘 炙〙 ( 二兩) 粳米( 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解而後。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甘草〘 炙〙 ( 四兩) 生姜〘 切〙 ( 三兩) 人參( 二兩) 生地黃( 一斤) 桂枝( 三兩) 阿膠( 二兩) 麥門冬〘 去心〙 ( 半升) 麻仁( 半升) 大棗〘 擘〙 ( 三十枚)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 一名復脈湯)
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辨陽明病
問曰。病有大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大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大陽病。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主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
本大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繫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難者。為陽明病也。
傷寒轉繫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
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 此欲作固瘕〙 必大便初鞕後溏〖 注〗 ( 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
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奄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 注〗 ( 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穀氣。與汗共併。脈緊則愈。)
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
陽明病。不能食〘 以其人本虛。攻其熱必噦。〙 。攻其熱必噦〖 注〗 ( 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 此欲作穀癉〙 。雖下之。腹滿如故〖 注〗 ( 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
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欬。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欬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
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欬。其人咽必痛。若不欬者。咽不痛。
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發黃。
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黃。
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
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者。此必衄。
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 此必大便鞕故也〙 。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鞕。〖 注〗 ( 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陽明病。心下鞕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陽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黃者。小便不利也。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
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 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裏也。〙 手足濈然汗出者〘 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 。大承氣湯主之。
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
大承氣湯
大黃〘 酒洗〙 ( 四兩) 厚朴〘 炙去皮〙 ( 半斤) 枳實〘 炙〙 ( 五枚) 芒硝( 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 注〗 ( 得下餘勿服。)
小承氣湯
大黃( 四兩) 厚朴〘 炙去皮〙 ( 二兩) 枳實〘 大者炙〙 ( 三枚)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 注〗 ( 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陽明病。潮熱。小便微鞕者。可與小承氣湯。〘 不鞕者。不可與之。〙
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矢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矢氣者。此但初頭鞕。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復鞕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矢氣者。慎不可攻也。
夫實則讝語。虛則鄭聲。〖 注〗 ( 鄭聲重語也。)
直視讝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讝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牀。怵惕而不安。微喘直視〘 脈弦者生。濇者死。微者但發潮熱。〙 讝語者大承氣湯主之。〖 注〗 ( 若一服利。則止後服。)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則讝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讝語止者。更莫復服。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
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氣者。勿更與之。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濇者。裏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陽明病。讝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若能食者。但鞕耳。宜大承氣湯下之。
陽明病。下血讝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
汗出讝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 此為風〙 。須下者。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裏實故也〘 下之愈〙 。宜大承氣湯。傷寒四五日。脈沈而喘滿〘 沈為在裏〙 。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裏實。久則讝語。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讝語。遺尿。發汗。讝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二陽併病。大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讝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讝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若渴欲飲水〘 脈浮發熱〙 。口乾舌燥者。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復利其小便也。
脈浮而遲。表熱裏寒。下利清穀者。囘逆湯主之。
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則衄。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 小結胸〙 。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脇滿不去者。柴胡湯主之。
陽明病。脇下鞕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陽明病。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脇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餘症者。與麻黃湯。〖 注〗 ( 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 此為津液內竭〙 。雖鞕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皆可為導。
蜜煎方
食蜜( 七合)
右一味。於銅器內。微火煎。當須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著。候可丸。並手捻作挺。令頭銳。大如指。長二寸許。當熱時急作。冷則鞕。以內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已試甚良〘 疑非仲景意〙 。
又大豬膽一枚。瀉汁和少許法酢。以灌穀道內。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甚效。
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
陽明病。發熱。汗出者〘 此為熱越〙 。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 此為瘀熱有裏〙 。渴引水漿者。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
茵陳蒿湯方
茵陳蒿( 六兩) 梔子〘 擘〙 ( 十四枚) 大黃( 二兩)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利。〖 注〗 ( 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 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 。尿雖難。大便反易。而其色必黑者。宜抵當湯。下之。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 注〗 ( 若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鞕。後必溏。不可攻之。)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 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 。宜大承氣湯。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食穀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 注〗 ( 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大陽病。脈〘 寸關尺〙 緩浮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 渴者此轉屬陽明也〙 。小便數者。大便必鞕。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脈陽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也。汗出多者。為太過。陽脈實。因發其汗。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者。為陽絕於裏。亡津液。大便因鞕也。
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浮芤相摶。胃氣生熱。其陽則絕。
趺陽脈浮而濇。浮則胃氣強。濇則小便數。浮濇相摶。大便則難。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 二升) 芍藥( 半斤) 枳實〘 炙〙 ( 半斤) 大黃〘 去皮〙 ( 一斤) 厚朴〘 去皮炙〙 ( 一尺)
杏仁〘 去皮尖熬〙 ( 一升)
右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 注〗 ( 漸加以知為度。)
大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
大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鞕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大陽柴胡證。煩躁心下鞕。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之。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受食。但初頭鞕後必溏。未定成鞕。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鞕。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 其脈不負者。為順也〙 。〖 注〗 ( 負者失也。互相剋賊。名為負也。) 【 論】 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病人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喜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便膿血也。
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裏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 注〗 ( 於寒濕中求之。)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
傷寒身黃發熱者。梔子蘗皮湯主之。
肥梔子〘 擘〙 ( 十五個) 甘草〘 炙〙 ( 一兩) 黃蘗( 二兩)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傷寒瘀熱在裏。身必發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
麻黃〘 去節〙 ( 二兩) 連軺〘 連翹根是也〙 ( 二兩) 杏仁〘 去皮尖〙 ( 四十個) 赤小豆( 一升) 大棗〘 擘〙 ( 十二枚) 生梓白皮〘 切〙 ( 一升) 生姜〘 切〙 ( 二兩) 甘草〘 炙〙 ( 二兩)
右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注〗 ( 半日服盡)
辨少陽病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少陽病。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
少陽不可發汗。〘 此屬胃。胃不和煩而悸。〙 發汗則讝語。胃和則愈。
本大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脇下鞕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沈緊者。與小柴胡湯。
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讝語。柴胡證罷。此為壞病。〖 注〗 ( 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三陽合病。脈浮大〘 上關上〙 。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三陰不受邪也。
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
辨大陰病
大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鞕。
大陰中風。四肢煩疼。脈陽微陰濇而長者。為欲愈。
大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
大陰病。脈浮者。少可發汗宜桂枝湯。自利不渴者。屬大陰。藏有寒故也。當溫之。〖 注〗 ( 宜服四逆輩。)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繫在大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 注〗 ( 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本大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屬大陰也。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 去皮〙 ( 三兩) 芍藥( 六兩) 甘草〘 炙〙 ( 二兩) 大棗〘 擘〙 ( 十二枚) 生姜〘 切〙 ( 三兩)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 注〗 ( 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
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 三兩) 大黃( 二兩) 芍藥( 六兩) 生姜〘 切〙 ( 三兩) 甘草( 二兩) 大棗( 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大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辨少陰病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 屬少陰也〙 。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 注〗 ( 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少陰病。欬而下利讝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少陰病。脈細沈數。病為在裏。不可發汗。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濇者。復不可下之。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
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踡臥。手足溫者。可治。
少陰病。惡寒而踡。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炙少陰七壯。
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少陰病。惡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
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
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踡。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
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少陰病。脈微細沈。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沈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
麻黃〘 去節〙 ( 二兩) 細辛( 二兩) 附子〘 炮去皮破八片〙 ( 一枚)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 注〗 ( 以二三日無裏證。故微發汗也。)
麻黃附子甘草湯方
麻黃〘 去節〙 ( 二兩) 甘草〘 炙〙 ( 二兩) 附子〘 炮去皮破八片〙 ( 一枚)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者。黃連阿膠湯主之。
黃連( 四兩) 黃芩( 二兩) 芍藥( 二兩) 雞子黃( 二枚) 阿膠〘 一云三挺〙 ( 三兩)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膠烊盡。小冷。內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附子湯主之。
附子〘 炮去皮破八片〙 ( 二枚) 茯苓( 三兩) 人參( 二兩) 白朮( 四兩) 芍藥( 三兩)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一升。日三服。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沈者。附子湯主之。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赤石脂〘 一半全用一半篩末〙 ( 一斤) 乾姜( 一兩) 粳米( 一升)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內赤石脂末方寸匕〘 溫服七合〙 。日三服。〖 注〗 ( 若一服愈。餘勿服。)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可刺。
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吳茱萸( 一升) 人參( 二兩) 生姜〘 切〙 ( 六兩) 大棗〘 擘〙 ( 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豬膚湯主之。
豬膚( 一斤)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溫分六服。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者。與桔梗湯。
甘草湯方
甘草( 二兩)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桔梗湯方
桔梗( 一兩) 甘草( 二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溫分再服。
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半夏苦酒湯主之。
半夏〘 洗破如棗核〙 ( 十四枚) 雞子〘 去黃內上苦酒。著雞子殼中〙 ( 一枚)
右二味。內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嚥之。不差。更作三劑。
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半夏〘 洗〙 桂枝〘 去皮〙 甘草〘 炙〙
右三味。等分。各別擣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一升。煮七沸。內散兩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嚥之。〖 注〗 ( 半夏有毒。不當散服。)
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
蔥白( 四莖) 乾姜( 一兩) 附子〘 生去皮破八片〙 ( 一枚)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 注〗 ( 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蔥白( 四莖) 乾姜( 一兩) 附子〘 生去皮破八片〙 ( 一枚) 人尿( 五合) 豬膽汁( 一合)
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 注〗 ( 若無膽。亦可用。)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沈重疼痛。自下利〘 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也。〙 。其人或欬。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玄武湯主之。
茯苓( 三兩) 芍藥( 三兩) 白朮( 二兩) 生姜〘 切〙 ( 三兩) 附子〘 炮去皮破八片〙 ( 一枚)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若欬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一兩。乾姜一兩。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姜二兩。若嘔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為半斤。
少陰病。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囘逆湯主之。
甘草〘 炙〙 ( 二兩) 附子〘 生用去皮破八片〙 ( 大者一枚) 乾姜〘 強人可四兩〙 ( 三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姜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 注〗 ( 脈病皆與方相應者乃服之。)
少陰病〘 四逆〙 。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囘逆散主之。
甘草〘 炙〙 枳實〘 破水漬炙乾〙 柴胡 芍藥
右四味。各十分。擣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欬者加五味子。乾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折。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莖。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內湯中。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欬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豬苓 茯苓 阿膠 澤瀉 滑石( 各一兩)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內阿膠。烊盡。溫服七合。日三服。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脈沈者。急溫之。宜囘逆湯。
甘草〘 炙〙 ( 二兩) 乾姜( 一兩半) 附子〘 生用去皮破八片〙 ( 一枚)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姜三兩。
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 脈弦遲者此胸中實當吐之〙 。不可下也。若隔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囘逆湯。
少陰病。下利脈微濇。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當溫其背上。炙之。
辨厥陰病
厥陰之為病。氣上撞心〘 消渴〙 。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 吐蚘〙 。下之。利不止。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
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復利。
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并六日。亦為九日。與厥陰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傷寒二三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
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 注〗 ( 厥者。手足厥冷者是。)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非為蚘厥也〘 此為臟厥〙 〖 注〗 ( 蚘厥者。其人當吐蚘。) 【 論】 令病者靜。而復時煩〘 此為藏寒〙 〖 注〗 ( 蚘上入其隔。故煩。) 【 論】 須更復止。得食而嘔。又煩〘 煩者蚘聞食臭出〙 。其人當自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 注〗 ( 又主久利。)
烏梅( 三百枚) 細辛( 六兩) 乾姜( 十兩) 黃連( 十六兩) 當歸( 四兩) 附子〘 炮去皮〙 ( 六兩)
蜀椒〘 出汗〙 ( 四兩) 桂枝〘 去皮〙 ( 六兩) 人參( 六兩) 黃蘗( 六兩)
右十味。異擣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擣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傷寒熱少微厥。指頭寒。嘿嘿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脇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者。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必便膿血。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炙厥陰。厥不還者死。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傷寒脈滑而厥者。裏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囘逆湯主之。
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囘逆加吳茱萸生姜湯。
又方
當歸( 三兩) 桂枝〘 去皮〙 ( 三兩) 芍藥( 三兩) 細辛( 三兩) 甘草〘 炙〙 ( 二兩) 通草( 二兩) 大棗〘 擘一法十二枚〙 ( 二十五枚)
右九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當歸囘逆加吳茱萸生姜附子湯方
當歸( 三兩) 芍藥( 三兩) 甘草〘 炙〙 ( 二兩) 通草( 二兩) 桂枝〘 去皮〙 ( 三兩) 細辛( 三兩) 生姜〘 切〙 ( 半斤) 茱萸( 二升) 大棗〘 擘〙 ( 二十五枚)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五服。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囘逆湯主之。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囘逆湯主之。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
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 寸〙 脈沈而遲。手足厥逆。與囘逆湯。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 為難治〙 。屬麻黃升麻湯。
麻黃〘 去節〙 ( 二兩半) 升麻( 一兩一分) 當歸( 一兩一分) 知母( 十八銖) 黃芩( 十八銖) 萎蕤〘 一作菖蒲〙 ( 十八銖) 芍藥( 六銖) 天門冬〘 天心〙 ( 六銖) 桂枝〘 去皮〙 ( 六銖) 茯苓( 六銖) 甘草〘 炙〙 ( 六銖) 石膏〘 碎綿裹〙 ( 六銖)
白朮( 六銖) 乾姜( 六銖)
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
乾姜黃芩黃連人參湯方
乾姜 黃芩 黃連 人參( 各三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
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復緊為未解。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小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濇者。必清膿血。
下利脈沈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下利清穀。下可攻表。汗出。必脹滿。下利脈沈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
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載陽。下虛故也。
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囘逆湯主之。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白頭翁( 二兩) 黃蘗( 三兩) 黃連( 三兩) 秦皮( 三兩)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宜囘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下利讝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嘔而脈弱。小便復利。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囘逆湯主之。
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出者。其人外氣怫鬱。復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辨厥陰病 霍亂
傷寒。其脈微濇。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上轉入陰。必利。本嘔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以大便。而反失氣。仍不利。此屬陽明也。便必鞕。十三日。所以然者。經盡故也。下利後當便鞕。鞕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後經中。頗能食。復過一經能食。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
吐利惡寒。脈微而復利〘 利止亡血也〙 。囘逆加人參湯主之。
甘草〘 炙〙 三兩 附子〘 生去皮破八片〙 一枚 乾姜一兩半 人參一兩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吐利頭痛發熱〘 霍亂〙 。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人參 乾姜 甘草〘 炙〙 白朮( 各三兩)
右四味。擣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 注〗 ( 日三四。夜一服。)
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吐多者。去朮。加生姜三兩。下多者。還用朮。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得水者。加朮。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乾姜。足前成四兩半。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一枚。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揭衣被。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 小和利之〙 。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囘逆湯主之。
既吐且利。小便復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囘逆湯主之。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囘逆加豬膽汁湯主之。
甘草〘 炙〙 ( 二兩) 乾姜〘 強人可四兩〙 ( 三兩) 附子〘 生去皮破八片〙 ( 大者一枚) 豬膽汁( 半合)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內豬膽汁。分溫再服〘 其脈即來〙 。〖 注〗 ( 無豬膽。以羊膽代之。)
吐利發汗。脈平。小煩者。新虛不勝穀氣故也。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
大病差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
枳實〘 炙〙 ( 三枚) 梔子〘 擘〙 ( 十四個) 豉〘 包綿〙 ( 一升)
右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內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注〗 ( 若有宿食者。內大黃如博碁子五六枚。服之愈。)
傷寒差以後。更發熱。小柴胡湯主之。
脈浮者。少以汗解之。脈沈實者。以下解之。
大病差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
牡蠣〘 熬〙 澤瀉 蜀漆〘 暖水洗去醒〙 葶藶子〘 熬〙 商陸根〘 熬〙 海藻 栝蔞根( 各等分)
右七味。異擣。下篩為散。更於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後服。
傷寒解後。虛羸少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
竹葉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 洗〙 半升 麥門冬〘 去心〙 一升 人參二兩 甘草〘 炙〙 二兩 粳米半升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差。人強與穀。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穀則愈。
凡療治之方有奇恆之理奧毒藥之化機又經旨之所祕多傳方文字傳法□□□□□□□□□□□□□□□□□□□□□□□□□□□□□□□□□□□□中之學先講家傳之論說而後可令逅四部之教習□也
康平三年二月十七日
侍醫丹波雅忠
貞和二年十二月十五日以家祕說授典藥權助畢
和氣朝臣嗣成
南山隱士山秋五徂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