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鶴醫案
一、中風
(案1)右半身不遂,脈來虛軟,元氣不足也。法宜溫補。
西黨參(三錢) 制白朮(一錢半) 淨棗仁(三錢) 歸身(一錢半) 法半夏(一錢半) 鹿角霜(二錢) 炙甘草(四分) 甜枸杞(二錢) 朱茯神(二錢)
加霞天膏二錢。
(案2)陰液素虧,而內風煽爍,症屬偏枯。法當柔劑養營。
春砂仁炒熟地(五錢) 元紅花(四分) 歸身(一錢半) 淡蓯蓉(一錢半) 茯神(二錢) 柏子霜(一錢半) 甘枸杞(二錢) 川斷(二錢) 淨棗仁(二錢) 酒桑枝(四錢)
(案3)症屬偏枯,內熱脈數。
西黨參(三錢) 女貞子(二錢) 甘枸杞(二錢) 川斷(二錢) 茯神(二錢) 大熟地(四錢) 炙龜板(四錢) 柏子霜(一錢半) 炒歸身(二錢)
(案4)右膝腫痛,筋拘不仁,此營虛挾濕也。宜標本兼顧。
生白芍(一錢半) 大熟地(四錢) 甘枸杞(二錢) 鹿角霜(二錢) 赤苓(三錢) 厚杜仲(一錢半) 宣木瓜(一錢半) 五加皮(一錢半) 川斷(二錢)
加油松節一錢半。
(案5)舌本不利,四末不仁,氣鬱挾痰也。擬疏氣滌痰法,以圖問安。
黨參(三錢) 炒茅朮(一錢半) 酒半夏(一錢半) 遠志(一錢) 炒杜蘇子(三錢) 鬱金(二錢) 白蒺藜(三錢) 新會皮(一錢半) 歸身(一錢半)
加酒桑枝四錢。
(案6)右肢偏廢,六脈模糊,乃陽氣虛而濕痰內滯。擬燥土滌痰,佐以活絡法。
制於術(一錢半) 炒茅朮(一錢半) 法半夏(一錢半) 橘紅(一錢) 炒歸身(一錢半) 片薑黃(一錢) 鹿角霜(二錢) 甘枸杞(二錢) 茯苓(三錢)
加細桑枝五錢,絲瓜絡二錢。
(案7)肢麻言蹇,脈來無力,此陽氣虧而痰滯脈絡也,殊非小恙。
生白芍(一錢半) 川桂枝(八分) 法半夏(一錢半) 橘紅(一錢) 煨明天麻(一錢半) 炒歸身(一錢半) 片薑黃(一錢) 炒遠志(一錢) 茯神(二錢)
(案8)心悸骨痛,筋惕肉瞤,血虛風動也。從三陰培養。
制首烏(三錢) 甘枸杞(二錢) 歸身(一錢半) 茯神(二錢) 煨明天麻(一錢半) 懷牛膝(二錢) 柏子霜(一錢半) 川斷(二錢) 淨棗仁(三錢)
(案9)統體麻木,二便艱難,血虛風動也。治以溫潤。
黨參(二錢) 枸杞(二錢) 蓯蓉(一錢半) 煨明天麻(一錢半) 茯苓(三錢) 熟地(五錢) 歸身(一錢半) 柏子霜(一錢半) 懷膝炭(二錢)
(案10)沈,左。人之所以能運動者,先天之真陽也。陽之清者為魂,靈機出焉。陽生陰,脾陽根命火,心營君火,所生火,下交腎出。陽衰則大弱,陰無從生,心脾失養,舌胖少液,艱於語言,靈機時窒。脈和,兩尺濡細。擬方專主溫補。
懷熟地(六錢) 生黃耆(二錢) 五味子(三分) 鹿角霜(四錢) 橘紅(一錢) 茯神(三錢) 人參(一錢) 炒棗仁(三錢) 製附子(七分) 懷牛膝(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加龍眼三枚。
(案11)徐,左。脾開竅於舌,又舌為心之苗。病後液虧,心脾失於滋養,舌大而蹇,脈浮弦略數。擬用溫養。
人參(一錢) 棗仁(三錢) 丹參(二錢) 歸身(一錢半) 法半夏(一錢半) 橘紅(一錢) 抱木茯神(三錢) 於術(一錢半) 桂心(三分)
加龍眼五枚。
(案12)心脾氣液兩虧,舌根蹇澀,脈形濡澀。專主培補,參豁痰利竅。
高麗參(一錢半) 炒棗仁(三錢) 丹參(二錢) 制南星(三分) 於術(一錢半) 茯神(三錢) 炙綿耆(一錢) 炒歸身(二錢) 橘紅(一錢) 法半夏(一錢半) 遠志(一錢)
加龍眼五枚。
(案13)徐。舌根於心,而其運動之機在脾。氣液兩虧,心脾失調,舌本蹇澀,語音不清,症本於虛,阻之者疫氣也。目系在心,而為肝竅,目不能轉,亦屬於虛,脈濡而澀,並不弦急。專主培補,當審其機,更須節勞調養。
高麗參(三錢) 橘紅(一錢) 茯神(二錢) 蒺藜(三錢) 半夏(一錢半) 加龍眼肉(五枚) 棗仁(三錢) 於術(一錢半) 乾薑(五分) 枳殼(一錢半) 遠志(一錢) 川連(糯米粉炒,三分)
(案14)張,左。肝腎陰虧,筋脈失養,寒從下襲,由足指及兩踝痛,發戰連次。此由稟體素弱,精血不足,當用溫養。脈弦而長。擬方常服:
熟地(六錢) 鹿角霜(四錢) 肥知母(二錢) 棗仁(三錢) 茯神(三錢) 胡桃(三錢) 當歸(二錢) 懷牛膝(一錢半) 生綿耆(二錢) 枸杞(二錢) 新會(一錢)
加桂圓四枚。
又 此方主發時服,溫筋宣絡。
桂枝(四分) 宣木瓜(一錢半) 川石斛(三錢) 獨活(一錢半) 橘絡(八分) 懷牛膝(一錢半) 當歸(二錢)
加桑枝五錢,鮮忍冬藤五錢。
(案15)胡,右。脾主四末,肝主筋,營液內虧,風寒乘虛襲人,右偏肢節酸楚,脈濡左略弦。此症以胃氣為主,陽明為百絡之長,穀食少則生血無多,運藥亦不甚得力,惟當長夏已和,較易見效。擬方甘平柔潤,養胃和肝,冀其漸復。不用味苦氣劣之品,恐礙胃氣也。
原生地(五錢) 當歸(二錢) 枸杞子(三錢) 懷牛膝(一錢半) 萆薢(二錢) 茯神(三錢) 生綿耆(二錢) 香附(三錢) 川石斛(三錢) 宣木瓜(一錢半) 橘絡(八分)
加桑枝五錢,忍冬藤五錢。
(案16)秦,左。燥煩過度,營液內虧,心肝失養,加之素體脾虛,痰酒中積,起患偏中。右偏手足不仁,現雖漸次平復,而脈絡牽掣,艱於舉動,右脈尚和,左寸關略見絃動,面赤唇紅。雖氣血並虧,究系血虛失養,浮火上炎。凡經絡之藥多溫,積氣成熱。此症涼則滯絡,熱則燥津。惟以平劑滋養,久服得效。
生綿耆(二錢) 炒黨參(二錢) 懷牛膝(一錢半) 橘紅(一錢) 炒棗仁(三錢) 原生地(五錢) 枸杞子(二錢) 酒炒當歸(二錢) 茯神(三錢)
加桑枝五錢。
(案17)脈左數右弦緩有年。形盛氣衰,冬春之交,真氣不相繼續,內風日熾,左肢麻木不仁,舌歪言蹇,此屬中絡。
羚角片(一錢半) 丹皮(二錢) 橘紅(一錢) 石斛(三錢) 陳膽星(五分) 鉤藤(二錢) 菖蒲(一錢半)
加薑汁炒竹茹四分。
(案18)肝脾營虛,癘風入絡,絡熱傷筋,四末掣腫,漸及節骱。肝主筋,脾主四末。此症難許見效,治風先治血,養營為主。
原生地(五錢) 生綿耆(二錢) 枸杞子(二錢) 秦艽(二錢) 牛膝(一錢半) 酒炒當歸(二錢) 宣木瓜(一錢半) 海桐皮(二錢) 獨活(一錢半) 丹皮(一錢)
加酒炒桑枝五錢。
(案19)舌為心之苗,又脾開竅於舌,心脾液虧,內失滋養,舌強語澀,脈來濡細。滋補脾陰,兼舒心系。
菖蒲炒熟地(六錢) 冬朮(一錢半) 炒棗仁(三錢) 新會(一錢) 梔子(二錢) 川連炒丹參(一錢) 歸身(一錢)遠志(一錢) 茯苓(三錢)
加龍眼五枚。
(案20)舌強音不清,心脾液虧,脈來濡細。專主滋補。
熟地(六錢) 冬朮(一錢半) 丹參(二錢) 遠志(一錢) 白蒺藜(三錢) 萸肉(二錢) 龍眼肉(五枚) 黨參(三錢) 歸身(二錢) 茯神(三錢) 橘紅(一錢) 制香附(三錢) 棗仁(三錢)
二、肝風
(案1)氣虛挾濕,脾陽運遲,木亦不達。培中為主,擬甘平之劑。
潞黨參(三錢) 枸杞子(二錢) 新會皮(一錢) 茯神(三錢) 菟絲子(三錢) 杜於術(一錢半) 法半夏(一錢半) 歸身(二錢) 澤瀉(一錢半)
加胡桃肉三錢,龍眼肉五枚。
(案2)肝藏血,用心過度,心不能生,肝之所藏亦耗,木不滋則邪亢,亢必侮土,胃氣本虛,脘次作痛,連及兩脅,肝之絡也。木鬱達之,木枯宜培養。脈右濡而調,左大不弦。擬方以劑進,參以溫煦,從春令也。
高麗參(一錢半) 水炙甘草(三分) 安南肉桂(四分) 新會皮(七分) 茯神(三錢) 炒遠志(一錢) 炒棗仁(三錢) 制透香附(三錢) 枸杞子(二錢) 炒黑歸身(二錢) 澤瀉(一錢半)
加沉香片三分。
(案3)盛,右。心藏神,肝藏魂,心不生血,肝木失養,魂不得安,木鬱不達,必致侮土,脾中虛,土弱則木益不榮,氣升不降,君火被擾,神靈無主,陰盛而陽無所附,時覺虛煩,近乎癇厥。血為心所生,必得離火之化。按脈左弦大而虛,右濡澀不調,統觀大象,營氣並虧,中無實火,擬甘溫之劑。補氣調營,兼理奇脈。心為離,君火衰則無主;肝為震,木亢則厥。藥必溫補,不可用苦寒重鎮之品。
炒黨參(三錢) 於術(二錢) 歸身(二錢) 棗仁(三錢)遠志(一錢) 新會(一錢) 上肉桂(三分) 丹參(二錢) 香附(三錢) 杜仲(二錢) 茯苓(三錢)
加龍眼五枚。
復:肝膽震巽,同屬於木,木鬱不達,四火動心。心,陰火也。木火引動君火,營液內耗,木失滋養,中空無主,煩擾不安,肝藏魂,血少則夜不得眠。魂,陽氣之最靈者也。膽主決,營虛則怯,症純屬於虛。虛者可補,而其關於七情者,則非藥力之所及。右脈緊細而弦,右關浮大,寸略濡。擬方以葉劑靜攝。
懷熟地(六錢) 棗仁(三錢) 歸身(二錢) 香附(三錢) 龍齒(五錢) 茯神(三錢) 新會(一錢) 潞黨參(三錢) 丹參(二錢) 遠志(一錢) 川芎(一錢) 龜板(五錢)
加龍眼肉五枚。
復:大象與前相同,而氣候則升,天寒氣燥,時當斂藏,脈左大而時見虛弦,右浮大而濡,並無數象亦勁急。心主血而藏神,思慮生於脾,肝藏魂而膽主決,脾陽中虛,氣不帥血,血失無次,內失滋養,神魂不安,心無主而事不能決,與癇症異,與怔忡亦異。總之,氣旺則神有所歸,氣能生血,則肝脾調而行止有序。仍擬補,參用溫疏。
懷熟地(六錢) 於術(一錢半) 乾薑(五分) 肉桂(三分) 茯苓(三錢) 遠志 潞黨參(三錢) 棗仁(三錢) 歸身(二錢) 五味(三分) 麥冬(三錢) 新會
加龍眼肉五枚。
(案4)肝脾不調,正弱則本邪時亢。近感外風,兼挾積酒,留滯於太陽、少陽二經,蒸郁不達,日晡發熱,脘次不舒,時或脹悶。右脈見澀。未宜進補,姑擬疏泄。
茅朮(一錢半) 炒枳實(一錢半) 細桂枝(四分) 陳皮(一錢) 大腹皮(一錢半) 加薄荷(八分) 炒小樸(一錢) 炒柴胡(四分) 廣藿香(一錢半) 茯苓(三錢) 酒炒當歸(二錢)
(案5)腎陰下虛,水不生木,脾陽中虛,土不敗木,木旺則剋土,土痛則亦剋水,脾腎兩虛,少陽風動,虛之象也。以靜制動,當主培補。
砂仁炒熟地(六錢) 於術(一錢半) 新會皮(一錢) 棗仁(三錢) 遠志(一錢) 肉桂(三分) 鱉甲(四錢) 梔子(二錢) 福澤瀉(一錢半)
加胡桃二錢。
複方:去肉桂、鱉甲,加鹽水炒杜仲、茯神、甘菊、熟地(用牡蠣炒)。
(案6)右。肝風挾痰,上衝包絡,氣滯則厥,先笑而後肢節牽動,脈來弦細。包絡與肝同為厥陰,故厥;近心,故笑。擬用開法。
炒黨參(三錢) 川連(三分) 白蒺藜(三錢) 丹參(二錢) 橘紅(一錢) 炒棗仁(三錢) 半夏(一錢半) 小枳殼(一錢半) 茯神(三錢)
加燈心一札。
(案7)右。肝主風,風必有火,巽之象也。雖為火,風火家人之象也。傷於外者必反其家,故必有外感而後發。現當木令正旺,暫輟補劑,清肝養胃為主。
生地(五錢) 山梔(一錢半) 甘菊(一錢) 茯神(三錢) 當歸(二錢) 天竺黃 羚角(一錢半) 橘紅(一錢) 白芍(一錢半) 川斛(三錢) 蒺藜(三錢)
加燈草。
(案8)左。太陽感風兼挾寒濕,始因頸項不便,流入左臂,漸覺酸楚。加以敷治臂,臂松又發頭風。肝陽未旺,外風引動內風,留滯於絡。風為陽屬,無定處也。脈澀,素體氣虛,多痰,現患尚輕。宜擬宣理。
生地(四錢) 秦艽(二錢) 當歸(二錢) 橘絡 石斛(三錢) 茯苓(三錢) 羌活(一錢半) 羚角(一錢半) 桂枝(四分) 枳殼(一錢半) 薑黃(一錢)
加桑枝五錢,忍冬藤五錢。
(案9)肝屬木,得土以生,得水以潤,木托根於土,所謂水者,坎水為體,營血為用,土潤澤則木發榮,虛者邪亢,亢必侮土,發時宜疏,平時宜補。擬方平時常服。
於術(一錢半) 歸身(二錢) 柴胡(六分) 新會(一錢) 艾絨(一錢) 香附(三錢) 白芍(一錢半) 茯神(三錢) 鬱金(一錢) 杜仲(二錢)
加玫瑰花二朵,煨姜二片。
(案10)頭風頻發,太陽少陽兼症,營液素虧,脈來弦細。難許脫根。治風先治血,肝脾兼理。
當歸(二錢) 羌活(一錢半) 薄荷(八分) 橘紅(一錢) 蒺藜(三錢) 白芍(一錢半) 柴胡(六分) 茯苓(三錢) 阿膠(二錢) 藁本(一錢)
加生薑兩片。
(案11)肝脾兩虧,虛風入腦,舌中脫液。當用滋攝。
熟地(八錢) 菊花(一錢) 橘紅(二錢) 山梔(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歸身(二錢) 山藥(二錢) 蒺藜(三錢) 梔子(二錢) 胡桃(二個)
(案12)肝主筋,血虛則筋失養,虛風內動,時或掣急,甚則反脹。姑擬滋補。
熟地(八錢) 秦艽(二錢) 木瓜(一錢半) 桂木(六分) 川斷(二錢) 歸身(二錢) 杜仲(二錢) 陳皮(一錢) 獨活(一錢半) 桑枝(五錢)
(案13)營虛風動,蹺脈為病,足攣,難於行走,脈來促數,急切難愈。
生地(五錢) 秦艽(二錢) 木瓜(一錢半) 新會(一錢) 虎骨(敲碎)(二錢) 當歸(二錢) 杜仲(二錢) 獨活(一錢半) 梔子(二錢) 桑枝(七錢)
(案14)肝脾不調,脘次作脹,氣阻於絡,絡血外溢,頭風時發,脈來細澀。當用宣理。
香附(三錢) 橘紅(一錢半) 蒺藜(三錢) 丹皮(二錢) 川芎(一錢) 當歸(二錢) 枳殼(一錢半) 懷膝(一錢半) 旋覆(一錢半) 玫瑰花(二朵)
(案15)濕毒兼風,多發紅瘰,歸於營分。擬用苦泄。
荊芥(一錢半) 羌活(一錢半) 秦艽(二錢) 當歸(二錢) 生草(五分) 白蘚皮(一錢半) 毛術(一錢半) 赤苓(三錢) 赤芍(一錢半) 川芎(一錢半) 新會(一錢)
加冬瓜皮三錢。
(案16)陽明遊風,歸於營分。現當燥令,養血為主。
生地(五錢) 首烏(三錢) 新會(一錢) 荊芥(一錢半) 獨活(一錢半) 秦艽(二錢) 歸身(二錢) 阿膠(二錢) 茯神(三錢) 蒼耳 蒺藜(三錢) 升麻(四分) 豬膚
(案17)土不培木,虛風上升,脈來弦大。當用調補。
冬朮(一錢半) 羌活(一錢半) 新會(一錢) 鉤鉤 (四錢) 蔓荊子 歸身(二錢) 蒺藜(三錢) 甘菊(一錢) 懷膝(一錢半) 化阿膠(二錢)
(案18)厥陽化風上冒,頭暈目昏,此血虛肝旺也。宜養營以熄風。
制首烏(二錢) 歸身(一錢半) 白芍(一錢半) 麥冬(二錢) 白蒺藜(三錢) 石決明(五錢) 甘菊(一錢) 冬桑葉(二錢) 女貞子(二錢)
(案19)膈脹嘔惡,飲食頓減,肝風患胃也。診脈象弦大。暫擬苦泄法。
羚羊角(一錢) 鬱金(一錢) 新會皮(一錢) 知母(二錢) 石決明(四錢) 半夏(一錢半) 生甘草(四分) 雲苓(三錢)
加竹茹(四分)。
(案20)心嘈不寐,兼四肢發麻。此肝鬱生風也。先宜苦泄熱,然後進補。
川連(五分) 首烏(二錢) 鬱金(一錢) 茯神(三錢) 麥冬(二錢) 川貝(一錢半) 決明(四錢) 牛膝(一錢半) 棗仁(三錢)
加冬桑葉一錢半。
(案21)頭暈心悸,六脈不靜,虛風內動也。須安養調攝。
大熟地(四錢) 歸身(二錢) 茯神(三錢) 炒棗仁(三錢) 麥冬(一錢) 柏子霜(一錢半) 決明(四錢) 刺蒺藜(三錢) 甘菊(一錢)
加冬桑葉一錢半。
(案22)頭暈多痰,脈來滑大,由肝風內扇所致。理柔肝熄風。
羚羊角(一錢) 法半夏(一錢半) 橘紅(一錢) 麥冬(二錢) 真川連(一錢半) 白杏仁(三錢) 石決明(四錢) 鉤鉤(四錢) 懷膝炭(一錢半)
加甘菊花一錢。
(案23)心煩不寐,驚悸神呆,由肝鬱生風所致。
小川連(五分) 法半夏(一錢半) 辰拌麥冬(二錢) 鬱金(一錢半) 茯神(二錢) 煅龍齒(四錢) 柏子霜(一錢半) 淨棗仁(三錢) 丹皮(一錢半)
加橘葉二張,竹茹四分。
復:制洋參(一錢半) 淨棗仁(三錢) 煅靈磁石(三錢) 龍膽草(一錢) 黑山梔(一錢半) 辰砂拌麥冬(二錢) 茯神(三錢) 法半夏(一錢半) 新會皮(一錢)
丸方:
桂元制西洋參(一兩五錢) 元生地(四兩) 龍膽草(一兩) 茯神(二兩) 辰砂拌麥冬(三兩) 半夏曲(一兩五錢) 黑山梔(一兩五錢) 沉香末(五錢) 炒棗仁(二兩) 橘葉(五錢) 瓜蔞仁(二兩) 細菖蒲(一兩)
為末,煎鉤藤湯泛丸,每服四錢。
三、虛勞
(案1)失血後氣喘咳逆,脈來細數。水虧火動也,恐久延成怯。
阿膠(烊化)(二錢) 北沙參(二錢) 橘白(一錢) 煅牡蠣(四錢) 懷牛膝(一錢半) 棗仁(三錢) 川貝母(二錢) 茯神(三錢) 女貞子(二錢)
加枇杷葉二張。
(案2)朝涼暮熱,氣逆咳嗆,此陽不戀陰也。將成怯疲,不易取效。
大熟地(四錢) 北沙參(二錢) 麥冬(二錢) 懷山藥(二錢) 橘白(二錢) 炙綿耆(一錢半) 女貞子(二錢) 茯神(二錢) 炒棗仁(三錢)
加枇杷葉二張。
(案3)咳血久,纏延,至食少便溏。是陰損及陽也。姑從中治為急。
炙綿耆(一錢半) 制於術(一錢半) 茯苓(三錢) 炙甘草(四分) 扁豆(三錢) 米仁(三錢) 沙參(一錢半) 橘白(一錢半)
加建蓮肉七粒。
(案4)積勞,內傷咳血,延至氣喘,脈來軟弱,陰損及陽也。防其虛脫。
西黨參(三錢) 五味子(三分) 麥冬(二錢) 橘白(一錢半) 懷山藥(三錢) 制於術(一錢半) 枸杞子(二錢) 茯苓(三錢) 牡蠣(四錢)
加軋河車一錢半。
(案5)咳血便溏,六脈無力,怯之漸也。當用補土生金法。
西黨參(三錢) 於術(二錢) 蛤粉拌阿膠(二錢) 橘白(一錢半) 炙甘草(四分) 枸杞子(二錢) 沙參(一錢半) 懷山藥(二錢) 茯苓(三錢)
加紅棗四枚。
(案6)勞倦內傷,咳嗆失血,肢體萎頓,煩悶少寐。此營虛絡空,神不守舍也。損不肯復,頗為可慮。
西黨參(三錢) 大熟地(五錢) 阿膠(二錢) 沙參(二錢) 炒懷牛膝(一錢半) 朱茯神(二錢) 炒棗仁(三錢) 麥冬(二錢) 橘白(一錢半) 煅牡蠣(四錢)
(案7)失血後咳嗆便溏,六脈少力。不但陰絡有傷,而陽氣亦不足也。宜扶陽以生陰。
炒黃西黨參(三錢) 菟絲餅(二錢) 枸杞子(二錢) 茯神(二錢) 冬桑葉(一錢半) 制冬朮(一錢半) 懷山藥(二錢) 米仁(三錢) 橘紅(一錢半)
加冬桑葉一錢半,紅皮棗四個。
(案8)遺精咳血,絡脈空虛,腰背作痛,神色㿠白,怯症之根也。當以甘溫補劑。
西黨參(三錢) 制於術(一錢半) 甘菊(二錢) 麥冬(二錢) 煅牡蠣(四錢) 炒棗仁(三錢) 陳阿膠(二錢) 茯神(三錢) 橘白(一錢半)
加建蓮肉七粒。
(案9)失血後,咳逆自汗,脈數無力。乃陰液內虧,陽氣無依也。姑以潛陽攝陰以幸功。
炙黃耆(二錢) 熟地(四錢) 梔子(二錢) 麥冬(二錢)茯神(三錢) 炒棗仁(三錢) 橘白(一錢半) 牡蠣(四錢) 五味(三分) 浮小麥(二錢)
(案10)咳嗆失音,痰中帶血,無夢精泄,腰背痠痛,陰痼陽浮之駐也。當用清上納下法。
制洋參(一錢半) 沙參(二錢) 丹皮(二錢) 人中白(一錢) 橘白(一錢半) 烊化阿膠(三錢) 麥冬(二錢) 玉竹(二錢) 冬桑葉(一錢半)
加枇杷葉二片。
(案11)咳血氣喘,寒熱便溏。病起肝腎下損,迫及脾胃,二氣交備,恐草木難以奏效。
西黨參(三錢) 阿膠(二錢) 炙五味(三分) 茯神(三錢) 懷山藥(二錢) 制於術(二錢) 麥冬(二錢) 炒棗仁(三錢) 橘紅(一錢半)
加紅棗四枚。
(案12)咳嗆,咽痛,惡風內熱。陰傷及陽,已成怯疾。
烊化阿膠(二錢) 沙參(二錢) 生蛤殼(三錢) 橘白(一錢半) 冬桑葉(二錢) 白花百合(三錢) 米仁(三錢) 人中白(一錢) 川貝(二錢)
加枇杷葉二片。
(案13)咳血延至便溏,此勞怯之末傳也,甚為辣手。
炙綿耆(二錢) 焙麥冬(二錢) 懷山藥(二錢) 橘白(一錢半) 雲苓(三錢) 制於術(一錢半) 炙五味(三分) 炒米仁(三錢) 京川貝(二錢)
加冬桑葉二錢,紅棗仁四個。
(案14)失血後咳逆不休,間有寒熱,診六脈數虛。此由陰損及陽也,症已延入怯門,草木焉能振頓?
熟地(四錢) 制於術(一錢半) 焙麥冬(二錢) 沙參(二錢) 川貝(一錢半) 茯神(三錢) 懷山藥(二錢) 煅牡蠣(四錢) 枸杞(二錢) 橘白(一錢半)
加冬桑葉二錢。 (案15)程,左。脾虛挾濕,血熱生風,當用苦燥,脾主肌肉,亦統四末,故宜培土。
茅朮(一錢半) 川柏(一錢半) 赤苓(一錢半) 荊芥(一錢半) 海桐皮(二錢) 生地(四錢) 陳皮(一錢) 當歸(二錢) 生苡米(二錢) 豨薟草(一錢半)
(案16)彭,左。相火分寄於肝、腎,在腎者,坎中之陽;其在肝者,雷火也。水虧不足以制火,從上升,爍金則咳,傷及陰絡則動血。火愈旺,水愈耗矣。脈浮數,時覺虛弦,重切則無力。是不特陰虧,真陰亦弱矣。益氣則助火,滋陰又恐滑脾,當於潛陽育陰之中使之,兩不相悖,更得靜養,方冀漸愈。木令後,繼以火令,總須加意調攝。
熟地(六錢) 龜板(四錢) 川貝(二錢) 麥冬(二錢) 元參(二錢) 生地(五錢) 金斛(三錢) 丹皮(二錢) 橘紅(一錢) 山藥(二錢)
加淡秋石。
彭。又,火邪可清,真火宜養,陰精藉陽氣以生,畸於陽則助火,畸於陰則秋冬不能生物。寒潤之品,必致傷脾。按脈大而不和,雖無促數之象,而不能斂攝,腎之下虛可見矣。虛則火升,爍金則咳,現當炎令,惟靜可以存陰,擬方:以體陰用陰之劑,填補真元。庶乎有濟。
熟地(六錢) 龜板(四錢) 麥冬(一錢) 生地(四錢) 丹皮(二錢) 五味子(三分) 橘紅(一錢) 生耆(二錢) 知母(二錢) 澤瀉(一錢半) 山藥(二錢) 川貝(二錢) 枇杷葉(二片)
(案17)氣虛不任補,所謂「熱之不熱,是無火也」,當責其陽,補火乃能生土。脈虛無力。後恐見喘急之象,急宜溫補。
生綿耆(二錢) 麥冬(二錢) 杜仲(二錢) 萸肉(二錢) 茯苓(三錢) 新會(一錢) 鹿角膠 砂仁炒熟地(六錢) 於術(一錢半) 附子(七分) 胡桃肉(二錢)
可衝高麗參一錢半。
(案18)命火下衰,氣不生陰,脾腎並虛,精液亦耗,精依於氣,氣依於神,虛則兩無所附,左脈見澀,右濡弱無力,而尺為甚。現交肅令,陽氣漸藏,恐難藉草木之靈潛資化育也。
沉香炒熟地(六錢) 五味子(三分) 柏子仁(一錢半) 附子(七分) 辰炒拌茯苓(三錢) 胡桃 人參(一錢) 懷牛膝(一錢半) 橘紅(一錢) 鱉甲(四錢) 紫河車(一錢半)
(案19)錢,左。內中之候,無脾痰壅沖,亦與肝風牽擾,此屬腎脫,景岳所詔,非風也。現瘥輕減,腎命亦虛,氣與陰未能驟復,時有不相筦挕之勢。脈遷變不常,隨氣之升降為衰旺。然尺脈總小,或大或濡,右大於左,有虛無實。擬以體陰用陽之品,滋納下焦,腎與脾本自為關鍵也。
沉香炒熟地(六錢) 懷膝(一錢半) 菟絲(三錢) 人參(一錢) 生耆(二錢) 杞子(二錢) 附子(七分) 胡桃(二錢)
(案20)腎為水臟,亦主五液,虛則濕無從化,陰不化氣,命火亦衰,脾陽無所稟承,運化失常,本升見,必水土實,然後可以疏瀹溝瀆,當從本治。
熟地(六錢) 附子(六分) 炙草(五錢) 澤瀉(一錢半) 新會(一錢) 菟絲(三錢) 於術(一錢半) 炮姜(五分) 茯苓(三錢) 鹿霜(四錢) 杞子(二錢) 海金砂(一錢半)
加紅棗四枚,白片通五分。
(案21)左。始由風寒襲絡,肩背入掣痛。近散入於絡,全歸厥陰之部。由兩脅連及於背,咳嗆則痛,痰中帶紅,此屬木火。脈數,左略弦。養血則恐其膩,溫燥助火。姑擬輕劑宣泄。
全福(一錢半) 羚角(一錢半) 橘絡 川石斛(三錢) 鬱金(一錢) 象貝(三錢) 歸尾(一錢半) 蔞皮(三錢) 枳殼(一錢半) 茯苓(三錢) 山梔(一錢半) 十大功勞
(案22)勞乏傷陰,煩火內動,絡熱瘀積,咳嗆狂溢,吐痰漸腥。血由陽明火動爍肺,金令不肅,陰虧愈無以制火,脈形見芤,夏令防其加劇,靜養為要。
熟地(六錢) 川貝(二錢) 橘紅(一錢) 五味子(三分) 懷膝(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麥冬(二錢) 杏仁(三錢) 元參(二錢) 龜板(四錢)
加枇杷葉二片。
(案23)勞倦內傷,氣陷陰中,腰膝酸楚,兼之便濁,脈來浮大。當用滋補。
熟地(六錢) 山藥(二錢) 車前(三錢) 毛術(一錢半) 杜仲(二錢) 川柏(一錢半) 萸肉(二錢) 澤瀉(一錢半) 新會(一錢) 牡蠣(四錢) 茯苓(三錢) 淡竹葉(一錢半)
(案24)脾不統血,失血之後,神倦色黃,漸覺肌削,脈濡澀不調。現當夏令,炎暑鬱蒸,恐其加劇。益氣為主,補氣乃能生陰。
黨參(三錢) 炙耆(二錢) 棗仁(三錢) 橘紅(一錢) 炮姜(五分) 香附(三錢) 於術(一錢半) 歸身(二錢) 附子(七分) 懷膝(一錢半) 茯苓(一錢)
加沉香片三分。
(案25)心虛則生血之源不旺,肝脾液虧,木火爍金,咳嗆有痰,絡傷失血,見症在肺胃,實則心肝二臟受病,最稱神倦色粹。脈濡不數,正氣亦虧,內無實火,擬柔劑滋養。
黨參(三錢) 歸身(二錢) 橘紅(一錢) 石英(三錢) 阿膠(二錢) 元參(二錢) 棗仁(三錢) 茯神(三錢) 麥冬(二錢) 懷膝(一錢半) 決明(五錢) 胡桃(三錢)
(案26)沈,左,復。肺主上氣,脾主中氣,甘,丹田命火屬右腎,為氣之根,所謂元海也。脾為坤土,腎為坎水,右腎,水中之火,非土不能剋水,非火不生土,火即陽也,亦即氣也。氣所不至即腫。太陽膀胱,陽水也。氣不化,則水道不行,甚則莖腫,日晡神倦,陽陷於陰也;舉動氣喘,腎不納也;至寅丑時而喘甚,陰甚陽不能達人也;大便溏泄,脾虛則傳化失宜,腎虛則關門不固;脈濡細,氣升,即瀉下焦也。總皆火衰。擬用溫補。
熟地(六錢) 於術(一錢半) 安桂(三分) 炮姜(五分) 新會(一錢) 鹿茸膏(二錢) 生耆(二錢) 杞子(二錢) 附子(六分) 菟絲(三錢) 澤瀉(一錢半) 茯苓(三錢) 沖沉香(三分)
四、三消
(案1)陰虧陽亢,嘔惡煩渴。此屬上中消之候,從肺胃主治。
生石膏(四錢) 知母(二錢) 川石斛(三錢) 麥冬(二錢) 生甘草(五分) 生白芍(一錢半) 沙參(二錢) 地骨皮(二錢) 丹皮(二錢)
加蘆根一兩。
(案2)金不生水,津液二虧,三消之症已具,脈大而濡。專擬滋補。
熟地(六錢) 黨參(二錢) 生地(四錢) 杞子(二錢) 杜仲(二錢)
五、咳嗽
(案1)風溫傷肺,咳嗆多痰。治以辛涼解散。
冬桑葉(一錢半) 薄荷(一錢) 橘紅(一錢) 花粉(二錢) 苦杏仁(三錢) 製半夏(一錢半) 象貝(一錢半) 枳殼(一錢半) 桔梗(一錢)
加冬瓜子二錢。
(案2)風溫傷肺化熱,氣逆咳嗆,痰多色黃,脈來右寸浮大。暫用瀉白散。
桑白皮(三錢) 地骨皮(二錢) 川貝(二錢) 兜鈴(八分) 天花粉(二錢) 生米仁(三錢) 大杏仁(三錢) 橘紅(一錢) 冬瓜子(三錢) 枇杷葉(二片)
(案3)血溢後咳嗆不止,咽痛失音,診六脈弦數。此肝絡傷而津不上承也,殊非淺恙。
柴胡(二錢) 阿膠(二錢) 麥冬(二錢) 川貝(二錢) 生米仁(三錢) 人中白(一錢) 橘白(一錢半) 沙參(二錢) 生雞子白(乙枚)
臨服入青鹽三分。
(案4)久咳不已,畏風,脈數。乃腠理疏而精液虧也。固養育陰兼治。
生黃耆(一錢半) 烊化阿膠(三錢) 沙參(二錢) 麥冬(二錢) 川貝母(二錢) 懷山藥(二錢) 橘白(一錢半) 知母(二錢) 加冬桑葉(一錢半) 紅棗(四枚)
(案5)殷,左。肺陰內虧,咳痰喘急,有感即發。此症由肺俞感邪,頑痰結窠,切急難愈,清金為主,參用疏降。
生黃耆(一錢半) 麥冬(二錢) 橘紅(一錢) 茯神(二錢) 杏霜(三錢) 炒蘇子(三錢) 川貝母(二錢) 桑皮(二錢) 蔞皮(一錢半) 防風(一錢半) 浮石(三錢)
加沉香片三分。
(案6)華,右。脾胃氣虛,素有痰濕,中虛則表陽亦弱,畏風多汗,冬肺感外邪,起患咳嗆,淹久不止,心跳目眩,納減嘈雜,夜不安寐,土不生金則肺虛,金不生水,腎陰亦弱,氣不下攝,脈右濡。擬培土生金,金水相管攝,則氣降而嗆自止,不專治肺。
熟地(六錢) 生耆(二錢) 茯神(三錢) 澤瀉(一錢半) 懷膝(一錢半) 杜仲(二錢) 橘紅(一錢) 黨參(三錢) 棗仁(三錢) 麥冬(二錢) 肉桂(三分) 枇杷葉(三片)
(案7)肺感風寒,衛不能與營和,漸寒忽熱,咳嗆有痰,左脅連肋掣痛,氣分不舒,納減便結,舌中膩黃邊紅而碎,天寒氣燥,兼挾食滯,左脈略弦,右浮濡。恐其喘急,不宜過散,益氣生津,參以宣絡潤下。
人參(一錢) 川貝(二錢) 蔞仁(三錢) 杏霜(三錢) 橘紅(一錢) 薄荷葉(七分) 全福(包,一錢半) 麻仁 茯苓(三錢) 枳殼(一錢半) 麥芽(二錢)
加沉香三分。
(案8)肺虛不降,咳嗆無痰,舌胖漸白。此屬濕蒸,非火旺爍津也。脈虛弦。當用宣泄。
生耆(二錢) 玉竹(二錢) 五味(三分) 橘紅(一錢) 茯苓(三錢) 冬朮(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蔞皮(三錢) 杏霜(三錢) 乾薑(五分)
加白糯米一撮。
(案9)咳嗆喘急,肝風大虛,高原之水不降,腎陽亦衰,下不能攝,二足作腫,脈左弦而右濡。擬方專主溫養。
熟地(六錢) 附片(七分) 橘紅(一錢) 牛膝(一錢半) 桑皮(二錢) 生耆(二錢) 澤瀉(一錢半) 冬瓜皮(三錢) 茯苓(三錢) 桂枝(四分)
(案10)先患咳嗆,後兼下痢,暑濕未清,脾陽已虧。入冬感受風寒,痢止而咳嗆又劇,畏寒熱,納減無味,神倦色悴,右脈濡澀,而左虛弦。急切難效,脾肺兼治。
西黨參(三錢) 白朮(一錢半) 羌活(一錢) 枳殼(一錢半) 防風(一錢半) 生黃耆(二錢) 橘紅(一錢) 象貝(三錢) 桂枝(四分) 茯苓(三錢) 穀芽(三錢)
六、吐血
(案1)咳頻震絡,絡傷而痰帶血出,脈來弦大。只宜薄味以清上焦。
冬桑葉(一錢半) 地骨皮(二錢) 沙參(二錢) 麥冬(二錢) 花粉(二錢) 茜草(一錢半) 川貝(一錢半) 鬱金(一錢半) 知母(二錢)
加藕節二個。
(案2)咳血見紅,脈來洪大。此肺胃之火迫血妄行也。治以甘寒。
烏犀角(一錢) 鮮生地(一兩) 丹皮(二錢) 知母(二錢) 懷牛膝(一錢半) 紫丹參(一錢半) 茜草(一錢半) 麥冬(二錢) 白芍(一錢半)
加茅根肉四錢。
(案3)內傷失血,血虛則氣喘,脈澀。陰不變陽也。以致下午身熱飲食漸減,乃下損及中,最難痊愈。
西黨參(三錢) 茯神(三錢) 炒棗仁(三錢) 煅牡蠣(四錢) 麥冬(二錢) 上清膠(二錢) 橘白(一錢半) 北沙參(二錢) 炒牛膝(一錢半)
加枇杷葉二片。
(案4)血症頻發,延至心悸不寧,偏體發作痛,此氣不攝血,營絡空虛也。此勞怯之基,急宜進補。
西黨參(三錢) 阿膠(三錢) 茯神(三錢) 炒懷膝(三錢) 橘白(一錢半) 麥冬(二錢) 枸杞(三錢) 白芍(一錢半) 炒棗仁(三錢)
加藕節二個。
(案5)肝氣久郁,絡傷血溢。
制西洋參(二錢) 生白芍(一錢半) 丹皮(一錢半) 茯苓(三錢) 鬱金(一錢) 生石決(五錢) 茜草(一錢半) 懷膝(一錢半)
加生藕一兩。
(案6)失血後咳逆不已,頻發寒熱,表裡俱虛也。殊非輕恙。
生綿耆(二錢) 枸杞(二錢) 茯神(二錢) 炒懷膝(二錢) 橘白(一錢半) 大熟地(六錢) 沙參(二錢) 麥冬(二錢) 杜蘇子(二錢)
(案7)咳嗆血失,肝肺鬱熱也。法當清理。
羚羊角(一錢) 冬桑葉(一錢半) 丹皮(二錢) 生米仁(三錢) 川貝母(二錢) 黑山梔(一錢半) 丹參(二錢) 橘白(一錢半)
加煅石決明四錢。
(案8) 絡血狂溢,營絡大空,陰火潛動,氣隨上升,陰不能維陽矣。向患痰喘,清肅之不降,金不能生水,腎氣亦虧,下亦不能管納,左脈浮數見芤,陽明為生血之原,全賴水穀以化。擬方以納氣為主,參用養胃。
海浮石炒熟地(五錢) 麥冬(二錢) 生綿耆(二錢) 炒懷牛膝(一錢半) 紫石英(三錢) 北五味(三分) 橘紅(一錢半) 西洋參(一錢半) 煅牡蠣(四錢) 茯神(三錢) 沉香片(三分)
(案9)吳,左。心生血,脾統血,肝藏血,包絡為海,衝脈為江河,水穀入胃,滲精於脾,得少陰陰火之化為血,滋養肝脾,灌輸百脈。此症始患失血,連次發作,近兼心跳,少陰時有火升,素日摻心,加之勞乏,營絡內傷,氣阻於絡,絡血上行,生源不旺,統臟失職,臟燥動火,真陰被鑠。左脈虛弦而數,右數而濡。現當燥令,擬用滋補,參以味絡。
生地(六錢) 歸身(二錢) 懷膝(一錢半) 茯神(三錢) 遠志(二錢) 棗仁(二錢) 福花(一錢半) 丹皮(二錢) 元參(二錢) 橘紅(一錢半)
加龍眼肉五枚。
(案10)葉,三家村,左。咳嗆失血,冬春以來淹綿不止,寒熱往來,手足作酸,胸悶不舒,納減便泄。其中未免風溫濕邪留滯於絡,鬱熱不泄,脈退涼後,浮濡,右澀不數,熱時數而略弦。姑擬輕劑清泄。
薄荷(八分) 青蒿(一錢) 橘紅(一錢) 枳殼(一錢半) 山梔(一錢半) 荷葉(一角) 小樸(一錢) 杏仁(三錢) 象貝(三錢) 鮮斛(五錢) 赤苓(三錢) 枇杷葉(三片) 忍冬藤(一兩)
(案11)咳嗆失血,陽明絡傷,脈來細澀。肺葉張動,則必動絡,胃為多血之府,隨痰咯出,與陰虛火旺者有別,未宜膩補。
全福花(一錢半) 象貝母(三錢) 川斛(二錢) 茯苓(三錢) 杏仁(三錢) 炒歸身(一錢半) 橘紅(一錢半) 決明(四錢) 蔞皮(三錢)
加新絳屑五分。
(案12)朱,左。陽明為多血之府,太衝應虧,衝脈主一身之血,脾胃中虛,氣不能攝,血從外溢,連吐不止,微有咳嗆,左脅以下牽動即至,脈大而弦,少衝和之象。恐其氣逆狂吐,驟見虛脫。血脫者補其氣,與尋常陰虧火旺血不歸經者有別,不可過服純陰及通絡之劑。擬方慎補,更須靜養為要。
牡蠣炒熟地(六錢) 炙耆(二錢) 棗仁(三錢) 茯神(三錢) 歸身(二錢) 紫石英(三錢) 炒黨參(三錢) 懷膝(一錢半) 杜仲(二錢) 沉香(三分) 橘紅(一錢) 新絳屑(五分) 安南桂(三分飯丸服)
如服肉桂,前方加澤瀉一錢。
(案13)張,左。肝腎陰虧,木火用事,素日嗜飲,肺胃鬱熱,咳嗆失血,連次發作。月初兼見身熱,現已涼靜,惟咳未減,血止,痰稠,火旺爍金則嗆,絡傷則咳血,脈細澀,火動則數。此方專主清降,從肝、肺、胃三經調治。
生地(四錢) 川貝(二錢) 丹皮(二錢) 決明(四錢) 全福花(一錢半) 羚角(一錢半) 橘紅(一錢) 紫菀(一錢半) 川斛(三錢) 生藕節(一兩) 枇杷葉(二片)
又 陰虧火旺,素體如此,心跳即乾咳,時或見紅。相火引動君火,射肺所致,金被火爍,則金無以生水。清肅之令行矣,腰背痠疼,未識曾否全愈。擬用滋補,入秋得金令之助,當漸復矣。總須靜攝為要。
牡蠣炒熟地(六錢) 石決明炒阿膠(二錢) 川貝(二錢) 川斛(三錢) 元參(二錢) 龜板(四錢) 麥冬(二錢) 丹皮(二錢) 橘紅(一錢) 生藕節(一兩) 枇杷葉(二片)
(案14)腹痛嘔吐,血從鼻出,按期而發。此屬輕,宜使下行。
歸尾(一錢半) 薑汁炒生地(四錢) 白芍(一錢半) 懷膝(一錢半) 丹皮(二錢) 香附(三錢) 茜草(一錢半) 福花(一錢半) 鬱金(一錢) 橘葉(數張)
七、遺精
(案1)素體陰虛,相火易動無制,有夢遺精。養陰佐以固下。
元生地(四錢) 丹皮(一錢半) 金櫻子(一錢半) 炙龜板(八錢) 知母(一錢半) 芡實(二錢) 茯神(三錢) 炒黃柏(一錢半) 女貞子(二錢)
加白蓮鬚八分。
(案2)心悸遺精,肺虛無力,由陽不變陰也。惟清心固腎,俾得水火交合,病當漸減。
大熟地(五錢) 枸杞(二錢) 茯神(二錢) 北五味(三分) 麥冬(一錢) 遠志肉(一錢半) 芡實(二錢) 棗仁(三錢) 金櫻子(一錢半)
加桂圓五個,湘蓮七粒。
(案3)楊,左。操煩過度,君火引動相火,虛陽不潛,陰精易泄,左脈弦數,右滑大。此方專主滋攝。
大熟地(五錢) 麥冬(二錢) 元參(二錢) 茯神(二錢) 新會(一錢) 龜甲(四錢) 澤瀉(一錢半) 阿膠(二錢) 知母(二錢)
加燈心一紮。
又(丸方)天下事惟靜可以制動,從容二字最是受用。虛人不能無事,惟能明心觀理,則雖煩賾,而援靜以存陰,則虛火自熄。此方潛陽攝陰。
熟地(一錢) 萸肉(二錢) 知母(二兩) 丹參(二兩) 澤瀉(一兩五錢) 丹皮(二兩) 菟絲(三兩) 棗仁(三錢) 龜甲(四兩) 杜仲(二兩) 元參(二兩) 茯神(三兩) 新會(一兩) 牡蠣(四兩) 麥冬(二兩) 川柏(一兩五錢) 芡實(二兩) 胡桃(二兩) 海參(四兩)
搗丸。
八、淋濁
(案1)便濁,脈數。濕熱下注也。法當分利。
粉萆薢(一錢半) 黑豬苓(一錢半) 白通草(四分) 赤苓(三錢) 淡竹葉(二錢) 川黃柏(一錢半) 甘草梢(四分) 生米仁(三錢) 澤瀉(一錢半)
(案2)濕熱下注,兼努力傷絡,腰膂痠痛,尿血莖痛,脈澀少神。宜破瘀分利。
製大黃(三錢) 川萆薢(一錢半) 歸鬚(二錢) 赤苓(三錢) 杜牛膝(三錢) 海金砂(一錢半) 甘草梢(四分)瞿麥(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調入麝香七釐。
(案3)努力滯氣,下歸厥陰,兼涉太陽,營絡受傷,起患尿血,陰莖結痛,左脈略見虛弦。擬用滋攝,當節勞調養。
熟地(五錢) 當歸(二錢) 杜仲(二錢) 山藥(二錢) 牡蠣(四錢) 生草梢(四分) 萸肉(二錢) 生耆(二錢) 青皮(一錢) 澤瀉(一錢半) 琥珀屑(五分)
(案4)症患尿血,太陽少血,皆肝脾陰絡內傷,滲入下焦者也。脈浮大而數。養營為主,參用清絡。
生地(四錢) 川柏(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丹皮(一錢半) 歸身(二錢) 阿膠(二錢) 豬苓(一錢半) 白芍(一錢半) 赤苓(一錢半) 淡竹葉(一錢半)
(案5)氣不攝血,血無所歸。歸於厥陰則為尿血,隨時發作,脈來弦大。培補為主,參以溫宣。
熟地(六錢) 肉桂(三分) 香附(三錢) 新會(一錢) 澤瀉(一錢半) 枸杞(二錢) 歸身(二錢) 杜仲(二錢) 阿膠(二錢) 胡桃(二錢) 芡實(二錢)
(案6)勞力傷絡,左偏少腹結痛,小便見血,脈形濡澀。肝脾兩傷,急切難效。
香附(三錢) 歸身(二錢) 澤瀉(一錢半) 丹皮(一錢半) 甘梢(四分) 青皮(一錢) 生地(四錢) 延胡(二錢) 白芍(一錢半) 赤茯神(三錢) 荊芥(一錢半) 化阿膠(二錢)
(案7)勞乏傷氣,氣陷下焦,少腹作痛,便濁囊脹,脈來弦濡。厥陰少陽兼治。
冬朮(一錢半) 香附(三錢) 澤瀉(一錢半) 羌活(一錢) 木香(五分) 川楝子(二錢) 毛術(一錢半) 黃柏(一錢半) 大茴(一錢) 茯苓(三錢) 淡竹葉(一錢半) 胡蘆巴
(案8)周,左。腎水為臟,膀胱為陽水,少腹以下為厥陰之部,水中火動,下不能攝,相火寄焉,尿道召阻,脈弦右澀。滋補為主。
牡蠣炒熟地(八錢) 杞子(二錢) 新會(一錢) 澤瀉(一錢半) 川柏(一錢半) 於術(一錢半) 茯神(三錢) 萸肉(二錢) 杜仲(二錢) 小茴香(一錢)
加胡桃肉二錢,象牙屑一錢。
(案9)濕熱下注,厥陰氣陷,少腹滯痛,水道有阻,起患膏淋。現在略減,唯莖中不暢,左囊作脹,左脈略弦,右數而緊。宜用疏理。
原生地(五錢) 炒毛術(一錢半) 黃柏(一錢半) 豬苓(一錢半) 川楝子(一錢半) 青皮(一錢) 小茴香(一錢) 海金砂(一錢半) 粉萆薢(二錢) 橘核 澤瀉(一錢半) 車前子(一錢半) 淡竹葉(一錢半)
(案10)濕熱滯於下焦,尿道通而艱出口。脈大數。而擬用清理,更須節勞。
生地(四錢) 木通(一錢) 炒車前(三錢) 茯苓(三錢) 滑石(三錢) 象牙屑(一錢) 山梔(一錢半) 麥冬(二錢) 生草梢(四分) 澤瀉(一錢半) 陳皮(一錢)
加淡竹葉一錢半,麥稻管一札。
(案11)素體勞乏,氣滯下焦,腎虛不攝,氣化無權,小便淋瀝,少腹脹痛,神倦色悴,脈弦而澀。恐其腹滿,急宜滋補。
回香炒熟地(六錢) 冬朮(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茯苓(三錢) 杜仲(二錢) 新會(一錢) 萸肉(二錢) 肉桂(三分) 牡蠣(四錢) 山藥(二錢)
加淡竹葉(一錢半)。
九、腫脹
(案1)泄瀉、浮腫,寒濕傷管也。仿苓蔞術桂法。
生毛術(一錢半) 赤苓(三錢) 廣陳皮(一錢) 製厚朴(一錢) 淡乾薑(五分) 細桂枝(四分) 澤瀉(一錢半) 法半夏(一錢半) 車前子(三錢)
(案2)腹脹食減,四肢不暖,脾腎陽微也。法當溫補。
制白朮(一錢半) 上肉桂(三分) 制川附(五分) 茯苓(三錢) 車前子(三錢) 炒白芍(一錢半) 廣木香(五分) 菟絲子(二錢) 澤瀉(一錢半) 赤小豆(一錢半)
(案3)統體浮腫,便溏尿澀,陽微挾濕也。法當溫理。
生茅朮(一錢半) 生於術(一錢半) 炮姜(四分) 法半夏(一錢半) 赤苓(三錢) 粉萆薢(二錢) 川椒目(四分) 澤瀉(一錢半) 炒車前子(三錢)
加冬瓜子二錢。
(案4)腹脹氣喘,脈不應指,此脾腎陽衰也。仿金匱腎氣法。
炒鬆熟地(五錢) 制於術(一錢半) 上肉桂(三分) 制香附(三分) 赤苓(三錢) 炒懷牛膝(一錢半) 炒車前子(三錢) 法半夏(一錢半) 新會皮(一錢)
沖沉香末三分。
(案5)腹鳴作脹,脈來弦軟,脾陽衰也。法當溫補。
炒黃黨參(二錢) 制毛術(一錢半) 上肉桂(三分) 薑製半夏(一錢半) 新會皮(一錢) 蜜水炒於術(一錢半) 槐雲苓(三錢) 益智仁(一錢半) 醋炒紫石英(二錢)
磨沖鬱金葉一匙。
(案6)周,左。命陽下衰,火不生土,脾陽亦弱,痰濕阻滯,胱節作腫,連及腎囊,隨氣之所別為轉移,肺虛咳嗆,時或喘急,高原亦不行矣。左脈濡澀,右尺亦弱。擬從下焦溫補。
浮石炒熟地(五錢) 附子(四分) 萸肉(二錢) 澤瀉(一錢半) 橘紅(一錢) 紫河車(一錢半) 高麗參(一錢) 桂肉(三分) 懷膝(一錢半) 車前(三錢) 牡蠣(四錢)
沖沉香末三分。
(案7)蔣,左。素體陰虛,肝木失養,時或侮土,脾陽已弱,土不勝濕,腹脹足腫,漸至飢削,營液亦虧,鬱蒸絡熱。現在腫勢略減,胃能納而艱於化,脈虛弦而數。恐其虛不能復,擬方以扶胃為主。
高麗參(一錢) 白芍炭(一錢半) 橘白(一錢半) 木香(五分) 山楂炭(三錢) 冬瓜皮(二錢) 於術(一錢半) 茯苓(三錢) 澤瀉(一錢半) 木瓜(一錢半) 金石斛(三錢)
加玫瑰花二朵。
(案8)脾主中州,腎為水臟,火弱則無以生土,陰水不行,腹脹作腫,兩足連囊,舉動喘急,脈澀,左略見虛弦。擬從中下二焦溫理。
熟地(六錢) 茅朮(一錢半) 懷膝(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陳皮(一錢) 地膚子(二錢) 川椒目(四分) 肉桂(三分) 附子(七分) 車前(三錢) 茯苓(三錢) 牡蠣(四錢) 沉香片(三分) 胡蘆巴
(案9)邱,左。大腹屬脾,少腹屬厥陰之部,類瘧淹久,肝脾失調,氣阻經腠之間,水道不暢,腹脹納減,大便溏而小便短澀,右脈滑浮,左虛數略弦,重切皆濡。神色、胃氣俱好,當無鼓痰之虞。擬用溫通。
茅朮(一錢半) 乾薑(五分) 木香(五分) 橘紅(一錢) 麥冬(二錢) 地膚子(二錢) 生耆(二錢) 吳萸(三分) 澤瀉(一錢半) 車前(三錢)
加佛手五分,冬瓜皮三錢。
又 脘次已舒,大腹之堅實如舊,繞臍為甚,明系脾虛木亢,氣滯於中,水道有阻也。惟脈來左虛弦,右數動,直來直往。此則營氣二虧,中無涵蓄,似於此症不符。恐其脹滿,始擬培土柔肝,溫疏下焦,冀其漸復,攻補皆須斟酌。
沉香炒熟地(六錢) 肉桂(三分) 香附(三錢) 茯神(二錢) 澤瀉(一錢半) 制於術(一錢半) 杞子(二錢) 車前(三錢) 新會(一錢)
加九香蟲三分。
(案10)朱,右。始因外感宿病作脹,漸致腹滿,近日益劇,腹鳴便泄,肌削色黃,胃能納而脾不能運,納少輟脹,木亢乘土,脾陽大衰,黃為中央正色,虛極則現,非因濕也。舌光脫液,渴不多飲,飲入即不舒,脈濡不弦。補則脹,攻則益虛,寒則傷陽,溫則耗液,處方殊難,𨈻而病退,大虛之後亦難言復,況目前不能即退耶。姑擬輕劑,乘間投之,以覘其機,因胃虛不能受重藥也。
人參(一錢) 橘白(一錢半) 茯神(三錢) 澤瀉(一錢半) 麥冬(二錢) 白芍(一錢半) 鬱金(一錢) 肉桂(三分) 於術(一錢半)
以薄荷露、玫瑰露代水。
又 脾主肌肉,肌削色黃;腎主五液,液耗舌乾。肝木獨亢,腹脹而堅,胃能納,食入即脹,症屬虛鼓。脈形濡細。極難理治,姑擬疏補並進。
人參(一錢) 香附(三錢) 沉香炒熟地(五分) 懷膝(一錢半) 車前(三錢) 橘白(一錢半) 麥冬(二錢) 肉桂(三分) 澤瀉(一錢半) 烏梅(三分)
加佛手五分,冬瓜皮三錢。
(案11)胃氣中虛,兼之木鬱,時或嘔逆,左腹漸堅,身熱已減,食物得味,不能多納。擬方培中為主,參用泄木,壯年不虛無陽,當無噎格之虞。
人參(一錢) 薑汁炒山梔(一錢半) 柴胡(七分) 棗仁(三錢) 扁豆(三錢)
加刀豆子二粒,玫瑰花二朵。
(案12)左。《內經》云:諸氣膹郁,皆屬於肺。此言上焦之氣也。今由腹中上升,直從下焦丹田出矣。脾土中虛,肝木不達,其所以鼓動之者,皆由厥陰腹脹便泄,脈形濡細。擬方先宜振定中州,佐以溫疏之品。
於術(一錢半) 乾薑(五分) 香附(三錢) 新會(一錢) 茯神(三錢) 澤瀉(一錢半) 檀香(一錢) 黨參(二錢) 肉桂(三分) 鬱金(一錢) 白芍(一錢半) 懷膝(一錢半)
加沉香末三分。
又 氣之出入,其本在腎,腎主納,而其標則在肺,肺主上氣,固與腎相為管攝者也。其居中而司升降者也,則為脾。水不養肝,木亢乘土,中焦焦阻,機竅不靈,前方從中下理治,此方參用開肺。
生耆(二錢) 福花(一錢半) 桑皮(二錢) 於術(一錢半) 乾薑(五分) 澤瀉(一錢半) 黨參(二錢) 香附(三錢) 橘紅(一錢) 茯神(三錢) 杞子(二錢) 沉香(三分)
又 脾胃氣虛,升降有阻,木亙於中,肺亦不肅。此方於培補中參用開泄。
生耆(二錢) 福花(一錢半) 茯神(三錢) 柏仁(二錢) 杞子(二錢) 黨參(二錢) 橘紅(一錢) 鬱金(一錢) 蔞皮(三錢) 檀香(一錢) 刀豆子(二粒)
(案13)操煩過度,心血先虧,肝脾不滋,木亢侮土,脹而兼痛,隨時發作,木托根於土,土潤澤則發榮,土燥則木槁,按脈右濡澀,左虛弦,亦見澀象,血少則澀,營不行於脈中也。土弱則濡,發時宜溫疏之。時宜甘潤之劑滋養,溫春氣也,木逢春然萌蘖,際此時艱,更須達觀。
砂仁炒熟地(六錢) 杞子(二錢) 棗仁(三錢) 茯神(三錢) 新會(一錢) 龍眼肉(五個) 西潞黨參(三錢) 歸身(二錢) 遠志(一錢) 肉桂(三分) 香附(三錢)
加胡桃肉二錢。
(案14)腎陽下虛,火不生土,氣陷於下,少腹不堅,手足俱腫,舌乾紅少液,真陰亦虧,脈濡細而澀。滋陰則滯氣,補火則爍陰,恐成虛鼓,諸惟善遣為要。
熟地(五錢) 萸肉(二錢) 澤瀉(一錢半) 橘紅(一錢) 香附(三錢) 山藥(二錢) 肉桂(三分) 麥冬(二錢) 車前(三錢) 牡蠣(四錢)
加椒目四分。
(案15)脾腎陽衰,腹脹足腫,隨退隨發,肌削色黃,脈形弦細。症屬虛鼓,正氣旺乃能勝邪,屢經克伐,元氣大傷,驟難見效,惟有溫補一法,參金匱腎氣丸。
熟地(五錢) 白朮(一錢半) 肉桂(三分) 牛膝(一錢半) 車前(三錢) 新會(一錢) 萸肉(二錢) 山藥(二錢) 歸身(二錢) 香附(三錢) 澤瀉(一錢) 茯苓(二錢)
加椒目四分。
(案16)脾主中州,腎為水臟,火弱則無以生土,陰水不行,腹脹作腫而足連囊,舉動氣喘,脈澀,左略見虛弦。擬從中下二焦溫理。
熟地(六錢) 香附(七分) 澤瀉(一錢半) 茯苓(三錢) 陳皮(一錢) 茅朮(一錢半) 懷膝(一錢半) 牡蠣(四錢) 肉桂(三分) 車前(二錢) 地膚(二錢) 沉香(三分) 椒目(五分) 胡蘆巴
(案17)素體陰虧,肝木失養,時或侮土,脾陰已弱,土不勝濕,腹脹足腫,漸致肌削,營液亦虧,鬱蒸終熱。現在腫勢略減,胃能納而艱於化,脈虛弦而數。恐其虛不能復,扶胃為主。
高麗(一錢) 白芍(一錢半) 茯苓(三錢) 橘白(一錢半) 木瓜(一錢半) 於術(一錢半) 金解(二錢) 楂肉(三錢) 木香(五分) 澤瀉(一錢半)
加玫瑰花二朵,冬瓜皮三錢。
(案18)肝脾內傷,宿痞作脹,絡血外溢,色黃足腫。脾不統血,恐其脹滿,擬用溫通。
冬朮(一錢半) 香附(三錢) 旋覆花(一錢半) 歸尾(一錢半) 川郁(一錢) 橘紅(一錢) 茯苓(三錢) 枳殼(一錢半) 川膝(一錢半) 腹皮(一錢半) 木瓜(一錢半) 乾薑(五分)
加冬瓜皮三錢,玫瑰花二朵。
(案19)土不勝濕,歸於肌腠之間,蒸郁成黃,脈形浮濡。溫健為主,參用淡滲。
茅朮(一錢半) 生耆(二錢) 炮姜(五分) 苓皮(三錢) 茵陳(一錢半) 地膚子(二錢) 冬朮(一錢半) 萆薢(二錢) 木瓜(一錢半) 金沙(一錢半) 桂枝(四分) 淡竹葉(一錢半) 冬瓜皮(三錢)
(案20)服溫劑,色黃更甚,黃為土之正色,因濕外現,右脈虛弦。培土為主。脾主肌肉,肺主皮毛,仍擬溫利。
毛術(一錢半) 生耆(二錢) 澤瀉(一錢半) 茯苓(三錢) 川柏(一錢半) 地膚子(二錢) 附子(七分) 羌活(一錢半) 枳殼(一錢半) 陳皮(一錢) 茵陳(一錢半) 冬瓜皮(三錢)
(案21)脾胃中虛,土不勝濕,氣阻作脹,左脹不舒,脈大略滑。培土為主,參用泄木。
毛術(一錢半) 香附(三錢) 乾薑(五分) 茯苓(三錢) 苡米(三錢) 佛手(五分) 黨參(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陳皮(一錢半) 枳殼(一錢半)
加冬瓜皮三錢。
(案22)腎為水臟,真陽下虛,陰翳日積,囊、足腫,脈形浮濡。參腎氣法。
熟地(六錢) 附子(七分) 杞子(二錢) 澤瀉(一錢半) 茯苓(三錢) 炒懷膝(三錢) 生耆(二錢) 肉桂(三分) 鹿角霜(四錢) 新會(一錢) 車前(二錢)
加川椒目四分,冬瓜皮一錢半。
(案23)木鬱乘土,腹脹色黃,近感暑濕,寒熱類瘧,脹勢加劇,舌白而少液,脈細見澀。先疏其氣,然後達邪,否則恐其中滿。
小樸(一錢) 半夏(一錢半) 陳皮(一錢) 楂肉(三錢) 當歸(二錢) 羌活(一錢半) 荷葉(一角) 柴胡(六分) 赤苓(三錢) 吳萸(三分) 枳殼(一錢半) 腹皮(一錢半) 毛術(一錢半) 冬瓜皮(三錢)
(案24)諸症見於下痢之後,其專屬於脾可知,脾主四末,虛則濕滯於絡,而肢節酸楚,氣不行也。脾統血,其陽為氣,當由火化,其陰即血也,所謂土膏也。土為潤澤,故能生髮滋長,若土燥,豈能生物者,以血之潤澤,得氣之和煦,溫分肉,灌百脈,則筋得能養,而肝木亦平,故此症總宜治脾為主,人知脾土宜燥,而不知脾陰即血,往往歧而二之,東垣主脾胃之論,然而但言氣而不及血,其方率皆升陽,取地氣上升之義,而其究終為燥土,則亦未盡善也。擬方主溫健。
於術(二錢) 附子(七分) 炮姜(四分) 木香(五分) 茯苓(三錢) 澤瀉(一錢半) 柿蒂(二枚) 黨參(三錢) 歸身(二錢) 獨活(一錢半) 枳殼(一錢半) 懷膝(一錢半) 升麻(四分) 冬瓜皮(三錢)
十、痞
(案1)素患痞結,延成腹脹便溏。此脾虛挾濕也,不易調治。
炒毛術(一錢半) 制白朮(一錢半) 法半夏(一錢半) 茯苓(三錢) 炮姜(五分) 大腹絨(一錢半) 制香附(三錢) 炒車前(三錢) 澤瀉(一錢半) 陳皮(一錢)
加冬瓜子(二錢)。
(案2)痞結為患,延至腹痛,食減,便溏,脈軟無力。此脾土陽衰,殊非輕候。
西黨參(三錢) 茯苓(三錢) 廣皮(一錢) 煨木香(五分) 煨肉果(六分) 制白朮(一錢半) 半夏(一錢) 白芍(一錢半) 菟絲子(三錢)
(案3)左。脾之積曰痞氣,結於中脘,正氣旺則邪氣自散。此方於培土中參痞氣丸方。
黨參(三錢) 於術(一錢半) 肉桂(五分) 枳殼(一錢) 乾薑(五分) 川連(三分) 木香(五分) 茯苓(三錢) 歸身(二錢) 建曲(三錢) 厚朴(一錢) 昆布 肉果(六分) 砂仁(三分) 陳皮(一錢)
(案4)胡,左。陰瘧淹久,現雖截止,而餘邪未清,營液素虧,肝脾失養,瘧後氣弱,而營血益耗。舌中脫液,宿痞作脹,甚則嘔逆,肌削色黃,脈形濡細。恐其中滿,培中為主,參用疏達。
西黨參(三錢) 柴胡(六分) 厚朴(一錢) 廣藿香(一錢半) 蜜炙乾姜(五分) 歸身(二錢) 香附(三錢) 新會(一錢) 白茯苓(三錢)
加穀殼三錢,刀豆子二粒。
(案5)肝為先天,沖帶皆為所主,木亢乘土,虛邪結痞,營絡阻滯,八月愆期,去秋起患陰瘧,現雖已至,肝脾益虧,日後漸恐腹滿。右脈略澀,左見虛弦。不必急於通經,健脾養肝,俾得漸復,平日忌服酸冷等物,並戒氣惱。
於術(一錢半) 桂枝(四分) 當歸(二錢) 柴胡(六分) 香附(三錢) 棗仁(三錢) 生耆(二錢) 艾絨(一錢) 白芍(一錢半) 茯神(三錢) 陳皮(一錢) 生地(砂仁炒四錢)
加煨姜二片,玫瑰花二朵。
(案6)肝邪侮土,宿痞作脹,腹大漸堅。脾陽本虛,素日操煩,營液亦耗,肝脾之陽為氣,而陰即血,血足以滋養則肝柔,而脾土亦安。擬方營氣並補,參用溫疏之品。
砂仁炒熟地(五錢) 肉桂(三分) 香附(二錢) 澤瀉(一錢半) 茯苓(三錢) 西潞黨參(三錢) 當歸(二錢) 遠志(一錢) 懷膝(一錢半) 新會(一錢)
加佛手五分,淡竹葉一錢半。
(案7)肝邪結痞,侮土作痛,甚則嘔逆,木托根於土,土弱則木病,則侮土,右脈大而見濡,左部亦弱,並無弦急之象。此係積勞內傷,營氣二虧,木失養所致,惟已病多經年,急切不能見效。擬以溫養之劑扶脾柔肝,濟以恆力,更能頤養,或可漸次就痊也。
黨參(三錢) 茯神(三錢) 乾薑(五分) 吳萸(三分) 鬱金(一錢) 肉桂(三分) 陳皮(一錢) 炙草(五分) 木香(五分) 杞子(三錢)
加秫米。
(案8)柴,左。胃氣素旺,過食易傷,夏秋不無暑濕,中脘結痞,氣陷下趨,則便泄成利,脅腹掣痛,左脈弦,右沉實。土弱木亢,消補參用,佐以辛溫升降之品。
於術(一錢半) 乾薑(五分) 柴胡(七分) 陳皮(一錢) 茯苓(二錢) 澤瀉(一錢半) 香附(三錢) 川樸(一錢) 吳萸(三分) 毛術(一錢半) 羌活(一錢半) 枳實(一錢)
加佛手五分,荷蒂二枚。
(案9)營液內虧,血不營筋,因風牽掣,木邪結痞,時或作脹,表虛則多汗,心跳時眩,脈弦促不倫。擬用滋補,專理肝脾之陰。
熟地(六錢) 棗仁(二錢) 甘菊(一錢) 懷膝(一錢半) 蒺藜(三錢)
加胡桃二錢。
(案10)寒熱之後,厥陰氣滯,小腹痞痛,歸於右偏,脈弦緊實者,宜疏。
香附(三錢) 吳萸(三分) 延胡(二錢) 柴胡(六分) 青皮(一錢) 歸尾(一錢半) 炙草(五分) 茯苓(三錢) 枳實(一錢) 麥芽(三錢)
加橘葉、玫瑰花。
(案11)病後未復,肝脾已乏,痞脹腹膨,近兼復感寒熱之後,色黃而泛,脈形浮濡。陰虧內熱,恐其肌削,當加意調攝。
鱉血拌柴胡(六分) 香附(三錢) 山梔(一錢半) 枳實(一錢) 女貞(二錢) 白芍(一錢半) 赤苓(三錢) 楂炭(三錢) 陳皮(一錢) 荷葉(一角) 佛手(五分)
(案12)肝邪結痞,侮土作痛,脈弦而促。氣弱而營液亦虧,酌進滋養。
黨參(三錢) 肉桂(三分) 當歸(二錢) 香附(三錢) 延胡(二錢) 白芍(一錢半) 柴胡(七分) 新會(一錢) 澤瀉(一錢半) 枳殼(一錢半)
加佛手五分。
十一、嘔吐
(案1)嘔逆膈痛,肝胃不和也。法當溫補。
半夏(一錢半) 乾薑(五分) 吳萸(三分) 茯苓(三錢) 白芍(一錢半) 智仁(一錢半) 陳皮(一錢) 香附(三錢) 炙草(四分)
(案2)納食嘔吐,脈來細軟,土衰木乘也。宗仲景法。
旋覆花(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陳皮(一錢) 廣藿(一錢半) 烏梅(四分) 代赭石(三錢) 乾薑(三分) 茯苓(三錢) 白芍(一錢半)
(案3)納食即嘔,舌本乾紅。此中氣虛而肝火上衝也。殊非輕恙。
黨參(三錢) 白芍(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山梔(一錢半) 橘白(一錢半) 茯苓(三錢) 代赭石(三錢) 川石斛(三錢) 藿梗(一錢半) 焦穀芽(三錢)
(案4)噦惡脘痛,由肝火挾痰所致。擬溫膽法。
半夏(一錢半) 茯苓(三錢) 鬱金(一錢) 枳實(一錢) 川楝子(二錢) 新會(一錢) 白芍(一錢半) 山梔(一錢半) 決明(四錢)
加薑汁炒竹茹一錢半。
(案5)胃陽中虛,土不培木,肝邪必亢,時或作脹,甚則嘔逆,味酸而苦,右脈浮濡,左促數略弦。培中為主,參用溫疏。
黨參(三錢) 肉桂(三分) 新會(一錢) 茯苓(三錢) 苡米(三錢) 於術(一錢半) 香附(三錢) 乾薑(五分) 杞子(二錢) 益智(一錢半)
加桂圓五枚。
(案6)氣鬱傷中,食入作嘔,阻於胃口之下,脈形濡弱。中焦不應無火,所阻者氣。體弱境難,恐其不健。
人參(一錢) 橘白(一錢) 川貝(二錢) 柏子(二錢) 白芍(一錢半) 鬱金(一錢) 茯神(三錢) 郁李仁(二錢) 白檀香(一錢)
(案7)向患痰喘,近兼嘔逆,胃氣大虛,納食減少,脈形見澀。暫擬和降。
黨參(三錢) 半夏(一錢半) 蔞皮(三錢) 枳殼(一錢半) 茯苓(三錢) 旋覆(一錢半) 橘紅(一錢) 赭石(三錢) 杞子(二錢) 白檀香(一錢)
(案8)納減嘔逆,胃氣中虛,土不生金,兼患咳嗆,神倦色悴,脈來濡弱。酌培補,冀其漸復。
黨參(三錢) 歸身(一錢) 茯神(三錢) 橘紅(一錢) 百合(一錢) 川斛(三錢) 五味(三分) 生耆(二錢) 杞子(二錢)
加胡桃二錢,湘蓮七粒。
(案9)瘧後未復,木邪剋土,中氣受傷,胃陰亦耗,痞脹作嘔,舌中脫液,脈形濡細。恐其中滿。
熟地(五錢) 杞子(二錢) 新會(一錢) 茯神(三錢) 蔞皮(三錢) 肉桂(三分) 香附(三錢) 烏梅(四分) 枳殼(一錢半)
加刀豆子二粒,玫瑰花二朵。
十二、噫噯
(案1)吞酸噯氣,木邪侮士也。恐久延成格。
川連(三分) 半夏(一錢半) 白芍(一錢半) 赭石(三錢) 乾薑(五分) 陳皮(一錢) 茯苓(三錢) 藿梗(一錢半) 炙草(五分)
(案2)噫氣吞酸,中虛濁逆也。
白朮(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乾薑(四分) 全福(一錢半) 益智仁(一錢半) 白芍(一錢) 陳皮(一錢) 茯苓(三錢) 赭石(三錢)
(案3)肝膽鬱熱,噯氣吞酸。暫用左金法。
川連(薑汁炒)(三分) 半夏(一錢半) 生芍(一錢半) 鬱金 吳萸(三分) 陳皮(一錢) 川楝子(二錢) 茯苓(三錢) 鹽水煅石決明
十三、胸痹
(案1)胸次作痛,六脈模糊。乃由濕痰所阻,清陽不運也。仿平胃法。
生茅朮(一錢半) 新會(一錢) 蔞皮(二錢) 杜蘇子(三錢) 半夏(一錢半) 厚朴(一錢) 乾薑(五分) 赤苓(三錢) 苦杏仁(二錢)
(案2)胸悶作痛,短氣,脈沉。此屬清陽失展,氣機不利也。宗《金匱》法。
全瓜蔞(二錢) 薤白(二錢) 厚朴(一錢) 桂枝(四分) 新會皮(一錢) 枳實(一錢) 半夏(一錢半) 乾薑(五分)
(案3)胸次作痛,痛久入絡,恐有瘀滯。暫用疏通。
歸鬚(一錢半) 炒桃仁(三錢) 瓜蔞皮(三錢) 鬱金(一錢) 炒蘇子(三錢) 延胡(二錢) 新會皮(一錢) 炒川楝子(二錢) 瓦楞子(煅,三錢)
加新絳屑四分,青蔥管尺許。
(案4)憂鬱不舒,生陽日窒,胸痹嘔逆。惟恐成絡。
旋覆(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橘白(一錢) 益智仁(一錢) 瓜蔞皮(三錢) 赭石(三錢) 乾薑(五分) 鬱金(一錢) 炒白芍(二錢)
十四、哮喘
(案1)喘逆自汗,脈數無力。此陰涸陽浮,氣衰失納也。法當收攝固元。
炒熟地(五錢) 北五味(三分) 麥冬(二錢) 橘白(一錢) 懷山藥(二錢) 甘枸杞(二錢) 懷膝炭(一錢半) 萸肉(一錢半) 茯苓(三錢)
加胡桃肉三錢。
(案2)肺腎交虛,多痰喘逆。仿金水六君法。
大熟地(五錢) 煅牡蠣(四錢) 半夏(一錢半) 茯苓(三錢) 懷山藥(二錢) 制於術(一錢半) 懷膝炭(一錢半) 橘紅(一錢) 川貝(一錢半) 炒蘇子(三錢)
加紫衣胡桃二枚。
(案3)脈沉氣喘,背冷腰痛。肺腎虛寒也。法當溫補。
炒熟地(五錢) 制香附(二錢) 半夏(一錢半) 橘白(一錢) 補骨脂(二錢) 甘枸杞(二錢) 懷牛膝(一錢半) 胡桃肉(二枚) 沉香(磨沖,四分) 炒蘇子(三錢)
(案4)舉動喘促,脈來細軟。此屬元海無根,氣逆上泛,理宜補納。
炒熟地(五錢) 川貝母(二錢) 牡礪(四錢) 甘枸杞(二錢) 橘白(一錢) 西黨參(三錢) 懷牛膝(一錢半) 青鉛(一兩) 懷山藥(二錢) 茯苓(三錢)
加胡桃肉三錢。
接方:
中熟人參(一錢) 熟地(五錢) 於術(一錢半) 麥冬(二錢) 茯苓(三錢) 北五味(三分) 牛膝(一錢半) 杞子(二錢) 橘白(一錢)
(案5)喘急多痰,右脈弦滑,中氣虛而停飲上逆也。法當燥土祛邪。
炒茅朮(一錢半) 炒冬朮(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橘紅(一錢半) 茯苓(三錢) 煅牡蠣(四錢) 炒蘇子(二錢) 苦杏仁(三錢)
(案6)杜,左。凡痰喘之症。風寒必由肺俞而入,伏邪最深。肺主表,表虛則外邪易感,肅令不降,氣升喘急。發時宜疏降,平復時宜培補,擬兩方酌進。
生耆(二錢) 麥冬(二錢) 川貝(二錢) 玉竹(二錢) 杏霜(三錢) 熟地(五錢) 橘紅(一錢) 百合(二錢) 杞子(二錢) 懷膝(一錢半) 胡桃(三錢)
又 此方發時服:
防風(一錢半) 桑皮(二錢) 橘紅(一錢) 杏仁(三錢) 款冬花(三錢) 象貝(三錢) 枳殼(一錢半) 蔞仁(三錢) 前胡(一錢)
加沉香三分。
(案7)陳,右。脾陽中虛,土不生金,肅令不降,咳痰喘急,兩足漸腫,脈來細澀不弦。肺主高原,脾主中州,而出納則腎主之。擬方先從氣分調治。
高麗(一錢) 乾薑(五分) 橘紅(一錢) 茯苓(三錢) 澤瀉(一錢半) 於術(一錢半) 附子(七分) 懷膝(一錢半) 桑皮(三錢) 沉香(三分)
(案8)肺主金,惡燥,金弱則腎亦虛。表屬肺,虛則易感,咳嗆多痰,感邪發作,近乎哮喘。此症難於脫根,邪由俞穴而入,其痰有窠,非藥力所能達也。素體不足,脈見虛弦。肺腎兼治。
熟地(五錢) 川貝(二錢) 麥冬(二錢) 蛤粉(四錢) 浮石(三錢) 洋參(一錢半) 橘紅(一錢) 蔞仁(三錢) 杏霜(三錢)
加梨汁乙匙。
(案9)肺陰內虧,咳痰喘急,有感即發。此症由肺俞感邪,頑痰結窠,急切難效。清金為主,參用疏解。
生耆(一錢) 桑皮(二錢) 橘紅(一錢) 蔞皮(三錢) 茯苓(三錢) 浮石(三錢) 冬肉(二錢) 川貝(二錢) 蘇子(三錢) 防風(一錢半) 杏霜(三錢) 沉香(三分)
(案10)祝,左。肺主金,金為秋令,清肅下行者也。真陰本虧,虛火上炎,肺受其爍,兼外邪,起患喘急,愈發愈密,痰熱上蒸,有升無降,所謂金苦氣上逆也。脈數右更浮。金為水母,益氣為主,佐以涼泄。
人參(四分) 石膏(四錢) 橘紅(一錢) 浮石(三錢) 茯苓(三錢) 川貝(二錢) 洋參(一錢半) 牡蠣(四錢) 杏霜(三錢)
以梨汁磨沉香三分。
(案11)陶,右。肺俞感寒,起患痰喘,近發益密,表虛則外感易入,氣弱則頑痰日蒸,發則上逆,脈形濡弱。現當平復,益氣滋陰,冀得希發。
生耆(二錢) 川貝(二錢) 杏霜(三錢) 橘紅(一錢) 玉竹(二錢) 麥冬(二錢) 當歸(二錢) 蘇子(三錢) 蔞皮(三錢) 白芍(一錢半)
加枇杷葉二片。
十五、痰
(案1)痰火內憂,心悸不寧。治以清熱疏郁,佐以滌痰。
川連(五分) 辰砂拌麥冬(二錢) 炒棗仁(三錢) 茯神(三錢) 橘紅(一錢) 半夏(一錢半) 孔石菖蒲(一錢) 炒枳實(一錢) 鬱金(一錢)
加九孔石決明五錢。
(案2)肝風挾痰。肢麻頭暈,右脈弦數。惟恐僕跌。
羚羊角(一錢) 法半夏(一錢半) 橘紅(一錢) 歸身(一錢半) 生白芍(一錢半) 白蒺藜(三錢) 石決明(五錢) 杏仁(三錢) 牛膝(一錢半)
加竹茹五分。
(案3)胸次作脹,甚則嘔逆。此濕痰留滯,上干清竅也。宗平胃法。
生毛術(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乾薑(五分) 萊菔子(一錢半) 廣藿(一錢半) 製厚朴(一錢半) 赤苓(三錢) 橘紅(一錢) 苦杏仁(三錢)
(案4)中虛積濕,濕甚生痰,陽氣日衰,四肢厥冷。仿《金匱》苓薑朮桂湯。
炒毛術(一錢半) 乾薑(五分) 厚朴(一錢) 橘紅(一錢) 川桂枝(四分) 半夏(一錢半) 赤苓(三錢) 炒枳殼(一錢)
(案5)脾胃氣虛,濕痰中積,附於皮膜之間,流注脈絡。現當濕令,以益氣為主,參用疏滌。
於術(一錢半) 毛術(一錢半) 蔞皮(三錢) 蘇子(三錢) 當歸(二錢) 枳殼(一錢半) 黨參(三錢) 半夏(一錢半) 乾薑(五分) 茯神(三錢) 生耆(二錢) 新會(一錢)清氣化痰丸(五分)
(案6)濮,左。脾胃氣虛,土不生金,濕痰作嗆,近兼嘈雜,此胃中虛火爍津,所吐之痰皆胃汁也。脈形浮大。擬溫潤之劑,益氣生陰。
黨參(三錢) 杞子(三錢) 炙耆(二錢) 柏仁(三錢) 新會(一錢) 熟地(五錢) 炙草(五分) 懷膝(一錢半) 益智 百合(三錢)
加沉香三分。
(案7)腎陰下虛,水不滋木,木火偏亢,虛痰結核,現已潰膿,右耳出水,脈左弦數,右澀。素體有濕,火必兼風,蒸熱上升。擬方滋攝。
熟地(五錢) 麥冬(二錢) 龜板(五錢) 澤瀉(一錢半) 茯神(三錢) 象貝(三錢) 丹皮(二錢) 首烏(三錢) 女貞 黃柏(一錢半) 橘紅(一錢) 桑椹(三錢) 地慄 冬瓜子(三錢)
(案8)脾虛多痰,脈絡壅滯,肝木不達,引動內風,風與痰凝,清陽內陷,症發為癲。此與陰維所發異而實同,脈濡數僕數。中無實火,益氣為主。
人參(一錢) 半夏(一錢半) 乾薑(五分) 茯神(三錢) 蒺藜(三錢) 龍眼肉(五枚) 棗仁(三錢) 枳實(一錢) 遠志(一錢) 橘紅(一錢) 香附(三錢) 秫米(三錢)
(案9)向患痰火,肺氣本虛,金不制木,肝邪偏亢,左脅掣痛,連及腰脊,脈形浮濡。擬用培補,參以宣絡。
生耆(二錢) 歸尾(一錢半) 桂枝(五分) 橘紅(一錢) 枳殼(一錢半) 香附(三錢) 懷膝(一錢半) 全福(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茯苓(三錢) 沉香片(沖,三分)
十六、痰飲
(案1)痰飲上泛,納食艱運,中下焦陽微也。脈象沉弱不揚。治以通陽滌飲法。
炒毛術(一錢半) 淡乾薑(五分) 茯苓(三錢) 製半夏(一錢半) 益智仁(一錢)
接方:
黨參(一錢半) 毛術(一錢半) 乾薑(五分) 橘紅(一錢) 茯苓(三錢) 白朮(一錢半) 川烏(八分) 半夏(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案2)肝屬木,為風,為火,主筋,托根土中,藉血以滋脾土。先虛,起患積飲。土弱則木不榮,藏血少則槁,虛火妄動,筋燥則牽掣,氣升為眩,上盛下虛,脈細澀而濡,右部略弦,積年既久,非尋常草木之力所能速效。木之生也土,須潤澤,而非春氣之溫則不萌,雖生於水,而實藉所藏之營血以養。故治木之要,不外培土養陰。木能剋土,中陽必虧,故必佐以辛溫,平時更須調飲食,慎喜怒,氣得平。雖不脫根,自可漸復。
砂仁炒熟地(五錢) 歸身(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甘菊(一錢) 枸杞(三錢) 羌活(一錢半) 炙草(五分) 杜仲(二錢) 西潞黨參(二錢) 於術(一錢半) 茯神(三錢) 木瓜(一錢半) 橘紅(一錢) 澤瀉(一錢半) 乾薑(五分)香附(三錢)
(案3)中虛積飲,肝風時動。擬培土養營。
於術(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乾薑(五分) 枳實(一錢) 苡仁(三錢) 黨參(二錢) 新會(一錢) 枸杞(三錢) 茯神(三錢) 蒺藜(三錢)
加秫米(三錢)。
(案4)清晨吐水,乃覺酸,此名懸飲,猶水之瀑布也。胃虛氣弱,濕積不化,按之作水喜,其中有窠,藥難徑達,色白而浮,脈左虛弦,右濡。擬用培補滌飲等法。
黨參(四錢) 半夏(一錢半) 香附(七分) 茯苓(三錢) 枳殼(一錢半) 豬苓(三錢) 於術(一錢半) 乾薑(五分) 橘紅(一錢) 甘遂(五分) 炙草(三分) 秫米(四錢) 佛手(五分)
十七、瘧疾
(案1)脾陽中虛,氣弱則寒,土不生金,肺氣亦弱,向患喘咳,痰滯上膈,本症如此。春夏以來,感受外邪,曾發寒熱,元虛未復,餘邪歸於三陰,從少陽發,起患陰瘧,驟不能止,色青略瘦,邪不甚重,正氣已虛,脈澀略弦,右部未和,胃氣漸復。此方補氣和營,參以辛溫。另開方專治瘧。
人參(一錢) 生綿耆(二錢) 法半夏(一錢半) 炒於術(一錢半) 酒炒白芍(一錢半) 茯神(三錢) 酒當歸(二錢) 細桂枝(五分) 新會皮(一錢) 川貝母(一錢半) 制香附(七分) 生薑(二片) 棗(四枚)
又方 風寒外感,深入陰分,寒熱發瘧,從少陽出,營衛不和,現已深秋,陰氣漸旺,驟不能止。此方和解,參小柴胡法。
人參(一錢) 制川樸(一錢) 法半夏(一錢半) 煨草果(六分) 炒柴胡(八分) 茯苓(三錢) 酒炒當歸(二錢) 細桂枝(四分) 新會皮(一錢) 川貝母(二錢) 炒枳殼(一錢半) 生薑(二片) 棗(四枚)
(案2)陰瘧,寒熱已不準期,營氣並虧,驟不能復,面黃體軟,舌乾少液,納減時嘔,脈形濡弱。當用培補。
生綿耆(二錢) 炒於術(一錢半) 制香附(七分) 炒枳殼(一錢半) 乾薑(五分) 茯苓(三錢) 酒炒當歸(二錢) 煨草果(六分) 焦白芍(一錢半) 大腹皮(一錢半) 新會(一錢) 大棗(四枚)
(案3)始由暑濕鬱蒸,寒熱發疹,以致結毒潰膿,真元已虧,自後連次發瘧,至今未止。瘧歸少陽,而寒熱則由營衛,日久脾虛,色黃而浮。肢節痠麻,汗出不禁,嘈雜能食,脈隨寒熱為緊數,總之虛弦而促。氣弱而營液亦耗,有虛無實,急宜培補。
人參(一錢) 於術(一錢半) 生耆(二錢) 炙草(五分) 茯苓(三錢) 歸身(二錢) 桂枝(五分) 棗仁(二錢) 新會(一錢) 大棗(四枚)
(案4)向患咳嗆,去秋由寒熱轉陰瘧,至今未止。冬春感寒,嗆亦加劇。入夏來,諸恙略減,胃氣能納,即發熱時亦不疲乏。惟金不生水,腎陰先虧,水不生木,肝陰亦弱。瘧為少陽之邪,與厥陰同部,久瘧必虛,勢不可散,惟有和理營衛而已。再將柔潤之品滋養金水,待其自復,脈形濡細,左部略數,並無虛急之象。總之,宜補不宜攻。
參本體以合見症,不能執古也。
熟地(五分) 川貝(一錢) 生耆(二錢) 當歸(二錢) 丹皮(二錢) 茯神(三錢) 麥冬(二錢) 鱉甲(四錢) 桂枝(四分) 橘紅(一錢) 荷葉(一角) 枇杷葉(二片)
(案5)少陽瘧邪,因腠理致密,汗不得泄,失表內陷,寒熱每日遞遲,發則煩躁,胃不納穀,延至二十餘日,伏邪漸深,胃中津液被爍,舌苔乾紅脫液,邪未出而正先傷矣。汗下二法既不能施,又無實熱可清,擬先補氣生陰,進生脈法。雖尚未平安,而舌苔不化,瘧亦不減,診脈左關尺微弦,右關見弱,穀氣太少。方書云:有胃氣則生。目前惟以養胃為主,有胃氣,然後能生津液,亦可攻邪。擬方候高明酌用。
人參(一錢) 桂枝(四分) 麥冬(二錢) 鮮斛(三錢) 茯苓(三錢) 白芍(一錢半) 柴胡(六分) 甘草(五分) 橘白(一錢)
荷葉露、藿香露和河水煎八分服。
又方 瘧後營氣二虧,心、肝、脾三臟失養,浮陽上升,清濁倒置,症見心煩健忘,頭痛耳鳴,左脈虛弦,右關較大。心藏神,肝藏魂,虛則神魂不安,擬以養心為主。
人參(一錢) 遠志(一錢) 川連炒丹參 鹽水炒懷膝 桂心 棗仁(三錢) 橘紅(一錢) 辰砂拌麥冬炒黑歸身 龍眼
另服珠粉五分,琥珀屑五分。
(案6)暑濕外感,寒熱發瘧,初起間日,後轉三陰,現在外象已輕,神倦色黃,舌光脫液,痰隨氣湧,胃不思納,右脈少衝和之氣,左更濡弱。正氣先虧,久而津液亦耗。濕傷脾,暑傷氣。古人於暑症皆用生脈,即治濕亦用健脾升陽。姑擬數味,高年虛乏過甚,恐難為力耳。
人參(一錢) 生綿耆(二錢) 橘紅(一錢) 炒懷膝(一錢半) 麥冬(二錢) 五味子(三分) 茯神(三錢) 沉香片(三分)
(案7)陰瘧寒熱,肝陰內傷,絡熱動血,脈弦而數。參一柴胡法。
生地(四錢) 小樸(一錢) 柴胡(六分) 羚角(一錢半) 茯神(三錢) 當歸(二錢) 黃芩(一錢半) 新會(一錢) 丹皮(二錢) 荷葉(一角) 茅根
(案8)久瘧傷脾,色黃而脈虛弦,陽弱則陰無所附。擬用溫補,不心專治少陽。
熟地(五錢) 生耆(二錢) 附子(七分) 新會(一錢) 杜仲(二錢) 黨參(二錢) 當歸(二錢) 桂枝(四分) 澤瀉(一錢半) 大棗(四枚) 胡桃(二枚)
(案9)陰瘧淹久,脈形濡弱。陽衰不能衛外,中氣亦弱。擬用溫理。
黨參(二錢) 當歸(二錢) 柴胡(八分) 半夏(一錢半) 枳殼(一錢半) 小樸(一錢) 桂枝(四分) 陳皮(一錢) 茯苓(三錢)
加薑、棗。
(案10)肝陰內虧,瘧久不止,血隨火升,舉動鼻衄,左脈略弦,右濡。擬用填補,不專治瘧。
熟地(五錢) 歸身(二錢) 鱉血炒柴胡(六分) 炒丹參(二錢) 小樸(一錢) 茯苓(三錢) 制首烏(三錢) 炒白芍(一錢半) 威靈仙(二錢) 黃芩(一錢) 新會(一錢)荷葉 毛根(四錢)
(案11)陰瘧淹久,現雖截止,而餘邪未清。營液素虧,肝脾失養,瘧後氣弱,而營益耗。舌中脫液,宿痞作痛,甚則嘔逆,肌削色黃,脈形濡細。恐其中滿,培中為主,參用疏達。
黨參(二錢) 香附(三錢) 小樸(一錢) 新會(一錢) 蜜炙乾姜(五分) 歸身(二錢) 柴胡(六分) 廣藿(二錢) 茯神(三錢) 穀芽(三錢) 刀豆子(二粒)
(案12)陰瘧淹久,肝陰內虧,寒重熱輕,心跳頭痛,脈來弦細。和營兼泄少陽。
高麗(一錢) 柴胡(六分) 當歸(一錢半) 黃芩(一錢半) 茯苓(三錢) 炒白芍(一錢半) 制小樸(一錢) 陳皮(一錢) 首烏(三錢)
加薑、棗。
(案13)瘧久傷陰,膈脹煩渴。
青蒿(一錢) 藿香(一錢半) 赤苓(三錢) 新會(一錢) 瓜蔞皮(三錢) 鬱金(一錢) 白芍(一錢半) 山梔(一錢半) 通草(一錢) 冬瓜子(三錢)
接方:
青蒿 鱉甲(四錢) 新會(一錢) 藿梗(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赤苓(三錢) 石斛(三錢) 白芍(一錢半) 米仁(三錢) 桑葉(二錢)
(案14)惡寒內熱,不時自汗。症屬類瘧,培本為要。
生耆(二錢) 牡蠣(四錢) 煨姜(二片) 川石斛(三錢) 陳皮(一錢) 制烏(三錢) 白芍(炒)(一錢半) 紅棗(四枚)
(案15)久瘧不已,咳逆盜汗,色脈少神。殊非輕候。
生耆(二錢) 牡蠣(四錢) 麥冬(二錢) 川貝(二錢) 茯神(三錢) 橘紅(一錢) 首烏(三錢) 棗仁(三錢) 桑葉(一錢半) 沙參(二錢) 紅棗(四枚)
(案16)瘧後作瀉,脘痞腹痛,此屬暑濕,穢濁內傷氣分。議與正氣法。
藿香(一錢半) 炙草(五分) 蘇梗(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赤苓(三錢) 厚朴(一錢) 白芍(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廣皮(一錢) 佩蘭葉(二片)
(案17)暑濕傷氣,寒熱,腹痛兼脹,脈不條達。太陰瘧也。
藿香(一錢半) 大豆卷(四錢) 澤瀉(一錢半) 米仁(三錢) 半夏(一錢半) 厚朴(一錢) 瓜蔞皮(三錢) 赤茯(三錢) 陳皮(一錢) 六一散(三錢)
十八、瀉痢
(案1)久瀉不已,繼之腹脹,食減,此脾腎陽微也。法當溫補。
白朮(一錢半) 熟附(七分) 炮姜(五分) 肉果(七分) 補骨脂(二錢) 半夏(一錢半) 白芍(一錢半) 廣皮(一錢)茯苓(三錢) 煨木香(五分)
(案2)久瀉不止,色脈少神,此脾腎陽衰,清不升也。殊非輕恙。
黨參(二錢) 茯神(三錢) 菟絲子(三錢) 廣皮(一錢) 白芍(一錢半) 於術(一錢半) 炮姜(五分) 煨木香(五分) 炙草(五分) 乾荷蒂(二枚)
複方:
黨參(二錢) 煨肉果(七分) 補骨脂(二錢) 炮姜(五分) 茯苓(三錢) 於術(一錢半) 五味子(三分) 炙甘草(五分) 炒白芍(一錢半)
(案3)過食不能運化,非脹即瀉,乃胃強脾弱也。法當溫補己土。
黨參 山藥 白芍 菟絲子(各三錢) 木香(五分) 於術 扁豆 炮姜 新會皮(一錢) 茯苓(三錢) 紅棗(四枚)
(案4)暑濕內傷氣分,腹痛紅痢,延為腹脹,減食。中容邪邪,病勢非輕。
廣皮(一錢) 赤苓(三錢) 藿香(一錢半) 銀花(五分) 半夏(一錢半) 於術(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白芍(一錢半) 木香(五分) 佛手(五分)
(案5)濕熱內蒸,腹痛下痢。暫用香連法。
吳萸炒川連(三分) 木香(五分) 厚朴(一錢) 赤苓(三錢) 藿香(一錢半) 六一散(三錢) 炒銀花(五錢)廣皮(一錢) 白芍(一錢半) 佩蘭(二片)
(案6)由瘧轉痢,痢久傷陰。
於術(一錢半) 熟地炭(五錢) 歸身炭(二錢) 白芍(一錢半) 茯苓(三錢) 炙草(五分) 炒柴胡(六分) 炙升麻(四分) 陳皮(一錢) 紅棗(四枚)
(案7)久痢延至腹脹,六脈細軟,陰陽兩傷也。必須溫補。
黨參(二錢) 熟附(七分) 廣皮(一錢) 補骨脂(二錢) 茯苓(三錢) 於術(一錢半) 白芍(一錢半) 炮姜(五分) 車前子(三錢) 澤瀉(一錢半)
(案8)久痢脈微,命陽衰也。若不急進補,惟恐延成腫脹。
黨參(二錢) 白朮(一錢半) 茯苓(三錢) 炮姜(五分) 補骨脂(二錢) 白芍(一錢半) 山藥(二錢) 廣皮(一錢) 五味子(三分)
(案9)久痢不止,下體畏冷。此陰陽之氣交傷也,屬休息重候。
白朮(一錢半) 熟地炭(四錢) 枸杞(二錢) 鹿角霜(二錢) 煨肉果(七分) 茯苓(三錢) 煨木香(五分) 白芍(一錢半) 補骨脂(二錢)
(案10)痢久傷及腎陰,法當固攝下焦為治。
熟地炭(五錢) 赤石脂 山藥(二錢) 白芍(一錢半) 阿膠(二錢) 制於術(一錢半) 禹餘糧 枸杞(二錢) 五味子(三分) 炙升麻(四分)
(案11)濕熱內侵,痛瀉,脈數。
厚朴(一錢) 川連(三分) 赤苓(三錢) 白芍(一錢半) 生茅朮(一錢半) 藿香(一錢半) 陳皮(一錢) 澤瀉(一錢半)
(案12)症屬痢瘧,寒熱有往來之勢,胸悶嘔逆,舌糙白,不渴,向患頭風,痛歸左偏,脈弦右甚,似非所宜,營液素虧,驟不能補。姑擬和解太陽兼少陽治。
制中樸(一錢) 細桂枝(三分) 廣藿香(一錢半) 酒炒歸身(二錢) 薑汁炒山梔(一錢半) 茯苓(三錢) 炒毛術(七分) 柴胡(七分) 新會皮(一錢) 炒枳殼(一錢半) 炒荊芥(一錢半) 羌活(一錢半) 姜(二片)
(案13)脾虛挾濕,營液亦耗,近因外感,起患下痢,暑邪挾暑飲,令積寒氣,陷下焦,脾土肌肉既弱,不能達邪,脈形濡弱。先以培中為主,接進疏化之法。
人參(一錢) 於術(一錢半) 生耆(二錢) 茯苓(三錢) 陳皮(二錢) 炮姜(五分)
加蓮房。
又方 暑濕傷脾,氣弱不化,茶瓜之冷,由面之消,中焦阻滯,起患下痢,日數十行,裡急後重,舌黃而膩,脈右濡左不弦而澀。凡痢皆因氣陷,今脾陽既虛,不能達邪。先培補,清升則濁降,擬用疏化之品,此方主之。
人參(八分) 川樸(一錢) 羌活(一錢半) 煨葛(一錢) 廣藿(一錢) 茯苓(三錢) 萹蓄(一錢半) 毛術(一錢) 建曲(二錢) 川芎(一錢) 陳皮(一錢) 枳殼(一錢半) 腹皮(一錢半) 荷蒂二枚 煨姜(二片)
又方 脾胃兩虛,起患下痢,大勢已減,胃亦漸開,時覺嘈雜,中虛氣之虛可知。腎為胃關,脾主中州,暑濕之邪雖未淨,然不培本原,徒事疏化,斷不能定也。右脈虛弱,沖和之氣自在,左部略大。擬用培補,補則清陽自升,略參疏品。
砂仁炒熟地(五錢) 生耆(二錢) 棗仁(三錢) 秦皮(二錢) 炮姜(五分) 陳皮(一錢) 萹蓄(一錢半) 人參(一錢) 於術(一錢半) 山藥(二錢) 升麻(三分) 苡仁(三錢) 茯苓(三錢) 蓮房
(案14)暑濕傷脾,瘧後兼利,患症經年,大便仍泄,肌削色黃,食不甘味,脾土中虛,清陽下陷,脈促數而弦,尚有鬱火。培土為主,參用疏達。
黨參(一錢) 川連(三分) 半夏(一錢半) 陳皮(一錢) 羌活(一錢半) 穀芽(三錢) 於術(一錢半) 炮姜(五分) 木香(五分) 茯苓(三錢) 煨葛(一錢半) 苡米(三錢)
(案15)暑濕蒸熱,因瘧轉痢,氣滯於下,裡急後重,舌白漸黃,右脈略數。升清為主。
人參(一錢) 荊芥(一錢半) 新會(一錢) 白芍(一錢半) 銀花炭(五錢) 川連(三分) 煨葛(一錢半) 苡米(三錢) 萹蓄(一錢半) 蓮房
(案16)心之積曰伏梁,腹痛經阻,近兼下痢。姑從肝脾疏理,後當攻積。
冬朮(一錢半) 吳萸炒川連(三分) 艾絨(一錢) 楂肉(三錢) 茯苓(三錢) 小樸(一錢) 乾薑(五分) 陳皮(一錢) 白芍(一錢半) 佛手(五分) 荷蒂(十一枚)
(案17)脾虛下痢,久必傳腎,腎氣素虧,關門不固,脈來見濡,左略弦。擬用培補,多服見效。
砂仁炒熟地(五錢) 杞子(二錢) 炮姜(五分) 新會(一錢) 扁豆(三錢) 冬朮(一錢半) 山藥(二錢) 茯苓(三錢) 苡米(三錢) 荷蒂(二枚) 穀芽(三錢)
(案18)腎為胃關,實主二便,久痢脾虛,氣陷於下,少腹增痛,脈見虛弦。擬用溫攝。
炒熟地(五錢) 山藥(二錢) 澤瀉(一錢半) 新會(一錢) 肉桂(三分) 黨參(二錢) 菟絲(三錢) 白芍(一錢半) 木香(五分) 荷蒂(二枚)
(案19)便泄淹久,時或帶血,肛門作痛,此屬臟毒,由脾肺氣虛下陷。脈形濡弱。參真人養胃法。
高麗(一錢) 炮姜(五分) 歸身(二錢) 肉果(七分) 白芍(一錢半) 新會(一錢) 於術(一錢半) 木香(五分) 訶子(六分) 澤瀉(一錢半) 茯神(三錢) 粟殼(一錢半)
(案20)夏秋暑濕鬱久不泄,入冬又感寒邪,歸於小腸,發為陰瘧,瘧止患痢,時或帶紅,脾虛則氣陷。凡餘邪之蘊於中者,勢必下趨,左脈弦澀。參敗毒及清暑益氣等法,升其清氣,不必純補。
人參(一錢) 川芎(一錢) 羌活(一錢半) 柴胡(七分) 陳皮(一錢) 枳殼(一錢半) 萹蓄(一錢半) 中樸(一錢) 於術(一錢半) 荊芥(一錢半) 茯苓(三錢) 楂肉(三錢) 腹皮(一錢半) 加姜(二片)
(案21)脾命陽衰,火不化土,表陽亦於下焦,便泄淹久,兼之畏風,右脈浮濡。擬方培補,作丸子調理。
人參(一兩) 生耆(二兩) 炙耆(二兩) 菟絲(三兩) 棗仁(三兩) 茯神(三兩) 補骨脂(二兩) 熟地(八錢) 於術(一兩五錢) 新會(一兩) 歸身(二兩) 杜仲(二兩) 蓮肉(二兩) 芡實(二兩)
十九、雜證案例
(案1)遍體作酸 瘧後營虛,偏體作酸,兩足為甚,體弱納減,脈形弦細。擬用培養。
生綿耆(二錢) 酒炒歸身(二錢) 宣木瓜(一錢半) 獨活(一錢) 細桂枝(四分) 川斷肉(二錢) 左秦艽(二錢) 冬瓜皮(三錢)
(案2)心腹痛 寒邪阻滯,心腹結痛,脈弦細而緊。擬用溫通。
制香附(三錢) 酒炒歸尾(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淡乾薑(六分) 焦白芍(一錢半) 淡吳萸(三分) 陳皮(一錢) 炒延胡索(二錢)
(案3)疝氣 寒邪滯於下焦,起患疝氣,少腹結痛,脈來弦細。擬用溫疏。
制香附(三錢) 酒炒歸尾(一錢半) 炒大茴香(一錢) 炒川楝子(一錢半) 淡吳萸(三分) 茯苓(三錢) 廣木香(五分) 官桂(七分) 炒車前子(三錢) 澤瀉(一錢半) 炒枳殼(一錢半) 冬瓜子(三錢) 佛手柑(四分)
(案4)肺虛咳嗆 肺虛不降,咳嗆有痰,體軟納減,脈來細澀。擬用疏理。
生綿耆(三錢) 防風(一錢半) 象貝母(三錢) 炒瓜蔞皮(三錢) 炒枳殼(一錢半) 甜杏霜(三錢) 橘紅(八分) 炒蘇子(三錢) 蜜炙桑皮(二錢) 海浮石(三錢)
(案5)血症 咳嗆淹久,血症時發,兩脅掣痛,脈數而弦。當用清降。
原生地(五錢) 紫菀(二錢) 炒瓜蔞皮(三錢) 海浮石(三錢) 款冬花(二錢) 新絳屑(五分) 全福花(一錢半) 橘紅(一錢) 牡丹皮(二錢) 甜杏霜(三錢) 象貝母(三錢)
(案6)腹滿 肝脾內傷,漸致腹滿,兩足微腫,體軟肌削,舌紅脫液,脈濡,右略弦。擬用溫理。
潞黨參(三錢) 炒冬朮(一錢半) 制香附(三錢) 酒炒歸尾(一錢半) 五味子(四分) 炒懷膝(一錢半) 淡吳萸(二分) 陳皮(一錢) 澤瀉(一錢半) 炒車前子(三錢)茯苓(三錢) 佛手柑(五分)
(案7)積濕 積濕下注,小便短塞作痛,舌白納減,脈來濡細。當用疏理。
炒毛術(一錢半) 法半夏(一錢半) 炒大茴香(一錢半) 炒車前(三錢) 茯苓(三錢) 淡竹葉(一錢半) 川黃柏(一錢) 炒枳殼(一錢半) 大腹皮(一錢半) 陳皮(一錢)澤瀉(一錢半)
又方 小便稍愈,濕邪未清,仍擬疏利。
川黃柏(一錢) 炒枳殼(一錢半) 炒車前(三錢) 澤瀉(一錢半) 黑山梔(一錢半) 木香(五分) 淡竹葉(一錢半) 炒毛術(一錢半) 大腹皮(一錢半) 茯苓(三錢) 木通(八分) 生草梢(四分) 冬瓜皮(三錢)
(案8)外感咳嗆 肺感外風,咳嗆有痰,脈濡。暫擬疏降。
炒蘇子(三錢) 青防風(一錢半) 象貝母(三錢) 甜杏霜(三錢) 橘紅(一錢) 炒枳殼(一錢半) 海浮石(三錢) 茯苓(三錢) 焦全蔞(三錢) 蜜炙桑皮(二錢) 枇杷葉(二片)
(案9)咳嗆失血 勞乏傷氣,時覺體軟,氣不生陰,營液內耗,脈絡失養,久而火動,木旺剋金,起患咳嗆,脅痛失血,宿痞時動,脈來浮濡。擬用培補。
生綿耆(三錢) 麥門冬(二錢) 炒懷膝(一錢半) 全福花(一錢半) 炒黑歸身(一錢半) 茯苓(三錢) 潞黨參(三錢) 五味子(四分) 草鬱金(一錢) 烙煅牡蠣(四錢)橘紅(一錢) 胡桃肉(三錢)
(案10)泄瀉 素無葷血脂膏之養,脾陰先虧,土不培木,肝邪亦亢,侮其所勝,土受木克,益形困之傳化矣。宜先腫而脹,後遂便泄,甚則完穀,小腸為坎之陽火,火衰不化,營衛出於脾,營不能與衛和,時覺潮熱,君火衰則相火亦弱,火不化土,故便泄。右脈略促,少衝和之象;左浮濡,沉部不攝。擬方培補,參以酸辛。
砂仁炒熟地(五錢) 制於術(一錢半) 潞黨參(三錢) 炒棗仁(三錢) 上肉桂(四分) 歸身炭(一錢半) 蟬血炒柴胡(六分) 五味子(五分) 新會皮(一錢) 茯神(三錢) 炒扁豆(三錢) 荷蒂(三枚)
(案11)脘痛 脘痛偏左,每發必在午後,至亥方止,經術士剖開分向,將牛角吭出稠痰兩碗許,不愈,臥床半年。後瓦楞子得止,久亦不效,迄今四年。右脈濡弱,左關見革。此木邪侮胃,其肝臟必有一葉枯者,惜乎華元士為之割補也。
潞黨參(三錢) 制香附(三錢) 蓽菝(六分) 茯神(二錢) 炙草(五分) 九香蟲(六分) 炒黑歸身(二錢) 淡乾薑(六分) 陳皮(八分) 枸杞(三錢) 砂仁末(三分)
(案12)驚後便秘 驚後得疾,每日默坐,問之不應,或作非對。惟母與語,對答如常。大便閉結,得解而愈,現在復發,手足先痙,定後,症如前狀,此目驚動魄,肺藏魄,下通大腸,魄門之下為幽門,氣為厥陰所阻,故便結,脈沉澀。擬通幽門。
原生地(五錢) 制香附(三錢) 柏子仁(二錢) 桃仁(一錢) 炒遠志(七分) 白歸身(二錢) 甜杏仁(三錢) 郁李仁(二錢) 橘紅(一錢) 琥珀(五分)
(案13)腫滿 肺為陰金,屬兌,兌為澤,太陽坎之陽水,而下焦為厥陰之部,氣陷不升,水道有阻,漸致腫滿,脈來沉數。當降高原以通溝瀆,兼泄巽風。
人參(一錢) 川黃柏(一錢) 甘遂(一錢) 橘紅(一錢) 柴胡(七分) 酒炒當歸(一錢半) 洋參(一錢) 炒車前(三錢) 大戟(一錢) 澤瀉(一錢半)
(案14)郁證 肝藏血,血虛則衛脈失調,加之躁煩,未免多郁,鬱則木不達而營液亦耗,火動絡,熱迫血妄行,偶然咯吐,並不咳嗆,肢節覺酸,心跳多寐,脈左寸緊,關弦。養心滋肝兼調奇脈。
原生地(五錢) 炒黑歸身(二錢) 黃連炒丹參(二錢) 炒遠志(七分) 茯神(二錢) 制香附(三錢) 炒棗仁(三錢) 炒懷牛膝(一錢半) 煅紫石英(三錢) 煅龍齒(二錢) 丹皮(二錢) 燈芯(乙扎)
(案15)產後 產後一月有餘,向有肝氣營血驟熱。肝脾失養,木亢剋土,氣滯則下陷,大腹脹滿,下及兩足,水道有阻,厥陰之絡與太陽相聯,兼涉任脈,脈弦細緊。擬以疏肝升清陽為主。
高麗參(一錢) 炒柴胡(七分) 炒車前(三錢) 青皮(一錢) 川芎(一錢半) 川椒目(四分) 制小樸(一錢) 酒炒當歸(二錢) 醋炙艾絨(七分) 澤瀉(一錢半) 羌活(一錢)
(案16)痰壅 脾虛挾濕,微感外風,蒸痰壅,症近乎癇,脈形澀滯。暫擬開泄。
炒毛術(一錢半) 法半夏(一錢半) 陳膽星(六分) 淡乾薑(五分) 炒遠志(一錢) 炒小樸(一錢) 廣橘紅(一錢) 薑汁炒川連(四分) 炒枳殼(一錢半) 雲苓(三錢)
(案17)鼓脹 腫脹不減,脾腎兩衰,陰翳不化,脈來濡細。大勢不淺,擬用溫疏。
上肉桂(四分) 懷牛膝(一錢半) 蜜炙蔞皮(二錢) 澤瀉(一錢半) 胡蘆巴(六分)
(案18)腹痛 肝脾氣滯,繞臍腹痛,脈見虛弦。從下焦溫疏。
炒冬朮(一錢半) 炒延胡(一錢半) 新會(一錢) 淡吳萸(三分) 焦白芍(一錢半) 上肉桂(四分) 制香附(三錢) 茯神(三錢) 炒黑歸身(二錢) 佛手柑(五分)
(案19)痞結 肝脾氣滯,左腹結痞,大便帶紅,左脈弦大。擬用疏理。
炒黨參(二錢) 上肉桂(三分) 煨木香(四分) 白芍炭(一錢半) 白茯苓(三錢) 制香附(三錢) 炒柴胡(六分) 草鬱金(一錢) 山楂炭(二錢) 砂仁末(三分)
(案20)挾濕 氣虛挾濕 潮熱畏寒,體軟無力,脈形浮濡。擬用培補。
生綿耆(三錢) 細桂枝(四分) 陳皮(一錢) 茯苓(三錢) 炒冬朮(一錢半) 炒毛術(一錢半) 酒炒當歸(二錢) 羌活(一錢半) 秦艽(二錢) 福澤瀉(一錢半) 大棗(三枚)
(案21)肢節酸楚 營虛失養,肢節酸楚,時覺心跳,腹中不舒,脈弦。仍擬宣理。
生耆(二錢) 炒當歸(二錢) 細桂枝(四分) 秦艽(一錢半) 羌活(一錢半) 橘紅(一錢) 宣木瓜(二錢) 制香附(三錢) 川斷(二錢) 佛手柑(五分)
(案22)痞 宿痞氣滯,少腹作痛,經阻帶下,面浮肌削,脈形濡澀。擬用溫疏。
炒潞參(二錢) 酒炒歸身(二錢) 制香附(三錢) 焦白芍(一錢半) 炒懷膝(一錢半) 川芎(一錢半) 佛手柑(五分) 酒生地(四錢) 吳茱萸(三分) 炒延胡(一錢半) 煨木香(三分) 炙艾絨(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案23)失血 失血後,肝脾營絡內傷,體軟色黃,脈來濡細。驟不能復,當用培補。
砂仁炒熟地(五錢) 炒冬朮(一錢半) 炒黑歸身(二錢) 制香附(三錢) 炮姜(四分) 福澤瀉(一錢半) 炒懷牛膝(一錢半) 生綿耆(二錢) 新會皮(一錢) 山萸肉(二錢) 川斷(二錢) 胡桃肉(三錢)
(案24)痞 痞痛腹脹,肝脾兩虧,潮熱肌削,近兼咳嗆,脈形濡細,左弦。病久元虛,現當木令,恐其加劇。
炒冬朮(一錢半) 制香附(三錢) 川鬱金(一錢) 橘紅(一錢) 炒懷膝(一錢半) 佛手柑(五分) 炙桑皮(二錢) 焦白芍(一錢半) 上肉桂(三分) 澤瀉(一錢半) 炒車前(三錢) 冬瓜子(三錢)
(案25)鼓脹 肝脾內虧,木邪侮土,腹脹作痛,色黃而浮,脈形濡細。當用溫疏。
炒冬朮(一錢半) 上肉桂(三分) 炒毛術(一錢) 酒炒當歸(二錢) 炙艾絨(一錢) 佛手柑(四分) 煨木香(四分) 赤茯苓(三錢) 福澤瀉(一錢半) 炒延胡索(二錢) 川芎(一錢)
(案26)癇 脾陽本虧,濕痰內蒸,心火不靜,入夜少寐,脈大而濡。擬用疏理泄。
潞黨參(二錢) 炒毛術(二錢) 炒棗仁(三錢) 法半夏(一錢半) 淡乾薑(六分) 炒苡米(三錢) 薑汁炒川連(四分) 橘紅(一錢) 丹參(二錢) 炒枳殼(一錢半)茯神(三錢) 制香附(三錢) 桂元(五枚)
(案27)瘧母 瘧後結痞,肝脾已傷,近因積濕滯氣,先腫後脹,土不培木,木來乘土,氣阻則水亦不行矣,脈形濡細。暫用溫通。
制香附(三錢) 制小樸(一錢) 酒炒歸身(一錢)新會皮(一錢) 車前(二錢) 川牛膝(一錢半) 上肉桂(三分) 炒毛術(一錢) 淡乾薑(五分) 地膚子(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冬瓜皮(三錢)
(案28)便血 瘧後未復,肝脾已虧,氣泄便泄,絡傷帶血,此由虛不能攝,非盡因暑濕也。脈濡不弦。擬用培補。
炒黨參(三錢) 炒扁豆(三錢) 荊芥炭(一錢半) 茯苓(三錢) 炒阿膠(三錢) 炮姜(五分) 炒於術(一錢半) 焦白芍(一錢半) 炒米仁(三錢) 陳皮(一錢) 柴胡(六分) 荷蒂三枚
(案29)噯哽 厥陰之脈貫胃循喉,中氣本虧,營液亦耗,血不足以養肝,木亢侮土,不納不飢,少納即噯,咽間時哽,左脈弦細,右濡略浮。暫擬疏泄,以動其機。
潞黨參(四錢) 旋覆花(一錢半) 酒炒白芍(一錢半) 炙甘草(四分) 橘紅(一錢) 桔梗(一錢) 川鬱金(七分) 炒柴胡(七分) 煅赭石(三錢) 全瓜蔞(三錢) 茯神(三錢)白檀香(五分)
覆:胃氣弱而胃汁亦虧,肝無血養,兼其克中焦,阻滯,納減,時噯上衝,咽哽,左脈弦細,右濡。培中為主,參用和陰。
潞黨參(四錢) 懷生地(六錢) 枸杞子(二錢) 煅赭石(三錢) 炙草(四分) 橘紅(一錢) 瓜蔞仁(三錢) 安南桂肉(四分) 朱茯神(三錢) 川鬱金(一錢) 元參(一錢)
以生薑二錢同搗爛,去姜煎。
(案30)膚癢 陰虧火旺,木失所養,下焦鬱熱,膚中作癢,時覺虛煩,火盛則泄,脈弦緊。擬從苦降。
原生地(五錢) 左秦艽(一錢半) 川黃柏(一錢) 獨活(二錢) 化入阿膠(三錢) 牡丹皮(二錢) 龍膽草(六分) 白歸身(二錢) 茯神(三錢)
(案31)陰瘧 腎陽素虧,氣不生精,營陰亦耗,肝木失養,外感風寒,入於少陽,起患陰瘧,淹久不止,中氣弱而表陽亦共,衛不能與營和,納減少味,舌膩白微黃,脈濡不弦。此方和解,參以益氣。
炒於術(一錢半) 細桂枝(四分) 制小樸(一錢) 廣木香(一錢半) 酒炒當歸(二錢) 茯苓(三錢) 生綿耆(三錢) 煨草果(七分) 法半夏(一錢半) 炒枳殼(一錢半) 陳皮(一錢) 生薑(二片) 大棗(四枚)
復:氣生精,精化氣,氣者相維,素體不足,真陽先虧,加之陰瘧,現尚未止,色悴脈濡。正不勝邪。此方專主溫補。
沉香炒熟地(八錢) 炒於術(二錢) 生耆(四錢) 上肉桂(六分) 香附(三錢) 炒杜仲(三錢) 牡蠣炒鹿角膠(三錢) 枸杞子(三錢) 澤瀉(一錢半) 酒炒當歸(二錢) 陳皮(一錢) 胡桃肉(三錢)
(案32)頭眩經停 營液內虧,肝脾失養,瘧後未復,衝脈不調,肝邪時亢,心跳頭眩,癸水不至,脈澀。擬用滋補,參用溫養。
姜炒生地(五錢) 生綿耆(三錢) 制於術(一錢半) 新會皮(一錢) 酒炒歸身(二錢) 炒菟絲(三錢) 鹿角膠(二錢) 炒杜仲(三錢) 制香附(三錢) 炒棗仁(三錢) 川芎(一錢半) 炙艾絨(一錢) 焦白芍 胡桃肉(三錢)
仲景新方因陣毓麟珠可以常服。
(案33)遺精 肝腎陰虧,精不能攝,時或遺精,虛風上升,發則眩僕,脈浮大而濡。擬用填補。
大熟地(八錢) 山萸肉(三錢) 炒杜仲(三錢) 炒蒺藜(三錢) 炙玄武版(六錢) 澤瀉(一錢半) 炒歸身(二錢) 甘枸杞(三錢) 甘菊花(二錢) 煅牡蠣(四錢) 金櫻子(二錢) 胡桃(三錢)
(案34)表虛 表陽根於中陽,虛則外感易入,畏寒不熱,由於氣弱,非純外感也。脈形濡細。擬用溫補。
炒毛術(一錢半) 炙綿耆(三錢) 細桂枝(五分) 酒炒歸身(三錢) 制香附(三錢) 乾薑(五分) 炒枳殼(一錢半) 白茯苓(三錢) 廣陳皮(一錢) 青防風(一錢半)大棗(三枚)
(案35)下血 下血,脈弦,陰絡內傷。培土和肝,略參苦堅之味。
炒於術(一錢半) 赤石脂炒生地(四錢) 荊芥炭(一錢半) 新會皮(一錢) 焦白芍(一錢半) 茯苓(三錢) 廣木香(五分) 麵粉炒阿膠(三錢) 地榆炭(一錢半) 苦參子(一錢) 炒扁豆(三錢) 粟殼(一錢半)
(案36)腹脹 命腸下衰,真氣運遲,肝邪侮土,兼挾腎氣,腹脹時痛,左偏為甚,脈見虛弦。擬方培補,參以溫疏。
茴香炒熟地(八錢) 制香附(三錢) 澤瀉(一錢半) 枸杞子(二錢) 酒炒當歸(二錢) 沉香片(三分) 飯丸上肉桂(四分) 製附子(七分) 陳皮(一錢) 煨木香(五分) 炒延胡索(一錢半)
(案37)心虛 操煩過多,心血本虧,陰瘧之後,肝脾亦弱,夜不安寐,時覺嘈雜,體軟肌削,諸形疲乏,脈來濡弱。心為火,於象離。古人治法,心血虛則補血,心火旺則瀉火,並未言及火衰,不知心火固有衰時,心虛即火衰,人知心生血,而不知血得離火之化而生也。現症:神疲氣弱,入夜不安寐,是陽弱不能入陰,當補心火以助生原。擬方常服,古惟人參養營湯得其意,而不能明言。
潞黨參(三錢) 上肉桂(四分) 丹皮(一錢) 遠志肉(一錢) 炒黑歸身(二錢) 龍眼(七枚) 制香附(三錢) 炒棗仁(三錢) 茯神(三錢) 煨益智(二錢) 橘紅絡(一錢)
(案38)筋掣 勞乏傷營,筋失所養,外感風寒,引動內風,絡脈牽掣,有觸覺痛,曾患便血,脈來弦大。擬用滋養。
潞黨參(三錢) 原生地(二錢) 宣木瓜(一錢半) 羌活(一錢半) 桂枝(四分) 枸杞(三錢) 制香附(三錢) 炒白蒺藜(三錢) 炒枳殼(一錢半) 懷膝(一錢半) 秦艽(二錢) 茯苓(三錢)
(案39)腹脹 肝脾不和,腹脹時痛,近兼感風,咳嗆有痰,肺氣不宣,右脈略浮。暫擬疏降。
蜜炙桑皮(二錢) 川鬱金(一錢) 川貝母(一錢半) 炒枳殼(一錢半) 防風(一錢半) 甜杏霜(三錢) 法半夏(一錢半) 薄荷(六分) 橘紅絡(一錢) 茯苓(三錢)
(案40)脘痛嘔逆 肝邪偏亢,氣不條鬯,脘痛作脹,連脅及背,時或嘔酸,脈弦屬實。擬用疏泄。
煅瓦楞子(三錢) 制香附(三錢) 淡乾薑(六分) 柴胡(七分) 青皮(一錢) 橘葉(七片) 酒炒歸尾(一錢半) 川鬱金(一錢) 炒枳殼(一錢半) 茯苓(三錢) 水炙甘草(三分)
(案41)失音 咳嗆失血,咽痛失音,恐成喉痹,脈浮不甚數。肺陰大虧,擬用甘平清金,乃能生水。
制西參(一錢半) 肥玉竹(二錢) 甜杏霜(三錢) 懷山藥(三錢) 橘紅(一錢) 白糯(乙撮) 麥門冬(二錢) 懷熟地(四錢) 川貝母(二錢) 干百合(二錢) 茯苓(三錢)
(案42)頭風 由營虛失養,頭風時發,胸悶不舒,偏體肢節酸楚,脈來濡弱。擬用疏散。
羌活(一錢半) 藁本(一錢) 防風(一錢半) 陳皮(一錢) 甘菊花(二錢) 當歸(二錢) 生薑(二片) 川芎(一錢半) 荊芥(一錢半) 川斷(二錢) 枳殼(一錢半) 炒冬朮(一錢半) 蔓荊(二錢)
(案43)冬溫 身熱無汗,咳嗆多痰,兩脅時痛,舌乾少液,胸悶便閉,症屬冬溫。太陽陽明兼涉肝肺之絡,防其氣急,脈浮而數。中以化熱,不可過散,以致劫津。擬用疏降,參以宣絡。
薄荷(六分) 防風(一錢半) 象貝母(三錢) 甜杏霜(三錢) 黑山梔(一錢半) 焦穀芽(三錢) 葛根(一錢) 橘紅(一錢半) 麥冬肉(三錢) 全瓜蔞(三錢) 炒枳殼(一錢半) 旋覆花(一錢半)
(案44)咳痰嘔逆 肝胃不和,近兼外感咳嗆,痰膩並黏,時或嘔逆,脈浮而弦。擬用疏降。
潞黨參(三錢) 旋覆花(一錢半) 川貝母(一錢半) 淡乾薑(六分) 茯苓(三錢) 佛手柑(五分) 蔞皮(一錢半) 法半夏(一錢半) 炒枳殼(一錢半) 橘紅(一錢) 防風(一錢半)
(案45)咳喘 腎命下虛,氣不攝陰,咳嗆喘急,色黃,脈弦。仍擬納氣。
懷熟地(六錢) 生綿耆(二錢) 麥冬肉(二錢) 製附子(七分) 炙五味(五分) 澤瀉(一錢半) 煅牡蠣(四錢) 鹿角霜(四錢) 川貝母(二錢) 枸杞(二錢) 橘紅(一錢) 胡桃(三錢)
復:氣喘略平,肺腎兩虧,擬用滋補。
高麗(一錢半) 生耆(二錢) 赭石(三錢) 鹽水炒懷膝(一錢半) 橘紅(一錢) 熟地(四錢) 牡蠣(四錢) 川貝(三錢) 生五味(三分) 沖沉香(四分)
(案46)脾泄 寒熱未止,大便溏泄,納減少味,脾陽本虛,傳化失宜,兼受木克,營衛亦稟於脾,虛則胃不和,脈左略弦,右澀。脾泄不止,胃不得開,胃弱更不受重劑。擬方培補於氣,胃開酌之。
高麗參(一錢半) 炒於術(一錢半) 炒扁豆(三錢) 新會皮(一錢) 炮姜(五分) 鱉血炒柴胡(五分) 吳萸 炒白芍(一錢半) 麥冬肉(二錢) 飯蒸木香(三分) 茯苓(三錢) 焦穀芽(三錢)
(案47)內閉 病中多服重劑之品,舌強不語,脾竅不靈,此屬內閉,脈澀不數。宜用開泄。
法半夏(一錢半) 丹參(二錢) 酒炒歸尾(二錢) 淡乾薑(四分) 茯神(三錢) 蒲黃(八分) 炒枳殼(一錢半) 桔梗(一錢) 炒遠志(一錢) 制香附(三錢) 橘紅(一錢)
(案48)咳嗆 肺腎本虛,微感外風,咳嗆多痰,肅令不降,脈來弦滑。不可過散,暫擬滋攝。
海浮石炒熟地(五錢) 炒蔞皮(三錢) 甜杏霜(三錢) 川貝母(三錢) 橘紅(一錢) 蜜炙桑皮(三錢) 生蛤粉(四錢) 麥冬肉(二錢) 薄荷葉(六分) 茯苓(三錢)
沖甘蔗汁一杯。
(案49)冬溫 身熱無汗,熱勢不壯,咳嗆已減,胸悶納少,舌乾白散紋。症屬冬溫,邪歸陽明,兼入少陽,體虛,恐其內陷,散而兼清。
葛根(一錢) 生石膏(五錢) 淡黃芩(一錢半) 光杏仁(三錢) 炒枳殼(一錢半) 蘆根(一兩) 薄荷(七分) 羚羊角(一錢半) 黑山梔(一錢半) 赤茯苓(三錢) 橘紅(一錢)
復:前方添麥冬肉三錢,鮮石斛四錢,肥知母二錢;去枳殼,加生石膏三錢,黑山梔一錢半。
(案50)喘咳 肺虛易感,咳嗆喘急,肅令不降,脈右澀。此症難許脫根,暫擬疏理。
炒蘇子(三錢) 甜杏霜(三錢) 炒瓜蔞(三錢) 款冬花(二錢) 橘紅(八分) 麥冬肉(二錢) 川貝母(二錢) 海浮石(三錢) 炙桑皮(二錢) 茯苓(三錢)
沖甘蔗汁一小杯。
(案51)咳嗆 勞乏傷營,失血之後驟不能復,體軟納減,微有咳嗆,脈澀不數。酌進調補。
原生地(五錢) 炒黑歸身(二錢) 炒黨參(三錢) 炒冬朮(一錢半) 丹皮(一錢) 胡桃(三錢) 象貝母(三錢) 炒懷牛膝(一錢半) 川石斛(三錢) 草鬱金(一錢) 橘紅(八分)
(案52)冬溫 寒熱無汗,舌白而膩,咳嗆有痰,微覺脅痛。症屬冬溫,暫擬疏散。
薄荷(八分) 防風(一錢半) 光杏仁(三錢) 赤苓(三錢) 炒枳殼(一錢半) 蜜炙 桑皮(二錢) 葛根(一錢半) 橘紅(一錢) 旋覆花(一錢半) 建曲(三錢) 象貝母(三錢)
沖生葡萄汁一小杯。
(案53)腹痛 素體勞乏,肝脾失調,氣滯不達,腹痛便血,近感寒邪,痛勢加劇,隨起寒熱,咳嗆脅痛,舌白而膩,脈大而滑。暫擬溫疏。
制香附(三錢) 煨木香(五分) 柴胡(七分) 細桂枝(四分) 羌活(一錢半) 炒枳殼(一錢半) 酒炒當歸(二錢) 旋覆花(一錢半) 橘紅(一錢) 象貝(三錢) 赤苓(二錢) 薄荷(七分) 煨姜(二片)
(案54)肺虛 痰喘略平,肺氣大虛,脈浮濡無力。素力勞乏,當用培補。
生綿耆(二錢) 炒冬朮(一錢半) 肥玉竹(二錢) 甜杏仁(三錢) 防風(一錢半) 胡桃(三錢) 炒枳殼(一錢半) 蜜炙桑皮(二錢) 法半夏(一錢半) 茯苓(三錢) 橘紅(一錢)
(案55)氣阻作嘔 中焦氣阻,微感外風,脘次不舒,時或作嘔,畏風,微熱。肝胃不和,肺亦不達。脈右澀。擬用和解。
制小樸(一錢) 象貝母(三錢) 炒瓜蔞皮(三錢) 炒枳殼(一錢半) 薄荷(七分) 茯苓(三錢) 法半夏(一錢) 黑山梔(一錢半) 薑汁炒竹茹(八分) 旋覆花(一錢半) 橘紅(一錢) 生薑(二片)
(案56)血症 肺虛咳嗆,血症後復發,火升發熱,脈數而弦。真陰本虧,擬用宣絡。
原生地(五錢) 甜杏霜(三錢) 生懷膝(一錢半) 紫菀(二錢) 煅石決明(四錢) 新絳屑(五分) 肥知母(二錢) 象貝母(三錢) 全福花(一錢半) 丹皮(二錢) 川石斛(三錢) 橘紅(一錢)
(案57)寒熱 風寒外感,畏寒發熱,舌白不渴,宜用疏散。
羌活(一錢半) 獨活(一錢半) 炒枳殼(一錢半) 葛根(一錢半) 橘紅(一錢) 制首烏(二錢) 細桂枝(四分) 牡丹皮(二錢) 荊芥(一錢半) 赤苓(三錢)
(案58)結痞 勞乏傷脾,兼受木克,少腹作痛,左偏結痞,納多時脹,脈左弦,右濡澀。久恐成臌,擬用溫疏。
制香附(三錢) 淡吳萸(三分) 青皮(一錢) 炒延胡(一錢半) 陳皮(一錢) 炒柴胡(七分) 上肉桂(三分) 炒冬朮(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草鬱金(一錢) 楂肉(三錢) 佛手柑(五分)
(案59)濕阻 寒濕阻中,微寒忽熱,腹中不舒,舌白而膩。宜用溫疏。
炒茅朮(一錢半) 法半夏(一錢半) 細桂枝(四分) 大腹皮(一錢半) 橘紅(一錢) 炒枳殼(一錢半) 煨木香(四分) 山楂炭(三錢) 羌活(一錢半) 茯苓(三錢) 煨姜(二片)
(案60)疝氣 疝氣為患,右腎作脹,厥陰氣滯,陷於下焦,納食略減,右脈濡細,左不弦。擬用溫疏。
炒冬朮(一錢半) 焦白芍(一錢半) 青皮(一錢) 炒延胡索(一錢半) 炒大茴香(一錢) 炒川楝子(一錢半) 煨木香(五分) 枸杞子(二錢) 澤瀉(一錢半) 炒車前子(二錢) 炒橘核(一錢半) 胡蘆巴(八分)
(案61)音閃 咳嗆淹久,微覺音閃,體軟納減,土不生金,津液內耗,脈來浮濡。擬用滋養,參以益氣。
生耆(二錢) 生地(五錢) 白芨(二錢) 茯神(三錢) 北沙參(二錢) 蜜炙桑皮(二錢) 麥冬(二錢) 川貝(二錢) 橘紅(一錢) 石斛(三錢) 天花粉(二錢) 白糯米(乙撮)
(案62)腹痛 努力傷絡,厥陰氣滯,腹痛連脅,曾經見紅,左脈略弦。
薄荷(七分) 法半夏(一錢半) 光杏仁(三錢) 防風(一錢半) 赤苓(三錢)
從略。
外邪已解,中焦未清,脘次不舒,舌乾而黑,液津亦耗。暫通陽明腑氣。
麥冬肉(三錢) 生當歸(三錢) 炒枳實(一錢) 全瓜蔞(四錢) 陳皮(一錢) 火麻仁(一錢半) 鮮石斛(六錢) 光杏仁(三錢) 肥知母(三錢) 赤苓(三錢) 焦穀芽(三錢) 青麟丸(一錢)
(案63)痰喘 咳痰喘急,氣升不降,現屬初起,恐成哮喘。
炒蘇子(三錢) 青防風(一錢半) 象貝母(三錢) 蜜炙桑皮(二錢) 海浮石(三錢) 炒枳殼(一錢半) 甜杏霜(三錢) 葶藶子(一錢半) 炒瓜蔞仁(三錢) 橘紅(一錢)
(案64)咳痰脅痛 腹痛已減,身熱無汗,咳痰脅痛,舌白不渴,脈澀。當泄表疏中。
柴胡(八分) 旋覆花(一錢半) 薄荷(七分) 炒枳殼(一錢半) 煨木香(三分) 煨姜(二片) 葛根(二錢) 象貝母(二錢) 橘紅(一錢) 光杏仁(三錢) 赤苓(三錢)
(案65)盜汗 咳嗆多痰,時或氣升,舌乾少液,多出盜汗,肝腎兩虛,幸脈不弦大。擬用補攝,參以疏降。
大熟地(八錢) 麥冬(二錢) 川貝母(三錢) 炒懷膝(一錢半) 橘紅(八分) 高麗參(一錢半) 生耆(二錢) 炙五味(四分) 甜杏仁(三錢) 牡蠣(四錢)
(案66)癢 血燥生風,遍體發癢。當用潤劑。
制香附(三錢) 酒炒歸尾(二錢) 草鬱金(一錢半) 炒柴胡(七分) 陳皮(一錢) 全福花(一錢半) 炒延胡索(二錢) 炒枳殼(一錢半) 象貝母(三錢) 茯苓(三錢) 佛手柑(五分)
(案67)便濁 肝腎本虛,濕熱下注,小便帶濁,左脈見弦。酌進滋養,參以疏劑。
炒熟地(五錢) 炒車前子(三錢) 山萸肉(二錢) 懷山藥(二錢) 澤瀉(一錢半) 肥知母(二錢) 炒元武版(四錢) 枸杞子(二錢) 新會皮(八分) 胡桃(三錢)
(案68)脘痛 肝腎內傷,中焦氣阻,脘次時痛,納食堅化,畏寒微熱,脈滑而弦。當用溫疏。
炒冬朮(一錢半) 煨木香(五分) 新會皮(一錢) 炒枳殼(一錢半) 羌活(一錢半) 茯苓(三錢) 制香附(三錢) 淡乾薑(六分) 炒柴胡(七分) 山楂炭(三錢) 澤瀉(一錢半) 當歸(二錢) 佛手柑(五分)
(案69)浮陽上越 肝膨陰虧,水不濟火,浮陽上越,脈數而動。當以體陰用陽之品。
熟地(六錢) 枸杞子(三錢) 炒黑棗仁(三錢) 制女貞子(二錢) 知母(二錢) 新會(一錢) 潞參(三錢) 炒杜仲(三錢) 炒黑歸身(二錢) 炙元武版(二錢) 麥冬(二錢) 茯神(三錢)
(案70)經遲 腹脹痛,經遲。奇脈失調,當補肝腎。
炒生地(四錢) 酒炒歸身(二錢) 焦白芍(一錢半) 炒杜仲(二錢) 新會(一錢) 制香附(三錢) 炒延胡(一錢半) 炙艾絨(一錢) 炒枳殼(一錢半) 川芎(一錢) 佛手柑(五分)
(案71)咳嗆 操勞過度,營液內虧,感受風寒,咳嗆有痰,微寒忽熱。肺主表,表虛則營不和,兼陽維右脈略數。擬用疏降。
生綿耆(三錢) 蜜炙桑皮(二錢) 天花粉(二錢) 薄荷(六分) 青防風(一錢半) 川貝母(二錢) 炒枳殼(一錢半) 甜杏仁(三錢) 橘紅(一錢) 酒炒當歸(三錢)
沖甘蔗汁一小杯。
(案72)痞 脾胃氣虛,肝邪不平,腹中作痛,宿痞時發,脈弦而促。酌進調養。
炒冬朮(一錢半) 酒炒當歸(二錢) 淡乾薑(六分) 炒杜仲(二錢) 焦白芍(一錢半) 茯神(三錢) 潞黨參(三錢) 法半夏(一錢半) 宣木瓜(一錢半) 煨木香(四分) 炒米仁(三錢) 陳皮(一錢) 佛手柑(五分)
(案73)咳嗆 寒熱已久,勢不甚壯,近兼咳嗆,脅痛氣逆,宿痞時升,肌削多汗,脈數,左略弦。病久必虛,恐其喘急,驟見脫象。
生綿耆(一錢半) 麥冬肉(二錢) 旋覆花(一錢半) 炒懷膝(一錢半) 橘紅(一錢) 酒炒當歸(二錢) 炒冬朮(一錢半) 潞黨參(二錢) 牡蠣(四錢) 甜杏霜(三錢) 茯苓(三錢) 沉香片(四分)
(案74)濕熱 積濕蒸熱,中焦不舒,面色微黃,咳嗆有痰,脈滑而弦。擬用疏泄。
炒毛術(一錢) 法半夏(一錢半) 炒枳殼(一錢半) 白茯苓(三錢) 炒車前子(三錢) 象貝母(三錢) 炒瓜蔞皮(三錢) 黑山梔(一錢半) 甜杏霜(三錢) 冬瓜子(三錢)
(案75)脘痛 脾胃氣虛,中焦阻滯,脘次作痛,納減少味,肌削痛劇,脈濡。擬用溫補。
潞黨參(三錢) 法半夏(一錢半) 陳皮(一錢) 炒延胡(一錢半) 酒炒歸尾(一錢半) 蓽菝(六分) 炒冬朮(一錢半) 制香附(三錢) 茯苓(三錢) 淡乾薑(六分) 炙甘草(三分) 佛手柑(五分)
(案76)咳嗆 身熱多汗,咳嗆有痰,大便仍溏,肌削神倦,脈形濡弱。久病必虛,當用培補。
生綿耆(三錢) 炒冬朮(一錢半) 炒杜仲(三錢) 橘紅(八分) 炮姜(六分) 胡桃(三錢) 潞黨參(三錢) 鹿角霜(四錢) 炙五味(四分) 澤瀉(一錢半) 酒炒歸身(二錢)
(案77)痞 痞脹腹痛,納減少味,脾虛木克,素體勞乏,脈見虛弦。恐其中滿,仍擬溫疏。
炒冬朮(一錢半) 制香附(三錢) 上官桂(四分) 鬱金(一錢) 淡吳萸(三分) 青皮(一錢) 炒柴胡(七分) 焦白芍(一錢半) 炒延胡(一錢半) 川芎(七分) 白茯苓(三錢) 澤瀉(一錢半)
砂仁一粒同煎。
(案78)脘痛氣陷 中寒氣滯,脘次作痛,氣陷下焦,脈弦而澀。益氣為主,參以疏達。
炒冬朮(一錢半) 砂仁炒黨參(二錢) 煨木香(四分) 淡乾薑(四分) 炒柴胡(五分) 制香附(三錢) 法半夏(一錢半) 焦白芍(一錢半) 吳茱萸(三分) 新會皮(一錢) 茯神(三錢) 佛手柑(五分) 石榴皮(一錢半)
(案79)呃 中虛木鬱,脘次時呃,畏寒不熱,脈濡。當用溫理。
制香附(三錢) 淡乾薑(五分) 生甘草(三分) 法半夏(一錢半) 川羌活(一錢半) 細桂枝(四分) 新會皮(一錢) 炒枳殼(一錢半) 酒炒當歸(二錢) 白茯苓(三錢)大棗(三個)
(案80)陰瘧 脾胃氣虛,虛則體寒,素多痰濕,起患陰瘧,瘧屬少陽,而此則兼涉太陰。脈澀不甚弦。當以通陽為主。
生綿耆(二錢) 製附子(八分) 法半夏(一錢半) 酒炒當歸(二錢) 宣木瓜(一錢半) 白茯苓(三錢) 細桂枝(四分) 冬朮(一錢半) 新會皮(一錢) 威靈仙(二錢)煨草果(七分) 炒枳殼(一錢半) 姜(二片) 棗(三個)
(案81)肝脾失養 滋養肝脾,兼理奇脈。
炒香附(一錢半) 焦白芍(一錢半) 炒杜仲(三錢) 新會皮(一錢) 炒延胡(一錢半) 川芎(一錢) 制冬朮(三錢) 炒生地(四錢) 炙艾絨(一錢) 酒炒當歸(二錢) 川斷肉(二錢) 化入阿膠(二錢)
(案82)腫脹 胸腹作脹,腫,氣分不舒,面色亦浮。當用疏降。
生綿耆(二錢) 川桂木(四分) 炒枳殼(一錢半) 蜜炙桑皮(二錢) 茯苓(三錢) 青防風(一錢半) 炒冬朮(一錢半) 新會皮(一錢) 炒蔞皮(三錢) 淡乾薑(三分) 地膚子(一錢半) 冬瓜皮(三錢)
(案83)失血 微咳有痰,脅痛失血,脈浮略滑。肺胃鬱熱,涼泄為主,參用宣絡。
原生地(五錢) 旋覆花(一錢半) 紫菀(二錢) 酒炒歸尾(二錢) 金石斛(三錢) 元參(一錢) 川貝母(二錢) 甜杏霜(三錢) 橘紅(一錢) 煅石決明(四錢) 牡丹皮(二錢) 藕節(二枚)
(案84)冬溫 身熱無汗,咳嗆痰多,左脅掣痛,痰中帶血。症屬冬溫,惟不傳經。脈浮不弦。恐其氣升,暫擬宣理。
旋覆花(一錢半) 酒炒歸尾(一錢半) 薄荷(七分) 紫菀(二錢) 瓜蔞皮(二錢) 以甘蔗汁沖沉香(四分) 光杏仁(三錢) 炒枳殼(一錢半) 橘紅(一錢) 鮮生地(五錢) 川貝(二錢)
(案85)產後氣陷 產後失調,氣陷下焦,脘次嘈雜,體軟色黃。當用疏理。
炒冬朮(一錢半) 酒炒當歸(二錢) 羌活(一錢半) 炙艾絨(一錢) 生地(四錢) 佛手柑(五分) 焦白芍(一錢半) 麵炒枳殼(一錢半) 荊芥(一錢半) 山楂肉(三錢) 川芎(一錢)
(案86)脘痛 中虛多寒,脘次作痛,肌削加劇,脈形濡弱,當用培中。
潞黨參(三錢) 炒冬朮(一錢半) 制香附(三錢) 淡乾薑(六分) 新會(一錢) 炙甘草(三分) 枸杞子(一錢半) 淡吳萸(三分) 酒炒歸尾(二錢) 茯苓(三錢) 餳糖(三錢)
(案87)咳嗆 咳嗆氣升,咯痰難出,舌光少液,納減色黃,脈來濡弱。肺腎兩虧,當用滋補。
懷熟地(六錢) 生耆(三錢) 炒五味(三分) 炒懷膝(一錢半) 干百合(二錢) 沉香片(三分) 鹿角霜(四錢) 麥冬(二錢) 炒菟絲(三錢) 甜杏霜(三錢) 橘紅(八分)
(案88)失血 絡傷失血,勞乏所致,當從肺胃宣理,脈芤,勢未定也。
旋覆花(一錢半) 小生地(五錢) 象貝母(三錢) 酒炒歸尾(二錢) 橘紅(一錢) 草鬱金(一錢) 牡丹皮(二錢) 生懷膝(一錢半) 煅石決明(四錢) 通草(一錢) 藕節(二個)
(案89)便閉 病邪已解,中氣大虧,腸胃津液亦耗,大便久閉,胸悶時嘔,下不通則返乎上,脈濡細。培中為主,參以潤下。
潞黨參(三錢) 白歸身(二錢) 炒蔞仁(三錢) 棗仁(三錢) 橘紅(一錢) 白檀香(一錢) 生綿苠(二錢) 柏子仁(二錢) 炒懷膝(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茯苓(三錢)
(案90)遊風 遊風上面,歸於左邊,色紅而腫,小便不利,營液內虧,風邪鬱熱,脈浮數。當用涼泄。
薄荷(七分) 荊芥(一錢半) 赤芍(一錢半) 蔓荊子(一錢半) 山梔(一錢半) 赤苓(三錢) 桔梗(一錢半) 橘紅(一錢) 甘菊花(一錢半) 象貝(三錢) 蟬蛻(八隻)
(案91)夜不安寐 肝陰內虧,脾腎之陽已弱,納食不旺,夜不安寐,脈來虛弦。擬用培補。
懷熟地(六錢) 潞黨參(三錢) 炒黑歸身(二錢) 枸杞子(三錢) 新會(一錢) 福澤瀉(一錢半) 制冬朮(一錢半) 炒冬朮(三錢) 炒菟絲(三錢) 炒杜仲(二錢) 茯神(三錢) 炒棗仁(三錢)
(案92)咳嗆 感風咳嗆,淹久不止,肺陰已虧,上焦鬱熱,脈數而浮。暫擬清理。
麥冬肉(二錢) 薄荷葉(六分) 蜜炙桑皮(二錢) 川石斛(三錢) 花粉(二錢) 茯苓(三錢) 象貝母(三錢)甜杏霜(三錢) 金佛草(一錢) 地骨皮(二錢) 橘紅(一錢)枇杷葉(二片)
(案93)納減盜汗 瘧後未復,宿痞時脹,體軟,納減,現出納減盜汗,脈來弦細。肝脾內虧,驟不能補,擬和理。
炒冬朮(一錢半) 焦白芍(一錢半) 法半夏(一錢半) 黑山梔(一錢半) 鱉血拌柴胡(六分) 炒枳殼(一錢半) 制香附(三錢) 白茯苓(三錢) 炒苡米(三錢) 生薑(二片) 新會皮(一錢) 棗(三個)
(案94)濕阻 積濕阻中,脾虛化遲,納減無味,脘次不舒,脈弦不和。擬通陽為主。
炒冬朮(一錢半) 炒茅朮(一錢半) 淡乾薑(七分) 炒枳殼(一錢半) 陳皮(一錢) 焦穀芽(二錢) 生綿耆(三錢) 製半夏(一錢半) 製附子(八分) 炒苡米(三錢) 茯苓(三錢) 冬瓜皮(三錢)
(案95)失血 咳痰失血,陽明絡傷,脈見虛弦。知肝脾不足,不專在肺也。
制洋參(一錢) 牡丹皮(二錢) 甜杏霜(四錢) 生蛤粉(四錢) 白茯苓(三錢) 川貝母(二錢) 川石斛(三錢) 炒熟地(五錢) 炒懷膝炭(一錢半) 橘紅(一錢) 沉香片(三分)
(案96)咳嗆痰穢 咳嗆淹久,肝陰內虧,咳痰帶穢。上焦鬱熱,恐其成癰。脈濡澀不數。現當燥令,清金為主。
制洋參(一錢) 麥冬肉(二錢) 干百合(二錢) 白及(二錢) 橘紅(八分) 生綿耆(一錢半) 甜杏霜(三錢) 馬兜鈴(一錢) 茯苓(三錢) 糯米(乙撮)
(案97)肺腎虧虛兼感風寒 肺腎兩虧,兼感外風寒,身熱痰多,氣升體軟,納減,脈形細數。恐見脫象。
砂仁炒熟地(四錢) 生耆(二錢) 甜杏霜(三錢) 干百合(二錢) 沉香片(三分) 炒懷牛膝(一錢半) 麥冬(二錢) 炒山藥(三錢) 炙五味(三分) 橘紅(一錢)
(案98)脘脹 中寒氣弱 納食化遲,脘次時脹,右脈見澀,左略弦。當用疏消,參以辛溫。
冬朮炭(一錢半) 法半夏(一錢半) 陳皮(一錢) 淡吳萸(三分) 山楂炭(三錢) 焦建曲(三錢) 炒枳實(二錢) 淡乾薑(四分) 羌活(一錢半) 大腹皮(一錢半) 紫蘇(一錢半) 茯苓(三錢)
沖砂仁末三分。
(案99)發熱 秦,左。素體氣虛,表陽根於中陽,虛則衛分不固,畏風發熱,色黃,脈濡。益氣為主,太陽陽維兼治。
生綿耆(二錢) 酒炒當歸(二錢) 防風(一錢半) 陳皮(一錢) 茯苓(三錢) 細桂枝(四分) 炒枳殼(一錢半) 羌活(一錢半) 秦艽(一錢半) 紅棗(三個) 生薑(二片)
(案100)虛人外感 向患便血,肝脾兩虧,近兼畏寒,表陽亦弱,左脈弦細,右濡。風寒外感,暫疏理。
炒冬朮(一錢半) 酒炒當歸(二錢) 炒枳殼(一錢半) 秦艽(一錢半) 茯苓(三錢) 細桂枝(四分) 蜜炙桑皮(二錢) 光杏仁(三錢) 羌活(一錢半) 防風(一錢半) 生薑(二片)
(案101)腹脹 瘧後脾虛,腹脹足腫,納食不安,恐其成鼓。擬用溫健。
冬朮(一錢半) 淡吳萸(三分) 細桂枝(四分) 山楂炭(三錢) 川芎(一錢) 澤瀉(一錢半) 枳實炭(一錢) 炒柴胡(六分) 炒車前(二錢) 制香附(三錢) 羌活(三錢) 陳皮(一錢) 佛手柑(五分)
(案102)瘧母 陰瘧之後,肝脾兩虧,邪亢結痞,時脹而痛,素體營虛,氣分亦弱,補而兼疏。
高麗參(一錢) 炙鱉甲(四錢) 酒炒當歸(二錢) 焦白芍(一錢半) 茯苓(二錢) 制香附(三錢) 炒柴胡(六分) 小青皮(八分) 炒枳殼(一錢半) 紅棗(四枚)
(案103)外感咳嗆 胃陽本虛,肺感外風,肺氣不達,微有寒熱,咳嗆有痰,甚則嘔逆,脈數右浮。擬用疏降。
旋覆花(一錢半) 煅赭石(三錢) 炒蔞皮(三錢) 川貝母(二錢) 薄荷(七分) 橘紅(一錢) 炒枳殼(一錢半) 甜杏霜(三錢) 黃防風(一錢半)
沖甘蔗汁一小杯,生薑汁二匙沖服。
(案104)咳痰帶紅 咳痰淹久,曾經帶紅,甚則嘔急,脈濡細而數。肺陰內虧,肅令不降,擬用清養。
炒熟地(四錢) 川貝母(二錢) 甜杏霜(三錢) 金佛草(一錢半) 炒瓜蔞皮(三錢) 橘紅(八分) 炒懷膝(一錢半) 麥冬肉(二錢) 肥玉竹(二錢) 羚羊片(一錢半)蜜炙桑枝(二錢) 胡桃(三錢)
(案105)肺燥咳嗆 咳嗆淹久,外感風邪,兼挾木火,肺金被爍,現當燥令,脈浮數,左弦。暫擬清金,後養營。
制西洋參(一錢) 草鬱金(六分) 川貝母(二錢)金佛草(一錢半) 橘紅(八分) 蜜炙桑皮(一錢半) 天花粉(二錢) 甜杏霜(三錢) 羚羊片(一錢半) 薄荷(七分) 枇杷葉(二片)
(案106)脅脹痛 肝邪偏亢,脹而兼痛,脈來弦大。當用溫疏。
制香附(三錢) 酒炒歸尾(一錢半) 淡吳萸(三分) 陳皮(一錢) 炒枳殼(一錢半) 上肉桂(四分) 淡乾薑(六分) 煨木香(五分) 蓽茇(八分) 檳榔(一錢半) 佛手柑(五分)
(案107)腹脹 積濕傷脾,中陽不充,久不能復,體軟色黃,腹中時脹,飲食不為肌膚,時覺頭眩,營液亦虧。擬用溫補。
潞黨參(二錢) 酒炒歸尾(二錢) 茯苓(三錢) 煨木香(四分) 炒杜仲(三錢) 澤瀉(一錢半) 炒冬朮(一錢半) 制香附(三錢) 陳皮(一錢) 淡乾薑(五分) 鹿角霜(四錢) 胡桃(三個)
(案108)血痢 脾腎兩虛,傷及陰絡,血痢淹久,天寒加劇,右脈浮濡。火不生土,腎為胃關,仍用溫健。
高麗參(一錢半) 砂仁炒熟地(七錢) 上肉桂(六分) 煨木香(三分) 炮姜(五分) 罌粟殼(二錢) 炒冬朮(二錢) 炒補骨脂(二錢) 淮山藥(二錢) 制香附(三錢) 茯苓(三錢)
(案109)噯氣 陽明絡傷,先患失血,現在血止,胃氣中虛,納食不減,時或作噯,胸膈時覺氣滯,脈形濡澀,舌乾少液。氣不生陰,久恐成格。擬溫補。
潞黨參(三錢) 煅赭石(三錢) 新會皮(一錢半) 炒枳殼(一錢半) 白檀香(一錢) 炒蔞皮(三錢) 旋覆花(一錢半) 炒冬朮(一錢半) 法半夏(一錢半) 酒炒歸尾(二錢) 茯苓(三錢)
(案110)脾虛作脹 脾陽中虛,土不培木,又無血養,肝邪偏亢,侮土作脹,肺金亦生於土,金弱則不能剋木,木反乘金,肌削色黃,脈來浮濡。當用滋培。
制於術(一錢半) 炒棗仁(二錢) 新會皮(八分) 枸杞子(二錢) 炒遠志(七分) 潞黨參(三錢) 酒炒歸身(二錢) 炒杜仲(三錢) 麥冬肉(二錢) 朱茯神(三錢) 桂元(五個) 飯蒸木香(三分)
(案111)發瘰 脾虛積濕,鬱熱傷營,偏體發瘰,便溏帶血,脈形濡弱。當用滋補,參以宣絡。
炒生地(四錢) 炒黑歸身(二錢) 茯苓(三錢) 牡蠣炒阿膠(二錢) 丹皮(一錢半) 炒苡米(三錢) 冬瓜皮(三錢) 制冬朮(一錢半) 焦白芍(一錢半) 陳皮(一錢) 秦艽(二錢) 豨薟草(一錢) 荊芥炭(一錢半) 乾荷蒂(二個)
(案112)痰喘 氣虛痰喘,風寒易感,咳嗆氣促,右脈浮數,左略緊。暫擬疏降,後當進補。
象貝母(三錢) 薄荷(七分) 蜜炙桑皮(二錢) 海浮石(三錢) 炒蘇子(三錢) 甜杏霜(三錢) 防風(一錢半) 炒瓜蔞仁(三錢) 炒枳殼(一錢半) 橘紅(一錢)
(案113)畏風潮熱 肝鬱侮土,中陽不達,營絡不和,太陽主表,厥陰之脈與陽維相聯絡,畏風潮熱,衛外之陽不固,營液亦虧,不能充周,虛邪時亢。右脈見弦。益氣和營,兼理奇脈。
炒毛術(一錢半) 酒炒歸身(二錢) 炒棗仁(二錢) 砂仁炒熟地(四錢) 炒柴胡(七分) 茯神(三錢) 生綿耆(三錢) 蛤粉拌阿膠(二錢) 焦白芍(一錢半) 細桂枝(三分) 新會皮(一錢) 羌活(一錢半)
(案114)齒齦根痛 肝邪略平,宿痞時痛。外感風寒,歸於陽明。兼挾風燥,齒齦作痛,脈形濡數。參用疏泄。
炙升麻(四分) 防風(一錢半) 葛根(一錢半) 旱蓮草(二錢) 酒炒當歸(二錢) 佛手柑(三分) 黑山梔(二錢) 橘紅(一錢) 赤芍(一錢半) 生甘草(三分) 炒枳殼(一錢半) 茯苓(三錢)
(案115)腰痠腹痛 沖帶為病,腰節酸楚,氣滯腹痛。左脈弦,右澀。擬用疏理。
制香附(三錢) 薑汁炒生地(四錢) 炙艾絨(一錢) 草鬱金(一錢) 煨木香(二分) 陳皮(一錢) 佛手柑(五分) 酒炒當歸(二錢) 炒延胡(一錢半) 炒杜仲(三錢) 淡吳萸(三分) 川芎(一錢) 茯神(三錢)
(案116)音啞 音啞略清,咳嗆不減,右脈浮而左澀。肺腎兩虛,金不生水,當用滋養。
青鹽炒生熟地(六錢) 干百合(二錢) 白芨(二錢) 麥冬肉(二錢) 玉竹(二錢) 甜杏霜(三錢) 潞黨參(三錢) 生蛤粉(二錢) 橘紅(一錢) 北沙參(二錢) 茯神(三錢) 白糯米(乙撮)
(案117)肝脹 脾虛木旺,邪亢作脹,肌削色黃,脈來弦細。仍擬疏理。
炒冬朮(一錢半) 上桂肉(四分) 茯苓(三錢) 蜜炙乾姜(五分) 香附(三錢) 佛手柑(五分) 炒黨參(三錢) 煨木香(五分) 川芎(一錢) 酒當歸(二錢) 澤瀉(一錢半)
(案118)血痢 下痢帶紅,陰絡內傷,脈來弦細。當用肝脾調養。
炒冬朮(一錢半) 楂炭(三錢) 炒扁豆(三錢) 炒苡米(三錢) 陳皮(一錢) 血餘炭(五分) 焦白芍(一錢半) 荊芥炭(一錢半) 煨木香(五分) 炮姜(五分) 茯苓(三錢)
(案119)虛勞 素體勞乏,營氣兩虧。擬培土生金。
生綿耆(三錢) 干百合(二錢) 炒懷膝(一錢半) 川石斛(三錢) 橘紅(一錢) 潞黨參(三錢) 麥門冬(二錢) 甜杏霜(三錢) 茯神(三錢) 胡桃(三錢)
(案120)脘脹 木亢侮土,脘次時脹,脈弦而緊。現當平復,酌進調補。
炒冬朮(一錢半) 制香附(三錢) 焦白芍(一錢半) 淡乾薑(七分) 酒炒當歸(二錢) 潞黨參(三錢) 新會皮(一錢) 枸杞子(二錢) 法半夏(一錢半) 茯苓(三錢)
沖沉香末三分。
(案121)咳嗆 身熱不涼,咳嗆有痰,氣升嘔逆,兩脅掣痛,脈來浮數,肺虛不降。防其喘急,更不可散。酌進調補,參以疏降。
高麗參(一錢) 麥門冬(二錢) 橘紅(一錢) 炙五味(四分) 蔞皮(三錢) 川貝母(一錢半) 旋覆花(一錢半) 茯苓(三錢) 炒懷膝(一錢半) 沉香(四分)
(案122)痰咳失血 脾胃氣虛,中多痰濕。氣升咳嗆,曾經失血。表虛畏寒,氣不攝血,時或便血,脘次嘈雜。肝脾主氣其陰血。脈見虛弦,右略數。歸脾、六君主之。
潞黨參(三錢) 酒炒歸身(二錢) 川貝母(二錢) 炒苡米仁(三錢) 炮姜(三分) 新會(一錢) 法半夏(一錢半) 炒黑棗仁(三錢) 炒遠志(八分) 炒於術(一錢半) 茯神(三錢) 桂元(七分)
(案123)脹 營液內虧,肝失所養。木火上升,咽間作痛,膈次不舒,近兼咳嗆,脈數而弦。冬寒氣燥,姑擬甘潤。
羚羊角(一錢半) 川貝母(二錢) 京元參(一錢半) 丹皮(二錢) 柴胡(六分) 小生地(四錢) 黑山梔(一錢半) 冬桑葉(一錢半) 橘紅(一錢) 茯苓(三錢)
沖甘蔗汁一小杯。
(案124)脹 血不養肝,木亢乘土,時或作脹,奇脈不調,脈來濡細。擬用滋養。
炒生地(四錢) 酒炒歸身(二錢) 牡蠣炒阿膠(二錢) 生綿耆(二錢) 茯神(二錢) 炒杜仲(三錢) 潞黨參(三錢) 焦白芍(一錢半) 炙艾絨(一錢) 江枳殼(一錢半) 川芎(一錢) 炙香附(二錢)
(案125)腹脹 腹脹不減,中寒木鬱,兼挾濕邪,恐其成鼓,脈形濡細。擬用溫疏。
炒冬朮(一錢半) 淡吳萸(三分) 炒車前(三錢) 楂炭(三錢) 陳皮(一錢) 佛手柑(五分) 制香附(三錢) 上肉桂(三分) 炒麥芽(三錢) 茯苓(三錢) 枳實(一錢)澤瀉(一錢半)
(案126)痰喘 痰喘有根,感風發作,氣升不降,脈數略浮。現當燥令,暫宜降肺,未能進補。
炒蘇子(三錢) 象貝母(三錢) 橘紅(八分) 炒瓜蔞仁(三錢) 生綿耆(二錢) 沉香片(三分) 麥冬肉(二錢) 甜杏霜(三錢) 防風(一錢半) 蜜炙桑皮(二錢) 炒枳殼(一錢)
(案127)痰咳 土不生金,積濕蒸熱,身熱已止,咳痰帶紅,體軟色黃,脈形濡浮。恐其成肺痿。
制西洋參(一錢) 麥冬肉(二錢) 白芨(二錢) 甜杏霜(三錢) 馬兜鈴(一錢半) 茅根(五錢) 生綿耆(一錢半) 肥玉竹(二錢) 橘紅(八分) 天花粉(二錢) 紫菀(二錢)
(案128)下痢 寒濕侵脾,腹痛下痢。風邪入肺,咳痰音啞,甚則嘔逆,右脈浮滑。當用疏化。
炒冬朮(一錢半) 炒荊芥(一錢半) 桔梗(一錢) 蘇梗(一錢半) 茯苓(三錢) 生草(三分) 煨姜(二片) 煨葛根(一錢半) 焦建曲(三錢) 羌活(一錢半) 橘紅(一錢) 楂炭(三錢) 蜜炙桑皮(三錢)
(案129)外感咳痰 風邪外感,咳痰,脅痛,脈形浮數。暫擬疏降。
旋覆花(一錢半) 蜜炙桑皮(二錢) 橘紅(一錢) 川貝母(二錢) 酒炒當歸(一錢半) 沖生蘿蔔汁(一杯) 甜杏霜(三錢) 炒瓜蔞仁(三錢) 防風(一錢半) 草鬱金(一錢) 肥玉竹(二錢)
(案130)痞脹 宿痞作脹,脘腹不舒,脾陽中虛,木鬱不達,脈形浮濡。當用溫疏。
炒冬朮(一錢半) 淡吳萸(三分) 淡乾薑(五分) 枳實炭(二錢) 川芎(一錢) 白茯苓(三錢) 煨木香(五分)焦黨參(二錢) 山楂炭(二錢) 制香附(五分) 炒柴胡(六分) 青皮(一錢) 酒炒歸尾(一錢半) 佛手柑(五分)
(案131)痞脹 宿痞時脹,肝木侮土。中氣未和,納減少味,畏寒不熱,右脈見弦。疏補並進。
炒冬朮(一錢半) 炒黨參(二錢) 淡乾薑(五分) 羌活(一錢半) 炒枳殼(一錢半) 酒炒當歸(二錢) 佛手柑(四分) 炒柴胡(七分) 制香附(三錢) 細桂枝(四分) 赤苓(三錢) 煨木香(五分) 焦穀芽(三錢)
(案132)產後瘀阻腹痛 產後失調,瘀阻未清,時覺腹痛。脈右澀。調養肝脾,兼理奇脈。
制香附(三錢) 炒杜仲(三錢) 淡吳萸(三分) 炒延胡(一錢半) 川芎(一錢) 川椒目(四分) 焦白芍(一錢半) 炙艾絨(一錢) 炒枳殼(一錢) 炒黑歸身(二錢) 陳皮(一錢)
(案133)脾虛 脾虛未復,體軟色黃,當用培補。
炒冬朮(一錢半) 酒炒當歸(二錢) 白茯苓(三錢) 川芎(二錢) 陳皮(一錢) 焦白芍(一錢半) 潞黨參(二錢)炒杜仲(三錢) 秦艽(二錢) 紅棗(四個)
(案134)腫脹 濕從下受,兩足先腫。漸及大腹,連囊。面浮色晦,近兼咳嗆。土不能勝,高原不行矣。脈形濡澀。擬用溫理。
炒冬朮(一錢半) 細桂枝(五分) 蜜炙桑皮(二錢) 淡吳萸(三分) 羌活(一錢) 制香附(二錢) 赤苓(三錢) 炒車前(三錢) 澤瀉(一錢半) 陳皮(一錢) 炒枳殼(一錢半) 川椒目(四分)
(案135)陰液虧虛 營液內虧,肝脾失養。木邪時亢,沖帶不病,舌光脫液。脈形濡澀。擬用柔劑。
炒熟地(四錢) 蛤粉拌阿膠(二錢) 炒棗仁(三錢) 炒杜仲(二錢) 制香附(三錢) 新會皮(一錢) 歸身炭(一錢半) 焦白芍(一錢半) 朱茯神(三錢) 桂元肉(四個)
(案136)痰喘 咳痰喘急,有感即發,脈數而弦。暫擬疏降。
炒蘇子(三錢) 蜜炙桑皮(二錢) 杏霜(三錢) 法半夏(一錢半) 橘紅(一錢) 炒枳殼(一錢半) 炒瓜蔞皮(三錢) 貝母(三錢) 海浮石(三錢) 沖生葡汁(一小杯)
(案137)潮熱 瘧止潮熱,時覺畏風,肢節酸楚,營虛失養,舌乾少液,脈濡數。從肝脾調養。
生綿耆(二錢) 酒炒當歸(二錢) 焦白芍(一錢半)川斷(二錢) 川芎(八分) 酒炒丹皮(二錢) 炒杜仲(二錢) 生地炭(三錢) 黑山梔(一錢半) 茯神(二錢) 柴胡(八分) 生薑(兩片) 紅棗(三個)
(案138)失血 木火作嗆,絡傷失血。現當氣燥,肅令不降。脈弦而數。從肝脾清養。
制洋參(二錢) 川貝母(三錢) 甜杏霜(三錢) 天花粉(一錢半) 橘紅(一錢) 紫菀(一錢半) 原生地(三錢) 羚羊片(三分) 川石斛(二錢) 冬桑葉(三錢) 丹皮(一錢) 枇杷葉(二片)
(案139)嘔逆 肝脾不和,浮陽上越,氣不調暢,時或嘔逆,腰節酸楚,脈形弦數。擬用調補。
潞黨參(三錢) 焦白芍(一錢半) 法半夏(一錢半) 茯神(三錢) 旋覆花(一錢半) 焦穀芽(三錢) 煅赭石(三錢) 黑山梔(一錢半) 炒生地(四錢) 橘紅(一錢) 炒牛膝(一錢半) 佛手柑(五分)
(案140)下痢 痢久不止,微有寒熱。腹痛連脅,納減少味,脈來濡澀。疏補並進。
炒冬朮(一錢半) 煨木香(五分) 白芍炭(一錢半) 新會(一錢) 炒苡米(三錢) 炙生麻(三分) 炮姜(五分) 山楂炭(三錢) 荊芥炭(一錢半) 羌活(一錢半) 白茯苓(三錢) 焦穀芽(三錢)
(案141)氣虛咳嗆 外感已解,氣虛未復。體軟無力,納減少味,兼之咳嗆,大便仍溏,脈形濡弱。酌進調補。
生綿耆(二錢) 蜜炙桑皮(二錢) 橘紅(一錢) 炒苡仁(三錢) 炮姜(五分) 款冬花(二錢) 炒冬朮(一錢半) 炒枳殼(一錢半) 茯苓(三錢) 法半夏(一錢半) 羌活(一錢) 焦穀芽(三錢)
(案142)虛火作嗆 肝腎兩虧,水不濟火,陰火上升,射肺作嗆,左脈弦大不靜,右數亦弦。擬用滋補。
炒熟地(六錢) 川貝母(二錢) 炙元武版(四錢) 肥知母(二錢) 丹皮(二錢) 枇杷葉(二片) 麥門冬(二錢) 甜杏霜(三錢) 北沙參(二錢) 川石斛(三錢) 橘紅(一錢)
(案143)外感咳嗆 瘧後肝脾內虧,氣不調暢。近因外感,咳嗆有痰,脈形濡澀。暫擬平調益氣,參以和營。
炒冬朮(一錢半) 酒炒當歸(二錢) 橘紅(一錢) 川貝母(二錢) 黑山梔(一錢半) 甘蔗(一節) 焦白芍(一錢半) 蜜炙桑皮(二錢) 防風(一錢半) 炒枳殼(一錢半) 茯苓(三錢)
(案144)潮熱咳嗆 畏寒潮熱,咳嗆有痰。時或帶紅,體軟脈濡。酌進培補。
生綿耆(三錢) 麥門冬(二錢) 橘紅(一錢) 炒懷膝(一錢半) 川石斛(三錢) 原生地(四錢) 炙鱉甲(四錢) 丹皮(二錢) 甜杏霜(三錢) 胡桃肉(二錢)
(案145)吐血 肝脾營虛,木亢乘土,內失滋養。心跳時眩,咯血上行,脈來濡弱。擬用培補。
砂仁炒熟地(五錢) 酒炒歸身(二錢) 潞黨參(二錢) 新會皮(一錢) 棗仁(三錢) 桂元(五個) 蛤粉拌阿膠(二錢) 炒懷牛膝(一錢半) 制香附(二錢) 炒遠志(八分) 茯神(二錢)
(案146)胞衣不下 產後胞衣不下,腹中奇痛。擬用溫達。
生綿耆(四錢) 炒冬朮(三錢) 酒炒當歸(五錢) 上肉桂(三錢) 川芎(二錢) 沉香片(五分) 炒懷膝(一錢半) 制香附(三錢) 炙艾絨(一錢半) 山楂炭(三錢) 丹皮(三錢) 陳皮(一錢)
(案147)便血 便血不止,肝脾陰絡內傷,下焦不攝。脈來沉細。擬用溫健。
熟地炭(六錢) 潞黨參(三錢) 炮姜(六分) 煨木香(六分) 炙升麻(四分) 炙五味(四分) 炒冬朮(一錢半) 歸身炭(二錢) 川芎(一錢) 制香附(三錢) 炒扁豆(三錢) 白茯苓(三錢)
(案148)陰虧咳嗆 咳嗆略減,肺陰內虧。肅令不降,脈數右浮。天寒氣燥,清金為主。
麥門冬(二錢) 炒蘇子(三錢) 象貝母(三錢) 甜杏霜(二錢) 玉竹(二錢) 橘紅(一錢) 蜜炙桑皮(二錢) 炒蔞皮(三錢) 炒枳殼(一錢半) 款冬花(二錢) 茯苓(三錢) 薄荷(七分)
(案149)痰喘失血 本患痰喘,肺氣自虛,操煩過度,心液內虧,時致失血。天寒氣燥,肺金受克。脈右浮數。暫擬清養,參以宣絡。
原生地(五錢) 麥門冬(二錢) 炒黑棗仁(三錢) 天花粉(二錢) 丹皮(二錢) 全福花(一錢半) 炒懷膝(一錢半) 川貝母(二錢) 川石斛(三錢) 紫菀(二錢) 橘紅(一錢) 沖甘蔗汁(一杯)
(案150)痰喘 金水兩虧,痰喘之症時發,脈數而浮。陰分有火,擬用滋養。
原生地(五錢) 川貝母(二錢) 麥門冬(二錢) 肥知母(二錢) 煅石決明(四錢) 橘紅(一錢) 甜杏霜(三錢) 天花粉(二錢) 丹皮(二錢) 干百合(二錢) 海浮石(三錢) 石斛(二錢)
(案151)便泄帶血 便泄帶紅,為時已久。肝脾內傷,當用通絡。
炒冬朮(一錢半) 生地炭(四錢) 焦白芍(一錢半) 炮姜(五分) 淡吳萸(二分) 血餘炭(五分) 山楂炭(三錢) 炒扁豆(三錢) 歸身炭(一錢半) 茯苓(三錢) 煨木香(五分) 陳皮(一錢)
(案152)音啞 時邪發熱,愈後未清,歸於太陽。厥陰木火潛潮,致音啞不咳無度。脈弦略數。厥陰之脈循候,滋養為主。
制西洋參(二錢) 麥門冬(二錢) 橘紅(一錢) 枸杞子(二錢) 炒黑歸身(一錢半) 白果肉(七個) 潞黨參(二錢) 川貝母(二錢) 茯苓(三錢) 煅石決明(五錢) 炒丹皮(二錢) 冬瓜子(三錢)
(案153)營液內虧 操煩過度,營液內虧,肝脾不滋,虛邪時亢。納減便溏。營虛不能與衛和,故熱勝無汗。營衛出於脾,厥陰之脈與陽維相聯絡,脈虛弦略數,營虛生熱,不宜過於溫燥。
高麗參(一錢) 制於術(一錢半) 炒棗仁(三錢) 生綿耆(二錢) 炒柴胡(六分) 茯神(三錢) 炒杜仲(二錢) 麥冬肉(二錢) 酒炒歸身(二錢) 制香附(三錢) 新會皮(八分) 煨姜(二片)
(案154)心脾兩虛 省事以養心,調飲食以和脾。中有元氣,久必自復。藥僅足為助而已。擬方補氣以生陰,滋養以化氣,二者不能偏也。
懷熟地(六錢) 人參(一錢) 生綿耆(三錢) 炒棗仁(三錢) 橘紅(一錢) 桂元肉(五個) 炙龜板(四錢) 茯神(三錢) 麥冬(二錢) 炙五味(五分) 胡桃(三錢)
草木入春則生,入夏則茂,至秋冬而零落矣。人有生氣,以東方春令為主。
無形之火不可以水折,故須甘酸飲之。命門相火分寄於肝、腎,即元氣也。不可清之,清之則耗。
(案155)腹脹足腫 肝腎素虧,微有外感。咳嗆有痰,氣逆時喘,左脅掣痛,腹脹足腫,左脈弦細,右浮濡。恐其氣升多汗,急宜溫通。
人參(一錢) 上肉桂(三分) 酒炒歸尾(一錢半) 炒懷膝(一錢半) 川鬱金(一錢) 沖沉香(三分) 橘紅(一錢) 煅牡蠣(四分) 川貝母(二錢) 炒蔞皮(三錢) 旋覆花(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案156)上悶 素體氣虛,內風妄動,頑痰上壅,目瞪舌蹇,艱於言語,呼吸尚調,脈亦如常。此係上悶,暫擬開泄。
人參(一錢半) 川貝母(一錢半) 甘菊花(二錢) 茯神(三錢) 鉤藤(二錢) 法半夏(一錢半) 炒枳殼(一錢半)橘紅(一錢) 磨沖沉香(三分)
加生薑汁一匙,菖蒲汁一匙,先用再造丸化服。
(案157)營虛 爪為筋之餘,掌得血而能握。脾主肌肉,肝主筋。濕傷營,營虛則燥。燥生風,風之入於脾者宜燥,入於營分則不宜燥,而宜潤。總以養營為主。
制毛術(一錢半) 炒黑歸身(二錢) 秦艽(二錢) 茯苓(三錢) 宣木瓜(一錢半) 陳皮(一錢) 原生地(五錢) 枸杞子(二錢) 荊芥(一錢半) 獨活(一錢半) 海桐皮(二錢) 化入阿膠(二錢)
(案158)產後咳嗆 產後感寒,腹痛便泄已愈。氣升咳嗆,面浮脈澀。益氣為主,參以疏降。
生綿耆(二錢) 荊芥炭(一錢半) 杏霜(一錢半) 炒蘇子(三錢) 炙艾絨(七分) 甘蔗(一節) 川貝母(二錢)羌活(一錢半) 麵炒枳殼(三錢) 炒當歸(二錢) 款冬花(二錢) 橘紅(一錢)
(案159)喘咳 肺主降氣,腎主納氣,氣之根在腎。由下焦不攝,上升喘急,近兼咳嗆,脈見虛弦。陰陽相為維繫,虛則防脫。擬用補納。
懷熟地(六錢) 潞黨參(三錢) 煅牡蠣(四錢) 炒懷膝(三錢) 澤瀉(一錢半) 生綿耆(三錢) 製附子(六分) 炙五味(五分) 橘紅(八分) 磨沖沉香(四分)
(案160)下痢身熱 下利已減,身熱不退,脈來見弦,表陽不充。現感外邪,納食不旺。酌進調補。
生綿耆(三錢) 細桂枝(三分) 鹿角霜(四錢) 防風(一錢半) 橘紅(一錢) 山楂炭(三錢) 煨葛根(一錢半)炒黑歸身(二錢) 赤苓(三錢) 紅棗(四個)
(案161)便溏 勞乏傷營,畏寒時熱。大便溏泄,脈絡不舒。益氣為主,參以疏泄。
炒冬朮(一錢半) 細桂枝(三分) 陳皮(一錢) 防風(一錢) 懷鬱金(一錢) 酒炒當歸(二錢) 酒炒桑枝(五錢) 生綿耆(二錢) 黑山梔(一錢半) 羌活(一錢半)秦艽(二錢) 山楂炭(三錢) 旋覆花(一錢半)
(案162)咳喘 脈弦而促,弦為木旺,旺則剋土;促為氣不舒。土不生金,肅令不降。咳痰喘急,甚則嘔逆,肺主表,虛則易感,畏寒微熱。擬用滋補。
高麗參(一錢半) 生綿耆(三錢) 川貝(二錢) 牡丹皮(一錢半) 石決明拌阿膠 法半夏(一錢) 炒冬朮(一錢半) 白芍炭(一錢半) 茯苓(三錢) 橘紅(一錢)胡桃(三錢) 紅棗(四個)
(案163)肺熱咳嗆 肺熱蒸痰,咳嗆時發,痰中帶紅,兩脅掣痛。脈形弦,右數。宜用清降。
制洋參(一錢) 金佛草(一錢半) 煨石膏(四錢) 炒丹皮(二錢) 橘紅(一錢) 炒懷牛膝(一錢半) 蜜炙桑皮(二錢) 川貝母(二錢) 天花粉(二錢) 甜杏霜(三錢)紫菀(二錢) 沖甘蔗汁(一杯)
(案164)肺癰 肺胃兩虛,土不生金,咳嗆淹久,咳痰帶膩穢,肺虛成癰。脈濡,神倦,素體勞乏,恐其不支。
生綿耆(三錢) 麥門冬(三錢) 白芨(三錢) 干百合(三錢) 瓜蔞皮(三錢) 皂莢仁(三十粒) 大熟地(六錢) 生石膏(五錢) 橘紅(一錢) 生甘草(五分) 甜杏霜(三錢)
常吃白果最妙。
(案165)陰虧內熱 目得血而能視。肝腎陰虧,水不制火,心陽時亢,神火有虧,素日操煩,木火內熾,脈數不靜。暫擬滋養,後當進補。
懷熟地(八錢) 枸杞子(二錢) 炒歸身(二錢) 煅石決(四錢) 橘紅(八分) 茯神(三錢) 炒棗仁(三錢) 甘菊花(二錢) 黑山梔(一錢半) 女貞子(三錢) 料豆(三錢) 胡桃(三錢)
(案166)頭汗 頭為諸陽之首,濕火上升,氣蒸多汗。汗為心液。陽明多汗,太陽衛疏者亦多汗。濕蒸而火炎上,則歸巔頂,脈形濡滑。現當燥令,擬用靜劑。
生綿耆(三錢) 生棗仁(三錢) 川黃柏(一錢半) 山梔(一錢半) 元參(一錢半) 煅牡蠣(四錢) 防風(一錢半) 制於術(一錢半) 肥知母(三錢) 茯苓(三錢) 陳皮(一錢) 紅棗(四個)
(案167)喉癢 心脾液虧,內失滋養。鬱火時熾,喉間作癢,舌根多發紅點,心跳時眩。脈絡不舒,脈形見澀。養營為主,更須靜養。
潞黨參(二錢) 炒黑棗仁(三錢) 元參(一錢半) 炒懷膝(一錢半) 甘菊花(一錢半) 橘紅(八分) 原生地(五錢) 炒遠志(八分) 茯神(三錢) 炒當歸(二錢) 黑山梔(一錢半) 桂元(五個)
(案168)肝脹 土不培木,加之氣鬱,肝邪時亢,脹而兼痛,大便時溏,心跳腰楚,脈濡而澀。擬用溫疏。
炒冬朮(一錢半) 酒炒歸身(二錢) 制香附(三錢) 新會(一錢) 吳萸炒白芍(一錢半) 上肉桂(三分) 炒棗仁(三錢) 炒杜仲(二錢) 川芎(八分) 茯神(三錢) 佛手柑(五分)
(案169)痞脹 脾虛木亢,宿痞作脹。納食不安,體軟肌削,肢節酸楚,脈濡不弦。久恐腹滿,當用溫疏。
炒冬朮(一錢半) 焦白芍(一錢半) 制香附(三錢) 淡吳萸(三分) 川芎(一錢) 胡桃(二錢) 炒杜仲(三錢) 炒柴胡(七分) 炒黑歸身(二錢) 細桂枝(四分) 川斷(二錢)
(案170)下痢失血 痞脹腹痛,肝脾內傷,微有外感,下痢畏寒。服疏化之劑,遂起失血,痢少減,此屬積瘀從絡外溢,脈虛弦而細。素體勞乏,兩者不能兼顧,酌用培補。
制於術(一錢半) 潞黨參(三錢) 歸身炭(二錢) 煨木香(五分) 全福花(一錢半) 桂元(五個) 熟地炭(五錢) 白芍炭(一錢半) 炒懷膝(一錢半) 新會皮(一錢) 茯神(三錢)
(案171)下痢失血 下痢不止,咳嗆多痰,失血,肝肺絡傷,神倦,脈濡,素日勞乏,氣不攝營,仍擬培補。
熟地炭(五錢) 歸身炭(二錢) 懷膝炭(一錢半) 橘紅(一錢) 草鬱金(一錢) 蛤粉拌阿膠(二錢) 潞黨參(三錢) 甜杏霜(三錢) 炒冬朮(一錢半) 紫菀(二錢) 旋覆花(一錢半) 甘蔗(乙節)
(案172)肺痿 咳嗆淹久,漸致音啞。咳甚嘔逆,胃不開納,脈來濡浮。症屬肺痿,恐其加劇,擬以和胃為主。
潞黨參(三錢) 川貝母(三錢) 炙五味(五分) 杏仁(三錢) 橘紅(一錢) 甘蔗(乙節) 大熟地(八錢) 麥門冬(二錢) 干百合(二錢) 白及(二錢)
(案173)營衛不和 肝鬱侮土,中陽不達。營絡不和。太陽主表,厥陰之脈與陽維相聯絡。畏風潮熱,衛外之陽不固,營液亦不能充周,虛邪時亢。左脈見弦。益氣和營,兼理奇脈。
炒冬朮(一錢半) 生綿耆(三錢) 酒炒歸身(二錢) 砂仁炒熟地(四錢) 炒棗仁(三錢) 羌活(一錢半) 焦白芍(一錢半) 炒柴胡(六分) 細桂枝(四分) 新會皮(一錢) 蛤粉拌阿膠(二錢) 茯神(三錢)
(案174)陰瘧 中虛作惡,近兼陰瘧。少陽之脈貫胃,發則必嘔。舌黃而干,外邪未清。調營衛兼泄少陽。
炒黨參(三錢) 法半夏(一錢半) 炙鱉甲(四錢) 炒枳殼(一錢半) 茯苓(三錢) 大棗(二個) 炒小樸(一錢) 酒炒黃芩(一錢半) 酒炒白芍(一錢半) 新會皮(一錢) 柴胡(六分) 生薑(二片)
(案175)失血 陽明絡傷,血從外溢,現在已止。胃氣中虛,納食不減,時時作噯。胸膈時覺氣滯,脈形濡澀,舌乾少液。氣不生陰,久恐成格,擬用溫補。
潞黨參(三錢) 旋覆花(一錢半) 炒瓜蔞皮(三錢) 法半夏(一錢半) 炒枳殼(一錢半) 茯苓(三錢) 炒冬朮(一錢半) 煅赭石(三錢) 酒炒歸尾(二錢) 新會皮(一錢) 白檀香(一錢)
改方去冬朮,加姜山梔。
(案176)陰虧咳嗆 右脈弦數而緊,左部虛弦。咳嗆不減,肺陰內虧,兼挾鬱火。酌進滋養,更須節勞。
懷熟地(六錢) 制洋參(一錢半) 川貝母(二錢) 海浮石(三錢) 干百合(二錢) 枇杷葉(二片) 甜杏霜(三錢) 蜜炙桑皮(二錢) 生蛤粉(四錢) 麥門冬(二錢)冬瓜子(三錢)
(案177)血熱 血熱傷營,膚燥發癢,便溏帶紅,脈濡右數。擬用苦燥。
炒生地(四錢) 陳皮(一錢) 白歸身(二錢) 豨薟草(一錢半) 蛤粉拌阿膠(二錢) 冬瓜子(三錢) 炒毛術(一錢半) 荊芥(一錢半) 牡丹皮(二錢) 炒川連(四分) 赤茯苓(三錢) 獨活(一錢半)
(案178)咳喘 肺腎兩虛,氣不下攝。咳痰喘急,左脈弦數,右濡。擬用滋補。
懷熟地(六錢) 麥門冬(二錢) 川貝母(二錢) 杏霜(三錢) 懷牛膝(一錢半) 橘紅(八分) 干百合(三錢) 煅牡蠣(四錢) 茯神(三錢) 胡桃肉(三錢)
(案179)氣陰兩虧 向患痰喘,現在平復。素體氣虛,肝脾失養,營液亦虧,奇脈為病,脈形濡細。擬用滋養,不專治肺。
炒冬朮(一錢半) 生綿耆(二錢) 甜杏霜(三錢) 炒棗仁(三錢) 蜜炙桑皮(二錢) 茯神(三錢) 焦白芍(一錢半) 川貝母(二錢) 炒杜仲(二錢) 酒炒當歸(二錢) 橘紅(一錢) 胡桃肉(二錢)
(案180)燥火咳嗆 風寒入肺,兼之挾燥火。津液被爍,咳嗆有痰,時或作嘔,右浮數。擬用清養。
薄荷葉(七分) 川貝母(二錢) 羚羊片(一錢半) 甜杏霜(三錢) 冬桑葉(一錢半) 天花粉(二錢) 川石斛(三錢) 煨石膏(五錢) 橘紅(一錢)
沖甘蔗汁一杯。
(案181)氣陰兩虛 脾胃中虛,氣不生陰。營液亦耗,內失滋養。體軟色悴,食不甘味,大便時溏,脈形濡弱。益氣為主,兼和營絡。
制於術(一錢半) 麥門冬(二錢) 川貝母(二錢) 枸杞(三錢) 朱茯神(三錢) 潞黨參(三錢) 炒棗仁(三錢) 炒懷山藥(二錢) 橘紅(一錢) 胡桃肉(二錢)
(案182)陰瘧 風寒挾濕,時發陰瘧。肝脾不調,左脈濡弱。和營衛兼瀉少陽。
炒毛術(一錢半) 潞黨參(三錢) 炒枳殼(一錢半) 黑山梔(一錢半) 陳皮(一錢) 法半夏(一錢半) 酒炒當歸(二錢) 炒柴胡(七分) 細桂枝(四分) 茯苓(三錢) 大棗(四個) 生薑(二片)
(案183)痰喘 表陽先虧,衛外不固,風寒入肺,痰喘之症時發,脈來濡弱。當用溫補。
生綿耆(二錢) 懷熟地(五錢) 麥門冬(二錢) 橘紅(一錢) 懷牛膝(一錢半) 胡桃肉(三錢) 川貝母(二錢)制香附(七分) 甜杏霜(三錢) 防風(一錢半) 蛤粉拌阿膠(二錢) 白果肉(七個)
(案184)瘰 脾主肌肉,脾之陰即血,血虛則燥,燥生風,兼外感風濕,遍體發癢,多發瘰。冬寒氣燥,養營為主。
原生地(四錢) 炒毛術(一錢半) 酒炒歸身(二錢) 白薇(一錢半) 赤苓(三錢) 獨活(一錢半) 制首烏(三錢) 豨薟草(一錢半) 海桐皮(二錢) 丹皮(二錢) 荊芥(一錢半) 化入阿膠(二錢)
(案185)腫脹 命陽下虧,積濕不化。腫脹連囊,兼之咳嗆,脈濡細。急切難效,參腎陰法主之。
大茴炒熟地(六錢) 炒懷膝(一錢半) 製附子(七分) 桑白皮(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胡蘆巴(八分) 炒車前(三錢) 炒毛術(一錢半) 上肉桂(三分) 赤茯苓(三錢) 橘紅(一錢) 冬瓜子(三錢)
(案186)陰火 陰火上越,不能歸根,脈形濡而不數。當用消息陰中之陽。
懷熟地(八錢) 人參(一錢) 麥門冬(二錢) 上肉桂(三分) 橘紅(一錢) 炒棗仁(三錢) 炒遠志(八分) 茯苓(三錢) 炒杜仲(二錢) 鱉甲(四錢) 澤瀉(一錢半) 胡桃肉(三錢)
(案187)陰火 脾胃中虛,氣不攝陰,陰火上升,離不交坎。起患夢泄,脈浮濡,不甚數。擬用培補,不宜純陰之劑。
砂仁炒熟地(五錢) 煅牡蠣(四錢) 炒遠志(八分) 炒杜仲(三錢) 茯苓(三錢) 懷山藥(二錢) 潞黨參(三錢) 川黃柏(一錢半) 炒棗仁(三錢) 金櫻子(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胡桃(三錢) 芡實(三錢)
(案188)便溏脫肛 肺虛痰喘,有感即發,舊症如此。近因外感寒濕,大便溏泄,時時脫肛。色黃浮腫,脾腎二虧,火不生土,幸脈不弦,擬用溫補。
砂仁炒熟地(六錢) 高麗參(一錢) 制於術(一錢半) 製附子(六分) 炮姜(六分) 沉香片(三分) 鹿角霜(四錢) 懷山藥(三錢) 煨木香(五分) 朱茯神(三錢) 澤瀉(一錢半)
(案189)咳嗆失血 木火爍金,咳嗆有痰,絡傷失血,時或便溏。脾受木克,肺與大腸亦為表裡。畏風時熱,微致肌削,脈形濡細。酌進調補。
砂仁炒熟地(六錢) 高麗參(一錢) 炒棗仁(三錢) 酒炒當歸(二錢) 橘紅(一錢) 胡桃(三錢) 石決明拌阿膠(二錢) 生綿耆(二錢) 川貝母(二錢) 炒懷膝(一錢半) 茯神(三錢) 紅棗(四個)
(案190)癃閉 素日勞乏,兼挾積濕,氣陷下焦,先患便濁,現濁止而患癃閉,少腹作脹,太陽氣化無權,脈滑大而數。益氣化濕,參滋腎法。
砂仁炒熟地(六錢) 生綿耆(三錢) 川黃柏(一錢半) 炒毛術(一錢半) 甘草梢(四分) 羌活(一錢) 炒車前(三錢) 上肉桂(三分) 炒升麻(六分) 肥知母(二錢) 赤茯苓(三錢) 澤瀉(一錢半) 竹葉(七片)
(案191)陰瘧 陰瘧淹久,肝陰內虧,木亢侮土,脘次結痞。現瘧止而寒熱間作,營衛二虛,少陽之脈與厥陰相聯絡。營虛不和,中氣亦弱。咳嗆失血,肝肺絡傷。脈濡,左略弦。擬用調養。
制於術(一錢半) 酒炒當歸(二錢) 炒棗仁(二錢) 黑山梔(一錢半) 川芎(一錢) 生薑(二片) 新會皮(一錢) 炒柴胡(七分) 川貝母(二錢) 焦白芍(一錢半) 茯神(三錢) 紅棗(四個)
(案192)產後腹泄 產後營虛,肝脾失養。氣滯不達,腹痛便泄,腰節酸楚,心跳頭眩,脈濡細。當用溫疏。
炒毛術(一錢半) 焦白芍(一錢半) 炙艾絨(一錢) 煨木香(五分) 炒延胡(二錢) 佛手柑(五分) 制香附(三錢) 淡吳萸(三分) 炒杜仲(二錢) 炒菟絲(三錢) 川芎(一錢) 煨姜(二片)
(案193)咳嗆聲嘶 咳嗆音嘶,咯痰難出。納食不旺,肺氣大虧。金不生水,且有鬱火。擬用甘涼。
懷熟地(六錢) 天花粉(二錢) 煨石膏(四錢) 干百合(二錢) 杏霜(三錢) 茯苓(三錢) 制洋參(一錢) 麥門冬(二錢) 北沙參(二錢) 川貝母(二錢) 橘紅(一錢) 白芨(二錢)
(案194)咳嗆脅痛 咳嗆脅痛,脘次不舒。肝陰內虧,氣不得達。木火乘金,脈數而弦。久恐成怯。
原生地(五錢) 川貝母(二錢) 炙鱉甲(五錢) 天花粉(二錢) 鬱金(一錢) 麥門冬(二錢) 炒丹皮(二錢) 全福花(一錢半) 川石斛(三錢) 橘紅(一錢)
沖甘蔗汁一杯。
(案195)汗多 表虛多汗,兼患便血,肌削脈弦,急切難效。
生綿耆(三錢) 炒冬朮(一錢半) 焦白芍(一錢半) 酒炒歸身(二錢) 炙鱉甲(四錢) 地骨皮(二錢) 生棗仁(三錢) 甜杏霜(三錢) 川石斛(三錢) 紅棗(四個)
(案196)瘧 瘧久傷營,木火內動,肝脾失養,大便帶紅,脈弦而大。和營為主,參一小柴胡法。
砂仁炒生地(六錢) 炒冬朮(一錢半) 炒柴胡(七分) 酒炒歸身(二錢) 青皮(一錢) 煨草果(八分) 制首烏(三錢) 炒枳殼(一錢半) 焦白芍(一錢半) 茯神(二錢) 生薑(二片) 大棗(四個)
(案197)產後泄瀉 產後十朝,外感寒邪,腹痛便泄,色黃,脈略浮澀。擬溫理下焦。
炒冬朮(一錢半) 煨木香(五分) 川芎(一錢) 荊芥(一錢半) 麵炒枳殼(一錢半) 山楂炭(二錢) 乾荷葉(一角) 炒小樸(一錢) 炙艾絨(一錢) 炮姜(五分) 獨活(一錢) 蘇梗(一錢半) 白茯苓(三錢)
(案198)便溏 長夏暑濕起患便溏,時有寒熱淹久不止。冬天氣寒,脾陽先虛,土不培木肝陰亦弱,侮土,時脹,泄仍未止。日內寒熱加劇,納食少減。舌不甘味,脈濡澀不數。培中為主,兼和營衛,胃氣能旺,更得春陽之助,可冀漸復。
高麗參(一錢半) 冬朮(一錢半) 生綿耆(一錢半) 麥門冬(二錢) 炮姜(五分) 細桂枝(四分) 焦白芍(一錢半) 新會皮(一錢) 懷山藥(二錢) 茯苓(三錢) 紅棗(四個)
(案199)痰嗆 脾胃氣虛,濕痰作嗆,甚則喘急,有感即發,脈大而濡,並不弦急。擬用益氣。
高麗參(一錢) 生綿耆(三錢) 橘紅(一錢) 制於術(一錢半) 炒蘇子(三錢) 炒懷膝(一錢半) 川貝母(二錢) 肥玉竹(二錢) 茯苓(三錢) 法半夏(一錢半) 甜杏霜(三錢) 胡桃肉(三錢)
(案200)失血 絡傷失血,連次作嗆,脅痛。左脈見弦,右濡不數。從肝胃滋養,參以理肺。
潞黨參(三錢) 旋覆花(一錢半) 決明拌阿膠(二錢) 甜杏霜(三錢) 冬桑皮(一錢半) 川貝母(二錢) 草鬱金(一錢) 酒炒當歸(二錢) 牡丹皮(二錢) 橘紅(一錢) 枇杷葉(二片)
(案201)發熱 風寒外感,咳嗆身熱,微覺脅痛,現咳止而熱仍不退,神昏譫語,循衣摸床,左脈弦大,右較細數,舌苔膩白,時帶灰。中焦阻滯,表邪亦未解。渴不索飲,邪歸陽明,尚未化熱,素體勞乏,正不勝邪。恐其風動發厥,擬用散而兼疏。
炒柴胡(六分) 光杏仁(三錢) 淡黃芩(一錢半) 全瓜蔞(三錢) 橘紅(一錢) 煨葛根(一錢半) 小枳實(二錢) 炒小樸(一錢) 黑山梔(一錢半) 薄荷(七分) 赤苓(三錢)
沖甘蔗汁一小杯。
得汗後熱仍不解,神昏譫語,舌乾唇燥,脈弦而數。陽明裡症漸入少陽。津液被爍,恐其內陷,未為穩境。仍擬疏散,參用化熱。
葛根(一錢半) 羚羊片(一錢半) 光杏仁(一錢半) 淡黃芩(一錢半) 炒枳實(一錢) 薄荷(七分) 蘆根(四兩) 橘紅(一錢) 生石膏(五錢) 黑山梔(三錢) 全瓜蔞(三錢) 鮮石斛(五錢) 赤苓(三錢)
(案202)嘔逆 脾胃中虛,氣阻嘔逆,或酸或苦,脈來弦滑。舊恐成格,當用溫理。
潞黨參(三錢) 法半夏(一錢半) 新會皮(一錢) 炒枳殼(一錢半) 朱茯神(三錢) 炒冬朮(一錢半) 淡乾薑(六分) 高良薑(八分) 旋覆花(一錢半) 白檀香(一錢)
(案203)肝鬱咳嗆 肝鬱氣滯,木邪乘金,兼感外風,肺虛咳嗆,入夜多汗,時覺腹痛,脈弦而數,肝肺兼理。
生綿耆(二錢) 炒生地(四錢) 炒棗仁(三錢) 蜜炙桑皮(二錢) 草鬱金(一錢) 沉香片(三分) 甜杏霜(三錢) 地骨皮(二錢) 川貝母(二錢) 炒瓜蔞皮(三錢) 橘紅(一錢)
(案204)肺虛痰喘 痰喘略平,肺氣本虛,肅令不降,脈形濡弱。酌進調補。
生綿耆(二錢) 麥門冬(二錢) 象貝母(三錢) 炒冬朮(一錢半) 炒枳殼(一錢半) 橘紅(一錢) 炒蘇子(三錢) 肥玉竹(二錢) 甜杏霜(三錢) 法半夏(一錢半) 蜜炙桑皮(二錢) 白果肉(七個)
(案205)脘脹 氣鬱傷肝,木邪偏亢,侮土作脹,納減味不甘,舌乾少液,脈弦而澀。擬用調養。
炒黨參(三錢) 焦白芍(一錢半) 炒柴胡(六分) 新會皮(一錢) 朱茯神(三錢) 佛手柑(三分) 制香附(三錢) 川鬱金(一錢半) 炒杜仲(二錢) 炒黑棗仁(三錢)薑汁炒山梔(一錢半) 焦穀芽(三分)
(案206)產後腹泄 產後失調,脾虛木亢,腹痛便泄,脈來濡澀。擬從下焦溫理,兼理奇脈。
炒於術(一錢半) 羌活(一錢半) 川芎(一錢) 麵炒 枳殼(一錢半) 炙艾絨(一錢) 蘇梗(一錢) 焦白芍(一錢半) 荊芥(一錢半) 炮姜(五分) 山楂炭(三錢) 制香附(三錢) 茯苓(三錢) 紅棗(三個)
(案207)腹痛 腹痛中痞,痛自腰連脊,歸於左偏,脈絡不舒,肌削脈濡。擬用溫宣。
生綿耆(二錢) 酒炒當歸(二錢) 炒延胡(一錢半) 川斷(二錢) 陳皮(一錢) 煨木香(五分) 炒杜仲(二錢) 制香附(三錢) 大茴香(一錢) 川芎(一錢) 羌活(一錢) 佛手柑(五分)
(案208)潮熱咳紅 潮熱淹久,畏寒微汗,咳痰帶紅,脈來濡弱。從肝脾兼理。
生綿耆(二錢) 原生地(四錢) 炒柴胡(七分) 丹參(二錢) 甜杏霜(三錢) 乾荷葉(乙角) 酒炒當歸(二錢) 炙鱉甲(四錢) 蜜炙桑皮(二錢) 橘紅(一錢) 懷牛膝(一錢半) 羌活(八分)
(案209)陰虛咳嗆 真陰下虧,火旺爍金,咳嗆淹久,脈左弦,右數。擬用滋養。
原生地(五錢) 牡丹皮(二錢) 麥門冬(三錢) 甜杏霜(一錢半) 炒懷膝(一錢半) 枇杷葉(二片) 川貝母(二錢) 川石斛(三錢) 炒棗仁(三錢) 朱茯神(二錢) 蛤粉拌阿膠(二錢) 橘紅(一錢)
(案210)營虧火升 營液內虧,肝脾失養,木火上升,心跳時眩,筋脈不舒,脈數略弦。擬用柔劑。
潞黨參(三錢) 炒丹皮(二錢) 炒黑歸身(二錢) 炒杜仲(二錢) 焦白芍(一錢半) 化入阿膠(二錢) 炒棗仁(三錢) 新會皮(一錢) 炒遠志(八分) 黑山梔(一錢半) 茯神(三錢)
(案211)失血 陽明絡傷,血從外溢,微有咳嗆,脈弦而數。宜用宣理。
小生地(四錢) 酒炒當歸(一錢半) 象貝母(三錢) 紫菀(二錢) 橘紅(一錢) 草鬱金(一錢) 旋覆花(一錢半) 生懷膝(一錢半) 甜杏霜(三錢) 茜草(八分) 丹皮(二錢) 新絳屑(二分)
(案212)咳喘 肺感風寒,咳痰喘急,有感即發,脈濡而數。當用疏降。
炒蘇子(二錢) 防風(一錢半) 光杏仁(三錢) 蜜炙桑皮(二錢) 海浮石(三錢) 沖蘿蔔汁(一杯) 象貝母(三錢) 橘紅(一錢) 炒枳殼(一錢半) 炒瓜蔞皮(三錢) 粉前胡(一錢半)
(案213)便泄 便泄未止,寒邪外感,脾運不健,素體勞乏。酌進調補。
炒冬朮(一錢半) 煨木香(五分) 山楂炭(三錢) 炮姜(五分) 羌活(一錢半) 酒炒當歸(二錢) 潞黨參(二錢) 淡吳萸(三分) 炒杜仲(三錢) 陳皮(一錢) 茯苓(三錢) 湘蓮肉(十粒)
(案214)津虧咳喘 咳嗆有痰,氣升喘急。肺腎二虧,金不生水。津液內虧,舌乾生糜,脈不弦大,可無汗脫之虞。擬從下焦滋補。
大熟地(八錢) 麥門冬(二錢) 五味子(六分) 橘紅(七分) 鹽水炒懷膝(一錢半) 高麗參(一錢半) 懷山藥(二錢) 川貝母(二錢) 坎氣(一具) 煅牡蠣(五錢)
以甘蔗汁磨沖沉香三分。
(案215)下血 糞後下血,肛門作痛,脈大而弦。養脾陰兼理陽明。
炒冬朮(一錢半) 炒枯黃芩(一錢半) 山楂炭(三錢) 焦白芍(一錢半) 荊芥炭(一錢半)
二十、女科
(案1)經阻腹痛,由肝氣鬱結,血不流行也。治以宣通為要。
歸鬚(二錢) 茺蔚子(三錢) 川楝子(二錢) 紫石英(三錢) 青皮(一錢) 紅花(五分) 制香附(三錢) 延胡索(二錢) 懷牛膝(一錢半)
(案2)身心過勞,月事返旺,血不榮肝,內風煽爍,以至咳逆不已,心神不安。務宜靜調治。
阿膠(二錢) 生白芍(一錢半) 麥冬(二錢) 棗仁(三錢) 橘紅(一錢) 沙參(二錢) 煅牡蠣(四錢) 川貝(三錢) 茯神(三錢)
(案3)經下頗多,心煩口渴,陰虧陽亢也,診六脈不靜。議以滋養。
制西洋參(一錢半) 生白芍(一錢半) 丹參(二錢) 阿膠(二錢) 茯神(三錢) 原生地(四錢) 烏賊骨(三錢) 丹皮(二錢) 麥冬(二錢)
(案4)經期腹痛,帶下不已。乃中虛挾濕,清不勝濁也。從肝胃調治。
制白朮(一錢半) 香附(三錢) 廣皮(一錢) 官桂(四分) 茯苓(三錢) 綿蘄艾(一錢) 歸身(二錢) 烏賊(三錢) 白芍(一錢半)
(案5)肝強脾弱,胸腹作脹,癸水不行,脈來細軟。理宜調氣和血。
制於術(一錢半) 茺蔚子(三錢) 紅花(五分) 茯苓(三錢) 老蘇梗(二錢) 全當歸(二錢) 制香附(三錢) 赤芍(一錢半) 艾絨(一錢)
(案6)經閉腹痛,恐有敗瘀阻絡,防其大下。
統當歸(二錢) 紫石英(三錢) 茺蔚子(二錢) 丹參(二錢) 澤蘭(二錢) 元紅花(五分) 老蘇梗(三錢) 延胡索(二錢) 青皮(一錢)
(案7)陰虛內熱,經漏淋漓。仿仲景復脈法。
黨參(二錢) 原地(四錢) 沙蒺藜(三錢) 血餘炭(一錢) 麥冬(三錢) 茯神(三錢) 阿膠(二錢) 生白芍(一錢半) 烏賊骨(三錢)
(案8)產後結瘕,少腹脹痛,此屬肝腎絡虛,非有形所阻。況自汗屢泄,六脈無力,豈可投以攻劑?理宜疏通為要。
肉桂(三分) 當歸(二錢) 茺蔚子(二錢) 廣木香(五分) 生五靈脂 延胡(二錢) 青皮(一錢) 綿蘭艾(一錢) 炒小茴香(一錢)
(案9)淋帶不止,月事大下,衝任絡傷也,病勢非輕。
炒熟地(五錢) 於術(一錢半) 歸身(二錢) 烏賊骨(三錢) 茯神(三錢) 沙蒺藜(三錢) 杜仲(三錢) 白芍(一錢半) 制香附(三錢) 湘蓮肉(七粒)
(案10)類瘧久延,咳逆咽乾,延至經停,失血後病勢轉甚。此勞怯之基也,殊為辣手重候。
生耆(二錢) 沙參(二錢) 紫菀(二錢) 麥冬(三錢) 茯神(一錢) 阿膠(二錢) 丹皮(二錢) 鱉甲(四錢) 橘白(一錢) 枇杷葉(二片)
(案11)中虛肝鬱,腹脹食減,色脈少神。仿逍遙法。
炒柴胡(六分) 焦白芍(一錢半) 焦歸身(二錢) 紫石英(三錢) 茯神(三錢) 制香附(三錢) 川鬱金(一錢)焦白芍(一錢半) 新會皮(一錢)
(案12)脾胃中虛,血多氣少,土不培木,肝邪鬱滯,結瘕少腹,發則上升,脹而兼痛,犯胃則嘔,味多帶酸,脈濡澀不弦。當用溫疏。又發時腰脊酸楚,此產後失調,兼涉奇脈。當於平時調補。
於術(一錢半) 歸尾(一錢半) 乾薑(五分) 吳萸(三分) 柴胡(七分) 延胡索(二錢) 玫瑰花(二朵) 香附(三錢) 茯苓(三錢) 陳皮(一錢) 半夏(一錢半) 鬱金(一錢) 小川芎(一錢) 佛手(五分)
(案13)血不養肝,木亢侮土,素體如是。外感寒濕,胎前下痢,產後不止,中氣已虛,兼受木克,腹脹時痛,津不上承,口乾唇燥,舌黃而干。左脈促而弦,右大而濡。虛中挾實,攻補兩難。擬用溫劑。
檀香炒黨參(二錢) 小樸(一錢) 羌活(一錢半) 川芎(八分) 黃芩(一錢半) 焦白芍(一錢半) 艾絨(一錢) 枳殼(一錢半) 香附(三錢) 荷葉橘葉(一角)
(案14)脾統血,肝藏血,奇脈統於肝腎。而脾為樞紐,沖主血,任主妊,中氣旺則足以攝營。中虛有火,舌光脫液,津液不上承,微覺腰楚,左脈數動,右大略弦。擬方專主培補。
熟地(五錢) 於術(一錢半) 杜仲(二錢) 新會(一錢) 白朮(一錢半) 胡桃(二錢) 人參(一錢) 歸身(二錢) 茯神(三錢) 棗仁(三錢) 川芎(八分) 龍眼(五枚)
(案15)肝臟脾胃主不和,積濕蒸熱,中氣不達,鬱火時升,脈形濡數,左略弦。仍擬疏泄,未宜膩補。
黨參(二錢) 半夏(一錢半) 薑汁炒山梔(一錢半) 腹皮(一錢半) 苡米(三錢) 茯苓(三錢) 茅朮(一錢半) 新會(一錢) 江枳殼(一錢半) 建曲(一錢半) 藿香(一錢半) 秫米(三錢) 佛手(五分)
(案16)腰楚帶下,帶脈病也,筋掣而腹中引痛,任脈病也,水不滋木,邪亢侮土,脾胃素虛,受侮益弱,脘腹作痛,微覺堅實,筋脈酸楚,舌光脫液,肝主筋,血少則失養。按脈,右部濡弱,中虛也;左亦濡而不弦,知肝無藏血。腹脹亦屬虛邪,氣液並耗,調攝為難,姑擬柔劑。
沉香炒熟地(四錢) 歸身(二錢) 香附(三錢) 阿膠(二錢) 新會(一錢) 桑螵蛸 人參(八分) 菟絲(三錢) 枸杞(二錢) 龜板(四錢) 茯神(三錢) 杜仲(二錢) 胡桃(二錢)
(案17)包絡如海,衝脈如江河,通行血絡者也。肝脾內虧,衝脈失調,心悸屬營虛,腹脹屬肝氣,頭眩耳鳴屬厥陰,少陰風火上升,經到則絡空,故見諸症耳,擬用滋攝。
沉香炒熟地(六錢) 棗仁(三錢) 歸身(二錢) 杜仲(二錢) 蒺藜(三錢) 石英(三錢) 玫瑰花(二朵) 決明粉拌阿膠(二錢) 茯神(三錢) 白芍(一錢半) 香附(三錢)艾絨(一錢) 新會(一錢)
(案18)產後失調,淹久未復,肝脾之陰皆血,血少則不足以充肌膚,色悴而燥,脈見虛弦。土得潤澤,木能發榮,擬進滋補。
熟地(六錢) 棗仁(三錢) 歸身(二錢) 阿膠(二錢) 懷膝(一錢半) 生耆(二錢) 茯神(三錢) 杜仲(二錢) 鹿角(二錢) 新會(一錢) 胡桃(一錢)
(案19)症由產後血之事也,起患腫脹,脾土根於命陽,腎為水臟,陽弱則陰翳不消,現在胃納已開,腫退未淨,右脈尚見浮大。仍當扶腎陽以生脾土,壯脾氣以統營血,肝木托根於土,土厚則木榮。溫健為主,參用調營之品,春和可漸復矣。
砂仁炒熟地(六錢) 於術(一錢半) 枸杞(二錢) 阿膠(二錢) 香附(三錢) 新會(一錢) 冬瓜皮(三錢) 生綿耆(二錢) 肉桂(三分) 歸身(二錢) 懷膝(一錢半) 炮姜(五錢) 澤瀉(一錢半)
(案20)熱久不止,肝陰大虧,鬱火內熾,乘金則嗆,侮土則泄。心陰本虛乃心液,陰不守則汗多,營不與衛和,則寒熱往來,甲乙動氣,故從少陽見症。唯恐肌削神怯,酌擬涼血和肝。
丹皮(二錢) 金斛(二錢) 茯神(三錢) 橘白(一錢)荷葉(一角) 女貞(二錢) 百合(三錢) 棗仁(三錢) 白芍(一錢半) 枇杷葉(二片)
(案21)產後營虛,先患手指麻木,漸至二足酸楚,自足以上連及二脅,一筋牽掣,有觸即痛,艱於舉動,二脅皆然。淹至年餘,服純補之劑不效。夫氣與血,流行者也。血非氣則壅,氣非血亦滯。今非純虛,不相和也。肝藏血,主筋,行經之血有餘,榮筋之血不足,乃氣滯而不能為之充布也。此症重則為筋極,亦或延而為痿。脈弦略數,觀神色未為痿頓,胃氣亦尚可支。陽明為百絡之長,血之所由生也,胃旺則肝木亦和。擬方以溫宣為主,此避實擊虛之法。
生耆(三錢) 當歸(二錢) 木瓜(一錢半) 川芎(一錢) 川斷(二錢) 新會(一錢) 肉桂(三分) 香附(三錢) 懷膝(一錢半) 獨活(一錢半) 枸杞(二錢) 酒炒桑枝 艾葉
(案22)產後失調,土不生金,虛則腫,咳痰氣升,宿痞時脹,榮虛本亢,脈來見澀。清高原兼培中州。
生綿耆(二錢) 當歸(二錢) 橘紅(一錢) 懷膝(一錢半) 香附(三錢) 澤瀉(一錢半) 艾葉(一錢) 冬朮(二錢) 桑皮(一錢半) 桂枝(四分) 防己(一錢半) 車前(三錢) 冬瓜皮(三錢)
(案23)產後作腫,退而復發,舉動喘急,脈來濡澀。肺虛則高原不行,脾虛則堤防不固,腎為水臟,真陽下衰,氾濫無制。恐其上升,急宜溫納。
熟地(六錢) 附子(七分) 生綿耆(二錢) 當歸(二錢) 車前(三錢) 陳皮(一錢) 肉桂(三分) 川芎(八分) 懷膝(一錢半) 香附(三錢) 茯苓(三錢) 椒目(四分)
(案24)產後失調,營虛氣陷,少腹時脹,小便淋瀝,症屬太陽,而其部歸厥陰。色黃而浮,此係營分濕熱,脈濡而澀,養營為主。仍擬通利,以佐氣化。
生地(四錢) 當歸(二錢) 枳殼(一錢半) 木通(一錢) 甘草(五分) 阿膠(二錢) 川柏(一錢半) 赤苓(三錢) 羌活(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赤小豆 萹蓄草
二十一、時症
(案1)寒熱頭痛,胸悶咳逆,風濕傷漸也。治以辛涼解散。
荊芥(一錢半) 防風(一錢半) 桔梗(一錢) 連翹(一錢) 新會(一錢) 杏仁(三錢) 前胡(一錢) 牛蒡子(三錢) 枳殼(一錢半)
(案2)惡寒發熱,頭痛身疼,脘悶無汗,脈來弦緊。乃衛陽疏而風邪外襲,例用辛溫解表。
羌活(一錢半) 蘇梗(一錢) 厚朴(一錢) 陳皮(一錢) 防風(一錢半) 桔梗(一錢) 半夏(一錢半) 杏仁(三錢) 生薑(一片) 蔥白(二枚)
(案3)風寒傷衛,邪勢方張。治以溫經表散。
羌活(一錢半) 蘇葉(一錢) 厚朴(一錢) 陳皮(一錢) 淡豆豉(一錢半) 防風(一錢半) 桔梗(一錢) 半夏(一錢半) 枳殼(一錢半) 生薑(二片)
(案4)邪傷陽經,形寒身熱,頭疼脘悶,舌白脈緊。先宜汗解為要。
羌活(一錢半) 蘇梗(二錢) 厚朴(一錢) 陳皮(一錢) 茅朮(一錢半) 防風(一錢半) 桔梗(五分) 半夏(一錢半) 杏仁(三錢) 老薑衣
(案5)素體發熱,頭脹胸悶,舌布白苔,脈來弦勁。邪勢鬱於氣分,不汗化達,宜疏解法,侯政
柴胡(六分) 淡豆豉(一錢半) 牛蒡子(三錢) 桔梗(一錢) 葛根(一錢半) 瓜蔞皮(三錢) 炒枳殼(一錢半) 杏仁(三錢)
覆:得汗之後,邪勢不解,煩渴少寐,脈數舌乾。伏邪未清,津液養傷,法當先宜清解為要。
川連(三分) 花粉(二錢) 淡芩(一錢半) 連翹(一錢半) 知母(二錢) 蘆根(四分) 葛根(一錢半) 枳殼(一錢半) 鬱金(一錢) 山梔(一錢半) 竹茹(四分)
(案6)邪陷劫津,舌紅生刺,最防內閉神昏,急宜滋補。
犀角(一錢) 鮮生地(一兩) 丹皮(二錢) 鬱金(一錢) 元參(二錢) 茅根(四錢) 花粉(二錢) 鮮石斛 連翹(一錢半) 知母(二錢) 竹茹(四分)
(案7)濕熱傷陰,舌紅脈數。仿玉女煎法。
鮮生地(一兩) 丹皮(二錢) 生芍(一錢半) 知母(二錢) 連翹(一錢) 生石膏(三錢) 花粉(二錢) 麥冬(二錢) 甘草(五分) 蘆根(四錢)
(案8)濕邪留戀,汗出不解,陰虧液傷,治以滋補。
鮮石斛(三錢) 炙鱉甲(四錢) 生白芍(一錢半) 知母(二錢) 陳皮(一錢) 冬桑葉(一錢半) 穭豆衣(二錢) 生米仁(三錢) 牡丹皮(三錢) 花粉(二錢) 竹茹(四分)
(案9)濕邪內陷,四肢厥逆,想熱深厥亦深也。頃診六脈沉數,譫語神昏,大便三候不解,乃病久元虛,邪歸胃腑,甚為辣手重疾,勉擬陶氏黃龍湯法。以圖幸攻。附方 政用
厚朴(一錢) 制軍(一錢) 元明粉 枳殼(一錢) 甘草(五分) 參鬚(一錢) 歸身(二錢) 全瓜蔞(三錢) 桔梗(一錢)
(案10)冬溫乘陽虛而發,身熱不得汗解,脘悶咳逆,舌白脈弦。邪郁表分,尚未施張,法當治以辛散。
荊芥(一錢半) 淡豆豉(一錢半) 連翹(一錢) 陳皮(一錢) 枳殼(一錢半) 葛根(一錢半) 牛蒡子(三錢) 桔梗(一錢) 杏仁(三錢) 姜衣(四分)
(案11)暑濕傷其氣分,脘悶腹痛,上吐下瀉,四肢厥冷,舌膩脈微。此霍亂之候,理用正氣法。
藿香(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瓜蔞皮(三錢) 赤苓(三錢) 厚朴(一錢) 廣皮(一錢) 白蔻仁(三分) 六一散(三錢) 干省頭草
(案12)身熱頭脹,脘悶煩渴,暑邪傷氣,當清上焦。
香薷(一錢) 白蔻殼(一錢) 六一散(二錢) 赤苓(三錢) 連翹(一錢半) 藿香(一錢半) 大豆卷(二錢) 金銀花(一錢) 杏仁(三錢) 省頭草 荷葉(一角)
(案13)暑風傷肺,發熱汗少,頭脹咳嗆,舌布白苔。脈左弦數。此屬閉暑之候,姑擬辛解。
香薷(一錢半) 桔梗(一錢) 枳殼(一錢半) 藿香(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荊芥(一錢半) 陳皮(一錢) 杏仁(三錢) 荷葉(一角)
(案14)暑風外襲,身熱頭疼,咳嗆。辛涼解散。
香薷(一錢半) 薄荷(六分) 杏仁(三錢) 連翹(一錢半) 六一散(三錢) 桑皮(一錢半) 桔梗(一錢) 藿香(一錢半) 橘紅(一錢) 絲瓜葉
(案15)脈弦數,暮熱朝涼,汗解渴飲。治從少陽。
青蒿(一錢) 桑葉(一錢半) 丹皮(二錢) 知母(二錢) 綠豆皮(二錢) 鱉甲(四錢) 陳皮(一錢) 石斛(二錢) 花粉(二錢) 鮮佛手(三分)
(案16)瘧來漸晏,邪有入陰之意。脘膈痞結,中焦屢受邪迫,正氣已餒。宜進二和陰陽。
半夏(一錢半) 厚朴(一錢) 知母(一錢半) 草果(七分) 黃芩(一錢半) 烏梅(三分) 花粉(二錢) 薑汁(一匙)
(案17)症屬濕溫,起十餘日,斑點已見,身熱不退,神昏譫語,時見痙象。兼之呃逆,舌不能伸,膩白而渴,大便閉結。表未達而腑氣亦未通。脈左濡浮,右澀,不甚數。凡斑皆濕熱蒸鬱而成。既見而熱不退,逆境也。姑擬此方,以專進之。
人參(一錢) 石膏(四錢) 陳皮(一錢) 羚角(一錢) 全瓜蔞(三錢) 荷葉(一角) 茅朮(一錢半) 小樸(一錢) 升麻(四分) 枳實(一錢) 六一散(三錢) 大麥仁
又 得解後,身熱未淨,仍有譫語,舌苔薄白中焦,素日勞乏,心營本虧,脈左略弦,右大而不攝。邪輕而正不能復,當用滋養。
人參(一錢) 茯神(三錢) 山梔(一錢半) 枳殼(一錢半) 石斛(二錢) 麥冬(二錢) 棗仁(三錢) 全蔞(三錢) 新會(一錢) 薄荷(五分) 荷葉(一角) 燈草(一紮)
(案18)營衛大虧,氣弗交戰,寒多熱少。此營勝衛,當用溫理。
生耆(三錢) 桂枝(四分) 當歸(二錢) 陳皮(一錢) 生術(一錢半) 防風(一錢半) 白芍(一錢半) 茯苓(三錢)陰水、陽水二煎。
(案19)風邪化熱鬱於太陽,陽明身熱,咳嗆,唇燥而腫,脈形浮濡。擬用清泄。
薄荷(六分) 防風(一錢半) 象貝(三錢) 花粉(二錢) 生甘草(五分) 山梔(一錢半) 橘紅(一錢) 石膏(四錢) 杏仁(三錢) 冬桑葉(一錢半)
(案20)素體中虛,近感暑濕,中焦阻滯,起患寒熱,經旬不退,甚則嘔逆,舌光而干,飲不解渴,肢節酸楚,時或譫語,三陽俱見,邪郁尚未透達,胸悶不舒,食冷則不安,此非實熱,其舌光亦非陰虧,由中阻氣不上乘也,左脈見弦。擬用疏中,參以泄表,加人參以助氣機。
人參(一錢) 柴胡(六分) 新會(一錢) 廣藿(一錢半) 六一散(三錢) 中樸(一錢) 香茹(六分) 茯神(三錢) 鮮斛(一錢) 冬瓜皮(三錢) 荷葉(一角)
(案21)暑濕侵脾,蒸郁成熱,中陽不運,氣不達邪,體軟色黃,四肢不能運動,身熱淹久,汗出發疹,仍不退涼。舌薄白而大,右脈浮大而濡,左大而不弦,熱甚見數。此中焦內閉之象,濕傷脾,傷其氣也,暑亦傷氣,擬以益氣為主,參以疏化。
人參(一錢) 枳殼(一錢半) 中樸(一錢) 茯苓(三錢) 當歸(二錢) 柴胡(六分) 於術(一錢半) 茅朮(一錢半) 山梔(一錢半) 陳皮(一錢) 葛根(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荷葉(一角)
(案22)暑傷氣,濕傷脾,暑為陰邪,濕亦屬陰,蒸郁日久,中陽被遏,身熱見疹,色黃體軟,右脈浮大少力,左部亦滯。外蒸之象,皆浮而實,則中寒不運。急宜益氣,佐以辛溫。
人參(一錢) 乾薑(五分) 茯神(三錢) 當歸(二錢) 新會(一錢) 燈心(一札) 於術(一錢半) 肉桂(三分) 棗仁(三錢) 麥冬(二錢) 澤瀉(一錢半) 沉香片
(案23)暑濕蒸熱,紅白疹,俱郁邪未清,歸於陽明少陽,熱在肌表,中阻而外亦不解,脈數見弦。不可更散,解肌,參用清泄。
薄荷(六分) 生地(四錢) 山梔(一錢半) 青蒿(一錢) 滑石(三錢) 黃芩(一錢半) 連翹(一錢) 石膏(四錢) 蔞皮(三錢) 陳皮(一錢) 赤苓(三錢) 象貝(三錢) 加豆卷、荷葉。
(案24)暑濕之邪,蒸郁成熱,由陽明漸入少陽,身熱不退,疹見未透,脘次痞結,時或譫語,而津液漸虧,舌光脫,脈弦細,右數,恐入厥陰,見昏厥等象。擬用養陰,參以疏化。
人參(一錢) 山梔(一錢半) 麥冬(三錢) 赤苓(三錢) 橘紅(一錢) 益元散(三錢) 柴胡(六分) 石膏(四錢) 枳實(一錢) 建曲(三錢) 川貝(一錢) 荷葉(一角) 蘆根
(案25)病屬濕溫,鬱火蒸熱,邪由陽明歸於少陽,逼入厥陰血分,神昏譫語,舌絳根黃,疹點已見,身熱不退,咽痛咳血,右脈數而有力,左大略濡,津液已虧,恐風動見厥。姑擬清泄。
羚角(一錢半) 山梔(一錢半) 川貝(三錢) 赤苓(三錢) 丹皮(二錢) 石斛(一錢) 橘白(一錢) 元參(二錢) 甘中黃 蘆根 菖蒲
(案26)風溫上受,肺氣不宣,咳嗆音啞,喉痛,頭暈,脈弦,舌白尖紅。法當化邪清金。
牛蒡子(二錢) 馬兜鈴(一錢半) 光杏仁(三錢) 炒知母(一錢半) 新會(一錢半) 象貝母(三錢) 炒紫菀(一錢半) 玉桔梗(六分) 葉蘇梗(二錢) 梗通(八分)
(案27)暑溫挾濕,投辛散,邪未除淨,蘊久,陰分受損,寒起背肢,熱從心熾,久咳痰膩,命門火衰,肺失升降之權,脈數,舌白尖紅。法當和陰潛陽,兼理清化。
酒炒當歸(二錢) 熟附片(七分) 炒枯元地(三錢) 粉丹皮(二錢) 杏仁(三錢) 炒川芎(一錢半) 炮薑炭(三分) 焦白芍(一錢半) 童木通(六分) 紫菀(一錢半)
二十二、雜記
(案1)肝膽鬱熱,擾亂神明,時發多言妄笑,脈來弦勁。擬用苦泄柔鎮,接服養肝清心法。
川連(三分) 飛青黛(一錢) 石決明(四錢) 山梔(一錢半) 細菖蒲(一錢) 半夏(一錢半) 瓜蔞皮(三錢) 炒遠志(一錢) 鬱金(一錢)
接方:
制首烏(三錢) 茯神(三錢) 辰砂拌麥冬(二錢) 半夏(一錢半) 鬱金(一錢) 石決明(四錢) 棗仁(三錢) 生白芍(一錢半) 橘紅(一錢) 竹茹(四分)
(案2)筋痿足廢,胸背凸,已成損疾,藥難奏功。
熟地(六錢) 甘枸杞(二錢) 炙龜板(四錢) 干河車(一錢半) 於術(一錢半) 鹿角霜(四錢) 川斷(二錢) 金狗脊(二錢)
(案3)先後天俱虧,內熱自生,飲食少進。若不加意調養,唯恐延成童怯。
制首烏(三錢) 炙龜板(四錢) 沙參(二錢) 陳皮(一錢) 茯苓(三錢) 地骨皮(二錢) 川石斛(三錢) 山藥(二錢) 半夏(一錢半)
(案4)肌膚燥裂,六脈弦數,血熱外遊。治以滋補。
鮮生地(二錢) 生歸身(二錢) 知母(二錢) 秦艽(二錢) 冬桑葉(一錢半) 生甘草(五分) 生赤芍(一錢半) 丹皮(二錢) 米仁(三錢)
(案5)舌痛出血,兩腮俱紅,神倦多睡,果不思納。知暑邪已輕,氣傷而陰亦未復。仍擬滋補。
人參(一錢) 五味(三分) 生地(四錢) 茯神(三錢) 橘白(一錢) 燈心(一札) 麥冬(二錢) 生耆(三錢) 丹皮(二錢) 棗仁(三錢) 荷葉(一角)
(案6)久患溺血,氣不攝陰。稟體本虛,近感暑邪。身熱多汗,舌紅作渴。右脈浮濡,左較細,並無數象。古人治暑未有不用補者。擬方酌進,參清暑益氣法。
人參(一錢) 麥冬(三錢) 棗仁(三錢) 葛根(一錢半) 新會(一錢) 燈心(一札) 生耆(二錢) 五味(三分) 柏子(一錢半) 滑石(三錢) 荷葉(一角)
(案7)肝主筋,腎主骨。其陰內虧,失於滋養。脈絡不調,時或酸楚,現當夏令,脈細不甚數。擬用滋補。
炒熟地(六錢) 枸杞子(二錢) 知母(二錢) 菟絲(三錢) 木瓜(一錢半) 潞黨參(二錢) 炒歸身(二錢) 杜仲(二錢) 新會(一錢) 胡桃肉(二錢)
(案8)肝陰內虧,少陽火鬱,潮熱淹久,時吐涎痰,脈形浮數,左略弦。參逍遙法。
生地(四錢) 山梔(一錢半) 柴胡(五分) 新會(一錢) 蔞皮(一錢半) 當歸(二錢) 丹皮(二錢) 白芍(一錢半) 枳殼(一錢半) 荷葉(一角)
(案9)血虛生熱,熱生風。長夏濕蒸,風濕皆歸營分,多發㾦瘰。脾主肌肉,肺主皮毛,僅在外形及筋脈。此症尚淺,擬方以養營為主。丸方:
生地(四兩) 獨活(二兩) 秦艽(二兩) 赤苓(三兩) 橘紅(一兩) 蒼耳子(三錢) 首烏(二兩) 當歸(一兩五錢) 川柏(一兩五錢) 丹皮(二兩) 豨薟(一錢半) 海桐皮(二錢)
以阿膠、白蜜烊化搗丸。
(案10)真陰內虧,水不制火,鬱熱內蒸,肛漏潰膿,肢節酸楚,脈數略弦。擬用滋養。
青鹽炒熟地(六錢) 枸杞(二錢) 生耆(二錢) 知母(二錢) 澤瀉(一錢半) 麥冬(二錢) 龜板(四錢) 川柏(一錢半) 橘紅(一錢) 柿蒂餅(三錢)
(案11)木鬱氣阻,虛痰結癭,歸於頷之右偏。此太陰厥陰兼症,急切難效。
香附(三錢) 半夏(一錢半) 橘紅(一錢) 蔞仁(三錢) 枳殼(一錢半) 山梔(一錢半) 川貝(二錢) 浮石(三錢)
加枯草、紫菜。
(案12)營陰素虧,少陽真氣亦弱,虛痰結癭,聚於頷下,舌乾,少陰虛火不潛,脈形濡細。擬用柔劑滋補。
炒生地(四錢) 蛤粉拌阿膠(二錢) 麥冬(三錢) 茯神(三錢) 桑椹子(二錢) 遠志(一錢) 制首烏(三錢) 橘紅(一錢) 元參(二錢) 棗仁(三錢) 夏枯草(一錢半) 荷葉(一角)
(案13)氣與血鬥,血虛者多寒,此症血多於氣,有時作顫,但寒不熱,脈形細。以益氣為主。
冬朮(一錢半) 延胡(二錢) 羌活(一錢半) 歸身(二錢) 艾絨(一錢) 生耆(二錢) 白芍(一錢半) 橘紅(一錢) 枳殼(一錢半) 佛手(五分)
(案14)素體勞乏,加之驚恐入心,營火內耗,君火引動相火,龍雷上升,驟不能制。心生血,靜養為要。
丸方:熟地(八兩) 茯神(三兩) 肉桂(三錢) 歸身(二兩) 新會(一兩) 五味(三錢) 杜仲(三兩) 炙耆(二兩) 棗仁(三兩) 麥冬(二兩) 丹皮(三兩) 龜板(四兩) 澤瀉(一兩五錢) 菟絲(三兩) 黨參(三兩) 遠志(一兩) 川柏(一兩五錢)
以桂元肉、胡桃肉水泛丸。
(案15)氣泛少腹,上衝至心,此屬腎邪,名奔豚。惟真陰素虧,舌紅脫液,左關尺脈弦大不攝。擬用溫納之法。更須靜養為妙。
沉香炒熟地(六錢) 蜜炙遠志(一錢) 菟絲(三錢) 枸杞(二錢) 延胡索(二錢) 肉桂(三分) 鹽水懷膝(一錢半) 川楝(二錢) 澤瀉(一錢半) 胡桃肉(二錢)
(案16)奇脈皆統於肝腎,腎虛則水不生木,肝木不榮,內失滋培,諸脈皆病矣。腎為水精所藏也。氣生精,精化氣,陰非陽不生,肝為木,相火所寄也。必得春溫之氣,方能萌蘖。故治腎當補陰中之陽,然後火不上越,元海歸根;治肝當補血中之氣,然後土不受克,中州鎮定。脈平時漸見沖和氣。動則弦,總帶澀象,擬方 政用
熟地(六錢) 棗仁(三錢) 柏仁(一錢半) 杜仲(二錢) 新會(一錢) 毛角 荔枝核(三枚) 人參(一錢) 牛膝(一錢半) 香附(三錢) 牡蠣(四錢) 澤瀉(一錢半) 龍眼(五枚)
氣覺沖攻,酌加肉桂。
(案17)肺主皮毛,脾主肌肉,營分風濕發於皮肉之間,則為白點,故與臟腑無涉。體營虛,酌進滋培。
生地(四錢) 歸身(二錢) 阿膠(二錢) 前胡(一錢) 赤苓(三錢) 生耆(二錢) 白芍(一錢半) 秦艽(二錢) 獨活(一錢半) 新會(一錢) 瓜皮(三錢)
(案18)肝腎陰虧,少陽虛火蒸痰結癧,發於二項,前曾失血,漸有咳嗆,脈浮濡,不甚數。總屬於虛,酌進培補。
熟地(六錢) 首烏(三錢) 澤瀉(一錢半) 象貝(二錢) 炙耆(二錢) 女貞(二錢) 橘紅(一錢) 茯神(三錢) 桑椹子 地慄 海藻 海蜇
(案19)黃為中央之土正色,脾虛挾濕,真色外現,不甚鮮明,此為陰黃。中無熱象,脈左弦,右濡澀。久恐中滿,擬用溫泄。
冬朮(一錢半) 附子(六分) 桂枝(四分) 澤瀉(一錢半) 木瓜(一錢半) 枳殼(一錢半) 茯苓(三錢) 毛術(一錢半) 桑皮(一錢半) 新會(一錢) 小樸(一錢) 乾薑(五分) 豬苓(三錢) 淡竹葉(一錢半)
(案20)積濕蒸熱,下注於足,起泡潰膿。天氣漸暖,擬用苦泄。
毛術(一錢半) 獨活(一錢半) 豬苓(三錢) 枳殼(一錢半) 茵陳(一錢半) 陳皮(一錢) 川柏(一錢半) 木瓜(一錢半) 赤苓(三錢) 川膝(一錢半) 葛根(一錢半) 冬瓜皮(三錢)
(案21)血不勝濕,流及脈絡,多發濕瘡,脈形見數。涼血為主,參用苦燥。
毛術(一錢半) 當歸(二錢) 川柏(一錢半) 新會(一錢) 豬苓(一錢半) 赤苓(二錢) 生地(四錢) 白蘚(一錢) 五茄(一錢半) 枳殼(一錢半) 獨活(一錢半) 青麟丸
(案22)手腕酸楚,寒邪入絡。當用溫宣。
桂枝(四分) 羌活(一錢半) 薑黃(一錢) 木瓜(一錢半) 紅花(五分) 秦艽(二錢) 當歸(二錢) 陳皮(一錢) 川斷(二錢) 鮮冬藤(五錢)
(案23)積濕入絡,歸於營分,肢節發瘰,脈弦略數。擬用疏理。
毛術(一錢半) 羌活(一錢半) 川柏(一錢半) 茯苓(三錢) 小樸(一錢) 海桐皮(二錢) 忍冬藤(五錢) 生地(四錢) 陳皮(一錢) 秦艽(二錢) 當歸(二錢) 澤瀉(一錢半) 大腹皮(一錢半)
(案24)厥陰氣滯,下焦火鬱。養營為主,參用通利。
生地(四錢) 白芍(一錢半) 車前(三錢) 青皮(一錢) 茯苓(三錢) 當歸(二錢) 山梔(一錢半) 阿膠(二錢) 草梢(五分) 淡竹葉(一錢半)
(案25)積濕下注,足脛發瘰,脈來略弦。參用益氣,使之下達。
毛術(一錢半) 川柏(一錢) 木瓜(一錢半) 豬苓(三錢) 當歸(二錢) 獨活(一錢半) 冬瓜皮(三錢) 生耆(二錢) 防己(一錢半) 牛膝(一錢半) 茯苓(三錢) 陳皮(一錢) 澤瀉(一錢半)
(案26)濕邪潰散,肢節發瘰。脾主肌肉,亦主四末。現當春令,大勢未定,擬用疏理。
毛術(一錢半) 秦艽(二錢) 獨活(一錢半) 苓皮(三錢) 蘚皮(一錢半) 冬瓜皮(三錢) 川柏(一錢半) 小樸(一錢) 澤瀉(一錢半) 豬苓(三錢) 陳皮(一錢)
(案27)濕邪未清,脾虛不勝。其流滯於脈絡者,半已結痂。氣旺則復,酌進培補。
毛術(一錢半) 於術(一錢半) 歸身(二錢) 川膝(一錢半) 獨活(一錢半) 木瓜(一錢半) 忍冬藤(五錢) 生耆(二錢) 川柏(一錢半) 茯苓(三錢) 澤瀉(一錢半) 苡米(三錢) 淡竹葉(一錢半) 新會(一錢)
(案28)伏暑挾濕挾滯,身熱,咽喉漸痛,口膩作惡,目黃溲熱,大便色黑,素有鼻衄之患,昨今兩日,衄血甚多,舌乾苔糙,脈來弦數,近七至,夜不成寐。邪滯化火擾榮,症勢非輕,慎防變幻。方侯 正之
大豆卷(三錢) 連翹殼(三錢) 牡丹皮(一錢半)大貝母(三錢) 赤神麯(三錢) 清寧丸(一錢半) 香青蒿(三錢) 軟白薇(二錢) 西赤芍(二錢) 赤茯苓(三錢)梗通草(一錢) 白茅根(一札)
二十三、噎膈反胃
(案1)納食拒格,甚則吐涎,此係木鬱侮土,氣滯痰凝所致。擬苦泄辛降,以圖寸效。
川連(五分) 乾薑(五分) 半夏(一錢半) 茯苓(三錢) 苦杏仁(三錢) 赭石(三錢) 白芍(一錢半) 橘紅(一錢) 鬱金(一錢)
(案2)脾腎陽衰,納穀不運,脈來沉細。近乎格矣。
黨參(三錢) 白朮(一錢半) 茯苓(三錢) 半夏(一錢半) 赭石(三錢) 肉桂(三分) 益智(一錢半) 白芍(一錢半) 新會(一錢) 炒黃米(一撮)
(案3)納食梗塞,大便艱難,脈來軟弱無力。此係積勞內傷,陽結於上,陰凝於下。是為關格之漸。姑擬溫疏,以圖幸功。
黨參(三錢) 肉桂(三分) 半夏(一錢半) 新會(一錢) 益智(一錢半) 歸身(二錢) 白芍(一錢半) 蓯蓉(一錢半) 杏仁(三錢)
(案4)胸膈作痛,納食塞逆。此氣鬱傷絡也。唯恐成怯。
全福(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新會(一錢) 益智(一錢半) 鬱金(一錢) 赭石(三錢) 白芍(一錢半) 茯苓(三錢) 蘇子(三錢)
(案5)胃中陽虛,納食難化。阻於下口,下不通則返乎上,時或攻衝,肌削色悴。胃陽為氣,胃之陰為汁。氣弱而汁亦槁,恐其成絡。脈澀而濡。擬用溫潤。
檀香炒黨參(三錢) 杞子(二錢) 歸身(一錢半) 懷膝(一錢半) 陳皮(一錢) 茯神(三錢) 肉桂(三分) 柏仁(一錢半) 蔞皮(三錢) 藿香(一錢半) 沉香片(三分) 蜜炙乾姜(五分)
二十四、便血
(案1)陰虛內熱,腸紅脈數。
生地炭(五錢) 炒丹皮(二錢) 炒白芍(一錢半) 炙甘草(五分) 柿餅炭(三錢) 炒槐花(二錢) 廣皮(一錢) 地榆皮(一錢半) 血餘炭(一錢) 茯苓(三錢)
(案2)便後下血,陰絡傷也。
熟地炭(五錢) 萸肉(一錢半) 炒白芍(一錢半) 炙甘草(五分) 茯苓(三錢) 焦白朮(一錢半) 山藥(二錢) 炒地榆(一錢半) 廣陳皮(一錢) 荷蒂(二枚)
(案3)便溏下血,脾腎兩傷也。刻難取效。
黨參(二錢) 煨木香(五分) 炮姜(五分) 白芍(一錢半) 茯苓(三錢) 白朮(一錢半) 北五味(三分) 廣皮(一錢) 炙草(五分) 紅棗(四枚)
(案4)便血過多,脾失健運,神色萎黃,唯恐中滿。擬歸脾法,以圖痊愈。
制於術(一錢半) 煨木香(五分) 川石斛(三錢) 棗仁(三錢) 焦穀芽(三錢) 焦歸身(二錢) 菟絲子(三錢) 遠志肉(一錢) 茯神(三錢) 澤瀉(一錢半)
(案5)素好嗜飲,內戕脾胃,肛翻帶紅,延久不收,此屬氣陷,參補中法。
生耆(二錢) 升麻(三分) 歸身(二錢) 半夏(一錢半) 茯苓(三錢) 黨參(三錢) 柴胡(六分) 白芍(一錢半) 陳皮(一錢) 荷葉(一角)
(案6)凡痔皆由肝腎陰虧,下不能攝,而其部則歸於手陽明大腸。陽明屬乾金,現交燥令,火旺則爍金,水不能制。其脫屬虛,其脹屬熱,脈來浮大。當滋補。
熟地(五錢) 麥冬(二錢) 牡蠣(四分) 澤瀉(一錢半) 杞子(二錢) 茯苓(三錢) 天冬(二錢) 炙耆(二錢) 五味(三分) 川柏(蜜炙,一錢半) 柿餅(二錢) 荷蒂(二枚) 石榴皮(一錢)
煎湯代水。
(案7)腎主二便,胃關在腎,膀胱氣化,亦由命火。腎陰先虛,氣陷下焦,肛痔不收,小便時閉,神倦色黃,脈來浮濡。補納為主。
牡蠣炒熟地(五錢) 山藥(二錢) 杜仲(二錢) 新會(一錢) 澤瀉(一錢半) 萸肉(二錢) 鹽水炒川柏(一錢半) 杞子(二錢) 茯苓(三錢) 胡桃(二錢)
(案8)腎、命二虛,氣不攝陰。肛痔時發,腰節酸楚,脈虛弦不靜。肝、脾之陰皆血,陰絡傷則下行。擬用填補。
丸方:熟地(六兩) 歸身(二兩) 杜仲(二兩) 菟絲(二兩) 杞子(二兩) 阿膠(二兩) 黨參(二兩) 炙耆(二兩) 於術(一兩五錢) 茯神(三兩) 川柏(一兩五錢) 木香(五錢) 山藥(二兩) 五味子(二錢)
蜜丸。
二十五、痿症
(案1)兩足痠軟,六脈浮數無力,症屬骨痿,由陰虛內熱所致。宗虎潛法。
熟地(五錢) 枸杞(二錢) 歸身(二錢) 元武版(四錢) 新會(一錢) 知母(二錢) 川斷(二錢) 杜仲(二錢) 虎脛骨(敲碎,二錢) 川柏(一錢半)
(案2)此筋痿候也,由厥陰鬱熱所致。診左脈弦數。宜清營熱以疏筋。
羚羊片(一錢半) 鮮生地(三錢) 秦艽(二錢) 木瓜(一錢半) 川石斛(三錢) 薏苡仁(三錢) 歸身(二錢)
(案3)足肢痿躄,水虧挾濕也。脾腎調治。
生白朮(一錢半) 鹿角霜(四錢) 川斷(二錢) 杜仲(二錢) 茯苓(三錢) 生米仁(三錢) 木防己(三錢) 歸身(二錢) 木瓜(一錢半) 細桑枝(七錢)
(案4)足痿不用,少履維艱,此肝腎內損也。刻難取效。
熟地(六錢) 元武版(四錢) 虎脛骨(二錢) 川斷(二錢) 杜仲(二錢) 枸杞(二錢) 淡蓯蓉 金狗脊 歸身(二錢)
(案5)四肢不用,脈沉少力,脾腎虛寒也。急宜溫補。
制於術(一錢半) 製附子(七分) 熟地(五錢) 枸杞(二錢) 川斷(二錢) 鹿角霜(四錢) 虎脛骨(二錢) 歸身(二錢) 杜仲(二錢)
(案6)凡氣虛者多寒,土弱則痰濕日積,木亢則風火易動。風痰入絡,氣不能運,此中風痿痹之根。此方常服。丸方:
於術(五錢) 黨參(二兩) 熟地(五兩) 甘菊(一兩) 杞子(二錢) 新會(一兩) 枳殼(一兩五錢) 茅朮(一兩五錢) 當歸(二兩) 懷膝(一兩五錢) 棗仁(三兩) 獨活(一兩五錢)半夏(一兩五錢) 澤瀉(一兩五錢)
症案前述已詳,小施治法,未見輕減,當統全局籌之。病無中立之勢,不退即進。病體至此,已無可進,而何以使之退耶?現在肢節拘攣,肌削膚燥,非特痿痹,並見風象,其血液之枯,已不待言。夫病在筋,經在絡。肝主筋,而所以養肝而舒筋者,惟營血。所以生此營血者,惟胃氣。故曰:陽明為百絡之長也。滋陰而或涉苦寒,先恐礙胃,補氣又恐助熱,惟有選和平中正之品數味,養胃滋肝,以恆力濟之。小效不取,小有不適亦聽之。日計不足,月計有餘,或亦向愈之機也。如欲家給,莫如積財。如圖國裕,莫如務農。姑未必見其利也,積之既久,豐裕之象盈於朝野。又何患診症之不消哉?
生地(四錢) 玉竹(三錢) 川石斛(三錢) 女貞(二錢) 當歸(二錢) 熟地(八錢) 杞子(二錢) 棗仁(三錢) 橘紅(一錢) 桑枝(五錢)
(案7)精關不固,髓虧風動。腰膝無力,陽不交陰也。症屬虛痿,從元陰培補。
熟地(六錢) 棗仁(三錢) 朱茯神(三錢) 歸身(二錢) 柏桑(一錢半) 鱉甲(四錢) 龍齒(二錢) 辰砂拌麥冬(二錢) 石決明(四錢) 湘蓮(七粒)
(案8)肝腎陰虧,筋脈失養。右足酸楚,脈形濡弱,恐其成痿。精不足者,填之以味。
熟地(五錢) 當歸(二錢) 虎骨(二錢) 杞子(二錢) 新會(一錢) 茯苓(三錢) 生耆(二錢) 杜仲(二錢) 川斷(二錢) 懷膝(二錢) 木瓜(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二十六、痹症
(案1)四肢痠痛,由風濕襲入經隧也。此屬痹症。
茅朮(一錢半) 防風(一錢半) 歸身(二錢) 片薑黃(一錢) 桂枝(四分) 羌活(一錢) 秦艽(二錢) 赤苓(三錢)
(案2)風濕入絡,四肢浮腫,痹之漸也。及早圖治。
茅朮(一錢半) 防風(一錢半) 生米仁(三錢) 歸身(二錢) 宣木瓜(一錢半) 防己(一錢半) 赤苓(三錢) 五加皮(一錢半) 川斷(二錢) 細桑枝(七錢)
(案3)陰虛挾濕,兩足腫痛。六脈弦數,病勢非輕。
首烏(三錢) 於術(一錢半) 赤苓(三錢) 黃柏(一錢半) 秦艽(二錢) 防己(一錢半) 米仁(三錢) 萆薢(二錢) 木瓜(一錢半)
(案4)風邪入絡,四肢作痛,此屬痹症。治以宣通。
羚羊片(一錢半) 防風(一錢半) 秦艽(二錢) 木瓜(一錢半) 白蒺藜(三錢) 歸身(二錢) 桂枝(四分) 桑皮(二錢)
(案5)下體痹痛,脈來細軟。此屬水中無火,法當溫補。
熟地(六錢) 鹿角霜(二錢) 杜仲(二錢) 懷膝炭(一錢半) 枸杞(二錢) 金狗脊 川斷(二錢) 歸身(二錢)
(案6)風濕化熱,灼及經絡。遊走脹楚,病名行痹。
桂枝(四分) 石膏(二錢) 防風(一錢半) 羌活(一錢半) 片薑黃(一錢) 歸身(二錢) 秦艽(二錢) 白蒺藜(三錢)
(案7)膻中無陽,氣阻上焦。胸膈作痛,此屬氣痹。右脈濡細,左略滑。培中為主,佐以辛溫。
黨參(二錢) 半夏(一錢半) 棗仁(三錢) 乾薑(五分) 薤白(一錢) 香附(三錢) 白檀香(一錢) 於術(一錢半) 當歸(二錢) 茯苓(三錢) 旋覆(一錢半) 新會(一錢) 蔞皮(三錢)
(案8)氣痹即胸痹也。膻中無陽,上焦不運。脘次作痛,連及於背。脈形濡細。靜為陰,氣聚而痛;動為陽,散而痛止。擬培中陽,參用宣絡。
黨參(二錢) 肉桂(三分) 茯苓(三錢) 當歸(二錢) 乾薑(五分) 全福(一錢半) 於術(一錢半) 新會(一錢) 半夏(一錢半) 枳殼(一錢半) 全蔞(三錢) 檀香(一錢)
(案9)肝腎陰虧,初冬患恙。尚未全復,入春感風兼寒,咳嗆潮熱,咯痰帶血,近更咽痛,厥、少二陰之脈循喉。咳則氣升,陰火隨動。右脈弦而略數,左部濡。久恐延成喉痹。不宜過於清潤,酌進養陰,平時更須靜攝。
青鹽炒熟地(六錢) 川貝(二錢) 玉竹(三錢) 橘紅(一錢) 茯苓(三錢) 甘中黃(五分) 洋參(一錢半) 羚角(一錢半) 川斛(三錢) 元參(二錢) 丹皮(一錢) 桑葉(一錢半) 枇杷葉(二片)
(案10)脾胃氣虛,痰濕素積,入夏外感暑濕鬱蒸,發熱隨起,咽痛,近入厥陰之絡。兩足酸楚,艱於舉動。膚色及目俱黃。此屬濕熱,左脈略弦,右較大,重按見澀。恐其成痹,姑擬輕劑宣理。
毛術(一錢半) 枳殼(一錢半) 川柏(一錢半) 羌活(一錢半) 靈仙(二錢) 忍冬藤(五錢) 桑枝(五錢) 當歸(二錢) 木瓜(一錢半) 茯苓(三錢) 萆薢(一錢半) 陳皮(一錢) 川牛膝(一錢半)
又方 濕邪入絡則氣不達,即寒濕亦化為熱矣,素體多濕,兼受外感,脾弱不勝,下歸於足。所謂風寒濕三氣合為痹也。此為培土宣絡為主。
於術(一錢半) 桂枝(四分) 羌活(一錢半) 靈仙(二錢) 川膝(一錢半) 茯苓(三錢) 忍冬藤(五錢) 毛術(一錢半) 木瓜(一錢半) 當歸(二錢) 秦艽(二錢) 半夏(一錢半) 陳皮(一錢) 桑枝(五錢)
二十七、三消
(案1)陰虧陽亢,嘔呃煩渴,此屬上中消之候。從肺胃主治。
生石膏(四錢) 炒知母(二錢) 川石斛(三錢) 麥冬(二錢) 甘草(五分) 生白芍(一錢半) 沙參(二錢) 地骨皮(二錢) 丹皮(二錢) 蘆根一兩
(案2)金不生水,津液兩虧,三消之症也已具。脈大而濡。專主滋補。
熟地(六錢) 黨參(二錢) 麥冬(二錢) 玉竹(二錢) 生地(四錢) 橘紅(一錢) 五味(五分) 知母(二錢) 生草(五分) 糯米(一撮)
(案3)勞乏內傷,氣不生陰,體軟色黃,消渴引飲,脈形弦緊。益氣為主。
生耆(二錢) 黨參(二錢) 杞子(二錢) 鹿霜(三錢) 附子(六分) 茯苓(三錢) 冬朮(一錢半) 杜仲(二錢) 橘紅(一錢) 木香(五分) 澤瀉(一錢半) 紅棗(四枚)
(案4)上下二消,系氣不化津,陰不生氣。當用肺腎。
熟地(六錢) 甘草(五分) 山藥(三錢) 知母(二錢) 百合(二錢) 生地(四錢) 萸肉(二錢) 牡蠣(四錢) 麥冬(二錢) 蔗汁(乙瓢)
(案5)久痢中虛,五志之火上升,善飢時納。恐成除中,大劑補氣。
於術(八兩) 黨參(一斤) 綿耆(八兩)
煎膏,飢時化服。
(案6)病久必虛,最重在脾腎二臟。脾主中州,虛則傳化失宣,五志之火內動,善飢能納。腎為命門陰陽之橐籥,下關不固,無以藏精而納氣。善飢一症,既以大劑參朮膏服之,漸效矣。而水火不甚,至神魂飛越,則非尋常虛症可比。擬從心肝腎滋攝,漸得安適,則敦復之吉也。
熟地(六錢) 棗仁(三錢) 龍齒(五錢) 遠志(一錢) 牡蠣粉拌鹿角霜(二錢) 人參(一錢) 茯神(三錢) 杞子(二錢) 山藥(二錢) 湘蓮肉(七粒) 胡桃(二錢)
二十八、不寐
(案1)陽下交陰,寤不成寐,飲食日減,脈來弦數。暫用半夏瀉心法。
川連(三分) 茯神(三錢) 石決明(四錢) 麥冬(三錢) 半夏(一錢半) 棗仁(三錢) 新會皮(一錢) 遠志(一錢)生甘草(四分) 加竹茹(四分)
(案2)夜不成寐,時或驚悸,此由深里鬱結,陰不戀陽也。治以苦辛佐用。
川連(三分) 茯神(三錢) 石決明(四錢) 麥冬(二錢) 柏子霜(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棗仁(三錢) 橘紅(一錢) 鬱金(一錢)
復:制洋參(一錢半) 茯神(三錢) 煅龍齒(四錢) 鬱金(二錢) 辰砂拌麥冬(二錢) 制首烏(三錢) 棗仁(三錢) 柏子霜(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細菖蒲(一錢半)
(案3)心煩頭暈,寤不成寐,五火內熾也。診左脈弦大。治以苦泄。
川連(三分) 茯神(三錢) 石決明(四錢) 白芍(一錢半) 龍膽草 竹茹(四分) 半夏(一錢半) 棗仁(三錢) 山梔(一錢半) 鬱金(一錢半) 青橘葉
(案4)營液內虧,血不養肝,木火爍金,咳嗆音啞。肝藏血,血少則外不能與衛和,故潮熱。夜寤則魂藏於肝陰,虛火旺,魂不安矣,故少寐。而神或惝恍,色黃肌削,脈濡不甚數。現當夏令,恐其加劇,擬靜滋攝。
牡蠣炒熟地(六錢) 茯神(三錢) 元參(二錢) 麥冬(二錢) 川貝(二錢) 枇杷葉(二片) 洋參(一錢半) 棗仁(三錢) 丹皮(二錢) 橘白(一錢) 金斛(三錢) 桑葉(一錢半)
(案5)向患夢瀉去精,過入夏來時熱之後,至今不能寐,心跳不安。心藏神,肝藏魂,夜臥則魂藏於肝,離坎不交,陽弱而陰無所麗,脈形濡弱。法當以陽引陰,姑擬數味,以覘進止。
熟地(六錢) 茯神(三錢) 龜板(四錢) 丹參(二錢) 橘紅(一錢) 鹿角霜(二錢) 萸肉(二錢) 棗仁(三錢) 桂心(三分) 遠志(一錢) 知母(二錢) 龍眼肉(五枚)
二十九、癇症
(案1)癇頻發,心悸脈數。由肝鬱氣亂使然。先清後補。
羚羊角(一錢半) 白蒺藜(三錢) 半夏(一錢半) 茯神(三錢) 細菖蒲(一錢) 石決明(四錢) 鬱金(三錢) 辰砂拌麥冬(二錢) 棗仁(三錢)
(案2)肝膽鬱熱,膈張神昏,六脈弦緊。惟恐癇厥。
川連(三分) 白蒺藜(三錢) 半夏(二錢) 茯神(三錢) 新會皮(一錢) 石決明(四錢) 鬱金(一錢) 鉤鉤(三錢) 山梔(一錢半)
(案3)素體氣虛,脾胃不足,自因心悸,心膽虛怯,近乎癇症。由陽虧陰盛,脾竅不靈,中樞不能健運。脈虛弱。擬用通陽。
黨參(四錢) 肉桂(三分) 乾薑(三分) 棗仁(三錢) 遠志(一錢) 龍眼肉(十枚) 於術(一錢半) 附子(八分) 橘紅(一錢) 茯神(三錢) 當歸(二錢) 澤瀉(一錢半)
(案4)脾陽虛而心營亦耗,時或神昏,近癇症之象,脈來濡澀。培補為主,參用開泄。
川連(三分) 半夏(一錢半) 乾薑(五分) 茯神(三錢) 龍眼肉(七枚) 於術(一錢半) 歸身(二錢) 橘紅(一錢) 棗仁(三錢) 丹參(七錢)
三十、胃脘
(案1)脾陽中虛,兼受木克,脘次作脹,時有寒熱,色黃脈弦。恐其中滿。
當歸(二錢) 香附(三錢) 艾絨(一錢) 楂炭(二錢) 藿香(一錢半) 玫瑰花(二朵) 白芍(一錢半) 柴胡(六分) 陳皮(一錢) 赤苓(三錢) 荷葉(一角)
(案2)暑邪挾濕,脘次作脹,右脈見緊。當用疏化。
茅朮(一錢半) 葛根(二錢) 山梔(一錢半) 赤苓(三錢) 陳皮(一錢) 土藿(三錢) 小樸(一錢) 半夏(一錢半) 香茹(六分) 神麯(三錢) 腹皮(一錢半) 荷葉(一角)
(案3)脘次結痛,連及腰脊。肝鬱侮土,兼入奇脈,素體多濕,脈來弦緊,右澀。擬用溫宣。
茅朮(一錢半) 歸身(二錢) 乾薑(五分) 茯苓(三錢) 桂枝(五分) 佛手(五分) 香附(三錢) 半夏(一錢半) 枳殼(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陳皮(一錢)
(案4)素患脫肛,系氣陰兩虧,下不能攝。近兼脘次作痛,服藥後,中焦通而漸及下焦。其為厥陰氣滯無疑。脈右尚和,左部略見弦象。擬從下焦滋納。
沉香炒熟地(六錢) 枸杞(二錢) 山藥(二錢) 大茴(一錢) 茯神(三錢) 九香蟲(三分) 肉桂炒白芍(一錢半) 菟絲(三錢) 炙草(五分) 鬱金(一錢) 棗仁(三錢)
(案5)胃為艮土,土受木克,脘次作痛,甚則嘔逆。時發時止,此次較前為劇。脘滿作痛,食入即嘔,嘔多痰稠,此胃汁也。現差平復,惟中悶少納。大便堅結,胃陽虛而陰亦耗矣。右脈濡澀,左虛弦,少衝和之象。急宜培補溫潤為主,佐以辛甘。
檀香炒熟地(一錢) 當歸身(二錢) 茯神(三錢) 新會(一錢) 鬱金(一錢) 杜仲(二錢) 杞子(二錢) 蜜炙乾姜(五分) 棗仁(三錢) 香附(三錢) 懷膝(一錢半) 桂元(五枚)
(案6)木鬱氣滯,脘腹作痛,連及脅背,所謂肝痛無定處也。脈來見弦。宣絡為主。
黨參(二錢) 吳萸(三分) 乾薑(五分) 柴胡(六分) 木香(五分) 佛手(五分) 香附(三錢) 桂枝(四分) 歸尾(一錢半) 陳皮(一錢) 茯苓(三錢) 穀芽(三錢)
(案7)胃陽中虛,虛則多寒,脘痛嘔酸,積年已久,曾經吐瘀二次。胃主納而化在脾,木托根於土,土衰則邪亢,而必致侮中。右脈濡弱無力。中年不應火衰,皆寒濕所傷耳。擬用溫補。
檀香炒黨參(二錢) 歸尾(一錢半) 茯神(三錢) 新會(一錢) 半夏(一錢半) 秫米(三錢) 杞子(二錢) 乾薑(五分) 於術(一錢半) 甘草(五分) 穀芽(三錢)
(案8)脘次作痛,連及背脊,甚則嘔酸,肝邪犯胃也。治以辛通。
半夏(一錢半) 乾薑(五分) 瓜蔞皮(三錢) 茯苓(三錢) 延胡(二錢) 陳皮(一錢) 炒白芍(一錢半) 鬱金(一錢)
(案9)肝鬱化火犯胃,脘痛內熱。治以辛通苦泄。
川連(三分) 川楝子(二錢) 石決明(四錢) 半夏(一錢半) 鬱金(一錢) 山梔(一錢半) 炒延胡(二錢) 生白芍(一錢半) 陳皮(一錢) 橘葉
(案10)胃脘作痛,痛久入絡,近兼咳嗆,惟恐失血。
歸鬚(二錢) 石決明(四錢) 瓦楞子(三錢) 蘇子(三錢) 新絳絨(五分) 延胡(二錢) 川楝子(二錢) 鬱金(一錢) 橘紅(一錢) 桃仁(三錢)
(案11)頻發脘痛,嘔吐涎沫,陽微濁逆也。理宜治以辛溫,俾得陽通濁降,庶可向安。
半夏(一錢半) 吳萸(三分) 良薑(四分) 益智仁(五錢) 陳皮(一錢) 桂枝(四分) 茯苓(三錢) 白蔻仁(一錢半)
(案12)胃痛食減,脈來細軟,中陽失運也。治以溫通。
白朮(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焦歸身(二錢) 乾薑(五分) 炒白朮(一錢半) 陳皮(一錢) 茯苓(三錢) 益智仁(一錢半) 香附(三錢) 炒砂仁(三分)
(案13)胃脘久痛,飲食減少,陽氣失運也。當此陽微,必須溫補。
黨參(二錢) 茯苓(三錢) 肉桂(三分) 鬱金(一錢) 益智仁(一錢半) 於術(一錢半) 乾薑(五分) 白芍(一錢半) 甘草(三分)
(案14)中脘脹痛頻發不已。此必有痰瘀阻滯胃絡。暫用疏通。
瓜蔞皮(三錢) 半夏(一錢半) 鬱金(一錢) 延胡(二錢) 瓦楞子(三錢) 蘇子(三錢) 白芍(一錢半) 橘紅(一錢)
(案15)肝陽逆犯胃絡,中脘作痛。治以苦泄辛降。
川楝子(二錢) 延胡(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瓜蔞皮(三錢) 山梔(一錢半) 石決明(四錢) 白芍(一錢半) 陳皮(一錢) 鬱金(一錢) 橘葉
三十一、腹痛
(案1)客寒犯胃,腹痛不止。法當辛通。
厚朴(一錢) 乾薑(五分) 半夏(一錢半) 瓜蔞皮(三錢) 木香(五分) 吳萸(三分) 廣皮(一錢) 白蔻仁(三分)
(案2)腹痛脈微,陽氣衰也。法當溫理。
制白朮(一錢半) 益智仁(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炮姜(五分) 肉桂(三分) 木香(五分) 廣皮(一錢) 炙草(五分)
(案3)宿痞侮中,腹痛作瀉,飲食難運。當用溫通。
茅朮(一錢半) 附子(七分) 大腹絨(一錢半) 赤苓(三錢) 白朮(一錢半) 炮姜(五分) 廣木香(五分) 廣皮(一錢) 砂仁末(三分)
(案4)胸腹作痛,由絡瘀所阻。法當治以辛通,通則不痛也。
歸鬚(二錢) 瓦楞子(三錢) 桂枝(四分) 鬱金(一錢半) 絳絨(五分) 桃仁(三錢) 瓜蔞皮(一錢) 陳皮(一錢) 枳殼(一錢半) 延胡(二錢)
(案5)腹痛畏寒,陽微濕困也。當用平胃合理中怯。
毛術(一錢半) 廣皮(一錢) 熟附(六分) 半夏(一錢半) 厚朴(一錢) 桂枝(四分) 炮姜(五分) 赤苓(三錢)
(案6)下午繞臍腹痛,上逆噯氣,此木強侮土也。莫作輕視。
沉香炒熟地(四錢) 於術(一錢半) 熟附子(六分) 炮姜(五分) 半夏(一錢半) 紫石英(三錢) 廣皮(一錢) 白芍(一錢半) 鬱金(一錢)
(案7)中虛挾濕,腹痛多痰。
生術(一錢半) 半夏(一錢半) 藿梗(一錢) 瓜蔞皮(三錢) 蘇子(三錢) 厚朴(一錢) 陳皮(一錢) 川斛(三錢) 赤苓(三錢)
(案8)肝腎陰虧,下焦不攝。向患肛痔,近兼腹痛。此肝木失養,厥陰氣滯所致。脈來弦細,當用溫納。
熟地(六錢) 萸肉(二錢) 杜仲(二錢) 香附(三錢) 歸身(二錢) 胡桃肉(二錢) 肉桂(三分) 杞子(二錢) 牡蠣(四錢) 新會(一錢) 澤瀉(一錢半)
(案9)絡瘀漸通,下焦氣滯。腹中微通,納食未旺。中虛木槁,培土為主,參用溫疏。
熟地(六錢) 棗仁(三錢) 香附(三錢) 吳萸(三分) 懷膝(一錢半) 胡桃肉(二錢) 黨參(二錢) 歸身(二錢)延胡(二錢) 澤瀉(一錢半) 木香(五分) 新會(二錢)
(案10)繞臍腹痛,時或便泄。下焦為厥陰之部,而腹又任脈所繫。寒濕滯氣,木鬱不達。脈左弦細,右澀。擬用溫疏。
冬朮(一錢半) 吳萸(三分) 延胡(二錢) 青皮(一錢) 山楂(三錢) 香附(三錢) 木香(五分) 炮姜(五分) 白芍(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玫瑰花(二朵) 橘葉
(案11)素體心形並勞,脾陽先虧,氣從下陷,外受暑,腹痛便溏,兼之脫肛,色黃而浮,脈形濡弱不振。擬補火生土,清升則濁自降。
人參(一錢) 炙耆(三錢) 茯苓(三錢) 新會(一錢) 木香(五分) 荷蒂(二枚) 於術(一錢半) 附子(七分) 羌活(一錢半) 柴胡(七分) 杞子(二錢) 椒目(四分)
(案12)厥陰氣滯,專歸下焦,繞臍腹痛,脈數略弦,此木邪歸於本部而不侮土者。擬用宣達。
黨參(二錢) 吳萸(三分) 姜連(四分) 柴胡(七分) 木香(五分) 香附(三錢) 白芍(一錢半) 延胡(二錢) 茯苓(三錢) 橘紅(一錢) 玫瑰(二朵)
(案13)繞臍腹痛,厥陰氣滯,則下焦蒸熱,水道又不能滲濕。擬方專主培補。
黨參(二錢) 木香(五分) 吳萸炒川連(三分) 歸尾(一錢半) 炒延胡(二錢) 柴胡(六分) 香附(三錢) 茯苓(三錢) 澤瀉(一錢半) 楂炭(三錢) 新會皮(一錢) 玫瑰(二朵)
三十二、腰痛
(案1)內熱腰痛,虛損之漸也。莫作輕視。
制首烏(三錢) 銀柴胡(一錢) 懷山藥(二錢) 丹皮(二錢) 川斷(二錢) 炙鱉甲(四錢) 左秦艽(二錢) 金狗脊(一錢) 歸身(二錢)
(案2)腰痛脈虛,腎陽不足也。當用溫補。
熟地(六錢) 杜仲(二錢) 歸身(二錢) 鹿角霜(三錢) 胡桃肉(二錢) 川斷(一錢) 杞子(二錢) 蒺藜(三錢) 金狗脊(一錢)
(案3)腰背作痛,少腹結瘕,下焦陽氣不運也。法當溫補,佐以宣通。
熟地(六錢) 杞子(二錢) 歸身(二錢) 紫石英(三錢) 小茴香(一錢) 於術(一錢半) 熟附(六分) 蓯蓉(一錢半) 金狗脊(一錢)
(案4)腰痛日昏,肝腎並虧也。法當養陰。
首烏(三錢) 丹皮(二錢) 石決明(四錢) 穭豆衣(一錢) 冬桑葉(一錢半) 枸杞(二錢) 蒺藜(三錢) 女貞子(二錢) 炙龜板(四錢)
三十三、頭痛
(案1)頭汗畏風,不時作痛。乃衛陽虛而營陰損也。宜表裡兼顧。
生耆(二錢) 枸杞(三錢) 女貞子(二錢) 甘菊(一錢) 穭豆衣(一錢半) 首烏(三錢) 白芍(一錢半) 煅牡蠣(四錢) 茯神(三錢)
(案2)氣血俱虛,畏風頭汗。此痛根深也,刻難取效。
生地(二錢) 阿膠(二錢) 白芍(一錢半) 女貞子(三錢) 茯神(三錢) 熟地(四錢) 歸身(二錢) 甘菊(一錢) 煅牡蠣(四錢)
(案3)肝陽化風上冒,頭巔作痛。宜以柔劑養之。
制首烏(三錢) 歸身(二錢) 白芍(一錢半) 甘菊(一錢) 生鱉甲(四錢) 丹皮(二錢) 柏子霜(一錢半) 牡蠣(四錢) 冬桑葉(一錢半)
(案4)腹痛膈脹,少腹瘀熱也。治以清疏。
柴胡(六分) 山梔(一錢半) 赤芍(一錢半) 瓜蔞皮(三錢) 木通(一錢) 連翹(一錢半) 鬱金(一錢) 陳皮(一錢) 石決明(四錢)
(案5)暑風蒸熱,歸於陽明少陽之部。頭痛右偏,目亦而小,脈形浮濡。擬用輕劑涼泄。
薄荷(六分) 青蒿(一錢) 橘紅(一錢) 赤芍(一錢半) 桑葉(一錢半) 白蒺藜(三錢) 羚角(一錢半) 山梔(一錢半) 生草(一錢半) 鉤鉤(四錢) 荷葉(一角)
(案6)頭風時發,由偏及正。其發每在深秋,秋風多寒,由太陽外風引動內風。肝陽上越,風必兼火。此方專主清泄,發時服。
薄荷(六分) 川芎(一錢) 橘紅(一錢) 生草(五分) 防風(一錢半) 酒當歸(二錢) 生薑(二片) 羌活(一錢半) 柴胡(六分) 桂枝(四分) 枳殼(一錢半) 麥芽(三錢) 白蒺藜(二錢) 蔥頭(二枚)
又丸方:
肝主風,巽之象也。脾虛則土弱,營液少則失養。外風牽引內風隨動,脈來濡澀。擬方培補,常服取效。
於術 歸身 甘菊 羌活 新會 於肉 川芎 熟地 首烏 牡蠣 茯神 香附 杜仲 山藥 杞子 胡桃
(案7)腎為坎,肝為巽。坎水滋木,虛則木失養而風火妄動,外風引之,頭風時發,連及脈絡則肢節痠麻。左脈弦細,尺脈右浮大而濡。此方擬用宣泄。
羌活(一錢半) 薄荷(六分) 羚角(一錢半) 枳殼(一錢半) 川芎(一錢) 茯苓(三錢) 冬藤(五錢) 當歸(二錢) 荊芥(一錢半) 橘紅(一錢) 蒺藜(一錢半) 秦艽(二錢) 桂枝(四分) 生薑(二片)
(案8)血不養肝,邪亢侮中,脘次時發脹,現在平復,惟衝脈失調,時或衍期,風動頭痛,脈來弦細而緊,營不貫於中也。擬用滋養。
人參(一錢) 茯神(三錢) 白芍(一錢半) 沉香炒 生地(四錢) 甘菊(一錢) 當歸(二錢) 棗仁(三錢) 杜仲(二錢) 鬱金(一錢) 龍眼(五枚) 玫瑰(二朵)
三十四、眩暈
(案1)頭暈脈滑,內風挾痰也。肝胃同治。
羚羊角(一錢半) 天麻(一錢半) 鉤鉤(四錢) 川貝(二錢) 石決明(四錢) 橘紅(一錢) 杏仁(三錢) 麥冬(二錢)
(案2)肝風犯胃,頭暈嘔惡。
法半夏(一錢半) 陳皮(一錢) 白蒺藜(三錢) 黑山梔(一錢半) 石決明(四錢) 白芍(一錢半) 川石斛(三錢) 白茯苓(三錢)
(案3)頭暈耳鳴,六脈弦滑,乃肝火挾濕兼痰為患。先清後補。
制首烏(三錢) 半夏(一錢半) 白蒺藜(一錢半) 黑山梔(一錢半) 石決明(四錢) 橘紅(一錢) 甘菊(一錢) 茯苓(三錢) 冬桑葉(一錢半)
(案4)陰虧陽亢,頭暈耳鳴。
厚生地(五錢) 丹皮(二錢) 甘菊花(一錢半) 鉤鉤(一錢半) 桑葉(一錢半) 石決明(四錢) 白芍(一錢半) 黑穭豆(二錢) 茯神(三錢)
(案5)肝火挾痰,頭暈嘔惡,上盛下虛,惟恐跌僕。
羚羊角(一錢半) 陳皮(一錢半) 白蒺藜(一錢半) 山梔(一錢半) 懷膝炭(一錢半) 石決明(四錢) 半夏(一錢半) 明天麻(一錢半) 茯苓(三錢)
(案6)頭暈自汗,六脈弦軟,此陽不戀陰也。法當培補。
懷熟地(六錢) 杞子(二錢) 茯神(三錢) 陳皮(一錢) 牡蠣(四錢) 制於術(一錢半) 天麻(一錢半) 棗仁(三錢) 五味(三分)
(案7)煩勞頭暈,六脈軟細。此屬水不涵木,厥陰化風。當從肝腎圖治。
懷熟地(六錢) 歸身(二錢) 甘菊花(一錢) 龜板(四錢) 橘白(一錢) 桑葉(一錢半) 枸杞子(二錢) 白芍(一錢半) 煅牡蠣(四錢) 牛膝(一錢半) 茯神(三錢)
(案8)心生血,血為離火所化,非溫不生,血少則肝失養而膽亦怯,左脈虛弦。營不貫於中也。仍參養營法。
懷熟地(六錢) 杜仲(二錢) 茯神(三錢) 丹參(二錢) 歸身(二錢) 遠志(一錢) 制於術(一錢半) 桂心(三分) 棗仁(三錢) 香附(三錢) 橘白(一錢) 龍眼(五枚)
(案9)木托根於土,土不制水則亦不得安矣。眩暈肉瞤,兼挾瀉龍雷之火上升,其象為震。參真武法,以宣北方,佐以豁痰熄風。
人參(一錢) 附子(六分) 杞子(二錢) 甘菊(一錢) 茯神(三錢) 於術(一錢半) 白芍(一錢半) 橘紅(一錢) 炙草(五分) 湘蓮(七粒)
(案10)肝陰內虧,虛風上擾,時發胸膈不舒,脈見虛弦。內風之動必因外風。此症難許脫根,平日當以養營為主。
生地(四錢) 菊花(一錢) 羌活(一錢半) 茯苓(三錢) 阿膠(二錢) 當歸(二錢) 棗仁(三錢) 蒺藜(三錢) 新會(一錢) 胡桃(二錢)
(案11)肝脾二虛,氣弱則頑痰不化,虛風妄動,眩暈發厥,隨時發作,脈濡澀,中無實火。培土為主,參用開泄。
黨參(二錢) 半夏(一錢半) 蒺藜(三錢) 枳殼(一錢半) 天麻(一錢半) 白芍(一錢半) 新會(一錢) 羌活(一錢半) 山梔(一錢半) 當歸(二錢) 生薑汁
(案12)土不培木,肝風易動,氣滯則厥,時或眩暈,脈來濡細,左部見弦。平時當滋補肝腎之陰。
人參(一錢) 杞子(二錢) 甘菊(一錢) 歸身(二錢) 茯神(三錢) 決明(四錢) 牛膝(一錢半) 熟地(六錢) 香附(三錢) 遠志(一錢) 橘紅(一錢) 棗仁(三錢) 阿膠(二錢) 胡桃(二錢)
三十五、耳目
(案1)耳鳴目昏,由鬱火上蒙清竅也。治以辛涼輕劑。
羚羊角(一錢半) 白蒺藜(一錢半) 甘菊花(一錢) 連翹(一錢半) 冬桑葉(一錢半) 黑山梔(一錢半) 石決明(四錢) 薄荷梗(一錢) 枯草梗(一錢)
(案2)頭鳴不息,耳竅出水。少陽鬱火上炎所致。
羚角片(一錢半) 白蒺藜(三錢) 懷膝(一錢半) 連翹(一錢半) 龍膽草(一錢) 黑山梔(一錢半) 石決明(四錢) 生草(五分) 枯草(一錢) 鮮荷梗(一角)
(案3)脾胃氣虛,痰濕中積。土薄則木不營,入春以來,虛風易動,時覺耳鳴,脈來浮大,左寸略弦。擬用培補。
於術(一錢半) 棗仁(三錢) 蒺藜(三錢) 懷膝(一錢半) 蒼耳子(一錢) 半夏(一錢半) 茯神(三錢) 甘菊(一錢) 杞子(二錢) 羌活(一錢半)
(案4)氣虛多痰,近兼濕火上升,左耳時鳴。濕屬脾,火屬少陽。脈和。擬方專主清降。
羚角片(一錢半) 白蒺藜(三錢) 半夏(一錢半) 茯苓(三錢) 黑山梔(一錢半) 炒茅朮(一錢半) 橘紅(一錢) 蒼耳子(一錢) 青蔥管(尺許)
(案5)脾虛多濕,木旺動風,風擾濕則上升,左耳時鳴,耳後微覺牽掣,此屬少陽之絡,脈澀,左略弦。從肝脾補攝。
決明炒熟地(六錢) 白蒺藜(三錢) 半夏(一錢半) 歸身(二錢) 茯神(三錢) 懷膝(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於術(一錢半) 甘菊花(一錢半) 橘紅(一錢) 杞子(二錢)秦艽(二錢) 枳殼(一錢半) 胡桃(二錢)
(案6)營虛生熱,兼挾外風,耳鳴時眩,項間發瘰。沖帶不調,肝脾兼治。
生地(四錢) 山梔(一錢半) 茯苓(三錢) 新會(一錢) 荊芥(一錢半) 甘菊(一錢) 阿膠(二錢) 當歸(二錢) 秦艽(二錢) 棗仁(三錢) 獨活(一錢半) 丹皮(二錢) 枳殼(一錢半)
(案7)肝腎陰虧,木火上升,絡熱蒸痰,結核潰膿,右耳出水,頭額多汗,左脈弦數,右略浮現。夏令積濕,亦能蒸熱。仍擬滋補。
浮石炒熟地(六錢) 首烏(三錢) 決明(四錢) 橘紅(一錢) 山梔(一錢半) 澤瀉(二錢) 夏枯草(一錢) 龜板(四錢) 知母(二錢) 丹皮(二錢) 麥冬(二錢) 女貞(二錢) 杞子(一錢半) 冬瓜子(三錢)
三十六、鼻
(案1)鼻竅不通,並多濁涕,由風熱爍腦而液下滲也。症屬鼻淵,法當辛散。
蒼耳子(二錢) 薄荷(六分) 牛蒡子(三錢) 淨連翹(一錢半) 辛夷仁(一錢半) 白芷(八分) 蔓荊子(二錢) 黃丁茶(八分) 荷葉邊
(案2)症屬鼻淵,業經數載。此係膽熱積腦,腦由清竅泄越也。治以滋補。
青蒿(二錢) 桑葉(一錢半) 山梔(一錢半) 紫丁茶(八分) 石決明(四錢) 鱉甲(四錢) 丹皮(二錢) 生草(三分) 夏枯草(二錢)
(案3)頭暈鼻衄,脈來弦數。水虧火旺也。治宜育陰潛陽。
制首烏(三錢) 鱉甲(四錢) 白芍(一錢半) 地骨皮(二錢) 夏枯草(一錢) 懷膝炭(一錢半) 元參(二錢) 丹皮(二錢) 煅牡蠣(四錢) 茅根肉(一錢)
(案4)鼻衄咳嗆,不時頭汗,肝熱鬱也。法當清解。
冬桑葉(一錢半) 丹皮(二錢) 地骨皮(二錢) 麥冬(二錢) 橘紅(一錢) 北沙參(二錢) 杏仁(三錢) 石決明(四錢) 知母(三錢)
(案5)鼻衄大發,六脈弦數。由陰虧陽亢所致。
原地(五錢) 元參(二錢) 女貞子(二錢) 黃柏(一錢半) 炒黑側柏葉(一錢半) 丹皮(二錢) 龜板(四錢) 懷膝炭(一錢半) 知母(二錢) 茯神(三錢)
(案6)膽熱積腦,鼻流穢涕,脈弦數。治以辛涼。
羚羊片(一錢半) 丹皮(二錢) 石決明(四錢) 龍膽草(一錢) 辛夷仁(一錢半) 青蒿(一錢) 苦丁茶(八分) 甘菊花(一錢) 荷葉邊
(案7)陰虛內熱,鼻衄便紅。
生地炭(四錢) 炙鱉甲(四錢) 苡仁(三錢) 茯苓(三錢) 血餘炭(一錢) 炒丹皮(二錢) 炒白芍(一錢半) 廣皮(一錢) 澤瀉(一錢半)
(案8)風燥化熱,從肺入腦。咳嗆有痰,時或帶血,左鼻涕帶綠色,脈澀不甚數,素體勞乏。姑擬清泄。
旋覆花(一錢半) 生地(四錢) 象貝(三錢) 花粉(一錢半) 薄荷(六分) 羚角片(一錢半) 石膏(四錢) 杏霜(三錢) 桑葉(一錢半) 沖蔗汁(乙瓢)
(案9)脾胃營分濕火蒸熱入肺,津液被爍,面主陽明,鼻主脾肺,赤色外見。當涼泄。
生地(四錢) 麥冬(三錢) 赤芍(一錢半) 荊芥(一錢半) 川斛(三錢) 冬瓜子(三錢) 天冬(二錢) 山梔(一錢半) 橘紅(一錢) 茯苓(三錢) 丹皮(二錢) 白茅根(一紮)
(案10)肝腎陰虧,陰火上升,腦熱則流穢涕,脈數而弦,專從下焦滋攝。
熟地(六錢) 麥冬(二錢) 川柏(一錢半) 丹皮(二錢) 甘菊(一錢) 辛夷(一錢) 生地(四錢) 知母(二錢) 首烏(三錢) 蒺藜(三錢) 澤瀉(一錢半) 白芷(一錢)
(案11)陰虧火升,時患鼻淵,腦熱也。脈浮數而動。當從肝腎滋攝。
熟地(六錢) 川柏(一錢半) 牡丹皮(二錢) 龜板(四錢) 萸肉(二錢) 知母(二錢) 穭豆衣(一錢) 女貞(二錢) 懷膝(一錢半) 連格胡桃肉
(案12)肺開竅於鼻,鼻通天氣,火旺則爍金,肺熱鼻塞,脈左弦。陰分本虧,擬用培補。
熟地(六錢) 洋參(一錢半) 玉竹(二錢) 新會(一錢) 胡桃肉(二錢) 萸肉(二錢) 麥冬(二錢) 丹皮(二錢) 知母(三錢) 澤瀉(一錢半)
(案13)脾陰內虧,濕火上升於頭,鼻淵痰熱,鬱於上膈,脈數而弦。養營為主,兼清脾肺。
毛茅(一錢半) 白芍(一錢半) 橘紅(一錢) 茯苓(三錢) 木香(五分) 山梔(一錢半) 女貞(二錢) 丹皮(二錢) 川斛(三錢) 紅棗(四枚)
(案14)肝陰內虧,鼻衄時發,脈形濡細。當用培補。
熟地(六錢) 白芍(一錢半) 橘紅(一錢) 茯神(三錢) 木香(五分) 當歸(二錢) 女貞(二錢) 丹皮(二錢) 川斛(三錢) 紅棗(四枚)
(案15)木火射肺,鬱熱上升,鼻衄多涕。肺竅開於鼻,為天氣。恐其結菌,養陰為主,參用清泄。
熟地(六錢) 麥冬(二錢) 天冬(四錢) 川斛(三錢) 胡桃肉(二錢) 洋參(一錢半) 石膏(四錢) 決明(四錢) 茯神(三錢) 丹皮(二錢)
三十七、咽喉
(案1)咽痛失音,咳痰不爽,左脈弦緊。木火刑金也。仿仲景法。
川連(三分) 麥冬(三錢) 川貝(二錢) 鹽水炒橘紅(一錢) 蜜炙枇杷葉(二片) 阿膠(三錢) 沙參(二錢) 杏仁(三錢) 生雞子黃(一錢) 人中白(一錢)
(案2)咽乾失音,氣分燥也。究因津液虧而無以上供。仿喻氏法。
阿膠(二錢) 麥冬(二錢) 百合(二錢) 北沙參(二錢) 生雞子白(一錢) 桑葉(一錢半) 杏仁(三錢) 橘白(一錢)人中白(一錢) 枇杷葉(二片)
(案3)咽關哽塞,由肝火挾痰所致。
金沸草(一錢半) 蘇子(三錢) 杏仁(三錢) 橘紅(一錢) 天竹黃 石決明(四錢) 桔梗(一錢) 麥冬(三錢) 生甘草(五分)
(案4)咽乾微痛,蒂丁下墜。此肝火上炎,殊非輕恙。
川連(三分) 沙參(二錢) 丹皮(二錢) 人中白(一錢) 青黛(一錢) 麥冬(三錢) 元參(二錢) 甘草(五分) 龍膽草(一錢) 桑葉(一錢半)
(案5)咽生干蛾,腎陰虧而肝陽熾也。法宜清理。
羚角片(一錢半) 丹皮(二錢) 麥冬(二錢) 元參(二錢) 桑葉(一錢半) 飛青黛(一錢) 桔梗(一錢) 知母(三錢) 甘草(五分)
(案6)咽喉痛痹,水不勝火也。治以滋清。
細生地(四錢) 阿膠(三錢) 女貞子(二錢) 麥冬(二錢) 沙參(二錢) 人中白(一錢) 生甘草(五分) 元參(二錢) 丹參(二錢) 生雞子黃(一錢)
(案7)此喉癬各去也,由腎陰虧而肝陽化風。
川連(三分) 元參(二錢) 煅牡蠣(四錢) 阿膠(二錢) 甘草(五分) 懷膝炭(一錢半) 飛青黛 穭豆衣 人中白
臨服化入青鹽三分。
(案8)暑濕蒸熱,咽喉微痛,久而津液被劫,進而兼腐,難於下咽,近乎喉痹,右脈濡數。氣陰並虧,急切難效。
熟地(六錢) 玉竹(二錢) 橘紅(一錢) 百合(二錢) 甘中黃(五分) 麥冬(二錢) 元參(二錢) 茯苓(三錢) 象貝(三錢) 冬瓜子(三錢) 枇杷葉(二片)
三十八、牙
(案1)牙宣不止,由陽明鬱熱使然。仿清胃法。
細生地(四錢) 丹皮(二錢) 知母(二錢) 生草(五分) 活水蘆根(一錢半) 生石膏(四錢) 山梔(一錢半) 白芍(一錢半) 淡芩(一錢半)
(案2)牙痛口乾,脈來弦數,水虧火動也。擬與滋養。
黨參(三錢) 沙參(二錢) 麥冬(二錢) 穭豆衣(一錢) 阿膠(三錢) 丹皮(二錢) 茯神(三錢) 原生地(三錢)
臨服化入青鹽三分。
(案3)齒齦及下唇均屬陽明,熱則動血,右脈數大。當養陰為主,水足制火,則營絡自清。
細生地(四錢) 丹皮(二錢) 茯神(三錢) 生草(五分) 女貞子(二錢) 煨石膏(四錢) 石斛(二錢) 橘白(一錢) 桑葉(一錢半) 旱蓮草(一錢)
(案4)木火上升,必在寅卯二時。今又值寅卯之月,春令漸旺。營液素虧,內失滋養。少陽之脈貫胃,陽明發熱,或受外風,齒齦出血。此方專主清泄。
薄荷(六分) 川斛(三錢) 茯神(三錢) 新會(一錢) 生草(五分) 石膏(六錢) 山梔(一錢半) 防風(一錢半) 歸身(二錢) 桑葉(一錢半)
加料豆衣、燈草。
(案5)血不歸經,在陽明則為牙宣、腸紅,入太陽則為尿血。由氣弱不能通攝也。二足痠軟,兼挾微濕,脈大而略弦。補氣為主。
熟地(六錢) 於術(一錢半) 杞子(二錢) 懷膝(一錢半) 新會(一錢) 胡桃肉(二錢) 生耆(二錢) 當歸(二錢)香附(三錢) 杏霜(三錢) 菟絲(三錢) 茯神(三錢)
(案6)陽明風熱,連及少陽,齒齦腫腐,左耳作痛,當用升散。
薄荷(六分) 升麻(六分) 山梔(一錢半) 橘紅(一錢) 生草(五分) 生薑(二片) 石膏(四錢) 象貝(三錢) 荊芥(一錢半) 元參(二錢) 蔓荊(一錢)
(案7)風濕化熱,歸於陽明,齒齦腫腐。參瀉黃法所詔,土鬱則奪之。
山梔(一錢半) 升麻(四分) 象貝(三錢) 茯苓(三錢) 石膏(四錢) 防風(一錢半) 橘紅(一錢) 川斛(三錢) 甘草(三分) 蘆根(一錢)
(案8)木鬱侮土,脾脹時痛,浮陽上升,齒痛咽塞,奇脈為痛,脈形濡細。擬柔劑滋補。
熟地(六錢) 茯神(三錢) 歸身(二錢) 艾絨(一錢) 黨參(二錢) 棗仁(三錢) 白芍(一錢半) 香附(三錢) 川芎(一錢)
三十九、便閉
(案1)少腹脹痛,二便不通,由肝胃鬱熱所致。治以苦泄。
製大黃(一錢) 川連(三分) 炒懷膝(一錢半) 小生皮(一錢) 川楝子(二錢) 大茴香(一錢) 歸身(二錢) 車前子(二錢) 全瓜蔞(三錢) 川通草(五錢) 煎湯代水
(案2)大便閉結,脈來沉遲,下焦陽氣失運化也。治以溫潤。
熟地(六錢) 枸杞(二錢) 生歸身(二錢) 紫石英(三錢) 廣皮(二錢) 香附(三錢) 蓯蓉(二錢) 郁李仁(二錢) 炒懷膝(一錢半) 松子肉(二錢)
(案3)臟液乾枯,大便燥結。仿東垣通幽法。
原生地(五錢) 郁李仁(二錢) 蓯蓉(一錢半) 柏子仁(一錢半) 原紅花(五分) 黑芝麻(三錢) 炙升麻(四分) 生歸身(二錢) 紫石英(三錢)
(案4)腎為水臟,膀胱為陽水,少腹以下為厥陰之部。水中火動,下不能攝,相火寄專,尿道有阻,脈弦,右澀。滋補為主。
牡蠣炒熟地(六錢) 杞子(二錢) 茯神(三錢) 杜仲(二錢) 川柏(一錢半) 象牙屑(一錢) 於術(一錢半) 山萸肉(二錢) 新會(一錢) 澤瀉(一錢半) 小茴(一錢) 胡桃(一錢)
(案5)腎氣本虛,陰無由化,下焦管攝無權。太陽氣化亦由腎主,虛則通塞不常,小便癃閉,現當夏令,未免暑傷。脈濡右略細。肺腎並理,益氣生陰。
熟地(六錢) 麥冬(二錢) 澤瀉(一錢半) 茯神(三錢) 新會(一錢) 胡桃(二錢) 蓯蓉(一錢半) 鹿膠(二錢) 高麗(一錢) 杞子(二錢) 杜仲(二錢)
(案6)素體勞乏,氣陷下焦,水道召阻,脈形濡細。益氣為主。
生耆(二錢) 黨參(三錢) 澤瀉(一錢半) 羌活(一錢半) 木香(五分) 象牙屑(一錢) 生地(四錢) 車前(三錢) 陳皮(一錢) 山梔(一錢半) 大茴(一錢) 生梢(四分)
四十、疝
(案1)少腹作痛,陰囊脹墜,濕濁下注也。治以溫通。
炒茅朮(一錢半) 桂枝(四分) 赤芍(一錢) 川楝子(二錢) 炒橘核(一錢半) 炒小茴香(一錢) 萆薢(二錢) 青皮(一錢) 廣木香(五分)
(案2)睪丸為腎之外候,下焦虛寒,厥陰氣滯,漸致脹大,並無痛楚,脈濡細。擬用溫疏。
熟地(六錢) 萸肉(二錢) 肉桂(三分) 新會(一錢) 澤瀉(一錢半) 冬朮(一錢半) 茴香(一錢) 川楝(二錢) 白芍(一錢半) 胡桃(二錢) 荔枝核(二枚)
(案3)肝腎本虛,寒滯下焦,童年起患狐疝,時上時下,時或作痛,脈來濡細。溫疏為主。
炒冬朮(一錢半) 生綿耆(二錢) 淡吳萸(三分) 炒小茴香(一錢) 青皮(一錢) 荔枝核(三枚) 焦白芍(一錢半) 製附子(六分) 制香附(三錢) 炒川楝(以刀豆二粒同炒黃揀去)(一錢半) 澤瀉(一錢半)
四十一、汗
(案1)氣虛表弱,不時自汗,仿玉屏風法。
生綿耆(二錢) 炒於術(一錢半) 茯神(三錢) 炙草(五分) 青防風(一錢半) 白芍(一錢半) 棗仁(三錢) 五味(三分)
(案2)陽氣素虛,中氣虛則痰濕日積,表氣虛則衛不固而多汗,素體如此。茲因外感風邪,郁久化熱,由陽明傳及少陽,漸次入里,但熱不寒,入夜為甚。自汗,陽明本症也。譫語為陽明裡症。耳鳴為少陽里症。邪已去表,故不頭痛,恐其傷厥陰,致見昏厥之象。右脈尚和,左脈大而見浮,知為風熱無疑。
葛根(二錢) 山梔(一錢半) 黃皮(一錢半) 豬苓(三錢) 全瓜蔞(三錢) 羚羊(一錢半) 赤苓(三錢) 陳皮(一錢) 半夏(一錢半) 薑汁炒枳實(一錢)
加鮮荷葉一角,另沖人參七分。
又方:
風溫化熱,由陽明傳入少陽之裡,不可用表,乃擬泄清。外熱退則內熱自清。木火無形,故不渴。
照前方加犀角(七分) 酒炒白芍(一錢半) 去葛根、枳實、豬苓,人參(減三分)
又方:
少陽郁邪已解,先擬淡劑,養胃清肝。
鮮荷葉(二片) 鮮石斛(三錢) 鮮藿梗、葉(一錢半) 茯苓(三錢) 橘白(一錢)
沖人參。
又方:
熱勢已退,所有餘邪可用淡滲從小便出,不必清矣,轉過清恐礙胃。惟脾胃本虛,多痰多濕,邪退之後,正氣未能驟復,加之表虛,際此炎令,天氣鬱蒸,汗多不止,自當酌進培補,峻補又恐壅氣,脈浮遲而濡,擬六君法益氣,參用和陰,冀胃納漸增,夜得安寐,日就平復矣。
人參(八分) 半夏(一錢半) 廣藿(一錢半) 陳皮(一錢) 穀芽(三錢) 荷葉(一角) 於術(一錢半) 姜皮(二錢) 苡米(三錢) 白芍(一錢半) 茯苓(三錢)
(案3)脾陽中虛,表氣亦弱,盜汗過多,外不能固,神倦脈濡。專主滋補。
炙黃耆(三錢) 冬朮(一錢半) 新會(一錢) 茯苓(三錢) 官桂(四分) 生棗仁(二錢) 當歸(二錢) 白芍(一錢半) 牡蠣(四錢) 防風根(一錢半) 紅棗(四枚)
(案4)脾胃氣虛,氣即火也,虛則陽弱。脾陽根於命火,表陽根於中氣。症患嘈雜,善飢,腹堅,氣隨火升,發則膚脹,多汗,四末不舉,皆陰盛而陽不能運也,脈澀而弦。治法宜補不宜攻,宜溫不宜涼,擬方培進。
黨參(六錢) 於術(二錢) 棗仁(五錢) 乾薑(七分) 澤瀉(一錢半) 沖沉香(五分) 生耆(五錢) 杞子(三錢) 香附(三錢) 肉桂(四分) 新會(一錢半)
(案5)營液內虧,鬱火時升,潮熱召汗,色赤發瘰,脈形浮數,兼之咳嗆。從肝肺胃三經清理。
生地(四錢) 當歸(二錢) 山梔(一錢半) 茯神(三錢) 川斛(三錢) 象貝(三錢) 棗仁(三錢) 丹皮(二錢) 決明(四錢) 橘紅(一錢) 懷膝(一錢半) 柴胡(一錢) 蔗汁(乙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