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上品001
名稱:人參
性味:甘、微寒 ,無毒。
功能:[1]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
[2]久服輕身延年。
註:陳修園曰:
[1]本經止此三十七字。其提綱云:主補五臟,以五臟屬陰也。精神不安、
魂魄不定、驚悸不止、目不明、心智不足─皆陰虛為陽亢所擾也。
今五臟得甘寒之助,則有定之、安之、止之、明之、開之、益之之效矣。
[2]曰邪氣者,非指外邪而言,乃陰虛而壯火食氣,火即邪氣也。
今五臟得甘寒之助,則邪氣除矣。
[3]余細味經文,無一字言及溫補回陽。故仲景於汗、吐、下陰傷之證,
用之以救津液,而一切回陽方中,絕不加此陰柔之品,反緩薑、附之功。
故四逆湯、通脈四逆湯為回陽第一方,皆不用人參,
而四逆加人參湯─以其利亡血而加之也。
茯苓四逆湯用之者─以其在汗、下之後也。
[4]今人輒(音哲)云:以人參回陽。此說倡自宋、元以後,而大盛於薛立齋、
張景岳、李士材輩,而李時珍〔本草綱目〕尤為雜沓(音塌)。
學者必於此等書焚去,方可與言醫道。
[5]仲景一百一十二方中,用人參者只有一十七方:<1>新加湯、小柴胡湯、
柴胡桂枝湯、半夏瀉心湯。<2>黃連湯、生薑瀉心湯、旋覆代赭石湯。
<3>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厚朴生薑半夏人參湯。<4>桂枝人參湯、
四逆加人參湯、茯苓四逆湯。<5>吳茱萸湯、理中湯、白虎加人參湯。
<6>竹葉石膏湯、炙甘草湯。皆是因汗、吐、下之後,亡其陰津取其救陰。
如理中、吳茱萸─湯→以剛燥劑中陽藥太過,取人參甘寒之性,
養陰配陽,以臻於中和之妙也。
[6]又曰:自時珍之〔綱目〕盛行,而神農之〔本草經〕遂廢。即如人參:
〔本經〕明說微寒。時珍說生則寒,熟則溫,附會之甚。
蓋藥有一定之性,除是生搗取汁冷服,與蒸晒八、九次,色味俱變者,
頗有生熟之辨。若入煎劑,則生者亦熟矣。況寒熱本屬冰炭,
豈一物蒸熟不蒸熟間,遂如許分別乎?
[7]嘗考古聖用參之旨,原為扶生氣安五臟起見。而為五臟之長,百脈之宗,
司清濁之運化為一身之橐(音駝)龠(音月)者─肺也。
<1>人參惟微寒清肺─肺清則氣旺→氣旺則陰長而五臟安。
<2>古人所謂補陽者,即指其甘寒之用不助壯火以食氣而言,
非謂其性溫補火也。
[8]陶宏景謂:功用同甘草。凡一切寒溫補瀉之劑,皆可共濟成功。
然甘草功兼陰陽─故〔本經〕云:『主五臟六腑』。
人參功專補陰─故〔本經〕云:『主五臟』。
[9]仲景於咳嗽病去之者,亦以形寒飲冷之傷,非此陰寒之品所宜也。
編號:上品002
名稱:黃耆
性味:甘、微溫 ,無毒。
功能: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瘻,補虛,小兒百病。
炮製:生用、鹽水炒、酒炒、蜜炙、白水炒。
註:陳修園曰:
[1]黃耆─氣微溫─稟少陽之氣入膽與三焦。
味甘無毒─稟太陰之味入肺與脾。
[2]其主癰疽者─甘能解毒也。久敗之瘡,肌肉皮毛潰瀾─必膿多而痛甚。
黃耆入脾而主肌肉,入肺而主皮毛也。
[3]大風者─殺人之邪風也。黃耆─入膽而助中正之氣,
俾(音必)神明不為風邪亂。入三焦而助決瀆之用,俾竅道不為風所壅。
入脾而救受剋之傷。入肺而制風木之動,所以主之。
[4]癩疾─又名『大麻風』,即風毒之甚也。
[5]五痔者─五種之痔瘡,乃少陽與太陰之火陷於下,而此能舉其陷。
[6]鼠瘻者─瘰癧之別名,乃膽經與三焦之火鬱於上,而此能散其鬱也。
[7]其曰補虛者,是總結上文諸證,久而致虛,此能補之,
非泛言補益之品也。
[8]葉天士云:小兒稚陽也。稚陽為少陽,少陽生氣條達則不病,
所以概主小兒百疾也。
[9]余細味經文,俱主表症而言,如:『六黃湯』之寒以除熱,熱除則汗止。
『耆附湯』之溫以回陽,陽回則汗止。
『玉屏風散』之散以驅風,風平則汗止。
諸方皆借「黃耆」走表之力,領諸藥而速達於表而止汗,
非「黃耆」自能止汗也。
[10]諸家「固表及生用發汗、炒用止汗」等說,貽誤千古,茲特正之。
編號:上品003
名稱:白朮
性味:甘、溫,無毒。
功能:[1] 主風寒濕痺,死肌、痙、疸。止汗,除熱,消食。
[2]作煎餌 ,久服輕身延年不飢。
品類:仲景有赤朮,即蒼朮也。功用略同,偏長於消導。汗多者大忌之。
註:陳修園曰:
[1]此為脾之正藥。
[2]其曰:風寒濕痹者,以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也。
[3]三氣雜至,以濕氣為主。死肌者─濕浸肌肉也。痙者─濕流關節也。
疸者─濕鬱而為熱,熱則發黃也。濕與熱交蒸,則自汗而發熱也。
脾受濕則失其健運之常,斯食不能消也。白朮功在除濕,所以主之。
[4]『作煎餌』三字另提。先聖大費苦心,以白朮之功用在燥,而所以妙處,
在於多脂。(張隱庵云:土有濕氣,始能灌溉四旁,如地得雨露,
始能發生萬物。)
[5]今以生朮削去皮,急火炙令熱,則味甘溫而質滋潤,
久服有延年不飢之效。
[6]可見今人炒燥、炒黑、土蒸、水漂等製,大失經旨。
編號:上品004
名稱:甘草
性味:甘平,無毒。
功能: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金瘡腫,解毒。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
久服輕身延年。
註:陳修園曰:
[1]物之味甘者,至『甘草』為極。
[2]甘主脾,脾為後天之本,五臟六腑皆受氣焉。
[3]臟腑之本氣─則為正氣。外來寒熱之氣─則為邪氣。
正氣旺則邪氣自退也。
[4]筋者─肝所主也。肌肉者─脾所主也。骨者─腎所主也。
氣者─肺所主也。力者─心所主也。但使脾氣一盛,
則五臟皆循環受益,而皆得其堅之、長之、倍之之效矣。
[5]金瘡者─為刀斧所傷而成瘡,瘡甚而腫。
[6]脾得補而肉自滿也。
[7]能解毒者,如毒物入土,則毒化也。
[8]土為萬物之母,土健則輕身延年也。
編號:上品005
名稱:薯蕷
性味:甘、平,無毒。
功能:[1] 主傷中,補虛羸(音雷),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
長肌肉,強陰。
[2]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
主治:
註:陳修園曰:
[1]此藥因唐代宗名蕷,避諱改為山藥。
[2]山藥氣平入肺,味甘無毒入脾。
[3]肺為中州而統血,血者陰也,中之守也;唯能益血,故主傷中。
[4]傷中愈,則肌肉豐,故補虛羸。
[5]脾主氣,氣虛則寒邪生。脾統血,血虛則熱邪生。
血氣充而寒熱邪氣除矣。
[6]脾主四肢,脾血足則四肢健。肺主氣,肺氣充則氣力倍也。
且此物生搗,最多津液而稠粘,又能補腎而填精,精足則強陰。
[7]目明、耳聰、不飢,是脾血之旺。輕身是肺氣之充;
延年是誇其補益之效也。
※凡上品,俱是尋常服食之物,非治病之藥,故神農另提出『久服』二字。
可見今人每服上品之藥,如此物及人參、熟地、葳蕤、阿膠、菟絲子、
沙苑蒺藜之類,合為一方,以治大病誤人無算。
蓋病不速去,元氣日傷,傷及則死。凡上品之藥,法宜久服,
多則終身,少則數年,與五穀之養人相佐,以臻〔音真〕壽考。
※若大病而需用此藥,如五穀為養脾第一品。脾虛之人,強令食穀,
即可畢補脾之能事,有是理乎?然操此技者,未有不得盛名。
薛立齋、張景岳、馮楚膽輩,倡之於前;而近日之東延西請、日診百人者,
無非是術,誠可慨也!
編號:上品006
名稱:肉蓯蓉
性味:甘、微溫,無毒。
功能: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五臟,強陰,益精氣,
多子,婦人癥瘕,久服輕身。
註:陳修園曰:
[1]肉蓯蓉是馬精落地所生,取治精虛者,同氣相求之義也。
[2]凡五勞七傷,久而不愈,未有不傷其陰者。
蓯蓉補五臟之精,精足則陰足矣。
[3]莖中者,精之道路,精虛則寒熱而痛,精足則痛已矣。
(又滑以去著【音濁】。)
[4]精生於五臟,而藏之於腎,精足則陽舉,精堅令人多子矣。
[5]婦人癥瘕,皆由血瘀,精足則氣充,氣充則瘀行也。
[6]葉天士註:癥瘕之治,謂其鹼以輭(音軟)堅,滑以去著,溫以散結,
猶淺之乎測蓯蓉也。
[7]張隱庵曰:馬為火畜,精屬水陰。蓯蓉感馬精而生,其形似肉,
氣味甘溫,蓋稟少陰水火之氣,而歸於太陰坤土之藥也。
土性柔和,故有蓯蓉之名。
編號:上品007
名稱:地黃(附熟地黃)
性味:甘、寒,無毒。
功能: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痺,填骨髓,長肌肉,作湯除寒熱積聚,除痺,
生者尤良。久服輕身不老。
註:(參葉天士)
[1]地黃氣寒,入足少陰腎經;味甘無毒,入足太陰脾經。氣味重濁,陰也;
陰者,中之守也;傷中者,守中真陰傷也。地黃甘寒,補中焦之精汁,
所以主之。
[2]血痹者,血虛閉而不運也。地黃味甘以滋脾血,氣寒以益腎氣,
氣血行而閉者開矣。
[3]腎主骨,益腎則水足而骨髓充。
[4]脾主肌肉,潤脾則土滋而肌肉豐也。
[5]作湯除寒熱積聚者,湯者盪也,或寒或熱之積聚,湯能盪之也。
蓋味甘可以緩急,性滑可以去著也。
[6]又曰:除痹者,言不但逐血痹,更除皮肉筋骨之痹也。
除皮肉筋骨之痹,則折跌絕筋亦可療矣。
[7]久服輕身不老,以先後二天交接,元氣與穀氣供納也。
[8]生者尤良,謂其本性俱在也。陳修園曰:[1]地黃〔本經〕名地髓,
〔爾雅〕名芐(音戶),又名芑(音起)。唐以後九蒸九晒為熟地黃,
苦味盡除,入於溫補腎經丸劑,頗為相宜。若入湯劑及養血涼血等方,
甚屬不合。蓋地黃專取其性涼而滑利流通,熟則膩滯不涼,
全失其本性矣。徐靈胎辨之甚詳,無何若輩竟執迷不悟也。
[2]又曰:百病之極,窮必及腎。及腎,危症也。有:大承氣湯之急下法。
桃花湯之溫固法。四逆湯、白通湯之回陽法。豬苓湯、
黃連雞子黃湯之救陰法。真武湯之行水法。有附子湯之溫補法。
皆所以救其危也。[3]張景岳自創邪說,以百病之生,俱從腎始。
誤以〔神農本經〕上品服食之地黃,認為治病之藥
(【內經】云: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毒藥攻邪。
神農所列上品,多服食之品,即五穀、五果、五菜之類也,
玩(音萬)『久服』二字可見。聖人藥到病瘳,何以云久服?
凡攻邪以去病。多取毒藥。)滋潤膠粘,反引邪氣斂藏於少陰而無出路,
以後雖服薑、附不熱,服芩、連不寒,服參、杞不補,服硝、黃不下,
其故何哉?蓋以熟地黃之膠粘善著。[4]女人有孕服四物湯為主,
隨症加入攻破之藥而不傷,以四物湯中之熟地黃能護胎也。
知其護胎之功,便可悟其護邪之害,膠粘之性最善著物,如油入麵,
一著遂不能去也。[5]凡遇有邪而誤用此藥者,百藥不效。
病家不咎其用熟地黃之害,反以為曾用熟地黃而猶不效者,定為敗症,
豈非景岳之造其孽哉?
編號:上品008
名稱:天門冬
性味:苦、平,無毒。
功能:主諸暴風濕偏痺,強骨髓,殺三蟲,去伏尸。
久服輕身、益氣、延年、不飢。
註:【參】
[1]天門冬稟寒水氣,而上通於天,故有天冬之名。
[2]主治諸暴風濕偏痹者,言風濕之邪暴中於人身,而成半身不遂之偏痹。
天冬稟水天之氣,環轉運行,故可治也。
[3]強骨髓者─得寒水之精也。
[4]三蟲伏尸皆濕熱所化,天冬味苦可以袪濕,氣平可以清熱,濕熱下遂,
三尸伏蟲皆去也。
[5]太陽為諸陽主氣,故久服輕身,益氣。
[6]天氣通貫於地中,故延年不飢。
張隱庵曰:[1]天、麥門冬,皆稟少陰水精之氣。
麥門冬─稟水精而上通於陽明。天門冬─稟水精而上通於太陽。
夫「冬」主閉藏,「門」主開轉,咸名『門冬』者,
咸能開轉閉藏而上達也。
[2]後人有「天門冬」─補中有瀉,「麥門冬」─瀉中有補之說,
不知何處引來,良可嘆也。
編號:上品009
名稱:麥門冬
性味:甘、平,無毒。
功能: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脈絕,羸瘦短氣。久服輕身不老,不飢。
註:張隱庵曰:
[1]麥冬,一本橫生,根顆連絡。有十二枚者,有十四枚者,
有十五、六枚者,蓋合於人身十二絡。
如任之屏翳,督之長強─為十四絡。又加脾之大絡名大包─共十五絡。
又加胃大絡名虛里─共十六絡。
[2]唯聖人能體察之,用之以通脈絡,並無『去心』二字。後人不詳經義,
不窮物理,相沿去心久矣,今特表正之。
[3]〔經〕云: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絡脈絕者,以麥冬根顆連絡不斷,
能通達上下四旁,令結者解,傷者復,者續者,皆藉中心之貫通也。
[4]又主羸瘦短氣者,補胃自能生肌,補腎自能納氣也。
[5]久服輕身不老、不飢者,先天與後天俱足,斯體健而耐飢矣。
崇原曰:「麥冬氣味甘平,質性柔潤,凌冬青翠,蓋稟少陰冬水之精,
與陽明胃土相合。」
[6]又曰:凡物之涼者,其心必熱,熱者陰中之陽也。人但知去熱,
而不知用陽,得其陽而後能通陰中之氣。
編號:上品010
名稱:細辛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咳逆上氣,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痺痛,死肌。
久服明目,利九竅,輕身長年。
註:張隱庵曰:
[1]細辛氣味辛溫,一莖直上,其色赤黑,稟少陰泉下之水陰,
而上交於太陽之藥也。
[2]少陰為水臟,太陽為水府,水氣相通行於皮毛,內合於肺;
若循行失職,則病咳逆上氣,而細辛能治之。
[3]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從巔絡腦;若循行失職,則病頭痛腦動,
而細辛亦能治之。
[4]太陽之氣主皮毛,少陰之氣主骨髓,少陰之氣不合太陽,則風濕相侵。
痹於筋骨,則百節拘攣。
[5]痹於腠理,則為死肌;而細辛皆能治之。
其所以能治之者,以氣勝之也。
[6]久服明目利九竅者,水精之氣濡於空竅也。
[7]九竅利,則輕身而延年矣。
[8]又曰:宋元佑、陳承謂細辛單用末,不可過一錢,多則氣閉不通而死。
[9]近醫多以此語忌用,而不知辛香之藥豈能閉氣?
[10]上品無毒之藥何不可多用?方書之言,類此者不少。
學者不詳察而遵信之,伊黃之門,終身不能入矣!
編號:上品011
名稱:柴胡
性味:甘、平,無毒。
功能:主心腹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
推陳致新,久服輕身、明目、益精。
(按:經文不言發汗,仲聖用至八兩之多,可知性純,不妨多服,
功緩必須重用也。)
註:葉天士曰:
[1]柴胡氣平,稟天中正之氣;味苦無毒,得地炎上之火味。
[2]膽者,中正之官,相火之府;所以獨入少陽膽經,氣味輕升,
陰中之陽,乃少陽也。
[3]其主心腹腸胃中結氣者,心腹腸胃,五臟六腑也。臟腑共十二經,
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柴胡輕清,升達膽氣,膽氣條達,
則十一臟從之宣化,故心腹腸胃中凡有結氣皆能散之也。
[4]其主飲食積聚者,蓋飲食入胃散精於肝,
肝之疏散文藉少陽膽為生發之主也。
柴胡升達膽氣,則肝能散精,而飲食積聚自下矣。
[5]少陽經行半表半裏,少陽受邪,邪並於陰則寒。邪並於陽則熱。
柴胡和解少陽,故主寒熱之邪氣也。
[6]春氣一至,萬物俱新。柴胡得天地春升之性,入少陽以升氣血,
故主推陳致新也。
[7]久服清氣上行,則陽氣下降,所以輕身。
[8]五臟六腑之精華上奉,所以奉輸。
[9]清氣上行,則陰氣下降,所以益精。精液,乃氣之英華也。
編號:上品012
名稱:黃連
性味:苦、寒,無毒。
功能:主熱氣目痛,眥傷淚出,明目,腸澼腹痛下痢,婦人陰中腫痛。
久服令人不忘。
註:陳修園曰:
[1]黃連氣寒,稟天冬寒之水氣,入足少陰腎。
[2]味苦無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陰心。
[3]氣水而味火,一物同具,故能除水火相亂,而為濕熱之病。
[4]其云主熱氣者,除一切氣分之熱也。
[5]目痛、眥傷、淚出、不明─皆濕熱在上之病。
腸澼腹痛下痢─皆濕熱在中之病。
婦人陰中腫痛─為濕熱在下之病。黃連除濕熱,所以主之。
[6]久服令人不忘者,苦入心即能補心也。
[7]然苦為火之本味,以其味之苦而補之;而寒能勝火,
即以其氣之寒而瀉之。
[8]千古唯仲景得〔本經〕之秘。『金匱』治心氣不足而吐血者─取之以補心。
〔傷寒〕寒熱互結心下而痞滿者─取之以瀉心。厥陰之熱氣撞心者─
合以烏梅。下利後重者─合以白頭翁。等法。真信而好古之聖人也。
編號:上品013
名稱:防風
性味:甘、溫,無毒。
功能: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疼痛。
久服輕身。
註:陳修園曰:
[1]防風氣溫─稟天春木之氣而入肝。
[2]味甘無毒─得地中土之味而入脾。
[3]主大風三字提綱,詳於巴戟天註,不贅。
[4]風傷陽位,則頭痛而眩。風傷皮毛,則為惡風之風邪。風害空竅,
則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者,經絡之風也。骨節疼痛者,關節之風也。
身重者,疾風而不能蹻捷也。防風之甘溫發散,可以統主之。
[5]然溫屬春和之氣,入肝而治風;尤妙在甘以入脾,培土以和木氣,
其用獨神。
[6]此理證之易象,於剝復二卦而可悟焉。兩土同崩則剝,
故大病必顧脾胃;土木無忤則復,故病轉必和肝脾。
[7]防風驅風之中,大有回生之力。李東垣竟目為卒伍俾賤之品,
真門外漢也。
編號:上品014
名稱:續斷
性味:甘、微溫,無毒。
功能:主傷寒,補不足,金瘡癰瘍,折跌,績筋骨,婦人乳難。久服益氣力。
註:【參】
[1]此以形為治。續斷有肉有筋,如人筋在肉中之象。
[2]而色帶紫、帶黑,為肝腎之象。
[3]氣味苦溫,為少陰、陽明火土之氣化。故:寒傷於經絡而能散之。癰瘍
結於經絡而能療之。折跌筋骨有傷,而能補不足、續其斷絕。以及婦人
乳難,而能通其滯而為乳。
[4]久服益氣力者,亦強筋壯骨之功也。
編號:上品015
名稱:牛膝
性味:苦酸、平,無毒。
功能:主寒濕痿痺,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氣,傷熱火爛,墮胎。
久服輕身耐老。
註:陳修園曰:
[1]牛膝氣平,稟金氣而入肺。味苦,得火味而入心包。
味酸,得木味而入肝。
[2]唯其入肺,則能通調水道而寒濕行,胃熱清而痿愈矣。
[3]唯其入肝,肝藏血而養筋,則拘攣可愈,膝亦不痛而能屈伸矣。
[4]唯其入心包─苦能泄實─則血因氣凝之病可逐也。
苦能瀉火─則熱湯之傷與火傷之爛可完也。
[5]苦味本伐生生之氣,而又合以酸味,而遂大伸其湧泄之權,
則胎無不墮矣。
[6]久服輕身耐老者,又統言其流通血脈之功也。
編號:上品016
名稱:巴戟天
性味:甘、微溫,無毒。
功能:主大風邪氣,陰痿不起,強筋骨,安五臟,補中增志益氣。
炮製: 酒焙。
註:陳修園曰:
[1]巴戟天氣微溫,稟天春升之木氣而入足厥陰肝。味辛甘無毒,
得地金土二味入足陽明燥金胃。雖氣味有木土之分,
而其用則統歸於溫肝之內。
[2]〔佛經〕以風輪主持大地,即是此義。
[3]〔本經〕以『主大風』三字提綱兩見:一見於巴戟天,一見於防風。
陰陽造化之機,一言逗出。〔金匱〕云:『風能生物萬物,亦能害萬物。』
防風主除風之害,巴戟天主得風之生,不得滑口讀去。蓋人居大塊之中,
乘氣以行,鼻息呼吸不能頃刻去風。風即是氣,風氣通於肝,
和風生人,疾風殺人。其主大風者─謂其能化疾風為和風也。
[4]邪氣者─五行正氣不得風而失其和。木無風─則無以遂其條達之情。
火無風─則無以遂炎上之性。金無風─則無以成其堅勁之體。
水無風─則潮不上。土無風─則植不蕃。一得巴戟天之用,
則到處皆春而邪氣去矣。邪氣去而五臟安,自不待言也。
[5]況肝之為言敢也,肝陽之氣:行於宗筋而陰痿起。
行於腎臟,腎藏志而志增,
腎主骨而骨強。行於脾臟,則震坤合德,土木不害而中可補。
[6]益氣二字,又總結通章之義。氣即風也,逐而散之;風散則為氣散,
生而亦死;益而和之,氣和即為風和,死可回生。
非明於生殺消長之道者,不可以語此也。
[7]葉天士云:淫羊藿治陰虛陰痿,巴戟天治陽虛陰痿。
編號:上品017
名稱:石斛
性味:甘、平,無毒。
功能:主傷中,除痺,下氣,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益精,久服厚腸胃。
註:葉天士曰:
[1]石斛氣平入肺,味甘無毒入脾。甘平為金土之氣味,
入足陽明胃、手陽明大腸。
[2]陰者,中之守也;陰虛則傷中,甘平益陰,故主傷中。
[3]痹者,脾病也;風、寒、濕三氣而脾先受之,
石斛甘能補脾,故能除痹。
[4]上氣,肺病也;火氣上逆則為氣喘,石斛平甘清肺,故能下氣。
[5]五臟皆屬於陰,而脾名至陰,為五臟之主。石斛補脾而蔭及五臟,
則五臟之虛勞自復,而肌肉之消瘦自生矣。
[6]陰者宗筋也;精足則陰自強。
[7]精者,陰氣之精華也;納穀多而精自儲。
[8]腸者,手陽明大腸也;胃者,足陽明胃也;陽明屬燥金,
久服甘平清潤,則陽明不燥,而腸胃厚矣。
張隱庵曰:[1]石斛生於石上,得水長生,是稟水石之專精而補腎。
[2]味甘色黃,不假土力,是奪中土之氣化而補脾。
[3]斛乃量名,主出主入,能運行中土之氣而愈諸病也。
編號:上品018
名稱:澤瀉
性味:甘、寒,無毒。
功能:主風寒濕痺,乳難,養五臟,益氣力,肥健,消水,久服耳目聰明不飢,
延年輕身面生光,能行水上。
註:陳修園曰:
[1]澤瀉氣寒,水之氣也;味甘無毒,土之味也。生於水而上升,
能啟水陰之氣上滋中土也。
[2]其主風、寒、濕痹者,三氣以濕為主,此能啟水氣上行而復下,
其痹即從水氣而化矣。
[3]其主乳難者,能滋水精於中土而為汁也。
[4]其主『養五臟,益氣力,肥健』等句,以五臟主藏陰,而脾為五臟之原。
一得水精之氣則能灌溉四旁,俾五臟循環而受益,不特肥健消水不飢,
見本臟之功;而:肺得水精之氣而氣益。心得水精之氣而力益。
肝得水精之氣而目明。腎得水精之氣而耳聰。且形得水精之氣而全體輕。
色得水精之氣而面生光澤。一生得水精之氣而延年。
所以然者,久服之功,能行在下之水而使之上也。
[5]此物形圓,一莖直上,無下行之性,故其功效如此。
[6]今人以鹽水拌炒,則反掣(音徹)其肘矣。
編號:上品019
名稱:五味子
性味:酸、溫,無毒。
功能:主益氣,咳逆上氣,勞傷羸瘦,補不足,強陰,益男子精。
註:陳修園曰:
[1]五味子氣溫味酸,得東方生長之氣而主風。人在風中而不見風,
猶魚在水中而不見水。人之鼻息出入,頃刻離風則死,
可知人之所以生者,風也。風氣通於肝,即人身之木氣。
[2]莊子云:『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息以相吹也。』『息』字有二義:
一曰『生息』,二曰『休息』。五味子溫以遂木氣之發榮,
酸以斂木氣之歸根。生息休息,皆所以益其生生不窮之氣。
[3]倘其氣不治,(治,安也。)咳逆上氣者,風木挾火氣而乘金也。
[4]為勞傷、為羸瘦、為陰痿、為精虛者,即〔金匱〕所謂勞虛諸不足,
風氣百疾是也。風氣通於肝,先聖提出虛勞大眼目,
惜後人不能伸明其義。五味子益氣中,大具開闔升降之妙,
所以概主之也。
[5]唐、宋以下,諸家有謂其具五味而兼治五臟者;有謂其酸以斂肺,
色黑入腎,核似腎而補腎者;想當然之說,究非定論也。
[6]然肝治五臟,得其生氣而安,為〔本經〕言外之正旨。
[7]仲景佐以乾薑,助其溫氣,俾氣與味相得而益彰,是補天手段。
編號:上品020
名稱:薏苡仁
性味:甘、微寒,無毒。
功能: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久風濕痺,下氣,久服輕身益氣。
註:陳修園曰:
[1]薏苡仁夏長秋成,味甘色白,稟陽明金土之精。金能制風,土能勝濕,
故治以上諸症。
[2]久服輕身益氣者,以濕行則脾健而身輕,金清則肺治而氣益也。
編號:上品021
名稱:菟絲子
性味:辛、平,無毒。
功能:主續絕傷,益氣力,補不足,肥健人,汁去面䵟(音干)。
久服明目,輕身,延年。
註:陳修園曰:
[1]菟絲氣平稟金氣,味辛得金味,肺藥也;然其用在腎而不在肺。
子中脂膏最足,絕類人精,金生水也。
[2]主續絕傷者,子中脂膏,如絲不斷,善於補續也。
[3]補不足者,取其最足之脂膏,以填補其不足之精血也。
[4]精血足,則氣力自長,肥健自增矣。
[5]汁去面䵟者,言不獨內服得其填補之功,即外用亦得其滑澤之效也。
[6]久服,腎水足則目明,腎氣壯則身輕。
[7]華元化云:腎者,性命之根也。腎得補則延年。
編號:上品022
名稱:葳蕤
性味:甘、平,無毒。
功能:主中風暴熱不能動搖,跌筋結肉,諸不足。
久服去面黑䵟,好顏色,潤澤,輕身不老。
註:張隱庵曰:
[1]葳蕤氣味甘平,質多津液,稟太陰濕土之精以資中焦之汁。
[2]主中風暴熱不能搖動者,以津液為邪熱所爍也。
[3]跌筋者,筋不柔和也。結肉者,肉無膏澤也。
[4]諸不足者,伸明以上諸證皆屬津液不足也。
[5]久服則津液充滿,故去面上之黑䵟,好顏色而肌膚潤澤,
且輕身不老也。
[6]又曰:陰柔之藥,豈堪重用?古人除治風熱以外,絕不敢用。
[7]自李時珍有不寒不燥,用代參耆之說,時醫信為補劑,虛證服此,
百無一生,咎其誰職耶?
編號:上品023
名稱:沙參
性味:苦、微寒,無毒。
功能:主血結,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
註:(參葉天士):
[1]沙參氣微寒,稟水氣入腎;味苦無毒,得火味而入心。
謂其得水氣,以瀉心火之有餘也。
[2]心火亢─則所主之血不行而為結,而味之苦可以攻之。
心火亢─則所藏之神不寧而生驚,而氣之寒可以平之。
心火稟炎上之性,火鬱則寒,火發則熱,而苦寒能清心火,
故能除寒熱也。
[3]陰者,所以守中者也,苦寒益陰,所以補中。
[4]補中則金得土生,又無火剋,所以益肺氣也。
編號:上品024
名稱:遠志
性味:苦、溫,無毒。
功能:主咳逆傷中,補不足,除邪氣,利九竅益智慧耳目聰明不忘,強志倍力。
久服輕身不老。
按:
[1]遠志氣溫,稟厥陰風木之氣,入手厥陰心包;味苦,得少陰君火之味,
入手少陰心。然心包為相火,而主之者,必也。
[2]火不刑金則咳逆之病愈。火歸土中,則傷中之病愈。
[3]主明則下安,安則不外興利除弊兩大事,
即『補不足,除邪氣』之說也。
[4]心為一身之主宰,凡九竅耳目之類,無一不待其使令,
今得遠志以補之,則九竅利,智慧益,耳聰目明,善記不忘,志強力壯,
所謂天君泰,百體從令者此也。
[5]又云:『久服輕身不老者』,即〔內經〕所謂:『主明則下安』,
此養生則壽之說也。
[6]夫曰養生,曰久服,言其為服食之品,不可以之治病,
故經方中絕無此味。今人喜服藥丸為補養,久則增氣而成病。
[7]唯以補心之藥為主,又以四臟之藥為佐。如四方諸侯,
皆出所有以貢天子;即乾綱克振,天下皆寧之道也。
[8]諸藥皆偏,唯專於補心,則不偏,抱朴子謂:陵陽子仲,
服遠志二十七年,有子三十七人。開書所視,記而不忘,
著其久服之效也。若以之治病,則大失經旨矣。
編號:上品025
名稱:菖蒲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風寒濕痺,咳逆上氣。開心竅,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聲音。
主耳聾,癰瘡。溫腸胃,止小便利。
久服輕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年不老。
註:陳修園曰:
[1]菖蒲性用略同遠志,但彼苦而此辛,且生於水石之中,得太陽寒水之氣。
其味辛合於肺金而主表。其氣溫合於心包絡之經,通於君火而主神。
[2]其主風寒濕痹、咳逆上氣者,從肺驅邪以解表也。
[3]開心竅至末句,皆言補心之效,其功同於遠志。
[4]聲音不出,此能入心而轉舌,入肺以開竅也。
[5]瘡癰為心火,而此能寧之。
[6]心火下濟而光明,故能溫腸胃而此小便利也。
[7]但菖蒲稟水精之氣,外通九竅,內濡五臟,其性自下以行於上,
與遠志自上行於下者有別。
編號:上品026
名稱:赤箭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殺鬼精物,蠱毒惡風。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
註:張隱庵曰:
[1]赤箭氣味辛溫,其根名天麻者,氣味甘平。
[2]蓋赤箭辛溫屬金,金能制風,而有弧矢之威,故主殺鬼精物。
[3]天麻甘平屬土,土能勝濕,而居五運之中,故能治蠱毒惡風。
[4]天麻形如芋魁,有遊子十二枚周環之,以倣十二辰十二子,
在外應六氣之司天。
[5]天麻如皇極之居中,得氣運之全,故功同五芝,力倍五參,
為仙家服食上品,是以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
[6]李時珍曰:補益上藥,天麻第一,世人止用之治風,良可惜也!
編號:上品027
名稱:車前子
性味:甘、寒,無毒。
功能:主氣癃止痛,利水道,通小便,除濕痺。久服輕身耐老。
註:張隱庵曰:
[1]車前草,〔本經〕名當道,〔毛詩〕名芣苡。
[2]乾坤有動靜,夫坤其靜也翕(音夕),其動也闢。車前好生道旁,
雖牛馬踐踏不死,蓋得土氣之用,動而不靜者也。
[3]氣癃,膀胱之氣閉也;閉則痛,痛則水道不利。車前得土氣之用,
土氣行則水道亦行而不癃,不癃則不痛,而小便長矣。
[4]土氣行則濕邪散,濕邪散則濕痹自除矣。
[5]久服土氣升而水氣布,故能輕身耐老。
[6]〔神仙服食經〕云:『車前,雷之精也;震為雷為長男。』
〔詩〕言:『采采芣苡』,亦欲妊娠而生男也。
編號:上品028
名稱:羌活(附獨活辨)
性味:苦、甘、辛,無毒。
功能:主風寒所擊,金瘡止痛,奔豚癇痙,女子疝瘕。久服輕身耐老。
一名獨活。
註:陳修園曰:
[1]羌活氣平,稟金氣而入肺;味苦甘無毒,得火味而入心,得土味而入脾。
[2]其主風寒所擊者:入肺以禦皮毛之風寒。入脾以禦肌肉之風寒。
入心助太陽之氣以禦營衛之風寒也。
[3]其主金瘡止痛者,亦和營衛,長肌肉,完皮毛之功也。
[4]奔豚乃水氣上凌心火,此能入肺以降其逆,補土以制其水,
入心以扶心火之衰,所以主之。
[5]癇痙者─木動則生風,風動則挾木勢而害土,土病則聚液而成痰,
痰迸於心則為痙、為癇。此物稟金氣以制風,得土味而補脾,
得火味以寧心,所以主之。
[6]女子疝瘕,多經行後血假風濕而成。此能入肝以平風,入脾以勝濕,
入心而主宰血脈之流行,所以主之。
[7]久服輕身耐老者─著其扶陽之效也。
張隱庵曰:[1]此物生苗,一莖直上,有風不動,無風自動,故名獨活。
[2]後人以獨活而出於西羌者,名羌活。
[3]出於中國處處有者,名獨活。
[4]今觀肆中所市,竟是二種。有云羌活主上,獨活主下,
是不可解也。
編號:上品029
名稱:升麻
性味:甘、平、苦、微寒,無毒。
功能:主解百毒,殺百精老物殃鬼,辟瘟疫瘴氣邪氣,蠱毒入口皆吐出,
中惡腹痛,時氣毒癘頭痛寒熱風腫諸毒,喉痛口瘡。
久服不夭,輕身延年。
註:張隱庵曰:
[1]升麻氣味甘、苦、平。甘者土也,苦者火也,主從中土而達太陽之氣,
太陽標陽本寒,故微寒。蓋太陽稟寒水之氣而行於膚表,
如天氣之下連於水也。
[2]太陽在上,則天日當空,光明清湛:清湛故主解百毒。
光明故殺百精老物殃鬼。
[3]太陽之氣行於膚表─故辟瘟疫瘴氣邪氣。
太陽之氣行於地中─故蠱毒入口皆吐出。
[4]治蠱毒─則中惡腹痛自除。
[5]辟瘟疫瘴氣邪氣─則時氣毒癘、頭痛寒熱自散。
[6]寒水之氣滋於外而濟於上─故治風腫諸毒、喉痛口瘡。
[7]久服─則陰精上滋,故不夭。
[8]陽氣盛─故輕身。
[9]陰陽充足─則長年矣。
[10]嘗考:凡物紋如車輻者,皆有升轉循環之用。防風、秦艽、烏藥、防己、
木通、升麻,皆紋如車輻,而升麻更覺空通,所以升轉甚捷也。
編號:上品030
名稱:茵陳蒿
性味:苦、平、微寒,無毒。
功能: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久服輕身,益氣,耐老,面白悅,長年。
白兔食成仙。
註:張隱庵曰:
[1]〔經〕云:春三月,此為發陳。茵陳因舊苗而春生,
蓋因冬令寒水之氣,而具陽春生發之機。
[2]主治風濕寒熱邪氣,得生陽之氣,則外邪自散也。
[3]結熱黃疸,得水寒之氣,則內熱自除也。
[4]久服則生陽上升,故輕身益氣耐老。
[5]因陳而生新,故面白悅、長年。
[6]兔乃純陰之物,喜食陽春之氣,故白兔食之成仙。
編號:上品031
名稱:甘菊花
性味:苦、平,無毒。
功能: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皮膚死肌,惡風濕痺。
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
註:徐靈胎曰:
[1]凡芳香之物,皆能治頭目肌表之疾。
[2]但香則無不辛燥者,惟菊得天地秋金清肅之氣,而不甚燥烈,
故於頭目風火之疾尤宜焉。
編號:上品032
名稱:龍膽
性味:苦、澀、大寒,無毒。
功能:主骨間寒熱,驚癇邪氣,續絕傷,定五臟,殺蠱毒。
註:張隱庵曰:
[1]龍乃東方之神,膽主少陽甲木,苦走骨,故主骨間寒熱。
[2]澀類酸,故除驚癇邪氣。
[3]膽主骨,肝主筋,故續絕傷。
[4]五臟六腑,皆取決於膽,故定五臟。
[5]山下有風曰蠱,風氣升而蠱毒自殺矣。
編號:上品033
名稱:紫蘇
性味:辛、微溫,無毒。
功能:主下氣,殺穀除飲食,久服通神明,輕身耐老。
主治:辟口臭,去邪毒,辟惡氣。
註:【述】
[1]紫蘇氣微溫,稟天之春氣而入肝;味辛,得地之金味而入肺。
[2]主下氣者,肺行其治節之令也。
[3]殺穀除飲食者,氣溫達肝,肝疏暢而脾亦健運也。
[4]辟口臭,去邪毒,辟惡氣者,辛中帶香,香為天地之正氣,香能勝臭,
即能解毒,又能勝邪也。
[5]久服則氣爽神清,故通神明,輕身耐老。
[6]其子下氣尤速;其梗下氣寬脹,治噎膈反胃,止心痛。
[7]旁小枝通十二經關竅脈絡。
編號:上品034
名稱:藕實莖
性味:甘、平。
功能: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疾。久服輕身耐老,不飢延年。
編號:上品035
名稱:雞頭實
性味:甘、平。
功能:主濕痺,腰脊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
久服輕身不飢,耐老神仙。
編號:上品036
名稱:黑脂麻
性味:甘、平,無毒。
功能:主傷中虛羸,補中五內,益氣力,生長肌肉,填髓腦。久服輕身不老。
色黑者良。
編號:上品037
名稱:益母草子
性味:辛、甘、微溫,無毒。
功能:主明目益精,除水氣。久服輕身。
(今人奉為女科專藥,往往誤事,且其獨具之長反掩。)
編號:上品038
名稱:茜草
性味:苦、寒,無毒。
功能:主寒濕風痺,黃疸,補中。
註:陳修園曰:
[1]氣味苦寒者,得少陰之氣化也。
[2]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而此能入足少陰,俾上下交通而旋轉,
則痹自愈矣。
[3]上下交通則中土自和,斯有補中之效矣。
[4]中土和則濕熱之氣自化,而黃疸愈矣。
[5]又〔素問〕以蘆茹一兩,烏鰂(音則)魚骨四兩,丸以雀卵,
飲以鮑魚汁,治氣竭肝傷、脫血、血枯,婦人血枯經閉,丈夫陰痿精傷,
名曰四烏鰂骨一蘆茹丸。
[6]蘆茹即茜草也,亦取其入少陰以生血,補中宮以統血。
[7]汁可染絳,似血而能行血歟。(後人以此三味入烏骨白絲毛雞腹內,
以陳酒、童便、煮爛,烘乾為丸。以百勞水下五七十丸,
治婦人倒經血溢於上、男子咳嗽吐血、左手關脈弦,背上畏寒有瘀血者。)
編號:上品039
名稱:茯苓
性味:甘、平,無毒。
功能: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乾,
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
註:陳修園曰:
[1]茯苓氣平入肺,味甘入脾。肺能通調,脾能轉輸,
其功皆在於利小便一語。
[2]胸為肺之部位,脅為肝之部位,其氣上逆則憂恚驚邪恐悸,
七情之用因而弗調。
[3]心下為太陽之部位,水邪停留則結痛;水氣不化則煩滿;
凌於太陰則咳逆;客於營衛則發熱惡寒;內有宿飲則津液不升,
為口焦舌乾,唯得小便一利,則水行而氣化諸疾俱愈矣。
[4]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者,以肺金為天,脾土為地,位一身之天地,
而明其上下交和之效也。
編號:上品040
名稱:豬苓
性味:甘、平,無毒。
功能:主痎(音階)瘧,蠱疰(音注)不祥,利水道,久服輕身耐老。
註:陳修園曰:
[1]豬苓氣平,稟金氣而入肺;味甘無毒,得土味而入脾。
[2]肺主治節,脾主轉輸,所以能利水道。
[3]又考此物,出土時帶甘,久則淡然無味,無味則歸於膀胱。
[4]膀胱為太陽,其說有二:一曰經絡之太陽,一曰六氣之太陽。
[5]何謂經絡之太陽?其腑在下而主水,得上焦肺氣之化,中焦脾氣之運,
則下焦愈治。所謂上焦如霧,中焦如漚(音歐去聲),下焦如瀆;
俾決瀆之用行於州都,則州都中自有雲行雨施之景象,利水如神,
有由來也,且不獨利水道也。
[6]六氣之太陽名曰巨陽,應天道居高而衛外,乃心君之藩籬也。
凡風寒初感,無非先入太陽之界,治不得法,則留於膜原而為瘧,
久則為痎(即傷寒雜病似瘧非瘧者,皆在此例)。但得豬苓之通利水道,
水行氣化,水精四布,溱溱(音真)汗出,則營衛和而諸邪俱解。
[7]仲景五苓散、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非於此得其悟機乎?
若陽明之渴欲飲水,小便不利,少陰之咳嘔而渴,心煩不眠,
熱瘧多兼此症,總於利水道中,布達太陽之氣,使天水循環,滋其枯燥,
即仲景豬苓湯之義也。
[8]且太陽為天,光明清湛,清湛則諸毒可解,光明則蠱疰不驅自除。
[9]又云:久服輕身耐老者。溺得陽氣之化而始長,溺出不能遠射,
陽氣衰於下也。溺出及溺己時頭搖者,頭為諸陽之會,
從下以驗其上之衰也。此皆老態,得豬苓助太陽之氣而可耐之,
然此特聖人開太陽之治法,非謂豬苓之平淡可賴也。
編號:上品041
名稱:牡桂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痺吐吸,利關節,補中益氣。久服通神,輕身不老。
註:[1]牡,陽也。牡桂者,即今之桂枝、桂皮也、箘根也。
[2]箘桂即今之肉桂、厚桂也。
[3]然發生之機在枝幹,故仲景方中所用俱是桂枝,即牡桂也。
[4]時醫以桂枝發表,禁不敢用,而所用肉桂,又必刻意求備,
皆是為施治不愈,卸罪巧法。張隱庵曰:[1]桂木淩冬不凋,氣味辛溫,
其色紫赤,水中所生之木火也。[2]肺腎不交,則為上氣咳逆之證。
桂啟水中之生陽,上交於肺,則上氣平而咳逆除矣。[3]結氣喉痹者,
三焦之氣不行於肌腠,則結氣而為喉痹。桂稟少陽之木氣,通利三焦,
則結氣通而喉痹可治矣。[4]吐吸者,吸不歸根即吐出也;
桂能引下氣與上氣相接,則吸入之氣直至丹田而後出,故治吐吸也。
[5]關節者,兩肘、兩腋、兩髀(音婢)、兩膕皆機關之室,
周身三百六十五節,皆神氣之周行;桂助君火之氣,
使心主之神氣出入於機關,游行於骨節,故利關節也。
[6]補中益氣者,補中焦而益上下之氣也。
[7]久服則陽氣盛而光明,故通神明,三焦通會元真於肌腠,故輕身不老。
徐忠可曰:[1]近來腎氣丸、十全大補湯俱用肉桂,蓋雜溫煖於滋陰藥中,
故無礙。[2]至桂枝湯,因作傷寒首方,又因有春夏禁用桂枝之說,
後人除有汗發熱惡寒一證,他證即不用,甚至春夏則更守禁藥不敢用矣。
[3]不知古人用桂枝,取其宣通血氣,為諸藥嚮導。即腎氣丸古亦用桂枝,
其意不止於溫下也。[4]他如〔金匱〕論虛損十方,而七方用桂枝;
孕妊用桂枝湯安胎;又桂苓丸去癥;產後中風面赤,桂枝、附子、
竹葉並用;產後乳子煩亂、嘔逆,用竹皮大丸內加桂枝治熱煩;
又附方,於建中加當歸內補。[5]然則,桂枝豈非通用之藥?
若肉桂性熱下達,非下焦虛寒者不可用,而人反以為通用,
宣其用之而多誤矣。[6]余自究心〔金匱〕以後,其用桂枝取效,
變幻出奇,不可方物,聊一拈(音年陰平)出以破時人之惑。
陳修園曰:[1]〔金匱〕謂氣短有微飲,宜從小便出之,桂苓甘朮湯主之,
腎氣丸亦主之。
[2]喻嘉言注:呼氣短,宜用桂苓甘朮湯以化太陽之氣;
吸氣短,宜用腎氣丸以納少陰之氣;二方俱借桂枝之力,市醫不曉也。
[3]第桂枝為上品之藥,此時卻蹇(音簡)於遇,而善用桂枝之人,
亦與之同病。[4]癸亥歲,司馬公之媳,孀居數載,性好靜,
長日閉戶獨坐,得咳嗽病,服生地、麥冬、百合之類,一年餘不效。
延余診之,脈細小而弦緊,純是陰霾(音埋)四布,水氣滔天之象,
斷為水飲咳嗽,此時若不急治,半月後水腫一作,盧扁莫何!
診言之未免過激,一次後,即不復與商。嗣腫病大作,醫者用檳榔、
牽牛、葶藶子、厚朴、大腹皮、蘿蔔子為主,加焦白朮、熟地炭、肉桂、
附子、茯苓、車前子、牛膝、當歸、芍藥、海金砂、澤瀉、木通、
赤小豆、商陸、豬苓、枳殼之類,出入加減。計服二個月,其腫全消,
人瘦如柴,下午氣陷腳腫,次早亦消,見食則嘔,冷汗時出,
子午二時煩燥不寧,咳嗽輒暈。醫家以腫退為效,
而病人時覺氣散不能自支。又數日,大汗、嘔逆、氣喘欲絕。
又延余診之,脈如吹毛,指甲黯,四肢厥冷。
余驚問其少君曰:前『此直言獲咎,以致今日病不可為,
余實不能辭其責也。但尊大人於庚申夏間將入都,沾恙一月,
余進藥三劑全愈,迄今三載,尚守服舊方,精神逾健,豈遂忘耶?
茲兩次遵命而來,未准一見,此症已束手無策,未知有何面諭?』
渠少君云:『但求氣喘略平。』所以然者,非人力也。余不得已,
以〔金匱〕桂苓甘朮湯小劑應之(茯苓二錢、白朮、桂枝、炙甘草各一錢)。
次日又延,余知術拙不能為力,固辭之別延醫治。
後一日歿。旋聞醫輩私議,桂苓甘朮湯為發表之劑,於前證不宜。
夫桂苓甘朮湯豈發表劑哉!只緣湯中之桂枝一味,由來被謗。余用桂枝,
宜其招謗也。噫!桂枝之屈於不知己,將何時得以大申其用哉!
[5]桂枝性用,自唐宋以後,罕有明其旨者,叔父引張隱庵之注,
字字精確;又引徐忠可之論,透發無遺。附錄近日治案,
幾於痛哭垂涕而道之。其活人無己之心,溢於筆墨之外,
吾知桂枝之功用,從此大彰矣!
又按:仲景書桂枝條下,有『去皮』二字;葉天士〔醫林指南〕方中,
每用桂枝末,甚覺可笑。蓋仲景所用之桂枝,只取梢尖嫩枝,內外如一,
若有皮骨者去之,非去枝上之皮也。諸書多未言及,特補之。
(受業姪鳳騰、鳴歧注。)
編號:上品042
名稱:菌桂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百病,養精神,和顏色,為諸藥先聘通史。久服輕身不老,面生光華,
媚好常如童子。
註:陳修園曰:
[1]性用同牡桂。
[2]養精神者,內能通達臟腑也。
[3]和顏色者,外能通利血脈也。
[4]為諸藥先聘通使者,辛香能分達於經絡,故主百病也。
[5]與牡桂有輕重之分,上下之別,凡陰邪盛與藥相拒者,非此不能入。
編號:上品043
名稱:橘皮(附陳皮醬)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胸中瘕熱逆氣。利水穀,久服去臭,下氣通神。
註:陳修園曰:
[1]橘皮氣溫,稟春氣而入肝;味苦入心;味辛入肺。
[2]胸中為肺之部位,唯其入肺,所以主胸中之瘕熱逆氣。
[3]疏泄為肝之專長,唯其入肝,所以能利水穀。
[4]心為君主之官,唯其入心,則君火明而濁陰之臭氣自去。
[5]又推其所以得效之神者,皆其下氣之功也。總結上三句,古人多誤解。
又曰:[1]橘皮筋膜似脈絡,皮形似肌膚,宗眼似毛孔。
[2]人之傷風咳嗽,不外肺經;肺主皮毛,風之傷人,先入皮毛,
次入經絡而漸深。治以橘皮之苦以降氣,辛以發散;俾從脾胃之大絡,
而外轉於肌肉毛孔之外,微微從汗而解也。[3]若削去筋膜,只留空皮,
名曰橘皮。意欲解肌止嗽,不知汗本由內而外,
豈能離肌肉經絡而直走於外乎?[4]乃去白留白之分,東垣因之,
何不通之甚也!至於以橘皮製造為醬,更屬無知妄作。查其製法:
橘皮用水煮三次極爛,嚼之無辛苦味晒乾,外用甘草、麥冬、青鹽、
烏梅、元明粉、硼砂,熬濃汁浸晒多次,以汁乾為度;
又以人參、貝母研末拌勻,收貯數月後用之。據云能化痰療嗽,
順氣止渴生津。而不知全失橘皮之功用。
橘皮治嗽─妙在辛以散之→今以烏梅之酸收亂之。
橘皮順氣─妙在苦以降之→今以麥冬、人參、甘草之甘壅亂之。
橘皮妙在溫燥─故能去痰寬脹→今以麥冬、貝母、元明、硼砂、
青鹽之鹹寒亂之。試問橘皮之本色何在乎?
[5]余嘗究俗人喜服之由,總由入口之時得甘酸之味─則滿口生津。
鹹寒之性─則堅痰暫化。一時有驗,彼此相傳,而陰被其害者不少也。
[6]法製半夏,亦用此藥浸造,罨(音掩)發黃衣收貯,貽害則一。
編號:上品044
名稱:枸杞
性味:苦、寒,無毒。
功能:主五內邪氣,熱中消渴,周痺風濕。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耐寒暑。
註:陳修園曰:
[1]枸杞氣寒,稟水氣而入腎,味苦無毒,得火味而入心。
[2]五內,即五臟。五臟為藏陰之地,熱氣傷陰即為邪氣,邪氣伏於中則為
熱中,熱中則津液不足,內不能滋潤臟腑而為消渴,外不能灌溉經絡而
為周痹。熱甚則生風,熱鬱則成濕,種種相因,唯枸杞之苦寒清熱可以
統主之。
[3]『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耐寒暑』三句,則又申言其心腎交補之功,
以腎自從堅,補之即所以堅之也。堅則身健而輕,自忘老態;況腎水足
可以耐暑,心火寧可以耐寒,洵為服食之上劑。
[4]然苦寒二字,〔本經〕概根、苗、花、子而言。若單論其子,嚴冬霜雪
之中,紅潤可愛,是稟少陰水陰之氣兼少陰君火之化,為補養心腎之良
藥;但性緩不可以治大病、急病耳。
編號:上品045
名稱:木香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邪氣,辟毒疫瘟鬼,強志,主淋露。久服不夢寤魘寐。
註:張隱庵曰:
[1]木香其數五,氣味辛溫,上徹九天,稟手足太陰天地之氣化,
主交感天地之氣,上下相通。
[2]治邪氣者,地氣四散也。
[3]辟毒疫瘟鬼者,天氣光明也。
[4]強志者,天生水,水生則腎志強。
[5]主淋露者,地氣上騰,氣騰則淋露降。
[6]天地交感,則陰陽和、開闔利,故久服不夢寤魘寐。
夢寤者,寤中之夢;魘寐者,寐中之魘也。
編號:上品046
名稱:杜仲
性味:辛、平,無毒。
功能:主腰膝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癢濕,小便餘瀝。
久服輕身耐老。
註:(參張隱庵)
[1]杜仲氣味辛平,得金之氣味;而其皮黑色而屬水,
是稟陽明、少陰金水之精氣而為用也。
[2]腰為腎府,少陰主之;膝屬大筋,陽明主之;杜仲稟少陰、陽明之氣,
故腰膝之痛可治也。
[3]補中者,補陽明之中土也。
[4]益精者,益少陰之精氣也。
[5]堅筋骨者,堅陽明所屬之筋,少陰所主之骨也。
[6]強志者,腎藏志,腎氣得補而壯,氣壯而志自強也。
[7]陽明燥氣下行,故除陰下濕癢,小便餘瀝也。
[8]久服則水金相生,精氣充足,故輕身耐老也。
編號:上品047
名稱:桑根白皮
性味:甘、寒,無毒。
功能:主傷中,五勞六極,羸瘦,崩中絕脈,補虛益氣。
(舊本列為中品,今從【崇原】)
註:葉天士曰:
[1]桑皮氣寒,稟水氣而入腎;味甘無毒,得土味而入脾。
[2]中者,中州脾也。脾為陰氣之原,熱則中傷,桑皮甘寒,故主傷中。
[3]五勞者,五臟勞傷真氣也。六極者,六腑之氣虛極也。臟腑俱虛,
所以肌肉削而羸瘦也。其主之者,桑皮甘以固脾氣而補不足,
寒以清內熱而退火邪,邪氣退而脾陰充,脾主肌肉,
自然肌肉豐而勞極愈矣。
[4]崩中者,血脫也;脈者,血之腑;血脫故脈絕不來也。
脾統血而為陰氣之原,甘能益脾,所以主崩中絕脈也。
[5]火與元氣勢不兩立,氣寒清火,味甘益氣,氣充火退,
虛得補而氣受益也。
陳修園曰:
[1]今人以補養之藥,誤認為清肺利水之品,故用多不效。
且謂生用大瀉肺氣,宜塗蜜炙之。然此藥忌火,不可不知。
張隱庵曰:[1]桑刈而復茂,生長之氣最盛,故補續之功如此。
編號:上品048
名稱:桑上寄生
性味:苦、平,無毒。
功能:主腰痛,小兒背強,癰腫。充肌膚,堅髮齒,長鬚眉,安胎。
註:張隱庵曰:
[1]寄生感桑氣而寄生枝節間,生長無時。不假土力,奪天地造化之神效,
故能滋養血脈於空虛之地,而取效倍於他藥也。
[2]主治腰痛者,腰乃腎之外候,男子以藏精,
女子以繫胞寄生得桑精之氣,虛繫而生,故治腰痛。
[3]小而腎形未足,似無腰痛之證,應有背強癰腫之疾,寄生治腰痛,
則小兒背強癰腫亦能治之。
[4]充肌膚,精氣外達也;堅髮齒,精氣內足也。精氣外達而充肌膚,
則鬚眉亦長;精氣內足而堅髮齒,則胎亦安。蓋肌膚者,皮肉之餘;
齒者,骨之餘;髮與鬚眉者,血之餘;胎者,身之餘;以餘氣寄生之物,
而治餘氣之病,同類相感如此。
編號:上品049
名稱:槐實
性味:苦、寒。
功能:主五內邪氣熱,止涎唾,補絕傷,五痔,火瘡,婦人乳瘕,子藏急痛。
編號:上品050
名稱:柏實
性味:甘、平。
功能:主驚悸(清心經之游火。),安五藏(滋潤之功。),
益氣(壯火食氣,火寧則氣益也。),
除風濕痺(得秋金之令,能燥濕平肝也。)。
久服令人潤澤美色,耳目聰明(滋潤皮膚及諸竅。),
不飢不老,輕身延年(柏之性不假灌溉而能壽也。)。
註:徐靈胎曰:
[1]柏得天地堅剛之性以生。不與物變遷,經冬彌翠,
故能寧心神,斂心氣,而不為邪風游火所侵克也。
[2]人之生理之仁,仁藏於心;物之生機在於實,故實交謂之仁。
凡草木之仁,皆能養心氣,以類相應也。
編號:上品051
名稱:大棗
性味:甘、平,無毒。
功能: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氣,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
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久服輕身延年。
註:陳修園曰:
[1]大棗氣平入肺,味甘入脾。肺主一身之氣,脾主一身之血,氣血調和,
故有以上諸效。
編號:上品052
名稱:朴硝
性味:苦、寒,無毒。
功能:主治百病,除寒熱邪氣,逐五臟六腑積聚,固結留瘕。
能化七十種石。煉餌服之,輕身神仙。
註:張隱庵曰:
[1]雪花六出,元精石六稜,六數為陰,乃水之成數也。
[2]朴硝、硝石,面上生牙,如圭角,作六稜,乃感地水之氣結成,
而稟寒水之氣化,是以形類相同。
[3]但硝石遇火能焰,兼得水中之天氣。朴硝止稟地水之精,不得天氣,
故遇火不焰也,所以不同者如此。
編號:上品053
名稱:丹砂
性味:甘、微寒,無毒。
功能:主身體五臟百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殺精魅邪惡鬼。
久服通神明不老。
註:陳修園曰:
[1]丹砂氣微寒入腎,味甘無毒入脾,色赤入心。
[2]主身體五臟百病者,言和平之藥,凡身體五臟百病,皆可用而無顧忌也。
[3]心者,身之本,神之居也;腎者,氣之源,精之處也;心腎交,
則精神交養。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出入者謂之魄,
精神交養則魂魄自安。
[4]氣者得之先天,全賴後天之穀氣而昌,丹砂味甘補脾所以益氣。
[5]明目者,以石藥凝金之氣,金能鑑物,赤色得火之象,火能燭物也。
[6]殺精魅邪惡鬼者,具天地純陽之正色,陽能勝陰,正能勝邪也。
[7]久服通神明不老者,明其水升火降之效也。
編號:上品054
名稱:滑石
性味:甘、寒,無毒。
功能:主身熱泄澼,女子乳難,癃閉;利小便,蕩胃中積聚寒熱,益精氣。
久服輕身,耐飢長年。
註:按:
[1]滑石氣寒,得寒水之氣入手足太陽;味甘入足太陰;
且其色白兼入手太陰。
[2]所主諸病,皆清熱利水之功也。
[3]益精延年,言其性之正不比他種石藥偏之為害也。讀者勿泥。
編號:上品055
名稱:紫石英
性味:甘、溫,無毒。
功能:主心腹咳逆邪氣,補不足,女子風寒在子宮,絕孕十年無子。
久服溫中,輕身延年。
註:陳修園曰:
[1]紫石英氣溫,稟木氣而入肝;味甘無毒,得土味而入脾。
[2]咳逆邪氣者,以心腹為脾之部位,人之呼吸,出心肺而入肝腎,
脾居中而轉運,何咳逆之有?惟脾虛受肝邪之侮,不能下轉而上衝,
故為是病。其主之者,溫能散邪,甘能和中,而其質又重而能降也。
[3]補不足者,氣溫味甘,補肝脾之不足也。
[4]風寒入於子宮,則肝血不藏,脾血亦不統,往往不能生育,
脾土之成數十,所以十年無子也;紫石英氣溫可以散子宮之風寒,
味甘可以補肝脾之血也。
[5]久服溫中輕身,延年者,誇其補血納氣之功也。
[6]按:白石英治略同,但紫色屬陰,主治衝脈血海,功多在下;
白為金色,主治消渴,兼理上焦之燥。
編號:上品056
名稱:赤石脂
性味:甘、平,無毒。
功能:主黃疸,泄痢腸澼膿血,陰蝕下血赤白,邪氣癰腫疽痔惡瘡,頭瘍疥瘙。
久服補髓益氣,肥健不飢,輕身延年,五色石脂,各隨五色補五臟。
註:陳修園曰:
[1]赤石脂氣平稟金氣,味甘得土味,手足太陰藥也。
[2]太陰濕勝,在皮膚則為黃疸,在腸胃則為泄痢,甚者腸澼膿血;
下注於前陰,則為陰蝕並見赤白帶下;下注於後陰,則為下血。
皆濕邪之氣為害也;石脂具濕土之質,而有燥金之用,所以主之。
[3]癰腫、疽痔惡瘡、頭瘍疥瘙等症,皆濕氣鬱而為熱,熱盛生毒之患;
石脂能燥濕化熱,所以主之。
[4]久服補髓益氣、肥健不飢、延年者,濕去則津生,自能補髓益氣、
補髓助精也、益氣助神也;精神交會於中土,故有肥健不飢,
輕身延年之效也。
編號:上品037
名稱:禹餘糧
性味:甘、寒,無毒。
功能:主咳逆(補中降氣不使上逆。),
寒熱(除脾胃滋滯之寒熱,非謂可以通治寒熱。)
煩滿(性寒除熱,即可以止煩;質重降逆,即可以泄滿。),
下利赤白(除濕熱之功。)血閉,
癥瘕(熱在陽明者,熱必甚者,此能除之。)大熱。
煉餌,服之不飢(其質類穀粉而補脾土,所以謂之糧而能充饑也。),
輕身延年(補養後天之效。)。
按:李時珍曰:生池澤者,為禹餘糧,生山谷者,為太一餘糧。
〔本經〕雖分兩種,而治體則同。
編號:上品058
名稱:髮髲(音幣)
性味:苦、溫,無毒。
功能:主五癃關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療小兒驚,大人痓(音廁),仍自還神化。
(以皂筴水洗淨,復用甘草水洗、鹽水洗,晒乾入瓶內,以鹽土固臍,
煅存性,謂之血餘灰,研極細用。)
註:陳修園曰:
[1]心主血,髮者血之餘也,屬手少陰心。〔經〕云:腎之合骨也,
其榮髮也,屬足少陰腎。又云:皮毛者,肺之合也。
髮亦毛類,屬手太陰肺,肺為水源,小腸為心府,
故主五癃關格不通、水道不利等證。
[2]調肺氣,寧心神,除心肺之痰,故主小兒癇、大人痓等症。
[3]其曰:仍自還神化者,謂髮為血餘,乃水精奉心化血所生;今取以煉服,
仍能入至陰之藏,助水精而上奉心臟之神,以化其血也。
[4]後人惑於人補人之說,每用紫河車增熱為害,十服十死,
不如用此藥之驗。
編號:上品059
名稱:龍骨
性味:甘、平,無毒。
功能:主心腹鬼疰(音注)精物老魅,咳逆,泄痢膿血,女子漏下,
癥瘕堅結小兒熱氣驚癇。
註:陳修園曰:
[1]龍得天地純陽之氣,凡心腹鬼疰精物,皆屬陰氣作祟,陽能制陰也。
[2]肝屬木而得東方之氣,肝火乘於上則為咳逆;奔於下則為泄痢膿血,
女子漏下。龍骨能斂濈肝火,故皆治之。
[3]且其用變化莫測,雖癥瘕堅結難療,亦能穿入而攻破之。
[4]至於驚癇巔痙,皆肝氣上逆,挾痰而歸迸入心;龍骨能斂火安神,
逐痰降逆,故為驚癇巔痙之聖藥。
[5]仲景風引湯,必是熟讀〔本經〕,從此一味悟出全方,而神妙變化,
亦如龍之莫測。余今詳註此品,復為點睛欲飛矣。
[6]痰,水也,隨火而升。龍屬陽而潛於海,能引逆上之火與泛濫之水,
而歸其宅。若與牡蠣同用,為治痰之神品。今人只知其性澀以止脫,
何其淺也。
編號:上品060
名稱:阿膠
性味:甘、平,無毒。
功能:主心腹內崩,勞極灑灑如瘧狀,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
久服輕身益氣。
註:陳修園曰:
[1]阿膠以阿井之水,入黑驢皮煎煉成膠也。
[2]〔內經〕云:手少陰外合於濟水,內合於心,故能入心。
又曰:皮毛者,肺之合也;以皮煎膠,故能入肺。味甘無毒,
得地中正之土氣,故能入脾。
[3]凡心包之血,不能散行經脈,下入於腹,則為崩墮;
阿膠入心補血,故能治之。勞極氣虛,皮毛洒洒如瘧狀之先寒;
阿膠入肺補氣,故能治之。脾為後天血之本,脾虛則陰血內枯,
腰腹空痛,四肢酸疼;阿膠補養脾陰,故能治之。
[4]且血得脾以統,所以有治女子下血之效。
[5]胎以血為養,所以有安胎之效。
[6]血足氣亦充,所以有輕身益之效也。
[7]東阿井,在山東兌州府陽穀縣,東北六十里,即古之東阿縣也。
此清濟之水,伏行地中,歷千里而發於此井,其水較其旁諸水,
重十之一、二不等。人之血脈,宜伏而不宜見,宜沉而不宜浮;
以之製膠,正與血脈相宜也。必用黑皮者,以濟水合於心,黑色屬於腎,
取水火相濟之義也。
[8]所以妙者,驢亦馬類,屬火而動風;肝為風臟而藏血,
今借驢皮動風之藥,引入肝經;又取阿水沉靜之性,靜以制動;
俾風火熄而陰血生,逆痰降。此〔本經〕性與天道之言,得聞文章之後,
猶難語此,況其下乎?
編號:上品061
名稱:白膠
性味:甘、平,無毒。
功能:主傷中勞絕,腰痛羸瘦,補中益氣,婦人血閉無子,止痛安胎。
久服輕身延年。
註:陳修園曰:
[1]白膠即鹿角煎熬成膠,何以〔本經〕白膠列為上品、鹿茸列為中品乎?
蓋鹿茸溫補過峻,不如白膠之甘平足貴也。功用略同,不必再釋。
[2]其主婦人血閉、止痛安胎者,皆補衝脈血海之功也。輕身延年者,
血精足滿之效也。
編號:上品062
名稱:牛黃
性味:苦、平。
功能:主驚癎寒熱,熱盛狂痓,除邪逐鬼。
編號:上品063
名稱:麝香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辟惡氣,殺鬼精物,去三蟲蠱毒,溫瘧驚癎,久服除邪,不夢寤魘寐。
註:參
[1])麝喜食柏葉、香草及蛇蟲,其香在臍,為諸香之冠。
[2]香者,天地之正氣也,故能辟惡而殺毒。
[3]香能通達經絡,故能逐心竅凝痰,而治驚癇;驅募原邪氣,以治溫瘧。
[4]而魘寐之證,當熟寐之頃,心氣閉塞而成。麝香之香氣最盛,
令閉者不閉,塞者不塞,則無此患矣。
[5]惟孕婦忌之。
編號:上品064
名稱:石蜜
性味:甘、平,無毒。
功能:主心腹邪氣,諸驚癎痓,安五臟諸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眾病,
和百藥,久服強志輕身,不飢不老。
註:陳修園曰:
[1]石蜜氣平,稟金氣而入肺,味甘無毒,得土味而入脾。
[2]心腹者,自心下以及大小腹與脅肋而言也;邪氣者,六淫之氣自外來,
七情之氣自內起,非固有之氣,即邪氣也。其主之者甘平之用也。
[3]諸驚癇痓者,厥陰風木之為病也;其主之者,養胃和中,
所謂厥陰不治,取之陽明是也。
[4]脾為五臟之本,脾得補而安,則五臟俱安,而不足之患矣。
[5]真氣者,得於天而充於穀,味甘益脾,即所以益氣而補中也。
[6]止痛者,味甘能緩諸急。
[7]解毒者,氣平能勝諸邪也。
[8]諸花之精華,採取不遺,所以能除眾病。
[9]諸花之氣味,醞釀合一,所以能和百藥也。
[10]久服強志輕身、不饑不老者,皆調和氣血,補養精神之驗也。
編號:上品065
名稱:龜板
性味:甘、平,無毒。
功能:主下漏赤白,破癥瘕痎瘧,五痔陰蝕,濕痺四肢重弱,小兒顖不合。
久服輕身不飢。
註:陳修園曰:
[1]龜甲諸家俱說大補真水,為滋陰第一神品,而自余視之,亦不盡然。
大抵介蟲屬陰,皆能除熱;生於水中,皆能利濕;
其甲屬金,皆能攻堅,此外亦無他長。
[2]〔本經〕云:<1>主治漏下赤白者,以濕熱為病,熱勝於濕則漏下赤色;
濕勝於熱則漏下白色,龜甲專除濕熱故能治之也。<2>破癥瘕者,
其甲屬金,金能攻堅也。<3>痎瘧,老瘧也,瘧久不愈,
濕熱之邪痼結陰分,惟龜甲能入陰分而攻之也。<4>火結大腸則生五痔,
濕濁下注則患陰蝕,肺合大腸,腎主陰戶,龜甲性寒足以除其熱,
氣平足以消其濕也。<5>脾主四肢,因濕成痹以致重弱,龜居水中,
性能勝濕,甲屬甲冑,質主堅強,故能健其四肢也。<6>小兒顖骨不合,
腎虛之病;龜甲主骨,故能合之也。<7>久服輕身不饑者,
言陰積充足之效也。
編號:上品066
名稱:牡蠣
性味:鹹、平、微寒,無毒。
功能:主傷寒寒熱,溫瘧灑灑,驚恚怒氣,除拘緩,鼠瘻,女子帶下赤白。
久服強骨,殺邪鬼,延年。
註:陳修園曰:
[1]牡蠣氣平者,金氣也,入手太陰肺經;微寒者,寒水之氣也,入膀胱經;
味鹹者,真水之味也,入足少陰腎經。此物得金水之性。
[2]凡病起於太陽,皆名曰傷寒;傳入少陽之經,則為寒熱往來;
其主之者,藉其得秋金之氣,以平木火之游行也。
[3]溫瘧者,但熱不寒之瘧疾,為陽明經之熱病;灑灑者,
即陽明白虎證中背微寒惡寒之義,火欲發而不能徑達也;
主以牡蠣者,取其得金之氣,以解炎暑之苛,白虎湯命名,亦同此意也。
[4]驚恚怒氣,其主在心,其發在肝;牡蠣氣平,得金之用以制木;
味鹹,得水之用以濟火也。
[5]拘者筋急,緩者筋緩為肝之病。鼠瘻及瘰癧之別名,
為三焦膽經火鬱之病。牡蠣之平以制風,寒以勝火,鹹以耎堅,
所以咸主之。
[6]止帶下赤白與強骨節二句,其義互見於龜板註中,不贅。
[7]殺鬼邪者,補肺而申其清肅之威。能延年者,補腎而得其益精之效也。
編號:上品067
名稱:桑螵蛸
性味:鹹、平。
功能:主傷中,疝瘕,陰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閉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
註:陳修園曰:
[1]螵蛸,螳螂之子也。氣平屬金,味鹹屬水。螳螂於諸蟲中,其性最剛。
[2]以其具金性,能使肺之治節申其權,故主疝瘕,女子血閉,通五淋、
利小便水道也。
[3]又具水性,能使腎之作強得其用,故主陰痿、益精生子、腰痛也。
[4]其至傷中者,以其生於桑上,得桑氣而能續傷也。
[5]今人專取其縮小便,雖曰能開而亦能闔,然要其本性,在此而不在彼。
編號:中品001
名稱:乾薑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痺,腸澼下痢。
生者尤良。
註:陳修園曰:
[1]乾薑氣溫,稟厥陰風木之氣;若溫而不烈,則得沖和之氣而屬土也;
味辛得陽明燥金之味;若辛而不偏,則金能生水而轉潤矣。
故乾薑為臟寒之要藥也。
[2]胸中者,肺之分也;肺寒則金失下降之性,氣壅於胸中而滿也;
滿則氣上,所以咳逆上氣之症生焉。其主之者,辛散溫行也。
[3]中者,土也;土虛則寒,而此能溫之。止血者,以陽虛陰必走,
得暖則血自歸經也。出汗者,辛溫能發散也。逐風濕痹者,
治寒邪之留於筋骨也。治腸澼下痢者,除寒邪之陷於腸胃也。
以上諸治皆取其雄烈之用,如孟子所謂剛大浩然之氣,塞乎天地之間也。
[4]生則辛味渾全,故又申言曰:生者尤良。
即〔金匱〕治肺痿用甘草乾薑湯自注炮用,以肺虛不能驟受過辛之味,
炮之使辛味稍減,亦一時之權宜;非若後世炮黑、炮灰,
全失薑之本性也。葉天士亦謂炮黑入腎,何其陋歟?
編號:中品002
名稱:生薑
性味:辛、微溫,無毒。
功能:久服去臭氣,通神明。
註:陳修園曰:
[1]凡藥氣溫屬厥陰風木;大溫為熱,屬少陰君火;微溫稟春初之木氣,
則專入足少陽膽經也。味辛屬陽明燥金,大辛屬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
微辛為土中之金則專入足陽明胃經也。
[2]仲景桂枝湯等,生薑與大棗同用者,取其辛以和肺衛,
得棗之甘以養心營,合之能兼調營衛也。真武湯、茯苓桂枝湯用之者,
以辛能利肺氣,氣行則水利汗止,肺為水之上源也。大小柴胡湯用之者,
以其為少陽本經之藥也。吳茱萸湯用之者,以其安陽明之氣,
陽明之氣以下行為順,而嘔自止矣。少陰之氣,上交於陽明中土,
而利亦止矣。凡此之類,〔本經〕雖未明言,
而仲景於氣味中獨悟其神妙也。
[3]久服去臭氣通神明者,以臭氣為濁陰之氣,神明為陽氣之靈,
言其有扶陽抑陰之效也。
[4]今人只知其散邪發汗,而不知其有匡正止汗之功,每於真武湯,
近效白朮湯,輒疑生薑而妄去之,皆讀書死於句下之過也。
又病家每遇方中有生薑,則曰素有血疾,或曰曾患眼赤及喉痹等症,
不敢輕服。是亦自置死地也,又何怨哉?
編號:中品003
名稱:蔥白
性味:辛、平,無毒。
功能:作湯,治傷寒寒熱,中風面目浮腫,能出汗。
主治:
註:陳修園曰:
[1]蔥白辛平發汗。太陽為寒水之經,傷寒於表則發熱惡寒,
得蔥白之發汗而解矣。風為陽邪,多傷於上;風勝則面目浮腫,
得蔥白之發汗而消矣;此猶人所易知也。
[2]至於仲景通脈四逆湯,面赤者加蔥,非取其引陽氣以歸根乎?
白通湯以之命名者,非取其葉下之白,領薑、附以入腎宮,
急救自利無脈,命在頃刻乎?
[3]二方皆回陽之神劑,回陽先在固脫,仲師豈反用發汗之品?
學者不透參此理,總屬誤人之庸醫。
編號:中品004
名稱:當歸
性味:苦、溫,無毒。
功能:主咳逆上氣,溫瘧,寒熱洗洗在皮膚中,婦人漏中絕子,
諸惡瘡瘍,金瘡。煮汁飲之。
註:(參各家說)
[1]當歸氣溫,稟木氣而入肝;味苦無毒,得火味而入心。
[2]其主咳逆上氣者,心主血、肝臟血,血枯則肝木挾心火而刑金;
當歸入肝養血,入心清火所以主之也。
[3]肝為風,心為火,風火為陽,陽盛則為但熱不寒之溫瘧;
而肺受風火之邪,肺氣怯不能為皮毛之主,故寒熱洗洗在皮膚之中;
當歸能令肝血足而風定,心血足而火息,則皮膚中之寒熱可除也。
[4]肝主臟血,補肝即所以止漏也。手少陰脈動甚,則為有子,
補心即所以種子也。
[5]瘡瘍皆屬心火,血足則心火息矣。金瘡無不失血,血長則金瘡瘳矣。
[6]『煮汁飲之』四字,則言先聖大費苦心,謂『中焦受氣,
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當歸煮汁,滋中焦之汁,與地黃作湯同義。
可知時傳炒燥土炒,反涸其自然之汗,大失經旨。
編號:中品005
名稱:芎藭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中風入腦,頭痛,寒痺,筋攣急,金瘡,婦人血閉無子。
註:陳修園曰:
[1]芎藭氣溫,稟春氣而入肝;味辛無毒,得金味而入肺。
[2]風為陽邪,而傷於上,風氣通肝,肝經與督脈會於巔頂而為病,
芎藭辛溫而散邪,所以主之。
[3]血少不能熱膚,故生寒而為痹。
[4]血少不能養筋,故筋結而為攣,筋縱而為緩,筋縮而為急;
芎藭辛溫而活血,所以主之。
[5]治金瘡者,以金瘡從皮膚以傷肌肉;芎藭稟陽明金氣,
能從肌肉而達皮膚也。
[6]婦人以血為主,血閉不通,則不生育;芎藭辛溫,通經而又能補血,
所以治血閉無子也。
編號:中品006
名稱:淫羊藿
性味:辛、寒,無毒。
功能:主陰痿絕傷,莖中痛,利小便,益氣力,強志。
炮製:羊脂拌炒。
註:陳修園曰:
[1]淫羊藿氣寒,稟天冬水之氣而入腎;味辛無毒,得地之金味而入肺;
金水二臟之藥,細味經文,俱以補水臟為主。
[2]陰者,宗筋也;宗筋屬於肝木,木遇烈日而痿;一得氣寒之羊藿,
即如得甘露而挺矣。
[3]絕傷者,絡脈絕而不續也。〔金匱〕有云:絡脈者,陰精陽氣所往來也。
羊藿氣寒味辛,具水天之氣環轉運行而能續之也。
[4]莖主莖也,火鬱於中則痛;熱者清之以寒,鬱者散之以辛,
所以主莖中痛也。
[5]小便主於膀胱,必假三焦之氣化而出,
三焦之火盛則孤陽不化而為溺短。溺閉之症,一得羊藿之氣寒味辛,
金水相涵,陰氣濡布,陽得陰而化,則小便利矣。
[6]肺主氣,腎臟志。孟夫子云:『夫志,氣之帥也。』
潤肺之功歸於補腎,其益氣力強志之訓,
即可於孟夫子善養剛大之訓悟之也。第此理難與時醫道耳。
[7]葉天士云:淫羊藿浸酒治偏風不遂,水涸腰痛。
編號:中品007
名稱:荊芥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寒熱,鼠瘻瘰癧,生瘡,破積聚氣,下瘀血,除濕疸。
註:【參】
[1]荊芥氣溫,稟木氣而入肝膽;味辛溫無毒,得金味而入肺。
氣勝於味,以氣為主,故所主皆少陽相火、厥陰風木之症。
[2]寒熱往來,鼠瘻瘰癧、生瘡等症,乃少陽之為病也。
荊芥辛溫以發相火之氣,則病愈矣。
[3]飲食入胃,散精於肝,肝不散精,則氣滯而為積聚;肝臟主血,
血隨氣而運行;肝氣一滯,則血亦滯而為瘀,乃厥陰之為病也。
荊芥辛溫以達肝木之氣,則病愈矣。
[4]其除濕疸者,以疸成於濕;荊芥溫而兼辛,辛入肺而調水道,
水道通則濕疸除矣。
[5]今人炒黑,則變為燥氣而不能達,失其辛味而不能發;
且謂為產後常用之品,昧甚!
編號:中品008
名稱:麻黃
性味:苦溫,無毒。
功能: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
破癥堅積聚。
去根節 。
註:陳修園曰:
[1]麻黃氣溫,稟春氣而入肝;味苦無毒,得火味而入心。心主汗,
汗主疏泄,故為發汗上藥,其所主皆係無汗之症。
[2]太陽證中風傷寒頭痛、發熱、惡寒、無汗而喘宜麻黃以發汗。
[3]但熱不寒,名曰溫瘧,熱甚無汗、頭痛,亦宜麻黃以發汗。
[4]咳逆上氣,為手太陰之寒證;發熱惡寒,為足太陽之表證;
亦宜麻黃以發汗。
[5]即癥堅積聚為內病,亦係陰寒之氣,凝聚於陰分之中,日積月累而漸成;
得麻黃之發汗,從陰出陽,則癥堅積聚自散。凡此皆發汗之功也。
[6]根節古云止汗,是引止汗之藥,以達於表而速效;
非麻黃根節自能止汗,舊解多誤。
編號:中品009
名稱:葛根
性味:甘、辛、平,微寒,無毒。
功能: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痺,起陰風,解諸毒。
編號:中品010
名稱:葛榖
性味:甘、平、甘,無毒。
功能:主下痢十歲以上。
註:葉天士曰:
[1]葛根氣平,稟天秋平之金氣,入手太陰肺經;味甘辛無毒,
得地金土之味,入足陽明燥金胃。
[2]其主消渴者─辛甘以升騰胃氣,氣上則津液生也。
[3]其主身大熱者─氣平為秋氣,秋氣能解大熱也。
[4]脾有濕熱,則壅而嘔吐,葛根味甘,升發胃陽,胃陽鼓動,
則濕熱下行而嘔吐止矣。
[5]諸痹皆起於氣血不流通,葛根辛甘和散,氣血活諸痹自愈也。
[6]陰者從陽者也,人身陰氣,脾為之原,脾與胃合;辛甘入胃,
鼓動胃陽,陽健則脾陰亦起也。
[7]甘者,土之沖味;平者,金之和氣;所以解諸毒也。
張隱庵曰:
[1]元人張元素謂:『葛根為陽明仙藥,若太陽初病用之,反引邪入陽明等論』
皆臆說也。余讀仲祖〔傷寒論〕方,有葛根湯治太陽病項背几几;
又治太陽與陽明合病。若陽明本病,只有白虎承氣諸湯,并無葛根湯證。
況葛根主宣通經脈之正氣以散邪,豈反引邪內入耶!
[2]前人學不明經,屢為異說,李時珍一概收錄,不加辨正。
學者看本草發明,當合經論參究,庶不為前人所誤。
編號:中品011
名稱:黃芩
性味:苦、寒,無毒。
功能:主諸熱,黃疸,腸澼泄痢,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
註:陳修園曰:
[1]黃芩與黃連、黃柏皆氣寒味苦而色黃,主治大略相似。
大抵氣寒皆能除熱,味苦皆能燥濕,色黃者皆屬於土,
黃而明亮者則屬於金,金借土之色以為色,故五金以黃金為貴也。
但黃芩中空似腸胃,腸為手陽明,胃為足陽明。
[2]其主諸熱者,指腸胃諸熱病而言也。黃疸為大腸經中之鬱熱;
腸澼泄痢者,為大腸腑中之鬱熱。逐水者,逐腸中之水。
下血閉者,攻腸中之蓄血。惡瘡疽蝕火瘍者,為肌肉之熱毒。
陽明主肌肉,瀉陽明之火即所以解毒也。
[3]〔本經〕之言主治如此,仲景於少陽經用之:於心下悸易茯苓,
於腹痛易芍藥,又於〔本經〕言外別有會悟也。
編號:中品012
名稱:元參
性味:苦、微寒,無毒。
功能:主腹中寒熱積聚,女子產乳餘疾,補腎氣,令人明目。
註:陳修園曰:
[1]元參所以治腹中諸疾者,以其啟腎氣上交於肺,得水天一氣,
上下環轉之妙用也。張隱庵詮解甚妙,詳於丹參註中。
[2]其云主產乳餘疾者,以產後脫血則陰衰,而火無所制;
治之以寒涼既恐傷中,加以峻補又恐拒隔;
惟元參清而帶微補,故為產後要藥。
[3]令人目明者,黑水神光屬腎,補腎自能明目也。
編號:中品013
名稱:丹參
性味:苦、微寒,無毒。
功能: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癥除瘕,止煩滿,益氣。
註:張隱庵曰:
[1]丹參、元參皆氣味苦寒,而得少陰之氣化。但元參色黑,
稟少陰寒水之精而上通於天;丹參色赤,稟少陰君火之氣而下交於地;
上下相交,則中土自和。故元參下交於上,而治腹中寒熱積聚;
丹參上交於下,而治心腹寒熱積聚。
[2]君火之氣下交,則土溫而水不泛溢,故治腸鳴幽幽如走水。
[3]破癥除瘕者,治寒熱之積聚也。
[4]止煩滿益氣者,治心腹之邪氣也。夫止煩而治心邪,止滿而治腹邪,
益正氣,所以治邪氣也。
陳修園:[1]今人謂一味丹參,功兼四物湯,共認為補血行血之品,
為女科之專藥,而丹參之真功用掩矣。
編號:中品014
名稱:丹皮
性味:辛、寒,無毒。
功能:主寒熱,中風瘈瘲,驚癇邪氣,除癥堅瘀血留舍腸胃,安五臟,療癰瘡。
註:陳修園曰:
[1]丹皮氣寒,稟水氣而入腎;味辛無毒,得金味而入肺。
[2]心火具炎上之性,火鬱則寒,火發則熱;丹皮稟水氣而制火,
所以主之。
[3]肝為風臟,中風而害其筋則為瘛瘲,中風而亂其魂則為驚癇,
丹皮得金味以平肝,所以主之。
[4]邪氣者,風火之邪也,邪氣動血,留舍腸胃,瘀積瘕堅;
丹皮之寒能清熱,辛能散結,可以除之。
[5]肺為五臟之長,肺安而五臟俱安。
[6]癰瘡皆屬心火,心火降而癰瘡可療。
編號:中品015
名稱:防已
性味:辛、平,無毒。
功能:主風寒溫瘧,熱氣諸癇,除邪,利大小便。
註:【述】
[1]防己氣平,稟金之氣;味辛無毒,得金之味入手太陰肺經。
[2]風寒溫瘧者,感風寒而患,但熱不寒之瘧也。
熱氣諸癇者,心有熱而患牛、馬、羊、雞、諸癇也。
溫熱皆為陽邪,癇瘧皆屬風木,防己辛平可以統治之。
[3]除邪者,又申言可除以上之邪氣也。
[4]然肺為水上之源,又與大腸相為表裏,防己之辛平調肺氣,則二便矣。
張隱庵曰:
[1]〔經〕云:水道不行則形消氣索,是水有隨氣而運行於膚表者,
有水火上下之相濟者,如氣滯而水不行則為水病、痰病矣。
防己生於漢中者,破之紋如車輻,莖藤空通,主通氣行水,
以防己土之制,故有防己之名。
[2]〔金匱〕方治水病有防己黃耆湯、防己茯苓湯;治痰病有木防己湯、
防己加茯苓芒硝湯。〔千金方〕治遺尿、小便澀,有三物木防己湯;
蓋氣運於上,而水能就下也。而李東垣有云:防己乃下焦血分之藥,
病在上焦氣分者禁用。又云:如險健之人,幸災樂禍首為亂階,
若善用之亦可敵凶突險。此瞑眩之藥,故聖人存而不廢。
[3]噫!如此議論,不知從何處參出?夫氣化而後水行,
防己乃行氣利水之品,反云上焦氣分不可用,何不通之甚乎?
[4]防己能運行去病,是運中有補。〔本經〕列於中品之前,奚為存而不廢?
緣其富而貪名,無格物實學,每為臆說,使後人遵之如格言,
畏之若毒藥,非古人之罪乎?李時珍乃謂千古而下,惟東垣一人誤矣。
嗟嗟!安得伊歧重出世,更將經旨復重宣也。
編號:中品016
名稱:狗脊
性味:苦、平。
功能:主腰背強,關機緩急,周痺寒濕膝痛,頗利老人。
編號:中品017
名稱:秦艽
性味:苦、平,無毒。
功能:下水,利小便。
主治:主寒熱邪氣,寒濕風痺,肢節痛。
註:張隱庵曰:
[1]秦艽氣味苦平,色如黃土,羅紋交糾,左右旋轉,稟天地陰陽交感之氣。
蓋天氣左旋右轉,地氣右旋左轉,左右者,陰陽之道路。
[2]主治寒熱邪氣者,地氣從內以出外,陰氣外交於陽,而寒熱邪氣自散矣。
[3]治寒濕風痹肢節痛者,天氣從外以入內,陽氣內交於陰,
則寒濕風三邪合而成痹以致肢節痛者,可愈也。
[4]地氣運行則水下,天氣運行則小便利。
編號:中品018
名稱:紫菀
性味:苦、溫,無毒。
功能:主咳逆上氣,胸中寒熱結氣,去蠱毒,痿躄,安五臟。
註:張隱庵曰:
[1]紫者,黑赤之間色也;黑赤,水火之色也。紫菀氣味苦溫,稟火氣也;
其質陰柔,稟水氣也。
[2]主治咳逆上氣者,啟太陽寒水之氣從皮毛而合肺也。
[3]治胸中寒熱結氣者,助少陰火熱之氣,通利三焦而上達也。
[4]蠱毒在腹屬土,火能生土,故去蠱毒。
[5]痿躄在筋屬木,水能生木,故去痿躄。
[6]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水火交則陰陽合,故安五臟。
編號:中品019
名稱:知母
性味:苦、寒,無毒。
功能:主消渴熱中,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補不足,益氣。
註:葉天士曰:
[1]知母氣寒,稟水氣而入腎;味苦無毒,得火味而入心。
[2]腎屬水,心屬火,水不制火,火爍津液,則病消渴;
火熏五內,則病熱中;其主之者,苦清心火、寒滋腎水也。
[3]除邪氣者,苦寒之氣味能除燥火之邪氣也。
[4]熱勝則浮,火勝則腫;苦者清火,寒能退熱,故主肢體浮腫也。
[5]腫者水臟,其性惡燥,燥則開合不利而水反蓄矣。知母寒滑,
滑利關門而水自下也。
[6]補不足者,苦寒補寒水之不足也。
[7]益氣者,苦寒益五臟之陰氣也。
[8]愚按:〔金匱〕有桂枝芍藥知母湯,治肢節疼痛、身體尫羸、腳腫如脫,
可知長沙諸方,皆從〔本經〕來也。
編號:中品020
名稱:貝母
性味:辛、平,無毒。
功能:主傷寒煩熱,淋瀝邪氣,疝瘕,喉痺,乳難,金瘡,風痙。
註:陳修園曰:
[1]貝母氣平味辛,氣味俱屬於金,為手太陰、手陽明藥也。
[2]其主傷寒煩熱者,取西方之金氣以除酷暑;〔傷寒論〕以白虎湯命名,
亦此義也。
[3]其主淋瀝邪氣者,肺之治節行於膀胱,則邪熱之氣除,而淋瀝愈矣。
[4]疝瘕為肝木受病,此則金平木也。
[5]喉痹為肺竅內閉,此能宣通肺氣也。
[6]乳少為陽明之汁不通,金瘡為陽明之經脈受傷,
風痙為陽明之宗筋不利。
[7]今人以之治痰嗽,大失經旨。
[8]且李士材謂:貝母主燥痰,半夏主濕痰,二物如水炭之反,皆臆說也。
編號:中品021
名稱:栝蔞根
性味:苦、寒,無毒。
功能:主消渴身熱,煩滿大熱,補虛安中,續絕傷。
註:陳修園曰:
[1]栝蔞根氣寒,稟天冬寒之水氣而入腎與膀胱;味苦無毒,
得地南方之火味而入心。
[2]火盛爍液則消渴,火浮於表則身熱,火盛於裏則煩滿;大熱火盛則陰虛,
陰虛則中失守而不安,栝蔞根之苦寒清火,可以統主之。
[3]其主續絕傷者,以其蔓延能通陰絡而續其絕也。
[4]實名栝樓,〔金匱〕取治胸痹,〔傷寒論〕取治結胸,蓋以能開胸前之
結也。
張隱庵曰:
[1]半夜起陰氣於脈外,上與陽明相合而成火土之燥。
花粉起陰津於脈中,天癸相合而能滋其燥金。
[2]〔傷寒〕、〔金匱〕諸方,用半夏以助陽明之氣;渴者燥熱太過,
即去半夏易花粉以滋之。聖賢立加減之方,必推物理所以然。
編號:中品022
名稱:芍藥
性味:苦、平,無毒。
功能:主邪氣腹痛,除血痺,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
註:陳修園曰:
[1]芍藥氣平,是夏花而稟燥金之氣;味苦,是得少陰君火之味。
氣平下降,味苦下泄而走血,為攻下之品,非補養之物也。
[2]邪氣腹痛,小便不利及一切諸痛,皆氣滯之病,其主之者,
以苦平而泄其氣也。
[3]血痹者,血閉而不行,甚則為寒熱不調。堅積者,積久而堅實,
甚者為疝瘕、滿痛者,皆血滯之病;其主之者,以苦平而行其血也。
[4]又云:益氣者,謂邪氣得攻而淨,則元氣自然受益,
非謂芍藥能補氣也。
[5]今人妄改聖經,以酸寒二字易苦平,誤認為斂陰之品,殺人無算。
試取芍藥而嚼之,酸味何在乎?
[6]張隱庵曰:赤芍,白芍花異而根無異,今肆中一種赤芍藥,
不知何物之根,為害殊甚。
編號:中品
名稱:木通
性味:辛、平,無毒。
功能:主除脾胃寒熱,通利九竅,血脈,關節,令人不忘。去惡蟲。
(木通,本經名通草。陳士良撰食性本草,改為木通。今復有所謂通草,
即古之通脫木也,與此不同。)
註:張隱庵曰:
[1]木通藤蔓空通,其色黃白,氣味辛平。
[2]稟土金相生之氣化,而為通關利竅之藥也。
[3]稟土氣,故除脾胃之寒熱。
[4]藤蔓空通,故通利九竅、血脈、關節。
[5]血脈通而關竅利,則令人不忘。
[6]稟金氣,故去惡蟲。
[7]防己、木通,皆屬空通蔓草。防己取用在下之根,則其性自下而上,
從內而外;木通取用在上之莖,則其性自上而下,自外而內;
此根升梢降,一定不易之理,後人用之主利小便,須知小便之利,
亦必上而後下,外而後內也。
編號:中品024
名稱:白芷
性味:辛、溫。
功能: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風侵頭目淚出,
長肌膚、潤澤,可作面脂。
編號:中品025
名稱:苦參
性味:苦、寒。
功能:主心腹結氣,癥瘕積聚,黃疸,溺有餘瀝,逐水,除癰腫,補中,
明目止淚。
註:徐靈胎曰:
[1]此以味為治也。苦入心,寒除火,故苦參專治心經之火,
與黃連功用相近。
[2]但黃連似去心臟之火為多,苦參似去心府小腸之火為多;
則以黃連之氣味清,而苦參之氣味濁也。
編號:中品026
名稱:水萍
性味:辛、寒。
功能:主暴熱(得水之氣,故能除熱。)身癢(濕熱在皮膚),下水氣(萍入水不濡,故能滌水。)勝酒(水氣勝則酒氣散矣。)長鬚髮(益皮之血氣。),主消渴(得水氣之助。),久服輕身(亦如萍之輕也)。
註:徐靈胎曰:
[1]水萍生於水中,而能出水上。
[2]且其葉入水不濡,是其性能敵水者也。故凡水濕之病皆能治之。
[3]其根不著土而上浮水面,故又能主皮毛之疾。
編號:中品027
名稱:款冬花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咳逆上氣善喘,喉痺,諸驚癇,寒熱邪氣。
註:張隱庵曰:
[1]款冬生於水中,花開紅白,氣味辛溫,從陰出陽,蓋稟水中之生陽,
而上通肺金之藥也。
[2]太陽寒水之氣,不從皮毛外交於肺,則咳逆上氣而善喘;
款冬稟水氣而通肺,故可治之。
[3]厥陰、少陽木火之氣結於喉中,則為喉痹;款冬得金水之氣,
金能平木,水能制火,故可治也。
[4]驚癇寒熱邪氣,為病不止一端,故曰諸驚癇寒熱邪氣;
款冬稟太陽寒水之氣,而上行外達,則陰陽水火之氣自相交會,
故可治也。
編號:中品028
名稱:厚朴
性味:苦、溫,無毒。
功能: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痺,死肌,去三蟲。
(生用則解肌而達表,炙香則運土而助脾。)
註:陳修園曰:
[1]厚朴氣溫,稟木氣而入肝;味苦無毒,得火味而入心。
然氣味厚而主降,降則溫而專於散,苦而專於泄,故所主皆為實症。
[2]中風有便溺阻隔症,傷寒有下之微喘症,有發汗後腹脹滿症、
大便鞕症,頭痛有濁氣上衝症,俱宣主以厚朴也。
[3]至於溫能散寒,苦能泄熱,能散能泄,則可以解氣逆之驚悸。
[4]能散則氣行,能泄則血行,故可治氣血痹及死肌也。
[5]三蟲本濕氣所化,厚朴能散而泄之,則三蟲可去也。
[6]寬脹下氣,經無明文,仲景因其氣味苦溫而取用之,
得〔本經〕言外之旨也。
編號:中品029
名稱:梔子
性味:苦寒,無毒。
功能:主五內邪氣,胃中熱氣,面赤,酒皰皻鼻,白癩,赤癩,瘡瘍。
註:陳修園曰:
[1]梔子氣寒,稟水氣而入腎;味苦,得火味而入心。
[2]五內邪氣,五臟受熱邪之氣也。胃中熱氣,胃經熱煩懊憹不眠也。
心之華在面,赤則心火盛也。鼻屬肺,酒皰皻鼻,金受火剋而色赤也。
白癩為濕,赤癩為熱,瘡瘍為心火。梔子下稟寒水之精,上結君火之實,
能起水陰之氣上滋,復導火熱之氣下行,故統主之。以上諸症,
唯生用之,氣性尚存,若炒黑則為死灰,無用之物矣。
[3]仲景梔子鼓湯用之者,取其交姤水火、調和心腎之功;
加香鼓以引其吐,非梔子能湧吐也。
[4]俗本謂梔子生用則吐炒黑則不吐,何其陋歟?
(按:仲景云:糞有微溏者,勿用。)
編號:中品030
名稱:枳實
性味:苦、寒,無毒。
功能:主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除寒熱結,止痢,
長肌肉,利五臟,益氣輕身。
註:張隱庵曰:
[1]枳實氣味苦寒,冬不落葉,稟少陰標本之氣化。臭香形圓,花白多刺,
瓤肉黃白,又得陽明金土之氣化。
[2]主治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者,得陽明金氣而制風,
稟少陰水氣而清熱也。
[3]除寒熱結者,稟少陰本熱之氣而除寒,標陰之氣而除熱也。
[4]止痢、長肌肉者,得陽明中土之氣也。
[5]五臟發原於先天之少陰,生長於後天之陽明,故主利五臟。
[6]得少陰之陰故益氣,得陽明之氣故輕身。
[7]仲祖本論,有大承氣湯,用炙厚朴、炙枳實;小承氣湯,用生厚朴、
生枳實;生熟之間,有意存焉,學者不可不參。
[8]按〔本經〕有枳實,無枳殼,唐〔開寶〕始分之,然枳殼即枳實之大者,
性宣發而氣散,不如枳實之完結,然既是一種,亦不必過分。
編號:中品031
名稱:黃蘗
性味:苦寒,無毒。
功能:主五臟腸胃中結熱,黃疸,腸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陰傷蝕瘡。
註:陳修園曰:
[1]黃柏氣寒,稟天冬寒之水氣;味苦無毒,得地南方之火味;皮厚色黃,
得太陰中土之化。
[2]五臟為陰,凡經言主五臟者,皆主陰之藥也。
[3]治腸胃中熱結者,寒能清熱也。
[4]治黃疸、腸痔者,苦能勝濕也。
[5]止泄利者,濕熱泄痢,唯苦寒能除之,而且能堅之也。
[6]女子胎漏下血,因血熱妄行;赤白帶下及陰戶傷蝕成瘡,
皆因濕熱下注。黃柏寒能清熱,苦可燥濕,所以主之。
[7]然皆正氣未傷,熱毒內盛,有餘之病,可以暫用,否則不可姑試也。
[8]凡藥之燥者,未有不熱,而寒者,未有不濕;黃柏於清熱之中,
而兼燥濕之效。
編號:中品032
名稱:山茱萸
性味:酸、平,無毒。
功能:溫中,久服輕身。
主治:主心下邪氣,寒熱,逐寒濕痺,去三蟲。
註:陳修園曰:
[1]山茱萸色紫赤而味酸平,稟厥陰、少陽木火之氣化。手厥陰心包、
足厥陰肝,皆屬於風木也;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皆屬於相火也。
[2]心下巨闕穴,乃手厥陰心包之募,又心下為脾之分。曰邪氣者,
脾之邪實為肝木之邪也。足厥陰肝木,血少氣元則剋脾土,並於陽則熱,
並於陰則寒也。又寒熱往來,為少陽之病,山茱稟木火之氣化,
故咸主之。
[3]山萸味酸收斂,斂火歸於下焦,火在下謂之少火,少火生氣,
所以溫中。
[4]山萸味酸入肝,肝主藏血,血能充膚熱肉,所以逐周身寒濕之痹。
[5]三蟲者,厥陰風木之化也;仲景烏梅丸之酸,能治蚘厥,即此物悟出。
[6]肝者,敢也,生氣生血之臟也。孫真人生脈散中,有五味之酸,
能治倦怠而輕身,亦從此物悟出。
張隱庵曰:
[1]仲祖八味丸,用山茱萸,後人去附、桂改為六味丸,
以山茱萸為固精補腎之藥,此外並無他用,皆因安於苟簡,不深討故也。
[2]今詳觀〔本經〕,山茱萸之功能如此,
學者能於〔本經〕之內會悟而廣其用,庶無拘隘之弊。
編號:中品033
名稱:吳茱萸
性味:辛、溫,有小毒。
功能:主溫中,下氣,止痛,又除濕血痺,逐風邪,開腠理,咳逆,寒熱。
註:陳修園曰:
[1]吳茱萸氣溫,稟春氣而入肝;味辛有小毒,得金味而入肺。
[2]氣溫能驅寒,而大辛之味,又能俾肺令之獨行而無所旁掣;
故中寒可溫,氣逆可下,胸腹諸痛可止;皆肺令下行,坐鎮而無餘事。
[3]仲景取治陽明食穀欲嘔症,及乾嘔吐涎沫症,
從〔本經〕而會悟於言外之旨也。
[4]肺喜溫而惡寒,一得吳萸之大溫大辛,則水道通調而濕去。
[5]肝臟血,血寒則泣而成痹,一得吳茱萸之大辛大溫,則血活而痹除。
[6]風邪傷人,則腠理閉,而為寒熱咳逆諸症,吳萸大辛大溫,開而逐之,
則咳逆寒熱諸症俱平矣。
[7]然猶有疑者,仲景用藥悉遵〔本經〕,而『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
煩燥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二十字,與〔本經〕不符。
而不知少陰之臟,皆本陽明水穀以資生,而復交會中土。
若陰陽之氣不歸中土,則上吐而下利;水火之氣不歸中土,
則下躁而上煩;中土之氣內絕,則四肢逆冷而過肘膝,法在不治。
仲景取吳茱萸大辛大溫之威烈,佐人參之沖和,以安中氣,
薑、棗之和胃,以行四末;專求陽明,是得絕處逢生之妙。
張隱庵、葉天士之解俱淺。
編號:中品034
名稱:杏仁
性味:甘、苦、濕,冷利,有小毒。
功能:主咳逆上氣,雷鳴喉痺,下氣產乳,金瘡,寒疝奔豚。
(湯泡去皮尖。雙仁者,大毒勿用。)
註:陳修園曰:
[1]杏仁氣味甘苦,其實苦重於甘,其性帶濕,其質冷利
(冷利者,滋潤之意也)。
[2]下氣二字,亦足以盡其功,肺實而脹,則為咳逆上氣。雷鳴喉痹者,
火結於喉為痹痛,痰聲之響如雷鳴也;杏仁下氣,所以主之。
[3]氣有餘便是火,氣下即火下,故乳汁可通,瘡口可合也。
[4]心陽虛,則寒水之邪,自下上奔,犯於心位;杏仁有下氣之功,
伐寒水於下,即所以保心陽於上也。
[5]凡此皆治有餘之症,若勞傷咳嗽之人,服之必死。
[6]時醫謂產於叭噠者,味純甘可用,而不知純甘非杏仁之正味。
既無苦降之功,徒存其濕以生痰,甘以壅氣,陰受其害,至死不悟,
惜哉!
編號:中品035
名稱:烏梅
性味:酸、溫、平、澀,無毒。
功能: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枯不仁,
死肌,去青黑痣,蝕惡肉。
註:陳修園曰:
[1]烏梅氣平,稟金氣而入肺;氣溫,稟木氣而入肝;味酸無毒,
得木味而入肝;味澀即酸之變味也。味勝於氣,以味為主。
梅得東方之味,花放於冬,成熟於夏,是稟冬令之水精,
而得春生之氣而上達也。
[2]主下氣者,生氣上達,則逆氣自下矣。
[3]熱煩滿、心不安,〔傷寒論〕厥陰症,以氣上衝心,心疼熱等字,
該之能下其氣,而諸病皆愈矣。
[4]脾主四肢,木氣剋土,則肢體痛,肝主藏血,血不灌溉,則偏枯不仁,
而為死肌;烏梅能和肝氣,養肝血,所以主之。
[5]去青黑痣與蝕惡肉者,酸收之味。外治能消痣與肉也。
[6]張隱庵云:後人不體經義,不窮物理,但以烏梅為酸斂收澀之藥,
而春生上達之性未之講也。惜哉!
編號:中品036
名稱:犀角
性味:苦、酸、鹹、寒,無毒。
功能:主百毒蠱疰、邪鬼瘴氣,解鈎吻、鴆羽、蛇毒,除邪,不迷惑魘寐,
久服輕身。
註:陳修園曰:
[1]犀角氣寒,稟水之氣也;味苦酸鹹無毒,得木火水之味也。
[2]主百毒蠱疰、邪鬼瘴氣者,以犀為靈異之獸,借其靈氣以辟邪也。
[3]解鉤吻、鴆羽、蛇毒者,以牛屬土而犀居水,得水土之精,
毒物投水土中而俱化也。
[4]不迷惑魘寐、輕身者,言水火既濟之效也。
[5]今人取治血症,與經旨不合。
編號:中品037
名稱:羚羊角
性味:鹹、寒,無毒。
功能:主明目,益氣,起陰,去惡血,注下,辟蠱毒,惡鬼不祥,常不魘寐。
註:【參】:
[1]羚羊角氣味鹹無毒,入腎與膀胱二經。
[2]主明目者,鹹寒以補水,水足則目明也。
[3]益氣者,水能化氣也。
[4]起陰者,陰器為宗筋而屬肝,肝為木,木得烈日而萎,得雨露而挺也。
[5]味鹹而破血,故主去惡血。
[6]氣寒則清熱,故止注下也。
[7]蠱毒為濕熱之毒也,鹹寒可以除之。
[8]辟惡鬼不祥、常不夢魘寐者,誇其靈異通神之妙也。
編號:中品038
名稱:鹿茸
性味:甘、溫,無毒。
功能:主漏下惡血,寒熱、驚癇,益氣,強志,生齒不老。
註:陳修園曰:
[1]鹿為仙獸而多壽,其臥則口鼻對尾閭以通督脈;督脈為通身骨節之主,
腎主骨,故又能補腎。腎得其補,則志強而齒固,以志藏於腎,
齒為骨餘也。
[2]督得其補,則大氣升舉,惡血不漏,以督脈為陽氣之總督也。
[3]然角中皆血所貫,衝為血海,其大補衝脈可知也。凡驚癇之病,
皆挾衝脈而作,陰氣虛不能寧謐於內,則附陽而上升,故上熱而下寒;
陽氣虛不能周衛於身,則隨陰而下陷,故下熱而上寒;鹿茸入衝脈,
而大補其血,所以能治寒熱驚癇也。
[4]至於長而為角,〔別錄〕謂其主惡瘡,逐惡氣。
以一點胚血,發泄已盡,只有拓毒消散之功也。
編號:中品039
名稱:鱉甲
性味:酸、平,無毒。
功能:主心腹癥瘕,堅積寒熱,去痞痰,蝕肉,陰蝕,痔核惡肉。
註:【述】:
[1]鱉甲氣平,稟金氣而入肺;味鹹無毒,得水味而入腎。
[2]心腹者,合心下大腹小腹,以及脅肋而言也。
癥瘕堅硬之積,致發寒熱,為厥陰之肝氣凝聚;
鱉甲氣平,可以制肝,味鹹可以軟堅,所以主之也。
[3]痞者,肝氣滯也,鹹平能制肝而軟堅,故亦主之。
[4]蝕肉、陰蝕、痔核惡肉,一生於鼻,鼻者肺之竅也;一生於二便,
二便者腎之竅也;入肺腎而軟堅,所以消一切惡肉也。
編號:中品040
名稱:白殭蠶
性味:鹹、平、辛,無毒。
功能:主治小兒驚癇、夜啼,去三蟲,滅黑䵟,令人面色好,男子陰癢病。
(凡稟金氣色白之藥,俱不宜炒。)
註:【述】:
[1]殭蠶氣平為秋氣,味辛為金味,味鹹為水味,稟金水之精也。
[2]治驚癇者,金能平木也。
[3]治夜啼者,金屬乾而主天,天運旋轉,晝開夜闔也。
[4]殺三蟲者,蟲為風木所化,金主肅殺也。
[5]滅黑䵟、令人面色好者,俾水氣上滋也。
[6]治男子陰癢者,金能制風,鹹能除癢也。
徐靈胎曰:
[1]殭蠶感風而殭,凡風氣之疾,皆能治之,蓋借其氣以相感也。
[2]或問:因風以殭,何以反能治風?曰:邪之中人也,有氣而無形,
穿經透絡,愈久愈深。以氣類相反之藥投之,則拒而不入;
必與之同類者,和入諸藥,使為嚮導,則藥力至於病所。
而邪與藥相從,藥性漸發,或從毛孔出,或從二便出,不能復留矣。
此即從治之法也。風寒暑濕,莫不皆然。此神而明之之道,
不專恃正治奏功矣。
編號:中品041
名稱:蚱蟬(古人用蟬,今人用蛻,氣性亦相近。)
性味:寒、鹹。
功能:主小兒驚癇、夜啼,癲病寒熱。
註:陳修園曰:
[1]蚱蟬氣寒稟水氣,味鹹得水味,而要其感涼風清露之氣以生,
得金氣最全。
[2]其主小兒驚癇者,金能平木也。
[3]蚱蟬日出有聲,日入無聲,故止夜啼也。
[4]癲病寒熱者,肝膽之風火也,蚱蟬具金水之氣,金能制風,水能制火,
所以主之。
張隱庵曰:
[1]蟬蛻、殭蠶,皆稟金水之精,故〔本經〕主治,大體相同。
但蟬飲而不食,溺而不糞;蠶食而不飲,糞而不溺,何以相同?
[2]經云:『飲入於胃....,上歸於肺....。』穀入於胃,乃傳之肺。
是飲食雖殊,皆由肺氣之通調,則尿糞雖異,皆稟肺氣以傳化矣。
編號:中品042
名稱:石膏
性味:辛、微寒,無毒。
功能:主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乾舌焦不能息,腹中堅痛,除邪鬼,產乳,
金瘡。
註:陳修園曰:
[1]石膏氣微寒,稟太陽寒水之氣;味辛無毒,得陽明燥金之味。
[2]風為陽邪,在太陽則惡寒發熱,然必審其無汗煩躁而喘者,
可與麻桂併用;在陽明則發熱而微惡寒,
然必審其口乾舌焦大渴而自汗者,可與知母同用。
[3]曰心下氣逆,即〔傷寒論〕氣逆欲嘔之互詞;曰不能息,即〔傷寒論〕
虛羸少氣之互詞;然必審其為解後裏氣虛而內熱者,可與人參、竹葉、
半夏、麥冬、甘草、粳米同用。腹中堅痛,陽明燥甚而堅,
將至於胃實不大便之症。邪鬼者,陽明邪實,妄言妄見,或無故而生驚,
若邪鬼附之,石膏清陽明之熱,可以統治之。
[4]陽明之脈,從缺盆下乳,石膏能潤陽明之躁,故能通乳。
[5]陽明主肌肉,石膏外滲,又能愈金瘡之潰爛也。
[6]但石品見火則成石灰,今人畏其寒而煅用,則大失其本來之性矣。
編號:下品001
名稱:附子
性味:辛、溫,有大毒。
功能: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破癥堅、積聚、血瘕,寒濕痿躄,拘攣,
膝痛,不能行步。
(以刀削去皮臍,每個剖作四塊,用滾水微溫泡三日,一日一換,
去鹽味,晒半燥,剖十六塊,於銅器炒熟用之,近世以便煮之,非法也。)
註:(一)陳修園曰:
[1]〔素問〕謂以毒藥攻邪是回生妙手,後人立補養等法是模稜巧術,
究竟攻其邪而正氣復,是攻之即所以補之也。
[2]附子味辛氣溫,火性迅發,無所不到,故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
[3]〔本經〕云:風寒咳逆邪氣,是寒邪之逆於上焦也;寒濕痿躄、拘攣、
膝痛不能步行,是寒邪著於下焦筋骨也;癥堅、積聚、血瘕,
是寒氣凝結,血滯於中也。
[4]考〔大觀本〕咳逆邪氣句下,有『溫中金瘡』四字,以中寒得暖而溫,
血肉得暖而合也。大意上而心肺,下而肝腎,中而脾胃,
以及血肉筋骨營衛,因寒濕而病者,無有不宜。即陽氣不足,寒自內生,
大汗、大瀉、大喘、中風、卒倒等症,亦必仗此大氣大力之品,
方可挽回。此〔本經〕言外意也。(二)[1]又曰:附子主寒濕,
諸家俱能解到,而仲景用之,則化而不可知之謂神。且夫人所以生者,
陽也,亡陽則死。亡字分二字,一無方切,音忘,逃也,即〔春秋傳〕
出亡之義也;一微夫切,音無,無也,〔論語〕亡而為有,
孟子問有餘曰亡矣之義也。[2]誤藥大汗不止為亡陽,如唐之辛蜀,
仲景用四逆湯、真武湯等法以迎之;吐利厥冷為亡陽,如周之守府,
仲景用通脈四逆湯、薑附湯以救之;且太陽之標陽外呈而發熱,
附子能使之交於少陰而熱已。少陰之神機病,附子能使自下而上而脈生,
周行通達而厥愈;合苦甘之芍、草而補虛,合苦淡之苓、芍而溫固
,元妙不能盡述。按其立法,與〔本經〕之說不同,豈仲景之創見歟?
[3]然〔本經〕謂『氣味辛溫有大毒』七字,仲景即於此悟出附子大功用。
溫得東方風木之氣,而溫之至則為熱,〔內經〕所謂少陰之上,
君火主之是也。辛為西方燥金之味,而辛之至則反潤,
〔內經〕所謂辛以潤之是也。凡物性之偏處則毒,
偏而至於無可加處則大毒。因『大毒』二字,知附子之溫為至極,
辛為至極也。[4]仲景用附子之溫有二法:<1>雜於苓、芍、甘草中,
雜於地黃、澤瀉中,如冬日可愛,補虛法也;<2>佐以薑、桂之熱,
佐以麻、辛之雄,如夏日可畏,救陽法也。用附子之辛,亦有三法:
<1>桂枝附子湯、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湯、甘草附子湯,
辛燥以袪除風濕也;<2>附子湯、芍藥甘草附子湯,辛潤以溫補水藏也;
<3>若白通湯、通脈四逆湯,加入尿豬膽汁,則取西方秋收之氣,
保復元陽,則有大封大固之妙矣。
[5]後世虞天民、張景岳,亦極贊其功;然不能從〔本經〕中細繹其義,
以闡發經方之妙,徒逞臆說以極贊之,反為蛇足矣。
編號:下品002
名稱:半夏
性味:辛、平,有毒。
功能:主傷寒寒熱,心下堅,胸脹咳逆,頭眩,咽喉腫痛,腸鳴,下氣,止汗。
註:(一)陳修園曰:
[1]半夏氣平,稟天秋金之燥氣,而入手太陰;味辛有毒,
得地西方酷烈之味,而入手足陽明。辛則能開諸結,平則能降諸逆也。
[2]傷寒寒熱、心下堅者,邪結於半表半裏之間,其主之者,
以其辛而能開也。
[3]胸脹咳逆、咽喉腫痛、頭眩下氣者,邪逆於巔頂胸膈之上,其主之者,
以其平而能降也。
[4]腸鳴者,大腸受濕,則腸中切痛而鳴濯濯也;其主之者,
以其辛平能燥濕也。
[5]又云止汗者,另著其辛中帶澀之功也。仲景於小柴胡湯用之治寒熱,
瀉心湯用之以治胸滿腸鳴,少陰咽痛亦用之;〔金匱〕頭眩亦用之。
且嘔者必加此味,大得其開結降逆之旨。用藥悉遵〔本經〕,
所為以醫中之聖。
(二)[1]又曰:今人以半夏功專袪痰,概用白礬煮之,服者往往致吐,
且致酸心少食,製法相沿之陋也。
[2]古人只用湯洗七次,去涎,今人畏其麻口,不敢從之。
[3]余每年收乾半夏數十斤,洗去粗皮,以生薑汁、甘草水浸一日夜,洗淨,
又用河水浸三日,一日一換,濾起蒸熟,曬乾切片,隔一年用之,甚效。
[4]蓋此藥是太陰、陽明、少陽之大藥,袪痰卻非專長。故仲景諸方加減,
俱云嘔者加半夏,痰多者加茯苓,未聞以痰多加半夏也。
編號:下品003
名稱:大黃
性味:苦、寒,無毒。
功能:主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
通利水榖,調中化食,安和五臟。
註:陳修園曰:
[1]大黃色正黃而臭香,得土之正氣正色,故專主脾胃之病;其氣味苦寒,
故主下泄。
[2]凡血瘀而閉,則為寒熱。腹中結塊,有形可徵曰癥,可聚可散曰瘕;
五臟為積,六腑為聚,以及留飲宿食,得大黃攻下,皆能已之。
[3]自『蕩滌腸胃』下五句,是申明大黃之效。末一句是總結上四句,
又大申大黃之奇效也。
[4]意謂人只知大黃蕩滌腸胃,功在推陳,抑知推陳即所以致新乎?
人知大黃通利水穀,功在化食,抑知化食即所以調中乎?
且五臟皆稟氣於胃,胃得大黃運化之力而安和,而五臟亦得安和矣,
此〔本經〕所以有黃良之名也(有生用者,有用清酒洗者)。
編號:下品004
名稱:桃仁
性味:苦、甘、平,無毒。
功能:主瘀血、血閉、癥瘕邪氣,殺小蟲。(雙仁者,大毒。)
註:陳修園曰:
[1]桃仁氣平為金氣,味苦為火味,味甘為土味。所以瀉多而補少者,
以氣平主降,味苦主泄,甘味之少,不能與之為敵也。
徐靈胎曰:
[1]桃得三月春和之氣以生,而花色鮮明似血,故凡血鬱血結之疾,
不能調和暢達者,此能入於其中而和之散之。
[2]然其生血之功少,而去瘀之功多者,何也?蓋桃核本非血類,
故不能有所補益。若瘀瘕皆已敗之血,非生氣不能流通。
桃之生氣,皆在於仁,而味苦又能開泄,故能逐舊而不傷新也。
編號:下品005
名稱:旋覆花
性味:鹹、溫,有小毒。
功能:除水,去五臟間寒熱,補中益氣。
主治:主結氣,脅下滿,驚悸。
註:陳修園曰:
[1]旋覆花氣溫,稟風氣而主散;味鹹,得水味潤下而耎堅。
味勝於氣,故以味為主。
[2]唯其軟堅,故結氣脅下滿等症,皆能已之;唯其潤下,故停水驚悸,
及五臟鬱滯而生寒熱等症,皆能已之。藉鹹降之力,上者下之,水氣行,
痰氣消,而中氣自然受補矣(〔本經〕名金沸草。〔爾雅〕名盜庚。
七、八月開花,如金錢菊。相傳葉上露水滴地即生。)
編號:下品006
名稱:桔梗
性味:辛、微溫,有小毒。
功能:主胸脅痛如刀刺,腹滿腸鳴幽幽,驚恐悸氣。
註:張隱庵曰:
[1]桔梗治少陽脅滿,上焦之胸痹,中焦之腸鳴,下焦之腹滿。又驚則氣上,
恐則氣下,悸則動中,是桔梗為氣分之藥,上中下皆可治也。
[2]張元素不參經義,謂桔梗乃舟楫之藥,載諸藥而不沉。今人熟念在口,
終身不忘,以元素杜撰之言為是,則〔本經〕幾可廢矣!醫門豪傑之士,
闡明神農之〔本經〕、軒岐之〔靈〕〔素〕、仲祖之〔論〕〔略〕,
則千百方書,皆為糟粕。設末能也,必為方書所囿,而蒙蔽一生矣。
可畏哉!
編號:下品007
名稱:葶藶
性味:辛寒。
功能:主癥瘕、積聚、結氣(水飲所結之疾。),飲食寒熱,
破堅逐邪(亦皆水氣之疾。),通利水道(肺氣降則水道自通)。
註:徐靈胎曰:
[1]葶藶滑潤而香,專瀉肺氣,肺為水源,故能瀉肺,即能瀉水,
凡積聚寒熱從水氣來者,此藥主之。
[2]大黃之瀉,從中焦始;葶藶之瀉,從上焦始。
故〔傷寒論〕中承氣湯用大黃,而陷胸湯用葶藶也。
編號:下品008
名稱:連翹
性味:苦、平。
功能:主寒熱,鼠瘻,瘰癧,癰腫,惡瘡,癭瘤,結熱,蠱毒。
編號:下品009
名稱:夏枯草
性味:苦、辛、寒。
功能:主寒熱,瘰癧,鼠瘻,頭瘡,破癥,散癭,結氣,腳腫,濕痺。輕身。
編號:下品010
名稱:代赭石
性味:苦。寒,無毒。
功能:主鬼疰,賊風蠱毒,殺精物惡鬼,腹中毒邪氣,女子赤沃漏下。
註:【述】
[1]代赭石氣寒入腎,味苦無毒入心。腎為坎水,代赭氣寒益腎,
則腎水中一陽上升;心為離火,代赭味苦益心,則心火中一陰下降。
水升火降,陰陽互藏其宅,而天地位矣。故鬼疰賊風精魅惡鬼,
以及蠱毒腹中邪毒,皆可主之。
[2]腎主二便,心主血,血熱則赤沃漏下,苦寒清心,心腎相交,
所以主女子赤沃漏下。
[3]仲景代赭旋覆花湯,用之極少。後人昧其理而重用之,
且賴之以鎮納諸氣,皆荒經之過也。
編號:附錄002
名稱:延胡索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破血,婦人月經不調,腹中結塊,崩中淋露,
產後諸血症,血暈,暴血衝上,因損下血。(開寶)
編號:附錄003
名稱:肉豆蔻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溫中,消食止泄。治精冷,心腹脹痛,霍亂中惡,鬼氣冷疰,
嘔沬冷氣,小兒乳霍。(開寶)
編號:附錄004
名稱:補骨脂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五勞七傷,風虛冷,骨髓傷敗,腎冷精流,及婦人血氣墮胎。(開寶)
註:陳修園曰:
[1]墮胎者,言其人素有墮胎之病,以此藥治之,非謂以此藥墮之也。
[2]上文主字,直貫至此。蓋胎藉脾氣之長,藉腎氣之舉,此藥溫補脾腎,
所以大有固胎之功。
[3]數百年來,誤以黃芩為安胎之品,遂疑溫藥礙胎,
見〔開寶〕有『墮胎』二字,遽以墮字不作病情解,另作藥功解,
與上文不相連貫。李瀕湖、汪訒菴、葉天士輩因之,貽害千古。
[4]或問〔本經〕牛膝本文,亦有『墮胎』二字,豈非以墮字作藥功解乎?
曰彼頂『逐血氣』句來,唯其善逐,所以善墮。古書錯綜變化,
難與執一不通者道。
編號:附錄005
名稱:白豆蔻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積冷氣,止吐逆反胃,消穀下氣。(開寶)
編號:附錄006
名稱:縮砂仁
性味:辛、溫、澀,無毒。
功能:主虛勞冷瀉,宿食不消,赤白泄痢,腹中痛,下氣。(開寶)
編號:附錄007
名稱:鬱金
性味:苦、寒,無毒。
功能:主血積,下氣,生肌止血,破惡血,血淋,尿血,金瘡。(唐本草)
註:陳修園曰:
[1]時醫徇名有二誤:一曰生脈散,因其有生脈二字,每用之以救脈脫,
入咽少頃,脈未生而人已死矣。一曰鬱金,因其命名為鬱,
往往取治於氣鬱之症,數服之後,氣鬱未解,而血脫立至矣。
[2]醫道不明,到處皆然,而江、浙、閩、粵尤甚者。
編號:附錄008
名稱:神麯
性味:辛、甘、溫,無毒。
功能:主化水榖宿食,癥結積聚,健脾暖胃。(藥性)
註:陳修園曰:
[1]凡麴蘗皆主化穀,穀積服此便消。或鼻中如聞酒香,藥性所言主治,
亦不外此。癥結積聚者,水穀之積久而成也。健脾暖胃者,
化水穀之效也。除化水穀之外,並無他長。
今人以之常服,且云袪百病,怪甚!
[2]考造麴之法:六月六日,是六神聚會之日,用白麴百斤,青蒿、蒼耳、
野蓼各自然汁三升,杏仁研泥、赤小豆為末各三升,以配青龍、白虎、
朱雀、元武、勾陳、螣蛇六神,通和作餅,麻葉或楮葉包罯,
如造醬黃法,待生黃衣,曬乾收之。陳久者良。
[3]藥用六種,以配六神聚會之日,罯發黃衣作麴,故名六神麴。
今人除去『六』字,只名神麴,任意加至數十味,無非剋破之藥,
大傷元氣,且有百草神麴,害人更甚!近日通行福建神麴,
其方於六神本方中,去赤小豆,惡其易蛀,加五苓散料、
平胃散料及麥芽、穀芽、使君子、榧子、大黃、黃芩、大腹皮、砂仁、
白蔻、丁香、木香、藿香、香附、良薑、芍藥、防風、秦艽、羌活、
獨活、川芎、蘇葉、荊芥、防己、黨參、茯苓、萊菔子、苡米、木通、
茶葉、乾薑、乾葛、枳椇、山楂、檳榔、青皮、木瓜、薄荷、蟬蛻、
桃仁、紅花、三稜、莪朮、鬱金、菖蒲、柴胡、菊花等為末,製為方塊,
以草罯發黃衣曬乾。此方雜亂無序,誤人匪淺,而竟盛行一時者,
皆誤信招牌上誇張等語。而慣以肥甘自奉之輩,單服此剋化之品,
未嘗不痛快一時,而損傷元氣,人自不覺。
[4]若以入方,則古人之方,立法不茍,豈堪此雜亂之藥,礙此礙彼乎?
且以藥末合五穀,罯造發黃而為麴,只取其速於釀化,除消導之外,
並無他長,何以統治百病?且表散之品,因罯發而失其辛香之氣;
攻堅之品,以罯發而失其雄入之權,補養之藥,氣味中和,
以罯發而變為臭腐穢濁之物,傷脾妨胃,更不待言。明者自知。
[5]余臨症二十年,而泉州一帶,先救誤服神麴之害者,十居其七。
如感冒病,宜審經以發散,若服神麴,則裏氣以攻伐而虛,
表邪隨虛而入裏矣。傷食新病,宜助胃以剋化;傷食頗久,
宜承氣以攻下;若服神麴,則釀成甜酸穢腐之味,滯於中焦,漫無出路,
則為惡心脹痛矣。吐瀉是陰陽之不交,泄瀉是水穀不分,
赤白痢是濕熱下注,噎隔是賁門乾槁,翻胃是命門火衰,
痰飲是水氣泛溢,與神麴更無干涉;若誤服之,輕則致重,重則致死,
可不慎哉!(唯「范志」字號藥品精,製法妙,余與吳先生名係光同年,
因知其詳。可恨市中多假其字號,宜細辨之。)
編號:附錄009
名稱:藿香
性味:辛、甘、溫,無毒。
功能:主風水毒腫,去惡氣,止霍亂,心腹痛。(別錄)
編號:附錄010
名稱:前胡
性味:苦、寒,無毒。
功能:主痰滿,胸脅中痞,心腹結氣,風頭痛,去痰,下氣,治傷寒寒熱,
推陳致新,明目益精。
編號:附錄011
名稱:紅花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產後血暈口噤,腹內惡血不盡紋痛,胎死腹中,亦主蠱毒。(開寶)
編號:附錄012
名稱:香附
性味:甘、微寒,無毒。
功能:除胸中熱,充皮毛,久服令人益氣,長鬚眉。
編號:附錄013
名稱:金櫻子
性味:酸、澀,無毒。
功能: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澀精氣,久服令人耐寒輕身。
編號:附錄014
名稱:茯神
性味:甘、平,無毒。
功能:主辟不祥,療風眩風虛,五勞口乾,止驚悸,多恚怒,善忘,
開心益智,安魂魄養精神。(別錄)
註:張隱庵曰:
[1]離松根而生者為茯苓;抱松根而生者為茯神。總以茯苓為勝。
[2]茯苓皮、茯神木,後人收用,各有主治,然皆糟粕之藥,
並無精華之氣,不足重也。
編號:附錄015
名稱:丁香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溫脾胃,止霍亂,壅脹,風毒諸腫,齒疳䘌,能發諸香。(開寶)
編號:附錄016
名稱:蜀椒
性味:辛、溫,有毒。
功能:主邪氣咳逆,溫中,逐骨節皮膚死肌,寒濕痺痛,下氣,
久服頭不白,輕身增年。
(去閉口去目。椒目同巴豆、菖蒲、松脂、黃蠟為挺,納耳中,治聾。)
編號:附錄017
名稱:沉香
性味:辛、微溫,無毒。
功能:療風水毒腫,去惡風。(別錄)
編號:附錄018
名稱:烏藥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中惡心腹痛,蠱毒,疰忤鬼氣,宿食不消,天行疫瘴,
膀胱腎間冷氣攻衝背膂,婦人血氣,小兒腹中諸蟲。(拾遺)
編號:附錄019
名稱:琥珀
性味:甘、平,無毒。
功能:主安五藏,定魂魄,殺精魅邪氣,消瘀血,通五淋。(別錄)
編號:附錄020
名稱:竹茹
性味:甘、微寒,無毒。
功能:主嘔啘,溫氣,寒熱,吐血,崩中。(別錄)
註:張隱庵曰:
[1]此以竹脈絡,而通人之脈絡也。人身脈絡不和,則吐逆為熱矣。
脈絡不和,則或寒或熱矣。充膚熱肉澹滲皮毛之血,不循行於脈絡,
則上吐血而下崩中矣,竹茹通脈絡,皆能治之。
編號:附錄021
名稱:竹瀝
性味:甘、大寒,無毒。
功能:療暴中風,風痺,胸中大熱,止煩悶,消渴,勞復。(別錄)
編號:附錄022
名稱:青皮
性味:苦、辛、溫,無毒。
功能:主氣滯,下食,破積結及膈氣。(圖經)
編號:附錄023
名稱:木瓜
性味:酸、溫,無毒。
功能:主濕痺腳氣,霍亂大吐下,轉筋不止。(別錄)
編號:附錄024
名稱:枇杷葉
性味:苦、平,無毒。
功能:主卒啘不止,下氣。(刷去毛。)(別錄)
編號:附錄025
名稱:龍眼肉
性味:甘、平,無毒。
功能:主五藏邪氣,安志,厭食,除蠱毒,去三蟲,
久服強魂聰明,輕身不老,通神明。(別錄)
編號:附錄026
名稱:山楂子
性味:酸、冷,無毒。
功能:煮汁服,止水痢;沐頭洗身,治瘡癢。
編號:附錄027
名稱:小麥
性味:甘,寒,無毒。
功能:主除客熱,止煩渴咽燥,利小便,養肝氣,止漏血唾血,令女人易孕。
(別錄)
編號:附錄028
名稱:馬料豆
性味:甘、平,無毒。
功能:生研塗癰腫,煮汁殺鬼毒,止痛。久服令人身重。
編號:附錄029
名稱:綠豆
性味:甘、寒,無毒。
功能:主丹毒,煩熱,風疹,藥石發動熱氣奔豚,生研絞汁服,亦煮食,
消腫下氣,壓熱,解砒石毒,用之勿去皮,令人小壅。(開寶)
編號:附錄030
名稱:扁豆
性味:甘、微溫,無毒。
功能:主和中下氣。(別錄)
編號:附錄031
名稱:穀芽
品級:下品
性味:苦、溫,無毒。
功能:主寒中,下氣除熱。(別錄)
註:陳修園曰:
[1]凡物逢春萌芽而漸生長,今取乾穀透發其芽,更能達木氣以制化脾土,
故能消導米穀積滯。
[2]推之麥芽、黍芽、大豆黃卷,性皆相近。而麥春長夏成,
尤得木火之氣,凡怫鬱致成膨脹等症,用之最妙。
人但知其消穀,不知其疏肝,是猶稱驥以力也。
編號:附錄032
名稱:豆豉
性味:苦、寒,無毒。
功能:主傷寒頭痛寒熱,瘴惡毒,煩躁滿悶,虛勞喘吸,兩腳疼冷。(別錄)
編號:附錄033
名稱:飴糖
性味:甘、大溫,無毒。
功能:主補虛乏,止渴,去血。(別錄)
編號:附錄034
名稱:薄荷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賊氣傷寒,發汗,惡氣心腹脹滿,霍亂,宿食不消,下氣。
煮汁服,亦堪生食。
編號:附錄035
名稱:香薷
性味:辛、微溫,無毒。
功能:主霍亂腹痛吐下,散水腫。(別錄)
編號:附錄036
名稱:白芥子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發汗,主胸膈痰冷,上氣,面目黃赤。醋研,敷射工毒。(別錄)
編號:附錄037
名稱:五靈脂
性味:甘、溫,無毒。
功能:主療心腹冷氣,小兒五疳,辟疫,治腸風,通利血脈,女子月閉。(酒研)
編號:附錄038
名稱:虎骨
性味:辛、微熱,無毒。
功能:主邪惡氣,殺鬼疰毒,止驚悸,治惡瘡、鼠瘻。頭骨尤良。(別錄)
編號:附錄039
名稱:小茴香
性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小兒氣脹,霍亂嘔逆,腹冷,不下食,兩脅痞滿。(拾遺)
編號:附錄040
名稱:土茯苓
性味:甘、淡、平,無毒。
功能:主治食之當穀不飢,調中止泄,健行不睡。(藏器)
治拘攣骨痛,惡瘡癰腫,解汞銀朱毒。(時珍)
編號:附錄041
名稱:萆薢
性味:苦、平,無毒。
功能:主腰脊痛強,骨節風寒濕周痺,惡瘡不瘳,熱氣。(本經)
傷中,恚怒,陰痿,失溺,老人五緩,關節老血。(別錄)
編號:附錄042
名稱:檳榔
性味:苦、辛、澀、溫,無毒。
功能:主消穀逐水,除痰癖,殺三蟲,伏尸,療寸白。(別錄)
編號:附錄043
名稱:牽牛子
性味:苦、寒,有毒。
功能:主下氣,療腳滿水脹,除風毒,利小便。(別錄)
註:陳修園曰:大毒大破之藥,不堪以療內病。惟楊梅瘡,或毒發周身,
或結於一處,甚則陰器剝,鼻柱壞,顖潰不合,其病多從陰器而入,
亦必使之從陰器而出也。法用牽牛研取頭末,以土茯苓自然汁泛丸,
又以燒散為衣。每服一錢,生槐蕊四錢,以土茯苓湯送下,一日三服。
服半月效。
編號:附錄044
名稱:忍冬
性味:甘、溫,無毒。
功能:主寒熱,身腫,久服輕身,長年益壽。(別錄)
註:陳修園曰:
[1]氣溫得春氣而入肝,味甘得土味而入胃。何以知入胃不入脾?
以此物質輕味薄,偏走陽分,胃為陽土也。
[2]其主寒熱者─忍冬延蔓善走,花開黃白二色,黃入榮分,白入衛分,
營衛調而寒熱之病愈矣。其主身腫者─以風木之氣傷於中土,內則病脹,
外則病腫,昔人統名為蠱,取卦象山風之義。忍冬甘入胃,胃為艮土;
溫入肝,肝為風木。內能使土水合德,外能使營衛和諧,所以善治也。
[3]久服長年益壽者,誇其安內調外之功也。
[4]至於瘡毒腫毒等症,時醫重其功,而〔別錄〕反未言及者,
以外科諸效,特疏風袪濕,調和營衛之餘事耳。
編號:附錄045
名稱:馬兜鈴
性味:苦、寒,無毒。
功能:主肺熱咳嗽,痰結喘促,血痔瘻瘡。(開寶)
註:陳修園曰:
[1]氣寒得水氣入腎,味苦得火味入心,雖云無毒,而偏寒之性,
多服必令吐利不止也。
[2]〔內經〕云:肺喜溫而惡寒。若〔開寶〕所云肺熱咳嗽,為絕少之症。
且所主咳嗽痰結喘促之症,與血痔瘻瘡外症,同一施治,
其為涼瀉攻堅之性無疑。
[3]今人惑於錢乙補肺阿膠散一方,取用以治虛嗽,百服百死。
編號:附錄046
名稱:鈎藤
性味:甘、微寒,無毒。
功能:主小兒寒熱,十二驚癇。(別錄)
編號:附錄047
名稱:人乳
性味:甘、鹹、平;無毒。
功能:主補五臟,令人肥白悅澤。(別錄)
編號:附錄048
名稱:小便
品級:下品
性味:鹹、寒,無毒。
功能:主療寒熱頭痛,溫氣。童男者尤良。(別錄)
按:
[1]䗪蟲、水蛭及芫花、大戟、甘遂等,不常用之藥,集隘不能具載。
[2]柯韻伯抵當湯、十棗湯方論極妙,宜熟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