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概論
- 作者
- 岡田昌春等
- 底本
- 出自《皇漢醫學叢書》第八冊,1936年上海世界書局刊行(國家圖書館掃描本)
序
醫雖小道。天下蒼生性命所繫。固已非末藝之可以比也。故能原於醫經經方之旨。精究其術而博施濟眾。始可稱醫也。近年腳氣之證最多。各家方論。撰述浩繁。日競新月爭奇。以唱一家之說。或背經訓而好自用。或泥故常而不知變通。如此而任人之生死。譬猶工之不費鍛鍊。農之不務耕耨。而求其利。希其秋。腳氣之治。嗚呼亦難矣哉。夫腳氣之為病。風會遷變。時有不同。近年嬰斯疾者益多。致橫夭者亦為鮮。恭惟朝廷至仁。涵育群生。痌瘝一體。以周救元元為念。於明治十一年六月。創立腳氣病院。以救民瘼。於是余輩深體聖意。謹奉官准。與高島祜啟(久也)下條貞固(通春)淺田子誠(惟斆)松山資剛(挺)等及有志諸子相議。以其八月開病院於本兩替坊。名曰博濟堂。推慄園淺田翁為院長。其年所療殆數百名。危候險證頗多。而上鬼籙者。僅百分之二。又足以見多年曆驗之實效矣。慄園翁尤為與有力焉。因輯其方論。里為一編。顏曰博濟堂腳氣概論。考證精核。該括古今。折衷群言。探源窮委。挈綱提要。辨別陰陽。較量風土。證分乾濕。治殊緩急。旁及婦人。並艾灼攝養之法。收採無遺。苟熟讀斯書。施之於實際。得通變活潑之妙。則於腳氣之治法。無復余蘊。豈唯為此院之模範耶。庶幾沐浴昭代深仁懿澤。萬一涓涘有補乎川岳。亦竊所為幸也。因今活字印刷。以貽同志。欲表博施濟眾之意。余輩淺學孤陋。濫竽衛生之家。而負專任之責。不能肯辭。遂忘駑鈍。記顛末以為序。
明治十二年五月岡田(昌春)柔克清川(玄道)念祖謹撰
凡例
一此書顓要知院中諸子治腳氣之軌範。故揭證候簡明。治法襯切而已。若夫證候明備。治法區別。則詳於千金。外臺。聖惠。聖濟。及本邦醫心方。萬安方。等書。宜就而參考。
一腳氣治方。仲景以降。歷代諸法。及本邦所傳亦頗多。然地異風殊。時移物換。自不能無損益。今特採切於施用者。是所以名概論也。
一腳氣證候多端。鮮有能分析之者。今提其要領。分為九道。以論說治法附之。以便覽觀。
一腳氣有並傷寒者。有並瘧痢者。有並停飲蛔蟲者。有並黴毒疥癬者。有大病產後並之者。宜審其本證。先治其急者而已。其稍涉輕緩。可以從容調理者。非此篇所關。故置不錄。
一每方出典。多隨見採摘。未遑一一尋究。恐未免差錯。且如本邦諸方。悉出於先哲實驗。而載籍未備。姑以本朝經驗四字標之。
一證有遲速重輕。藥有多寡緩急。務在臨時斟酌。故方劑藥量亦適其宜。而不可執滯。此篇所以分兩升合略之而不錄也。用者當視病輕重。察藥緊慢。酌古准今以裁之。
一如紫雪。黑錫丹。控涎丹靈砂丹之類。諸病通用套法。故不具錄。
一腳氣之外治。有針灸渫洗砭刺諸數方。然渫洗及熨注等。間有為大害者。而如針灸則在初起與少瘥後最效矣。故今揭其大法耳。
一腳氣證最要嚴禁忌。慎攝養。若犯之則雖處方適宜。不能獲效。此宜懇諭而深戒。
一此病老人小兒少患者。間有之。不如少壯急劇之證。故治法不別舉。若夫婦人自有與男子異治者。因附錄之。以俟臨證者酌其人之稟賦。病之主客。而變通焉。
腳氣概論
腳氣統論
論腳氣異名
千金方曰。黃帝云緩風濕痹是也。外臺引蘇長史論曰。晉宋以前。名為緩風。古來無腳氣名。後以病從腳起。初發因腫滿。故名腳氣也。醫說曰。腳氣古謂之緩風。又謂之厥者。是古今之異名也。楊大受曰。古無腳氣。內經名厥。兩漢名緩風。宋齊謂腳氣。張景岳曰。腳氣之說。古所無也。自晉蘇敬始有此名。然其腫痛麻頑。即經之所謂痹也。其縱衍緩不收。即經所謂痿也。其甚而上衝。即經之所謂厥也。
論腳氣即古尰疾
毛詩小雅巧言篇云。既微且尰。鄭玄箋云。此人居下濕之地。故生微腫之病。人憎惡之。故言女勇伊何。何所能也。是也。
論腳氣即古重膇
左傳韓獻子曰。郇瑕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易覯則民愁。民愁則墊隘。於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病。不如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惡。通鑑陸遜上疏云。郁霧冥其上。鹹水蒸其下。善生流腫。轉相汙染。胡三省注曰。流腫者謂毒氣下流足為之腫。古人謂之重膇。今人謂之腳氣。
論腳氣即古呰窳
史記曰。楚越之地。烹海為鹽。飰稻羹魚。地勢饒食。不待賈而足。以故呰窳。注呰弱也。窳病也。羸弱而足病也。枚乘七發云。手足隋窳。季善注曰。窳弱也。千金云。此病發初得先從腳起。因即脛腫。時人號為腳氣。深師云。腳弱者即其義也。按腳弱始見名醫別錄。及通鑑晉安帝義熙六年條。而腳氣名亦見梁武帝書。則其來尚矣。
論腳氣即素靈痿厥
生氣通天論云。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王冰注云。陰陽應象大論曰。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故濕氣之資發為痿厥。厥謂逆氣也。異法方宜論云。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王冰注云。濕氣在下。故多病痿弱氣逆及寒熱也。按素靈稱痿厥者。皆當作蹶。後世所謂腳氣是也。王冰注曰。厥論云。厥謂氣逆上也。世謬傳為腳氣。廣飾方論焉。後人皆主王說。但林億千金方凡例云。古以蹶為腳氣。雞峰方云。夫中央者其地平以濕。法土德之用而生物也眾。故中國之人食雜而不勞。是以多痿厥。今考素問五藏生成論。血凝於足者為厥。及痿厥之厥。皆蹶字之義。竟與厥論所說之厥不同。說文蹶僵也。呂氏春秋盡數篇。處足則為痿為蹶。本生篇招蹶之機。重己篇多陰則蹶。多陽則痿。此後世所稱腳氣。而高誘注以逆。寒寒疾釋之。是以厥解蹶。謬也。按靈樞陰陽二十五人篇云。痿厥足痹亦同義。醫學綱目云。腳氣頑痹厥痛為痹厥。足痿軟不收為痿厥。腳氣衝心為厥逆。恐泥矣。
論腳氣天下遍有
千金云。近來中國士大夫。雖不涉江表。亦有居然而患之者。良由今代天下風氣混同。物類齊等所致之耳。外臺蘇長史論云。近入京以來。見在室女及婦人或少年學士得此病者。皆以不在江嶺。庸醫不識以為他病。皆錯療之。多有死者。風氣毒行。天下遍有。非獨嶺間也。
論漢土腳氣古今異治
劉茝庭曰。唐以上所謂腳氣。即今之腳氣。而宋以降所謂腳氣。蓋不過尋常腳痹腳痛等。而所為腳氣。殆非今之腳氣。豈風會變遷。時有不同乎。又曰焉知後來腳氣。更非今日之腳氣。醫者宜同時措施已。按本邦腳氣病。始見於日本後紀大同三年藤原緒嗣辭職表。而天元中丹波康賴著醫心方。立腳氣一門。鑿鑿論此病。降至嘉元之間。梶原性全著萬安方。亦載其治方百餘首。則知我邦千年以來。已有斯病也。厥後四海鼎沸。干戈相接。此病寥寥莫聞。迨近世再盛。其症候與晉唐所論同轍。是亦風會變遷。時有不同也。
論本邦腳氣古今異證
香川景與曰。腳氣之證。漢唐錯家。所論腳弱腫滿氣急衝心。及不仁麻痹等之症。吾邦振古以來曾無之。但有腳氣痹痛之症耳。故不別立一門。而附諸痛痹。先人已故。自寶曆年間。始有斯病。其證候全若漢唐諸家所論。然多發於夏秋之間。春冬稀有之。多在男子壯年之人。在弱齡之人。及婦人者甚鮮矣。爾來此病盛行。死者亦不少矣。蓋此病雖自足發。而病根在腹。故心下解豁者。縱令諸症重者多易愈。心下硬緊則難治。可觀其根在腹也。又有蓄瘀血瘀汁之人。兼時氣而發者也。恰如疥癬用速愈法。而內攻毒氣入腹水脹氣急者。故欲治此症者。不問足。須問腹如何。雖腫消麻解。而腹裡病不除。必再發。可不慎哉。
論腳氣由風毒
千金云。夫風毒之氣。皆起於地。地之寒暑風濕。皆作蒸氣。足常履之。所以風毒之中人也。必先中腳。久而不瘥。遍及四肢腹背頭項也。劉茝庭曰。今推真人意。蓋寒暑風濕鬱蒸傷人。皆名風毒。非別有風毒者。
論腳氣因飲氣下流
外臺許仁則曰。腳氣有數種。有飲氣下流以成腳氣。飲氣即水氣之漸。亦有腎氣先虛。暑月承熱。以冷水洗腳。濕氣不散。亦成腳氣。李東垣曰。夫乳酩醇酒者。濕熱之物。飲之屬也。加以奉養太過。亦滋其濕。水性潤下。氣不能呴。故下注於足脛。積久而成腫滿疼痛。此飲食下流之所致也。
論腳氣由腎虛
外臺蘇長史論云。腳氣之為病。本由腎虛多中肥溢肌膚者。無問男女。若瘦而勞苦。肌膚薄實。皮膚厚緊者。縱患亦無死憂。濟生方云。觀夫腳氣皆由腎虛而生。然婦人亦有病腳氣者。必因血海虛。乘宿塊嗔恚哀慼悲傷。遂成斯病。兼令婦人病此者眾也。知婦人血海虛而得之。與男子腎虛類矣。治婦人之法。與男子用藥固無異。但兼以治憂恚藥。無不效也。
論腳氣有內外
景岳全書云。腳氣之因有二。一則自外而感。一則自內而致也。自外而感者。以陰寒水濕雨霧之氣。或坐臥濕地。致令濕邪襲人皮肉筋脈。而凡清濕襲虛。則病始於下。致為腿足之病。此外因也。自內而致者。以肥甘過度。酒醴無節。或多食乳酪濕熱等物。致令熱壅下焦。走注足脛。面目漸腫痛。或上連手節者。此內因也。然在古人謂南方卑濕。病多外因。北方嗜酒酪。病多內因。此固一說。然北方亦有寒濕。南方豈少酒濕。此固不必分南北。按此說本出李杲醫學發明。醫學正傳。醫燈續焰。亦有說可參考焉。
論腳氣有乾濕
千金云。腳氣不得一面以腫為候。亦有腫者。有不腫者。其小腹頑痹不仁者。腳多不腫。小腹頑痹後不過三五日。即令人嘔者。名腳氣入心。如此者死在旦夕。外臺許仁則曰。有乾濕二腳氣。濕者腳腫。乾者腳不腫。漸覺枯燥。皮膚甲錯。聖濟云。腳氣有乾濕之異者。蓋陰陽所自分也。在藏為陰。在府為陽。然皆由風濕毒氣乘虛而入。其證大同小異。故乾腳氣之狀。血脈否澀。皮膚𤸷痹。脛細痠疼。食減體瘦。藏府秘滯。上衝煩悶。濕腳氣之狀。腳先腫滿。或下注生瘡。肌汁流下。兩腳熱疼。上攻心腹。咳嗽喘急。面浮膝腫。見食嘔吐。馮魯瞻曰。凡腫者名濕腳氣者。筋脈弛長而軟。或浮腫是也。治宜利濕疏風。如不腫者。名乾腳氣者。干即熱也。筋脈踡縮攣痛。枯細而不腫者是也。治宜潤血清燥。有從外感者。有從內傷者。其為濕熱則一而已。林氏活人編云。腳氣治法。乾腳氣初則疏散。中則和解。末則潤下。濕腳氣初亦疏散。中亦和解。未則宜乎清補。婦人腳氣亦有乾濕之別。顧氏曰。今揚地俗呼亦有公母之稱。公腳氣其痛也腫而色白。治之縱愈。不能望其生育。因其血氣大虧。經必過期而至。慳澀無多。母腳氣其痛也。腫而色紅。其熱如烙。經多先期而至。治之如法。尚可望其生育
論腳氣脈異他病
腳氣之脈。大抵浮弦起於風。濡弱起於濕。洪數起於熱。遲澀起於寒。沉而伏為毒在筋骨。指下澀澀不調。為毒在血分。而又有一種可惡之脈。巢源云。病人脈浮大而緊駃。此是三品之中最惡脈也。或沉細而駃者。此脈正與浮大緊者同是惡脈。浮大者病在外。沉細者病在內。治亦不異。當消息以意耳。其形或尚可。而手腳未及至弱。數日之內上氣即死。小品云。脈浮大者病在表。沉細者病在裡。脈浮大緊駃者。三品之中最惡脈也。按駃脈腳氣之外鮮觀。而嬰兒或傷寒問有之。傷寒總病論云。脈朝夕駃者實癖也。可下之。朝平夕駃者。非癖也。不可下。駃謂數脈六七至者也。幼幼新書引嬰童寶鑑云。兒三歲至七歲。其脈駃一息七八至為平。蓋嬰兒性聲高脈急。固非大人之比。而腳氣與傷寒。邪勢猖獗。不可摸捉。故現此脈狀也。
論腳氣似傷寒
郭雍曰。傷寒頭疼身熱支節痛。大便秘。或嘔逆。而腳屈弱者腳氣也。傷寒只傳六經。故症與腳氣相似。然終不同者。孫真人云。卒起腳屈弱不能轉動者。此為異耳。其脈弦而浮者起於風。濡而弱者起於濕。洪而數者起於熱。遲而澀者起於寒。風者汗而愈。濕者溫而愈。熱者下而愈。寒者熨而愈。腳氣之病。始得不覺。由他病乃知。毒氣入腹。則少腹頑痹不仁。令人嘔吐。死在旦夕矣。然腳氣之候。必先從腳起。或先緩弱疼痛。(寒勝為痛痹。)或行起忽倒。或兩脛腫滿。或不腫。腳膝枯細。或心中忪悸。或少腹不仁。(病久入深。營衛不榮。故為不仁。不仁者皮膚頑木不知是也。)或舉體轉筋。或見食吐。遂惡聞食氣。或胸滿氣急。或遍體痠疼。皆腳氣候。黃帝所謂緩風痹是也。頑弱名緩風。疼痛為濕風痹。(痹者閉也。而不仁故名痹。)朱肱云。頭疼身熱。支節痛。大便秘。或嘔逆。而腳屈弱者。此名腳氣也。傷寒只傳足經。不傳手經。地方寒暑風濕。皆作蒸氣。足當履之。遂成腳氣。所以病證與傷寒相近。林氏活人編云。腳氣與傷寒原屬二症。難以溷淆。只有寒熱嘔逆。及三陰三陽。傳變深淺。與傷寒相似。故曰類也。若論致死之因。凡風寒暑濕之邪。無不由於經絡。而傳於六腑以至五臟。自輕至重。自重至危。何獨腳氣為然。而必與傷寒並論哉。按腳氣與他病相併者。不止傷寒。如痢後瘧後產後。往往發之。蓋五內未調。氣血不健。而成麻痹痿弱。腳浮腫者。宜審其似者與並者。而為之處療矣。董西園醫級云。腳氣之候。傷寒有傷之名。謂其有寒熱巔疼之證也。然實則本於濕。因經言傷於濕者。下先受之。可見是證之要。總以治濕為主。但當分寒熱二者。當以赤腫者為熱。寒浮不赤為寒。兩辨既明。自無貽誤。
論腳氣衝心候
聖濟云。腳氣衝心之狀。令人胸滿。上氣喘急。甚者嘔吐是也。蓋風濕毒氣。初從足起。縱而不治。至於入腹。小腹𤸷痹不仁。毒氣上衝。是謂腎水尅。心火。故謂腳氣衝心。孫思邈曰。凡小覺病候有異。即須大怖畏。決意急治之。不可概以腫為候。亦有不腫者。正謂此也。按衝心之候。正在膻中。蓋其毒潛匿心胸。阻閡血隧。則血往而無所還。逆行而逼心。當此際動悸築築然見於膻中。譬猶奔泉之激石。洪流之觸洲。水怒浪翻。所以毒之衝心胸可徵矣。又當其初起。有忽然見動悸者。是尤惡候。其禍不可測。又雖有短氣嘔吐心胸煩悶等惡候悉備。然膻中無動者。必無衝心之虞矣。
論腳氣壅疾
外臺云。夫腳氣者壅疾也。消渴者宣疾也。春夏陽氣上。故壅疾發即宣疾愈也。秋冬陽氣下。故宣疾發壅疾愈也。審此二者。疾可理也。楊氏曰。腳氣是為壅疾。治當以宣通之劑。使氣不能成壅也。若壅既成而盛者。砭惡血以消腫熱。砭之後以藥治之。
論腳氣色診
橘元周曰。夫平人縱理致密。色黑有光。如脹不脹。循之不留。皮膚滑堅。時緩時急。其色亦不同。帶黑則毒盛。見白則毒緩。常或頭痛。或齒根痛。或目赤耳聾。時見衄血。腹裡拘攣。腰腳軟痛。且其人多性急過思慮。又灸瘡不發。乾枯落痂者。皆腳氣也。神機精微以言不可盡。明者其深察焉。又曰。古來諸書。皆以風寒暑濕外來客邪立論。故謂肥白肉軟難已。瘦黑肉硬易治也。今予說郁毒果在內非由外。譬猶痘瘡本胎毒。因有時氣所觸而發。腳氣亦本郁毒。因有時氣所觸而發。痘瘡為膿疱靨痂。故不復發。如腳氣無膿疱。故雖得瘥者。或至一二年。復更發動也。視有其時氣所觸。而以為風寒暑濕即病腳氣者。因循舊貫。無如之何耳。夫肥白肉軟者毒輕。其治早則易治。瘦黑肉硬者毒盛。其治晚則難愈。何必以黑白瘦肥為易難哉。予經試多有因郁毒而見皮膚黑脹者。唯是以毒之輕重決吉凶。不強拘肥白瘦黑也。今驗之病者。是說大信。
論腳氣外發諸法
凡腳氣得之於侵雨涉水。或坐臥濕地。或勞動中風。或飢飽不時。若大兵之後。若凶慊之時者。皆系外因。宜發泄表氣運輸水血之劑。若雖屬於內因者。苟有表證。宜效此法。聖惠云。縱甚羸亦須微微通泄。亦宜時取汗是也。
論腳氣內疏急治諸法
腳氣不內外二因。凡有里症者。宜疏氣利水。若緩忽失治。勢必衝突至攻心。故少覺心下痞悶動氣在胸腹。則宜瓜茱檳樸之類。若至煩悶嘔吐。上氣衝心。則非金石鎮墜之品。則不能救。所以有急治之設也。
論腳氣內疏緩治諸法
腳氣之疾。古人以急治為要。然其證緩者。方劑亦不無斟酌。所以有內疏緩治之法也。
論腳氣滲利滌瀉諸法
腳氣固忌大泄大補。然水毒劇甚。有滔天之勢者。非峻瀉則不能救一時之急。況其滲尿疏泄之劑。在所專用乎。
論腳氣滋養諸法
腳氣固忌補。古人有儆戒。然其人精氣虛。麻痹痿弱不振者。非滋補劑不能起之。濟生方云。入冬已後。須量人之盛衰。微加滋補。不然則氣血日衰。必使年年遇蒸熱而作。理之必然也。
論腳氣灸法
孫思邈王燾專用灸炳。蓋取之於溫導經脈。宣通壅塞。如𤸷痹麻木。痿躄緩縱。拘急轉筋者。宜灸其腰腳。凡灸而不覺熱者。其毒深也。灸至覺熱為佳。凡灸炳加多無妨。待身體輕捷。然後可休矣。
千金云。若欲使人不成病者。初覺即灸所覺處二三十壯。因此即愈不復發也。
又云。毒氣外滿。則灸漏其氣。內滿則藥驅之。
蘇恭曰。凡腳氣內須服藥攻擊。外須膏摩火灸發泄等。並是腳氣之要。
又云。凡人雖不患腳氣。但苦腳膝疼悶。灸此無不應手即愈。極為要穴。
又云。腳氣初發轉筋者。灸承山承筋二穴。(或云承山穴凡宜腳氣其效勝於八處穴)
外臺側子酒條云。須隨病內外灸三兩處以泄氣。
徐王曰。比見毒氣攻處疼痛如刺。隨病即灸。火徹便瘳。不拘上下。凡毒氣所沖。如賊欲出。得穴即出。豈在大門也。
唐論云。凡灸不廢湯藥。藥攻其內。灸泄其外。譬如開門驅賊。賊則易出。若閉戶逐之。賊無出路。當反害人耳。
丹溪心法云。外以附子末。津唾調敷湧泉穴。以艾灸之。引熱下行。
一閒齋云。腳氣初得腳弱痹疼。速可灸。並服越婢湯。惟急速治之。病輕者則愈。灸壯不多者。惟差復更發。或以年月日時發動者。至氣急殺人。慎之。
論腳氣攝養法
外臺云。不得露足當風。入水以冷水洗腳。雖夏月常須著綿裩。至冬寒倍令兩脛溫暖。得微汗為佳。常令按摩數勞動關節。令氣血通暢。此養生之要。拒風濕之法也。
養老新書云。湧泉穴在足心。濕氣皆從此入。日夕之間。常以兩足赤肉。更次用一手握指。一手摩擦數百。多時覺足心熱。即將腳指略略動轉。倦則少歇。或令人擦之亦得。終不若自擦為佳。腳力強健。無痿弱痠痛之疾矣。
東垣曰。凡飲食之後。宜緩行二三百步。疲倦即止。如此則不能成壅也。
腳氣所因有濕邪中足。壅塞經脈而致者。有腎氣不足。飲水失道而致者。有高粱過度。脾胃濕鬱而致者。故預防之法。忌久坐陰濕地。或著滋濕衣。或冒霧而行。或步久雨乍晴地氣蒸過之處。忌食魚鳥餅粢一切厚味。忌大酒及醉睡。忌欲事達度。及醉後入房。忌久坐久立。及行步勞動。俱失其節。慎茲五者。則不止腳氣。而諸病不生。誠久視之良訣也。(櫟蔭遺說)
腳氣痹攣
腳氣痹攣者。濕邪著筋脈也。濕邪著筋脈。則攣痹不能轉移。艱於步履。不可屈伸。是為腳氣初起之候也。
千金越婢加朮湯。治肉極。熱則身體津脫。腠理開。大汗泄。厲風氣。下焦腳氣。
即金匱越婢湯加朮。
按松原閒齋曰。初起膝脛不仁。痹不能行。腳弱歷節疼痛。或不能屈伸者。宜此方。
聖濟越婢湯。治風毒腳氣。痹攣行步不遂。
即金匱越婢湯加朮附子。
按張路玉曰。風毒腳氣。濕壅最甚。非藉附子之大力。無以開之。今以朮附匯入越婢湯中。即是近效。白朮附子。而兼越婢之制。得此金錍。何憚堅壘不克。
同風引湯。治腳氣痹攣。風毒攻注。腳疼痛。
獨活 防風 當歸 茯苓 大豆 人參 乾薑 附子 石斛
上九味
按張路玉曰。風引末疾。而四肢引動也。故立方專以朮附為主。而兼麻黃。越婢。麻附細辛。麻杏石甘。苓桂術甘。甘姜苓朮等之制。其金匱六石風引湯。千金更名紫石散。列之腸腑風癲門中。與此風馬牛不相涉也。蓋金匱風引湯。治腳氣。陳念祖悉之。說具於後。
同防己湯。治腳氣攣痹。或四肢攣腫。不可屈伸。
防己 桂 麻黃 茯苓 桑根白皮 芍藥 甘草
上七味
聖惠檳榔散。治腳氣春夏防發。宜此疏風調氣。
檳榔 獨活 茯苓 枳殼 羚羊角 沉香 大黃 芎藭 甘草 生薑
上十味
千金風緩湯。治腳氣舉體痹不仁。熱毒氣入臟。胸中滿塞不通。食即嘔吐。
獨活 麻黃 犀角 半夏 大棗 烏梅 桂枝 鱉甲 升麻 橘皮 枳實 甘草 吳茱萸 大黃 生薑 石膏 貝齒
上十七味
按此亦大鱉甲湯類方。腳氣用鱉甲。後人不詳其義。治療雜話云。瘧及腳氣之痞。非鱉甲則不能奏效。永田德本曰。腳氣之治。不在腳而在腹。此所以用檳榔鱉甲也。
同石膏湯。治腳氣風毒。熱氣上衝頭面。面赤矜急。鼻塞去來。來時使人昏憒。心胸恍惚。或苦驚悸。身體戰掉。手足緩縱。或酸痹。頭目眩重。眼反鼻辛。熱氣出口中。或患味甜諸惡不可名狀者。
石膏 龍膽 升麻 芍藥 貝齒 甘草 鱉甲 黃芩 羚羊角 橘皮 當歸
上十一味
聖濟小鱉甲湯。治身體微腫。心胸痞滿壯熱。小腹重。兩腳痹弱。
鱉甲 升麻 黃芩 麻黃 羚羊角 前胡 烏梅 杏仁 桂
上九味
按此方比風緩湯甚簡易用。宜斟酌增損而用之。
三因六物附子湯。治寒濕腳氣。痠痛不仁。兩尺脈來沉細者。此痹症也。此方主之。
附子 桂枝 白朮 甘草 防己 茯苓
上六味
按仲景甘草附子湯。千金名四物附子湯。云體腫者加防己四兩。悸氣小便不利。加茯苓三兩。陳氏據之合為一方也。
本朝經驗桂枝加朮苓附湯。治腳弱緩風。
即桂枝湯加朮。茯苓。附子。
腳氣腳膝腫痛
腳膝腫痛者。風寒濕氣客於經絡。氣血不能宣通。則壅滯為腫。凝塞為痛也。蓋邪氣初中。但在於下。而未及乎上。所謂傷於濕者。下先受之也。疏導其下。固護其中。法斯善矣。
聖濟防風湯。治風毒腳氣無力。𤸷痹疼痛。四肢不仁。失音不語。及風毒衝心。
防風 大棗 桂 麻黃 當歸 檳榔 犀角 茯苓
上八味
千金犀角麻黃湯。專治腳氣屬實熱者。
犀角 麻黃 防風 獨活 防己 芎藭 白朮 羚羊角 當歸 黃芩 石膏 生薑 甘草 杏仁 桂心
上十五味。一方有茯苓。附子。細辛。無獨活。羚羊角。杏仁。
按此方諸書載在衝心門。然專治腳氣。風毒腫痛屬實熱者效。本邦老醫傳云。治腳氣腫。脈數。小便赤澀。毒氣犯血而發熱者得之。
直指追風毒剉散。治腳氣熱多證。疏泄風毒。
羌活 檳榔 防風 桑白皮 郁李仁 大黃
上六味黑豆百粒煎服。
按犀角麻黃湯證。而屬裡實者宜此方。其效優於羌活導滯湯。
寶鑑當歸拈痛湯。治濕熱為病。肢體煩疼。肩背沉重。胸膈不利。下注於脛。腫痛不可忍。
羌活 茵陳 黃芩 甘草 知母 澤瀉 茯苓 豬苓 白朮 防風 人參 苦參 升麻 乾葛 當歸 蒼朮(吾門常去白朮人參不用)
上剉作一貼。水二盞。浸藥少時。煎至一盞。空心臨臥各一服。一相公領兵至南方。忽得腳氣。遍身微腫。其痛手不可近。足脛尤甚。內經云。飲發於中。胕腫於下。又云。諸痛為實。血實宜決之。以三稜針數刺其腫上。血突出高二尺余。漸漸如線。其色黑紫。頃時腫消痛減。以當歸拈痛湯服之。是夜得睡。明旦再服而愈。又云廉平章。體肥得腳氣微腫皆赤色。足脛腫痛不可忍。手不敢近。投以當歸拈痛湯一貼。其痛減半。再服腫痛悉除。
醫方大成檳蘇散。治風濕腳氣痛。疏通氣道。
即和劑局方。香蘇散加檳榔木瓜。
簡易普濟神效檳蘇散。治腳氣如神。
檳榔 蘇葉梗 防風 羌活 當歸 木瓜 乳香 沒藥
上薑蔥水酒煎。入片糖一指大溶化熱服。酒隨量飲為度。綿被蓋腳痛。待藥力尋到。痛處汗出避風。以有汗為愈。道按麻痹腨脹痛不可忍者。屢用屢效。婦人更效。
楊氏趁痛散。治濕攻注腰腳疼痛。行步少力。
沒藥 杜仲 延胡索 當歸 肉桂 萆薢
上六味為末
同攢風散。專治寒濕腳氣。先用此發散。
麻黃 甘草 淮烏 萆薢 杏仁
上五味
新效方防己飲。治風毒腳氣。
防己 蒼朮 黃柏 生地黃 川芎 木通 白朮 甘草 檳榔 黃連 犀角
上十一味
按丹溪心法。防己飲亦同之。壽世保元云。治腳氣憎寒壯熱者。此濕熱在足也。
醫學從眾雞鳴散。治腳氣第一品藥。不問男女可服。如感風濕流注。腳痛不可忍。筋脈腫者。並宜服之。加鹿茸者。其效如神。(時方歌括云。其服於雞鳴時奈何。一取其腹空。則藥力專行。一取其陽盛。則陽藥得氣也。其必冷服奈何。以濕為陰邪。冷汁亦為陰屬。以陰從陰。混為一家。先誘而後攻之也。)
即外臺唐侍中一方加桔梗。
拔粹方除濕丹。治諸濕客傳腰膝重痛。足脛浮腫。
檳榔 甘遂 威靈仙 芍藥 葶藶 乳香 沒藥 牽牛子 大戟 陳皮
上十味糊丸
金匱翼加味二妙丸。治兩腳濕痹疼痛。或如火燎。從足胕熱起。漸至腰胯。或麻痹痿軟。皆是濕熱為病。此藥主之。
蒼朮(四兩) 黃柏(二兩) 川牛膝(一兩) 防己 當歸尾 川萆薢 龜版(各一兩)
上為細末。酒煮麵極熟。糊丸如梧子大。每一百丸。空心姜鹽湯下。
腳氣腫滿
腳氣腫滿。漸成水狀者。濕邪壅塞氣血。水氣散溢。滲於皮膚。流遍四肢也。蓋水濕二氣。內外合邪。積而成滿。閉而成脹。則忽有衝心之虞。不可緩也。
聖惠漢防己散。腳氣通身浮腫。小便不利。氣壅煩悶。脅連膀胱虛脹。上氣喘促。坐臥不得。
漢防己 桑根白皮 澤瀉 茯苓 木通 郁李仁 豬苓 檳榔 紫蘇莖葉 生薑
上十味
拔粹方桑白皮散。治腳氣盛發。兩腳浮腫。小便赤澀。腹脅脹滿。氣急坐臥不得。
桑白皮 郁李仁 茯苓 木香 防己 大腹子 紫蘇子 木通 檳榔 青皮
上十味
按活人書云。治腳氣浮腫。尿澀氣急腹滿。驪家醫言云。治婦人腳氣。
外臺黑豆湯。療腳氣遍身腫。
黑豆 桑根白皮 檳榔 茯苓
上四味(同黑豆一合半。以水一升煮取六合。煮三味。取三合。為一劑。分三服。)
按聖濟去茯苓。加郁李仁。生薑。名黑豆飲。治一切風毒腳氣軟弱等。今本方加郁李仁。治腳氣周身洪腫欲衝心者。效。
聖濟赤小豆湯。治腳氣氣急。大小便澀。通身腫。兩腳氣脹。變成水者。
赤小豆 桑根白皮 紫蘇莖葉
上三味。除小豆外。為末。每服先以豆一合。用水五盞煮熟去豆。取汁二盞半。入藥末四錢。生薑一分碎煎至一盞半。溫服。
同柴胡豬苓湯。治腳氣緩弱。及痹腫滿。心下急。大便澀。
柴胡 豬苓 紫蘇葉 陳橘皮 防己 大麻子 郁李仁 桑根白皮
上八味
按雞峰柴胡湯。治風寒濕毒。腳氣痛。皮膚不仁。緩弱𤸷痹。足脛腫滿。心下急。大便澀。即本此。
活人編三陰腳氣主方。
薏苡仁 茯苓 防風 羌活 澤瀉 防己 大腹皮 生薑
上八味
按本書云。邪在三陰。誤用重濁之藥。則傷元氣。上方輕清利導。化濕清熱之平劑也。
本朝經驗九味檳榔湯。(經驗筆記)治腳氣腫滿短氣。
檳榔 大黃 厚朴 桂枝 甘草 木香 橘皮 紫蘇葉 生薑
上九味
按此方無厚朴。木香。蘇葉。有枳實。名七味檳榔湯。治腳氣氣血凝滯者。其原出於千金。云今本方去大黃。加吳茱萸。茯苓。每用得效。
本朝經驗石膏湯。(山本氏一名雙解散)治腳氣腫滿氣急。
即越婢湯。與唐侍中一方兩合。
按今用此方加茯苓。術。更效。
同禹水湯。(聿修堂)治腳氣腫滿胕腫者。
赤小豆(廿五錢) 檳榔(十五錢) 豬苓(廿錢) 澤瀉(十五錢) 麥芽(廿五錢) 神面(十錢) 木瓜(十錢) 木通(十錢)
上同炒焦。水煎溫服。一方加黑炒赤龍皮。效甚速。
同桑白皮飲(盤瀨氏腳氣論)
桑白皮 沉香 防己 木通 厚朴 茯苓 檳榔子 郁李仁 紫蘇子 犀角 生薑
上十一味
按此方系拔粹桑白皮散變制。而降氣之力特緊。故有折衝之效矣。
外臺桃花散 療腳氣及腰腎膀胱宿水。
按本草綱目云。痰飲宿水桃花散。收桃花陰乾為末。溫酒服一合取利。覺虛食少粥。不似轉下藥也。
腳氣大小便不通
腳氣大小便不通者。由風濕之氣搏於腳膝。上攻胸腹。脅肋填滿。榮衛否隔。三焦之氣升而不降。所以傳導變化皆不能出。而大小便不通也。
千金月令主腳氣大便澀方。
大黃(五兩) 大麻仁(二兩)
上二味先將大黃搗羅為末。入麻子仁研勻鍊蜜丸。
同茱萸散。主腳氣心悶不通。及乾霍亂等。
鍊成朴硝(一斤) 茱萸末(八兩)
上相和服一匙。
聖惠升麻散。治𤸷毒腳氣發動。心胸躁熱。悶亂氣急。口乾舌燋煩渴。
大小腸不利。
升麻 黃芩 茯苓 木香 犀角屑 朴硝 麥門冬 甘草
上八味
同麥門冬散。治腳氣大小便秘澀。發熱煩渴。口乾心躁。
麥門冬 茯苓 木通 大黃 黃芩 朴硝 枳殼 桑白皮 紫蘇
上九味
同治腳氣發動。大小便秘澀。肢節煩疼。頭目旋暈。氣壅昏沉。不欲飲食。宜服此方。
大黃 枳殼 旋覆花 芍藥 木通 紫蘇 犀角 朴硝 黃芩
上九味
究原方三脘散。治腳氣發腫。大便澀。氣滿。加大黃煎服。即三和散。
直指三和散。加木香枳殼。
永類鈐方三和散加減。
沉香 木香 羌活 芍藥 檳榔 甘草 撫芎 青皮 枳殼 紫蘇葉並子 木瓜
上十一味
按澹寮方。無方名。云治腳氣便秘。或入腹衝心。疼痛腫滿等證。得效三將軍圓。治腳氣入腹衝心。大便不通。
吳茱萸 木瓜 大黃(各等分)
上為末。米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粳米枳殼湯下。
同木通散。治腳氣服熱藥太過。小便不通。淋閉臍下脹。
當歸 梔子仁 赤芍藥 赤茯苓 甘草
上五味
金匱翼木香湯。
青木香生黑豆皮 大黃 紫雪
上水煎五錢。入紫雪三錢。分二服頓再服。當下燥糞。
腳氣小腹不仁
腳氣濕淫之邪。自下侵上。下元氣弱不能御之。則漸入小腹而痹著不仁。至其最甚者。胸腹麻痹。遂及於兩手口吻。失知覺矣。蓋此症有二道。一為八味丸。一為三脘湯加薏苡仁也。
金匱八味丸。 乾地黃 山茱萸 薯蕷 茯苓 澤瀉 牡丹皮 附子 肉桂
上八味
濟生加味腎氣丸。治臂氣。腰重腳腫。小便不利。
即金匱八味丸。如車前子。川牛膝。
三脘湯加薏苡仁。治腳氣小腹不仁屬疝者。得效方云。腳氣稍愈。常服三脘散。弱人更宜朮附湯。
三因吳萸丸。治腳氣入腹。腹中不仁。喘急欲死。
吳茱萸(湯洗七次) 木瓜(去穰切片日乾等分)
上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酒飲任下。或以木瓜蒸爛研膏為丸。尤妙。
腳氣上氣
腳氣上氣者。風毒濕氣循經。上入於肺故也。肺主氣而司呼吸。邪氣入之。則氣道奔迫。升降不順。故令上氣喘滿。甚不得偃臥也。
千金紫蘇子湯。
三因紫蘇子湯。治腳弱上氣。陰陽交錯。清濁不分。上重下虛。中滿喘急。嘔吐自汗。無復紀律。
即千金紫蘇子湯。
聖惠治濕腳氣上攻心胸。喘促悶絕。宜此方。
檳榔 吳茱萸
上二味
家寶四磨湯。治氣滯攻衝。心腹㽲痛。張景岳曰。腳氣上衝心腹。喘急不得眠臥者。宜此方。
沉香 木香 檳榔 烏藥
上濃磨水煎服。濟生有人參。無木香。名四磨湯。(治七情傷感。上氣喘急。妨悶不食。)
局方黑錫丹。徐靈胎曰。黑錫丹鎮納元氣。為治喘必備之藥。當蓄在平時。
腳氣嘔逆
腳氣風濕毒氣。上入侵胃中。則胃氣上逆。故令心胸妨滿。食飲不下。而為嘔逆也。嘔吐一證。為腳氣衝心之漸。最為可畏矣。
千金犀角旋覆花湯。治腳氣腫滿。或行起痿弱。小便秘澀。喘息氣衝。食嘔不下。
旋覆花 茯苓 橘皮 豆豉 蘇葉 犀角 生薑 大棗
上八味或去豆豉
按外臺崔氏去犀角。名旋覆飲子。
聖惠旋覆花散。治乾腳氣欲發。噁心頭旋。吐痰水。不思飲食。兩腳膝疼痛。漸漸心悶。
旋覆花 犀角屑 大腹皮 檳榔 前胡 茯苓 半夏 枳殼
上八味。入生薑薄荷水煎。
按此方系犀角旋覆花湯變制。用者斟酌可適其宜。
直指木香飲。治腳氣入腹攻心嘔。
木香 甘草 吳茱萸 木瓜 橘皮 紫蘇 檳榔
上七味
傷寒論吳茱萸湯。治腳氣攻心嘔吐甚者。
本朝經驗三靈湯。治腳氣嘔吐兼蛔。或諸藥不止者。
莎草 紅花 檳榔
上三味
局方靈砂丹。治腳氣嘔吐。水藥不入者。
靈砂
上一味為丸。棗湯服十粒。日一夜一間有損口者。勿治自然愈。病急者為散以冷水下之。
金匱小半夏加茯苓湯。治腳氣嘔吐甚。諸藥不納者。
按外臺。必效療腳氣方。及文仲療腳氣入心悶絕欲死者方。並用小半夏湯。但以薑汁代生薑耳。又直指方治諸水氣。用小半夏加茯苓湯。吾邦原南陽山田業廣。亦善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治腳氣險證。其治驗載在醫事小言。醫學管錐外篇。宜就而看焉。
腳氣衝心
腳氣衝心之候。令人心胸煩悶。嘔吐。氣急喘渴。人迎腫起。巨里動如奔馬。甚者脈絕不出欲死也。蓋風濕毒氣。初從足起。閉塞血氣。妨害筋脈。忽上衝心胃之分。最為危急。下氣除濕泄毒。不可緩也。外臺唐侍中療苦腳氣攻心。此方甚散腫氣。極驗。
大檳榔 生薑 橘皮 吳茱萸 紫蘇 木瓜
上六味
按萬安方引衛生良劑方。名檳茱湯。治風濕毒氣中於足脛。遂為腳氣。下注兩腳。腫脹疼痛。履地不得。及內攻心腹。手足脈絕。悶亂煩喘。氣不得息。極有神效。
外臺犀角湯。療腳氣冷毒悶。心下痞堅。背膊痛。上氣欲死者。
吳茱萸 檳榔 青木香 犀角 半夏 生薑
上六味方後云。破毒氣尤良。原無方名。
千金茱萸湯。治腳氣入腹。困悶欲死腹脹。
吳茱萸 木瓜
上二味方後云。此起死回生方。按澹寮方加大黃為丸。名三將軍丸。
千金半夏湯。治腳氣上入腹。腹急上衝胸。氣急欲絕。
半夏 桂心 乾薑 甘草 人參 細辛 附子 蜀椒
上八味
按劉桂山嘗用千金治痰飲。半夏湯。半夏生薑附子吳茱萸四味方。以治腳氣衝心危症。即此方之單捷者已。按張路玉曰。腳氣用補。乃證治之變。此以病久正氣傷憊。濁邪元劇。不得已而用四逆加人參湯。更加半夏蜀椒桂心細辛。專散入腹沖胸濁陰之氣為急。若兼攻外毒。則救里勢分。不能克濟專功矣。
同主風毒腳氣。多睡心驚悸。石發攻心方。
麥門冬 石膏 茯苓 人參 淡竹葉 生薑
上六味。道按。蘇恭方無人參。有小麥。
蘇恭犀角湯。風熱輕但毒氣入胃。唯心悶煩。索水灑胸面。乾嘔好叫喚。欲斷絕者。
犀角 羚羊角 射干 沉香 青木香 丁香 石膏 麥門冬 竹茹 麝香 人參 茯苓
上十二味
外臺紫雪。療腳氣毒遍內外。煩熱。口中生瘡。狂易叫走。
按活人書云。大煩躁者。紫雪最良。醫心方鑑真曰。若腳氣衝心。取一小兩。和水飲之。
良方木香散。治婦人腳氣卒發。衝心悶亂。
木香 郁李仁 赤芍藥 大腹皮 紫雪 桑白皮 桂心 檳榔 茯苓
上九味
聖惠治腳氣衝心。煩悶氣喘。坐臥不得方。
黑豆 生薑 杉木節 沉香 木瓜 紫蘇莖葉 檳榔 童子小便
上件藥細剉。先炒黑豆及生薑令熟。後入小便並諸藥。
聖濟沉香湯。治腳氣衝心。煩悶氣促。腳膝痠疼。
沉香 芍藥 紫蘇莖葉 木通 檳榔 吳茱萸 生薑
上七味入紅雪。
同赤茯苓湯。治腳氣衝心。煩悶膝痛。
赤茯苓 石膏 犀角屑 升麻 麥門冬 木香
上六味入竹瀝。
按金匱翼去升麻。加枳殼。沉香。紫蘇梗葉。檳榔。防風。名犀角散。治腳氣衝心。煩喘悶亂。頭痛口乾。坐臥不得。
同趁痛丸。治腳氣上攻。及風毒走注疼痛。
即控涎丹
婦人良方。治婦人腳氣衝心。悶亂不識人方。
紫蘇 松節 吳茱萸 檳榔 木瓜 橘皮
上六味入童子小便。
局方養生丹
按易簡方云。腳氣之患。入腹衝心。或見嘔吐之症。無法可療。不瘥。用養生丹。黑錫丹。來復丹之類。更須多服。以大便流利為度。腳氣無補法。此有利性。即非補藥。服之無疑。痃癖疝氣。膀胱奔豚之氣入腹者。亦宜用此。
萬安方。九味木香丸。治腳氣衝心。胸膈煩滿。喘急嘔吐。
木香 訶子皮 桂心 枳殼(各二兩) 檳榔(二兩半) 芍藥 柴胡(各一兩二分) 大黃(三兩) 厚朴(二兩半)
上細末蜜丸。大小便秘結。加牽牛子末二兩。赤茯苓一兩二分。尤神妙。
本朝經驗三鎮散。治腳氣衝心。
犀角 角石(各二錢) 檳榔(一錢)
上三味研末。暖水送下。
同沉香豁胸湯。治胸腹滿腫。氣急息迫喘咳者。
沉香 砂仁 香附子 甘草 吳茱萸 桑白皮 犀角 生薑
上九味
按局方沉香降氣湯云。患腳氣人毒氣上衝。心腹堅滿。肢體浮腫者。尤宜服之。今用此方。其效更優。百百漢陰曰。豁胸湯者。和田東郭所名。余屢試用。比之於外臺大犀角湯。其效差勝。然原取之大犀角湯。而其方單爾。
同大陷胸湯。治胸腹水邪充實。衝心苦悶者。
大承氣湯。治腳氣上入。腹滿不大便者。或云腳氣素系飲食濁氣。非此湯不能除之。
風引湯。陳修園曰。治腳氣入心。仲景用腎氣丸。通膀胱之氣。安其腎氣。不使攻心。巢氏用風引湯。取石性易於下達。勝其濕熱。不使攻心。二方皆為救急之神劑。一治腎氣之虛。一治濕熱之盛。宜憑症擇用之。
磠砂散。治腳氣攻心難解者。即一味水服。
按外臺。張文仲硇砂牛膝三物散。療腳氣上氣。即用硇砂。牛膝。細辛。各三兩為散。酒和服。又蘇恭腳氣散。主腳弱上氣。痹滿不食。常服方即於三物散方中。加丹參。白朮。郁李仁。今單服。其效更捷。
本朝經驗砂膽散。
硇砂(一分) 熊膽(一分)
上二味研合以單檳榔湯。或沉香降氣湯。送下。或加鐵砂為湯用之可。高島久也曰。其人衝心唇色青黑者。毒氣已深。不治。若唇口滋潤微赤者。早用此方。則可救矣。
腳氣痿弱
腳氣濕邪侵經絡。則筋弛縱而痠弱。自膝至腳已有不仁。或屈弱不能行。其初有肉削筋急而發之者。或有水氣去。衝心差後發之者。古謂之緩風。濕痹腳氣成功。概歸此一症。
八味丸料。金匱云。治腳氣上入。小腹不仁。醫通云。三陰受寒。濕著於腳膝上枯瘦色淡。小腹不仁。腹急痛疼。上氣喘氣。本方加沉香。有持希藻曰。每歲發者。徐徐服之。兼省膏粱。得免後患。
局方大防風湯。證治大還。治痢後腳痛。緩弱不能行步。或腿膝腫痛。有持希藻曰。腳氣日久。腳脛枯細。或癢或軟。嚲曳者。及痢後風。鶴膝風。附骨疽。一切腿膝腫毒。潰爛膿水不絕。其人虛羸者。皆治之。
同思仙績斷丸。治脾腎風虛毒氣流注。腿膝痠疼。艱於步履。小便餘瀝。大便後重。
防風 川烏頭 杜仲 木瓜 薏苡仁 牛膝 續斷 萆薢
上八味
按本事方去川烏木瓜。加五加皮羌活生薑。
本朝經驗健步丸。(天正記。菊亭右相方。)
鹿角(十錢) 白朮 防己(各五錢) 蘗皮(炒三錢)
上四味糊丸
四物湯加牛膝木瓜。醫學心悟云。腳不離乎濕熱。亦有兩足忽然枯細者。俗名乾腳氣。此為風燥之症。四物加牛膝木瓜主之。今帶腫氣者。去牛膝。加蒼朮薏苡仁更佳。
同桃核承氣湯。大防風湯。並治腳氣痿弱。(枳園方譜)
聖濟乳煎硫黃散。治腳氣久虛緩弱。
黃牛乳(三升) 硫黃(一兩)
上二味先將牛乳煎令減半。每服以乳五合入硫黃末二錢。調和服之。服畢宜厚以衣被。覆臥取汗。按牛乳治腳氣。其來尚矣。千金方云。宜生牛乳。生栗子。千金翼主腳氣初發。從足起至膝脛腫骨疼者方。烏牛尿一服一升。日二服。腫消止。羸瘦者。二分尿。一分牛乳。合煮乳結。乃服之是也。又有用此方。治腳氣衝心者。詳見於時還讀我書。清川道曰。備後福山豪商家。傳治腳氣衝心秘方。即以烏牛尿一合點服硫黃末一錢。蓋服烏犢牛尿方。多見外臺必要。名醫別錄云。牛溺治腳氣。據之用牛尿亦可。但有虛候者勿用。
附錄
論婦人腳氣
婦人腳氣證。聖惠及婦人良方詳論之。而厥後寥寥罕見。因謂腳氣病。男子最多。婦人特少者。以婦人月事以時下。濕邪無所凝滯也。蓋近來婦人患之者。間有之。而至今茲戊寅。余診療者頗多。按顧世澄瘍醫大全。江南揚州府。江都甘泉儀徵三縣。婦女腳氣。始自康熙五十年間。從前並無此證。此乃得於陰陽錯謬之沴氣。非上古男婦濕熱壅腫五痹之腳氣。蓋此類也。其感受也。皆由於富貴之家。情性驕傲。稍不如意。恚怒易生。安享太過。飲食無節。傷飢失飽。喜食生冷。亦有女子婚姻愆期。經事驟閉。配非其偶。抑鬱不舒。肝氣凝結。脾氣鬱泄。是以肝脾兩傷。肝血日虧。肝氣日增。肝無血養。筋脈拘攣。脾氣日困。胃陽不振。脾失健運。濕熱漸生。肚口不覺。加之飲食非時。七情自戕。初見症也。月事不調。肚口作痛。嘔吐酸水。綠水。痰涎。身體大腿作酸。小腿漸痛。臍下或左或右。必有或長或圓。氣塊作硬。拍拍跳動。由上而下。覺肚中稍寬。則疼痛至足脛趺。口熱如火烙。再則痛至足指。指甲縫中痛如針刺。日夜喊叫。欲生不可。欲死不能。忽而足痛稍定。則肚口依然脹悶。甚則面色呈青。目睛倒視。胸前非重手按捺。男子腳跟踹住。則昏厥不省人事。兩足非婦女替換揉搓。不能少定痛楚。更有四肢搐搦。頭項動搖。昏厥僵仆。有一二時而蘇。或半日而蘇者。無論體之強弱。但能清餓七日。其痛漸定。亦有十四朝。二十四朝。始能漸定者。此又在醫之用藥。善與不善。及病家妄與粥湯。吊住邪氣之所致也。此說今驗之於病者。有略似者。而至其治法。則亦與男子無異。但涉其血分者。有宜丹溪心法防己飲者。有宜醫學心悟四物湯加減者。有宜婦人良方牛膝散者。又有顧氏所謂因肝氣鬱結。脾氣鬱滯者。是當辨別加意而已。因抄出良方及顧氏方以備其證云。
良方牛膝散。治腳氣浮腫。心神煩悶。月候不通。
川牛膝 羚羊角 檳榔 大黃 芒硝 防己 桂心 牡丹皮 赤芍藥 甘草 桃仁
上十一味
顧氏解鬱湯。治婦女腳氣。因氣惱恚怒而發者。兩脅作脹。腿腳痠痛。
蘇葉 廣陳皮 半夏 當歸 鬱金 香附 白芍 遠志肉 白茯苓 青皮 鉤藤鉤
上白水煎
同鎮風湯。治婦女腳氣。肝風內鼓。搐搦拘攣。心中跳動。腳腿錐痛。面青厥逆。
橘紅 半夏 白茯神 鉤藤鉤 明天麻 白芍 當歸 秦艽 棗仁 川續斷
上白水煎
跋
右博濟堂腳氣概論刻成。或曰是書獨舉一病。而不復他及。其無嫌於博濟之名乎。余曰。否。奉官准也。余嘗周遊乎歐西諸國。歐西之人。就求治者眾矣。其症大抵與和漢之病症無異。而腳氣則絕罔見也。故歐西醫家。亦無有發明焉。是以官特創病院。以救療斯疾。吾黨之士。亦體斯旨。原古今之良法。集諸家之經驗。普施博試以著此編者。何傷其偏狹乎。且夫賀川子玄之於產論。池田錦橋之於痘利辨要。華岡青洲之於瘍科瑣言。皆嘔心鏤骨之所得。世以為圭臬。顧一握驪珠於腳氣病中。則百端疾疢皆為我使用。猶正統一歸則九夷八蠻悉受其正朔也。或唯唯而退。則書以為跋。明治十二年五月高島久也祜啟謹識
博濟堂記
夫堯舜大聖也。其德蕩乎巍乎。薄海蒼生咸蒙其澤。而孔子言其病諸者。深贊其能事極功之底於濟眾也。今欲以醫之小技。體天地之心。而成天地之大德。其責抑亦大矣。今茲明治十一年戊寅秋八月。岡田柔克。高島祜啟。下條貞固。清川念祖。淺田子誠。松山資剛等。奉官准。創病院於鳳闕之北本兩替坊。名曰博濟堂。蓋取諸孔子之語云。諸君推(惟常)為長。亦今(惟常)為之記。(惟常)固辭不可。乃記曰。恤孤養疾之典。本屬古制。管子曰。有痼疾不能自存者。官收而衣食之。南齊書文惠太子與金陵王子良。立疾館以養窮人。後魏書宣武詔太常立一館。使京畿內外疾者。咸令居處便醫治之。舊唐書武宗紀。廢天下僧寺。尋以悲田養病坊。僧尼還俗。無人主持。恐殘疾無以自給。乃命兩京量給寺田。諸州或七頃或十頃。擇本所耆老勾當。宋史徽宗紀。崇寧九年。置安濟坊。養民之貧病者。仍令諸郡縣給養。夷堅志亦云。崇寧間設孤老院以養孤老。安濟坊以養病人。自是周末迨六朝唐宋。已著為令甲。而未聞有醫人相會。以私力救活者也。今諸君與有志之徒相議。出力捐費創開此館。將體天地好生之大德。以舉博施普濟之法。可謂古今未曾有之義舉矣。古昔蘇軾知杭州。裒羨緡二千黃金五十兩。作病坊以處病者。常楙知廣德軍。亦置慈幼局。諸君抑其流亞耶。夫醫之處世。不為則已。苟為之。必濟疾苦施仁術。以成一世之軏乃足矣。況復創此院。以敬其德業。嘉惠後人。其功於此道果為如何。(惟常)老景頹唐。鹿鹿無所為。心恆歉焉。然幸遭此盛舉。深欣仰名賢后先濟美。合博濟人民之意。
故謹稽古典為之記慄園淺田惟常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