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林瑣語
- 作者
- 陸九芝
- 朝代
- 清
正文
1、醫之為道,莫過於不使病大,不使病大,莫過於有病即治,可以保富貴,可以別貧賤。
2、小而至於以草取嚏,真不足道矣,而此法出於《內經》。
3、《傷寒論》曰:服桂枝湯不解,先刺風池、風府。(風池二穴,在耳後陷中,按之引入耳者是。風府在項上髮際大筋宛宛中者是。)否則,以三指密排,在腦後髮際橫擦之至兩耳旁,令徉熱,亦可去風。
4、喉閉不能進湯飲,以手橫搦其頸皮,一手灌藥。蓋頸皮從橫里緊,喉皮即從豎里開。此法余有所受,曾一再試之果驗。
5、中風牙關緊閉,無法下藥,必先以水浸烏梅肉令軟,將青布包筋頭蘸擦之,得涎流,牙便開。
6、上牙屬胃,下牙屬大腸,煎熬爆炙,蘊熱於腸胃,牙必受病耳。時以石膏五錢、元明粉三錢、膽礬錢半,共末,每晨盥漱後,用牙刷蘸擦,可使齒力堅強。
7、老年人牙落,食物必吐其渣,可免停滯。
8、《內經》云:「聖人避風,如避矢石。」少壯時不信也,年老而後信之。
9、東坡一生常食茯苓,在飲酒者尤宜效之。
10、樓英曰:「飲酒而頭汗出者,血證也。頭汗而額上偏多者,額屬心部,亦血證也。」此為的評。
11、眉稜骨痛,服白芷即解,是處即攢竹穴也。
12、張從正《儒門事親》云,養生之與攻病,本自不同。今人以補劑療病,宜乎不效。
13、趙養葵《醫貫》云:食填太陰名曰食厥,下部有脈上部無脈,不吐即死。如腸腹絞痛,手不可按,更不可下。凡下血積必用桃仁、紅花。下水積必用甘遂、牽牛。下水中之血必用水蛭、虻蟲。趙固以六味丸統治百病者,尚有此說,益可見治之不獨貴補矣。
14、張從正曰:郁之成也,其初甚微,可呼吸按導而去之,若強補而留之,留即不去,遂成五積。
15、咳每由於風寒,必須盡力祛風,佐以消導,初起〔痰〕色白而薄,其味鹹。咳甚則腹皮引痛,非水泛為痰也。漸愈則痰漸厚,色漸轉黃,其咳□(雖)至一兩月,不可服滋膩藥。
16、失血遺精,人皆謂是十成勞病矣,然必有所因,只從《內經》「先其所因,伏其所主」二語,無不愈者,一用補劑,病不去矣。
17、汗為人身之寶,夏日一閉汗即病,人每言寒則無汗,不知熱甚亦無汗,凡服石膏以取汗者,即為此也。
18、附子為北方玄武真神,坐鎮水邪,力能行水,用附子者,非獨用以助陽,實用以破陰,故為之水寒而外見熱象者,先以一二劑試之,無熱即當改用附子,非忽以為熱而用寒藥,忽以為寒而用熱藥也。
19、凡身骨節酸楚,一用羌活、獨活,當日而止,是極有驗。
20、太陽病之脈,有陽浮而陰弱者,陽謂寸脈,陰謂尺脈也,言病在上而不在下也,不可以陰弱為陰虛。
21、按摩一科,失傳久矣,此法實不可少。
22、《難經》手三陽之脈,受風寒伏留不去,名厥頭痛,非厥陰頭痛之謂。
23、「真頭痛,手足青至節,死不治。」古人青清通用,謂清冷也。真心痛,手足青至節,亦不治。皆手足冷也。
24、三公坐而論道,聖君賢相之事也。姚際恆乃謂《素問》言多穿鑿,且以黃帝與岐伯對問為荒誕。其隘甚矣。
25、姚又云,「《本草》漢志無之,漢平帝詔天下舉通(知)方術本草者,本草之名始見於此。」平帝即詔舉知本草者,則漢以前之早有《本草》可知矣。而又曰:「此必東漢人作也」。則平帝乃詔舉後漢時能知本草者耶!
26、《傷寒論》清穀之清,與清便之清,皆即圊字,圊即涵也。圊,《唐韻》七情切,《集韻》親迎切,並音清。《說文》厠:清也。大徐曰:厠古謂之清,言汙穢常當清除也。溷,《說文》:厠也;《唐韻》、《集韻》並胡困切;《集韻》蒼經切,音青。
27、陰陽五行俱主歲運而言,十干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角徵宮商羽,五太為陽,五少為陰,此言陰陽也。甲己合而化土,乙庚合而化金,丙辛合而化水,丁壬合而化木,戊癸合而化火,此言五行也。不明乎此,則云以火為丙,以水為癸者矣!
28、太陽病誤下則成熱實結胸;太陰病誤下,則成寒實結胸。誤下之後,邪即內陷,陷則成實,理有固然。但在今則唯有誤補而成實者,亦知誤下尚可成實乎?
29、旋覆代赭湯,治噫氣不除。噫以聲言。此不曰聲而曰氣者,即《論語》「出辭氣」之氣,謂噫出有食氣也。
30、鞕,魚孟切。音硬。
31、白虎湯治氣分實熱,桃仁承氣湯治血分實熱,亦有可用犀角地黃湯者,若以犀角代石膏用,則氣血不分矣。
32、汗多亡陽,下多亡陰,皆謂亡津液也。陽明主津液所生病。(整理者按:此條原用墨筆輕輕劃去,似未完,而舍之。)
33、病之必問而後知之者,要須以不問為高。
34、少陽病用柴胡而汗出者,乃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故汗自出耳,非柴胡能發汗也。升[麻]、葛[根]亦然。(按:「升」上原有「奈何以柴胡為發汗藥,而畏發汗者,且並柴胡亦禁之哉?」後又勾去不要。)
35、「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十九字作一句讀。此時之吐已下斷,可真作吐已下斷觀耶?
36、四逆者,冷過時膝也。手足厥冷,何可得謂之四逆?
37、雞子黃走血分,故心煩不臥者宜之。其白走氣分,故言聲不出者宜之。
38、傷寒病用白散方,不利進熱粥一杯,利不止進冷粥一杯,是指巴豆言也。今則移之於大黃矣,試思服大黃而利不止,尚可吃冷粥乎?
39、讀《傷寒論》須著意於治水之劑,大青龍湯清內擾之煩亂,故治表寒裡熱;小青龍治內蓄之水氣,故治表熱裡寒。小青龍入太陽,治陽水之病,真武湯入少陰,治陰水之病,而五芩散、十棗湯、陷胸丸皆是。
40、古二陳湯本為六物,以治久咳,後人以之移治新嗽,乃去生薑、烏梅而為四味,此方之生薑、烏梅,即小青龍之乾薑、五味子也,於四獸飲見之。
41、小柴崩湯為開通表裡之劑,其旋覆花湯,諸瀉心湯,與夫黃連湯,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皆開通上下之劑。
42、都粱丸是白芷。舉卿古拜散是荊芥。
43、六味丸者,本以酸苦甘辛鹹淡之六味名之金匱腎氣丸也,錢仲陽以之移治小兒純陽之體,刪去桂、附,而始名之曰六味耳,後世又以六味加桂為七味丸,再加附子為八味丸,則寢失初義矣。
44、六味當以適合酸苦甘辛鹹淡之六味得名,非以六物為言也。
45、扁鵲玉壺丸,只用硫黃一味。
46、天王補心丹之桔梗,歸脾丸之木香,七味白朮散之葛根,玉屏風散之防風,俱不可少,若去之則非本方之義矣。
47、牛黃清心丸,以萬氏一方為最穩。其方用西牛黃二分五釐,鏡面辰砂一錢五分,黃連五錢,黃芩三錢,山梔三錢,鬱金二錢,為末。丸如黍大,每服七八丸,如果溫邪內陷包絡,亦非此不能透入也。
48、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開,故聚水而從其類,東垣所制通關丸,用黃柏、知母各一兩,肉桂半之,最合。亦名滋腎丸。
49、舌為心之外候,其色當赤,而有時白如積粉者,白為肺金之色,反加心火之上,是為侮其所勝。
50、逍遙散本是八物,柴、歸、三白各一錢,甘草五分,外尚有煨姜一片,薄荷五分,人皆忽之。其丹皮、山梔各一錢,則薛立齋於八物外所加也。
51、婦人臨產為穩婆傷損,小水淋漓,以補脬散一方最妙。脬即婦人膀胱也。其方用生黃絲絹剪碎一尺,白丹皮連根一錢,白芨磨濃汁亦一錢。最妙。
52、敗醬草一味,能化膿為水。治瘍方中加入皂角刺三分,穿山甲三片,能引諸藥至於病結之所。
53、腦漏、鼻淵等證,唯用白芒一兩,辛夷仁、薄荷葉各五錢,蒼耳仁炒去皮二錢五分,最能清風火之在巔頂者。
54、《經脈別論》曰: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一陰厥陰也,一陽少陽也。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陽之上,火氣主之。宗此以治,思過半矣。
55、銀柴胡、胡黃連、青蒿子、左秦艽,功專骨蒸勞熱。白丹皮去無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來寒熱之骨蒸。
56、洞泄即是水泄,用白蒺藜、野大蒜、蘿蔔莢、薺菜花四味,各三錢,煎服立效。以治水泄不止者最妙,此先母記得是家傳方也。
57、畫眉膏為小兒斷乳,法極有驗。方用:雄黃、雌黃、辰砂、麝香各二分,輕粉一分,山梔一個,共研為末,待小兒睡熟時,用麻油調擦兩眉毛上,即不思乳,此後無弊。如能於伏斷日如法用之猶合。
58、凡宜升之陽與宜補之陽異。凡宜補之陰與滋陰之藥味,一誤於不講陽郁,一誤於不講陰氣。
59、泄瀉有開首,即宜溫中者,與痢不同。
60、東坡云:「我有病狀,必盡情告醫,使其胸中瞭然。然後診脈,則疑似不能惑也。我本愈病,豈以困醫為事哉。」今而有以不問為高者矣!
61、王海藏曰:病人拱默,惟令切脈,試其知否。夫寒熱虛實,此可以脈知之,然一脈管數十證,得病之由不可以脈知之。如傷於食,可由脈知之,而所傷何物,豈現於脈?故醫者不可以不問,病者不可以不說。
62、《內經素問》無論真不真,總是秦漢以前書,《傷寒論》無論全不全,總可就其用法以治今人病。姚首源[姚際恆著《古今偽書考》]以《素問》為穿鑿,以《傷寒論》為駁雜,均入諸偽書之列,不自知其與病人為仇也。
63、重病以領出死關,引入生路為事,病在關內,變端百出,一離此關,病雖未愈,無死機矣。
64、書本不載接方,以接方之無定也。然醫全在接方上見本領,此必臨證多而後能之。
65、病有本不是一劑可愈者,用藥亦不必重。病有必恃此一劑見功者,用藥則不可輕。
66、胃脘痛一證,莫神於遊山方,草果、延胡索、五靈脂、沒藥四味,亦名手拈散。
67、茯苓一味,為治痰主藥,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利水;痰之動濕也,茯苓又可以行濕。[按:此條起首處劃去,似為待商改者。]
68、陳修園曰:肝膽為發溫之原,陽明為成溫之藪。
69、俗云:老來身體,如歷年記其逢節發病也,此何故,蓋以每交大節,皆為風寒營衛交替之時,此時用藥,即當因所見之病而順以去之,若一用補,則留病不去,病即因此而甚,故逢節發病斷不可補。
70、病之自汗出者,即為有汗,屬之病,仍以解肌得汗,方為去病之汗。(按:此條首處勾去。]
71、治風傷汗口陽病,當著意於水。治中風病當著意於火。
72、寒熱溫涼自是四種,溫與熱異,涼與寒亦殊,不得以溫藥即名之為熱藥,以涼藥取名之為寒藥。
73、《千金方翼》[按:當指孫思邈之《千金翼方》]為《傷寒論》原源。
73、《傷寒論注》以成氏為最先。《金匱注》以趙以德為最先。
75、世間(?)郁病最多,達、發、奪、泄者,皆治郁之法。
76、目疾迎風下淚,責其有火,即心熱則汗,腎熱則浸之理,蓋風中於目,皮毛斂閉,郁其經陽,遂生裡熱,陽並於上,即五火獨發之例也,安得不熱蒸而淚流乎?即羞明怕日,拳毛倒睫,亦無不因於火。
77、鼠婦即《詩》所謂「蛜蝛在室」,水濕所生蟲也。
78、水濕之病,多見於太陰,脾水流濕也。火燥之病,多見於陽明,胃火就燥也。
79、大陰為三陰,故三陰瘧者,太陰瘧也。凡溪以發於子午卯酉日者為少陰,發於寅申巳亥日者為厥陰瘧,發於辰戊丑未日者為太陰瘧,恐有不然。
80、周慎齋曰:陽氣足則陰氣皆化為血,陽氣不足,則陰氣皆化為火。
81、自汗盜汗皆虛證也(按:此句勾去)。陽虛則自汗,陰虛則盜汗。陽虛之汗必寒,陰虛之汗必熱。然陽明實熱之時,亦有自汗、盜汗者。
82、消渴病者,津液病也。上消以天花粉為神品;中消朽木煎湯,取腐可勝焦之義;下消飲繅絲湯代茶,並禁(?)半夏。
83、善忘屬畜血證最多。
84、麻木兩證,當分氣血,氣虛則麻,血虛則木。
85、癲癇兩證當分水火,癲為陽病,火之病也;癇為陰病,水之病也,痰聚即是水病。(按:以上後又勾去,改為如下〕癇屬陰水為病也,水即是痰,痰盛有火。結於心胸之間,或因小勞,或因少睡,即猝然眩僕,有似中風,病發聲或口作六畜聲,將醒則吐涎沫。共有五癇,一以開痰解結為治,脈虛者可治,實則死。
86、病七日以上,行其經盡,欲再作經者,針足陽明,不預針太陽也,故病至三陰,從無再傳太陽之理,但轉屬陽明耳。
87、白虎湯行陽明內蒸之熱,非解陽明外見之熱也,故但有表熱不用石膏。
88、數脈有二,非熱盛即虛極。遲脈亦有二,寒者固遲,而熱極亦能遲,實非遲,乃伏而不動耳。
89、未汗惡寒者,邪盛而表實;已汗惡寒者,邪退而表虛。汗出之後,大邪既散,不得更有惡寒矣,汗後而更惡寒,非虛乎!
90、病之內陷,謂邪向內陷,不能從外解也,今則以內陷為虛矣。[按:開頭原有「古人所謂」四字,後刪去]
91、正虛邪實,邪與正爭,故發戰汗出而解。正不虛,邪未實,邪不與正爭,故不戰,汗出而解。邪正俱衰,陰陽自和,故不戰不汗出而解。
92、服桂枝湯,必當先煩,乃汗出而解。服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此煩此振,下(?)戰汗也,戰而汗出,其病必解,不可疑是加病。
93、陽明病奄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者,亦是戰汗。
94、未經汗下而燥者,為陽盛致燥之陽明,必以撤熱為急。已經汗下而燥者,為奪血致燥之陽明,則以滋燥為主,滋陰藥之先後緩急,以此為準。
95、同一嘔也,其發熱惡寒而嘔者,屬太陽。寒熱往來而嘔者,屬少陽。但發熱不惡寒而嘔者,屬陽明。故凡嘔當分三陽而治之。其無寒無熱而嘔者,則取諸中焦。
96、病之初傳陽明。尚有營衛之分,過此則不論營衛矣。
97、古人謂陽氣為陽,而於陽邪亦為陽;於陰氣為陰,而於陰邪亦為陰。
98、頭汗出,為陽鬱於表,非陽虛相上也。
99、少陰用麻黃,證皆發熱無汗,《[傷寒]論》中不言無汗者,陰不得有汗,無庸言也。
100、六經之病,以證分之,於讀書時先明何經,作何證,則於臨病時方知何證為何經,在病者可□告人□是何經病也,故必先讀書而後臨證。
101、陽邪多結於上,陰邪多結於下,故上焦之結多熱,下焦之結多冷。
102、營衛之流行,皆本腎中先天之氣,故曰衛氣、營氣,皆以氣言。
103、溫病不惡寒,熱從里生也;中暍汗出惡寒,以暑由表入也。溫病之脈浮而實;中暍則浮而虛,以暑傷氣也。溫病傳變無定;中暍則不傳,不食則死。溫病初起不過欲飲;中暍初起即大渴引飲。溫與暑以此為辨。
104、中暍與傷寒相類,傷寒初起無汗不渴;中暍初起,渴而汗出。中熱與溫病相類,溫病初起渴不惡寒;中暍初起惡寒而渴。
105、同一煩躁也,太陽煩躁用青龍,陽明煩躁用白虎,少陰煩躁用真武。
106、仲景法之主於存津液,夫人而知之矣,其所以存津液者,汗吐下和寒溫之六法也,六法之中,尤以急下存陰為刻不可緩。其用滋膩之藥,以為可存津液者,適與六法相反,故有病無一治。
107、溫病起於中焦,而或浮越於上焦,波及於下焦,一治其中,則上下皆安。若獨見於上下焦者,便不是溫病。
108、河間有云,古人以百病為雜病,惟傷寒名曰大病。河間論溫者也,故無所謂大病,即是說溫,即是說傷寒中之溫病,故又曰內有陰寒者,止為雜病,終不能為汗病也。
109、瘧兼他經則有之,未有不涉於少陽者,非獨為少陽病也。
110、凡為醫者,且先存見病用藥之心,然後再論其見地之明昧,手法之高低,即使當時尚未極高明,他日亦必成良醫。
111、諺云:「十個醫十個法」,此言不然,以病者只有一個人也,自當只有一個法。
112、陰盛陽亦脫,不是陽虛而脫也。陽盛陰亦脫,不是陰虛而脫也。
113、薑棗之物至微者矣,而具扶正達邪之妙。
114、有病瘧而一日輕一日重者,余謂輕日是重日,重日是輕日,必使兩日並重,方得逐日逼輕,已而果然。
115、岐伯曰:「謹熟陰陽,毋與眾謀。」何以陰陽兩端,不可謀之於眾。可見眾人口中之陰陽,非即岐伯意中之陰陽矣,表裡寒熱虛實之旨皆然。
116、《內經》言「熱未已寒病復歸」句下有言:「寒未已熱病復歸之。」意在非獨說一面也。
117、膀胱不利為癃,經曰:有癃者一日數十溲,此與滯下注之裡急後重相似,皆為下焦之火鬱也,故皆無止澀之理。
118、病有虛而不可攻者,補中自有攻意,善補陰即所以攻熱,補陽即所以攻寒。若為實證,則不可以作此說。實與誤補,虛而誤攻,其誤同,其禍亦同。
119、運氣之學壞於馬元素之徒,至以某年生人,以某日得病,當用某藥為言,此丹溪之說也。其後再有程德齋作《傷寒鈐法》,以得病日之干支為主,自有此等人,而運氣之說,於是乎不可通(返?)矣。
120、《宋史·仁宗本紀》:「至和元年正月,碎通天犀和藥以療民疫。嘉祐五年五月,京師民疫,選醫給藥以療之。」此所謂「疫」,即《說文》皆病之疫,朝廷為之選醫給藥,必非一人獨病之溫矣。
121、嘗見一書有曰:余素不喜用熱藥。夫治寒以熱,治熱以寒,皆治法也,用寒用熱豈有視乎醫家之愛憎者!
122、苦寒伐胃之說,為虛寒者言之也,若實熱病,則非苦寒無以去病而保胃。
123、宋時有竇材者,自稱第三扁鵲,謂仲景但能治小病,狂詆諆之。余謂此真能讀仲景書者,可見人若能用仲景法,方可使病不大也。
124、石膏不可煅,煅則為石灰,性反熱矣。
125、藥之能起死回生者,惟石膏、大黃、附子、人參。有此四種之病,則一劑可以回春,此外皆不盡然。
126、七十二種風,不聞有七十二種治法;三十六種痛,亦不聞有三十六種治法。且曰一方可以通治,則何必有七十二、三十六之分乎?此不過言風病、痛病之多耳。
127、刮痧之法,亦妙法也。張景岳有《刮痧新探》。
128、六味地黃丸統治傷寒病,趙養葵《醫貫》之說也,汪訒庵取以冠《醫方[集解]》之首,大誤病人。
129、渴甚而嘔者,必以飲水多之故。嘔甚而渴者,必以津液傷之故。
130、病有初中未三傳,而初中末三傳之期,亦無一定,要不可以不分。
131、春夏溫熱,豈獨用藥之異於冬寒哉!嘗見人家於溫熱[病]亦用重茵覆帳,甚至有以紅氈罩窗者,實大忌也。
132、病以汗解,藥到則自然得之,即冬月正傷寒亦然。乃有在夏之病,亦欲以溫覆取汗,則大不然。
133、病自有宜於寒涼藥者,但不可咨食生冷,惟梨汁、蔗汁、西瓜汁不在此例。
134、甘有淡義,不獨以甜為甘也。《書》:「稼穡作甘」,《禮記》:「甘受和」,皆言淡,故石膏之甘,不同於麥[冬]、地[黃〕。
135、《周禮》:「秋時有瘧寒疾」。賈《疏》謂非火沴金。
136、張劉李朱為金元四大家,張謂潔古,或曰子和,當以潔古為是。李士材乃以張為仲景,謬甚。
137、世俗所稱傷風者,不發熱,但有咳嗽清涕、鼻塞聲重而已,非《傷寒論》之中風也,故不傳變。
138、治咳須分新久,新咳宜泄,久咳宜斂。新咳誤斂,則風寒不出,久咳更泄,則肺葉開張,皆足以成醫怯。新久當以年計,不以月日計。
139、《傷寒論》口中和三字,最應著眼,口中和則不燥渴,燥渴則口中不和。一用附子,一用石膏,而以背皆微惡寒,辨之宜審。
140、惡風者不必皆惡寒,惡寒者未有不惡風。
141、陽明經熱,但用[石]膏、知[母];陽明府熱,始用硝、黃,以燥屎之有無辨。
142、《傷寒論》之往來寒熱,與瘧相似,而實不同。凡瘧當未作之前,已解之後,飲食行動即如平人,以此為辨。
143、問疾禮也,而最累病人,然總不可使與病人多語,甚者不可令至病榻四旁。
144、病加於小愈,故病後之謹慎,當十倍於病前,胃口初開,切忌多食,仲景所以有「損谷則愈」之訓。
145、加病之與病去,外象相似,最宜分別,故衄後無再汗之理,余可以此類推。
146、仲景於熱之自表而里者,曰翕翕發熱;於熱之自里而表者,曰蒸蒸發熱。翕翕、蒸蒸,即表熱、裡熱之分。
147、病一至於陽明,無論風寒暑溫,同歸火化,故六因之病,不入陽明,皆無火象。
148、宋人書有以「敦阜之紀」、「敦阜之土」為厚阜者,避光宗名惇之諱也,非改經文。
149、同一濕也,寒濕可用薑、附,濕熱可用黃連。
150、病之始為惡寒之甚者,即為發熱之機,蓋為人身自有之陽氣為之也。
151、虛有各種之虛,補有各種之補。
152、虛寒之寒,不即是冷。虛熱之熱,不即是火。
153、風寒以解表為主,溫熱以清裡為主,故傷寒成溫,亦專清裡,表謂太陽,里謂陽明,非泛言藏府之表裡也。
154、學醫自《傷寒論》入手者,始而難,繼而易。自後世諸家入手者,始若甚易,繼則大難矣。
155、六經之病要分看,又要合看,總以胸中先有六經之病。然後目中乃有六經之證。
156、昔人所謂破氣藥者,破氣中之滯者也。昔人所謂破血藥者,破血中之結者也。氣血既有所滯,非破不可,豈一用此藥,即將人之氣血而破之乎!
157、病在經宜汗,在府宜下,此定法也。乃有謂中府宜汗之,中藏宜下之者,並以脈浮、惡風寒之為明明中經者為中府,大便秘結之明明中府者為中藏,於是乎經之與府,汗之與下,遂無定法,勢必有裡實已具而仍用汗,藏真失守而仍用下者矣!
158、世之好言補虛者,每云正氣大旺,則外邪不能侵犯,此□(指?)未病者言之則可。若其人即既病也,則外邪已經侵犯矣,已有侵犯,則必先去其侵犯,正乃不傷,若仍執此說,則邪之不去,有日見其虛而已。
159、案者斷也,必能斷乃可云案。方者法也,必有法乃可云方。
160、《本草從新》於人參、生地下云:「治傷寒瘟疫」。何以傷寒之外只有瘟疫?人參下又云:「庸淺之輩,不察虛實,但見發熱,動手便攻。」此種句不知何以教人!
161、景岳、石頑皆以溫疫置之雜證,而所論則皆溫熱,以其不知溫熱即是傷寒門中之病,故不於傷寒門中言之,而一作雜證,即不更用傷寒方,所以溫熱無一可活。
162、升發之藥,有自下升上者,以其邪之下陷也;有自里升表者,以其邪之不達於表也。若一升而即脫者,率不用升法。
163、有小便不通而用升麻者,以為若酒注然,上竅開則下竅自通也。今有以此法言之於大便秘結者矣!
164、人之因虛而病者,謂之弱證。此外則以無病為虛,有病為實,故趙以德曰:邪在於氣則氣實,邪在於血則血實。
165、醫者言病每曰邪在何經,病家聞一邪字則便以為祟也,乃棄醫而就巫,有時即祟果憑之。
166、病之初入陽明者,尚有營、衛之分,故有桂枝、麻黃兩法,過此則不論營、衛、而當不用桂、麻矣。
167、葛根〔湯〕之有桂〔枝]、麻〔黃〕者,名葛根湯,葛根〔湯〕之有芩、連者,名葛根黃連寅芩湯,而前人於陽明用葛根芩連湯,或亦有但曰葛根湯者,明者知其謂有芩、連之葛根湯也,昧者則仍視作有桂、麻之葛根湯。又以初傳陽明,亦或有宜用桂、麻二湯時。於是而於陽明證,遂不能出卓見矣。是知二湯之葛根,亦若青龍、白虎之石膏,其當用白虎石膏時,安得仍用青龍之石膏耶!
168、孟棨有《本事詩》,楊元善有《本事曲》,許學士因之成《本事方》,余亦欲效其體以紀事實,而治驗既多,難以悉載。
169、醫書列有一證示一治法,不言兼證也,尤不能言先作何證,後見何證也,故貴多讀書,尤貴多臨證。
170、士不談五道,則樵夫笑之,何獨於竅道而有道不談道之說耶?
171、閉之與脫,截然兩途。閉者邪氣固束於外,元氣安□(形?)在內。脫者邪氣大傷其元,元氣不就其邪。脫者瀉之,氣絕即死。閉者補之,邪錮而死。
172、病至舌黑、齒焦、唇裂,莫不以為燥,至於此自應純用滋潤藥矣,而仲景於此只用厚朴、枳實之燥,大便一通,其燥即去,一用滋藥,自此不再潤矣。
173、《云復七簽》引《陰陽應象大論》:「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作「冬傷於汗,春必病溫。」凡《內經》之言精,皆是言汗,此作「汗」字,正與《金匱真言》稱「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可以互證。而《評熱論》所言,「汗者精氣也,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者,不蓋可見藏於精之為不妄出汗邪!喻嘉言讀書未遍,固無怪其不知精之為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