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鏡內臺方議
- 作者
- 許宏
- 朝代
- 明
序
醫道與儒道通,《素問》起於軒黃,《難經》起於秦越,猶之經也。醫方始於張仲景,猶之傳也。漢唐以後,青囊一術,各標識解,謂之註疏也。膠柱刻舟者,依畫樣之臨摹;翻案倒局者,哆金針之暗渡。於是有過高者出,謂方書可付祖龍曰醫者意也。夫以意為文猶自誤,以意為方則誤人,方可廢乎?但釋方與用方者,不免毘於陰陽耳。仲景之有內臺方也,人盡習之。至建安許宏之有方議,未流傳也。余得而諦觀之,虛實強弱有稟,燥濕寒熱有氣,君臣佐使有序,因革損益有宜。大都問答彷之《素問》、釋疑彷之《難經》。令不知醫者,自病自藥,簡方俱可無誤;令深於醫者,鑑經重權衡、毫釐千里之辨,不敢輕下一匕。譬之解經者,訂註疏之訛,亦補經傳之缺,以仁術生人,較之以學術殺人者,不大有補於世哉?信醫道之通於儒也。而余尤念醫道之通於治,蓋亦有脈與治焉。元氣神氣,張弛各以其時,猶之治本治標,緩急一隨其候。若外邪宜用治標法,而反泄神氣以填之;內虛宜用治本法,而反弛神氣以潰之,恐望氣察色,俞跗已卻走矣。信惟具醫國全副精神,達權通變,因壽元於消息之微,轉生機於呼吸之介,而後旺者不衰,衰者可旺,伊耆世界,將復見之。則余之流傳此方議,並載穴道經絡圖,以當隔垣之視也,豈直以醫道哉!然儒者而知此醫道也,於治道思過半矣。
西蜀馮士仁題
卷之一
桂枝湯(一)
治自汗惡風,頭疼體痛,發熱,脈浮緩,名曰中風。
桂枝 芍藥(各三兩) 甘草(二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劈)
上㕮咀,以水七升,慢火煎至四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歠稀粥,以助藥力。以被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出微汗則佳,不可令如水淋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再服。若病重者,一日夜服盡一劑;病證仍在者,服至二、三劑,汗不出者,乃絕證也。麵食、五辛、酒酪、生冷等物忌之。
桂枝湯議
議曰:中風者,乃風邪之氣傷人衛氣而成此證也。衛氣受風則強,強則自汗出而常惡風;衛強則榮弱,榮弱則發熱、頭體痛、脈浮而緩。是以自汗、惡風、發熱、頭體痛、脈浮而緩者,乃中風證也。經曰:風淫於內,以辛散之,以甘緩之。乃用桂枝為君,以散邪氣,而固衛氣。桂枝味辛甘性熱,而能散風寒,溫衛氣,是辛甘發散為陽之義也。芍藥味酸性寒,能行榮氣,退熱,理身痛,用之為臣。甘草、大棗味甘而性和,能諧榮衛之氣,而通脾胃之津,用之為佐。生薑味辛性溫,而能散邪氣,用之為使。先聖配此五味之藥,以治傷寒者,乃專主中風之證,而行解肌之法也。若非自汗惡風之證,不可服也。經曰桂枝下咽,陽盛則斃者是也。
議用桂枝湯法
議曰:桂枝湯乃傷寒中解肌正法也。若自汗出,惡風寒,脈浮緩,不問有熱無熱,頭體痛與不痛,便是中風證也,桂枝用之無疑。若是自汗惡風,脈卻不浮緩,或沉緊、浮數等類,乃是風寒共傷,入於經絡,未全在表,桂枝湯未可盡用,只宜桂枝麻黃各半湯微解之,以候其定。若是自汗惡風,更加內實煩熱,脈洪大者,此乃風邪與熱邪共相攻也,桂枝猶未可用,只宜《外臺》升麻解肌湯加桂枝主之。若是傷寒四五日,失於解肌,脈息左右不同,或浮或洪,內熱煩渴,又兼惡風有汗者,此乃表裡均見也,雖宜解肌,桂枝不可用也,只宜《外臺》芸蒿湯加桂枝,取汗為度。張仲景法中用桂枝最多,雖然識破古人用法之要也,若非自汗惡風脈浮者,不可盡用也。
桂枝湯戒
議曰:傷寒乃熱病,復用桂枝辛熱之劑發汗,不可不知戒慎也。張仲景曰:有汗不得服麻黃,無汗不得服桂枝。又曰: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又曰: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又曰: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此乃陰陽皆虛也,不可汗之,宜甘草乾薑湯、芍藥甘草湯,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又曰:桂枝下咽,陽盛則斃。以此推之,桂枝湯乃專主中風解肌之法,若妄用之,必致其咎。明智之士,不可不慎焉。若證果系中風,非桂枝又不能取效也。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議用桂枝
議曰:桂枝者,乃取桂之枝梢細薄者用之。以其輕揚而能發散也,非若肉桂之厚者也。若混而用之,少見功效。《三因方》中乃用桂心,亦有乖訛。且桂心能入心,肉桂能治五臟之氣,桂枝能治表邪也。若以傷寒發散風邪,必用桂枝也。
議用芍藥
議曰:赤芍藥性寒,能瀉榮氣;白芍藥性平,能補榮氣,雖皆芍藥,補瀉不同。仲景桂枝湯中只言芍藥,不言赤白。《聖惠方》用赤芍,孫尚方用白芍,許叔微亦用白芍。且寒傷榮,風傷衛,此桂枝湯乃救風傷衛氣者也。衛氣既傷,榮氣有強有不強,不可盡以為榮弱始發熱也。若證果惡風自汗,脈皆陽浮而陰弱,又復遲緩,此乃榮弱無疑,此必用白芍藥以補榮而固其衛。如經中所云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是也。如證自汗惡風,脈卻陽浮而陰盛,榮脈反壯,其內熱盛,又更其人稟質素壯,血氣有餘,此必用赤芍藥以瀉其盛經之氣也,豈可反補哉?自張氏今往寥寥數千載間,聖道遙遠,人鮮能明。考之聖經,不言而會。如桂枝加芍藥湯,乃下之腹滿時痛,屬太陰,此脾虛也,故用白芍以補之。如桂枝加大黃湯,乃下之因爾腹滿大實痛,乃脾氣實也,故用赤芍藥加大黃以利之。如建中湯、當歸四逆湯、真武湯等,皆用白芍。如大柴胡湯、葛根湯、麻黃升麻湯,皆用赤芍。此皆古人所蘊未言之妙也,惟智者能推究之。
桂枝湯證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與桂枝湯。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表,而反下之,故不愈。今脈浮,故知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矣,以衛氣不共榮氣和諧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病人臟無他疾,時發熱自汁出而不愈音,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鬚髮汗,宜桂枝湯主之。
傷寒,發汗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傷寒病,醫下之,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解邪風者,宜桂枝湯。
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不可攻痞,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先解外。外解已,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氣湯。其解外者,宜桂枝湯。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宜桂枝湯。
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宜桂枝湯。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汗之。下之宜大承氣湯,汗之宜桂枝湯。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厥陰病,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霍亂病,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
議曰:仲景所用桂枝湯者,一十九法,今復書於此,非但使人必合此法,方用桂枝湯,乃使後人逐條細讀,精詳義味,方見古人用藥之意,庶幾乎其有得矣。惟智者悟乎此,則八方開通,洞然無礙。愚者肢柱鼓瑟,不足與語也。
服桂枝湯後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表證仍在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便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議曰:服桂枝湯後,有大汗出而解者;有不汗出而亦解者;有汗出而表解里反熱者;有汗出而不解者,此又臨期消息而詳度之。辨其表裡,察其陰陽,究其盛衰,定其虛實,無不應也。
疑問
問曰:中風證,本自汗,又復發汗者何也?
答曰:風傷衛氣,則衛氣不固,時自汗出者,乃身中時常有微汗濈濈然,非有大汗也。必用桂枝湯以固衛氣,而解肌表中之邪風。必作一陣大汗出,則風邪皆散也。
問曰:中風證,有服桂枝湯無汗出者,復用麻黃湯發之可否?
答曰:有汗不得服麻黃,無汗不得服桂枝,此傷寒禁戒也。若中風服桂枝湯不汗出,必再服桂枝湯。若二、三劑不汗出者,乃死證也。若用麻黃湯強發之,汗出必燥竭而死也。
問曰:桂枝下咽,陽盛則斃何也?
答曰:陽盛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是也。如陽明病,脈長盛而實,發熱自汗出,反惡熱,此乃陽盛陰虛,當以大承氣湯下之。若不明者,因見煩熱多汗,妄為中風,以桂枝湯治之,以剛配剛,熱極則死也。
問曰:桂枝湯發汗復用薑、棗,麻黃湯發汗不用薑、棗何也?
答曰:桂枝湯治表虛,麻黃湯治表實。表虛者津液外泄,故用薑、棗以通脾氣而行津液;表實者津液內固,只專於發汗,故方中不用薑、棗也。
桂枝加葛根湯(二)
治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
桂枝 芍藥(各五兩) 甘草(二兩) 葛根(四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㕮咀,以水七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再取三升,去滓服。覆取微汗,此亦解肌之法。
湯議
議曰:汗出惡風者,乃中風證也,屬桂枝湯主之。今此汗出惡風而反𠘧𠘧,又復項背強者,乃風盛於表也,此屬桂枝湯中加葛根主之。𠘧𠘧者,如鳥飛伸頸之貌。既項背強,又復𠘧𠘧者,當無汗。令反汗出惡風者,故知風盛於表也。葛根性平,能祛風邪解肌表,以此用之為使。而佐桂枝湯之用,以救邪風之盛行於肌表也。
議注方無定略
議曰:古之一方治一證,如今之律令一款治一罪,不可不明白議斷。如葛根湯方與桂枝加葛根湯方,雖曰大同,而實異。葛根湯中有麻黃,乃治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風者,此乃發散之方。桂枝加葛根湯中無麻黃,乃治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此乃解肌之方也。只此無汗與反汗出二者,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此張氏千載之下,不言而會者。今本方注中又言恐不加麻黃,後方中又言先煮麻黃去上沫,方中又不書麻黃,如此含糊不明,使無定略。且仲景《傷寒論》方傳之於世,亦千百載下,其中精思智達者,能幾人焉。或依方鄙俚之徒,鮮有未誤者也。今此校正,永當為法。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三)
治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
桂枝湯中加厚朴二兩、杏仁五十個。
上如法煎之。
湯議
議曰:下後大喘者,則為裡氣大虛,邪氣傳裡,正氣將脫也,多為不治。下後微喘者,則為裡氣上逆,邪氣在表,故屬此湯主之。與桂枝湯以解表邪,加厚朴、杏仁為佐,以下逆氣也。此乃太陽病,熱甚內實,用大柴胡湯主下者,為有表邪未盡,脈未沉實,下之多有此證,宜用此湯。若是陽明病,脈沉實,內熱煩悶,下之微喘,胸膈不快者,又屬小陷胸湯主之。智者精思詳焉。經云,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正此義也。
桂枝加附子湯(四)
治太陽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此乃溫經救急之法。
本方中加附子一枚,炮,去皮臍。
上咀,白水煎,食前通口服。
湯議
議曰:病人陽氣不足,而得太陽病,因發汗,汗就出多不能止,名曰漏也。或至二三日不止,其人反惡風,此乃陽氣內虛,而皮腠不固也。又小便難者,汗出多則亡津液,陽氣內虛不能施化也。四肢者,諸陽之本。今亡而脫液,則四肢微急,難以屈伸。故與桂枝湯中加附子,以溫其經而復其陽也。
疑問
問曰:附子性大熱,今此太陽病服之,得無咎乎?
答曰:陽極生陰,陰極生陽,此必然之理。今本太陽病,汗而成漏,則陽氣脫泄,其陰將長,縱用薑、桂,亦無所應,必須附子剛烈之性,方能復其正陽之氣,而溫其經。用之既正,則無咎也。此乃傷寒法中溫經救急之法也。
桂枝去芍藥湯(五)
治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
本方中去芍藥用之。
上如法。
湯議
議曰:太陽病不應下而下之,則脈促胸滿。此為表邪未盡而動臟腑,則邪結於胸中而不得散,陽氣內虛榮衛奔亂。其脈促也,不可便言結胸,只屬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芍藥能益陰氣,令邪客胸中,陽氣內虛,不宜益其陰也,故去之。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六)
治同前,更加微寒者。
本方中去芍藥加附子。
上如前法。
湯議
議曰:太陽病,發汗後成漏者,為真陽虛脫也,故與桂枝加附子湯,以溫其經而復其陽。今下後脈促,胸滿微惡寒者,亦為陽虛陰盛,邪在胸中,不可發汗,只得與附子以復陽溫經;與桂枝以散其邪也。
疑問
問曰:陰盛者可發汗,因汗多而成漏,則惡寒,與附子服之無疑。今此陽盛者可下,既下之,脈促胸滿,微惡寒,便與附子服之,恐有陽盛之劇,誠為涉疑。
答曰:此太陽病陽氣未實,而表邪未解,下之太早,則陽氣內虛,故微惡寒;表邪未解,故脈促胸滿。急者治其標,必用附子以先救其陽,去芍藥以損其陰。此乃太陽經下之不應也,至若陽明經下之太早者,乃成結胸,與此又不可同論也。
桂枝麻黃各半湯(七)
(一名麻黃芍藥湯。此即桂枝湯中加麻黃杏仁也。)
治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主之。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 麻黃(三兩) 杏仁(七十個)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㕮咀,白水煎服,取微汗。
湯議
議曰:桂枝湯治表虛,麻黃湯治表實,二者均曰解表,霄壤之異也。今此二方合而用之者,乃解其表不虛不實者也。如三陽之邪,傳經八九日當已,今此不已,反如瘧狀者,乃先發表不盡,微滯於經而不得出,故一日二三度發也;不嘔,清便自可者,乃里證已退也。因脈微緩,知其欲愈。若面色反有熱色者,知再與,小汗出必解也。故與桂枝湯中加麻黃、杏仁,以取小汗也。
疑問
問曰:此一湯只治前一證也,更可治他證否?
答曰:聖人用法,如泉井之不窮,源深而流長,根盛而葉茂。且此一方,變化無盡,在人善取者,用而神之。如中風證見寒脈,若用桂枝湯又幹浮緊;若用麻黃湯又礙自汗出,故以此方主之。如傷寒證見風脈,若用麻黃湯又幹脈浮緩,恐汗出反成漏;若用桂枝湯又礙無汗出,服之恐煩躁悶亂,故以此方主之最良。今略以此二者辨之,則變化無窮矣。
桂枝二麻黃一湯(八)
治太陽病,若形如瘧,日再發,汗出必解。
桂枝 芍藥(各二兩) 甘草 麻黃(各一兩) 杏仁(十六個) 生薑(一兩) 大棗(五枚)
上如法,取微汗。
湯議
議曰:聖人之用方,如匠者之用規矩,分毫輕重不敢違越。且《傷寒》之方一百一十有三,其中用桂枝、麻黃者大半,非曰繁複,在乎分兩之增減也。如桂枝湯加膠飴、增芍藥,又曰小建中湯;加葛根、麻黃,又曰葛根湯;如麻黃湯加石膏,又曰大青龍湯。若此者,不可盡紀,在乎智者之能精鑑也。今此一證,乃是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其形如瘧,日再發者,是原發汗不盡,餘邪在經所致也。為其先發汗後,是以少與麻黃湯,多與桂枝湯,再和其榮衛,取微汗則解也。
桂枝去桂加苓朮湯(九)
治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 茯苓 白朮(各三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劈)
上㕮咀,白水煎,食前服。
湯議
議曰:服桂枝湯,或下之,表邪當解,仍頭項強痛,翕翕然發熱,無汗者,為邪猶在表也。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為有停飲在胸中,故使然也。去桂枝者,為無汗;加茯苓、白朮者,以去停飲而利小便也。
疑問
問曰:頭項強痛,翕翕發熱,已經汗下後,又加心下滿微痛,此乃結胸欲成,何緣作停飲治之也?
答曰:餘證皆似結胸,但以小便不利者,知非結胸,乃停飲也。
桂枝新加湯(十)
治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
本方中加生白芍、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
上㕮咀,白水煎,通口服,不必取汗。
湯議
議曰:發汗後,身疼痛者,餘邪未盡也。脈沉遲者,榮血不足也。故與桂枝湯以解餘邪,加白芍藥以益血,加人參、生薑以益正氣而散邪也。
疑問
問曰:經云,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者,當救其里,宜四逆湯。今此身疼痛,脈沉遲,又用桂枝新加湯何也?
答曰:發熱頭痛為表,表有病者,脈當浮。今脈反沉,當愈也。既不愈,又身疼痛者,此為內虛寒甚也。其人必大小便清利,不能飲冷,此屬附子、乾薑溫之。今此身疼痛,脈沉遲,乃發汗後血虛之故也。其人必大小便不多,此不可與薑、附,只宜白芍、人參之類,調氣養營衛而自已也。
桂枝加桂湯(十一)
治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小腹上衝心,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此方主之。
本方中加桂二兩。
上如法煎,通口服。
湯議
議曰:俗間多有燒針焠火之法,以治黃病等證,反成殃咎。令此燒針發汗,則損陰血而驚動心氣。心氣因驚而虛,則觸動腎氣,發為奔豚。先灸核上以散其寒,次與桂枝加桂湯以泄奔豚之氣也。
桂枝加芍藥湯(十二)
治太陽病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
本方內更加白芍藥三兩。
上㕮咀,白水煎,通口服。
湯議
議曰:表邪未罷,因而下之,邪氣乘虛傳於太陰脾經,裡氣不和,故腹滿時痛。此乃虛邪也,與桂枝湯以解之,加白芍藥以和里。且白芍藥性平,而能益脾安中止虛痛也。
桂枝加大黃湯(十三)
治證同上,因而大實痛者。
本方內加大黃一兩,赤芍藥一兩。
上㕮咀,白水煎服。
湯議
議曰:表邪未罷,若便下之,則虛其中,邪氣反入里。若脈虛弱,而腹滿時痛者,乃脾虛也,不可再下,急與桂枝加芍藥湯以止其痛。若脈沉實,大實而痛,以手按之不止者,乃脾實也,急宜再下,與桂枝湯以和表,加芍藥、大黃以攻其里。且赤芍藥性涼,而能瀉血中熱,大黃能除其實,瀉其脾也。
疑問
問曰:桂枝加芍藥湯用白芍藥,加大黃湯用赤芍藥,二證皆同,何得有異?
答曰:白芍藥能補脾止痛,赤芍藥能瀉脾止痛。前證加芍藥湯乃治虛邪,後證加大黃湯乃治實邪,以此虛實之不同,故補瀉之有異。非明智者,孰能辨之?
湯戒
經云: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胃氣弱,易動故也。
桂枝越婢湯(十四)
治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此方主之。
桂枝 芍藥 甘草 生薑(各一兩) 麻黃(七錢半) 石膏(一兩半) 大棗(四枚,劈)
上七味,㕮咀,白水煎服。
湯議
議曰:前桂枝麻黃各半湯證云,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汗、更吐、更下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宜桂枝麻黃各半湯主之。今此一證,亦與前證大同,為脈微弱,此無陽,不可發汗,宜桂枝越婢湯。且此湯亦即桂枝麻黃各半湯中減杏仁加石膏也。杏仁能發汗,故去之;石膏能去虛熱,故加之。
疑問
問曰:湯名越婢,其義何取?
答曰:婢即脾也,歲久傳寫之誤。經注雖曰脾為卑臟,卑者若婢,此非成無己之語,乃後人穿鑿強注之耳。所謂越婢湯者,以石膏、麻黃、甘草發越婢之正氣,以通行於津液,而散虛邪之留滯於經而不去者。此因脈微弱無陽,而不敢大汗者之所設也。
桂枝甘草湯(十五)
治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此方主之。
桂枝(四兩) 甘草(二兩,炙)
上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頓服。
湯議
議曰:汗者心之液,汗出太多,則心液不足,故心下悸,欲得按也。與桂枝之辛,走肺而益氣。甘草之甘,入脾而緩中。又桂能益心氣,故用此方主之也。
桂枝救逆湯(十六)
治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救逆湯主之。
桂枝(三兩) 甘草(二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牡蠣(五兩) 龍骨(四兩) 蜀漆(三兩)
上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再取三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傷寒脈浮,當服桂枝麻黃湯以發其汗,醫者反以火迫劫之,則汗大出不止,而亡其陽。汗者心之液,亡陽則心氣虛,又火邪內迫,則心神浮越,故驚狂臥起不安。與桂枝湯以解未盡表邪,去芍藥而減陰氣,加蜀漆之辛以散火氣,加龍骨、牡蠣之澀以固陽汗之走泄者也。此乃救壞病之法也。
桂枝龍骨牡蠣湯(十七)
治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此湯主之。
桂枝(一兩) 甘草 龍骨 牡蠣(各二兩)
上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先因火逆,復以下之,裡氣內虛,又加燒針,僅為火熱所煩,則心神不安,故煩躁。經曰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故與桂枝以散經中之邪,除芍藥恐益陰氣,加龍骨、牡蠣以收斂浮越之正氣也。
桂枝人參湯(十八)
治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裡不解者,此方主之。
桂枝(四兩) 甘草(炙,四兩) 人參 白朮 乾薑(各三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桂再煮取三升,溫服。此即理中湯加桂也。
湯議
議曰:表證未除,而數下之,重虛其里,邪氣乘虛而入,則協熱遂下利不止,而心下痞鞕。若表解而下利心下痞鞕者,屬瀉心湯。今此表裡不解而下利心下痞者,必須先解表而後攻痞。故與桂枝以解表,人參、白朮以安中止瀉,加乾薑以攻痞而溫經,甘草以和緩其中。此未應下而下之,以虛其中者主之也。
疑問
問曰:下利不止而心下痞鞕者,此屬生薑瀉心湯。今此下利而心下痞鞕,又與桂枝人參湯何也?
答曰:瀉心湯治表氣已解,胃中不和而心下痞鞕,腹中雷鳴下利者主之,其脈必不浮也。令此表未解而便數下之,故協熱而利,心下痞鞕。以其脈浮,故知表裡不解。與桂枝人參湯,和解表裡者也。
桂枝附子湯(十九)
治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此方主之;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主之。
桂枝(四兩) 附子(三枚)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去滓服。
湯議
議曰:傷寒至八九日之後,邪當傳裡。今此八九日後,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又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非為表證。脈浮為風,脈澀為濕;煩則為風,身疼為濕,乃風濕證也。與桂枝湯去芍藥以治風,加附子以散表中之風濕寒邪也。此湯須用脈浮虛而澀,無熱不渴,身體煩疼,不能轉側者,方可服也。若是風濕熱證,脈緊數者,不可服也。又當於《外臺》求之。
疑問
問曰:此書皆是傷寒之法,又兼此風濕之證雜之何也?
答曰:此人先有濕氣,因傷中風寒,合而成證,以此添入傷寒法中。昔自祖師張仲景開化以來,此風濕、痓、暍、風溫、濕溫等證,皆在金鏡外臺法中,因三國混亂,書多亡失,外臺之書流蕩不全,因王叔和得傷寒足六經之法,集成《傷寒論》,間得風濕數篇,雜入此中,故曰痓、暍、濕三種,宜應別論,惟得正傳者方知之。
卷之二
麻黃湯(二十)
治太陽病,頭疼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寒,無汗而喘者,此方主之。
麻黃(三兩) 桂枝(二兩) 甘草(一兩) 杏仁(七十個)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渣服。覆取汗出,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湯議
議曰:陰盛陽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今此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寒,無汗而喘者,此皆陰盛也。若脈浮緊者,為寒邪外盛,故與麻黃湯汗之則愈也。此正傷寒發汗之證也。頭疼體痛,骨節腰痛者,乃寒氣不得散,循太陽之經,自足行於背膂,而升於頭者也。發熱者,寒重生熱也。惡寒無汗者,則陰寒傷營,營實而衛虛,故無汗而喘也。麻黃味苦辛,專主發汗,故用之為君。桂枝味辛熱,以辛熱之氣佐之散寒邪,用之為臣。杏仁能散氣解表,用之為佐。甘草能安中,用之為使。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辛苦是也。先聖配此四味之劑,以治傷寒者,乃專主傷寒,脈浮緊,惡寒無汗者之所主也。若脈微弱自汗者,不可服此也。
議用麻黃湯法
議曰:麻黃湯乃傷寒中發汗正法也。若脈浮緊,惡寒無汗者,不問有熱無熱,有痛不痛,便可發汗,麻黃湯用之無疑。若是惡寒無汗,脈卻沉者,便不可造次,恐是少陰及他證。若是惡寒無汗,脈卻沉微而細,頭不痛,口不渴,或自下利,小便色白,或發熱者,此乃少陰證,屬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若是惡寒發熱無汗,脈卻沉緊、沉盛、沉弦者,頭痛或不痛,口渴,小便赤,大便如常,此又不可便認為少陰,只與桂枝麻黃各半湯平解之,以俟其動靜。若是尋常感寒,惡寒頭痛發熱,脈卻自沉者,只可與正氣湯主之,又不可盡拘以法也。
麻黃湯戒
議曰: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今此麻黃湯乃正發汗之劑,不可不知戒也。經曰有汗不得服麻黃是也。且此麻黃湯,須用脈與證全在表方可用也,有一不然,不可用之。今人但見有病,初然便去發汗,稱說一日、二日皆在表也。若果中者,僥倖耳。苟或萬一陰虛陽實,強發其汗,則津液耗損,即成亢陽之證,熱極則死也。正曰,當下而汗,為亡陽,為厥竭,為譫語。且傷寒中不可發汗者最多,詳見金鏡內臺。若可發汗者的用,須脈浮惡寒,頭體痛,無汗發熱,非麻黃湯則不能也。
麻黃湯證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寒,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
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無汗,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太陽病,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
傷寒病,脈浮數者,可發汗;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
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
發汗後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求飲水者,少與之飲,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發汗多,必亡陽。譫語者,不可下,與柴胡桂枝湯和其榮衛,以通其氣,後自愈。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發汗後,病不解,腹滿痛者,可下之。不惡寒,但惡熱者,實也,與調胃承氣湯。
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姜夏湯主之。
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宜調胃承氣湯。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發汗後,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附湯。
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新加湯主之。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裡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於寒濕中求之。
發汗後,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食,此名陰陽交,死不治也。
疑問
問曰:脈浮者可發汗,此正法也。或一手脈浮,一手脈沉,何以處之?
答曰:左手脈浮者為外邪,宜發汗則愈。右手脈沉者,為氣病、為脾虛,不可發汗也。獨脈浮而咳嗽者,為外感風邪也,宜微取汗。
問曰:脈與證全在表者,方可發汗,何以辨之?
答曰:脈浮或浮緊、浮緩、浮數,皆為表脈。惡寒、惡風,頭體痛發熱者,皆為表證也。若脈證相同,發汗無疑。若脈證不同,便須消息取用也。
問曰:陽盛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何也?
答曰:脈沉實者,為陽盛,宜下之,不可汗。脈浮盛者,為陰盛,宜汗不宜下。更以外證參之者,大便不通,小便赤澀,惡熱不惡寒,煩渴飲水,腹鞕而痛,此皆為陽盛,若此下之則愈,汗之必死也。
問曰:有此陽盛之證,或又兼有表證未盡何如?
答曰:先解其表,後攻其里,此正法也。
問曰:《內經》云,浮之損小,沉之實大,故曰陰盛陽虛。沉之損小,浮之實大,故曰陽盛陰虛。以此較之,何得相反也?
答曰:此以浮為陽,沉為陰,取用其義,非傷寒之法也。若以汗下之用,正相反耳,不可憑也。
問曰:有不可汗者何如?
答曰:張氏有不可汗者二十餘條,詳見內臺金鏡方法,此不復錄。
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二十一)
治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此方主之。下後同。
麻黃(四兩) 杏仁(五十個) 甘草(二兩,炙) 石膏(八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又取三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發汗後,表氣當解。今汗出而喘,無大熱者,乃餘邪尚盛,不可以汗出為中風,再用桂枝湯,只宜麻黃湯中除桂枝加石膏,以散餘邪也。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二十二)
治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此湯主之。
麻黃 連軺 甘草(炙) 生薑(各二兩) 赤小豆(一升) 杏仁(四十枚) 大棗(十二枚) 生梓白皮(三兩)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再取三升,分溫服。
湯議
議曰: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此蓋其人素有濕熱,就因傷寒汗不盡,則陽明之經為瘀熱所凝,則遍身必發黃。經云,濕熱相交,民多病癉是也。此湯蓋為發汗不盡,脈浮身發黃者所設也。麻黃能散表邪,用之為君。杏仁、生薑能散氣解表,用之為臣。連軺味苦性寒,生梓白皮性寒,能除濕熱;赤小豆味甘平,能去脾胃之濕,用之為佐。甘草、大棗味甘,能入脾益胃氣,用之為使。以此八味之劑,專治表邪不盡,瘀熱在裡,遍身發黃者之用也。《內經》云,濕熱上甚,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故,此之謂也。
疑問
問曰:天下之水者皆一,何以為潦水也?
答曰:取其水性力弱,不能助腎氣而益其濕熱也,故曰潦水,又曰甘瀾水。其法取水二斗,置盆內,以杓揚之千百遍,水上有珠千百顆相逐,乃取用之,以其性走也。。
問曰:發黃之證有數方,各有所主乎?
答曰;麻黃連軺亦小豆方乃治余汗不盡,瘀熱在裡,身必發黃,其脈浮者所設,取微汗之。茵陳蒿湯乃治瘀熱在裡,身必發黃,其脈沉實,為表邪已散者所設,取微利之。梔子柏皮湯乃治表裡皆熱者之所設,不可汗之,只此解之。茵陳五苓散治發汗後煩渴,小便不通,身目皆黃者所設,以取其利小便也。
問曰:發黃之證,外治之法何如?
答曰:辛能散之,急用生薑數斤搗擦為妙。若小便不通者,取黃泥並蔥搗縛臍;甚者加淡豉;如更甚者,用大田螺一枚,同麝香半錢搗爛縛之,取出小便如黃汁乃效也。
麻黃附子細辛湯(二十三)
治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者,此方主之。
麻黃(二兩) 附子(一枚,炮) 細辛(二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再取三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少陰病當無熱,今反發熱者,邪在表也,雖脈沉,以始得病,則邪氣未深,故當溫劑,微取汗以散之。故用附子為君,以溫經散寒。細辛之辛,以散少陰之寒邪為臣。麻黃能發汗,用之為佐使,以此三味之劑發汗,非少陰則不敢用也。
疑問
問曰:陰證不得有汗,今此少陰病,反發熱,汗者何也?
答曰:少陰屬腎為里,當無熱,為有相火之位,亦能發熱,其脈雖沉細,必當取微汗而後已也。
麻黃附子甘草湯(二十四)
治少陰病,得之二三日,此方主之。
麻黃(一兩) 附子(一兩,炮) 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如前法。
湯議
議曰:初得少陰病,二三日內,脈沉鈿,倦而臥者,別無吐利厥逆等證者,故用附子為君,以溫其經。以麻黃、甘草為臣佐,微取其汗,以散其寒邪,其病則已也。
麻黃升麻湯(二十五)
治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吐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此方主之。
麻黃(二兩半) 升麻(一兩二錢半) 當歸(一兩二錢半) 知母 黃芩 萎蕤(各七錢半) 石膏 白朮 乾薑 芍藥 天冬 桂枝 茯苓 甘草(各二錢五分)
上一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又取三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傷寒六七日,大下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者,乃大下則傷血,下焦之陽氣已虛竭而然也。又兼泄利不止者,為重虛也。咽喉不利、吐膿血者,乃重亡津液而成肺痿。得此之證,實為難治。故與升麻為君,麻黃為臣,以散浮熱之氣。如《玉函經》云:甚熱之氣,以汗泄之。當歸、桂、姜之辛,以散其寒;知母、黃芩之苦,以涼心去熱;苓、術之甘,緩脾生津;芍藥之酸,以斂逆氣;萎蕤、門冬、石膏、甘草之甘,潤肺除熱,共為佐使,以濟其證之壞,而治其厥陰之損傷者也。
卷之三
大青龍湯(二十六)
治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此方主之。
麻黃(二兩,去節) 桂枝(二兩) 甘草(二兩) 杏仁(四十枚) 石膏(雞子大)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再取三升,去渣,溫服。取微汗,如一服汗出,停後服。汗出多者,溫粉撲之。
湯議
議曰:余昔讀大青龍湯方,以證參之,嘗涉疑焉。既是太陽中風,見傷寒脈浮緊是也,又何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若此證參之,皆是傷寒,而加煩躁,又何得有中風之證在焉?故諸家皆無明載,只言傷寒見風脈,傷風見寒脈。以此正經論之,終是涉疑。一日請於先師伯榮黃公曰:乃此一證中,全在不汗出三字上藏機。且此不字,是微有汗而不能得出,因生煩躁也。無汗者,乃全無汗也。以此不字,方是中風。此乃古人智深識妙之處。今此中風證,復見脈浮緊,乃中風證見寒脈也。若與桂枝湯,則能治風,而不能去寒;若與麻黃湯,則能治寒,而不能去風,以此用桂枝麻黃各半湯中加石膏而治煩躁。名之曰大青龍者,以其能發越風寒而散邪氣者也。故用麻黃為君,而散浮緊之脈。桂枝為臣,而治不汗之風。杏仁、甘草、生薑、大棗合而為使,石膏為佐,而解風寒之並於經而加煩躁者也。
大青龍湯戒
經曰: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議湯中有芍藥
議曰:桂枝湯治中風,麻黃湯治傷寒,大青龍湯治中風傷寒二證合病者也。既治二證,湯中當用芍藥,乃即桂枝麻黃各半湯中加石膏而用薑棗為引也。只可治傷寒,又安能治中風證也。且芍藥一味,其體雖小,其用至大。既治中風之證,若無芍藥以和其營,則桂枝、麻黃專治其衛,汗出則成厥逆亡陽,筋惕肉瞤者,可立待也。於乎千載之間,世遠莫辨。自先代宗師如朱奉議、楊仁齋、許叔微之儔,非曰不知,乃知之而不肯明言也。自後世之隔,留此數行,以為心口相傳之秘。由是其書不得大行於世。予早承師訓,書此以為賢達者鑑。
疑問
問曰:何謂中風見寒?
答曰:中風證反見傷寒脈也。如有自汗惡風,乃中風證,脈當浮緩,今反見脈浮緊者,乃傷寒脈也,故曰中風見寒,屬大青龍湯。
問曰:何為傷寒見風?
答曰:傷寒證反見中風脈也。如無汗惡寒,乃傷寒證,脈當浮緊,今反見浮緩者,乃中風脈也,故曰傷寒見風,屬大青龍湯。
問曰:二證皆見,若不煩躁者,此可用乎?
答曰:既無煩躁,可除石膏勿用也。
溫粉者,只用白朮、藁本、川芎、白芷各一兩,米粉三兩,為細末,撲其身則汗止。
小青龍湯(二十七)
治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此方主之。
麻黃 芍藥 乾薑 甘草 桂枝 細辛(各三兩) 五味 半夏(各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再取三升,去渣,溫服。
加減法
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蕘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下利者,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故去麻黃。加蕘花能去十二經水,水去則利自止,故加之。
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以其半夏性燥,故去之;栝蔞根味苦,能生津,故加之。
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必噎,故加炮附子以溫之。
苦小便不利,少腹滿,去麻黃,加茯苓四兩,以其能利水道也。
若喘者,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以其能潤肺而散水氣。其脈浮者不去麻黃,但脈沉者宜去麻黃也。
湯議
議曰:傷寒表不解則發熱,心下有水氣則乾嘔而咳,此乃水氣與寒邪相搏而成此證也。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皆有水氣內攻也,故與此方主之。以麻黃為君,桂枝為臣,芍藥行榮而散表邪,以乾薑、細辛、半夏之辛為使,而行水氣止嘔咳,以五味子之酸,而斂肺之逆氣,以甘草之甘,而和諸藥為佐。經曰,以辛散之,以甘緩之,以酸收之者此也。謂之曰小青龍者,以其能發越風寒,分利水氣,越超乎天地之間也。
葛根湯(二十八)
治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風者。
又治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此方主之。
葛根(四兩) 芍藥 甘草(各二兩) 麻黃 生薑(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沫,內諸藥,再煎取三升,溫服,覆取微汗。
湯議
議曰: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風者,此中風表實也,屬葛根湯;若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為中風表虛也,屬桂枝加葛根湯主之,已載於前詳矣。又太陽病不解,並於陽明者,必自下利,亦必此方內外均解之。葛根性平,能祛風,行於陽明之經,用之為君。麻黃為臣輔之,發汗解表。桂枝、芍藥為佐,通行於榮衛之間,甘草、大棗之甘,生薑之辛,以通脾胃之津為使。此方乃治其表實,而兼治其合病、並病者也。
疑問
問曰:表實無汗者,麻黃湯均主之矣。今又有此葛根湯發汗何也?
答曰:麻黃湯治寒邪表實,惡寒無汗者。今此項背強𠘧𠘧,然惡風者,乃有風在表而不得散,只因無汗,為兼有寒邪,故與桂枝湯中加葛根、麻黃主之。
問曰:經云,下利不可發汗,發汗則脹滿。今此下利又發汗者何也?
答曰:少陰病,下利清穀者,為裡虛,若更發汗,則脾虛而脹。今此太陽證未罷,或有頭痛惡風寒等證,尚在表,其脈尚帶浮。便傳入陽明,有口渴身熱等證者,必自下利也。必須此方,微發汗而散表邪。中有葛根,以除陽明之邪也。若是諸證發熱,兼有里而脈浮者,此方用之最善。
葛根加半夏湯(二十九)
治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此方主之。
本方中加半夏半升。
上如法。
湯議
議曰:邪氣外盛,裡氣不和,氣下而不上者,即為下利而不嘔;裡氣上逆而不下者,但嘔而不下利。故與葛根湯以散其邪,加半夏以下逆氣也。半夏味豐,能逐水飲止逆氣,故用之也。
葛根黃連黃芩湯(三十)
治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此方主之。
葛根(四兩) 黃連(二兩) 黃芩(二兩) 甘草(一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服。
湯議
議曰:太陽病,桂枝證,宜發肌表之汗,醫反下之,內虛協熱,遂利不止。脈促者,為表邪未解,不當下而下之所致也;喘而汗出者,即裡熱氣逆所致。故用葛根為君,以通陽明之津而散表邪。以黃連為臣,黃芩為佐,以通里氣之熱,降火清金而下逆氣。甘草為使,以緩其中而調諸藥者也。且此方亦能治陽明大熱下利者,又能治嗜酒之人熱喘者,取用不窮也。
白虎湯(三十一)
治發汗後,大熱不解,多汗出,不惡寒,大渴能飲水者,此方主之。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 甘草(二兩) 梗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米,再加余藥,取五升,溫服。
湯議
議曰: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若脈沉實,大便秘者,為陽明熱甚,屬大承氣湯下之。令此脈洪大,煩渴能飲水者,為肺熱甚也,屬白虎湯涼之。經曰:熱淫所勝,治以甘苦。以知母之苦為君,大治肺熱。以石膏之寒,佐之為臣。甘能散熱,甘草、粳米之甘為佐為使,以救其熱之氣,而緩其中者也。且此四味之劑,論之為白虎者,以其為金神秋令肅殺之意,大治傷寒大熱汗出,煩渴飲水者,為神禁之方也。
白虎湯戒
戒曰:白虎湯乃大寒之劑,若非大熱多汗,渴飲水者,不可服也。若表證不解,無汗而渴者,又不可服也,只屬豬苓湯。經曰: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又古賦曰;無汗喜渴,而脈單浮者,勿投白虎。
疑問
問曰:《活人書》云,白虎湯惟夏至後可用,何也?
答曰:非也。古人一方對一證,若嚴冬之時,果有白虎湯證,安得不用石膏?盛夏之時,果有真武湯證,安得不用附子?若老人可下,豈得不用硝、黃?壯人可溫,豈得不用薑、附?此乃合用者必需之。若是不合用者,強而用之,不問四時皆能為害也。
白虎湯證
傷寒,脈浮滑者,必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
傷寒,脈浮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遺尿譫語。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議曰:仲景所謂白虎湯三證,然有大小不同處,亦皆古人載之經典,復書於此。詳味之,若果用白虎湯無差誤,必須多汗飲水也。
白虎加人參湯(三十二)
治發汗後,熱不退,大煩渴飲水者,此方主之。
本方內加人參三兩。
上如法。
湯議
議曰:白虎湯證前亦議之,加人參者,取其生津止渴之義也。
白虎加人參湯證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未解,不可與白虎湯;若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寒,舌上乾燥,而渴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疑問
問曰:《活人書》云白虎湯乃汗後一解表藥,何也?
答曰:發汗後,熱當已,若不已者,為實也。更加有汗熱不滅,為表熱;口燥煩渴飲水,為裡熱。若表裡皆熱者,必用此方主之。其五苓散亦汗後一解表藥也。
卷之四
小柴胡湯(三十三)
治少陽經發熱,口苦耳聾,其脈弦者。又治太陽陽明二經發熱不退,寒熱往來。
柴胡(八兩) 半夏(半升) 黃芩 人參 甘草 生薑(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加減法
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胸中煩而不嘔者,熱聚而氣不逆也。甘草令人之中滿,方熱聚,無用人參之補。辛散逆氣,既不能嘔,無用半夏之辛。治熱宜寒,破聚宜苦,故用栝蔞實苦寒之劑,以瀉胸中蘊結之熱氣也。)
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一兩半,栝蔞根四兩。(半夏性燥,能損津液,渴者故去之。栝蔞根性寒,能生津止渴除熱,人參能潤養津液,故加此二者用之。)
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白芍藥三兩。(少陽腹痛者,為中有寒,故去黃芩之寒,加白芍藥止痛而益其中也。)
若脅下痞鞕,去大棗,加牡蠣四兩。(甘能令人中滿,痞者故去大棗之甘。咸能軟物,痞鞕者故加牡蠣之咸也。)
若心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心下悸,小便不利者,為水蓄不行,故去黃芩之寒。淡味滲泄為陽,茯苓甘淡以泄停水也。)
若不渴,外有微惡寒而熱者,去人參,加桂三兩,溫服,取微汗則愈。(不渴者,無里證;外有微惡寒而熱者,表未解也。故去人參之補,加桂以取微汗而散未盡之表邪也。)
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三兩,乾薑二兩。(咳者罵氣逆也,甘能壅氣,故去人參、大棗之甘,加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氣。肺寒則咳,散以辛熱,故加乾薑之熱而易生薑。上以上加減法,系正經中加減。外有師傅加減者,如發熱下利者,加五苓散。如嘔惡者,加橘紅。如胸中痞拮者,加枳實。如咳逆而發熱者,加丁香、柿蒂。如嘔吐者,加竹茹。)
湯議
議曰:病在表者宜汗,病在裡者宜下,病在半表半裡之間者宜和解。此小柴胡湯乃和解半表半裡之劑也。柴胡味苦性寒,能入膽經,能退表裡之熱,祛三陽不退之邪熱,用之為君。黃芩味苦性寒,能泄火氣,退三陽之熱,清心降火,用之為臣。人參、甘草、大棗,三者性平,能和緩其中,輔正除邪,甘以緩之也。半夏、生薑之豐,能利能汗,通行表裡之中,辛以散之也,故用之為佐為使,各有所能。且此七味之功能,至為感應,能解表裡之邪,能退陽經之熱,上通天庭,下徹地戶。非此智謀之士,其孰能變化而通機乎!
小柴胡湯證
傷寒中風五六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喝,或腹中痛,或脅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血弱氣盡,因天之時。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頭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俱。凡柴胡證,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而不得利,令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須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一方小柴胡湯中加生地、丹皮、秦艽主之。)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鞕,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脈沉,亦在裡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裡。此為半在表半在裡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病,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下,胸脅滿不去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也。
陽明病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鞕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厥陰病,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疑問
問曰:諸方中獨小柴胡湯去滓再煎,何也?
答曰:取其汁清,能入膽之義。
大柴胡湯(三十四)
治太陽未解,便傳入陽明,大便不通,熱實心煩,或寒熱往來,其脈沉實者,以此方下之。
柴胡(八兩) 黃芩 芍藥(各三兩) 半夏 大黃(各二兩) 枳實(四枚) 生薑(五兩) 大棗(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前七味,滅四升,加大黃,煮取六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病在太陽者,多汗證;病在陽明者,多下證。苦太陽欲罷未罷,欲傳陽明未入陽明,雖有發熱身痛,脈來沉實,又兼大便不通,心腹脹滿;或有寒熱往來,又兼脈息沉實。若與承氣下之,奈何太陽未解;若欲麻黃汗之,又兼其內熱實,是以用大柴胡湯緩下之也。柴胡性涼,能解表攻裡,折熱降火,用之為君。黃芩能蕩熱涼心,用之為臣。枳實、芍藥二者合用,而能除堅破積,助大黃之功,而下內熱,而去堅者;生薑、半夏辛以散之;大棗之甘,緩中扶土,五者共為其佐。獨用大黃為使,其能斬關奪門,破堅除熱,宣行號令,而引眾藥共攻下者也。
大柴胡湯證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及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傷寒十餘日,結熱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主之。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鞕,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傷寒,發熱七八日,脈雖浮數者,宜大柴胡湯,此無表裡證也。
疑問
問曰:大柴胡湯中必用大黃,古方中又云一方加大黃何也?
答曰:湯中若無大黃,何得言大柴胡湯下之者?此乃因前人無剛斷處也。
問曰:大柴胡湯、大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桃仁承氣湯、抵當湯、大陷胸湯、十棗湯,此皆傷寒下泄之劑,各何所用?
答曰:大柴胡湯治表邪生內實者,下之急也。小承氣湯治里邪生內實也,下之緩也。大承氣湯治里邪生內實者,下之急也。調胃承氣湯乃緩其中,而下之緩也。桃仁承氣湯治小腹急結,血證者之急也。抵當湯乃破血證之峻者。大陷胸湯乃通開破結之緩者。十棗湯乃破停飲下水積之駃烈者也。
柴胡桂枝湯(三十五)
治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此方主之。
又發汗多,亡陽譫語,不可下,與柴胡桂枝湯,和其榮衛,以通津液,後自愈。
小柴胡和桂枝湯。
上如法。
湯議
議曰:傷寒六七日,邪當傳裡,微嘔、心下支結者,為里證見也,屬小柴胡湯。又兼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外證未去,故加桂枝湯和而用之,以解表裡之邪共見者也。
柴胡桂薑湯(三十六)
治傷寒五六日,已發汗再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此方主之。
柴胡 黃芩 桂枝(各三兩) 栝蔞根(四兩) 乾薑 牡蠣 甘草(各二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初服微煩,再服汗出便愈。
湯議
議曰:傷寒五六日,已經汗下,表邪當解。今更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表邪未解也。又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者,又兼里邪也。此乃邪在半表半裡之間,故與柴胡為君,以散表攻裡,行少陽之分。黃芩之苦為臣,以解傳裡之邪。桂枝之辛,甘草之甘,以散緩之;頭汗出者,為津液不足,陽虛於上也,故與乾薑以固其陽;栝蔞根以生津液而止其渴,牡蠣之咸以消胸膈之滿,共為佐使,以解半表之邪也。苦其人左脈小,右脈大,寒熱膨脹而渴者,用之神應也。
柴胡加芒硝湯(三十七)
治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曰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以解外,後以此方主之。
小柴胡湯內加芒硝三兩。
上如法
湯議
議曰:傷寒十三日當解,反胸脅滿而嘔者,邪氣猶在表裡之間,若用柴胡湯下之,則更無潮熱自利;若反以丸藥下之,虛其脾胃,邪氣乘虛入里,故曰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也。潮熱雖為熱實當下,奈有胸脅之邪未盡,且先以小柴胡以解外,再以本方中加芒硝而通泄也。
疑問
問曰:潮熱者,實也。既實且熱,何不用大柴胡、大承氣湯下之,卻用芒硝何也?
答曰:潮熱雖實,奈何先丸藥傷動臟腑,再用大黃下之,則脾氣傷而覆成壞證,只得用芒硝以浸潤之,而取利也。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三十八)
治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此方主之。
柴胡 人參 龍骨 牡蠣(各一兩半) 鉛丹 桂枝 茯苓 生薑(各一兩半) 大黃(二兩) 半夏(二合) 大棗(六枚)
上十一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加大黃,再煮取二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傷寒八九日,邪氣錯雜,表裡未分而誤下之,則虛其里而傷其表。胸滿而煩者,邪熱客於胸中。驚者,心惡熱而神不守也。小便不利者,裡虛而津液不行也。譫語者,胃熱也。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陽氣內榮於裡,不行於表也。故用柴胡為君,以通表裡之邪而除胸滿。以人參、半夏為臣輔之。加生薑、大棗而通其津液;加龍骨、牡蠣、鉛丹,收斂神氣而鎮驚為佐。加茯苓以利小便而行津液;加大黃以逐胃熱、止譫語;加桂枝以行陽氣而解身重錯雜之邪,共為使。以此十一味之劑,共救傷寒壞逆之法也。
小建中湯(三十九)
治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以此方主之。
又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此方主之。
桂枝(三兩) 甘草(三兩) 芍藥(六兩) 生薑(二兩) 大棗(十二枚) 膠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內膠飴,候溶盡,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建中者,建其脾也。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建中之味甘也。陽脈澀,陰脈弦者,為中虛內寒也。心中悸者,為氣虛。煩者,為血虛。故用膠飴為君,甘草、大棗為臣,以甘佐廿緩之也。白芍藥之酸,能收斂脾氣而益其中,故用之為佐。桂枝、生薑之辛,以散餘邪而益其氣也。
加減法
建中湯治虛痛者加黃耆,治心痛者加元胡索,治血虛者加當歸、川芎,治盜汗多者加小麥、茯神,治虛中生熱加北柴胡、地骨皮。
疑問
問曰:建中湯方與桂枝湯同,只多膠飴,所主治病全不同,何也?
答曰:桂枝湯中桂枝、芍藥等分,以芍藥佐桂枝,而治衛氣也;建中湯中芍藥多半而桂枝減半,以桂枝佐芍藥,而益其榮氣也,是以大有不同。
卷之五
小承氣湯(四十)
治陽明病,潮熱,大便難,脈沉而滑,及內實腹痛者,此方主之。
大黃(四兩) 枳實(三枚) 厚朴(一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加大黃,又取升半,去渣,分溫服。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苦更衣勿服。
湯議
議曰:陽明者,三陽之盛也。太陽為陽之表,少陽為表裡之中,陽明為陽之裡。是以證屬陽明者,皆為可下也。若大滿、大實者,屬大承氣湯。今此大熱、大便鞕,未至於大實,只屬小承氣湯也。以大黃為君,而蕩除邪熱。以枳實為臣,而破堅實。以厚朴為佐使,而調中除結燥也。
小承氣湯證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微煩,小便數,大便鞕者,與小承氣湯和之則愈。
厥陰病,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小承氣湯主之。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主之,腹中轉矢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矢氣者,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更微澀者,裡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更莫服。
大承氣湯(四十一)
治陽明病,大實,大滿,大便不通,腹痛,大熱,其脈沉實者,此方主之。
大黃(四兩) 枳實(五枚) 厚朴(八兩) 芒硝(三兩)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七升,加大黃,又取五升,去渣,內芒硝,候通口時服,取利為效。
湯議
議曰:中滿者泄之於內,此方乃通泄之劑也。傷寒之邪,自表傳裡,若至陽明,則為內實之盛也。如譫語有燥屎,大熱便閉,腹滿不得通,煩熱,脈沉實。陽明汗多,少陰口燥,厥陰囊縮,非此大下泄之劑不能已也。輕者小承氣湯,重者用大承氣湯也。小承氣湯少厚朴而無芒硝,以芒硝性寒而能潤堅,厚朴能破大實,病未至盛,以此減之。大承氣湯多厚朴而加芒硝,以其病之盛,而大滿、大實,非此不能除也。經曰,熱淫所勝,治以鹹寒,芒硝是也。燥淫所勝,以苦下之,大黃、枳實是也。燥淫於內,治以苦溫,厚朴是也。
大承氣湯證
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陽明少陽合病,必自下利。其脈不負者,為順也。負者,逆也,互相剋賊,名為負也。若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宜下之,當大承氣湯。
少陰病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滿而實,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主之。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鞕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主之。
下利,脈遲而實者,內實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主之。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微而澀,故知有宿會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不欲飲食者,以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瘥,其年月日時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脈反滑,當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氣湯。
下利,脈雙弦而遲者,必心下鞕;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可下之,宜大承氣湯。
病人腹中滿痛,按之而實者,為實也,宜大承氣湯。
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證,大便難,身微熱者,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鞕,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主之。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潮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汗之。下之,宜大承氣湯。
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若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宜大承氣湯主之。
陽明病,潮熱,大便微鞕者,可與大承氣湯;不鞕者,不可與之。
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矢氣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轉矢氣者,此但初頭鞕,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鞕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矢氣者,慎不可攻也。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脈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鞕爾,宜大承氣湯。
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胄中,此為風也,須下之,過經乃可下之。若早,語言必亂。若當下之者,宜大承氣湯。
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議曰:仲景所用大承氣者,二十五證,雖曰各異,然即下泄之法也。其法雖多,不出大滿、大熱、大實,其脈沉實滑者之所當用也。
調胃承氣湯(四十二)
治汗後惡熱,譫語,心煩中滿,脈沉者主之。
大黃(四兩,酒浸) 甘草(炙,二兩) 芒硝(二兩)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渣,內芒硝,溫服。
湯議
議曰:汗、吐、下後,病不解,心煩譫語及心煩不得寐者,此非大實、大滿之證,乃虛結不散而凝於中,故屬此方也。以大黃為君,而通中結。以芒硝為臣,而潤其燥。以甘草為佐為使,緩調其中而輔二藥。經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是也。
疑問
問曰:諸下泄方中皆不用甘草,獨此方中復用甘草何也?
答曰:諸下泄方,乃下大實、大熱之證,速如星火,甘草能緩諸藥,是以去也。獨此方中,乃調和胃氣,故用甘草以緩其中也。又桃仁承氣湯中用甘草者,乃治小腹急結,以甘草緩之也。
桃仁承氣湯(四十三)
治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此方主之。
桃仁(五十個) 桂枝 芒硝(各一兩) 大黃(四兩) 甘草(二兩,炙)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五升,去渣,內芒硝,取四升,去渣,溫服,日三服,取微下。
湯議
議曰:太陽者,膀胱也。本經邪熱不解,隨經入府,結於膀胱,熱不得散,故作蓄血之證,其人如狂。經曰血在上善忘,血在下如狂是也。若其外證不解,或脈帶浮,或惡寒,或身痛等證,尚未可攻,且與葛根湯以解其外。外已解,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以桃仁為君,能破血結,而緩其急。以桂枝為臣,辛熱之氣,而溫散下焦蓄血。以調胃承氣湯中品味為佐馬使,以緩其下者也。此方乃調胃承氣湯中加桃仁、桂枝二味,以散其結血也。
小陷胸湯(四十四)
治小結胸病,證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主之。又治心下結痛,氣喘而悶者。
黃連(一兩) 半夏(二兩) 大栝蔞實(一枚)
上三味,以水九升,先煮栝蔞,取六升,去渣,內二味,又取二升,去滓,分三服。
湯議
議曰:心下鞕,不按而痛,手不可近者,大結胸也。心下滿,按之則痛者,邪熱淺結,為小結胸也。此不可下,只宜散也。故用栝蔞為君,其味苦性寒,能破胸膈結氣。半夏為佐為使,以辛能散氣也。黃連為臣,苦以泄之,以輔君主之藥,而下心下之結也。
大陷胸湯(四十五)
治大結胸證,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鞕者。
大黃(六兩) 芒硝(三兩) 甘遂(一字,為末)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大黃,取三升,內芒硝,候烊盡,去滓,內甘遂末,溫服一升,取下利。
湯議
議曰: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且脈沉者,為病在裡,緊為裡實。心下痛者,邪氣上結也。此為大結胸之證,若非大下泄之,其病不去也。故用大黃為君,而盪滌邪結,苦以散之。芒硝為臣,以軟其鞕,咸以軟之。甘遂為佐為使,以通其水,而下其邪之峻烈者也。
大陷胸湯證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湯主之。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時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煩躁,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鞕,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無汗,齊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苦心下滿而鞕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
大陷胸湯戒
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結胸證具,煩躁者死。
臟結亦如結胸,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細沉緊,名曰臟結,舌上胎滑者難治。
臟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疑問
問曰:結胸證有五,曰大、小、寒、熱、水,何以分之?
答曰:大結胸者,乃汗下後,而重亡津液,邪氣內結,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手不可近者。此不按而痛,乃邪氣內甚也,此屬大陷胸湯,以利邪氣也。
小結胸者,在心下按之則痛是也,屬小陷胸湯。
寒實結胸者,胸中痞結,水漿不下,此寒邪結於胸膈也,屬枳實理中丸與三物白散等。
熱實結胸者,此不因下後而成,乃傷寒六七日,邪氣傳裡之熱實也。脈沉緊,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只屬大陷胸湯,下邪熱也。
水結胸者,結胸無大熱,但頭微汗出,此為水飲也,亦屬大陷胸湯利下也。
抵當湯(四十六)
治太陽病,熱在下焦,小腹鞕滿,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此方主之。
水蛭(三十個) 虻蟲(三十個) 桃仁(二十個) 大黃(三兩)
上四味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太陽病者,膀胱之經也。若太陽之病不解,至六七日,熱氣內甚,結於膀胱,必為血證也。若脈微而沉,反不結胸者,其人小便自利,小腹鞕滿者,此為內蓄血證也。更其人發狂,以熱在下焦,必下血乃能愈也。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經曰:血在上則忘,血在下則狂。故與水蛭為君,能破結血。虻蟲為臣輔之,此咸能勝血也。以桃仁之甘辛,破血散熱為佐。以大黃之苦為使,而下結熱也。且此四味之劑,乃破血之烈駃者也。
抵當湯證
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小腹當鞕滿,若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抵當湯主之。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小腹鞕,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
傷寒有熱,小腹鞕滿,應小便不利,令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余藥,宜抵當湯。
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鞕,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當湯下之。
病人無表裡證,發熱六七日,脈雖浮數,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胃熱則消穀易飢,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當湯主之。
十棗湯(四十七)
治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鞕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此方主之。
芫花 大戟 甘遂(等分) 大棗(十枚)
上三味,別為細末,以水二升,先煮棗熟,去滓,內末藥一匕服之,羸人減半,空心服之,當利下水,病不除再服,糜粥自養。
湯議
議曰:下利嘔逆者,里受邪也。若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者,又不惡寒,此表邪已解,但里未和。若心下痞鞕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者,非為結胸,乃伏飲所結於裡也。若無表證,亦必烈駃之劑泄之乃已。故用芫花為君,破飲逐水。甘遂、大戟為臣。佐之以大棗,以益脾而勝水為使。經曰:以辛散之者,芫花之辛,散其伏飲。苦以泄之者,以甘遂、大戟之苦,以泄其水。甘以緩之者,以大棗之甘,益脾而緩其中也。
疑問
問曰:伏飲之證,出於雜病,此傷寒法中亦有此證何也?
答曰:其人本有痰病,因傷寒所發,或飲水湯停結不散,故成伏飲之證也。
議諸下藥
議曰:經云:陰盛陽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陰盛者,惡寒,頭體痛,脈浮,此表證也。陽虛者,無里證也。若此表實,用麻黃汗之則愈,下之即死也。) 陽盛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陽盛者,脈沉實,內熱口渴,大滿,大實,此里證也。陰虛者,無表證也。若此用硝、黃下之則愈,汗之則必死也。) 又曰:桂枝下咽,陽盛則斃。(當下誤汗也。) 承氣入胃,陰盛則亡。(當汗誤下也。) 以此推之,是知傷寒之法,至嚴至警,死生吉凶之應者,在乎汗下也。以大黃、芒硝下之者,為大承氣湯、小承氣湯、桃仁承氣、調胃承氣、大柴胡,若此數者,乃下其大滿、大實、大熱者也。至若十棗湯、大陷胸湯二者,乃下其大邪所結水氣伏飲也。於戲!汗下之法,霄壤之分,不可不慎懼焉。若以脈浮在表,外證未解諸條,動氣亡血諸虛,氣腫似水,陰厥似陽,皆不可下也。若欲下之者,又必須脈沉實,其證在裡者,下之無不愈也。若乃當下之證,又不可遲疑無決,直待其變而後下之,緩不及其事也。若失下,則血凝氣滯,如熱厥失汗,則熱閉狂妄而蓄膿是也。
卷之六
大黃黃連瀉心湯(四十八)
治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緊者,此方主之。若有惡寒者,表未解也,宜先解表,然後攻痞。
大黃(三兩) 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去滓,溫服。
湯議
議曰: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而成痞。又表未解,而下之早,重者成結胸,輕者成痞。凡痞者,有陰陽之分焉。若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為陰,屬附子瀉心湯。今此心下痞,關上脈浮緊,不惡寒反惡熱者為陽,大黃黃連瀉心湯以導泄其虛熱也。經曰:火熱受邪,心病生焉。苦能入心,寒能除熱,故以黃連之苦寒為君,而通其心氣。以大黃之苦寒為臣使,以共瀉其心之虛邪,主熱痞結於中者也。
疑問
問曰:黃連瀉心湯用麻沸漬服者何也?
答曰:痞者乃虛邪所結,按之濡者,乃虛邪也。關上脈浮緊者,乃虛熱也。用此方以麻沸湯漬服者,取其氣味之薄,而泄虛熱也。
附子瀉心湯(四十九)
治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此方主之。
大黃黃連瀉心湯加附子一枚,生用。
上將瀉心湯如前,用麻沸湯漬之,仍去渣,別將附子用水二升煎取汁,加前湯內,溫服。
湯議
議曰:心下痞者,乃虛熱內伏也。又惡寒汗出者,本為表未解,當用桂枝湯;若脈微弱者,加附子。今此有痞證,故用之。大黃黃連瀉心湯中加附子,用之去痞以固陽也。
疑問
問曰:前二分。古方中皆用黃芩,今此不用何也?
答曰:痞乃虛邪所結,只用黃連瀉心氣,大黃引之下泄,稍有惡寒汗出,便加附子,故去黃芩也。古方正經內亦無黃芩,余方有者,乃後人不詳其理誤添之也。
半夏瀉心湯(五十)
治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鞕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當與之,宜此方主之。
半夏 黃芩 乾薑 人參 甘草(炙,各三兩)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病在半表半裡,本屬柴胡湯,反以他藥下之,虛其脾胃,邪氣所歸,故結於心下,重者成結胸,心下滿而鞕痛也;輕者為痞,滿而不痛也。若此痞結不散,故以黃連為君,苦入心以泄之。黃芩為臣,降陽而升陰也。半夏、乾薑之辛溫為使,辛能散其結也。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緩其中,而益其脾胃之不足,使氣得平,上下升降,陰陽得和,其邪之留結者,散而已矣。經曰,辛入肺而散氣,苦入心而泄熱,甘以緩之,三者是已。
疑問
問曰:瀉心湯有五,曰大黃黃連瀉心湯、附子瀉心湯、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此五者,各何主用也?
答曰:大黃黃連瀉心湯者,乃瀉其虛熱之邪,心下痞,大便不通者用之。
附子瀉心湯,乃瀉其虛熱之邪,惡寒汗出者用之。
半夏瀉心湯乃瀉其半表半裡之邪,誤下成痞,大便自通者用之。
生薑瀉心湯乃瀉其汗後餘邪,心下痞鞕,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用之。
甘草瀉心湯乃瀉其誤下傷胃,上逆虛邪,心下痞鞕,下利穀不化,腹中雷鳴,乾嘔,心煩不得安者用之。
先聖以此五方,皆曰瀉心而治痞者,各有取用不同也。
生薑瀉心湯(五十一)
治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鞕,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此方主之。
半夏瀉心湯中,減乾薑二兩,加生薑四兩。
上如法
湯議
議曰:胃為津液之主,陽氣之根。大汗出後,外亡津液,胃中空虛,客氣上逆,心下痞鞕。此乃中焦之氣未和,不能消穀,故令乾噫食臭者,胃虛而不能化谷也。土虛不能制水,故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與瀉心湯以攻痞,加生薑以益胃也。
甘草瀉心湯(五十二)
治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鞕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鞕也,此方主之。
半夏瀉心湯中加甘草一兩。
上如法
湯議
議曰:傷寒中風,邪氣在表,醫反下之,虛其脾胃,陽氣內陷也,故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胃中空虛,則客氣上逆,故心下痞鞕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也。故與瀉心湯攻痞,加甘草以補中而益胃也。
疑問
問曰:瀉心湯中一加生薑,一加甘草,各立其名何也?
答曰:發汗後胃虛,外傷陽氣,致成痞者,故加生薑以益陽。大下後胃虛,內損陰氣,致成痞者,故加甘草以益其陰,而緩其中也。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五十三)
治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搖者,此方主之。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 白朮 甘草(炙,各二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大吐則傷陽,大下則傷陰,今此吐、下後,陰陽之氣內虛,則虛氣上逆,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若脈浮緊者,可發汗,今此脈沉緊者,不可發汗;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搖者,此陽氣外內皆虛也。故用茯苓為君,白朮為臣,以益其不足之陽。經曰,陽不足者,補之以甘是也。以桂枝為佐,以散里之逆氣。以甘草為使,而行陽氣,且緩中也。
茯苓桂枝甘棗湯(五十四)
治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此方主之。
茯苓(八兩) 桂枝(四兩) 甘草(五兩) 大棗(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即潦水也,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再取三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難經》曰:腎之積,名曰奔豚,發於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以夏丙丁日得之。今此發汗後,臍下悸,欲作奔豚者,雖無丙丁日得之,然乃汗者心之液,汗多則心虛,腎氣因斯而動也。丙丁亦即心也,故與茯苓為君,以其能伐腎邪而利水道。桂枝為臣,能泄腎之邪氣。甘草為佐,大棗為使,以補其中而益土氣,令其制水。甘瀾水音,取其不助腎邪也。
黃芩湯(五十五)
治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此方主之。
黃芩(三兩) 芍藥 甘草(各二兩) 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太陽與陽明合病,自下利者,為在表,與葛根湯汗之;陽明與少陽合病者,為在裡,與承氣湯下之;太陽與少陽合病者,自下利為在半表半裡,與黃芩湯以和解之。故與黃芩為君,以解少陽之裡熱,苦以堅之也。芍藥為臣,以解太陽之表熱而行營氣,酸以收之也。以甘草為佐,大棗為使,以輔腸胃之弱而緩中也。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五十六)
治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而嘔者。
黃芩湯中加半夏、生薑各三兩。
右如法。
湯議
議曰: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屬黃芩湯,已見於前議矣。若下利又更乾嘔者,故加半夏之辛以散逆氣,加生薑之辛以和其中而止嘔也。
卷之七
四逆湯(五十七)
治下利清穀,三陰厥逆,惡寒,脈沉而微者,此方主之。此乃溫經救陽之峻藥也。
附子(生,一枚) 乾薑(一兩半) 甘草(二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病在於表之陽者,葛根湯、麻黃湯可汗之;病在於表之陰者,桂枝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可汗之。病在於里之陽者,大小水氣揚、大柴胡湯皆可下之;病在於里之陰者,四逆湯、白通湯、真武湯皆可溫之。今此四逆湯,乃治病在於里之陰者用也。且下利淆谷,脈沉無熱;四肢厥逆,脈微;陽氣肉虛,惡寒脈弱;大吐、大下,元氣內脫;若此諳證,但是脈息沉遲微澀,虛脫不飲水者,皆屬於陰也。必以附子為君,以溫經濟陽。以乾薑為臣,輔佐之。甘草為佐為使,以調和二藥而散其寒也。《內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又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乃附子之熱、乾薑之辛、甘草之甘是也。
四逆湯證
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逆,以四逆湯主之。
大汗出,熱不止,內拘急,四肢疼,反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下利,腹脹滿,身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吐利,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吐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
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急溫之,此屬四逆湯。
自利不渴,屬太陰,以其臟寒故也,宜四逆湯。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急當救裹;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裹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四逆加人參湯(五十八)
治霍亂,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此方主之。
四逆湯加人參一兩。
右如法。
湯議
議曰:霍亂後,尚惡寒而脈微,又複利者,陽虛陰盛也。若利止,則津液內竭,故云亡血。與四逆湯以溫經復陽,加人參以生津液也。
當歸四逆渴(五十九)
治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此方主之。
當歸 桂枝 細辛 白芍藥(各三兩) 甘草 通草(各二兩) 大棗(二十五枚)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陰血內虛,則不能榮於脈;陽氣外虛,則不能溫於四末,故手足厥寒,脈細欲絕也。故用當歸為君,以補血。以芍藥為臣,輔之而養營氣。以桂枝、細辛之辛,以散寒溫氣為佐。以大棗、甘草之甘為使,而益其中,補其不足。以通草之淡,而通行其脈道與厥也。
當歸四逆加茱薑湯(六十)
治手足厥寒,脈細欲絕,其人內有久寒者。
當歸四逆湯中加吳茱萸三雨,生薑八兩。
右如法。
湯議
議曰:手足厥寒者,陽氣外虛,不溫四末。脈細欲絕者,陰血內虛,不榮於脈。故與當歸四逆湯,以養血固陽。若內有久寒之證者,加茱萸以散寒,生薑以溫經行陽氣也。
四逆加豬膽汁湯(六十一)
治吐已利止,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脈微欲絕者。
四逆渴中加豬膽汁半合。
右如法。
湯議
議曰:霍亂病,吐已利止,津液必內竭,則不當汗出,令又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乃陽氣大虛也,陰氣獨盛也。若純與陽藥,恐為陰氣格拒,或嘔躁不能下咽,故加豬膽汁之苦,入通心氣,而和肝膽,平陰陽,無使格拒也。《內經》曰,微者逆之,甚者徒之,此之謂也。
通脈四逆渴(六十二)
治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此方主之。
附子(一枚,生( 乾薑(三兩) 甘草(炙,二兩)
此即四逆湯加乾薑一兩半。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服。
加減法
面赤色者,加蔥九莖。(味辛能通陽也。)
腹中痛者,加白芍藥二兩。(能安中補血,行榮止痛。)
嘔者,加生薑二兩。(生薑之辛,能止嘔散氣。)
咽痛者,加桔梗一兩。(能利嚥下氣。)
利止脈不出者,加人參二兩。(利止脈不出者,亡血也。加人參益氣行血。)
湯議
議曰:下利清穀,手足厥逆,服微欲絕,為裡寒也。身熱不惡寒,面色赤,為外熱。此陰盛於內,格陽於外,不能相通,故用四逆渴中加乾薑,以通內外之陽氣也。
茯苓四逆渴(六十三)
治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此方主之。
附子(生,一枚) 乾薑(一兩半) 甘草(二兩) 人參(一兩) 茯苓(六兩)
此即四逆渴中加人參、茯苓也。右如法。
湯議
議曰:發汗若下之,病當解,若不解,發汗外虛陽氣,後若下之,內虛陰氣,陰陽俱虛,邪獨不解,故生煩躁也。與四逆湯以復陽氣,加人參、茯苓以復陰氣也。
疑問
問曰:四逆湯加減者共七方,皆用乾薑、附子為主,獨當歸四逆湯皆不用薑、附何也?
答曰:諸四逆湯中用薑、附者,皆治其陽虛陰盛之證,獨當歸四逆湯治陰血虛微,手足厥寒,脈微欲絕者,故用當歸為主,不用薑、附,此乃自陽而傳陰厥逆者之用也。
白通湯(六十四)
治少陰病下利者,此方主之。
附子(一枚,生) 乾薑(一兩) 蔥白(四莖)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少陰者,腎水也。若脈沉微,下利無熱證者,乃少陰客寒,不能制腎水,故自利也。以附子為君,溫經散寒。加乾薑之辛熱,溫中益陽。加蔥白之辛,而通陽氣也。以此三味之劑,而治下利,若非內寒陰盛者,不可用也。
白通加豬膽汁湯(六十五)
治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而煩者,此方主之。服湯已,脈暴出者死,脈微續者生。
白通渴中加豬膽汁一合、童便五合。
右如法,湯成,內豬膽汁、童便,和令相得,溫服。
湯議
議曰: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服之利當止。若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乃寒氣太甚,內為格拒,使陽氣逆亂也。故加豬膽汁、童便二物,以和其陰。《內經》曰:逆而徒之,則格拒解也。
附子湯(六十六)
治少陰病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宜此方主之。
附子(二枚) 芍藥 茯苓(各三兩) 人參(二兩) 白朮(四兩)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少陰之氣,上通於舌下,若有熱,則口燥舌乾而渴。口中和者,是無熟也。背為陽,陽虛陰盛,則背惡寒也。經曰:背惡寒者,發於陰也。當灸之,宜灸背俞。與附湯服之,以附子為君,溫經散寒。茯苓為臣,而泄水寒之氣。以白朮、芍藥為佐,而益燥其中。以人參為使,而補其陽,以益其無氣而散其陰邪也。
乾薑附子湯(六十七)
治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則安靜,不渴不嘔,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此方主之。
附子(生,一枚) 乾薑(一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大汗則表虛,大下則裡虛,既汗又下,表裡皆虛。陽主於晝,則陽虛不能勝邪,正邪交爭,故晝日煩躁不得眠。陰主於夜,陽虛不能與之爭,是夜則安靜。不嘔不渴者,里無熱也。身無大熱者,表無熱。又無表證,而脈沉微,知陽氣大虛,陰寒氣勝。故用附子為君,以溫經復陽。乾薑為臣佐,以輔之也。經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此湯是也。
朮附湯(六十八)
治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者,此方主之。
桂枝附子湯中除桂枝,加白朮四兩。
右如前法。
湯議
議曰:此方即桂枝附子湯中之法用也。已議在前,十九條中詳矣。若其人大便難,小便自利者,此為風濕之證,故就本方中去桂枝,加白朮主之,以治其濕也。考之《金匱》方中,止名朮附湯,此以正之。
真武湯(六十九)
治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自利,或嘔者,此方主之。
又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此方主之。
附子(一枚,炮) 茯苓 芍藥(各三兩) 白朮(二兩) 生薑(三兩)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五升,去渣,溫服。加減見後。
湯議
議曰:少陰者腎也,真武者北方之正氣也。腎氣內虛,不能制水,故以此方主之。其病腹痛者,寒濕內勝也。四肢沉重疼痛者,寒濕外甚也。小便不利,又自下利者,濕勝而水穀不別也。或咳或嘔者,水氣在中也。故用茯苓為君,白朮為臣,二者入脾走腎,逐水祛濕。以芍藥為佐,而益脾氣。以附子、生薑之辛為使,溫經而散寒也。又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邪氣未解也。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為真氣內虛而亡其陽,亦用此湯正氣溫經,而復其陽也。
加減法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氣逆咳者,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氣。水寒相搏則咳,細辛、乾薑之辛,以散少陰之水寒也。)
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成半斤。(氣逆則嘔,附子補氣故去之,生薑散氣故加之。嘔家聖藥是生薑也,故此多用。)
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三兩。(芍藥酸能泄氣故去之,乾薑辛能散氣故加之。)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小便利者,則無伏水,故去茯苓之滲也。)
卷之八
梔子豉湯(七十)
治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反覆顛倒,心中懊憹者。
肥梔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
右二味,以水四汁,先煮梔子,減二升,內豉,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止後服。
湯戒
凡用梔子豉湯,病人舊微溏者,乃里虛而寒在下也,雖煩則非蘊熱,不可與服之。
湯議
議曰:汗吐下之後,邪熱不散,結於胸中,煩熱鬱悶不得眠,謂之虛煩也。心惡熱,熱甚則必神昏,劇者反覆顛倒而不安,心中懊憹而憒悶,又非結胸痞證之比而可下,此乃必用吐之而散也。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是也。故用梔子為君,其性苦寒,以湧宣其上膈之虛煩也。淡豆豉性平,能吐、能汗者,用之為臣佐,以吐胸中之邪也。《內經》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是也。瓜蒂散吐胸中實邪,梔子豉湯吐胸中虛邪者也。
梔子豉湯證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陽明病下之,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梔子豉湯主之。
陽明病下之,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
梔子厚朴渴(七十一)
治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此方主之。
梔子(十四枚) 厚朴(四兩) 枳實(四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升半,去渣,分溫服,得吐,止後服。
湯議
議曰:下後但腹滿而不心煩,即邪氣入里;若心煩而不腹滿,即邪氣在胸中,屬梔子豉湯。今又煩而且腹滿,乃邪氣在胸腹之間也。煩而不能臥,滿而不能坐,故臥起皆不安。故用梔子為君,以吐其煩。厚朴為臣,枳實為佐使,二者之苦,以泄腹滿也。
梔子乾薑湯(七十二)
治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主之。
梔子(十四枚) 乾薑(二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升半,去渣,溫服。得吐者,止後服。
湯議
議曰:丸藥下之,損正氣,不能除熱,邪氣反乘虛留於胸中而未深入,故身熱不去而微煩。故用梔子為君,以吐虛煩。用乾薑為臣佐,以安中正氣也。
梔子生薑豉湯(七十三)
治梔子豉湯證中,若加嘔者,此方主之。
梔子豉湯中加生薑汁一兩。
右如前法。
湯議
議曰:心煩懊憹等證?與梔子豉湯吐之則已也。若又嘔者,為熱氣搏逆不散,加生薑之辛,以散其氣,以止其嘔也。
梔子甘草湯(七十四)
治梔子豉湯證中,若少氣者主之。
梔子豉湯中加甘草半兩。
右如法
湯議
議曰:懊憹心煩等證,屬梔子湯,已主之矣。若其人少氣者,為元氣虛乏,熱搏不能固也。加甘草之甘,以緩中而補氣也。
梔子柏皮湯(七十五)
治傷寒,身發黃,發熱者。
梔子(十五枚) 甘草(一兩) 黃柏(一兩)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傷寒發黃者有數等,已載前二十二條中詳矣。今此身黃髮熱者,為表裡有熱。其熱未實,不可汗之。故與梔子為君,能瀉相火,去胃熱,利小便。黃柏為臣,能去鬱滯之熱。甘草為佐、為使,能緩其中以瀉經中之熱也。
厚朴姜夏草參湯(七十六)
治發汗後,腹脹滿者,此方主之。
厚朴 生薑(各半斤) 半夏(二兩) 人參(一兩) 甘草(炙,二兩)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吐後腹脹滿者,為實,屬調胃承氣湯。下後腹脹痛者,為有燥屎,屬大承氣湯。今此汗後腹脹滿者,為津液不足,氣滯不通,壅而為滿,為脾脹也。故用厚朴之苦,以泄腹滿為君。生薑、半夏之辛,以散滯氣為臣。人參之甘,生津液補不足。甘草之甘,以緩其中者也。
旋覆代赭石湯(七十七)
治汗吐下解後,心下痞鞕,噫氣不除者,此方主之。
旋覆花(三兩) 生薑(五兩) 甘草(三雨,炙) 人參(二兩) 代赭石(五兩) 大棗(十二枚) 半夏(二兩)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
湯議
議曰:汗吐下後,大邪雖解,胃氣已弱而未和,虛氣上逆,故心下痞鞕而噫氣不除者。與旋覆花下氣除痰為君。以代赭石為臣,而鎮其虛氣。以生薑、半夏之辛,而散逆氣,除痞散鞕以為佐。人參、大棗、甘草之甘,而調緩其中,以補胃氣而除噫也。
赤石脂禹餘糧湯(七十八)
治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愈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此方主之。複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赤石脂 禹餘糧(各一兩)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理中湯乃治中焦之泄也,今此下利,由氣下而中虛,下焦滑也,故用之不應。必與赤石脂之澀為君,以固其滑,澀可去脫也。以禹餘糧之重鎮,固下焦為臣佐使,重可去怯也。以此二味配合為方者,乃取其固澀,以治滑泄也。凡下利,以固澀之不止,乃下焦清濁之氣不分,固當利小便,以分其氣也。
吳茱萸湯(七十九)
治厥陰病,乾嘔,吐涎床,頭痛者主之。
又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主之。
又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吳茱萸(四兩)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 大棗(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厥陰之寒氣上攻也。吐利,手足逆冷者,寒氣內甚也;煩躁欲死者,陽氣內爭也。食谷欲嘔者,胃寒不受食也。此以三者之證共用此方者,以吳茱萸能下三陰之逆氣為君,生薑能散氣為臣,人參、大棗之甘緩,能和調諸氣者也,故用之為佐使,以安其中也。
豬苓湯(八十)
治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脈浮發熱者主之。
豬苓 茯苓 澤瀉 阿膠 滑石(各一兩)
右五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內阿膠烊消,溫服。
湯議
議曰:豬苓湯與五苓散二方,大同而異者也。但五苓散中有桂、術,兼治於表也。豬苓渴中有滑石,兼治於內也。令此脈浮發熱本為表,又渴欲欲水,小便不利,乃下焦熱也。少陰下利,不渴者為寒。今此下利渴,又咳而嘔,心煩不得眠,知非虛寒,乃實熱也。故用豬苓為君,茯苓為臣,輕淡之味,而理虛煩、行水道。澤瀉為佐,而泄伏水。阿膠、滑石為使,鎮下而利水道者也。
湯戒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也。
卷之九
甘草附子湯(八十一)
治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此方主之。
附子(一枚,炮,為君) 甘草(炙,為佐) 白朮(一兩,為使) 桂枝(一兩,為臣)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復煩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妙。
湯議
議曰:風則傷衛,濕流骨節,風濕相搏,兩邪亂經,故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風勝則衛氣不固,汗出短氣,惡風不欲去衣,為風在表也。濕勝則水氣不行,小便不利,或身微腫,為濕氣內搏也。故用附子為君,除濕祛風,溫經散寒。桂枝為臣,祛風固衛。白朮去濕為使。甘草為佐,而輔諸藥,疏風去寒濕之方也。
甘草乾薑湯(八十二)
治誤汗煩躁,吐逆而厥者主之。
甘草(四兩,炙,為君) 乾薑(二兩,炮,為臣)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升半,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脈浮,自汗出,惡寒者,為中風。今此又兼小便數者,心煩,腳攣急,為陰陽之氣虛,不可發汗。反與桂枝湯誤汗之,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上逆也。此乃不可汗而誤攻其表,榮衛之氣虛傷所致也。故與甘草為君,乾薑為臣,二者之辛甘合之,以復陽氣也。
芍藥甘草湯(八十三)
治誤汗傷血,則厥逆腳攣急主之。
白芍(四兩,為君) 甘草(四兩,炙,為臣佐)
右二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溫服。
湯議
議曰:大汗則傷血,若陰虛之人,汗之則誤也,必煩躁吐逆,四肢攣急。此乃不當汗者,汗之則陰虛血少所致也。故與白芍為君,而補營血。炙甘草為臣,合而用之,以補陰氣也。
甘草湯(八十四)
治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主之。
甘草(二兩)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升半,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少陰之脈,循咽而止。寒熟相搏不散,而成咽痛,故與甘草一味,以泄咽膈之氣也。
炙甘草湯(八十五)
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主之。
甘草(炙,四兩) 生薑 桂枝 麻子仁 麥冬(各三兩) 人參 阿膠(各二兩) 生地汁(六合)
大棗(十二枚)
右九味,以水八升,酒七升,同煎,取五升,去滓,內膠烊,溫服。
湯議
議曰:脈按之來緩,而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又脈來藹藹,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又脈累累,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此皆仲景所言結脈,炎邪氣留結,其氣虛散,陰陽鬱結,不能相榮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名曰代陰也,此真氣衰極,脈不能自還,因其呼吸,陰陽相引復動。心中悸動,因脈結代,故知為真陰氣虛少,陰氣虛敗。故與炙甘草為君,人參、大棗為臣,以補無氣之不足者。以桂枝、生薑之辛,而益正氣為佐。以麥門冬、阿膠、麻子仁、地黃之甘,潤經益血,而補其陰為使。以清酒為引而能通,以復脈者也。
芍藥甘草附子湯(八十六)
治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此方主之。
白芍(君) 甘草(臣,炙,各三兩) 附子(佐使,一枚,炮)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丹,去渣,分溫服。
湯議
議曰:發汗後病解,則不惡寒,病不解,表實亦不惡寒。今此大汗出,又反惡寒,其脈微弱者,為榮衛虛者也。若非大汗出而又惡寒,其脈沉微無熱證者,不可服也。
茯苓甘草湯(八十七)
治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此方主之。
茯苓(君) 桂枝(各二兩) 甘草(一兩) 生薑(三兩)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服。
湯議
議曰:傷寒,汗出不惡風,渴而飲水者,屬人參白虎湯。若汗出而渴,脈浮,小便不利者,屬五苓散。今此汗出而不渴者,為邪不傳裡,但在表而表虛也。故與茯苓為君,而益津和中。甘草為臣輔之。以桂枝為佐,生薑為使,二者之辛,而固衛氣者也。
黃連湯(八十八)
治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此方主之。
黃連 甘草 乾薑 桂枝(各三兩) 人參 半夏(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溫服。此即半夏瀉心湯加桂枝也。
湯議
議曰:濕家下後,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是邪氣入里,而為上熱下寒也。此傷寒邪氣傳裡,而為下寒上熱也。胃中有邪氣,使陰陽不交。陰不得升為下寒,故腹中痛;陽不得降為上熱,故欲嘔吐也。故與半夏瀉心湯中加桂枝,升降陰陽之氣也。為下痛,故去黃芩。經曰:上熱者,泄之以苦,下寒者,散之以辛。故用黃連為君,以治上熱。乾薑、桂枝、半夏,以散下寒為臣。人參、大棗、甘草之甘,以益胃而緩其中也。
黃連阿膠湯(八十九)
治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者主之。
黃連(四兩) 阿膠(三兩) 芍藥(二兩) 黃芩(一兩) 雞子黃(二兩)
右以水先煮三物、減半,去渣,內膠烊盡,小冷,內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
湯議
議曰:少陰病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者,乃寒極變熱也,熟煩於內而然。故用黃連為君,黃芩為臣,以除內熱。而陽有餘,以阿膠、雞子黃之甘,以補陰不足為佐。芍藥之酸,以斂陰氣而泄邪熱為使也。
乾薑黃連人參湯(九十)
治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者主之。
乾薑 黃芩 黃連 人參(各三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
湯議
議曰:傷寒本自寒下,其人下虛也。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損傷正氣,寒氣內為格拒,則陰陽不通,食入口即吐也。寒格,更逆吐下者,是醫不知又復吐下,則重虛而死也。故用乾薑為君,以散逆氣而調其陽,辛以散之也。以黃連為臣,而和其陰;黃芩為佐,以通寒格,苦以泄之也。以人參為使,而和其中,補益真氣,甘以緩之也。
卷之十
桃花湯(九十一)
治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此方主之。
又少陰病二三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主之。
赤石脂(一斤,半煎,半末) 乾薑(一兩) 粳米(一斤)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令米熟,去渣,內石脂末,分溫服。
湯議
議曰:陽明病,下利膿血者,為協熱也,屬白頭翁湯。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為下焦不約而裡寒也。故用赤石脂為君,而固腸胃,澀可去脫也。乾姜為臣,散寒溫氣,辛以散之也。粳米為佐使,以補正氣而安其中,甘以緩之也。
豬膚湯(九十二)
治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主之。
豬膚(一斤) 白蜜(一斤) 白粉(五合)
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渣,內蜜、粉,熬香,和得所,分溫服。
湯議
議曰:少陰之脈循咽,若陽經之邪傳於少陰者,則必咽痛。乃陰虛客熱所結也,故胸滿心煩而自下利。故與豬膚為君,入少陰之經而解客熱也。以白粉為佐,白蜜為使,潤燥除煩而止利也。
桔梗湯(九十三)
治少陰病咽痛者,與甘草湯不差者,與桔梗湯。
桔梗(一兩) 甘草(二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服。
湯議
議曰:少陰咽痛者,與甘草湯。若不差者,是邪氣結甚,甘草不能下也。故用枯梗為君,桔梗能浮而治上焦,利肺姜,為眾藥之舟楫也。以甘草為臣佐,合而治之,其氣自下也。
議咽痛可刺
議曰:少陰之脈,與陰蹻合而行之。少陰之氣上結於咽,則陰蹻之脈亦下結於踝也。下結不通,縱服藥而無效,亦必須於陰蹻照海針之則已也。
苦酒湯(九十四)
治少陰咽中傷生瘡,不能言語,聲不出者主之。
苦酒 半夏(十四枚) 雞子白(一枚)
右三味,內雞子殼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渣,少少含咽之。不差者,作三劑。
湯議
議曰:少陰客熱所暴,則傷於經絡乾澀,使咽中生瘡,不能言,聲不出。故用苦酒為君,酸以斂瘡。半夏為臣,辛以散結。雞子為使,以緩咽痛而潤其燥也。
白頭翁湯(九十五)
治熱利下重,及下利慾飲水者主之。
白頭翁(二兩) 黃連(臣) 黃柏(佐) 秦皮(使,各三兩)
右四味,煎服。
湯議
議曰:大利後,津液少,熱氣不散,則廣腸燥澀而下重也。下重者,欲下不出之意。今此厥陰條中所載熱利下重,渴而欲飲水者,乃陰虛生熱之盛也。亦必用苦寒之劑治之方已,非可作陰虛而用溫劑也。故用白頭翁為君,黃連為臣,黃柏為佐,秦皮為使。以此四味寒苦之劑,而治下利之證者,知其熱盛於內,苦以泄之也。
半夏散及湯(九十六)
治少陰咽中痛者主之。
半夏 桂枝 甘草(等分)
右三味,以水三升,先煮半夏,減升半,內二味,煎取一升,小冷,少咽之。
湯議
議曰:甘草湯治少陰客熱也,桔梗湯治少陰寒熱相搏也;半夏散及湯治少陰客寒也。三者皆主咽痛,各分所用也。此以半夏為君,桂枝為臣,辛以散之也。甘草為佐使,甘以緩之也。
枳實梔子湯(九十七)
治大病瘥後,勞復者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黃。
枳實(二枚) 梔子(十四枚) 豉(一升)
右三味,以清漿七升,空煮,取四升,內枳實、梔子,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渣,分溫服。覆取微汗。
湯議
議曰:大病新瘥,未滿百日,氣血未平,若妄勞力而又發熱者,為勞復;食肉太早,過傷穀氣發熱者,為食復。今此方通主之者,以枳實為君而下氣,以梔子為臣而散勞熱,以豉為佐而泄熱。若有宿食者,加大黃以利之也。此本梔子豉湯加枳實,則應吐,今反取汗者,乃熱聚於表,苦以發之也。
竹葉石膏湯(九十八)
治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及虛煩客熱不退者主之。
竹葉(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 人參(三兩) 麥門冬(一升,去心) 甘草(二兩) 粳米(半升)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內米,取米熟,去米,溫服。
湯議
議曰:傷寒解後,虛熱不盡,則少氣,氣逆欲吐也。故用竹葉為君,石膏為臣,以解虛熱內客也。以半夏為佐,以治逆氣欲吐者。以人參、粳米、甘草、門冬四者之甘,以補不足而緩其中也。
茵陳蒿湯(九十九)
治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欲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此方主之。
又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此方主之。
茵陳蒿(六兩) 梔子(十四枚) 大黃(二兩)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二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溫服。
小便當利,如皂角汁狀,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出也。
湯議
議曰:陽明者,顯胃之土,其色黃。若發熱汗出者,為熱氣得越,不能發黃也。但頭上汗出,劑頭而還者,乃熱氣不得越也。小便不利,渴欲飲水漿者,乃熱甚於胃,津液內竭,瘀結為黃也。故用茵陳為君,能治黃。梔子為臣,梔能治黃,寒以治熱也。以大黃為佐使,以下泄瘀熱而除其黃也。
蜜煎導方(一百)
治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也,大便雖鞕,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與大豬膽汁,皆可為導也。
蜜五合
右將蜜於銅器內,微火煎之,稍凝似飴狀,攪之勿令焦,滴水中堅凝可用,蘸皂角末捻作挺,以豬膽汁或油潤穀道,內之,少頃,欲大便乃去之。又豬膽汁方,以豬膽汁一二枚,以小竹管插入膽口,留一截,用油潤,內入穀道中,以手將膽捻之,其汁自內出,一食頃,當大便下。又用土瓜根削如指狀,蘸豬膽汁,入內穀道中,亦可用。
湯議
議曰:大便不通者,必用下之。有下之而不得通者;有津液內竭,腸胃乾燥,大便因鞕,不可通者,此非結熱也。故立是法而用之。
豬膽汁方(一百一)
見上同。
卷之十一
五苓散(一百二)
治發汗後,煩渴欲飲水者主之。
茯苓 豬苓 白朮(各二兩) 澤瀉(二兩) 桂枝(半兩,去皮)
右五味,為末,以白湯調服,多飲暖水,出汗愈。
湯議
議曰:發汗俊,煩渴飲水,脈洪大者,屬白虎湯。發汗後,煩渴飲水,內熱實,脈沉實者,屬承氣湯。今此發汗後,煩渴欲飲水,脈浮,或有表,小便不利者,屬五苓散主之。五苓散乃汗後一解表藥也。此以方中雲覆取微汗是也。故用茯苓為君,豬苓為臣,二者之甘淡,以滲泄水飲內畜,而解煩渴也。以澤瀉為使,鹹味泄腎氣,不令生消渴也。桂枝為使,外能散不盡之表,內能解有餘之結,溫腎而利小便也。白朮為佐,以其能燥脾土而逐水濕也。故此五味之劑,皆能逐水而祛濕。是曰五苓散,以其苓者令也,通行津液,克伐腎邪,號令之主也。
五苓散戒
陽明自汗引飲,則五苓散不可輕進。且陽明自汗者,則津液燥,為急下之證,若更利其小便,則誤也。
五苓散證
太陽病發汗,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欲水者,少與之飲,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不解,其入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霍亂病,頭疼發熱,身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
疑問
問曰:五苓散方中皆治里證,又曰覆取汗何也?
答曰:五苓散乃汗後一解表藥也。且傷寒發汗後當解,今此不解者,為有內熱。煩渴飲水,又加余表不能盡解也。若與桂枝湯,又幹內熱:若與白虎湯,又兼有表,故與五苓散,中用桂枝,取微汗以兩解也。且白虎湯亦曰汗俊一解表者,乃表實自汗出,不惡風,而煩渴引飲者所設也。
問曰:五苓散中有用桂者,亦用桂枝者何也?
答曰:此兩用也。若兼表者,用桂枝;若專利水飲者,卻用桂也。
四逆散(一百三)
治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主之。
甘草 枳實 柴胡 芍藥(等分)
右四味,為細末,白飲和服。
湯議
議曰:四逆者,乃手足不溫也。四厥者,乃寒冷之甚也。四厥為陰寒之邪,四逆為傳經之邪,自陽熱已退,邪氣不散,將若傳陰而未入也。此只屬陽,故與涼劑以治之。用甘草為君,以和其中,而行其四末。以枳實為臣,而行結滯。以芍藥為佐,而行榮氣。以柴胡為使,而通散表裡之邪也。
加減法
若咳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並主下痢。(肺氣逆則咳,加五味子之酸以收逆;加乾姜之辛以治寒。兼痢同用也。)
若悸者,加桂枝五分。(氣虛不能通行心氣,則心下築築而動悸也。桂枝入心,故加之。)
若小便不利,加茯苓五分。(茯苓能滲泄而利小便也。)
若腹中痛者,加白芍藥五分。(古金鏡方中用白芍藥,以其能止痛,後人改作附子。)
若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渣,內散五分,再煮取一升半,分溫服。(加薤白以升下焦之滯氣也。)
瓜蒂散(一百四)
治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鞕,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中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二錢) 赤小豆(三錢) 豉
右二味,各搗焉末,合治,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煮取湯,和散溫服之。不吐,少加,得快吐乃止。
瓜蒂散戒
諸亡血家、血虛家,皆不可吐也。昏憒者,亦不可吐。
湯議
議曰:發熱,汗出惡風,病如桂枝湯證也。今此頭卻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鞕,氣上衛咽喉,不得息者,此非桂枝證,乃寒邪客於胸中,而不在表也。故用瓜蒂為君,味苦寒;赤小豆為臣,味酸寒;淡豉為佐為使,三者之酸苦,合而用之,以吐其上膈之實也。經曰,酸苦湧泄為陰,此其用焉。
文蛤散(一百五)
治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出,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
文蛤(五兩)
右一味,為末,以沸湯調一錢服。
白散(一百六)
桔梗 貝母(各五錢) 巴豆(一錢,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上和二味)
右三味,相合,以白飲和服,量虛實用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
湯議
議曰:病在陽者,為邪在表,法當汗出而解。反以冷水潠之,或灌洗,其熱被寒水所卻,外不得出,則反攻其裹也。彌更益煩,肉上粟起者,乃寒水之氣客於皮膚也。意欲飲水者,里有熱也。反不渴者,寒在表也。故與文蛤一味,以散表中水寒之氣。若不瘥者,是水熱相搏,欲傳於裡也。故與五苓散發汗以和之。若心下鞕滿者,乃水寒之氣結而成寒實結胸也。故與小陷胸湯破之;如不應,與白散利泄也。若咽膈阻塞者,與枳實理中丸,亦可取功也。
燒裩散(一百七)
治償陽易。
右取男女中裩近陰處,剪烷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則愈。
湯議
議曰:大病新瘥,氣血未復,餘熱未盡,強合陰陽,故曰易也。易者,如換易也。故與裩中陰處燒灰服之,以復其氣也。男病用女者,女病用男者,此以陰陽復易之義也。
牡蠣澤瀉散(一百八)
治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主之。
牡蠣 澤瀉 栝蔞根 蜀漆 商陸根 葶藶 海藻(等分)
右七味,為末,白飲和服。小便利,止後服。
湯議
議曰:大病瘥後,脾胃氣虛,不能制約腎水,水溢下焦,腰以下為腫也。故當利其小便,以牡蠣為君,澤瀉、海藻為臣,三味之咸,能入腎而泄水氣。以葶藶、商陸為佐,以苦堅之。以栝蔞根之苦寒,蜀漆之酸寒為使,酸苦以泄其下而降濕腫也。
卷之十二
理中丸(一百九)
治霍亂病,嗝吐泄利,寒多不飲水者。
人參 白朮 甘草 乾薑(各三兩)
右四味為末,以蜜丸,彈子大,沸渴調服。若只㕮咀,用水煎服。
加減法
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枝四兩。(脾虛則腎氣發動,故臍上築也。術能壅氣,故去之。桂泄奔豚氣,加之。)
若吐多,去朮,加生薑三兩。(生薑止嘔,辛以散之也。嘔家不喜術,故去之也。)
若下多者,加白茯苓三兩。(茯令之甘淡,能利水止泄也。)
渴欲得水者,加參、術各一兩半。(內虛則渴,加人參以補之。不止者,加黃芩、芍藥則止。)
寒者加乾薑一兩半。(寒淫所勝,平以辛熱。)
腹滿者去朮,寒甚者加附子一枚炮。服湯後,如食頃,啜熱粥一升許,微自汗,勿發揭衣被。(胃虛則腹滯氣壅,甘令中滿,故去朮。加附子以補陽。若脈微,手足厥逆,惡寒內甚者,加附子。)
方議
議曰:霍亂者,乃一時之間,揮霍悶亂,上吐下泄者是也。若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邪生於陽也,屬五苓散與外臺和中湯以散之。若脈微小,寒多不用水者,邪發於陰也,屬理中丸、湯,甚者加附子主之。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故用人參為君,補中正氣。以甘草為臣輔之也。以白朮為佐,正氣固中。以乾薑為使,溫脾散寒。經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是也。
烏梅丸(一百十)
治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者靜而復時煩,此為臟寒。蛔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吐蛔。蛔厥者,此方主之。
烏梅(五十個) 細辛 附子 桂枝 黃柏 人參(各一兩) 當歸 川芎(各七錢) 黃連(二兩) 乾薑(一兩)
右十味,各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搗爛,和藥令相得,內桕中,加蜜,杵千餘下,丸如桐子大,空心飲湯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禁生冷物惡臭。
方議
議曰:蛔厥者,乃多死也。其人陽氣虛微,正元衰敗,則飲食之物不化精氣,反化而為蛔蟲也。蛔為陰蠱,故知陽微而陰勝。陰勝,則四肢多厥也。若病者時煩時靜,得食而嘔,或口常吐清水,時又吐蛔者,乃蛔病也。又腹痛,脈反浮大者,亦蛔證也。有此,當急治,不治殺人。故用烏梅為君,其味酸能勝蛔。以川椒、細辛為臣,辛以殺蟲。以乾薑、桂枝、附子為佐,以勝寒氣而溫其中。以黃連、黃柏之苦以安蛔,以人參、當歸之甘而補緩其中,各為使。以其蛔蟲為患為難,比寸白蟲等劇用下殺之劑,故用勝制之方也。
大陷胸丸(百十一)
治結胸澄,項亦強,如柔痓狀,下之則和,此方主之。
大黃(一兩) 芒硝 葶藶 杏仁(各四兩,去皮)
右四味,搗篩,外以杏仁、芒硝和如泥,別搗甘遂末一錢,和勻,以少熟蜜共丸,如彈子大,以沸湯調服。一宿乃下,不下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
方議
議曰:結胸之證,亦載大陷胸湯中祥矣。今此大陷胸丸者,與方議同,但加杏仁、葶藶二味。以蜜為丸者,取其緩也。若證急者用湯,緩者用丸也。
抵當丸(百十二)
治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宜抵當丸。
抵當湯中減水蛭十條。
右四味,另搗水蛭、虻蟲外,將杏仁浸去皮搗爛,和三味,加少熟水和勻,丸如彈子大,每一丸以水一升煮之,取七合服,當取下血,不下更服。
方議
議曰:抵當湯治證之急者用之,抵當丸乃治證之緩者用之。今此雖是血證,為無身黃屎黑、喜忘發狂,未至於甚,故只用抵當丸。減水蛭,為末作丸予之,取其性之緩也。
麻仁丸(百十三)
治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難,其脾為約,此方主之。
麻子仁(四兩) 杏仁(六兩) 芍藥 枳實(各二兩) 厚朴(三兩) 大黃(八兩)
右六味,為末,以杏仁浸去皮搗爛,加蜜,杵千餘下,丸如桐子大,熟水下五十丸。
方議
議曰:趺陽脈者,乃脾胃之脈也。脈不當浮,令反浮者,若非胃氣虛,則胃氣強也。浮而澀者,為胃氣燥,大便則難,其脾為約,約者束也。此必汗出多,走亡津液,胃氣燥澀,大便不得通也。趺陽脈浮者,雖大便難,尤不可以用大承氣等湯下泄之者,仲景故配以麻仁丸方,以潤導之也。故用麻仁為君,杏仁為臣,二者能潤燥也。以枳實、厚朴能調中散結氣為佐。以芍藥之酸能斂津液,大黃之苦能泄能下,二者為使,以通導而引潤下也。
內臺用藥性品制
性大熱,溫經回陽衛氣者:附子,回陽者炮用,去皮臍;解急者生用,不去皮臍。乾薑,治寒者炮,解急者生。桂枝,削去粗皮,解肌表,中風用,又能止汗。桂,厚者削去皮,溫經通氣,利小便用。吳茱萸,湯炮七次,去黃水,再日乾用。
性熱,溫中破氣,散濕逐痰飲者:生薑,常用薄片同藥煎,急用搗取自然汁。白朮,生,洗淨用。厚朴,去皮,㕮咀。每一斤用生薑一斤搗汁浸炒。半夏,湯煮,再用水去涎,㕮咀,日乾用。蜀椒,微炒汗出,去目及合口者。旋覆花,洗淨,生用,必須棉布濾過。細辛,洗淨,去土用。
性溫,補中益氣而緩者:人參,洗淨用。甘草,治陰病者炙,治陽病者生。膠飴,即飴糖。大棗,去核用。黃耆,蜜炙。阿膠,治熱病者生用,治補者炒成珠。雞子,或用黃,或用白。豬膚,雄豬皮膚。白蜜,白糖炒。蜂蜜,慢火熬。米粉,即粳米粉。
性輕而溫,能發汗者:麻黃,去根節,湯煮一頃,再洗用。蔥白,去青,用白。通草。
性輕而涼,發汗利水道者:葛根,生用。 豬苓,生用。竹葉,生用。蕘化,生用。
性涼,能入營氣者:芍藥,赤者瀉熱病用,白者補虛用。
性溫,能補營氣者:當歸,頭止血,身養血,尾破血。
性溫味辛,能利氣潤燥者:杏仁,水浸,去皮尖。桃仁,去皮尖。薤白,去青。麻仁,取淨。
性溫,能破結利氣者:茯苓,去皮,白補,赤瀉。
性平,能安中利水道者:柴胡、黃芩、知母、升麻、萎蕤,俱洗淨,生用。
性寒,能治諸熱在裡者:黃連、黃柏、白頭翁、秦皮、茵陳,俱洗淨,生用。生地黃,洗淨,生搗汁用。梔子,去殼。豬膽,取汁。栝蔞根,生用。石膏,研碎,生用。麥門冬,去心。
性寒,能治諸熱在上者:葶藶,研爛。桔梗,生用。栝蔞實,搗碎,生用。天門冬,去心。
性寒,能治諸熱在下者:連軺,洗,生用。蜀漆,即常山。梓白皮,去皮,生用。商陸,生用。赤小豆,生用。
性寒,能泄水氣者:海藻,洗,生用。澤瀉,生用。文蛤,生用。
性寒,能下泄熱氣者:大黃,有炮,有生。芒蛸,去泥土。
性烈,能下泄水氣者:芫花,洗淨,水煮乾用。大戟,水煮,再去心木。甘遂,面里煨。巴豆,去殼皮心,研。
性烈,能破血者:水蛭,洗,炙。虻蟲,洗。
性澀,能止固津液者:牡蠣,煅成粉。龍骨。石脂,生用。
性重,能下鎮墜者:代赭石,煅。鈆丹,煅。禹餘糧,煅。
性寒味苦,能宣吐者:瓜蒂。淡豆豉,江西出者佳。
性酸,能收斂者:烏梅,去核。五味子,生用。苦酒。
性平,能下肺氣者:貝母,去心。
附用藥加減法
有汗,不得服麻黃湯。無汗,不得服桂枝湯。無汗喜渴,不得用白虎湯。陽明自汗引飲,不得用五苓散。太陽自汗數尿,勿妄投桂枝渴。諸脈浮者,不得用大黃並下法。諸脈沉者,不得用發汗法。諸陽脈,不得用薑、附。燥渴者,除半夏加栝蔞根。腹痛者,減黃芩加芍藥。動氣者,去朮加桂。小便不利者,加茯苓。小便數者,去桂、茯苓,加芍藥。中滿者,去甘味。下利者,勿發汗。病人舊微溏者,勿用梔子豉湯。嘔家,勿用建中湯。傷寒諸下法,不得用丸子。服下泄藥後,不得用補藥。傷寒病已愈後,雖四肢虛弱無力,不得用補藥。
論分兩
傷寒方中,乃古分兩,與令不同,詳載之。
㕮咀:㕮咀者,即令之判如麻豆大也。散:散者,即今之為末也。銖:曰銖,二十四銖四一兩。兩:曰兩,古之三兩為今之一兩。分:曰一分者,即今之二錢半也。升:曰水一升,即今之一茶盞也,如半夏、五味子一升,即今之一兩,古之三兩。個:曰杏仁七十個,乃今之七錢半。匕:曰一匕者,用小錢挑一字上為法。
寒科一證,傳變極速,醫者不易輕投藥餌。長沙著說立方,後世皆奉以為師。但古人之文,句約而理賅,讀之者猝難暢曉。故啟元子、成無己諸名腎,出而釋之,猶經傳之有註疏矣。迨後註釋家日多,此中原有補前人未備之義,實可讚歎。得未曾有,而誑世欺人者,復亦不少。今許建安不釋長沙之文,而議長沙之方。書中設問答,以啟發後學。明晰條達,雖草莽醫人,亦能悉解。但其分兩稍異他本,雖採《千金方》之說,然臨期酌用為宜,毋得拘泥。至方中藥性稍備,以便翻閱耳。惜無刊本,故付之梓人。以為杵叔微之子,誤也。
乾隆五十九年六月古吳程永培跋於六醴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