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瑣探
- 作者
- 片倉元周
- 底本
- 出自《皇漢醫學叢書》第十三冊,1936年上海世界書局刊行(國家圖書館掃描本)
自序
夫春去秋來。歷萬古常新者。天地之景象也。澄心凝思。眇眾慮著書者。學志之胸懷也。是故雖萬歲後。著書之事無盡者。與春秋花月之年年新者奚異焉。余壯歲聚所發明經驗之理法。已成數卷。題為青囊瑣探。將厄黎棗而未果矣。後觸事廣之。累月積年。筆新得者。竟獲為十餘卷。因釐為五集。以類命名。其如傷寒啟微。產科發蒙。已刻而問於世。今如此集。則錄耳聞目睹偶有觸發者。詹詹小言。蓋是媵說脞記之類。或恐來人之嗤笑。然其間存人情之所不能免。及理法之有灼驗者。此亦所以學者之胸懷。與天地之景象俱同。而日新無盡也。
享和改元白雞春二月十三日鶴陵片倉元周撰並書
序
余每閱書。遇錯訛。則必正焉。否則意不苟安。此我一痼疾耳。片倉深甫。曏者著產科發蒙。讀其稿本。一系產育啞科。時有校陶陰。頃日召見之。攜來青囊瑣探。請余校並序。余素不讀醫書。妄應其需非心所安矣。嘗試閱之。雖稱瑣記而頗該博。隨見聞錄之。而無詮次。其徵文獻者。數十家。證引該博。憤悱啟發。往往適余意者多矣。加之深甫受業於太醫令多紀氏之門也。余於多紀氏累世通家。則豈可執不知醫事不為之序乎。多紀法眼且叮嚀曰。古今之醫典。為之序者。奚翅刀圭之人。余謂。炎黃岐伊而下。如張長沙王外臺。未聞方技世家。況獨為之序乎。何以固辭為。而中特一二有可論者。始舍而不肯言。以俟後之認者耳。此為序。聊應其需。
享和弟二杏月下浣播磨白鷺城太守忠道譔並書
上卷
碑醫
余自少小好醫方。每見長者。必問其道。有一宿老。曰。吾子能奮勉勿為碑醫。余俯思久之不得其解。乃叩碑醫義。曰。建橐以還百有餘年。四海寧謐。誠是學者成不朽業之秋也。而醫人之多。國初以來。未有若今日也。然率皆競馳勢利。雖至皓首無一葉書著述。死而遺者。僅墓上一片石而已。故我謂之碑醫矣。嗟宿老言。可謂使人發憤激也。
看書二途
余每觀世醫之讀書者。蓋有二途焉。好學問而深於治療者。先熟讀其論。然後及藥方。不好學問。而但聚奇方妙藥為治療者。不讀其論。而先閱藥方矣。吾惡其先藥方者。
特不執古方
自仁齋徂徠二先生唱復古學。醫家亦效顰。動稱復古。乃以素難為後人之偽作而排之。特講究仲景氏之書者數家。其功亦偉矣。然至其甚。則使子弟輩禁觸目於晉唐而還之醫籍。乃言傷寒論湯方足治萬病。奚用多之為。觀其識見。則雖愉快。至治眾病。則不能免牽強附會矣。蓋因其人立一家法。雖有奇病異疾。恥用後世之方。專執古方。而誤人命者。亦不為鮮。豈仁人之意也哉。夫天下事。有古人未明而後人詳之者。譬如日食。秦漢以前皆莫能先知。故春秋書日食三十有六。記異以警人君也。後世巧曆家推測殆盡。上下千百年。皆可坐致。豈古之皆是而後之皆非邪。而況在醫家。亦後世之論。勝古昔之說。古昔無有之病。後世偶起。而人論定於後而功於世者。不為少乎。故獨執古方者。我未敢信也。
貴著書
神祖奠鼎之後。昇平日久。名於醫者。不乏矣。京師有奈古屋丹。水後藤艮山香川秀庵。吉益東洞等諸傑。而各倡一家學。其名震海內。雖互有得失。亦可謂勤矣。而東都醫者。起家世祿者。不暇枚舉。然學術兼備。立一家言著書以垂後世者。寥寥乎何也。蓋東都則上而大君在焉。次而諸侯在焉。是以醫氏偶治權家病取效。則名聲聞於諸侯間。或為官醫。或為列國醫官。遂擅權怙勢。泰然安其祿。是以諸醫家每豔羨之。率皆青雲志汲汲。而不朽業疏疏焉。夫世祿則至子孫或有失。著書則千歲不朽。學醫者於斯二者間。不可不深察也。
真醫
醫不讀書。則不能治疾。不治疾。則不能解書。能兼斯二者。然後始可謂真醫者也。若夫謂雖不讀書能治人疾者。不敢謂然也。
弟子問
弟子輩問曰。何如可得醫學成也。予曰。汝等有色欲情邪。皆莞爾笑不答。予曰。汝等欲珍膳美味歟。皆曰然。夫男子及長也。見佳治窈窕之美。則心魂飛揚。為宋華父督見孔父妻於路之態。又東鄰處女挑之。或遊里娼妓似有情。則戀戀之心。往來於胸中。雖寢食間不能忘焉。此少年之常情也。若溺之者。至於學不成而遂亡身失家矣。子夏曰。賢賢易色。豈非戒之乎。又於珍膳美味。亦人情所自嗜。是以丹溪特作飲食箴。故取好斯二者之心。以用之醫學。則曷得不成名於一世哉。其用心如此。而生涯不能成者。守汝至愚。而安其分而已。
扁倉仲景
余讀史記扁倉傳。二公之指死生。如懸鏡睹之。實可謂神於醫者。然其法其方皆不傳。則雖稱神無一益於後學。雖然見採於良史。名冠於方技中。若夫微太史其名必湮沒矣。夫仲景纂集古之湯液論。以著傷寒論。傳之萬世。百代之下。賴是免夭橫者。無有涯極。雖然范曄不收於史。其傳皆出於後人。嗚呼為良史所採。而名冠於方技者。與不見收於史。而其書功於萬世者。其德澤之優劣何如乎。
諸侯病難治有十三
諸侯之病。難為治療者。有十又三焉。漢郭玉對和帝曰。貴者處尊高以臨醫。醫懷怖懼以承之。其為療有四難焉。自用意而不任醫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不強不能使藥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也。予續之曰。醫既到。則於客次移時。延患者室中甚遲。是以有識者。惡其簡慢一也。醫診脈訖則速自房內出。是以不能詳音聲氣息動靜二也。侍醫數輩應對問治劑。不愜其意。則竊拒之三也。畏峻藥而好補劑。是以雖有實候。不能施巴豆硝黃之類四也。不自言其所苦之證候。而使侍臣言之。是以動輒不能悉其患狀五也。內醫之得寵者。慮他人若奏效則我寵之或衰。乃嫉有識者。而竊掣其肘六也。病稍重則保護慎重之弊。延醫甚多。或日至十餘人。其看脈按腹握手足無有間斷。不知過保惜而反患者致疲勞七也。又方夫人有疾。按察腹部。則必隔繒一層而視之。是以不能詳皮膚之潤澤枯燥八也。又至其甚。則不露全軀。自簾內出手令視脈。是以不能詳眼中面色舌候九也。凡此類可謂不解事之甚也。夫召醫者。為蠲疾苦也。假令高貴人苟臥病中。則宜尊重醫。若夫以無爵位輕視。而自不言所苦。或夫人以男女有禮。不令觸手於腹部等事。非託病之本意。醫亦對貴人勿恐懼。恐懼則智不能振。智不能振。則往往鮮有奇中。又診富人勿有諛心。有諛心則心暗。而失醫之本旨矣。
解毒奇方
高濂靈秘丹藥箋。載解中諸物毒方。用白礬一錢。細茶一錢。井花水調服。以吐出為妙。余近讀王椷秋燈叢話。曰。萊郡劉某遇僧授海上方多效。其解砒毒尤為神驗。戚某屢求不與。銜之。乃置酒延劉。食畢扃其戶謂曰。爾已中砒毒矣。速語我方。為爾療。劉不信。頃覺腹中潰動。乃曰。何惡作劇如是。可疾取白礬三錢來。戚如言取至。調水飲之立解。因惡其吝也。榜其方於通衢。元周按嚴氏濟生方治中諸蠱毒。用晉礬建茶。瑞竹堂方。療蛇蠱諸毒。用白礬甘草。則礬石之解中毒。冠於諸藥者。可以知矣。頃讀陳明善洗冤錄。曰。泉州一僧能治金蠶蠱毒。如中毒者。先以白礬末令嘗不澀。覺味甘。次食黑豆不醒乃中毒也。即濃煎石榴皮根飲之下。即吐出蟲皆活。無不愈者。
槐花解河豚毒
治中河豚毒者。鯗魚銼水煎服。或將白礬末。冷水調服。或飲穢物之類。人所皆知也。昨閱輟耕錄曰。凡食河豚者。一日內不可服湯藥。恐有荊芥。蓋此物大相反。亦惡烏頭附子之屬。世傳中其毒者。亟飲穢物乃解。否則必亡。又聞不必用此。以龍腦浸水。或寶丹。或橄欖。皆可解。後得一方。用槐花微炒與干燕支各等分。同搗粉水調灌。大妙。余雖未試。記以具遺忘。
細心膽大
醫之臨疾病處湯方。非細心而膽大。則不能治危險證也。
人參生薑
凡物價貴則人重之。價賤則輕之。世人當有病用人參。則秤之而正其毫釐者甚嚴也。而至用生薑幾片。則委奴婢手。不敢顧焉。假令其用一片。姜有干潤。切有厚薄。而輕重每不等也。嘗閱奇效醫述。曰。生薑三片為引。約重二錢云云。然則一片重六分六釐余也。若夫使生薑價如人參甚貴。則世人必可正其權衡矣。噫臨病立湯方。猶向師立陣法。雖生薑有時為將。雖人參有時為卒。豈可以價賤常多輕視之乎。世醫亦恬然以此任病家。可以發一笑也。
上總州舌疳藥
余童年在藍溪先生塾中時。竊思吾長而為人治疾。小恙則嵌甲。鵝眼。黑痣。雞眼子等。大患則傷寒。腳氣。痢疾之類。莫論而已。其他至於癩疾。癲癇。鼓脹。偏枯。勞瘵。肺癰。舌疳。乳癌等之古今所難治者。亦欲得奇方妙藥以盡治之。是以求諸百家醫籍。或問諸友朋。後遊城攝探名家秘方。試之今且二十餘年。經驗不可枚舉也。然至於鼓脹。偏枯。勞瘵。肺癰。乳癌。舌疳。(邦俗呼曰舌疽。)則取效僅僅無幾。常以此為憾焉。嗚呼此數證素系廢疾者歟。曩橋本四郎左者抱病與吉田道見俱自上總州九十九里來。就余求治。渠云。鄰村有一老醫妙起舌疳。然秘惜其方不敢傳人。余頃請賴二子以重利傳其方。未落我手中。(近吉田道見得此方來傳之。因錄後卷宜以參看。)
不見前醫發劑
凡有病之家。延醫服藥數日。猶未見效。則信疑相半。遂又召他醫。出前醫之發劑以問可否。予每臨如此。則不見其劑。夫人心不同如其面。有誰與我意符合者乎。若見其藥我以為不可也。豈可默止乎。若吞之而為可。則失信於患者也。且以彼之所是。我非之則恐為妒婦之口。此余所以不見前醫之發劑也。若病家篤信余懇請治無二心。則披見前醫之措劑。識得其攻補奈何。然後與藥矣。籲以辯口炫術之醫。自我乞覽前劑。漫謗其欠當。以欲奪人功。假令其術不拙。殆可謂小人也。
野葛救飢人
吉益為則發補虛論。唱萬病一毒說。而一概用攻擊之劑。以樹立門戶。積年痼疾。胃氣未衰者。用峻藥往往取奇效。於是一時遊其門者頗多矣。而其徒既學之。乃泊試之於眾病。亦不免野葛救飢人也。
茯苓飲壯元湯
外臺秘要茯苓飲。赤水玄珠壯原湯。天下醫無不口之者。而親讀其書者稀矣。雖知傷寒論為法方之鼻祖。研究之者。十之一二耳。
口中糜爛藥
寬政辛亥三月晦。余夢中得口中糜爛百藥不能療之妙方。覺而援筆錄之。其方大黃。黃連。麵粉。各等分。
上三味入絹袋。熱湯浸。頻頻含漱即愈。姑記之以廣同學。
鵝眼風妙方
予曩歲遊京師。寓柳馬埒木地屋某所。此家以制蠶絲為業。予僑居之間。與其僮僕。評論兩都文物之盛。予則誇東都雄壯。彼則稱京師秀麗。日夜相爭其優劣不休焉。有一甲幹適患鵝眼風。試敷膏諸藥並不效。一日問予曰。貴客可治此乎否。予笑曰。東都醫者。此等小恙猶振稿也。嘗聞輦轂下名醫眾。而此是小疴。數醫不能治。若遇大患措方如此。則恐至病邪沉淪而不救爾。如予者在東都。醫中之尤拙手。雖然當限七日愈此疾也。彼乞藥。予欲令信。先以旅中所攜平胃散一匙。隱其名與之。相囑曰。須少水和勻擦患處。即以青杉葉一握。置炭火上。乘黑煙升騰之時熏之。日三回。乃如法行之。五日而全瘳。予歸東都後。歷十載而彼致書以乞治鵝眼之散藥。嗟未知一品青杉葉熏鵝眼有奇效。乃以為奏效者。全在敷藥之力。是以不厭山海千有餘里之遠。致懇書以索蛇足物。予曩欲示奇而偶兼用平胃散者耳。今及得書簡。竊悔向日之權譎。因解其事傳其方。紀之為後來不可欺人之龜鑑云。
參附硝黃
病既至危殆。則世醫皆頻投參附之劑。以為極精力盡人事無逾於此者矣。而其斃也。病家亦無有遺憾焉。以余觀之殊不然。夫人之死也。有由邪實者。有本正虛者。正虛之用參附也。固其所也。如夫邪實者。則死期雖已迫。不可不與硝黃之類。而建摧陷廓清之功也。豈致皆資於參附哉。
卒中風妙藥
中風卒倒昏不知人者。取活鶩血灌口中即蘇。極妙。頃閱紫芝園漫筆。亦載此事。余繹其所自。實出於聖濟總錄。
麻沸湯
錢天來傷寒溯源集云。麻沸湯者。言湯沸時泛沫之多其亂如麻也。全生集作麻黃沸湯謬甚。元周按。陸羽茶經。形容沸湯而為蟹眼。又千金方曰蟹目沸。及蟻鼻沸者並同。
褥瘡方
或云。治褥瘡。取小粉糊經三四年者貼患處極妙。余眎人之用之頗驗矣。糊陳久者。褙裱匹皆貯之。。又褥瘡方。鹿角霜。黃柏。南星。栝蔞根。各等分為末。水和調傅患處。
病人死候
凡病人肌肉柴瘠者。手腕後肉脫而形匾。醫握其中央時。指頭將相合者。不問何證為死候也。雖飲食如故。此遊魂之假息耳。勞瘵之病。累月後必見此候。唯傷寒。痢疾。腳氣後。有此候者。往往愈。
數脈惡候
人感外邪而脈見浮數者。此其常候。用解表之劑發汗則其脈和矣。其他一切疾病。浮數。弦數。沉數。細數。並皆惡候也。竟成不治之證。又病人常呼吸短促者。不論何證。罕得生者。二者不可不詳察也。
皮膚之寬緊
久病之人。雖羸瘦甚。其皮膚寬而有皺者盡有得生者。若皮緊而無皺者必致不起。是余之所屢驗也。
無名腫毒妙方
王士禎居易錄云。前寧都令李聘說。麥粉不拘多少。用陳醋熬膏貼無名腫毒。神效。同志者。宜制以試之。
陶器醫
東都本街傳馬街者。巨賈所居也。近坊醫家有賴此兩街而為生活者數人焉。每朝醫者往其商家。診僮僕之病者。回家調劑。乃連灶煎煮數人藥。入陶器以小箋記患者姓名。糊黏其上。乃肩奴以致名家。必不勞病家臧獲也。雖無患者之時。醫日往問寒暄。猶仕主家。世俗呼之曰陶器醫。都下雖廣大。未聞他處有此風也。蓋此媚醫之所創。遂為習耳。說此於他邦人未為信焉。
片倉家言
取法方於湯液之遺文。以為施術規度。選神藥於後賢之書籍。以為應變治具。
藥為病役
醫之治疾病。與湯方病服則多奏效矣。若患者惡聞藥氣。或病遷轉。而至於湯方為病所役。則多不能取效也。
闢蚊蟲
予頃閱體仁彙編。載闢蚊蟲一方。雖未試之。若能有驗。則當夏夜讀書之時。可省侍童之勞也。其方。六月蠶沙。夜明沙。浮萍。更加苦楝花。每到黃昏燒一炷。蚊蟲飛過別人家。又王璆百一方。載驅蚊蚋闢蝨方。蒼朮一斤。木鱉子雄黃各二兩半。
上為細末。蜜丸如彈子大。床下燒一丸。或於蚊合時。當門燒之。熏落如面淨盡。
金箔
本邦金箔。方二寸八分。厚如美濃紙也。方書有謂金箔幾許片者。豈與此邦金箔。其闊狹厚薄相同否。予疑之久之。曩得一古書。蓋大永中竹田昭慶以所問其師筆錄者也。(予姑名曰大永醫話)其書曰。中華金箔形甚小。宜以四片對此邦一片。即師出中華金箔以示云云。又覽遠藤元理本草辨疑。中華金箔方一寸許。比此邦者甚厚。宜以二片敵一片云云。二說雖互異。以此推之。當不失其大要矣。
糯糍噎塞
不論大人稚子。有啖糯糍。偶噎而黏著喉間。咽咯不移。遂呼吸難通。躁擾煩悶。而致橫夭者。當是之時。雖有神丹奇湯。不能落腹中。坐視其斃。豈不悲乎。予頃獲一奇術。其法取牛膝一條尺許者。急入口中。向胃脘里推下一送。則忽得喉嚨開豁而安。如無牛膝則代牛蒡根。若並無則以摺扇取去母骨及紙。以子骨相重。切去尖。濕紙包裹以代之亦可。
肉脫死候
水泉既涸。雖有帆穡篙笮。無所用之。形肉既脫。雖有良藥奇方。奚能回生。
灸女室
續醫說。引癸辛雜誌云。劉漢卿郎中患牙槽風。久之頷穿膿血淋漓。醫皆不效。在維揚時。有丘經歷。妙於針術。與漢卿針委中及女膝穴。是夕膿血即止。旬日後頜骨蛻去。別生新者。完美如昔。又張師道亦患此證。復用此法針之亦愈。委中穴在腿䐐中。女膝穴在足後跟。考諸針經無此穴。惜哉後人未之知其神且驗也。元周嘗受治失心驚悸。癲狂氣逆等之秘灸於一老翁。灸足後跟赤白肉際。左右各五十壯。經驗頗多。即是女膝穴也。近田安藩松埜某患骨槽風。左頷穿一孔。膿血淋漓不絕已三年。餘數之日灸女室穴。一月而全瘳。因並錄於此。以示同志。(松埜致書以謝之附於後)
腎囊濕潤
有男子常腎囊濕潤不幹者。牡蠣。螺殼。五倍子。綠豆。以上四味為末敷之。無不愈者。
心膈痞塞
太永醫話云。心膈痞塞證。加人參。半夏。橘紅。必奏奇效。余按此即半夏瀉心湯之意也。似近代吉益東洞以人參治心下痞硬。為特得見。然三百年前既有此說。不足為奇。
枇杷葉祛痰
又曰。枇杷葉祛痰甚妙。此本草所未言及。余試之頗驗。
鼻衄妙藥
鼻衄如水淋漓不止。諸藥不效者。以萆麻子擂加百草霜少許。貼前頂穴即止。若不止者。針委中出血。無有不止者。
蘭草
蘭草。和名膚日跋葛末也。此品芳香之氣。開胃中菀陳。消食進飲食。除痰和氣。治小兒谷症及尋常滯食夾外感者最神效。又能止嘔吐治消渴。氣味辛平。亦有發散之功。而前輩用之者甚鮮矣。奇病論曰。數食肥甘。令人內熱中滿。其氣上溢。轉為消渴。以蘭除陳氣。李東垣據之治消渴生津飲用蘭葉。予嘗擴經旨。不惟治消渴。凡食肥甘胃中生鬱滯成病者皆用之。小兒好食肥甘生病者常多。予每每用之見奇效。又神農本經云。利水道。殺蠱毒。闢不祥。別錄曰。除胸中痰癖。予又本於此。用凡胎毒為患者。及發黃小便淋瀝。或因痰飲作諸症者。皆驗。夫內經所言。則治數食肥甘內熱氣上溢轉為消渴者。予之所言。則治食肥甘內熱氣未上溢而為諸症者。雖所言似異。其實則同焉。此藥太平之世。治雜病日用之品。故吾門常以此品代藿香見奇效每多。
甘草
甘草主治緩急和胃。協和諸藥。解百藥毒者。人所知也。然未知以此一品治他病。凡小兒啼哭逾時不止者。以二錢許。熱湯浸絞去滓與之即止。又初生芽兒。咽喉痰壅。聲不出者。頻與生甘草如前法。又傷寒經日不省人事。譫語煩躁。不得眠者。每服五六錢水煎。晝夜陸續與之。神效。此取本經所謂主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也。其他癲疾發而搐搦上竄。角弓反張者。及嘔吐不止。水藥入口即吐。用半夏。生薑。竹茹。伏龍肝之類。益劇者。用此有奇效。不可不知也。
小兒白禿瘡
治小兒白禿瘡。以石膏一味極研末。漿水和調塗患上即瘳。此法極妙。南土桑名玄清所屢經驗。
鴨跖草
鴨跖草(和名貲幽孤薩)氣味苦寒無毒。主治寒熱瘴瘧。小兒丹毒矣。此藥解熱毒之妙劑也。余嘗用傷寒溫疫。熱邪不解者。取效甚多。今人未知有斯奇效。須試傷寒啟微所載。新定方中用此者。而後始知其功效之神也
鄙人治久嗽
木工街典鋪某。患夜嗽累月不止。數醫不效。偶一鄙人。謂曰。醫家治久嗽。率皆泥理取效甚遲矣。吾有一奇方。君服之不出五日而必見效。商乃依其法。三日而全瘳。其方雞卵一枚去殼。入熱湯中。更入砂糖薑汁少許。攪勻服之。旦暮各一云。
失精有熱症
戴元禮曰。失精夢泄。有經絡熱而得者。若以虛冷用熱劑則精愈失。此證恍惚膈熱乃驗其證也。本事方清心丸最良。以此見赤濁。亦有因熱而得。亦可用此清心丸。方黃蘗一兩。為細末。用生腦子一錢同研勻。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濃煎麥門冬湯下。元周曰。夢遺屬熱證者。必恍惚膈熱。此古人所未論。可謂卓見也。
入浴昏倒
入浴昏倒者。邦俗謂之湯氣。此證市中混堂往往有焉。其輕者以水灌之即蘇。若行之尚無效。則醫亦窮於措劑。余壯歲於三因方上取方。用此屢得驗矣。陳無擇云。入浴暈倒。口眼喎斜。手足嚲曳。皆濕溫類也。苓朮湯主之。即五苓散加乾薑附子方。又與大全蠍附散亦效。方附子炮去皮臍。川烏炮去皮尖。麻黃去節。殭蠶炒南星防風各三錢。雄黃硃砂全蠍各錢半。白芷藁本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蔥茶調下。食後服。
治菸草毒
人有嗜菸草。暗中其毒。咳嗽頻發。頭目岑岑。或五心煩熱。或覺面如火氣升騰者。余曩歲遇此證。記得蔣示吉所論。乃用其方見奇效。因錄其論治以示同學。望色啟微曰。煙筒為煙煤所塞。用砂糖泡湯淋之其煤盡消。蓋治煙毒之藥。必加砂糖矣。北人曰。檳榔解煙毒亦驗。總之熱毒發狂用泥漿水和藥服。萬物歸於土而性解。用之亦可。。楚中一商性急而嗜煙。閱三日五心發熱。咳嗽大作。百藥不愈。予診之六脈俱洪。火症也。莫非煙毒乎。其人亦悟曰。吸菸則嗽愈甚。遂以麥冬。知母。山梔。花粉。黃芩。蘇子。甘草。蔞仁。枇杷葉。煎成去渣。入砂糖一兩和服。四劑而痊。
癰疽妙方
治癰疽將發者。與忍冬丸極妙。然不宜虛人。方以忍冬莖葉共灌酒焙乾細末。打米糊丸。梧子大。此方本出奇效良方痰飲門。而本邦古老醫所經驗也。
四目
本草綱目蕓薹子條。引陸氏積德堂方曰。蜈蚣傷螫。菜子油傾地上。擦地油摻之即好。勿令四眼人見。不知四眼人何義。或以為懷孕婦非也。綠竹堂簡便方曰。治肉骨魚骨梗喉。不要四眼見。即將箸來倒轉隨便鉗肉一塊急下即愈。又匯聚單方。治瘧疾。於五更時。取大蜘蛛一個。用絹或包頭捲了蜘蛛。縛於病人臂膊上。男左女右。大約二三日即止。若臂膊上起大泡一個。尤止得快。但只許一人知見。不許四眼見。昨偶讀醒世恆言。(明人所著小說)元來情色。都不由你。那女子在茶房裡。四目相視。各有情云云。觀以上諸說。則即知四眼者。兩人相視之謂。可以確證矣。
死生難決
醫之臨病也。先以決死生為之先務矣。予極力於茲數十年。所指多不爽。然偶有失之。則自切齒而憂吾才之短。又竊思雖古之名賢。或不得不失矣。何則張仲景曰。視死知生實為難。又宋初虞世以醫名天下。而視皇子鄧王癇疾曰。必可無虞。不三日而王薨。可見死生之難決者。名賢既如是。由是觀之。使古之扁倉華佗在今世。而親見其臨眾疾。恐當不百發百中焉。
池田痘疹書
余嘗著痘疹微義。未上木。寬政初門人佐藤中節。遊京師得痘疹唇舌口訣一本。此書系於黃檗出僧戴獨立。(號曼公)所著。而門人池田正直筆記。曾孫瑞仙所撰次也。余讀之診候精密。治法詳審。勝於余之撰遠矣。乃呼門弟子謂曰。自今以往。欲精乎痘疹治法。舍余而宜從池田氏學焉。及以余之草稿本悉燒之矣。
不貴美與雅
田藝衡留青日札曰。管晏之文。無鹽醜女也。雖醜而有益於國。莊列之文。西施美婦也。雖美而無裨於世。余亦曰。寓意草治驗。文雖雅無益於治。赤水玄珠醫按。文雖俗有裨於醫。夫文美而亦有益於國者。左氏之傳。文雅而亦有裨於醫者。仲景之書爾。
秘方宜廣傳
王損庵筆塵云。秘方廣傳則不效。此王氏偶得稀痘妙方。以當廣傳人令試之其驗甚少。遂為此言者爾。今之靳方者。動輒引王氏語。以為秘方不可傳人矣。夫痘者胚胎之始。陰血濁氣所固有者。生來之後。觸時氣而發出也。故其輕重元自有分爾。豈有預服藥而痘稀之理乎。王氏未悟此義。見稀痘一方不效。而概言其他者。不亦過乎。若以秘方人人隱惜不廣傳。雖有神驗妙方。經久則恐煙沒矣。夫芋梗治蜂螫。老胡瓜治火傷。香蕈解鰹魚毒之類。不暇枚舉。傳之千萬人。而千萬人皆效。噫王氏之一語。可謂殆非仁人之言也。
大鰻鱺
今人見鰻鱺魚之大者。則皆言海鰻鱺。殊不然也。阿州母川所產者甚大。而他州之所未有也。寬政甲寅四月。於慄山先生所。視鹽淹干藏者二頭。其一長四尺五寸。圍一尺二寸。其一長三尺余。身淡黑而腹白。背方肉鬣連尾者。不異於尋常鰻鱺形狀。唯頰後鬣甚厚而大。彷彿如耳。先生云。活時秤之。大者九斤余云。予曩有一僕。羽州秋田人也。言我鄉有款冬之大者。莖大一搦許。葉廣可充雨傘。嗟乎造化之生物。由殊方形狀迥異者如此。
陰癬奇方
世治癬方極多。余之所經驗。既載雜病試效。頃得治陰癬妙方於一爻人。記以廣傳。其方慈菇不拘多少。搗爛取汁。牡蠣細末和調敷患處。七八日而必效云。
麻疹預防
麻疹流行之際。以紫根二三錢。照常水煎服之則必避之。假令罹此疾必稀少。不害生命。真絕世之妙方也。安永丁酉歲。天下麻疫大行。甲州一士人三間某者。一家七八口。適服此藥。四鄰悉患麻疫。而此家獨不染。遂傳之親戚。皆盡驗云。因記以示同學。
鬼哭灸
狐貍之憑人。使人語言錯亂。恍惚失神。或識未到之處。或書未知之字。或其力倍常。治之之法。宜灸鬼哭穴。乃以道理責之必去矣。鬼哭灸法。以患人兩手大指相併縛定。用大艾炷於兩甲角甲後肉四處騎縫著火灸之。若一處不著火即無效。灸七壯。病者哀告我自去。神效。此秦承祖灸鬼法也。予往年治神田某妻忽患狐祟。即以此法奏奇效。
小山氏之母奇疾
紀州。新宮村。小吏小山氏之母。齡幾八十。自壯歲患腰痛。發作有時。他無所苦。丙午冬偶周身浮腫。因進藥餌。然以媼平素惡聞藥氣不敢服。子孫亦以其壽高也不強與之。任其自然矣。至丁未春。腫滿漸減。而覺腹中微痛。至五月初。徹胸膈痛益甚。飲食不下。數日已收後事以待斃。至七日晨。忽膻中疼痛。如齧如裂。連咳三四聲。吐異蟲一個。其形似牛蝨。淡灰色。長八分。廣七分。厚四分。頭面貼身。眼鼻不分。嘴尖無尾。足長三分許。褐赤色。節白。二足在口傍。六足在腹下。全身柔軟。如新制糯糍。背上及腹有八字樣。隨步動成扁成圓。學家駭異以視人。試灸背腹七壯不死。或灌殺蟲藥汁。或放溫湯中。亦復自若。經四日而始死矣。媼病全安。此同邑堀烏仙親視云。姑錄以廣異聞。
呼吸短促
凡人常行步。則呼吸短促。積日累月後發浮腫者必難治。若水腫病中。而發呼吸短促者。得治而愈者多。
前輩難信
先哲治妊婦之病。禁用腦。麝。丹皮。桃仁。紅花之類。余始守是戒。堅信而不妄施矣。曩余之所親善一武士妻。既六七產而又孕。其夫請墮胎藥。余不敢許。彼強請不止。遂乃教之曰。宜以麝香一錢分二服。乃如法服之而婦安然。後又與此藥於一婦人。亦復如故。而及期月並易產。子母亦無恙。未數年其兒俱發痘甚稀少。今皆壯健。籲書之難信。往往有如此之類。不可不詳察也。
不輕改字
明方有執著傷寒論條辨。恣改易原文次序。以為之註釋。於是後之醫家。凡注傷寒論者。無不效方氏顰而易章改字矣。夫於古書改字句。非有確然明證。則奚可輕改邪。世說載韓昶性頗闇劣。嘗為集校理。史傳有金根車。昶以為誤。悉改為銀。又王士禎居易錄載。文苑英華辨證十卷。宋嘉泰中。廬陵鄉貢進士彭叔夏撰云云。自序云。叔夏嘗聞太史益公之言。曰。校書之法。實事是正。多聞闕疑。叔夏年十二三時。手鈔太祖皇帝實錄。其間云。興衰治□之源。闕一字。意是治亂。後得善本。乃是治忽。三折肱為良醫。信知書不可以意輕改云云。噫近代之妄改竄傷寒論者。不無金銀治亂之類也。
樺
甲斐德本所著梅花無盡藏。往往有稱樺者。未詳為何物焉。或以為葛跋薩孤剌訥葛窊。或言苦楝子細末打米糊和勻。扁如棋子大。曝乾聽用。未知何是。疑之久之。近一病客自上總州來。語次及德本之事。曰。我邑有一老醫。識所謂樺。而為人治疾。每奏奇效。曩族侄患口瘡。眾工無效。延渠求治。乃發一小劑曰。此是二陳湯也。而加黑炒如炭者二三錢曰。此德本所秘樺是也。用此七日而全愈。予曰。以重物購其方何如。患者曰。渠秘惜不傳。仄聞東都有誹人木村小知者。獨授其方。夫木村者。予二十年前所邂逅。而齡已八旬余也。予即日訪木村於細柳街廬。乃叩樺事。曰。有之。因請傳其方。曰。今日當芭蕉翁百年忌日。(寬政十二年十月十二日)誹友數人在堂。紛擾亦甚。請重來則可傳也。次日子攜酒果侵晨往。則木村感予之好醫方之厚。便出一書傳之。其方黃連。黃芩。大黃。肉桂。各等分。
上四味細銼。黑炒者耳。夫樺雖諸說不一。觀寒症熱症俱用此品。則三黃之苦寒中。合肉桂辛熱。而黑炒者甚妙。此必德本所用之樺正是也。予不忍自秘。錄以公之。
癜風良藥
赤白癜風。本屬難治症矣。近讀大永醫話。得一奇方。附子皮。硫黃。礬石。鐵精。
上四味等分。極細末。先使患者浴去垢膩。而後貼藥於患處。乃火焙乾。復浴而貼藥。火焙如前法。日三四遍。數日而必愈。又門人齋藤生經驗癜風方。焰硝硫黃各等分。
上細末。酢調敷患處。神效。
萬病回生丹
予往年讀濟世碎金方。得萬病回生丹。每遭大人小兒危急症。與之取奇效不鮮矣。因錄於茲與眾俱之。其方明雄黃。(生)膽礬。滑石。(生)各二錢。
上為細末。大人五分。小兒三分。白湯調服。一時即吐頑痰。回生起死。轉手在人。不可草草。。主治善吐頑痰。專治中風不語。一時昏悶。不省人事。小兒急慢驚風。四肢抽掣欲死者。又治咽喉瘋緊閉。牙關不開。痰涎湧盛。咽喉拽鋸。瘧疾痰喘咳嗽。又治雞骨哽咽喉不得上下。神效。服之一字即吐頑痰。此藥有起死回生之功。原費銀十兩願刻之以公天下。養生君子。萬莫輕視寶之。神效與比。云泉家寶方。
狐臭妙方
腋臭謂之體氣。又稱胡臭。或作狐臭。而治之之方。俗間頗多矣。然至為根治。則人所實難也。頃覽體仁彙編。得一奇方。乃試之甚驗。只要使患者如法用藥無怠慢耳。此症人患者多。倉卒無藥及欲斷根源用此方。用自己小便洗一次。米泔洗二次。自然薑汁每日擦十餘次。一月之後。可以斷根。周常擦薑汁訖。敷後方最妙。治體氣方。枯礬松香各一錢。輕粉二分。蛤粉二錢。密陀僧五分。麝香半分。
上為末。每用少許擦之。又閱熊宗立山居簡要醫方便宜。載一方。乃舉於茲備應用。 黃白散。治狐臭。黃丹。白礬。膩粉。等分為末。臨睡時抹之。可使半月而愈。
粒甲丹
東都一商家。賣稱粒甲丹藥。主治萬病危篤者。又使病人不寐者能睡。是以一稱睡藥。其方人參六錢。虎膽。阿片。(磁器研經年者良)真珠。各二錢。麝香。龍腦。各一錢。烏蛇七分半。木香五分。
上八味細末。外以艾葉。黃連。黃芩。各二錢。濃煎汁。前藥和勻研千遍。漆器上陰乾。再為末。米糊作錠。聽用。其服之必睡者。以瞑眩於阿片毒也。嘗松下街浴室商。患咳嗽浮腫。偶親戚進此丹。乃以一錠一日服盡。昏睡半日夜。及其稍醒。發熱大渴。煩躁悶亂。晝夜不寧。三日而斃。夫物之有能者。必有害。烏附巴黃之能生人。亦能殺人。人皆知之。至於阿片之毒人。則知之者鮮焉。予近閱大永醫話。曰。凡中阿片毒者必昏。宜急用砂糖泡湯頗服。不可不知也。
痘瘡序熱發搐
小兒痘瘡序熱。搐搦上竄。不省人事者。誤認為驚風而灸藥兼施。則此雖誤治。不害於發痘。若以驚風為痘瘡而與藥。則變症蜂起矣。痘瘡候。必面色緣緣赤。自汗出而眼中含淚是也。不可不詳察也。
眼珠出入
人有九竅。而口眼及前陰後陰則能開合焉。鼻則能動搖。而不能以開合焉。耳則開合動搖俱不能焉。是為之人之常也。至若夫諸獸之搖耳。象之役鼻。蟹之臥起眼珠。則是人之所不能也。而在夫畜類。亦能彼而不能此者。則其所受之性。各異殊也矣。甲州有一漢。年二十五。其眼珠出入者。猶龜鱉能出入其頭然矣。寬政壬子歲。都下狡獪兒。誘彼以歸。遂開場於城東堺街戲場傍。乃植招牌延觀者。觀者蜂屯。余亦往觀之。彼不論眼左右。自以指按眶。則卒然只珠突出一寸許。乃取一小俑。置於眼珠上。以能舞之。次冒鬼頭假髻於頭頂。復駢出雙珠。乃為魑魅罔兩而奮起跳躍。須臾不觸手。而複眼珠於本位矣。夫人微塵入眼內。尚且痛不可忍。而況載物於眼珠上以舞之乎。昔阮籍能為青白眼。而人以為奇焉。今使眼珠出入如意者。人之所不能為。而彼能為之。則是亦稟異氣而然者歟。非邪。是豈不奇中之最奇者乎。嘗覽篁南江名醫類案。一人眼珠垂下至鼻。大便血出。名肝脹。用羌活水煎服愈。此是以涉疾病。乃費財貨以望醫藥。今此一漢。以眼珠出入如意。乃博諸人之一笑。以日得數千錢。嗟乎疾病與稟異氣之間。亦豈非大懸隔者哉。
取瘤妙法
瘤有痰瘤有氣瘤。而痰瘤搖之則根與肌肉相離。肉瘤則反之。故痰瘤可取。而肉瘤難取焉。取痰瘤之法。不拘其大小。先以三稜針。刺瘤頭一分許。乃以礬石瓜子大。入針痏。另法礬石末打米糊和調。貼瘤周圍。以紙蓋之。須臾以手搖瘤則當針痏白汁出。乃以濕紙拭去所貼礬石。再以礬石一二錢。入盞內水解開如稀糊。以雞翎塗之瘤上數十遍。半日許而脫去如神。
下卷
痘瘡倒靨及痘後內障奇方
痘瘡有順逆險三候。其順症者。不藥而愈。陰症者醫治而可免死。至逆候則雖專門神手。不過徒指其死期之日。而束手待斃。悲夫。予頃閱齊東野語。載用狗蠅治倒靨方。是痘家書中。所未嘗見者。曰。小兒瘡痘固是危事。然要不可擾之。嘗見趙賓暘曰。或多以酒面等物發之。非也。或以消毒飲升麻湯解之。亦非也。大要在固臟氣之外。任其自然耳。惟本事方捻金散最佳。又陳南劍剛翁云。痘瘡切不可多服升麻湯。只須以四君子湯。加黃耆一味為穩耳。二說皆有理。然或有變證。則不得不資於藥。癸酉歲。兒女皆發痘瘡。同僚格蒼陳坡老儒也。因言向冬教三山曰。其孫方三歲。發熱七日。瘡出而倒靨色黑。唇口冰冷危證也。遍試諸藥皆不效。因乞靈於城隍廟。以卜生死。道經一士門。士異其侵晨倉皇。因遮扣之。遂告以故。士曰。恰有藥可起此疾。甚奇。因為經營少許俾服之。移時即紅潤如常。後求其方。甚秘惜之。及歸方以見贐。其法用狗蠅七枚(狗身上能飛者)擂碎和醅酒少許調服。蠅夏月極多易得。冬日則藏於狗耳中。不可不知也。既而次女瘡後。餘毒上攻。遂成內障。目不辨人極可憂。遍試諸藥。半月不驗。後得老醫一方。用蛇蛻一具淨洗焙燥。又天花粉等分。細末之以羊子肝破開入藥在內。麻皮縛定。用泔水熟煮切食之。凡旬余而愈。其後程甥亦用此取效。真奇劑也。
捻金散(本事方) 治小兒麻豆瘡。欲出渾身壯熱。情緒不樂。不思飲食。服此可內消。仍令瘡無瘢痕。
紫草茸 升麻 糯米(各半兩) 炙甘草(一分)
上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並滓再作一服。此療瘡疹奇方。
升麻湯 四君子湯(並見諸方書不錄於茲)
治疣神方
疣雖是小恙。至其蔓延。則雖容顏如毛嬙西施。亦有其䫏醜(言極醜)似無鹽女子焉。是以錄經驗數方。使閤中患之者得歡心矣。治疣神方。屢試驗。蛇蛻不以多少。滾湯浸頻浣患處。即瘳。。又方。治疣蔓延者。以活蛞蝓一個。轉擦疣母上。著黏訖乃放棄。則其疣自脫。其他子疣尋愈。。又方。薏苡仁二錢。甘草一錢。以水一盞半。煎取一盞溫服。四五日而疣如拂。(一方無甘草用大腹皮亦妙)。又方。將茯苓三錢。水煎溫服。數日而自痊。
凍瘡妙方
凍瘡大人患之者甚鮮。而在幼者最多。此疾遇冬天。則發於手足與耳朵。後世謂之寒瘍。或名凍風。又發跟曰凍跟。發耳曰凍耳。其初起赤斑。漸而微腫。得溫則瘙癢殊甚。若失治久不痊。則變紫黑色。而遂潰爛發膿。重者穿肌肉。方其瘳為瘢痕如湯火傷瘡。甚者耳朵墮落矣。前哲治法。有碧玉膏獨勝膏等。予家傳一奇方。方未破時與之。百發百中。應效如神。方名掃凍煮散。土茯苓(二錢) 乾薑(一錢)
上二味細銼盛絹袋。嚴醋蘸。上火乘熱熨患處。日三四次。輕者二三日。重者七八日。不潰爛而全愈。
取雞眼子妙術
雞眼子生手足心。是亦微恙。雖然妨乎把握。害乎步履焉。世俗治之。率皆灸患處。或又以針穿之。乃傅銅綠丹礬之類。然是皆足取一時快。而根治則難矣。余嘗得一奇祝。累試累效。其法以粳米一粒無瑕者。安眼子上。以小刀或針。向米上空書十字凡三遍。書訖急以刀鋒刺席。然後可放粳米於瀆水中。至米化為水。而眼子自失去。此又不可以理測者也。近覽乾坤生意。載雞眼藥三方。因抄出而舉於下方。
雞眼藥 水銀 乳香 沒藥(各等分) 麝香(少許)
先用刀修去雞眼。將血見愁搗爛成膏。入前藥末少許同敷於患處。絹帛縛定。
又方 用血見愁敷之亦妙。(血見愁即地錦)
知足齋德本十九方引
湖南稻葉克(子念)者。初遊浪華受業于吉益東洞門人某。喜萬病一毒說。好用峻藥。資性魯直。不見容世。或在都下。或在山野。亦數破產。遊歷四方而為業矣。寬政壬子歲。自相州鎌倉移往甲州郡內。客於桂林寺。此年五月與里人俱登富士。既至山麓。則土人見克之佩刀曰。凡登此山者。皆解刀留此。請須托我輩。克作色曰。我舊武人子。何敢解刀邪。遂登山顛極眺望。稍下而憩。沽酒取微熏。興趣勃然。至第六合。(四十里為一升十折為一合)與同遊俱取先導所齎之大草鞋著之。將自沙拂下回馬。而此阪繩路一條。直下十有餘里。當其下則細沙亂石。隨步而崩。後人之足。在前人之肩。魚串而下。故欲止不能。一瞬之間。忽到山麓。而克獨中途失道。陷大澤中。才出四顧。則不見人家。惟澗水琮琤。若鳴珮環。青樹翠蔓。廕庇蓊薈。克無奈何獨躊躇於溪邊。意祈岳神。尋樵路則日漸落西山。憂懼之間。適遙見一農夫之過。克喜大聲呼之。語以前事。且問回馬道。則曰距此三十餘里。山路嶮峭。岨阨羊腸。榛莽蔚塞。奚得往焉。顧因客佩刀以犯山禁。蓋神靈之咎至此極耳。請宜謝罪也。克乃浴澗水。仰岳拜謝數回。農夫憐之。延造其里之黑川邑。令宿一小寺。寺僧頗知醫。相見互喜。遂出一書示克曰。此書近邑民家累世所傳。即知足齋德本所述也。克即讀之。則書中所載僅一十九方。取之左右。主治百病。其方簡而不繁。峻藥居十之七。與世所傳之梅花無盡藏。大懸隔。而與其所崇之萬病一毒說幾相似。克大喜不知手舞足蹈。乃謄寫以歸。比諸金科玉條矣。後遊駿遠之際少試之。復來東都。以此書為誇具。非得方金十星。則不敢許傳人。予好方技之癖。素到膏肓。偶聞之雖有意看其書。無緣言面。既而歷歲余矣。近一門人於江戶橋路傍一書肆。以青錢二十四文購得一小冊子以致予。予覽之。則嘗所傳聞德本之書。首有稻葉克序。以國字書前頃所述之事。而歲月姓名下有款識。則蓋系克之所自筆。卷尾有東洲左潤跋。惟恨此書文理不接。顛倒錯置。亦復不少。因改竄潤色其大半。使人始可讀之。後會左潤言得此書之由。則曰。曩克於日本橋大路往來。偶為攫客所奪夾帒時。並失其書云。夫德本有名醫之稱。人口之所膾炙矣。而真書之不顯於世者。幾二百年。克苦身體忍飢渴。偶然得此書。以為奇事矣。而今予在都下。不勞體膚。不識其人。而自歸我插架者。此不亦奇緣乎。蓋予生平有意於壽蒼生。每得奇方妙藥。不獨自秘。輒著書以與眾俱焉。是以天示我此書者歟。予之於克雖未有一面之識。未知其為人何如。又曷可秘邪。因附載於此。顯德本之幽光。以傳不朽。克覽之豈得以予為非哉。
近甲州門人高木甫齋來。予欲使彼歸鄉之次。造黑川邑索此書之原本以訂正。乃高木生跋陟嶮岨。遍歷峽中。無所謂黑川邑者矣。因至桂林寺詢之寺僧。曰。德本十九方。往年自山梨郡元明傳。而為克所奪去云。然則克欲使人信。而奇其事者歟。
【表證】
發熱惡風 上衝自汗 項強頭痛 寒熱往來 喘急無汗 惡寒身疼 咳嗽咽痛 乾嘔拘急
凡脈浮者表症也。皆自風寒起。當發汗。。病人發熱上衝。頭痛惡寒汗出者。或胸以上似有汗者。或腹拘痛者。或下利者。或如瘧狀。發熱嘔者。發陳湯主之。
發陳湯
茯苓 半夏(各四分) 柴胡 桂枝 芍藥 黃芩 生薑(各三分) 蒼朮 甘草(各二分)
上九味。以水二合煮取一合。去滓溫服。。若咽喉腫痛咳嗽者。兼用青龍散。
青龍散 治咽腫疼痛咳嗽者。或痰喘咳嗽無汗者。或胸跳目眩者。或咳逆吐食者。或咽痛甚吐痰血者。
茯苓(四錢) 大黃 五味子 青礞石(各三錢) 甘遂 甘草(各二錢)
上六味為細末。每服八分。白湯送下。或作丸用之亦可。
寒熱往來。振振無汗。頭項強痛。背脊拘急。或呼吸促迫。身體骨節疼痛者。或咽喉喘鳴咳者。並與榮陽湯主之。
治瘡家骨節疼痛。或寒慄者。此方與救疝飲和服。時時以瀉心丸下之。若風濕骨節疼痛者。亦宜以此方和救疝飲。若喘息胸滿。或咳喘久久不愈者。此湯及直行丸。永服斷根本。
榮陽湯
葛根 芍藥 麻黃 桂枝 杏仁 附子 甘草(各二分) 生薑(三分)
上八味。以水二合。煮取一合。去滓溫服。如惡寒身體骨節疼煩者。和救疝飲與之。如口舌乾燥者。兼用平陽丸。凡大便硬而煩者。兼用解毒丸。
救疝飲 治中風。風濕。痛風。風痹。疝氣。腰痛。腹痛等症。又半身不遂。口眼喎斜。或語言蹇澀者。和發陳湯服。若不大便者。兼用解毒丸。又寒疝腰痛。淅淅惡寒。或大便閉結。或瀉下。或腹滿痛按之反不痛者。或胸痹心痛者。或胸腹疼痛。惡寒戰慄者。及腹鳴寒痛。手足逆冷者。並此方主之。又淋疾久不差。腰痛者。和清濟子服。時時以玉丹下之。
茯苓 芍藥(各八分) 鬼縛(四分。甲州方言屋暱貲跋慄。此品華名未詳。蓋瑞香之類。) 白朮(六分) 附子(二分)
上五味。以水二合。煮取一合。溫服。
容平丸 口舌乾燥。渴欲飲水。胸腹疼痛者。此熱痛也。宜此方。若甚者。和解毒丸等分。
石膏(五錢) 瓜蔞根(三錢) 甘草 黃連(各二錢)
上四味。為末。打米糊丸。梧子大。
解毒丸 治胸痹心痛。或噦噎。腹滿按之痛。大便閉結。或下利臭穢。或面色如醉。言語錯亂者。若發狂者。此方順氣丸各一錢和服。後與瀉心丸。。如嘔家胸痞心煩者。和理中丸。。如吐下止而煩者。及熱在裡心中悸動。煩躁不能眠。或胸痛肩息苦煩。並容平丸和服。。如黃疸病。腹滿心悸。大便硬者。兼用瀉心丸。。如黃病無餘症者。磁石丸和服。。如積聚家。胸煩。心下痞硬。噯氣者。及大便硬。煩者。並瀉心丸兼服。。如飲食不下咽者。以生薑汁送下此丸。
大黃(三錢) 黃芩 黃連(各二錢) 山梔子(一錢)
上四味。為末。打米糊為丸。
【里證】
潮熱秘閉 黑胎譫語 發熱無寒 胸腹滿痛 下利臭穢 大渴煩躁 自汗惡熱
凡脈沉數者。是里症也。若身厥冷欲除衣者。熱入骨髓也。病在裡者。無寒時熱。或腹滿按之痛。或大便秘結。或下利臭穢。或面色如醉。譫語發狂。或舌胎黃黑者。是。宜順氣丸解毒丸和服。後當以瀉心丸。稍稍下除熱。
順氣丸
大黃 芒硝(各等分)
上二味。為末。打米糊丸。
瀉心丸 治結毒骨節疼痛者。熱在裡腹痛者。諸毒停滯胃中。胸下苦悶者。(魚毒菌毒之類)天行痢疾。用此方。腹痛止者。宜用禹餘糧丸。。凡諸病用對症藥後。少用此方。取快利。。發狂者。隨症與藥。後互用此方。及玉丹而可。。又治痘瘡麻疹熱毒甚者。。又朝食暮吐者。用此方。若結實不去。宜與玉丹。。又赤白惡毒痢。藏府撮痛者。先用順氣丸。時時以此方下之。。結毒筋骨痛者。本方最妙。
大黃(四錢) 白礬(二錢) 輕粉 鼠酒(各五分即巴豆)
上四味。為末。打米糊為丸。
如熱在胸腹。舌燥好飲水者。容平丸解毒丸兼用。。邪氣在半表半裡者。必寒熱往來。發陳湯順氣丸兼用。。凡里症汗多者。容平丸順氣丸。
【痰證】【喘鳴咳嗽】【懸飲掣痛】【頭眩咳逆】
大熱惡寒。吐痰咳嗽者。宜榮陽湯。。無汗發熱。咳嗽吐痰。或心中悸。目眩者。宜青龍散。。或面目浮腫。或痰飲盛者。將青龍散。兼服直行丸。。如咽喉如鋸聲。每咳自胸背引小腹痛。或手足攣痛者。直行丸主之。。如咳逆吐食。或咽痛甚。吐痰與血者。宜青龍散。。如喘而迫胸膈。或咳嗽久不愈者。以榮陽湯。兼服直行丸。久服以斷病根。
直行丸 治痰喘咳嗽。頭眩嘔逆。懸飲掣痛。結胸胸高起。心腹疼痛。甚者手不可近。水腫咳嗽等症。其他風濕。痛風。骨節疼痛。及痰飲變成諸症者。悉能治之。
大戟 大黃(各一錢) 牽牛子(五分) 芫花 甘遂(各五分)
上五味。為末。稀糊丸。每服二三十粒。
【心痛】【胸痹】【結胸】【腹痛】
心腹疼痛。舌乾欲飲水者。是熱痛也。宜容平丸。。胸硬高起。痛手不可近者。是結胸也。直行丸主之。。胸中寒有凝痰宿飲。而痛者。是胸痹也。理中散主之。。腹鳴寒痛。手足冷者。是伏寒也。救疝飲主之。。腹拘攣而痛者。是外邪也。發陳湯芍藥散和服。。熱在腹裡疼痛者。宜瀉心丸。。但腹中拘攣。滿痛者。宜與芍藥散。如好甘者。以甘草膠飴煎汁和服。尤妙。。如心腹疼痛。諸藥不效者。宜兼施直行丸。。心痛徹背。背痛徹心。冷汗出而脈結。氣息欲絕者。以甘草湯送下理中散尤妙也。
理中散 治溏泄腸鳴。胸下痞硬。小便不利者。若下利不止者。與禹餘糧丸。又治淋家腰腳冷。小便頻數。及尿蓐。。如小便利後。莖中痛者。兼用清濟子。。又癲癇症。世皆以為難治。是水毒變病也。以此方及疳蟲丸。久服則無不悉愈者。
茯苓(五錢) 人參 蒼朮(各三錢) 桂枝 乾薑 甘草(各二錢)
上六味。為散服。
芍藥散 腹中拘攣痛者。是外邪也。宜發陳湯。芍藥散和服。又天行痢。無餘證者。此方及順氣丸。
芍藥 香附子(各三錢) 厚朴 白朮 甘草(各二錢)
上五味。為散服。或水煎亦可也。
【食毒】【宿食】【吞酸】【酒毒】
飲食停滯而噯氣腐臭者。宜理中散。。大便硬者。與解毒丸。。停酒亦宜用解毒丸。。魚毒菌毒。停滯胃中。胸下苦悶者。宜以瀉心丸下之。。諸食毒在胸腹不消化。疼痛甚。悶亂欲死者。急與玉丹以取吐瀉為妙。
玉丹 治胸腹劇痛。躁擾悶亂。或角弓反張。欲卒死者。又卒倒不省人事者。及小兒驚風。其他瘡毒。淋疾。痔疾。脫肛。下血。癖積等。及諸般實病。當審其輕重淺深。每服一二分。漸加至一錢。取下惡物。
水銀 鼠酒(各五分) 大黃(三錢) 黑鉛 乾生薑(各二錢)
上五味。為末。打米糊丸。
【附方】
黑丹(原無方名元周定) 治水病身體洪腫。小便不利。百藥無效者。
水銀 黑鉛 鐵砂(各等分)
上三味。為末。打米糊為丸。(周按。即局方養正丹。以辰砂。換鐵砂者耳。)
【嘔吐反胃】
諸嘔吐之證。胸下痞硬。或小便不利。而吐逆者。宜與理中散。若嘔不止者。以生薑自然汁服之。。如發熱而嘔吐者。於發陳湯方內。加生薑一錢。。如飲食停滯心下而疼痛。或朝食夕吐者。宜以瀉心丸下之。後以理中散調和中焦。。凡嘔吐之證。心煩胸痞。大便硬者。解毒丸。理中散和服。。如結實者。與玉丹。
【噦噎】
噦者。宜服解毒丸。。如胃中虛寒噦者。以理中散。熱湯攪調服之。並皆將清濟子米糊和調。貼足心。或灸臍中亦可也。。如噎飲食不下咽者。以生薑汁。送下解毒丸。
清濟子(見水病)
【痢病泄瀉】
熱利腹痛。裡急後重。下赤白汙濁者。順氣丸。兼與瀉心丸。漸漸下之可也。。病輕者。宜解毒丸。。天行疫痢。初得發熱頭痛惡寒。下利澀滯者。發陳湯。順氣丸兼服。。如大便澀滯。肚腹拘攣。無餘症者。芍藥散。兼以順氣丸。。凡痢疾。宜先以瀉心丸瀉熱毒。腹痛澀滯止後。當以禹餘糧丸止之。。泄瀉溏泄者。胸下痞硬。腹中雷鳴者。並宜與理中散。如不止者。兼用禹餘糧丸。。痢疾下血不止者。禹餘糧丸最妙。
禹餘糧丸 治邪在臍下。按之濡而痛者。及下利便膿血者。又治臍上臍下臍傍皆痛者。
禹餘糧 赤石脂 代赭石(各二錢) 將軍(四錢)
上四味。為末。打米糊丸。
【痔疾脫肛】
痔疾之為病。濕熱鬱蒸釀成者多。宜以救疝飲。兼用順氣丸。逐濕熱。除瘀血。。脫肛下血者。宜禹餘糧丸。。凡濕瘡。瘡毒。痔疾。下血。脫肛之類。久不愈者。並用治瘡丸一劑。更與玉丹。取瀉下則必愈。而不復發。
治瘡丸 治瘡毒家。及無名惡毒腫。神方也。宜與瘡毒門參看。
龜板 辰砂 大黃(各四錢) 輕粉(五分)
上為末。米糊丸。
【痲疾】
痲之為病。欲小便滴瀝。澀痛難忍。或出膿血是也。宜用清濟子。。久痲有畜瘀。而小腹拘痛。小便頻數。或尿血者。當歸散。清濟子。間服可也。。如大便結燥甚。色黑者。兼用順氣丸。。痲疾久久不愈。腰痛而時寒慄者。救疝飲清濟子和服。猶不愈者。為有瘡毒。宜間以玉丹下之。。如腰腳冷。而小便頻數。時睡中遺尿者。宜理中散。得小便快利後。陰痛者。兼服清濟子。
清濟子
防己 白朮 商陸 滑石(各二錢) 甘草(二錢)
上五味。為散。每服一二錢。日三服。
【瘧疾】
五瘧當發其邪。宜發陳湯。。大渴者。兼以容平丸。。大熱譫語者。兼用瀉心丸。。咳而引胸中痛者。兼用直行丸。。凡瘧疾久不愈者。有用疳蟲丸。取下蟲而愈者。
【霍亂】
霍亂之為病。發熱惡寒。嘔吐而利。咽喉乾燥。或渴飲水而吐。手足逆冷。小便不利。或發熱腹痛。手足痿弱。此症皆宜用理中散。發陳湯。。如吐利止後。心煩者。解毒丸。平陽丸兼服。。渴飲水小便少者。是消渴也。理中散。容平丸並用。
【虛煩煩躁】
熱氣入內。胸跳難眠。或胸中痛。舌上黃黑。呼吸促迫。動肩者。宜解毒丸。容平丸並用。。如熱實於裡。苦楚煩躁。呻吟動鄰者。宜以瀉心丸下之。
【上衝】【眩暈】【眼耳口舌】
眩暈者。理中散。或發陳散。。眼耳口舌病。皆上衝也。發陳湯。解毒丸。並用可也。
【五疸】
黃疸病。汗染衣者。發陳湯。兼以磁石丸。。如心煩者。宜兼用解毒丸。。如遍身黃黑。腹脹大便黑。時時下利者。磁石丸。順氣丸並服。如不效者。當用清濟子。。如腹滿胸跳。大便硬者。解毒丸。瀉心丸兼服。。如渴欲飲水。而小便不利者。容平丸。解毒丸兼服。。如五疸難別。久不差者。宜磁石丸。解毒丸和服。。如汗出者。與瀉心丸。以少少下之。
【疝氣】
惡寒 厥冷 腹痛 腰痛 大便閉結 陰囊縮小大便溏泄
寒疝證。振振惡寒。腰痛便閉。或瀉下。或腹滿㽲痛。按之不痛者。宜用救疝飲。。如上衝。頭痛惡寒。身體骨節疼痛者。宜發陳湯。救疝飲和服。。如發熱經日不解。舌上黃黑。小腹㽲痛。按之愈痛者。宜用瀉心丸。
【腫滿水腫鼓脹】
鼓脹者。身體瘦而腹獨脹滿。宜常用磁石丸。時時以瀉心丸。及玉丹下之。。水腫者。當發汗利小便。宜榮陽湯和清濟子。。若咽中乾者。間下容平丸。。凡水腫咳嗽者。當以直行丸下之。。身體黃腫者。宜磁石丸。
磁石丸 治遍身黃黑。肚腹脹滿。大便黑。時時下利者。與此方。兼以順氣丸。
浮石(三錢) 磁石(二錢) 滑石(三錢) 大黃(四錢)
上四味。為末。打米糊丸。
【五癪六聚】
癪者。積也。水穀之毒。皆成積聚也。心下痞而痛。或小便不利。飲食無味。口吐涎沫者。宜理中散。。如胸腹疼痛甚者。可用芍藥散。。如胸中煩。而心下痞硬。或噯氣不除者。可下解毒丸。。如有積塊或血癪。而大便色赤黑者。宜與順氣丸。所謂疳積心氣不定者。其狀殆如驚風是也。宜疳蟲丸。。如卒倒者。宜急用玉丹。如身體浮腫。色青黃。荏苒久不痊者。宜磁石丸。凡大便硬而煩者。當用解毒丸。瀉心丸。
【中風】【風痹】【風濕】【痛風】
半身不遂。口眼喎斜。攣引者。發陳湯對救疝飲煎服。若大便秘者。更下解毒丸。。風痹亦同。。風濕之病。身體骨節悉痛者。榮陽湯對救疝飲煎服。若咽中干而渴者。更下容平丸。大便硬者。下解毒丸。若痰飲咳嗽者。兼用直行丸。痛風亦同治。
【產前後】【經閉】【血塊】【半產】【漏下痛】【衄血】【吐血】【男女諸血證】
孕婦產前。常宜服當歸散。。如產前大便硬者。間致難產。宜當歸散下解毒丸。。如產後血暈。及胞衣不下者。又月經不順。或有血塊下白物者。並皆同治法。。半產及漏下不止者。以當歸散溫酒調下。。凡男女諸血症。宜當歸散解毒丸兼服。
當歸散
當歸 芍藥(各三錢) 芎藭 牡丹皮 甘草(各二錢) 茯苓(四錢)
上六味。為末。
【小兒五癇】【驚風】
小兒病多難辨別。然癇證最居多。常宜用疳蟲丸。以是治百病奏功者過半矣。。又驚風發熱。手足動搖。筋惕肉瞤者。屬發陳湯症。用此兼下疳蟲丸可也。。如角弓反張。欲卒死者。宜急用玉丹。。凡小兒素有胎毒。加以飲食過度。因循而食與毒停畜而成病者。宜時時以玉丹下之。
疳蟲丸
木鱉子 大黃(各三錢) 藜蘆(一錢五分)
上三味。為末。神麯糊為丸。黍米大。
【癲癇】
此證世為難治。然是水毒之變病也。理中散疳蟲丸。交久服而全愈。
【瘡毒家】
諸腫毒。頑瘡。無名惡瘡。俱皆宜排膿散。。熱甚者發陳湯。惡寒甚者救疝飲。須量病熱兼用解毒丸。。瘡家用諸藥無效者。用治瘡丸一劑。繼以玉丹下之。其他諸惡瘡毒結毒等。醫治無驗者。治瘡丸尤神效。。如瘡毒入里。骨節疼痛。或振振惡寒者。宜救疝飲。榮陽湯。間與玉丹以取下必愈。
排膿散
反鼻 鹿茸(各二錢) 鼴鼠(二錢) 土茯苓(五錢)
上四味。為散。
【發狂】
發狂者。宜玉丹瀉心丸。。如口舌乾燥者。容平丸。解毒丸兼服。。如病勢盛者。以甘草湯煎汁。下容平丸數錢。。如大便漆黑者。宜用順氣丸。
【痘瘡】【痲疹】
初起宜用發陳湯。瘡已出者。兼用解毒丸。皆當從外證求治方。。熱毒甚難救者。與瀉心丸。。瘡黑陷者。以蘩蔞自然汁。下治瘡丸。
眼疾
眼疾有顓科。而先哲既備載各冊。或為一百六十證。或為七十二證以論之。獨明傅仁字著審視瑤函。定為一百有六證。而其所論。按候察法。覽形辨色。詳悉無遺。又鉤割針烙之治。藥劑補瀉之法。縷晰森森。以鏡其要。業斯道者。不可不讀者也。在本邦亦精其治術者。往往有焉。或針瞳子而出膿。或刺眼胞而放血。或浸銅器於鹽湯以熨眼內。或灸眼珠等之事。最能工其術。有志之士。宜就而學焉。余非專科。則未敢究其術。今舉所經驗方一二。以與眾俱云。
加減四物湯 目疾外障通治之劑。
當歸 川芎 芍藥 薄荷 荊芥 菊花 白芷 細辛 黃芩(各中) 甘草(下)
上十一味。水煎溫服。
洗眼方
荊芥 防風 蔓荊子 菊花 紅花 薄荷(各等分)
上煎湯。先熏後洗。
掃紅煎(出蔣示吉通醫外治) 治時眼紅腫痛爛。(方見產科發蒙四卷)
眼胞麋爛甚者。加艾葉菊花。其效如神。
木賊煎 小兒胎受熱毒生下兩目不開者。此方神效。(見丹溪醫案)
燈心 黃連 木賊 秦皮 棗肉(各五分)
上以水二盞。煮取一盞。頻頻洗之乃開。
明目膏 治一切目疾。赤腫疼痛。羞明難開者。又小兒初生。眼胞脹起。閉而不開者。點藥於筆頭。入眼內則二三日而必效。但要入藥於深。淺則無效。
硼砂 海螵蛸 爐甘石(各十錢) 龍腦(一錢) 辰砂(八分)
上乳缽內細碾數千遍。用煉蜜半兩。復碾勻為膏。以少許點入眼角。緊閤眼而睡著極妙。(若癢甚者。加枯礬少許)
灼明煎 治諸般眼疾。赤腫生胬肉。疼痛甚者神效。
膽礬(下) 白礬(下) 芍藥(中) 黃連(中) 杏仁(中) 蔓荊子(中) 荊芥(上)
上煎湯頻熏洗。累試累效。
撞刺生翳。或刺痕傷損。血流出。遂生血翳。或疼痛難忍者。宜用茺蔚子散。外以茗石散。點眼內殊效。
茺蔚子散
茺蔚子 防風 川芎 玄參 桑白皮 桔梗 知母 藁本 白芷(各一錢) 細辛(半錢)
上每服三錢。水煎溫服。如熱甚者。加大黃芒硝。痛甚者加香附子。
茗石散
天石(二錢) 蛇骨(二錢) 虎肉(一錢半) 蘘荷根(搗取汁細絹濾淨日曬乾一錢。醫家名曰茗石。)
上極細末。乳汁和勻入眼內。
洗爛弦風赤眼方(審視瑤函)其效如神。此藥人家不可少。無目病則以施人。價廉工省。濟人甚便。
苦參(四錢) 五倍子 荊芥穗 防風 黃連(各三錢) 銅綠(五分)
上為細末。外以蘇薄荷煎湯。丸如彈子大。臨時用。以熟水化開洗眼。每日三次。
立愈神效。全目飲(石室秘錄) 目痛常治方。
白芍(三錢) 白蒺藜(二錢) 甘菊花 當歸 柴胡 荊芥 防風 半夏(各一錢) 甘草(五分) 梔子(二錢)
上水煎服。二劑即愈。(若不愈。宜舍常而思變也。)
乳香定痛散(乾坤生意)治暴赤眼。疼痛不可忍者。初發眼後用神靈散鼻內吹。
當歸 川芎 芍藥 草龍膽 細辛 漢防己(各等分一兩) 乳香(半兩別研)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二鍾。煎至一鍾。去滓溫服。
神靈散
焰硝(二兩) 黃丹(五錢) 雄黃(三錢) 沒藥 乳香(各一錢)
上為細末。口含水。用管鼻內搐之。
升麻葛根湯 李東壁云。治陽氣鬱遏。及元氣下陷諸病。時候赤眼。每有殊效。周嘗治時候赤眼。寒熱頭痛者。加菊花細辛。多取奇效。
分心氣飲加菊花 治婦人諸氣不和。經行不順。微惡寒。眼赤爛者。
八物湯加菊花夏枯草蔓荊子 治內障。久服見效。
明目地黃丸 治腎虛目昏。
熟地(二兩) 山藥 山茱萸 丹皮 歸尾 五味子 柴胡(各五錢) 茯神 澤瀉(各二錢半)
上為末。煉蜜丸。硃砂為衣。
梅瘡餘毒攻眼
清上丸 治瘡毒害眼者。
竹茹(二錢) 輕粉(一錢) 大黃 黃連 黃芩(各二錢)
上為末。糊丸赤小豆大。辰砂為衣。每早午時黃昏。空心並以十五粒。白湯送下。
敗毒散倍薄荷加天麻 治濕毒侵眼。生赤脈白瞖胬肉。或疼痛者。
內疏黃連湯(審視瑤函) 治諸瘡毒。皮色腫硬。發熱作嘔。大便結而脈洪實者。攻及兩眼。或一目赤痛紅腫並治。
黃連 炒梔仁 黃芩 當歸身 桔梗 廣木香 檳榔 赤芍藥 甘草 蘇薄荷(各八分) 製大黃 連翹(各錢二分)
上銼。白水二鍾。煎至八分。去滓食遠服。
還陰解毒湯(同上) 治梅瘡餘毒未清。移害於肝腎。以致蒸灼。神水窄小。兼赤絲黑白混濁不清。看物昏眊不明。
當歸(酒洗) 川芎 生地黃 金銀花(去葉) 連翹 黃芩(酒炒各五分) 黃連(酒炒) 苦參(各一錢) 土茯苓 細甘草(各五分) 白芍藥(酒洗) 麥門冬(去心) 玄參(各一錢)
上銼劑。白水二鍾。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澤醫治烏睛生白星
一老嫗曰。妾壯歲患眼疾。逮內外施治痛楚一定。忽烏睛生白星。累月不去。百方無效。有一澤醫教曰。以兔屎細末。盛青絹袋熱湯浸。頻頻熏洗之則當失矣。乃如法行之而全愈。予頃讀審視瑤函。曰。廣陵甘棠鎮王海明子。痘後睛珠突出。偶一客見之告曰。此目有一藥可治。不知能得否。詢之乃胎兔也。其父遍覓得之。按方炮製。藥盡而目收。余推幼幼之心。故廣其傳。周按古方有兔血丸兔頭煎湯。皆稀痘妙藥。又本草引藺氏經驗方云。治痘後目翳。用兔屎二七枚。以雌雄檳榔各一枚同磨。井花水調服。百無一失云云。夫兔屎治目疾如此。因並記。
風眼經驗方
風眼初起疼痛太甚。脈浮大有力。先與荊防敗毒散。次宜用防風通聖散主之。或將紫丸取一下。須臨證消息矣。又有淋疾熱毒上攻。發於眼目者。其證與風眼一般。但脈沉為異也。宜以防風。葛根。羌活之類為主。若誤用防風通聖散等瀉下之劑。則必失明。慎之。
痘毒入眼
治痘毒入於目之法。痘科諸書詳載之。亦何贅矣。然予有一訣。凡痘當灌膿收靨之時。眼一旦開而復閉者。必毒害乎眼也。此症淚自溢出者。不失明矣。若干枯無淚者。多致失明矣。治之之法。外宜以柳蠹蟲數個。擂如泥絞取汁。頻灌眼內。別以白芥子散貼足心。內宜服清上防風湯。兼用望月砂散兔糞丸。百發百中。累試累驗。
白芥子散
白芥子(上) 阿膠(下)
上研細末。米糊調。毒入於左眼者。貼右足心。入於右眼者。貼左足心。七八日而必效。
清上防風湯
防風 黃芩 黃連 梔子 桔梗 白芷 枳殼 荊芥 連翹 薄荷 川芎 甘草
上十二味。水煎。或加兔屎。
望月砂散
穀精草 蜜蒙花 蟬退(去翅足各五錢) 望月砂(炒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五分。白湯下。
兔糞丸
兔糞炒乾為末。蜜丸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酒下。
眼胞痰核
丹溪心法曰。眼胞痰核。結於上下眼胞。皮里肉外。其形大者如棗。小者如豆。推之移動。皮色如常。硬腫不疼。由濕痰氣鬱而成。外用天南星蘸酢磨濃。頻塗眼皮。日數淺者即消。日數深者。雖不能即消。常常塗之。塗令皮薄。微微剝損。以手指甲擠出。如白粉汁即消。
黴瘡經驗治方
余曩著黴癘新書。已布於世。距今十餘年。其間經驗頗多。因採摭以舉下方。
凡患下疳便毒者。其脈必沉細也。便毒發於右。則右尺脈沉細也。發於左者。左尺脈沉細也。
凡疳瘡以不痛為常。為易治。痛者為變。為難治。龜頭或稜後發瘡。其形圓凹而淺者。易治。又自稜後凹處。引莖發瘡。形細長而淺者次之。又瘡發稜後凹處。回莖橫長者。腐潰速而逆證也。邦俗謂之劊首下疳。
黴瘡痛甚者。用通聖散加苦參一錢。外以蘗膏散敷患處。一日而痛失如神。內經諸痛為火。故以寒藥收效。
黴瘡發遍身者。宜浮萍通聖散。兼用沉香化毒丸。即瘥。。如發砂仁瘡者。卻不易治。宜用加減化毒丹。
疳瘡腐爛色赤。中心稍高起者。以浮萍通聖散。合大黃牡丹湯主之。兼以沉香化毒丸一錢二分。冷水吞下。。如疼痛者。貼當歸膏。。如膿汁出多者。貼辰砂膏。。如痛甚者。用通聖加苦參湯。如前法。或以黃柏。石膏。鉛丹。各三四錢。水煎。候冷盛器。蘸陰莖。其效如神。
結毒筋骨疼痛者。與沉香化毒丸。歷五日而痛益甚者。其愈必速也。十日許而安。。如歷五六日。依然而疼痛如故者。其愈必遲。不歷二旬許則不見效。
下疳黴瘡腐爛。積月累歲不差者。宜與加減化毒丹。
一種有陰莖皮弛。裹稜不脫。稜後凹處潰爛。莖皮腫起。馬口膿出。邦俗謂之囊下疳。又龜頭潰鑿。漸漸延及於莖。潰爛不止者。世亦謂之蠟燭下疳。(即蠟燭發)又咽喉潰爛。或穿孔者。謂之喉穿。(即喉癬)並皆重。若莖中痛甚者尤重。非用大化毒丸。則不能奏效也。然此證甚稀。
患黴瘡下疳瘡者。誤早服輕粉粉霜。後變致頭痛或耳鳴等症。久久不愈者。宜拔毒丸。(方見黴瘡秘錄)
服加減化毒大化毒等丸者。當大便日二三度下利。此為常候。或歷四五日。猶秘結者。盡亦有焉。不可慮。必當忽然下利七八行來。得下利則須知其愈在近也。病者已服輕粉。口舌糜爛者。以雞卵一枚碎攪化含嗽。若重者。以柘榴皮三四錢。水煎。頻頻含嗽必愈。
便毒初起者。宜用牛蒡芩連湯。有神效。
結毒筋骨疼痛者。將防己排毒劑。下二葛四黃散。屢有得奇效。
浮萍通聖散 即防風通聖散。加浮萍一錢。(方見黴癘新書)
蘗膏散 治黴瘡下疳疼痛者。
黃蘗 石膏(各等分)
上細末。敷患處。
沉香化毒丸 治一切黴毒下疳。及筋骨疼痛。
沉香 大黃 人參(各一錢) 黃蘗(一錢五分) 芽茶(五錢半) 甘草(五分) 枯礬(二錢七分五釐) 白丹砂(擦破三分。作臼四分。筋骨痛五分。此分兩一大秘事。)
上細末。打米糊丸。赤石脂為衣。每服一錢二分。冷水吞下。重者漸加至二錢。禁鳥魚獸肉。麵條油膩。糯糍果物。蔥韭牛蒡。雞卵豆腐。飲酒房事等件。
加減化毒丸
牛黃 丁香 豬芽(各一錢) 琥珀 鬱金(各二錢) 硃砂 雄黃 乳香 亂髮灰 白蘚皮 穿山甲(各三錢) 製大黃(四錢) 白殭蠶(八錢) 生生乳(一錢)
上為末。用神麯末五錢打稠糊。入藥搗勻。丸如梧子大。硃砂為衣。每早空心服七分。以人參末三分。白湯攪勻。以是送下。每晚空心服三分。以人參末三分。送下如上法。。此方骨痛者無效驗。唯用腐爛數月者尤有效。
當歸膏 治腐爛疼痛者。清血熱。又治灸瘡。
當歸 地黃(各三錢) 白蠟(七錢) 麻油(四錢)
以當歸地黃入麻油中。鐵銚內煮。候歸地枯浮油麵去渣。下白蠟溶化。將細布濾去滓。聽用。
辰砂膏(性冷) 治疳瘡。拔濕毒。止水汁多出。去血熱甚妙。
黃蠟(四十錢) 椰子油(十錢) 豬脂(十五錢) 麻油(夏四十錢冬五十錢)
上四味。以文武火煮片時。細布漉去渣。更將血竭(七錢)鉛丹(四十錢)辰砂(三錢)極細末。微微加攪和。貯磁器。聽用。
大化毒丸
即加味化毒丹。用白丹砂二錢。加人中白。神水。金頂砒。(宜與黴瘡秘錄參看)
牛蒡芩連湯 治魚口便毒如神。
黃芩(酒製) 黃連(酒製各二錢半) 桔梗 石膏(各一錢半) 連翹 玄參 牛蒡子(炒各一錢) 大黃(酒) 荊芥 防風 羌活(各二分) 甘草(一錢)
每服四錢。加生薑三片。水煎服。或加奇良二錢。
防己排毒劑 治結毒筋骨疼痛。不能步履者。
茯苓 獨活(上) 桔梗 川芎(中) 枳實(中) 柴胡(中) 防己(上) 甘草(下) 生薑(下)
以水二合。煮取一合溫服。
二葛四黃散(見黴癘新書) 此方治結毒筋骨疼痛之神方。然數日與之。則以口中糜爛。患者或畏之。是以用此方三日後。間服通聖散末二日。而復與此藥則無有口中腐爛之患矣。凡用化毒丸之類亦復然。但將通聖散作丸耳。此一大秘事。不可與俗人語也。
制生生乳簡便法
黴瘡秘錄所載。制生生乳法中。曰羊城礶。曰八卦爐之類。不能詳何形狀。又雖言三香足離火。其香之長短大小。亦不可知。且至於微微擦水於盞底等事。人往往不堪其煩。曩門人今村子正。瞭解簡便製法。予依其法甚易易。今錄於茲。以示初學。
煆煉礜石(下二錢) 綠礬(十二錢) 雲母(二錢五分) 盆硝(十六錢) 朱汞(九錢六分) 食鹽(十五錢) 枯礬(五錢六分) 青鹽(三錢五分)
上件共研不見星。入磁器密封。二十日取出。入磁爐內。(貧家所用價賤者佳俗言斯鴉吉訥非乙列。)上火。藥化為蟹目沸。則以箸攪之。不可止手。俟其凝結乾燥。離火候冷。用小新土器密蓋。(收艾炷者。世俗言灸瓦。此物大抵與煙爐口相侔。)以紙捻或麻線札定。如十字樣。次以麵粉雞子清和調為糊。以是固濟縫合處。待乾倒安大磁盆之中心。(邦俗所稱之手水缽也口。寬尺許高七八寸者妙。)乃加灰於四圍。與磁爐底平等。又另於矮坐洗盆內。(邦俗所稱手水盤。)盛水三四寸。乃安置磁盆於其心。以浸底於水中。(與陳氏微微擦水於盞底者同意。)然後熾炭置磁爐底。先用文火。漸漸加炭用武火。二三香足。(用尋常香黃土色者)離火先用甘草牙皂各二錢濃煎汁。收別器。以之灌瓦器底。埋土中一日夜。取來發開。則白丹砂在瓦器底裡。如束針之狀。(依陳氏法。以白丹砂厚紙包裹。浸甘草牙皂煎汁片時。取出埋土中三日夜。取來曬乾亦可。)取來每兩加冰麝各七釐。辰砂九分。共研極細。處用乳香一錢二分。滾水燉化。和前末研勻為丸。每重一錢一分。外以黃蠟封固。即名生生乳。夫陳氏製法。取白丹於上。此法取於下。其法雖殊。理則同。學者宜察焉。
諸家經驗方
予好醫方之癖。聚諸家所經驗之秘方。無慮數百。今舉其一二。以示同志君子。
神仙百中散 治紫赤黑白癩疾。百發百中。屢經驗無比神方。非其人勿傳。
人參 白蛇 烏蛇 血竭 真珠(各六錢)
上為細末。日用一泉。加金粉二分。白湯送下。更吞大楓子丸。
大楓子丸 大楓子(十七錢)
上為末米糊丸。無槵子大。日用三十粒。兼用白丸利腸胃。
白丸方 巴豆(四錢去皮膜入缽乳內擂如泥)
上米糊丸。作四枚。濕紙包裹。煨以紙微焦為度。。用法壯者一日用四丸。。弱者用三丸。其欲用之。則先斷鹽二日。而早辰頓服。當大便屢下利。若利下不止。則宜以味噌汁及白粥冷食即止。
震靈丸 治癩疾之神方。
大楓子(去皮五十錢) 天石(五錢) 大黃 黃蘗(各五十錢) 荊芥 爐甘石(各三錢)瓠瓜(燒存性) 山櫻皮(燒存性各一錢五分)
上八味。細末為丸。分作丸十丸。壹粒重一錢四分。日服三粒白湯下。。凡服此丸。至十日。則臨臥宜服金聲散。
金聲散
大黃(十錢) 川芎(八錢) 蕎麥(五錢)
上細末。臨臥以一錢半。溫酒送下。次早宜下玉振丸。
玉振丸
白醜 木香 川芎(各四錢) 巴豆(二分半) 乾薑(一錢半)
上為末。薄稀糊丸。梧子大。第十一日臨臥以五分白湯吞下。與此丸之日。不可服震靈丸。
崎陽一瘍醫某。授其所秘之膏藥方於余。甚簡易。且不用獸脂。余屢試應效如神。不忍自秘。乃錄以弘傳。雖非瘍醫。家家制以常貯。宜臨時施之。
跋日慄膏 不論癰疽發背。一切腫瘍。貼之聚毒化膿尤神妙。已潰膿者。吸膿生肉。而腫自愈。
瀝青(五十錢宜用紅毛產) 黃蠟(十錢冬月用七錢) 麻油(一合)
先煮麻油片時許。挑貼紙以不暈為度。乃下黃蠟瀝青令溶化。攪轉。用細舊絹濾淨。納貯瓷器。隨見症宜加減。。欲令腐潰。則加巴豆。膽礬。銅綠。。痛甚者。加乳香。沒藥。。瘙癢者。加枯礬。。潰後不肉起者。加木乃伊。。新肉漸長。腐肉未盡去者。以干膚刺膏等分和勻。。腐肉漸去。新肉已長。而猶不斂口者。加輕粉。瘡久不潰。欲為內攻者。加失貲必兒末遏篤少許。
千膚刺膏 貼諸瘡。止痛散血熱。治丹毒打撲五痔。
白蠟(二十錢) 白麻油(一合) 龍腦 粉錫(各四錢)
先以白薔薇花四錢半。浸麻油中一宿。乃上火煮片時。濾去滓入白蠟將柳木篦攪轉。須溶化下火再濾淨。更入粉錫龍腦又攪轉。納貯瓷器。
鴉僕斯膏 治下疳漏瘡。久不斂口。其他瘡瘍。荏苒難瘳者。
松脂(四十錢) 沒藥(八錢) 銅綠(十七錢) 乳香(十錢) 密陀僧(八錢) 麻油(六十錢) 黃蠟(五十錢) 豬脂(四十錢) 米醋(一合)
上前五味。極細末。先將黃蠟。松脂。豬脂。麻油。文火煮五六沸。用細舊絹濾去渣。再上火入乳香。沒藥。減火攪勻。須臾入銅綠。密陀僧。而後入米醋攪轉千遍勿止手。
蜜乙暱乙膏 治諸瘡瘍及濕痰結核。筋骨疼痛。肩背腰痛。
鉛丹(十二錢) 黃蠟(二十三錢) 麻油(一合)
上先煮麻油。次下黃蠟。更入松脂。鉛丹。攪轉濾去滓再上火。然後入少水。則忽沸溢如湧。再攪轉一爨時。候水氣去。乃收貯磁罐。
【底野迦真方】
明艾儒略曰。如德亞之西有國。名達馬斯谷。土人制一藥甚良。名的里亞如。能治百病。尤解諸毒。有試之者。先覓一毒蛇咬傷。毒發腫脹。乃以藥少許醼之。無弗愈者。各國甚珍異之云云。曩歲蠻舶齎此藥。其效能令痘瘡起脹。而此藥近盛行。醫俗往往用之眾疾。曩予就為阿蘭學者詢此方。秘惜不敢傳。是故以不能詳其藥性。不試之十年所。頃一醫生自肥前州來從予受業。渠傳其真方於予。蓋所得譯司某也。今之庸醫未詳底野迦為何物。而有漫稱奇藥者。豈醫之志也哉。因舉於此以弘其傳焉。欲令天下人知其配合藥品以臨症用之不誤爾。此予之老婆心也。
蝮蛇(去頭尾及皮。割腹去腸。唯留心與肝。洗淨。乃石臼內搗爛。取起入鍋內。以文武火加上下。焙乾如作蒸米法。俟其稍干。復入臼中搗之。更加白蜜三倍。鍋內炒過。而後為細末。二十四錢。)犍地亞捺根(草名。和蘭本草。有大小二種。其小者形狀主治與龍膽正同。故今用龍膽八錢。)
設獨亞慄乙根(草名。今換用高良薑八錢。) 的蠟矢及罹怛(今以赤石脂代之。十六錢。)
安傑慄加(白芷屬。今代之。四錢。) 沒藥(和蘭稱印謁孤窒蔑剌者最上好品。宜擇用。八錢。)石硫黃(明淨瑩徹者八錢)
泊夫藍(四錢或七錢) 桂(七錢或八錢) 重樓金線(和蘭稱設扁蒲蠟獨屋爾的兒。此品漢舶雜之甘松或蒼朮中而來。蓋以竊斤量爾。宜探索藥鋪中以堅硬肥大為佳。四錢。) 丁子(三錢) 阿片(壓定為扁者) 佛手柑自然汁(各三錢或七錢)
上十三味。除阿片。佛手柑汁。搗余藥為末。而入二味。缽內和勻。乃將杜鬆糕。(製法見於後) 蜂蜜。各等分。(加本劑之量各三倍)徐徐加之。共研勻如泥。令可丸。而釜內重湯煮。候和下火。冷定收貯。(天明壬寅歲。和蘭人入貢。有猗瑳迦知心幾者。曰。此方如法制煉收貯。歷一年許而後再煮和勻更妙云。)
杜鬆糕法 杜松實(和名年詞薩矢即彆僕烏) 一斤。搗細。好酒三升內浸一宿。次日露器煮取汁。
主治天行溫疫。頭痛發熱。能發汗。又能益心氣。令人安眠。或胸膈窒塞。怔忡心氣不寧。或嘔吐下利。及諸熱凶惡證。其他疝疼積痛。和諸痛。解諸毒。又用痘瘡令起脹。。凡熱熾者。醋和調服。。勞瘵初起者。用此尤效。。癲癇。瘧疾。疫疾。熱往來久不止者。燒酎或麻油勻塗背。奇效。。疔瘡。便毒。及螫蟲。狗鼠咬傷等。亦燒酎解開。塗患處。亦貼火傷湯泡即效。每用一錢或二錢。以醋或溫酒送下。。凡諸邪毒壯熱證。其邪火日加者。宜和醋與之。能折其病勞。令其速解散。
亞爾牟的慄亞加方
(亞爾牟者。言賤也。蓋此方以為貧賤者設也。)
月桂(用實。和名達木或貲詞) 沒藥 龍膽 馬兜鈴(各十六錢)
上先以沒藥碎細。而下余藥。共搗和為末。加上好蜂蜜研調。上文火煮。以木條子攪。不可住手。俟如膏為度。下火冷定。密器收貯聽用。
主治諸中毒。或蟲獸諸傷。或傳染諸病。肝腹疼痛。或搐搦拘攣。失心顛眩。
每服小兒自二三釐至一分。大人強壯者。自一錢至二錢。。凡天行疫疾。瘧疾。及一切潮熱。或心胸小腹諸痛。及便毒並背脊手足硬腫等諸症。以燒酎或麻油。和勻敷之。皆悉有效。
舌疳妙方
金粉散 治舌疳如神。
硼砂(七分) 白檀(五分) 丹砂(一錢) 烏梅(五分) 鬱金(七分) 金粉(一錢)
上為細末。分作紙捻六條。先入麻油於盞中。將一條浸之。點火如尋常燈火法。另取黑豆三合。以水三升。煮取二升。俟冷定含口中。然後嗅煙。若豆汁得溫則換之。日用二條。。此方岡本樸仙秘方。而上總州圓城良庵所屢經驗。予得此方甚艱。今不吝秘公之。
骨骾
金鳳散 治魚骨骾及行木刺神效方。
鳳仙草(花實莖根俱燒存性) 青松葉(燒存性各等分)
上細末。每服五分。溫酒送下。此方非但治魚骨骾咽。其他竹木金銀銅鐵等。刺身體不出者。一服見效。真絕世神方也。東都本街一藥店賣此藥。日得數千錢。
下血塊妙方
魁蛤(燒)
上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數日而當下血。若塊減者。宜加生蒲黃。餌食亦宜魁蛤。藕根。
金瘡鐵扇散(洗冤錄)
治刀石諸傷。起死回生。神異靈驗。難以具述。
象皮(切薄片用小鍋焙黃色。以干為度。勿令焦。) 龍骨(用上白者生研。各五錢。) 石灰(歷數百年者佳) 寸柏香(即松香中之黑色者。) 飛礬(將白礬入鍋內熬透。便是。) 松香(各一兩。與寸柏香一同熔化攪勻傾入冷水取出晾乾。)
以上六味。共為細末。貯磁罐中。遇有刀石破傷者。用藥敷傷口。以扇向傷處扇之立愈。忌臥熱處。如傷處發腫。煎黃連水用翎毛蘸塗之即消。
沈氏醫案云。傷處喜涼惡熱。夏月宜臥涼地。冬月忌臥熱處。傷口不必包裹。致過暖難於結痂。並忌飲酒。以致血熱妄行。設遇傷處發腫。以雞鵝翎毛。蘸黃連水塗之。可以立愈。至於敷藥之時。若流血乃用扇。血不流則不扇。蓋熱血迸出。藥必隨血流去。故藉扇力使血稍涼。乃能凝結。若血不流。則不必扇也。
治瘭瘡神效方
(此病喜著十指。初指頭先作黯疱後始腫赤黑黯瘮。痛入心是也。)
杉葉芽(二錢) 白梅肉(一錢)
上二味。細研。以水一盞拌和。以患處浸之。日六七次。其水黏而痛立止。若指頭潰爛。露骨已欲頹落者。用後方。
𨴗模吉𨴗兒蔑刺
丹礬 沒藥(各等分)
上二味。蜜和勻敷患處。
諸病蒸洗經驗秘方
治痛風蒸洗法
杜松(八錢) 木通(五錢) 荊芥(三錢) 防風(三錢)
上以水一升五合。煮連滓熏洗。
治諸痛蒸洗法
桂松(上上) 野菊花(上) 鼠麴草(上) 羌活(中) 防風(中) 細辛(下)
煎法同前。一方加獨活。芍藥。桔梗。
癰疽發背。諸腫瘍。不能成膿者。以之蒸洗之。必潰而愈。
雞卵(一枚) 麵粉(四合) 蔥白(一把) 酒(一合) 生薑(切一合)
上以水五合。煮乘熱熨患處。其效如神。
治陰門瘙癢疼痛蒸洗法。
艾葉(十五七) 苦參(七七) 荊芥(十七) 防風(五七) 地床子(十七) 連翹(三七)
上以水一升五合。煮取一升。頻湔患處。
治一切陰囊濕癢蒸洗法
陳茶(一撮) 蒼朮(二錢) 皮硝(三錢) 花椒 地床子(各一錢) 煨鹽(半兩) 白礬(一錢) 蒼耳子(量入)
上水八合。煎汁去渣。入鹽硝礬泡化。先蒸後洗。三四次絕癢。
治五痔熨藥方
忍冬 黃柏 黃連 薄荷 甘草皮(各三錢) 蔥白(五錢) 荊芥(二錢)
上以水一升五合。煮取一升二合。熏洗患處。
又方
蛇床子 忍冬(各四錢) 黃柏 石草蒲 甘草(各二錢) 白礬(一錢)
煎法同前。或加荊芥三錢。
治脫肛妙方
馬糞兩掬許。入滾湯內。攪和熏患處。則瘙癢當甚。乃傾去之。再以雞屎一碗許。入滾湯內。蒸如前法。三四日而必愈。
治瘰癧妙方
治瘰癧破爛。連及脅腋。臭穢難聞。三五載。十數載不愈者。藥到病起。用新出窯礦石灰一塊。滴水化開成粉。用生桐油調勻。乾濕得中。先以花椒蔥煎湯。洗淨其瘡。以此塗之。不數日全愈。此法陳飛霞得一愚人。屢取奇效云。周曩歲治一老嫗瘰癧髮結喉者。以赤小豆石灰等分細末。數之全瘳。
牙齒疼痛
不論尋常牙齒痛。及齲齒疼痛。以速效散。止痛散。擦患上止。或含丁香散亦可。此皆熱因熱用之治法也。又有酒客內熱熾而用前方不效者。宜開笑散。又齲齒痛用諸藥並不效者。宜取昆布上鹽胡椒大許。包裹於絹。以麻線縛於細竹條頭。蘸熱麻油中。乘熱印於齲齒臼中。三兩次而痛如掃。絕妙。
速效散 治牙齒疼痛如神。
蘆薈 丁香(各四錢)
上為細末。敷患處。立功。
止痛散
胡椒 楊梅皮 焰硝(各等分)
上為末。擦患處則痛更甚。須臾全安。
丁香散
艾葉(大檳榔大) 花椒(十粒) 丁子(三個)
上三味。盛布袋滾湯浸。須臾絞之。以患齒齧布袋。熏之而後用藥汁含漱。
開笑散
牙茶(四錢) 大黃 黃芩 升麻 當歸 地黃 牡丹皮(各二錢) 細辛(五分)
上八味。以水五合。煮取三合。頻含漱。
治牙痛齲齒痛方
燕屎(長夏日取之)
上細末。麻油和勻。隨齒痛左右。以少許入耳中。即愈。
治齲齒疼痛灸法
上齒痛者。灸足三里。下齒痛者。灸列缺。